大学体育的课程性质范文
大学体育的课程性质篇1
关键词 纲要 编订 教学大纲
1问题提出
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8月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校制订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在第十八条中明确指出:各高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大纲。可以说《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彻底结束了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由全国统编的时代,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将进入一个有据可依,自主发展的崭新时期。
2编订教学大纲着重关注的几个问题
2.1领会《纲要》精神,明确课程性质
在编写教学大纲之前,首先要反复学习和深刻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如《纲要》中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健康第一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和学生主体观、大课程观及综合评价观等。在充分理解和深刻领会的基础上,确立编写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其次,在大纲中要说明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详细阐明体育课程的性质,它将为教师正确认识课程性质,把握课程方向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
2.2从实际出发,确立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制约着课程的内容、方法及评价的设计与选用,因此,在确立课程目标时,要紧紧围绕《纲要》的目标体系,一方面在目标结构设置上,围绕课程目标体系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设置目标,既要有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基本目标,又要有针对部分特长生和学有余力学生的发展目标,充分体现目标设置的个性化;另一方面,课程目标还应从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譬如场地、设备、器材等物资环境,校园文化背景和体育氛围等,学生的生源背景,包括学生来源和不同学生的职业准备等特点;另外还要充分认识高校体育与中学体育的衔接问题,以及大学生终身体育需要等问题,使课程目标真正体现“健康第一”思想、素质教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
2.3探索与创新,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历史与现实表明,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发展运动技能、培养锻炼习惯,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更多地依靠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纲要》还指出: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这一新要求的提出,为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提供了一个广阔发展的空间,为此,围绕《纲要》编写大纲,一定要打破原有的课程结构设置,结合学校体育教学设备条件、师资队伍结构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尽可能地开设灵活多样、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型课程,构建体育大课程结构体系。
2.4由学生发展需要,选择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分析现行课程内容与新《纲要》课程目标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其次要通过优化重组课程内容,使其适应和满足新课程目标的需要。由于新课程的目标指向已拓展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课程目标也已从原来单一的“生物学”范畴扩展至“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范畴,并且《纲要》还要求依据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等五项原则来确定课程内容,因此笔者建议,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教学的多种教育功能、健身实用功能和实践性强等特点,有意识地将健康教育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将体育文化的相关内容和大量具有终身体育性质的项目,以及具有民族性和地方特点,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值得注意的是,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点,在此阶段,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技能,更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健身的知识与方法,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态度、能力和习惯,使其在大学时代就具备丰富的健身知识,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并通过实践充分体验健身的乐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2.5淡化绝对评价,改进优化评价方案
《纲要》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已由原来的重鉴别、甄别、选拔功能转向重强化、激励、发展功能,评价的内容也由重运动成绩转向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内容涉及到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合作精神和情意表现等五个方面。评价的方式也由教师唯一方式转向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结合的方式。为此,在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上,要改变以运动技术及运动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办法,适当增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等内容的比重,尤其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灵活规定一些项目和考试标准等,同时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智慧和创造能力,设计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案。
3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编订《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要充分领会和贯彻《纲要》精神,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需要出发,进一步明确课程性质,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结合本校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内容,改进和优化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方案,为完成《纲要》课程总目标提供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滕子敬.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什么要目标统领学习内容[J].中国学校体育,2002(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中国学校体育,2002.
大学体育的课程性质篇2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大学生当作教育出发点和归宿点,把大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教育主体。因此,在体育的教学管理中,要实现科学的“人性化”的教学管理要在体育课中做到: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人性化”; 课程性质的人性化的“人性化”;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人性化”;体育教学评价标准的“人性化”;体育教学组织管理的“人性化”。
关键词:人性化;高校体育;思考;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学人性化的内涵
人性,即人们共同具有的一般属性,它是以人的生存为基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共同特征。人是价值的中心,是被思考、被审视、被爱的对象。人性化是指个人的内在发展、自由和责任的统一,是其得到充分发展的标志。
高校体育教学人性化是指教学能从大学生的身心理特点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特征出发,既体现了以生为本,教师尊重大学生个性自由和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也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从而营造出一个师生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氛围,使得教学者的自主性及学习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人性化”
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共同参与,互相影响,互相激励,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与否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学生的人性化观念,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个性风采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合作的、朋友式的关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尊重每个学生的自尊与人格,同时还要教育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要满足学生合理的需要,共同完成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使高校体育教育更加人性化,更富有人文的气息。
学生比较尊重有成就的,品德高尚的教师,学校要逐步实现大多数学生能得到自己所尊重的教师来任教。因此,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强化人性化体育教学观念,学会运用人性化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拭目以待。
三、课程性质的人性化的“人性化”
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培养的目标和课程的设置等系列的问题,传统的体育课程性质从单纯生物学的角度,以培养学生的三基为主,忽视了人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历史性的特性和本性。新《纲要》的课程性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指出了课程的性质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三个主要目标。强调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突出了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主体性原则,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即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充分体现了在体育教育中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基本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活动和运动是人的本性特征,体育教育寓教于动的课程特点,使课程的性质更加人性化和实际化。
四、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人性化”
体育教学的目标的人性化是指体育教学要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对体育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体育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又要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体育教学内容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要因材施教,展现个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要求在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中要有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实效性、科学性。要丰富体育课的知识层面,扩大体育课的研究领域,文化含量和实用价值,体育内容要与人文性相融。教学方法的使用都要充分尊重学生健康、价值、兴趣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与身心发展规律。
五、体育教学评价标准的“人性化”
人性化的教育观念不是选拔式的教育,它是全面面向大众学生领域,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与特性的教育,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教育。人性化体育教学也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选拔式的体育教学评价。以往的体育评价是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标准《大学生体育达标标准》,追求评价结果的绝对客观性和数量化。缺少的就是主观评价与“人性化”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表面上看似乎是公平的、平等的,但具体落实到每个同学的身上却是不平等的,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个性特点与身体情况不同,导致评价的不全面。因此,教育要承认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体育教学评价要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使体育教学评价不会成为学生的包袱,而是应成为学生的动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同时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六、体育教学组织管理的“人性化”
将“人性化”植入体育教学中,是对教学管理的一种辅助和填充。然而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体育教学忽视了最重要的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主要表现在:主体上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差异性,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我教什么你就学什么的死板教学模式、僵硬的教学管理方法。方法上注重灌输教育,忽视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主动为学生服务。把教育的单向对应当作合理的教育期望行为,忽视了大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也忽视了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通过自身思考进行积极判断、理解的重要性,表现在体育课中就是缺乏欢快愉悦的体育教学气氛。因此,在体育课中要实现“人性化”的管理,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权利,让学生自主的去体会,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要和学生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视学生为朋友。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教师应该提倡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做学生的朋友,消除学生面对老师所产生的敬畏感,在友情、师生情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体育教学的管理,一定会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七、高校体育提倡人性化教学的意义
1.时代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21世纪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相适应,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理念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教育方式正从知识殿堂向生活实践的回归。同样,高校体育教学也要顺应这一时展要求,观念要实现从“强身”向“健身”转变;内容要实现从“达标体育”向“生活体育”转变。让人性化贯穿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实现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的提高,体现了当代素质教育思想、个性化教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
2. 教学对象的需要
体育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是课程的主体和中心。学生的能力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是教师首先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不单年龄大、身体的生理心理机能更成熟,而且,他们的体育基础更为扎实,自学能力更强,思想更活跃,思维更开放。另一方面,当前大学生群体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更高,目的性更明确。他们进行学习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同时也是为了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其真正意义是为了他们今后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提升。
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施人性化教学,实现从整齐划到灵活多样弹性转变:从输入教育式到引导式创新式转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在高校体育实施人性化教学是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但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但由于传统观念以及教师自身素质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人性化教学的进程。因此,加强体育教师专业理论学习,转变观念,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积极开展高校体育人性化教学的研究是最终实现高校体育人性化教学的根本保证.也是促进高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郭冬生.构建人性化教学管理制度[J].中国大学教学,2005.
[2]何红英.人性化教育观在体育教学中的探索[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3]曲宗湖,杨文轩主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阎亚林,郭捷.试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人文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5]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谭华,李勤.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J].体育学刊,2003.
[7]张海钟,马红霞.学校教育的人性化及其实现[J].教育评沧,2002.
大学体育的课程性质篇3
关键词:大中小学;《纲要》; 《标准》;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1-0085-04
Abstract:he author has research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 teaching in high.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New P.E Curriculum tandards by the methods of in high school has been improved under the New teaching Outline.but the New P.E Curriculum tandards bring some problems to P.E teaching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he P.E teachers do not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n the new standerds,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ir respective rol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s well;increase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evaluating process.Analyses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reform of the P.E curriculum and giv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s the theritical refrereace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P.E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different level schools; P.E eaching Outline; New Curriculum tandards; P.E teaching; reform;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1 前言
2002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旨在解决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课程的衔接及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等系列问题。但从现阶段我国新入学的大学生体育意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来看,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小学和中学,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环节,在体育课程改革实施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还有较多的不足之处。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为构建我国大中小学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江苏省部分城市的大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目前体育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大中小学体育教学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期刊文章和有关专著。
2.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了针对大中小学体育体育教学的问卷3份,分别为:小学教师问卷,中学教师问卷,大学教师问卷。
2.2.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和邮寄的方式。回收情况:大学教师45份,有效问卷40份,中学教师70份,有效问卷64份;小学教师60份,有效问卷56份。
2.2.3 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大中小学有关专家的访谈,深入了解目前江苏省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及发展的现状。
2.2.4 数理统计法
对所回收问卷通过P10.0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2.2.5 逻辑推理法
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推断的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得出结论。
3 结果与分析
3.1 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情况分析
教师是体育课的主导,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和锻炼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是不同的。小学生活泼好动,但是由于年龄小,他们在体育锻炼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身心两个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和支配他的社会行为;大学生发育基本完成,有了独立性,大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旨在通过体育培养学生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独立地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因此,在《纲要》与《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纲要》与《标准》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从表1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大中小学教师中,大学教师对《纲要》的认识比较全面,中学与小学对《标准》的理解相对欠缺,理解深刻,认识到位的大学教师,占到了70.0%、中学占到43.8%、小学占到37.5%。而一知半解大学占到30%、中学占到46.9%、小学占到42.8%。不清楚的大学没有、中学9.4%、小学19.7%。可见还有相当多老师对新课程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对目前《纲要》与《标准》的了解不够深刻,必然就会导致对《纲要》与《标准》性质认识上的不足和欠缺。
从表2可以看出,对《纲要》与《标准》的认识方面大学教师比中小学教师要好一些。选择体育+健康的大学60.0%、中学56.3%、小学25.0%,尽管这部分老师认识到了体育课健康的重要性,但对新课程的性质认识和把握方面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相比仍然不是十分准确和深刻。另外,还分别有少部分教师选择了体现在认识上和体能的增强,行为态度的改变,对和把握偏离较大。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较多,但主要的原因是对新课程的改革和对《纲要》与《标准》实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及新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意义了解不够深刻和全面。
3.2 《纲要》与《标准》实施过程情况分析
3.2.1 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内容分析
《纲要》与《标准》的实施,主要包括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学习难度和接受能力等。
从表3可以看出,《纲要》与《标准》实施后,认为教学方案的设计难度增大的大学教师占65.0%,中学教师占76.6%,小学教师占85.7%;认为变化不大的大学教师占35%,中学教师占23.4%,小学教师占14.3%;他们一致认为难度没有降低。《纲要》与《标准》突出了健康的特点,而以前的体育教学在这方面是较为欠缺的,特别是如何在体育课中贯彻实施健康观念和行为,同时还要考虑大中小学的衔接问题,对大中小学的体育老师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从而使得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纲要》与《标准》实施后,教案的设计难度加大。
表4可以看出,较多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实施后要安排的教学内容比以往多,大学教师占到52.5%,中学教师占到53.1%,小学教师占到76.8%。还有47.5%的大学教师,45.3%的中学教师和19.6%的小学教师认为教学内容的安排比以往容易。当然在中学和小学还有少数教师不知道怎么安排。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情况反映了对《纲要》与《标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事实上,《纲要》与《标准》的实施必然会加大教学内容的安排,因此无论是教学方案的设计难度还是教学内容的容量都比实施前有很大增加。
3.2.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难度情况分析
《纲要》与《标准》的实施无疑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纲要》与《标准》的实施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观念的树立及身体锻炼的方法和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关系到他们终生体育观念的树立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建立。但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新教材知识体系编排跨度较大,学生感到的学习难度可能会比以往有所增加。
从上表可以看出,《纲要》与《标准》实施后,72.5%的大学教师,70.3%的中学教师和80.3%的小学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了;同时还分别有22.5%的大学教师,25.0%的中学教师和14.2%的小学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难度变化不大;只有少数的教师认为难度降低。如何在《纲要》与《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即能降低学生的学习的难度,又能保证新课程的课堂质量是值得体育教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4 师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角色定位情况分析
体育课是由学生、教师以及相关的场地器材等元素组成的。师生在体育课程的角色定位关系的尺度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因此,在《纲要》与《标准》的认识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样才能更好的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除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外,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不能忽视。
由表6可以看出,教师很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所占比例都非常高,没有教师不重视。总体上来看,学生作为体育课的元素之一,无疑,其主体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另外,在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对师生互动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纲要》与《标准》实施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认识和把握是比较准确和深刻的,大学占37.5%,中学占43.8%,小学占62.5%。少部分认为是教学信息的交流。对教师、学生及师生关系的角色定位的认识直接影响着《纲要》与《标准》实施。
3.5 课堂评价情况分析
3.5.1 评价方法和手段
《纲要》与《标准》实施前,一般是通过考试成绩和平时课堂表现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具体包括简单的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身体素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等各方面。新课程实施以后,突出了健康的性质,那么评价也就会相应的发生一些改变。见表8教师对新课程评价的实施情况的反馈意见。
通过调研结果来看,在新课程实施后,对新课程的评价的难度是有所增加的,如上表大学教师62.5%,中学教师56.3%,小学教师62.5%认为新课程评价是比较复杂的。同时没有教师认为比较容易。主要是因为在《纲要》与《标准》中突出了健康的性质,如何对这个侧重点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价,还又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思考,因此,使得新课程的评价变的较为复杂。
3.5.2 评价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纲要》与《标准》实施后学生们的各方面的变化情况。在参与积极性方面,大部分的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占到了73.2%,有23.2%的教师认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变化不大。在学习兴趣方面,有78.6%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有21.4%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化不大;在运动技能技术方面,除了大部分的老师认为变化不大和提高外,还有19.7%的教师认为是下降了;在体质方面,认为学生体质有提高的占到了30.2%,变化不大的占到了59.0% 。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在原先体育课的基础上突出健康的性质,那么积极性、学习兴趣、体质都应该是增加的,运动技能技术也因该有相应的提高或变化,至少不应该是下降的,因为小学体育课的实施还要考虑
和中学、大学衔接的问题。
3.6 影响课程改革前进的原因
影响课程改革前进的原因比较多,上表是较为主要的四个,其中场地器材的限制,是大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的影响课程改革前进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经济和教育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基本学校基础建设都较为缺乏,那么体育器材方面那必然是跟不上的,有些学校,连最为基本的篮球场地都没有,更不用说塑胶跑道、各种球类器材了,这无疑是影响体育改革的主要因素。另外,家长的认可度也占到了相当比例,《纲要》与《标准》实施需要家长的配合协调,因此体育课的实施必然要受到家长们认可度的影响。领导的重视程度,也是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在很多学校,体育课程的受重视程度要低于其他学科,一些领导认为,体育课是非主干课程,这必然影响新体育课程的实施。最后是师资力量,如果有好的场地器材、重视体育课的领导,但缺乏合格优秀的体育老师,新课程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实施,大学在这一方面相对好些,中学和小学则影响较大,缺少一些新兴项目的体育教师,使一些新兴课程很难开展。作为一名体育老师,除了自身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外,还应该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多了解课程改革的新动态,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
4 结论
4.1 目前教师对新体育课程理论上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影响了《纲要》与《标准》的实施。
4.2 《纲要》与《标准》在实施中存在着教师普遍感到教学难度加大、教学内容增多;新教材体系编排跨度较大,学生学习难度加大;
4.3 教师对师生互动关系及各自的角色定位认识不够;
4.4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是相对较难,从实施《新课程》《标准》后对学生学习的总体评价结果是促进学生进步的。
4.5 影响课程改革的原因主要有场地器材、家长认可度、领导重视程度及师资力量等。
5 建议
5.1 教师进一步认识和学习《纲要》与《标准》的有关知识和深刻意义,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
5.2 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在保证《纲要》与《标准》实施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效率。
5.3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把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地位关系,同时注意师生的互动性。
5.4 在《纲要》与《标准》的教学过程中,建立一套更为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对学生的体育成绩及课堂表现能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和考核。
5.5 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各方面来解决各种不利于课程改革的因素,加快新课程的实施和进行。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
[2] 教育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 2002,(12); 教育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3] 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8).
[4] 李树怡. 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衔接问题的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8).
大学体育的课程性质篇4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体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12-0094-04[HJ*2/5]
A Study 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
GAO Jian,YAN Tianmin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Beijing 100088,China)
Abstract:Physic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component of the college education and culture system and an important aspect of achieving college education task,which has changed from developing sports skills and enhancing the body quality to “grasping skills, gaining knowledge, expanding circle and behaving well” and rebuilding the education thought in teaching aim, system, course and effect. The task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s to emphasize the sports benefits for body and mind, to get rid of the obsolete concept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o meet the students’ demand for sports, and to arrange the bodybuilding-centered curriculum. In all, the students’ demand and school characteristic should guide the college curriculum reform in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curriculum;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我国的大学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体育是大学教育和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充分发挥体育在教育、培养、发展人等方面的作用,是完成大学教育任务的重要方面。
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课程建设是促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围绕着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内容等进行的改革,已出现了许多具有创新价值的成果,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出多样化的布局。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焦点集中在课程改革上:如何重视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不适应改革的内容,如何以人的健康成长为中心来设置体育课程体系,如何关注学生的体育需要等已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从大学体育的改革现状出发,讨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相关问题,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进行理论探析。
1 大学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1.1 体育课程设置的适应性不强 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体育课程是按照一定教学目标设计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体育课程具有相应的结构和功能,有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许多研究表明:由于长期以来以学科为中心的体育课程观的影响和师资教育背景、硬件条件的现实,使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的项目设置单一且偏于传统,削弱了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这种课程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片面地强调统一性和规律性,过多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多样性、选择性和个性,压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创新品质的形成,因而许多大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
1.2 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整合 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基本处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中,以技术教学、技能培养为主,大多数教学内容重复单调,任务高度分解,安排缺乏整合,由教师决定学习内容,教学内容统一,缺乏层次性,按班级授课、按部就班地教学组织形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在身心发育方面的差异缺少科学的分析与标定。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体育需要,体育课程设置和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吻合度较差,呈现单一化,教材缺乏弹性,着眼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结合,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投稿日期:2010-06-22
作者简介:高健,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1.3 体育课程的建设缺乏系统性,体育课程管理单一化 目前,体育课程建设并未引起充分而有效的关注,缺乏系统的整合与整体的推进。体育课程管理则多以单项教学任务为管理单元,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学习呈被动性。学生不参与教学设计与组织活动。教学过程重管束,轻能力培养,重机械重复,轻方法指导,人才培养的目标尚未充分体现。
1.4 体育课的考核评价单调 体育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因此,学生十分关注体育课的学习成绩,因为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际利益(奖学金、推研)。而由于应试教育的现实和受传统竞技观念的影响,以具体项目的成绩指标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现象广泛存在,以体育成绩达标为指挥棒,评价缺乏全面性,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程学习中重技术评价,忽略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反馈信息,弱化了评价的激励作用。体育课教学成了灌输运动技术,努力达到技术标准和成绩要求的单一性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强调体育课程的显在效果(如学生能跑多快、跳多远、掷多远),忽视体育课程对人的全面培养的效果,如形成体育习惯,培育体育素养,养成体育态度,注重终身受益等。
2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
我国大学的体育课程多以学科类课程为主,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体育课程在内容、形式和结构上有了新的变化,体育课程的设置出现多样性和综合性。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涉及体育项目约20~30个左右(个别高校如清华大学则有近50个运动项目)。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也有了不同的体现,我国部分大学的体育课程设置如表1。
部 体育俱乐部(学生自治)南京大学 体育基础理论与实践课专项课、兴趣课、训练课保健课、 “课程类型是指课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种类。”(施良方 著 《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 119页)以课程设置为依据,从表1分析,对目前我国部分大学体育课程的类型基本可以归纳为:
基础课: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奠定学生的体育基础,完成体育学习任务而专门设置的、综合不同运动项目的基本要素、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专项必修课:按照培养方案的精神,规定若干运动项目并要求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专项选修课:为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而设置相应的运动项目、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括一定范围的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而从体育课的开设形式来看,表1中所列部分大学则依据其教学任务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出现多种体育课的类别:
健身养生类:基础课、保健课
能力提高类:侧重课、提高课、素质课、训练课
培养兴趣类:兴趣课、特色课、拓展课、体育教学俱乐部
完成任务类:达标课(体锻课)、补(重)修课
目前部分大学体育课程的变化,反映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操作,其主要特点是注重课程的针对性,强调不同课程的侧重点,其中心任务是使学生在奠定良好的体育基础上能够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的依据是学生、社会、学科之要素的整合及其相互关系的相对制衡。从实践和理论上分析,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总是有着其客观依据的。目前,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三:第一,强调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兴趣和目的;第二,强调要根据体育学科知识内在的性质和逻辑结构来组织学习课程;第三,强调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我国大学的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中,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兴趣和目的已被广泛关注,如选修课、保健课等课程的开设;注重体育学科知识的内在的性质和逻辑结构的基础课、专项必修课、训练课等课程的开设;而通过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使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尤其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体育基础的课程则相对缺乏,这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需要加以考虑和重视的。目前,大学体育改革的任务要求更为广泛和全面地确立体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依据,择其要者有:大学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大学体育的目的和功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科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积淀。总之,客观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是体育课程改革必须考虑的前提。
从大学体育的改革要求出发,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在以学习型课程为核心的前提下,将呈现综合化的趋势,以不同课程形式相组合的课程群将会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主动学习的空间(图1)。
图1 体育课程群的设计
3 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需求
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大学中施行。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出发,提出了国家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的指引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已从具体方法、组织形式等较表浅的方面,逐步向指导思想、观念转变等深层次方向发展,从局部零星的改革向整体改革方向发展。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评价、课程内容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大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和体育教学目标的转变,使大学体育课程在启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充分注意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方面、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随着人们对体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体育进入人们的现代生活,随着体育的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构成的“三维体育观”的形成,必然要求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要与之相适应。围绕着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等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是促进大学体育发展的动力。
在长期的大学体育课程管理和具体的教学中,对于教育的需要、体育的需要、大学体育教育的需要、大学体育的位置等问题,大学体育的管理者和教师基本上都是清晰的,但学生对于体育的需要、对于体育课的需要是否有全面的了解呢?这需要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做深入探讨。
4 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特点
4.1 课程设置的多样性 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具体情况,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着重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兴趣,以多样性的课程设置和不同形式的体育课来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体现大学体育课程对学生培养与发展的作用。
4.2 课程体系的科学性 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教育思想和体育方式将不断渗入大学体育课程,根据体育学科知识内在的性质和逻辑结构来组织学习课程;使大学体育课程呈现系统协调、高效运行的态势。
4.3 全员参与的互动性 大学体育课程在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全体学生参与、主体之间互动的特点,这将使每个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程学习的主体。
4.4 组织要求的强制性 无论是班级授课形式、俱乐部或是体育协会形式,根据国家的教育规定,作为课程的基本特点,大学体育课程的组织与要求是具有强制性的。
4.5 方法手段的交融性 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完成体育课程任务的方法手段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出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特点。
4.6 适应生活的变革性 体育课程在形式、内容上总是与社会生活的变革、发展相联系的,体现着时代的特点,随着时展和生活变化而不断更替课程内容、更新课程形式则是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要求。
5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面对的问题
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有着自身相对独立的规律并呈现一种辨证过程,受到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体育知识内容和结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社会条件、学生的基本情况、各大学体育课程的历史传统、对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原则的把握、学生对体育的内在需求等等。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现代教育正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创新。大学体育课程同样面临如何适应现代教育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的问题,凸现个性化的多元型体育课程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一致性与个体需要的特殊性的关系问题;如何将学生的生活需要、大学科学教育和体育课程设置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在人们日益注意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形势下,如何将以体育学科课程为主与积极发展体育活动课程结合起来,解决课程的强制性特点与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的关系问题。
3)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如何与对学生发展的研究、对社会需求的研究和对学科革新的研究密切结合,提出切合学生实际和社会需要的课程发展目标。
4)在大学体育课程的革新中,应关注的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依据问题、编制的程序问题、实施的条件问题、准确评价的问题和效果的普适性问题。
6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任务
6.1 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 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人,强调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体育的功能来确定学习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心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又有特殊的功能。在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体育课程将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技术学习中摆脱出来,充分突出人文特征和社会特征。
6.2 推进体育课程设置的多样化进程 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应该与不同学校的培养任务、培养方案相呼应,与地域特点、师资及场地器材等条件相适应。其分类设置应形式多样,必修、选修、选项、俱乐部制、课内外结合、学分制等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百花齐放。体育课程内容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身体和运动基础等情况,给学生提供更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自由选择的机会。
6.3 提高体育课的娱乐性 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是体育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激发和培养体育兴趣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就是一种活动性游戏。体育活动的魅力在于其娱乐性,这是学生喜爱体育的重要原因。我们现在的体育课之所以不太受学生欢迎,其原因之一就是娱乐性不足。要根据现实条件,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体育课中体现娱乐性,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6.4 注重体育课程的民族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现代学校体育课程中,要将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反映到大学的体育课程中来,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体育传统,鲜明地体现出民族与地域的特点。目前,许多大学已经开设了具有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的运动项目,如武术、空竹、舞龙、舞狮、大秧歌等,大大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容。
6.5 加强体育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 体育课程建设是大学体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体育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大学体育的目的、目标、任务、体育课程的设计、教学运行、课程评价、师资水平、学生情况分析、各类硬件等多个方面入手,切实完成课程建设的任务。体育课程的管理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发展为宗旨,科学管理为指导,实现综合化。
6.6 科学制定体育课程与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从实施体育课程中的学生身、心发展效果及适应性能力的培养出发,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评价方法,从情感、意志、观念、进步、养成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效果,适应学生的现实和未来需要。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1)在我国大学体育的改革中,体育课程的设置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内容、形式和结构上都具有了新的体现。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丰富,类型增加。
2)大学体育课程具有课程设置的多样性、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全员参与的互动性、组织要求的强制性、方法手段的交融性、适应生活的变革性等特点。
3)影响大学体育课程的因素有:体育知识内容和结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社会条件、学生的基本情况、体育课程的历史传统、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原则、学生对体育的内在需求等。
4)大学体育教育的课程革新应注重: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体育课程设置的多样化,提高体育课程的娱乐性,注重体育课程的民族性,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改进评价的手段和方法。
7.2 建议 1)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大学体育的目的和功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科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积淀等方面综合考虑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
2)加强体育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确保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与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希.变革时期我国大学体育的组织与管理[J].体育科学,2002(4):1.
[2] 课题组.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杨贵仁.大学校长谈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 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6] 仇军.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2002(4):81-86,94.
[7] 马兴亚.高等体育院校课程改革中教师课程观念更新论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86-89.
[8] 李晋裕.学校体育大辞典[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9]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文件 国发,1994(4).
[10]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1] 郝光安.人文教育观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81-84.
[12] 毛振明.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发展问题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16-18.
[13] 李蔚.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趋势与改革方向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2): 106-108.
大学体育的课程性质篇5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4-0050-05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发展和丰富起来,“体育”一词的定义已远远超出了“体育”原来的范畴,与之紧密相连的“身体”、“体育课程”有了更丰富的诠释,“身体”这一具有生命力和生理性与社会性的人体,以多方位、多层次状态倍受体育的关注,体育课程从关注身体锻炼、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逐渐走向了同时关注身体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关系,从“增强体质,发展身体素质和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走向了“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维健康发展的教育课程。回顾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历程,在逐渐丰富的“身体”、“体育”、“体育课程”内涵背后,一些非体育课程本质问题的现象也随之产生,课程本源渐渐泛化与模糊,在这个时候,对处于“大学”环境中的身体、体育、体育课程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什么是身体
2009年3月18日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查关键词“身体”,仅1999~2008年相关研究就有44 648篇论文,内容包括身体政治、身体美学、身体写作、身体文学、身体形象、身体表达、身体话语、身体健康、身体消费、身体文化、身体教育学、身体素质、身体运动、身体形态、身体民俗、身体权、身体史与身体性别史等等,涉及身体的目的性、手段性、生物性、精神性、个体性、社会性、偶在性、命定性、自我与非我性、时间性、空间性、经济性、教育性、意识性、哲学性、物质性、有机性等方面。
自然人的身体,是由各种器官有机构成的具有生命力的人体。社会学家把身体分为5种:世界身体、社会身体、政治身体、消费身体和医学身体,李冲锋把学生的身体分为3种:被管制的身体、抑制与反抗的身体、群体中的身体。人的“身体”是多维度、多层次存在着的,具有生命力和生理性与社会属性,并且是随着历史、地域、种族、性别等诸多因素而生成、变化着。“身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身体的表述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存在体,而且含纳了更丰富的社会属性和文化烙印,成为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文化符号。
2 什么是体育
现代体育主要包含3个范畴:一是作为行业或产业的体育,二是作为人的行为的体育,三是作为文化的体育。从社会功能看体育有教育、健身、休闲和娱乐功能;从社会形态看体育约定俗成地分为三大类,即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从学科来看体育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如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史学、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美学、比较体育等等。“对诸如‘什么是体育’问题(即概念内涵问题)的追问,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模式’中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暂时的回答,在不同的‘社会模式’中则会有不同的回答”。体育概念的争论是不变的“体育”术语与其所指向的变化的体育实践之矛盾的外部表现形式。建国以来,我国有很多学者对“体育”概念进行过研究,林笑峰认为:体育是身体教育或体质教育的简称,指的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增强体质的知识技能和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实现锻炼身体的过程。熊斗寅认为: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梁晓龙认为体育是指人类通过专门设计的身体运动和游戏,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竞技水平和丰富社会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唐炎认为:体育是以发展人的自然属性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张洪潭认为:体育是旨在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肢体活动。刘湘溶认为:现代体育,或者说体育在现代已经成为体育运动、体育科学、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现象。什么是体育,至今仍未定论。体育关注的焦点是身体(包括自然身体和社会身体),但是由于身体背后所依附的意识指向较多,体育也呈多意识指向形态。
3 什么是体育课程
体育的多意识指向形态,导致了“体育课程”认识上的多重理解与多重定位: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包括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时分配、课外体育锻炼等。体育课程不是一门学科的课程,而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与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的体能,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和美育课程相配合,共同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且标,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课程是以体育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通过运动学习,促进学生的文化、身体、道德和社会素质全面提高,体育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的必修课程。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公共体育课程是以“技艺性”为主,“科学性”、“人文性”与“情意性”兼备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特别是近10年来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发展。“学校体育”在体育与教育的发展进程中重叠了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对体育课程在实践中生成的条件机制考虑不成熟,“体育课程”成为研究者们对体育的先验(某种虽然先于经验,但除了使经验成为可能以外还没有得到更进一步规定的东西)的价值预设,课程方向不明确,处于飘忽状态。
4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选择
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知识的保存、传授、传播、应用和创新,文明的传承和进步,人才的发掘与培育,科学的发现与技术的更新,社会的文明与理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无不依赖大学作为基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作为“文化的学校课程”,在这个“动力站”里同样有其特定的历史使命。
如前所述:“身体”是体育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一切体育现象的基本条件;“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
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体育课程”是一门与“身体、体育”有关的教育课程。现代社会对“身体、体育、课程”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多元化的认识,丰富的“身体、体育、课程”内涵,我们无力也无法全部录入体育课程,必须作出分层次、分维度的思考,挖掘出普通高校体育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且应该承载的内容。
4.1 高校体育课程对身体的选择
身体是体育的物质载体,体育课程无法逃避对身体的教育,但由于“身体”多维度、多层次的存在形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对这一载体必须有所规定,只能是在一定生理条件与社会条件下发展有体育课程本质特征的“身体”。
1)体育课程对自然身体的选择――增强身体的活动能力。
这里提到的“身体”特指自然身体,即人的躯体或称人体。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人体活动,经由进化史上形成的人体的高度灵活和能动的自组织能力,调节着人体有序状态的发展而相应发挥作用,“通过信息(以身体所接受的条件和方式,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信息)变换而带动人体的物质、能量变换,从而作用于人体的生命活动”。体育除了增强运动系统的机能外,对大脑、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机能都有调节作用,从生理意义上观照身体的教育,其表现形式就是“人体”的活动,“增强身体的活动能力”是基本要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是“人体”活动背后养护的丰富内涵,体育课程对身体的选择应理性处理“身心健康”的表现形式,更应避免“扬心抑身”。
2)体育课程对社会性身体的选择――文化性与教育性。
体育有促进社会人的身体(自然身体和社会身体)发展的功能,学校体育课程从宏观角度来说隶属于教育大范畴的教育课程,从微观来说,是一个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文化课程,从社会性意义上观照在校学生的身体,高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社会性身体的选择主要是在体育的“文化性”与“教育性”上(这里的教育指人的信仰与素养),个体性、社会适应、人文精神等是由体育本质属性的身体教育活动背后派生的,有限的体育课程不可能实现“体育=自然身体+社会身体”的全面发展教育,作为“课程”的体育应注重课程的知识本质,避免“扬人文抑文化(知识)”。
4.2 高校体育课程对体育的选择
当代体育已形成了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学校体育功能不断扩大,如:健身、教育、启智、情感发展、美育、娱乐、竞技、政治、经济功能等等。“尽管在理论上学校体育可以与一切社会现象发生联系并产生作用,但是,学校体育对大多数社会现象所产生的作用即使在统计学上也无任何意义。这种泛化学校体育功能的研究取向,不仅无助于对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证明,反而会把我们的目光引向到一些与学校体育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去,从而使我们忘记了学校体育本身应该干什么”。因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只能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承载“体育”的一部分功能。
1)对体育角色的选择――学习者。
每个人都处于一种社会角色中,任何一种角色都与一系列行为模式相关,是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如一提到警察,就会想到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一提到教师,就会想到教书育人。大学生是“学生”,“学习”是其主要行为。近10年来,随着全球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我国高校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体育课程改革尝试,娱乐体育、休闲体育、保健体育已悄悄地走入了“体育课程”,课堂“社会化、娱乐化、自主化”已悄悄地转化了大学生的“学生”角色,向完全“社会人”角色转化。
从社会背景的角度看,由于国情和教育体制的特殊性,在角色扮演中我国大学生仍处于具有教育本质的他律与自主过渡层上,
大学体育的课程性质范文
本文2023-11-24 17:44:57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