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的好处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22 17:38:15浏览:314

体育锻炼的好处

体育锻炼的好处篇1

关键词:亚健康;肌体健康;体育锻炼

生活在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我们的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由此产生的疲惫和焦虑却反过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常常因为工作失去了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时间,外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给我们身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能够让人们重新找回生命的活力,愉快的生活和工作。

一、体育锻炼对身体的改变

(一)增强骨骼肌功能,延缓衰老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会使得人体的新陈代谢更加旺盛,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逐渐增多,血流量也会增大。这样,肌体内的血液供应能力就会变强,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贮存能力就能增强,人体肌肉会变得更加粗壮和结实。众所周知,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好,就能延缓衰老,使自己变得年轻有活力。长时间的体育锻炼,特别是对于受力部位来说,因为经常活动受力部位会变得更加灵活,骨质密度增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运动会增骨骼对加钙的吸收,在这种程度上来说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有很大的帮助。

(二)保持身材

现在,不论男女都梦想着拥有一副好身材,很多人为了走捷径,通过吃药和打针的方法让自己瘦下来。这种方式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体育锻炼才是让我们保持身材的最健康的方法。运动能恢复肌体对新陈代谢的调节,刺激肌体机能,消耗掉多余的脂肪,进而促进脂肪的代谢。肌肉的运动,会使得肌肉对血液内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利用率增高,让脂肪细胞缩小变瘦,消耗掉身体内多余的糖分,减少脂肪的形成。运动还增加了呼吸肌的力量,增加胸廓活动范围以及肺活量,改善肺通气和换气机能。气体交换的速度加快,就有利于人体燃烧掉更多的脂肪。

(三)调节神经

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脑内新细胞的生成速度会减慢,脑组织也在缩小。而体育锻炼能逆转这一趋势。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改善中年人血管,减弱衰老对大脑的影响。大脑需要吸收人体所以氧气的20%,有氧运动还能促进流向大脑的血液,为大脑带来更多所需要的氧气。一种名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化学物质,可以促进脑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分化,锻炼的越多,大脑接受到的信息越多,脑神经就能够得到锻炼。

二、体育锻炼对心理的改变

(一)减压

抑郁会减弱大脑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得我们更难全神贯注以及作出决定,最终导致记忆问题的出现。抑郁初期,人体是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这一状况的。因为,运动可以促使身体合成血清素和多巴胺,这些正是决定快乐情绪的脑内化学物质,而运动恰好可以提高之一化学物质的含量。大家都应该听过“压力荷尔蒙”,它会使我们的大脑衰老。如果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就会使我们的思考能力变弱,记忆力下降。而运动可以降低皮质醇的含量,让大脑的思绪变得更加清晰。运动还会刺激大脑的中枢神经,让人体变得兴奋,从而减轻身体压力。

(二)提高自信心

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自信心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有专家对“大学生课余体育运动对自信心的影响”做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增加课余体育运动的频率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水平。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对自己外面的主观感受,这是提高人体自信心的一个中介因素。余秋雨曾在《山居笔记》中谈到:“身体的强健和精神的强健往往是连在一起的。”现在的学生党和上班族因为各种压力,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经常感到疲劳,每天给人的精神状态就很不好,对于工作和学习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通过进行体育锻炼,随着机体体能的提高,人的精神状态差的状况就会得到改善,在不知不觉中,自信心就会增进许多。

(三)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奥运赛场上,我们的中国健儿们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豪迈气概领华夏儿女们激动不已。体育运动是一种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运动过程中接受磨炼而获得的。所以,体育锻炼能够磨炼人们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我们要想成功,就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运动就是因为运动本身是个体力活,让人觉得劳累,如果人们克服了这一观点,选择一项或者几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且坚持每天做下去。在这个过程之中,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在无形中培养出来了。因为坚持不懈的名词解释是:坚持到底,一点也不松懈。坚持是意志力的完美表现,它常常是成功的代名词。

三、总结

生命在于运动,它渗透在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细胞之中,这是生命的运动意义。体育锻炼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帮助,还让我们的心理更加健康。只有身体和心理上健康,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健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百年!

参考文献:

[1] 王润平.大学生运动成就心理控制点与自信心关系分析[J].体育学刊,1996.

[2] 雨文谦,邹月辉.休闲体育人性发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

体育锻炼的好处篇2

1统计方法

封闭式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包括两个方面:(1)采用SPSS13.0进行了描述统计、相关分析、信度分析,采用LISREL8.53对新编制的教学影响因素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2)采用SPSS13.0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5个体育教学因素为自变量,以锻炼坚持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

2结果与分析

2.1影响体育锻炼坚持的体育教学因素根据锻炼坚持机制的解释结构模型,体育教学属于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这一因素主要是针对于学生群体,由于体育教学是大学阶段学生最主要的体育活动,它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学生所说“体育课程对我平时的身体锻炼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体育教学增强了对强身健体的愿望”。另外,相对于其他的影响因素,体育教学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主动积极的干预手段,体育教学通过教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和态度,培养自我锻炼意识,对学生自觉参加和坚持体育锻炼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的基本假设是:H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课结束后的体育锻炼行为有深远的影响。但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复杂系统,需要将体育教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分类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探索不同的要素对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和心理的不同作用。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体育教学中影响锻炼坚持的因素主要涉及以下方面:教师评价、内容实用、兴趣契合、知识技能、认知体验。教师评价是指学生对自己所上体育课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认可程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可以产生以下影响:(1)传播知识,技术支持,学生说“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能进步更快”,“老师应该因材施教”,“有老师专业的教导,这样可使学生更加投入和专注”。(2)发挥榜样的作用,学生“看到老师精彩的表演,就认定跟这个老师学习肯定有所收获”,“上课时体育老师可以结合一些实例向同学们说明有规律的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们更想练好拳击”,“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高一些就能逼迫学生锻炼”。(3)情感交流,爱屋及乌,“老师为人亲切,球打得好,所以我对网球的兴趣很浓,很想打球”,“老师教的很烂,我不想再碰他教的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回答问题时谈到的这些方面内容涉及到对自己所上体育课老师的评价,根据这些内容可以提出假设:H1——学生对上课教师评价越高,学生课后坚持体育锻炼越好。从教学内容来看,2个特性对学生的体育课结束后的锻炼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是体育课教学的内容是否实用,学生提到“增加体育课时,上课多教些实用的东西”,“应该教一些简单实用的锻炼方法,方便我们自己锻炼”,“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喜好来开设课程,学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应该教大家如何科学规律地运动,而不是只局限于某项运动的技巧和练习”,“体育课程应该安排一些有趣的较简单的活动,让体育课结束后觉得不尽兴,我们便会坚持这项活动”,其次,是体育课教学的内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体育课程应该不要太单一,一次体育课程可以分为趣味体育和体育锻炼两个部分,增加同学对体育的兴趣,从而坚持体育锻炼”,“体育课程的多样化,让学生能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学校应尽量开设多的体育科目,尽量满足学生的爱好”,“更多的运动场地,形式多样化,举行竞技性赛事和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某一项运动的兴趣,比如球类、舞蹈、健身等等,并且把基础的体能训练融合到具体的竞技项目教授之中,以免使学生因为强度大的同时又缺少趣味性,或因为个人技术水平有限而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多增加一些有趣的项目”。因此,关于体育教学内容提出两个概念:内容实用性和兴趣契合度。内容实用性是指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应用到日常身体锻炼的实用程度的评价。兴趣契合度是指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内容与个人兴趣爱好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根据学生的相关回答假设:H2——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越强,越有利于学生课后坚持体育锻炼。H3——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相符,有利于促进学生坚持体育锻炼。从体育教学效果来讲,对学生体育锻炼坚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掌握较好则自我锻炼能力就强,在体育课结束后也能较好地进行自我体育锻炼,提高坚持体育锻炼的自信心,保证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学生说“体育课学的锻炼技术和方法对坚持锻炼很有帮助”,“体育课中学会了科学制定自我锻炼计划,有利于自己坚持锻炼”。同时,体育锻炼能力越强,方法正确,体育锻炼的效果会更好。另一方面,体育教学效果体现在促进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让学生体验到锻炼的好处,通过这些良好运动经历和体验促进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发生转变,在今后的休闲活动中偏向于选择体育活动,学生提到“体育教学加深了对健康定义的理解”,“通过一二年级体育必修课,我体验到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好处,所以体育必修课结束后每学期我都要报名参加体育选修课”,“教学效果好促进继续锻炼”;同时,负面的情绪体验对学生自觉坚持锻炼有害,部分学生表示“体育课跑1000m的感觉十分痛苦,让我对体育锻炼失去了兴趣”。因此,关于教学效果我们提出两个概念:知识技能和认知体验。知识技能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教学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认知体验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教学体验和认识到锻炼好处的情况。相关的两个理论假设如下:H4——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到体育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H5——学生在体育课上体验到体育的好处,是学生坚持体育锻炼驱动力。

2.2教学因素测量模型根据开放性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针对大学生群体,设计了教师评价、内容实用、兴趣契合、知识技能和认识体验5个因素的测量题目,经过3位第一线工作的体育教师审阅,认为题目能够反映5个因素的操作化定义。这5个方面的测量题目见表1。为了检验这些题目是否符合问卷设计假设的理论结构,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检验。根据问卷设计假设的理论结构,在LISREL8.53中构建了测量模型。以调查问卷的10个题目为显变量分别构成5个潜变量。在用LISR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时,采用最大概似法(ML),总计进行了7次叠代完成了参数估计,测量模型的拟合指数:NFI=0.99;CFI=0.99;GFI=0.98;AGFI=0.96;PNFI=0.55;PGFI=0.45;RMSEA=0.059。除PGFI有点偏小外,其余指标均达到拟合指数的标准。图1是分析结果的结构模型图。模型中显变量与潜变量的因子负荷都大于0.5的标准,表明5个教学相关因素的测量模型具有很好的汇聚效度。根据验证性分析结果,对量表题项进行了信度分析,5个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如表2所示。从信度分析的结果来看,5个分量表的系数全部超过了0.7的水平,满足量表的信度要求。2.3体育教学因素对锻炼坚持的影响为检验体育教学因素对锻炼坚持影响作用的假设,采用相关分析(PearsonCorrelation)考察了5个体育教学因素对锻炼坚持的完整贡献(零阶相关),同时,采用标准多元回归分析(Enter)考察了5个体育教学因素对锻炼坚持的独特贡献(多元相关),从表3中的零阶相关分析结果来看,所有5个体育教学因素对锻炼坚持的相关系数均具有显著性,显著性达到0.001水平。这初步验证了本文的基本假设(H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课结束后的体育锻炼行为有深远的影响)是成立的。从多元相关分析标准化系数表示的体育教学因素对锻炼坚持的独特贡献来看,兴趣契合因素的回归系数保持了0.001水平的显著性,其他4个因素的回归系数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所削弱,但知识技能(P<0.01)和内容实用(P<0.05)两个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这5个显著性相关系数表明的体育教学因素与锻炼效果评价之间关系的方向与假设的方向完全一致,验证了理论模型提出的关于体育教学因素对锻炼自我效能有正影响作用的5项假设(H1学生对上课教师评价越高,学生课后坚持体育锻炼越好。H2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越强,越有利于学生课后坚持体育锻炼。H3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相符,有利于促进学生坚持体育锻炼。H4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到体育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H5学生在体育课上体验到体育的好处,是学生坚持体育锻炼驱动力),实证结果表明令学生满意的教师、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内容与学生兴趣吻合、通过体育教学学好知识技能和体验到锻炼的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行为。

3结论

3.1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课结束后的体育锻炼行为有深远的影响。

3.2体育课程的教师得到学生认可度越高,越有利于学生坚持体育锻炼。

3.3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用性越强,与学生兴趣契合度越高,越有利于学生坚持体育锻炼。

3.4在体育课堂上学到体育知识和技能、体验到锻炼的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行为。

体育锻炼的好处篇3

关键词: 小学体育 课外锻炼 身体健康

运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环节,可以提升人的身体素质,对身体、心理健康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师资力量对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一阶段的教育和训练对学生的成长发育及学习生活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一)体育师资培养与培训。目前我国体育师资力量来源主要为专科、本科师范学院,但在体育师资力量的培训过程中,无论是本科师范院校还是专科师范院校,在招生时一般都是体育特长生,他们的体育技能和专业素养没有问题,但文化课水平相对较低。而在小学中,很多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程,体育课在很多学校中都被边缘化。因此体育教师的再培训或再学习就很困难,升职也较困难,这些都影响小学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小学教育大纲安排。教学大纲安排是纲领性文件,指导着课程教学的进行。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最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当前我国体育教学大纲依旧随着课改大流而不断深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并没有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体育课基本就是随便教,或是让学生随意玩耍。而发展到今天,我国小学体育课程已经有明确的课程大纲,对于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来说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纲要颁布的初衷是好的,内容也较完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学校并没有完全按照教学大纲的进度安排,体育课课程内容较松散,学生的上课纪律性、组织性较差,这些问题都是不能忽视的。

(三)课外体育锻炼问题。目前国内很多小学都开设了课外体育兴趣班,让学生在正常的体育课外还可以学习一些体育技能锻炼身体。从目前我国小学课外体育锻炼的发展看,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课程内容较松散,很多学校的课外体育锻炼就是让学生在操场上玩耍,并没有专业的技能训练。二是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较单一,一些学校在清晨、课间或是放学后让学生长跑,根据年级不同区分跑步距离,跑步固然对身体有好处,但过于单一的形式对正处于成长发育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无疑扼杀他们的天性,桎梏他们的课外活动。

(四)体育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学校管理的重要问题,尤其对小学生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来说,小学生本身处于好动的年纪,在体育活动上一旦不注意就有可能产生安全问题,使学生受到伤害。近年来,我国小学生在体育课外活动中安全问题频发,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受到不同的伤害,对学生的成长发育产生十分不好的影响。

二、小学课外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后,全民体育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国体育健儿争光多彩,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体育赛事中取得名次,打破很多所谓的“西方神话”,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力量,也实现体育大国的梦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锻炼的好处,小学生也一样。课外体育锻炼对小学生来说是额外的体育训练时间,既能丰富课外生活,又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从具体的影响看,可以分为以下四方面。

(一)提高身体素质。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是必然的,从具体的影响看,首先体现在心肺功能上,心肺功能是心脏泵血和肺部吸入阳气的能力,心脏和肺部的功能会直接影响全身肌肉、器官的运作,是人体运动的基石,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不断提高心肺功能。对于运动员来说,跑一千米可以毫不费力,但对于一些从不锻炼的人群来说跑完一千米会感到上气不接下气,这就是因为普通人的心肺功能远远不及运动员。对于处于成长发育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增加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从而提高身体素质,达到抵御疾病、提高身体抵抗力的目的。其次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筋长一寸,命长十年,”由此我们发现我国人民早在古代就意识到柔韧性锻炼的重要性。而加强小学体育课外锻炼,除了锻炼心肺功能外,还可以有效改善小学生身体的柔韧性,让他们在进行其他体育锻炼时不易受伤,增强体质。

(二)改善抗压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人是有机整体,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往往是联系起来的。加强课外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使小学生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好处的。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跑步等锻炼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病情,甚至有很多抑郁症患者在坚持体育运动后,出现病情痊愈的情况。虽然不能说体育运动可以治愈心理疾病,但确实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况。而很多人包括学校教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小学生是不会有心理问题的,认为他们还小,只是个孩子,不会想那么多。但从现代心理问题调查报告看,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正在逐步上升,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专家等开始注意到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小学课外体育锻炼,对于帮助小学生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对于调节、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是有很大益处的。

(三)提高学习效率。运动有助于身体、心理健康的发展,开展小学课外体育锻炼,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继而对提高记忆力和集中能力都有好处。因此,适当加强课外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继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三、结语

实现教育的基础就是师资力量的培养,好的教师是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小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就是完成小学体育教育的关键。在现代小学教育中,师资力量越来越完善,教师素养也在不断提高。在教师的指引下,加强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是很有好处的,因此这逐步成为一种趋势,在全国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杨晓黎.关于在小学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的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2]吴海霞.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体育锻炼的好处篇4

终身体育思想源于现代教育中的终身教育理论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体育的需求。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在80年代中期,终身体育思想被引入我国,立即受到国内体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终身体育思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从思想上指导人们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把参加体育活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对他们的调查,了解当今大学生平时参加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找出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参与的习惯。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论大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参与的习惯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发放对象的相关情况

问卷发放对象为湖南师范大学2010级非体育专业研究生,以研究生五舍的学生为主,他们都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涵盖了各个专业领域,也是各个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精英。其中发放问卷212份,回收212份,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92.92%。

(二)问卷数据统计

(三)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

1.对终生体育概念了解的程度

可以看出有24.36%的人并没有听说过终生体育这个词,有63.95%的人并不知道终生体育这个概念的具体意思,只有11.67%的人对终生体育这个概念有所理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很好的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思想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2.对运动技能的撑握情况

其中87.81%的人在大学里面接受过三个或三个以上运动项目的学习,但有85.27%的人平时用来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都在二个以下,只有8.12%的人认为自己对某个运动项目的技术撑握比较熟练。

3.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

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二次以上的人为5.07%,每周一次的人为16.75%,两周一次的为23.85%,每个学期参加数次的为54.31%。就其原因主要是对体育的健身原理不理解(表7数据显示,知道体育运动健身原理的只有8.12%),运动技术的撑握不够,没有亲身体验过体育运动对身体带来的好处(表8显示只有9.64%的人认为参加体育运动对自己的身心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四)养大学生终生体育习惯的方法

1.至少熟练的撑握一门体育运动技能

从表9的调查数据来看,有61.42%人认为如果熟练的撑握了一门自己喜欢的运动技能他们会经常参加这一个项目的体育活动。有28.93%的人认为不确定,只有9.64%的人选择不会。我们要的就是为了学生实际行动参与,而不是思想上的意识。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技术的撑握,而不是一味的图完成教学任务。

2.让学生理解体育锻炼健身的原理

可以看出100%的人都知道参加体育锻炼对身心有好处,但71.57%的人不知道参加体育活动为什么对身心有好处,可见他们在大学接受体育学习的时候对理论知识这方面接受的教育还很少。让学生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根据自己身心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对应的体育活动锻炼,有针对性的经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身心健康。

3.让学生亲身体验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带来的好处

根据表8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有65.48%的人并没有觉得在参加的体育活动之后身体各方面的机能有很大的积极影响,没有真正体验过参加体育运动对他们带来的改变。由此可见他们对体育健身的认可程度不是很高。促使他们更有信心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来。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当前大学本科毕业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人很少,他们对体育运动项目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对体育运动健身的原理不了解,大多数学生没有体验过体育煅炼对他们带来的好处。缺乏经常参加体育煅炼的动机。

(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运动技术的加强提高对运动技术熟练程度,可以加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和自信。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增加成功的体验和普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信心和兴趣,提高认知,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成守允.论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与提高[J].湖北体育科技.1995(4)。

[2] 吴晓虹.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9.9.

[3] 杜春杰.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J].滨州师专学报.2000.9.

体育锻炼的好处篇5

【关键词】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兴趣趋向

1.研究目的

高校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体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校除体育课外,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既可扩大体育课效果,又能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利于学生培养多种体育兴趣,但纵观青海高校,在课外体育活动领域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欠缺和盲点需要去纠正,为此从深入了解青海高校学生的活动兴趣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兴趣,引起动机,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全面持久开展,使体育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基于这一理由为选题的出发点和研究的着力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抽取青海师范大学女大学生200人为研究样本,其中每个年级抽取50人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结合面访座谈法。对作为研究样本的200名女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兴趣情况的问卷调查,通过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并对调查内容进行了专家咨询与检验,并确定问卷内容的科学性和涉及范围的全面性后,随机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占发放问卷的90%,与学生进行面谈,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2.2.2文献研究资料法。

2.2.3数理统计法。将有效问卷在计算机上进行EXCEL表格统计处理。

2.2.4利用百分比数计算法进行统计。

3.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3.1.1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表1中显示,有70%的女生热爱体育活动,对体育活动较感兴趣,24%的女生不热爱体育活动。从表2中显示,有71%的学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29%的学生则未参加过,这说明这些女生对体育锻炼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和重视。从主观上看,有些女生喜静,怕羞,不喜欢有对抗及项目“枯燥”的运动项目,而比较喜欢具有娱乐性特点的项目,她们希望的锻炼条件没有得到主观满足,呆滞她们思想中的主观思想倾向和兴趣趋向可能转入消极状态,进而抹杀了她们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3.1.2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

从表3显示, 每周锻炼3―5次的女生占多数,所占比例依次是20%、28%和14%,而利用更多时间去锻炼的人数只占7%,也就是说,大部分女大学生还没养成自觉科学锻炼的习惯。

3.1.3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从表4中显示,有57%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身体很有好处,42%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身体有好处,仅有2%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对身体没好处,这说明女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趋向还是明确的,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具有明确认同感,也是很值得高兴的。

3.1.4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所选择的项目。从表5中显示,女大学生所选择的锻炼项目依次为健美操、舞蹈、形体、跳绳、游泳、羽毛球、跑步、乒乓球、足球等,这说明,女生喜欢有一定运动量,对抗性弱,能够塑造体型的项目,健美操基于其项目特点,有21%女生选择了该项,有17%的女生选择了舞蹈,14%的女生选择了形体,这充分反应了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出于爱美、健身级女性特点的兴趣趋向要求。

3.1.5青海师大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从表6显示,影响女大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起主要原因是缺乏主导,没时间,也有一部分女生是由于体质弱,费用太高和不感兴趣等。由此可以看出,教会女生如何运用体育锻炼来缓解学习压力,从而促进学习,是我们体育教学乃至学校体育怎样指导思想布局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为我们对人数超过半数的女大学生施予体育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值得重视的课题。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女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能强身健体,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非常明确,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具有明确的认同感。大部分女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比较感兴趣,显示出较为乐观的体育兴趣趋向。但也有一小部分女生仍是消极甚至不爱体育锻炼群体,这个是我们重视的欠缺之处和盲点。

4.1.2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基本偏爱健美操、舞蹈等,从对学生访谈的情况看,学生对健美操、游泳、国标舞这些相对对场馆要求比较高的项目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我校现有的场馆恰恰还不能满足这些项目的广泛开展。

4.2建议

4.2.1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校报、宣传窗、校园网等宣传手段,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娱乐体育为主,是学生产生对体育锻炼及其效能和作用的感知认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是学生真正意识参加体育锻炼为她们带来学习的动力和精神活力,认识到体育的价值,最终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4.2.2学校应增加体育场地,运动器材的建设与投入,引入游泳、体育舞蹈、羽毛球项目的师资力量,或让在职、有一定基础的教师进行深造,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展现自己的兴趣并积极参加她们喜爱的体育项目。

4.2.3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单项体育俱乐部的作用,每年给予一定经费或体育器材的资助。开展多样的体育竞赛,如跳绳、踢毽子等比赛,也可以把健美操的成套操推广,开展以系为单位的健美操比赛,从而使更多喜欢这一项目的女生参加,以竞赛为杠杆促体育活动的开展。

4.2.4课外体育活动是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组织形式,学校应尽量不在这一时间里安排文化课,特别是大三、大四无体育课的年级,她们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靠课外体育活动,保护和引导高年级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兴趣趋向。

参考文献:

体育锻炼的好处篇6

[关键词] 校外体育锻炼 持之以恒 小学生

教育部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体育锻炼不足,体能素质下降,肥胖人数增加的情况。提高民族素质,首先要从小学生抓起,增强小学生体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小学生处于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对小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通过随机调查和追踪调查,取得了许多数据资料,发现经常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的身高、体重、胸围的增长幅度,普遍高于不经常锻炼的人。这说明,体育锻炼对于人的肌肉、骨骼系统的发育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经常锻炼,还能使肌纤维变粗,肌肉收缩能力和张力增强,从而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耐久力。体育锻炼仅仅依靠体育课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小学生加强课外体育锻炼。我们知道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很差,要把课外体育锻炼长久地坚持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么,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如何才能做到持之以恒呢?

一、强化学生的锻炼意识

通过对小学生的调查发现,90%的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都比较被动,不少学生课上虽然能积极参加锻炼,但是除了体育课上的锻炼课外基本不进行锻炼,更不懂得如何自我锻炼和提高。有的同学是因没人组织而放弃锻炼,其主要原因是在没人组织的情况下,自己不知道适合的体育项目该如何选择。还有很多小学生没有认识到课外体育锻炼对自己身心发育的重要性,有些小学生错误地认为课外体育锻炼就是浪费时间。所以,许多小学生自我限制了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也就谈不上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了。另外,有些学生觉得体育锻炼又脏又累,纯粹是自找苦吃。有些学生虽然出于改善身体条件,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想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锻炼方法,而且意志又不够坚强,所以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难以持之以恒,因此就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有些学生也因此而失去锻炼的信心。针对上述的这些问题,首先要改变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让他们知道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体育锻炼与学习以及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然后根据小学生的身体条件以及小学教学特点,给他们讲述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锻炼方法等,以强化学生的锻炼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开展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90后的学生对体育锻炼往往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加上家长的万般呵护,进一步滋长了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而且当今时代学生的课外娱乐项目太多了,同时来自社会的诱惑也很多,林林总总的游戏机室、网吧等。他们宁可坐着聊天、打电玩也不愿意运动出汗,所以引导学生强身健体不但是学校和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全社会责任。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对周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特点,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引导小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这样他们就有了锻炼的欲望,小学生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喜欢上这项活动进而形成行为习惯,锻炼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等活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兴趣;充分利用体育课时间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介绍锻炼身体的方法及内容,告诉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不要拘泥于形式,任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都可以采用,让学生寻找出最适合于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活动形式,在课外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利用丰富多采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积极性,这样他们在课外就能比较容易地坚持锻炼了。

三、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

很多学生经常暗下决心进行体育锻炼,而在实际行动中却往往半途而废,不能持之以恒,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外部和内部的强化。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那些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行为和学生要给予鼓励,对那些动辄就中断体育锻炼的行为和学生要给予提醒和引导,这属于外部强化的手段。除外部强化的手段外,学生内部强化也很重要,锻炼习惯的养成靠的也主要是内部强化。我们知道,锻炼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不间断地练习。任何行为习惯都必须要付诸行动,体育锻炼更是需要不间断地练习,这是形成习惯的必要条件。体育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比如,丰富他们的体育知识,加深学生对课外锻炼的意义的理解,尤其是要让学生体会和体验体育锻炼给他们的身心带来的好处。这样引导学生主动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形成习惯。另外,学校教育可以通过改革体育课教学模式,邀请学生的家长参与,使其了解学校体育活动课的情况,以便家长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对子女进行体育教育,使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互相渗透,拓宽体育教育环境,营造一个身体锻炼的良好氛围。家庭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和补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当今时代体育社会化的需要,学校的体育向家庭延伸,打破校园界限,实现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的互动,达到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的目的。

四、教给学生锻炼的方法

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体质,但是教师要事先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培养自学自练的能力。体育技能的掌握能让学生轻松进行锻炼活动,帮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而体育锻炼的乐趣反过来又会刺激学生体育行为的积极性,使之经常化。相反,在没有掌握体育技能之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会体验到真正的锻炼的乐趣和好处,而且没有组织有序的学习来达到比较坚实的技能掌握,会妨碍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积极情绪的体验,课外体育锻炼行为不能长久。实践表明,那些体育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比一般学生表现出更浓烈的体育兴趣和更大的活动欲望,其体育习惯也就更易于形成,因此,教师要通过体育教学加强技能的学习与指导,同时要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适中。

总之,适度的体育锻炼是小学生增强体质的必要手段,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以科学合理的营养为物质基础,这样才能使机体积聚更多的能源物质,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同时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清黎.体育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张子沙.体育教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出版社,1998.

体育锻炼的好处篇7

摘 要 在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中学教学的常用教学模式需要得到创新,现代的教育理念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考虑中学女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以及心理特征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不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满足女学生的体育学习要求,提高中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学体育 兴趣 女生

在我国的中学教育中,体育属于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必修学科,其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进而不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我国的传统体育教学中,采用的大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女生的特殊生理情况以及心理情况没有充分考虑,严重影响到女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教学模式长期影响下,不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教师应该对女生的特殊情况进行考虑,提高女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

一、中学女生的身心情况分析

(一)心理分析

在中学阶段,女生心理比较敏感,正在走向的成熟过程中,但不成熟成分仍占主位。多数情况,中学女生心理会偏向于文静,对动作幅度比较大的体育活动比较不感兴趣。中学女生容易害羞,同时比较喜欢美好的形象,使得中学女生不乐于去进行运动量比较大的体育锻炼[1]。另外,如今我国的家庭结构不少为一个孩子家庭,家庭中孩子受到比较多的宠爱,甚至溺爱,使得中学女生多没有受到过较大的挫折,其吃苦的精神严重匮乏,多数女生怕累、怕苦、怕摔等,对其在中学体育中的表现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二)生理分析

中学阶段的女生正好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一个特殊时期,多数女生的肺活量要小于同龄期的男生,同时其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的功能尚不完善,无法满足剧烈运动的需求。因此,在运动量比较大的体育锻炼中,中学女生的积极性比较低,表现比较差。同时,在体育课堂中表现的迟缓以及较差的协调能力等,都对其学习的兴趣有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对其生理特征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策略提高中学女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二、有效提高中学女生的体育锻炼兴趣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构建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初中教师在体育教学应该提高学生的自主权,提高学习学习体育的兴趣。对中学生来说,通常有一个相对强劲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种特殊的心理,帮助建立正确的锻炼态度。尤其是对中学女生,教师应该选择一些女孩更容易接受的体育锻炼项目,如乒乓球、体操、舞蹈等。这类课程对女孩力量需求不是很大,学生不要用太多的精力锻炼时,同一时间在此练习中可以满足女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高她们的学习运动自信,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2]。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有充分自主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体育课堂内容和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可以发现适合自己的条件的教学方法、形式以及爱好。同时,教师应积极鼓励女学生的体能训练,让学生觉得体育锻炼有让她们快乐和冶炼的好处,初中学生在锻炼很长一段时间不仅可以强壮体质,而且有益于她们的生活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所以老师想要构建出轻松愉悦的体育课堂环境,充分尊重女孩体育类需求,创建不同的教学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积极主动。

(二)应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课堂积极性和自主性较差,最终影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应注意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1.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和学习体育课堂的必要性。2.教师应充分了解中学女生特殊心理和身体的变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习体育锻炼的热情。由于一些教师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全面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最终导致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极少的交流,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学时,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要经常鼓励学生锻炼,让学生建立起运动的信心。为了提高教师的质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改善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

(三)深入了解女生心理变化,给与充分的理解与尊重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心理,提高她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最后促进学生能够积极锻炼。身体是重要的资本,所以学生想要有一个好的体育成绩,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设置有意义的活动。女生通常喜欢不累人且能帮助她们的健身运动项目,所以教师可以选择有氧运动或者舞蹈训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女孩子都喜欢美,追求美的形象。通过上面的一些教学能满足女孩的审美需求,所以老师可以向解释学生体育健身的好处,例如不仅可以拥有强大的身体,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气质在舞蹈和健美操,帮助她们的外形美观形象的建立。通过促进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看法改变,满足她们的心理需求管理,以提高她们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三、结束语

教师要想改变中学女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必须要抓住女生的特殊心理和生理特点,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同时,教师也应该建立一个轻松愉悦的运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运动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孟凡钧.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12):183.

体育锻炼的好处篇8

1.1女生特殊的心理

中W阶段女生的心理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她们开始对周围的事物变得敏感,虽然其心理在逐步走向成熟,但是不成熟的因素还是比较多。一般情况下中学女生在心理上开始偏向文静,不太喜欢动作幅度大的体育锻炼,同时她们还变得比较害羞、爱美。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她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除此之外,当今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大部分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这些孩子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没有经受过大的挫折,所以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比较差,尤其是对与女生来说,她们在体育课堂上怕苦、怕累、怕晒、怕摔。这些最终会影响学生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

1.2女学生特殊的生理

对于中学生女生来说,她们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一般情况下,女生的肺活量都相对偏小,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功能无法完全满足剧烈运动的需求。在进行比较强烈的体育锻炼后往往会感到身体乏力,最终影响她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体育课堂上她们一般表现为动作迟缓且协调能力较差、力量和速度跟不上、耐力不足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们容易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最终会影响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现状,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1.3体育教学缺乏自主性

我国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就是教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长期在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最终会影响她们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尤其是对于中学女生来说,课堂上教师一般不会顾及到她们的感受,而是按部就班地根据教师的意愿或者教学大纲来进行体育教学。在课堂上教师通常让学生完成一些锻炼强度比较大的项目,最终会影响女生学习的主动性。除此之外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学生一般都会被教师安排学习特定的体育课程,在课程选择上并没有按照学生的意愿来进行,这也影响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爱好。

2提高中学女生体育兴趣的方法

2.1建立宽松的教学环境

中学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爱好。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一般都有着比较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殊心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尤其是对于中学女生来说,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她们的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一些女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体育锻炼项目来进行,比如说乒乓球、健美操、舞蹈等。这些教学课程对于女生来说力量要求不是很大,学生在进行锻炼时不用耗费过多的体力,同时在这样的锻炼中能够满足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高她们学习体育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锻炼意识。同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调整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能够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方法,形成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带给她们的乐趣和好处,长期在这样的锻炼中学生不仅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还有助于她们的生活和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所以教师要建立宽松的体育课堂环境,充分尊重女生的体育课堂要求,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主动性。

2.2提高教师的体育教学素质

中学生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课堂中能动性和自主性比较差,最终影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注重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从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1)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及学生对体育课堂的需要。

(2)教师要充分理解中学女生的特殊心理以及身体的变化,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对女生进行体育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在中学体育课堂中由于一些教师的专业教学素质不够全面,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不多,在教学时不尊重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最终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较少,使学生失去了体育锻炼的兴趣。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要经常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对体育锻炼充满自信心。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

2.3了解女生的心理

中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心理,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最终能够进行积极地体育锻炼。身体是学习的重要资本,所以学生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树立他们积极锻炼的意识。对于女生来说她们一般比较喜欢耗费体力较少而且有助于她们健身的锻炼项目,所以教师可以选择让他们进行健美操或者舞蹈训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女生爱美、追求美的形象。通过以上一些教学能够满足女生的审美需求,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向学生讲解体育锻炼健身的好处,不仅可以拥有强壮的身体,还可以在舞蹈和健美操中提升自身的气质,有助于她们美丽形象的建立。通过介绍学生能够改变对体育锻炼的看法,满足她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她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

2.4提高体育课堂的游戏性

中学生虽然有了自身的独立意识,但是他们还是有着比较强的好胜心。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在体育课堂中对进行一些游戏性的体育比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游戏自身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活跃程度,减少害羞的心理。尤其是对于中学女生来说,她们对新鲜事物一般都充满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要利用这一特殊心理,提高她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比如可以进行跳绳比赛、舞蹈比赛、乒乓球比赛等。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更乐意去参与,进而进行体育锻炼。

3结语

体育锻炼的好处范文

体育锻炼的好处篇1关键词:亚健康;肌体健康;体育锻炼生活在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我们的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由此产生的疲惫和焦虑却反过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