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流程范文
小学体育教学流程篇1
关键词: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当前环境下教育行业提倡素质教育,我国的改革主题也是围绕素质教育展开,课堂教育可以完整地体现素质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是一名教师尤其应当注意与改进的。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把“教”与“玩”完美结合,使小学生在玩中得到知识,并且当代小学生普遍来说喜欢“坐”,不喜欢“动”,因此调动小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兴趣才是教育的成功,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因材施教。
一、小学体育的创新理念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是对所有教学目标、内容、流程和手段等因素集合的创新,也是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创新可以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趣浓厚,使体育教学的流程具有可操作性。小学体育的创新可以使教学资源更加优化,体育教学的创新可以使教学模式发挥其最大的优越性。因此,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将创新观念深入到教学中,才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新课改教学下新的体育课程特点,才能够深深喜欢上体育课。
二、新型师生关系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教师所了解的知识学生也许也已经有所涉及,教师再不是从前高高在上,命令学生乖乖听话,而是与学生处于一种平等自由的关系。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也已经发生变化,已经从传统的师生关系发展成为相互理解、平等合作的新型关系。因此,开展体育课程时候,教师应当与学生一起参加运动,一起进行活动,甚至可以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也可以在课上表现学生的错误动作,甚至可以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示,这样不仅不会让学生反感,反倒可以增加课程的幽默感,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
三、创新教学流程和手段
体育教学流程和手段的创新,就是对现有体育教案内容进行科学重组,并适当运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重新进行评估,使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比如,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就可以很好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体质安排不同的体育锻炼,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爱好和特点,安排其发展不同的运动技能。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团队运动,在团队或者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参加不同的运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还能够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开发出学生各自的特点,将其特点发展壮大。
四、创新教案教材
众所周知,体育课就是参加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很少在谈及体育课时想到体育教材,教师对这方面的重视度也很欠缺,因此创新教案教材也应当成为教师关注的要点之一。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远程网络教材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书面传统教材加上远程网络教材,两者择其优点,去其缺点,教师在体育课程中根据需要选择用之。书籍教材内容可靠,但更新速度远不及网络教材,网络教材更新速度快,但是可靠性又不及书籍教材,只有两者兼而用之,才能够将教材做最全最新的创新。
我国经济速度加快,网络的盛行,使得国民整体参加运动较少,身体素质下降,因此运动从娃娃抓起,健康从娃娃开始,创新小学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已经是势在必行。只要教育坚持创新理念,教师坚持创新手段,相信体育教学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艳.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04).
小学体育教学流程篇2
摘 要 本文根据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以及与本校及周边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交流,对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体育教学及学生身心发育现状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同时根据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综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着重分析了当前小学体育教学重点,希望可以对基层体育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 小学 体育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重点
通过与本校及周边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交流不难发现,就小学体育教学重点,大部分体育教师虽有一定的想法,但却都不够全面,下面本人就结合本校及周边小学的实际情况就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重点做以下深入的分析。
一、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体育教学及学生身心发育现状
(一)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择不符合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
根据对本校及周边地区小学教师的走访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校体育教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年来未有大的变化,而过去几十年学校体育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大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了应对升学考试,而这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且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小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小学生对体育教学兴趣不足
上节提到过很大一部分学校多年来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一成不变,而传统体育教学多以填压式教学为主,不容易被学生很好的理解并吸收,且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学生大多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生活中习惯家长把所有事情代劳,而体育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运动强度,这些平时没有在生活中得到过锻炼的孩子在最初接触体育教学时难免会怕苦、怕累,继而想要逃避。
(三)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
众所周知,过去几十年间,我国学校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一部分教学年限与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大多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熟悉的教学流程,而这些教学模式或流程则是适用于应试教育的灌输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吸收率低,且容易在这种被动的状态下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这显然与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不符。
(四)小学生整体体质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不仅没有随之有相应的提高,反而呈逐年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小学生将越来越多的课余时间用于玩电子游戏,导致参加户外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2.大部分望子成龙的家长在孩子的课余时间自作主张的替孩子报了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特长班,剥夺了孩子本就不多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家长们也越来越注重孩子的饮食,同时又因大部分家长缺乏正确的饮食观念,认为孩子有营养的东西吃的越多越好,容易使孩子摄入热量过高或引导孩子厌食,长期下去,极易导致孩子出现肥胖或营养不良的极端状况出现。
二、根据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要求明确小学体育教学重点
(一)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体育项目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确保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今后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重要要求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应将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作为其教学重点之一。
(二)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
前面提到过,当前我国小学生整体体质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且素质教育明确要求体育教学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其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实现提高学生整体体质水平的目的,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只有选择符合当前学生身心发育现状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才能更好的使其这一作用得到发挥,从根本上使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得以提高。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明确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方向,要想使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得以提高,那么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十分必要的,而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体育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当前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及兴趣爱好。2.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年龄及身心发育特点的阶段性教学目标,使整体体育教学目标的可实现性大大提高。
(四)重视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取得良好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第一节提到过,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素质教育也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及时正确引导,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开发,为其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欣元,董理峰,张倩,顾正东.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2] 常会丽.河南省部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师资现状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3] 郭淑玲.安徽省农村中学体育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03).
小学体育教学流程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造性思维;训练策略;创造能力
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传统的“宣贯式”或“流程式”体育教学形式,已经不再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将提高儿童认知水平、实践水平与探索水平为目标,为小学生搭建起完善的教学框架,为其创设富有活力与创造力的体育教学环境,进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建立。同时,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还应该为小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提高小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以促进其发散型思维与开发型思维的形成,最终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1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意义
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以教学课程为基础,利用教学理论与实践机会,培育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思维,使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方面思考实际问题,从而使学习者形成创造性思维模式,提高处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水平。在培育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或思维定式,应该在夯实自身理论基础的同时,采取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沟通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者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其创新思维与创新理念的优化,使其能够更加从容地解决实际问题。
2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体育教学工作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践行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课程,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身心素质,还能够使其形成创造性思维模式,有助于其个人成长。因此,在开展相关课程的过程当中,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心理承受能力、认知水平以及适应力等个人素质,以促进其全方位发展为导向,利用教学课堂培育其创造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为小学生能够成长为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1)依托趣味教学活动,提升课堂的参与性小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其认知水平与适应能力均不高。因此,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与成长水平,创新体育教学活动的形式,优化体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并以拓展型的体育教学手段为目标,提升小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体育课堂的参与性,从而为体育课程教学价值的提升奠定基础,使小学体育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氛围。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流程式”或“宣讲式”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效率与效果为基础,依托趣味教学活动,积极推行趣味化的体育课程开展形式。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将趣味体育教学视频作为教学示例,教师辅以风趣的讲解形式,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核心内容的讲解,以确保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升其参与体育课堂的主动性,进而提高其自觉能动性,切实提高体育教学工作的价值。(2)利用体育活动,开发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班级是一个大型的集体,而班级又由无数个个体组成。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依据这一原则,使体育运动与团体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同时,提升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集体意识。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级的小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组织小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竞争,从而确保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与沟通协作能力,还能够使其树立起竞争意识,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将开发小学生思维意识与能力为目标,结合小学体育教学方向,为小学生实现个人发展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其创造性与创新性的思维能力。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将“角色转换”作为教学形式,任命一个或一组小学生成为“临时任课教师”,而其他小学生则作为学习者,意在学习“临时任课教师”自行定制的趣味体育活动教学内容。这种体育教学形式既能够激发担任“临时任课教学”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思维,还能够使其他小学生的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并使所有的小学生均产生积极的学习体验,使其思维意识时钟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局面。(3)创设教学体系,明确体育教学目标成就感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还能够提高学习者应对挑战的能力。相对于小学生而言,成就感的提升则是其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积极性的保障。因此,体育教师也应该结合这一理念,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小学生创设符合其生理发育情况与心理认知水平的体育教学体系,以确保其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同样,体育教师还应该明确提升小学生“成就感”的体育教学目标,进而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将符合小学生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的“趣味篮球游戏”作为教学内容,将“传球抓人”或者“踩线追赶”作为考试内容,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或者,体育教师还可以将“一分钟20次跳神”作为体育教学目标,在降低体育成绩标准线的同时,为小学生创设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为小学生提升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奠定基础,使其感受篮球的魅力提供保障,还能够使小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进而提高自身的成就感,使小学生切实提升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其应对挑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之上,小学体育教师还可以将篮球、排球、足球或者乒乓球作为教学基础,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为导向,组织小学生开展“趣味体育”的创编活动,为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自编、自导、自演的体育活动之中提供平台。这种创编活动既能够使小学生充分感受各类型体育运动形式的价值与魅力,还能够为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奠定基础。在开展“趣味体育”创编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应该严格把控小学生所制定的活动目标,以防小学生设立的达标线过高或过大,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教育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并提高自身的成就感,最终实现其自居能动性的有效调动。基于此,体育教师应该以提高小学生的成就感为依托,为其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其在参与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创造性思维意识与思维能力。(4)根据教学目标,多多组织创新性活动当前,许多小学体育老师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与关注程度偏低,导致体育课堂的创新性与延展性过低,小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学活动的效率与质量不佳。因此,我国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以全新的教学思维与教学理念为依托,明确体育教学工作在践行素质教育过程之中的核心地位,从而对于体育课程形成崭新的认识。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还应该以课外体育活动作为组织形式,多多引导小学生参与到创新性课外体育活动之中。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将“结队而行”或者“双人顶球跑”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在开展相关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之中,体育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总结相应的体育活动技巧或者窍门,并鼓励小学生以创新式的眼光与创造式的思维,对活动内容进行优化或改进,使其能够在提高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同时,实现思维模式的开放。同时,体育教师还可以号召学生家长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之中,使家长体会到体育课程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与积极作用,并为其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夯实基础。体育教学工作具有持续性与延展性的特征,因此,小学生需要每天都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将开展创新性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突出体育教学工作特征的基石,为体育教学工作能够更好地得到延展创造有利条件,并使小学生接受立体化的体育教学,以此实现体育教学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高,提高体育教学工作的地位。(5)基于体育理论,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创造性的意识与思维不仅拥有灵活性的特征,还具有新颖性的特点。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以小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为基础,以小学生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为导向,基于体育理论,积极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为小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创造条件,使小学生能够在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拓展眼界、开发思路,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据权威调查表明,许多体育教师对于体育理论的应用度不高,导致体育教学工作缺乏理论性的指引,致使教学工作的实用性偏低。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充分领会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将“快乐体育”理论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使学生能够在成就感、心理接受能力、自觉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均得到提升,为体育理论与体育活动的有机重合创造便利条件。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将“跨越障碍接力”作为户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以简单的运行项目,对小学生的奔跑能力、跳跃能力、爬行能力、平衡能力以及反应能力等个人素质进行训练,进而确保小学生能够轻松地完成相应的项目。这种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健强小学生的体魄,还能够提升其成功感,使其能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开拓思路,探寻提高个人户外运动成绩的方法。
3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工作是践行素质教育的基石,在义务教育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以教学课程为基础,利用教学理论与实践机会,培育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思维。同时,体育教师还应该采取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沟通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者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其自觉能动性的大幅度提升。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依托趣味教学活动,提升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并且,体育教师还应该基于体育理论,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利用创新式的体育活动,开发小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展其眼界,以此实现小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国茂.创造性思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黑河教育,2020(06):75-76.
[2]尹志娟.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分析[J].读写算,2020(25):69-70.
[3]任东晋.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0(06):13.
[4]林毅鸣.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小学时代,2020(18):92-93.
[5]单德秀.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新课程,2020(38):185.
小学体育教学流程篇4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
小学到中学体育教学的过渡是体育教学的关键问题,为了让学生进入中学后保持体育教学的连贯性,促进教学成果的进一步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还存在许多差异,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能有效衔接。因此,相关教育部门的工作者需要针对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合理的途径来完成体育教学衔接工作。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缺乏正确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体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依据,缺少合理的教学思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工作将偏离素质教育的标准。由于中教学体育教学工作者缺乏正确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安排等各方面都未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1]。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虽然按照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但却没有按阶段拟定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更像是课外活动。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只把体育课时当作休闲时间,在思想上就没有衔接好中小学体育教学。
2.教学内容不合理
教学内容的变化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十分明显,针对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制定的教学内容也会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度也会不断增加,教学内容应该由易到难,逐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而中小学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系统性,所指定的教学内容不切实际,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不符。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变化较小,而中学体育教学初期内容的难度就比较高,以至于学生进入中学以后难以适应,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因此而变低。
3.课堂纪律差别大
小学体育教学较为放松,学生有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养成了散漫的习惯。而中学体育教学一般都会有热身运动、健身操、列队等必要流程,小学体育课上养成的习惯会让学生难以适应中学体育教学的课堂纪律。学生在不适或反感的时候,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纪律的差异增加了教学衔接的困难。
4.教学方法效果低
体育教学有其独特之处,体育课堂一般都设在户外,比其他学科更具实践性和示范性。但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完成教学内容后就能自由活动,所学的规范动作较少。在长时间的被动学习之下,小学生对体育教学形成了固定思维,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较多,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需要让学生掌握许多体育知识和动作规范,为赶进度而忽视了教学的效果。中学生因在体育课上缺少自由的时间,加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其逐渐丧失了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相关策略
1.强化教学思想
为衔接好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要先对教学指导思想进行改善,强化教学的目的性。作为体育基础教学,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思想应当是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适应以后强度逐渐增加的体育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后期,要适当增加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便于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体育教学更加连贯。中学体育教学除了要按照课程标准来制定教学计划之外,也必须重视体育教学强身健体的作用,并不能为完成教学而教学,要充分认识体育教学的目的。
2.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的重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使中小学体育教学更容易对接,是学校和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学内容的制定除了要以教育部的教学大纲为依据,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身体素质相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可接受的运动强度,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教学衔接的时间段内,要增加小学末期的运动强度,减少中学初期的运动强度,让学生更容易适应其中的变化。
3.明确课堂纪律
让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需要一定的时间,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需要从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小学体育教学要随着课程的进展提出更多的课堂要求,让学生逐渐适应纪律型的课堂,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中学体育教师要在入学的前段时间要向学生介绍体育课程的计划,明确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纪律,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既定的纪律之上,教师应当适度放松,以免学生消极应付体育教学。
4.创新教学方法
改变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是体育教学过渡到中学阶段的有效方式。学生在进入中学后,对许多新事物都抱有较高的心理预期,若发现中学体育教学枯燥无味,势必会降低体育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讲解,增加体育竞赛,组织校外体育活动等方法都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衔接先要改变教学思想,形成整体教学的意识。在具体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做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保持体育教学的连贯性,能够为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体育教学有效衔接补偿机制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04).
[2].袁耿,刘抗英,杨杨.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J].才智.2014.(06).
[3].吴玲萍.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途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
小学体育教学流程篇5
随着公众对小学体育关注度的提高,小学体育的创新工作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这种方法上的创新在实际运用时仍然出现较大纰漏,笔者着重研究此类创新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际有效运用。
一、关于小学体育创新的基本概述
小学体育的创新,相较于传统的小学体育来说,是对体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的创新,主要目的是使小学体育的教学更加轻松、高效、人性化。但是这种创新并不是要对原有的体育教师、体育教材、体育器材进行大范畴的摒弃,而是将新的创新理念与原有事物进行完好的整合,从而满足创新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让小学生更加喜欢体育、热爱体育,并熟练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基于创新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1.创新体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对小学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里的综合素质着重表现在老师个人品质和教学素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担任着引领者的角色,对学生的教学起着引导和教授的作用,且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更是需要引起老师注意,为此老师应该创新体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体做法如下:小学体育老师应树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投身科研工作,结合自己学生的学习现状,探究出实用、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愿意进行自省,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多多自我反思,找出课堂和自我存在的问题,积极改正并努力进步。
2.做好课堂筹划与备课,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
由于小学生还未脱稚气,因而小学体育课堂充满了不定的变化因素,所以老师的提前备课和科学筹划对小学体育课堂的把握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老师课程任务的安排,也助于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老师在备课时,应该多多借鉴一些成功的体育实例,在自己的课堂中也可丰盈较多的体育活动形式,做到主观思想与实际体育教学的完美结合,保证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热情。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跳山羊、接力赛等活动,注意学生体能的锻炼,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互助能力和勇气,有利于体育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采纳新式教学方法,实施差异教学
新式体育教学方法的纳入,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并且也是符合本文创新视角的小学体育教学的课题,比如,体育老师可以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实施差异教学,根据不同体能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体育内容教学,保证体能优异的学生得到提升,体能稍差的学生也可得到进步,确保每位小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再者,老师也可在体育课堂上,注意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老师还应该进行情感教学,与学生真正进行心贴心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或者生活上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总之,小学体育的创新进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必然会逐渐加快,但这种创新并非只图创新,这种“新”只能说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小学体育教学真正提高效率、质量才是最终目的,只要实现这样的一个理想目的,必然也就迎来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教学流程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创新
毛泽东同志在少年时代就曾经说过: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长期以来,小学文化科目的建设被教育界过分注重,使本来应当朝气蓬勃的小学体育教学备受冷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受到制约。如何能够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使教学思想更加贴近教学实际,教学资源更加适应教学需要,更好地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满足客观形势要求,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应对的课题。
一、转变体育教学思想
创新的教学理念,能够引导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但是现在许多教师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缺乏创新精神,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固化,落后,死板,缺乏灵活性与创新性。使得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只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或前人的经验进行教学,转变小学教学理念成为了时代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新的教学观念,并运用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还可以多出去学习,多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听有学术造诣的专家教授的讲座,使教学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平时也可以多和其他教师交流授课经验,探究授课方法,在交流与合作中提升自己。最后,要养成做工作总结的良好习惯,并且注重反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在反思与总结中不断提升。
二、对教学课程进行科学设计,认真筹划
体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身体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在开课前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互动性、检验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小学生的身体生理机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筹划。例如,体育老师的备课内容为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体育课兴趣,在教案编制上就要以课程趣味作为设计的立足点,并针对小学生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定制教学流程,使学生真正获得户外运动的乐趣。如开展趣味运动游戏,学生趣味合作游戏,学生互助趣味游戏等,使小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体育基础知识,掌握运动技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团结协作精神,而且对于发展其坚定、果敢的优良品格及良好的人际关系都大有裨益。此外,体育教师也可以通过重组教学组织形式或优化组合教学资源等形式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三、做好科学筹划以及认真备课工作
课前筹划是做好小学体育教学的基础,一堂体育教学的完成往往从课堂筹划做起,这是做好高效小学体育教学的关键。为此,体育老师应该对于课堂筹划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认真做好小学体育备课准备。在按照课前筹划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老师还应该做到主动与灵活,针对具体的体育教学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做到小学体育课前筹划与实际体育教学的有效结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与水平。例如:老师可以课前同其他老师进行互助性备课准备,参考其他老师的上课以及备课形式,通过学习和借鉴增强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四、具体例举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简单易行的教学例子
创新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热情,在实施的初始阶段教师应从课堂组织形式入手,如打破性别和身高界限,让小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共同完成体育教学项目。学生就会被自己营造的欢快气氛所感染,为完成教师设立的教学题目而努力拼搏,激发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增强了凝聚力,使各项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将体育成绩优劣不同的小学生搭配分组,然后各组对教学题目开展竞赛,优等生就会自觉的对组内差等生进行“传、帮、带”,差等生为小组荣誉也会对各种体育技能认真学习,仔细揣摩,效果要优于体育教师的单向灌输。体育教师也可以具体针对小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和体育成绩,分成:男(优)、男(劣)、女(优)、女(劣)四个小组,对这四个小组施以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相当于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法,其结果使优等生得到足够多的训练,扩展了个人体育发展空间,提高了积极性;差等生会相应提升体育成绩,提高了参与性,这样使不同的差异个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教学提高。体育教师还可以从队列入手,不断变化每堂课的出操队形,使小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好奇和期盼,并针对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开展体育情景教学,比如可将童话寓言故事与体育教学项目相结合,提高教学趣味性,也可由小学生自己编排设计教学情境,这样效果会更好,热情高涨的小学生会将体育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在小学生自主教学参与过程中,可以指导他们尝试自编操和自编游戏的创作,发展小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和肢体语言创作能力,自编自演的体育运动项目会空前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极大活跃课堂气氛。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小学,体育教学会到受体育器材短缺局限,难以尽如人意。体育教师此时可以发动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如饮料瓶、酒瓶、绳子,废铁丝,旧自行车轮胎等,将垃圾变废为宝,成为另类体育器材。以小学生的童真心理,这些“体育器材”在开展体育教学上,一定会化腐朽为神奇。
五、创新小学体育教材体系
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材大体上可以分为音像教材、文字教材以及网上学习教材。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往往过于注重文字教材,这些文字教材内容陈旧、知识含量很少,不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另外,音像教材往往内容则不怎么充足,音像教材知识质量不高。网上学习教材对于学校的网络设施的要求很高,网上学习教材知识不充足,甚至学校的一些学习资源在网上也不能够找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小学体育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构建创新小学体育教材体系,从教材内容上看,内容应该少而新,教材应该反映现代体育发展的新成果,同时做到突出难点以及重点,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网上体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上体育教学的优势。
小学体育教学流程篇7
一节实效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前提。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它与所说的“教案”、“备课”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区别。教案,在我们教师心中可能只是一种格式化的文本,按照内容顺序,先教什么,再教什么;采用什么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并运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呈现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而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更为系统的方案,除了“教案”的功效,更加清晰的阐述了为什么教,细化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细节。主要包括: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路、场地器材分析、教学流程。
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理解《课标》的方向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与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如:快速跑――“勇敢的小金牛”的指导思想:本课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体能和终身体育为目标。以“勇敢的小金牛”为主题,以情景教学为主线,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乐”,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其探究;给学生一个平台,让其展示;给学生一个方向,让其不断进步。加强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对快速跑的兴趣,真正体验到体育的快乐。在预设中,教师必须做到目标统领教材。让孩子们在一个愉快的氛围中,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快速跑。
二、准确的分析,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主要包括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场地器材分析等,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对教材、学情必须进行综合的系统的深入的了解,熟悉各个水平的教材内容、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做出准确的预设与分析。如:学情分析:水平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对体育游戏和活动有浓厚的兴趣,能积极主动的参与的到体育活动中,在学生的积极探究中,在大胆的练习中,在不断的交流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二年级小朋友快速跑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教材分析:快速跑是小学低年级跑的重点教材之一,快速跑的教学,不仅对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水平一:(小学二年级)主要使学生快速的摆臂和用力的蹬地。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快速跑的练习中,并且教师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快速的摆臂,有力的蹬地。
教材的难点:动作自然,协调用力。
三、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本地区气候条件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计划、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学习需要和强烈兴趣的内容,体育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 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课堂。当我们把体育问题融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景中,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这些内容时,学生就会对体育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求知欲,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因而选择内容时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 把运动技能生活化,并用创设生活场景、游戏活动、竞赛表演等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观察、模仿、探究、交流、竞争与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体育各项目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同时体会各个项目的健身价值,获得积极的身体与情感体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育教学常常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而展开的, 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兴趣,富有挑战性的内容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良药”。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当一项技能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掌握时,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最浓,而当运动技术过于简单或过难时,学生就不会特别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正确把握新教材的动作结构及重点、难点,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已有体能、技能的基础上,分不同层次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促使学生积极、生动、饶有兴趣地进行探索性地学习。新课改提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改变传统体育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调动学生学练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育教师要精讲多练,教、学、练统一,改变传统体育教学过于强调讲解与示范的倾向。
四、合理有效的教学流程,是提升体育课堂实效的保障
教学流程是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具体如下:1.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方法3.学法指导4.教学要求5.预计问题与处理方法等。特别是主教材的处理,对重点是如何突出,难点是如何突破,为什么这样设计,做出详细的阐述。如:勇敢的小金牛”的教学流程,在“小金牛热身”(热身操和小游戏:小小斗牛士)―“小金牛学本领”(快速跑)―“小金牛表演”(交流展示)―“快乐的小金牛”(游戏:抓牛尾巴)―“争当勇敢的小金牛”。只有各个环节预设合理,教师组织有序,才能真正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
小学体育教学流程篇8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器材教学法
体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对此,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加强对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做好对体育教学流程的设计与创新,坚持以学生为导向的现代教育理念,巩固学生的体育技能与扩展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并且可以在体育课程中提高体育综合能力。而体育游戏教学法在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上具有积极作用,也受到一线体育教师的推崇。
一、强化体育游戏教学环节的整体管理,将体育游戏教学融入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1.利用体育游戏做好学生的热身运动,保障学生肌体处于体育运动状态
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体育游戏进行学生的热身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肌体活动,增强呼吸器官与肌肉组织之间的协调性,进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更及时地融入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降低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肌体损伤与运动伤害。比如,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接力跑、往返跑、高抬腿跑等进行体育热身活动,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运动状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奋度。
2.使用体育游戏进行体育主体内容教学,增加体育教学知识以及学生运动量
在进行主体体育教学任务时,老师应该积极利用体育游戏增加学生的运动量,提高学生对体育技能的熟练程度与掌握程度,让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w育教学内容,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由“教”向“学”转变,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比如,在进行乒乓球教学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接球比赛或者颠球接力跑比赛,让学生在竞争环境中掌握乒乓球的手部运动技巧,提高乒乓球教学的实际效果。
3.采用体育游戏进行结束前的体育教学总结,实现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掌握
老师还需要采用体育游戏进行体育课堂结束前的教学总结工作,让学生以口头回答或是抢答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总结与扩展性理解,使得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有一个准确细致的认知与理解,保障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有所学、有所练、有所长,保障学生可以迅速调整身体状况,进而可以投入到下一节课堂的学习过程中,避免体育教学造成的身体疲劳影响到其他课程教学。
二、做好体育游戏教学的控制与优化,保障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积极促进作用
1.树立安全教学意识,尤其是应该增强教师对整体体育教学活动的管控能力
老师应该树立安全教学意识,尤其是应该尽量规范学生的体育动作、量化学生的运动量、缩小学生的运动场地,让老师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运动效果等有一个准确细致的认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安全的状况,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以及运动安全。
2.控制好体育游戏的运动强度与数量,实现体育教学与体育游戏之间的协调
老师还需要控制好体育游戏的强度以及数量,尤其是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规划、更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强度的设计,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体育课堂中足够运动、有效运动、正确运动,实现体育教学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同时老师还应该控制好体育游戏的数量,避免因为体育游戏过多而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把握体育教学重点,也降低学生在体育游戏思维转换过程中的精力与时间消耗。
3.充分利用好体育器材以及体育场地,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好体育器材以及体育场地,将体育教学过程建立在对体育器材以及体育场地的优化选择上,一方面增强体育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标准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体育器材以及体育场地进行体育比赛,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增强对目标体育教学内容的掌握,进而实现小学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育技能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一直是现代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只有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工作、生活,因此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采用体育游戏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掌握,增加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以及活动量,让体育教学具有更强的多样性与兴趣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体育运动能力,促使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华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实施探讨[J].教师,2016(18):75.
[2]梁碧花.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2016(11):35.
小学体育教学流程范文
本文2023-11-21 18:15:52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