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缺陷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23 11:18:20浏览:710

广播电视的缺陷

广播电视的缺陷篇1

从目前来看,实现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的融合,不仅是广播电视媒体正视自身缺陷,应对信息化时代需求,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必然,也是新闻网站得以成功建立和快速发展的需要。实现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弥补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缺陷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是通过无线电波或者导线,向相应区域传输音响、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其传播的内容是固定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受众对于节目的主动选择性,也无法对自己喜欢的节目进行随时、反复收听或观看,在新闻传播方面缺乏良好的交互性。将新闻网站与广播电视相互融合在一起,能够利用新闻网站自身良好的交互性,在传播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自由性和无限性,以及在传播方式方面的多样性,为受众提供主动选择的空间,产品那从而弥补传统电视媒体存在的单向传播的缺陷。

1.2帮助广播电视媒体突破发展瓶颈

在发展初期,广播电视媒体凭借自身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及形象化、及时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媒体遭遇了发展瓶颈,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问题,一是拓展空间不足。以我国的有线电视为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有线电视用户已经基本趋于饱和,用户年增长率不断下降,很难有较大的提升,加上线性传播方式的限制,其覆盖面也难以有较大的发展;二是受众休闲消费方式的变化。互联网和手机新闻等的普及,使得受众上网时间不断增加,在广播电视方面消耗的时间也必然随之减少;三是自身固有优势的丧失。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广播电视媒体,在新闻节目中原有的地域性优势和实效性优势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而逐渐丧失。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将其与新闻网站相互融合,能够利用新闻网站的各种优势,实现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化和升级,推动其长远、稳定、健康发展。

2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融合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在广播电视媒体中融入新闻网站,最为重要的意义,就是能够促进其各自优势的相互融合,实现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的共同发展。从目前来看,伴随着数字化媒体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社受众的多元化需求,遭遇了发展瓶颈,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引入新的网络化技术,实现与新闻网站的有机融合。而对于新闻网站而言,虽然立足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等的基础上,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但是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一个新闻网站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且耗时相对较长,在受众群体的拓展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将新闻网站与广播电视相互融合,能够继承广播电视媒体的各种资源优势,减轻网站建设的负担,提高网站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实现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的相互融合,是一种互利双赢的对策,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3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融合的发展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动新闻网站好广播电视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发展策略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发展策略不合理,不仅无法充分发挥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各自的优势,甚至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充分重视起来,立足社会发展,从受众的需求心理出发,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状况,选择恰当的发展策略。相关实践证明,在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融合的过程中,较为有效的发展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3.1加快融合步伐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种数字化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于各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但是其自身也迅速出现了相应的发展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社会发展以及受众的实际需求考虑,应该立足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快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合步伐,实现互利共赢。例如,可以在广播电视中引入相应的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方便受众可以利用相应的设施,从网络上直接下载有关信息,从自身需求出发,对电视节目进行选择,也就是当前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的网络电视、数字化电视等;而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相关内容进行直接压缩,放到相应的新闻网站上,提供给网络用户进行浏览,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的各种优势资源,构建相应的新闻网站,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3.2增强受众互动

一直以来,虽然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我播你听(看)的单向传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媒体与受众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无法及时了解受众需求的变化以及对于广播电视媒体的意见和建议,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节目的质量也就难以获得突破性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广播电视应该大力借鉴新闻网站的优势,增强受众互动,实现由单向交流向双向交流的转变,提升自身的亲和力,迎合受众需求,在拓展受众群体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

3.3创新媒体形象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节目日益丰富,图像质量不断提高,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但是从根本上看,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管理模式并没有发生变化,很容易引发受众的倦怠心理,造成受众群体的流失。针对这种问题,广播电视媒体可以借助网络的各种优势,对自身进行重新包装,创新媒体形象,以吸引受众的目光。例如,可以在相应的新闻网站上,进行自我形象宣传,通过电子邮箱、论坛等形式,加强与受众群体的互动交流,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对媒体进行完善,提升媒体自身形象。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目前来看,新闻网站与光比电视的相互融合,可以说是顺应时展的必要趋势,也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相关管理人员而言,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加强认识,从自身实际以及受众需求出发,采取合理有效的发展策略,确保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的可靠融合,推动两者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广播电视的缺陷篇2

[关键词]网络化 数字化 广播电视 应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300-01

一 、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起源及发展

我国传统的电视节目,都是通过模拟信号来完成图像的传输、产生及接受,采用的方法都是时间轴取样的方法进行的,传输的式是幅度调制。 但是这样接受效果并不好,会产生色变或者有噪音。现在,数字体制信号已经替代了传统的模拟体质信号。在上个世纪60年代,数字化广播电视的研究是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享受电视带来的视觉听觉效应;在1984年,日本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方案,1988年试播。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使电视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数字化时代,数字信号的特点是通过代表信息的物理量以数据组来表现的,其中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离散性。

二、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现状

(一)广播电视技术向数字技术发展

2003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数字传输;2004年由模拟向数字的转换工程全面启动;2008年全国展开推广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成为了广播电视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弥补了以往广播电视的质量和效果差的缺陷。依托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广播电视,进而使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发展进程得到飞速发展。

(二)广播电视技术逐步向网络化发展

以网络作为载体的网络电视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进程有着很大影响,广播电视是当今社会最为广泛的传播工具,广播电视的网络化既可以使电视台建立一体化的网络系统,同时对我国广播电视的全国普及发展有重要意义。广播电视技术的网络化发展还可以促进信息的交流沟通和共享。

三、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

(一)资源共享,提升了活动效率

当连网之后,就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同时缩短制作时间,减少制作步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网络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信息的高度共享,从而确保信息的各项相关活动变得更加的简便。除此,在制作过程中,还能够把不同分部的活动区域化,空间化,比如可以把视频编辑分割完成,接下来通过网络将分割部分合理融合在一起,从而提升活动效率。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在开展活动时可以更加灵活多变,加入更多主观积极的内容,制作出更多的优秀的节目内容。

广播电视技术可以方便工作者进行远程编辑,工作人员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自己所需要的编辑信息,然后利用编辑体系进行编辑,当编辑完成以后,再传输到制作处。但是在现在的科学技术下,这种远程编辑技术还不够完整,存在一些缺陷。只有不断改进广播电视技术,远程编辑才能逐步发展突破缺陷,今后的远程编辑技术将更加完整方便高效。

四、广播电视技术使用方面的特征

在网路数字化应用以后,从节目的制作到节目的管理再到节目的播放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在建设网络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认清建设什么样的网络体系。第二,权衡工艺技术的性价比。在整个网络系统平台的搭建中我们还要满足电台网络建设的基本原则,通常要对工艺的先进性,安稳性以及扩展能力等等进行分析。基于电视台的独特性,它的网络和其它的网络并不相同甚至还有着巨大差别,比如它对带宽数的规定就十分严格,所以必须保证充足的带宽数量满足来数据、音频和视频信息的传输,所以在搭建此中平台中,应该配备高端先进的设备以,技术以及维护人员,建设统一的网络体系。整个网络的信息进行活动必须有可靠地数据库来管理,从而让使用者摆脱传统方式中那样为信息寻找合适的路径,有了此数据库使用者只需要靠填写信息的主要特征就能够完成,而其他的工作部分都可以靠服务器自动完成。

五、网络广播技术的实现

首先要根据因特网的特性建立一个特殊的广播服务器,在广播服务器中建立网页服务器,在网咯服务器的主页上,建立属于每个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效链接,对于用户所发来的请求,广播服务器可以随时侦听,并根据所接受的请求,马上将用户所点播的节目发送到用户请求的客户端,再经由用户端展示播放给用户。这样用户只需要在计算机上通过鼠标操作,就可以运行客户端软件,随时访问自己感兴趣的广播电台的服务器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而在服务器的客户端总也包括广播文件的监控系统与制作工具。制作工具的可以将已经录制好的视频文件压缩城广播数据文件上传至服务器,再通过服务器将应答反馈给客户。客户端软件通过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然后接受服务器所发送的广播电视内容,并将起播放出来。网络广播台站的建立必须要经过以下几步:(1)对广播的音频源和播放的内容惊醒甄选与确立,然后根据所选内容确定网上播放所需要的带宽;(2)准备网络广播所需要的服务系统软件;(3)建立一个独立的广播服务器;(4)在服务器的主页上建立“广播”链接。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成功的建立一个广播站点。

六、广播电视技术不断的进行优化发展

由于网络科技的介入,相关技术工作者也将相关的优化活动放在一定的高度之上去考虑。对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的优化主要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对网络的结构模式的优化;(2)对信号的传输方式进行优化;(3)对网络的传输容量和光节点的分布进行优化。通过优化活动,使用者不但能够感受和前端类似的图像,而且确保了网络将数据双向传播的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七、结语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应用的的发展空间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大,既可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打开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市场。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广播电视未来发展需要创新,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中国应加快数字化的进程,以计算机作为平台,把广播电视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系统充分融合在一起,使互动的、立体的、融合的广播电视节目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不断优化进步的网络数字化的应用下,使得广播电视技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视野更加开阔,我国的电视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相信会把我国的广播电视带入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喻建华;论技术创新在广播电视中的地位;声屏世界,2000(S2).

广播电视的缺陷篇3

1模拟电视与地面数字电视传播效果概述

模拟电视的信号是数字信号,其显示的原理就是数字转化为图像。也就是用一个点阵显示图像。模拟电视的信号产生和处理等都是通过模拟体制完成的。由于这项技术是在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那时的科技并不发达,所以模拟信号存在很多的缺陷,其也有很多的缺点这是模拟信号先天的不足,也是我们无法弥补的,主要就是:①传输过程的缺陷。模拟电视的信号传输中,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其信号的传输中容易累计噪声,图像上也更容易出现雪花,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收看,不能保证电视收看的质量。②传输系统的缺陷。由于模拟电视是将图像信号载到载波上,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微分增益的失真和相位失真,会影响色饱和度以及色调,影响显示的效果。③色度信号缺陷。色度信号是载亮信号上,所以亮度和色度会相互影响。易产生很多影响显示的现象,如,行闪烁、行蠕动和图像大面积闪烁等现象。这些都是模拟电视的劣势,这也是模拟电视发展的局限[1]。数字电视是又可以称为数码电视,其传输信号时数字信号,电视显示的整个过程中都是数字信号的传输。数字信号与传统信号相比,是具有绝对的优势。地面数字电视的信号时采用二进制的方式出现的,其二进制码为“0”或“1”,这种方式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可靠,其主要的优点就是:①图像质量的提高。数字信号可以提高数字滤波器的亮度和色度的分离,使两者之间的影响变小,而且图像的清晰度高了,图像的噪声也更小了。②功能增多。在数字电视中有一个可以控制数字部件的微型计算机,可以更轻松的实现自动遥控。而且数字电视还可以显示时间和信号频道等。③接口功能的增强。数字电视更容易实现与计算机、文字广播和数字视频的连接,这是数字电视的附加优势,也是为了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更容易获得信息,电视的功能也得到了扩展。④电视制式的改变。⑤寿命延长。数字电视可以通过微机自动诊断法对显示管和其他参数的变化进行诊断,有延长数字电视寿命的功能[2]。

2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前景

全球的数字电视的,美国是起步最早的国家,在1994年,美国就开始了数字电视业务,现在其基本上实现了数字信号的100%覆盖,在2009年关闭了模拟信号。日本在数字电视的发展计划中,也制定了到2011年实现数字电视的覆盖,关闭模拟电视。而韩国也在2010年实现了数字电视的覆盖其模拟电视信号也已经关闭。而我国的电视数字广播也是在2000年起步,由于我国的技术研发落后,所以在发展的初期,我国从美国、荷兰、比利时等许多国家引进技术,在多国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对数字电视的开发。我国的数字电视业务最早就是在河南和山东电视台开展的,其效果很好,电视节目清晰,开播后销售情况良好,超过了预期。我国制定了希望在2015年关闭模拟信号的计划,但是现在并没有实现[3]。数字电视相比于模拟电视具有更多的优势,主要就是其信号传输方式的不同,对电视显示的质量影响不同,而且数字电视的功能也更多了。我国广电部门在这方面也一直在推行数字电视,在2000年,广电总局就对有线电视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计划,希望在2015年,全面的应用地面数字电视,停止模拟电视的播出。但是现在我国并没有完全淘汰模拟电视,我国广电总局也一直在推进这项工作。虽然模拟电视还存在,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模拟电视一定会被地面数字电视取代,现在的数字信号并没有实现100%的覆盖,但是在未来也一定实现。

3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电视的发展经历了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发展初期的模拟电视是人们主要电视节目收看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信号传输并不稳定,所以逐渐的被数字电视代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和图像输出都比较具有优势,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模拟信号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在2015年实现数字电视的覆盖,关闭模拟信号。但是我国也在推行这一进程,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实现。

作者:范文骏 单位:江苏省常熟广播电视总台

参考文献

[1]杨建忠.陕西电视塔地面数字电视覆盖效果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07(03):180.

[2]李新.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用单频网与单点发射的效果比较[J].山东工业技术,2016,08(15):118.

广播电视的缺陷篇4

【关键词】新形势;广播电视;网络发展;运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广播电视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一种传媒载体,受到许多人士的熟知与重视,并在经济领域成为许多投资人士的目标项目。与传统的网络相比,有线电视在双向、高速、宽带、低成本、多功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这些优势广播电视网络奠定了其在节目传输、商业、通讯、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地位。但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为了在传媒行业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广播电视就必须在发展中转换角色,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

一、广播电视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广播电视产业缺陷

广播电视从上世纪二三十年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一次次的更新换代,在人们的不懈努力中,广播电视凭借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以及通过电视广告等形式的商业运作模式,成为了传媒发展中最炙手可热的形式。然而,由于资源供给在传统的封闭式媒体资源供需体系中存在结构性短缺,对总体资源的使用率有着一定的制约效果。并且由于广播电视传媒在组织结构设置、节目制作机制、行业定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常常出现认识的偏差,对广播电视传媒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总结来看,有以下四点缺陷:

1.广播电视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媒体的要求。

2.人们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定位比较模糊,政策给予的空间相对比较封闭。

3.人力资源管理较为落后,缺乏相应的市场竞争。

4.广播电视的节目缺乏规范的市场,经营理念较为僵化。

(二)传媒形式的多样化,导致广播电视观众流失

中国传媒的多元化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早在上世纪后期就已经稍具规模,在多元化形式的初期阶段,广播电视传媒的竞争压力较小,整个传媒格局比较稳定。但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传媒形式在原来的广播电视基础上大大丰富,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媒体的地位逐渐与广播电视传媒相抗衡,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着逐渐取代广播电视的势头。也正因为互联网本身的特点,使得广播电视传媒的观众不断流失,这对数十年来受到观众青睐的广播电视传媒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国内外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加剧了广播电视传媒的压力

1.作为经营主体的民营资本进入到了除新闻宣传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上,并涉及到其他的广播电视产业。

2.外资进入中国广播电视市场变得更加容易。

3.利用电信、卫星、网络等介质影响了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

4.由于外资对广告的经营,导致国内的广播电视广告经营形势严峻。

5.通过合作制作节目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二、广播电视网络运营的特点

(一)广播电视网络是政治和文化产业的传媒工具

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就是广播电视网络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同时,广播电视也是重要的文化产业。目前,政府是控制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主体,因此,通过广播电视媒体来宣传政府相关的理念和措施是必需的。而电视网络同样也是巨大的文化产业,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音乐、电影、电视剧等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还利用音乐类比赛节目、选秀节目等表现形式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从经济和文化两方面带来产业的繁荣,达到共同进步。

(二)政府垄断广播电视网络

在我国,媒体主要是为政府服务的,政府有权利有义务对各级广播电视媒体进行管理,保障广大人民能够吸收丰富的文化,从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

(三)政府和市场对广播电视网络共同调整

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广播电视网络的自身服务属性可以看出,由于市场规律往往不能约束广播电视网络,因此广播电视供求表现就通常是由政府向消费者进行提供相应的政府行为。根据广播电视网络在提供节目上的商品属性上来说,广播电视网络必须按照一定的市场规律来进行相应的生产、交换以及消费,这是市场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三、限制广播电视网络发展的原因

(一)传输网络布局不规范,缺乏长期规划

在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初期,由于没有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再加上地方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缺乏和其他省市的沟通,造成个别区域的电视传输网络布局不合理,给后期扩建带来阻碍;另外,在信号的兼容与传输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对有限电信号的传输质量产生影响,给当前发展带来矛盾。

(二)技术不达标,运行资金不到位

广播电视网络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的不断发展,但作为高科技水平的系统工程,许多技术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再加上即使一些问题能够从技术层面予以解决,但由于资金的缺乏,使得这种实际操作成为一种愿景。除了上述政府限制会导致资金不足外,还与广播电视的运营模式存在较大的关系。由于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在融资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缺乏相应的改革措施,只是单纯地依靠广告收入来进行整个广播电视产业的运转,大大加剧了运转的难度,导致广电产业停滞不前。

(三)产品不符合要求,服务体系模糊

广播电视媒体,虽然是一种产业结构的模式,但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领域范畴。因此,它需要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进行具有个性化的文化传输。而我国大部分广播电视人员都缺乏这样的认识,对服务对象以及服务细则都缺乏一定的了解,从而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都不能被大众接受和认可,使得市场对广播电视的期望大大降低。

(四)创新意识滞后,服务方式有待改进

对于广播电视网络发展来说,由于具备优势资源,因此在技术引进、设备更新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业务更新、服务方式更新方面却相对滞后,甚至一些地区仍沿用几年来的传统服务模式,不能符合时展需要,客户受众不能体验更好的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四、广播电视的运营策略

根据上述广播电视的运营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对广播电视产业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找到新的突破点。

(一)建立优质的服务平台

为了提高广播电视的质量,相关部门就必须建立起优质的服务平台,通过网络通讯、计算机信息处理等现代手段,将广大的用户信息容纳到一个数据库当中,并借助专业的信息管理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二)转变广播电视网络模式

由于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络的网络职能过于单一,广播电视节目通常都是单向传输,除了能够保障节目的正常播出以外,很少对系统外的业务进行接触,使得整个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缺乏一定的资金。因此要想实行产业化经营,就必须实现广播电视网络的专业化和多元化。抓住市场的动向,对市场进行细分处理,明确群众用户的信息动向。具体来说,就要先对客户进行分类,对于广播电视的忠实观众,可以利用优质的服务质量来进行维持,对于可争取的用户就需要凭借专业的管理手段与营销模式进行拉拢,对于一些从不关心广播电视的用户来说可以选择暂时的放弃,当有较好的时机时再进行进一步的拉拢工作。接着就要对各阶层的用户的消费模式、行为习惯等基本情况进行把握,明确市场的基本形式。从而转变广播电视的模式,使之更加适合大众的口味。

(三)实现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的步伐逐渐加快,除了推动业务的全面发展以外,也给客户带来全新体验。我国广播电视网络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创新动力不足,客户端的服务效果不理想;在当前电子化、信息化发展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必须强化技术创新,实现内部业务的整合,更好地发挥新型产品优势,为客户带来舒适、流畅的服务,增强广播电视网络的市场份额。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传递高度发达的今天,整个传媒形式都异常严峻,要想将广播电视网络更好地发展下去,就需要相关部门与人员的高度重视。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的自身优势,并找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纠正,从而才能将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壮大,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方雪梅.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2]张红.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质量现状及质量与服务的监督管理[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3606:80+82-86+15.

广播电视的缺陷篇5

【关键词】网络技术 广播电视 优化 应用

前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正在一步步迈向小康社会,作为人们精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广播电视可以向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更能使广播电视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和应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阶段,广播电视已经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一种媒体,作为广播电视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网络技术的优化和应用在广播电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对此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就广播电视中网络技术的优化和应用,谈谈自身一些看法,以求推动我国广播电视朝着健康、先进的方向快速发展。

一、国内几种较为常见的广播电视网

网络技术正逐渐渗透在各行各业中,在广播电视领域中的渗透尤为明显,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广播电视网络系统构建比以前更趋于完善。当前而言,我国广播电视领域中较为普及的几种网络系统分别是:卫星广播电视网、有限广播电视HFC网与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网三种,这三种网络系统的应用,使广播电视的功能和效果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而数字电视,也将渐渐成为信息传输的主要设施之一。未来的广播电视将会拥有双向的传输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广播领域中接入宽带,使多种业务网的信息都能实现共享和互相的传输,真正实现广播电视的网络化。

二、广播电视中使用网络技术的优点

1、使新闻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编辑

现场性和时间性较强,这是新闻节目独有的两个特点,记者对事情现场进行新闻采集后,一般都要进行文章的撰写和编辑,如果将网络技术应用在新闻广播领域,可以让记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编辑新闻,或者将新闻以文字的形式,通过网络传输到新闻中心,这样的过程,能够大大提升编辑的效率,使新闻从采集、编辑和的周期得到有效缩短,保证了新闻的及时性。

2、使工作的流程加快,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网络技术的广播电视的有效联接,利用互联网,我们可以把资源整合起来,也可以和其他媒体进行资源的共享,能够大大缩短制作的周期,简化工作流程。在简化工作流程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广播电视的工作量,使工作效率获得显著提高,

除此之外,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更加便捷,在进行节目编排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对节目进行修改和更新,提高了员工的主导性。

3、能够进行节目的自动播放

广播电视联网后,不仅能使节目的播放更加快捷,还能让播放的方式简单化。还可以通过自动播放的设备,来有效的调整播放的内容、遍数与次序,如果广播电视播放中存在人为误操作,利用互联网可以对错误播放进行改正,还能够进行节目的自动播放,减少人为失误。

三、我国当前主流的几种电视网络技术

1、SDH技术

在我国,SDH技术已经是经验较为成熟的技术,SDH技术性能稳定、接口形式丰富,可以实现多种业务的接口。语音传输、视频传输和互联网等,都是其业务类型。SDH技术的使用目的就是要保证传输的质量不受到影响,可是,这种技术对于宽带要求较高,对于带宽动态范围比较广的业务,则会出现支撑不足等问题,互动电视业务就比较容易出现此类问题。

2、DVB-C 技术

DVB-C技术的开放性较强,该技术有较多的职称厂家,因此,广播中此项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当前而言,数字调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因此,也使DV8-C2技术标准的推广有了技术上的条件。

3、HFC网络

目前,1310与1550射频光传输系统技术在国内已经较为成熟,因此,基本上都能满足单向网络下的广播电视传输的相关要求,甚至而言,也能够满足双向网络的改造要求。可是,该项技术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无法满足全业务融合用户的接入支撑,因此,需要利用其它的技术来弥补该项技术的缺陷,实现用户信息的交互与双向网络接入。

四、广播电视中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电视中心节目制作过程中,网络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网络技术,可以随时存储节目、管理节目,实现节目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管理。技术的性能价格比。在网络系统的构建中,一定要将系统的需求和技术的性价比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考虑,首先,我们要充分考虑的两个方面是网络技术是否先进与是否可靠,能否对其性能、配置进行灵活多变的调整。对于电视台而言,网络系统具有较为特殊的性质,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等数据文件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要实现数据的有效传输,电视台需要有足够的带宽来承载这些数据,因此,在进行网络建设时,电视台技术人员应该提高组网技术与产品的应用力度,使网络的先进性得以保证。在网络数据库构建过程中,好能使素材的存储路径和文件名称透明性得以实现,使数据无论在传输还是在存储上都会变得简单很多。可以利用采编、审片或公用一个网站来降低网络资金的投入,还能够使跨平台接入得到实现。多台录像机可以利用独立的上下载通道进行分别控制。

总而言之,网络技术的优化和应用在广播电视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实现广播电视领域中网络技术的优化,可以使多媒体设备得到有效综合利用,将网络的快捷性和实时性完整的发挥出来,让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不再是难题,让广播电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为我国公民构建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蒋春柳.试述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应用[J/OL].网络地带.

[2]孙辉,温鸿翔.在三网融合中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发展的探讨[J]CCBN,2011,3.

[3]刘景明.浅谈广播电视领域中网络技术的应用[J]山东电子,2002,2.

广播电视的缺陷篇6

关键词:美国; 公共广播电视体制; 确立; 影响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06-02

一、 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起源与背景

美国的公共广播起源于早期的教育广播电台。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大学电台在传播知识、普及教育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后来这些教育电台联合起来,1935年成立全国广播教育委员会,并获得频谱分配的权利,为后来的教育电视台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美国颁布《1967年公共广播电视法》是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确立的标志。根据《公共广播电视法》要求,公共广播电视公司(CPB)于次年成立。1969年,CPB建立公共电视网(PBS),自己承担起协调各成员台之间关系和筹措节目的职责。此外,美国的公共广播网(NPR)成立于1970年,目前拥有800多个成员台,每周制作和发行130个小时的原创节目。在收音机十分普及的美国,公共广播网的听众数量也很可观。

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过程

美国的公共广播体制也有着一个长期且曲折的发展历程。1938年,FCC将调频频率的特殊广播执照颁发给教育电台,福特基金会发起和资助非商营电视运动。1952年FCC为非商用电视保留了242个频道预示着美国非商营电视的诞生。卡内基教育电视委员会的活动影响了非商营电视向公共电视的转变。肯尼迪担负起推广教育电视的媒介改革任务。1967年11月约翰逊总统签署了1967年公共广播(电视)法案标志着公共广播体系的建立。

三、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完善

美国最开始采用的是公共广播的形式,后来由于频率的相互干扰,1912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无线电法》,此法责成美国商业部向申请者办法无线电视用执照。1922年,AT&T在纽约市建立的WEAF电台创造了广告经济的新形式。1928年,FRC“第40号总命令”,大规模的分配广播频率,极大地加强了商营广播网的地位;《1934年通讯法案》的颁布标志着美国广播走向商营,之后美国商营广播电视体制进入大发展时期。商营体制下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为了满足各方受众的需求,美国的节目制作巧妙,形式丰富多样,娱乐性强,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在美国的广播电视领域还存在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公共广播电视,它比较重视教育节目,关注社会问题,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节目、为特定受众提供节目,起到了公共服务职能。之后的美国电视体制也一直在不断地完善,与时俱进,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满足。 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促使了美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大发展,这对我国电视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启示。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都是由国家统一经营的,管理混乱、恶性竞争等问题近年来愈演愈烈,这对我国观众产生着不良的影响,另外,四级办广播电视的计划经济加上行政管理体制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阻碍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努力平衡好国家控制与地方电视自主权的关系,深化改革,提高我国电视节目质量,努力打造具有正面影响力的品牌节目。

四、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在整个电视领域所起的作用

美国公共事业模式是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在整个电视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共广播电视的节目以教育类、文化类节目为主,公共广播电视的强势也在于教育类和文化类节目,虽然不如那些娱乐类节目吸引受众,但是质量较高。公共广播电视肩负着教育全体公民、培养公民的高尚情操的神圣使命。美国通常把广播电视看做公共服务的一种手段。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公共广播电视媒体应将信息公开化,真实地向公众传递新闻。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公共媒体具有以上功能与职责。由于商业媒体的逐利本性决定了它为了获得市场利益往往会牺牲公共利益。20世纪上半期,美国针对上述的市场缺陷建立了与商业广播电视相对应的公共广播电视体系。长期以来,公商并存的二元体制在发挥商业媒体的市场效率和公共媒体的社会效率、确保广播电视服务的多样性、丰富性方面,确实发挥了制度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第二版)

广播电视的缺陷篇7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新媒体逐步影响到每一个领域的发展,特备是传统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环境下,广播电视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吸取新媒体的精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的特点越为突出。

(1)广播电视的播出频率增高、频道增多、时间增长。当前,广播电视频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利用,电视播出频道急剧增多,原来的电视频道只有两到三个,现在已经发展到三四十个,有的国外的电视频道多达一百以上。在广播电视中,每一天的节目播出时间也增加了好几个甚至是十几个小时,甚至个别台24小时滚动播出,不仅能够让人们长时间地看电视节目,而且满足了不同时间段休息的人的收看欲望。

(2)播控系统和传输系统越来越复杂。随着播出频率和频道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单一的、独立的单频道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如今,出现了比较复杂的、单频道播出系统和总控制室系统相结合的、调度相对灵活的综合性播控系统。新式的播控系统和传输系统的视音频切换矩阵规模庞大,周边设备功能齐全,为广播电视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3)传输系统容量增加、传输手段多种多样。广播电视的覆盖率与传输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随着高科技手段的发展,卫星传输、光缆传输、数字压缩等新的手段相继出现,这些新兴的手段不仅有力解决了传统的传输容量小,传输覆盖面积小的缺陷,而且为大面积的广播电视覆盖提供了有力地条件,促进了多通道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发展。

(4)发射系统逐步固体化。我国广播电视覆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中短波、调频、电视广播的发射。由于技术的局限性的影响,我国这些发射系统以前都具有相当多的缺点:设备庞大、功耗较大、效率低、设备老化、改造周期比较长、维护起来非常困难等。因此,发射系统是一个广播电视维护岗位,这个岗位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工作强度较大,而且特别容易出现大的故障,是众多播出环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5)系统数字化、多功能化。广播电视的发展轨迹,由数字方式取代模拟方式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广播过渡到DAB,电视过渡到DVB、HDTV。而目前正是模拟方式向数字方式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里,不论是播控系统、传输系统还是发射系统都要逐步实现数字化,系统的设备也必须逐步地进行更换或者改造。当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压缩技术和信道附加信息传输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传输通道的传输容量不断增大,传输的内容日益增多。多声道传输技术和图文电视技术,以及数字信息传输技术等也相继发展起来,使广播电视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健全,质量越来越高。

(6)系统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化。当今世界是一个计算机的世界,计算机技术遍布各行各业,每一个领域。广播电视领域传统模拟硬件,早已被计算机技术淘汰掉了。如今,计算机已渗透到广播电视的各个领域,传统广播播出模式,也已经被计算机网络的传输自动播出系统所取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迅速,长年工作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努力适应这样的发展形势。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以往的“知识分子”一不留心,稍有疏忽便有可能变成信息时代的“新文盲”。

2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发展策略

在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要想适应时展的潮流,不被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所淘汰,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发展策略,来抵御新媒体的冲击,在信息时代的前景下健康、有目的的发展。

(1)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要争取外部环境的支持。广播电视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就必须首先要争取到国家的支持,国家的政策是广播电视发展的有力的外部环境,我国对广播电视的宏观政策不是唯一的,不仅在宣传事业上给予支持,而且还扶持产业的经营发展,另外还有的是与媒体资源整合利用优势相匹配的政策。电视台担着艰巨的任务,既要给当地政府作宣传,又要保证企业自身的收支问题,首先要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其次在正确方向的指导下进行电视台本身的经营问题,且不能只顾一头,电视台频道的资源上要适当地放开一些,最好能够集聚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资源,当然总局要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尤其是宣传和广告方面。在城市台利用频道扩展业务的事情上要给予大力的支持。

(2)加强内部管理。管理不能只局限于口头形式,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首先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各种设备要配备齐全。要将宣传管理、人事管理等付诸实践,当然节目开发管理和媒体资产管理等也不能忽视。广播电视相关部门要使用管理这把“令箭”,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扩展业务,促进产业的发展。在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要重视广告的作用,不能一味地在产业开发上下功夫,勇于抛弃传统的陈腐的观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要同时重视,切不可忽视了新兴媒体的作用。同时要在网络电视、楼宇电视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重点完成广电产业体系,促进广播电视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3)大胆改革创新。广播电视一直都存在着机制不灵活、管理不善等问题,为此,我们要大胆研究自身的优势,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大广告的宣传力度。同时广播电视还要大力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和服务功能,坚持靠新闻和影视节目立台,加强广告,增加具有本土特色的节目的上映频率。当然,广播电视还需要更新观念,增强危机意识。提高广播电视队伍的整体素质,大量培养人才,加大人力、物力的投资。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要想持续有效的发展,还必须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机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完善薪酬体系,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引入市场薪酬体系。当然,广播电视相关部门还可以推行绩效制度等新型的企业制度和分配制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在各个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的发展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站稳脚跟,广播电视就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努力把握各种发展机遇,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应对各个方面的挑战,不断改革创新。

3结语

广播电视的缺陷篇8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划,国家广电总局在2003年确定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战略,明确了数字化实施的“三步走”策略,从而通过卫星、无线和有线三种方式来实现我国数字广播电视在全国的覆盖。具体说来:第一步是自2004年开始,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数字电视的大力推广,对经济较发达、有线电视网基础较好、居民收入较高和城镇等具备数字化条件的地区,通过给用户的电视机安装数字机顶盒来接收数字信号,从有线切入来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第二步是自2005年开始,开通直播卫星直播业务并播出地面数字电视;第三步是自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高清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三者具有如下功能:(1)基本功能为传输广播电视信号;(2)增值功能为广电行政部门开办的如交互电视和网络广播等增值业务;(3)拓展功能为“三网融合”后可开展的业务。我国地形比较复杂,众多偏远地区和覆盖盲区的广播电视传输,必须依赖于充分发挥这三者的潜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配置的优化。信息时代,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的大力推广是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要求:(1)作为最现代化的传输覆盖手段,直播卫星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推动直播卫星的发展中,必须重点关注卫星数量和卫星业务开展这两个问题;(2)相较于直播卫星和地面无线而言,有线网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服务体系,是三者中实现数字化最成熟的。在推动有线网络的发展中,新建的有线网络要具备交互功能,已经建成的有线网络要加快进行双向改造;(3)地面无线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收看电视的主要手段,也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重点,因此各级广电部门必须确保地面无线的全覆盖,加快推动地面无线的发展。

2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融合的必然性

利用互联网技术,广播电视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从而开辟了自身发展的新天地。首先,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能够克服稍纵即逝的缺陷,并且能够实现跨时空的传播,从而拓宽传播范围和改变传播方式;其次,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迅速实现全球性传播,从而实现信息的广泛共享;再次,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在确保传播效率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降低传播成本;最后,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在国内外进行传播,通过开展国际网络业务,能够极大地提高有线电视网的效益。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融合是必然的,网络中的广播影视允许用户进行观看、收听、下载、阅读、检索、评论、存储、剪辑和转发,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广播电视单向流动的特性。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广播电视,已经成为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的关键,为此国家广电总局已经积极展开对策,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来推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促进广播电视时效性、传播速度和容量的提高。

3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的运营

所谓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上,是指将整个网络传输的架构和媒体资产管理的管理架构、编辑系统和平台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网络在这个整体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完善广播电视检测网的检测,开展地面数字电视、移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音频广播等新业务的检测研究,建设全国安全播出的指挥平台,确保包括信息安全和节目质量在内的优质服务。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运营,使得观众不仅能够看到高清晰电视节目,还可以按照个人需求和爱好来进行节目的定制,并且通过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和控制,能够制止不良信息的传播,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前有线电视网向大众化广播服务,向互动式分众服务直到个性化服务转变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安全管理问题。

4结语

广播电视的缺陷范文

广播电视的缺陷篇1从目前来看,实现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的融合,不仅是广播电视媒体正视自身缺陷,应对信息化时代需求,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必然,也是新闻网站得以成功建立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