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发展历史范文
大学的发展历史篇1
然而,一个完美的结果,总是伴随着艰难的选择。大学那么多,哪所适合我?判断一所大学是看其历史、师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还是看校名、录取分数、所处地域、大学排行……对于急于走向大学的我们来说,只有充分认识了大学的这些内容,才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本期,我们特邀了八所著名高校招办负责人,为我们找到认识大学的途径。
大学实力,与这些有关
如何去判断一所大学的实力?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我们无从去想,因为我们本就不熟悉。也许我们能说出一二,但又不能全部回答。究竟实力与什么相关,请看几位高校招办负责人怎么说——
了解答学,从历史沿革开始
有“前世”,才有“今生”
历史沿革是一所大学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说就是大学的“前世今生”回顾——学校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大的调整、变化,有哪些知名的学者曾执教于此,目前学校的办学情况如何等等。从这些表面的东西能了解一所学校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比如说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是利用退还部分的庚子赔款建立的学校,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让一代代清华人传承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清华大学还曾经因为抗日战争迁移到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迁移到昆明,并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这段历史现在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因为在那样战火烽烟的年代,清华坚持办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未来的国家栋梁。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从而奠定清华强大的工科背景。当然也有了1978年以来,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目标,清华大学的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等学科的复系、建设、蓬勃发展的历程。
通过对历史沿革的了解,考生和家长不仅能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发展思路,更能够体会到学校的文化底蕴、精神内涵,帮助考生透过表象真正认识大学的优势、特色所在。比如有些学校经过院系调整、大学合并、更名等一系列变化,考生从现有大学的校名等信息中已经不能完全判断大学的特色、优势所在,但历史沿革却能将其呈现出来。比如长安大学,它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由此就不难定位到该院校在公路交通、地质、建筑等方面的特色。
对清华而言,大家也可以通过历史沿革来发掘它的办学优势和学科特色。清华现在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各个学科发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这些优势从何而来,这就得从历史说起。同样,这也需要从历史传承维度来探寻。才能真正理解清华“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办学理念。
因此,建议考生在了解大学时,可从历史沿革开始。不仅了解当下大学的学科构成、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还要从现在追溯到过去,从时光的痕迹中找出大学的实力。历史沿革,不在于“长”“短”
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既然历史沿革如此重要,可以判断大学的实力和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那么是不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就一定比历史稍短的大学强?某所大学立校之初就设立的学科、专业,实力也一定强于后期开设的学科、专业呢?
这些问题需要辩证去看。的确,历史悠久的大学和开办时间较长的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与沉淀较多,在学科体系上会比较完整、系统,在某些科研领域也走在前端,实力不弱。但并不能因此而判断,办学历史较短的大学和专业的实力就一定不如历史悠久的大学和专业。目前我国大学有些是在现代高等教育刚刚兴起时就成立了,如天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有些大学是在建国前成立的,如厦门大学等。这些大学建校历史在70年以上。有些大学是建国后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成立的,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还有些大学是在改革开放后建立的,如深圳大学、汕头大学等。后两类大学建校历史稍短,但建校历史相对较短的院校的设立都是特定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较大,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有些大学的实力与办学更悠久的院校相当,甚至更好。
对于一所大学而言,设立时间较长的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已经较为成熟,但后期开设的学科、专业,却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着良好的前景,有些还是在原有优势学科、专业上的升级,有着深厚的基础,实力并不弱。如清华大学在2011年新增设的能源实验班专业,正是瞄准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利用学校在能源领域的科研与人才培养优势,依托若干能源学科传统强院(系)而全新打造的一个工科实验班。这个实验班专业在学科人才培养、社会发展需要、就业前景上有独特的优势,因此从开设起就获得考生的青睐。
参照重点学科及学科排名
国家重点学科,如何产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一些单位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师资力量、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声誉突出的学科,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到目前,我国共组织了三次重点学科的评选工作。第一次评选工作是在1986-1987年,共评选出416个重点学科点,其中文科78个、理科86个、工科163个、农科36个、医科53个,涉及108所高等学校。第二次评选工作是在2001-2002年,共评选出964个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第三次评选工作是在2006年,也就是现在公布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上的“2007年批准国家重点学科开设学校名单”,共评选出286个一级学科,677个二级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在1987年被评为全国唯一的俄语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和2007年连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在2002年和2007年连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大学的发展历史篇2
Abstract: University is the ocean of knowledge, brings together countless young and lively students and knowledgeable professors, and it is with full-bodied culture breath and rich cultural accumulation. With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he research of campus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is going up. The connota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is expounded from materi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and the definition of campus culture is given in this thesis, which ca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campus culture.
关键词: 校园;文化;精神
Key words: campus;culture;spirit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43-02
0引言
“文化”的概念有多种不同的描述,公认较多的定义如下:“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的范畴如此宽泛,自然就产生了许多亚文化,如艺术文化、历史文化、行业文化、地域文化等,每一个亚文化还可以进行深层次的细分,如校园文化即地域文化的亚文化。
依据“文化”的定义可以对“校园文化”初步定义如下: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由校园生活、工作衍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校园文化指具有校园特色而又相对独立的精神气质和意识体系。
1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有三个特征:一是以校园学习、工作设备设施为载体;二是具有校园生活特色;三是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内涵。校园物质文化根据其载体主要分为校园建筑文化和校园景观文化。
1.1 校园建筑文化校园建筑既是师生工作、生活的场所,又是学校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建筑往往会成为学校的一个标志、一张名片,如北京大学的西门、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在校园建筑中最能体现文化艺术内涵的当属学校的大门、主楼和图书馆了。
大门是学校的一个窗口,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流和车流从门外经过或由大门进出。对于大学生,踏入校门是他们校园生活的开始,所以大门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校门的设计应体现以下几点原则:大门的造型应别具一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切忌与其他学校大门相仿、雷同;校门不宜过于高大,太过高大的校门容易使人产生敬畏之感,不够亲切;校门装饰设计应突出校名,完整的校名应有学校中文全名和标准的拼音或英译名,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还应有当地民族文字的校名。校名一般设置在大门最醒目的位置,夜晚要有足够的照明;校名的旁边可以辅以校徽作为装饰和说明。
主楼是一所大学建筑的核心、也是师生学习工作的主要场所,在整个校园建筑中处于中心位置,要能起到统摄全校建筑风格的作用。主楼的外形应有厚重、大气并稍带威严的感觉,所以主楼应以方形、长方形为主,主色调应以中色、浅色为宜。为凸显主楼的中心地位和威严气质,周边的建筑高度尽量不要超过主楼,正门前还可设置小广场以开阔视野。
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知识、智慧的源泉,许多思想的火花和创新的灵感都是在图书馆孕育的,所以图书馆是大学当之无愧的第二课堂,对一些学生而言,图书馆给予的知识要比教室和课堂还要多。在他们心中,大学生活的回忆中最清晰的就是图书馆一排排整齐的书架和那一片惬意的安静。图书馆造型应与主楼的风格保持一致,但作为自主学习的场所,图书馆不宜设计过于威严肃穆,应稍显亲近。内部装饰应以学术文化为主,比如廊道设置一些著名校友、重大活动、学校历史事件的照片。一楼应设置一定规模的大厅来进行学术、艺术展览。
1.2 校园景观文化校园景观文化的载体是校园的各类风物、装饰。美丽的风景不但是学生学习、休闲的场所,著名的风景也会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武汉大学的珞珈山。
校园风景应保持统一的格调,或古典、或现代、或西洋。对老校区原有的风景不应轻易改动,尽量保持原有的风格。新校区的建设应考虑校园景观格调的问题,中外结合的造景要谨慎使用,运用不善可能使景观显得不伦不类。如果新校址内有湖泊、河流和地势起伏,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景,改造成校园景观[1]。
校园风景还应保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统一和融合。人文景观的主要形式是校园雕塑。校园雕塑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装饰、丰富和美化校园环境空间,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个时代文化追求的集中体现。
校园雕塑可分为人物雕塑、历史事件雕塑、抽象雕塑等。人物雕塑主要是历史名人、学术大师、著名校友的雕塑,尤其是与本校又重要关系的人物雕塑,如北京大学的蔡元培雕塑,清华大学的朱自清雕塑;历史事件雕塑主要是与本校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雕塑,如北京大学的五四运动雕塑;抽象雕塑大多设置在主楼前的广场上,正对大门,一般都取奋进、腾飞、扬帆、跨越等积极向上的意境。
2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工作、生活衍生出来的但又相对独立的精神气质和意识体系。人们通常说是的校园文化都是指校园精神文化,其内涵包括校园精神内核文化、校园历史研究文化和校园艺术文化。
2.1 校园精神内核文化校园精神内核文化即大学办学的理念和管理的宗旨,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大学精神,它是大学生存发展的根本,进步创新的源泉,精神体系的灵魂。
校园精神内核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的校训。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都是大学精神内核文化的高度浓缩和生动诠释,更是无数前辈、校友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校园精神内核文化的具体体现就是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体系,这些制度里最能体现学校精神内核的是学校的学术创新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大学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制度才把校园精神内核的种子深深地埋进每一位师生的心中。学生毕业后奔向四面八方,大学精神的种子就在祖国各地生根发芽,发挥它的影响力。
一般综合性大学的精神内核文化多以真理、奋斗、自强等为主。如哈佛大学的校训“让真理与你为友”,耶鲁大学的校训“真理和光明”,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专业性大学的精神内核文化往往与其所属行业有着深刻的渊源,如医学院校的精神内核文化往往与救死扶伤、博爱奉献等相近,师范院校的精神内核文化多与传道授业、诲人不倦相近。
2.2 校园历史研究文化现代大学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校园历史与中国近现代历史、所在城市发展历史、所属行业发展历史、教育科学发展历史都有着深刻的渊源。
每一所大学的发展历史上,都有一些重大的事件和关键的人物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的历史就是这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串联起来的,如学校办学方针的转变,专业的拓展与合并,有影响力的学术科研活动等都会对学校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而一些有能力的领导和杰出的校友则在大学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大学培养的这些杰出校友,校园是他们智慧的源泉、精神的故乡,他们毕业后都非常留恋自己的母校,对母校的发展给予不同形式的支持、帮助、关心。许多成功人士都以毕业于一所著名大学而自豪,而一所大学往往因拥有一批杰出校友而骄傲。
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实践者和受益者,高等教育政策的每一次重大的改革,都引导着大学发展的方向,在大学校园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建国后国家对大学实行文理分工的改革,影响了大学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而上世纪末大学合并的热潮又改写了许多学校发展的轨迹。同时,大学又是我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都在大学接受过严格、系统的高等教育。所以大学发展历史与我国高等教育史、科学科技进步史之间,也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历史悠久的大学,其发展历史是与中国近现代史同步的,大学发展的历程恰恰是中国近现代屈辱、斗争、重生、奋进、辉煌的真实写照。从五四运动到一.二九运动,大学生都站在反侵略、反压迫的最前沿,是他们在用自己嘶哑的声音唤醒民族的精神。如当年的西南联合大学,其学校发展的历程就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历史的一个缩影。
大学的发展与所在城市息息相关。大学里产生的科技成果,首先会应用于所在城市,大学散发的精神文化气质,往往会影响周边城区的发展风貌。大学是城市的一笔重要的精神和科技财富,设置在小城市的大学,更可以直接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气质。比如英国的剑桥大学设在剑桥镇,剑桥镇就是因为这所大学成为著名的城镇,也是最有文化水平的城镇。
2.3 校园艺术文化校园艺术文化是反映校园生活的文学、书法、绘画、音乐、影视等各种形式的艺术。这些艺术作品既是校园生活特色的反映,又能锻炼校园艺术创作群体,还可以对大学生起到教化、引导的作用。
大学生是最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学习之余创作了大量反映校园生活文学、书法、绘画和影视作品,这些作品或许不能在艺术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这些稍显稚嫩和青涩的艺术作品是他们青春生活和梦想的真实写照,也曾在校园的星空下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正因为校园艺术流淌着大学生活的色彩和青春活力的动感,才在艺术苑林中独树一帜,散发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校园是大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平台,也是他们进行生活体验的舞台。而大学独有的优雅、宽松、自由的环境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最好的土壤,所以能培育出许多艺术大家。校园艺术作品正是这些艺术家成长、发展的见证。
校园艺术作品经常在大学的图书馆、会议厅进行展览,供同学们欣赏、品评。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这些作品所蕴含、散发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升了大学生群体的艺术文化修养。校园艺术作为社会精神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同社会主流文化是相生相融的,必然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并反映着主流文化思想,所以校园艺术作品可以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其向主流文化靠拢[2]。
综上可知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的总和,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通常人们所说的校园文化指的是狭义的校园文化即校园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碧华,林忠文,王宁.新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传承的调研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7):174-176.
大学的发展历史篇3
一、基本理论
(一)综论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最大亮色当数由日本学者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译的数篇文章,这些文章全部选自菊地利夫的《历史地理学导论》一书,该书出版于1977年,1987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以下正文中简称《论丛》)正式创刊以后,辛德勇从中选译了10篇文章,先后发表于《论丛》1987、1988和1989年各辑(《历史地理学的构成》,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辑;《历史地理学基本概念的革新》,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辑;《历史地理学本质理论的多样化》,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1辑; 《历史地理学的逻辑结构》,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2辑; 《历史地理学的复原理论与说明理论》,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辑; 《历史地理学的知识类型(一)》,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4辑;《历史地理学的知识类型(二)》,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辑;《历史地理学的叙述理论》,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2辑;《历史地理学绝对空间的叙述形式》,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3辑;《历史地理学的时空连续型叙述理论》,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4辑),这些文章从历史地理学思想发展史出发,全面总结论述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演变,介绍了历史地理学的基本构成、逻辑结构、知识类型、叙述理论、复原理论、说明理论及其基本概念的革新、本质理论的多样化和绝对空间的叙述形式等诸多基本问题,使国内学者对历史地理学的认识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在《历史地理学的构成》一文中,作者认为广义的地理学可分为研究现存地理的现代地理学(modern geography)和研究以往地理的历史地理学(historical geography)两大类。历史地理学是复原过去的地理并对其进行解释、叙述的科学,所谓过去的地理就是人类集团无数次不断改造其空间组织的实况,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这种历史的空间。历史地理学从时间的角度可分为史学地理学(prehistoric geography)和狭义的历史地理学,史前地理学的研究时限是人类产生以来到文献记录出现以前,狭义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时限是文献记录出现以后到现代地理形成以前。从资料的角度可分为遗迹历史地理学(relict geography)和文献历史地理学(philological geography)。从地理知识的角度可分为系统历史地理学(systematic historical geography)和区域历史地理学(regional historical geography)。历史地理学的资料是历史性的,方法是地理性的。在《历史地理学本质理论的多样化》一文中,作者认为历史地理学本质理论研究贫乏的原因是由于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的本质是一致的。多数历史地理学著述中省略了其本质理论。这些本质理论包括环境论、景观论、区域论、分布论、图形论等,其作用在于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地理学的性质,支配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全过程。在其他诸文章中,作者认为历史地理学的逻辑结构主要有三种即作为人文科学的综合描述特性、作为自然科学的探索理论规律特性以及作为理解科学的理解、解释特性。历史地理学的复原方法主要是逆行法(regressive method)和倒叙法,逆行法的出发点是历史文献记录丰富而清晰的时期或现代地表。
历史地理现象的说明理论包括因果论、概率论和机能论。其叙述形态包括绝对空间的叙述形式和相对空间的叙述形式,绝对空间的叙述形式又可分为次一级的地理历史型、时间断面型和空间进化系列型,相对空间的叙述形式只有一种类型即时空连续型,历史地理的研究最终要完成于叙述,不仅要叙述客观历史地理事实,而且要叙述研究者主体所认识的历史地理映像。其中《历史地理学的知识类型》是一篇较有新意的文章,该文分两部分分别发表于《论丛》1988年第4期和1989年第1期,在文中作者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知识类型包括(1)实在世界(real world)的知识;(2)抽象世界(abstract world)的知识;(3)知觉世界(imagined world)的知识。如古代官道经由某一平原的哪些地方,这是实在知识;而古代官道在穿过平原时一般是直线,则为抽象知识;至于古代的人们如何观察这一平原以及利用当时的技术和资料怎样把官道修建成为这样一种形态,则为知觉世界知识。此外作者还介绍了各类知识的性质和机能。
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美学者的文章也被介绍进来。加拿大学者l. 格尔柯著、段塔丽摘译的《论地理与历史的关系》(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辑),美国学者carl. o. 索尔(sauer又译作邵尔)著、姜道章译的《历史地理学引论》(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辑),英国学者迈克尔·威廉斯著、马宝建、雷洪德译的《环境史与历史地理的关系》(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4辑)等论文相继出现在国内刊物上。格尔柯从认识论的角度论述了地理学与历史学的关系以及在历史地理的研究中充分运用历史学方法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在自主的认识模式中,学者的任务就是把人类活动当成人类思想的体现加以研究。然而,历史地理学中的“自然历史观”并未将历史看成自主的认识模式。由于历史学的认识方法具有自主性,因而历史地理学家在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时,应更多地注意历史时期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同时,历史地理研究也不能离开历史学家所处的现实世界,而是在研究时应将所有知识运用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中。将历史学充分地运用于历史地理学科,以为地理学工作者提供一个机会,使地理学者运用适合的历史学方法研究历史变化问题。索尔从批评哈特向对地理学本质的观点出发,论述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等问题。他认为地理学的研究,必须注重地理现象的来源,历史地理学是文化史的一部分,地理学研究生活方式的区位,历史地理学必须注重区域研究,人文地理学即文化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关注整个人类时间,档案和实地考察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很重要,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包括地理变迁、人地互动关系、聚落的地点和类型,以及文化区等。迈克尔的文章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环境史作为历史学科一个独特子集的出现,并讨论了它的发展过程:首先讨论了它的开始是植根于北美的资源保护和知识史,其次讨论了它的伦理演化和基本要点,最后讨论了它更具国际主义和跨学科性的关于自然中的人的观点。同时也考察了环境史研究的各种模式(主要是人类学的)和议程。第二部分考察了主要历史和文化地理学家对环境史所提出的更大的人与自然的争论的贡献。着眼点主要关注四个研究领域:(1)地球的变化和改变,(2)全球扩展和资本主义经济,(3)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4)栖息地、经济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考察了一些争论对于两个学科的意义、共性和挑战。结论是两个学科在“场所故事的叙述”中有许多互相帮助和学习的东西。以上诸篇文章对于国内历史地理学界了解国外历史地理理论的研究状况大有裨益,同时也补充了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丰富了历史地理学的理论研究。
国内学者此时的研究主要有侯仁之的《历史地理学概述》(见《百科知识》1988年第3期)和史念海的《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因素》(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2辑),其中侯先生的文章阐述了历史地理学从沿革地理到历史地理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国外学者对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所作的突出贡献,探讨了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附带说明了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借用历史学和地理学方法的重要性。史先生的文章主要分析了传统历史地理学即沿革地理学的形成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社会上对于沿革地理知识的需求,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及早期舆图的出现,并揭示了历史地理学的意义和作用及其和沿革地理的关系。除此之外,阙维民《论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时间特性》(见《热带地理》1996年第4期)通过对大量西方历史地理文献的分析,借鉴西方的理论,认为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历程,从科学哲学的辩证认识分析,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存在着三种对立的时间观念:(1)静态的历表时间和动态的历时时间;(2)单纯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时间和整个人类历史时间;(3)简单的过去历史时间和过去、 现在和未来相统一的历史时间。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具有动态的、整个人类发展过程的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统一的历史时间观念。其时间系统包括精确时间与模糊时间、动态时间与静态时间、自然时间与社会时间等。朱士光《关于当前加强历史地理学理论建设的思考》(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1999年第1期)认为当前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存在理论建设滞后的问题,已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必须加强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建设。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大力推进贯通人类历史时期全过程的有关环境变迁的综合性研究,深入探讨环境变迁规律;充分发挥历史地理学学科特点,进一步抓好人地关系研究;努力使研究工作与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将研究对象时间下限延至当今,同时将研究内容扩大到包括对当前环境变迁动态的评估及对今后环境变迁趋势的预测等方面;注意吸取有关学科理论原理,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促进学科理论的更新与发展。
专著性的理论成果不是很多,主要有张步天的《历史地理学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版)、韩光辉的译作《历史地理学——对象和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阙维民的《历史地理学的观念:叙述、复原、构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等。一些通论性的研究专著或教材对历史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也有所总结和推进,如马正林的《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王育民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990年版)、张步天的《中国历史地理》(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史念海的《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陈昌远的《中国历史地理简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等。
(二)理论(学科)体系 张步天《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框架及若干说明》(见《地理研究》1993年第4期)一文是一篇较有新意的集大成之作,该文提出了一个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框架(共三层44项),认为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应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和历史地理研究两部分,从研究实践考察,后者应包括描述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地理学、应用历史地理学三大系列。显示了各研究内容之间合理的层次关系。此外他的《历史地理学学科科学体系的初步研究》(见《益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一文除对其上一篇文章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外,还认为认识历史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关键是认识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关系,也就是历史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那种把历史地理学划入人文地理学的认识是值得商榷的。在研究时限方面,赖琼《史前地理——历史地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见《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1995年第3期)一文针对历史地理研究上限的分歧, 指出没有源头的历史地理学是不完整的历史地理学,它研究的范围应该包含史前地理(原始社会时期地理)。史前地理研究虽然困难,但可以借助其他学科如史前环境考古学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研究。李令福《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辑)一文总结了有关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方面的若干问题,认为历史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演变性、结构综合性与有用于世的目的性,前三点也与构成其研究内容的空间、时间、部门(专题)三大要素相对应,其理论体系中除了包括历史自然和历史人文地理诸分支外,还应包括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地图学、应用历史地理学。
(三)研究对象 苏联学者b. c热库林著、韩光辉译的《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认识发展史》(见《历史地理》第8辑)从历史地理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其它基本理论问题。国内学者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1997年第2期)一文认为历史地理学是研究文化景观(或称人文景观、历史景观)的科学,包括未经人类活动改变的自然景观、人类施加了影响和作用的自然景观与人类建造的人为景观;文化景观以人类活动为景观营力的全过程,是将时间和空间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科学,以此有别于没有人类活动营力的古地理学,时段很短的现代地理学,以及无实证而难以检验的未来地理学。
(四)研究方法 随着地理学的发展,探讨历史地理学借鉴地理学理论方法的文章开始出现。刘沛林、吴宏岐的《遥感技术应用于历史地理学刍议》(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1辑)从研究方法的角度论述了遥感技术对历史地理学问题的揭示效果及历史地理工作者掌握和运用遥感方法的可能性。侯仁之先生的《再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见《北京大学学报》历史地理学专刊,1992年)在钱学森的地理科学及地球表层学思想的启示下,阐释了历史地理学作为地球表层学这一复杂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的相关理论问题。随后先生又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认识问题》(见《北京大学学报(哲)》1992年第4期)一文中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指出了地球表层中最重要的核心问题是人地关系的系统研究,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相互汇合点,更是历史地理学发挥作用的地方。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1997年第3期)一文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传统的历史法和地理法,但并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强调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法,创新的动态过程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集成法等。特别是要借鉴钱学森提出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保证历史地理研究的顺利完成。朱立巍、马耀峰《地学新技术在历史地理学中的应用探讨》(见《西北大学学报(自)》2003年第3期)针对当前历史地理学研究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引入地学方面最新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在编绘历史地图中引入数字地图技术、地学图解、虚拟现实等具体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地学新技术应用于历史地理学越来越显其可行性和优越性。李久昌《试谈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的更新》(见《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认为随着经济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历史地理学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不断扩大和深化,传统的历史学和地理学研究方法凸现出局限性。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在科学哲学和系统科学的指导下,运用最新科技手段,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历史地理学问题。李令福《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辑)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运用各种历史文献资料、考古学资料及民族民俗学调查资料是最基本的研究办法;地理学的野外实地考察方法,可以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订正文献资料的谬误,也颇具重要性;现代化新技术如孢粉分析、c14年代测定、航片判读等也广泛运用到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之中;在具体论著的写作论述之中除了传统的定性描述法外,定量分析与图表法也成为学者们常用的方法。曹诗图《“史地结合”的学术传统应该继承发扬》(见《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年第1期)则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等方面论述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理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我国学术界存在的史地分离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反思,认为史地综合研究有助于历史学科和地理学科的健康发展,史地结合这一优良学术传统应该继承发扬。此外,日本学者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译的《略论历史地理研究中的人文主义方法》(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期)从方法论的角度论证了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不同及运用人文主义方法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名之为环境、区域、景观或者场所等等的空间,这一点对于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都是相同的。可是从方法论上看,它们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却是不同的,实证主义的方法是由研究者从外部来观察和认识研究对象,因此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是空间内客体对客体的关系。与此相反,人文主义的研究则是主体对主体的研究,研究者通过了解场所内人们的感情、心理、习惯、思想和目的而进入同一生活世界,然后根据他们的体验和行为来解释、理解他们所展现或创造的景观或场所。 (五)学科性质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问题历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尹国蔚《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评议》(见《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2期)分析了近年来关于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的各种争论及其中蕴含的四种矛盾,提出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应再局限于历史的、地理的或边缘的束缚,应提出独立的综合性学科的口号。李令福《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辑)一文认为尽管历史地理学界已普遍认为历史地理学应该属于地理科学,但实际上其却多作为历史学的专门史而存在着。并分析了这种理论与实践脱离状态的形成原因,并希望经过长期努力,把历史地理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孙天胜等《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辨析》(见《人文地理》2001年第5期)一文则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该文从学科属性、历史根源及客观现实等方面剖析了历史地理学科命名上的名实不符问题。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回归到研究社会历史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轨道,现实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应归属于地理历史学的学科范畴,指出了研究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六)研究意义及影响 蓝勇《现代历史地理学给历史学的新启示》(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从世界形势及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的现状出发, 通过诸多个案指出历史地理学界和历史学界应该相互交流,历史学应该借鉴历史地理学的思维模式,改变那种把自然逐出社会,把环境逐出历史的传统研究方法。与90年代初李映辉的《历史地理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见《益阳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一文形成了对照,该文从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的角度,论述了历史地理学对丰富和完善历史学科的作用。李令福《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辑)一文对此问题也有论及,文中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历史地理学的兴旺发达,不仅对孕育它成长与发展的历史科学与地理科学有重大的学科推动意义,而且对当前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朱士光《历史地理学研究与西部大开发》(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2002年第5期)针对新世纪国家大力推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形势,指出以前我国历史地理学界老、中、青三代学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已对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史实依据与理论支持。现在更是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发挥特点优势、完善自身理论体系、借鉴新的研究手段、加强相关学科协作,走综合研究道路,才能既推动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又能对西部大开发的宏伟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二、分支学科理论
(一)区域历史地理 较早探索区域历史地理理论问题的是侯甬坚,他在1992年至1994年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来论述这一问题,其中《空间地理规律对区域(中国)发展过程的影响》(见《人文地理》1992年第3辑)一文认为地理学上的空间地理规律深刻地反映了自然界的地域分异特征,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有明显影响。并分析了这些规律的分项表现特点及其对区域的不同表现形式。指出纬度地带性具有连续性特点,对中国大区的表现形式是东西延伸、南北过渡;经度省性具有离散性特点,对中国大区的表现形式是沿海排布、东西互通;垂直地带性具有层次性特点,对中国大区的表现形式是高下分野、趋上发展。《古代中国的区划思想与区划实践》(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1992年第3期)总结了区域概念的用词和词义的演进,指出了古代划分不同地带的区域观点:依方位划分、依气候冷暖划分、依地形划分和依天文限度(天区)划分。分析了行政区划的三种原则:总括人口原则、行政区与自然区重合原则和便宜赋税征收原则。并大致划分了区域的类型和层次。《区域历史地理申论——构建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环节》(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1994年第1期)指出本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的历史地理四分法传入我国,某些论述曾勾画出“区域历史地理”的轮廓,至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提出新四分法后,才确认其属于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的发展既是传统学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有益成果,也是中国历史地理日益走向成熟的证明。目前其研究方向和方法在于,从分区、分类、分级和空间发展过程两方面构成时空连续性研究,形成高度综合的区域发展系统。1995年他又出版了《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对区域历史地理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更为全面地探讨。此后,鲁西奇也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专论历史地理的“区域”问题。其中之一《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区域”问题》(见《武汉大学学报(哲)》1996年第6期)指出“区域”是地理学的基本范畴,地理学考察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其区域性。历史地理研究中区域的划分与设定应遵循自然性、历史性、完整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应注重区域的整体性与综合性,其主要内容有三方面:(1)重建历史时期的区域地理环境系统。(2)探讨历史时期区域地理的变化规律。(3)总结区域开发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另一篇《再论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区域”问题》(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2000年第2期)进一步揭示了地理环境、政区、经济类型、移民、城市发展以及地方特权、方言、风俗是影响多样性区域之生成、演变的重要因素。这种多样性包括景观的多样性及历史发展道路、模式的多样性。它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构架和走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立连续的区域历史地理剖面是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思路。对这种剖面的考察可以从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土地利用方式、居住方式以及方言、风俗等方面展开。不久,朱圣钟《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见《唐都学刊》2003年第3期)系统地探讨了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并进一步指出区域历史地理学的“区域”是一个具时空特性的四维空间实体,在进行区域划分时必须遵循自然性、历史性、完整性、现实性和人文性五个原则;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历史时期特定地区内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理环境,它具有区域性、环境性和历史性等特点;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区域历史自然地理、区域历史人文地理、区域历史地理专题研究和区域历史地理综合研究;进行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采用得当的方法;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邓辉《试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兼论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历史地理综合研究》(见《北京大学学报(哲)》2001年第1期)一文也对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探讨,特别是对英美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中常用的横剖面方法和文化生态学方法进行了评价和中西对比。并就开展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韩光辉的《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与国土规划》(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年第1期)则从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即探索历史上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演变规律和它对国土规划与整治的巨大作用出发论述了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重大意义。
(二)历史农业地理 历史农业地理学自史念海先生倡立以来,至今已成为历史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出版了十几部,但其理论研究一直相对薄弱。王社教《历史农业地理学刍议》(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1994年第3期)是较早论及此问题的几篇论文之一。该文认为历史农业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农业生产诸要素的地域分布及其相互间作用、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的增减和垦田的盈缩、农作物的构成及其分布、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规律的总结等方面。历史农业地理学可划分为区域性历史农业地理、专题性历史农业地理和历史农业地理学理论等多种类型和层次。研究历史农业地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同时也必须熟悉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农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1995年,陈国生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从学科发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理论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历史农业地理学的诸多理论问题。其中《关于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学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指出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要与现代农业地理学的研究相结合,借鉴现代农业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系统分析和区域模型研究,同时要利用新技术,节省文献检索时间,提高研究效率。《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发展问题刍议》(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一文分析了当前历史农业地理学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理论建设落后、研究对象不明确、研究方法陈旧等,并对今后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论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其层次结构和理论体系》(见《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一文认为历史农业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一定自然、 社会条件下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发生发展特征;探讨古代农业生产诸要素的地域分布和相互作用、相互包容的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人口增减、垦田盈缩、水利良窳、农作物构成及其分布、农业生产的区域特征以及农业区域的形成和农业就够变迁的地理规律等。研究内容主要有土地开发和利用、历史农业生态地理、历史农业部门和作物地理、历史农业生产类型与农业生产区等方面。其层次结构从纵向看包括历史农业地理资料收集、历史农业地理具体研究、历史农业地理理论研究。从横向看与地理学、农业学、文史哲、历史地理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理论体系大致可划分为历史农业地理理论、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理论、历史农业地理学哲学等三大系统。此后直到2000年李令福又发表了《历史农业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初探》(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4辑)一文,认为历史农业地理学具有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农业布局的变化发展性、农业生产的结构演变性。时间、空间、部门构成了历史农业地理学的三大要素。
(三)历史文化地理 历史文化地理的理论文章较少,20世纪90年代仅有雍际春《论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内容及其任务》(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辑)一文,该文认为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及其不同发展阶段人类文化的各种现象和事物的空间组合与地域分异的地理特征及其变迁规律。是探讨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揭示当代文化现象、文化类型、文化景观和文化区域在历史上的地理背景和成因的学科。各种文化现象和事物包括各种文化和各个地区文化的起源、扩散、传播的空间分布,以及文化区域的形成、伸缩转换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的剖面结构和变迁的地理规律等。其研究内容包括文化区域的地理差异及其结构特征、历史文化景观、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002年,蓝勇《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见《学术研究》2002年第1期)一文回顾了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历史,总结了两个特点:系统的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著述不断出现,区域文化和区域文化地理的研究成果更加突出。指出了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内容上的两重涵义:一是历史文化地理的文化内涵,即文化因子,除包括学术文化分布、宗教文化分布、婚姻形态分布、俗乐区域分布、人才分布、民歌分布、民风民俗总体差异、方言外,还应包括人种体质特征差异的分布、艺文分布、丧葬分布、人类衣、食、住、行的特征等;二是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层面一是探究该地区与其地区的文化差异;一是分析本地区内部的文化地域差异。并界定了区域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内容,即区域内各文化因子的复原和这些文化因子产生发展的环境机理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历史文化分区研究。强调物质文化在历史文化分区研究中的地位,提出要注重历史上人类先天心理和生理对文化的影响,指明加强文化因子的复原研究、加强时间断面与文化分区的研究中的重要性,重视人才计量统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倡用新思维和新方法来研究历史文化地理,特别要注重研究者对区域文化的切身感受在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中的作用。毛曦《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2002年第3期)一文与前面学者的观点基本相同,只是表述有异,他认为历史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不同历史阶段各种文化现象的地域系统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是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史的分支学科,同时又是其中二者或三者共同构成的交叉学科,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历史时期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历史时期的文化区域、文化传播、文化景观以及历史时期各文化要素的空间组合及其规律等。从事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多种方法的运用。
(四)历史城市地理 朱士光《论历史地理学对推进我国古代都城和城市研究的意义和作用》(见《西北大学学报(自)》2002年第5期)一文名为谈古都,实为对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的初步探讨。该文认为历史地理学具有“时空交织、人地关联、文理结合、古今贯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其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提高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理论水平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古代都城研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揭示古代都城与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环境特点,二、研究古代都城与城市各职能区域空间分布和组合结构状况及其在历史时期之变化。并从地理环境特点与社会变动等方面探明其原因。三、深入探索古代都城与城市之总体规制、外部形态及其和历史文化(其中包括地域文化)之关系。具体方法可运用:地理环境与城市布局复原法;微观地理特征与宏观地理形势研究法;地理环境变迁与古都、古城镇变化发展相互关联综合分析法;城市结构、形态分析与历史文化内涵开掘向结合的论述法。严艳、吴宏岐《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内容》(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2003年第2期)认为历史城市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重要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城市,即研究历史时期城市空间组织及其演变规律。历史城市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区域性、综合性和时序性。历史城市地理学来源于地理科学和城市科学,是一门综合历史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整合学科。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应为历史时期城市兴衰的地理背景、历史时期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城市体系)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城市化规律、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演变(城市内部结构)规律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的空间组织形态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
(五)其他 除以上几个方面之外,谭其骧《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见《历史地理》第10辑)、朱士光《论历史自然地理学在当前自然地理学学科体系改造中的地位和作用》(见《历史自然地理研究》1994年第1期)、 黄盛璋《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5期)、 龚胜生《历史医学地理学刍议》(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辑)、 刘理《教育历史地理研究刍议》和李并成《沙漠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以我国河西走廊历史上的沙漠化研究为例》(见《地理科学》1999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对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历史民族地理、历史医学地理、历史教育地理和历史沙漠地理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另外,王守春《论历史流域系统学》(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辑)一文提出了“历史流域系统学”的新概念。黄盛璋《论绿洲研究与绿洲学》(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2辑)提出了“绿洲学”的新概念。这些都是对历史地理学分支学科理论的新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与人地关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地理学理论建设的新发展是出现了对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的探讨。最早对此进行研究的是上官鸿南,他在1992年和1993年连续发表三篇文章《试论历史地理研究中的人地关系问题》(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辑)、《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中的人地关系问题》(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2辑)和《中国历史军事地理中的人地关系问题》(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辑),初步探讨了这个问题。指出人地关系问题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基本矛盾关系充满了辩证法,正是历史地理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农业生产中,人地矛盾主要是人口与土地环境的矛盾,影响这一矛盾的因素有:生产技术、土壤肥力、土地利用方式、作物传播、土地性质及自然方面的气候、雨量等。在军事行为中,人地矛盾主要表现为军事活动家对地理条件的灵活运用。因为战争胜负必须通过一定的地理条件才能进行,而为了取胜就必须充分利用地理条件,揭示了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主导地位。2000年,赵淑玲发表《历史上人地观的演变与现实反思》(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辑)一文,对古代“天人合一”的人地观和近代“人类中心论”的人地观进行了反思,探讨了目前人地矛盾的历史原因。指出人地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人类依赖自然、征服自然、保护自然的过程。古代“天人合一”的人地关系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后鲁西奇《人地关系理论与历史地理研究》(见《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2期)一文,讨论了与历史观和历史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相关论以及或然论等人地关系学说(对与此关系不大的、或者未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人定胜天论、天人合一论、人地和谐论以及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生态中心主义等学说则未予讨论),揭示了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在人地关系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并探讨了历史地理学在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地位。
人地关系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专门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较早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是北京大学的韩光辉,1994年,他发表《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地理学思考》(见《北京大学学报(哲)》1994年第3期)一文, 揭开了对这一问题讨论的序幕。该文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实质是建立一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其任务是从发生学的观点出发,通过重建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始状况及其历史演进序列,科学地阐述这一关系的演变过程和规律,正确地认识全球人地系统的过程和现状,揭示当今人地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任务也是历史地理学的任务。历史地理学即是为这一任务服务的。随后徐卫民《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历史地理学透视》(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辑)一文认为,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历史上的人地关系进行探讨,这正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实质。离开了对人地关系演变过程的探讨,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韩文的表达异曲同工。而毛曦《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研究》(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辑)则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是关于人地关系的最新理论。以其为指导,研究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演变,要注意到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注意到人类活动的积极作用及对自然环境影响的限度,注意到人对自然的正常开发与破坏之间的度的界限与量的区分,注意引入量化方法与现代地理学的科学方法,将历史地理学研究对现实的借鉴作用与意义落在实处。其中对人对自然环境的积极作用的认识,与其他学者多从消极作用论述不同,体现了人地关系研究中应持的客观态度。
大学的发展历史篇4
关键词:国际化;本土化;中世纪大学;历史制度主义
一、国际化、本土化与历史制度主义
(一)国际化与本土化
国际化和全球化是相互联系的,但二者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全球化部分地反映了21世纪政治、经济和学术的互动背景,国际化则包括学术系统和机构甚至个人所采取的政策和做法来应对全球化环境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将跨国、跨文化或全球维度纳入高等教育的目的、职能或提供的过程,是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概念。当我们谈到国际化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到与之相对应的本土化。[1]本土化指的是面对国际化的冲击,不同的组织和团体根据自身的处境来采取一定行动来应对全球化的过程,包括将自我环境与全球环境相结合以及固化自我价值和传统以应对全球化等。现代大学的发展经历了“国际化—国家化—国际化—国际本土化”的历程。首先,现代大学肇始于中世纪兴起的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等,这些中世纪的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包括语言、宗教、教学、课程、管理等都存着一定的共性,这一时期的国际化主要是由于欧洲政治和社会依托于基督教王国的统一性和同一性。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工业革命的发展,教皇在整个欧洲的统治开始受到民族国家兴起的挑战,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使得中世纪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受控于民族国家这个新兴事物。欧洲的政治秩序开始变成由世俗化的民族国家主导,大学也开始更加依附于国家、地方政府和当地民众的互动关系。随着欧洲共同体的兴起以及冷战的结束,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学术、人员等资源的跨国、跨文化流动,大学也首当其冲,一方面不仅在教师、学生等方面出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另一方面在学术范式、政治话语、知识体系方面也呈现出这种趋势。于民族国家来说,国际化的兴起对其政治秩序、文化传统、话语权力等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民族国家对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反思凝聚成了一股国际本土化的潮流。当代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贝磊曾在“文化比较”中提到,当我们过分关注教育人类学以及其他重点以现象学为研究方法的学科时,就可能会忽视研究结论的普遍适应性,忽略整体社会制度对其研究对象的影响。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是较为抽象和宏观的学科,人类学是一门较为具象和微观的学科,教育学作为一门介于二者之间的学科,应该兼收二者之长。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当我们不认同当今历史和学术到了“历史的终结”之处时,也应该看到制度和历史对于探寻学科发展方向以及探究研究方法及理论的重要意义。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了新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其中历史制度主义对于我们认识高等教育的发展史、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二)“回归制度”与历史制度主义的发展
研究制度的历史十分悠久,制度理论的历史发展可以说伴随着学术研究的起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霍布斯、麦迪逊等都看到了政治制度对于建构政治行为和机制的重要性。但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实证主义占据上风,社会科学开始走向“科学化”。但是对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德国以及欧美殖民地
大学的发展历史范文
本文2023-11-21 17:31:12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