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的教学内容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17 18:01:02浏览:1046

体育的教学内容

体育的教学内容篇1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现状堪忧,必须得引起体育人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学者重视教学改革,众所周知改革会带来了新的气息,会带来本质的变化。

1、教学内容的现状

1.1体育教学时间不足

体育课的课时一般是一周3节,这与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时间一致。但是,体育课往往被其他课抢占,这种情况越到高年级越是明显。

1.2体育课内容单一

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组织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然而现实中的中小学的体育课,基本上不会去关注体育课的教育内容,教师随意安排体育课,大多让学生自由活动,真正地上好一节体育课,是无从谈起的。

1.3体育设施不足,运用率不高

体育设施匮乏,来由已久,传统观念对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是经费投入不足,体育设施匮乏的根本原因,许多教育工作者错误地认为体育教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项工作,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只要是中、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管,体育课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而体育经费投入增加幅度却很小,年复一年,造成体育设施匮乏的包袱越背越重。

1.4体育教师师资缺乏

师资的存在不足,越到偏远地区越突出。教师,与学校,与教育并存,是活的知识技能载体,有思想有情感,不能为其它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取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显然只有教师才能具体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全面的,甚至是永恒的。

1.5教育管理层应重视

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在实施教学内容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总的趋势是好的,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前言教学理念,是可实施的。虽我们有着这样好的理论,为什么在中小学课堂上见不到我们上述说阐述的内容呢?应该是我们每个体育人去深思的?现实中基层中小学课堂为了应付,重形式轻内容。大前提我们的民体质在骤减,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管理层重视中小学体育课程吗。

2、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2.1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原则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完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学习目标,所选内容应是健康的、文明的、有教育意义和锻炼价值的,还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并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对所选内容进行衡量后再行选用。

2.2科学性、健身性和安全性原则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能体现体育与健康本质的运动技能类的教学内容,强调的是对运动技能客观规律的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健身性原则主要是指运动技能类教学内容能有效地为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供载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安全性原则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环境和条件下实施时是安全的。

2.3人文性原则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人文性原则是指体育与健康拓展类教学内容,强调的是人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

2.4可行性原则

应结合本地和本校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再好、再科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如果在本地和本校难以开展,就无法进行选择。

2.5综合性原则

不同的运动项目形式,或一个项目中不同的练习方法,经过不同形式的综合而实现新的创造,出现新的体育教学项目内容,也就是对运动技能所具有的功能的综合。这样的综合才能使学生和教师理解那些对他们产生影响的新事物。

2.6趣味性原则

体验运动的乐趣是体育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之一。要在具有目标统一性和可行性的被选教学内容中挑选那些具有趣味性的教材,枯燥无味的教学素材(或项目)不应该进行选择。

2.7与社会体育和地区体育特色相结合原则

在遵守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所选体育教材要尽可能体现地方特色。学校体育最终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服务的,因此,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要尽可能与社会上流行的体育项目相结合,以便增强学校体育教育的实效性。

3、教学内容的选择

3.1合理地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3.1.1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基础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打好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基础,掌握基本的体育和健康的知识。虽然现在提倡淡化技术教学,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学生不掌握最基本的运动技能,不具备跑、跳等能力和身体素质,那么学习中就会觉得吃力,对体育课失去信心,失去兴趣,那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就无从实现。

3.1.2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处理好课标与大纲的关系

课程改革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否定过去的一切。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要以传统的教材为框架,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取舍、优化组合,改变过去的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项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思想观念。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教师要有所选择,作为教师有权利也有义务进行安排,把握好继承与发扬、创新与升华的关系。

3.1.3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主体也是学生,制定教学内容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喜好。要精选一些既受学生喜爱,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

3.1.4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处理好与教学器材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而场地、器材等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因素,每个学校的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重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下转第110页)

(上接第108页) 在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学校的现有设施条件掌握清楚并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学校的条件加以了解,或根据学生的需要自己制作简易的教学器材,这样所选择的内容学习起来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3.1.5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对传统教学内容的改造和创新

仔细回顾传统的教学内容,我们不难发现教学内容多竞技项目,方法偏重于此,但这并不适应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不能片面的追求成绩,使体育源于生活,多多应用适用于孩子的体育项目。同时要求老师多多多多观察,从生活中汲取经验,不断创新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丰富学校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容。

3.1.6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灵活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无论是学期教学计划还是单元和课时计划,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不能教条死板,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天气变化和场地情况进行调整,灵活掌握。

3.1.7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学生个体差异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上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年龄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健康的角度出发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体育教学中有所收获。因此,体育教师就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了解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身体情况,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

3.2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3.2.1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是体育教师做好自己教学工作的基础。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首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热情,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和教育理想,有执著的追求精神,将课程与社会、课程与生活、课程与实践联系起来,使课程的价值不断延伸,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使体育教学不断完善,使教师与学生不断发展。

3.2.2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中小学课程改革后,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体育课程目标的重新确立,体育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和自主性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习、再学习,要主动地全面地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运用不仅要用“对”而且要用“好”。这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和教学用具的合理使用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拓展思维的空间,同时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健康发展。

3.2.3体育教师应具备敢于创新的素质

创造性的选择和开发教学内容更需要体育教师对课程、教学、体育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真正的创新要做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点,整合体育教学内容,在把握教材精髓的基础上,吸取其价值,经过加工,改造,把丰富的教学内容展现于体育课堂,并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开启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思想源泉,使师生以教学为平台共同发展。

4、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利用

我们不断的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应加强对竞技运动项目的利用与开发,以及新兴运动项目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课中的利用与开发,个人观点应该把重点放在新兴运动项目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课中的利用与开发,例如,在一些学校攀岩课程、街舞课程、保龄球课程、飞碟课程、定向越野课程、滑板课程等收到学生的大力追捧,形势喜人。

5、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学内容

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是以科学原理和人文原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是体育教学中为实现讲课目标而采取的特定的内容之间的功能组合。它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及社会需要确定的。

【参考文献】

[1]薛继升.中小学体育教材叫法[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2]常璐艳.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2.

[3]黄国良.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J].体育师友,2005(5).

体育的教学内容篇2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生活化

一、中学生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基本概念

体育运动具有非常鲜明的健身性和娱乐性,是人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活动。但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受竞技体育的影响,过分地强调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毅的品质,而忽略了体育的娱乐休闲功能。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中,应该补充和增加一些实用的现代生活体育和娱乐体育,使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让体育锻炼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教育思想,是从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的长远目标出发点,从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要出发,更加使教学目标贴近生活化,既培养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又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二、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基本要求

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批判性的继承、改造、变化。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优化和组合。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课程改革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全盘否定,传统教学内容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几代人实践总结出的结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多进步。

(2)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有助于提练内容生活化的因素。延伸和拓展可以把单一的体育技能、技巧学习向提高学生综合运动能力方向发展。

(3)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具体体现要依靠对教学内容的联想、创造。没有联想、想象,思想就僵化,就没有发展和创造。

(4)民间体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开发利用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也是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还可以开发一些民间通俗教学内容,如利用空的饮料瓶、易拉罐、塑料袋、课桌凳、白行车废旧轮胎、旧报纸等易于收集的家庭生活用品来创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体育教材内容生活化的选择和设计生活化教学内容,符合中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容易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产生浓厚的主动学习的愿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

三、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途径

实施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途径与方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淡化竞技体育运动要求。竞技体育的特点是规则的严格化,场地的标准化,技术技能精细化,竞争的激烈化。这些被学校体育延用了几十年的竞技内容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无法实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降低体育规则的技术难度。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对体育规则和竞技体育教材重新改造,切不可盲目照搬,不然学生就会力不从心、知难而退,影响对体育的兴趣。

(3)注重教材的娱乐性。注意教材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如在跑的教材的处理上,以各种跑的形式如直线跑、自由跑、螺旋跑、定向跑、变向跑等来体现教材内容。

(4)开发引进大众的休闲体育内容。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体育、休闲体育蓬勃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深受人们喜爱的新型娱乐休闲体育项目。例如:保龄球、台球、壁球、攀岩、定向越野、高尔夫、射击、游泳、有氧操、街舞、跑酷等等。如何将这些运动项目引进为课堂体育教学内容,是当前体育工作者值得思考和商榷的问题。

(5)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时,应尽量将学习放入一定的生活情境之中,使学习者更好地明确所学的知识技能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如何寻求解决的策略及如何应用,明确所学知识技能是发展的。在营造生活情境时,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把生活情境再现到体育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激活学生自动学习的意愿。

(6)注重体育锻炼的娱乐性。随着人们体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追求体育活动中的休闲娱乐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趋向。因此要在教学中增加快乐体育的“元素”。例如:增加游戏成分,在游戏中比高、比快、比强;创编新颖独特的练习方法和形式;自制教具如沙瓶、玲珑球等;结合社会热点如健美训练、有氧操、体育舞蹈等。此外,体育教师之间还可以共同组织一次爬山活动,在充分考虑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几个班级一起去就近的风景山区活动,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生活,使体育教学生活化、娱乐化。

(7)使教学内容充满生活韵味。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内容与生活接轨,这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可以开阔师生视野,在教学内容中吸取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基于这样的认识,体育教师要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在体育理论课方面,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并注重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育知识的内容主要是科学健身、体育保健、运动损伤等,尤其可以加强一下关于受伤后的处理工作教学,使学生在今后遇到突发事故时可以学以致用。

例如,可以在下雨天无法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让学生在室内观看一些体育电视节目、体育新闻等,老师可以适当的讲解一些体育项目的起源、发展,然后学习这个项目的竞赛规则,让学生懂得如何欣赏体育比赛等。这样,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我们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体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自编徒手操,让学生自己设计体育活动课的内容。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每周有三节体育课两节活动课,利用活动课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创编,体育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民间流行的放风筝比赛、拔河比赛等等,每组织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力求收到尽可能好的实效。

四、结语

体育的教学内容篇3

一、淡化竞技,面向多数学生

首先要明确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竞技体育的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增强学生的体质以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淡化竞技体育教学色彩很容易理解为降低技能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对技术学习的要求,相反在课程标准上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也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初期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或者做一些技术上的处理细微的改变,以利于学生掌握。比如排球的传球学习,我要求学生只要把手抬起来、张开、适当放松就可以,不要求学生掌握得多么精细,只要有个大概的模样,不改变技术的性质就可以了。在本案例中由于比赛规则的取消,使得排球比赛变成了群众性的娱乐项目,不再有正规比赛的紧张,使得学生能够轻松地融入到比赛场上去。淡化竞技体育教学色彩是教学中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决不能为此忽略了基本技术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但是体育的魅力也就在于竞技,不能因为淡化竞技体育教学色彩而取消竞技比赛,那是极端的做法。试想我们的教学只是学习技术技能,没有了竞技的色彩,那我们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状况可见一斑,体育课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在教学的后期或者说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以后,我们反而要强调竞技体育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走向成功

《优秀教师走向成功的101条“法则”》内容简介:法则也就是常规纪律,它是做一件事情取得成功的保证。对人的教育来说更是这样,我们只有在法则的约束之下才能让自己得到正常发挥,才能充分地发挥我们的各种创造性。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艺术性,教师能够把握好这个方法,也是优化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利用选用教学资料资源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中有一定比例的选用内容,而且这个比例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加大。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体育课也和其他课程一样,也是一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改变“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态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仅有教师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我要学,我要锻炼”的情形。

四、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利用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这一点,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区域教育优势,体现课程资源的弹性特点和地方特色。

(一)科学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

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应当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要满足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外比赛的需要;既要方便活动的组织,又要方便体育教学活动的需求;既要确保学生安全,又要保证学生活动空间;要形成科学布局、精心谋划、长远发展的多功能体育活动区。

(二)合理使用场地器材

应当根据本校和周边环境,科学规划,使学生能进行安全、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合理使用场地器材,是解决场地小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根本措施。在使用场地器材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物,在指定的区域内教学。例如,跑楼梯、螺旋跑、沿着花坛跑、绕树慢跑、台阶交换跳、慢跑纵跳摸高、靠墙手倒立,对墙投掷、绕障碍、“8”字形跑、蛇形跑、快慢相间跑等等。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走跑交替、变换动作方向与节奏。这种方法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学生情绪很高,运动量易于掌握和调整,组织队形不易混乱、活泼自然,灵活而不忙乱。

(三)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开发,以适应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各地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这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是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例如,就篮球之投篮教学而言,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需求,可适当降低篮架的高度或加大篮圈的直径,以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甚至可进行“扣篮”等等,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情趣。

体育的教学内容篇4

关键词:初中 体育教学 内容选择与优化

一、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出现的问题

1.内容变形

目前体育课堂教学中缺少运动和运动强度偏小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不妥,使动作变形变性,降低了锻炼价值和教学效果。如:投掷变成了轻物投准,重量轻了,距离短了;耐久跑用台阶测试替代;跳远改成了立定跳远;跳高的高度忽视了,横杆改用了皮筋和小垫;用10 m的距离进行起跑后的加速跑练习。二是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在缺少教师指导、学生缺乏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情况下,过多地采用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放任自流,练习时间被占用。一堂课下来没有汗水、没有疲劳,缺少强度和运动量,降低了教学效果。

2.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缺乏理论支撑,教学内容的指导呈现“虚化”现象

面对众多教学内容,体育教师不知从哪里下手,哪些该用,哪些不该用,各类教学内容所占比重模糊不清。《课标》没有说明“为什么没有对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规定”,没有说明“各级政府对体育教学内容的约束性和约束方式”,也没有进行有关的理论研究,使得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缺乏明确的理论支撑。

3.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与学生兴趣的矛盾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但一味强调体育教学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会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这样,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能力、兴趣和爱好。由于课程内容不做规定,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而且教学内容缺乏逻辑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是否对他们产生兴趣,是否能达到全面发展,一直是教学内容选择与优化上需要把握的问题。“学生的体育全面发展”应该是以“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实现”为核心内容,而“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实现”则主要依托于: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可以充分体验到运动的意义和乐趣,形成参加体育和实现健康生活的志向。

二、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与优化的原则

1.实效性

体育教学内容归根结底是为达成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服务的,体育课程内容必须反映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内容的选择与优化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实际从事体育运动的能力,要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并能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继续进行体育锻炼而服务。

2.科学性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要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学内容要安全、可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

三、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与优化的方法

1.从已有的内容中进行筛选

对旧教材进行深刻地反思,可以发现关键的问题产生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如跳高项目。从教材本身来看,跳高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基本技能和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但是,把跳高教材竞技化以后,从跨越式到背越式教,已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能力水平。因此对原有运动项目要进行筛选,选择与优化那些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内容进入体育教学。

2.对已有的内容进行改造

体育课内容大多来源于竞技运动,由于竞技运动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而非促进广大学生的健康,因此如何使竞技运动项目内容为体育课程教学所用,这就需要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剔除竞技运动单纯追求运动成绩的弊端,发挥竞技运动对人的激励作用,回归竞技运动的本质功能。

3.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教学内容

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学习时的兴趣、自信心与安全感就越强,民族与民间有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内容可供选择与优化。

4.在运动实践中创新

纵观体育运动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任何一项运动其实都是来自生活实际,有的是经过了加工与发展,有的却是经过了创新与改革,如标枪的演变是属于前者,而飞盘则是经过了创新与改革。许多运动源于健康的需求,如韵律操、瑜伽功等。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休闲、健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新的运动内容不断涌现,如各种健身性的舞蹈等。因此生活才是健身运动创新的源泉。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为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不断创新,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结论

体育的教学内容篇5

关键词:室内课 气候特点 时代性

一、合理选择室内课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1.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气候特点限制

根据我国气候特点,我国南北纬度大,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东南沿海地区易受台风暴雨侵袭;北部地区冬季极寒,甚至有些地方四季常冬,终年积雪;长江中下游地区又会受到梅雨的影响,有长时间的连绵雨季。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合上体育室外课的天气逐年呈现递减的趋势。

3.国情的影响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很多初级中学特别是农村学校,还不具备足够适应教学的体育场馆,然而教材上所给的教学内容又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选择初中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学内容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教学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能够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为教师,在选择体育室内课的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知识的梯度,由浅入深,由简入繁。

2.科学性原则

室内课的内容要符合体育教学的指导性纲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选择内容时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向他们介绍科学实用并能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知识。同时,学校和地区的特色也是在选择内容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3.多样性原则

初中学生是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群体,他们对周围产生的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感和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考虑每一个内容自成体系的同时,也要考虑这些体系的多样性和交叉性。这样教学才会生动,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4.时代性原则

近年来,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扩大,网络的普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赛事全球直播,新兴体育运动层出不穷。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敏锐感,善于捕捉一些符合时代特征、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 5.急需性原则

每年的体育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事件,这时候学生对某一类知识有迫切的渴求。体育教师在此时就应根据此原则选择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

三、初中体育与健康室内课参考内容

1.课本同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7~9年级全国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体育室内课有四个章节的内容,分别是“你的身体健康”、“积极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体育与心理健康”、“体育与社会适应”。这些教材中规定的内容是我们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还要适当增加其他的教学内容。

2.常见的运动损伤初期处理和常见疾病的预防

在中学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擦伤、扭伤、挫伤、肌肉痉挛、骨折和脑震荡,学生不会正确地处理很容易造成损伤加剧或二次损伤。通过教学生了解发生损伤的原因,可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损伤的实际处理能力。

3.室内基本体操和素质练习

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为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也为了室内体育课教学需要,教师可以自编一些室内广播操,还可以自编和选用一些其他徒手操或轻器械体操。

4.传统运动项目的介绍及技战术的讲解分析

室内课也可以是室外课知识的补充,通过对室外课学习的运动项目的起源、发展、规则、裁判法等进行介绍,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体育运动。

5.体育比赛的欣赏与新兴项目的介绍

体育室内课还可以选放一些精彩的体育竞赛录像片段,组织学生观看讨论,激发学生对室内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操;还可以介绍一些国内外新兴的体育项目,拓宽学生的视野。

6.体育时事及游戏、竞赛

体育室内课还可以结合各年度的体育时事进行介绍,例如通过奥运会、各种联赛等的介绍,让学生对体育赛事、体育明星有更多的了解和接触。在学生追求偶像的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体育明星背后不为人知的拼搏、奋斗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薄雪松 魏春立 李金花 等 对体育教育专业室内理论课教学实习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

[2]张永和 关于室内体育课的几个问题[j].成都体院学报,1982。

体育的教学内容篇6

1 健身性

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所谓健身性是指学生所从事的体育活动要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增强体质、改善机能、愉悦身心的特征。通过体育的健身功能,培养青少年强健的体魄、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在体育教学上尤为如此。中职体育实践课应选择锻炼价值高,有利于身体全面发展、学生兴趣浓厚、体现学校专业特点的运动项目。.有些中学阶段学过的内容不适合中职继续学习,如跳高、跳远项目,学生对这些重复性教材缺少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好。锻炼价值高,趣味性强的项目易于接受,当然不能以学生意愿为准,教材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的主体考率。一般说,竞技项目和现代流行的项目多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上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调查,将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分类;然后按教学计划将这些运动项目安排到每一节课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尴尬场面。

3 实用性

中职体育体育内容的实用性特点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与掌握的运动技能,走出学校以后,他们仍然能够有条件不间断地开展下去,达到学以致用。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在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健身项目的大众性、普遍性特点。近几年,笔者通过问卷回访毕业生表明:中职生工作之余可以开展的体育项目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舞蹈、健美操等。这为我们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实践证明,我校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本单位体育活动的骨干,组织指导本单位职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这主要得益于学生在校所学习了一些实用的体育技能。

4 专业性

所谓专业性,就是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技能训练;从而体现中职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专业性,为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做准备。为此体育教师要联合专业课教师研究、分析确定专业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活动特点及岗位对体能的适应能力的要求,从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以及体育相关理论学的高度将体能素质的发展要素定位确立依据,设计训练手段,选择相关教材和竞技运动体育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并在体育教学中加以实施。例如,计算机专业是中职学校的热门专业,科学研究表明:长期从事计算机操作,容易引起脑神经疲劳、视力下降;且人体长期处于坐姿,脊柱处于压迫状态,造成肩酸背痛和下肢静脉曲张等症状。我们要通过体育课的开设,特别是一些针对性的身体练习,如头部、颈部、腰部的健身操以及向学生传授倒立的技巧,提高与专业相关的身体素质,可以很好地防治上述症状。

5 终身性

体育的教学内容篇7

1.室外体育课

1.1选择内容要考虑场地和器材。新课标中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场地、器材等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因素,而每个学校的场地器材各不相同,条件差的学校很多练习项目无法顺利进行,达不到真正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所以,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内容,这样所选择的内容学起来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1.1.1一物多用,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性。一件体育器材的功能可能不止一个。所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器材,发挥多种功能,是缓解器材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跳箱可以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用作学生体验腾空感觉的辅助器材。跳绳可以用来做操,也可以用来发展跳跃,也可以当作投掷物,还可以用作标志物和用来拼图。一块垫子,可做钻越的障碍,还可当作投掷的目标。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方法。

1.1.2自制小器材。结合实际,制作一些小器材,能改善教学的条件。例如,用易拉罐制成沙罐,用帆布制作沙袋,用竹竿做成体操棒,用废车胎制成秋千,在不常用的高单杠上编织攀爬网……只要稍动脑筋,就能变废为宝,为教学提供方便。

1.2选择内容的实效性和时代性。教师在选择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某一活动是否简便易行,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否有效,是否能够为生活服务。体育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竞技运动项目、体育娱乐方式层出不穷,所以体育课程内容还要注意时代性和多变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情绪的培养。

1.3选择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和爱好。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练习,对运动的爱好和自主锻炼的习惯才能逐步形成。所以要精选既受学生喜爱,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样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并能加以运用。例如排球教学中,以往我们总是像培养运动员一样进行教学,大量的时间花在垫球、发球等基本技术动作的练习上,忽视了让学生体验排球运动本身的乐趣。而现在我则采用改变比赛场地,采用小场地、低网等方法,降低练习难度。同时修改比赛的规则,废除三次必须过网的规定,只要排球不落地就可以继续比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教学教学方法的改变,把技术动作的教学穿插到比赛游戏过程中去,让学生在"玩球"的过程中喜欢排球运动。又如以前大篮球不能走步,现在完全可以走几步;以前投入篮筐才得分,现在碰到篮筐就可以得分。看学生的特点,看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玩中学"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爱上这些运动。

2.室内体育课

2.1选择初中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学内容的原则。

2.1.1系统性原则。教学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能够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为教师在选择体育室内课的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知识的梯度,由浅入深,由简入繁。

2.1.2科学性原则。室内课的内容要符合体育教学的指导性纲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选择内容时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向他们介绍科学实用并能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知识。同时,学校和地区的特色也是在选择内容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2.1.3多样性原则。初中学生是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群体,他们对周围产生的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感和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考虑每一个内容自成体系的同时,也要考虑这些体系的多样性和交叉性。这样教学才会生动,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1.4时代性原则。近年来,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扩大,网络的普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赛事全球直播,新兴体育运动层出不穷。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敏锐感,善于捕捉一些符合时代特征、学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

2.2初中体育与健康室内课参考内容。

2.2.1课本同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学。全国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体育室内课有四个章节的内容,分别是"你的身体健康""积极自觉的参与体育锻炼""体育与心理健康""体育与社会适应"。这些教材中规定的内容是我们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还要适当增加其他的教学内容。

2.2.2常见的运动损伤初期处理和常见疾病的预防。在中学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擦伤、扭伤、挫伤、肌肉痉挛、骨折和脑震荡。学生不会正确地处理很容易造成损伤加剧或二次损伤。通过教学生了解发生损伤的原因,防患于未然。同时也提高学生对损伤的实际处理能力。

2.2.3室内基本体操和素质练习。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为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也为了室内体育课教学需要,教师可以自编一些室内广播操,还可以自编和选用一些其他徒手操或轻器械体操。

2.2.4体育比赛的欣赏与新兴项目的介绍。体育室内课还可以选放一些精彩的体育竞赛录像片段,组织学生观看讨论,激发学生对室内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操,还可以介绍一些国内外新兴的体育项目,拓宽学生的视野。

体育的教学内容篇8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课程目标

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内容所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启发性、开放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水平不仅注重培养运动技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程序上把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也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使之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相辅相成,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使学生能自主学习运动,又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同时又满足了他们渴求自我学习和追求成就感的心理。

2001年由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性质作了明确的阐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习领域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服务于学习领域目标

体育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手段,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以体育教学目标为前提,它的选择应依据不同层面设计的教学目标,完成不同目标要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2)学习领域目标引领教学内容

同一教学目标可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同一教学内容可以实现多个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一定要重视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决不能轻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关系。因此,在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改革中,我们不能淡化更不能否定教学内容不能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立起来与割裂开来,相反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教学目标,即把教学内容考虑在其中,认真下功夫在研究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生动,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更接近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和学习领域目标具有一致性

教学的内容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关系不是截然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内容学会技术还是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享受体育的乐趣,教学内容的选择成功与否很大一部分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制定。

二、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提出《如何理解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5]中指出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两者的含义不同。课程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这种结果表现为学生在课程相关素质或特征方面的变化。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的准则,也是课程自身性质和理念的体现。教学目标即教学目的和要求,专指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

(2)两者的指导对象不同。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的建设,而教学目标只是指导教学过程。

(3)两者的实施主体不同。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如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厅、局、委、办等)、课程指导机构(如各教育厅、局、委、办下属的教研室)、师资培训基地(如师范院校的对口专业),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只包括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

(4)两者的概括程度不同。课程目标较为抽象,教学目标则相当具体、相当微观。

(5)两者的灵活程度不同。一般而言,课程目标往往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反复研讨、推敲的结果,具有导向作用。课程目标一旦确立,轻易不会改动;而教学目标往往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和对实际教学状况的把握来制订的,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某门课程在某学期、某堂课甚至某个教学活动环节上的教学目标是可以随时随地调整更新的。

在看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区别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两者的密切联系:(1)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导向。(2)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一切教学过程都必须以课程内容来支撑,不可能脱离课程而独立存在。课程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的方向,而教学目标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精细化。当教师和学生在教科学、学科学的过程中互动的时候,就把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链接起来、融合在一起了。

综上所述,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正确制定。

三、分析传统教学和新形势下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所要具备的要素

传统体育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内容实质应为传授体育的“三基”,即学校体育应教授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习得和形成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大纲的学习目的及任务的规定来看,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价值取向具有很大的共性,即“一个目的三个基”:以国家建设和卫国为目的,以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为中心。

随着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和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新形势下的教学内容要素的添加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各时期的内容选取都力求体现该时期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其中,在理论部分注重了体育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的发展、价值观、审美情趣、兴趣爱好的取向、及社会的适应。同时还要在实践部分穿插对现代社会有价值实用的生存经验和提供一些有实践意义的活动的选择。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内容所具有的综合性、科学性、启发性、开放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水平不仅注重培养运动技能,而且要求把教学要素小学生的运动兴趣的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都融为一体,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程序上把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使之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相辅相成,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使学生能自主学习运动,又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同时又满足了他们渴求自我学习和追求成就感的心理。

体育的教学内容范文

体育的教学内容篇1【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现状堪忧,必须得引起体育人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学者重视教学改革,众所周知改革会带来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