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目的范文
会计电算化的目的篇1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在企业会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有着重要作用,并在整个会计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在高职学校中有着独立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而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强化学生的掌握水平造成阻碍,现分析其中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提高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定位课程目标。目前一些学校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后,但其实没有合适教材,使教师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时,没有合适教材给教学造成相应阻碍,而学生在学习时,也造成相应影响。而有些教师在没有合适教材时,无法准确把握这门课,使它成为软件培训课、程序编写课和计算机基础课。
2、缺乏规范的课程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算化教学与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不相符合,其中有着一些矛盾。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比如在会计工作中,会计软件的主要技术向基于网络的ERP软件转变,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是无法顺应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而且教材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落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又落后现代社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3、缺乏完善的课程讲授方式和方法。教师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通常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缺乏实践性。目前许多学校都知道实践性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重视课程的理论性传播,而忽略了课程的实践性,使学生在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性。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1、明确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在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中,主要是为会计工作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在教学目标中,保证学生能够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中各个模块的操作进行熟练操作,同时能够将软件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在安装、调试和维护会计电算化时能够熟练掌握。另外在企业中会计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了解会计电算化使用中的问题。根据教学目标,要结合相应实例安排教学内容,对会计软件的操作、模块功能等进行讲述,并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2、调整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时,需要相应的开展“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同时要开展数据知识相应的课程。比如Access数据库系统具备着实用性和简单性。Access数据库系统能够创建报表,可有效管理和分析数据,有着简单操作。在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时,了解Access数据库系统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财务软件运行环境构建、安装数据库、配置服务器及安装调试财务软件等内容进行讲述。
3、改善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可以相应的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进行分析,按照教学内容等方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编制教学案例。其次要激发学生教学兴趣,启发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相应的思考和讨论。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考及讨论适当的引导、提示和总结。最后学生要根据自身上机实践活动,将案例实验报告进行编写,有效总结自身对案例的认识和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去任何一个企业进行一段实践工作,或者在一个企业进行兼职工作,,从而获得实践经验和工作实例。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当中的财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有效的工作案例,在教学中合理的结合教学设计,选择优质教学案例,保证教学工作的可行性。
4、改善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训模式。在一些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训模式中,主要是进行教学模块实训模式,学生根据财务软件系统,选择某个企业公司案例设备财务软件系统,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核算操作。但是学生若只是完成这些实训工作,是无法提高操作水平。这时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时,主要进行分段实训、分岗实训及综合实训。首先分段实训主要是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时,科学选择案例教学方法,在对使用财务软件进行学习时,根据学习内容在财务软件上完成教师需要的操作,有效实验所学内容,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验证。其次分岗实训,学生在完成了分段实训后,就可以进行实际岗位的模拟实训。当发生会计业务时,学生可以在不同岗位,以不同身份在财务软件进行操作。比如在发生采购业务后,采购人员要处理采购入库单和采购发票,出纳也要相应处理财款,并由会计处理凭证和记账。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可有效融合教学目的和就业,并提高了学生相应的综合素质。最后保证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同步实训。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后,可以采用手工和计算机的方式对某个公司企业的财务案例资料进行分别会计核算、业务处理和会计管理,并比较分析手工业务处理和计算机业务处理的不同,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所具备的优势,以此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掌握能力,增强学生实际的实践能力,必须要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因此要全面分析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大勇.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若干思考.活力.2012,36(12):556-559.
[2]曹欣欣.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所存在问题及其优化建议.教学探索.2010,34(34):113-115.
[3]姜春毓.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电子测试.2010,37(15):109-112.
会计电算化的目的篇2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发展在各行各业都受到重视,加之,计算机在会计行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深入了解,会计电算化逐步被大众接受。虽然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会计电算化发展势头迅猛,逐步从尝试的初级阶段向成熟的稳定阶段发展。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使得会电算化由传统的运用型软件向企业管理型软件发展。但我国会计电算化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国电算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有效的发展措施,实现电算化向规范化方向转变的目的,充分发挥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管理型软件;发展对策;财务管理
一、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1.系统性强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是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因素,信息系统是其最显著的特点。电算化系统能将分散的会计信息进行系统性的管理,统一对会计数据进行核算。电算化系统将各个会计部分严格区分开,比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费用、收入等会计六大基本要素进行严格区分,防止在会计工作处理中各会计科目间的混淆,为会计结算提供的较大的便利。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财务职称,电算化系统还分为三个不同等级,分为基本操作层、中级管理层、企业领导层等功能,系统性特点表现较为突出。
2.效率高
与传统的会计核算相比,会计电算化不仅提高了会计工作处理的效率还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传统的会计核算都是手工帐为主,在对庞大的会计数据进行核算时都是人工操作,在长时间的核算过程中,人工操作耗时长而且还不能保障核算的准确性,使得人财物力耗费较大,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成本。通过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只需对每天的账目输入正确的数据,系统将自动生成数据,会计人员就能及时发现账目失衡或者账务处理中的错误,能及时高效的进行处理。
3.便捷性强
在保障计算机性能可靠的基础上,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处理是安全可靠的。传统的手工帐不利于过往账目的保存。手工帐都是以纸张作为依据,并对账目进行保存管理,在时间的账务累计中,手工账目的保存期限不长并且还不利于对以往账目的盘查和修改,安全性能大大降低,并且还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会计电算化能对会计数据进行系统的管理,方便对错误账目及时更改和盘查,带来方便的同时还确保了会计信息的效率。
4.会计信息集中存放与管理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够将较分散的会计信息进行系统组合,将同类的会计信息进行集中存放,集中管理,这种会计信息的管理是完全高于人工账务处理。会计电算化还能有效的避免人工经常出现的重复登记会计信息的缺点,即使在人工操作电算化软件有重复录入现象也会根据系统提示轻易发现错,并及时更改和调整账目,确保了账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实现了会计数据科学管理的目的。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其认识不足
我国会计工作开始电算化的历程仅仅30多年,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许多企业或者个人对会计电算的认识不到位或者没有真正接受会计电算化带来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会计电算化没有彻底普及到经济发展中去。许多人认为会计电算化仅仅只能对会计数据进行核算,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对财务工作和财务管理带来的实际效果和实惠,所以,大多数人缺乏对其深入了解和认识,致使其运用的范围受到局限。另一方面,就企业而言,许多企业领导认为会计电算化是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必要的标志,意识到了对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忽略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致使许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形同虚设,不能将其职能真正运用到企业发展中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思想陈旧的会计人员没有接受会计电算化的实用性,还将会计信息处理停留在手工记账与算盘之间,拒绝使用会计电算化。
2.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许多问题,急需完善
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使用过称中仍存在许多需要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只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全性能差。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账务处理,许多财务信息都将通过电算化软件反映出来,关乎企业发展的商业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虽然,我国科研机构采取了各种措施在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能,但对企业的商业秘密的安全性仍不能保障。许多软件设置了加密程序,但都无济于事,不能真正起到防盗的作用。其二、会计电算化通用性较差。财务软件开发者为节省成本,开发一套财务软件运用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导致许多企业在运用软件是经常出现软件的系统过于庞大,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大,使得许多软件的部分没有用到,并且还需要花费财务人员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学习,对财务工作的出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其三、会计电算化软件杂乱。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项目多,许多企业都拥有自己专门的电算化软件系统,使得会计人员进入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要耗费大量时间熟悉系统的运用,造成时间成本的增加。
3.缺乏高级会计电算化人才
会计电算化参与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时间较短,缺乏培养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人才,阻碍了会计电算化向成熟型阶段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人员普遍存在业务素质偏低的现象,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用认识不到位,缺乏更新换代的意识,使得财务工作的处理方法落后、思想觉悟陈旧,不利于会计电算化向规范性方向发展。二是,会计人员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会计人员的计算机运用知识薄弱,加之不主动参与到系统的学习中,其对财务工作的处理始终徘徊在传统方式方法上。虽然进行了定期的培训,也不能达到灵活处理会计数据的实际效果,仅仅停留在对会计电算的使用层面。三是会计电算化培训侧重理论,忽略实践的重要性,使得实际运用的效果大大降低,使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挫败。
4.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监督力度缺失
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会计电算化在认为操作下也存在安全隐患,在会计工作处理中职权分工不明确,许多会计人员在系统层面身兼数职,可以以操作员、管理员、高层等不同身份进入电算化软件系统,使得财务信息的保密性大大降低。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会计电算系统的监督与管理,致使会电算化出现了许多不能及时避免的问题。所以,应建立会计电算化的监管体制,做到系统人员的权责分明,在会计信息保密方面,应提高安全警觉意识,杜绝重业务、轻管理的行为。除此之外,还应加强会计信息的集中管理能力,许多企业的会计人员电脑都处于不加密状态,导致财务数据经常丢失或被盗用的现象,主要在于没有“防患于未然”的内部控制意识。对以上易出现的问题,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会计人员都需提高意识,建立有效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监督体制,提高内部监督力度。
三、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具体措施
1.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更新观念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实际运用时间短,各行各业对其认识不足,不到位,对此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人们对它的认识,提高其对会计信息处理的可用性。第一、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宣传力度。会计电算化还没有真正普及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各行业,对此应通过广告或者杂志等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宣传,改变广大企事业单位领导对其不足的认识,改变他们陈旧观念,不断更新,将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范围扩展到经济发展的各行业。第二、提高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系统的认识。会计人员是电算化系统的直接运用者,定期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从根本上更新会计人员的观念,对此将会计电算化运用到财务管理中不仅降低了会计人员工作处理的难度还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第三、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实际运用效果,及时进行反馈。会计电算化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实际的工作处理中仍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及时做好反馈工作,不断改进、更新电算化系统,让企事业单位真正意识到其便捷性和实效性,才能更好的做好后期的运用力度。
2.提高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质量,使其更具高效性
与国外的先进的会计电算化国家相比,我国的电算化软件是过之而不及,存在许多问题。国外的会计软件开发商都是遵循会计协会制定的规定,严格规范财务软件的制作标准,通过政府手段加强对会计软件使用者进行财务检查和财务信息监督,降低了因财务软件繁多,政府无法统一监管的难度。因此,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改善目前我国会电算化出现的问题,首先,因统一规定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标准。将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性质的企业进行分类后,配备符合各类企业的财务软件,既降低了政府对财务软件监督的难度,又是企业能运用到适合本企业财务管理的会计软件。再次,财务软件开发商应加强电算化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和财务信息的保密性,在研发过程中要本着对企事业财务软件使用者负责任的态度,制造出高质量的财务软件才是会计电算化快速发展的根本。第三、加强财务软件的内部控制,杜绝一些内部工作人员因个人报复等恶性行为给企业财务安全造成隐患的行为,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3.加强会计电算化高级人才的培养
缺乏会计电算化高级人才是阻碍会计电算化向管理型转变的主要原因,因此会计电算化综合性的高级人才对电算化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加强人才培养:一是吸引大量人才有意向从事会计电算化软件工作,改变对会计电算化的陈旧观点,拓宽了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范围,使更多人对其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二是加强对会计电算人员的培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的,对会计电算化的操作人员、中级管理人员、高层领导人员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提高各层次人员对电算化的认识。同时还要及时引导会计人员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三是在加大人才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我国政府的大量支持。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高级人才从事会计电算化的研制与运用,加强国际会计电算化人才交流活动,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培养出一批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电算化骨干力量。四是会计人员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应不断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向会计电算化高级人才方向发展。
4.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力度,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实用效果
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时,加强内部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对财务管理而言,内部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财务信息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发展前景,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在经过不断的完善后,电算化系统在总体上得到提高,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急需改进,对此企业的内部监督职能则应发挥其重要作用,主要解决措施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内部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不仅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有效监督并采取改进措施,还能及时发现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应加强对财务软件开发的监督,不仅能有效提高财务软件的使用性能还能有效减低会计电算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机率,保障财务软件的安全性。
作者:姚静思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娜.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0(7).
会计电算化的目的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谈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0日
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尝试,是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部分,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
一、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环节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结合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总账系统项目”的任务“记账凭证处理”,介绍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环节(教师每学期初最好对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
1、确定项目任务。对于会计电算化“总账系统项目”的任务“记账凭证处理”,教师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项目任务:每一组学生阅读 “总账系统项目”的任务“记账凭证处理”的内容,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修改和审核方法后,共同编写某企业适当的、合理的经济业务,根据本组编写的经济业务填制、修改和审核记账凭证,相关会计人员进行签字,然后在电脑上对本组的成果进行保存。
2、组织项目实施。教师要给每个组分配任务,然后引导每小组的学生制定本小组的会计电算化的项目行动计划,确定工作的目的、步骤和方法。制定会计电算化项目计划后,教师要组织每小组的学生共同实施计划和完成会计电算化的项目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好要进行恰当的组织、指导和启发。
3、组织成果展示。会计电算化项目任务完成后,教师要组织每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经济业务和记账凭证,每小组组长要对项目成果进行介绍交流,写出小组工作总结。
4、师生共同评价。每小组展示成果和完成汇报后,教师最好和学生共同评价项目成果,由学生个人、项目小组和教师分别进行评价。
二、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形成职业能力。但是,当前中职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的素质不能满足项目教学的需要。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需要大量跨学科的知识,这与传统上对老师的工作要求差距较大。实践中,很多教师刚大学毕业就走上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岗位,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且缺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缺乏与项目教学相适应的教材。由于现阶段还缺乏成熟的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教材,教师只好自己按照教学目标设计项目。这就要求老师要从章节式的教材中选用具体项目,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计划、组织教学内容,工作量和难度都极大,从而影响了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效果。
3、硬件建设难以满足项目教学的需求。开展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对学校的软硬件环境要求较高,学校应有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但在现实中很多中职学位由于准备不足,不能保证每个教室都能成为电教室,这给教师的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带来许多不便。许多学校虽建有的电子阅览室,但没有配备数量足够的、功能先进的电脑,难以满足够学生上网查询资料的需求。
4、考核方式重理论轻实践技能。多数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考试实行一张理论试卷定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只能考查学生对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无法验其电算化实际操作水平。导致理论与实践相互脱接,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学生个人需求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会计电算化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进行中职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考核改革是当务之急。
5、学生素质不适应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由于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一贯被动的学习经历,学生们习惯了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教师如果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运用了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无所适从。而且,个别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所以在进行小组配合时,这部分学生会有依赖、懒惰的思想,甚至滥竽充数,影响了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效果。
三、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改革建议
中职会计电算化的项目教学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
1、加大对师资力度培训,确保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取得实效。中职学校应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引导教师积极拓宽知识面,积极参与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实践和学生学习实践。教师本人跟班到企业,深入企业,在原有会计电算化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和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需要,大胆创新,大胆跨出学科界线,刻苦认真再学习。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一个会计电算化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能够寻找到适合的、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项目,能涵盖会计电算化学习领域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以应对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使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过程能够在教师的控制之下。
2、按照项目教学的要求,开发会计电算化教材。为了确保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顺利进行,中职学校最好要对现有会计电算化教材进行改革。中职学校应根据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电算化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编写一些针对性强、适用性好的会计电算化项目教材,具体的讲,新的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教材最好是把全书分成若干项目,每一个项目再分成若干个任务。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项目可分为会计电算化入门、建账、总账系统、工资系统、应收系统、应付系统、固定资产系统、UFO会计报表等八个项目。其中,对于会计电算化“总账系统项目”又分为了解总账系统、总账系统初始化、记账凭证处理、出纳业务处理、账表处理、期末账务处理等6个任务,从而教师可以引导让学生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交流项目成果和评价项目成果。
3、完善教学环境,为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提供保障。学校要加强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投入,为学校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使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能够取得实效。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管理员和维护员岗位,由其负责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保管、日常维护维修工作,从而能够确保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
4、改革评价体系,完善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考核办法。为了确保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施,会计电算化考核成绩最好要包括阶段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每一个项目要进行一次阶段考核,共进行八个阶段性考核(项目中的每一任务也要进行小考核)。期末进行期末考试。笔者建议,阶段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核计算公式如下:
会计电算化考核总成绩=阶段考核成绩合计×80%+期末考试成绩×20%
在实施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同时,教师最好重视建立平时考核标准,平时考核分为分阶段目标、分任务过关的方式,注意任务的平时考核,考核中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掌握专业技能。结合会计电算化技能鉴定的相关标准,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使学生在实训时及时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技能标准,让学生有目标,找差距,比学赶超。
项目教学模式下的会计电算化考核评价内容最好与 “知识、能力、素质”的中职教学目标一致。评价标准要分为知识3个方面,能力5个方面,素质3个方面,共11个方面细化,分成“优秀、良好、一般、较差”4个等级进行量化,制成表格评价。会计电算化的项目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操作,应提高过程的权重,应从师生、小组、班级多方面进行评价。
5、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要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挑子。过难的会计电算化项目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过于简单的项目缺少挑战性,会让学生觉得没有新鲜感,从而缺少成就感,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学应重点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我们的会计电算化的项目教学中,一次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和难度不宜过大,要边做边学,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手上做到的结合起来,头脑里就会有东西,就会思考,就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的信心就会增强,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中职学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陈亚军.浅谈会计电算化培训.黑龙江财会,2006.3.
会计电算化的目的篇4
关键字: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将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领域的简称,运用会计软件代替手工做账来完成会计工作,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优化了会计信息质量,大大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会计电算化最早在长春汽车制造厂试点,现已实现30多年的发展,从“初始的发展阶段”到实现电算化广泛推广后的“自发的发展阶段”,到实现电算化的制度化与组织化的“稳步阶段”,直至如今的“创新提高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通过不断地理论与实践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遇到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层对会计电算化缺乏全面认识。
电算化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现我国70%左右的大中型企业已普及电算化,但是在我国小型企业中电算化的普及率只有百分之30。企业领导层对会计电算化认知层度低,即便企业已实现会计电算化,但企业引入会计电算化的目的仍是单纯用其代替手工帐,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企业管理层并未意识到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会计电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部分企业运用会计电算化仅用到了它的核算功能,而关于它处理、加工、分析、预测信息的管理功能却极少用到。正因为管理层的认知偏差导致会计在我国只实现了财务会计电算化而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的电算化。
(二)缺乏会计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与会计的集合,与传统手工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发生重大变化,要求会计人员既要精通会计知识又要熟悉计算机知识还有管理学相关知识。我国企业自引入会计电算化,只是将传统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稍加培训就直接上岗。手工会计人员虽然对财务知识非常精通,但是计算机知识、管理知识知之甚少,导致财务软件仅被用到了一些很简单的初级业务处理功能,高级一些的财务数据加工等功能尚用不到,更谈不上对软件的维护。而软件的维护人员也仅仅是精通计算机知识,基本不懂财务知识,无法将计算机知识和财务知识相融合运用到软件中。现一些学校虽已开设电算化课程或电算化专业,但是教师教授的知识也是偏重于财务相关知识,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很好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财务软件开发公司都是将重点放在研发的财务软件对会计工作的适应度上,很少有公司将精力放在财务数据的安全性研究上。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旦一些关系企业机密的财务数据为有心人获取,势必造成恶劣影响。企业运用财务软件代替手工账后,会计信息以电子符号的形式存在于软件中。这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系统遭受病毒侵害,黑客攻击,硬件故障等导致的会计信息的丢失是无法挽回的。除此之外,会计人员可以不留痕迹的对会计数据进行掩饰性篡改或将会计信息泄露给第三方。厂家虽有对系统进行加密,但这种加密的目的是厂家为了防止系统遭盗版而做的,对会计信息起不到保密作用。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所遇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提高管理层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在会计领域无疑是一场技术上的革命,技术革命重在思想革命,会计电算化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人员工作方式的变革,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要举措。企业管理层只有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的重要意义,才能够从思想上对会计电算化在本企业的推广与发展引起足够重视。企业管理层应当委派专人负责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工作,同时组织财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财务人员完成手工账与电算化的对接工作,合理安排电算化岗位,会计电算化并不是企业的一次性投入,对于后续发展如财务软件的更新换代,管理层也应当重点关注。
(二)进行电算化专门人才的培养。
会计电算化需要的人才应当是集会计、计算机、管理知识于一身的人才。现在企业电算化人员基本是由原传统会计人员转化而来,他们仅对会计知识非常娴熟,并不精通计算机,不能对财务数据进行精加工。所以我国会计复合型人才相当缺乏。国家、高校、企业应当承担起培养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的重担。国家对于会计人才的选拔中应当加入计算机与管理类知识进入考核范围,促使会计人员加强除财务知识以外的计算机、管理类知识的学习。学校在培养会计人才的时候,开设的课程应当综合考虑会计电算化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这样学生工作后才能更好的适应岗位。企业承担对会计人才的继续教育,企业应当组织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进修。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
造成会计电算化中会计信息安全受到威胁的因素很多,企业应当从源头入手来解决财务信息安全问题。首先企业在选择财务软件时要选择系统安全性高的软件;其次企业应该实行财务人员的授权管理并建立财务人员责任制,完善内部控制,让财务人员形成保密意识,妥善保管自己的用户密码,企业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保护系统安全的限制性手段;最后,国家应该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法律法规,我国目前仍未有一部专门规范会计电算化安全的法律法规。
结语
我国自引入会计电算化以来,带来了我国企业会计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将财务人员从传统会计的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经步骤。但会计电算化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管理层认识不足、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缺乏,会计信息系统下财务数据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只有提高管理层的会计电算化觉悟、进行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会计信息系统保密性才能让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继续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张春岚.对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J].标准科学,2010(8)
[2]樊姗姗.目前我国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1(11)
[3]张雪松.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09(1)
会计电算化的目的篇5
关键词 行政机关 会计电算化 运用研究
一、前言
新阶段下,当前的行政机关中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行政机关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足,而且在会计电算化管理方面的问题较弱,这样就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观念使用会计电算化,不仅对于会计工作的完成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能够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行政机关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未来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行政机关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及在管理方面的问题分析
在现阶段,行政机关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处理不够及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行政部门的领导,很多都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买个电脑放那里就是会计电算化了,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通过会计电算化,能够实现账目的清晰。而另一方面,通过使用会计电算化,能够实现会计方面的科技革命,对会计事业的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通过会计电算化,能够使得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更好的进行,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压力也会相对降低。工作人员能够节约更多的时间用于资金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会计工作的实现也是很有益处的。当然,通过采用会计电算化,还能够更好的实现数字的精准和行政工作的进步。
会计电算化在管理方面存在很明显的问题。首先表现在会计制度方面。在会计制度上,其数据的完整和过程的规范,对于会计工作的实现有很好的作用。但现在行政部门对于这一点的认识还不足。而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有时候单位本身对于会计制度就不是很明确,甚至连国家的相关的制度都不了解,更谈不上会计事物更好的实现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是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软件问题。行政机关的财务软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其对于会计电算化的使用又不是很重视。而且对于一些使用会计电算化的部门来说,存在着不同的会计电算化的方式,结果使得财务系统账目混乱。这些原因也给行政机关会计部门对会计报表的汇总和数据的查询等方面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三、会计电算化在行政机关的具体应用
会计电算化在行政机关的具体应用有很多方面,本文对其进行简单介绍。比如在进行职员档案的信息处理的时候,采用会计电算化,能够直观明了的看出具体情况,能够明显看出哪个职员属于哪个部门的,而且在职员更改的时候也很方便,可以在电脑上直接修改,省去了纸质化的涂改等麻烦现象。再如会计科目体系及余额表方面的处理,通过列入科目名称、账类、方向、币别/计量、期初余额等,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每个具体项目的变化情况。还有就是工资期初数据一览表,里面可以对工资的各个项目进行统计,对数据的计算方面的准确性有了更好的把握。当然,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还不止这些,其巨大的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
会计电算化对于行政单位的作用是很大的。在行政单位中,会计电算化的具体作用首先就体现在财务资源方面。会计电算化实现了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集中化。通过网络的关系并且采用了会计电算化以后,使得行政单位的财务资源,达到了集中采购,集中销售和集中管理,实现了行政机关的资源最优化,可谓是意义重大。另一个方面,行政机关通过采用会计电算化,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的动态化过程。在实际的数据处理的时候,各种数据经过输入过程后,就可以自动的生成会计信息,这样就使得会计信息成为了即时核算信息,由静态的会计数据变成了动态的会计数据了。
四、会计电算化注意事项研究
会计电算化对于信息的传递是一种无纸化的传递,而对于电子帐薄的修改,更可谓是毫无痕迹的。因此,在使用会计电算化的时候,需要注意会计数据的真实性的把握。另一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则是对于会计电算化在系统维护方面的问题。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需要具有安全高效的工作模式,需要在有关人员的监督下完成软件的维护,这样对于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处理才会更有效,更安全。
五、结束语
行政机关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对于行政机关会计工作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行政机关使用会计电算化的时候,如何更好的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会计电算化在我国行政机关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则能够更有利于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对于行政机关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其管理也是一个明显的问题。通过不断改进和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更好的实现行政机关会计电算化的运用。相信在未来不断的发展以及探索的过程中,行政机关会计电算化的运用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会计学专业)
参考文献:
[1]白红莲.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4).
[2]朱晓峰. 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J]. 福建电脑, 2005 (8).
[3]杨应杰, 郭国梅. 浅析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务实, 2009 (21).
[4]徐一千, 李玉丰. 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02).
[5]曹冬梅. 浅谈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26).
会计电算化的目的篇6
关键词:铁路运输 会计电算化 风险控制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高效发展,其对财务工作的影响程度逐渐提升。会计工作形式在不断改进,电算化必然会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风险率也就不断提升。由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虽然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但是如果工作方式科学就可以从某种程度上降低风险。
一、会计电算化过程中风险的种类
(一)决策程序
在会计电算化进行的过程中,如果实施的项目符合实施的标准,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就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决策的事项,工作人员需要对决策程序的科学性进行控制。
(二)硬件设备
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到计算机设备,硬件设备对于电算化的进程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各种硬件设备加强控制,保证电算化的正常进行。
(三)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对会计电算化质量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软件应用人员在进行软件的研制和开发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于软件系统缺乏周全的考虑,会造成会计数据的不准确或者是不安全。
(四)操作人员因素
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电算主管,软件操作以及审查人员的操作方式以及专业素质都是影响电算工作的重要因素。由于操作人员本身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同时直接影响到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制度建设
从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中可以看出,制度建设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电算化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以先进的技术类型作为支撑。如果制度设置的不合理,不然会造成会计工作的杂乱无章。降低会计电算化的有序性。
二、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会计电算化风险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会计工作的高效性,其中包括会计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可以看出,提升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加强决策程序的规范性
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从铁路运输工作的会计工作中可以看出,只有领导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加强重视,才有可能提升会计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在具体的工作中,财务部门应该做好各类型项目的规划工作,做好计划可行性的研究,同时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应该计量避免一人说了算的问题,这是完善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的主要途径,进而有效的降低工作的风险。
(二)做好会计电算化的硬件管理工作
会计电算化工作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较高,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电算化的程度。因此,在计算机硬件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对计算机的相关硬件设施以及设备的种类和规格等进行明确,将硬件管理工作细致化。现如今会计电算化硬件设备都进行了加密设置,在正常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无法对网络上的数据进行直接铲除或者是修改,这样就从根本上保证了计算机数据的安全性。在验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选择专业的工程师来对其进行验收,这样才能够保证会计电算化的科学性。
(三)做好软件开发工作
计算机软件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类型,会计电算化工作主要是以系统软件为主。其外部购置,软件的成熟程度以及可靠性等都是影响数据信息安全性的重点。另外。在进行电算化应用软件购置的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财政部门的高度审核,这样才能够保证操作的规范性。
对于铁路运输的会计电算化来说,其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研制,需要经过专业部门进行系统和深入地调查和研究,这样才能够保证软件开发的规范性。在电算化开发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评审和鉴定,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会计电算化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另外,还可以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问题,直接降低风险。
(四)对人员素质进行改进
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素质高低与否是影响会计工作能够正常进行的关键和基础,其中包括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其中职业素养主要是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学习理论知识的人情。在实际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对责任心,道德素质等方面加强控制,降低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错误性。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主要依靠具体的培训工作和实践活动。计算机设备操作、应用软件以及其他方面的内容都是影响工作人员操作资格的主要因素。
(五)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各项制度
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工作人员充分了解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内涵和工作形式。首先,工作人员要注重应用软件的开发,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软件的升级,进而高效的解决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对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病毒问题进行防控。计算机病毒直接影响到会计电算化的高效进行,因此,工作人员在应用软盘时必须要通过病毒检测。如果在实际的工作中所遇到的病毒类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破坏力度也相对较大,就应该及时地上报给有关部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发展中的信息化得到了普及,会计电算化工作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员的关注。工作中的风险问题不断出现,并且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危害性。只有加强防范才能够保证会计电算化的高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刘正平.浅谈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作用[J].职业.2012(21)
[2]邓泓.现代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
[3]刘艳.铁路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
[4]陈旭.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会计电算化的目的篇7
关键词:中职 会计电算化 实践性教学 实用型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2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早已经身处与一个信息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内容与理论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与丰富,作为我国会计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会计电算化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当前会计软件产品众多、软件体系日趋庞大、更能更加强劲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才能满足我国会计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但教学质量却参差不齐,因此如何优化与完善专业课程的设置、教材与教学计划的编写与制定,是该文即将着重探讨的地方。
1 推广实践性教学对提升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1.1 能够加快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
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匮乏,已经对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阻碍。因此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在职教育,在加强对现有在职会计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从基础知识抓起,从实践操作出发,培养出一大批会计电算化的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以及系统设计人员,从而满足我国当前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而中职学校在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在于门槛低、针对性强,因此,当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只有着眼于实践性教学,才能培养大量的会基础操作、掌握基础技能的会计人员,使他们在本职岗位上游刃有余,在会计工作中做到从容应对。
1.2 能够满足会计电算化用人单位的需要
无论是企业、政府机关还是事业单位,都离不开会计工作。目前市场上的各种会计软件种类繁多、功能强大,足以满足各个单位会计工作的需求,因此他们仅仅是需要那些能够掌握和使用这些软件的会计人员。而中职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学,正好符合用人单位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真实需要,能够培养出熟练操作当前市场上各类会计软件的会计人员。
1.3 符合中职学校的招生特点
与大专院校的招生对象不同,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有很多是学习基础薄弱、升学无望的同学。职业技能的培养是这些学生将来立足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点,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远比教他们更高层次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课程,要现实和可行性的多。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是中职学校的教学重点,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推广实践性教学,教会学生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性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的实用型人才,才是当前中职学校在教学中应当做的。
2 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教学课程设置
中职学校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掌握好各种会计专业课程的连接,能够让学员既熟知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逐步熟练各类流行会计软件的操作和应用。在课程的设置上应着重于会计电算化技能的训练,安排实用性强、典型的财务软件教学课程,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掌握基础技能,在离开学校后能够迅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适应和胜任,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实际需求的
接轨。
3 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加强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是提升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我国众多的中职学校都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开设了电算化实验室,但在实验器材、实验软件的选择上却各不相同,导致很多学校的电算化实验室没有起到应有的目的和作用。实验能力和实验效果的不理想,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无法真正培养出实际操作力强的学员。因此当前应着重加强电算化实验室的建设,购买紧跟时代潮流并符合教学要求的各种会计电算化软硬件,实验室的设备应与当前市场保持同步,才能使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中职学校首先要加大在实验室建设上的资金投入,在综合电算化教学软硬件的全面、稳定和前瞻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符合教学和未来发展需要的仿真性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从而有效的保障高质量教学的需要。
4 会计电算化教材与实验软件的选择
不同的中职学校在会计电算化教材和实验软件的选择上,应立足实际并满足教学的需要,在保证操作性强、满足市场需求和专业性的基础上,或采用自主编写与采购相结合,或直接购买主流通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等形式,开展教学。师资力量雄厚并有多年成功教学经验的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自行编制教材,并配以与之相适应的电算化软件系统。而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学校,应当认真参考和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方法,在市场上选购满足本校教学的会计电算化教材和软件,当前市面上各类会计电算化教材众多,因此在选购上应体现实验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购买那些既有全面理论知识阐述,又有实验手册、参考资料和实验软件光盘的正规教材,方便学生快速领悟教学内容的同时,满足未来市场对学生就业的实际要求。
5 模拟课教学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的开展
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学科,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也是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教会学生在掌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让他们能够拥有正确熟练的操作技能,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并能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可利用商品化会计软件演示版或商业版,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以账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子系统,如:固定资产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等。培养实用型人才是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培养出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在教学中模拟课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模拟课程基本的流程如下。
5.1 系统的初始化工作
⑴建立会计电算化的科目体系,首先是设置科目的编码,教学中应遵循编码的原则以及资料的具体情况,指导和教会学生编制科学、实用的会计科目编码。其次是准备科目的年初余额和有关发生额,这些资料通常在手工会计模拟实习资料中已经十分完整,能够直接使用。
⑵其他初始化资料的准备
第一是要确定操作人员的相关权限和口令,其次就是确定凭证的分类方式,最后是设置常用的摘要、凭证以及自动结转凭证。模拟课教师应当依据具体实际状况,教会学生设置常用摘要、凭证和自动结转凭证,从而减少汉字的输入量,提升工作效率。
⑶将初始化资料输入相应计算机
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初始化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保证今后会计电算化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依据资料的具体情况,按照教师在实习中制定的总体设想和具体方案进行,做到准确、细致,无误的完成初始化资料输入工作。
5.2 日常业务的计算机操作
⑴账务处理系统的操作
作为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的账务处理系统是学生上机实践的重要关键部分。该项上机操作实习,是学生掌握日常业务各系统的关键。在完成初始工作之后,指导老师按照上机操作的程序,指导学生将日常账务数据一一输入处理系统,然后协助学生对具体业务操作,如录入、记账、审核、记账、查询、备份等,让学生全面熟悉与掌握电算化系统中账务处理系统的基础业务。其目的,不止学会操作,进而还要了解该管理系统的原理所在。能够做到,根据已掌握的账务系统,对其他同类相关的账务系统也能做到快速熟悉与掌握。做到对会计软件的全面掌握,成为电算账务管理方面的通才。
⑵单项核算系统的操作
在掌握基础账务处理系统操作的基础上,还要了解与掌握其他单项处理系统,如工资核算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应收、应付账款系统、存货核算系统,成本核算系统等。辅导教师的责任是指导学生对各项核算子系统进行基本实践操作。
⑶会计报表系统的实践
在电算化系统中,比较复杂的是报表系统,需要学生掌握的是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原理,熟悉各门类的模拟资料。同时根据要求编制各种计算公式,检查公式等。还要学生掌握如何定义表格、公式、与查询、打印等操作。
5.3 会计资料的对比
经过上机操作实习,学生会在此过程中,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实习,生成相应的电算会计核算资料,这些会计核算资料都会作为在第三个阶段要求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的实习资料。这一业务实践过程称为“会计资料对比”,其目的在于检验整个模拟实习的实效性,它是手工操作向电算化操作的重要过度。只有经历了这一对比分析的过程,才能对电算会计业务有全面的认知与实践,才能表明模拟实习的有效性。
通过以上形式的模拟实习,能够在教学中让学生对手工和电算会计有了更加全面和亲身的体会,也对电算会计在具体工作中的作用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在电算会计模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对电算会计模拟实习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表达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程度,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
6 结语
我们能够看到,在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种种科学、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实际操作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门性会计电算化人才,满足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仝惠林.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与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2] 徐春梅,于泳.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 丁玲玲.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反思[J].考试周刊,2012(53).
会计电算化的目的篇8
会计电算化自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试点,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理论与实务不断趋于成熟。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受到了企业领导层认识不全面、会计专门人才缺乏、会计信息系统保密性不到位等因素的限制,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详细的阐述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字:
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将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领域的简称,运用会计软件代替手工做账来完成会计工作,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优化了会计信息质量,大大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会计电算化最早在长春汽车制造厂试点,现已实现30多年的发展,从“初始的发展阶段”到实现电算化广泛推广后的“自发的发展阶段”,到实现电算化的制度化与组织化的“稳步阶段”,直至如今的“创新提高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通过不断地理论与实践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遇到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层对会计电算化缺乏全面认识。
电算化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现我国70%左右的大中型企业已普及电算化,但是在我国小型企业中电算化的普及率只有百分之30。企业领导层对会计电算化认知层度低,即便企业已实现会计电算化,但企业引入会计电算化的目的仍是单纯用其代替手工帐,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企业管理层并未意识到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会计电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部分企业运用会计电算化仅用到了它的核算功能,而
会计电算化的目的范文
本文2023-11-23 18:04:22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