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区别范文
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区别篇1
1.1 选题背景
现代社会曾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的新阶段,这是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快速开展的根底上产生的。
在会计范畴,信息技术逐渐深化的被应用,由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理念早已在会计理论界里被提了出来,这不是一种在概念层面上的过渡,而是在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缺乏和会计信息化的优势的根底上,而发作的会计形式本质上的过渡。
近年来,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学术研讨范畴,大多数人总会将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互相混杂,以为两者是同一概念,或者是很类似的概念,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以至能够交换运用;也有人以为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是会计电算化概念的改良和延伸,但并不晓得改良和延伸在何处,只是理性的了解到会计信息化可能将完整替代会计电算化。因而,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了解仍旧停留在概念和口号的程度。
1.2 研讨意义
会计电算化曾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了,假如没有这期间所积聚的丰盛的成果,往常的会计信息化也就没有可能被提出与研讨。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没有划定的界线,只不过是由于二者在会计范畴应用的深度和范围不同,还有信息技术的快速开展,而在认识的角度产生了飞跃,二者都是以信息技术作为特征,所不相同的是,由于在不同的时期所依托的信息技术不同,而使得其在各自应用的外部延伸和内涵产生了比拟大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概念终究该如何辨别?会计电算化为会计工作做出了怎样的奉献?会计电算化开展现状如何?目前呈现的问题有哪些?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有什么必要性?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有什么样的可行性?会计电算化应该怎样向会计信息化过渡?两者的先后呈现对企业信息化这个最终目的的完成具有哪些意义?本文正是在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这样的大背景下,基于以上几点想法展开的研讨。
1.3 研讨内容
第一局部 绪论
经过查阅近几年有关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文献,发现大多数的文献都是单纯对会计电算化,或者单纯对会计信息化的开展情况停止剖析和研讨。而本文不只分别对两者停止了剖析,而且将两者联络起来,研讨它们的区别和联络,并进一步研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论证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2.1 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
2.1.1 会计电算化概念提出的背景
工业社会是会计电算化产生的背景时期,同时进步的工业化水平,经济业务的数量也不时增长,会计工作日益冗杂,当时的会计形式就不可以满足工作的需求。
为了顺应企业飞速的开展,加强会计数据的处置才能,计算机开端渐渐的被应用在会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一词在中国的提动身生在 1981 年 8 月,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的“财务、会计、本钱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首先提出了这一词,并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随之,有关专家在理论上和实务上关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问题作了大量的研讨和讨论,得出了大量的结论,对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和完善具有严重意义。
2.1.2 会计电算化的定义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根底的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应用电子技术的手腕对企业的会计要素、财务收支的增减变化停止核算,是对企业的预算、物流本钱和资金流等停止管理的信息操作系统。会计电算化使得会计从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会计工作的效率进步了,会计工作的质量程度提升了。
2.1.3 会计电算化的特性
(1)数据的精确性进步。精确性较高、逻辑性较强是计算机最大的优势,因而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对数据停止处置,最终处置后的数据就会更具精确性和逻辑性。比方,制造一张会计凭证,假如制造完成后,在保管凭证的时分,计算机提示这张凭证没有满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准绳时,这种错误的凭证就不能被保管。在会计电算化下,减少了人为要素形成的错误,进步了会计核算的质量。
(2)数据的处置速度进步。计算机具有高速处置数据的才能,会计电算化软件使会计数据的处置速度大大进步,极大地进步了数据处置的效率,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同时,会计人员能够应用会计电算化,轻松得到本人想查询或者想计算的数据,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
3.会计电算化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 ......................................8
3.1 会计电算化的贡献 ....................................................... 8
3.2 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9
3.3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4.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可行性分析 ...................13
4.1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必要性.........................13
4.1.1 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信息需求的变化..................13
4.1.2 会计电算化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13
4.1.3 会计信息化能够满足现企业发展对信息的需求..........14
4.2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可行性........................15
4.2.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进步 .......................................15
4.2.2 会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 16
4.2.3 会计电
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区别篇2
关键词:信息化 会计 电算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会计领域的深入应用,学术界提出了会计电算化朝着会计信息化过渡的理念。但是,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学术研究领域中,人们都总是将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混淆,错误的认为两者是同一个概念,不存在任何实质却别,可以在工作中替换和相互使用。但是也有人认为会计信息化概念是高于会计电算化的,但是追究去优点却不知所云。
一、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概念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现状中,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里得到了长足的进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局部到全部的发展流程,也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之中。目前,大多企业已经广泛的采用了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有效实施,因此在工作中需要对这两种不同的理念和概念深入的研究和归纳,从而保证企业发展进度,提高企业发展效益。
1.会计信息化
所谓的会计信息化顾名思义,就是会计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信息社会发展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也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时展潮流做出的最终决定。可以说会计信息化是网络环境下企业获得各种会计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解决现有会计电算化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手段。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对于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完善会计决策能力和缓解会计孤岛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纵观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虽然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的提升和增强,各种信息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但是众多的会计信息化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用了核算型会计软件。但是就总体趋势分析,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存在着众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一种会计方法,当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会计事物管理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的优化。这种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代替传统的人工记账、算账以及报账的过程,用计算机来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从而形成了会计技术的综合、完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之间的联系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是不同于会计电算化的全新理念,但是究其定义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各种场合和形势下的观点也不尽相同。目前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将信息技术引入到会计领域,从而迈出了会计信息化的第一步,也是会计信息化得以形成的先决条件。在工作中首先是将计算机引入到会计工作中,将会计工作人员从繁琐的会计工作中解放出来,缩短了财务处理时间、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益。
2.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方向
会计电算化只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来进行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模式,是初步将信息技术与会计技术结合的过程。在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分析中,其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的进行解决和优化。而会计信息化则有效的克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是要求会计工作能够在信息化基础上全面开展核算、管理和组织工作等,不仅有效的将会计信息子系统融入到金融业和企业整体信息系统中,而且不断引进现代化技术和先进技术来针对目前的会计管理组织进行优化和处理,因此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三、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区别
虽然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但是二者却不能够混为一谈,是一个各自独立的发展体系。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的目标不同
由于会计电算化是融合了整个信息技术和会计技术的基础阶段,它在应用中对于信息技术的要求较低,很少关注整个工作中的信息成分,一般在工作中都是以实现会计业务核算作为主要基础进行处理的。在工作中通过采用简单的方法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完善,并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创新,最终取代传统人工核算方式进行操作。而会计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则是利用会计电算化为基础,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管理技术为一体,最终实现综合、深入、系统的管理目标。可以说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业务全面化为标志的,是会计电算化的一个整合和发展新层次。
2.两者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不同
虽然,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技术手段的一次重大变革,但并没有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基本结构产生本质的影响,它只是由计算机技术代替了人的大部分劳动,并没有比手工会计有更多理论和实务上的创新。
会计信息化不仅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工作中,而且能够主动的影响会计的发展方向,包括会计信息容量、质量的变革。
四、结束语
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涉及方面较广泛的,内容较复杂的工作。只有在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工作中注意上面所提到的问题,高质量地完成初始化工作,才能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走不必要的弯路,才能最大地发挥软件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池建刚.浅谈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化[J].商场现代化. 2007(03)
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区别篇3
近年来,无论在教学还是在学术研究领域,人们总是将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相混淆,认为两者是同一概念,没有实质区别,可以替换使用;也有人认为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优于会计电算化,但不知道优在何处,只是在朦胧中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可能会替代会计电算化。笔者认为搞清楚两者的来龙去脉,对两者加以正确的区分,有利于教育教学、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定位甚至学术机构的确切命名。
一、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概念的由来与含义
1979年,计算机应会计工作在我国拉开了序幕,当时人们的认识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学术界并没有提出一个权威性的概念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会专家就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用“会计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看到,两个概念是人们在不同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来的。
二、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应当看到,没有过去20多年会计电算化所积累的丰硕成果,今天的会计信息化也就无从提出与研究。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没有划定的边界,只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其在会计领域应用深度和范围的不同而在认识上产生了飞跃,两者都以信息技术为特征,所不同的是,由于在不同时代所依托的信息技术迥异而使其各自应用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了较大的区别。
(一)信息技术环境的区别。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会计电算化阶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的单项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文件/服务器)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这个阶段的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产品和概念的提出无不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
可见,电算化和信息化都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电算化较少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化则更多地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电算化几乎没有用到感测技术,信息化则会随着其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诸如条码感测、智能感测等感测技术。
(二)系统地位层次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除了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
(三)系统目标的区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人们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差异概念。会计电算化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改变手工会计的不规范现实,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效应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会计信息化的成效依赖于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
(四)信息输入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证,数据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原始凭证标准化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经过数字签名的原始凭证会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五)数据处理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主要通过批处理方式处理业已发生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使实时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部门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网)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存储于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六)信息输出的区别。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输出主要有显示、打印、磁盘等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内部需求除了上述方式以外,更多的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通过授权、划分权限级次,企业内部各个机构、部门从信息系统上直接获取。随着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深入研究以及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在大型系统中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rnet上公布其财务信息。
三、区别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提出以来,学术领域、教学领域都在同时使用这两个概念,造成的结果是人们疑惑丛生,疑惑之余只能盲从,继续盲从会导致企业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教学概念继续模棱两可、学术机构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研究和工作方向,上述结果最终会影响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一)有利于澄清教学中的模糊概念。目前,计算机会计教材比比皆是,名称不一,有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诸多称谓,笔者不反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但教学过程的授者是教师,受者是学生,名称和概念过多会导致授受双方无所适从,会使教学缺乏说服力,也会使学术研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思想,这可能是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参差不齐、内容相左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系统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的思想,吻合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适应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是计算机会计教材名称的首选。
(二)有利于企业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企业信息化进程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979年我国开始搞计算机会计的试点,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直至1990年国内才推出第一批品牌的会计软件,可以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企业能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硬件,找到合适的会计软件已属不易,不存在网络大规模的应用和遍地开花,而且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企业的计算机会计确实是只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徘徊,软件生产厂商开发的会计软件业主要停留在会计电算化上,即能够用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工作,阿尼塔・S・霍兰德所谓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手工会计的翻版”即是这个意思。20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大中型、分布式数据库逐步应用于国内信息处理领域;随着F/S(文件/服务器)逐步向C/S(客户机/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ERP产品推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实力、有能力取得上述技术与服务以后,计算机会计脱离了“信息孤岛”时代,进入了集成财务、生产制造、供应链、人力资源、经营决策的企业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孤立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不再单独地服务于部门需求,会计信息会随着更准确的输入、更深层次的加工、更实时的处理以及满足了更多样的需求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C/S、ERP,所有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正确定位,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企业的硬件架构和所选用的软件层次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一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可见,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已是趋势使然。
(三)有利于学术机构名称和职能的正确定位。为学术机构冠名以会计信息化并非文字游戏,学术机构担负着对本学术圈内学术研究正确引导的重任,学术机构的命名体现着时代色彩,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应用水平。因此,适时转换名称是学术机构的必然选择。
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区别篇4
一、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中,完成会计实际工作。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存在以下根本区别:1、会计目标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是实现核算会计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业务全面信息化,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与企业管理和人类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信息系统。2、技术手段实现上的区别。过去的电算化以单纯的计算机技术为主。现在的信息化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技术为主。虽然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网络的模式,但是这种局部网络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它有一个局限性的范围,并把自己的系统与外界进行分离。3、功能范围上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以实现业务核算为主,会计信息化不光是进行业务核算,还包括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并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4、系统地位上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是财务部门的事务处理,按计算机的概念来说,是一个部门级的概念。而会计信息化的地位,则是企业业务处理及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系统层次上,过去是以事务处理为主,现在还包括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
二、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1.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是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等现代技术构建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是构建会计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和信息平台。会计信息化涉及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和会计管理等所有会计领域,是对会计进行的系统而全面的发展;会计信息化是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预测与决策的全面信息化,是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对会计流程和会计模型的重构。建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可以随时存放会计信息的资源库。
2.开放性“开放”在信息科学中表示为能使任何两个遵守共同的数据参考模型和有关标准的系统进行连接。开放的非线性系统,能够从外界不断吸取能量,借助外力实现自身的跃变。不开放,系统间的信息流通就不顺畅,进行交互式的活动更是无从谈起。随着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和发展,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现在基于Internet/In ranet的开放式ERP,提供的信息不仅向企业内部各部门开放,也有控制地向企业外部开放,从而财务信息可以在原始凭证的步骤上就实现实时动态化。通过Internet可以使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税务、企业)实时交换数据,相互获取信息,会计信息系统将不再是信息孤岛,它将逐步成为开放的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3.智能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有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因此,它离不开与人相互作用,尤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傻瓜型”系统,而是一个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具有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
三、会计信息化的内容
1.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在信息环境下,如何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的需求,如何构建信息社会和信息化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是目前会计界正在探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会计理论体系。根据信息社会的特点,在会计基本前提、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职能、会计任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告原则等方面形成新的会计理论体系,并将这些新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在会计信息网络系统中公示,使会计基本理论在开放式的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进行研究和探讨,便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会计工作信息化会计工作信息化主要是按照会计信息化的要求,重整会计账务处理流程。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包括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会计工作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会计人员职责、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显然,会计理论体系的变革与信息技术手段在会计领域中广泛运用,对手工会计模型下的会计业务流程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建立在手工会计模式基础上的传统会计业务流程必将进行适应性变革,会计组织机构、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凭证的传递、审核等都将根据新的会计业务流程和新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进行重新设计。会计实务工作的信息化实际是社会信息环境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组织的创新和会计实务工作手段与方法的创新。
3.会计资料信息化会计资料信息化是会计信息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会计工作信息化的直接结果。会计资料信息化包括会计数据搜集、加工、处理和会计信息的输出、使用等信息化。
4.会计教育信息化在信息环境下,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建立会计教育网络系统,面向社会、面向学校,通过网络在会计教育网上学习和交流最新的会计知识,讨论热点问题等。会计教育信息化为在校会计教育、后续会计教育、终身会计教育等提供信息资源平台。
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区别篇5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管理
通常许多人把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两者概念混淆,有些人误认为两者概念相同,没有区别,实则不然,会计电算化运用计算机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进行核算。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有控制和管理功能,并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和智能性等特点。
1.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区别
1.1会计电算化。当今的会计电算化是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以电子信息技术、数据库等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起步阶段(1982年以前):自从计算机诞生起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主要是用于科学研究工作。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进行一些会计电算化的探索。
发展阶段(1983至1988年):从20世纪80年代起,计算机技术逐步涉及各个领域,至1988年3月,已有14%的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工作,大部分都是单机工作处理一些简单帐务。
普及阶段(1988年至今):一些行业软件公司开始设计、开发专用或通用会计软件,加快了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开始购进会计软件,逐步形成了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
尽管通过会计电算化减轻了会计人员的计算工作,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但财务软件仅是解决了企业一个部门的某个问题。
1.2会计信息化。上个世纪末,我国的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它反映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动态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具有账务处理职能集中化的特点,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进行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它不仅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更代表的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
1.3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比较。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但后者蕴涵了网络会计等新内容,并且溶于企业信息化整体之中。
从本质上看,会计电算化注重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侧重于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更多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增值性。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比较见下表。
2.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会计电算化仅能在用于公司内部的财务部门,不能实现与其他部门连接,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无法实现共享,财务人员录入的数据,基本上只是单纯地为了记账,完成事后对业务的反映工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是与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相隔离的。会计电算化只是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初级阶段,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仍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会计信息化有效地克服了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各种不足。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的全面信息化如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组织等等,不仅将会计信息子系统有效地融合到企业整体信息系统中去,而且采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整合,形成现代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统一。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技术革新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内部问题,将会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3.如何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
3.1转变思想观念。做为企业的领导者要意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提出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方案,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3.2在硬件设施方面,首先要具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设备,其次要注重软件的开发和外购。特别是软件系统的选择和防护,要考虑到利弊,如何规避风险,增强安全性。
3.3在软件建设方面,首先要使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账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分析和利用、预测决策等创造性的工作中来,实现角色转换。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不仅仅是财务管理方面知识,对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职业道德等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再次要实现会计信息与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加强与企业外部联系,建立相关数据库,为企业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宰华东.刍议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完善[D].吉林大学,2005年
[2]刘喜斌,谭倩,刘晟.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5期
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区别篇6
论文摘要:近年来,无论在教学还是在学术研究领域,人们总是将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相混淆,认为两者是同一概念,没有实质区别,可以替换使用;也有人认为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优于会计电算化,但不知道优在何处,只是在朦胧中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可能会替代会计电算化。笔者认为搞清楚两者的来龙去脉,对两者加以正确的区分,有利于教育教学、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定位甚至学术机构的确切命名。
1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概念的由来与含义
1979年,计算机应会计工作在我国拉开了序幕,当时人们的认识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学术界并没有提出一个权威性的概念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会专家就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用“会计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看到,两个概念是人们在不同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来的。
2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2.1 信息技术环境的区别
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会计电算化阶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的单项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文件/服务器)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这个阶段的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产品和概念的提出无不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
可见,电算化和信息化都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电算化较少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化则更多地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电算化几乎没有用到感测技术,信息化则会随着其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诸如条码感测、智能感测等感测技术。
2.2系统地位层次的区
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除了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
2.3 系统目标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人们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差异概念。会计电算化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改变手工会计的不规范现实,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效应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会计信息化的成效依赖于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
2.4信息输入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证,数据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原始凭证标准化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经过数字签名的原始凭证会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2.5数据处理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主要通过批处理方式处理业已发生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使实时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部门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网)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存储于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2.6信息输出的区别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输出主要有显示、打印、磁盘等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内部需求除了上述方式以外,更多的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通过授权、划分权限级次,企业内部各个机构、部门从信息系统上直接获取。随着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深入研究以及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在大型系统中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rnet上公布其财务信息。
3 区别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3.1 有利于澄清教学中的模糊概念
目前,计算机会计教材比比皆是,名称不一,有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诸多称谓,笔者不反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但教学过程的授者是教师,受者是学生,名称和概念过多会导致授受双方无所适从,会使教学缺乏说服力,也会使学术研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思想,这可能是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参差不齐、内容相左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系统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的思想,吻合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适应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是计算机会计教材名称的首选。
3.2 有利于企业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
企业信息化进程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979年我国开始搞计算机会计的试点,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直至1990年国内才推出第一批品牌的会计软件,可以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企业能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硬件,找到合适的会计软件已属不易,不存在网络大规模的应用和遍地开花,而且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企业的计算机会计确实是只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徘徊,软件生产厂商开发的会计软件业主要停留在会计电算化上,即能够用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工作,阿尼塔。s.霍兰德所谓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手工会计的翻版“即是这个意思。20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大中型、分布式数据库逐步应用于国内信息处理领域;随着f/s(文件/服务器)逐步向c/s(客户机/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erp产品推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实力、有能力取得上述技术与服务以后,计算机会计脱离了“信息孤岛“时代,进入了集成财务、生产制造、供应链、人力资源、经营决策的企业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孤立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不再单独地服务于部门需求,会计信息会随着更准确的输入、更深层次的加工、更实时的处理以及满足了更多样的需求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c/s、erp,所有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正确定位,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企业的硬件架构和所选用的软件层次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一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可见,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已是趋势使然。
3.3有利于学术机构名称和职能的正确定位
为学术机构冠名以会计信息化并非文字游戏,学术机构担负着对本学术圈内学术研究正确引导的重任,学术机构的命名体现着时代色彩,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应用水平。因此,适时转换名称是学术机构的必然选择。
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区别篇7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比较分析
1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概念的由来与含义
1979年,计算机应会计工作在我国拉开了序幕,当时人们的认识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学术界并没有提出一个权威性的概念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会专家就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用“会计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看到,两个概念是人们在不同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来的。
2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2.1 信息技术环境的区别
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会计电算化阶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的单项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文件/服务器)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这个阶段的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产品和概念的提出无不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
可见,电算化和信息化都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电算化较少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化则更多地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电算化几乎没有用到感测技术,信息化则会随着其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诸如条码感测、智能感测等感测技术。
2.2系统地位层次的区
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除了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
2.3 系统目标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人们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差异概念。会计电算化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改变手工会计的不规范现实,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效应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会计信息化的成效依赖于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
2.4信息输入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证,数据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原始凭证标准化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经过数字签名的原始凭证会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2.5数据处理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主要通过批处理方式处理业已发生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使实时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部门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网)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存储于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2.6信息输出的区别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输出主要有显示、打印、磁盘等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内部需求除了上述方式以外,更多的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通过授权、划分权限级次,企业内部各个机构、部门从信息系统上直接获取。随着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深入研究以及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在大型系统中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rnet上公布其财务信息。
3 区别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3.1 有利于澄清教学中的模糊概念
目前,计算机会计教材比比皆是,名称不一,有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诸多称谓,笔者不反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但教学过程的授者是教师,受者是学生,名称和概念过多会导致授受双方无所适从,会使教学缺乏说服力,也会使学术研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思想,这可能是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参差不齐、内容相左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系统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的思想,吻合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适应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是计算机会计教材名称的首选。
3.2 有利于企业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
企业信息化进程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979年我国开始搞计算机会计的试点,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直至1990年国内才推出第一批品牌的会计软件,可以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企业能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硬件,找到合适的会计软件已属不易,不存在网络大规模的应用和遍地开花,而且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企业的计算机会计确实是只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徘徊,软件生产厂商开发的会计软件业主要停留在会计电算化上,即能够用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工作,阿尼塔。s.霍兰德所谓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手工会计的翻版“即是这个意思。20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大中型、分布式数据库逐步应用于国内信息处理领域;随着f/s(文件/服务器)逐步向c/s(客户机/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erp产品推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实力、有能力取得上述技术与服务以后,计算机会计脱离了“信息孤岛“时代,进入了集成财务、生产制造、供应链、人力资源、经营决策的企业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孤立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不再单独地服务于部门需求,会计信息会随着更准确的输入、更深层次的加工、更实时的处理以及满足了更多样的需求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c/s、erp,所有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正确定位,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企业的硬件架构和所选用的软件层次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一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可见,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已是趋势使然。
3.3有利于学术机构名称和职能的正确定位
为学术机构冠名以会计信息化并非文字游戏,学术机构担负着对本学术圈内学术研究正确引导的重任,学术机构的命名体现着时代色彩,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应用水平。因此,适时转换名称是学术机构的必然选择。
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区别篇8
1.1系统目标一致。两者都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2基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一致。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1.3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以及国家的各项财经法纪,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
1.4系统的基本功能相同。都具备信息的采集输入、存贮、加工处理、传输和输出这五项功能。
1.5都要保存会计档案。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会计信息档案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查询。
1.6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相同。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企业外部报表。
2会计电算化同传统手工会计的区别
2.1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有差异。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套的设置,权限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初始余额的输入,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2.2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而在会计电算化中,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数设置到6级以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还设置与之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码同时显示。
2.3账务处理程序上存在差异。手工会计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
2.4账簿格式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账簿的格式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三种,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而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由于受到打印机的条件限制,不太可能打印出订本式账簿,因此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规定,所有的账页均可按活页式打印后装订成册。
大力推进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可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资金风险,并且还可以推动其他各项管理。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更新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更对我国会计电算化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企业和会计软件商家应联合起来,消除一切影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推进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摘要】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同传统手工会计联系与区别的进一步分析,总结出应大力推进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全过程,它是一门容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科学。
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区别范文
本文2023-11-24 11:35:30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