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23 11:18:20浏览:787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1

卫兰

身份证号码

性 别

年 龄

25岁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婚姻状况

未婚

视 力 状 况

2.0

身高(厘米)

168 cm

体重(公斤)

61kg

民 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南昌市(含区市县)

技术职称

高级

最 高 学 历

本科

现居住地

南昌市(含区市县)

毕业时间

2011

求 职 状 态

目前正在找工作

电话、手机

1351791179*

EMAIL

个人主页

地 址

南昌市桃源村41号

邮编

330011

受教

育及

培训

状况

2007年9 月 至 2011年7月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学 本科

专业描述:

主修课程:传播学概论 新闻学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 新闻评论 新闻摄影与电视摄像 广播电视史 广播电视法规与职业道德 外国广播电视事业 新闻心理学 公共关系学 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 电视作品分析等

任职公司名称: 江西电视台五套 。

2009年7 月 至 2009年8月

实习记者

工作职责和业绩:

任职公司名称: 南昌天虹商场有限公司 。

营销策划部策划主管

工作职责和业绩:

求职意向

现从事行业:

商业服务/中介行业

现从事职业:

电视/媒体/影视

现职位级别:

学生

期望月薪:

面议

目前月薪:

面议

可到岗时间:

面谈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欲工作地区:

南昌市(含区市县)、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

欲从事行业:

文化/艺产业、广告/营销/公关、电视/媒体/影视、健身/运动

欲从事职业:

编辑、采编/电话采编、公关经理、文案/策划

技能特长

考取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 普通话水平: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二级甲等 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Word / Excel / Powerpoint 掌握的专业技能软件: EDIUS / Adobe After Effects 电脑水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熟练掌握摄影、摄像技能,并获得:摄影师中级资格证书 摄影师高级资格证书

外语水平

第一外语:英语 一般

第二外语:英语 一般

兴趣爱好

阅读、旅行、摄影、美食、写博客、关注时事评论。

自我简评

对新闻、传媒行业感兴趣,并立志在编辑、记者、编导、市场、公关方面发展。 ? 热爱新闻工作,有电视台记者实习经验,较为了解新闻采编工作流程。 ? 性格开朗、乐观,沟通理解能力强,接受新环境、新事物的能力强,责任感强,思维缜密。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2

一、我国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析

如今,高等院校传播学本科专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开设在最初的综合性院校,一些单科类院校,比如师范类、理工类、财经类、农林类等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传播学专业。各级各类院校的传播学专业,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的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是笔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一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实现二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既“上手快”,又“有后劲”。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支撑。

(一)理论层面课程设置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下设机构中,并没有成立单独的针对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因此,关于传播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笔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收集整理(见表1)。

1.学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学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从中不难看出,几所高校不约而同地开设了“传播学概论”这门课程;“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开设的比例也超过了半数;另外还有2门课程,开设比例达到了40%。除此以外,武汉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还开设了“新闻史类”的课程;复旦大学和深圳大学增添了“新媒体类”的课程。

2.术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术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80%的高校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程(其中包括分开设置“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高校);“传播伦理与法规”和“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设置情况也超过了半数;“广告创意及策划”类的课程有40%。

(二)应用层面课程设置

相对于理论层面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共同性而言,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则差异较大,这是由不同高校各自传播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侧重的方向不同,所开设的应用层面的课程自然会大不相同。但是,笔者通过统计对比,根据其各自侧重的不同方向,各个高校都尽可能地提供了其专业方向相对完善的课程组合,在这一点上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见表2)。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中,开设率较高的集中在以下几门课程:网络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应用技术、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动画制作等。上述课程都可以归纳到两个方向的范畴中,一个是广播电视方向;另一个是网络方向。其余的课程设置,则重复性不大。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的,不同级别的学校其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则是学校类别和教师学缘结构决定的,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师资源,突出特色办学,也是各校传播学专业追求的目标。

二、吉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广义上的单科类院校,其传播学专业从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以来,至今已有4届本科毕业生。从这4届毕业生的去向来看,每年都会有3‘~5人考取研究生,其余的则会就业,就业去向又主要集中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广告公司、企业宣传部门等单位。虽然2006年学校针对课程设置中不尽合理的地方进行了修订,但整个课程体系仍是以广播电视传播为主要培养方向,修订也主要集中在课程开设顺序及个别选修课的调整。因此,目前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面仍过窄,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其与其他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激烈程度,提高了就业难度。针对上述问题以及七年来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的反馈,我们对2011年新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f生的改革。

(一)划分专业方向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省属院校,其传播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顺应时展的前提下,如何形成自身特色是我们一直关注并思考的问题。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已日益成为公众的资讯工具,未来即将发展成为公众主要的资讯工具。因此传播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应关注,甚至专注于新媒体,这已赢得了很多同仁的共识。因此,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设定两个专业发展方向:“广播电视方向”和“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学生在大二下学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发展方向的模块课程。

(二)完善课程体系

现有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广播电视的课程为主,并没有涵盖传播学专业应有的知识范畴,也没有整合和利用农业大学特有的资源。按照上述高年级分设两个专业发展方向的构想,我们必须精简广播电视的课程,增加网络与新媒体的课程,加大跨院系的选修课程的数量,并填补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其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1.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基础课中,我们选定了5门学理性课程,其中“传播学概论”和“广播电视概论”为原方案中课程予以保留,新增“新媒体概论”“新闻学史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3门课程。其中“新媒体概论”作为与“广播电视概论”相对应的专业方向发展的概论性课程,可为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提供参考;“新闻学史论”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具备长远发展的潜质,同时它也是一些高校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传播学研究方法”作为研究方法类课程,也是一个专业课程设置中所必需的。另外,传播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与文字功底,原培养方案中我们在低年级开设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两门课程,由于新方案要在低年级增补一些理论课程,考虑到学时的限制,我们决定将上述两门课程整合为“中国文学赏析”这一门课程来开设。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开设了“农业科技概论”这门课程,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2.专业主干课。我们对原有方案基础课之外的专业课程作了梳理,把一些术理性课程以及两个专业方向都需要涉及的应用型课程作为主干课开设。其中,“数码摄影”强调数字化的拍摄和后期处理;“电视摄像与照明”是原方案“电视摄像”和“电视照明”两门课程整合后开设的课程;新添加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表达能力;“媒介经营与管理”也填补了原课程体系中媒介管理类课程的空白;其余课程,即平面设计、非线性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创意与制作、编辑出版、媒体政策与法规则是两个专业方向都要涉及的原方案课程,予以保留。

3.专业方向选修课。(1)广播电视方向。对于广播电视方向课的设置,相对较为明确。根据原有方案的实施情况,结合学生的反馈,我们决定在广播电视方向设置“广播节目制作”(由原方案的“录音技术”和“播音与主持”整合)、“影视后期包装”(由原方案的“影视合成”和“影视动画”整合)、“农业科教片与专题片创作”(新增),其余课程为原方案课程,包括影视语言、电视节目制作、影视作品解析、栏目与节目策划。(2)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对于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国内成型的课程设置还很难找到,大家还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其实,新媒体只是一个新的平台,其包含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在,主要包括资讯、娱乐、商务和社交。从传播学的专业特点来看,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资讯方面的内容。结合现有的硬件设施和师资状况,并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相关教材,反复讨论,并逐一落实开课教师,充分兼顾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最终决定在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开设7门选修课程: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农业新媒体运营。整个该方向课程中,除“网页设计与制作”为原方案课程以外,其余课程都是新开设的。

三、关于单科类院校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设想

(一)专业联合培养很多媒体行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更需要传播学之外专业的毕业生,究其原因只有一点,学生的内容制造能力不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妨尝试在本校非传播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中进行二次招生,由其入学时的专业(比如农学等)负责培养学生的内容制造基础能力,由传播学专业培育学生从事媒体工作所必需的媒体和运营能力。这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突出办学特性、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行业辅助培训深入媒体,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循序渐进,开展确保质量的毕业生产实习,是传播学培养合格毕业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目前,虽然各级院校都注意开展学生的教学实习与毕业生产实习,但具体的实习质量、规模以及整个实习的标准都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科学要求。如果能够通过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筛选指定若干媒体部门作为毕业生入行前的培训机构,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不管不问的定点实习单位,按照行业规范对学生实施一年左右的入行培训,那么对于统一行业人才教育标准,增强各级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多元评价体系多元评价是多样化评价以及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对多种能力的评价,且对不同能力采用最适切的评价方式,开发基于电子作品的评价平台,追踪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进行科学的评判。这样,用人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依据的便不仅仅是其本人随身携带且经过包装的简历;也不必再担心成绩单的科学与客观的程度;他们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调取该生四年本科学习的电子学档,更加直观地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有一个详尽的了解。课程改革需要循序渐进,顺势而为。贸然进行大幅度删改是不科学的做法,也是专业不成熟的表现。即便是需要改革,也要在兼顾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利益的前提下,逐步深入,适度调整。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3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分析和阐述

播音主持是广播媒体的主要工作任务,对广播媒体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站在新形势下,为了保证广播媒体的长远发展,首先要增加对自身的认知,完善自身发展不足,创新发展理念,提高对播音主持的工作要求,增加广播媒体的竞争力。

一、新形势下、广播电视领域播音主持特征阐述

1、播音主持是当下较为热点的产业

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较好的保障,开始较为关注经济营养的吸收,增加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为媒体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播音主持是媒体领域较为热点话题,也是媒体领域发展空间较大行业,在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对广播媒体行业来说,媒体产业的不断发展,增加对了电视广播工作人员的需求,提高电视广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这也是当下播音主持成为热点产业的主要原因。对我国播音主持工作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在电台招聘总比例中占据40%,播音主持人才较为缺失,为播音主持的发展增加了机会,使得播音主持成为当下较为热点话题[1]。

2、播音主持教育范围较大,主持丰富多样性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推动我国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增加了不同高校度播音主持教育的关注度[2]。不同高校增加了播音主持专业,来培养播音主持工作人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当下播音主持的多样性,也是当下媒体领域主要发展特点,为了满足大众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为了增加播音主持工作的特色,播音主持工作人员完善自身发展弊端,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效率,保证了电视节目的内涵,增加了电视节目的实际意义[3]。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

1、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对自我进行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传送速度的不断增加,为了保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人员要树立新的工作理念,增加对信息工作的关注度,提高自身的信息管理能力,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人员在实际过程过程中,主要是在内现场利用连线的方法,来对不同事件进行报道。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为了保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有效进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人员在进行播报时,要增加对播报的事件原因的了解,及时的对时间现场进行分析和观察,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支持人的工作效率,保证电视节目的实时性,其次,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人员也要对自我进行创新,增加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知识储备量,改变传统的工作态度,改变传统的报道形式。在实际新闻播报过程中,利用简洁和精短的语言来进行播报,增加与群众的交流,掌握群众关心的点,在保证有效工作的同时,积累好电视节目工作经验,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改变工作职能

我国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人员是舆论的阐述者和引领者,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传统媒体自身特征决定,传统媒体对受众的干预性较大,对受众的选择具有局限性。站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人员,要对自身的工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改变传统媒体工作职能,把受众放在科学的位置上,不再单一把其看为消费主体。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人员,要对自我的工作职能进行转变,应该把受众放在参与位置,明确其参与和生产性,给予受众较为宽泛的语言交流平台,增加受众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人员的交流和互动,增加自身的人际交流和传播能力[4]。

3、增加对新媒体关注度

新形势下,媒体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带来较大挑战同时,也为主持工作带来了发展空间。特别是新媒体的产生,增加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便利性,提高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有效进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其要增加对新媒体的关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增加电视节目的实际意义,丰富广播电视节目的内涵。具体的说,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与新媒体的结合,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建立在和当下工作平台基础上,利用新媒体进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包括利用手机、移动电视等等方面。保证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人们都可以及时的获得信息和咨询,可以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其次,为了保证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有效进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人员要增加对受众实际需求的关注,来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提高自身能对新媒体技术的操作能力,增加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背景,增加对不同广播电视事件和主题的关注度,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效性,增加广播电视领域的竞争实力,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5]。

三、结论

新媒体的背景下,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带来的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广播电视领域要想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其次,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人员来说,首先要做好迎接这一挑战的准备,树立新的工作理念,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对自我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职能,增加对受众的了解,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知识能力,增加对新媒体关注度,利用新媒体技术来进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保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叶盛世.“耳濡目染式”教学模式在《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课程中的应用——以《新闻播音与主持》为例[J].东南传播,2015,12:136-138.

[2]张岳.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6,07:147-148.

[3]王海燕.新媒体时代新建本科院校播音主持人才定位及培养模式初探[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23-128.

[4]童猛.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6,21:142.

[5]李颖.广播电视传播功能演进视域下播音主持创新路径初探[J].视听纵横,2015,04:71-73+1.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4

【关键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概念;三个层次

一、节目主持人的概念及内涵

关于“节目主持人”,不同的著作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当代汉语新词典》中,“节目主持人”词条一栏解释为“直接在舞台上或广播、电视中出现,主持某一文艺演出或电视、广播节目的人。”[1]

《新闻传播百科全书》中,将“节目主持人”一词界定为“在能基本胜任播音工作的基础上,对节目构思、文稿撰写、指导制作、内容播讲等方面均全面负责,起主导作用,且亲自参与的广播电视工作者。”[2]

 ; “节目主持人是在大众传播活动的特定节目情境中,以真实的个人身份和交谈性语言行为,通过直接、平等的人际交流方式主导、推动并完成节目进程,体现节目意图的人。”[3]

学者陆锡初认为,“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视中,以真实个人身份出现,通过交谈性语言主导节目进程,直接与观众平等交流的大众传播者。”[4]

学者俞虹在《节目主持人通论》中对此概念的表述是:“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5]

学者于厚礼在《新闻工作者手册》中对节目主持人的定义是:“在广播或电视中出场为听众或观众主持各种节目的人”[6]

《英语节目主持人概论》的作者林海春在其书中,同样对“节目主持人”的界定进行了探讨,引述了三种观点:其一,“介绍并同参与一档电视或广播节目的人们进行谈话的人。”其二,在一档电视或广播节目中介绍嘉宾的人。”第三种观点较为复杂,是从工作空间、工作内容来界定的,这里不做实录。[7]

综合比较以上几种定义,前六种定义概括度高、理论性强,属于学院范式或称学术派的典型定义,后一种则形象生动、个性鲜明,是实践范式或称业务派的代表性描述。但几种描述都有共同的一点:都是从节目主持人的特殊主持实践活动方面的特点,借助对此类实践活动的描述来界定的,并且,有着这样的共识:节目主持人是在“节目”中出现,并对节目进行“主持”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此,有两点需要重点阐释:

第一,从对“节目”的理解出发,我们可以对节目主持人有三种层面的理解。

第一层:广义的说,“节目”的含义,从时间上来看,不仅局限于其最终的呈现时段(period),而是从最初的“节目产生原始点(original point)”――一档新节目设计的念头刚刚萌生开始,这个时间点有时候很明确,是从某个策划或媒介人员、甚至非媒介人员的脑子里萌生的;大多数时候,却很模糊,是实践主体长期思考和酝酿的结果。当然,这些都只能看成是节目的“非正式产生点”,对节目的产生和开始实施真正有意义的“原始点”是一档新节目正式被提出和通过有关决议,投入试验阶段。因而,广义的节目主持人是指从节目的提出开始就掌控和指导这个节目运作全过程的实践主体。

第二层:一档节目成型之后,会有固定的播出周期―每日或每周或其它时间间隔,每一次节目的内容、形式从策划到具体实施直至播出,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整个节目制作”,因此,“一般意义上”的节目主持人是指参与了“整个节目制作”并在其中起到主持性功能的人。

第三层:狭义的来看,节目主持人仅仅是在节目的最终呈现过程中,对节目起到驾驭和持继作用,承担节目呈现时段的“主持”角色。这也是我们一般认识上对“节目主持人”的界定。

第二、“节目主持人”狭义概念的成形和固化。

可以说,“节目主持人”狭义概念的成形,是随着节目呈现阶段主持人的出现而成形的。因为“节目呈现”阶段是节目制作中一个相对独立而又非常特殊的时间段,不论是录播还是直播节目,最终的呈现阶段都是将前期的一切准备和工作成果整合、统一并最终凝汇成完整节目成品的阶段,特别是在直播节目中,这个过程更是“一锤定音”的关键阶段,决定了前期努力是前功尽弃还是那如期而至的“东风”。在这个阶段,规模相对较大的节目都有固定的专门“主持人”,他的职责就是保证在这个阶段完美的、成功的跑好“最后一棒”。因此,在这个相对独立阶段,狭义上的“主持人”对节目的成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反之,其自身的角色意识和观众对其的角色认知就更为独立和强烈,在长期的节目播出中,这种狭义的“节目主持人”概念便固化下来。

可见,当今“节目主持人”的通用概念,大多是一种狭义的概念,一种约定俗成的指称。然而,在长期的固化过程中,“节目主持人”的一般概念却显得有些另类,因此出现了对这种一般概念的专门称呼――“采编播一体”节目主持人,所谓的“采编播一体”实则“整个节目制作”过程。当然,由于广义的节目主持人概念对这一类实践主体的时间、精力和知识、能力等全方位素养要求几乎到了“理想状态”――从节目初创、到资金筹措、推广、人员调遣等,广义的节目主持人几乎成了全能型的超人,因而,在现实中几乎没有,我们也仅仅鼓励节目主持人向一般要求努力。

二、广播电视视野中的“节目”含义

“节目主持人”这一称谓,是按照主持实践的内容纬度对主持人进行的划分,按照本书的理论延伸,“节目主持人”的定义是建立在主持人基础之上的,对“节目”的探讨。

先看两条对“节目”的定义:

第一,“节目”在辞典中的解释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意为――“事情的条目”,而狭义的解释更加符合本文的语境――“文艺演出或广播电台、电视台播送的项目。”[8]

第二,学者壮春雨在《电视节目学概要》一书中,对出现在广播电视中的节目,做了更进一步的界定:“具有一定内容、形式、名称,在一定时段播出的,诉诸受众听觉、视觉的精神产品。”[9]

前者强调了“节目”的生产和推出者:文艺演出或电台电视台。后者则侧重在广播电视中的节目特征。

在此,我们从“广播电视”这个视野下探讨节目的内在含义。大众传媒作为当今社会公共信息的开发和利用者,其核心职能便是“信息”职能――信息的搜集、加工、传播。广播电视作为今天重要的大众传媒,其理亦然。而最终的“传播”工序,是更为关键的,一切前期工作都围绕着这一个最终步骤进行。从中外传媒业的历史发展来看,信息不论是在平面媒体还是电子媒介中的最终呈现都经历了由杂乱无序、交揉混杂到纲举目张、分合有秩的过程,例如中国唐朝的“开元杂报”上,信息的陈列便是没有规矩、杂条陈列的。现在的报纸则是将信息精心分类、按类群聚,并且井然有序、合理编排。

但不同的媒介对信息的组合方式、编辑模式、呈现形态都有着决定性影响,大众传媒家族的老大哥―报纸,是单一的视觉传媒、平面媒体,是用版面来分割不同的“信息组”,并且有专栏、线框、标题等一系列借助视觉空间的组合和归并方式,来对每一版面的信息进行再次分界、归堆儿。信息的陈列不受时间维度的影响而是受到空间的决定,报纸编辑人员更像是在一页页纸上做着信息拼图游戏。而广播电视信息的传播则严格的在时间线上被限定,此处的信息组之间的架构方式和竹子上竹节很相似,所以,我们给予了她一个形象地称呼“节目”――每一节一个项目。

因而,我们看到,“广电节目”是一种信息的组织、传播形式,她是广播电视对信息特有的分类组合方式和呈现形态。广播电视也正是依靠这样的方式,将纷繁芜杂的信息分类、组合、加重,然后传播出去的。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节目的本质属性――广播电视传播媒介中,相对独立的信息(此处的“信息”是广义上的信息概念)传播单元。因此,在传统电子传媒中,“相对独立的信息传播单元”就可以称为“节目”的定义。此处有三点要注意:

首先,所谓“相对独立”是指,传媒中的节目之间有着内在的种种联系,构成了一个传媒的整体节目框架;其次,一个节目之内的内容联系非常紧密,尤其在内容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形式上具有统一性,与其他节目形成区别。再次,在“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已成为一种趋势”[10]的时代,“单元”已经没有绝对的界限―一个板块可以是一个单元,一个节目,而一个小栏目也可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这种“相对独立”使节目的指称有了弹性和伸缩性,因此,反观“节目主持人”的界定也就更加宽广,近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设置“总主持人”其实就是“板块”主持人。因此,正如《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在北京大学的一次讨论会上提到的,媒体发展的“平民性、交互性”趋势一样,广播电视的“人际化”趋势也是越来越明显,从近二十年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过程来看,人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节目主持人”的诞生和蓬勃发展,而如今主持人从以往的“一档节目”中,走向“一系列节目”―板块,乃至于以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个频道”的主持人――频道总主持人(这是一个大胆的却符合规律的预测),既可以看成是广播电视传播“相对独立单元”的弹性扩张,更应该看成是“节目主持人”概念的现实性回归。

此处要顺便说一点:电台、电视台在节目的架构和呈现上,有着共性和个性。例如:广播新闻节目和电视新闻节目就既具有共性也具有各自的采编播规律。例如:“新闻评论类节目”,其共通的要求是成为“电视台、电台的旗帜和灵魂。有的放矢,具有强烈的新闻性;观点鲜明、具有高度的思想性,面向基层,具有广泛的群众性”。[11]但具体在广播中,采编活动就要一切围绕“声音”考虑,因为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在电视中,则要考虑“声画”的有机组合,思考怎样利用“三维空间”构建起“四维世界”。

【参考文献】

[1]曲伟,韩明安.当代汉语新词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411.

[2]邱沛篁,吴信训等.新闻传播百科全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16.

[3]应天常.节目主持语用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54.

[4]陆锡初.节目主持人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33.

[5]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5.

[6]刘浩.电视节目主持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

[7]林海春.英语节目主持人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2.

[8]东方瀛主编.中华现代汉语双序大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453.

[9]壮春雨.电视节目学概要.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6.

[10]陆烨.当代广播电视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2.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5

关键词 解构;广播电视台;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2-0011-02

1媒介融合背景概述

1.1媒介融合的内涵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新事物就被美国教授发现并定义,并被认为是多种传播方式与传播功能的有机结合并呈现出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当前的媒介融合主要是指通过趋同的技术依赖和传输手段,各种媒介基于同一平台获得信息而使得彼此间的替代性和关联性逐渐加强,媒介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此外媒介融合不仅仅包括各媒介间的融合,还包括各媒介与微博、博客等社交网络的融合,与手机、电脑、电视等传媒工具的融合,总之,媒介形式不再是单纯、孤立地传播信息。

1.2媒介融合对广播电视台的影响

媒介环境的变化为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手机、电视、电脑等媒体的普及使得各媒介方式间得以取长补短,传播效率突飞猛进。传统媒体时代被细分的“观众、听众、网民、读者”都被“用户”所替代使得媒体产品多元化又兼顾个性化,同时需要广播电视产业能有效地与其它平台进行合作,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常见的包括微博互动、短信平台、企业联谊活动、车友俱乐部、专家解惑等等,这些信息增值服务在为广播产业带来额外利润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地用户群。

2广播电视的变革

从传统媒介到新兴媒介,广播电视几经风雨,经历了综合化、系列化、专业化的变革。而如今正面临着媒介融合的新环境,广播电视业也必须准确地把握变革的大局,认清自己的位置,才能从容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2.1受众的改变

不同于传统媒体,受众主要定位于中老年观众,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的受众主要定位于中青年,尤其是“三高一低”的人群,即高知识水平、高消费、高职位者和低年龄层的人群。这些年轻人群的涌入对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将是不小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他们必将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抓住了这些人的目光,就是抓住了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钥匙”;另一方面,这一人群有着不同于传统受众群体的需求和特征,他们追求新奇、重视体验和别具一格,如何真正将他们纳入稳定用户群中将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2.2传播形式和角度的改变 ;

传统的媒体时代,传播形式和传播角度比较单一,主要是以电视、广播等方式,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的推动,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视听传播,用户互动传播使得媒介融合下的每一位用户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

2.3媒体资源利用的改变 ;

传统的电视广播更具有神秘性,电视广播地录制往往是高度封闭的。而媒介地融合使得大量民间影像正涌入市场,手机、电脑、DV等新媒体资源地加入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简单,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感和神秘感也大大减少。

3 广播电视台媒介融合的策略解构

随着近年各个媒体针对媒介融合进行的创新和改造,广播电视台在产品营销、技术指导、强化服务等多方面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1 打造品牌形象,注意营销策略

作为宣传窗口的广播电视台,广告和收视率是其赖以生存的“摇钱树”,然而没有品牌宣传的电视台,也就难以获得长足的收视率。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广播电视台自身的品牌宣传还很不够,这也是用户群不稳定的原因所在。只有广播电视台得到一定的品牌关注,其后期的节目策划、广告策略等才能有效传播。广播电视台必须做好品牌营销,塑造一个良好的媒介形象,这相当于增加了其节目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网络电视台的运作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在网站服务的拓展、广告招商还是视频节目的点击率上都能发挥效力。

3.2强化服务,重视用户体验

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的受众主要定位于中青年,尤其是“三高一低”的人群,即高知识水平、高消费、高职位者和低年龄层的人群。这一改变对广播电视台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强化服务,深入调查当前受众群体的消费需求,真正重视用户体验,才能抓住更多的用户群。

3.3营造特色化传播语境,增强传播过程的互动性

媒介融合使得用户们更加注重互动的传播,单向灌输式的信息传播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就对广播电视台的传播语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动传播也是传统传媒与新兴传媒的区别之一,媒介融合不仅仅包括各媒介间的融合,还包括各媒介与微博、博客等社交网络的融合,与手机、电脑、电视等传媒工具的融合,现在大多数广播电视台的传播媒介融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于一体,常常在节目中加入观众互动、专家解惑、微博平台等多远传播媒介,使得信息的传播覆盖面更加广阔,用户们能够享受更具个性化的体验。目前广播电视台还应在开发新的、更具特色的传播语境和互动平台上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4做好技术支持,技术强台

媒介融合使得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技术支持难度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因而一个关系广播电视台走的更远的关键就是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台各个技术部门各司其职,建立起明确的中心制管理体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技术中心要做好统筹工作,负责全台技术系统运行的指挥、协调、调度、监测、考评、培训、分配。另外还要积极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并定期举行技术人才的培训交流活动,使得技术人才成为广播电视台发展的“发电机”。做好技术支持,实现技术强台,才能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实现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为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打牢技术基础。

4结论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媒介受到巨大的挑战,广播电视业也必须准确地把握变革的大局,认清自己的位置,才能从容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媒介融合所带来的受众群体的改变、传播方式和传播角度的改变、媒体资源的改变等,这些都要求广播电视台必须相应地做好品牌建设、服务推新、技术支持、平台打造等软件和硬件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石磊.新媒体概论(第一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冯勤.新媒体之路――网络电视台建设实践与思考,[J],现代电视技术,2010(6).

[3]李孝娴.传媒集团的“媒介融合”研究――以成都传媒集团为例[D].四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图书馆,2008.

[4]喻国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6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受众;传播方式

当下迎来了一个全新多元的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使当下的媒体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象。同时,新媒体的崛起壮大,进一步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接收方式,会使媒体受众分化更为明显。服务受众,赢得受众,是任何一家媒体首当其冲的任务。

一般来讲,传统媒体主要指报纸、广播、电视、书籍、杂志、电影等,而新媒体主要指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比如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手机终端、PAD终端等。但传统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今天是新媒体,过上一段时间,很有可能成为传统媒体。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目前传统广电媒体强势传播地位已经动摇,舆论引导力开始被解构,影响力和资源逐渐稀释。作为电视媒体,融合发展,走全媒体之路是大势所趋,必然选择,不过,即使媒体如何共融,播出终端怎样千变万化,了解并掌握受众的心理,以此打造自己的优势节目,拓展自己的受众数量,做到信息爆炸时代让受众主动选择,实现自己的高效传播,依然需积极谋求。所以,“大众媒体研究的重中之重是受众研究。如果发现媒体对受众没有影响或者影响有限,那么媒体研究存在的必要性将会受到严重挑战。”

一、认清方向

纵观广播电视这些年的发展,不难看出,广播电视对新媒体的介入从总体上是相对较晚的。除了中央、省级的一些广电媒体外,全国大部分广播电视媒体都是近些年来才开始介入新媒体领域。从网络开始发展到2006年左右,全国几乎是报纸媒体整体抢滩互联网的格局,甚至有的报纸媒体开始介入视频领域,打算在市场上分一杯羹,而广电媒体却没有多少家,有影响的就更少了。

应该看到,目前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传播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是报纸、广播、电视三分天下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第四媒体,并成为这个时代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但当我们回视广电对新媒体的利用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那就是很多地方才刚刚起步,甚至有的还没有完全搭建起自己的网站,也不清楚应该如何建设、如何定位、如何发展。

从总体上看,广播电视对新媒体的探讨与应用还相对比较落后,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思路上没有突破。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广电媒体,还抱有墨守成规的思想,认为新媒体有前景,但“钱景”不好挖掘,目光较为短视,发展不好的可能又无暇顾及新媒体应用,从而形成了发展空白。

二、看清自身

关于门户网站好否的争论由来已久。而在事实上的今天,每一个成功的门户网站都是坚持着自己的门户之路,而每一个凭借其它方式成功的专业性网站,又纷纷开始他们的门户转型之路。更何况,网络遍布全球各处,网民需求层次分明。地区性、区域性的门户网站市场尚在争夺中,广电网站在这一领域是大有可为。

1.作为母体,广电握有当地最权威、最丰富的媒体资源。

2.各地广播电视机构的现状也完全适应创办门户网站的要求。

3.广播电视独一无二的明星资源是吸引网民、吸引眼球的一大法宝。网民的年龄结构比较年轻,他们崇尚个性、追捧明星,而广播电视无疑是这个时间造星最强势的中心。尤其是每天都能出现在荧屏上的主持人、记者都将成为注意力的焦点。而这一切就是各个商业网站视为珍宝的“注意力”。

4.广播电视机构历年来在百姓心目中所形成的权威地位不可磨灭。这种财富也必将成为广电网站进军门户的一大竞争力。

三、理清思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几年,网络正逐渐成为传统媒体重点介入的领域。与不少地方广电还是小打小闹建立电视台或者电台单纯的内部展示网站相比,国内一些有前瞻性的广播电视媒体已经把触角延伸到了未来的发展上,提出了综合办网,全面发展的策略,强势介入这一新阵地。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央视网,已经成为广播电视业的排头兵,陆续又重拳出击,启动了中国网络电视台。湖南卫视的金鹰网、江西广电的今视网等均已崭露头角,成为国内或当地的佼佼者。可见只要广电媒体下大力气投入,高点定位,在新媒体领域是大有可为的,其前景是广阔的。

广播电视和网络实际也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广播电视节目转瞬即逝,网络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使得广播电视受众可以通过网络进一步提高对节目的关注,还可以通过留言互动收集受众对节目的看法和意见,促进广播电视进一步改善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质量,从而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不是限制了广播电视的发展,而是延伸了广播电视的传播力,使得任何人无论天南海北,都可以关注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只要很好地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就可以成为广播电视有力的补充

加强对音视频资源的整合利用。广播电视拥有丰富的音频、视频资源,这也是广电类网站的一大资源优势,也是优于报纸类网站的地方。

充分发挥网络直播的作用。网络直播是广播电视直播的延伸,相比较起来,网络直播更容易控制和操作,其形式灵活、费用低廉、机动性强、适应性强,并且更加平民化,甚至一场婚礼、企业的一场演讲比赛都可以采用网络适时播出去,并且长期存放。

全面加强对互动资源的利用。这几年来,广播电视也纷纷采用电话连线、手机短信等方式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但是受节目播出的时间影响较大,互动参与的相对较少,网络正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广播电视的很多互动参与类节目都可以移植到网络上进行互动交流。

综上所述,应该说,随着广电节目播出平台的变化,及时调整制作方针,创意手段,拍摄方式等,会使节目、版面保持一种常看常新的状态。能够想象,依托移动互联网用户开发的各种产品也将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传统广电媒体也正在实现着为不同形态用户、不同类别的终端制作个性化音视频产品的重塑和转变。

参考文献:

[1]郭c光. 传播学教程[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9:172.

[2]匡文波. 网络传播学概论[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2.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7

关键词:十大流行语 边疆 传播途径

在汉语里,传播是指长久而广泛地宣布、传扬。在英语中,传播(communication)是指传递、交流、通信、传达、交往、沟通、传染等①。传播主要由传播者、接受者和信息三要素构成,同时必须通过一定途径才能实现传播。传播的途径一般可分为口语传播和书面语传播。口语传播以周围人的口耳相传为主,书面语传播则可以通过书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实现。

为了调查“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途径,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分别选取六类不同职业的人为调查对象,同时兼顾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文化程度等信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途径。

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我们综合了分群体调查和不分群体调查两种方式,在不分群体调查中,要求调查对象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周围的人等几种传播途径中做单选题,选出一种了解、接触“十大流行语”的主要途径,不可兼选其他途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在不分群体调查结果中,发现“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途径主要以网络为主,广播电视次之;书刊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较新兴媒体有大幅度下降;通过周围人的口耳相传这一途径所占比例较小,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现代人比较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少依赖别人进行学习。

不同的群体对2008~2014年70个“十大流行语”的认识了解,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同一个群体对各个流行语,认识途径也可能存在差异。在分群体调查中,我们选取了大学生、教师、公务员、公司白领、媒体工作者、农民等六类群体为调查对象,每类群体各选20名代表,让他们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周围的人四个主要传播途径中进行多选。调查结果见表2。

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了解接触“十大流行语”,这与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主体不无关系。广播电视途径次之,通过与周围的人学习交流位列第三,这说明大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学习途径。书籍报刊途径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所占比例最少,这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阅读书刊的时间远远少于使用手机、电脑上网的时间。

对教师这一群体分群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主要通过书刊接触流行语,其次才是网络,说明教师这一职业比较倾向于通过传统媒介来学习,同时也能够使用网络了解接触流行语。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的教师群体全部为大学教师,大学教师面向的是年轻有活力的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这就要求大学教师要与时俱进,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相比之下,教师通过周围的人了解、接触流行语这一途径反而所占比例最小,这与教师的知识结构、人际关系、学习途交本固化不无关系。

公务员了解接触流行语的途径主要是书刊,这与公务员经常要阅读书籍报刊有紧密关系,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两种途径了解的比例基本持平,从周围人口中接触流行语所占比例最小。

公司白领是一个收入高、流动性大、思想观念比较开放的群体,“十大流行语”在这一群体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网络,这与白领这个群体自身的特点和他们多数使用网络办公有密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周围人口耳相传的传播途径在这一群体中所占比重为第二,这应该与公司白领经常与别人交际有关。通过书刊了解的途径在这一群体中所占比例最小。

媒体工作者是最早接触社会前沿热点的群体,本身就是流行语得以传播的助推者,广播电视是他们工作的主阵地,因此,“十大流行语”在媒体工作者群体中主要通过广播电视这一途径得以传播。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查的媒体工作者多数是传统媒体的记者,因此,通过网络接触流行语反而少于通过广播电视接触。通过周围的人了解接触流行语所占比例最小。

农民群体受生活环境和文化程度的限制,了解接触流行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途径比较单一和集中,其他主要是通过和周围的人交谈了解接触,通过书刊和网络了解的只有寥寥数人。

综上所述,“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四种:书刊、广播电视、网络、周围的人。调查发现,在这四种传播途径中,以网络传播为主,广播电视次之。根据不同职业的分群结果来看,“十大流行语”在大学生和白领中主要通过网络传播;在教师和公务员群体中主要通过书刊传播;在媒体工作者和农民群体中主要通过广播电视传播。职业成为影响传播途径的主要因素。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近七年‘十大流行语’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研究――以德宏州为例”[项目编号:2015C128Y]阶段成果之一,主持人李秋萍。)

注释:

①周芸,崔梅.语言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周芸,崔梅.语言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谢俊英.新词语与时尚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与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4,(1).

[4]张陈晨.近十年流行语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刘懿.流行语模因类型与特点――以近五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6]夏中华.关于流行语性质问题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2,(1).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8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融媒体时代新技术、新理念对传统传媒产业带来巨大冲击,也对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做好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新闻专业人才是摆在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的现实背景

1.1媒介融合的概念

最早描绘“媒介融合”图景的是尼葛洛庞蒂,他在《媒体实验室:在麻省理工学院制造未来》一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二者融合的基础上,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传输数字形态的信息,由此带来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互联.[1]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指出,媒介融合是各媒介呈现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原本文字、声音、视频等平行的信息呈现方式在同一块便携移动终端集聚呈现,媒介呈现一体化发展态势.

1.2媒介融合改变传媒生态

“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的革新带来新的传播形式,新的传媒形态.当下的媒体融合,并非以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主动的行为,而是科技发展倒逼的结果.媒体融合深刻影响了广播电视传媒业:

1.2.1融媒技术对广播电视内容生产

“再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互联网网民7.31亿,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其中手机网民5.95亿,85%以上的手机用户的手机终端是智能手机.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广泛使用,使文字、声音、视频等这些信息同时在同一块便携的屏幕实现.新闻信息的生产、传播改变了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方式,使之由单向直线传播转向双向互动传播.互联网用户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信息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去,广播电视新闻信源构成与传播主体发生改变,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垄断权和特权被打破.

1.2.2融媒技术改变了广电传媒业态

新兴的互联网媒体以“互联网+”模式把传统新闻传播的阅视听进行融合,改变了广播电视传媒的即时性弱、互动性不强的特点,互联网媒体抢夺了大量传统媒体的用户资源.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的大众传媒以“+互联网”模式被动迎接互联网媒体的挑战,由最初简单的“触网”到传统传媒平台与互联网平台融合,由此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介”产业形态,融媒体技术改变了广播电视传媒产业.

1.2.3融媒技术促进广电传媒组织管理的改变

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媒介的融合发展经历简单的组织融合、资本融合阶段,发展到传播手段的融合.不同媒介的传播手段通过“中央厨房”这样一个大平台上进行整合,不同类型媒介之间内容上相互推销、资源上实现共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全媒体的协同.融合发展的终极是传媒形态的融合,一种媒介融合全部媒体的优势特点.

2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发展瓶颈

根据百度百科对“广播电视学专业”这一词条提供的全国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的院校名单进行统计显示,截止2017年全国(包括港澳地区)一共有163个本科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数3万余人,整个新闻传播学类每年在校生23万人.一方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就业需求几乎达到饱和.另一方面,媒介融合颠覆了传统的信息生产方式,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症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理念滞后,学科体系落后于融媒体发展

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促使信息传播突破物理的时空限制,人们的社会生活在媒介环境的变迁下由“线性”转向“非线性”,原本无法“逆转”的广播电视传播的时间序列被打破.碎片化、多线程的新媒体使用,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压缩重组了时间价值.丰富的移动场景带来“碎片时间”的重新整合与利用,人们能在不同的情境中接触广播电视内容,广播电视的时间的意义生成烙上强烈的“空间性”.[2]广播电视的时空转向,原本单向直线传播向多向互动传播转变,媒介融合削弱了广播电视新闻职业的重要性,信息的传播不再只是新闻记者、传统媒体的“专利”,“草根记者”越来越多,新闻的信源结构日益多元化.融媒体技术也革新了传统新闻操作流程,信息采集更为灵活,也促进了媒体“中央厨房”建立.终端的融合要求新闻产品的形式多样化.面对媒介融合发展的现状,广播电视学专业教育理念必须与时俱进,跟上媒介技术的革新.[3]长期以来,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广播电视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输送从事编辑、采访、节日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4]然而随着融媒体新闻发展,传统的按媒介类型设置专业方向和教学体系的办法已经无法适应媒介融合的现实需要.

2.2教法陈旧,缺乏理论实践兼备的高素质师资

目前,高校一直存在着重科研轻教研,重学术轻实践,重出身轻能力的怪现象.包括广播电视学教师人才引进在内,高校招聘看有无硕博学位,是不是211、985名校;职称评定看科研,看多少篇,是否核心.师资引进与培养忽视新闻专业的实践能力,割裂了教学与实践的关系.与义务教育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相比,广播电视学等大学生课堂的专业教育往往照本宣科,“从理论到理论”,即使是新闻实践的案例只是照搬照抄,缺乏新意.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感觉自己理论功底扎实,而真正进入新闻媒体工作却感到不知所措,很多是从头再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缺乏传媒业界的实践经验导致教学与实际的脱离,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3轻实践教学,学生应用型能力不强

作为一个偏重应用型的专业而言,广播电视学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然而现实的教学实际是,我国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学基本上课堂教学完成的,实践环节少,传媒机构的参与度低.这一教学现状造成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量少质低,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理论实践脱节.广播电视学教育本应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结果学生应用能力不足,许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新闻摄影摄像能力不强,后期制作技能薄弱,进入传播行业后不懂活动策划,甚至连一篇像样的通讯都做不好.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有许多客观原因,如传媒业对实习生接纳能力有限;因学生安全因素,学校不敢组织实习.但是广播电视学专业教育轻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不能适应融媒体发展的现状是不争的事实.

3媒介融合对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坚守与创新

3.1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的坚守

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核心是“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娴熟的专业能力,又具有坚强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守主流新闻价值观念的新闻专业人才.也就是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要具有有悲天悯人的人文修养,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怀璞守真的新闻专业理想,有识史明智的思辨精神,有洞察万物的观察能力,有勤学善用的专业操作能力.

3.1.1坚守新闻理想

尽管新兴媒体的崛起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态和舆论环境,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人们对于可靠信息的需求并未改变、社会对新闻价值和媒体责任的要求不会消失.“主流媒体”的概念已经悄然改变,但主流的新闻价值观必须坚守.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王晓红教授指出,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确保人才培养与舆论阵地的主流价值底线.[5]在媒介融合时代,无论技术如何快速发展,传播手段如何多样,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更需要强调培养的是一种以传播真相为最高理想新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的新闻人才.

3.1.2坚守人文精神

作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广播电视学专业兼具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特质,也要关注科技的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是一个“杂家”,具有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能深刻洞察社会及人的心理.这一要求和通识教育所强调的培养“完整的人”的理念相契合.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尚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构建学生博闻与广识的人文素养,培养“复合型”的广播电视学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范文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1卫兰身份证号码性 别女年 龄25岁政治面貌共青团员婚姻状况未婚视 力 状 况2.0身高(厘米)168 cm体重(公斤)61kg民 族汉族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