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24 17:48:12浏览:445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篇1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61-02

本校是一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化学实验室是学生进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三门实验课实验的场所,而这三门课又是本校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学校培养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故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科学管理也日益受到学校的重视。

一、加强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普遍存在一下特点:

1.自从1998年高考扩招以来,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例如本校药学专业从2002年的2个班级(60人为一个班)已扩大到现在的6个班级,而实验室还是原来的那么几间,增加得非常有限。

2.化学实验课一般均是大一新生刚进学校首先接触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这些学生来自全省各地,也招一些省外的学生,生源基础有一定的差异,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困难。

3.化学实验室包含有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各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与日常运行的管理也是一门大学问。加上实验试剂品种繁多,很多危险化学品有毒、高污染,有的试剂甚至有致癌的危险,因此给实验管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化学实验室管理的措施

基于学校化学实验室的特点和现状,对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化学实验室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

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主要平台,为了更规范地管理化学实验室,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措施和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教育厅和学校有关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及时制定化学实验室管理规定,主要包括精密仪器室使用规程,天平室使用规程、综合实验室使用规程以及使用有毒、高污染和腐蚀性强的危险化学品使用规范等。

规范化学实验室工作和建立可行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师生的实验积极性,使学生实验及教师科研的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做到依法按章进行化学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化学实验室良性高效运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落实责任体制。建立以校、部、化学实验室三级管理模式,将安全生产工作分解到各级部门,专人落实,专人负责,有各级领导监督,有使用记录,并有应急预案。

2.深化专项管理。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具有腐蚀性、有毒、致癌等危险品,对危险品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即从购买、使用、回收处置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要专人管理,本校的基础医学部的领导安全意识较强,定期进行检查,每个学期还进行实验室安全隐患应急处理的演练,指导管理人员不断地完善危险品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等。

(二)科学组织化学实验、优化实验安排

本校共有四间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1、化学实验室2、化学实验室3、化学实验室4),前2间实验室主要安排无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后2间主要安排分析化学实验,精密实验室三间(包含一个分析天平及电子天平室一个、分光度计一个及各型号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各型号的酸度计以及旋光仪、折光仪等仪器室一个),综合实验室(主要是教师科研工作)一间,实验准备室兼试剂存放室一间,化学危险品存放室一间。每个学期每个实验室基本要进行药学专业、医学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二十多个小班(30人为一个班),各专业开出的实验内容、实验课时数、实验节数、试验进度均不一致,故化学实验室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协调好任课教师、实验班次、实验进度等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三)加强化学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1.精密仪器室的日常管理:化学实验室涉及的仪器设备品种繁多,主要包括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分析天平、电子天平、折光仪、旋光仪等,这些仪器使用率高,实验管理人员要定时经常性的做检查工作,万一发现有异常情况等问题要及时的规范处理,及时保养、及时维修保证各仪器时常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带教老师在实验前要进行预试验,是保证上好实验课的前提。

2.一些平时经常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例如试管、烧杯、量筒、三角漏斗、三角烧瓶、酒精灯、容量瓶、滴定管、滴管、试剂瓶、移液管、比色管、刻度吸量管、熔点测定管、蒸馏瓶、各蒸馏管等,这些玻璃仪器又多又杂,每个实验抽屉里都要配备好,要求学生第一次实验前全部配备好,有破损的及时调换,平时学生实验课时要密切注意动静,一发生破损的情况及时登记并作适当的赔偿等。

(四)实验准备工作的日常管理

我校化学实验室有化学实验技术员一名,负责三门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以及日常各实验室的管理等工作,虽然有临时的几位勤工俭学的学生做一些零碎的准备工作,但因为做实验的班级多,工作量还是非常大的,两个学期的实验都有安排,故教师的预实验工作一定要自己亲自来完成,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试剂是否失效、试剂的配制是否合理等,对学生实验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五)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1.利用课堂教育,渗透环保意识。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实施绿色化学的有效的教学形式。根本目的是要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对实验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以前很少进行处理,学生也没有环保意识,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直接倒入水槽,废渣直接倒入簸箕,这些三废有的有毒、有害等成分,有的还含有剧毒物、致癌物等,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就会污染周边的水质、土壤,对人们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严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并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对实验教学的力度的加大,学生实验的次数成倍增加,如不及时采取的应对措施,其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2.正确处理三废,培养环保意识?摇因为酸和碱在化学实验中使用一直较频繁,用量又相对的较大,鉴于这种情况,让实验管理人员专门准备回收瓶,学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废碱分别倒入回收瓶,实验员再集中进行处理,一般用中和法法使其PH值达到接近中性为止,后再进行排放到下水道。而对待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无毒的气体,就采取直接通过通风设施排放,对于有毒害的气体,针对不同的性质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对于碱性的气体(如氨)可用回收的废酸进行吸收中和处理,对于酸性的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同样可用回收的废碱进行中和吸收处理,即一切按照回收废液的化学性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最大程度的保证周围环境不被污染。

3.积极推广微型实验。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尽量用最少的试剂,即使用常规化学试剂的十分之一的用量或更少来做得实验方法,是常规实验的简单的微型化。尽可能用小剂量的化学试剂是微型化学实验的核心,不仅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为学校省下了不少的开销,当然前提是能达到实验的目的,真的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4.实现实验过程污染物的零排放?摇在化学实验中,对部分实验综合起来,从实验技术、方法、仪器的使用进行重新的设计,将三门化学中有关的2个或2个以上的实验进行组合,让前面的实验的产物成为后面实验或下一轮实验的原材料,这样既避免一些有毒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还可以节约实验用的试剂和缩短实验的时间。同时能够使学生获奖所学的知识与实验的后处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绿色化学的理念来指导实验,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

三、结语

1.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医学院校实验室将不断地扩大,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难度会不断地加大的特点,制定相关安全管理规范,特别是对实验室危险品的规范管理,推动实验室安全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提高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必然。

2.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具体实践内容。

3.参照国家相关的标准,明确化学实验室对危险品以及对实验过程中对三废的处理要求,加强对危险品的使用和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成为学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品规范化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宋玉.浅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5).

[2]宋彬妤.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

[3]刘桂艳,张喜刚.实验室危险仪器设备安全规范化管理,2011,30(5).

[4]王金玲,谢劲松.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科学管理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3).

[5]罗一帆,汤又文.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

[6]刘锡建,除箐利.化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探索[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26(5).

[7]胡玉梅,刘惠玲.无机化学实验室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3).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篇2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实验室建设 管理体系

实验室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实验室水平是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实验室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而且影响高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既是高校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集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身,环境实验室是综合性很高的实验室,除了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外,还要承担大量的环境监测实验,对其管理体系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根据国内外环境实验室建设现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实验室管理体系,保障实验室高效有序的运行。

一、国内外实验室管理体系研究现状

对国内外环境实验室的了解,其管理体系主要从管理机制、贵重仪器使用、实验室开放情况和使用制度、安全要求等方面进行。

1.管理机制

各国实验室队伍的构成有所不同,但国外实验室一般专职的实验管理人员较少,管理效率较高。如德国,一般实验室只有1~2个专职人员。实验室管理路径短、目标明确,管理效率高。而日本高校实验室只聘任少数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准备和收尾工作,充分利用研究生进行实验室管理工作。

2.贵重仪器管理

各个国家对大型贵重仪器的管理方法有所不同,但都非常重视大型仪器的规范使用,确保仪器的安全和使用效果。有些国家的高校(如美国)采取“持证上岗”的办法,但在德国,只有少数优秀大学生有机会使用贵重科研仪器,相关实验室也不完全向学生开放。

3.实验室开放和使用制度

国外注重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室开放程度普遍较高。如在韩国,除了公共的实验题目做统一的安排,其余时间都是采取开放式管理。既提高了学生创造性能力,又避免了资源的闲置,使实验室的功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4.安全环保措施

国外实验室的安全和环保措施通常都很到位,总是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例如,日本实验室对每个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学生,首先,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实验室规定很多,包括有机溶剂回收;危险性操作贴警示牌。英、法、美等国实验室配备有先进的防火装置、火警报警器和红十字急救箱等,实验室还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个人防护设备等。

目前,关于环境实验室建设主要集中于环境实验室设备管理和环境实验课程的设置等方面。环境学科教学实验的设置还在不断完善中。

二、环境实验室特点

各高校的环境实验室有相似特点。以中国石油大学为研究对象,经总结发现,在实验室整体建设和调整过程中,环境实验室具有以下特点。

1.环境实验室房屋布局分散,使用存在不便

环境教学实验室包括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监测、微生物固体废物治理实验等各种专用教学实验室,另外还有配套的实验准备室、仪器分析室等,布局分散,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2.科研实验室数量相对不足,利用紧张

环境专业目前科研方向多,科研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水处理、固废处理、微生物实验研究等多方向研究,同时,又承担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等项目,而目前的实验室配备相对不足,对科研项目的开展造成一定难度。

3.环境教学实验室相对利用率不均匀

以环境监测实验室为例,一学年的使用率为20.58%,加上本科毕业设计和专业综合实验,年使用率不足60%。而实验室利用率最高时段主要集中在上半学年,除了常规的教学科研试验外,还要承担本科生毕业设计试验,实验室使用明显紧张。

4.实验仪器、设备使用量大,资源相对不足

常用仪器设备,如天平,红外(紫外)分光光度计、pH计等,使用频繁,数量少,使用率高;有些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等)用于多数环境研究实验,有时造成了实验室之间“抢仪器”的状态,资源相对不足,制约了实验进程,也不利于仪器的管理和维护。

5.使用设备、药剂复杂,管理难度大

环境实验综合性强,涉及专业广,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与药剂很多。除了常规的化学实验、分析实验、生物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剂以外,还有很多专用设备及药剂。药剂种类复杂,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危险化学品,还有少量剧毒品等高危害的物质。日常管理工作量大,责任重。

6.实验室人员少,任务重

三、环境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

针对环境实验室的特点与不足,从学科发展大局出发,初步进行了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及探索。

1.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

针对现在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较少的情况,采取主任负责制,全员参与管理的模式。实验室主任全面主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工作;设专职管理员和实验室技术员(专职实验师担任),负责日常管理,聘用部分研究生协助管理以缓解工作压力。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实验室管理多层管理机制。避免由于管理人员外出,实验室管理缺失状态,提高实验室运作和管理效率。

2.实验室仪器、药剂管理规范化

实验室的仪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对于不同的仪器设备分别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1)对玻璃仪器等易耗品,几乎在所有的实验室都要用到,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量,配备最常见的玻璃仪器,如烧杯等。仪器分类摆放,方便查找,避免浪费。易损耗的仪器及配件,定期检查和补充。

(2)中小型仪器集中管理,专人负责,各实验室按规定借用,用后及时归还,并保证使用过程的维护,实现资源共享,避免仪器的闲置和浪费。

(3)大型精密仪器,专人负责操作和日常维护,项目较多时,须提前报计划集中使用。

对科研实验室而言,由课题负责人统计本课题使用的试剂及可能用量,统一领取。针对药剂复杂,危险大的问题,对于危险药剂的使用采取全过程控制,做好记录和标识,力争管理规范化。

3.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环境实验室仪器设备、药剂种类繁多,为了方便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将信息输入计算机,建立档案,设置资源共享平台。按不同的类别、用途、属性、编号、登记和输入计算机,建立总账。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从投入运行到借用、调拨、报损、报失、报废等整个过程中所做的分类、登记等工作,制定规范化的操作步骤和计算机网络管理手段,以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利用网络,实验人员可以获取各仪器和药剂信息,不仅可以随时跟踪设备的动态状况,还可以准确地得到设备详细的资料,通过网络管理平台登陆管理员界面对权限内的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信息查询,实行动态管理。

针对科研实验室相对不足的矛盾,在保证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统筹安排,利用教学实验室空闲时间开展科研实验,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

4.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实验室高效运作的保障,也是实验室管理水平的体现。参照1992年原国家教委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要求,在学校原有相关各项实验室管理制度基础上,细化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等,兼顾实验室安全等方面编制《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实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等;同时,在实验室计量认证的基础上,扩展质量管理体系,引入ISO9000标准,将使实验室的教学和科研文件化,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质量。

四、结语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是实验室高效运行的关键,对实验室发展也至关重要。在建立环境实验室管理体系探索中,我们认识到管理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于不断完善,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只是第一步,体系的完善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同时需要共同努力来支持体系的顺利运行,以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使环境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仕杰,陈年友.实验室管理工作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1):104-106.

[2]刘杰,付永胜,龚正君.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工程实验室建设构想[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3,24(2):89-91.

[3]高明松.借鉴日本高校实验室管理经验,加强我国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138-139.

[4]Fetting J.Four-year undergraduate course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 Germany[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41(2):55-59.

[5]潘景昌,王小利.借鉴韩国高校经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0):1296-1299.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篇3

关键词 实验室 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实验室是教学、实训、科研的重要基地,危险化学品是必不可少的实训教学用品,危险化学品包括强酸、强碱、易燃易爆和剧毒品等化学试剂,具有腐蚀性强、易中毒等特点,若缺乏一定的使用安全知识操作或使用不当,易导致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这些特点和情况使得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及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高职院校对于实验室,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制度不健全,虽然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相关规定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不够科学完善,制度不够细化,使得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

1.2 缺乏安全意识

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繁多、性质差异较大,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对其不具备一定的常识,尤其是文科类生源学生,对于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缺乏基础性的认识,使得其在实训过程中对于危险品的安全使用意识淡薄,而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于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认识不够全面,安全使用和储存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导致经常有违章操作的现象发生。

1.3 危险化学品购买、存放、使用等环节安全监管不到位

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购买量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没有按需购买,危险化学品存量较大或者购买前根本不清楚库存量就盲目购买。同时,危险化学品未设置专门的存放地点,没有专人负责,教师和学生随意放置和使用,未做好相应的使用记录,领用量过大,用不完的就直接摆放在实训室,未及时归还入库保存,或者不明确使用之后的废液如何处理,经常有随意将废液倒入水池的现象存在,这些都导致危险化学品对实训室及师生形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4 安全防护措施不健全

许多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有毒气体使用时未配备相应的通风橱或通风系统防护设施,未使用防毒面罩等防护装备;对于强酸强碱易腐蚀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未配备相应的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体防护装备;对于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未设置专门的存放地点,或者与其他危险试剂混放,未设置专门的储存柜等。

2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对策

2.1 完善规章制度

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根本保障。为使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室管理守则”、“实验工作人员管理细则”、 “实验员管理考核办法”、“实验室化学试剂使用与管理细则”、“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使用与管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制”等相关制度,尤其是“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制”,一定要严格贯彻执行。

每学期针对清查暴露出的危险化学试剂管理松散失序,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将实训试剂全部统计、归类,建立独立封闭的试剂室,实行专人管理制度和试剂进出库等级制度,确保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防止意外的发生。

2.2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为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师生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意识,实验室应经常开展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教育培训或讲座。同时,学校应对大一新生开展实训室安全知识相关教育。在学生上第一节实训课时,教师与实训室负责人应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明确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规范,对于以后的实训课程,在每次授课前均应对所涉及的化学试剂给予相应的说明②,尤其对于危险性化学试剂,应重点强调并多次提醒,增强学生使用危险化学试剂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2.3 加强危险化学品的日常管理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按需购买,适量贮存。对于实训室危险化学品的购买要制定相应的审批程序,由指导老师根据实验教学的需用量向实验室管理负责人申报,再由院(系)负责人审批,对于需经公安局审批并备案的危险化学品应及时申请批准、备案,严格按程序执行。

危险化学品购回后,应交库房储存,统一管理。按管理类别和化学性质分类设库,专人管理,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严格领用的库房管理程序。领用危险化学品,应注意做好信息记录,包括领用数量、日期、领用人、用途、用量、归还时间等信息。危险化学品的库存品种、数量、地点以及库管人员的情况应报当地公安部门备案。

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做相应的处理,严格控制废液直接倒入水池,在实训室配备相应试剂废弃物回收瓶,根据危险化学品试剂的性质分类存放,并定期回收至相应的机构进行化学品废弃物的处理,尽力避免实训室环境的污染及危险事故的发生。

2.4 加强安全防护,配备安全防护设施

针对实验室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及使用要求,按照危险化学品使用时的相关规定,各高职院校实训室必须配备防火、防爆、防中毒等安全防护设施,并且通过培训、定期组织演练等方法,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掌握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方法、发生火灾时灭火器的正确使用等,同时配备口罩、手套、防护面具等防护设施,准备一些急救用药品等,使工作人员掌握安全防护措施的规范操作及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以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篇4

【关键词】水质检测仪器 设备管理制度 分类管理 量值溯源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Quality Testing Equipment

Hu Rui

【Abstract】The laboratory water quality testing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basis and prerequisite for the monitoring of data validity and accuracy. In this paper, to establish a standardized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daily management of the two discussed the testing laboratory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Keywords】Water quality testing instruments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s Category management Traceability

随着我国新饮用水卫生规范的出台,国家对自来水检测水平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各地水司化验室纷纷添置和更新了检测设备。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素质人员的配置是当今现代化实验室必备的条件,其中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在实验室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对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直接产生影响,是测量数据可溯源性的基础及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保证,也是实验室申请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的重要内容[1]。结合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情况和自身管理经验,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与探讨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1.建立规范化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是规章制度,是实验室为了维护仪器设备正常的申购、调研、采购、验收、入库、建档、使用、维护、停用、报废等秩序,也是用来明确仪器设备管理中各岗位职责,确保仪器设备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没有规范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可循,将会导致工作人员管理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

1.1 仪器设备的申购。仪器设备的申购是检测部门根据工作计划和新开展检测项目的需要提出购置需求。申购前必须充分考虑仪器的适用性和设备的使用条件(如北方实验室购买原子吸收仪器需要配备循环冷却水装置,ICP-MS需要良好的接地性能和排风装置等)。

1.2 仪器设备的购置。检验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或计划开展的新检测项目,提出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并明确所要求的设备类型、主要性能指标和大致预算,如名称、型号规格、量程、准确度等级、数量、用途、参考价格和推荐的供应商等。若购买昂贵的仪器设备,需要对其进行调研,主要调查需购设备的品牌、规格,能否达到实验要求的检测限(注意不是检出限),性能是否稳定,供应商及其售后服务,是否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等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此设备的使用单位进行考察。购置需求应该以书面的形式提出,并作为设备档案的一个部分。

1.3 仪器设备的采购。确定所需采购仪器的品牌规格后,了解易耗品的需求量。因首次采购的折扣一般比较大,所以首次可多采购一些易耗品(易老化的易耗品可以和厂商协商保存在厂商处,待需要时发货)。如无特殊情况,招标时可考虑供应商是否提供以下服务:一是否技术工程师上门培训指导,二是为操作人员提供免费培训,三是厂方每年提供上门服务的次数。

1.4 仪器设备的验收。仪器设备的验收和入库一般由厂商安装工程师、设备管理员和仪器使用人员一起完成,主要是根据装箱清单和采购合同清点相关设备,并检查仪器外观是否有损伤或瑕疵,并填写验收报告,详细记录仪器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安装验收的时间等,待实验室管理层确认后输入设备档案。

1.5 仪器设备的档案。大型仪器验收后给仪器设备建立档案。仪器设备档案是实验室的五大档案之一,可以由以下内容组成:申购报告、调研报告、采购合同、验收记录、使用记录、维护记录、期间核查记录、修理记录,校准或检测证书、售后服务联系方式、说明书、采购清单等,以上内容供日后的仪器购买提供参考。

1.6 仪器设备的使用。仪器设备的技术操作人员一般在安装工程师的现场培训下掌握一些基本功能。掌握仪器的基本技能后应撰写仪器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操作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在于减少因人员的流动和更换而影响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使用前后要填写使用记录。笔者曾去过一些实验室,发现仪器设备的操作作业指导书尚停留在初级阶段,其实作业指导书也是需要持续改进的,需要记录使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新发现的操作指令等。在正式使用新购置的标准仪表、器具出具检测数据前需送至检定部门进行计量检定。

1.7 仪器设备的维护。维护保养是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性能、提高其使用率、延长其生命周期的最有力保障。仪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维护,分为日常维护和全面维护。日常维护是指检测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后对仪器进行简单的清洗或老化;全面维护是指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请厂方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养。要使其最大限度地得到有效利用,必须做到精心保养和维护,定期计量和及时排除故障,确保其完好无损后正常使用。

1.8 停用、报废。做好仪器设备的停用和报废工作,可以及时清理不良资产,改善实验环境,促进设备更新,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仪器设备遇到以下情况可列为不合格检验仪器设备:已经损坏;给出可疑结果或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超出规定的确认时间。当使用人员发现检验仪器设备出现以上情况之一,应马上停止使用,及时反映情况,并粘贴停用标识。检验仪器设备损坏、计量值误差严重、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同时又无法修复的可申请报废。报废后的检验仪器设备应建立台帐,进行调整。同时,建立严谨的报废程序,做好报废过程中的技术鉴定工作。经鉴定,尚有使用价值的仪器设备,一定要充分挖掘,设法变废为宝,节约购置经费。

2.加强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

2.1 仪器设备的分类管理。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有很多种分法,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直接出具检测数据的仪器设备,如色谱仪、分光光度计等;第Ⅱ类是不直接出具检测数据,但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仪器设备,如温湿度计、马弗炉等;第Ⅲ类是创造检测条件的仪器设备,如电炉、空调、电脑等。分类后给仪器设备粘贴设备唯一性标签。标签上应标示设备编号、购买日期、保管人。

2.2 设备的量值溯源。量值溯源是指从下而上通过不间断的校准而构成的溯源体系[2-3],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是通过校准和检定来实现,校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测量设备准确可靠。检测实验室工作的核心是提供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而量值溯源的目的是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准确和统一。所以,做好量值溯源工作是实验室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所有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有影响的设备都需要进行量值溯源,都应按照量值传递框图,严格进行周期检定,超过检定周期或未通过计量检定的标准器严禁日常使用。

2.2.1 制定检定/校准计划。检测实验室具体在进行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时,首先应确定检定/校准方式,一部分可以自检/自校,一部分可以使用外部检定/校准。实验室每年应根据需要制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计划,这一个计划不仅仅是一个送检计划表,还要求列出制定出朔源方位;确认校准周期,期间核查时间;授权使用范围和操作人员;检定后确认检定/校准报告等一整套控制措施。

2.2.2 检定过程控制。实验室的设备送检方式有二种,一是现场由检定人员上门检定,二是送检。上门检定设备管理员要做好检定记录,送检设备要考虑到运输的途径及合理地对设备进行合适的包装。

2.2.3 设备检定/校准后的确认。设备检定/校准后会得到检定或校准证书,当收到证书时需要对其进行确认并复印一份。确认工作可以以表格的方式完成,并细化包括以下内容:判断证书自身是否有误(主要检查证书的相关内容是否正确,检定结论是否合格等);近几年仪器各项关键数据指标的比较(列举值得特别关注的内容及关键数据);检查设备的计量特性和附件的情况(检查是否存在限制使用情况);核查结论:判别仪器是否符合预期使用要求。设备管理员与仪器使用人员在收到证书后要对证书进行确认,填写表格一式两份,一份存入仪器设备档案,另一份与证书复印件一起放置设备旁。

2.2.4 设备的期间核查。设备的期间核查,根据CNAS 17205:2005要求,实验室的检测设备及标准都应按规定的程序和日程进行期间核查,期间核查的时间一般定在两次周期检定的中间,期间核查的方式可根据设备及实验室的特点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利用设备或标准测试核查标准的平均值―平均值法;利用设备或标准测试核查标准时的重复性―重复性法;两台或多台比较法;不同的检测方法比较法。期间核查结束后需要对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进行评审及判断,以确定设备或标准是否处于校准状态。

2.2.5 设备的维护及维修。仪器设备维护主要分日常维护保养和专项维护保养。日常维护保养是指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管理规程进行的例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专项维护保养是根据仪器设备使用的频次,一为检测人员日常维护,这需要制定设备维护的作业指导书,并填写设备维护记录;二为厂方技术人员在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上门维护。仪器设备的维修:设备的维修需要厂方技术人员上门维修,在维修后需签名确认并把相关的记录输入设备档案,仪器维修后需要对仪器进行评估,如涉及到影响检测结果的核心部分还需要重新对设备进行计量检定,以确保设备的计量特性符合要求。

3.结语。俗话说:“饥能挡,渴难挨。”水质问题与民生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国家对水质检测的要求不断提高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使用的“高精新”检测仪器设备越来越多,对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各地水司实验室只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从上而下增强管理意识,不断学习,积累经验,认真做好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才能符合质检中心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水质检测中心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子波.实验室认可中仪器设备的管理[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5(6):23~27

2 刘亚民、刘庆、张苏敏等.如何做好量值溯源工作[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6(14):59~61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篇5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管理 科技创新

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实验室是相对独立的科研教学实体,同时又与依托单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实际运行中既要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建立新的充满活力的机制,同时也要和依托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得到依托单位的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实验室在管理上下功夫,协调各方通力合作。高水平的管理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是重点实验室健康发展、促进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下面就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作个总结。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验室管理达到“国家队”水平。目前我国的实验室由于研究领域千差万别,相互间缺乏沟通,管理制度还未能作到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于实验室是代表国家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体,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专业实验室,因而管理上也应具有“国家队”水平,应建立健全的、适合实验室发展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现阶段可借鉴国际上一些优秀实验室、企业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为科研、教书育人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条件成熟时通过相关认证使实验室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管理制度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同时做到责任到人,职责分明,保证有效执行,不要使规章制度成为挂在墙上的摆设。规章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总则:“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人员管理:“固定人员管理条例”、“流动人员管理条例”“学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研究生管理条例”、“人才队伍建设办法”等;

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开放运行办法”、“研究生机房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等;

科研管理:“专项研究经费管理办法”、“开放基金管理办法”、“课题管理制度”、“成果管理制度”等;

日常管理:“报告厅、会议室管理办法”、“公车使用办法”等。

(二)建立一支稳定有力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形成核心管理团队。重点实验室的固定人员由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研究人员学历水平普遍很高,一般都是博士毕业。这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一方面主管部门和实验室应提供机会和条件,让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定期进行学习、充电,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更新观念,逐步达到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接轨;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应制定完备的政策和措施保证管理人员的待遇,使他们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安心工作,从而促进实验室的管理步上新的台阶。目前一些实验室配有专职行政副主任和办公室主任,及相应的科研秘书、人事秘书,教学秘书及外事秘书,专门处理实验室日常行政事务,使实验室主任能够摆脱繁琐的日常行政事务,专心从事科研和教学,这对加强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好办法。

二、实验室研究课题管理

实验室申请课题渠道主要有纵向和横向。纵向课题主要包括:国家科技攻关、“863”项目、“973”项目、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委项目等国家各级部门提出的重大的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横向课题主要是与国内企事业单位或国外及港、澳、台等地区合作,研究贴近国际前沿或产业化迫切的技术难点。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室“国家队”的科研优势,充分体现其自身的竞争力,课题申请是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实验室申请纵向课题还很困难。中科院院士、工程院副院长师昌绪曾在纪念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十年的文章《大胆的尝试光辉的十年》中说:“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初衷是使这些实验室增强竞争能力,去争取国家项目:如国家科技攻关、‘863’项目、攀登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实践证明:这种机会太少,攻关项目多归部门所有,即使有实力,也轮不到不属于部门的实验室的头上;其它项目经费也因僧多粥少,即使能拿到手也难以维持。因此有的实验室不得不做些脱离原定方向的工作,这不利于实验室的发展。”重点实验室建设将近20年,这样的问题依然存在。

实验室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课题一个接一个地做出来,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却很有限,甚至很多课题最后的产品就是一堆“报告”。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更要加强内部课题管理,如建立实验室科研项目登记统计信息平台,在信息平台上利用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整合资源,促进成果的产业化,同时集中优势力量争取大的项目。

三、实验室研究成果管理

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发明专利、成果鉴定、获奖等几种形式。教技司[2004]25号文5关于做好新一轮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通知6明确要求:“以原始性创新、重大应用和基础性工作的实际贡献(署名为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评价实验室工作”。原则上,未署实验室名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论文)在评估中将不能被计入实验室工作成绩。

成果署名不仅是评估的要求,也是提高重点实验室人员的团队意识,增强凝聚力的体现。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成果未能署名。这就要求实验室的固定人员强化意识,在审阅成果时注意提醒合作者署上重点实验室的名称。固定人员(包括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应及时收集汇总,进入管理系统数据库,有关科研成果材料应交实验室存档。

文章署名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固定人员为独立作者,可单独署实验室名称,也可同时署依托单位名称。

(二)固定人员与依托单位人员合作,可同时署依托单位和实验室名称,在固定人员姓名和实验室名称上加标“*”号,以示强调。

(三)固定人员与非依托单位的人合作,可同时署重点实验室名称和其他单位名称,并在固定人员姓名和重点实验室名称前加标“*”或用序号分别表示。

(四)作者为参加开放课题的非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应在文章中注明课题为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四、实验室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现重点实验室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也是实验室评估的要求。目前科技部建立了年度报告、年度工作计划和信息统计制度,要求重点实验室按年度填写汇报。年报要求的数据包括几个主要方面:基本信息、人员情况、学科及研究生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经费使用和开放情况。这些数据只有在日管理过程中及时进行收集和整理,才能在年终的汇报统计中快速、准确地填报。

五、实验室宣传

实验室的对外宣传非常重要。一方面提高实验室的知名度,扩大实验室的影响力,同时吸引人才,加强交流。开展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建设中英文网站,主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印制宣传图册,印制年度报告,参加各类展览、展示等。

实验室的网站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网站的维护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

实验室网站应该及时更新,传递最新的信息,同时还应在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的相关网站上发表动态信息。

定期举办和召开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也是实验室进行宣传的重要途径。如测绘遥感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下半年都会举办一场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每次会议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在会上展开广泛交流、探讨相互合作,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专业大型会议之一。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验室管理要在健全的规章制度下,打造一支稳定有力的管理队伍,加强日常管理,扩大宣传,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出成果、出人才,使实验室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国家队”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重点实验室十周年文集[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2]任飏,范娟.知识管理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03,(11).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篇6

关键词: 借鉴 6S管理 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a)-0000-00

当前,各地方本科院校正在积极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工程,大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吸收和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能更好地促进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本文仅从实验室管理的角度,引进借鉴现代企业广泛推行的6S管理模式,加强和改善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更好的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服务。

1. 6S管理简介

6S管理理念是由起源于日本的5S管理理念发展而来,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针对企业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我国企业在引进这一理念时加入了安全要素,从而形成了目前广泛推行的6S架构,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将6S活动从原来的品质环境扩展到安全、行动、卫生、效率、品质及成本管理等诸多方面。

整理是6S管理的第一步,制定标准对工作现场的物品分类,对不必要的物品加以处理。整顿紧接在整理之后,对必要的物品按需要量、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放置,并摆放整齐,加以标识。清扫指清除工作场所的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再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 清洁将前面3S(整理、整顿、清扫)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实现6S标准化管理。安全是对原有5S的一个有效补充,消除隐患,预防事故。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素养是6S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指人人依照规定和制度行事,养成好习惯,营造团队精神。

6S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的基础活动,它有助于消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面R的各类不良现象。通过开展整理、整顿、清扫、安全等基本活动,循序渐进地规范员工的行为,最终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与产品品质。6S管理对企业的作用是基础性的,能为其它管理活动提供优质的管理平台。

2. 实验室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实验室的管理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环境脏、乱、差,设备缺乏清洁维护和保养,各种试验设备和物品摆放杂乱无序,占用大量空间。

2)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损毁的设备没有及时清除和报废,损坏的设备也没能及时修复,导致账上设备和实际设备不符,需要的设备材料未能及时购进,影响日常的实验教学需要。

3)由于是新建学院,购置的设备比较多,实验室面积小,尤其是缺乏专业的实验人员,导致实验设备的布局不尽合理,实验室空间未能有效利用。

4)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可执行性差,责任划分不明确,奖罚无标准,影响了人员的积极性。

5)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有些设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存在安全隐患,如电源插头绝缘部分破损,部分学生不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甚至野蛮操作,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导致新购置的设备损坏率较高,设备的重复购置,浪费了本就不充裕的专业建设资金。

3. 6S实施步骤

针对实验室的前述现状,可借鉴推行6S管理加以改善。结合6S管理的含义和实施要点,以交通学院汽车工程中心为例,具体的措施如下:

3.1 成立推行组织

成立以学院院长为组长,全体实验室人员为组员的推行委员会,负责制定推行方针及目标作为导入活动的指导原则,我们此次的原则是“从细微处着手,提升实验室管理和服务水平”。制定工作计划,作为执行及控制的依据,设定期望目标,作为活动努力的方向,并作为执行过程的成果检验。

3.2 制定6S管理规范、标准和制度

收集与考察同类院校的成功经验并借鉴汽车4S点的模式,制定和健全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责任和责任人;制定要与不要物的区分标准,不要物的处理标准;实验室清扫标准和清洁制度、物品定位标准、检查考评制度、奖惩制度;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3.3 活动前的宣导造势及教育

对广大师生进行教育,广泛宣传推行的意义,说明6S的内容及目的,具体的实施办法及考评办法等,做到人人知晓。召开全院师生动员会,院长、书记作动员报告,发行执行手册,制作活动海报广为宣传,学生会组织相关知识竞赛等。

3.4 6S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中的实施

3.4.1清理账上设备

对工程中心的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清点与排查,对损坏无法修复的设备及时报废、销账,腾出空间,故障设备及时修复,根据设备的功能归类在不同的实验室(区),更新实验室台账,做到账、物相符,必须的耗材和设备及时购进。

3.4.2 实验室(区)重新划分,做好标识

根据功能的不同,需要用到的辅助设备和工具,充分利用空间,将现有的实验室(区)重新划分,避免相互干扰,有利多组实验同时进行,降低实验分组人数。统一门牌标识,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测试要求的国家标准等上墙张贴或存放于相关设备的附近,供需要时参考使用。工具按制定的标准摆放、标识,易于取放。

3.4.3 严格执行建立的清洁制度

各实验室(区)负责人和上课的班级负责该实验室在课后清扫干净,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及时清理干净,仪器设备应按要求定期点检,做好日常维护,保持整洁。实验耗材及其它废弃物必须按相应的规定处理或存放。

3.4.4做好安全防范

全面排查安全隐患,不符安全的电气设备或安装位置按要求更换或调整。易燃易爆品按规定单独存放,专人负责,灭火器、电源箱等要保持清洁,上面不得放置任何物品。某些实验室要求的通风条件或密封应符合要求,备齐防护用品,防止意外发生。

3.5 检查与考评

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日检由工程中心主任负责,月检由院长或主管副院长牵头,做好检查记录,依6S活动实施办法,并用看板公布成绩,与制定的标准和计划比较,不合格的及时整改,限期验收。按6S奖惩制度,对做得好的人员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做得差的进行批评和处罚。

4. 实施效果:

推行了6S管理一个学期之后,效果明显,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大为改观,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增强了继续推进6S管理的信心。

2)对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清点与排查,及时清理了已损坏且无法修复的设备,解决了长期账上设备与实际能使用的设备不符而影响教学和实验的问题,对设备进行了修理和维护,提高了设备的妥善率,为日常教学和实习实验提供了较好地保障,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3)各种规章制度得到了健全和完善,涉及实验室工作的各个方面,责任划分明确,执行更具操作性,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4)实验室(区)划分更为合理,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降低了实验分组人数,标识清楚,方位、功能一目了然。

5)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消除了安全隐患,避免了可能的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可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了实验技能。

5、结束语

6S管理强调人的因素、人的意识和管理规范化。在推进6S管理过程中,要依靠全体师生的参与,持之以恒来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培养全体师生的6S意识,提高6S管理水平;贯彻自主管理和优化管理的原则,不断地应用PDCA循环,使6S活动得以坚持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栾琪文.《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实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篇7

关键词:6S管理;病理教学实验室;教学设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010-02

“6S”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是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包括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清洁、素养6项内容。实践证明,6S管理亦适用于高校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能全面地规范实验室管理,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日常管理、教学服务工作[1-2]。厦门大学为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存在各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不同的问题,学校为规范各实验室管理,于2015年6月始在全校教学实验室推行6S管理模式。我们在此次实验室6S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实践探索,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取得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高校实验室6S管理的基本内容

在高校实验室,6S管理是指在实验场所中,对人员、仪器、材料、方法等要素进行相应管理活动,其基本内容包括:(1)整理:清理账上设备、耗材,做到账卡物对应,并按需处理报废的物品;(2)整顿:实验物品“三定位”原则,定点、定位、定量放置,并标识明确;(3)清扫:去除实验室的垃圾、灰尘、污垢和油渍,使得实验室干净整洁;(4)安全:通过制度和具体措施管理实验室,预防灾害发生;(5)清洁:通过前面四项内容制定实验室管理规范,让清洁成为一个状态;(6)素养:让每位老师、同学养成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好习惯。六项内容是相互关联的,有着内在逻辑关系,构成相当完备的管理体系,整个管理活动强调了“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又体现了人的因素。

二、6S管理在病理教学实验室的应用与探索

病理学属于形态学学科范畴,其实验教学过程是在数码互动教室进行标本、切片的学习,教学设备包括大量显微镜、电脑等仪器以及示教的教学标本、切片。因此,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重点是教学标本、切片的可持续性管理和数码互动实验室的管理。

1.整理、整顿、清扫。(1)大体标本。经过多年的累积,我们拥有很多宝贵的教学大体标本,但因来源不一,包装和标签不一致,我们在使用、整理、清点等过程中都很不方便。利用这次全校性实验室6S建设的契机,我们将所有的标本进行彻底的改造。我们对标本精心挑选,不用的标本就直接处理,不再占用空间。剩余的500多个典型标本我们重新装盒,统一编号、贴中英文标签,并按照固定的编号定位于展示柜内,所有标本的情况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为以后新增标本的管理制定了一个框架,使标本管理工作真正步入正轨。(2)组织切片。根据切片的质量和特点进行分类,分为教学切片(典型病变)、参考切片(较少病例)、备用切片(一般病变)3类,然后按类别进行编号、贴标签、存放并登记造册。经过整理后我们对目前的切片种类、数量、质量心中有数,对切片的管理也有章可循。我们对教学切片进行了特别的管理:配置出180盒切片(共3个实验室),每个学生的抽屉内放置一盒,每盒按教室座位号编号,盒内每张切片有一固定的编号(每个编号对应的病变名称制作一张表贴于盒盖内),此外在每张切片标签右下角标上与标本盒相同的编号(即座位号,如3号盒里的切片都打上“3”)。这样做到切片、切片盒、座位号“三定位”,使得相邻学生的切片不会放错片盒,保证每盒切片的完整性,也将切片的保管责任落实到个人。(3)数码互动教室。这套先进的设备改善了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使实验室外观整齐有序,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处理,我们进行以下整顿:物品的定位,用不同颜色的胶条划出专门的消防器材存放区、卫生洁具存放区、座椅放置区,运用角标、胶条等对摆放于桌面上的电脑屏幕、显微镜定位,使之排成一条直线,一眼望去宽阔、美观、整洁,并用理线带、理线器、理线盒等将这些仪器的电线规范放置;电脑软件的定位,我们给电脑安装了自动的还原软件,删除电脑中自带的游戏等软件,拆除了电脑前端的U盘连接口,使我们的设备始终处在良好的教学待命状态,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随时能正常地运行和使用;一人一位的定位制度,每学期首次上课时,登记好自己的座位,保管好该座位的所以仪器、设备、教学标本等,对自己座位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报告。

2.安全。根据病理学教学实验室的特点,我们认识到本实验室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安全表现形式:(1)环境安全:保持教室通道畅通,各安全标志醒目直观,安全防护设施规范可靠;(2)电气安全:教室内大量的电脑等设备,需注意线路老化、超负荷用电等安全问题;(3)个人安全:因为所用的切片是玻璃制品,易摔碎割伤手,每间教室内都备有消毒急救箱,方便及时治疗;(4)网络安全:我们教室一般不与外网连接,只是形成教室内局域网,但是经常使用U盘拷贝图片,若U盘内带有病毒,则会造成整间教室网络的瘫痪,因此,我们电脑安装了自动的还原软件。一方面,我们实验室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标准,通过每学期课前的入室培训,告知实验室内的注意事项,突出本实验室的安全特点。另一方面,通过院校内不定期的安全教育及安全演练,加强师生安全教育,特别是我们学校实验办新建一套实验室安全网上管理系统,具有在线学习和在线考试、自动评分的功能,大大扩展了师生安全培训的渠道。

3.清洁。清洁不是一个动词,而是表示一种状态,是将上述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我们通过制定《数码互动实验室注意事项》、《实验室清扫标准》、《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大体标本管理标准》、《组织切片管理标准》等一系列文件,认真维护上述成果,各项措施一定要切合实际,便于管理者及被管理者长期执行,从而创造一个长久的良好工作学习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制定图示式的实验室清扫标准,避免了绕口的文字描述,将制度目视化,并张贴于教室的清洁区,让每批值日的同学,对值日的内容一目了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素养。我们制定出符合自身的规章制度、实施各种的培训教育、建立奖惩制度,其目的不只是将东西放好、设备擦干净、保持环境清洁,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思想,改善学生一些“不拘小节”的习惯,按规定、按章程做事,养成凡事细心、严谨的实验工作作风,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养。针对我们医学实验室自身特点,我们在教室墙壁挂上著名病理学家的图片及简介,通过自己阅读和教学中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学生,这些德高望重、学术造诣深的教授专家的敬业精神、授业水平等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3-4]。同时,实习医院选派医术精、医德好、服务佳的病理医师承担带教任务,让他们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医学生,启蒙医学生的医德修养,真正培养出高素养的医学生。

三、总结与展望

6S管理作为一种成熟的现场管理方法,虽然有许多做法和技巧可以借鉴,但是根据各个行业不同,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因此,实验室6S管理建设只是开始,而更重要的是实验室老师能有一颗很强的责任心,有一个创新性的管理思路[5]。在实施管理初期,必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与阻力,只有由小到大,由易入难,长期坚持,持续改善,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范文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篇1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6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