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管理规范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20 11:20:31浏览:1015

高校实验室管理规范

高校实验室管理规范篇1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存在问题;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G4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263-02

规范、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课、轻实验课的局面并未得到彻底改变;实验室管理薄弱,实验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毫无疑问,上述这种情况与培养高素质本科生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1]。本文提出了目前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若干普遍性问题,期望这些问题能在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中得以解决。同时,针对目前各大高校采用新技术、新理念对实验室管理进行改革和提升,本文也进行了详细的总结梳理。

一、实验室管理问题分析

1.重视程度低,建设力度不够。目前,尽管各高等院校在本科教学中强化了实验环节,但是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状况,这就必然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对实验过程的不重视,从而使实验教学环节流于形式,难以实现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2]。

2.实验室人员少,管理落后。各高校都在积极的引进教学方面的高水平教师,却忽视了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引进。目前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引进基本上是学历低、人员少、管理经验不足。正是由于此,导致目前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低、对工作不重视,最终使得实验室管理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3]。

3.经费少,实验设备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GDP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对各方面的经费分配都有相应提高。但是高校教育经费增加的同时,实验室的经费投人还是停滞不前[2]。因此,用于学生实验的仪器设备老旧,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使得学生实验中用到的设备远落后于公司生产中用到的设备,影响了学生培养的质量。

4.开放少,设备利用率低。目前各高校对实验室投资相对较低,而同类学校相同学科所需的实验设备基本相同,各高校可以联合起来,有重点的发展实验室设备,学生的实验可以跨学校来开展,增加交流和实验室开放程度[4]。因此,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发挥实验教学的整体优势。

5.战略少,缺乏长远规划。大到国家有长远规划,中到企业有长远目标,小到个人有长远打算。而作为实验室建设,缺乏整体思路,对实验室建设目标、发展规模、层次体系、预期效果往往缺乏充分、严谨的论证和规划,导致实验室缺少应有的“灵魂”和“主题”[5]。

二、新理念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1.“4M1E”现场管理理念。现场管理是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现场各种要素,即对“人、机器、料、方法、环境”等进行合理地配置和优化组合,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等的生产作业。海南师范大学吴红萍老师[6]结合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及成因,引入现场管理五要素进行全面剖析,现场管理的“4M1E”要素与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室实验材料、实验室规章制度及实验室环境”相对应。她认为,将现场管理“4M1E”要素引入高校实验室管理,在高校实验室管理规范化、实验教学标准化和确保科研实验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企业“5S”管理理念。“5S”管理即通过规范现场,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达到提升人的品质的一种独特管理办法。在实验室中实施“5S”管理不仅仅可以为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创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场所和实验环境,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实验习惯,以及养成良好的工作素质。吉林农业大学李雨婷老师[7]分析了高校实验室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方面阐述了“5S”管理理念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运用。定置管理也是通过对生产现场的可移动物进行科学安置以及持续地开展“5S”管理活动,使人、物、场所处于最佳结合状态的科学管理方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丁莎莎老师[8]以定置管理理论为基础,对其内容、意义以及对实验室管理的作用进行探究,对比出定置管理理念对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如何以定置管理为基础,来达到实验室管理人、物、场所一体化的目标。

3.ISO质量体系管理模式。高校实验室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就可借鉴IS09000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机制,规范高校实验室管理,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建立实验室管理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9]。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中,实验室管理引进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则能以科学化、规范化进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太原理工大学刘玉海老师[10]将IS09000标准的持续改进管理思想引入高校实验室管理,阐述了该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我国同济大学等高校已通过了IS09000认证,并取得明显成效。

4.资质认定推动的管理模式。实验室资质认定是国家或省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而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11]。它是通过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与环境、人员技能和规范化管理进行全面考核,确认实验室的资质。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体系包含了基础资源和管理系统两部分[12]。首先,一个实验室必须具备相应的检验条件,包括必要的、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实验场地及办公设施,合格的检验人员等资源。其次,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分析确定各检验工作的过程,使各项检验工作能有效、协调地进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管理体系由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4个基本要素组成。运用实验室资质认定的管理理念,加强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对于规范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5.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的管理模式。目前,高校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越来越重视,如何将网络化、数字化和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到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就是在这种需求背景下提出的[13]。为了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实践中心提出了“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依托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的思路[14]。将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开放实验室管理相结合,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减轻了工作量,节约了工作成本,提升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发挥了工程实践中心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另外,华侨大学王燕琼老师[15]构建了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实验室管理和绩效评估系统。系统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将定性因素定量化,提高管理与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帮助实验室管理部门科学决策,同时为教学实验单位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实验室管理的目标是要出效益、出教学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而目前,实验室管理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如何实现实验室的高效管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多学者都提出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六平.关于当前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中若干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52-156.

[2]张淑玲.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94-95.

[3]郝云忱.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新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189-194.

[4]何奥平,曾建民,胡治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放实验室管理的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3):214-216.

[5]罗联社,周云涛,张原,张双才.强化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145-147.

[6]吴红萍,傅丽容,汪继超.“4M1E”要素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2):230-233.

[7]李雨婷,金周雨,姜秀云,宋慧.“5S”管理理念在高校生物化学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0).

[8]丁莎莎.定置理念下如何实现实验室管理人、物、场所一体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8):40-41.

[9]赵中建.学校管理体系与IS09000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刘玉海,李慧妹,宁剑.ISO质量体系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183-185.

[1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6,(4):12-14.

[12]刘丽葵,贺丽苹.以实验室资质认定理念推动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88-190.

[13]张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31(2):135-138.

[14]葛日波,朱志刚,王颖,李梦梦,林敏.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依托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5-18.

高校实验室管理规范篇2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民办院校教务管理规范化的法律、法规、制度与理论基础。认为,教务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务管理规范化是学校管理规范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教务管理规范化有利于保障学校教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民办院校;教务管理;法规制度;规范化

民办院校教务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务管理的规范化是民办院校管理规范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务管理规范化有利于保障学校教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要实现教务管理规范化,必须明确其法律法规、制度基础及其相关理论基础。

一、民办院校教务管理规范化的法律法规基础

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规范化,虽然没有以其为名的直接法律依据,但却有大量的间接法律依据,比如《教育法》等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则直接指导学校的教务管理,尤其是关于教育方针的规定直接指导和影响高校教务管理,是教务管理指针。教师法中关于教师教育教学权,学生管理权以及教书育人的规定则直接与教师教学相关。《学位条例》则规定了学士、硕士、博士的培养和学位授予,确立了我国的学位制度。如《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等都与教务管理相关,都构成了民办院校教务管理的宏观法律基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的通知内容包括:总则、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这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直接依据。

二、民办院校教务管理的制度基础

法律法规及政策为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要实施法律指导教务管理则必须通过制度化落实法制化实现教务管理规范化,因此建立一套既符合法律、政策又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并不断修订完善十分重要,可以f是教务管理规范化的制度基础。实际上各民办院校经过多年改革实践已初步形成了一系列教务管理规章制度,这里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以供借鉴。

1、西安外事学院规范专业与课程的制度规范

专业与课程设置是民办院校办学基础,也是教务管理规范化的首要内容,西安外事学院有一系列制度规范。比较重要的有: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方案;产学研合作教育建设及管理办法;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意见;本科课程建设评估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意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管理办法;教材编写及出版管理办法;教材选用及质量评价管理办法;学科建设与质量工程建设扶持奖励实施办法;本科教学工程扶持奖励实施细则;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实施办法;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本科生课外教育学分考核认定办法等等。

2、西安外事学院教学运行的制度规范

规范教学运行是教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十分重要。西安外事学院有一整套制度,重要的有:教学实施与学籍管理规定;普通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考试管理办法;招生考试命题、试卷批阅、成绩登录及试卷管理办法;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制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多媒体教学管理规定;规范在校生基本信息修改办理程序的通知;规范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替换相关课程成绩的通知;教研室暂行规定等等。

3、西安外事学院实践教学的制度规范

实践教学规范化是教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西安外事学院有一整套制度。比较重要的有:实验室规划建设委员会工作条例;实验室工作条例;加强和规范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申购工作程序的规定;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室教学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运动场地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细则;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工作条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实施细则;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检查管理规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本科实习工作管理规定;实验室化学试剂、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高职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等等。

4、西安外事学院教学质量与国际合作的制度规范

教学质量标准及其保障,国际合作办学是民办院校教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西安外事学院有一套制度,比较重要的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一);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二)(实践教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二级学院教学工作量化考核体系;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管理办法;学生出国学习与实习暂行规定;学生出国学习与实习实施细则;统招生出国学习课程成绩与学分转换暂行管理办法等等。

5、西安外事学院教学督导的制度规范

教学督导是保障教学运行和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学督导管理规范化是确保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教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西安外事学院有一套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职责;教学督导与评价专家委员会工作制度;教学督导与评价专家委员会成员工作质量考核办法;听课与教育教学巡察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联系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等。

三、民办院校教务管理规范化的理论基础

民办院校是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多种职能。学校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整个学校管理中处于重点地位。

教学管理的基础内容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必要的经济管理手段等,避免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

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包括图书情报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卫生保障系统等,要围绕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开展工作,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为实现教务管理规范化服务。

以上这些基本理论观点,应作为教务管理规范化的总体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 教育政策法规[M].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12.

[2]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的通知.教高司[1998]33号文.1998.4.10.

[3] 西安外事学院规章制度汇编.2013.

【作者简介】

高校实验室管理规范篇3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实验室建设 管理体系

实验室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实验室水平是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实验室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而且影响高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既是高校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集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身,环境实验室是综合性很高的实验室,除了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外,还要承担大量的环境监测实验,对其管理体系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根据国内外环境实验室建设现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实验室管理体系,保障实验室高效有序的运行。

一、国内外实验室管理体系研究现状

对国内外环境实验室的了解,其管理体系主要从管理机制、贵重仪器使用、实验室开放情况和使用制度、安全要求等方面进行。

1.管理机制

各国实验室队伍的构成有所不同,但国外实验室一般专职的实验管理人员较少,管理效率较高。如德国,一般实验室只有1~2个专职人员。实验室管理路径短、目标明确,管理效率高。而日本高校实验室只聘任少数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准备和收尾工作,充分利用研究生进行实验室管理工作。

2.贵重仪器管理

各个国家对大型贵重仪器的管理方法有所不同,但都非常重视大型仪器的规范使用,确保仪器的安全和使用效果。有些国家的高校(如美国)采取“持证上岗”的办法,但在德国,只有少数优秀大学生有机会使用贵重科研仪器,相关实验室也不完全向学生开放。

3.实验室开放和使用制度

国外注重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室开放程度普遍较高。如在韩国,除了公共的实验题目做统一的安排,其余时间都是采取开放式管理。既提高了学生创造性能力,又避免了资源的闲置,使实验室的功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4.安全环保措施

国外实验室的安全和环保措施通常都很到位,总是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例如,日本实验室对每个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学生,首先,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实验室规定很多,包括有机溶剂回收;危险性操作贴警示牌。英、法、美等国实验室配备有先进的防火装置、火警报警器和红十字急救箱等,实验室还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个人防护设备等。

目前,关于环境实验室建设主要集中于环境实验室设备管理和环境实验课程的设置等方面。环境学科教学实验的设置还在不断完善中。

二、环境实验室特点

各高校的环境实验室有相似特点。以中国石油大学为研究对象,经总结发现,在实验室整体建设和调整过程中,环境实验室具有以下特点。

1.环境实验室房屋布局分散,使用存在不便

环境教学实验室包括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监测、微生物固体废物治理实验等各种专用教学实验室,另外还有配套的实验准备室、仪器分析室等,布局分散,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2.科研实验室数量相对不足,利用紧张

环境专业目前科研方向多,科研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水处理、固废处理、微生物实验研究等多方向研究,同时,又承担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等项目,而目前的实验室配备相对不足,对科研项目的开展造成一定难度。

3.环境教学实验室相对利用率不均匀

以环境监测实验室为例,一学年的使用率为20.58%,加上本科毕业设计和专业综合实验,年使用率不足60%。而实验室利用率最高时段主要集中在上半学年,除了常规的教学科研试验外,还要承担本科生毕业设计试验,实验室使用明显紧张。

4.实验仪器、设备使用量大,资源相对不足

常用仪器设备,如天平,红外(紫外)分光光度计、pH计等,使用频繁,数量少,使用率高;有些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等)用于多数环境研究实验,有时造成了实验室之间“抢仪器”的状态,资源相对不足,制约了实验进程,也不利于仪器的管理和维护。

5.使用设备、药剂复杂,管理难度大

环境实验综合性强,涉及专业广,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与药剂很多。除了常规的化学实验、分析实验、生物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剂以外,还有很多专用设备及药剂。药剂种类复杂,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危险化学品,还有少量剧毒品等高危害的物质。日常管理工作量大,责任重。

6.实验室人员少,任务重

三、环境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

针对环境实验室的特点与不足,从学科发展大局出发,初步进行了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及探索。

1.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

针对现在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较少的情况,采取主任负责制,全员参与管理的模式。实验室主任全面主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工作;设专职管理员和实验室技术员(专职实验师担任),负责日常管理,聘用部分研究生协助管理以缓解工作压力。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实验室管理多层管理机制。避免由于管理人员外出,实验室管理缺失状态,提高实验室运作和管理效率。

2.实验室仪器、药剂管理规范化

实验室的仪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对于不同的仪器设备分别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1)对玻璃仪器等易耗品,几乎在所有的实验室都要用到,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量,配备最常见的玻璃仪器,如烧杯等。仪器分类摆放,方便查找,避免浪费。易损耗的仪器及配件,定期检查和补充。

(2)中小型仪器集中管理,专人负责,各实验室按规定借用,用后及时归还,并保证使用过程的维护,实现资源共享,避免仪器的闲置和浪费。

(3)大型精密仪器,专人负责操作和日常维护,项目较多时,须提前报计划集中使用。

对科研实验室而言,由课题负责人统计本课题使用的试剂及可能用量,统一领取。针对药剂复杂,危险大的问题,对于危险药剂的使用采取全过程控制,做好记录和标识,力争管理规范化。

3.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环境实验室仪器设备、药剂种类繁多,为了方便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将信息输入计算机,建立档案,设置资源共享平台。按不同的类别、用途、属性、编号、登记和输入计算机,建立总账。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从投入运行到借用、调拨、报损、报失、报废等整个过程中所做的分类、登记等工作,制定规范化的操作步骤和计算机网络管理手段,以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利用网络,实验人员可以获取各仪器和药剂信息,不仅可以随时跟踪设备的动态状况,还可以准确地得到设备详细的资料,通过网络管理平台登陆管理员界面对权限内的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信息查询,实行动态管理。

针对科研实验室相对不足的矛盾,在保证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统筹安排,利用教学实验室空闲时间开展科研实验,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

4.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实验室高效运作的保障,也是实验室管理水平的体现。参照1992年原国家教委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要求,在学校原有相关各项实验室管理制度基础上,细化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等,兼顾实验室安全等方面编制《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实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等;同时,在实验室计量认证的基础上,扩展质量管理体系,引入ISO9000标准,将使实验室的教学和科研文件化,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质量。

四、结语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是实验室高效运行的关键,对实验室发展也至关重要。在建立环境实验室管理体系探索中,我们认识到管理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于不断完善,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只是第一步,体系的完善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同时需要共同努力来支持体系的顺利运行,以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使环境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仕杰,陈年友.实验室管理工作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1):104-106.

[2]刘杰,付永胜,龚正君.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工程实验室建设构想[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3,24(2):89-91.

[3]高明松.借鉴日本高校实验室管理经验,加强我国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138-139.

[4]Fetting J.Four-year undergraduate course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 Germany[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41(2):55-59.

[5]潘景昌,王小利.借鉴韩国高校经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0):1296-1299.

高校实验室管理规范篇4

关键词 实验室 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 开放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57

Abstract Laborat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 and it plays a key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work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pen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nagement,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reform practice of Suzhou Science Institute of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laboratory,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Keywords laboratory; Teaching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open management

0 前言

苏州理工学院冶金与材料学院是面向张家港周边培养冶金、压力加工、焊接等专业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的专业学院, 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的学生是我院教学培养的目标。

在完成培养目标过程中,实验室教学与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在学院上级部门管理下,我院冶金与材料实验室在实验教学及规章制度、设备仪器、安全环境管理等方面已逐步规范化。但我院很多学科属不确定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动手、知识运用、科研创新等方面。同时实验室还承担着面向教师科研,学生创新等活动的开放任务。实验管理工作既要保证实验教学,也要保证实验室的开放。基于这样的服务目标,根据我们实验室的现状,分析实验工作管理的不足,探讨了实验室教学及工作管理模式改革,以规范实验教学,尽快缩小与其他高校的差距,探索教学、设备使用、人员安全等方面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使实验室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1 实验室教学与管理研究现状

1.1 实验开放程度不足

传统实验教学仍然是我院的主要教学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实验室没有全面开放。该模式以指导性教学计划为蓝本,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及安排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分为课内实验及独立设课实验两种,开学初课内实验由理论教师提出,独立设课实验由实验教师提出。安排的实验默认全部都是集中性实验,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实验任务,而其中演示性实验又占了相当的比例。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熟悉实验设备及完成更多的实验任务。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限制了部分对实验感兴趣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实验任务下达后,教学时数及教师工作量基本确定,老师更愿意开设基础性及演示性的实验,而很少去主动开设综合性、设计性或开放性的实验,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开放教学方可逐步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限制。

1.2 实验室配合理论教学不足

我院实验室是与教研室平行的教学单位,实验室设计的目标虽然为课程教学或科研服务,但实验室实行统一管理,实验工作量独立结算,实验教师承担实验大纲制定和指导书编写,实验教师独立进行实验教学工作和制定实验室的发展规划。理论课教师在实验设置上处于从属地位。这种管理模式虽对教师科研和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积极作用,但使实验教师倾向于根据实验室情况配置实验,限制了对理论教学的配合、对课堂理论的验证。实验室独立性过高,实验教学独立于理论教学,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是不利的。需探索提高实验教学规范化的措施,使实验教师能更多地配合理论教学,使实验室更适应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实验教师及理论教师的能动性,提高教学及科研服务的水平。

2 实验室教学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1 实验教学规范化

目前我院实验项目由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提出,实验室主任安排,实验目标和内容由实验室教师制定和实施。在接受任务之前,很多老师不知道自己要带哪些实验。实验开设往往都是集中的,对学生的要求往往较低。我院材料类的实验多,材料类实验老师较少。实验工作分配不均衡,部分老师任务过重,使其倾向于开设简单实验,制约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满足教学的规范化要求,我院需要整理出实验大纲及配套的实验教材及参考资料。避免出现实验前老师提供实验指导书电子版的模式。同时需要建立教学质量考核制度,使得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化。促进实验指导老师严格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及实验指导书安排实验,使教师准备、指导实验有章可循。使实验教学真正起到促进理论教学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实验室管理规范篇5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61-02

本校是一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化学实验室是学生进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三门实验课实验的场所,而这三门课又是本校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学校培养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故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科学管理也日益受到学校的重视。

一、加强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普遍存在一下特点:

1.自从1998年高考扩招以来,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例如本校药学专业从2002年的2个班级(60人为一个班)已扩大到现在的6个班级,而实验室还是原来的那么几间,增加得非常有限。

2.化学实验课一般均是大一新生刚进学校首先接触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这些学生来自全省各地,也招一些省外的学生,生源基础有一定的差异,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困难。

3.化学实验室包含有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各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与日常运行的管理也是一门大学问。加上实验试剂品种繁多,很多危险化学品有毒、高污染,有的试剂甚至有致癌的危险,因此给实验管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化学实验室管理的措施

基于学校化学实验室的特点和现状,对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化学实验室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

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主要平台,为了更规范地管理化学实验室,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措施和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教育厅和学校有关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及时制定化学实验室管理规定,主要包括精密仪器室使用规程,天平室使用规程、综合实验室使用规程以及使用有毒、高污染和腐蚀性强的危险化学品使用规范等。

规范化学实验室工作和建立可行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师生的实验积极性,使学生实验及教师科研的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做到依法按章进行化学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化学实验室良性高效运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落实责任体制。建立以校、部、化学实验室三级管理模式,将安全生产工作分解到各级部门,专人落实,专人负责,有各级领导监督,有使用记录,并有应急预案。

2.深化专项管理。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具有腐蚀性、有毒、致癌等危险品,对危险品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即从购买、使用、回收处置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要专人管理,本校的基础医学部的领导安全意识较强,定期进行检查,每个学期还进行实验室安全隐患应急处理的演练,指导管理人员不断地完善危险品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等。

(二)科学组织化学实验、优化实验安排

本校共有四间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1、化学实验室2、化学实验室3、化学实验室4),前2间实验室主要安排无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后2间主要安排分析化学实验,精密实验室三间(包含一个分析天平及电子天平室一个、分光度计一个及各型号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各型号的酸度计以及旋光仪、折光仪等仪器室一个),综合实验室(主要是教师科研工作)一间,实验准备室兼试剂存放室一间,化学危险品存放室一间。每个学期每个实验室基本要进行药学专业、医学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二十多个小班(30人为一个班),各专业开出的实验内容、实验课时数、实验节数、试验进度均不一致,故化学实验室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协调好任课教师、实验班次、实验进度等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三)加强化学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1.精密仪器室的日常管理:化学实验室涉及的仪器设备品种繁多,主要包括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分析天平、电子天平、折光仪、旋光仪等,这些仪器使用率高,实验管理人员要定时经常性的做检查工作,万一发现有异常情况等问题要及时的规范处理,及时保养、及时维修保证各仪器时常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带教老师在实验前要进行预试验,是保证上好实验课的前提。

2.一些平时经常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例如试管、烧杯、量筒、三角漏斗、三角烧瓶、酒精灯、容量瓶、滴定管、滴管、试剂瓶、移液管、比色管、刻度吸量管、熔点测定管、蒸馏瓶、各蒸馏管等,这些玻璃仪器又多又杂,每个实验抽屉里都要配备好,要求学生第一次实验前全部配备好,有破损的及时调换,平时学生实验课时要密切注意动静,一发生破损的情况及时登记并作适当的赔偿等。

(四)实验准备工作的日常管理

我校化学实验室有化学实验技术员一名,负责三门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以及日常各实验室的管理等工作,虽然有临时的几位勤工俭学的学生做一些零碎的准备工作,但因为做实验的班级多,工作量还是非常大的,两个学期的实验都有安排,故教师的预实验工作一定要自己亲自来完成,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试剂是否失效、试剂的配制是否合理等,对学生实验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五)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1.利用课堂教育,渗透环保意识。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实施绿色化学的有效的教学形式。根本目的是要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对实验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以前很少进行处理,学生也没有环保意识,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直接倒入水槽,废渣直接倒入簸箕,这些三废有的有毒、有害等成分,有的还含有剧毒物、致癌物等,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就会污染周边的水质、土壤,对人们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严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并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对实验教学的力度的加大,学生实验的次数成倍增加,如不及时采取的应对措施,其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2.正确处理三废,培养环保意识?摇因为酸和碱在化学实验中使用一直较频繁,用量又相对的较大,鉴于这种情况,让实验管理人员专门准备回收瓶,学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废碱分别倒入回收瓶,实验员再集中进行处理,一般用中和法法使其PH值达到接近中性为止,后再进行排放到下水道。而对待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无毒的气体,就采取直接通过通风设施排放,对于有毒害的气体,针对不同的性质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对于碱性的气体(如氨)可用回收的废酸进行吸收中和处理,对于酸性的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同样可用回收的废碱进行中和吸收处理,即一切按照回收废液的化学性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最大程度的保证周围环境不被污染。

3.积极推广微型实验。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尽量用最少的试剂,即使用常规化学试剂的十分之一的用量或更少来做得实验方法,是常规实验的简单的微型化。尽可能用小剂量的化学试剂是微型化学实验的核心,不仅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为学校省下了不少的开销,当然前提是能达到实验的目的,真的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4.实现实验过程污染物的零排放?摇在化学实验中,对部分实验综合起来,从实验技术、方法、仪器的使用进行重新的设计,将三门化学中有关的2个或2个以上的实验进行组合,让前面的实验的产物成为后面实验或下一轮实验的原材料,这样既避免一些有毒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还可以节约实验用的试剂和缩短实验的时间。同时能够使学生获奖所学的知识与实验的后处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绿色化学的理念来指导实验,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

三、结语

1.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医学院校实验室将不断地扩大,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难度会不断地加大的特点,制定相关安全管理规范,特别是对实验室危险品的规范管理,推动实验室安全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提高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必然。

2.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具体实践内容。

3.参照国家相关的标准,明确化学实验室对危险品以及对实验过程中对三废的处理要求,加强对危险品的使用和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成为学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品规范化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宋玉.浅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5).

[2]宋彬妤.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

[3]刘桂艳,张喜刚.实验室危险仪器设备安全规范化管理,2011,30(5).

[4]王金玲,谢劲松.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科学管理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3).

[5]罗一帆,汤又文.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

[6]刘锡建,除箐利.化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探索[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26(5).

[7]胡玉梅,刘惠玲.无机化学实验室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3).

高校实验室管理规范篇6

1、建好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是进行物流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工作。

现在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发展都很迅速,纯粹的理论教学不容易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地限制了他们学习积极性,通过实验室建设,我们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了解当前的物流新技术和新装备。例如,我们在讲授《物流学》时,学生对托盘、叉车等物流设备缺乏深入了解,如果我们将学生安排到实践现场去参观考察,费时费力。于是,我们将学生安排到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学生除了可以看到实物模型,也可以进行实地操作,掌握这些物流装备的工作原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2、建好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有利于加强物流技术的讲解。

现代物流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我们也曾经尝试到现代物流企业进行实践讲解,从效果上来看不是特别好,主要原因就是许多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培养学生的物流技术不是很重视,许多企业本身也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些先进的物流技术,导致学生难以从实践中学到新知识。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软件教学,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新的物流技术,这种教学具有针对性,成本也相对比较低,师生之间也容易沟通和交流,效果明显。

3、建好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工作。

现在一些地方物流企业愿意与地方高校共同开展校企合作工作,他们希望高校的实验室能够解决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单独建实验室成本又很高,这样,校企共建实验室不仅能够部分解决目前高校物流实验室资金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有效途径

要做好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我们必须以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为宗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各种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管理规范制度。

加强实验室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也可以解决实验室资源紧缺的问题。在长江大学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主要采取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工作条例、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实验室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验设备管理使用方法、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消防制度、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等。除了这些制度,指导教师要和实验员共同商定具体实验内容,在每一次实验前,要制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和难点。我们以长江大学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为例,我们制定了将近10个管理制度文件,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实习课指导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规范,同时对实验室档案管理、贵重仪器运行维护记录、学生实验规则等多项内容进行了规范。正是有了这些文件和制度,保证了实验室能够满足我们实践教学的需要,实验效果一直处于较好的水平。

2、加强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实验室工作的主体是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影响。经过一项调查发现,高校中现有的实验室师资队伍存在着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低、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现象。高校要加强重视实验室建设的管理,首先就是要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稳定和高素质的实验室技术队伍。高校应该根据本专业建设的需要及学科发展交叉的要求,制定一套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养计划,让实验室技术人员有更多进行学习、进修、交流的机会。

3、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大对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的投入。

相比其他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所需要的资金更多,在硬件设备购买方面,要注意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是否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并做好已购实验仪器的管理利用。在软件上,一定要在购买时,注意软件的实用性,此外,还要注意软件的能否有效升级,确保软件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

高校实验室管理规范篇7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 实验教学 改革探讨

新升本地方院校是指近些年来由多所专科学校经过教育资源整合而成、地处地市级城市的本科院校,这样的学校大多有两个或多个校区,且师范性较浓,它们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2010年以来,中央财政为了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设立专项资金,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地方高校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搞实验室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以我校为例,依据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发挥实验室应有的功能做一定的探索。

1.新升本地方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

1.1 实验室管理呈现多部门性

我校二级学院实验室建设立项由教务处组织申报并审批,实验教学设备管理归口国有资产管理与后勤服务处,负责审查实验室建设项目的仪器设备购置方案与招标采购工作、实验室建设场地规划以及实验室基建、修建和改建等工作。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程序复杂,使得实验室建设周期过长,以至影响到新设备的使用。

教务处对实验教学管理不到位,各二级学院执行力也不够。目前教务处对实验教学的管理仅限于每学期的实验开出率的统计以及上报教育部数据库,而真正对实验教学的管理和指导很少。各二级学院为了迎合学校而上报的实验开出率统计数据很不精确,有相当的水分。

教学设备一旦划拨到各二级学院后,国有资产管理与后勤服务处几乎很少过问。设备的使用情况、利用率以及可利用率等问题几乎全部由各二级学院自己把握。设备在质保期内由二级学院自己报修,超过质保期的情况只能搁置一边等待报废

教务处和国有资产管理与后勤服务处对实验室的管理几乎是平行的,两部门无法对各实验室形成权威的综合评价,因而不能为学校专项资金领导小组和教学指导委会员对各二级学院申报的实验室项目的评定决策提供依据,造成实验室建设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和盲目性。

1.2 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实验教师数量不够,生师比过高,达到22:1以上;二是师资队伍过于年轻,缺乏有经验的老教师;三是高水平或双师型教师缺乏,大部分教师缺乏生产实践和经历[1];四是实验教师职责不明确,工作缺乏主动性。我校的部份实验教师集实验指导与管理员职责于一身,他们往往职责不明确,身份定位不准确,工作积极性不高,常常把自己的工作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的开关门等基本管理上,实验室卫生和设备的常规维护工作都难以保证。

1.3 设备综合利用率低,实验层次低

各二级学院为了加快自己本学院实验室建设,想尽一切办法、抓住一切机会争取实验室建设立项能在学校实验室建设项目论证会中通过。但是实验室建设成功以后,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应有功效。为了应付检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有些二级学院将实验室当多媒体教室用,部分实验室纯粹是设备储备仓库,从年头到年尾都难得使用几次,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我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严重不足,除正常上课时间外,课后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进入实验室进行自主实验。

由于学校的历史沿革,原来专科层次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仍然影响着如今是本科层次的实验室管理。因此,理科实验教学内容停留在验证性、演示性实验水平层次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很少,实验室本身应该具备的培养创新型人才、训练科研能力等功能被忽视。

实验室对校外开放程度也很低,专业建设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做得不够好,实验室为企业生产排忧解难、提供技术支撑等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对新升本地方院校实验室管理改革的探讨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2]。下面依据管理学的基本思想,分析新升本地方院校的实验室管理改革措施。

2.1理顺职能,建立高效的组织结构

法约尔认为一般管理应坚持统一指挥的原则。目前,我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属于职能部门多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的缺陷是部门间沟通困难,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所以,应改革现有组织结构,采用更高效的直线型组织结构,打破实验室依附于课程、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格局,建立直属于学校领导的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制,防止政出多门现象的发生,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从学校到二级学院,应该有专任领导负责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等管理工作,而不应将这些工作仅仅当作理论教学的辅助工作。现代教育观点已经突破了过去的理念,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两架马车,任何偏颇都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建立隶属于校级领导的实验室管理组织结构,有利于政令统一,符合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的管理原则。

2.2 多管齐下,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历史沿革,实验室工作人员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教学能力相对差的老师被调到实验室工作;二是为照顾学校教工子女就业而安排到实验室工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而安排其配偶到实验室工作。所有这些做法,给人的感觉是实验室工作是闲杂岗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较差。实验室教师自身也感到没有成就感,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

为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建议将实验指导老师跟实验室管理员进行职责分离。实验室管理员只负责卫生和设备安保工作,实验指导老师负责实验教学和设备维护,把实验课提升到理论课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人员引进要讲究专业对口,尽量聘用高学历高职称且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专任或兼任实验课。教务处协同人事处出台相应的措施,促使理论课老师积极参加相关技能认证考试,提高我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这是我校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中十分给力的举措。

根据马斯洛人的需要理论,人的最高需要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表现在人希望事物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中,另一种表现是工作上的成就感。所以,需要制定实验教师定期进修培训计划,全面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进而增加他们的工作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杜绝消极怠工现象。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实验室人员中年轻人居多的话,更应该坚持以制度管人。根据人性假设的X理论,人应该在一定的管制和约束下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所以,对实验老师的管理应该放到一定的制度框架内进行。此外,实验老师的分工要明确,防止“搭便车”和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

2.3 进行制度创新,提高实验室开放度和设备的利用率

过度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在实验室开放方面缩手缩脚,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呈现出有实验课时满负荷运行,无实验课时大量闲置的现象。学生无实验课时也很少主动到实验室去,实验设备利用率较低。另外,开放实验对实验教师的数量、知识结构和能力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实验教师在工作压力下普遍缺乏参与开放实验教学的积极性[3]。

要提高实验室开放度和设备的利用率,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首先,要改革实验老师的工作量计算方法。传统的八小时工作制不能真正衡量实验老师的工作量,而且,这种衡量方式容易滋生“磨洋工”的现象。实验老师的工作量统计应该以实际有效指导实验课时为依据。其次,要改革实验老师的工作绩效评价方法。实验老师的年度绩效考核应该像班主任和辅导员那样,独立于其他教职员工,另行设定评优评先指标。这样使得实验老师内部形成一种相互竞争的机制。年度考核不合格者降低其实验教师资格等级,连续两年不合格者做待岗处理,只有将平时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与其个人切身利益相关联时,他们才能将努力、高效率地工作转化为自觉行动。

2.4 以信息技术促进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化

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化一直是各新升本地方院校强调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化无疑是促进教学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例如南京师范大学创建的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实验教学全过程管理、实时数据生成并与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上报的实验教学数据完全对接,实现过程管理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保证了实验教学规范化运作[1]。

不过,大多数新升本科院校信息化管理只限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信息化管理或者刚刚起步,或者还未进行。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与学校教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它在控制调课、控制实验报告批阅、成绩录入、选课安排、自主实验预约,甚至设备和实验室使用等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

2.5 整合教学资源,成立校级教学实验中心

很多专业教学和课程实验都要用到计算机,比如外国语口语和听力教学、艺术设计、建筑工程制图、机械和PCB制图、电算会计以及大学计算机基础等。所有这些专业或课程教学场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大多要求高配置的微机加多媒体教学系统,并辅以专业软件即可满足教学需要。所以,它们完全可以归口到校级实验中心,没有必要由各二级学院独立建设和管理,这样可以整合教学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3.结束语

新升本地方院校实验室管理受到历史和外部因素的制约,存在师资不足、管理粗放、开放不充分以及实验室建设不合理等问题,我们要本着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培养的目的,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实验室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功能,大胆创新,努力探索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的方法,促进实验室管理规范化。

基金项目:贺州学院教改项目(hzxyjg1043)。

参考文献:

[1]宋保平,许征程,等.新升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8):279

[2]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6

[3]易自力,周朴华,曾宝成,等.生物技术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05(4):27-29

高校实验室管理规范篇8

结合高校化学实验中心化学试剂管理现状,分别从化学试剂存储管理规范化、化学试剂信息化管理、化学试剂绿色化改进和使用、废弃化学试剂的安全处理四方面提出了化学试剂管理对策,建立平安绿色校园。

关键词:

化学试剂;管理;化学实验中心

化学实验中心是高校从事实践教学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中心承担着各个专业学生的基础化学实验、专业实验及科研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积极思维和创新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化学试剂是化学实验中心最基础必备的消耗性物品,其种类繁多,用量大,且大部分具有毒害性和危险性[1]。化学试剂的管理和使用直接关系到高校平安绿色校园的建设和各项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及科研发展,学生人数增加,学生实验项目增多,各类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实行开放式教学,对化学试剂的需求越来越大,化学试剂的管理难度加大,国内各个高校对化学试剂的管理普遍存在一些漏洞,导致中毒,投毒以及爆炸事件时有发生。如何科学规范化管理化学试剂,充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服务,成为实验中心一直研究的课题[2]。

1高校化学试剂管理现状

1.1化学试剂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很多高校从主观上非常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订了一系列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化学试剂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行,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化学试剂管理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学历要求不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服务能力。

1.2化学试剂储存不规范

为保障实验教学和科研能正常顺利开展,各个实验室除了满足化学试剂的日常供应外,还需储存一定量的化学试剂以备不时之需,这就要求实验中心专门设置化学试剂库房。通过走访调查,大部分高校都有专人专管化学试剂库房,但是在库房建设和化学试剂登记及存放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规范因素。特别是一些危险化学品与普通化学试剂混合存放,给实验中心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3化学试剂申购及领用不合理各实验室剩余试剂多造成资源浪费

化学试剂的申购一般是实验指导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根据实验项目内容计划药品种类和数量,由于每年学生人数的不固定以及教学大纲中实验项目的调整,经常出现化学试剂的多领、错领现象,导致某些剩余试剂逐年增加又没有及时归还库房而被堆积在各个实验室,有些试剂甚至标签被腐蚀脱落无法识别,由此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以及污染实验室环境。

1.4化学试剂缺乏信息化管理各个实验室相对独立试剂共享不畅通

化学实验中心设有化学平台基础实验室,各个专业实验室以及科研实验室等,实验室数量多且各自独立,开展的实验项目不同,所用化学试剂分别独自领用,有的试剂只用其中少量就被闲置。由于缺乏化学试剂信息化管理系统,各个实验室之间沟通少,化学试剂的信息和数据得不到共享,造成很多共用试剂的重复购买和浪费。

2高校化学试剂管理对策

2.1化学试剂存储管理规范化

实验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确保化学试剂储存条件安全,高校化学实验中心得基础设施应按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建设,科学考虑各实验室的总体布局,设有专业化的药品仓库,仓库必须适宜药品的分类保管和储存的要求,保持避光、通风、安装相应的消防设施、视频监控以及自动监测报警系统等,并由相应专业资质的专人管理。各实验分室的实验场所和设施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规划,每个实验室有预备室和药品室以及三废处理装置,药品室根据实验所需药品试剂设有相应的药品柜[3]。对于化学试剂进行分类存放,不管是仓库还是各实验分室,化学试剂要根据药品特性分类存放,注意“四防”,即防挥发、防变质、防毒害、防潮解。区别对待一般普通试剂与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的存储与管理,无机试剂与有机试剂分开,无机试剂分类储存时要强调酸碱分开,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分开,有机试剂大多易燃,注意经常保持阴凉通风,远离火源,降低库存量。

2.2化学试剂信息化管理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化学实验中心依托高校网络信息平台,对化学试剂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化学试剂动态数据

高校实验室管理规范范文

高校实验室管理规范篇1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存在问题;新理念中图分类号:G4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263-02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