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范文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1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实验室教学对现今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否做好实验室教学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标准之一。实验室教学是教学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是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实验室对于目前教学而言可见必不可少,是高校教研,课本理论实践,学科基础教学的不可或缺的教学中心。然而现在实验室管理办法仍然不够完善,主要依靠人力管理为主体,很多方面不够周全,得不到有效控制,收效低微,实验器材不能看管,浪费大量的资源,在实验室全面化管理上,做法还有待提高。所以,结合当前时代进行信息化管理方式,就显得很有必要。因为这样可以全方位的把实验室各方面实时情报反应出来,并对不利因素及时排除,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加科学可靠。
一、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投入严重不足
对一般的民办高校而言,建设实验室的难题关键在于资金条件的匮乏,如果是公立学校,则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公立学校都是国家投入资金支持,民办学校则需要靠自己,资金短缺也是无可奈何。还有一方面就是在民办学校建立之初,大部分都会偏重于文科类,计算机类为主,因为这两项耗费资金相对来说较少,容易取得一定成效。相对而言,理化类学科需求的实验设备则远非两者可比,实验室器材和平时的管理都需要消耗大量资金,办学也会显得比较紧张。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不得不对理化类学生引起高度重视,开始大量引进,这时对实验室设备的需求就显得更加迫切,然而实验室仍然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2.实验室管理相对落后
对于很多民办高校来说,确实对实验室做出了足够的重视,实验设施完善,设备齐全,实验基础齐全。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导致实验室教学落后。良好的管理制度对高校来说十分重要,建立完善的设备使用制度,设备检修制度,借记制度,设备损坏赔偿制度不可或缺。对实验室的每一件器材都要做好记录,实施实名管理,把设备的使用情况准确落实到个人,其中精密仪器的使用尤为重要,因为这些不仅仅耗费了大量资金,成本昂贵,容易遭受损坏,维修价格也不低。
二、对民办高校理化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1.加大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实验室的建设是衡量高校办理状况的重要标准,民办高校如果想要提升办学规模,增强管理制度,就一定要关注实验室建设,增加资金注入,提高实验室规模,促使实验室档次提升,彰显办学特色,最大程度的提高办学水平。总的来看,资金是实验室建设完备与否的基础条件,也是新课标教学的正常需求,为全方位提高教学水平,必须大幅度增加资金的投入。
2.加强实验队伍的建设和制度建设
验室队伍主要起到对实验室的管理作用,队伍的选取主要依靠成员的学历,经验管理办法等方面综合考虑,适合各项工作的人才也需要进行合理调配。为了带动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民办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中,也需要学校做到优化管理方针,合理配置实验室资源,做好仪器检修工作,活用管理办法。这样就会吸引更多人才,壮大实验室管理团队,增强队伍整体水平,建设具有创造性的实验室队伍。
三、高校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为更好的管理实验室资源,及时监测仪器状况,学校实验室管理应该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为此,就需要用到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指的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对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监控的管理方式。实施这种管理办法,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资源,降低损耗,体现出实验室的实用功能,增强全方位的发展效果。
四、实验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和实践
(一)制定措施,保证实验室建设
1.实验室发展规划
为了迎合当前时代中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人才,要在课堂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发展实验教学,配合理念教学,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以小见大,加速学科进步效率。
2.实验室人员规划
对当前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增加管理能力,提高管理经验,做好当前的实验室管理。还有就是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激发队伍间合作能力。多安排实验课程,带动学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加强对基础理念的深化。
3.实验室建设程序
为满足实验室管理需要,做好管理规划之前需要与部门的工作相协调,做好针对性调查,了解实验需求。实验管理章程需要层层上报审批,通过以后才能够实施。上报内容包括对实验室的区域规划,设备管理,维护方式等等,还要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此外还要严格盯紧建设过程,保证实验室管理符合实际规划。
4.实验室教学内容整理
实验教学的方式分为多种,要结合实验的具体情况对实验室布局进行合理规划,按照学科进行分类,按照实验内容进行分类。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动手能力。
(二)规范实验室管理
1.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实验仪器的保护,对实验操作的规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对教学程序的进行来说也不可或缺。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室管理高效有序进行。
2.加强实验室资产管理
为了实行资金审核工作,建立良好的实验室资金管理制度很有必要。主要是对实验室账目的清算,需要定期进行,控制资金流入情况,严格对资金进行管理,建立系统的管理办法。
结语
实验教学对当前教学发展来说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简略概括,如果要细化管理方案,就不太实际,因为民立高校情况各有不同,对于实验室管理情况也应该结合实际分析。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做好实验室器材管理,加强实验教学水平,创新整体管理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新的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袁辉斌,李传宝. 论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评价标准的科学化构建[J].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2,01:51-53.
[2]海涛,王钧,廖炜斌,陈快,王佳亮.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技术[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9:166-169.
[3]袁辉斌. 论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评价标准的科学化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9:170-173.
作者简介:郝艳艳(1987-)女,汉族,河南登封人。现在郑州工商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开发和数据库管理。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2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践与探究
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laboratory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in application-orientated colleges
Zhu Jun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Abstract: Laboratory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ated colleges. This paper examines and studies the setting-up of systems and rules,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ts problems,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laboratories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ey words: laboratory;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实验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人才的实践课堂。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对教学质量、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1,2]。我校是一所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机械、电力行业,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共建之路,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逐步构建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
1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1.1 充分认识实验室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学校自建校以来,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建设在学校发展、竞争中的地位以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论证、严格审批、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验教学大纲,保证实验室建设依据的有效性;大力整合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实验室建制,以适应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发挥实验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多途并举筹措实验室建设经费,建立科学的经费投入机制,把握经费使用方向,体现科学规范的工作程序,努力改善实验室装备条件,着力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
1.2 理顺实验室建设管理体制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要求,建校初期将校、院、教研室、实验室管理模式改为校、院、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将公共基础、涉及面广的实验室进行归并整合,建立了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电力仿真与控制工程中心3个校级中心。各教学单位建立了如物理实验中心、自动化实验中心、电力工程实验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机械制造实验中心、车辆工程实验中心等实验中心。学校由一名分管校长主抓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论证、验收归口在教务处,仪器设备的采购、账物等归口在资产管理处,纪委全程参与项目论证、仪器设备的招标和项目验收工作。
图1 实验室建制管理框架
1.3 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涉及立项、论证、招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投入使用以及更新、改造、处置、效益评估等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涉及学校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如果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程序规范各个阶段、各个部门的职责,协调实验室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将会影响学校的实验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容易引发教学事故。为此,学校于2007年根据《南京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全面修订了南京工程学院《实验室工作规程》《实验室设置规定》《实验教学实施细则》《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守则》《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自制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实施办法》《大型仪器设备维修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仪器设备采购及其管理办法》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做到了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2 实验室建设项目化
我校实验室建设实行的是项目化管理,项目化管理是围绕项目计划、项目组织、质量管理、费用控制、进度控制、项目验收等基本任务来开展的。
2.1 项目计划管理
项目计划由立项申请、立项论证、项目任务书组成。每年各教学单位根据实验室规划申报下一年度实验室建设项目,学校组织由主管校领导、教务处、资产管理处、财务处、纪委等职能部门和校内外学科技术专家组成的项目评审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并提出论证意见和经费预算安排方案,提交校领导办公会议审议。项目批准后,在立项年度由项目所在教学单位填报实验室建设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组成员、建设内容(包括设备购置计划和实验室设施改造、设备选型等)、项目建设目标(含拟开设实验项目、项目计划进度等),并报主管职能部门审核,主管校长批复后,建设项目开始执行。
2.2 项目组织实施
建设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一般是专业、学科带头人或实验室负责人,由负责人合理配备项目组成员。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宏观层面整体把握和监控项目建设成本及进度。教学单位主要负责监督本单位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
2.3 质量、经费、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如前期论证、设备选型、设备采购、项目验收等。对于批准建设的项目,学校编制独立账号、专款专用,经费使用严格按照任务书内容执行,不得随意更改购置计划,设备采购前标书上网邀标,招标后上网公示,保证设备采购的规范化。进度控制,项目建设周期原则上自任务书批复后1.5年内结束并提交验收,如因不可抗因素影响了项目进度,导致无法按时验收,须向职能部门递交延期验收书面报告。
2.4 项目验收
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后,学校组织由教务处、资产管理处、财务处、纪委等职能部门以及相关技术专家组成验收小组,根据验收指标对项目进行逐项验收。项目验收包括仪器设备的购置、经费使用、建设的质量水平和特色、投资效益、开放和共享程度、建成后的实验室管理状况以及实验室的利用率等。
3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
“十一五”以来,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行业资源,坚持自建与共建多途并举,形成了学校自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央地方共建、校企共建等多种实验室建设模式。其中利用校企共建模式先后与美国GE FANUC公司、UGS公司,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西门子公司、海克斯康公司,日本三菱(电机)公司,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等著名大型跨国公司以及江苏省电力公司、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探局、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合作,由企业投入3亿多元资金共同组建了30多个实验室,从而完善了实验体系,改进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3.1 校企共建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校企共建实验室,弥补了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投入的不足,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其他实验项目,既提高了有限资金的利用率,也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实力。从企业的角度看,高校所蕴藏的智力财富与无形资产亦可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形象的有效资源。体现了校企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向,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提高了办学效益。
3.2 校企共建实验室有利于校企双方专业水平的提高
飞兆国际(香港)电子有限公司在我校投资近2 000万元建设2条生产线,由学校提供场地,建立了“飞兆电子与自动化生产实训基地”。学校和飞兆公司要求指导教师熟悉企业的仪器设备与生产经营情况,飞兆公司技术人员参与实训指导。这样,既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供了机会,也为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选拔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3.3 校企共建实验室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工程素质的培养
校企共建实验室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生产实际需要掌握的技能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企业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直接感受到市场机制与信息对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的影响。从多方面开拓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工程素质。
4 问题和思考
4.1 建立统一归口的管理机构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涉及面较宽,实验室管理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关系到实验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才能和积极性的发挥,关系到实验装备和实验技术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中作用的发挥[3]。我校的实验室管理机构目前分设在教务处和资产管理处两个部门,按照目标一致、归口管理原则,应将分散的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实验设备、实验队伍等管理职能归口在一个部门管理,这样有利于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4.2 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升本时间不长,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实验室数量、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程比例的逐渐增加,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的不断推进,实验师资队伍总量不足、构成和结构不尽合理、人员素质不齐、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促进实验师资队伍的整体提升,学校应建立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实验师资队伍的科学发展;加强定岗定编,改善实验师资队伍的结构;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实验师资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此提高学校实验教学水平、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4]。
4.3 逐步实现实验室全面信息化管理
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软件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实施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与质量考核为一体的网络化管理,是今后国内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个趋势。目前我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主要还是相对独立的分项管理系统,如每年教育部实验室报表使用北化系统,二级学院实验中心使用的是外购或自行研发的管理系统,相互之间的数据缺乏有效对接,与教务系统的数据也缺乏实时对接。为提高管理效率,方便管理者与教师及学生的互动交流,变过去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事后管理为过程管理,建立管理、监控、交流、考核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学校需逐步建成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信息全面共享的管理系统。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工作,它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5]。面对烦琐而复杂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只有提高思想意识,加强实验室硬件配置,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管理,才能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绿色化,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及春晖.高校实验室应加强建设规范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100-102.
[2] 俞丽珍,徐肖邢,杨高文,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3:102-104.
[3] 张文桂.高校实验室及设备管理机构设置及功能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6):19-27.
[4] 莫惠林,杨近.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验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67-68.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3
【关键词】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2-0022-1.5
三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也是全国最早的四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一。从1993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三江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近17 000人(含成人教育),设有20个院(系),35个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学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80个,基础教学实验室8个,专业实验室54个。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创新实验室管理对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民办高校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三江学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特点
(一)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民办高校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总结,因此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在民办高校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地位。实验室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实验室的工作水平也是民办高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实验室建设时间短,管理经验少
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培养模式、管理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办学时间短,而且办学机制新,不同于传统的公办学校,因而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三)经费资源相对有限
由于没有国家投资,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费,实验室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有限。因此合理进行实验室的规划、建设,科学地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使其一方面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产生较高的利用率,是实验室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
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和实践
(一)制定措施,保证实验室建设
1.实验室发展规划
根据民办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侧重重点学科的需要,把实验室建设经费集中投放在重点学科,以点带面,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2.实验室人员规划
一是重视培养现有实验人员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对现有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深造,使其更好地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二是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室工作,鼓励实验教师进行实验研究活动,在有条件的实验室推行自制或改进实验仪器。三是制订奖励政策,鼓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教学科研竞赛。四是逐步建立和健全实验室人员编制、职称系列以及奖惩待遇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3.实验室建设程序
为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在制定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前,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到各院系(部、中心)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了解实验室建设需要,根据教务处制订的教学计划来建设相应的基础教学实验室和专业教学实验室。院系提交《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书》后,由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专家及相关职能部门论证、会签,经主管校领导审批后,进行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书》内容包括:实验室现有面积、人员及设备情况、建设目标和任务、实验室使用情况统计、实验室需增设备主要情况等。坚持专家论证,坚持职能部门会签,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建设,有利于提高实验室利用率,便于各相关职能部门全方位、全过程对实验室建设及使用进行跟踪管理。
4.实验室教学内容整合
实验室教学内容一般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在这三类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把实验室按照学科建设分为:基础性综合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强化整合专业实验内容,重视基础综合实验内容,鼓励科研探索。
(二)规范实验室管理
1.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不仅是管理好实验室的基础,也是保障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必不可少的条件。必须从本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套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三江学院已制定了《实验室设置规定》、《实验室工作规程》、《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规定》、《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管理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地运行。
2.加强实验室资产管理
根据职责不同,各院系及部门均设有至少一名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员,负责本单位资产的日常管理、资产账目核对。建立了资产清查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资产清查盘点,并根据需要,不定期进行全面或局部资产清查。同时建立了资产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资产设备申请、入库、处理、维护等,通过该系统,学校资产设备管理实现了从采购、入库到使用的网络化、信息化、规范化。
3.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一是合理安排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根据实验课程内容、班级人数、实验室设备的数量和种类等条件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和地点。这样可以做到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实验室设备“台套数少,种类多”的特点,既能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又能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二是建立实验运行日志。对于每天的实验班级、内容、指导教师、设备运行状况等及时记录,以便于及时解决设备的突发故障。
4.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树立“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现代化”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理念,建立学校实验室集中管理机制。保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能够构建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教学平台,能够根据学科与专业特点、实验教学需求和教学的轻重缓急,采用统一规划和集中管理的模式完成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进行实验室建设。三江学院已成立的“电气信息实验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机械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以“电气信息实验示范中心”为例,整合了三江学院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中的“西门子自动化示范实验室”、“飞思卡尔MCU/DSP实验室”、“微电子实验室”、“网络实验室”、“通信技术综合实验室”和“电子技术实验室”等六个重点实验室。电气信息综合实验中心以电气信息学科专业为主,同时面向全校其他各相关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已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提高综合设计能力,进行大学生创新训练、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重要基地之一。
三、总结
由于各个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侧重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在实验室建设管理上也有所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加强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创新实验室管理水平,提高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共享,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于春霞,路素青.浅论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1).
[2]任乾华.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硅谷,2008(15).
[3]燕鸣.对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办公自动化,2010(12).
【收稿日期】2010年11月6日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4
关键词:医学院校 生物技术 实验室建设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将生命科学与医学有机融合是生命科学当前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是医学院校为适应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及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要求而设立的新兴专业[1]。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生物技术已经成为生物技术中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领域[2]。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建设具有良好实验环境的实验室成为教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许多高校就如何加强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索,陶士强[3]等通过优化生物技术实验室开放运行模式,在开放实验室建设中就如何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喻林华[4]、黄志君[5]、曲戎梅[6]分别从实验室规范化管理、高效化管理、开放式管理对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从近年来我校对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实践出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现将具体做法、经验及取得的成效简介如下:
1 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场所。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具有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生物技术人才,因此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学习对培养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的生物实验教学起步较晚,以致重知识、轻实验, 重理论、轻实践,学生“高分低能”现象至今仍相当普遍[7]。生物技术专业仅有十年左右的历史,属于一个全新的专业,而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更是缺乏相关经验,如果完全照搬综合性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体系,既不能满足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不能体现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特色。因此,探索一种能体现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模式,对提高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水平,加强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无疑将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加强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2.1 严格执行人才引进制度,争取引进最适合实验室工作的人才
医学生物技术实验课具有医学和生物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实践性很强,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水平。我们在实验室人才引进过程中严格把关,重点引进具有生物技术相关学科背景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优先录用具有医学和生物技术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成立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各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和科研骨干教师为组员,整个引进过程在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中进行。
2.2 改革实验室人员工作方式和方法,尽量做到事半功倍
2.2.1 实验室工作人员参与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活动
长期以来,实验室工作人员只负责实验课的准备工作,不参与实验带教;而课程授课教师只负责实验课带教工作,不参与实验课的准备,这种方式无疑加大了带教教师和实验室人员之间相互沟通的难度,遇到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即让实验室工作人员参与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活动。通过这种形式的集体学习和交流,增强了实验人员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使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更好地衔接。
2.2.2 带教教师参与实验室准备工作
针对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以实验技术和实际操作为基本专业技能的特点,我们规定专业教师轮流到实验室工作,时间由半年到一年不等。专业教师要参加实验室的常规工作,包括各课程的实验预示、实验准备、实验课带教、开放实验室项目的确立、综合性实验方案的拟订等。通过参加实验室的工作,各位教师都能熟练地掌握实验过程,对实验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也能从中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2.2.3 建立实验教学队伍考核机制
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学院定期对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是生物技术实验室承担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均须参加考核。考核以闭卷考试及现场操作的形式进行,各位教师积极准备,认真对待,把此次考核作为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考核成绩将存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3 大力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我校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1月,是一个承担生物技术专业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综合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已经基本具备了较好的场地条件和实验仪器。但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现有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从2010年开始,实验室积极向学校争取实验场所,新增加了1个发酵室、1个细胞培养室、1个微生物培养室和1个实验准备室,现有实验面积近1 500平方米;2011年,实验室在原有超速冷冻离心机、全自动机械搅拌玻璃发酵罐、生物发酵与提取系统、高速逆流色谱等高档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与山东省财政厅共同投资近300万元购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一大批大型实验仪器,教学和科研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4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做好制度的落实工作
4.1 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尽量做到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
自2006年实验室组建开始就建立了一套比较全面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内容包括实验室人员日常管理规定、实验物品管理规定、实验仪器使用管理规定等。另外,根据日常工作需要,我们又建立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分册,比如实验室涉及有毒微生物的保存、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以及水、电、气等危险因素的应急预案;对于实验室所涉及的实验物品管理,包括平时实验药品的损耗情况、大型实验仪器的使用情况,我们引入了相关软件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管理。
4.2 做好实验室规章制度的更新和完善工作,更要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
4.2.1 对实验室各项制度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
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实验室各项工作也将日新月异。由于实验室的特殊性,如果疏于管理极易出现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等重大安全事故,为了科学、有效地服务教学和科研工作,实验室定期对规章制度进行增补、修订和完善,如重新修订《危险化学品及有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和《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新增《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低值耐用品管理办法》等多项内容。这些制度为顺利完成实验、实践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提供了保障。
4.2.2 千方百计做好实验室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
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由实验室主任监督其全面落实情况,对于出现的违章情况报生物科学学院办公室处理;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另外,对于安全管理制度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重要规定,应张贴在实验室明显易见的地方,严格执行,相互监督,不得违章。
5 成效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生物技术实验室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明确了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还完善了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工作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实验室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新.关于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思考[J].医学教育,2005(2):21-26.
[2] 向仁德.现代生物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概况[J].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3(2):1-5.
[3] 陶士强,闻燕,江明珠.生物技术实验室开放运行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0,13(1):127-128.
[4] 喻林华,项文化,王义强,韩文军,邢伟一,孙吉康,李爱英.生物技术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浅谈[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140-143.
[5] 黄志君,杨婉莹,叶可可.生物技术实验室高效管理的探讨[J].广东蚕业,2010,44(3):18-20.
[6] 曲戎梅,陈白虹,张艳玲.生物技术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2):1181-1183.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5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教学也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讨对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利用实验室教学培养具有高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当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探讨。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对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与管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很强科研实力和科技含量的实验室,其中一些甚至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逐步提高,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高校的实验室面临着实验仪器落后,实验用房与配套器材滞后的现状。尤其在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与科学管理上,没能做到与时俱进。这就导致高校实验室教学不能达到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中学以致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严重影响了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第二,实验内容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综合性、创新性人才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目标,实验室教学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在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教学当中,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还是占多数,学生被束缚在教师制定的框架中,只能按照设计好的模式步骤去实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现在的大多数实验室教学体现了专业性、实践性,但是缺少综合性与创新性。往往某一实验室只针对单一的课程或专业开放,而各个实验室之间也缺乏联系,这就导致了综合性教学难以实现;实验课程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第三,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师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高校对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却没能受到足够的关注,实验室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这就导致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都缺乏专业的或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其最主要的原因高校对实验室管得的重视程度不够所导致的。许多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都仅仅是靠着普通的安保人员来兼顾的,但是许多仪器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却是这些人员无法提供的,这就导致了实验室器材与设备的维护效率低下、损耗过快,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监管意识的缺乏,往往也会使得实验器材(尤其是一些小型仪器或易耗品)的遗失。
第四,管理方法落后,与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机结合。高校实验室设备维护率低下,实验物品保管不到位的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也是实验室管理办法落后的后果之一。首先,《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室安全制度》、《事故责任与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等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其次,高校实验室信息(包括仪器设备、教学实验、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等信息)具有数量大、分布广、变化较为频繁、交流需求迫切等特点,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办法一不能满足现代化实验室的要求。目前许多高校实验室管理未能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未能实现计算机管理,实验设备也未能进行数字化备案。这就导致实验室管理的总体效率低下,离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第五,实验室管理监督工作开展不到位。实验室的管理监督工作,是确保实验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实验室质量满足教学、科研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实验室管理的难点。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面临着缺乏健全的实验室监管制度、监管工作不到位的现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许多实验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实验设备的维护与保管也不到位。
二、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建议
第一,提高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要明确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具体而言,应到做到:一是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首先从硬件设施上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性,为具有综合性与创新性的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管理的目标;三是建立实验室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明确实验教学任务;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教学的创新性与综合性。
第二,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高素质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引进,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与学历要求;完善实验师资队伍的人才结构,强调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能力与技术化管理能力,提高高学历人才所占的比重。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实验室人员绩效管理制度,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通过考核评估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带来的高校校园网的建成,无疑为复杂化的实验室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网络化与计算机化管理可以大大的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而实现实验室的网络化也同样是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之一。同时,通过网络化管理手段建立的数字平台可以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教学数据交换频繁,信息量大的特点进行实验设计与课程辅导,有利于现代化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常薇,肖媚燕.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与改革[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
2、蒋爱凤,胡喜.高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3、牟英华.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2).
4、黄易.高校实验室的网络化管理研究[J].社会发展,2008(2).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6
实训法学实验,顾名思义,是指在法学教师的专业指引下,法学学生在建设完善的法学实验室中进行对法学学科理论知识的实验论证或对法律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创新教学活动。法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卓越型法律人才方面体现的价值和意义十分显著,它不仅能改进传统法学教学模式中出现的缺乏创新等问题,同时还能突破传统教学中,难以兼顾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之桎梏。在财经类院校的法学实验室建设中,由于投入较大、所涉学科的交叉性、师资资源的要求高等情况,如何寻求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法学实验室改革建设之路值得探讨。
1法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法学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国家宏观的教学实验室建设规划范围中,实验室建设的重点总是投放在工科、财经会计类或者工业设计等专业中,对法学实验室的建设重视程度不足。长期教师主导型和应试型的教学方式,使得实践教学环节不同程度地被忽略,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1.2独立学院法学实验室规模投入不足
独立院校的办学,无法做到长期脱离母体学校,故对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也一直依赖于母体院校的实验教学资源,一来节约办学成本,二来没有真正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作用。这种对自身实验室建制规模化的不予重视,致使在经费配套上无法跟上实验室建设的需求,实验室管理上更是存在无法做到专人管理,在人、物、财力均十分欠缺的情况下,实验条件自然不佳,实验环境着实令人堪忧。
1.3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上的缺陷
法学教学传统惯用的教学模式主要为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或模拟法庭。该类教学模式存在多年,通过全面遵循现行法律和法治理念,可达到对学生法律知识极大巩固以及法律思维提升的目的。但这并不等于法学知识汲取的所有方式,特别是财经特色的法学实践教学,其体系更是丰富、复杂,如带有表演性、辩论赛性质的模拟法庭难以达到真正对法律程序的体验和法律实体上适用的效果;久而不换的素材案例、不完备的教学场地均会影响学生的体验效果和感知程度,无法完全展示出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而对于惯常使用的案例教学方法,也存在着“案例资源整合不丰富、案例典型性不足、案例更新缓慢”等诸多问题。
1.4专业性教学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近年来随着金融欺诈等经济类的案例增多,金融、财务管理和保险证券等方面的法律业务需求大大增强。财经特色法学专业具有不同于传统法学专业的专业性。目前,法学实验教学还停留在“表演式”、“灌输式”上,将模拟的内容限于民事、刑事或行政范围,未能及时更新财经特色的案例和法学理论,从而也就不能体现出财经类极强的专业性教学的实验效果,陷入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尴尬。然而,财经特色法学专业教学毕竟会融入人的主观判断和思维模式,无法做到和理工实验一样的完全符合自然规律和客观情况,故其实验教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果不稳定和不统一性。综上,财经类法学实验室建设整体而言,缺乏体系化、常规化与创新化,在改革探索的过程中如何增强财经类法学实验室专业交叉性、系统延展性以及科学可行性将成为建设的重点内容。
2财经类独立学院法学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确定
财经法学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时要讲究合理性,财经特色法学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具有完善的法学实验室,更为基础的是还要有可靠的实验室建设指导原则。
2.1满足教学需要原则
财经类法学教学实验室建设最初应要满足法学实践教育教学的需要,针对法学专业技能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要求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建设、实验课程建设和开展实验教学管理。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强调“适度”的财经特色,适当加入交叉学科的资源特点,不要丧失法学实验室建设的初衷和原则。
2.2主次结合、分步实施原则
法学教学实验室在建设中,建设经费应当分阶段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应当分阶段进行,师资力量培训应当分批次展开,实验课程开设应当由主干到辅修,实验教学管理应当由整体到局部。
2.3共同建设原则
法学教学实验室建设所需要的人、财、物资源,应通过多渠道筹集建设。在学院坚决保证建设资源投入的前提下,努力争取学校建设资源投入,同时还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司法机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的资助,校地结合实现共建。
2.4资源共享原则
法学教学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加入了其他学科资源的通力建设,那么在法学实验室建成后,也应当面向学校其他专业的学生定时开放。如选修了法学为第二专业的学生群体,或是选修法学、对法学学科感兴趣的学生社团群体;在满足校内实验教学需要的前提之下,还可以有条件地向国家公检法机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放,并实现相互之间的资源互通,建立长效的合作共享机制。
2.5科学先进、合理可行原则
法学教学实验室建设应当保持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响应国内外法学实验室建设的前沿成果,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或者法学教师外出考察调研(如可借鉴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些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实验实训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成果),适时组织该方面的专业人士为实验室建设建言献策,在充分利用前期建设软硬件和不造成资源浪费的前提下,不断更新实验室的投入建设,以保证法学学生能够享用到最新、最具教学效果的实验室建设成果。
3财经特色独立学院法学实验室建设初探
具有财经特色的法律实验室的建设,力求创新形成具备法学专业特色的法学实验室教学体系。构思体系如下:
3.1融合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资源
财经类独立学院在财经特色学科上与法学专业教育之间的关联性、交叉性不言而喻,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资源共享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要有意识地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中的有益成分,及实验模式运用到法学实验室教学之中,并实现相互间的互通教学。例如在法学(法务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中,其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等课程完全可以实现对会计学系相关实验室的利用,如国际贸易专业中的反垄断、反倾销等问题均会涉及到法律相关规定。这样打破系别与系别学科之间的隔阂,促进各学科之间进一步结合,也可改变实验室的管理状态,改变实验室重复建设、闲忙不均的状态,提升软硬件设备的使用效率,争取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提升教学人员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3.2构建财经特色法学实验室的体系
1)实验室的设置。具体建议如下:①建议构建法律技能综合训练中心,下设模拟法庭、司法鉴定所和法律诊所、非诉业务实验室、案例分析室、刑事侦查实验室、金融犯罪法律分析室、经济类听证会实训室,并配备相应专业的管理人员;②针对不同的需求,如律师职业能力和素养、刑事警察司法职业技能素养、检察官、法官职能技能素养设置不同的实验室;③对于财经类的独立院校,可设置与之相关的实验室,如金融犯罪法律模拟室,设想一个银行体系及仿真的银行投融资的实训流程,预设该流程中可能出现法律问题,最后达到惩治金融犯罪和预防金融犯罪的教学目的,如财经类听证会的实训分析、个税起征点的听证会等。
2)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建设。科技化、系统化的教学硬件设施对实验教学能起到促进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建议引进多媒体全智能的法律技能操作系统平台,在校内对有学籍号的法学学生开放注册。师生能在课堂上实现在线互动交流,课后也能利用该平台在图书馆、学生寝室等场所完成集中训练与自助练习的需求,在讨论区可以远程共享教学资源,并可以提供学习的检测和效果评估板块。逼真性、互动性的实验教学软件能仿真模拟现实的操作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建议引进多样化的教学软件,包括模拟法庭诉讼、案例与证据分析、法律文书写作与参考、法律法规查询模块以及非诉讼业务模块等。其中的核心部分是模拟法庭诉讼,具体包括前期庭审准备阶段和4D仿真场景模拟庭审阶段(含民事、刑事、行政、金融经济、财务会计等多种案件类型)。其中穿插真实的法律文书写作流程并有评分和流程纠错功能,以及提供各个环节的最佳操作建议。这种高度模拟现实庭审的软件教学,极大地节约了法学学生的学习时间成本,有效地促使法学生能在将来的实习实践环节尽快上手,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高效对接、法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交叉。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案例库、法律法规库和证据库的内容更新。此外,还应积极探索建立起与司法机构判例资源共享网络,形成校内外有机结合、模拟与现实相统一的法学实验教学网络。还可将详尽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文件放到网络平台上供师生查阅,如《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指导教师职责及考核办法》、《实验室安全检查管理办法》、《实验室卫生管理办法》、《学生实验考核办法》等。
3)实验室课程更新管理。法学实验教学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例如:①确保所有的法学核心课程都有一定比例的实验实训内容。如总共64课时的课程,要保证16课时的实验实训比例;②每一学年均通过法律技能操作系统平台持续开展法律文书写作比赛、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犯罪侦查、典型案例研讨、网络辩论赛等实验活动,同时可将公检法等校外实践基地的部分训练内容放在法律技能操作系统平台上完成;③安排法学学生或者法律协会的学生,按照不同年纪或者不同调查方向、不同调研地点进行社会调查,在12.4、3.15等常规的普法时间进行“三下乡、三下社区”的活动,将法律的知识、法制的理念传播到社会和落后地区去,培养学生们的法治精神和服务报效社会的良好观念。
4)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以强大而水平稳定的法学师资队伍指导实验室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实验室得以顺利维持正常运行的有效保障。强调法学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一味追求“自主”二字,应当形成多方互动的连带机制,搭建法学院和实务部门携手共进、培养优秀法律人才的桥梁。针对实验教学中的师资队伍不足的情况,采用“双师型”、“导师制”的方式构建出老中青教师有层次的教师队伍,符合实验教学的根本要求。自有实验室教师最好能具备财经与法学类的复合的知识背景,体现中青年教师的创造性和引导力;特聘的实务教师可来自于公检法、律师、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的法务部门。同时,积极鼓励自有教师参加各类法律社会实践活动和其他复合型的专业培训拓展,加大培养年轻教师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积极组织特聘实务教师对内开展讲座和活动指导,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4结束语
财经特色独立学院法学实验室的建设需要有一个内外结合、多层次多方位推动的渐进过程。第一个层次是独立学院内部的核心建设,第二个层次是整合相关的社会资源共促建设的纵深发展,第三个层次是能达到对社会的贡献和服务价值。财经类独立学院想壮大发展,必须以自身的特色和有效的机制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地制宜、专业化、技能化地进行实验室建设,这样才能在培养财经特色的法律人才之路上走出一条真正的创新之路。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7
【关键词】教学评价实验室建设以评促建
1抓住契机,以评促建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通过评估检验高校的教学质量。以此推动高等学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学工作,使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效果显著。不久,军队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随即展开,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有必要抓住教学评价之契机,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转变观念,完善基础实验室硬件设施、实验教学环境、教学单一模式等,推进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2009年总部将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大学领导高度重视,于2006年成立“评价与建设领导小组”,把评价工作作为大学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并提出“教学评价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2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国内高校普遍对实验室工作、实验教学及实验课教员重视不够,认为实验室只是教学的辅助部分,实验教学是理论课的附属手段,由于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实验教学工作长期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与依附地位,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过:“科学毕竟有90%的是实验活动,科学的基础是实验。”实验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进行科学研究和提高办学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探索性是其它教学环节所无法取代的,对培养学员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具有特别的优势,在影响学员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3持续投入,加快实验室建设
物理实验室部分仪器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内容落后等状况一直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本科教学评价体系指标要求,大学持续加大经费投入,使实验教学规模和层次得到明显提升。
2006年学校对物理实验室的设备、场地、教学环境、设施等进行摸底统计,明确建设目标,并出台实验室建设三年规划,07年投资150万元,建设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室、物理研究创新实验室,填补了物理实验教学的空白。2008年学校持续追加投入170万元,建设物理演示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和智能物理实验室,实物实验项目由原20项增加为现有的42项。对物理实验教学环境进行跨越式改革,扩大实验教学面积,从原有的640平米扩大为现在1500平米,使传统的一室单项目实验教学改为一室多项目实验教学;利用展板进行墙式、走廊式教学;彻底改变以往实验教学模式,实行实验课程网络选课、网上预约,刷卡上课;在教学方法上实行开放自主式,充分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目前,实验室二期建设第二步计划正在实施,对实验室建设中的不足与缺陷进行补充与完善。
按照教学评价要求,通过加大投入并有效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我校物理实验室在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上得到实质性改变,实验项目增多且实验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效提升了实验教学的规模和层次,另外,实验室的装备、环境和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教学评价要求并通过大学专家组自评检测。
4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规范化管理
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开展正常工作的依据和有效保障,是反映实验教学工作和管理水平的标志,是实验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基本要求。
我校物理实验室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完善了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大学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物理实验仪器设备管理规定”、“物理实验教员守则”、“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室管理办法”、“物理实验网络选课指南”、“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操作规则”等十余项管理规章制度。并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通过印制手册、制作墙面展示框等加强宣传力度,各项管理办法的实施,使物理实验室各项工作走上良性循环轨道,有章可循使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有序,管理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
5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创新理念
实验教学长期以来固守按部就班的施教模式正在被逐渐打破,从教材编写到实验教学形式,都体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这是基础实验教学的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迎接军队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利好形势下,我校物理实验室以总部“物理实验室建设标准”为依据,对实验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一是对实验教材进行必要的项目增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淘汰简单验证性实验,使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比例达到总部6:3:1要求。二是扩大实验项目的可选择性,每学期学员在15-16个实验项目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10-11项,在开放自主的教学环境下完成实验内容。三是虚拟实验与实物实验相结合,在实物实验教学的同时,开设虚拟仿真实验,有效地扩大了物理实验的数量和训练范围。四是实行分层次教学,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设计实践,再到研究性探索实验——“三小”创新活动(小制作、小改进、小论文),循序渐进,逐步完成学员实践能力从初步掌握、灵活应用直到创新突破的过程培养。
教学评价工作对推进物理实验室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所以,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同时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超前思维,勇于实践。努力实现基础实验教学培养学员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质性跨越,为我校物理实验教学特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范文
本文2023-11-20 17:55:57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