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范文
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篇1
会议由省教育厅装备中心主任彭红光主持。朱超华副厅长在大会的主题报告中,总结回顾了近年来我省高校装备建设工作和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朱超华副厅长指出:近年来,我省高校装备建设工作和实验室安全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省仪器设备总量持续增长,实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装备工作 在创新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校贵重仪器设备共建共享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我省高校教育装备建设和实验室安全建设管理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高校装备建设投入不足、增幅逐年下降,有出现负增长的危险;不少高校连续多年仪器设备总投入跟不上在校生人数的增长,将近一半的高校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不达标,部分高校生均仪器设备值 达不到基本办学条件,设施设备陈旧;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一些高校安全意识淡薄,机构、制度不健全,工作机制不顺,实验室安全存在不少 隐患;高校装备和实验室管理队伍、技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高校贵重仪器设备共建共享工作相对滞后,仪器设备利用率偏低,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朱超华副厅长强调:全省高校装备建设工作和实验室安全建设管理工作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要切实加大装备建设的投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努力提高生均仪器设 备值;要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的暂行规定》,采取切实有效 的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并以此推动学校整个装备建设和管理工作;要切实加强高校装备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实 验技术人员工作量计算、绩效考核、福利待遇、职称评定、岗位设置与聘任等方面的制度,切实解决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待遇、使用、晋升等问题,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积极推动贵重仪器设备的共建共享,提高使用效益;要加强高校实验室、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等基础条件的建设和管理,巩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成果;要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强化我省高校物资采购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朱超华副厅长要求:省教育厅装备中心要加强对高校装备建设工作和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指导,对问题较多的学校必要时予以通报批评。
会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代表在会上介绍了本校装备建设和实验室安全建设管理工作的经验,省教育厅装备中心调研员谢国强宣读了教育厅关于成立省教育厅高校装备建设与实验室安全管理专家组的通知,朱超华副厅长向省教育厅高校装备建设与实验室安全管理专家组15位成员颁发了聘书。会议最后,省教育厅装备中心主任彭红光作了会议小结,并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
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篇2
1.1实验室多设在学院楼内
实验室多设在学院楼内是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无论学校是否成立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也不管学校采用何种管理体系,作为专业实验室,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大多设立在学院楼内部,没有专门的实验楼宇。这就导致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外部通道相对较为狭小,消防栓、逃生楼梯等远离实验室。
1.2实验室多、分布零散
实验室多、分布零散是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在构成上的特点。随着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发展,开展实验教学的学科越来越多。一般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包括会计实验室、物流实验室、金融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仿真模拟实验室等[2]。受到实验室多设在学院楼内部的限制,这些实验室往往分布在不同的楼层,对实验室的集中化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
1.3实验设备以计算机为主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与理工类实验室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实验设备以计算机为主[3]。一间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内的计算机少则几台,多则上百台。因此,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最易发生的是电器火灾,并且一旦发生火灾其传播速度快,损失巨大。
1.4实验室使用人员复杂
由于实验室既是教学场所,又是科研阵地,同时也是社会服务基地,因此使用人员较为复杂[4]。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使用人员既有学生也有教师。由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础性与交叉性特征,因此在学生的范围上往往涉及多个学院多个年级多个专业的学生。例如,物流实验室的使用学生既包括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的学生,也包括工程学院物流工程的学生,同时也有选修物流管理第二学位的学生。
2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存在的问题
2.1安全设施投入不足,摆放随意
长期以来,学校或者科研单位把大部分资金用在科研上,认为这才是物尽其用,很少用在安全设施方面,因此造成安全设施投入不足[5]。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内一般只配备1~2个干粉灭火器,摆放位置比较随意,甚至为了实验室环境美观,摆放在较为隐蔽而不易拿取的角落。更为严重的是,实验室安全设施虽然由保卫处等校级机构统一配发,却往往是日常检查的盲点。
2.2安全教育覆盖面不全,存在漏洞
安全教育是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最好措施。从对象上而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多针对于学生进行,往往忽视对教师及其他使用实验室人员的教育,一旦发生事故,教师就无法有效组织学生逃离灾害现场。从内容上而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多侧重于介绍消防器材的使用、灌输安全理念等,很少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模拟演练,经济管理实验室容纳人数较多,因此,人流的疏散将可能成为逃生隐患。
2.3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明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实验室人员被列入教辅人员,以人才派遣方式用工。工资和待遇的落差使实验室人员缺乏归属感[6],无法真正把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当成事业,凡事得过且过,对于实验室安全这类难以量化的责任更加不愿负担,安全意识薄弱。当然,高校普遍存在的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安全工作是有投入没产出的糊涂观念,也使实验室人员不重视实验室安全建设[7]。
3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建设
搞好实验室安全不仅是保护使用人的安全,也是保护学校安全和社会安全,只有真正做到“安全”,才能使实验室发挥最大的效能。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资金投入以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而且需要部门间合作以推进实验室安全运行,更需要制度完善以提升实验室管理效果。
3.1安全设施
安全设施是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建设的物质基础,它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前提,也是安全事故发生时最直接有效的减灾手段。1)人性化。在配备安全设施时,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特点,以学生、教师及其他实验室使用人员为本进行思考[8]。由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多计算机等电器设备,多为电气事故,在事故发生时实验室内会因断电而漆黑一片,此时若实验室内正在上课,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恐慌,而这又可能引发撤离时拥堵踩踏次生灾害。因此,一方面可以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内设置夜光地贴,标示逃生方向,方便有关人员有序撤离;另一方面可以在灭火器上方设置夜光定位贴及夜光使用方法贴,方便有关人员在火灾第一时间找到灭火器并正确使用,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2)专门化。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由于涉及学科众多,不同学科的实验室布局各不相同,因此安全设施配备必须因地制宜。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实验室应当配备足够的灭火器,而诸如物流实训室等有实物实验设备的实验场所,还应当配备急救箱、千斤顶等意外救援设备。夜光地贴的设置也应当根据实验室内部布置的不同而作专门化铺设。3)有效化。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设备的配备必须满足其特定的要求。针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多电器事故的情况,必须配备能够扑灭电器火灾的泡沫灭火器。并且灭火器的摆放位置必须在明显且易于拿取的地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由于要排布大量网线,实验室内地面高于室外地面,因此在设置夜光地贴时应当在台阶处张贴“小心台阶”的标示。
3.2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建设的核心。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为原因或者疏忽大意造成的,因此对人的教育可以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9]。1)系统化。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系统化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及科研人员、学生三个方面。首先,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定期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组织的专业化训练与考核[10],熟练掌握各种安全设施的使用方法,熟悉各实验室的空间布局特点及内部设备,懂得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置方法,能够系统地向教师及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对于未能通过安全考核的人员不得安排上岗。其次,任课教师及科研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会正确使用各种安全设施,懂得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置方法,了解所使用实验室的空间布局特点及内部设备,能够在灾害发生时组织学生有序撤离。最后,学生必须定期接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并通过考核[11],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会正确使用各种安全设施,懂得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置方法。安全考核将与学生的课程成绩挂钩。2)多样化。首先,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应到做到内容多样化。包括实验室安全理念教育、安全设备使用教育、实验设备使用教育等[12]。其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应做到形式多样化。传统的教育形式以口头讲授和实物演示为主,教育对象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在新时期,可以加入视频学习、网络考核、模拟演练等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丰富教育对象的学习途径,改善教育对象的学习效果。最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应做到教育途径多样化。课堂教育固然是安全教育的主阵地,校园广播、宣传栏亦可以发挥作用,使有关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教育。3)经常化。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教育一般安排在第一堂实验课之前,难以做到常态化。由于人们的安全意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因此,安全教育应当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强化的过程。一方面,实验室人员可以以突发安全事件为契机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实验室人员应当引导实验室使用人员进行自我学习[13],如利用网络对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行积分,要求实验室使用人员定期完成网上安全教育的学习。
3.3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建设的运行载体,安全管理服务于安全设施和安全教育,是两者发挥作用的保障。1)制度化。安全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必须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14]。根据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特点,制定实验室安全用电管理条例、实验室安全卫生条例、实验室临时借用条例、实验室安全检查防护维修条例等,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规范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的行为,杜绝灾害事故的发生。2)责任化。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麻痹大意,因此提高责任意识是当务之急。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由于其通用的特性,一般一个实验室管理人员要负责多间实验室,其工作量可能是其他类型实验室人员的数倍。要实现责任化,必须实现“权、责、利”一致。要赋予实验室管理人员一定的权力,发挥其工作创新能力;明确每位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做到时间上不断档,空间上无盲点;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实验室管理人员考评体系,作为绩效管理的一部分,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现代化。首先,现代化的监控设备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在经济管理实验室安装高清摄像头,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异地管理与远程办公,数字图像技术可以清晰捕捉实验室的每一个角落。其次,门禁系统的使用可以有效杜绝非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保证实验室秩序井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以准确查找到相关责任人员[15]。最后,学校层面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使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分享其他实验室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取他山之石,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
4结语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方面和支撑,安全建设既是实验室建设的常规工作也是重点工作。安全设施、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是实验室安全建设的三大支柱,只有管好、用好安全设施,经常、反复做好安全教育,定期、负责进行安全管理,才能为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经济管理学科更快更好地发展。
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篇3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现状;管理实践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是体现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既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护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障,实验室安全与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实验室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功能逐步提升,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活动日趋频繁,各种实验安全隐患日益凸现,已引起高校自身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教学科研正常运行及不断创新的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是高校实验室管理职能部门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实验室的安全事故
高校实验室具有财产集中、技术密集、危险性相对集中、人员结构复杂和高级人才集中等特点,因此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防火、防盗、防爆、防辐射等。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主要分为如下。
1.火灾事故。造成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乱扔烟头,引起着火等。这类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任何实验室都可能发生。
2.设备损坏事故。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高速运动的设备因不慎操作而发生碰撞或挤压,导致设备受损。这类事故多发生在用电的各个实验室。
3.设备或技术被盗事故。造成这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室人员流动大,设备和技术管理难度大,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这类事故是实验室安全常发事件,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影响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转,甚至有可能造成核心技术的外泄。
二、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与应对策略
1.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职责。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机构参差不齐,职责不统一,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安全责任不明,安全制度不完善,安全检查不力等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还大量存在。多数高校实验室现行的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是保卫处,一方面,由于学校保卫部门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很难实现实验室安全的专业管理;另一方面,由于保卫部门和实验室管理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够明确或者由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足,导致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往往成了校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另外,由于高校的扩招,实验室紧张甚至超负荷运转的情况非常突出,致使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落到实处,现有制度执行不力或缺乏检查督促。实验室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校园安全行政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建成分级负责、考核科学,制约有力、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合理分工,合力共抓落实,抓监督,将实验室安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良性轨道,确保实验室安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及防范技能。安全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术水平低下、安全知识欠缺、安全素质教育与培训的缺乏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应有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倡导安全文化,通过开设通识选修课,构建网上安全知识普及教育信息系统,真正把安全教育作为一种常态教育,纳入大学生始业教育和教职员工岗前培训的内容;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与技能。
3.注重实验室安全环境文化氛围建设。从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人手,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重视情感融入和亲和力,变强制灌输为潜移默化,化枯燥无味为趣味横生的安全活动,着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文化氛围,是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观念的有效途径。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可以让师生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接受安全教育和熏陶,营造实验室安全与环境文化氛围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之一。通过编写印发实验室安全技能手册、宣传单、安全广告、宣传画以及开展实验室安全讲座等,从观念、道德、情感和品行等方面影响师生员工,帮助他们树立安全责任感和安全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安全素养,加强他们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其自觉满足学校对安全健康的要求。
三、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1.规范基础设施建设.杜绝实验室安全隐患。实验室基础条件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首要条件。我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问题,从源头抓起,把安全建设标准纳入实验室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中,加大实验室安全设施投入力度,在实验室新建、扩建过程中,以保证安全为前提,按专业实验室的特点,充分考虑实验室的设计、建设、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安放及实验室水、电、气等管线设施的规范、完善问题。
2.建章立制。完善安全管理网络。制度完善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实验室的安全建设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针对实验室安全发展的新形势,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家和管理人员修订相关的实验室安全制度。制订了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建立了环境设施规范使用、安全检查防护维修制度。我校还实施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实验室安全是一个由多方面工作构成的整体,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来进行归口管理。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具体由实验员负责实验室安全的日常管理。保卫处负责实验室消防等公共安全。
3.转变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验室开放力度的加大,在新形势下,实验室安全工作迫切需要我们积极转变安全管理模式,倡导安全服务,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加大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利用信息化、科学技术和文化手段,变事后型为预防型的管理,要从传统的行政手段、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要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利用科学技巧与方法的管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千百年来无数血的事实形成的教训,预防工作,教育为先。我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纳入新生的始业教育,启动实验室安全培训准人制,并将培训及其考试制度化,与学生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作为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经过安全教育培训才能进入实验室。为了充分发挥领导的示范效应和权威效应,教育对象范围从师生、基层领导扩展至学校决策层领导,以加强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对进入实验室实验的学生进行专业安全知识培训,将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技能纳入实验考核的范围,并给以学分承认,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重视。
四、结束语
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篇4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管理水平
前言:
近年来,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很多学校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关注,并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对学生实验课程的规划和实验室的建设上。实验室是学生开展实验课程的主要场所,随着资金投入的增加,学校实验室规模也随之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安全管理难度的大大提升。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保证学校师生安全。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限制因素
(一)安全意识缺乏。意识决定行为,安全意识的缺乏是限制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一些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缺乏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对其产生原因进行阐述[1]。一方面,学校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不足,安全会议未能按时召开,且未能将实验室安全工作放在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位置,导致学校师生及管理人员也对这一工作不予重视。另一方面,学生平日里生活、学习事务较多,且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也使其安全意识较为缺乏。
(二)安全建设投入不足。现阶段,虽然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展了对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但是在资金分配上,往往仅将资金投入到实验室器材采购、实验室规模扩建等方面,在安全建设上投入较少,安全设施配置明显不足。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一些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甚至部分学校并未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责任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很多具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学校,执行力度也相对较弱,缺乏专门的安全检查小组和系统的管理体制,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每个部门都可以管理,在出现安全问题时,各个部门又相互推卸责任,无法及时负责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消极的影响作用。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强化措施
(一)提升全员安全管理意识。首先,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重视安全文化教育。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向学生渗透实验室安全方面知识。学校也应设置专门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或讲座,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并在校园设置安全教育条幅、张贴安全教育海报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实现安全意识的提升。其次,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将实验室安全管理意识的树立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尤其是在新实验室投入使用之前,应先面向全员开展安全教育。
(二)加大安全建设投入力度。安全设施的配置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首要条件。为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学校也应加大对实验室安全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新实验室建设中,应结合实验室专业特征,请专业人员对实验室进行设计,尤其要重视水、电安装等方面的安全性,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同时,对旧实验室进行及时改造,更新实验室通风设备和实验器材,保证安全通道的顺畅,设置齐全的安全事故抢救设施,从而提升实验室安全事故应对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应设置红外安防、监控系统等,避免实验室危险物品流失,或是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
(三)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予以支持,因而,学校应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和实验室特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从环保、安全、节约等角度,严格规范学校师生行为和管理人员工作方式,从而增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同时,学校应加大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细化各部门及人员职责范围,加强监督考核,避免管理缺口,保证在出现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实现实验室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结论:实验室作为学生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巩固所学知识、锻炼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学校应对当前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限制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全员安全意识的增强,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勇义.以人为本科学统筹全面提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1(11):160-163
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篇5
关键词:高校物理实验室;安全问题;预防
中图分类号:642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刘昱(1988-),女,吉林长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物理,吉林工商学院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其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物理需要理论知识与实验相互结合,所以物理实验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必修课程。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许多高校都加强了校内实验室的建设,但随之而来的仪器设备、易燃易爆物、具有放射性和辐射物质等危险品也不断增多,如果实验室内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当,很容易造成人身安全及财产上的损失[1]。因此,物理实验室内的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使学生能处在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中。
1高校物理实验室的特点
高校物理实验室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2]。在这里笔者简单对高校物理实验室的特点进行阐述。
1.1实验室类别多,管理难度较大
高校物理实验室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实验室类别多,管理难度较大。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许多高校建立了种类繁多的物理实验室,例如,基础物理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基础光学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等等,以此保证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扩大了学生的学习活动范围,但与此同时,对这些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实验室种类比较多,导致其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大增加。
1.2实验室设备种类繁多
不同类别的实验室要进行不同种类的物理实验,因此实验室内部的实验设备也有很大不同,而且往往一个实验室内,就具有多种的实验设备。比如,在光学实验室中,就需要具备平面镜、凸透镜、光屏、分光计、钠灯、汞灯、氦氖激光器等多种光学元件,在基础物理实验室中,就需要具备压片机、电子天平、万用表、容量瓶、压力计、温度计、导管等设备。由此可见,不同实验室内的设备各有其独特的属性和特征,而且种类繁多,另一方面,这些实验设备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也有很大的区别。
1.3实验活动频繁,人流量较高
为了保证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物理实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高校中的物理实验室大多数属于开放实验室,除了教师教学时间以外,平时的生活中学生也可以自由的在实验室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因此实验室内实验活动频繁,参与实验的人数比较多而且流动性大,同时实验设备也经常被使用。如果学生的实验经验和安全意识不足,或者学校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极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实验设备、实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一些不良后果。所以,学校一定要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2高校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应措施
2.1完善实验室安全建设与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实验室安全建设与安全管理制度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基础条件[3]。首先,将实验室内的安全建设完善,对各个实验室做好防水、防电、防火的三防工作,必要地点放置灭火器和绝缘物件,在遇到触电、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通过这些安全设备能及时有效的制止安全事故继续恶化。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将这些管理制度张贴在实验室内明显的位置,以此确保每位实验操作人员都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按照这些规章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活动,使高校物理实验室变得制度化、规范化。
2.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加强对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到实验室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并在问题出现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学校可以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安全培训,以切实的提高学生对安全技能的掌握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或者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要求,只有接受了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没有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则不能进入,以此加强他们对实验室安全常识的重视。总之,想避免实验室内的安全事故,一定要先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3排除一切实验室内的不安全因素
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除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他们自身安全意识以外,还要及时的发现和排除实验室内的不安全因素,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例如,高校可以设立实验室安全员的岗位,安全员要对实验室进行定期的巡视和检查,检查水管和开关水龙头是否老化,下水道有无堵塞,电器安装是否符合规范,消防设施是否到位,实验室外的走廊是否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等,这能很大程度的降低实验室内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结束语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保证实验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4]。另一方面,实验室的安全环境也是进行人才培养和进行相关实验活动的基础条件。因此,希望各高校能通过完善实验室安全建设与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排除实验室内的不安全因素这三种方法,彻底杜绝物理实验室中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黄雄辉.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41-243,252.
[2]刘有旺,方茜,李雅林等.关于高校实验教学中安全问题的思考[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8):766-767.
[3]李曦雯.高校物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3,16(4):191-193.
[4]黄慧娴.浅谈高校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11-12.
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篇6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011-02
丁肇中教授说过:“做实验确实非常重要,因为任何理论缺少实践证明都是没有用的,实验可以推翻理论,理论绝对不能推翻实验。”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地位。
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各高校在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方面均给予了相当的重视,逐渐改变以往实验从属理论教学的地位的做法。随着实验课程的增多、实验设备的增加,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事故预防等工作变得更加重要。文章从高校物理实验室的特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内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等三个方面展开。
一、高校物理实验室的特点
高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实体,是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和保证,也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物理实验室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验室类别多,管理难度大。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因此,高校理工农科大部分专业都需要学习大学物理课程,物理实验自然成为一门面向高校大部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除此之外,理工科的学生还需要学习一些专业性更强的物理相关课程以及对应的专业性物理实验。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高校针对师生实验教学的诉求建立了多种类别的物理实验室,包括基础物理实验室、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基础光学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实验室、单片机技术实验室等。众所周知,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共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但是每个实验室因为实验课程与设备不同在安全管理上又有所区别。实验室类别多,管理难度大是高校物理实验室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2.实验室设备种类繁多。不同类别的实验室,使用到的实验设备自然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实验室,也需要配备多种实验设备才能顺利进行实验。不同的实验设备有其独特的属性和特征,因此在实验室的管理上要特别注意不同实验设备的操作规程和使用注意事项都不尽相同。比方说,在光学实验室中,最重要的是对光学实验仪器进行防尘,保护光学元件的表面,做好防尘防潮的工作;但是对于电学类的实验设备,如果长期不使用,就要定期给实验设备通电,保证实验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可见,实验室设备种类繁多是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难点。
3.实验室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物理实验室承担了高校大部分专业学生的基础实验以及理工科学生的专业物理实验。由于参与实验的人数多且流动性大,势必会造成实验室实验设备使用频繁。同时,由于实验经验和安全意识的欠缺,极有可能带来实验室安全隐患。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实验设备、实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实验人员的操作能力、安全意识直接决定了实验的安全。因此,提高实验人员的操作能力、安全意识是最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内容
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实验中一切人、物、环境状态的管理和控制,是一种动态管理。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内容可以大致归纳为实验室及实验设备的安全、实验教学过程的安全以及实验人员的行为安全三个方面。既要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保障实验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要确保实验室及实验设备正确安全地使用。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针,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推行有效地检查制度,建立正确的实验室安全意识,把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意外防范于未然。目前,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1)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合理的安全检查;(2)实验室设备设施老化,安全隐患大;(3)实验人员安全观念不强,安全意识不深。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
针对以上几个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三点改善的措施:
1.完善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是实验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是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的规则。所有实验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承担工作任务,服从工作安排,共同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科学管理的高校物理实验室。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共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我们应该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建立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当然,针对不同类别的实验室要建全各自适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安全操作规程,并张贴在实验室最显眼的位置。健全的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要做到明确责任分工、逐级落实,各负其责。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级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和责任追究,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2.建立安全员制度,推行有效的检查制度。建立一支专业的实验室管理队伍,是顺利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管理好物理实验室的必备因素。有经验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仅具备专业的实验技术水平和实验创新能力,更重视实验设备仪器的正确使用、保养和维护,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正确安全地进行实验。因此,高校要给予实验室管理人员充分的重视、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设立专职实验室安全员,推行有效的检查制度。安全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检查和监督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包括电、通风、照明、消防、门窗等各个方面。比如实验室电闸开关是否正常工作,仪器设备是否出现漏电现象,消防器材是否配备齐全,安全通道是否堵塞,易燃品、危险品的保管是否妥善,废弃物的处理等等。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必须按相关规定设置明显的危险标识或危险警告标志;在实验室内部、走廊、楼梯等处安装明显的疏散通道指示标志。同时,要注意天气等外在因素带来的影响,如南风天注意关闭门窗,及时采取有效的除湿措施,预防实验设备因潮湿发生短路,断路现象。建立完整的实验室档案,有条理地管理实验设备仪器,从而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做好实验室工作记录,包括实验室安全工作记录(见表1)、学生使用实验设备记录、设备维护记录等。对于出现故障的实验设备仪器,及时维修;老化设备,及时报废,避免一切能够造成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3.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定期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实验人员的操作能力、安全意识直接决定了实验室的安全。因此开设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是相当有必要的。定期组织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指导教师进行实验安全培训。对于初次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说明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一些安全事故以及对应的处理方法,强化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使其掌握事故中的救援及自救方法。制定实验室安全预案,开展必要的事故预演活动。一旦发生事故,如何正确地处理是每个进入实验室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实验过程中如不慎发生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气源。根据可燃物性质迅速取用相应的灭火器材。及早向当地消防部门报警。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包括如何正确地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栓,如何从事故中逃生等。
四、结语
高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实体,是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和保证,也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作为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保障实验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要确保实验室及实验设备正确安全地使用。健全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实验室安全员制度,推行有效的安全检查制度;培养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是高校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三个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建萍.问题与对策:高校物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75-77.
[2]罗中杰,唐吉玉,李建军.大学物理开放实验室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学校教育研究,2001,(4):51-52.
[3]李曦文.高校物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3,(8):191-193.
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篇7
关键词:实验室 安全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64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既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安全与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之一。高校实验室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都应深入分析成因及隐患,探索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
1 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高校实验室规模小、底子薄,先天不足等问题使得实验室安全管理处在一个条件和闲难同在的关键时期。高校实验室存在实验仪器多、人员多、实验用品复杂等多种因素。许多高校部分实验室房屋结构设计不合理,出现线路老化、防火等级低等问题,给实验室带来许多安全隐患。教学设备陈旧、老化、落后及超期服役的现象是实验室火灾隐患之一。以笔者所管理的实验室为例,教学设备中,九十年代购置的大约各占1/3,许多仪器已进入维修高峰期,将其报废又难以保证教学、科研的需要。
针对实验室安全的专项资金不足,使得安全设施陈旧落后,形同虚设。实验室消防设施的配备不足、监控设施的形同虚设、应急动力供应的缺乏、门禁系统得不到实施等等都是实验室安全所不能忽视的方面。笔者所在的实验楼为8层,只有大厅的一个监控摄像头,其有限的监控范围使得实验室小件物品的丢失及师生的财产丢失只能以备案作为结局。
安全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的思想,存在着安全工作有投入、无产出的现象。现阶段学生对实验室安全意识的淡漠也让他们随时处于危险之中。不按实验指导老师的要求做实验;好奇心的驱使下随意的触碰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后的废弃物随意丢弃,甚至将废液直接丢进水池,为一己方便将他人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
制度体系不健全,监督追责不力。实验室是危险试剂和有毒药品相对集中的地方,而近年来高校的投毒事件皆是因为对有毒药品的管理没有做到位,使得学生轻而易举的就拿到剧毒药品,对他人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伤害。事故发生后不对事故进行深入的追责处理,息事宁人的态度让安全事故的严重性起不到警示作用。
2 实验室安全问题的管理策略
2.1 加大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及设备更新频率
实验室新建、扩建中,应按标准化实验室的要求,充分考虑实验室的设计、建设、仪器设备的安放、安装及实验室水、电、气、毒等设施的规范和完善问题。在改善和增加教学实验用房的同时,力争在保证学生教学实验室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配备相应的准备室,减少高浓度及有毒药品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要从基建设备费中每年提出-定比例用于常规教学仪器设备的更新,积极争取国家资助性建设项目经费及专项设备费。
2.2 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及装备水平
学校应在基本建设启动费中重点安排实验室安全建设项目,逐年增加实验安全设备维修费和实验室改建费等的经费比例,规范实验室必要的安全设施或者技术防范系统,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安装必要的监测、监控设备,使实验室尽可能符合国家和地方主管机构安全评价标准和要求。
2.3 提高实验参与人员素质及安全意识
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补充积极进取、责任心强的中高级人才加入到实验队伍中来,层层签订责任状,责任明确。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开展安全自救技能培训等种种举措并行,确保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学生这三个主要群体有安全人心,时时留心的安全理念。
2.4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及追责机制
各高校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校内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条例,同时各院系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在此前提下明确岗位职责。构建学校、职能处室、学院、实验室、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者的安全管理体系,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责任到人。
2.5 安全制度的完善及长效机制的建立
制度建设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是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行的强有力保障。国内高校需要借鉴国外大学的一些成功经验,在教育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深入开展安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通过组织校内外专家编写安全书本教材和电子教材,制作网络视频学习资料,建立安全考试与测试系统,不断扩大安全研究与实践成果;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来建立实验室安全的长效机制。
3 结语
“安全源于警惕,事故来自麻痹”。实验室安全无小事,它没有休止符,要常抓不懈。实验室安全事关师生的生命健康和安危,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各高校应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制度体系、教育体系、预防体系,确保实验室安全任务落实、管理规范、意识增强、防控措施都到位,通过狠抓落实,开创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2】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68-170.
【3】刘涛通,姚健.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9,(1):124.
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篇8
关键词:开放实验教学 材料化学实验室 安全隐患 安全建设
中图分类号:X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186-02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各高校加强了开放式实验教学建设。笔者以本校的《无机材料工学实验》课程为实践平台,通过设立综合型和研究型的自选实验项目,有利于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然而,材料化学实验室开放式教学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安全隐患,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2,3]。首先,材料化学实验室涉及材料合成所需的机械设备以及各类危险化学品。其中设备包括搅拌器、球磨机、高压反应釜、烘箱、马弗炉等;化学品包括具有腐蚀性的强酸强碱、易燃易爆的有机溶液、毒性较强的气体(如硫化氢)或重金属粉末等。其次,开放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而部分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动手能力和专业基础较差,这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提出了挑战。最后,实验室在开放过程中因实验项目与内容增多,仪器设备使用率高,而指导老师有限,发生安全和环保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加强高校实验室,特别是开放式材料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和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于2014年7月赴香港城市大学学习,期间对该校实验室的开放式教学以及实验室安全和环保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从中也学到了先进的理念和做法。该文整理了笔者在材料化学实验室安全建设方面的一些见闻和体会,提出了开放式材料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要点。即主要围绕安全常识的培训和考核、化学品的归档和安全管理、常用仪器设备的维护及安全教育、紧急应变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1 实验室安全常识
有鉴于材料化学实验室的特殊性,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通过安全管理人员组织的安全及基本技能培训,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制度。
1.1 良好的实验室习惯
态度决定一切,要得到可信的实验数据,必须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室习惯。实验室人员应保持工作台及地面整洁及干爽,不可在实验室内饮食或玩耍,不可在实验室内奔跑。在离开实验室前,应脱下实验服并彻底清洁双手。进行实验操作时只提取所需份量的化学药品。在实验进行中,不可离去不顾,应及时清理泄漏。留夜工作前,必须取得部门/系主任的批准。
1.2 个人防护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个人防护要做好。实验室人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佩戴手套及实验服以保护双手及身体,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及过热的表面;使用安全眼镜、护眼罩或面罩以防止受到溅起的液体、碎片及强光伤害。女生应将长头发束好并藏于实验服内。使用隐形眼镜的同学必须佩戴护眼罩。
1.3 玻璃器皿的处理
实验室人员不可使用破损的玻璃器皿。当从胶塞拆离或插入胶管时,应佩带防割手套。小心灼热的玻璃容器,避免烫伤。了解各种玻璃器皿的用途,如:烧杯、烧瓶、锥形瓶、量筒、移液管等,选用合适用途的玻璃器皿进行操作。
1.4 电力设备的使用
实验室人员应使用备有地线的电器和插头。切勿使用转接头或适配器,以免电路负荷过重。拔出工具的电源插头时,必须拉动插头,切勿拉扯电线。定期检查导线和插头是否有任何损坏。如果电器被弄湿,手湿或站在湿的地面上,均不可操作电器。在使用易燃气体(如:氢气、乙炔等)的区域应使用防爆设备。不允许单独进行带电工作。当工作于带电的电子电路时,不能触及接地的金属物体。
2 化学品安全
2.1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实验室人员应了解所用化学品的性质及潜在的危害。处理化学品时要遵从有关的预防措施及指示。进行化学反应的实验时,不可将盛有化学品的试管或瓶口指向自己或他人。留意不稳定的化学品,有些可以在适当条件下自燃或爆炸,如金属锂和钠在常温下与水接触后迅速燃烧。摆放大瓶化学品应不高于肩膀的高度。在实验室室内活动须提高警觉,提防其他人突然改变移动方向。假如手拿玻璃器皿或化学品,而又不小心跌倒,应尝试将手上的玻璃器皿或化学品抛到远处,离开自己及其他人。此外,实验室内所有容器必须盖好并标明成分、名称、配置日期、拥有人姓名及实验室房号,不可使用任何没有标明成分及名称的化学品。切忌用嗅觉来分辨化学品。
2.2 有害废料的处理
材料化学实验室每天都产生大量的化学废料,如随意的将这些化学废物倒入洗手盆或厕所,势必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根据国家环保总局15号文“关于加强实验室内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我国已将实验室的污染纳入环境监管范围[4]。根据实验室废弃物排放的特点和现状,对少量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经稀释后排至室外。而大量有毒气体必须经过处理如吸收或充分燃烧,然后才能排到室外。化学废液则需弃置于指定的容器,标明废物的种类和存放的时间,并填写有关记录。含有重金属离子(Cr、Ge、Cu、Mn)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不稳定化学品的报废应遵从操作指南,如废锂片可置于水中销毁,但如果投入速度过快,可能会应反应过于剧烈产生爆炸。玻璃碎片应弃置于指定垃圾桶内,以防割手。
3 材料化学实验室几种常用设备的使用
实验室人员应了解常用机械设备的危险性,掌握其操作方法,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1 离心机及行星式球磨机
遵守操作指示,该类设备必须牢固于其位置,确保其振动不致令物件倒塌。不得佩戴领带、手套及穿着宽松衣物。确保负载平均分布。锁上盖板,才能操作设备。当设备未完全停止前,切勿打开。
3.2 高压反应釜
只有受过训练的人才可操作高压反应釜。明白操作指示才可操作高压反应釜。在高压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未冷却回复正常前,切勿打开。在打开高压反应釜时,应站在有铰链的一边,操作时需使用隔热手套。
3.3 压缩气罐
使用合适的减压阀,防止减压阀沾上油脂或润滑剂。气罐应保持直立,并要牢固系紧,防止翻倒。不可强行用力开启气罐阀门,尤其是当阀门被卡住时。用手推车来运送气罐前,必须先把气罐阀门关上及拆除减压阀。将气罐放置于远离火源的地方。处理及使用压缩气体时,必须戴上安全眼镜。
3.4 通风橱
所有涉及挥发性化学品的工序,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各通风橱有其特定的用途,须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通风橱。化学品要放在通风橱深处并尽量把玻璃柜拉下以便有效抽走烟雾。切勿将通风橱用作储物用途。尽可能使用最小量的化学品及较慢得反应速度进行实验,务求减低烟气的产生。
4 紧急应变措施
实验室应建立紧急应变预案,并定时演练,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应变能力,降低灾害的损失。
4.1 火警
实验室人员遇到火警,保持镇定,同时高呼“火警”,向附近的人示警。立即撤离发生火警地点。敲破火警钟玻璃。关上所有自掩门、扇门及防烟门以防止火势及浓烟蔓延。按疏散程序离开大楼。
4.2 触电受伤
如有人触电受伤,切勿触摸触电者,并在第一时间切断电流(站立在木板、厚报纸或塑料垫上,并用不导电的木棍把触电者推离导电体)。如果曾受过有关训练并证实伤者的呼吸和心跳完全停止,立即进行心脏复苏法。及时与医院、校保安室等有关部门联系。
4.3 一般受伤急救处理
如果吸入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或一氧化碳等),应立即将伤员脱离染毒区域,搬至空气新鲜的地方,除去患者口鼻中的异物,解开衣服,同时注意保暖,有条件的话可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如化学品入眼,应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冲洗最少15分钟,然后根据酸碱两类不同物质再作如下处理:酸类灼烧用3%碳酸氢钠溶液淋洗;碱类灼烧用3%硼酸溶液淋洗,并再次用水冲洗。如被化学品灼伤,尽快将伤处置于水喉下冲洗最少15分钟。脱去染有化学物的衣服,然后按酸、碱两类不同物质作如下处理:酸类灼伤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类灼伤用醋酸溶液冲洗或3%硼酸溶液冲洗。最后用消毒纱布轻轻覆盖伤处,尽快送伤者去接受治疗。
5 结语
上述相辅相成的安全建设内容,都是针对开放式材料化学实验室所特有的安全隐患提出。通过普及安全常识,帮助实验室人员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通过加强专业教育,有助于实验室人员了解化学品潜在的危险性及防护方法;通过设备培训及紧急应变措施,能增强实验室人员的操作和应变能力。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材料化学实验室事故的发生,是开放式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为培养出更多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科学研究后备人才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灵均.《无机材料工学实验》开放式教学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4(24): 134.
[2] 宋刘斌.论地方高校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3):116-118.
[3] 陈曙光.《无机材料工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07(17):18.
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范文
本文2023-11-23 11:19:36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