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范文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篇1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原理
前言
自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广播电视行业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突出性的成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播和电视是人们最常见到的媒体传播方式,通过广播和电视,人们能够获得各区域的新闻信息,实时关注其所喜欢的行业动态。而在广播和电视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与信息相关的传播技术,对于广播和电视的发展尤为重要。只有借助于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完善其信息传播途径,提升信息传播能力,才能够充分促进广播电视在当前时代下的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价值和意义。
1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相关内容分析
1.1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原理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是针对当前信息时代下人们对媒体新要求和需求,而被研发出来的新兴技术。其发射天线技术的原理,主要是经由发射机实现对信息的发射[1]。其发射的具体步骤为,将相关新闻信息转化成天线电波,由天线对其相关信息进行发射,通过各区域相关部门的电视信号或是信息处理形式,对天线电波中的相关内容加以处理,借助天线系统,由广播额和电视的无线信号接收信息,从而实现对新闻信息的传递。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在发展中,属于无线电设备,天线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电磁波所传递的新闻内容加以利用和接收,从而完成对信息信号的发送。
1.2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要求
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发展过程,受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对发射天线技术的要求相对加较高。其要求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日益更新,广播电视行业取得迅猛发展,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当前广播电视的发展形式。因此,不断提高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要求[2]。针对目前人们为了获取更好的广播电视接收信号和质量,将发射天线放置到屋顶尖端的现象,提出了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避雷要求。主要是上述操作在正常天气下可以运行,但是若在雷雨天气,则容易受雷电的影响,限制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稳定性。
1.3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特点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在发展中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具有传输特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传输性体现为电流失真下的图像传输,通常情况下,该技术下的传输特点能够有效支持发射天线技术下,其音频功能的频率振幅特性,继而从不同程度上降低传输信息中的电磁波杂音。②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具有综合特点。发射天线技术的综合性特点,主要概括性的体现在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两点,从综合性方面角度来说,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信息传播过程中,电磁波的稳定性、不同频段下广播和电视独特性以及视频和音频输出的变化性等,均是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显著特点。
2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应用探讨
2.1电视发射技术的应用
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发现不少发射天线性技术,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发展中,电视发射技术的应用,是尤为重要的。电视发射技术在其构造方面,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新闻信息的视频和音频发展方面,在电视发射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充分实现对控制装置、冷却系统、天线系统和检测系统等内容的更新。通过电视发射技术,能够使电视将相应的信息,有效的传输到电视设备调试环节中,从而通过后驱动电源射频信号对相关信息的接收,有效将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的新闻信息加以接收,最终形成广播电视信息。可见,电视发射技术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中的应用,具有稳定性作用。
2.2广播调频发射技术的应用
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应用过程中,不仅电视发射技术得到了有效应用该,同时,广播调频发射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应用。在应用广播调频发射技术时,主要是利用调频广播电台发射器的通用性,以及其具有立体声的调频发射器,对相关新闻信息进行立体性的调频信息传递。通过单声道的调频立体声对新闻信息的调频,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升音频的清晰性。此外,通过广播调频发射技术,能够使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始终保持规高效益、高效率的工作,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失真率、减少噪音率等。
3结语
在当前信息网络化时代下,我国科学技术得到普遍的更新,并充分应用到社会各行业中。近年来,城市化水平明显加快,人们生活方式日益转变,人们对于媒体信息的传播要求日益提升。在此新的发展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信息传播遭遇了挑战,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媒体的需求,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实现对广播媒体发射技术的创新,是提升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水平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广播电视发射技术的发展情况,本文从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原理、要求和特点等方面,对其相关内容加以阐述。同时从电视技术、广播技术两方面,探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斌.浅析如何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及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04(21):86~87.
[2]蔺晓姗.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应用探微[J].中国新通信,2016,01(03):79~80.
[3]金文洙,王虹娟.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管理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5,05(13):11.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篇2
关键词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7-0097-01
近些年来,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越来越快,这不仅仅是因为其实用性较强,同时也是因为广播电视的便捷性较强,能够传递信息和内容,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法分子,企图攻击信号来形成舆论,制造动乱,想要实现安全稳定的播出,必须提高广播电视台自身的传播技术,提高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工作质量。[1]而且广播电视播出的信息量比较大,包含国内消息和国外消息,这严重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质量,所以应当充分关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的开展,制定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1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基本概况
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主要是针对广播电视播出的内容和播放设备和硬件设施是否都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不会造成基本的信息、数据泄露等,在此基础之上播出内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能够向现众提供内容健康、导向正确的节目,并且保证广播电视信号不中断、内容不被篡改,保证所有的用户都能享受正常的广播电视节目
信息。[2]
一般来说,广播电视能够安全播出的基本保障是确保广播电视传输工具以及人身的基本安全,这也是保证广播电视节目顺利运行的前提。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还需要确保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安全度,避免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保证电视节目制作的质量,积极响应和宣传国家各项政策和理念,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最后要保障广播电视用户可以如期的接收广播信号,而且其质量相对较高,能够充分的使用户接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
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特性
广播电视的播出具有持续性和长久性,而且在播出运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项基础设施和传输设备的高质量、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因此提高各项设备的安全性是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需要,也是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明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特性。
2.1 广播电视节目种类繁多,而且播出的时间加长
在当前的经济和科技社会下,广播电视节目的种类逐渐增多,以此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人们的生活发展要求。广播电视的发展逐渐向信息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变,在播出时间方面不断延长,而且播放的节目和内容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
2.2 广播电视的运行系统逐渐复杂,传播的容量和速度逐渐提升
由于人们对日常的需求不断加大,随之增加的电视频道更加明显,而由此衍生的综合性播控系统为此现象提供了良好的调换作用。[3]随着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加强,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其传播容量也在逐渐增加。
2.3 逐渐网络化和智能化
目前广播电视行业的运行主要是依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工具设施,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工作要针对这项特性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质量,保障广播电视行业正常发展。
3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对策
3.1 健全和完善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工作制度
广播电视播出单位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工作制度,依据各项播出程序来制定每项工作的维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工作、运行设备管理、维修与监管等等,这样才能够保证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
3.2 不断完善广播电视播出程序中技术维护管理
质量
要加强节目的验收工作,就应该根据国家和广电总局制定的技术指标,对所有的技术指标进行严格监测,狠抓验收质量,提高广播电视播出质量。[4]广播电视在制作的时候必须明确其制作的宗旨和标准,不能够违背相关的技术原则,紧密联系群众,积极宣传相关的精神文明和政府文件等。在播放电视节目之前必须严格把关,必须要经过严密的检查和筛选,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避免出现不规范的操作行为,这样才能够保证电视播出的安全性。
3.3 对广播电视播出的系统进行安全维护
目前广播电视播出的时间比较长,基本是全天候运行,这就使得许多传播设备和基础设施在运转中磨损比较大,提高了维护管理工作的难度。但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不仅仅是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维护,还需要对数据库、信息服务器等进行检测,这样才能够确保万无一失。不仅应该每天进行定时检查与巡视,还应该制定每月的停机检修制度,对磁带备播工作站、控制机、编辑工作站、视频服务器等进行定期的复位维护工作。[5]
4 结论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确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学发展水平在逐渐的上升。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发展速度如日中天,而且目前的传媒娱乐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这就为广播电视行业的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我们必须根据当前的基本现状和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更好的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瑞芝.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及建议[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5):123-126.
[2]郝秀利,范莉,萨如拉,赛音.浅谈多频道电视播出的安全保障[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8):90-101.
[3]关涛.浅谈如何做好安全播出工作及对安全播出工作的认识[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50-455.
[4]邱永萍,孙绪伟,范晓梅.新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2(20):120-122.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2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2-0212-01
我国的广播电视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集直播卫星、有线网络、无线发射和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于一身的现代电子传播媒介。近年来随着网络电视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自身的不足日益凸显,这就要求广播电视不断的自我调整和优化,开辟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广播电视发展道路。
1 我国广播电视的现状分析
广播电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结合的特点。自2002年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具体说来:
(1)电视节目建设方面,高清电视、互动电视、付费电视和立体电视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节目质量和观众体验不断优化。
(2)传输网建设方面,我国已经形成有线网覆盖城镇、卫星覆盖农村、地面无线覆盖城乡结合部、地面无线和卫星覆盖移动终端的多元化产业格局,近年来双向网络、地面发射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卫星传输网和台内网的建设,使得广播电视从单一传统业务模式向多种终端提供综合业务模式转变,确保我国广播电视走上高效和高质量覆盖的道路。
(3)监测网建设方面,国家广电总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全国县级以上有线网络机房安装“安全播出预警系统”,并构建了境外卫视和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系统,确保了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播出内容的质量。
2 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2.1 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的数字化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划,国家广电总局在2003年确定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战略,明确了数字化实施的“三步走”策略,从而通过卫星、无线和有线三种方式来实现我国数字广播电视在全国的覆盖。具体说来:第一步是自2004年开始,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数字电视的大力推广,对经济较发达、有线电视网基础较好、居民收入较高和城镇等具备数字化条件的地区,通过给用户的电视机安装数字机顶盒来接收数字信号,从有线切入来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第二步是自2005年开始,开通直播卫星直播业务并播出地面数字电视;第三步是自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高清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
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三者具有如下功能:(1)基本功能为传输广播电视信号;(2)增值功能为广电行政部门开办的如交互电视和网络广播等增值业务;(3)拓展功能为“三网融合”后可开展的业务。我国地形比较复杂,众多偏远地区和覆盖盲区的广播电视传输,必须依赖于充分发挥这三者的潜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配置的优化。
信息时代,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的大力推广是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要求:(1)作为最现代化的传输覆盖手段,直播卫星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推动直播卫星的发展中,必须重点关注卫星数量和卫星业务开展这两个问题;(2)相较于直播卫星和地面无线而言,有线网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服务体系,是三者中实现数字化最成熟的。在推动有线网络的发展中,新建的有线网络要具备交互功能,已经建成的有线网络要加快进行双向改造;(3)地面无线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收看电视的主要手段,也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重点,因此各级广电部门必须确保地面无线的全覆盖,加快推动地面无线的发展。
2.2 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融合的必然性
利用互联网技术,广播电视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从而开辟了自身发展的新天地。首先,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能够克服稍纵即逝的缺陷,并且能够实现跨时空的传播,从而拓宽传播范围和改变传播方式;其次,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迅速实现全球性传播,从而实现信息的广泛共享;再次,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在确保传播效率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降低传播成本;最后,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在国内外进行传播,通过开展国际网络业务,能够极大地提高有线电视网的效益。
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融合是必然的,网络中的广播影视允许用户进行观看、收听、下载、阅读、检索、评论、存储、剪辑和转发,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广播电视单向流动的特性。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广播电视,已经成为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的关键,为此国家广电总局已经积极展开对策,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来推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促进广播电视时效性、传播速度和容量的提高。
2.3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的运营
所谓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上,是指将整个网络传输的架构和媒体资产管理的管理架构、编辑系统和平台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网络在这个整体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完善广播电视检测网的检测,开展地面数字电视、移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音频广播等新业务的检测研究,建设全国安全播出的指挥平台,确保包括信息安全和节目质量在内的优质服务。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运营,使得观众不仅能够看到高清晰电视节目,还可以按照个人需求和爱好来进行节目的定制,并且通过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和控制,能够制止不良信息的传播,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前有线电视网向大众化广播服务,向互动式分众服务直到个性化服务转变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安全管理问题。
3 结语
随着用户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笔者坚信,通过充分利用播卫星、有线网络、无线发射和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我国广播电视定能增强传播时效、扩大传播容量、拓宽传播范围和提高传播质量,并向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庆红,祖余会.网络的介入对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J].科教创新,2010(7).
[2]樊磊.浅谈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和趋势[J].东京文学,2011(5).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篇4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划,国家广电总局在2003年确定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战略,明确了数字化实施的“三步走”策略,从而通过卫星、无线和有线三种方式来实现我国数字广播电视在全国的覆盖。具体说来:第一步是自2004年开始,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数字电视的大力推广,对经济较发达、有线电视网基础较好、居民收入较高和城镇等具备数字化条件的地区,通过给用户的电视机安装数字机顶盒来接收数字信号,从有线切入来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第二步是自2005年开始,开通直播卫星直播业务并播出地面数字电视;第三步是自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高清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三者具有如下功能:(1)基本功能为传输广播电视信号;(2)增值功能为广电行政部门开办的如交互电视和网络广播等增值业务;(3)拓展功能为“三网融合”后可开展的业务。我国地形比较复杂,众多偏远地区和覆盖盲区的广播电视传输,必须依赖于充分发挥这三者的潜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配置的优化。信息时代,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的大力推广是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要求:(1)作为最现代化的传输覆盖手段,直播卫星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推动直播卫星的发展中,必须重点关注卫星数量和卫星业务开展这两个问题;(2)相较于直播卫星和地面无线而言,有线网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服务体系,是三者中实现数字化最成熟的。在推动有线网络的发展中,新建的有线网络要具备交互功能,已经建成的有线网络要加快进行双向改造;(3)地面无线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收看电视的主要手段,也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重点,因此各级广电部门必须确保地面无线的全覆盖,加快推动地面无线的发展。
2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融合的必然性
利用互联网技术,广播电视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从而开辟了自身发展的新天地。首先,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能够克服稍纵即逝的缺陷,并且能够实现跨时空的传播,从而拓宽传播范围和改变传播方式;其次,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迅速实现全球性传播,从而实现信息的广泛共享;再次,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在确保传播效率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降低传播成本;最后,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在国内外进行传播,通过开展国际网络业务,能够极大地提高有线电视网的效益。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融合是必然的,网络中的广播影视允许用户进行观看、收听、下载、阅读、检索、评论、存储、剪辑和转发,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广播电视单向流动的特性。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广播电视,已经成为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的关键,为此国家广电总局已经积极展开对策,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来推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促进广播电视时效性、传播速度和容量的提高。
3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的运营
所谓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上,是指将整个网络传输的架构和媒体资产管理的管理架构、编辑系统和平台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网络在这个整体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完善广播电视检测网的检测,开展地面数字电视、移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音频广播等新业务的检测研究,建设全国安全播出的指挥平台,确保包括信息安全和节目质量在内的优质服务。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运营,使得观众不仅能够看到高清晰电视节目,还可以按照个人需求和爱好来进行节目的定制,并且通过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和控制,能够制止不良信息的传播,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前有线电视网向大众化广播服务,向互动式分众服务直到个性化服务转变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安全管理问题。
4结语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篇5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划,国家广电总局在2003年确定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战略,明确了数字化实施的“三步走”策略,从而通过卫星、无线和有线三种方式来实现我国数字广播电视在全国的覆盖。具体说来:第一步是自2004年开始,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数字电视的大力推广,对经济较发达、有线电视网基础较好、居民收入较高和城镇等具备数字化条件的地区,通过给用户的电视机安装数字机顶盒来接收数字信号,从有线切入来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第二步是自2005年开始,开通直播卫星直播业务并播出地面数字电视;第三步是自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高清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三者具有如下功能:(1)基本功能为传输广播电视信号;(2)增值功能为广电行政部门开办的如交互电视和网络广播等增值业务;(3)拓展功能为“三网融合”后可开展的业务。我国地形比较复杂,众多偏远地区和覆盖盲区的广播电视传输,必须依赖于充分发挥这三者的潜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配置的优化。信息时代,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的大力推广是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要求:(1)作为最现代化的传输覆盖手段,直播卫星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推动直播卫星的发展中,必须重点关注卫星数量和卫星业务开展这两个问题;(2)相较于直播卫星和地面无线而言,有线网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服务体系,是三者中实现数字化最成熟的。在推动有线网络的发展中,新建的有线网络要具备交互功能,已经建成的有线网络要加快进行双向改造;(3)地面无线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收看电视的主要手段,也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重点,因此各级广电部门必须确保地面无线的全覆盖,加快推动地面无线的发展。
2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融合的必然性
利用互联网技术,广播电视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从而开辟了自身发展的新天地。首先,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能够克服稍纵即逝的缺陷,并且能够实现跨时空的传播,从而拓宽传播范围和改变传播方式;其次,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迅速实现全球性传播,从而实现信息的广泛共享;再次,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在确保传播效率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降低传播成本;最后,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在国内外进行传播,通过开展国际网络业务,能够极大地提高有线电视网的效益。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融合是必然的,网络中的广播影视允许用户进行观看、收听、下载、阅读、检索、评论、存储、剪辑和转发,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广播电视单向流动的特性。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广播电视,已经成为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的关键,为此国家广电总局已经积极展开对策,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来推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促进广播电视时效性、传播速度和容量的提高。
3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的运营
所谓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上,是指将整个网络传输的架构和媒体资产管理的管理架构、编辑系统和平台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网络在这个整体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完善广播电视检测网的检测,开展地面数字电视、移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音频广播等新业务的检测研究,建设全国安全播出的指挥平台,确保包括信息安全和节目质量在内的优质服务。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运营,使得观众不仅能够看到高清晰电视节目,还可以按照个人需求和爱好来进行节目的定制,并且通过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和控制,能够制止不良信息的传播,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前有线电视网向大众化广播服务,向互动式分众服务直到个性化服务转变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安全管理问题。
4结语
随着用户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笔者坚信,通过充分利用播卫星、有线网络、无线发射和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我国广播电视定能增强传播时效、扩大传播容量、拓宽传播范围和提高传播质量,并向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篇6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11日
一、当今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类型及特点
新媒体以它潜移默化的发展方式,不断更新的内容进入我们的生活。新媒体的表现较普遍的解释:一是只有媒体构成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二是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三是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是一种不同时期变化着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移动媒体、数字电视和宽带互联网。它的表现形式为:网络广播、IP电视、高清电视、网络电视、楼宇电视、车载电视、手机电视、手机短信、门户网站、虚拟社区、博客、播客和搜索引擎等。广播电视新媒体以新一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兼容、开放、共享、多样、对等、通用的突出特点,给广播电视的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传播水平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广播电视新媒体具有的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多媒体、个性化特点,拓展了广播电视的服务领域和功能,呈现出全新的形态。
一是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声音图像质量提高,节目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新媒体为广播电视的内容资源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结合这一新平台的传播特性,生产出更加符合用户需要的节目内容,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能力。新媒体和广播电视的结合,加强和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提升了广播电视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广播电视新媒体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是两种不同的服务方式。新媒体将传播载体从广播、电视扩大到电脑、手机,将传播渠道从无线、有线网扩大到卫星、互联网,并呈现出与广播电视有很大不同的传播方式,技术的变革,让消费者实现了按时间、心情、爱好、价值取向选择节目的梦想。
三是广播电视新媒体改变了盈利模式,开发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广播电视经过多年的经营,这部分的市场潜力已经得到充分的挖掘,上升空间很有限。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出现,为广播电视开辟了崭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巨大的增长空间。广播电视新媒体为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服务手段,使广播电视不断走向社会、走向开放、走向融合。
二、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建议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是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根本要求,是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新媒体传播节目技术性强,隐蔽性高,必须采用高新技术,采取行政处罚和技术封堵相结合的办法,才能有效管理。当前,作为广播电视行业管理部门,要拓宽、延伸行业管理范围,促进其有序发展。
1、必须加强对新媒体的学习,要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目前,新媒体的很多种类技术标准方面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网上音视频节目的制作编码标准五花八门,互不兼容,既给节目交流带来转换上的麻烦,也给技术监管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加强对新媒体的学习和研究很重要。要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讲座、考察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全体人员了解国内外新媒体的发展动态,探讨广播电视媒体如何与新媒体实现共存共发展的路子,逐步树立当今媒体介质是一个多元化、多种形式的客观存在的观念,充分认识新旧媒体的相互蕴含、相互包容、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2、要加强法规建设,建立全国监控网络,使用现代化手段管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规定,提供加强管理的依据。从节目、播出、运营、监管、技术、所有制形式诸多方面入手,完善市场准入、日常监管、退出市场机制。
由于数据量浩大,时效性强,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传播监控必须使用技术手段来完成,无法完全靠人工来实现。应尽快建设能提供对音视频内容的过滤、记录、IP地址溯源追踪等功能的监看监管系统,以便及时、准确地发现非法节目内容,尽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必须把对新媒体的研究与实践融入到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整体规划中。广播电视新媒体还是一个不断成长的新事物。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新媒体的发展和繁荣,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很多问题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会迎刃而解。因此,推进新媒体的发展尤为重要,不能为了管理而影响和限制新媒体的发展。在保持发展优势项目的同时,重点突破现有发展势头好、潜力大的新媒体项目。我们还要积极跟踪研究,如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等新媒体发展的前景动向、最新的技术成果,适时跟进,不失时机地推出新的新媒体种类。
有观点认为,新媒体终将取代传统媒体,这既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也经不起媒体发展的历史检验。新媒体的出现既为传统媒体带来竞争压力,也带来了发展动力。传统媒体应该运用新技术,学习借鉴新媒体长处,实现自身的发展和飞跃。同样,新媒体的发展,也需要借鉴传统媒体的经验,需要传统媒体的人才、内容的支撑。总之,广播电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最终必将走向融合。
总体来说,对于广播电视新媒体要规范标准,完善体制,共享资源,鼓励竞争,积极发展,加强管理,确保广播电视新媒体传播先进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胡万洪.新媒体时代我国城市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8.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篇7
关键词:信息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广播电视;发展趋势
1 计算机讯息网络技术对广播电视的影响
1.1 媒体内容。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各项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学科也有了越来越广的覆盖范围,学科只觉得相互交叉会形成新的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广播电视相结合,促进着媒体内容的改变和创新。数字化是广播电视业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1.2 媒体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业发展中,特别是给有线电视网带来了发展的空间。网络化对于广播电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存在着很多的优点。(1)自动播出节目,无需磁带。广播电视系统进行计算机联网之后,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就会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广电系统可以通过运用自动播出的设备来调整控制不同节目最终播出的顺序和播出的内容。即使在距离节目播出只有几分钟的时候发现了节目存在错误,也不用着急,在剩余的几分钟时间内迅速的更换节目,不会影响最终的播出效果。(2)素材、资料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广播电视进行联网后,可以实现资源素材的实时共享,缩短节目的制作周期,减少了一些工作环节,提高电视台工作的效率。资源和素材的共享,有利于电视台运用相关的资料信息时更加方便的检索查询。而且节目制作的时候也可以在不同的机房进行制作,然后通过利用网络把制作好的板块合成一个完整的节目。(3)远程编辑。编辑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运用网络把编辑需要的素材从电视台的素材库中下载下来,放到自己的编辑工作系统之后进行草编,完成后运用网络传送到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中心进行合成,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后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利用。(4)现场编辑。广播电视节目都具备了时间性和现场性,而且大部分的节目都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现场性。广播电视节目的记者在进行完成新闻信息的采集之后,可以通过运用随身携带的编辑系统对采集的资料进行编辑或者进行联机编辑,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广播电视台的技术制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2 我国广播电视的现状
广播电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结合的特点。自2002年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具体说来:
2.1 电视节目建设方面,高清电视、互动电视、付费电视和立体电视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节目质量和观众体验不断优化。
2.2 传输网建设方面,我国已经形成有线网覆盖城镇、卫星覆盖农村、地面无线覆盖城乡结合部、地面无线和卫星覆盖移动终端的多元化产业格局,近年来双向网络、地面发射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卫星传输网和台内网的建设,使得广播电视从单一传统业务模式向多种终端提供综合业务模式转变,确保我国广播电视走上高效和高质量覆盖的道路。
2.3 监测网建设方面,国家广电总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全国县级以上有线网络机房安装“安全播出预警系统”,并构建了境外卫视和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系统,确保了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播出内容的质量。
3 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3.1 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的数字化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划,国家广电总局在2003年确定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战略,明确了数字化实施的“三步走”策略,从而通过卫星、无线和有线三种方式来实现我国数字广播电视在全国的覆盖。具体说来:第一步是自2004年开始,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数字电视的大力推广,对经济较发达、有线电视网基础较好、居民收入较高和城镇等具备数字化条件的地区,通过给用户的电视机安装数字机顶盒来接收数字信号,从有线切入来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第二步是自2005年开始,开通直播卫星直播业务并播出地面数字电视;第三步是自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高清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
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三者具有如下功能:(1)基本功能为传输广播电视信号;(2)增值功能为广电行政部门开办的如交互电视和网络广播等增值业务;(3)拓展功能为“三网融合”后可开展的业务。我国地形比较复杂,众多偏远地区和覆盖盲区的广播电视传输,必须依赖于充分发挥这三者的潜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配置的优化。
信息时代,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的大力推广是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要求:(1)作为最现代化的传输覆盖手段,直播卫星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推动直播卫星的发展中,必须重点关注卫星数量和卫星业务开展这两个问题;(2)相较于直播卫星和地面无线而言,有线网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服务体系,是三者中实现数字化最成熟的。在推动有线网络的发展中,新建的有线网络要具备交互功能,已经建成的有线网络要加快进行双向改造;(3)地面无线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收看电视的主要手段,也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重点,因此各级广电部门必须确保地面无线的全覆盖,加快推动地面无线的发展。
3.2 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融合的必然性
利用互联网技术,广播电视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从而开辟了自身发展的新天地。首先,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能够克服稍纵即逝的缺陷,并且能够实现跨时空的传播,从而拓宽传播范围和改变传播方式;其次,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迅速实现全球性传播,从而实现信息的广泛共享;再次,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在确保传播效率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降低传播成本;最后,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在国内外进行传播,通过开展国际网络业务,能够极大地提高有线电视网的效益。
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融合是必然的,网络中的广播影视允许用户进行观看、收听、下载、阅读、检索、评论、存储、剪辑和转发,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广播电视单向流动的特性。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广播电视,已经成为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的关键,为此国家广电总局已经积极展开对策,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来推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促进广播电视时效性、传播速度和容量的提高。
3.3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的运营
所谓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上,是指将整个网络传输的架构和媒体资产管理的管理架构、编辑系统和平台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网络在这个整体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完善广播电视检测网的检测,开展地面数字电视、移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音频广播等新业务的检测研究,建设全国安全播出的指挥平台,确保包括信息安全和节目质量在内的优质服务。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运营,使得观众不仅能够看到高清晰电视节目,还可以按照个人需求和爱好来进行节目的定制,并且通过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和控制,能够制止不良信息的传播,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前有线电视网向大众化广播服务,向互动式分众服务直到个性化服务转变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安全管理问题。
4 结束语
随着用户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笔者坚信,通过充分利用播卫星、有线网络、无线发射和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我国广播电视定能增强传播时效、扩大传播容量、拓宽传播范围和提高传播质量,并向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庆红,祖余会.网络的介入对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J].科教创新,2010,(07).
[2]樊磊.浅谈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和趋势[J].东京文学,2011,(05).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篇8
[关键词]网络化 数字化 广播电视 应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300-01
一 、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起源及发展
我国传统的电视节目,都是通过模拟信号来完成图像的传输、产生及接受,采用的方法都是时间轴取样的方法进行的,传输的式是幅度调制。 但是这样接受效果并不好,会产生色变或者有噪音。现在,数字体制信号已经替代了传统的模拟体质信号。在上个世纪60年代,数字化广播电视的研究是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享受电视带来的视觉听觉效应;在1984年,日本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方案,1988年试播。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使电视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数字化时代,数字信号的特点是通过代表信息的物理量以数据组来表现的,其中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离散性。
二、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现状
(一)广播电视技术向数字技术发展
2003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数字传输;2004年由模拟向数字的转换工程全面启动;2008年全国展开推广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成为了广播电视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弥补了以往广播电视的质量和效果差的缺陷。依托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广播电视,进而使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发展进程得到飞速发展。
(二)广播电视技术逐步向网络化发展
以网络作为载体的网络电视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进程有着很大影响,广播电视是当今社会最为广泛的传播工具,广播电视的网络化既可以使电视台建立一体化的网络系统,同时对我国广播电视的全国普及发展有重要意义。广播电视技术的网络化发展还可以促进信息的交流沟通和共享。
三、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
(一)资源共享,提升了活动效率
当连网之后,就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同时缩短制作时间,减少制作步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网络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信息的高度共享,从而确保信息的各项相关活动变得更加的简便。除此,在制作过程中,还能够把不同分部的活动区域化,空间化,比如可以把视频编辑分割完成,接下来通过网络将分割部分合理融合在一起,从而提升活动效率。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在开展活动时可以更加灵活多变,加入更多主观积极的内容,制作出更多的优秀的节目内容。
广播电视技术可以方便工作者进行远程编辑,工作人员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自己所需要的编辑信息,然后利用编辑体系进行编辑,当编辑完成以后,再传输到制作处。但是在现在的科学技术下,这种远程编辑技术还不够完整,存在一些缺陷。只有不断改进广播电视技术,远程编辑才能逐步发展突破缺陷,今后的远程编辑技术将更加完整方便高效。
四、广播电视技术使用方面的特征
在网路数字化应用以后,从节目的制作到节目的管理再到节目的播放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在建设网络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认清建设什么样的网络体系。第二,权衡工艺技术的性价比。在整个网络系统平台的搭建中我们还要满足电台网络建设的基本原则,通常要对工艺的先进性,安稳性以及扩展能力等等进行分析。基于电视台的独特性,它的网络和其它的网络并不相同甚至还有着巨大差别,比如它对带宽数的规定就十分严格,所以必须保证充足的带宽数量满足来数据、音频和视频信息的传输,所以在搭建此中平台中,应该配备高端先进的设备以,技术以及维护人员,建设统一的网络体系。整个网络的信息进行活动必须有可靠地数据库来管理,从而让使用者摆脱传统方式中那样为信息寻找合适的路径,有了此数据库使用者只需要靠填写信息的主要特征就能够完成,而其他的工作部分都可以靠服务器自动完成。
五、网络广播技术的实现
首先要根据因特网的特性建立一个特殊的广播服务器,在广播服务器中建立网页服务器,在网咯服务器的主页上,建立属于每个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效链接,对于用户所发来的请求,广播服务器可以随时侦听,并根据所接受的请求,马上将用户所点播的节目发送到用户请求的客户端,再经由用户端展示播放给用户。这样用户只需要在计算机上通过鼠标操作,就可以运行客户端软件,随时访问自己感兴趣的广播电台的服务器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而在服务器的客户端总也包括广播文件的监控系统与制作工具。制作工具的可以将已经录制好的视频文件压缩城广播数据文件上传至服务器,再通过服务器将应答反馈给客户。客户端软件通过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然后接受服务器所发送的广播电视内容,并将起播放出来。网络广播台站的建立必须要经过以下几步:(1)对广播的音频源和播放的内容惊醒甄选与确立,然后根据所选内容确定网上播放所需要的带宽;(2)准备网络广播所需要的服务系统软件;(3)建立一个独立的广播服务器;(4)在服务器的主页上建立“广播”链接。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成功的建立一个广播站点。
六、广播电视技术不断的进行优化发展
由于网络科技的介入,相关技术工作者也将相关的优化活动放在一定的高度之上去考虑。对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的优化主要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对网络的结构模式的优化;(2)对信号的传输方式进行优化;(3)对网络的传输容量和光节点的分布进行优化。通过优化活动,使用者不但能够感受和前端类似的图像,而且确保了网络将数据双向传播的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七、结语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应用的的发展空间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大,既可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打开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市场。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广播电视未来发展需要创新,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中国应加快数字化的进程,以计算机作为平台,把广播电视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系统充分融合在一起,使互动的、立体的、融合的广播电视节目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不断优化进步的网络数字化的应用下,使得广播电视技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视野更加开阔,我国的电视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相信会把我国的广播电视带入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喻建华;论技术创新在广播电视中的地位;声屏世界,2000(S2).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范文
本文2023-11-24 11:34:43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