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观念范文
体育教育观念篇1
一、重视中学体育卫生保健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现时很多体育专家主张体育课不能只注意暂时的体育实践效果,还要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为主。学校专设的体育课,其根本职能就是对学生保护身体健康和科学地锻炼身体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因此,体育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掌握体育文化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这一点还可以从调查中反应出来:86%-89%的老师认为,增加身体锻炼知识教学,使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体育是培养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最好途径,许多国家都强调学生应懂得合作和竞争的意义,以促进个性的形成。同时,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通过运动表现自我与发展社交能力,促进对能力各异的人的理解,培养竞争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互助意识与团体学习精神。
三、结合育人的总目标,通过体育教育进行品德和审美教育
学校体育既然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就必然要承担教育的一部分功能,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品质。体育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体育教师应把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作为美的因素去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外形美和内心美,并注意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为21世纪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服务。
四、引进创新教育理论,构造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体育新方法
将创新教育融入中学体育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
1、制定多样性体育课程,以满足实际需要。中学体育课程虽有统一的纲要,但是,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习俗、环境等不尽相同,学生的个性也均有显著的差异。因此体育课程也应该是多样的,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而目前绝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学往往是为了使学生达到掌握某一运动技术或某种标准而去教学,过分强调体育教学效果的显性指标,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我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体育课程结构、标准和目标等作出全国统一规定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经济和体质等差异,开设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因时、因地、因人采取多样性的体育课程形式,使学生既喜欢“体育”,又喜欢“体育课”。
2、对体育课进行分化和综合。近年来,在体育课程中出现了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养生体育、趣味体育等等。因此,体育课程就产生了分化和综合的矛盾。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该按体育项目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分门别类,并充实新的内容。如把器械体操、技巧运动、健身操、广播体操等综合为体操课程,并融汇体育文化、体育审美、体育韵律、军事锻炼和形体训练等,以及其它课程内容来加强相关联系;把太极拳、长拳、剑术、武术基本功等融合为武术课程,并融汇传统文化哲学和武德教育等,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时,结构完整,不致产生课程有割裂的感觉,使体育课程遵循体育教育客观规律,既重视增强健康和心理素质的价值与社会需要的联系,又适应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青少年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
3、适当增加理论课教学时数,提高教学质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系统地制定每学期理论课教学内容。在目前的中学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还未形成像其他学科那样具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体育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把一些单个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及体育竞赛规则作为体育理论课程内容。同时,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也仅仅局限于理论课上的传授,这不利于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体育的本质和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影响,更谈不上自觉运用课堂内所学的健身方法指导自己课外参与锻炼。所以,体育教师在平时的实践课中也要结合运动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理论的内容要在教案中反映出来。通过这样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体育教育观念篇2
本文作者:沙登阁张延东作者单位: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体育教育的改革
高等职业体育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树立全面的教育观,推陈出新,从以往的传统的历史体育教育体系中走出来。注重学生的体育教育,从传统的体育教育系统转变为新的全面的素质教育系统。通过高等职业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而建立多功能的体育教育理念。提到体育教育,我们一直以来都把增强学生的体能素质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然而现在这种观念已经不适应现代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的培养了,体育教学不单要以生理作为教学基础,还要从学生的心理、社会的需要等方面来制定体育教学的规划。高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运动习惯、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了现今高等职业体育教学所要达到的新的目标。体育教学不仅是我们近期所要重视的问题,它更多的是由阶段性向长期性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脚步下,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注重物质生活,更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怎样健康地生活成为了现代人所关注的焦点话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体育目标和内容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体质为中心的。一切的体育教学方案、计划都应该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开展,这样才能实现高等职业学院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首先,我们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学生在学校时受到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就是培养体育意识。只有正确地认识体育才能继续顺利地开展体育教学,所以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体育教学对学生一生的体育观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于刚进入高等职业学院学习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未知的,老师应该抓住这一心态,对学生进行新生入学体育引导课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改变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态度,更好地学习。其次,高职体育教育要与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接轨。高职思想体育教育要改变以往的单一的体能训练,要把思想、知识、趣味、技能融合成一体。对学生的体育思想和精神的教育更多的是对他们今后就业所遇到的困难进行铺垫。因为大多数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就业时会对工作有所挑剔,不能吃苦,适应社会能力差,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对招聘单位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有着健康状态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的员工。那么,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努力提高学生健康的思想状态、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努力地将体育教育与就业思想结合起来,培养能吃苦耐劳、努力奋斗的复合型人才。
高等职业学院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1.对学生体能的培养。健康的身体是保证一切的根本。身体健康是我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是增强体质的最根本的方式,也是体育价值的重要体现。高等职业学院的体育教育通过各种健身运动和游戏运动等多方位的体能锻炼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增强了学生的体能和体育竞技精神从而适应社会,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面的提高,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2.对学生的精神文明的培养。胡锦涛同志在“八荣八耻”中提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本着这一原则,高等职业学院的体育教育要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勤奋耕耘作为重要内容。当今的体育教育要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教育进行结合,培养出艰苦奋斗、意志坚强的人才。3.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育教育最大的优点之一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企业中,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是至关重要的。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互相帮助,建立友情,增强集体意识,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体育教育观念篇3
关键词 更新观念 培养 体育锻炼 习惯 重视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转变体育教育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
1.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
2.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3.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如,目前在田径教学中,铅球重量为男子小学3公斤,中学4~5公斤;女子3~4公斤。因为铅球标准重量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确实太重了。我们如采用适当降低重量的器械,加强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如铅球的背向滑步或旋转式投掷技术,并在考核中增加技评考核的方法,那么学生就会增强对铅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在动作质量上下功夫,以掌握技术动作为本,使动作质量更高,姿态更美,技术更先进,为今后有机会从事专项训练和比赛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
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好象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三、把握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一)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促使学生形成自律性
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
总之,每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体育教育观念篇4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观念;比较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6-0097-04
Abstract: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optimize college PE curriculum setting and reform college PE teaching in China, the author makes a comparison of the PE senses of the Occident, Japan and Singapore through his own investigation and some datum. It aims at affirming some excellent parts of PE in China and studying some good experience in PE of foreign countries through this comparison, which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to the PE reform in China.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etting; sense; comparison
国家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今后高校教学工作要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大学体育教学的观念研究及改革的要求也日渐增加,高校体育教育正不断向规范化、理论化、标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入进行,如何寻找学生所认同的既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有利于学生情感、意志、个性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体育教学向快乐体育、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方向发展,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出访美国,日本,东南亚的归国人士进行调查了解),结合笔者曾赴日本、东南亚部分大学的考察亲历,对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拓宽思路,如何保留我国现有的大学体育教学中优秀部分并且发扬之,与此同时,希望借鉴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找出国外体育教学中可吸取的部分,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健身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观念
古今中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一致认为健康身体是满足幸福生活、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但人类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到生命的终结,整个生命周期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自然变化的过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持之以恒地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特别是在青少年阶段打好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在欧美大学,终身体育与健康体育的理念贯穿着大学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例如:德国大学的体育思想、体育观念能够充分反映当代欧洲各国大学的体育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思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德国大学体育从制定教学计划到实施活动,观念明确、定位准确、运动项目丰富,为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基本运动能力而设置的一个运动项目群,是以运动实践与社会要求和身体基础相适应的教育活动,每学期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将订出学校体育计划并公布于众,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学校体育部门设置和提供的运动项目有全面的了解,并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时间、需要及身体情况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重视体验和重在参与的氛围形成具有现代大学体育教育的特色与风格,它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学校体育活动,由于运动项目多样、内容丰富,基本上能够满足不同基础水平学生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适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欧洲大学学校体育的理念,是生活中不能没有体育,运动中离不开体育、健康需要体育。如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学校体育科学研究机构根据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和运动基本方式,以及体育与健康锻炼原理,将学校体育划分为4种类型,设置几十个运动项目,其中有竞技类体育、闲暇类体育、格斗类体育、健身类体育,这种以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疾病康复、塑造形体的体育导向和方式,不仅为所有参与运动锻炼的对象提供了良好的运动环境和选择空间,又充分体现出学校体育活动的自主性、多样性、趣味性等身体锻炼的特点。学校体育已作为现代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大学坚持学校体育的健身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它使德国大学的学生深深地懂得了健康的意义,学会了健身的方法,形成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它对于维护和增进学生的体质和体能水平,改善和修复身心健康状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美国,为了适应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美国政府教育机构相继出台了“增加健康,预防疾病的国家目标”的十年规划,越来越多的学校不再以传授“sports”为主,而改以传授“fitness”为主。各州体育教学各有特色,各校有不同的体育教学形式,但是,所有大学体育教育体现出来的教学理念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同样以“终身体育”和“健康体育”的思想来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很大,体育课多以选修课形式出现。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活动。“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是美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要原则。美国高校将体育课程的健身功能放在首位,并不断增加项目设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美国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经过学生选择、学习、评价、反馈及教学评估后,反复筛选确定的。体育课分为健身项目、个人项目、集体项目、水上项目、体育舞蹈项目、拳术项目、户外项目(登山,轮滑,野营)、体操等其它项目,学生选择余地很大,同时注重学生身心得到愉悦和兴趣的满足,让学生按照自然主义适应性原则,去自主地学习,进行体育锻炼,顺应自然教育的法则,充分利用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种条件,锻炼身体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体格,克服自然障碍的形式去锻炼身体,提倡以学生的兴趣来选择锻炼内容和组织形式,注重与健康教育的结合。美国大学的体育运动设施齐全完善、方便,而且都是免费的,学生只要出示学生证就可以享受所有的运动设施。
美国大学的体育教育的对象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爱好者;二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三是参加高水平比赛的运动员。从这个角度来讲,美国大学培养运动员的工作是非常成功的。美国的体育教育从功能又可以分为体育爱好者型和体育比赛指向型两种。运动水平高的学生还可以得到校方的奖学金。许多大学的校际运动会是由得到校方财政大力支持的高效率的体育部主办的。一些运动项目,特别是橄榄球和篮球,通常是商业化的,庞大的体育场馆往往座无虚席。目前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减少只有少数学生可以参加的体育竞赛的偏重,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有广泛参与性的体育活动上,让更多的学生在观摩中学习,产生兴趣并参与之。
体育娱乐部门负责管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在美国大多数大学里,都有这种专为校内运动、娱乐活动设立的组织。在大学体育中,除了有高水平运动员的组织外,也有供体育爱好者参加的组织,这些组织成立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寻找体育的乐趣,有的是为掌握一项运动的技巧,或者是为了健康,而不仅仅为了是参加比赛。这些体育组织的活动非常灵活多样,它能为各种各样的人提供多种活动计划,参加者除了学生,还有教员和他们的家属以及其他地区的人,该体育部门与社区体育有一定的结合点,正是这种普及与提高的结合,构成了比较合理的大学体育教学形式。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中国现代体育教育观念的形成受前苏联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在过去几十年里,特别是在所谓阶级斗争年代,人才培养被禁锢在一个统一的固定观念中,说错一句话,走错一步路,都会被戴上“封、资、修”的高帽子。体育失去了多样性。大学体育教育只以传授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教学目标的体育教育观念,否定与排斥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和体育对健心的作用,导致体育教育机械地追求生物训练和单纯地传授运动技能,这种“唯生物体育观”过分强调运动技术,以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优劣作为衡量标准,除了密度和强度的负荷指标外,就是以军代体、以劳代体,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虽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我国体育教育作了些调整,但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运动技能仍然是体育教学好坏的重要指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对于人们追求在运动过程中的健身和健心,以及心态的愉悦和满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形成了包括生物、心理、个体社会化的综合体育观,综合体育观注重的是大学体育教育在学生心理、生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体育观念和教育观念。
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首先是体育教育观念上的变革,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接受体育系统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也是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阶段,是终身体育的一环,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最终使他们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要着重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既学到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又能有一两项突出的、热爱的、可以坚持终身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终身喜爱体育的态度和能力,正确的体育观念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制订体育锻炼计划和自我组织与管理的能力,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的能力,在自我参与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提高。
2 快乐体育与人文体育的观念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与高速发展,日本国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日本国民的人口结构与素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给包括体育在内的整体教育带来了很大影响,而对日本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大学体育教育的影响,是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其关键是围绕体育教学实践,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体育教育的使命也发生了变化,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了改革,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要在未来的各行各业都十分出色,具有知识、能力、热爱运动、娱乐休闲以及武道基础科学知识的优秀毕业生,体育项目的设置改革得到充分体现,体育选修课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学生选择的体育课由过去学校的主导型,向学生自己自由型选择课程的转变,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大选修课的比例,体育运动项目向自由选修方向发展,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改革的指导思想,通过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人类的存在,行为以及发展,能够拥有综合把握能力的新型人才。
日本所遵循的学校体育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对学生自我欲求的满足和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多种运动乐趣与锻炼能力的培养,同时又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快乐体育”的观点,在学校体育的目标上,明确地提出了应与终身体育相结合,提倡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过程 ,体验各种运动带来的乐趣,认识和热爱体育运动,力求在体育教学中达到“乐教乐学”,这一个较为完美的境界,使师生双方在教与学双方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而这种愉悦感不仅有益于师生双方的身心健康,而且有益于各项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和发展。对学生的自觉性、自学能力和体育基础以及教师的教学指导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内容上坚持快乐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方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常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学互动;二是重视课外时间的教育和活动。日本大学体育教育目标是,追求个人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与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的内在统一,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体差异,并重视学生对运动乐趣的体验,理解体育的意义,为他们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体育教学主要采取俱乐部形式,由学生自己选择所喜爱的运动方式,完全自觉地参加健身运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体育观,大学生入学后即可申请成为俱乐部的会员,手续极为简便,俱乐部的所有运动设施对学生都是免费(或者基本免费)的,所有的运动场地只要电话或者网上提前预约,都能得到满足,俱乐部配备各项运动的教练员,负责给予专业指导和组织各种赛事。开设的体育运动项目有:田径、自卫拳术(合气道)、射箭、羽毛球、篮球、皮划艇、攀岩、台球运动、自行车运动、潜水、拳击、高尔夫球、柔道、空手道、剑道、救生、登山、无挡板篮球、航行、格斗术、滑冰、跆拳道、太极拳、帆板、冲浪、武术等。新加坡国立大学为学生提供高标准的运动设施和场地,如有游泳池、网球场、篮球场、田径场等,学生每年只需交一笔小额费用,即可尽情使用。
另外,新加坡国立大学组织的赛事较多,甚至许多国际级和部级的比赛也在该大学的赛场举行,一方面通过观摩有利于带动大学体育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也培养校园高雅的体育文化氛围,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理念仍然存在着一些从过去几十年沿袭下来的沉旧观念,否定与排斥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和体育的娱乐性。国内大学体育课的教学以教为主,也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降低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体育教学常有较浓厚的军事化色彩是我国高校体育课普遍存在的现象,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规范要求无处不显示出“统一”和“集中”等军队纪律的特征。诚然体育作为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必然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组织纪律性的任务,但是,不容置疑,当前体育教学在形式上的“呆板”,管理上的“僵化”与这种体育课的军事化的影响不无关系,军事化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体育自身拥有的“活泼”、“兴趣”、“灵活”、“自信”等特点,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厌倦情绪,这与当今的国家发展与人才培养已经完全不适应了。而国外在体育教学中偏重于学生兴趣、需要与愿望,重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法国早期著名教育学卢梭提出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观念,突破了传统的体育观,又为近代体育思想的开创,立下了丰功伟绩,他提倡在自然环境中自然地进行启发式教育,主张遵循自然,并深信能够把学生造就成为一个有体力的人并很快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这是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待身体发展的基本态度,提倡以学生的兴趣来选择锻炼内容和组织形式,它对推动近代体育在教育中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体育是人类针对自身所创造的一种身体运动的文化,任何对于体育的研究,如果不考虑对于人类体质和健康的终极效果,不以人为本,不注重人文体育观,忽视体育的人文精神,都免陷入误区。快乐体育提出的观念和教学实践引起了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倡导从情感入手,在发展学生体力的同时进行知识、情感、意志并重的人格教育,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使学生融乐学、勤学、育体和育心于一体。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是:体育课程内容弹性化、个性化;教学方法和组织多样化、灵活化、人性化。我们应该注重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扩大个人自由选择的机会,同时结合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地改革和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将迈向一个新台阶。
在日本的《体育的教学特性》一书中,强调了学生自主性和主体性,“体育教学的自主性、主体性必须具体化”,所谓主体就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并做到“自己要确立目标,选择内容进行学习,并进行自我评价”。主张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的作用,日本的这种体育教育观念是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生理特点及培养和教育目标出发,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要位置,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动机,培养学生兴趣,确定积极学习的倾向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非常有利的。值得我们借鉴。教师也应该转变旧的观念,避免发号施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差异化。我国大多数大学的体育课程设置仍然单一,篮、排、足球仍是主打课目,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改善,许多新兴的体育活动已在民间非常流行,而高校体育教学却明显滞后,建议高校课程设置中拿出一部分学时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开设更多的运动项目,供学生自己选择,而且可以尝试两周、如果不喜欢可以再选择一次,最终找到自己所喜爱的项目,相信一定会受到大学生的喜爱。
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往往非常注重在体育课上的教学,而常常忽视了课外体育锻炼这一重要环节。俱乐部形式是非常好的健身方式,我国许多大学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今后应进一步加大课外活动的安排和开展,例如:利用现有条件开展野营、龙舟、登山等活动,与学生会联合举办各种体育兴趣小组,满足学生的个性要求,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给他们带来的身心愉悦和身体健康,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变化、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注重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的教学和传承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往往过分强调大学生的体质,而却忽视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播,另外也忽视了培养大学的体育文化及其品味的积淀,特别是科学体育文化与人文体育文化的修养。大学是民族体育文化继承、发扬、传播最重要的地方,应该创造条件让我们的学生去感受、冲击、继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
通过与国外的体育教学对比分析后感到,中外大学体育教学观念,是多种多样可以相互借鉴,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大学体育教学任务就是要通过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喜爱体育运动,拥有健康的身体,具有健康生活、安全生活技能、身心健康的公民,而绝不是专业运动员,也就是说,高校体育是科学健身体育教育,它既不等同于一般群众性的社会健身体育,也不等同于专业竞技体育,是一种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以育人为中心,以健身为目的、实施科学体育知识教学,进行科学锻炼的体育教育,那种无理论教学过于强调运动精尖,用运动水平高低作为衡量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合格与否的做法是不科学,学校体育不仅要着眼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教学和体质健康,还要着眼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后的科学锻炼和体质健康,抓好学生体育意识的提高和科学锻炼方法的掌握,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学校体育应坚持树立全程教育的观点,以提高学生体育知识和科学参加体育锻炼的技能、方法的掌握使其终身受益。
3 中国大学目前的体育教学现状
中国和国外许多国家虽然在社会制度、物质基础、文化背景等方面差异很大,但在教育理念、学校体育教学研究中,所关注的热点和遇到的问题上仍有不少相同之处。大学体育教育仍是以健康教育为首要目的,教学仍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和锻炼意识为目的。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多种体育课程建设改革的探索,出现了多种课程模式。一是一年级上普通体育课,二年级上选项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可上选修课。二是在大学学习的二年内,同时开设普通体育课与选项体育课。让不同条件和志愿的学生分别学习不同的课程。三是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既要求开设普通体育课、选项提高课、专项体育课和保健体育课,同时,又在课外广泛地开展俱乐部的活动,有的学校对参加像俱乐部活动也规定了取得学分的要求;也有的学校把参加像俱乐部的活动出勤率作为评定体育课成绩考核之一。这是学生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教师按专项分,并对学生进行辅导与考核。与此同时,也普遍重视保健理论课的教学,并进行了理论考试。部分学校在开展各类型体育课的同时,还提出了对每一个学生的共同要求,例如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参加大学生体育合格考试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游泳和学会一套太极拳或初级拳。
我国现有的大学体育教学基本上是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的,近年来,国家政府机构和大学相关的研究部门也都在积极的摸索和创新,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国高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体育课程类型,除按俱乐部形式开展的课程以外,大部分课程均是原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课程,但在时间与空间排列上进行了大胆的重新组合,但从严格的意义来看,还谈不上对课程的重新定位与设计。这种大胆探索的努力虽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要进行高校体育观念多样化的进一步探索,还要在认真学习国外经验的前提下,根据国情和校情对体育教学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设计。扩大选修课的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由于选择课程门类较少,供学生选修项目不多,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扩大选修项目范围,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兴趣爱好,调动学生能力、挖掘潜力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海峰. 美国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对我院体育教学的启示[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2(2):70-73.
[2] 吴彩丽. 对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的认识与理解[J]. 职业圈,2007,(12):194-195.
[3] 石岩,雷爱丽. 中外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及中国体育教学模式建构的缺失[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89-92.
[4] 卢元镇. 社会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16.
体育教育观念篇5
【关键词】终身教育观念;体育教育;重要性
1.终身教育观念对体育教育的推进作用
1.1终身教育观念能够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一般情况下,传统的体育教育都是以应试为目的,并根据考试的要求让学生进行锻炼,并把考试成绩作为毕业的必要性条件,这样使体育教育空乏无味,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了学生对体育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并偏离了体育教育是要让学生强身健体的宗旨。而终身教育观念注重的不是如何让学生通过达标考试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及兴趣爱好安排与其相适应的体育锻炼以此真正能够达到让学生身强体壮的目的。也通过这样的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把被动的体育锻炼转为主动的自我提高。
1.2终身教育观念能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当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没有建立终身教育观念,以为体育锻炼只是在受教育阶段所需要的,在后期的工作、生活中因种种原因放弃了体育锻炼。忽略了体育锻炼真正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需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因此,只有学生将终身教育观念贯穿于学生的体育锻炼及体育教育中,便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有了这样的意识,即时学生离开了学校,也将继续坚持体育锻炼不断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强壮的体魄抵御疾病,得到身心愉悦。
1.3终身教育观念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终身体育教育观念注重的是细水长流,持之以恒,因而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推进性的作用。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强度,需要内心和体力上的克服,终身体育教育观念能够培养学生坚韧刚毅的性格。同时,终身体育教育观念要求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及自身身体情况的发展为自己创建更加新颖的锻炼模式。终身体育教育观念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因此终身体育教育观念更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基于终身教育观念下体育教育改革的策略
2.1需要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丰富其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极为重要,体育理论是实际体育锻炼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的系统性的综合。它是长期以来人们通过自身及他人的实际训练总结出来的关于体育锻教育的结晶。理论中不但对体育锻炼的规范性进行了说明,并对不同的锻炼方法所能达到的目的进行了说明。理论中也有健康方面的常识,因此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及想要达到的目的必须加强体育理论教学。目前,体育理论教学的内容比较传统,还需要去丰富一些时代性的内容。比如一些新形式的运动像冰壶运动,还有一些带有娱乐性的体育运动也需要加入到我们体育教科书中,以强大我们体育教学理论体系。
2.2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终身体育教育观念告诉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要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表达方式及语气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我们更多的是语言上的交流。因此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时我们要尽量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达,当我们需要指出学生错误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要用较为委婉但又严肃的表达方式让其纠正。在我们要鼓励学生时要用比较振奋人心的表达方式。其次,要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不仅是要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及强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这个能力不只需要动作的标准性,更要把握力度的适中,而要把握力度是否适中,就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在体育锻炼中掌握自身的感觉和力度。只有提高了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他才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身体综合素质。最后,要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教师的素质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对教师采取适当的培训,使其能够加快师资队伍的发展和提高。
2.3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建立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这种体育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课内和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及运动式教学模式。课内外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将课堂内部和课外的体育教学相结合,以此来保证体育教学的完整性。而运动式教学模式,其重点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根据学生的体质来进行不同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深刻的基础。
2.4强化体育教师终身体育教育的意识。要想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教育意识,就必须强化体育教师终身体育教育的意识。教师在学生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培养,能够为学生建立起新的发展模式,引导学生在正确合理的模式中不断前行,教师能够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和合理的教学内容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从而能够完整的实现教学。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可供参考性的内容,启示学生,从而引导教师教学模式的改变。
结语
体育教育,需要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教学内容来满足其发展。终身教育观念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支持。强化终身教育观念,对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对体育教学有着突出的贡献。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快学生的发展。终身学习观念是时代的潮流,是体育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炼.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终身教育的重要性[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
[2]张贺.学校体育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D].吉林体育学院,2012.
[3]刘芦萍,赵巧宁.高校体育教育应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
体育教育观念篇6
一、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处技能。为此,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体育教学要把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德育。第一,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第二,通过教材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三,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另外,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三、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
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可巩固和扩大体育课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因此,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两操、两活动,进行队列操练、身体基本训练,狠抓基本体操的质量。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提倡小型多样,注意生动活泼,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在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应建立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队。对有特长的学生要集中进行训练,运动队员必须要思想好,各科学习成绩良好,并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同时要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坚持小型多样、达标内容为主的原则,每年举行一至两次体育比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素质。
六、改革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
体育教育观念篇7
【关键词】体育教师 探究心态 隐性观念更新
推进部队院校和地方院校体育教育改革主要任务是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树立起体现时代教育理念。无论是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还是校本培训,都是很重视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探研,这对于教师现代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很大的作用。然而,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显示了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有了很大变化。其中一个阻碍是教师学习新观念时缺少存在问题意识和自我提高的深层动机。同时也体现一些教师表达的教育观念与实际教育行为分离的现象。其次,体育教师陈旧的理性体育理念和新型观念的实践化程度不够等,都阻碍了体育教师新型体育教育观念的形成,因此要推进体育教育改革,首要掌握新型体育教育观念和审视以上阻碍,并探究解决阻碍的办法。
1.阻碍一分析和对策的初步探索
1.1 体育教学习新观念时缺乏问题意识和正确深刻的学习动机
体育学习动机因素对观念更新过程起着"开始、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作用。有很多体育教师缺乏问题意识,内在自我更新动机的不深刻,事实证明为应付检查和考试等表面型学习动机,不利于体育教师自身教育观念的真正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从自身行动过程中缺少问题意识所形成的新型观念也只能是嘴上的或是纸的。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举例说明,现在提倡双语教学,但有很多体育教师都没有想过,双语教学开展的条件是什么,连根本的一条学生顺利沟通都是没想过,只走形式,以致出现了以下问题:教师是用英语教学了,但下面学生根本没有几个人能听懂,来看课的体育教师或教员还以为很好,其不知为了形式舍弃了根本的教学目的,就算外国人来听课,知道真相也会笑话我们,再者说课堂上沟通都不成功,课的质量又何谈呢?从生理角度讲,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活跃性和深刻生的体现,思维能力不活跃,又怎能接受新的知识和观念呢?
1.2 阻碍的对策初探提高问题意识和端正自我更新的动力
要想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 ,首先必须有积极要求进步与时俱进的态度。其次加强体育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培养自身问题意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体育教师在学习新的教育观念时,必然将新的观念与所学知识和观念进行比较。最后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都有随时随地有观察,分析和比较的习惯,比如说教学中有不同方式的教学,你会对其进行观察、比较,比如在你学习从文化教育之前,你曾对霍尔金娜的飞吻和泰森的"惊世之咬"比较过,思考过,那么你现在就能体会到"道德也是竞争力"那么从整个体育教师学习氛围来看,学校应为培养教师体育问题意识,提供适宜的环境,体育教师的自身建设与学习氛围关心密切,在体育教师学习中,应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新的知识和观点,不受任何干扰和暗示,他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提出自己的质疑。强调体育教师思维的独立性,学习中要多讨论,促进体育教师发现问题。
2.阻碍二的分析和对策初步探索
2.1 体育教师隐形教育的观念的基础地位与强势作用
从内容的角度看,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一个知识系统。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认为,知识不仅包手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图形等加以陈述的显性知识,还包括那些个体自己意识不到,或者知识模糊的意识到,但"不能通过语言进行逻辑的说明,不能以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的缄默知识。据此分析,教师的教育观念不仅包括用语言表达的部分,如他们学习并接受的解释教育现象的概念和理论,他们在生活经历和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总结和积累起来的教育经验等,而且包括他们通过无意识地内隐学习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缄默知识。
生活经验表明,在一些情景下人们虽然并没有意识到也无法陈述出控制他们待业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那些规则,这属于无意识的内隐学习。每个教师都当过学生,都受过教育,都有过学校生活的经历,因此,在他们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前,他们对于知识是什么,教育、教学是怎么一回事,学校、老师是干什么的,师生关系是怎么样的等问题,实际上已经有了感受。并且,这种感受有些可以言说,有些则自己还未意识到也说不清楚,但它确确实实存在着,并影响、支配着个体的行为。一位身为教师的家长为无法改变自己孩子的行为而苦恼,笔者问她:"有无与孩子谈谈?"她说:"有"笔者再问她:"谈话中全是你说还是有机会让孩子也说说"她回答:"当然是我说。"仔细分析一下,这位教师实际上是把教育等同于喋喋不休的说教。这就是她关于"教育"的缄默知识。她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但会从其教育态度、行为中反映出来。其实,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与思考,就不难发现这些缄默的教育知识真实的存在于每一个教师的知识体系里,体现在每一个教师的行为中。这就形成了教师隐形的教育观念,它是个体的教育知识背景或教育知识图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师解释教育现象,规范自己的教育实践,解决教育问题的一个内隐的解释性框架。
虽然意识的出现使人类成为万物之灵,但无意识心理活动是意识活动产生的认识基础,内隐机制的认知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并没有改变。同时,由于内隐学习在外显认知功能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心理学家推论。"内隐认知在进化中的作用之一就是允许生物体从环境中自动收集信息,然后运用已经得到的知识来指导其在新异环境中的行为。"也即是说,通过内隐学习而获得的缄默知识是直接指导和支配个体的行为的。此外,关于内隐学习的研究还发现,内隐学习不受或很少受个体情绪状态的影响;内隐获得的知识能比外显知识保持更长的时间;内隐认知学习系统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因此,内隐认知具有比外显认知更稳定的特性,是人类认知系统中基础性的较强势的部分,对个体生存与发展具有更为稳定的保护作用。这些理论观点和研究结果使人们看到内势是一个挑战,对我们认知隐形教育观念的强大作用,理解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艰巨性很有启发意义。显然,如果忽视教师通过内隐学习获得得缄默的教育知识,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系统及其作用,也就无法找到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更有效的途径。
2.2 教师隐形教育观念造成的认知与行为监控的盲点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一个信念系统,对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的影响支配作用及其明显。教师的教育观念构成了教师教育态度的认知因素。这一因素是教师做出反应定向的基础,个体的反应,或者是情感反应,或者是行为反应,都与其信念系统有关。人的情绪并非由客观事物直接引起,而是与人的认知系统对事情的评价结果有关。具体来说,是与个人的信念系统有关。例如,面对学生公开提出不同意见,师道尊严观念很强的教师可能会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而恼火,而具有民主平等理念的教师则觉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而心平气和地与学生对话。不同的信念系统对同一件事情会做出不同的解释与评价,从而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并对个体其后的行为反应产生具有动力性和指导性的影响作用。可见,教师的教育观念作为一个信念系统直接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即不仅决定其做什么,而且决定其怎么做。
3.阻碍三分析与对策初探
新型观念的实践化程度不够是更新观念的又一阻碍。一种观念通过实践后,反馈回来才有更有利于辩证地吸收和掌握而且在实践中,我们是利用多种感官去直接感应新的观念,必然使感受更加深刻,有利的探究心态和产生和保证吸收部分的优良性;再者,体育教师所教的科目有其自己的特点,体育课与其它课相比实践性非常强,它本身就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现在很多体育教师新型观念的实践化程度不够,以致无法真正掌握新型观念的精髓。例如,现在提倡人文教育,几乎所有的体育教师都在纸上写过"人文体育"这几个字,但真正实践过得少之又少,有的教师在领导的要求下,上一堂公开课,要求有人文渗透点。可原本人文渗透有好多,他只讲出了一点,比如说篮球比赛中的一个传球,它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利他的精神,协作精神,敢于奉献的精神等。再比如随音乐跳健美操,有些曲目思想有很多转折点,但有些教师没有对比此观念的优良表示质疑,自然导致新型观念的淡化。
体育教育观念篇8
体育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指体育教师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中, 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有关教育的个体性看法。探究体育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研究方法及对象
(一)研究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揭示各种教育存在方式或行为关系当事人在此行为关系中的处境和感受。教育叙事的旨趣和教育观念的研究趋向比较契合,是表达和揭示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适宜的话语形式。
(二)研究对象
姜,46 岁,我校教科室主任;徐,42 岁,我校体育教研组长;许,26 岁,淮安外国语体育教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推动力
姜:大学阶段学习了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但工作中用得上的只有专业技能。在淮阴师范培训时,不少教授都是体育教育各领域的专家,学历进修是对教师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的一次系统集中的训练与普及,更新了我的观念,也开阔了我的眼界,我了解了很多新概念,如Strops(快乐体育)等,对实际工作也颇有启发。
(二)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职业境遇中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重要他人
姜:我工作的第二年,很幸运和我校的一位资深教师的师徒结队,他的教学能力有口皆碑。我观摩了师傅一年内的各种教学活动。这种经历对专业提升是巨大的,边观摩边讨教,我在一年内的成长超越了过去迷茫的大学的几年。
徐某:在扬州假期培训时我还认识了一位淮阴中学的老师,他进取、博学、善思,也许是志趣相投,我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不断地跟我分享他对教育、体育高考训练的独特见解。他深深影响了我的教育观念,在很多方面甚至颠覆了我原来的观念。毕业后我们仍经常沟通,我们常常通电话,互相介绍现在的教学、科研动态,让我对外面的体育教育动向保持一种敏感与熟知。遇到重要事情,我会向他咨询,总能得到有益的指点。
2.关键事件
(1)成功型事件。①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许:我工作时恰逢“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实施。作为大学毕业生,我和我们体育组实施新课程改革,体育课按兴趣分班教学上课。半年后市领导视察,学校安排我上示范课市领导对我的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模式给予高度评价。我认为,前期努力获得的成功对今后的成长很重要。 ②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姜:有个学生刚训练时候很孤僻,和家长交流后了解到他从小就有一点自闭症,不喜欢和别人沟通。我就特意在训练队里让他做队长,告诉其他队友他的优点,帮助树立威信,叫他做简单的示范,等等。后来这个学生开朗自信,考上一本,发展很好。这个学生的转变使我很欣慰。
(2)挫折型事件。许:在一次校运动会大获成功后,校长宣布获得一二三等奖班级名单,结果下面一片哗然。原来是在最后名次编排的时候由于个人失误,一二三等奖有些班级发错了,这次事件以后,我深深地内疚了好几天,教育了我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要
体育教育观念范文
本文2023-11-17 18:01:12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