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16 18:07:42浏览:1019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篇1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行为是其教育理念的体现,影响其专业发展.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教育理念作榻淌λ刂实墓钩芍一,并影响教师发展的其他构成部分,故转变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就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之一。最后,教师改革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任何教育改革最终都要依赖于教师的理解与执行,通过教师来发挥作用,教师必须适应未来社会要求,转变传统的落后的观念,树立起适应社会要求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转变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化。

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转变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师要主动转变教育理念

在调查过程中,很多教师都谈到了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试教育对自己教育理念的约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与自己原有的教育观念的冲突。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必须先从自身做起。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充分地理解和表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怎么样的;在某个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行为方式而没有采取其他的行为方式,这当中反映了怎样的教育理念,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教育理念,这样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当代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是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等类似的教育反思。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时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正在主宰着自己的教学行为。

其次,教师要勇于剖析和批判自己的教育理念。当充分地理解和表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之后,教师接下来应该深入地剖析自己教育理念的合理之处与不合理之处,一方面要发现自己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并且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进一步强化这些好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找出自己教育理念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且要深入分析这些不合理的教育理念是怎么形成的,它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会产生怎样的实质性的消极影响,会给学生带来怎么不利的后果,这样做能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进一步的理性化。

最后,教师要敢于调整与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批判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并且要把新的教育理念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去,以教学实践的实际效果检验和修正新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正真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学校要帮助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由调查结果可知,教师的年龄和教龄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影响,教师教龄越长、年龄越大,其教育理念越倾向于传统,这表明学校的现实环境对教师的教育理念的重要影响。在与教师的访谈中,教师都谈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因此,在学校中创造一个有助于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学校的日常教学生活是在有同伴教师、学校校长、学生和家长构成的学校文化情景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学校要建构一种蕴含着开放、学生中心的学校文化,不过这是很复杂的事情,从学校管理层的角度看,学校应该给与教师充分的闲暇时间,创造条件让教师之间多一些业务交流和沟通。

三、师范教育要重视教师的教育理念

在调查的结论中,教师的学历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影响,可见教育理论对教育理念的影响,所以应该重视师范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和教师的访谈中,教师都谈到了师范教育给他们教育理念所带来或大或小的变化,尽管教师都认为这种影响并不如他们想象得大,但是他们都认为师范教育应该要对他们的教育理念产生巨大作用。

首先,师范教育要重视师范生“人”的观念的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师范教育应该教育师范生把德育和“树人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其次真正关爱热爱学生,用教师的情感直接感染学生,有爱心的教师会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信任与尊重。在教学上关爱学生就是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以及人格上的平等。无论差生优生要一视同仁。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是发号施令者,权威者而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倡导者。

其次,师范教育应该突出培养师范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因为在教育理念的形成中,教师很大程度上受其所处的现实环境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提高对现实环境的辨别能力,在面对各种教育实际情况时,不容易被现实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所影响。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篇2

其实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的全面展现。现代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现代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教育行动的指导。

1.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他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单纯的传授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努力提高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好坚实的个性与人格基础。

2“.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儿童为本”是指幼儿教师的保教活动等各个方面都要以儿童为中心,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儿童为落脚点,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1924年,各国签订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的身心必须得到正常发展,标志着幼儿教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合作的开端。1959年颁布《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世界各国开始逐渐关注儿童的基本权利,重视儿童教育。“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表明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其身心发展特征及生活状态又与成年人不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只有在“理解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前提下,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合作”的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合作”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家长和社会因素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教育要开放、要合作已成为各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共识。“合作”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要发展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幼儿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的特征,只有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合作品质的人,才能培育出乐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与人合作”已经成为衡量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基本要素之一。

4“.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概念是在1994年举行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全纳教育提出了五大原则:“(1)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2)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3)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4)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5)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全纳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为每一个人提供完全相同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要了解个体特征,因材施教。

二、现代教育理念

融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策略

首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养成。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但幼儿教师入职后的培训和学习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理念应使幼儿教师认识到他们入职前的教育水平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在制定幼儿专业标准中,应对幼儿教师所需具备的学习能力作出明确规定,包括能够不断地参与合作与学习;善于利用各种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学习能力的清晰界定对于促使幼儿教师终身学习可起到导向性作用。

其次,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应促使幼儿教师树立“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与理解儿童,热爱幼教事业。当前,各地一些幼儿教师虐童的个案虽是少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个别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缺失。“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时明确界定幼儿教师需具备的基本能力,给予教师可操作性的指引,而不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泛泛概括。专业标准中应规定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知道影响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多重因素;幼儿教师能够在家庭、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儿童,知道儿童在健康、安全和营养方面的需求,并具备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利用儿童发展的知识为儿童创设健康、尊重、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设计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物理环境;能够提供适宜儿童理解力的学习材料和资源;能够设立适宜儿童发展水平的学习目标;能够使用多种发展适宜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密切关注每个儿童对教学的反应,能够与每个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和进行支持性的互动,使每个儿童都能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能够为儿童创设安全、友好、文化适宜和组织有序的学习环境,能够对每一个儿童进行负责任的评估,促进每个儿童的积极发展。

再次,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鼓励幼儿教师树立多元化的“合作”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与同事与幼儿家庭共同合作,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发展。应在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规定:幼儿教师要了解不同家庭的特点,尊重不同的家庭文化与价值,为家庭的幼儿教育提供支持;能够认识到家庭的作用,促使家庭参与到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中来;能够发起并保持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尊重,支持每个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能够利用社会资源,与提倡服务于儿童和家庭的公益机构、组织等进行协调和合作;能够与同事和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最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强调幼儿教师要接受并认可每一个儿童,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平等的学习机会,促进儿童的发展与学习。“全纳”的教育思想融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首先应引导幼儿教师尊重和赏识儿童的多样性,能够以公平、平等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儿童;要照顾到所有儿童的需求,包括特殊儿童;对课程内容和所使用的教学材料要具备一定的敏感性,既要使用反歧视性的材料和作品等,又要反映出儿童的文化、语言的差异性;能够包容儿童的多样性,能够以公平、平等的方式教育每一个幼儿,欣赏并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能够把个性化教育计划和个性化家庭支持计划整合进教学目标和日常活动中,满足所有儿童的需求,包括特殊儿童;能够与儿童进行积极的互动,帮助所有儿童接受自己,并为自己感到自豪。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篇3

一、在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化学大纲的基本原则

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并非是无中生有地增加新内容,而是需要在当前化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并且符合实际教育教学目标的融入内容和方式,这是渗透的基本原则。

(二)倡导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STS教育理念,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就是要倡导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要保证是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是相互吻合的,避免出现过难的内容,否则就会有完全相反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原则

在进行STS教育理念融入的时候,需要注意学生的生活实际,保证考量学生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受,选择的化学教学内容要保证是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能力提升的,对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起着促进作用,否则就不能保证STS教育理念融入的有效性,这一点也是我们需要高度关注的环节。

(四)倡导情感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入

化学教学过程中实现STS教育理念的融入,还需要从学生的科学态度、价值观、社会责任意识等角度入手,毕竟只有在学生能够正确审视社会的时候,才知道如何融入社会,如何在社会体系中发挥自己的效能,这就是情感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的实践探索

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并非简单的融入过程,还需要考量化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因素,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实现理想的教育方案的敲定,才能够保证实际教育理念融入效能的发挥。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认为在实际融合的过程中,可以从必修课的角度入手,可以从选修课的角度入手,可以从实践课程的角度入手,还可以从课外练习的角度入手,由此形成全方位的STS化学教育体系。详细来讲,其实现路径可以按照如下的思路来进行:

(一)在化学必修课中的渗透

化学教材中存在很多化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等知识点,这些都是进行知识拓展的好材料,可以将其作为渗透STS教育理念的重要支撑,使得教育教学内容无时无刻不渗透着STS教育理念。当然,选择良好的切入点,就成为STS教育理念渗透的关键所在。以化学课程中“有机物概述”课程学习为例,在融入STS教育理念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个视角可以从尿素的人工合成角度入手,第二个视角可以从石油化工业发展的角度入手。详细来讲,可以按照如下的方式来进行:视角一,对于维勒人工合成尿素的故事进行介绍,注重对于该合成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分析,由此使得学生对于化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与人们的世界观转变之间的关系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由此懂得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学习意识;视角二,以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历程为案例,对于石油化工发展的核心技术进行分析,探究石油化工业中运用到各种化学知识、化学技术和化学原理,由此使得学生了解到化学技术是促进石油化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此时也就知道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此时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生往往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化学学科的价值所在,这对于促进其化学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在此次课程中还可以讲述石油资源枯竭引发的战争,对于石油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探究,由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

(二)在选修课中的渗透

在当前化学教学体系中也存在选修课的内容,其作为化学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融入STS教育理念。对此,笔者认为需要采取以下的措施去进行改善和调整:结合选修课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找到教学内容与STS教育理念相互吻合的地方,由此实现选修课程的调整和改善。比如《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等,都可以纳入到选修课程中去;积极邀请当地权威的化学专家、环境保护部门领导来学校开展化学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的讲座,使得学生能够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化学,去关注化学;除此之外,还可以位学生安排实践性的化学活动,要求学生去调查学校周边存在的各种化学污染,对于其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并且从化学知识的角度去探究化学学科的价值,进而实现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培养。

(三)在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渗透

化学实验课程是提升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理解程度,锻炼学生化学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渗透STS教育理念的重要切入口。对此我们需要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设置与生活生产相关的化学实验,比如可以将指纹鉴定原理,食用醋中酸性测量,等等,要求学生在这样的化学实践活动中,更加理性的去看待化学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且运用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常识进行判定和解释,实现化学学科意识的全面培养,促进自身化学实践能力的全面锻炼;其二,开展以生态教育、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为主题的化学实验,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理性的去看待环境污染问题,此时对于化学学科价值的理解程度也得到加深,这对于进一步引导化学实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而言,是非常有帮助意义的。

(四)在化学课后的渗透

课后练习也是化学教育教学的重要过程,其主要价值在于:巩固知识,深化知识,促进技能提升,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后练习也是实现STS教育理念渗透的重要契机。对此,教师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布置更多_放性的课后练习,倡导对于学生化学运用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意识,比如要求学生去收集和整理本地区化学污染的基本情况,要求学生给予环境保护部门领导写一份化学污染治理意见书;其二,还可以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化学书籍阅读习惯为契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化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使得其在更加理想的化学知识氛围中,促进自身化学素质的不断提升。

(五)构建开放的STS课堂,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学科特点和优势,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发展的动态开放的STS教育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1.亲身体验,发展实践能力

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实际,自己动手、动脑,自己“做”科学,通过体会、感受和亲身经历来理解知识,认识化学,认识科学与技术、社会生活的关系。因此,化学教学还需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开展STS教育,使学他们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某次交通事故导致液氯泄漏,事后向当地居民调查当时周围的液氯泄漏情况,对下游的河水取水样分析(如含氯量等),组织学生现场观察周围植物和河中鱼的生长状况,为把泄漏的液氯危害降到最低限度提出最佳处理方案等。学生做好记录,然后集体讨论、交流所得的信息,并将处理意见写成建议递交给当地政府。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参与决策,强化判断

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可以很好地为学生创设多渠道参与社会决策的机会,让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科学评价能力、科学决策能力。

例如,在学习洗涤业工业时,让学生讨论“拟建一个化工厂需要综合考虑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社会和生活经验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启发、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探究的问题,如是否靠近原料产地、交通是否方便,水源能源、技术资源的可获得性及劳动力来源,占地费用、政府是否支持、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等。然后,教师将化工厂由原料到产品所涉及的化学原理介绍给学生,最后让学生判断现在的纳爱斯公司的厂址定位是否科学?学生兴致勃勃,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

3.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杜威提出,知识绝对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既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同时又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于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怀疑知识的技能,让学生明白科学的真理性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在化学教学进行STS教育,我们不仅让学生理解科学结论,还应当将为什么从事研究、获得结论的过程及在获得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曲折告诉学生,对科学的尝试性解释,应告诉学生目前可接受的理论在该领域达到了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问题没法解释等,使学生敢于对科学研究成果、实验、理论模型和科学家所提出的解释进行评价和质疑,发展学生对理论进行评价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综上所述,STS教育理念是适应教育创新改革所提出的科学构想,这种教育理念的本质是注重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结合,在全面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考虑人所应有的社会责任。当然,在实现渗透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工作者将STS教育理念渗透在化学教学过程时要严格参照化学教学大纲,制定相适应的STS教学内容,并且根据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程度设计实验项目;注重学生在教学中对生产、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以确保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STS教育理念将会更加深入的融入到化学教育教学中去,并且成为推动化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篇4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22-01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都缺少对学生地位的正确认识,教师“满堂灌”,学生机械的接收知识几乎成为传统教学的常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生命教育理念运用而生。生命教育理念的出现刷新了人们对传统教育理念的认知。而随着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规模运用,语文教学变得更加自然,更加真实。同时,因为生命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生命教育理念概述

生命教育理念以生命为维度,用全新的视野对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义与认识。教育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思想交流。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重视学生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的实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价值得以实现,生命的质量也得以提升。而在实际运用中,生命教学与生本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学生为课堂的核心,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高度尊重学生。客观来说,生命教育理念不仅是新课程理念的具化,同时也为新时期的教学模式指明了方向。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其知识面较少,好奇心强,很多人在前期都没有系统的接受过语文教学,学习能力较低,也缺少相应的语文学习兴趣。生命教育理念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依靠学生来推动教学的进行,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帮助学生发现语文的美好,生命的美好。

二、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在教学中尊重,依靠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命教育理念的核心所在,同时,这也是生命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并取得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具体来说,就是破除传统课堂“满堂灌”的弊端,给学生保留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其调动起知识体系及思维来解决问题。同时,要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者产生共鸣。要让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更强,就需要教师遵从生命教育理念来推进课堂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感知,并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形式,对课文加强理解;其次,要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理解,获得感情上的共鸣;最后,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进行阅读拓展。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生命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永无止境实践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但是生命的独特性使得每个人都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本能,让教学变得更加自然。

2、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希望学生透过这扇大门发现文学的美好,感悟文字中的情感,进而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虽然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任务依然停留在识字组句的阶段,但是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自己的情感,将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用语言,用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并结合学生的个性与学习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理解的教学设计。比如,在学习《阳光》这一篇目时,在天气好的时候将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感受到阳光带来的温暖,并告诉学生禾苗变绿了,小树变高了,小溪流动歌唱都是阳光的功劳,而现在看到的美景如果没有了阳光那么就不复存在了,不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当然,生命教育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一些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而是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无限的潜力。

3、角色互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低年级段的学生往往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希望获得教师或者同学的认可。在贯彻落实生命教育理念时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比如,在学习《比一比》时,因为它属于识字课内容的范畴,为了让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找出不会的生字,并通过小组讨论或查字典的形式了解生字的含义。在准备工作就绪后让一部分学生上台教下面学生生字的读法和含义,教师也是学生的一员,认真听学生讲解。虽然一些学生还是会表现出害羞,不好意思,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学生都以当上“小老师”为荣,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而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也可以设置生字分享环节,在课堂开始前的5分钟,学生可以分享一些他们新学到的生字、生词,随着不断的积累,学生的识字量都会获得有效的扩展。

4、培养学习语文,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魅力

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重要,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石,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重要条件便是学生对语文能够产生一定兴趣。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积极运用图画、音频文件、实物等多种材料来使得课堂的内容得以丰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语文教学的核心便是阅读,而阅读实质上就是读者与文本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才能更好的感悟文本的情感,受到文章思想的启发。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动态的信息交流,需要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在文学的世界里徜徉。而做到这一切的关键便是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参考文献:

[1] 黄 蓉.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03:77.

[2] 陈红平.浅谈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吉林教育,2015,19:74.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篇5

关键词 融合教育 国家 社会 学校 家庭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针对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用融合教育理念的视角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我国实施与探索学前特殊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对策如下:

1国家层面的对策

政策法律法规能够硬性地保障特殊儿童进行学前特殊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制定明确的政策法律法规对于保障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是非常有效的。

发展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必须有资金的支持与保障。发达国家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大且拥有有效的监督机制。(1)国家要设立学前特殊教育专项资金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以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学前特殊教育能够在普通幼儿园及特殊教育机构的普及,但是要做对学前特殊教育专项资金流向的有效监控,防止被挪用;(2)学前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合理,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或者通过其他手段减免部分财政税收以支持对学前特殊教育资金投入。

2社会层面的对策

引起社会对特殊儿童进行融合教育的重视,对于普及推行学前特殊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倡融合教育,不仅是体现教育公平,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采取融合教育理念,有利于特殊儿童回归到主流社会中。

2.1加大宣传力度,改变社会传统观念

特殊儿童不是社会的包袱,经过教育他们也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我们社会要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对待特殊儿童不仅仅是养活他们,还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他们有受到教育的权利,而且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并不浪费现有教育资源。

2.2在全社会倡导融合教育理念

融合教育理念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交流与身心发展,同时也是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理念思想。通过媒体等渠道加大对融合教育理念的宣传,引起社会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关注,理解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及重要性。

3学校层面的对策

学校是实践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要充分重视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接纳融合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3.1提升教育理念,推行融合教育

发展教育,理念先行。普通幼儿园要积极采取融合教育的理念,尊重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接纳特殊儿童入园并随班就读,关心特殊儿童心理需求,按照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对其进行教育,使其回归教育主流,融入到普通儿童的学习生活中去。

3.2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教师正常教学和学生正常学习的保障。我们在尊重特殊儿童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要保障其正常学习生活的权利。因此,普通幼儿园要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充分做好招收特殊儿童入学的准备,使其受教育的环境达到无障碍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特殊儿童学习活动的参与水平。

3.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师资是发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力量。从融合教育的观点出发,努力使得每一名幼儿教师具备特殊教育的基本技能。具体做法如下:

(1)普通幼儿园要增加对有学前特殊教育专业背景教师的招聘力度。这样通过增加对专业背景教师的需求数量,从侧面就鼓励高校开设相关特殊教育专业,增加高校招生人数,这样从根本上就能解决全国特殊教育专业背景人才的不足现象。

(2)重视融合教育理念,加大对普通教师的相关培训。学校要积极组织普通教师进行学前融合教育的培训,提高普通教师对融合教育的理解与实践能力。只有提升教师素质才能对特殊儿童进行融合教育。

4家庭层面的对策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与态度,将会对孩子的教育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改变家长的陈旧观念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1改变家长传统观念,正确认识融合教育

面对特殊儿童这一群体,家长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抛弃世俗的观点,努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家长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改变:

(1)承认既定事实,积极寻求改变。家长要正面面对特殊儿童,少一些抱怨与苦恼,积极寻求帮助。要抛弃对待特殊儿童只养活而忽视教育的思想,要认识到通过特殊儿童也可以成为家庭的自豪,成为栋梁之才。

(2)正确认识融合教育。家长要积极学习融合教育的思想,充分认识到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只要这样,家长才能积极把特殊儿童送到普通幼儿园进行融合教育,促进特殊儿童融入到主流教育环境中去。

4.2宣传融合教育,消除普通儿童家长与特殊儿童家长间的对立态度

从宏观层面上来讲,要建立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宣传体系,要通过各种途径,比如说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在普通幼儿园开设融合教育班的意义,让广大普通儿童家长加深对特殊儿童的关怀、理解与支持,以此也可以提高融合教育理念的知名度与接纳度。

从微观层面上来讲,普通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对普通儿童家长知识的普及与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同时也可以打消他们的心理顾虑,让他们认识到特殊儿童只是身体上的残疾,是不会传染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家的孩子与特殊儿童一起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会培养孩子接纳程度与爱心。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篇6

[关键词]博弈 改革主体 新课程改革

一、改革主体的博弈

教育改革是由人发起并承担。旧的教育不能满足人类新利益的需求,成为人类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动力。所以,新课程的博弈转嫁到课程主体的博弈。

所谓的博弈,即game,amble,比喻为谋取利益而竞争,通俗地讲就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使自己赢。本次课程改革涉及面广,改革的主体构成也随复杂。从改革主体对改革的作用角度可以把改革主体分为三类:即利益主体、决策主体、行为主体。政府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构成,它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及满足人民需要的利益。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时代的今天,一切瞬息万变,提高国力,争夺国家在世界的强国之位,必须靠科技创新和人才的培养去实现。而人才的培养是通过教育实现。通过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作为利益主体的国家,同时也是最高决策主体,根据国家需求对课程改革做出总决策。教育理论专家也是决策过程中的决策主体,为国家制定的课程改革决策提供专业理论知识,避免教育理论方面基础性错误。教学一线的教师则是课程改革的行为主体,其职责就是执行上级的决策。这里的行为主体的教师也作为一个“经济人”出现在教学一线。“经济人”即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新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不同改革主体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实现状况。由以上对各改革主体所追求的利益分析以及教学一线的现状可知,新课程改革对行为主体的利益关注不够,教师追求自己的利益,学校则追求升学率。教师采用新的方式,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新的利益却是一个未知数。所以,仍就保持了原有的观念与行为模式,并未真正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各主体之间相互博弈,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给新课程的实施带来更大的困难。

二、新课程改革主体产生博弈的原因

1.利益主体、决策主体有限的认识视阈与时尚追求。从认识论角度讲,有两种解释:一是人类认识是有限的;二是人类本身存在着差异性。不同的主体对同一的事物的认识与理解都是不同的。在新课程改革中,不论是代表利益主体的国家,还是决策主体中的教育理论专家,都是以自己的观念与认识去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试行)受到国际课程界、教育学界的高度评价,也就是说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很先进,非常完美、完备。但这毕竟是部分教育专家的思想与理念,大部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试行过程中对新课程的理念争论热闹非凡,这说明每个人对些都有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就个体而言,教育专业研究人员并非都是真理和科学的化身,他们都有自己的缺陷与不同,不同人的观念也可能是南辕北辙。再次,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对新课程的理解与诠释是不同的。如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新方式,但对于什么是“探究学习”、什么是“合作学习”,不同的人肯定有着不同的回答,甚至对“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这两个概念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诠释。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讲,新课程改革是课程理念的一个飞跃,并不是课本的改朝换代,从课程结构、阶段设置、由重视学科内容到重视活动和经验课。如“综合实践”,大多数人都理解为课外活动,不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理解不尽相同,而且对此课重要性的理解也是千奇百怪。认识的解释就可以显示出新课程产生博弈的部分原因。

2.时尚名词的追求。第八次课程改革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建构主义、生命教育、赏识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等。这些理念在理论层次上是合理的、完备的,但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之所以不尽如人意,也正是因为这种理论过于合理、过于完备,反而让人觉得不真实、不现实。先进的教育理念并非是好的教育,课程的改革并非是完全追求时尚。建构主义在我国被认为是经典,而在西方国家只是众多教育理念的一种而己。那么,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改革?难道就是要使教育理念走在前沿吗?就是使教育理论完美、完备吗?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与冲突,而不是为了追求新名词、新理论。当今西方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否就是最适合我国教育现状的教育理念?引进的教育理念能否解决我们自己的教育实践问题?教育部基础司对我国基础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作了以下归纳: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业绩和甄别选取拔功能等。将新课程的理念与此进行一一对照,对此否定的一无是处,难道我国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正轨吗?

3.学校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教师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核心,是完美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教师是真正的课程实施操作者,是实践的主体。如果没有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支持和理解,任何课程改革都将是“边缘化活动”。我们在基层学校中经常会听到老师们对新课改的抱怨,如“太理想化了、太难了、这次改革是换汤不换药”等。各省市县的教育管理部门向学校要的是升学率,学校向老师要的是升学率,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却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熊掌和鱼二者不可兼得”。教师成了中间者,对此报怨甚多。通过调查表明,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持支持的态度仅41%,有47%的教师持消极态度,12%的教师明确表示反对新程改革。对教师新课程理念培训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4.9%的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的培训最大的收获是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目标有所了解;7.4%的教师只是被动地参与,毫无任何收获;23.1%的教师转变了观念;19.9%的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只有14.6%的教师认识到了新课程的必要性。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现状。

4.新课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本次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到教材全部是新的。这些新生事物在农村中小学实施过程中貌似一帆风顺、全面展开,实际上是困难重重。新课程提倡学校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呼唤教师的专业精神;需要教师的创造;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学科知识;需要调整教师智能结构;需要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对于我国农中小学来讲,难以达到这方方面面的要求。

(1)课程资源严重匮乏。农村中小学所在地域决定了其课程资源的相对稀少。没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提供给学生,只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新课程所述的要求一一对照,农村中小学只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然资源,其他都无从谈起。打开新版教材,无论是书内彩页画面还是内容,基本上是农村中小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农村没有动物园、图书馆、部队、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无法给学生提供这些资源。农村中小学的经费短缺,这是不争的事实,日常开支都很紧张,语音室、实验室、专用教室等设施更是无源之水。由于课程资源的缺乏,教师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只能“穿新鞋,走老路”,这是行为主体与决策主体之间产生博弈的又一原因。

(2)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要求不相符。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自身专业发展有很大欠缺。新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但众多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并不能充分地理解这些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也就不能得心应手地操作。结果,决策主体忽视了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与能力,行为主体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只能抛弃新课程。

三、对当前新课程改革博弈的反思

新课程从2001年的试行到今天的全面实施,已经经历了8个春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新课程的态度由一边倒的赞美、期待,逐渐演变为如今的困惑、怀疑、反思批判甚至反对。仔细审视这些声音,都是新的教育理念进到入实践层面时产生的,也就是说,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讲是一个很难逾越的沟壑。我国中小学教师都是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己经在他们心中打上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烙印。同时,教师们也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突然转入另一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教学方式,如果没有对新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怎么能更好地去操作呢?这些同时也反映了利益主体、决策主体在认识上的偏差、疏忽,并未充分考虑到师资状况。笔者认为,既然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在新课改实施之前就应当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教学方法技巧的培训,然而,这一切都还滞后于新课程的实施,决定课程成败的因素――教师被关在了课程改革的大门之外。改革首先必须考虑到教师利益,得到教师的认同才能得到教师对新课改的真正支持。

1.树立正确的批评观,接受各种不同的声音。只有批评,才有进步、才有动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批评总有着不正确的看法,认为批评就是否定,对于批评总是远离。一切对于新课程改革不好的声音,才真正是使其不断完善的一个切入点。课程的改革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课程改革的利益主体、决策主体以及行为主体,都要树立正确的批评观,接受各种批评,这也是对认识局限性的弥补。

2.理性对待中西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应以何种态度去对待?在教育方面,更应该谨慎对待。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应该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目标为基石。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以中国传统为轴心的东方文化与以英美为轴心的西方化的互补交融,对世界统一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验,同时更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再创造。

综上所述,新课程真正的成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实施过程,只有周全地考虑各方主体的利益,得到改革各个主体的认同,才能使新课程改革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46-154.

[2]罗晓欢.新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6):7-10.

[3]钟启泉.教育民主:新课程改革的诉求[J].新教育探索,2008,(5):5-11.

[4]李克建.教师对课程改革消极抵制态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课程探索,2008,(6):15-18.

[5]彭虹斌.关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改革状态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7):34-37.

[6]张红.杨秀颖.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省察及期待[J].东北师范大学报,2008,(2):124-129.

[7]钟海青.戚业国.走向高效能的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9-43.

[8]葛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偏离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8,(4):39-42.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篇7

关键词:自由高等教育;批判思维

1前言

高等教育理念是英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权威罗纳德巴尼特所写的一本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一本特别经典的书。罗纳德巴尼特是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是英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理论权威。当读第一遍的时候,我被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高等教育的反思和理念剖析所深深吸引者,带着对高等教育理念的诸多兴趣和疑问,我开始认真研读了第二遍,作者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和高等教育的思想重建的构思更加让我深深的震撼了,作者的思想带有对高等教育深刻的洞察力,抛开了以往传统对高等教育的分析和探讨,作者把社会理论、科学哲学、批评理论、教育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都融为一体,并且以学生的批评思维为核心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对高等教育的理解。

本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第二部分是关于高等教育的公理基础,第三部分是高等教育的关键概念,第四部分是自由高等教育的重建策略。

2 我所理解的《高等教育理念》的思想简谈

2.1高等教育的本质

作者首先就对高等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高等教育到底是什么呢,高等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作者提出了深深地一问,这个开篇问题也引出了作者对高等教育本质的讨论,作者分别对希腊的高等教育理念、中世纪的高等教育理念、纽曼的大学理念以及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大学理念进行了分析和深刻的挖掘,虽然各有不同但是作者认为这些概念“存在惊人的一致,我们很容易发现存在若干反复出现的论题,如知识、真理、理智、整体、对话和批评等。”①作者进一步指出“存在一种对大学的基本忠诚,这种忠诚已经成为个体通过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探求知识和真理――来进行合作形成的共同体的主要理念。”“因此,这种探究应本着一种批判精神,对熟视无睹的事物采取新的方式进行。推进高等教育最基本的就是要逐步减少个体想当然的因袭陈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等教育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自由观,抑或按照我们今天的说法,体现为一种解放的自由观(emancipatory concept of education).”②到这个阶段,作者已经对高等教育的概念的异议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洞见。

提出了高等教育的解放观之后,发现,现在的高等教育的理念的基础却因为现代社会的冲击正遭受着双重削弱,一部分是因为客观知识的问题――认识论基础的削弱;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国家内部高等教育的定位问题――社会学基础的削弱。接着作者就顺其自然的提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形下,高等教育理念就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我们怎么把这些理论给结合起来,能否把高等教育传统的解放教育观与其面临的双重削弱形成一致呢?这也是本书论证的问题所在。

2.2高等教育的四个关键概念

继而作者转到了对高等教育的四个关键概念――文化、理性、研究和学术自由――的具体剖析上,以达到在此基础上找出重建高等教育的策略。

文化和高等教育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呢?作者认为高等教育的文化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内部文化,一个外部文化,而作者重要说明了内部文化的两个方面,学术共同体文化和学生体验的文化。文化理念是一系列的观念、价值观、信仰和观念的不同,每个学术共同体文化之间都建立了它们自己的特有的语言和话语,只有掌握了这学科的“潜规则”才能有办法进入一个学科之中。各个学科文化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自我批判,这种学科特定的话语之间由于其学科限制的影响仍然属于属于一中狭隘的自我批判。作者比较赞同哈贝马斯有关“真理取向”的话语分析,这种话语才是学术性话语的核心所在。这种问题该如何融合呢?当然就有必要重建学术共同体,“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保留课程团队和评议小组之间面对面的批判性对话;评议小组包括一些来自受评院校外部的成员;来自受评院校内部的小组成员通常是由被评议课题之外的其他学科专家构成。”③132这种学术共同体的构建突破了原始的自我话语之间批评的限制,拓展了全新的视野。第二个内部文化就是学生体验的文化,高等教育可以理解为学生的文化体验,这种文化应该是学生自我批判的开始。文化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而且使他们能以批判性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不在于让学生体验某种具体的文化,而是让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中超越这种文化,对其他的文化持一种批判性的态度。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篇8

【关键词】教学模式 大学生物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这一舶来词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曼丽博士认为,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学的旨趣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对社会乃至生命进行思考,不断追求完美,塑造自由、广博的灵魂。

1开展通识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以生物学为例:高校一门生物学课程往往是面向5%~10%的学生。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将来可能从事生物学相关行业,但对更多学生而言,这些知识与他们并非息息相关。因此,知识的传授在教育环节中绝非关键点。一旦他在学习中掌握了探究方法、锻炼了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那么即使今后不从事相关领域工作,他却将拥有超越常人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与科技全球化趋势的推进,国家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要求:“切实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作为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在此纲要指导下,为了培养品行高尚、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宽口径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理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化和模式化刻不容缓。

2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物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1945年,哈佛大学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提议:通识教育课程应包括文学名著、西方思想与制度、物理科学或生物科学导论课,以及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其他课程各一。生物学课程在通识教育模式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笔者认为,为了使通识教育能够更好地落实到《大学生物》的日常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目标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知识掌握目标具有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教育的成分,它的重心并不在于要求学生记住人名、时间或名著,而在于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培养判断能力和思维方式。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并不等同于将要求降低、内容简化,而是要侧重技能、过程、情感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人性、对生命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物》作为一门基础课,教学目标应是对现代生物学的总体轮廓、体系有一个全面了解;能用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来理解生命的本质及其多样性;掌握进行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科学研究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方法。从而拓宽知识领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整体素质,同时,了解人类自身、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2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落实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实施通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必须打破传统格局的禁锢,考虑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各层面因素,合理安排学时和侧重比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注重过程与方法(Process & Method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Attitude)纬度的新型教学模式。

如在设计《大学生物》的教学目标与学时分配时,传统教法往往侧重于让学生机械记忆类群及形态结构,而《大学生物》本身是一门基础课,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适当降低目前对动、植物分类与结构特征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转而将课时与节数均衡到能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及与人类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安排1至2学时的讨论学习,教学中的KAPO模型也相应偏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为配合新型教学方法,现行教学模式也需相应改善。笔者在探索实践中发现,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对话教学模式的效果最为显著。在对话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能够确保自己的引导地位和能动作用,同时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出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对话中产生主动求知、探讨的心理,能够自发进行预习,并变化思维角度,这对于建构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十分有利。

此外,通识教育的实施不能仅依赖于课堂教学。课堂是主要渠道,而完善通识教育理念下的知识结构还需结合非正式课程,如趣味课题研究、课外实践活动等。

2.3 教学评价

一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的衡量,部分程度上有赖于其有效的评价机制。通识教育理念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最大的不同,是把教学理解为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因此,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评价应着眼于非量化评价,即应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

笔者建议,要给学生树立“教学考核的功能是检查过程而非最终结果”的正确认知,运用演讲、读书报告、实验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等多样形式进行考核,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指明方向。教师作为探索者和引导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而且必须具有强大的职业素质,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优化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生的品德进行熏陶。为实现这几点,教师必须不断深化自己的业务水平,实现终身学习,对通识教育理念形成一个清晰、全面和透彻的认识,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满足学生本质发展的一切期望。

3总结

长久以来,传统教育观念中的功利思想渗透到高校方方面面,学习的本质成了工具理性的;近代唯物科学主义(scientism)在我国学术界的发展,更是使得人文精神被严重漠视。

我国现行的通识教育理念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通识教育理念的大结构还需进一步协调。笔者认为现阶段更应本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与发展规律、注重全面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提高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这种方式设置的教学模式,势必能更科学、更有效地教授《大学生物》课程,进行人才培养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王义道.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中国大学教育,2009(11):14-21.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篇1关键词:小学;教师;教育理念教师教育行为是其教育理念的体现,影响其专业发展.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次,高素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