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的收获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16 18:07:51浏览:580

研究性学习的收获

研究性学习的收获篇1

高中美术自主学习教学实践高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能力、记忆力、观察力和自控力都进入了一生的鼎盛时期,教师应该放心让其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在不断探索研究中培养起学习兴趣使其热爱学习。高中研究性学习近几年才刚刚兴起,大部分学校美术学科的老师也同其他学科的老师一样,学生选定其为课题指导法老师时,由于其经验不是很丰富,都会感到茫然,但是有了前几年新课程实验改革的铺垫,在这一站的指导教学过程中不至于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美术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分析

1.美术研究性活动的选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中要求“研究性学习”其为学生们“学习活动”的一种形式,它并不是少数英才生的专利,也不是科学院院士的国家高精尖课题的“科学前沿的创造”。他的选题要贴近生活实践,要富有趣味使人主动参与,并且选题阶段就要显示出学生们的集体智慧。

美术研究性学习要求的不是个人的提高而是团体素质的提高,所以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孩子们集思广益发挥团体力量,共同达成目标的过程,只要确定好课题学生们研究性学习活动也就成功一半了。学生们在美术学科范围内选题教师一定要做好把关者,千万不要把范围定的过大,过宽。例如曾指导过的高一学生,学生们对雕塑感兴趣,并列举了选择课题的理由:特别喜欢雕塑作品;从小到大见到的雕塑作品大都是图片,想感受一下实物所带来的精神与视觉的冲击;进一步了解雕塑的相关情况。

帮助学生审题时发现,如果单纯从“雕塑”着手范围太大,就“雕塑”这个框架没有一两年根本填不满,如果从网络上看还是没有现场观看的视觉冲击效果,但要想现场观看还需计划才可实施……经过同学们开会讨论决定,把范围缩小到我们身边环境,活动主题《城市雕塑与我们周围环境调查研讨》便确定了,这次活动所观赏的雕塑就在我们身边,既方便又亲切,并且活动不会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及休息,更重要的是雕塑作品的作者大多生活在这座城市,方便联系与学生交流。

2.美术研究性活动的管理

学生在高中阶段选择美术研究性学习,大部分是因为小时候有过美术方面的理想,但随着课业的加重放弃了,可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却不会削减。某届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共同选择了“美术”这一研究课题,我告诫他们课题太大会影响结题,但他们讨论之后还是坚持选此课题,他们坚持己见,迎难而上,我想经过他们共同的研究与学习他们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都知道美术这个学科其教育功能性在于对学生“道德”“修养”方面的辅佐。

教师帮助学生确定选题时要针对学生的能力不同及年级高低不同灵活选定,要照顾到小组中的所有成员使其都能积极参与,并让学生的特长有所发挥。研究性活动主角是学生,其本着培养孩子自理自主能力社会适应力及意志力的思想所以教师不要包办会使学生依赖,只要做引导者,协助者。在活动中我始终是跟踪者、引导者、协调者及陪伴者,美术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们得到了主动、活泼、生动的发展,使其学会生活、学习及做人,学生们的收获也是我的收获、我们在活动过程收集的资料为今后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师生交流评价等活动的影响分析

美术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制定,影响着美术探究活动的成败。其目标制定应针对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天赋好的个别人,其是实践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一堂美术技法课;主要考虑的是思想上的收获与学习,而不是智商美术技法的高低;是一组成员美术学习与社会实践收获。而不是个别人美术技法上的收获。

计划活动首先步骤明确,目标清晰教师在活动过程加强指导,不要紧盯结果。学生要经过探究学习实践的过程经过思维多样化认识,情感态度升华,才会得出扎实的结论。例如前面所提的做《城市雕塑与我们周围环境调查研讨》的美术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的学生,在活动开始研究交通工具安全性和观赏雕塑方便性时,我提出全程乘坐公交车,他们提出反驳意见:按雕塑点分布安排交通工具,分散的雕塑点乘公交车;雕塑较为集中的坐公交车费时费钱;有一路段人行道宽敞可骑自行车,自行车停走自如,方便停走拍照。

最后实践证明学生是对的,在一次观赏完沿湖雕塑后,回来的路上一同欣赏了沿湖风景美不胜收。假如我坚持己见又如何看到如此美的一幕。雕塑与环境的美,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美,尽在我们的眼底。通过这站的活动之后。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顺畅。

在调查实践活动中,资料收集学生们主要通过记录和摄影形式。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教会他们如何对收集到的资料分类,使之系统化便于以后操作。在访问大学美术教授及社会上一些美术人员他们对美术理想的看法,学生们用笔记本记录和相机拍摄获取信息,把听到的和发生的记录下来,这些都是平时美术书上达不到的。活动中教师应做到注意小节,动员所有学生参加,让其大胆发表意见踊跃发言从而促进他们成长。

三、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活动当中的实践所产生的影响分析

研究性学习提倡的是开放性教学,边走边教,边走边学,改变了以往教室教学的概念。学生们从教室里走出来,更轻松愉悦的学习还可以放眼看生活、看社会,虽然迈出的是一小步,却收益良多。通过美术研究性学习活动,收益良多,看到了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不再代言真理,而成为学习活动的指引者,参与者及启发者。对教师的要求要比单纯在课堂上讲课要求高,要求教师不但要把握全局还要深入细节,要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是某个人或自己,对教师素质也有较高要求,许多把握不准及回答不出的问题可以请教专家,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的机会,也给教师提高知识面的机会。并且会让学生收获在校园美术课所学不到和感触不到。学生们在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必须运用自己的头脑去吸收精神营养去思考,这是别人无法弥补或替代的,即使教师也不行。

参考文献:

[1]张峰,新课程与新教学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研究性学习的收获篇2

一、在小学开设研究性学习启蒙教育的可行性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霍益萍教授是这样定义的:“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这一定义,可知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这就难免让一些人产生一种疑惑:这门全新的课程在高中开设尚有很大难度,何况是小学了,能行吗?这就提出了在小学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可行性问题。

经过两年来在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实践,我认为是可行的。首先,可行性的前提是其必要性。21世纪的时代特征是数字化、全球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焦点就在于使青少年一代具备采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索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培养这些能力就必须寻求新的课程形态和新的学习方式。其次,其可行性的基础是小学生具有研究性学习的潜能。儿童进入小学,逐步掌握读、写、算基本知识技能,增加间接的知识经验,学会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逻辑判断和推理、论证,书面言语和逻辑思维能力获得发展,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和品质也形成和发展起来。这些都为小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第三,其可行性的把握是其课程目标的层次化。基础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1.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这些目标虽然还没有细化到各个学段,但是毫无疑问,它必然因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能力、阅历诸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层次性。

二、把研究性学习作为课题确定下来

承认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并不排除这门课程实施的难度。小学生掌握的知识毕竟是最基础的,其中低年级学生则刚跨入知识的殿堂;他们对自然、社会、生活了解甚少;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他们好奇心强,想像力强,但意志脆弱;他们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依赖性仍然很大。这是在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困难的一面。

根据小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潜能与困难,我在课程实施中非常重视选题工作。选题,对于开展这门课程是至关重要的。其理由有二:其一,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问题选得好不好,往往决定着一个研究项目的成败:其二,选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起点。我就是要在选题阶段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两年多的研究性学习给我们师生的收获是以往的教学过程所不可比的,它使我看到了这种崭新的学习方式的巨大生命力和它焕发出来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生命力。尽管至今没有人提供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实施起来觉得无所凭借,但我相信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我的探索是有益的。我只要走下去,“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三、让每个学生获得研究性学习体验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它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初步学会研究方法,在实践中获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重在学生亲历实践过程,才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根本。鉴于二三年级小学生知识欠缺、能力薄弱、阅历不多的实际情况,我在指导上坚持"力所能及、方法简易、就近取材"三条原则。所谓"力所能及"就是课题小而具体,没有太大难度,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做得来。所谓"方法简易"就是把一些研究方法化简,让学生粗知,做中感受。

重在实践,就要让学生切实投入课题研究全过程。开展实验以来,我发动学生人人参与;选择课题,人人动脑;课题实施,人人行动;展示成果,人人讲述。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同学们都认真参与课题研究,或询问父母,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或亲身实验,或深入观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解决问题。例如:三年级学生研究“观察水”课题,同学们采用了在家咨询家长,在学校咨询老师和同学,上网查询,查阅相关资料等研究方法,进一步的了解了不同形态的水。

四、多样化展示学习成果

通过呈现和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的能力,还能感受课题研究的所有步骤,共享研究成果,分享收获的喜悦,并能自觉地融入自然和社会,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正因为如此,每项课题我们都重视成果汇报。对于这些小学低年级学生,我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和汇报成果。例如:展示“吃”课题成果时,有编儿歌、演小品、剪贴、画画、做一做等多种形式。展示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集思广益,从几种方法中选出一种,看哪种方法最受孩子们喜欢。这样的展示活动使学生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生活。由于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因而学生呈现研究成果的自由度和兴趣明显提高。从成果展示中,我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课题研究中不但学会学习,而且在感悟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研究性学习的收获篇3

一、行动指导:“自主”与“引导”相结合。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可遵循“亲历实践、深度研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的规划和组织能力的过程。四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年龄段,为此,他们会想出很多成人意想不到的“点子”,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有限,所以常常会碰到想像与现实脱节的现象,由此给学生的研究造成一定的障碍。所以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地发挥指导作用:第一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选题方案的指导:第二是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第三是指导课题组进行交流和总结,不断激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进行自主研究学习;第四是指导课题组协调进行各项工作。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第五是指导阶段内对研究成果的评价,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和变化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

二、汇报交流:“获得研究的量”与“提高研究的质”相结合。当研究接近尾声时,既是学生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的时候,也是体现学生阶段研究成果的时候,为了使各研究小组能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研究成果,我们选择了“写研究报告――制作手抄报――自由展示”的模式进行。

1.研究报告。指导学生按一定要求撰写研究报告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项目标任务,如何让四年级的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采取了四步法进行:(1)交流――让孩子将研究中自己的发现与收获在组内交流;(2)提取――在小组成员说的基础上,提取主要的发现与收获;(3)组稿――请小组中能力强的学生。将发现与收获串联起来。组成研究报告初稿;(4)审阅――由教师对学生的初稿进行审阅,最后定稿,学生将研究报告写到表格上。

2.制作手抄报。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会有许多收获与感想,光凭一份研究报告或小论文,常常不能表达学生的研究成果与价值,而让学生将所有的资料都进行展示又常常抓不住重点,为此,我们选择了手抄报的形式。这样,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小组各成员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3.自由展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表达的方式除了以上两种外,还有多种方式,例如:实物展示、图片资料展示、小论文、观察日记、实验演示、文艺小品、辩论会,等等。在这些展示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实物等加以整理进行,也可以根据研究的成果进行设计、编排成有情节的剧目进行。多种方式有效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组织力、创造力、表演力、语言表达能力。

让孩子们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学生有始有终地完成研究性学习项目的任务,充分体现了“快乐研究”的内涵。

三、体会反思:“成果共享”与“评价多元”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也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不但学会了理解和宽容、赞美与分享,而且学会了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成果共享。评价的多元化,不但表现在评价的主体上,评价者可以是学生小组、可以是学生个人、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有关的社区、企业、校外辅导员或相关部门。还表现在评价的方式的多元,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最终还要统筹管理注重评价的整体性。

研究性学习的收获篇4

自五月份开始,草场地中学研究性学习社团的《趣味英语知多少》课题已经开展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在同学们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节阶段性成果汇报课,是对两个月来学生们研究成果的一个很好的阶段性总结,也为下一步课题的进行打下良好的研究基础。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当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们的多元智能,为学习其他各学科打下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良好基础。本节课主要是对学生们多元智能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检验和总结。

1.活动背景

北京市草场地中学是朝阳区一所典型的农村校,生源绝大部分是打工子弟。学生英语学科基础普遍薄弱,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极度缺乏英语学习兴趣。我所带的初二(三)班,在开学伊始,能够写全26个字母的同学才不足三分之一。

初一下学期不久,在课堂上讲解一篇阅读理解时,有一个短语是"black tea",我解释说这里不能翻译成"黑茶",而是"红茶"的意思。不久,又在阅读理解题里碰到"a big dinner",不能直译为"一顿大餐",而是"一顿丰盛的晚餐"……在断断续续的出现这些有趣的知识点后,我发现:包括平素最不爱学英语的孩子,也对老师的解释产生了兴趣。

而本人早在2008年5月,就参加了朝阳分院第一批的研究性学习班并敏锐地意识到: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完全可以带着他们进行一项英语学科的研究。于是,在一个午自习的时间,我通过问卷调查,初步确定了本研究的主题"趣味英语知多少"。

在确定了选题后,我们利用学校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但是只找到一本和研学相关的书。之后,我们又去了北京图书大厦和国家图书馆,这些都为我们研学的顺利进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主题活动描述

本次《趣味英语知多少》研究性学习阶段性成果汇报包括:小组研学成果展示、抢答互动环节、学生感言、教师感言和答辩部分。其中小组研学成果展示占整堂课的三分之二时间,抢答互动环节有学生自备的奖品(各色糖果),最后评选出最佳研学小组,并由领导和家长代表颁发奖品。另外,为了鼓励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每一个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同学都将获得纪念奖。

3.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向全班同学展示《趣味英语知多少》研究性学习小组的阶段性研学成果,并加强了对主持人和演讲者非智力因素的锻炼,也是对整个研学小组全体成员综合素质的考核和检验。

4.活动准备

(1)同学们对PPT的制作精益求精,不放过一点瑕疵,力求完美;(2)所有研学小组成员在阶段性研学成果展示课之前,都全力以赴;(3)事先发送了老师邀请函和家长邀请函,邀请了学校领导、其他老师和家长到现场进行观摩知。

5.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主持人导入课题展示(2)巧乐记小组展示(3)缤纷世界小组展示(4)快乐列车小组展示(5)抢答互动环节(6)学生感言和教师感言(7)评审答辩环节(8)评奖和颁奖(9)阶段性研学成果展示结束语

6.延伸与拓展

随着《趣味英语知多少》研究性学习成果阶段性展示的进行,进一步促进了同学们和老师对研学活动的了解和反思。同学们计划以后将继续丰富和物化我们的研学成果。在反复观摩阶段性研学成果展示录像课的基础上,为我们最终的课题结题报告做准备,并着手《趣味英语知多少》小册子的制作和出版。

7.教师反思

本次活动是北京市草场地中学的第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也是本人接触研究性学习以来的第一次指导学生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尽心尽力地投入,整个过程基本顺利,活动收获很大,感悟也很多!

7.1 活动设计的主要优点和特色:

(1)紧密契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推动和促进了学生对英语学科的认识和了解;(2)很好地发展了同学们的收集文献和整合材料的能力;(3)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4)整个活动获得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得以顺利结题;(5)同时,也获得了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并热情地参与到结题活动中来。

7.2 活动设计的困惑与问题:(1)对于如何确立研究性学习主题不能很好地把握;(2)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无法找人请教和协商,只能自己摸索前进;(3)同学们除了学科基础薄弱外,还存在很多其他非智力因素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

8.学生研究成果(感受)

通过参加《趣味英语知多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有能力上的提高。不仅很好地发展了心智,更锻炼了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在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之后,同学仍旧意犹未尽,很关心下一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什么时候开始,其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为同学们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基础。

现摘抄几篇学生的日记如下:

"到了北京图书大厦后,同学们的目标有了,精神也重新振奋了!同学们为了目标不顾疲劳,一直在四处查阅着资料,这种精神真是好呀!"

"今天,过得很充实,有不少的收获呢!"

"老师认为:内容是都蛮好的,但不适合我们小组的课题"趣味英语记单词",所以,就都被删掉了。只能留给其他小组了,没关系哈!就当我们是个铺路人!"

"同学们都在牺牲课余的时间,来全心全意的投入这件事,希望明天,我们的努力,能够得到老师们,家长们,和同学们的认可!为了明天,继续努力吧!fighting!"

"我相信,我们最终可以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作品的!"

"到了最后,我们最终的劳动成果诞生啦!"

"最后,我们获得了小组第一名!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在背后所付出的,才有了这些收获的!如果,再有第二次的话,那么,我会把我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的!

"我非常愿意继续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

读着同学们跃动的想法,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这两个月的辛苦没有丝毫浪费,全都转变成了学生的进步和初步阶段性的研学成果。

研究性学习的收获篇5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0—0058—01

研究性学习已被明确纳入必修课,但由于观念、方法、师资等方面的原因,不少师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还很模糊。笔者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对我省高中课改调研资料的学习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自己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一、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活动

从结构上看,“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偏正短语,形式是探究,实质是学习。虽然学者们对研究性学习有多种理解,但作为中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学习探究的方法,经历探究的过程,通过对探究过程的体验,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并以研究过程为依托获取知识,提高探究能力。要认识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还要认识到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探究活动。究其特点而言,可以概括为“三个重视”:重视研究的过程,重视实践,重视经验。

研究性学习有别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重在“研究”,其价值体现在研究结果上。而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所经历的探究过程和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上。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走出课堂和教材,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情境中通过调查、考查、访问、测量、实验等活动收集材料与信息,收获最直接的经验。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三个阶段

研究性学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总结反思阶段。

1.在问题情境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探究课题,制订活动方案。对于一名高一新生来说,对研究性学习还很困惑,学校教研部门应通过专题讲座进行培训,通过优秀案例和典型问题帮助他们认识课程目标。而本阶段的核心是确定探究课题,先是学校课程委员会要提供若干活动主题或课题供学生选择参考,学生经过思考参考选题后,还可以自己提出课题,然后学校课程委员会再对所有的课题进行筛选和审核,最后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协商确定小组课题。课题确定后,探究小组就要着手制订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认真填写《课程探究方案表》。

2.在实践体验阶段,要特别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性,“实践”和“体验”已经说明了探究主体的不可取代性。学习是学生进行脑力劳动的过程,是探究性活动,其核心是思考,即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机。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是一种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效模式。研究小组要按照探究方案,搜集和分析文字信息资料,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和归纳资料,并判断信息价值。在本阶段一定要做好课题探究的管理工作,学生不熟悉研究性学习,难免在研究过程中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加强过程管理就可以保障探究的可控性。教师要指导学生记录课题探究过程中的认识、体验与反思,探究过程也是一个记录的过程,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对学生以后从事探究工作大有好处。

3.在总结反思阶段,研究小组要将经过实践、探索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书面材料。课题成果的展现形式可以是小报告、小论文、小设计、小发明等。在对成果进行交流、评价时,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自评、互评,要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强调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反思、发展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有助于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气氛。本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规范的结题报告,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在增强自信、凝聚团队精神的同时也要学会欣赏他人。

三、研究性学习要注重成果示范

研究性学习的收获篇6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农村学校;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31-01

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教育改革把培养创新人才列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研究性学习因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较传统学习方式有明显优势,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作者长期在农村初中尝试实施研究性学习,下面就此进行相关探讨。

一、脚踏实地,激发兴趣,精选题

良好的选题,是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的基础。考虑到农村学校的实际,对于初次接触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教师开课题,学生选课题”的形式是可以接受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选题不能离学生的知识面太远,也不能对硬件要求太高,否则学生不敢选,教师无把握指导,学校难以组织所需资源,研究性学习就难以开展。什么样的课题是“合适”的课题呢?某信息技术教师开设的“计算机动画制作方法研究”课题,实事求是地讲,并无特别出彩之处,却不失为切合农村学校实际的优良课题。首先,该课题源于课本,研究起点距离学生的知识面水平很近,信息技术教材中有相关内容。其次,该课题有较广的研究空间,课本只是简单介绍,深层次的制作方法正可以让学生去研究。再次,该课题对硬件资源要求不高,只需数台基本配置的普通计算机即可,组织这样的教学资源对学校来说应非难事。最后,该课题对中学阶段学生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很多学生觉得计算机动画很“有趣”。兴趣有了,参与研究的热情、克服研究中的困难的勇气也就有了。再如,某校有一条小河穿校而过,河道两边绿化良好,但河水终年黑色。于是,该校地理教师开设“校园水系污染现状分析”课题,指导学生对该水系的污染原因、现状等进行分析。这样的课题贴近学生生活,而调查污染现状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要求也不高,学生很容易研究,得到学生广泛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了精心选择的优良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就可以期待。

二、细化分解,加强引导,促研究

其一,在开题之初,由教师指导学生对所研究的课题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建立分阶段的子目标。这些子目标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切实可行的。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消除初次接触研究性学习的迷茫感,清楚研究的方向,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其二,教师参与研究的全过程,包括从最初的帮助学生建立研究的准备知识体系,提供相关研究资料或提供获取资料的途径,对研究性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和学生共同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等。教师应在不过分干涉、保证学生研究空间的前提下,加强对研究过程进行指导和管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来,并有所收获。

三、走出校门,多方合力,创条件

从实践来看,走出校门,与社会机构加强合作,是解决农村学校教学资源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校园水系污染现状分析”课题研究中,研究小组完成了水系流通状况调查、水系污染来源调查之后,需要对水质现状进行分析,而学校实验室有限的仪器设备难以完成这项研究。于是,学校主动和当地环保部门联系,组织研究小组成员开展“我做一天环境监测员”活动。在环保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了排污口水质样本采集、水质污染成分分析等操作。通过这种形式,把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既解决了研究设备和技术问题,又让学生有了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经验,可谓一举多得。

四、合理区分,差距适当,巧评价

在一些学校,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存在着同质化问题。参加一个研究小组的同学,评价或全部是优秀,或全部是良好,忽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付出和收获的差别,使得认真研究的同学失去成功感,而没有认真参与的同学有了侥幸心理。不难想象,在组织后续研究性学习课程时,更加困难重重。由此可见,合理恰当的评价对推动研究性学习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呢?中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体验研究的过程,培养科学的态度,至于能否得到完善的研究成果,并非是最重要的。因此,当前得到广泛认可的评价原则是“以过程评价为主,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所以,在研究性学习开题之初,就可以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认真撰写研究笔记,每个研究阶段必须要有一篇研究报告,要求有对研究课题的思考、有具体探索的方法和实践过程、有自己初步的结论或成果。通过对研究报告的评审,不难看出学生对研究的投入和收获,再结合具体的研究结果,对学生个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水到渠成。

五、结束语

研究性学习是教科研的新热点,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能力。研究性学习不应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应成为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动力。只要广大农村学校教师勇于探索,努力实践,研究性学习在农村学校也一定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示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刘诚杰.论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和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7(03).

研究性学习的收获篇7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特色发展; 全面发展; 专业化发展

Discuss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study and three "developments"

Wu Xiao-yun

( Hunan Province Xupu County No. 3 school, Xupu Hunan 419315 )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research study and features of the school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learning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research stud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Key words: Research study, Development with characteristic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升学率与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差距很大,学生毕业后,不可能大面积升学。学校教师从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走向体会到,单纯追求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还会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办学的立足点必须转向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家意识到,研究性学习课程会是学校事业有所发展、教师整体素质提升的难得的机遇和切入口。于是,学校全体教师统一认识,从2002年起就将研究性学习正式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并从研究性学习的管理、指导、教师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推行素质教育,特色发展的切入口

研究性学习需要构建一种开放式的学习课堂,我们通过实验比较,认为“自主协作式”的形式比较适合普通高中教育现状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自主协作式”简单来说,就是“全员参与、导师引路、分层达标”。

全员参与。各部门分工合作,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服务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学校教师都有责任担任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的导师,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不得随意拒绝充当课题组的导师。教师一旦当上课题组的导师,就要全面担负起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

导师引路。活动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开展,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担任课题导师,由导师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管理、指导。

分层达标。将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目标分为“起始、基础、提升”三个层次,根据学生实际分别按不同的目标进行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成长过程。“起始”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基础”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目标,着重培养学生思辨与批判性反思能力,初步形成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有效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我们学校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性学习氛围,研究性学习逐步成为我校教育之特色,教育效果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肯定。近年来有《新型小功率白炽灯泡》、《龙庄湾乡金银花粗加工方法及引起的环境污染的调查》、《一都河水体污染及生态修复》等二十多个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在市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等赛事中获奖;教师的《统计图表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等多篇文章在各级刊物上发表,题为《探索研究性学习活动,构建学校教育特色》经验总结参加“湖南学校发展论坛”论文交流并获一等奖;中心教研组在师生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编写的《走进研究性学习》手册,由湖南省教育厅授予湖南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叁等奖。

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成长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地收获着:他们学会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学会了交流和分享他人的研究信息、创意和成果;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识和客观评价自我的正确态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总结中这样写道:“研究性学习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科学,亲身体会发现,学习与人交流、合作和分享,最终使我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所取得的经验也好,教训也罢,也是收获了,这使我们开始热爱生活,关心生活,体验生活,挑战生活,这种学习,提高了我们的素质,教会了我们的道理,让我们终生受益”;“现在我才了解同学之间的默契配合、团结协作有多重要,当一个课题着手开始研究,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接踵而至时,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大家都怀着一颗责任心,全身心投入课题研究,每克服一个困难,我们都会惊叫着互道‘祝贺’”;“研究性学习让我忘掉了我是差生,原来我也这么行,研究性学习帮助我确立了自信”。

三、研究性学习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前提下进行角色定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包括情境体验,课题准备、研究实施、总结反思四个阶段,我们认为,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需要体现“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并且这种角色在研究性学习的四个阶段中,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行为目标各有侧重[1]。

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增强“问题意识”、“过程意识”、“成果意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逐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成为教育的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走专业发展之路。

素质教育呼唤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开辟了广阔的探究空间。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我们也有很多的困惑,但我们相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必将促进学生、教师、学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的收获篇8

关键词: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高效性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鉴于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主要采用的是:预习课本――课前自测――合作交流――答疑归纳――当堂检测这种探究模式。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发现影响研究性学习高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刚开始接触研究性学习方式,对研究性学习往往表现为兴趣浓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随之淡化,直至没有什么兴趣,有的甚至厌烦或害怕进行研究性学习。

2.在研究性学习中,有些学生与他人相比,常常表现为“后悟”或“不悟”,自以为不是学习的料子,与别人相比,感觉永远是弱者,因而参与研究性学习时,缩手缩脚,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3.研究性学习需要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但有的学生怕麻烦,缺少耐心、恒心和毅力,常常会被问题或困难吓倒。

4.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阅历不同,对问题的认识、理解或感悟也就不同,使思维在某一个环节遇阻而受挫,从而影响研究性学习。

5.在实验研究性学习中,一些学生在动手能力、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归纳演绎能力等方面较差,从而影响研究性学习。

6.在小组性的研究性学习中,有的学生不注意合作,或不会合作导致无收获的研究性学习,从而失去学习的热情。

二、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所提的要求过高,学生因不能实现预期目标而受挫。

2.教师为求在单位时间内尽量多地完成教学任务,一味求快,学生的自主探究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以至在质的方面“夹生饭”,学生因没有学习成功感而受挫。

3.由于教师的经验不足或所用方法不科学,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有不科学因素,使得学生受挫。

三、鉴于上述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1.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搞好物理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要让他们喜欢物理,了解物理的探究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翻阅书籍或者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物理资料,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设激励性的探究活动,不断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期待,让学生获得充盈感来巩固、提高学习兴趣,由此使学生的学习信心、决心、恒心、毅力进一步得到加强,从心理上达到拒挫的目的。另外物理学与生活实际关系密切,教师还要善于将探究问题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因为学生对这样的探究活动兴趣盎然,必然想探究、爱探究。例如在向心力的教学中,可以把探究活动从课堂走向生活,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高速公路转盘,观察各种桥梁,制作“水流星”视频,照片等,通过这些走出课堂的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会觉得物理鲜活、实用,而不再抽象、枯燥了,研究性学习物理的兴趣定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先重形式,后重效果,逐步深入

学生学习了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并不代表已经会探究,仍然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需要经过量的积累。特别是对高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一开始训练时,可先重形式轻结果,而不必求全求深,给学生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探究过程中的猜想与假设、制定方案、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各个要素都易于操作和实施,如果在探究之后再让学生谈感受,讲收获,学生可以说出许多,并能从中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由此也就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趋向。学生从类似这样比较简单的探究活动中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再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就能初步形成技能。学生掌握了研究性学习方法并具备了一定技能之后,就可以进入实质性的研究性学习,以求质的发展。

3.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并加强训练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会学习会思考会探索,这一思想,必须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要落实到具体学习行为中,防止由于方法不科学而受挫。对于不同类型的研究性学习,要有不同的方法。要结合研究性学习的5个要素,把不同类型的研究性学习,归纳设计成不同的模式化的学习流程,让学生明白按什么样的流程进行研究性学习是科学有效的。加强训练,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技巧、规律,增强他们耐挫和抗挫的能力。

4.既要放手也要引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探究性教学中提倡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但这种放手绝对不是放羊。放羊式教学必然会导致大面积学生的学习受挫。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要做好指导者和帮助者,及时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并在恰当的时候给受挫的学生以指导和帮助,掌握技巧,控制分寸,点到为止。

5.兼顾个体与整体的和谐发展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分析研究,充分了解个体能力水平与整体的差距,使之和谐发展。受挫的往往是少数,且是学能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应多予关注。在分组安排上要科学搭配,以优带差,以优促差,达到“1+12”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时,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都能按要求进入研究性学习状态,通过研究性学习,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对于学习中思维反应慢的学生,可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和要求,不设置过多过高的学习壁垒。有些学习任务对于“后悟”的学生可适当放宽时间界限,并给予适当的知识铺垫,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探究任务,从而实现了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目的。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还要注意积极调控,防止优生侵占差生的学习资源,防止优生干扰差生的学习,防止优生剥夺差生体验过程的越俎代庖等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军明,许桂清.中学物理科学研究性学习评价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研究性学习的收获范文

研究性学习的收获篇1高中美术自主学习教学实践高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能力、记忆力、观察力和自控力都进入了一生的鼎盛时期,教师应该放心让其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在不断探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