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小马过河教案(优秀24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4-02-22 21:48:09浏览:407

故事小马过河教案(优秀24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促使教师思考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教学效果的提升空间。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小马过河》教案

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培养其机智勇敢的精神。

沙包(与幼儿人数相等)、平衡木四组

1、在音乐伴奏下,老师组织孩子们进入活动场地,进行队形队列练习,大圈--小圈--圆点--四队体操队形结束。

2、听音乐一起做热身运动。

1、每人一个沙包:

1)、幼儿自由玩沙包,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玩法。

2)、根据刚才孩子们的沙包玩法,集体练习。

2、介绍沙包的另一种玩法:小马过河小马过河玩法:平衡木四组,幼儿每人一个沙包 ,听到口令后,幼儿将沙包放于头顶上,两手平举,等上小桥--平衡木,平衡到达另一端,幼儿自由活动,也可以分组比赛活动。

规则:若沙包掉下或幼儿从平衡木掉下即为失误。

3、教师示范做动作。

4、幼儿在活动场地上自由练习头顶沙包两手平举的动作,老师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5、幼儿练习在平衡木上的动作,注意安全。

6、分组比赛:小马过河7、幼儿自我评价。

一起探讨沙包的多种玩法。

1、听音乐跟随老师做放松运动。

2、整理活动场地。

小马过河教案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能读准多音字 “磨 没”。

2.学会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正确地加上冒号和引号。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和小马为难时的心里想的儿句话的语气,能背诵并听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4.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初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2)理解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而第2次就过去了;

(3)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

教学难点:

(1)掌握生字“鼠”的字形、笔顺;

(2)理解“挡住、拦住、当然”的意思;

(3)理解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4)用词造句。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录音磁带、投影机、投影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教学课文第1、2自然段。

2.了解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和第1次来到河边过不了的河的经过。

(2)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读课文。要求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口。

小马为什么过河?(谁能用 “为了……所以……”说有句话)

(1)划出带生字的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2),了解“驮”的意思。

(1)“驮”是什么意思?什么结构?

(2)什么叫“挡住、拦住、磨坊”?

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

板书: 过不了河 趟过了河

填空: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 )的情况,然后写老马( ),最后写小马( )。

6.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朗读第1、2段课文后,说说“愿意”的意思。

(3)小马为什么过河?从哪里看出来的?

(4)朗读1、2自然段。

7.复习带生字的词语及有关的熟字(词)。

8.书写指导。重点指导“鼠”。“鼠”,上下结构,形体上小下大,共13画。上面半个6画,笔顺是,第8、9、11、12画均为点。最后一画是斜钩。

9.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为了……所以……

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趟过了河

小马过河教案

1、学习本课13个生字。认识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掌握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

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导书写生字,分析记忆字形

1、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字形和书写。

匹:共4画,笔顺是________

事:共8画,笔顺是________

然:共12画,笔顺是________

“愿、半、袋、挡、如、道”等字,可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熟字分析记忆字形。

麦:上下结构,上边是青字头,下边是折文“夂”,不要写成反文“攵”。

突:上边是穴字头,下边是大字加一点“犬”,不要写丢最后一点。

2、练习写字。

四、作业

1、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2、熟读课文。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

三、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汇报。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思考: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什么?

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

2、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五、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思考:小马是怎么过河的?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

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读有关句子。

小结:这是小马自己试着过了河才知道的。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

六、总结全文

抓住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七、作业

回家后把《小马过河》的故事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动脑筋试一试

牛伯伯 浅

小松鼠

小马过河教案

2、能围绕某一主题用轮流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在集体面前说话时语言比较完整,态度大方。

3、使幼儿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去试一试。

课件《小马过河》、图片。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知道大小、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改变的道理。

审美元素:故事通过小马过河遇到困难以及前后两次不同的处理方法,让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一、谈话,激发兴趣。

着。能不能过去呢?”

提问:你们猜一猜小马能不能过河呢?(幼儿回答)

二、老师继续讲述故事,激发幼儿讨论。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当讲到:” 松鼠认真地说:“当然!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呀!”

2、继续欣赏故事,讲到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子,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提问:小马是怎么做的呀?妈妈对小马说了什么?听了妈妈的话,小马又会怎样做呢?

3、继续欣赏故事,至故事结束。

提问:小马有没有过河?原来 ,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三、完整欣赏故事《小马过河》。

教师:我们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听一遍。

提问:1、小马帮妈妈做了什么事?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想的?

2、老牛伯伯对他说了什么?小松鼠又对他说了什么?(学说对话)

3、小马是怎么做的?

4、妈妈对他了说了些什么?(练习对话)

5、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又是怎么做的?

6、为什么小松鼠认为河水很深?老牛伯伯认为河水很浅呢?

7、组织幼儿讨论:通过这件事,小马懂得了什么道理?

你喜欢小马吗?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四、 迁移作品的经验。

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做的?(教育幼儿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结束活动。

小马过河教案

幼儿对看图说话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本节教育活动。

1、情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想故事情节。

2、知识: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3、能力: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

1、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提问:

(1)老牛说了些什么?(老牛为什么这样说?你说小马会相信老牛的话吗?)

(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小松鼠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为什么和老牛说的不一样?你相信谁说的话,为什么?)

(3)你猜小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2、展示课件、听录音提问:

(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

(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

(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3、教师总结: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4、幼儿自由看图讲述故事。

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延伸活动:继续为幼儿提供看图讲述的材料,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讲述。户外活动:

体能练习:幼儿广播体操、武术操。

游戏:卖蒜。自由活动:自选各种球类玩具。

安全提示:注意天热休息。在卖蒜过程中,钻时不要猛跑,后面的小朋友太危险。

小马过河教案

1.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将一讲。

3.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遇事自己动脑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设计说明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文

师:同学们,你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你是怎样克服的?

生各抒已见

从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困难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解决。

2.指名读书,相互评价。

3.开火车读词游戏

深浅 拦住 甩甩尾巴 仔细 低下头

4.谁愿意当“小老师”检查识字情况?

(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

5.猜字游戏

6.理解课文中不懂的词语。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互帮互学,解决困难,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论读后的收获。)

预设:

(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小马在妈妈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实践,终于渡过小河把小麦驮到了磨坊。

(2)小马在去磨房的途中遇到了老牛和松鼠,他们告诉小马的答案不一样。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而小松鼠却说:水深得很哩!昨天,他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到这条河里淹死了。

(3)妈妈教给了小马做事情应该要多多动脑,多多实践的道理。

2.“同样一条河,老牛说很浅,松鼠说很深。他们说的对吗?”自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想法。

(1)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抓住“为难”“立刻”“吃惊”“连忙”“难为情”等词语以及小马过河时想的、说的话,老牛、松鼠说的话,小马和老马的对话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分角色朗读。

(学生自由读书,回答问题。)

3.师: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小马是怎么做的?

生:回家问妈妈。

师: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吗?

展开讨论。

说一说,写在小本本上。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使学生的见解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展开想象回答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四)复述课文,拓展延伸

1.复述课文

2.拓展阅读:

故事《小猫刮胡子》、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感悟“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的道理。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3.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才漂亮,小组交流后描红、写字。

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独立学习的习惯。

小马过河教案

一.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表现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理解第七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多媒体课件。 老马。小马。老牛。松鼠的头饰。

一、 故事导入 ,板书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出示课题)

(2). 教师讲述:“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飞快地向磨房跑去。”

(3).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来看录像,边看边思考:小马几次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怎样呢?”(放录像)

(4).学生回答。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标出自然段。

2.开火车检查朗读,师生评议。

3.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量词。

一( 座 )马棚 一( 间 )磨房 一( 只 )松鼠

一( 匹)老马 一( 条 )小河 一( 棵 )大树

一( 匹)小马 半( 袋 )麦子 一( 头 )老牛

过渡:这几种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1——6自然段,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回答事物之间联系。(教师连线)

一( 座 )马棚 一(间 )磨房 一( 只 )松鼠

一( 匹)老马 一( 条 )小河 一( 棵 )大树

一( 匹)小马 半( 袋 )麦子 一( 头 )老牛

2.(出示老牛、小马图):找出老牛和小马的对话,指导感情朗读。

3.男女生分角色感情朗读第一次对话。

4(出示松鼠、小马图)松鼠为什么认为小马会淹死呢?

5.指导感情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过渡:听了松鼠的话,小马又连忙收住脚步,不知怎么办好。于是它跑回家里去找妈妈。学到这里,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马呢?并说出你的理由。

为难

(板书: 老牛 浅

小马{问{松鼠 深

妈妈

6思维拓展:假如你是这匹小马你会怎么做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看板书质疑问难。

2看图讨论:同是一条河,老牛为什么说河水很浅?松鼠为什么说河水很深?它们谁说的对?(出示老牛、松鼠、小马图)

回答:因为老牛( ),所以它说( )。

因为松鼠( ),所以它说( )。

3.思维拓展:假如有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河,来问你,你该怎样回答?

4.妈妈是怎样教育小马的呢?

(三)自读课文第七段

(1)、找出不懂的词语。

(2)、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多读几遍,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板书:试)

(3 )、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看图回答)(板书:趟过去)

(4)、小马趟过河以后,有什么感受?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板书:不深不浅)

(5)、看图回答问题:为什么小马的感受与老牛、松鼠说的都不一样呢?(按“因为小马既不像( ),也不像( ),所以( ).的句式回答。)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

过渡:课文学完了,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动脑筋 亲自做)

五、总结课文: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答案。

六、古诗欣赏:

宋朝大诗人陆游写了一首诗,说明实践的重要。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移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八.兴趣作业 :

1.讲一讲:把《小马过河》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写一写:假如有一只猴子要过河,会怎样?请你以“小猴过河”为题,自编故事。

小马过河教案

1、学会生存,理解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连蹦带跳,昨天、试试”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说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理解第七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一课时

生字、新词卡片、课件

(含教法及要求)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文题目。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板书课题)

二、1、朗读课文,请开课本,对照拼音朗读课,读准字音,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生对照拼音,自学课文。

3、指名分别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

三、再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对照拼音,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灾车朗读生字。

3、去掉生字卡片上的读音,认读生字。

4、课件投影出示本课的词语,学生认读。

“马棚、一匹马、做事、麦子、驮到、磨坊、一条小河、伯伯、淹花、昨天、叹气、亲切、试试、深度”

5、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认真朗读。

四、小组学习、分享识字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识字的方法。

2、汇报识字的方法:

(1)熟字相加:木+朋=棚,土+刀=切,口+又=叹

(2)熟字加偏旁:故+亻=做

(3)师和生一起玩猜字游戏。师指字,生猜字。

五、开展朗读比赛

分组练习,展开比赛,要求读准字音,声音要洪亮。

六、课入文章,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1、(出示基本和小马图),生找出老牛和小马的对话。

2、男女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第一次对话。

3、(课件出示松鼠和小马图)松鼠为什么认为小马会淹死呢?

4、拓展思维:假如你是这匹小马,你会怎么做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看板书展疑。

2、找出不董的词语。

(1)难为情——准难为情?它为什么难为情?难为情的话怎么读?

(2)亲切——怎样读出亲切的语气?

3、看图讨论:同是一条河,老牛为什么说河水浅?松鼠却说河水很深?谁说得对?

回答:因为老牛( ),所以它说( )。

在为松鼠( ),所以它说( )。

4、拓展思维:楣如有一头大家和一只小白兔要过河,它们来问你,你该怎么样回答?

(三)自读第八自然段

1、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多读几遍,想想是什么意思。

2、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看图回答)。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

过渡:学完课文了,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动脑筋,亲自做)。

(五)课堂总结

学习了小马过河的故事,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光听别人说,要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小马过河》教案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

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

的那样深”?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3课时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我们上一课学了《坐井观天》,同学们很喜欢读,今天我们再

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板书课题。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

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

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

匹:是三声,不要读成“p”或“p”

如:读二声,注意和方言区别。

突:读一声,不要读“t”。

然:读“rn”,不要读成“yn”。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

一件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

1、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词,读一读。

2、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3、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助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换上“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词语。

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读有关的句子。

走。小马是怎么想的?读有关的句子,指导读出语气。小马想的话,轻读。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这里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

边读书,教师边出示挂图(小河、老牛、松鼠的图片或幻灯片)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它们之所以说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这里可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

(3)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

老牛说河水浅,小马“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步。“立刻”、“连忙”两词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的意思,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话,不敢过河了。小马既不动脑筋想一想,又不敢试一试,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1、小马问老牛的话,后面是问号,要用疑问的语气读。老牛的回答,说得平静,因为它认为河水很浅,要读得平缓。可以让女同学读小马的话,男同学读老牛的话,分角色练习朗读。

声音要高一点,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一些,连着读,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要加重些。

3、“小马吃惊地问”,不是一般地问,“吃惊”,吓了一跳,表示小马害怕,紧张。教师可示范,读出语气来,再让学生练读。

4、第六自然段中小马“叹了口气”说的话,是拿不定主意,无可奈何,只好回去问妈妈,要读得轻缓。

5、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理解课文、学习生字

思考: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什么?

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用小黑板出示:“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2、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小马来到河边,老牛说河水浅,它“立刻”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不敢过河了。全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只是听别人一说就信以为真,一定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础上,再亲自试一试。因为别人说的,往往只适合别人。别人说的对不对,要想一想,并实践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思考:小马是怎么过河的?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

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读有关句子。

这是小马自己试着过了河才知道的。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

小马妈妈的话,要用诱导、亲切的语气读。小马的话中“过.....过不去”,“没......没想过”,这两处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内容,而表示说话时心里很为难,所以是断断续续的。要指导学生用难为情的语气读。

抓住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1、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字形和书写。

匹:共4画,笔顺是:

事:共8画,笔顺是:

然:共12画,笔顺是:

“愿、半、袋、挡、如、道”等字,可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熟字分析记忆字形。

麦:上下结构,上边是青字头,下边是折文“夂”,不要写成反文“攵”。

突:上边是穴字头,下边是大字加一点“犬”,不要写丢最后一点。

2、练习写字。

(1)每个字写三遍。

(2)自己对照范字,评一评,自己哪个字写得好,还有什么不足。

(3)组内相互评议,在写得好的字下面加点。

(4)在评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再练写生字。

1、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2、讲《小马过河》的故事。其他同学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3、编课本剧表演《小马过河》。其他同学评一评,表演得怎么样。

4、想象,小马过了河,在回答的中上,又遇到松鼠、老牛,回到家里,见到妈妈,它会说些什么?其他同学评一评想象得怎么样。

小马过河教案

2.学会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正确地加上冒号和引号。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和小马为难时的心里想的儿句话的语气,能背诵并听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4.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初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2)理解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而第2次就过去了;

(3)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

(1)掌握生字鼠的字形、笔顺;

(2)理解挡住、拦住、当然的意思;

(3)理解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4)用词造句。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录音磁带、投影机、投影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教学课文第1、2自然段。

2.了解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和第1次来到河边过不了的河的经过。

1.揭题,明确阅读思路。

(2)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读课文。要求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口。

2.朗读课文。

小马为什么过河?(谁能用

为了所以说有句话)

3.自学生字词。

(1)划出带生字的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2),了解驮的意思。

4.检查自学情况。

(1)驮是什么意思?什么结构?

(2)什么叫挡住、拦住、磨坊?

5.理清课文思路,练习说话.

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

板书:

过不了河

趟过了河

填空: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的情况,然后写老马(),最后写小马()。

5.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朗读第1、2段课文后,说说愿意的意思。

(2)老马听了小马愿意帮助妈妈做事,老马高兴地说,这里能用连蹦带跳吗?为什么?

(3)小马为什么过河?从哪里看出来的?

(4)朗读1、2自然段。

6.复习带生字的词语及有关的熟字(词)。

7.书写指导。重点指导鼠。鼠,上下结构,形体上小下大,共13画。上面半个6画,笔顺是,第8、9、11、12画均为点。最后一画是斜钩。

8.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为了所以

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趟过了河

小马过河教案

1、使幼儿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勇于尝试,认真完成任务的道理。

2、理解故事内容,并丰富词汇:磨坊-磨面的作坊,也叫磨房。趟-从浅水里走过去。难为情-不好意思。

1、老牛、松鼠、小马贴绒教具各一个。

2、活动前训练幼儿踩高跷。

3、高跷、沙包(粮食)、小河、小椅子。

一、结合贴绒教具,教师讲述故事。

二、通过提问,加深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老马交给小马一个什么任务?(把半袋麦子驮到磨房去)丰富词汇:磨房。

2、小马遇到小河挡住了去路,它不知还能不能过去,它去问谁了?怎么问的?牛伯伯说什么?小松鼠又是怎么说的?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丰富词汇趟和难为情)

3、小马完成妈妈交给它的任务了吗?(教育幼儿遇事要多动脑筋,认真完成任务)

三、游戏《小马运粮》,体验完成任务的快乐。

教师:老师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能完成吗?

讲解游戏玩法:幼儿每人一对高跷,游戏开始,"妈妈"带领"小马"踩着高跷跨过"小河",穿过"小树林"(小椅子),把"粮食"(沙包)运回家。

四、欢庆胜利。

带领幼儿体验完成任务的快乐。

附:故事

小马过河

在一片树林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小马渐渐长大了。老马对小马说:"你长大了,要学会帮妈妈做事了。你把这半袋麦子驮到磨房去吧。"小马高高兴兴的驮着口袋出了门。

小马第一次去磨房,走到河边,它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就问河边的老牛,"牛伯伯,这河水是深还是浅呢?"老牛说:"河水很浅很浅,过河很容易。"小马刚要下河,小松鼠连忙喊道:"小马!别下河,河水很深很深。前几天还淹死了一只松鼠呢!"小马赶紧退回来:这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它不敢过河了。

小马回家问妈妈,妈妈说:"老牛长得高大,就觉得河水很浅。松鼠长得矮小,就觉得河水很深。你动脑筋想一想,这条河能不能过去呢?"小马明白了,转身跑到河边,趟水过河。河水只淹没了小马的大腿,既不象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象松鼠说的那么深。

小马驮着磨好的面飞快地跑回了家,老马说:"以后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认真完成任务。"

小马过河教案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他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有一条河挡住了,我……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对呀!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地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我……我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一面回答,一面下了河,小心地趟了过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1、童话课文故事性很强,对少年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本文就具有这个特点,课文以小马过河为线索,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不能讲得过多,面面俱到,应该抓住重点给学生创设学习的空间,结合课文谈出自己的认识,明白道理就可以了。

2、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去观察,结合语言文字体会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如:这时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松鼠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水深得很呢,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等。让学生分别去理解,去体会。带着问题去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

3、这篇课文很适合分角色朗读,在朗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的处理声音的变化:小马,声音稚嫩,语音清脆。老马,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老牛,稳重老实,读书时速度放慢。小松鼠热心胆怯,读书时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如果学生读书时有困难,教师可以亲自做好示范工作,也可以与班中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密切配合,使学生们感受到朗读艺术的感染力。

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学习内容,从体裁来看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故事。介绍的是:小马的妈妈让他把一袋子粮食送到磨坊去,途中要经过一条河。见到小河,小马为难了,这时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小马正要过河,松鼠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不知怎么办好,只好回家找妈妈,妈妈告诉他要自己试一试,听了妈妈的话,小马大胆的试了试: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课文篇幅很长,对话较多,有老马和小马的对话,有小马和老牛的对话,还有小马和松鼠的对话。这些对话构成了故事的情节,让我们看到了小马的天真可爱,老牛的稳重,小松鼠的热心和胆怯,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马过河》教案

1.学习课文第3、4、5、6.7自然段,理解课文的含义。

2.理解“为难”“当然”等词语的意思。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3到5自然段。

(1)读课文第3段后,说说,“为难”的意思。(“为难”,感到难以应付。)找出课文写小马怎样为难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语气。(心想……那多好啊!)

为什么会这样

(2)读老牛怎样告诉小马的句子,说说小马听了怎么样。(理解“樘”(趟)的意思。)

(3)小马准备过河时,松鼠为什么拦住它?(理解“当然”的意思。“当然”在这里作“应当这样”讲。)

(4)最后小马怎样做,读有关句子。

(5)把上面的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

3.学习第6、7自然段。

(1)引读。师:小马回家是怎样问妈妈的?妈妈是怎样对小马说的?生:读第6自然段。师:小马是怎样根据妈妈的话去做的?生:读第7自然段。

(2)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师可运用课前准备好的挂图和图片演示:贴出挂图,再分别把画有老牛、松鼠、小马的图片插入挂图上的河水中,比较它们身材的高矮,以及河水没到它们身上的部位。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老牛、松鼠、小马身材高矮不同,对河水深浅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小马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老鼠说的那样深。)

·用“既不像……也不像……”说小马的高矮。

·用“既不像……也不像……”说小马过河时的感觉。

·用“因为……所以……”把以上二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3)说说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第2次就过去了。

(4)读读妈妈教育小马的话和课文最后一句话。

(5)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懂了一个什么道理。

4.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5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马过河

为了……所以……

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趟过了河既不像……也不像……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

《小马过河》教案

1、学会生存,理解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连蹦带跳,昨天、试试”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说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理解第七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一课时。

生字、新词卡片、课件。

(含教法及要求)。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文题目。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板书课题)。

二、1、朗读课文,请开课本,对照拼音朗读课,读准字音,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生对照拼音,自学课文。

3、指名分别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

三、再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对照拼音,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灾车朗读生字。

3、去掉生字卡片上的读音,认读生字。

4、课件投影出示本课的词语,学生认读。

“马棚、一匹马、做事、麦子、驮到、磨坊、一条小河、伯伯、淹花、昨天、叹气、亲切、试试、深度”

5、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认真朗读。

四、小组学习、分享识字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识字的方法。

2、汇报识字的方法:

(1)熟字相加:木+朋=棚,土+刀=切,口+又=叹。

(2)熟字加偏旁:故+亻=做。

(3)师和生一起玩猜字游戏。师指字,生猜字。

五、开展朗读比赛。

分组练习,展开比赛,要求读准字音,声音要洪亮。

六、课入文章,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1、(出示基本和小马图),生找出老牛和小马的对话。

2、男女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第一次对话。

3、(课件出示松鼠和小马图)松鼠为什么认为小马会淹死呢?

4、拓展思维:假如你是这匹小马,你会怎么做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看板书展疑。

2、找出不董的词语。

(1)难为情——准难为情?它为什么难为情?难为情的话怎么读?

(2)亲切——怎样读出亲切的语气?

3、看图讨论:同是一条河,老牛为什么说河水浅?松鼠却说河水很深?谁说得对?

回答:因为老牛(),所以它说()。

在为松鼠(),所以它说()。

4、拓展思维:楣如有一头大家和一只小白兔要过河,它们来问你,你该怎么样回答?

(三)自读第八自然段。

1、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多读几遍,想想是什么意思。

2、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看图回答)。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

过渡:学完课文了,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动脑筋,亲自做)。

(五)课堂总结。

学习了小马过河的故事,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光听别人说,要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小马过河》教案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小马过河(第一课时)。能读准多音字 “磨 没”。

2.学会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正确地加上冒号和引号。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和小马为难时的心里想的儿句话的语气,能背诵并听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4.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初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2)理解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而第2次就过去了;

(3)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

(1)掌握生字“鼠”的字形、笔顺;

(2)理解“挡住、拦住、当然”的意思;

(3)理解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4)用词造句。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录音磁带、投影机、投影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教学课文第1、2自然段,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第一课时)》。

2.了解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和第1次来到河边过不了的河的经过。

1.揭题,明确阅读思路。

(2)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读课文。要求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口。

2.朗读课文。

小马为什么过河?(谁能用 “为了……所以……”说有句话)

3.自学生字词。

(1)划出带生字的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2)查字典,了解“驮”的意思。

4.检查自学情况。

(1)“驮”是什么意思?什么结构?

(2)什么叫“挡住、拦住、磨坊”?

5.理清课文思路,练习说话.

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

板书: 过不了河 趟过了河

填空: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 )的情况,然后写老马( ),最后写小马( )。

5.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朗读第1、2段课文后,说说“愿意”的意思。

(3)小马为什么过河?从哪里看出来的?

(4)朗读1、2自然段。

6.复习带生字的词语及有关的熟字(词)。

7.书写指导。重点指导“鼠”。“鼠”,上下结构,形体上小下大,共13画。上面半个6画,笔顺是,第8、9、11、12画均为点。最后一画是斜钩。

8.抄写生字。

小马过河

为了……所以……

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趟过了河

教学反思:

《小马过河》教案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充满童趣,适合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议自练的形式读懂课文,理解寓意。因此,我设计了听读说演四大块教学方案。

老师先播放录音,学生听故事,感受童话的趣味性,初步和故事的主要人物―小马交上朋友,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1、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

2、精读课文

通过初读,学生对课文已有了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重点句。通过对重点句的朗读分析,课文其他内容便也迎刃而解了。

3、分角色朗读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马、老马、老牛、松鼠之间的对话,在读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会故事的寓意。

读,是了解课文基本内容。而说,则是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说理。同样一条河,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这是为什么?如果大象和小白兔也要过河,你应该对它们怎么说?学生展开想象,设计与大象、小白兔的对话,进一步理解课文寓意。

学生通过听读说三步,已经理解了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所蕴涵的寓意,达到了内化的目的。然后让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头饰,自由组织,自选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则是一个由内化到诠释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塑造故事中的人物,使故事人物更加丰满,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小马过河的故事

小马和他的妈妈住在绿草茵茵的十分美丽的小河边。除了妈妈过河给河对岸的村子送粮食的时候,他总是跟随在妈妈的身边寸步不离。

他过的很快乐,时光飞快地过去了。

有一天,妈妈把小马叫到身边说:“小马,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把这袋粮食送到河对岸的村子里去吧。”

小马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他驮着粮食飞快地来到了小河边。可是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淌过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犹豫中的小马一抬头,看见了正在不远处吃草的牛伯伯。小马赶紧跑过去问到:“牛伯伯,您知道那河里的水深不深呀?”

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体笑着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马高兴地跑回河边准备淌过河去。他刚一迈腿,忽然听见一个声音说:“小马,小马别下去,这河可深啦。”小马低头一看,原来是小松鼠。小松鼠翘着她的漂亮的尾巴,睁者圆圆的眼睛,很认真地说:

“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小马一听没主意了。牛伯伯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这可怎么办呀。

马妈妈老远地就看见小马低着头驮着粮食又回来了。心想他一定是遇到困难了,就迎过去问小马。小马哭着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告诉了妈妈。妈妈安慰小马说:“没关系,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小马和妈妈又一次来到河边,妈妈这回让小马自己去试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马小心地试探着,一步一步地淌过了河。噢,他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

小马深情地向妈妈望了一眼,心里说:“谢谢你了,好妈妈。”

《小马过河》教案

1、情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想故事情节。

2、知识: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3、能力: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

(二)活动过程与指导:

1、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提问:

(1)老牛说了些什么?(老牛为什么这样说?你说小马会相信老牛的话吗?)

(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小松鼠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为什么和老牛说的不一样?你相信谁说的话,为什么?)

(3)你猜小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2、展示课件、听录音提问:

(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

(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

(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3、教师总结: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4、幼儿自由看图讲述故事。

三、结束: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使幼儿在如下几方面有所提高:

1,培养了幼儿的良好的语言习惯。如小马在向牛伯伯请教时,使用了礼貌用语:“您好,请问,谢谢”等。在故事的其他地方也有礼貌用语的使用。

2,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在理解故事内容时,我主要通过设计问题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并且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3,我在课堂中只是起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而幼儿们则是课堂的主人,幼儿们发表看法,幼儿们表演故事,幼儿们续编情节。

《小马过河》教案

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用“四周、如果”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小马过河》,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想知道小马为什么过河?小马怎样过河?结果怎样?)好,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两遍。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1.读下面带生字的句子。

(1)一匹(p!)小马连蹦(b8ng)带跳地驮着半(b4n)口袋麦(m4i)子向磨坊跑去。

(2)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小马向四周(zh#u)望望,怎么办呢?如(r*)果妈妈在身边多好哇!

(3)牛伯伯(b$bo)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4)松鼠说:“水深得很哩!小马,你不要命啦!昨(zu$)天,我的一个伙伴(b4n)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5)小马甩甩(shu3ishu3i)尾巴,跑回家去问妈妈。

2.抽读词卡。

一匹半口袋麦子伙伴。

如果四周牛伯伯昨天。

甩尾巴。

3.抽读字卡。

匹半麦伴如周伯昨甩。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一边认真读课文,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1)小马为什么过河?妈妈怎样说的?小马听了怎样?

(2)小马过河遇到什么困难?它当时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3)老牛和松鼠对小马各是怎样说的?小马以后怎么做的?

(4)小马跑回家后对妈妈说了些什么?妈妈怎么说的?

(5)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要求:先自己在书上找出答案,然后小组交流,再全班讨论。

重点指导以下部分:

(1)、(2)题,通过指导朗读理解:“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用高兴的语气,读出小马的天真活泼。“我能不能过去呢?”要读出为难的语气。

第(3)题,通过抓重点词语,指导朗读去理解;老牛的话——“水很浅……能趟过去。”用满不在乎的语气读;松鼠为什么“大叫”?(着急,害怕小马淹死。)为什么“认真”地说?(为让小马相信它的话;水很深,淹死了它的伙伴是真的,不是开玩笑)它的话要读得声音响亮、急促。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要重些;通过给“立刻”、“连忙”换词的方法,理解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要过河,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它“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动脑筋”。

第(4)、(5),通过朗读指导,读出小马回到家里对妈妈说话难为情、不好意思、吞吞吐吐的样子和老马心平气和,讲道理的大人语气,通过给“既……又……”换个词(又……又……)理解小马亲自试试,趟过河去,河水不深也不浅。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继续深入理解课文。思考:

1.老牛和松鼠的话对不对?为什么?

2.“光听别人说”行不行?为什么?

学习方法: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表达要求:可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帮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回答。(因为老牛个子高腿长,河水才没过它的小腿,小马比老牛矮,腿短一些,所以觉得河水不像老牛说得那么浅;因为松鼠的个子小,到水里就会被淹没,小马比松鼠的个子高得多,所以觉得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而老牛和松鼠说的话,对于它们自己来说是对的,适合它们自己的身体情况,对小马来说就不对了,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么高,也不像松鼠那么矮,所以它觉得水既不深也不浅。)。

第2题,从小马亲自试了试的结果来证明老马的话是对的。但要让学生弄清,“光听别人说”不是不听,而是不能只听,重要的是听了别人的话应该是动脑筋想一想。

三、谈感受。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要结合实际,可举例说明。)。

四、识记字形。

1.“匹”和“半”的笔顺指导。

2.“麦”和“青”比较记忆。

3.“周”和“甩”比较记忆。

4.“伯、昨、伴、如、啦”等字,可启发学生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

5.重点指导“蹦”的书写。左右结构,左边是“足字旁”,右上是“山”,右下是“朋”,注意指导占格位置。

五、课后练习。

完成课后2—4题。

《小马过河》教案

懂得什么是读后感,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b类

初步掌握读后感写作的方法。知道基本套路。

(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

个体学习清单

第一板块――【3分钟】

一、激发兴趣

看读书名言,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第二板块――预习【目标a/5分钟】

二师简介何为读后感。

第三板块――【目标b/15分钟】

明确读后感的写作要求。

1、精读原文,找准感点。

2、掌握套路,“引”“议”“联”“结”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议――分析材料,亮明观点。

联――联系实际,围绕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3、小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学习读后感的套路

第四板块――【目标b/17分钟】

1听《小马过河》故事。

2找出原文中的信息,确定自己的感点。

3联想佐证感点的材料。

4教给学生读后感结尾的方法。

学生听故事,说感点。

在这节课的读后感教学中,我以《小马过河》一文为例,比较清楚地讲述了读后感的结构以及写法。尤其对于读文后如何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我也说了要注意的问题。从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来看,他们其本上理解了这些问题。不过,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一点上,我在上课前有欠考虑,应该先把一篇读后感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它的特点及写法,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去讲解,归纳,这样,他们可能会印象更深,对读后感的写法理解得更清楚。

《小马过河》教案

(一)知识教学点:

1.熟读课文了解小马驮麦子去磨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理解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字:匹 蹦 半 麦 如 周 伯 昨 伴 甩 啦。

词:伯伯 伙伴 麦子 难为情 昨天 四周 如果 连蹦带跳。

句中体会词意

(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

(2)小马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

(二)能力训练点:

用学过的偏旁部首分析记忆字形。用“如果”“四周”造句,比较“立刻”“连忙”两词的意思并会运用,通过观察图再读课文,训练学生读书说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并勇于实践,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生字及词语。

解决方法:通过熟读讨论,查字典。

3课时。

1.利用字典识字,掌握字的音、形、义。

2.通过多种读书形式,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老马说的话的意思。

3.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上一课学的是什么?(《狐狸和乌鸦》)同学们喜欢吗?今天我们再学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音,了解故事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准字音、正音,理解字义。

2.自由读课文2遍,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按段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想一想老马和小马住在什么地方?

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3.分角色朗读。

4.换词理解“连蹦带跳”换“一蹦一跳”“蹦蹦跳跳”等。

第二课时

学习三至六段

(一)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

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并勾画出有关词句。

1.小声读第三段想一想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呢?它想什么?

理解“去路”(往前走的路)“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

2.指导朗读小马说的话。

4.自由读第四段想: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5.指名读第五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

故事小马过河教案(优秀24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促使教师思考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教学效果的提升空间。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小马过河》教案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培养其机智勇敢的精神。沙包(与幼儿人数相等)、平衡木四组1、在音乐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