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20 17:56:06浏览:1130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篇1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是由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然而,人们却很容易疏忽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对学生德育教育是政治教师的事,与我们数学教师没多大的关系。事实上,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与进行德育教育这三方面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它们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其重要性,提高自觉性和目的性,并不断地探索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新方法。

一、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利用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随着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能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是考核一名数学教师是否具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容之一。

二、小学数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着眼点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逐渐培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小学阶段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尤其是在一、二年级更为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审题习惯、验算习惯、总结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各学科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

2.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基础知识教学。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都要用数学,这是大家熟知的事实。数学知识具有应用广泛性的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应从近处入手,着眼于未来,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如教师在讲平行四边形的易变行性特征时,学校安装的可伸缩的自动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让学生看到数学的用处,明确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应用,使他们亲身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现实意义。

3.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数学中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则的运用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稍有疏忽往往就会使解题过程前功尽弃。这就使某些意志薄弱的学生望而却步,因而教师在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的同时,也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练吃苦耐劳的品质,在解题的实践中形成实事求是、不懈探索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的美感。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数学中处处存在美,只要认真挖掘就可以发现相当可观的美育资源。不仅有数的美、形的美,更具有对称的美、立体的美。因此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教师通过形象的比喻、巧妙的启发,以及生动的语言、精心的板书诸多方面,尽量体现数学中美的神韵,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5.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把有关数学史料引入课堂,既开拓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在数学实践和认识的进程中,许多中国数学家以科学务实的精神,百折不挠、奋力拼搏,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国的一些伟大的数学成就更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催人奋发的好教材。如古代秦九韶公式、刘徽的极限思想、祖冲之的圆周率等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数学家吴文俊获得了中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担任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主席,成为首个担任被誉为“数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主席的中国人……“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一旦主体将崇高理想和眼前的学习结合起来,他们的兴趣是长久的,其潜能更是不可估量的。当然,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史料或先进人物这些显性的德育素材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喧宾夺主。

6.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

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体现着唯物论的辩证法。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如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的,但它们又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因此重视教材中唯物辩证思想的揭示,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优化数学素养的同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综上,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起点。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渗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材服务。当然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采用与学科教学不同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教,而是化,德育教育是一个化育的过程。它不能只依靠定条条,设框框,而应把握教学中的各种机会加以引导、启发和培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提高学生德育品质的一切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它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小学数学教师在从事教学时,只有做有心人,恰到好处地、适时适度地渗透德育教育,才能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同时,探索出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李佳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2]陈素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时代教育,2008,(9).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篇2

关键词:生活;德育;个体性;开放性;主体性

德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国教育从经历多元文化冲击的“西学中用”到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再到文革后迎来复苏与发展的今天,德育教育不断科学化、理想化,同时,德育与生活脱离的种种弊端也逐渐暴露。因此,德育回归生活成为当前道德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一、生活与德育

(一)对于生活的阐述

对于生活的最早科学论述可以追溯到胡塞尔。传统实在论认为,经验的对象就是它们自身,独立于感知而存在。而胡塞尔基于人对外部事物的原始知觉(OriginalIntuition)研究,认为世界可分为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两大类。其中,生活世界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日常的、直觉给予的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二是指人们各自的实践活动领域所构成的特殊世界;三是指与人有关的一切世界[1](P119-121)。杜威对生活的内涵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杜威看来,经验源自自然世界又存在于自然世界。在生活中形成的某些行为方式,常常能够持续一生。

(二)德育的概念及其泛化的原因

德育概念一直是中国大陆德育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对于德育范畴的理解与界定,从不同角度出发,往往存在多种结论。有学者认为,德育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2](P330)。简而言之,德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但是,“品德”的内涵是什么,怎样的教育才算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在我国,德育概念泛化主要源于三点:第一,传统思想的影响,古代教育思想是一种整体思维,而我国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德育与政治不分离的现象;第二,苏联教育学的影响;第三,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的影响。这里,笔者认为,德育就是引导学生发展自身品质、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

(三)生活与道德的联系

1.道德存在于人的生活,并贯穿生活始终人的生活包括两方面。一是追求物质生活,满足自身生活、温饱、住房的需要,是道德产生的基础;二是不甘于“物欲”的精神追求,即基于物质生活方式的精神“文明”需要,是德育的基本形式。杜威认为,任何牵扯到社会准则的道德都与人类有关,人们需要从具体情景以及结果中审视道德法则。可以说,道德是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并在继承文化遗产中获得的,因此,能够从生活和反思性探索中学习道德规范。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所说,道德产生于物质生产需要,并贯穿于生活本身。而杜威认为,要按照休谟的怀疑主义传统审视道德并有所建树。因此,个体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以形成自己的判断力,从而获得道德认知。

2.道德教育高于生活古希腊大部分思想家认为,道德教育所提倡的种种德性,如公正、勇敢,仅仅强调心灵的发展,更要关注一切事情永恒的价值。“人不仅拥有一个现实世界,而且拥有一个可能的世界。[3](P404)”也就是说,人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即人正体验的当下世界,更可能拥有精神世界,即人符合自己价值观念而构建的生活形式。“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超越,即超越现实[3](P258)”,这注定道德教育必须具有超越性,引导人们在过好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追求真理。

(四)生活德育的内涵

目前,我国学术界还没有准确地界定生活德育的概念和范围。唐汉卫教授认为,“生活德育就是要让学生热爱生活、了解生活,在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去培养人的道德”[4](P126)。有学者认为,“生活德育是回归关注个体的教育”,在人的德性发展中,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也有学者认为,生活德育是借助真实的、有价值的生活情景,让个体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道德准则,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摆脱大而空的教学模式[5]。综上所述,生活道德教育是一种源自生活,贯穿于生活本身,又超越生活,注重受教育者个人生活体验的教育。

二、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教育不再是把社会现有的道德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理想,而“道德的产生有助于个人更好地生活”[6](P247)。

(一)个体性理念

以往的教育把“认识过程看成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即一个孤立的个体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7],而好的德育应强调个体性。这种教育试图帮助每个人看到自身的缺点、挫败感以及希望通过诸多方式超脱生活的愿望。因此,德育教育的第一步应是理解自身,即德育主要关注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与品格发展有关。

(二)开放性理念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亦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在开展生活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现实生活中的信息、情感、知识、行为等各方面出发,探究新生事物和未来,时刻保持与周围社会生活环境的互动。因此,开放性原则是生活道德教育应遵循的又一个重要原则[8]。

(三)主体性理念

理解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有助于建立新的师生观念和教育观念[9]。这种观念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教育对象是前主体;第二,教育对象是创造主体。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主体性理念,“以人为本”开展各种德育教育活动。

三、贯彻实践式的道德教育方法

实施道德教育的最好方式是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贯彻道德教育原则,有助于学生树立自我信念,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向真理不断靠近,发展自身品德,而达到这一教育成果的最好方式是在生活中贯彻实践式的德育方法。

(一)在学校生活中贯彻德育

师生交往是重要的德育手段,教师通过有效的对话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德育知识纳入自身知识体系,潜移默化中向真理靠近。例如,在笔者实习的学校,有些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差,且常常上课迟到,甚至旷课,学习态度不端正,但体育课成绩普遍比较突出。针对此现象,笔者特意组织这部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空闲时间开展了几次体育运动比赛,通过比赛鼓励这部分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如此循序渐进,循循善诱,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所转变,学习热情也日益高涨,文化课成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种基于学校生活的德育教育方式是活的教育,能够使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转变,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在家庭生活中贯彻德育

1.变单向灌输为主体对话传统的家庭德育是以父母为主导的灌输性德育,这种德育方式忽略了子女的德育需求,不利于子女德育水平的提高。因而,家庭德育要回归生活,变单向灌输为主体对话。为此可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家长平等看待子女;第二,家长要用亲身经历引发子女共鸣;第三,家长和子女的对话要充满理解和尊重。2.积极创设体验道德的生活情境如果脱离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就失去了价值,孩子就会缺乏学习动机。[10](P410)同样的,道德教育也离不开体验。体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内心情感活动,也是个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家长对子女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选取子女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或是身边发生的,有一定客观性、代表性与感染力的事例作为内容,以此创设他们感兴趣,乐于接受并能积极思考的情境,比如,让孩子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端杯热茶,让孩子在这些与父母近距离接触中,体会亲情,产生感恩之心。又如,在娱乐活动中构建一种艺术情境,通过看电影、听音乐、体育锻炼等活动,让孩子感悟生活,同时提升道德能力。

(三)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开放式德育

在社会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可以通过社区开辟的“道德教育宣教橱窗”以及校园围墙周围悬挂“道德教育宣传板”等方式进行,并给予社区成人恰当语言和行为的建议,以规范其在面对学生或与学生交往时应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言行,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达到在社会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鲁洁.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刘铁芳.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8):48-51.

[6]威廉•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介,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3-10.

[8]唐汉卫.试论生活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56-59.

[9]檀传宝.论教育对象的三重主体性及其重要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1,(3):20.

[1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篇3

(一)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开放和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劳动力涌向城市边缘地区工作和生活,并带来了一大批适龄儿童入学群体。由于生源复杂,城乡结合区域学校的学生思想道德和学习行为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认真值日、迷恋网络、打架斗殴、不服管教、因迷恋网络或手机游戏而通宵达旦、逃课、为一点小事争吵、将教师的管教看做找茬,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有学生个人的原因,更有其社会根源。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问题学生的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经过一番分析与调查,我总结出了如下原因:

一是来自家庭。当经济的大潮冲击着每一个家庭时,有些家长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忽视了英语等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性。更有不负责任的家长在追求自己的所谓“个人幸福”时轻易地解体了一个家庭,因而造成了学生情感的缺失。

二是来自社会。由于特定时期的特殊性,一些文化程度不高、品行不端的社会闲散人员依靠各种手段获得了一定经济基础之后又得到了社会地位,这对家长、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三是社会管理的松懈,监督不力、执法不严。网吧、游戏厅的老板为了利益,纵容、甚至有意容留未成年人在网吧上网。

四是影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影视剧不分级别,鱼目混珠,过分强调了青少年的独立性而忽略了对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引导。

五是社会对学校评价的片面性又导致了学校教育的失衡。学校和教师很少花时间去关注学生的道德问题,缺乏正确的德育方法和手段,没有注重在学科教学中去点点滴滴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问题界定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的德育方式正在逐渐发生着改变。纵观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一些专家和学者对社会发展转型期的学校德育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提出了许多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对城乡结合区域学校管理模式的探索、对城乡结合区域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和对策的分析、对城乡结合区域学校德育工作现状的关注、对城乡结合区域学校学生异常行为的调查与分析,及从全球化、信息化角度阐述了德育的创新方法。这些研究,对城乡结合区域学生的德育现状和学校的发展程度的研究具有一定深度,内容也涵盖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但同时,我认为以下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现有研究文献大多关注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而德育的实施者应该还包括广大的科任教师在内。如何在小学的众多学科教学中渗透、融合德育教育,扩大德育的途径,这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较为少见。鉴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提出了《基于城乡结合区域问题学生的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核心概念界定

1.城乡结合区域:是指位于城市开发边缘地带,兼具城市与乡村特点的区域,范围大,面积广。

2.问题学生:是指在学校学习中屡屡出现一系列思想和行为问题的学生,如经常抄袭作业、打手机游戏、和同学打架等的学生。

3.德育:学校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三、问题解决的设想

(一)研究目标

1.分析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合德育教育的有效的教学行为,帮助教师寻求转换问题学生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一系列做法与策略。

2.找到基于城乡结合区域问题学生的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模式,带动本校英语教师创新德育教育方式,让教学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实现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双赢。

3.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二)研究内容

1.从问题学生的角度出发看问题的研究。问题学生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也能和问题学生达成共识,从而让问题学生接受自己的教育,改变自己的缺点。

2.关于城乡结合区域问题学生成长环境的研究。只有从源头出发,把源头拔除,才能真正彻底改变问题学生的问题。要做到这点,光靠教师的个人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3.小学学科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理论研究。传统的小学学科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理论和具体做法,融合小学英语的学科特点,从中找出可借鉴的做法。

4.关于在城乡结合区域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合德育的实践研究。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改变传统策略,改说教式为行动式。以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学生,引导他们逐渐发生改变,从而转化问题学生。

5.关于在城乡结合区域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效果研究。记录并分析实践效果,制定城乡结合区域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方案。

(三)研究的过程与步骤

1.研究问题学生教育的专著、文献;研究城乡结合区域小学生的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情况,把握问题学生的成长轨迹;调查、访谈在校学生、科任教师、班主任,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特点。

2.把握问题学生的特点、表现,制定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推进课题研究的实施。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形成课题研究成果,结题。

四、问题解决的预期效果分析

(一)教的方面

无论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后的英语活动中,教师都会有意识地关注、引导问题学生,课堂教学气氛和谐。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加强。

(二)学的方面

问题学生不再厌学、弃学,在课堂上不再捣乱,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后,问题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得到根本改变,其他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学生变得好学好问。

参考文献:

[1]廖远东.广州市小学生社会接纳性、孤独感与学校归属感关系的研究[D].广州大学, 2011.

[2]杨国才.寓思想教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J].龙岩学院学报,2006(S1).

[3]王丽丽.小学低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刘智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晓园小学任教,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篇4

关键词:体验式教育;高中班主任;德育价值体系;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139-01

教育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旨在将现代社会的思想价值体系传授给新一代的学生。因而,教育不只是技能的师徒相授,更是德性理念的永恒传承。现代教育对于德育极为重视,从显性课程的研读到隐性课程的影响,都将德育发挥到极致。但是,在高中阶段,因为学生心理想的发展,其道德理念世界急需更新与构建,就人的教育周期来讲,此时,是德育的最佳时机,也是德育面临巨大挑战的危机时刻,因而,如何进行合适的德育显得极为重要。班主任做为德育环节的主要教师,应对德育教育加以重视与反思。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体验式教育是指让学习者同周边的世界联系起来,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下,通过对问题或者矛盾的反思,以自觉的哲学体验去建构精神世界,实现主客体的和谐统一,同时将学生的道德情操与理想信念展现出来的教育方式。从哲学溯源,其基础是杜威的经验论和课程哲学,即教育生活论,同时又在波兰尼的缄默知识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中获得人的精神独立与发展的养料。而从心理学上讲,体验式教育根植于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二、体验式教育同德育教育的逻辑思辨

体验式教育能够让学习者在实践重视合作,学会宽容。以实际的行动去证实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理念。从逻辑上来看,体验式教育与德育存在着紧密联系。

体验式教育改变了传统德育课程师徒相授的模式,将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之间的对话改变为学生的自主化学习。这种方式能够使学习者在思想上产生亲近与共鸣,没有了德育标准的束缚与压抑,使得学生在自主的观察与思考中,通过德育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地进行扬弃式的批判,从而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自我的升华与超越。

例如,以实现生命价值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就职业与生命价值实现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规划进行展示,提问学生,这种人生是否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在一问一答中,使得学生对于无私奉献等精神有所内涵式的理解,也鼓舞了他们实现生命价值的信心。

三、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性与阶段性加大了这一时期德育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德育目标基调高,缺乏可操作性内容

我国对于德育课程的规定基调很高,即要求培养品德优秀的新世纪人才,但是实现或者达到一个怎样的具体的目标,并没有很清楚地说明,因而在德育教育中,教师理解存在混乱或偏差,甚至是对德育持一种漠视的态度。

2、缺乏与时俱进的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死板僵化,缺乏更新,同时,某些德育理念与时展不符,而在课程中未加以修改,使德育价值的实现困难重重。

3、师生间主客体的统一性未建立

德育是一种感悟式的教育,因而,强调思想上的交流与激变,但在高中德育课程中,往往是教师对德育内容的传授,缺乏同学生的交流与思维上的碰撞,不利于更正某些错误的思想,也不利于德育课程面向全体的意义实现。

四. 体验式教育在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针对德育教育在高中领域存在的特殊性问题,从哲学思考上,以及借鉴体验式教育在其他课程中的实施状况,提出以下策略。

1、角色扮演,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实现德育课程的价值

在课堂上,设计表演学生乐于看到的情境,在情境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让德育思想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生脑中,渗透到学生心中,这种德育教育是“润物细无声”式,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例如,在高中德育中,往往面临利益与情感的选择问题,那么这时就可以以海因兹偷药这一道德两难故事为例,通过鼓励学生以表演形式创设情境,分角色扮演海因兹,海因兹的妻子以及药店老板,通过对话形式表达观点,让学生们在真实的参与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

2、生活德育模式

德育作为一种精神理念学习,不是虚无飘渺,无从依着的,而是有其生活来源的。其根源在于生活,也将最终反映于生活,因而,可以鼓励学生多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分析思考其中隐含的现实问题,再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经验,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让学生真正知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真正培养其善恶观、美丑观。

例如,在讲解生命的意义时,可以将马加爵杀人案、药家鑫杀人案等社会事件引入课堂,教师进行引导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培育珍爱生命的人生观。

3、根植于正确的德育理念,形成师生主客体的统一

德育课程应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鼓励学生自我的价值超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对话者的角色,以“局内人”的身份去参与德育课程的构建,通过“共情”的产生,形成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统一,实现德育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光恒;;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科技信息;2008年28期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篇5

在我国古代,当时的德育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包括今天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它相当于今天所谓的广义思想教育。近代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一方面从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相互并行;但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由于西方国家经历过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明确的分化过程。因此,自觉地把道德与政治、法律、宗教区分开来,并由此将道德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宗教教育)、政治教育相对区分开来。在西方教育理论中,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有严格的界限,他们分属不同的概念,并未被笼统地称作“德育”。在近代西方语言和观念中,所谓“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它的外延远远小于古代的“社会意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德育”内涵经历了一个变迁历程。改革开放前,受政治斗争的影响,当时的德育主要指政治教育。改革开放后,关于德育内涵的界定有了时代的变化。在1993年2月颁布施行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1995年11月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申明“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此后颁布的各类纲要/大纲、文件、规定等基本都将德育的范围界定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可见,我国的“德育”观实质上是一种大德育观,并非仅仅将德育局限于道德教育,这有别于西方国家将德育仅限定为道德教育。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也逐渐出现了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畴的趋势。在教育实践界,人们普遍将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更狭隘者将德育要么等同于道德教育,要么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本文所探讨的德育采用了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的观点,即采用大德育观,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在具体问题的探讨中,笔者也可能对德育的范围进行拓展,甚至可能包括行为规范,诸如礼貌待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讲卫生等;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将突破传统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也还包括真、善、美的追求和新时期献身精神的发扬;同时,将十分注重心理素质的教育。

2、我国高校人才德育培养存在的问题

2.1理念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在教育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德育的培养。但在实际的教育中很少提及德育模式,也就是很少有人从构建德育模式出发来开展德育教育。近年来,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甘剑梅,2003;季爱明2006)对德育模式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都过于理论化,很少联系当前中国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更不用说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了。从制度层面上来看,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反应在相关文件上的是德育“应该是怎么样”,鲜有提及“如何能怎么样”。德育模式不仅要研究“应该是怎么样”(德育内容和德育目的),还研究“如何能怎么样”(德育方式),甚至还会研究“究竟有没有怎么样”(德育评价)。德育模式是将整个德育过程置于一个系统中来考虑。根据德育内容和德育目的设计出相应的德育方式,然后按照德育方式进行德育实施,最后对整体德育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整个的过程,那部分出问题就对那部分进行修正。从教育的实施层面来看,作为德育教育者的相关领导和老师没能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意义,只是把德育当成一种必不可少的任务,并不认为这对于学生来是应该是一种需求。当然,责任也不全在教育者方面,在当前多媒体技术高度普及的情况下,多数学生已经丧失了阅读兴趣,连专业课他们都无暇顾及就更不用说德育课程了。在这种氛围下,老师都按照自己喜好的方式来开展相关德育工作,很少从德育模式的出发来考虑整个德育的过程。本文认为,这是当前德育效果低下的根本原因。

2.2德育内容结构性失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政治教育主要指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在高校主要表现为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此外,高校普遍采用建立政治理论学习小组、业余团校、业余党校、征文比赛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各种政治理论。思想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在高校中主要表现为开设“思想道德与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等课程。此外,各高校还通过专题讲座、演讲、辩论赛等方式向大学生灌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观念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审美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在这方面很多高校都没有开始具体的课程,只有“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对此有所涉及。高校道德教育工作主要是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团委中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系党委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或年级主任)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展开。其中最有规律、波及面最高就是形势与教育课程,主要由各学院学生工作组老师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热点,但由于这方面的师资较弱,使得该项教育一直无法普遍开展。当今高校德育模式仍旧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德育的期望。因此,在政治教育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各种政治类公共课程上,甚至体现在人才的选拔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研究生选拔中,政治理论具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不管其他科考得多么好,只要政治分数不达标就无法被录取。国家对人才的最高需求是使得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按照马斯洛对需求层次的划分,人的最高需求是实现自我。尤其是对于创新人才,实现自我的欲望是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源泉。在我国的德育体系中,涉及个人需求的主要是道德教育。作为创新人才的学生在关注德育的时候也更加关注道德教育。然而,在我国高校中,道德教育并没有取得与政治教育相同的地位,并且政治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认为过重的政治教育不利于创新人才德育模式的构建。

2.3德育主体的错误界定。教育离不开管理,但教育绝不仅仅是管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按照我国教育界传统的划分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被教育者是客体。这种方法在现实中的体现就是教师“授”知识,学生“受”知识,也就是学生接受的知识小于等于老师教授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根本就没有新知识的产生。学生作为客体,在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而作为个体的学生的思维是具有差异性的,长期的被动教育会使这种差异性趋向统一。在德育过程中,以教育者为主体,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需求,按照教育者个人的意见,任意设定教育方法,这样难免会造成低效。在人才的培养中,这种低效的德育方式不仅使德育效果不明显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智育发展。因为,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不利于独立思考精神的形成。

3、完善我国高校人才德育培养的对策

3.1重视以德为先的培养理念。教育的根本是一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大前提的指引下,对人才的培养也应当更加注重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培养什么人,其实是强调被培养人的思想境界、理想信念等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以德为先,高度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德育教育,应当将“以德为先”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牢固树立、位置凸显并有效放大。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而行动尤其是集体行动则需要规则指引。我们光有人才以德为先的培养理念还不够,要将以德为先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牢固树立、位置凸显并有效放大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相应的政策指引。首先,党和国家应当在各级各类政策文件中突出强调对人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政策应当符合科学性要求。针对人才培养制定的德育政策应当在兼顾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顺应时代潮流,做到内容充实、体系完善、可操作性强;再次,通过政策引导,牵发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效应,自上而下的构建符合人才德育培养的社会环境。

3.2平衡德育结构,加强德育内容的实践性。传统的学校德育内容更偏向于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相较于前两者则略显薄弱,心理素质教育则更是稍晚些时候才开始受到关注的。究其原因是一元化的德育要求与学生的多元利益追求产生了矛盾,背后则是社会转型所凸显的国家与个体关系重塑的阶段性矛盾。这种矛盾只能渐进式地、分层面加以解决。就创新人才的德育而言,这既是一种迫切的要求也是一种改革试点。其中的重点就是加强德育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应当根据创新人才的阶段性特征分重点推进相关德育内容。建构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

3.3以学生为德育主体,制定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案。从制定标准的角度来说,以普适性德育要求为参照,以学生个体实际情况为根据,灵活、多样、有针对地制定。从制定主体的角度来说,根据实践情况,个性化的德育方案应当由思想政治教师,即辅导员来制定。但辅导员在制定具体方案时应当与导师、专业课教师、“两课”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人沟通协商,掌握了真实情况,抓住了主要矛盾后制定。具体的制定依据包括学生本人的家庭背景、个性特征、价值追求、专业与兴趣爱好、心理状况、生活习惯方式等。在实施过程中,应防止灌输式、压迫式的德育方法,多用沟通、对话、实践活动以及包括网络工具等方式进行;应当在尊重学生个体,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实施;实施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不断修正个体方案。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篇6

关键词:高校 德育教育发展 德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166-02

进入21世纪后,社会进入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网络、手机新媒体”等关键词在更深的层次上演绎着中国的社会变革,义利关系重新诠释、个体价值的张扬构成了高校德育教育发展的新背景,使得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需要进行思维的改进、变革、创新。高校德育工作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就目前来说,高校德育课程往往远离了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目标模式的运用忽视了教育过程中的体验和学生个体的差异,高校德育目标过于笼统、过于空泛,方法缺乏科学性,过程中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了“德育低效”。

1 社会变革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与市场经济体制密切联系的政治、经济、道德观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不同程度地对高校德育工作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价值观念多元化,信息渠道多样化以及多元化背景下、网络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缺失及片面追求目标模式,都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1 义利关系重新诠释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义利观,是“重义轻利”。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利益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人们对利益的重视往往就变成了人性的阴暗面的集中表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以及飞速发展,社会层面的利益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们判断一个人才的标准最先看的就是“德”,它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和发展,因此,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国家的首要问题,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探讨高校德育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1.2 个体价值的张扬的影响

我国传统历来是一个重群体、轻个体;重集体利益、轻个体利益的价值取向。然而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进一步冲击了这一传统的价值取向,自我奋斗的“个人”观念,重视“个体发展”的观念在人们中逐步确立。普通老百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更多地具有了正当性和合理性。但是,主流社会价值观仍然强调集体利益,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大部分学生是“90”后,他们对于自我的肯定意识更高,对于个性的张扬更为主张,因此,注重大学生每个个体发展的特性,注重他们在各具特色的道德生活中的道德体验就变得更为重要,我们要不断的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反思,具有开放的德育课程观,用适合本地发展的模式加以指导、应用。

1.3 精神信仰的缺位的影响

新时期,随着时代的变革发展,人们过分地重视对于物质利益的追寻,相应地带来了人们精神境界信仰的缺失,人们精神境界的空虚荒芜,社会缺乏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和价值观念以及价值理性的确立,从而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国民人格的完善。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前进,任何科学理论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和前进中发展和完善自己,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德育科学理论也不例外,只有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身上肩负历史使命,承载我国今后发展,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借鉴研究国内外德育模式,促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促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创新。

2 德育模式概念的界定

由于道德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道德教育对象及教育者的个别差异等原因,学校实施道德教育很难形成固定的方法和模式。但是,由于德育模式的可操作性、策略化,接近教育实践,能够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近10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兴起了德育模式研究的热潮,很多教师与学校都试图建构有自己特色的德育模式,德育模式已成为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研究对象。

在我国,对德育模式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强调它与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的学者把德育模式归入方法范畴;还有的认为,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等等。在理查德・哈什等著、傅维利等译《道德教育模式》一书中讲到德育模式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1]我们对德育模式概念作如下理解:德育模式不是一种方法,不是德育计划,同时也不仅仅是德育理论。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中介,是对复杂抽象的德育理论的简约化和具体化,同时它又不等同于具体的德育经验,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 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模式

在研究国外德育模式的基础上,如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社会化模式、拉斯思的价值澄清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模式、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对于我国的学校德育模式进行探讨,我国目前的高校德育模式大多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操作支持体系,更多的只能称为理论模式。但它们代表了我们德育模式建构的一种努力。

近些年来,我国学校德育理论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道德教育如何回归于人本身;二是道德教育如何回归于道德生活本身的问题。在众多的理论探讨中,影响较大主要有主体性德育模式、情感性德育模式、活动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模式等。也有学者提出了“学会关心”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对话性德育模式等。笔者认为各种德育模式都有其优点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应根据各自学校的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本学校的德育模式研究,进行有效的高校德育策略,从传统的发号施令说教者转变为道德生活真正的参与者。

4 德育模式的发展趋势

4.1 反对道德灌输

传统的传递―― 人们的批评接受模式正是由于它属于强制性的道德灌输,而道德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从我国目前高校德育发展来看,我们也主张反对道德灌输,反对高校德育活动中,德育教师课堂上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考过之后完全忘记。急功近利的灌输教学方式,往往会导致达不到德育教学效果,甚至导致学生人格发生畸变。

4.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师重教”这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是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传统道德观念。自古以来,教师就从事着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道德上的说教工作,这种师道尊严的高校德育研究语境,对于一段时间内的学校德育工作起到过一定作用。在良性的互动中使得大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真正获得自我成长。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4.3 突出品德能力的培养

当代新的德育模式普遍对传统德育模式只重视德育内容的传递进行了批评,强调学生品德能力的培养。科尔伯格主张道德教育应促进个体道德认知能力主要是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而社会行动模式则是主张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影响环境的能力,可见,尽管对品德能力的理解和重视的方面不同,但强调能力的培养却无疑是各模式的共同趋势。

4.4 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

传统德育模式往往更重视道德知识的传递,只是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去行动,但并不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极易造成学生的言行不一,知行脱节。因此,发展过程中新的德育模式开始关注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道德行为的构建并带有明显的行为培养的价值取向,致力于强调道德行为的修炼。探索活动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模式的新趋势,在德育课程设置中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4.5 注重道德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在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以及人格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它是由知到信的过程,由了解到感悟的过程,同时它也是构成道德行为的动力。在德育课程中将高校德育教育大纲规定的理论课程与大学生实践课程以及生活课程相结合,形成课程共同体,形成多方位多渠道的道德情感体验课程,如“如果我在泰坦尼克号上――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扫一屋与扫天下―― 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等等,从大学生的身边事说起,在课堂教学中集思广益,鼓励头脑风暴,鼓励身体力行。

5 高校德育新体系的构建

高校德育教育目前来说就是把一整套社会主流价值观、行为规范灌输给大学生,这种方式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精尖人才的同时,又因为其忽视了差异和具体性;忽视不同人群的修养、精神境界的不平衡;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忽视了学生在同伴教育中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等原因,使得德育失去了原有的活力。高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层面是与生活紧密相联的日常规范。这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每个人的道德底线。第二层面是模范公民的道德规范。第三层面是追求高尚。高校德育目标的设立应该分层次,既能够培养社会公民,又应培养时代精英。积极鼓励大学生坚守道德底线,践行社会主义公民美德,同时也鼓励他们追寻道德理想。这应成为高校制定德育目标遵循的原则。

6 结语

从德育模式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审视高校德育,我们会发现,高校德育在很多年被异化。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式与理念,剔除我国高校德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的成分,坚持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树立与引导,鼓励更高层次的道德理想,从而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的高校德育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赵志毅,赵艳平,肖鸿雁.高校德育研究的后现代语境[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89-92.

[2] 张勇.多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模式的困境与构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 德育教育 思考

一、概念界定。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二、中职校的现状

1、2008年我国中职在校生达到2056万,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丰硕成果。但这其中不乏部分学校为了自身经济利益,盲目扩招,恶性竞争招生,导致一系列教育问题涌现。管理滞后、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素质下滑等,其中师生比严重失调,四川省达到1:30这样极不科学的比例,尤其是德育师资不够,有的学校要么就随便砍掉德育课,有的学校要么就随便安排两个其它学科的老师去上德育课。

2、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来源农村、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及单亲家庭;大部分都是中考失利的学生。这些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行为习惯养成不足,加上社会上长期存在看不起职业学校,轻视职校生的社会意识。因此这些无奈选择中职校的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或轻或重的存在着自卑感,他们从内心深处渴望得到尊重、温暖和理解,因此,如果学校、教师稍有松懈那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精神空虚,行为举止失范,自我约束不强,法制纪律观念差,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现状令人堪忧,典型的问题有: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各地报刊、新闻时常爆料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据对部分学生的有关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甚至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除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尤其是学校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3、长期以来,该课程的考核一般沿袭着普通中学升学考核的基本作法:即平时教师讲点点,考前复习点点,学生背点点,最后就是学生默写点点的基本模式。这一适用于普通高中的教学考核模式移入职业教育后,基本还是从概念和学科体系出发,过于理论化,缺乏应用性,形式上还是只重简单知识的积累,学生总是死记硬背条条概念。为了区别于普通高中,体现职业中学的特点,中职教师进行了微调,即加入了平时的成绩(即作业、课堂提问等)等,但总的说来,随意性大,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方案和标准。这种呆板僵化的考核方式让中职德育教育重学生行为养成培育目标的考核简化成为片面的知识点检查,落实在一张试卷上,不能全面系统地对学生的德育品质进行有效考核,常常出现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好,而在平常的行为习惯方面却没有相应提高的错位反常情况,这违背了德育课教育的初衷,也不能

三、正确认识目前的职校现状,树立信心,明确德育育人任务,不断探求改进德育落实措施,抓好德育课这一职教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不但对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而且能真正达到育人提高素质的目的。作为职校就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端正认识,树立信心。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04年出台了中央8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意见》;0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07年9月以来,李长春、周永康、刘延东、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分别就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拿出100个亿支持职业教育;并建立中职生家庭经济困难资助政策,从2007年秋季开始,政府每年至少拿出164个亿,使一千多万学生受到资助;目前,我国的中职校已经完成规模发展的阶段,开始向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这是非常好的的转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中职教育必将是“柳岸花明又一春”。

2、明确任务,把握原则。“立德树人”是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不是简单的就业培训,也不仅仅是就业教育。其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篇8

关键词:医患关系;中职医学生 ;德育教育;改革

随着现代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此外,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维权意识逐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加上职业医闹、不良媒体的片面宣传,目前医患矛盾呈现不良状态,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甚至暴力伤医事件明显增加。去年12月至今年7月,中国医院协会调查了316家全国三级、二级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覆盖全国30个省份。调查显示,医务人员遭到谩骂、威胁较为普遍。每年每所医院发生的平均数2012年达到27.3次。一年发生100次以上的医院比例5年间翻了近一番,达到12.5%。甚至在2012年11月份竟出现10天里全国共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社会问题突出,矛盾尖锐,思考、改革势在必行。医疗纠纷的产生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笔者认为良好的医患关系首先来源于良好的沟通即医疗工作者良好的职业操守,其次来源于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纠纷解决机制。其中笔者着眼于未来医务工作者的教育,对中职医学生德育教育进行思考。

1 中职医学生医患关系德育教育的现状

1.1 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教育不足 当今的医学生一方面本着救死扶伤的大无畏精神渴望成为"白衣天使",另一方面看到社会上的医闹、暴力伤医事件又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对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充满了畏难情绪,但是对几所中职医学学校进行调研后发现,学校均没有开设专门的医患关系课程,对于中职医学生明确界定医患关系,及处理医患关系没有专业性的教育,仅依靠社会和大众媒体的介绍,无法系统了解其相关的概念和处理方式。

1.2 教育手段的不足和方法的陈旧 在当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如:靠黑板、粉笔书写,再进行讲授,不加分解的灌输给学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学校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往往用于专业课的教学,轻视医患关系这样的德育教育;部分开始医患关系德育教育的学校,老师本身一直在教学岗位,对于医患关系中的法律、经济问题和医疗纠纷的解决体制只是限于书本上的认识,缺乏前沿性的知识,照本宣科,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知识体系。

2 中职医学生德育教育的改革探索

2.1 建立中职医学生医患关系德育教育中的认知教育。

2.1.1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内涵 在社会生活中,医患关系是在医疗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以医疗工作为基础、社会道德为核心、法律关系为准绳的一种特殊的医学人际关系。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医患关系已突破了医生和患者两者之间的关系,已发展成为以医生为中心包括其它护理人员、看护人员等医疗服务一方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与患者健康利益有关的患者亲属为一方所构成的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这其中既包括医务人员与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形成的医学技术关系,又包括在技术使用过程中医生和患者由于社会、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所形成的社会道德关系、经济利益关系、法律关系等。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是通过对医患之间关系的本质、规律的深刻认知,通过医学、法学、心理学、行为医学、人际关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认真讲授,使中职医学生能够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篇1关键词: 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数学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