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范文
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篇1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二级院系;教学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实验室的管理也逐渐向二级院系独立运行管理转移,在这一过程中二级院系必然会面临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管理方法,笔者在对上海电力学院各二级院系独立实验室运行和管理现状的研究和总结之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1 我校二级院系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实验室功能单一,利用率低下
除重点实验室和基础实验室以外,各二级院系都存在一些专业实验室,这部分实验室大都功能单一,从而导致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低下。近年来随着新专业的迅速发展,出现很多交叉学科、交叉专业和交叉课程的现象,为了满足新课程、新专业的教学要求,二级院系重复建设的现象和可能性增加,在教学场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教学要求,对旧实验室进行改造就成为一种必然,从而可能造成重复建设中的浪费。
1.2 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设备维护人员缺乏,严重影响正常教学
实验教学和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各二级院系实验室管理人员配置普遍不足,由于工作量大,他们的主要工作都集中在实验准备、设备管理和维护上,不能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探索实验室管理方法的研究上来。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既教理论课又教实验课,专门的实验教师极少,有的院系甚至没有。另外,由于教学任务单一,实验室人员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很难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设备维护人员的缺乏也是各二级院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学历水平和专业的限制,部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设备维护能力不足,当仪器设备出现问题之后一般都是联系厂家上门维修,由于实验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所以往往会严重地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部分管理人员的维护能力很强,但是由于人员配置不足,常常出现需要维修的设备大量堆积,大量设备不能及时维护,同样也会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1.3 规章制度不能及时根据新出现的问题更新完善
纵观各二级院系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虽然实验室不同,但是制度的种类和内容都大同小异,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针对上课教师的,要求上课教师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室;第二类是针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如何正确地在实验室学习、爱护实验设备;第三类是针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主要是工作职责。随着实验室和时代的发展,我们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会已经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在规章制度上并没有进行完善和补充。
2 对新的管理模式的思考
2.1 加快对实验室的调整重组,建立新的实验室建设管理体系
原有的针对一两门课程建设实验室的思维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实验室使用率低下,也制约着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新的实验室建设管理体系应当立足整个学院总体的实验课程设置,并立足长远,将专业未来的发展对实验课程的要求考虑在内,实验室的建设应当超前,各种仪器设备的耦合度应当加强,缩减实验室数量,提升实验室的综合能力。对现有的单一型实验室应当加快调整重组步伐,把原来内容相对孤立、分散、缺乏联系的实验室进行科学设计、合理整合,逐步向综合性实验室转变,提高实验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2.1.1 按学科整合,提升教学服务功能
为了更大程度上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我们应当进一步以学科为中心进行实验室资源的整合。以教学实验室为主,结合专业学科特点与建设需要,进行资源重组,将零散的实验室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充实实验室的教学服务功能,建立起以学科为中心的实验室体系。同时,根据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发挥现有实验室资源的潜力,发挥实验室仪器设备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开发出新的实验教学项目,给学生提供更为宽阔的科技创新平台。
2.1.2 跨院系协作,增强科研服务功能
现代学科彼此交叉、关系紧密,任何院系的实验室资源都不可能覆盖所有相关学科门类。因此,必须打破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分割”状态,加强院系之间、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互相支撑,形成互补,增强科研服务功能。在学校相关部门的主导下,各院系实验室应当及时、准确实验室资源的实时状况,这样,各院系就可以全面、充分地了解其他院系的实验室资源,并根据师生科研创新活动的需要合理调用其他院系的实验室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2.2 建设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
面对现在实验室使用率低的问题,除了提升实验室综合能力以外,将实验室面向学生建立开放性实验室无疑是最好的一条途径。开放实验室,就是在正常实验教学安排以外的时间向学生敞开实验室大门,学生可以自选实验课题,自取实验器材,开展实验研究,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作用、促进实验室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如何建立开放性实验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2.2.1 建立健全开放性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各院系应该根据自身特色制定一系列有关开放性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度应当从人员配置、实验课题申报、实验室开放过程管理、实验成果验收等角度逐步完善每一个细节。
2.2.2 开发开放性实验室网上预约管理系统
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实验室管理问题,如实验的预约和查询,建立师生相互交流的管道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单靠手工操作肯定不行,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予以支持。设计开发基于Internet 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建立该系统的目标是使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网上预约实验时间和实验项目,科学有效地利用实验室资源。该系统还可以配备其他功能模块,丰富网络资源,使学生在实验前就充分了解实验室的配置、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实验内容等信息,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丰富学生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管理水平
目前各二级院系主要的实验室教学人员都是相应课程的理论课教师,一位老师基本上只负责自己的实验课程教学。未来的实验教学教师应当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设置适当数量的专业实验教师,专门负责实验室里所有实验课程的教学,这样老师的教学领域拓宽了、教学能力提升了,整个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
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来说,应当从学院自身实验室的特点出发,总结适合学院本身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教学服务氛围。
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各二级学院应当不断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实验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学历教育。鼓励他们选择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的专业,采取在职学习的形式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第二,参加科研工作。二级学院可以通过组织和鼓励他们参与与自身工作紧密结合的各种科研工作,在研发活动中,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第三,短期的业务培训和同行之间的互相学习。二级院系可以定期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前来给实验教师和实验室管理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或者学术讲座,及时将各领域最新的理念传授给大家。另外,各二级院系同行之间、兄弟院校同行之间也可以多加交流,相互学习彼此先进的工作经验,提升业务水平。
2.4 强化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重点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得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建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2.4.1 实验室建设
在实验室建设之前,要对现有的仪器设备进行调研,在确定其技术指标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之后,还要对实验室建设的可行性、综合性、可扩展性等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将要购置的仪器设备一定要本着先进性、实用性、可维护性和后期服务良好等原则进行采购。
2.4.2 设备的管理
对所有的实验设备都应当建立保管和使用的规章制度,其中应当包含设备的操作规范、管理办法、维护规范、使用登记制度等。在实验室的环境布置当中,应当注重将规章制度、安全条款、仪器使用方法等张贴在醒目的位置。
2.4.3 实验室日常管理
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过程中,除了我们现有的总则一类的规章制度之外,我们要针对新出现的细节性的问题设置更加完善的制度细则,如对实验室学生遗落物品的管理、开放性实验室的使用、实验室物品损坏责任落实、实验室使用效能分析等问题,我们应当建立“实验室学生遗漏物品的招领制度”、“开放实验室使用系列规章制度”、“实验室使用记录”、“实验室效能分析指标体系”等相关配套的制度,以完善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制度缺口。
3 结束语
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篇2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环境监测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而实验室的安全事故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实验室安全存在不少隐患,其原因在于安全管理欠佳。因此,要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增加不定期安全检查的频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安全无风险的实验环境。因此,认真分析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及时总结管理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为适应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环境监测机构纷纷开展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然而,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规章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在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设方面,起步比较晚,很多工作尚在不断的摸索之中,还普遍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例如:有不少单位还没有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部门,很多都是由单位实验室的质量控制部门或其他部门的人员兼职管理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对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极为不重视。此外,实验室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不断增加。
1.2安全硬件设施不到位
目前,我国很多单位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硬件设施方面的差距非常大。大部分实验室都是由于资金不足,相关设备仪器陈旧;例如:一些单位在配置硬件设施时,忽视了洗眼器、应急喷淋装置、灭火器、通风管道、通气线路等设施的良好配备。此外,调查发现,有很多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消防设施配备严重不足,按规定,实验室应配备固定式灭火系统或移动式消防器具,但因资金缺乏而未配备或配备数量不足,已配备的消防设施又因维护不到位,致使其功能丧失,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1.3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当前,少数实验室不注重抓安全管理,在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之中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难以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部分工作人员未能树立起应有的安全意识,导致安全管理体系难以得到完善。例如:在监测实验室,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安全防护意识,自觉性差。在实验室内随手将废弃的有毒有害试剂倒进下水道;生物安全柜内实验用品过多,堵住通气格栅;戴污染的实验手套直接接听公用的办公电话;在实验区内进食;将防护服穿出实验区域等。一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却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2 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
2.1完善和健全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
毋庸置疑,完善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建立安全的实验室环境的重要基础,为此,相关单位可以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方法。同时,各监测站还要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度的内容要尽可能涵盖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工作人员管理、菌(毒)种及样本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等,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努力使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
此外,有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后,还有落实责任制,严格按照规章执行,进一步明确职责,防止出现责任不清的现象。
2.2加强实验室规范化建设
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实行规范化管理,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并减少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危害。为此,环境监测实验室要依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在工作间内,各种仪器和样本的分布要合理,防止出现交叉污染的情况。对于环境监测必须要用到的各类器皿与试剂一定要分类存放,含有剧毒的试剂必须存储在指定的保险柜中,并交由两个及以上的人分别保管。此外,我们各级领导应高度关注监测站实验室建设,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适当添置一些必备的安全设施,更换一些过于陈旧的设备,为保障实验室人员安全、降低污染排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2.3建立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是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引导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构建单位、实验中心和实验技术人员、实验者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加强实验室规章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力度。在安全管理中要加大监测工作的监督、检查、整改和责任追究的力度;在执行层面上要运作规范,依法按章办事,工作落实到点到位。最后,制定以实验室安全运行为目标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各项详细的的管理标准,并在管理中严格贯彻和执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在环境监测实验室里是十分重要、必不可缺少的。随着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任务的日益繁重,监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实验室内各种复杂危险因素的威胁也日益突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文章结合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若干对策。针对这种现状,就要求环境监测站的各级主管部门要不断强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瑶.实验室环境管理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S1).
[2]乔晋忠,张丽萍.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2009(1).
[3]方淑琴.加强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探讨[J].才智,2010(5).
[4]徐春辉.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科技广场,2006(6).
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篇3
【关键词】 计算机实验室 共同管理 高效 有序
1 规划统一实验室硬件设备,提高计算机利用率
1.1 不断跟进硬件设备的最新发展状态
计算机实验室能否高效稳定的运行,关键在于过硬的硬件条件。由于计算机使用年限的不同,其硬件设备也出现了新旧不一的情况,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跟进当前的发展状态,再加上不断新增的专业,更需要做好相应专业的硬件设备维护与维修,这样既能满足学院的整体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又能使管理人员更加高效的管理实验室。
1.2 充分利用旧设备,提高计算机利用率
由于计算机硬件设备购买年限的不同,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实验室硬件设备新旧并存的局面,如果完全淘汰全部旧计算机的话,会造成资金和资源上的浪费。因此应该把旧计算机几种到一个实验室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计算机的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学习计算的硬件组装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安装一些对计算机要求不高的软件进行操作,比如OFFICE办公软件以及日常生活小软件等等。同时,在实验室教师对学生的系统培训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组装、硬件维护、系统维护与管理、实验室系统安装与调试、计算机维修以及网络组件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也学懂了如何维护和管理实验室操作系统、计算机组装硬件维护、网络组建与基本硬件配置、机器故障以及处理方法,实现与教师共同管理计算机实验室。
2 选配人员,制定日常的管理规章制度
2.1 筛选管理人员并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岗位
实验室活动中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学历和知识水平以及工作能力上,同时也体现在工作态度、思想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上。选配人员时,可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来进行。可安排学生分别在处理日常事务、门禁处检查上机学生是否穿戴鞋套、计算机实验室的课程安排、实验室日常维修、考试系统传输与调试等,总之,选配人员时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合理、正确的选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出现人才浪费的现象,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每个学生的个人价值。
2.2 制定日常的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实验室人员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选配合适的人员从事实验室活动,这是实验人员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计算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非常繁复,因此要制定出规章制度,使各专业教师和学生做到有章可循,保障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是随着工作和实验室环境及不同学生发生改变而完善的,将相关规章制度铭文悬挂在一些可见地方,并要求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各项条款,才能保证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学生熟悉实验室各项设备,包括交换机、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安全教育。严格考勤制度,制定严格的考勤表,要求学生在工作时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请假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为步入社会、进入真正的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影响整个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制度条款越清晰,管理就越周全,发挥制度本身的约束作用以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遵照规章制度办事,即使在上机学生多、管理人员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实验室也仍然能够做到开放有序,保障实验室教学与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更好的协助教师管理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包括:处理日常文件、校园网的维护与管理、实验室软硬件的维护与维修等,其中着重培养学生对实验室软硬件的维护与维修,如硬件的及时更换、系统维护、主机和显示器的基本故障维修、系统的安装与传输、整个实验室的网络安全等。每学期的四六级上机考试、普通话考试、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是对管理学生的一大考验。由于以上这些考试的重要性,管理学生需要协助实验室老师做好考试系统,完成实验室内所有计算机的传输与调试,确保无一坏机,保障考试的顺利进行。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实验室计算机的使用频率也较高,随即而来的故障机也逐渐增多,加之课程量增大,实验室空闲时间较紧张,这些都需要管理学生必须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责任心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合理安排好时间,在不耽误自己学业的前提下,与教师一起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4 结语
实验室管理是一项环节较多、关联较密切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管理内容和方法一直呈现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作为现代化的实验室,实现学生与教师共同管理实验室不仅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又能保证工作完成的数量;不仅可以避免人才浪费,又可以有效的进行人员的资源整合。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时实验室活动有序、正常、科学以及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培养学生管理实验室的能力,实现与教师一起管理、维护实验室。
参考文献:
[1]宁丽莎.浅谈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J].信息科技,2008(7):33-37.
[2]姜守文,张凤仁.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构建方案[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2:90-93.
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篇4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2
实验室是承担高校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场所,根据学科专业和课程的不同,实验室有化学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电力实验室和机械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都承担着对应学科的课程实验和毕业设计等课程教学实验的任务,各类实验室有贵重的仪器仪表设备、有毒化学试剂、强电设备等。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强化监控下的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需要研究有效的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和管理模式,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是保证高校教学安全的基础。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可行性的安全管理建设方案和对策,以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高校实验教学秩序,促进高校的实践教学的有效展开和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和教学实践的操作环境,实验室内部存放有大量的实验试剂、实验仪器设备等,实验室的安全隐患突出,常发的事故比如触电、火灾、爆炸、化学中毒、生化泄露等,对高校实验室管理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导致师生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为了研究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和管理的模式,需要首先分析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管理工作,促进实验室安全运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校实验室承载的专业涉及面广,人员进出复杂庞大,导致安全管理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一些综合类高校承担着不同学科的教学任务,对实验室的种类规划较多,比如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机械实验室以及一些特种实验室,如消声水池、风洞、水洞等实验室,各种实验室的管理规则和安全防护的等级和特点不一,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混乱。另外, 高校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每天进出实验室的人员复杂,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出现安全事故。
二是高校实验室的层次杂、流动性大,在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上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很多高校的实验室承担着本科、研究生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实验和科研任务。由于实验室中使用者的操作层次不一、人员更替较大,成分较为复杂,导致安全管理的难度较大,容易产生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等现象。
三是高校实验室管理中自由主义作风较为严重,重学术、轻安全的思想扎根较深,导致师生对实验室安全操作的管理构架和意识不够清晰规范。因此,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难度大、统筹协调不足的问题。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安全管理出现漏洞将会产生安全事故。因此,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需要实行严格的分工负责制,建立主管机构,分派主管人员,结合多级管理体系,进行统筹协调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结合上述分析的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和管理的特点可知,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设备仪器的管理、制度的构建和人员素质的管理等各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出现漏洞,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方向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涉及规章制度方面、人员素质方面、执行标准方面和管理体制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在规章制度方面,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方向还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合理、不明确和不细致的问题。高校实验室的种类繁多,安全管理的末端细节复杂,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方面一定要具体完善,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将会导致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的职责分工不明确,从而导致安全建设和管理的质量打折扣,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2)人员思想方面,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存在着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规则制度落实不严,末端落实差强人意,安全规章流程走形式。在管理的落实方面,人员思想的不重视导致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规则和细则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师生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苗头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导致在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开展力度不够,每年各种大小事故屡有发生。
(3)执行标准方面和管理体制建设方面。高校实验室进出人员多、层次杂,导致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标准方面大打折扣,末端落实不严。部分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导致安全管理体制建设和标准较低,对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的前瞻性不强,无法对容易出现的事故苗头进行动态管理和科学调整;对各项法规条例的执行标准不严,导致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不够,容易滋生安全事故。因此,高校需要从上到下、从体到面进行安全管理的节点控制,从细节抓起,从末端落实抓起,严格监控,强化监督,促进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
三、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举措分析
目前,高校根据学科类别和专业特征,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实验室,由于实验室的自身特点和实验人员的个人素质和安全意识等原因,导致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进行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改革,突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建设,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学校建设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实验室存在专业涉及面广、进出人员多的特点,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建设具有自身的特征,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渗透于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管理及高校的资产和设备管理之中,安全规划复杂性增加导致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困难,需要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制度落实、培训考核和奖惩制度的健全等方面下功夫,在强化监控的前提下促进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的优化,相关的措施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准确地贯彻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管理的规则制度和各项法规要求。在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管理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的实施细则相关法规要求,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坚持“强化意识、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方针,构建健全的考核体系、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监管措施,确保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和管理的规则制度落到实处,强化监督和宏观监控,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
二是健全的培训、考核、奖惩制度。在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管理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和人才队伍建设,对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涉及危险仪器设备和物品加强监督管理,试行考核上岗和在职培训,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和素质。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人员、设施,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为学校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坚强的后盾。
三是实行负责制,采用分级负责制,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落到末端和实处。提升校园安全管理的有序性,对高校的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实行分级负责制度,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设立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专职机构,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设立安全工作小组,对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专项负责和管理,同时,加强安全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所需经费应列入学校每年的经费预算,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四是强化管理监督和制度建设。实验室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论证要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符合,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监督机制,建立实验室安全员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和责任追究,做到责任层层落实。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强指导、检查和监督,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
五是组织制订本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通过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提高实验室安全防范能力。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订本单位、本实验室的具体管理规程,凡实验室发生火灾、爆炸、人身伤害事故,要进行责任倒查和追究,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在条件保障方面,加大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应根据本校的实际,保证相关工作的必要开支。
另外,高校应该通过强化监控,并落实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进入实验室工作和进行实验学习的师生,必须对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剧毒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先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和操作规范指导检查,通过上岗培训,取得合格证,方能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和实验;对于剧毒化学品和其他高危物品,要落实严格的监控制度,实行双人记账、双人双锁,以堵塞管理漏洞和盲区,避免酿成大的事故。
四、结语
实验室是承担高校进行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建设和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的重点,通过强化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规范安全管理,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坚持“强化意识、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确保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师生在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的安全,同时高校应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监督机制,通过强化监督和监控,保障高校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阮 俊,金海萍,李五一,等.提高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工作参与积极性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72-174.
[2]王 蓓,刘永红,张宜欣,等.化学实验室EHS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75-176.
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篇5
我校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能够充分满足本专业、本院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实验室实行学院、系两级管理。学院负责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并提供实验室正常运转、维修及更新改造的费用;环境工程系负责实验室人才队伍和软件建设,以及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为了让新的环境工程实验室更好的服务于三峡大学和社会,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的建设。
1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
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问题。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水平决定了实验室的水平。硬件设备可以快速的备齐,但是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环境工程实验室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人,属于高级实验师。一个人既要为本科生准备各种实验,还要管理实验室,精力更本不够,需要引进更多试验技术人员。当然,为了解燃眉之急,还可以鼓励环境工程系的老师兼职做实验老师。通常,实验课由相应的理论课老师负责。这样既可以减少实验技术人员的负担,有助于精简实验室的人员编制,还可以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将两者结合起来也有助于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培养和业务能力的提高。除了引进实验技术人才,还可以加强对现有的实验人员或其他老师的培训,比如参加各种培训或学术交流,使他们及时了解先进仪器设备的发展动态和学科前沿技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室技术人员一直被认为是“教辅”人员,他们的待遇也一直不如理论课教师,这样使得多数人不愿意做实验员,或者不愿意尽心做好这份工作。因此,我校应该完善实验人员的考核制度,提高他们的地位和福利待遇,让他们都能安心做好各自的工作。
2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建设和管理
仪器设备及其他硬件设施是实验室发展的基础。新建的实验室虽然明显增加了空间,但是现有的仪器设备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将来必须加大环境工程实验室仪器设备更新和升级的投入,淘汰一些太老的仪器,并维修一些还可以用的坏仪器。同时,有针对性的增加部分大型仪器,以满足更多的需求,比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等常用的水质分析仪。目前,实验室的大型仪器只有去年刚买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另外,环境工程实验室还可以借助挂靠在我院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先进仪器。这样既可以快速地提高环境工程实验室的水平,也有助于提高工程中心的仪器使用率。学院原本计划建立一个分析测试中心,把学院所有的大型仪器集中放在一起,由专人看管,方便全院师生使用。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最大化的利用各个仪器。以前,各个仪器都是在某一个老师的实验室,主要是个人用,导致仪器的利用率不高,而其他老师要用却很不方便。现在很多好的高校都是把很多大型仪器集中起来,建立分析测试中心,面向全校师生服务,还可以对外开放创收。环境实验室仪器种类多,而且多数仪器是各门实验课都需要。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首先,需要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对实验室所有的药品和仪器设备的详细信息进行统计并分类,并在网上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公开,方便查询。各个仪器旁边放置相应的操作流程说明,对于一些大型仪器,需要专人管理,不允许学生单独操作。对于负责大型仪器管理的实验员必须参加过该仪器的操作培训,能够熟练操作该仪器。对于大型仪器,应该有相应的登记本,记录每个人用过的时间和仪器状态。另外,对于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外借,应有规范的手续,借用和归还时都应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并做好登记,明确责任。对于损坏的仪器设备要及时维修,每年定期报废达到使用年限、无法正常使用的仪器设备。
3完善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由于目前的环境工程实验室面积小、实验人员少,服务的学生也相对少,实验室的管理还没有形成完备的规章制度。但是,随着新实验室规模的加大以及将来学生的扩招,需要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在推进实验室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为了规范管理,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必须制定详细的实验室管理办法。通常,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应包括:实验室工作条例、管理条例、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学生实验守则、化学品管理办法、实验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办法以及安全与卫生制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使用实验室的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必须从实际出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适度的灵活性。一个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既要有明确的管理对象、管理任务、管理内容和管理办法,还要明确责任监督和奖罚办法。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有助于实验室的良好运行,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二结束语
随着新实验大楼的建设,实验室面积增大,以及每年新增部分的仪器设备和将来学生扩招,环境工程实验室必须改变现在缺乏实验人员和管理混乱的状况,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环境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一门系统工程,只有做好了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设备的建设和实验室的管理等工作,环境工程实验室才能科学、高效地和可持续的发展,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校其它相近专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篇6
对日常工作都要有规章制度作为约束条件,使各专业教师在工作中能做到有章可询、有法可依作为以对学生以后学习的基本评价。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是随着工作和实验实训环境及不同学生发生改变而完善的,并将相关规章制度明文悬挂在一些可见的地方,并要求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里的各项条款,才能保障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计算机实验室是一个对外开放实践操作室,也可以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与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其它系的学生来实验室学习,来管理的学生以实验室人员身份来管理该实验室,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对参与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学生管理教育的培养也重要。要对参于管理的学生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教育培训要求,培养学生管理学校实验室的分为三个部分:1.管理教育素质教育。2.实验室各类制度的学习和深度认识。3.实验室系统保护、软件安装管理及硬件维护的学习和基础教育。必须让学生熟悉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和执行,安全教育等一系列的工作。对参与实验室管理的学生实行严格考勤签到制度,在工作时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事要请假,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参与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与人共事能力与口才能力,学校对与这些管理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日常生活上的补助[3]。规章制度的完善直接影响实验室高效运行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制度是条款越清楚、管理就越周全,保证制度能长久有效、充分地发挥启制度本身约束作用,来保证教学计划任务的进行。这样,即使是学生实训人数多、工作量大,实验室仍然能做到开放有序,充分利用现用的硬件设备和资源,来保证其它相关教学和考试的顺利进行。
“新血液”进入实验室和队伍的建设扩充
学校实验室人员隶属于学校教辅人员,分管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实验实训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的责任。在实验室教学中发挥着基础管理作用。实验室人员日常工作非常繁复和杂乱,要维护设备能正常使用是非常繁复和杂乱的,如对设备中的软件进行更新和维护,软件的安装与调试,计算机不能正常的使用硬件设备调试和基本维修,有关考证系统安装与调试,又要和专任教师一起辅导学生该实验的操作步骤,从而加大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使得实验室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强、无私的精神。由于实验室的计算机和学生数量较多,计算机实用的频率也较高,而每天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比较多,既有计算机操作能手,也有计算机操作较差的,而实验室人员不可能对所有的应用软件都会。所以实验室人员就会遇到各种各样传输教学的问题,学生也会提出不同的疑问和实践操作技巧的问题[4]。从而要求实验室人员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有耐心的辅导每一个学生。努力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任劳任怨工作思想。其次,实验室人员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不仅要有一定实践操作深度,还要有一定口述能力,还要对现社会的新应用软件要有所了解和认识。其三,由于目前计算机的发展和更新迅速快,作为实验室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扩充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积极的去了解最新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技术,做到“一专多能,一学多用,一教多充”的教学方式,更好地适应实验室的各项需要,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对于参与实验室管理的“新血液”能解决日常计算机故障常见问题的学生,学会和其它人沟通,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熟练掌握硬件维护与维修、网络、系统维护等知识,大胆的参与管理工作中,勇敢挑重担,以积极进取的融入到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一些好学生,可以让他们在大三的最后一个学期留校工作,对与工作认真又能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学生向学校写申请让学校领导留用该学生作为学校的实验人员,为学校实验人员队伍补充新的血液。
学校能合理安排实验室人员学习机制
学校每年定时安排实验室人员的学习机制:许多高校都加大对实验室的硬件投入,而对实验室人员的进修实践能力投入不重视。然而,采购的新设备要发挥它最大实用价值,就要实验室人员对该设备了如指掌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因此学校就要制定实验室人员的学习机制,适当安排实验室人员的进修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如安排相关实验室人员下到企业中实践学习该应用软件,也可以学习其他院校实验室的管理技术,了解实验室好的管理模式和好的教学模式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实验室人员的管理和教学水平,积累更新的管理经验。以促进实验室人员自身建设和长远发展,又可达到以老带新的良性循环。
结语
总之,作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人员,要结合自身学院的学生和教学特点,从实际科学可行的管理模式,使计算机实验室得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从新的管理模式让学生提高学习计算机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己实践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从而达到学生与教师共同管理计算机实验室目的。只有实验室人员不断研究新形势下教学的特点,学生的管理模式,不断得从参与管理学生中发现问题并研究探索新的解决方法,并将新管理模式应用到新建实验室和管理模式当中,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发挥实验室的重要职能[5]。
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篇7
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成立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各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和科研骨干教师为组员,整个引进过程在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参与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活动长期以来,实验室工作人员只负责实验课的准备工作,不参与实验带教;而课程授课教师只负责实验课带教工作,不参与实验课的准备,这种方式无疑加大了带教教师和实验室人员之间相互沟通的难度,遇到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即让实验室工作人员参与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活动。通过这种形式的集体学习和交流,增强了实验人员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使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更好地衔接。带教教师参与实验室准备工作针对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以实验技术和实际操作为基本专业技能的特点,我们规定专业教师轮流到实验室工作,时间由半年到一年不等。专业教师要参加实验室的常规工作,包括各课程的实验预示、实验准备、实验课带教、开放实验室项目的确立、综合性实验方案的拟订等。通过参加实验室的工作,各位教师都能熟练地掌握实验过程,对实验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也能从中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建立实验教学队伍考核机制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学院定期对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是生物技术实验室承担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均须参加考核。考核以闭卷考试及现场操作的形式进行,各位教师积极准备,认真对待,把此次考核作为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考核成绩将存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大力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我校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1月,是一个承担生物技术专业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综合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已经基本具备了较好的场地条件和实验仪器。但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现有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从2010年开始,实验室积极向学校争取实验场所,新增加了1个发酵室、1个细胞培养室、1个微生物培养室和1个实验准备室,现有实验面积近1500平方米;2011年,实验室在原有超速冷冻离心机、全自动机械搅拌玻璃发酵罐、生物发酵与提取系统、高速逆流色谱等高档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与山东省财政厅共同投资近300万元购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一大批大型实验仪器,教学和科研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做好制度的落实工作
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尽量做到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自2006年实验室组建开始就建立了一套比较全面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内容包括实验室人员日常管理规定、实验物品管理规定、实验仪器使用管理规定等。另外,根据日常工作需要,我们又建立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分册,比如实验室涉及有毒微生物的保存、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以及水、电、气等危险因素的应急预案;对于实验室所涉及的实验物品管理,包括平时实验药品的损耗情况、大型实验仪器的使用情况,我们引入了相关软件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对实验室各项制度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实验室各项工作也将日新月异。由于实验室的特殊性,如果疏于管理极易出现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等重大安全事故,为了科学、有效地服务教学和科研工作,实验室定期对规章制度进行增补、修订和完善,如重新修订《危险化学品及有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和《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新增《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低值耐用品管理办法》等多项内容。这些制度为顺利完成实验、实践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提供了保障。千方百计做好实验室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由实验室主任监督其全面落实情况,对于出现的违章情况报生物科学学院办公室处理;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另外,对于安全管理制度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重要规定,应张贴在实验室明显易见的地方,严格执行,相互监督,不得违章。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生物技术实验室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明确了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还完善了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工作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实验室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篇8
化学实验室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验室能否予以有效管理,对化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实验室管理相应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科学的化学实验室管理对于改善学生的实验环境,提高学生自主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应进一步强化化学实验室管理,以不断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一、规章制度建设
实验室的规范管理离不开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对实验室的仪器、药品等加强管理,保证各项实验活动的正常开展。首先,应制定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流程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作出较为详细的说明,还要对仪器的维护及报损等作出明确规定,以保证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大化。尤其对于一些精密仪器的使用,应做出特别规定,如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由于这些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应对其使用和操作程序严加规范,尽量防止损坏。其次,制定针对药品的规章制度。对于药品的使用也应予以规范,尤其对于一些有毒、易腐蚀等危险物品的使用,应作出严格说明,以保证实验的健康环保进行。再次,应对废液、废气以及废渣等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做出详细规定,以防违规处理破坏实验室环境,并造成空气污染。第四,对参与实验的师生的行为应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
二、实验室仪器药品管理
除了对实验室仪器药品的使用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外,实验室教师还应注意在日常对仪器药品做好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
1.化学仪器分类存放管理。对于不同类型的仪器应分开做好保管工作。精密仪器应与普通仪器区别对待,重点保管,应对每台仪器设置编号,并用卡片进行标示;对于较大型且贵重的精密仪器,应分派专人进行保护维修;机器每次使用后,都应做好相应的使用记录,并由使用者进行签名,以通过加强实验人员的重视程度,尽量减少精密仪器的磨损。对于玻璃仪器,由于数量多且易破碎,应进行科学摆放,并做好标注,一般按照外低内高、由小及大的顺序进行归类存放。
2.药品的存放管理。药品一般需按有机药品和无机药品进行分类保管,并同仪器一样,分别按一定的顺序,贴制标签予以分类管理。对于危险品应进行专柜保管,并实行双人管理的制度,以确保危险品保管的安全性。另外,应对危险药品定期做好检查工作,防止它们发生某些反应,导致不能正常使用,或对人产生危害。
3.应做好药品仪器的选购工作。仪器药品的购买应根据实验情况合理购入,避免多购浪费资金,少购影响实验的正常开展。同时,每次购买后均应做好详细记录,以方便今后使用中遇到问题时,能有迹可查。
三、实验程序管理
对于各个具体的实验应严格按照实验流程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尤其是要保证学生能严格按照实验程序进行操作,避免因对实验不熟悉而损害仪器药品。应让学生在实验指导教师的规定下,在每次实验前做好认真预习,对实验要有比较全面的认识,防止在实验中出现意外情况而措手不及。另外,在实验中,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细心操作、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对实验结果做好分析,以能提交较为详实的实验报告。最后,实验后,应对实验中使用的所有药品和仪器按照要求进行归位,归位前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仪器做好检查及清洗等工作,并按照原来的顺序贴上相应标签予以标注。另外,对于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应做好清理工作,防止出现意外问题。
四、师资队伍管理与建设
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范文
本文2023-11-20 11:20:02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