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重点范文
课程改革重点篇1
首先,根据心理学研究,入学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其语言能力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在关键期对儿童语言神经系统缺乏适当的刺激,那么这种潜能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低段语文教学将重点放在识字上,对儿童的语言发展无疑是一种损失。而这种损失在今后任何时候、用任何方法都是难以弥补的。
其次,整齐划一的识字教材和识字教学很难顾及学生个体的巨大差异。据我们开学初对6所学校563名入学儿童的初始测试,识字20个以下的约占16%,最少的不到5个;识字在200字以上的约占15%,其中4%的学生识字超过500字,最多的识字在1000字以上。如何让识字量不同的孩子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是低段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很棘手的难题。
再次,一步到位的识字要求不符合记忆规律,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初次与生字见面恰逢遗忘“高发期”。现行识字方法就是在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时候“不准遗忘”,这样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过度记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遗忘作斗争,这样识字既费时又费劲,而且效率不高,难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最后,将识字作为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不利于低龄儿童感受语文学习的兴趣。入学儿童上语文课,马上就进入正规的拼音和识字教学,这种过于严肃的课堂学习方式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方式落差太大,不少孩子心理上一时难以适应,很容易会失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将会给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留下很大的隐患。
如何按照低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探索既能促进儿童语言快速发展,又能同时解决识字问题的更加科学合理的语文学习的新路径,成为语文教学界同仁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成功地破解了这一难题,为我国低段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一、什么是“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
所谓的“双重点”,就是根据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规律,确定 “语言发展”和“认识汉字”两大教学重点,并以此为目标形成小学低段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方案,试图在最大程度上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同时解决识字问题。
长期以来,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主要是围绕识字教学这一重点制订教学目标、编写教材、确定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的。“双重点”改变了单一的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教学目标,因此必然涉及低段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新选择、语文教材的重新编制、课堂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指标改变等课程层面的整体改革,而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层面的局部改革。
我国语文教学重书面语言、轻口头语言的现象始终难以扭转,特别是学生听力和说话能力的培养一直难以得到重视。“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充分利用入学儿童口头语言发展强于书面语言的特点,从听和说的途径入手让儿童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采用“听说起步,阅读识字”的方法,使入学儿童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积累规范的语言材料,发展儿童的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语言发展的同时解决识字问题,并且通过语言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
2013年秋季,青岛市李沧区在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这项改革。根据低段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 “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认汉字”“听儿歌―背儿歌―读儿歌―认汉字”等课堂教学方式,将低段语文教学“以识字为重点”转变为“发展语言与阅读识字并重”,由“先识字,后阅读”转变为“先阅读,再识字”,大大减少了识字教学的时间,减轻了学生的识字负担,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语言,并通过语言的发展促进智力的发展。
这项改革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如下。
1.语言学习:采用“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的教学方式
儿童入学前就是通过听和说的途径学习语言的,入学以后,听和说仍然是他们学习语言的优势渠道。通过听、说途径学习语言,可以使儿童的语言发展不受生字的限制,继续得到迅速的发展。实验设计的“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是通过听和说的途径,引导儿童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利用听和说的途径大量学习规范书面语言,最大程度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其主要教学步骤是:
(1)听故事。先反复听老师(或录音)讲故事,听懂内容,听熟语言。为了提高听的效率,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教师事先设计一些问题,让孩子每一遍听故事都带着一两个问题,这样能使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容易记住故事内容。听故事的练习既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语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2)讲故事。讲故事的过程就是学说话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吸收、积累规范的书面语言的过程。学讲故事是儿童学习语言十分有效的形式,要求每个孩子都要学会讲。尽管是口头转述,但是对语言能力正处于发展期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所以首先要听熟,然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练习讲故事。对于一些比较长的或结构比较复杂的难句,教师还须口耳相授,学生才能说得出,那情形就像学习外语一样。其实,小学生学语言,“听”和“说”相比,“说”也是难点,教师必须保证学生有比较充足的练习时间。
(3)读故事。故事会讲了,再来读课文。可以先跟着老师或录音读,再自己学着读。阅读过程既是学生主动识字的过程,又是训练朗读(阅读)的过程,还有利于实现书面语言的内化。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要先说后读,凭借已经会说的话来“读书”,根据“音”来认读汉字,用“对号入座”的方法识读汉字。
(4)识汉字。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熟悉生字以后,教师再提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利用学生有意记忆复习巩固,这样就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完成识字教学任务。
二年级学生识字量增加,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模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将原来的“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识汉字”改变为“读故事―讲故事―识汉字”,这样既缩短了学生学讲故事的时间,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听和说的途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规范语言,极大地促进了言语能力的发展和语感的形成。学生有了相当数量的语言积累,到了二年级就可以提出编故事的要求,即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借助课文中积累的语言自己编故事。心理学家认为:“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必须在有足够语言输入的情况下完成。”二年级开始编故事,并且引导学生将所编的故事写下来,可以为学生书面语言的发展打好基础。
2.识字教学:采用“多次认读―化生为熟―逐步强化”的教学方式
实验中我们采用在阅读中“多次认读―化生为熟―逐步强化”的识字方法,巧妙地避开了学生的“遗忘高峰期”,缩短了识字教学时间,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鼓励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识字,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识字需要。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在阅读中利用无意注意熟悉生字,逐步加深记忆。每篇课文教学在听熟会讲以后,就让学生根据记忆反复多次指读课文,指读的目的是提高生字认读的刺激强度,增加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在指读过程中,学生往往对那些见到过几次有些“面熟”的字特别感兴趣,自然而然地多加注意,不知不觉中化“生”为“熟”。与此同时,又有一些生字初次或再次进入学生的视野,见面次数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从量变产生质变。熟悉生字阶段主要利用学生的随意(无意)注意,因此学生不会感到有负担。
第二步,利用有意注意,强化记忆,认识汉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读了一批课文,熟悉的汉字越来越多。然后教师在教学一篇篇课文时,选择前面多次出现过的、学生已经比较熟悉的汉字要求认读。这些汉字对学生来说已经是熟字,已经过了记忆“遗忘高峰期”,所以只要适当地强化一下,他们就能够比较轻松地记住。这样用于复习巩固的时间大大减少,而巩固率却很高。
第三步,先识后写,达到“四会”。写字过程自然也是学生再一次复习巩固生字的过程。写字课从最简单的字写起,结合进行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笔顺规则的教学。每节课大致书写4~6个字。为了不加重负担,第一学期要求写字180个左右,第二学期增加到500字,大大少于要求认识的字。
三、“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的效果
1.激发了低段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
实验设计充分考虑儿童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年龄特点,用“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编故事”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组织语文课,一改传统语文课堂沉闷枯燥的气氛,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游戏色彩,变得生动活泼,孩子们更加容易接受了。学生听故事、说故事,越听越起劲,越说越会说。学生在读故事的同时自主识字,优秀生能够获得较高的成功体验,学困生也能保持学习的自信心。语文课营造了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成为儿童感兴趣的课程。学生开开心心学语文,轻轻松松识汉字。
2.促进了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实验以学习语言和认识汉字为主要目标组织语文教学,强调在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促进学生语言的充分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听和说的途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将大量的教学时间用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仅在一年级,就用听故事、讲故事的方法让儿童兴趣盎然地读了100多篇课文,学会讲近60个故事。原来普通教材一年级两个学期学的课文不到50篇,字数不超过5000个。现在实验班学生在一年两个学期中通过听和说的途径,书面语言摄入量达到两万字左右,是原来的4倍以上。大量阅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不仅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发展,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讲故事,充分感受到自己语言的进步,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啡ぃ增强了学习语文课程的内趋力。
3.识字负担减轻,效率提高
实验在识字目标上,正视学生在识字能力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根据学困生的能力制订最低识字标准,对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上不封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识字,较好地解决了学生识字的差异问题,体现了识字目标的开放性。采用先听说故事、再认读生字的方法,使低段学生用于识字教学的时间仅占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语言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优秀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了保护;80%的学生一年识字量可以达到1200个以上,学生两年平均识字量可以超过2000个,一年以后大部分学生可以提前进入阅读。
4.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本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出要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在公众场合大胆说话的习惯。倾听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良好的倾听和说话习惯却是需要后天培养的。语文课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倾听能力和说话能力的培养历来难以落到实处。听、说故事的教学方法从规制上保证了听的能力和说话能力的训练。学生带着问题听,记住故事的语言,提高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经常在同学面前讲故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特别是对部分胆子较小、在公众场合不善于说话的学生,可以一定程度上扭转并改善其羞怯的心理。将学会“讲故事”作为评价每篇课文教学的主要指标,从教学目标上保证了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有利于将良好的习惯培养落到实处。上海师大心理学专家和语文课程教学论专家参照多彩光谱项目的儿童叙事能力评价标准(玛拉・克瑞克维斯,2002),修订了适合儿童复述的能力评定标准。然后请心理学专业人员按照标准对儿童讲故事时的音频从注意和记忆、理解、组织、表达四个维度上打分,对儿童复述能力进行评定。打分人员不了解实验分组,根据客观情况进行打分。在维度总分计算上,根据各部分权重,加权平均,得到儿童叙事能力分数。将各维度分数输入电脑,利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对三项评价任务的总得分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发现,“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t(47)=9.72,p
5.形成了简单有效的低段语文教学课型
实验根据低段儿童学习语文规律,建构了“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认汉字”“听儿歌―背儿歌―读儿歌―认汉字”“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认汉字”等有利于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完成识字教学任务的语文教学课型。教师们普遍反映,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目标任务明确,教学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课堂教学中大量时间都用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时间都大大压缩了。语文课“以学生为本”“把时间还给学生”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真正转变成为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使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现实。
课程改革重点篇2
课程改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编写了新版的初中历史教材,方便了初中历史老师和学生对历史的研究和学习。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要将重点放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进一步研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科学的新理念,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
一、关于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概述
(一)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内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内容,就是以人教版教育教学的大纲为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不断学习掌握和积累过程。使学生积少成多,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转变;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取,热爱历史课堂教学,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进程。在教学的方法上采用开放式、参与式、启发式、合作式、小组讨论式等新的教学理念。
(二)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发展进程。课程改革视阈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将传统教学中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疲劳备战等方法割舍掉,改为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寓教于乐,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加强对学生自身素质教育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操,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有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二、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方法创新的基本思路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就是运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思路,使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课程改革视阈下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将这一点牢牢的掌握,围绕这一点开展工作,将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内容紧密结合,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一)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教学过程互动
新时期课程改革以来,运用人教版教学大纲,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增强学生主体地位意识,主动的进行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历史课堂中与历史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占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灌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开阔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极大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历史的演变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二)推进启发式教学,开发学生历史思维
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人教版教学特点的具体表现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中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加强提问的方式和水平,将问题设计的恰如其分,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课前和欲望,难度不要太大,大多数学生都可以作答,具有发展研究的意义。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起到了开发学生想象思维的目的,使学生养成分辨是非的能力,拥有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三)凸显问题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新时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以人教版教学大纲为中心展开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这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教学理念相一致,鼓励学生多问、多想、多思。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思路,将问题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中来,核心思想是以问题参与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思考。在这个参与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心,增强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是认真贯彻和落实人教版的历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历史课堂的生动有趣性,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正确的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发展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新宇.课程改革下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新认识[J].历史教学,2005,(03).
课程改革重点篇3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课堂;教学重点
【中图分类号】G633.51
一、引言
所有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都会首先划分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无论任何单一的学科尽管在课本都归纳了需要讲述的知识,但因为知识的广阔性,仅仅靠课本的归纳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现今的初中历史,主要存在教学任务繁重和教学课时较少的两大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的要点和教学的顺序,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教学目的为重点。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教学措施
随着新课改逐渐普及到初中教学课堂之中,各个学科在教学课堂中都展现出了全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价值,对学生的培养也从先前单一的应试能够逐渐向向全方位发展。历史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中尤为突出。现今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确定教学目标,在确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以教学任务为基础,对学生的历史知识进行培养,加强学生自身的历史思想教育,让学生在通过课堂教学之后能够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树立起教学观念,对学生自身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摸清学生的学习动向,将正确的学历方法教授给学生。教师应该避免从传统的知识层面中确立历史教学的重点,往往从知识层面中确立历史教学的重点都会忽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缺乏可靠性,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教学目的和学生自身的历史知识培养却没有从根本上落实。
三、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性质
在新课改推行四年之后,教师要对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有新的认识,要对历史教学的“课程”性进行重视,新认识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因此确立起了三维教学要求,并对教学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得教学过程中能够更系统化更条理化。明确的提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教学方法,也以此作为了新的教学目标,并将思想和政治层面的教育最大限度的拓宽,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也能够更明确;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将自身的历史知识和自我能力进行提高,学会如何去做人。以此也能够拓将历史教学的目的最大限度的拓宽,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完善,使得历史教学在全面发挥的过程中能够具有更加明确的方向,为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此,以科学系统的眼观看待现今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已经明确的作为了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而学生自身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则是教学活动要求的中的关键。从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品德来看,能够激发出学生的自身的情感,使得学生的价值观能够以此快速形成,也能够以此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在新课改之后,在确立教学重点的过程中已经具有了更加广阔的确立范围,不能够将教学中点在局限于知识层面中,考虑过程中应该结合更多的角度进行。在确立教学目标之前应该有可靠的依据,在确立过程中都会以新的课程的标准来作为依据,教学的重点也不能够脱离课程标准的实际。
以人教版教材中七年级上册中《三国鼎立》课程为实例分析,文中主要对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确立教学目标择可以根据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赤壁之战的关系来确定,这是大多数的教师惯用的方式,无疑这种思考方式有自身的道理,本课的教学目标也能够以此达到。但新课改下的教学重点应该结合学生自身能力培养进行,教学重点在确立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更多的角度进行。首先要让学生对三国鼎立形成的局面进行充分的了解,要让他们能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确立教学重点的过程中应该尝试从过程中着手进行。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之后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讨论,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画出形成图,将三国鼎立的局势反应出来,并让学生对自身画出的形成图进行备注和说明。选取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示意图进行讲述,然后教师才将正确的形成过程讲述出来,让学生明白自身理解的问题所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更加牢固。
四、结束语
新课改的贯彻和落实使得教师的自身教学能力有了充分的展现,在进行教学创新的过程中也能够以此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来确立教学的目标,确立教学重点的过程中要结合多方面进行,再使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的重点进行突出,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有更充分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郑瑶.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B,2011,(12):35-35.
[2]林丽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
[3]胡金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
课程改革重点篇4
关键词:高中课程发展历史 必要性 困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06-02
1 我国高中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的发展状况,可以说是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在改革中向前发展。从整体上看,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中60多年间大致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建国初期,大约在1949年至1952年,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主要是破旧立新,其方针是“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期间,先后颁布了《中学暂行教学学计划(草案)》《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等文件,对中学课程的设置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取消了旧中国的“公民、军训、党义”等课程,新设了政治课;规定了中学开设的必修课程,但不设选修课;除各科应贯彻政治思想教育外,高中各学年仍设政治科目,以期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全国统一,所用的教学计划与教材全国通用。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主要是1953年至1957年初。为适应政治形式变化和经济发展需要,于1953年3月颁布实行《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1954年至1957年又分别颁布了一些教学计划。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学课程体系,有计划地修订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等,对普通高中课程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第三次高中课程改革主要在1958年至1963年。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主要是为了响应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的指示,这次课程改革经历了调整时期、大跃进时期及调整与反思时期。调整时期(1957―1958)强调知识教学和劳动教学有机地结合,完成中学肩负的“双基”任务;大跃进时期改革(1958―1960)的主题是缩短学制年限、精简课程,把基础教育的学制压缩到10年,随意对原有课程进行删减和合并,随便停课搞运动。调整与反思时期(1961―1963)主要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为指导对中学课程进行改革,制定并颁布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起草并编写了第四套全国通用教材。
第四次课程改革可以说是“半途而废的课程改革”,主要发生在1964年至1966年。1964年初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课程、教学方法都要改,随后又作出“课程可以砍掉三分之一”的批示,根据这些指示,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但是这次改革没有进行多久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课改被迫中止。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进入了“拨乱反正”时期,高中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改革,以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为起点,开始了第五次课程改革。这次课改规定了学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了第五套教材。
19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主要适用于重点中学和条件较好的中学),以及《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主要适用于尚未过渡为六年制的重点中学和条件比较好的中学),第六次课程改革开始。这次改革有几个重要内容:在课程类型上,高中开设了选修课;在课程门类上,开设了包括选修课与劳动技术课在内的十二门课,恢复了以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结构;在各科课时比例上,延续了建国后重理轻文的倾向。
经过第六次课程改革,高中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以必修课程为主,必修课程又以学科课程为主,主要是为升学而设置。在实施中也不尽如人意,高中选修课比例太少,又无限制性规定,出现了许多学校并未执行的情况。第六次课程改革主要针对重点中学和条件较好的中学,使中学资源差距拉大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国家教委开展了对“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研究与试验”,1990年又颁发了《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作为过渡性教学计划,1996年3月又正式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试验)》,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2000年再次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这就是第七次高中课程改革。经过这次改革,高中的课程结构得到了优化,在学生学习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限定选修学科和任意选修学科,在学科课程之外,增设活动课程、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课程改革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历次课程改革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政治因素的指导和制约,带有较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这个特点在前几次课改体现得尤其明显,很多情况下体现的是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其次,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有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应当怎么解决等,这都需要课程理论作为支撑,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缺乏科学的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理论的指导,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吸收我国以往课程改革的经验并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与比较研究,高中课程改革在小学、初中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开始拉开帷幕,即第八次课程改革。2004年秋季包括广东、海南、宁夏、山东在内的全国四个省区开始在高中阶段进行课程改革试验,2005年江苏省的高中阶段也已进入课程改革,福建、浙江、安徽、辽宁和天津于2006年进入高中新课改,随后,其他各省份和地区相继进入高中新课改。
2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从前文中可以看出,以往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而新世纪以来我们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行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无疑是必要的。
首先,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化、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教育工作的重心,已不再是教给学生固定的系统知识,而是坚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塑造具有丰富内涵的自由人格。这就必然要建立起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课程体系,以使学生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高中课程改革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
其次,高中新课程改革是顺应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的要求。19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启动了全国性的大规模教育改革,从而构成了一种直至今天仍不断升级与深化的大规模教育改革的全球浪潮,其中课程改革尤为此次变革浪潮的重心所在。英国、芬兰、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之中,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包括高中新课改)可以视为中国对这次全球性的大规模教育改革的回应。
3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几大困境
3.1 高考与新课改的不相适应
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念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要求的。据媒体报道,通过对全国246位校长进行调查发现,78.33%的校长认为目前推进素质教育最大的难题是高考。7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还不能与高考进行实质性的挂钩,高考考试科目和内容还不能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容易导致“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尴尬局面,高中教育陷入应试教育泥潭的现象不仅得不到改观,反而在新课改和高考的拉扯中陷入更为两难的境地。
3.2 文化传统、心理定势与新课改的不相适应
新课程改革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它必然以社会现实作为土壤,包括一定的经济、政治、科技,还包括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土壤,社会文化和心理将影响着课程改革的信念、方法、途径以及难度和成效。而在我国当前的高中新课改中,显而易见的还存在文化传统、社会心理与新课改不相适应的问题。首先是“应试教育”的文化传统。“应试教育”在我国有上千年的传统,其最大弊端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为考试服务,把学生当成储存知识的容器,把知识传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无疑,它与高中新课改的初衷是相悖的,给新课改带来的负面作用却是巨大的而且是长期的,短期之内难以扭转。其次是人们“功利主义”的社会心理。不知从何时起,教育与金钱、职业、地位、权势建立起了稳固的、强有力的连接,教育在人们的眼中不是为了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是一个“敲门砖”,代表的是今后的收入和地位,应该说,这种功利主义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它确实给高中新课改造成了困境,容易使得课程改革背离原来的理念和初衷,而趋于功利化,流于表面形式。
3.3 “减负”目标未能完成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这也是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从实际实施情况来看,课程改革的愿望和高中教育现实还存在较大反差。对于教师来讲,很多教师反映工作量加大,感到身心疲惫,甚至认为“在新课改中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进行教学了”,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新教科书又与传统教科书存在较大的出入,老师不仅得花时间研究教材还得花时间了解学生对新课程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在课堂教学时不能只是单纯地讲授式教学,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还得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这都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负担不降反升。对于学生而言,“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原来要三年完成的教学内容,现在最短一年、最长一年半就要学完,所以改来改去,反倒是加快了教学速度,增加了学习负担,真是有点吃不消了”成为很多学生共同的心声。8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师生对新课改的厌倦甚至是排斥,如何真正有效地“减负”,是高中新课改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2):18-23.
[2] 关松林.刍议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31-35.
[3] 项贤明.高中课改宜尊重高中的特殊性[N].中国教育报,2012-03-23.
[4] 教育部“新课程实施与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部分部级课程改革实验区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35-39.
[5] 李朝仙.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
[6] 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调研组.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 基于山东省实验区的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1(6):34-35.
[7] 洪性敏.中韩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8]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
[9] 张志勇.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 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J].当代教育科学,2007(21):3-8.
[10] 朱莉琴.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历史变革和现状调查[D].陕西师范大学,2008.
[11] 田建荣,贾锦钰.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J].教育科学研究,2009(3):5-9.
[12] 陈业.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历史、现状与发展路向研究[D].广州大学,2011.
[13] 张立昌.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适应性及其改造的目标―― 基于中、美课程改革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4):68-72.
[14] 郑东辉.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J].教育与职业,2005(13):49-51.
[15] 唐安奎,刘忠珍.高中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教师之友,2005(5):24-26.
[16] 尹弘飚.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课程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3):69-75.
[17] 郝德永.新课程改革: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06,27(5):25-29.
注释
① 柏福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
② 如《1954-1955学年度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授课时数表》《1955-1956学年中学授课时数表》《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等.
③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课程改革重点篇5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今天的会议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即将实施的背景下召开的,是对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一次全面动员和部署,对于巩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改成果,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我市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议结束前,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回顾,进一步坚定做好高中课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年,教育部在全国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省教育厅统一部署,从20*年秋季开始,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中小学全部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区,全面实施新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三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验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实验工作启动平稳,工作扎实,措施得力,抓住了重点和难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课改实验工作普遍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地各校加大教育投入,实施了坚强有力的领导,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有计划、有措施、有保障。
二是精心组织。师资培训工作扎实有效,教育科研工作积极推进,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正在深入开展。
三是构建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提高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力,基本形成了教材和教辅资料编写、审定、选用的良性运行机制。
四是形成氛围。关注、支持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验区和实验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宣传课程改革,社区、家长共同参与新课程建设的氛围逐步建立,课程改革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五是变化喜人。基础教育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享受学习”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真切感受,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教研、培训活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科学考试评价制度开始探索,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综上,几年来,我们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如重视师资培训,重视加强科学研究和专业支持,重视评估监控和交流合作,重视社会宣传和营造氛围等。这些将为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验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进一步转变观念,进一步均衡发展,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课程评价体系,进一步提供保障条件等。但是,我们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毕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高中课改也一定会开好头,起好步,同样取得明显的成效。
二、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高中课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高中课程改革是顺应国际潮流的必然选择
从全球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年教育战略》提出“学生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挑战”。*年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课程教材的改革和实施,实现学生在精神、道德、社会、文化4大方面的发展目标,掌握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方法、解决问题6项基本技能。*从20*年实施新课程方案,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4个方面,即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标新立异、办出特色。我国台湾地区,*年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课程新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着力培养学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表达、分享等10大能力作为教育培养的具体目标。一些有远见的国家和地区,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认真推行。
(二)高中课程改革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客观要求
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来看,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只有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素质教育的推进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年1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和同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20*年,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工作进行了布署;20*年5月,省教育厅下发《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今年9月起,全省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此期间,为了确保高中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20*年全国课程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后,我市已经提前开始工作,成立了市和各辖市区、部委办局分管领导担任小组成员的*市高中课改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我市高中课改工作;同时,市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市普通高中课改实验方案》、《*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省常中等5所学校全面启动高中课改试点工作,为即将进行的全省高中课改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三)高中课程改革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机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1.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全社会都在讲科学发展。什么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科学发展。教育系统怎样科学发展?应该认识到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要坚持科学发展,就要坚持课程改革;要坚持内涵发展,就要坚持课程改革;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坚持课程改革。
2.课程改革是一次重要机遇。有的校长说,我想实施素质教育,苦于没有机遇,而现在课程改革就提供了这样的机遇。叶澜教授在*二实小搞的新基础教育很不容易,原因在于它是一个学校在做。即使有几个学校在做,没有大环境的支撑也很难。但是,从今秋起,全省所有高中都进入课改实验区,小学四个年级,初中第二轮启动课改,这种大环境对于推动高中课程改革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契机。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三年实施的基础上从事高中课改,我们应该确立机遇意识,把实施高中课改作为高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3.课程改革是一个重要载体。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在研究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问题时,都离不开课程改革这个载体。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高中课改的方向,坚持课改不动摇。
(四)高中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一场关键的、深刻的、系统的革命
课程改革是一场改革教育系统制度、运行、思维和评价方式的关键的、深刻的、系统的革命。
从课程目标来看,以前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今后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从课程管理来看,高中课改实施以后,今后的课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教师要负责指导学生的选修和选班。同时,不但要努力挖掘、开发校内资源,还要建设、整合和利用校外资源;另外,要有效利用互联网的健康资源,切实为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从组织方式来看,课程改革实施后,原有的教学组织管理要打破。从高二起,将要实行“走班制”,就是学生背着书包找课堂;还要实行“学分制”,每个学生由于兴趣爱好不同,选择不同,将拥有一张有别于他人的课表;考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学分要求,但只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就能毕业;高中课改如果真正实施到位,延续数百年的班级制、学年制的历史将要改写。
从课程评价来看,新课程重视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和开放评价。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行为等轨迹;评价不仅局限于知识层面,还涉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有教师评价,还有学生互评、社会评价,考试评价中不仅有学业成绩,还有综合素质测试。
从队伍建设来看,由于实行模块式教学和学生自主选课,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校的教师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新课程要求,一所高中要开设数十至上百门选修课,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学生有需求,学校就必须开设相关课程,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教师队伍目前还很难完全适应,新课改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装备保障来看,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的实验室、图书馆、电教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高中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但不允许失败,因为它牵涉到高中学生的每一个家庭;高中课改可以逐步推进,逐年提高水平,但学生没有机会再来;一个高中校,高二、高三老课程,高一新课程,任务繁重;新高一三年以后是否参加新高考,老师们疑惑不少,顾虑很多;高中课改是一次机遇,锻炼队伍,更新观念,脱胎换骨彻底革命,但同时也是一次严峻考验,更是一次重新洗牌的严峻挑战,必须认真对待,认真思考,及早筹划,及早启动。
三、明确目标,进一步提高高中课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年及今后一阶段,我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新体系,为建设教育强市、推进“两个率先”提供有力支撑。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抓住四大重点。一是重点加强学习和培训。普通高中教师是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具体实施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科研部门和师资培训部门的资源,认真组织教育管理人员和广大校长、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积极参与省、市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努力将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结合起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培训,真正实现“全面培训、全员培训、全程培训”的目标,使高中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与高中课改得到同步提高。二是重点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三星级以上学校要开设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选修课,形成优质的学校课程和研究性学习项目;要高度重视新开设的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好职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实习基地作用,使学分制和选课制有序推进,取得成效。三是重点探索新课程管理机制。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校长是学校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组建各学科课程小组,认真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探索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的、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管理新机制。四是重点推动学校主动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围绕服务课改,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帮助学校自主发展,增强活力;学校要将高中课改纳入三年发展规划,既实事求是又勇于探索,努力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
二要密切关注农村地区高中课程改革。要对农村高中的办学条件及队伍现状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努力加大对农村高中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大力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城市地区条件好的高中要帮助扶持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高中,通过联合开发、共享资源、互聘教师、互认学分等形式,支持农村高中的课程改革,确保全市高中教学质量稳步取得提高。
三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高中课改,认识上要到位,培训上要抓紧,措施上要严密,步骤上要慎重,确保高中课改健康地扎实地推向前进,以求实效。
四、加强领导,扎扎实实地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要加强领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事情,它涉及经费投入、硬件保障、队伍准备、资源整合、环境氛围等,需要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和各辖市区都要成立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政府牵头,各部门参与,定期研究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把课程改革摆上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作为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具体措施来抓紧抓好。
二要各司其职。教育部门要将高中课改工作作为当地教育工作的重点工作,仔细思考、认真谋划、具体部署,迅速抓上手,出实效。各校校长是高中课改的第一责任人,要深入课堂,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争取对高中课改的发言权和掌握领导的主动权;发展和改革委要把高中课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来研究;财政部门要把高中课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课改专项经费,确保教师培训和必要的实验基础条件;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课改的形势要求,合理核定高中教职工编制,加强编制管理;物价部门要加强高中收费的核定与管理;新闻媒体等要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高中课改的良好氛围;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职责,对高中课改给予支持,作出努力。
三要强化监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团要建立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专项督导制度,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纳入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和对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体系,强化对各地新课程实验进展情况的监管;要加强对基层实施新课程的调查研究,确定定点联系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要定期组织课程改革的工作交流,树立典型,激励先进,推动本地区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四要扩大宣传。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涉及面广、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通过新闻媒体、宣传阵地、家长学校、家长会等途径,向社会和家长宣传新课程的特点、任务、意义和价值,认真听取家长和社区对实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争取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充分利用和挖掘课程改革所需要的社区课程资源,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网络体系,努力形成领导重视、群众理解、社会支持的良好环境,确保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各项目标的实现。
课程改革重点篇6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今天的会议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即将实施的背景下召开的,是对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一次全面动员和部署,对于巩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改成果,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我市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结束前,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回顾,进一步坚定做好高中课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年,教育部在全国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省教育厅统一部署,从20**年秋季开始,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中小学全部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区,全面实施新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三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验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实验工作启动平稳,工作扎实,措施得力,抓住了重点和难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课改实验工作普遍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地各校加大教育投入,实施了坚强有力的领导,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有计划、有措施、有保障。
二是精心组织。师资培训工作扎实有效,教育科研工作积极推进,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正在深入开展。
三是构建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治理体系初步形成,提高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治理能力,基本形成了教材和教辅资料编写、审定、选用的良性运行机制。
四是形成氛围。关注、支持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验区和实验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宣传课程改革,社区、家长共同参与新课程建设的氛围逐步建立,课程改革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五是变化喜人。基础教育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享受学习”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真切感受,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教研、培训活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科学考试评价制度开始探索,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综上,几年来,我们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如重视师资培训,重视加强科学研究和专业支持,重视评估监控和交流合作,重视社会宣传和营造氛围等。这些将为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熟悉到,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验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进一步转变观念,进一步均衡发展,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课程评价体系,进一步提供保障条件等。但是,我们究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究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高中课改也一定会开好头,起好步,同样取得明显的成效。
二、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高中课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高中课程改革是顺应国际潮流的必然选择
从全球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美国《**年教育战略》提出“学生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挑战”。英国1999年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课程教材的改革和实施,实现学生在精神、道德、社会、文化4大方面的发展目标,把握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方法、解决问题6项基本技能。日本从20**年实施新课程方案,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4个方面,即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把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标新立异、办出特色。我国台湾地区,**年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课程新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着力培养学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表达、分享等10大能力作为教育培养的具体目标。一些有远见的国家和地区,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认真推行。
(二)高中课程改革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客观要求
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来看,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要害环节。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只有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素质教育的推进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和同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20**年,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工作进行了布署;20**年5月,省教育厅下发《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今年9月起,全省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此期间,为了确保高中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20**年全国课程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后,我市已经提前开始工作,成立了市和各辖市区、部委办局分管领导担任小组成员的常州市高中课改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我市高中课改工作;同时,市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常州市普通高中课改实验方案》、《常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省常中等5所学校全面启动高中课改试点工作,为即将进行的全省高中课改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三)高中课程改革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机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1.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全社会都在讲科学发展。什么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科学发展。教育系统怎样科学发展?应该熟悉到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要坚持科学发展,就要坚持课程改革;要坚持内涵发展,就要坚持课程改革;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坚持课程改革。
2.课程改革是一次重要机
课程改革重点范文
本文2023-11-16 18:07:43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