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22 17:38:37浏览:242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篇1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6-0072-05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际经济环境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在为我国企业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风险与挑战也接踵而至。全球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依靠资源优势竞争的传统模式划上了句号,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是规模和效益上的较量,更是科技创新能力的角逐。在同质化的社会生产中,企业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浪潮中脱颖而出。科技创新能力要提升,衡量指标要先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和度量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关概念界定

(一)企业科技创新的概念

科技创新源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研究,是技术创新深化与发展的必然。科技创新内涵的外延较广,其概念在目前尚未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界定,常常被误认为与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等同。常东坡等(2005)认为,要从本质上界定科技创新的概念,首先要认清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他指出,科技创新是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总称,两者相辅相成,科学创新为技术创新奠定理论依据,技术创新则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更高水平的研究工具和手段。基于复杂巨系统理论视角,宋刚(2009)认为科技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这个“三螺旋结构”协同演进的产物,其内涵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信息技术引领的管理创新三大子体系共同构成。

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有机综合,是一个通过学习新知识、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从而实现对资源进行新的优化整合的过程。企业的科技创新具体内涵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一个以基础性科学研究的知识创新为先导、应用性技术变革的技术创新为核心和组织制度变革的管理创新为支撑的体系结构。

(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涉及多要素和多层级,对其内涵的理解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考量。

一是科技创新要素维。企业科技创新需要多种创新要素的综合参与,包括主体行为要素和客体整合要素。在企业层面,科技创新主体行为要素包括管理层、研发部门、协作部门等。其中,研发部门是核心主体,管理层是发起源,协作部门是支撑保障。科技创新客体整合要素是所有参与科技创新配置的资源总和,它包括科学理论知识、创新工具和创新生产要素。其中,科学理论知识是基础,创新工具是载体,创新生产要素是客观要求。科技创新主体只有通过积极的创新行为,对创新客体进行有效整合,才能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与完成。R.Burgelman等(2004)指出,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由资源配置能力、行业适应能力、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四大要素构成;吴贵生(2000)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分为投入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六个要素,并以此构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科技创新过程维。科技创新是一个涉及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扩散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还涵盖了管理、商业等因素。随着对创新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科技创新的过程主要遵循两种模式。一种是“长链创新”模式,这一创新模式始于基础研究阶段,而后向应用研究发展,最后终于市场实现;另一种模式是“短链创新”,该模式在借鉴已有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越过基础研究阶段,而直接始于开发阶段研究,进行深度开发。Chiesa等(1995)基于企业的创新过程,指出企业的创新能力包括意识生成、产品开发、技术支持、创新管理等,并以此构建了企业创新能力审计体系;吕一博等(2011)以创新发起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和创新推广能力构建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以上两维度的综合考量,本文认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某一科学技术领域具备发明创新的综合实力,具体内涵包括潜在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如图1所示。

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由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丰富,为了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在构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系统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导向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二)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影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评价目标为基础,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了潜在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四大类一级指标,并依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特殊性,于一级指标下设置二级分指标。

1.潜在创新能力指标

潜在创新能力是一项基于企业当前所拥有的资源状况,反映企业未来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的指标,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基础。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因素:

(1)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企业在报告期内(一年)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反映了企业的经济表现。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企业当前的经济实力,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经济基础。科技创新活动是有风险的,企业的经济基础越深厚,其进行科技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获得成功的几率也就越高。

(2)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

净利润增长率代表企业当期净利润比上期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未来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续航能力。净利润增长率越高,代表企业经营状况越好,后期的科技创新活动就越趋于稳定。

(3)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

科学家和工程师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才基础。科学家人数的多少反映了企业所掌握的科技创新理论的扎实与否,工程师人数规模的大小则反映了企业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高低。该指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未来可能的科技创新成果。

2.创新投入能力指标

创新投入能力考核的是企业创新资源要素的直接投入水平。科技创新投入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也是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创新投入能力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源泉,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技术前提和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因素:

(1)科技活动投入

科技活动投入=研究与开发活动投入+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活动投入+科技服务活动服务

科技活动投入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撑力量,是推动科技创新运行的客观源泉,贯穿了科技创新从研发到应用的整个过程。

(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销售收入×100%

研发经费投入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投入。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一个相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进行自主研发的意愿强度和投入水平,反映出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企业在该比例达到3%时只能维持生存,达到6%才具有国际竞争力。

(3)技术改造经费支出

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指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而发生的费用支出。技术改造指企业在原有技术(工艺、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科技成果进行深度开发,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从而实现新的经济增长。

(4)研发人员投入强度

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总数/企业职工总数×100%

研发人员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最直接的主体,是推动科技创新运行的主观源泉,是创新投入能力的人力基础。

3.创新管理能力指标

创新管理能力是指企业从整体上、战略上和机制上组织实施科技创新的能力,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和保障力量。创新资源要素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配置管理,创新管理运行效率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能否得以维持。该指标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因素:

(1)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

企业的科技创新过程要经历决策实施实现三个阶段。决策一般是由企业家作出,企业家越是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其对科技创新的倾向程度就越强,决策投入的创新资源的规模和水平就越高。

(2)创新战略规划的完善程度

创新战略规划是指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战略管理。企业是否针对科技创新活动制定了战略规划,以及该战略规划期的长短体现了企业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一份完善的创新战略规划,能有效地指导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开。

(3)创新项目管理的完善程度

项目管理是指企业运用各种相关知识、技能、方法和工具等管理方法进行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为了满足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期望。一项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企业多个部门的参与,如果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协调和管理,往往会形成多头领导,以致创新效率低下。

(4)创新机制的健全程度

创新机制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有序化运行的体制框架,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保障。创新机制可分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分别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起着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作用。

4.创新产出能力指标

创新产出能力是衡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高低最为直接、重要的指标,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效果的集中体现。该指标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因素:

(1)论文著述发表数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的科技创新理论成果,是衡量企业知识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员工著述的多少是企业对原创性科学研究重视程度的直接体现。

(2)专利拥有数

专利拥有数指企业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总数,是企业的研发成果。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是衡量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的重要指标。

(3)专利技术转让收入

专利技术转让收入指企业将自有的专利、专有技术通过合同的形式授权其他企业使用所获得的收入。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研究与开发的直接获利能力。

(4)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全部产品销售收入

该指标衡量的是产品创新对整个销售收入的贡献程度,反映了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效果。

(三)指标体系的确立

遵循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依据上述指标体系结构框架,可以系统地确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

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中,往往会涉及到大量的复杂现象和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且存在定性指标不易量化和定量指标边界不清的问题,使得评价过程中出现模糊现象和模糊概念。因此,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其思路是利用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将模糊信息定量化,通过构造等级模糊子集把反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指标进行量化,然后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一)确定评价对象集

U=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建立因素集U

即把能反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情况的主要指标构成一个集合,这里使用上面提出的四个指标:U={U1,U2,U3,U4}。其中U1=潜在创新能力,U2=创新投入能力,U3=创新管理能力,U4=创新产出能力。

(三)确定模糊评判等级评语集V

V={强,较强,一般,较弱,弱},即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所构成的集合。目的是在综合考虑所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评语级中选出一个最佳评价结果。

(四)权重赋值

一般来说,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为了反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对每个指标Ui应赋予一定的权重。因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一个多属性评价决策问题,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意见法,运用AHP专业软件Expert Choice 11.0进行自动运算,最终确定指标权重。主因素层指标权重:?琢={0.096,0.277,0.160,0.467};子因素层指标权重:?茁1={0.540, 0.163, 0.297}、 ?茁2 ={0.236,0.461,0.168,0.135}、?茁3 ={ 0.174, 0.137, 0.266,

0.423}、 ?茁4 ={0.093, 0.254,

0.177,0.476}。

(五)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从子因素集中单独取出一个指标通过专家评判法进行评价,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集Ri的隶属程度(例如,对于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子因素层指标U11,有30%的专家认为强,20%的专家认为较强,25%的专家认为一般,20%的专家认为较弱,5%的专家认为弱,则对U11的评价可得到一个评价集r11= {0.30,0.20,0.25,0.20,0.05})。由此可得子因素层指标模糊关系矩阵Ri。

Ri=ri11 ri12 ri13 ri14 ri15ri21 ri22 ri23 ri24 ri25ri31 ri32 ri33 ri34 ri35ri41 ri42 ri43 ri44 ri45

根据模糊关系矩阵Ri和子因素层指标权重向量?茁i,可以得到一个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表示为Wi=?茁i・Ri={wi1,wi2,wi3,wi4,wi5}(i=1,2,3,4),其中Wi为模糊评价向量,・为模糊算子。

(六)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构造主因素层指标评价矩阵R。

R=W1W2W3W4=W11 W12 W13 W14 W15W21 W22 W23 W24 W25W31 W32 W33 W34 W35W41 W42 W43 W44 W45

根据模糊关系矩阵R和主因素层指标权重向量?琢,可以得到一个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表示为W=?琢・R={w1,w2,w3,w4,w5},其中W为最终评价隶属向量。为了便于分析,可对模糊评价向量Wi进行归一化处理,最终,W'={w1',w2',w3',w4',w5'}。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最大隶属原则,选取数值最大的wi'对应的模糊评判等级评语集V中的等级即为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等级。

考虑到最大隶属度原则可能使信息丢失较多,可将评价集数量化表示,对其进行赋值V=(强,较强,一般,较弱,弱)=(90,80,70,60,40),进而计算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总体加权评分为Z=90×w1'+80×w2'+70×w3' + 60×w4' + 40× w5'。最终,如果评价结果w' = { 0.108, 0.344,

0.241,0.227,0.080 },则Z = 90×0.108+80×0.344+70×0.241+60×0.227+40×0.080=70.93,其总体加权评分大体上接近70分,因此,从加权平均角度来看,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水平为“一般”。

四、实例应用

本文以大连市金州新区30家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为例,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五、结论

根据该评价结果,从总体上看,大连市金州新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处于“较强”水平,这与该区区域创新的战略布局密切相关。从评价总分上看,最高分为85.65分,最低为42.70分。由此可见,各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很不平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总之,该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基本上全面反映了大连市金州新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状况,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常东坡,赵国杰,王树恩.当代科技创新的特点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4):67-69.

[2] 宋刚.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体系[J].科学管理研究,2009(6):1-6.

[3] 黄保强.创新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吕一博,苏敬勤.“创新过程”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结构化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8):58-64.

[5] 孙国蕊,方德英.领先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价值工程,2008(9):44-48.

[6] R. Burgelman, C. M. Christensen, S. C. Wheelwright.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M]. New York: McGraw-Hill,2004.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篇2

关键词 智力资本 科技创新绩效 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智力资本的内涵

最早被世界所公认的智力资本概念是美国经济学John Kenneth Calbraith在1969年所推出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现象出现之后,“智力资本”这一概念才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进入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智力与资本两种资源走向融合,推动智力资本的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智力资本的涵义也得到不断的拓宽,包含了组织的智力、人力资本,客户资本(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等内容。

从国内外对智力资本内涵的定义可以看出,智力资本的研究以企业发展为立足点,着眼于如何帮助企业创造并维持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智力资本不是一种静态的物质资本形态,更强调一种软性的资源整合能力。因此,本文认为智力资本的内涵涵盖了组织整体的软性知识资产,诸如科研人员专业技能、知识、组织间的协调关系、信息、经验、能力以及态度等无形的资产,这些资产不但为组织带来独特的企业竞争优势,而且为企业创造财富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虽然智力资本主要定义的是关于企业的资源问题,但是作为实现企业创新发展重要载体的高校,出于其科研单位的本身性质,使其内部蕴含着更大的智力资本在其中,同时正因为这类智力成果是区域内创新发展的主要智力支撑,因而,关注大学中的智力资本状况将对促进区域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认为,大学是知识和人才高度集聚的场所,是知识积累和创新的发源地,因而大学智力资本应该是一种被大学所拥有的符合学校发展战略,能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承担社会义务等方面发挥作用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管理资源、社会关系等各方面能力的总称。

2 大学智力资本构成要素

近来很多学者在传统的智力资本“三分法”的基础上,提出应该从动态的视角来对智力资本的组成进行重新的定义。综合国内外对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受到普遍认同的智力资本分类一般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流程资本和创新资本等。基于此,本文在大学智力资本分类上,继续沿用经典的“三分法”,认为大学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部分内容。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大学的智力资本的累积发展。

结构资本是智力资本构成中的物质部分,其他的任何一种结构形式都是以结构资本为基础,在此条件下实现创新活动。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中最具特色和核心价值的资产,这种资产是任何一种组织得以长存发展的必要资源。本论文认为关系资本是个人或组织与外部所建立的关系网络中获得的价值增值。关系资本在人力资本对大学本身发挥创造性的过程中起着辅助和助推的作用。

3 大学科技创新绩效

创新能力不仅仅是创新体系诸要素能力的集合,而且是创新体系本身产生的系统能力,它高于、大于各要素能力之和。本论文认为大学的创新绩效可以概括为:高校通过制定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利用高校科技创新资源,组织高校科技开发队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产出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并对高校和相关的社会团体产生的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具体来说,大学科技创新绩效是大学在特定时间内进行创新活动所创造的产出。创新绩效是创新力的外在表现,创新能力决定创新绩效,大学科技创新绩效是大学创新能力的核心,因而大学创新绩效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大学的创新力。

4 大学智力资本与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智力资本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理念被提出,表明在整合资源以及资源分配方面,其有效性以及可操作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论文中将高等教育资源以智力资本的视角进行重新的资源划分,从智力资本对大学科技创新的作用角度分析智力资本与大学科技创新绩效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一般认为大学的科研产出效率与品质为大学的科技创新绩效。大学的智力资本是对大学为科研活动投入的各种资源的另一种整合。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动关系。科研绩效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智力资本及其要素的整合效果,而各种智力资本要素之间的投入比例则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产出绩效。

从系统理论的角度上来说,大学智力资本的各种要素可以看做为系统的输入信息,包括大学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数量、研究生数量、教师士学位的拥有量、博士导师数量、杰出人才拥有量、学校的科研经费投入量、对外交流合作课题数量、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数量等内容。在本篇论文中,我们从学生结构、师资结构、科研人员、学校硬件投入、科研发展投入等角度给出了关于大学智力资本的测定指标。

在确定系统输入的前提下,大学的科技创新成果,即创新绩效,就是在各种资源投入的情况下经过大学这个系统处理器获得的科研绩效,为系统的输出内容,包括可科研数量以及质量、科研总收入金额、专利获得数、数等指标。由于输出的指标一般都是受到很大认同度的硬性指标,因而本论文也遵循这一思路,选择获得研究与发展课题数、部级课题数、研究与发展经费收入、出版专著数、检索源收录论文数、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数、专利授权数、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数等8项指标来定义大学的述科研创新绩效,期望这一评价标准更具有代表性以及普遍性。因此,通过图1可以揭示出大学智力资本要素与科技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1的说明,可以发现本论文以大学智力资本要素为切入点,通过事先明确定义科研创新绩效的输入内容,期望寻求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反馈系统,以校正后的输入信息获得优化的输出结果,从而获得提升大学科技创新绩效的策略方案。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整体的模式下,系统的输入信息与系统的输出信息应该有一种比较稳定且均衡的关系,如果两个矩阵中数据的相关稳定性较差,则无法正确地拟合出一种回归关系。最终很难获得有效的创新绩效调整途径。

综上所述,智力资本要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大学科技创新绩效的发展,其不同的资源组合结构对于目标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其关系图可通过图2表示。大学智力资本要素的投入程度需要受到外部的环境因素影响,加之学校内部自主的资源投入强度,使内外部环境共同构成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诱因。来自内外部环境的激励与推动作用直接决定着大学智力资本资源的充裕程度及享赋状况。在经过系统化的趋势回归模型分析后,按照结构优化的原则在各个子区域间进行动态优化协调,以各个子区域的实际状况来校正输入—输出信息的正确程度,从而获得智力资本要素的最优资源投入结构及数量。

5 基于智力资本要素的大学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本论文认为大学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动因为充分的智力资本要素的作用。因而在以智力资本为条件,大学科技创新绩效提为目标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对智力资本以及科技创新绩效都有明确的指标界定。首先对大学智力资本要素的构成进行分析。

大学智力资本可以分类为大学结构资本、大学人力资本和大学关系资本,这三方面相对独立的从各个角度阐述了大学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智力资本要素投入情况,最终三方面因素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创新以及区域创新活动的发展。对于大学智力资本各个方面的情况需要选取相应的指标进行考察,包括学校的固定资产状况、柔性资产拥有量、人才结构等众多因素,表1简要说明了在大学智力资本评价过程中可以被选取的认可程度较高的一些指标。

在充分考虑到对于创新的研究思路问题的前提下,坚持科学、全面、可操作的原则来选取大学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的指标。通常情况下对创新绩效的考察设计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绩效)、创新环境三方面内容。表2以全面的观点分析了各个创新方面可以选择的考察指标。由于本论文以智力资本为主要切入点,创新投入、创新环境所涉及的相应指标都被涵盖进智力资本构成要素中,因而,在实际的定量分析中,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创新绩效(产出)中的指标内容作为大学科技创绩效主要评价指标。

6 结语

本文详细论述了大学智力资本的内涵以及构成,概括了大学科技创新绩效的基本定义及主要特点。通过分析大学智力资本要素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及实现机理,从而根据这种协作关系剥离出大学智力资本要素以及科技创新绩效的主要考察指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传统产业集群向创新网络的演化研究”, No.70773084

参考文献

[1] 徐培雷,邵丽.大学智力资本模型分析及对大学管理的启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1).

[2] 赵罡,陈武,王学军.智力资本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

[3] 赵如.我国大学智力资本报告的基本模式及指标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4] 杨晓明,方丽,谷贤林.大学智力资本、科技投入与科技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9(6).

[5] 李平,赵如.欧洲大学智力资本报告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与管理,2009(1).

[6] 樊华,陶学禹.大学智力资本集聚及管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

[7] 曾晓虹,刘海燕.我国大学智力资本报告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10(7).

[8] 李平,赵如,王盈.信息公开视角的我国大学智力资本报告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决策,2010(7).

[9] 杨晓明.大学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

[10] 胡晓丽.基于智力资本投资的大学内部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11] 赵如.大学智力资本报告:研究现状与启示[J].现代商业,2008(36).

[12] 吴庆文,李平.大学智力资本报告:内涵、模式及指标体系[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07(9).

[13] 李平.欧洲大学智力资本报告制度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12).

[14] 粟莉.论大学校长与大学创新能力建设[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15] 杨学义.提升大学创新能力 服务国家战略大局[J].中国高教研究,2010(3).

[16] 朱华,关培兰.高校智力资本模型及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7(10).

[17] 杨文斌.浅谈国外著名大学创新能力建设的保障体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18] 尹洪妍.欧美大学创新能力教育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S1).

[19] 谢辉.大学科技园创新能力及其构建的研究[Z].北京:北京科技大学.

[20] 何建坤.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与制度安排研究[Z].北京:清华大学.

[21] 杜丽华.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的研究[Z].天津:天津农学院.

[22] 谢旭红,季诚昌,周芊芊.科技创新平台有效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 技,2012(7).

[23] 徐绪松,吴强.管理科学的前沿:复杂科学管理[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5-05-10.

[24] 王文辉,李娇.大学创新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2(4).

[25] Abdullah Yalama,Metin Coskun. Intellectual capital performance of quoted banks on the Istanbul stock exchange market [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 tal,2007.8(2):256-271.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篇3

[摘要]探讨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对策一、国家创新体系及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内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在科技进步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中没有对于科技创新体系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和含义。李良寿在《科技创新体系概念探析及其建设思考》一文中提出,科技创新体系含义简单的说就是作用于科技创新活动各种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以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国家层次上的创新体系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一个真正解决技术经济相结合的好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存在着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成果、职称评定政策导向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2.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第一,企业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仅为1:0.07,消化吸收强度不足,企业二次创新能力不强。第二,产学研结合的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受观念、体制、资金、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结合点,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范围不广、层次不高,已有的合作也主要停留在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较低层次上,共建研发机构、共建技工贸一体化经济实体等高层次的合作还比较少。3.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市场化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计划是协调集成创新体系各要素联系的机制和纽带,这种方式有助于国家科技目标的实现,但不利于创新系统各要素创新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随着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的协调集成作用大大减弱,而创新体系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市场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各要素都从本部门利益出发进行创新活动,导致创新体系的整体作用效果不佳。[1][2][][]三、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1.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从前面的分析看,科技创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是科技创新的起点和归宿。因此在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时,创新的目标紧盯市场,应依靠市场来配置用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种资源,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则来经营创新活动,通过市场来获取创新的价值和利益,从而保证再创新所需资金以及其他资源,使得再创新变为可能,形成良性循环。2.重视制度创新在我国当前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制度创新是最重要、最具难度的一个环节,合理的制度安排与制度选择成为关键因素,撇开制度创新而只谈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片面的、不科学的。这是因为:①制度创新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激励机制与保护功能;②缺乏激励机制与利益保障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是很难成规模性和具有持续性的;③制度创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而这种关系能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经济增长。3.加强产学研结合,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是“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确立起“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指导思想。而要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必须加强校企联合,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把企业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与高校在科研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长处。4.创造良好创新环境要完善对科研院所和大学的政策。一是成果政策。要改过去的成果鉴定为项目评估,综合评定项目的研究过程、创新情况、开发前景、市场价值等。要完善对成果完成人在专利权及其转让收入方面的激励政策。可以鼓励科研人员以本人完成的成果创办企业。二是职称政策。逐步改革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方式,淡化其对岗位及收入的影响。三是社会保障政策。应把科研等事业单位及早纳入社保范围。四是人事、分配政策。给予科研院所和大学用人自主权。5.完善国家科技创新法律体系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有关科技活动的法制建设步伐。用法律保证重要科技决策的权威性、稳定性、连续性,同时,加强对科技决策及科技活动的监督。加强产业、财政、税收、金融以及其他各领域立法与科技政策的协调,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参考文献:[1]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N].新华社.2006-2-9[3]李良寿:科技创新体系概念探析及其建设思考[J].中国机电工业,2006(8):76-78[4]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N].光明日报.2003-1-9[][][1][2]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篇4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4)01-22-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世界各国都将创新驱动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也明确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驱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正确把握创新的驱动因素和内涵,才能够找到促进创新的最有效途径。结合濮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创新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就培育壮大自主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讨。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本质和基本战略内涵

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成为当代世界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美国竞争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研究中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国家之间的竞争,第一次使用创新驱动一词,他把经济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驱动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大规模投资、改善技术装备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的“投资驱动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创新能力及科技水平成为驱动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发展阶段”。这里使用的驱动概念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就创新驱动阶段来说,不是说创新驱动就不需要要素和投资,而是说要素和投资通过创新的驱动,可以实现在减少物质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加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1.1 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根据波特的理论划分,创新驱动阶段是从要素驱动阶段到投资驱动阶段递进演变过来的。创新驱动的本质就是不断地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迅速而持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2 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谋略。创新的内容包括理论、体制、机制、管理、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创新驱动是指利用新知识、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组织制度及商业运行模式等创新要素对现有的资本、劳动力、物资资源等有形要素资源进行的新组合。使各种物质要素经过新知识和新发明的介入和组合,创造出新的增长要素,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了内生性增长。同时,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加快了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市场上的应用和扩散,形成了创造性的增长要素。显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经济成果和社会成果。

2 濮阳市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势和不足

近年来,濮阳市在科学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实施濮阳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发展优势。

2.1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能力显著提高,创新主体建设不断壮大。2011年以来,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577项,其中国家项目42项,争取资金1 589万元;省项目132项,争取资金3 766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3项,市科技进步奖120项。申请专利2 918件,授权2 117件,目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99件,居全省第5位。截至2012年,共建立了以光电子、家具制造、精细化工、羽绒及服装加工、石油机械制造等各类不同产业特色的省定产业集聚区8个;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7家,濮阳市创新型示范企业27家,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5家,濮阳市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2家。2012年濮阳市规模以上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占27.2%。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7 351人。

2.2 各类创新基础要素进一步增强:第一,濮范台综合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濮阳市创新驱动发展带来战略机遇;第二,濮阳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自2011年起的5年内,可获得中央转型专项资金共约15亿元,对濮阳市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科技研发投入逐年加大,健全的科技投入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2012年濮阳市科学技术支出18 385万元;本级科学技术支出7 207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74%。第四,由濮阳市科技局牵头,着力打造的“企业号”、“农业号”、“进步号”、“持续号”四支部级科技航母舰队,为提升企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创新基础平台。

2.3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濮阳市共有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53家,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重点实验室16家,博士后研发机构5家,院士工作站2家,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

目前,濮阳市已有260家企业与185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开展合作项目325项,引进新技术、新工艺222项,项目总投资达35.7亿元。随着创新主体和载体不断壮大,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濮阳市今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动力和源泉。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是全社会创新驱动发展意识薄弱。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创新意识不强,不愿承担技术创新的风险,认为当前通过低价竞争、粗放生产方式尚有一定的市场生存空间,没有把企业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是科技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科技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仍很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

三是社会科技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濮阳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数量比较少、规模比较小、层次比较低;科技人才总量不大,专业结构、人才分布结构均需进一步优化。创新型人才、学科带头人以及行业拔尖技术人才短缺问题,随着濮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突出。

四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总体规模偏小,竞争能力不强,对濮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截止2012年底,濮阳市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7家,占全省1 850家的0.37%;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占全省59家的1.69%;有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占全省18家的5.55%。

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建议和对策

3.1 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增强自主创新意识

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念转化成为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行动。把创新驱动发展教育列入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年度培训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创新之风。

3.2 推进制度和管理机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

3.2.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投入体制机制创新。开放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建立全健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以企业、科研院所及社会民间资本投入为主体,以金融投入为支柱,以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3.2.2 落实国家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工作。把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作为企业申请政府科技经费支持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必要条件。

3.2.3 建立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目标责任制,把企业科技创新意识、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机构建设、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作为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

3.2.4 建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标准,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效果作为自主创新驱动的根本目的和主要评价指标。要把转化应用前景好的科研成果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把对地区生产总值的科技贡献率作为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衡量标准。

3.3 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把研发机构建在企业,将人才工作重心向企业转移,将科技优惠政策向企业倾斜,将社会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参与实施重大重点项目的研发,加大对企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全球眼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

3.4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自主创新载体建设

3.4.1 培育企业研发中心,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载体建设。抓住濮阳市被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的发展机遇,着力培育以新材料、光电子、生物、节能环保、精密仪器、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特色化、专业化、高端化新兴产业体系。引导和支持濮阳市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企业,依托省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建设自主研发基地和联合研发平台。充分发挥其自主创新载体作用,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3.4.2 积极发展科技型孵化基地建设,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加快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规模,整合资源,推进濮阳区域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组团发展,打造“企业号”科技航母舰队,申报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享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资源。支持濮阳市孵化基地以省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开展事关濮阳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和战略性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学术交流。

3.5 强化合作意识,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水平。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需要在创新的理念层次上达成共识,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一批高水平的企业研发机构。并主动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和知名企业在濮阳设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实现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的有机衔接。

3.6 加强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建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引进一批涉及濮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注重培养挖掘本地创新人才。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规模,引导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切实保护好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唐启国.邵阳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创新驱动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2012.11.

收稿日期:2013年12月9日。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篇5

1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1.1内涵正确理解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涵、结构,是科学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丰富的内涵、复杂的组成要素,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特征,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从内涵上讲,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首先要回答“为谁服务”和“服务什么”2个最基本的问题。“为谁服务”应该是为企业或产业创新提供支撑服务,并且为企业或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内涵性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服务什么”,从狭义的角度看,至少应在“科技情报、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平台”5方面提供服务;从广义角度看,为企业和产业科技创新提供全过程支撑服务。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指引》指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由科技服务机构、平台和人才等构成,集成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向社会提供研发设计、科研条件、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技术投融资等各类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新支持系统。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产生、流动,并在流动中促进区域科技创业、企业成长、集群创新、产业良性发展或有序更替。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特色是,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进行规划设计,提供石油装备产业全过程科技创新服务,在完善石油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向其他产业扩展,最终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对于石油装备产业,它涉及产业链、服务链和创新链3个环节,图1为科技创新体系互动关系。其中,产业链包括石油装备中勘探、钻井、采油集输和作业等主流装备;服务链包括为企业创新提供科技情报、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和科技平台等主要服务内容;创新链包括知识创造、科技创业、企业成长、产业发展和集群创新等,三者交错融合、互相引导、互相促进。

1.2政府在科技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具体来说,政府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扮演3种角色:①规划者。要从宏观层面谋划,制订科技体系总体规划,建立导向,同时,全面协调各方参与主体。②参与者。制订实施政策,规划空间布局,给予土地支持和政策倾斜等。③修正者。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政府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观察、评估,修正方向,并适时控制。另外,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2建设基础

2.1区域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的支撑基础目前,科技部火炬中心以部级高新区、科技园区、特色园区和特色产业为支撑规划建设。其中,重点以部级高新区为基础规划建设。以国家高新区和部分城市为重点进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战略提升。这对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是国内唯一一个以区域优势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进行规划设计的体系,这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东营市是国内最集中的石油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域,2014年,东营市石油装备主要企业发展到8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8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2亿元,产值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1/3.东营市先后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被科技部高新司授予“国家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称号,被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油田钻采技术及装备特色产业基地”。2011年,东营石油装备产业集群被列为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产业集群试点。

2.2服务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为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多以区域主导或优势产业集群为基础,围绕主导产业规划。各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产业特色选择建设模式。例如,在中关村,大学和科研机构云集,国际化发展优势明显,它重点规划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国际创新枢纽;苏州市则依托科技金融优势打造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东营市依托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进行规划设计,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另外,科技服务体系规划要以战略新兴产业为目标,重点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探索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互动机制和战略。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了现海洋石油装备产业和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行业的发展。

2.3创新载体支持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载体,而部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的主要实施者。目前,东营市建有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家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部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部级检测中心和4家部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并设立了国家创新驿站东营站点,部级科技服务机构总量在山东省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另外,省级科技服务机构是东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和骨干,东营市建有1家省级高新区、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省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6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和5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3建设思路和原则

3.1明确总体目标,突出区域特色以特色产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总体目标,突出区域特色,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集群是东营市的支柱产业,是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点。因此,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规划坚持个性化的设计原则,努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将科技创新与石油装备产业优势资源、基础条件、产业提升方向相结合,符合区域产业特色。

3.2坚持发展与整合相结合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发展与整合相结合,以现有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为基础,在发展壮大现有创新载体的基础上整合创新载体,不断提升现有创新载体的服务能力。同时,要新建一批创新载体,不断完善基础建设条件,聚集各类创新要素,促进现有产业向高端科技服务业态转型,辐射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3.3提供特色产业全过程服务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全过程科技服务,具体包括2方面的服务: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和产业对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内涵性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②提供从创新需求激活,到技术转移、科技研发服务、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就是提供石油装备产业全过程服务。

3.4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服务区域的特色产业,需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它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科技企业创办、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技术交易、风险投资、融资担保、人才交流、管理咨询和信息传递等方面提供多功能服务的网络系统,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需求。同时,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5统筹部署,规划先行,重点突破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坚持“总体布局,重点突破”的原则,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坚持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的发展方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重点实施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的技术创新,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3.6加强服务模式创新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加强服务模式方面的创新研究,围绕特色产业形成可供推广的服务模式。东营市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形成多个创新模式,比如科技服务集聚模式,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生态谷”建成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于一体的国家大学科技园;12341电话科技热线的科技信息绿色通道模式;方圆公司项目企业化、技术资本化、绩效指标化、成果社会化的科技金融模式等,这些创新模式将引导区域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

4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特色领域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相关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从科技创新需求激活、关键要素突破性提升、服务能力整体性提升和国际化服务几个方面重点建设,在完善特色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向全行业扩展,使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等关键要素服务于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如图2所示。

4.1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首要问题是科技创新需求激活,这是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在动力。通过国家创新驿站、部级技术转移中心、12341科技服务热线和省市级科技服务机构等,有效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建立以需求导向为主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4.2促进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要素积聚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最关键的要素是科技研发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和科技人才服务等。实施创新载体建设工程,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要素积聚。通过新建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优化现有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布局,实现创新资源积聚。另外,要助推重点企业建设部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高端创新平台,优化和新建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同时,还要探索多种金融创新模式和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实现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结构的优化、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和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提升。促进区域服务机构间的协同合作。区域内科技服务机构数量比较多,一般来说,各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多,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建立服务机构协同合作机制,以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建设,促进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和集成,不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能力。

4.3坚持体制创新,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机制创新带动技术创新”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要找准制约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的关键问题,率先突破,大胆探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科技服务新机制、新模式和新载体。创新工作机制,促进人才、知识、信息等科技要素快速流动。重点围绕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市场扩展、标准建立等开展全方位的创新服务。通过构建全程化服务链条、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升东营市科技服务的能力。

4.4实施国际化服务,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国际化服务是区域科技创新服务的重要内容,用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来推进区域产业向国际化发展。企业国际化是产业国际化的基础,因此,要重点助推相关企业,让大型企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走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设石油装备产业国际交流中心,将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品牌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等,全面提高东营市国际化服务的能力。其中,企业国际化是关键。

4.5扩展工程,实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全覆盖依托特色产业实现的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范文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篇1【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6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