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方向范文
课程改革的方向篇1
编者按: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出台正值新课程走过十年。十年来,新课程历经曲折,始终伴随着质疑声、批评声。在这个节点出台的课程标准包容了十分丰富的内涵。
它包含了对新课程方向的肯定,融入了对课改推进中尚存在问题的解决,是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的具体落实。于是,对2011年版课标的研学绝不能窄化为仅仅是对学科教学的关注,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如何从教学实践上来把握。
那么,究竟应当怎么学,学什么,学后又如何指导行动?
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教授从“探寻深化课程改革的现实起点和未来方向”的视角进行了启人深思的解读——新课程到底走了有多远——
《今日教育》:2011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一次网络调查显示,教师对于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度为75%,但是只有32%的人认为新课程给实践层面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同时只有25%的被调查者对新课程实施表示满意,您如何看待这组数据?
刘坚:我注意到这组调研数据。当时媒体公布这份报告的前后,我接触到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来自教育行政官员的态度,在他们看来这个数据几乎意味着宣布了“新课程是失败的”,政府大力实施新课程十年居然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效果满意度?!二是来自直接参与新课程文本研究和实验指导专家的,以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我国著名英语教育家、90岁高龄的陈琳老先生为代表。陈先生在看到几份报纸铺天盖地介绍的这组数据后,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我对这组数据怎么看?从电话这头,我能深深地感受到陈老先生的困扰与不安,困扰他的是他亲身经历、感受到的十年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与进展,但公布的调研数据却相差悬殊!而让他不安的是这样的数据一旦公布成为“既成事实”,对十多年来坚持在一线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实施新课程的改革者们无疑将是一个重大打击,给正在探寻深化课程改革的道路又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甚至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当时我正在外地出差,与陈琳先生的通话更让我增加了一份对这位长辈的尊重与敬仰。今天谈起这个话题,我为我们这个国家有这样一批忧国忧民的资深学者感到欣慰。第三种态度来自新课程的批评家们,这样的数据让他们看到了新课程果然是“太理想化不切合中国实际”“是舶来品会水土不服的”“是有方向性错误的”“十年过去了,新课程从来就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过”。
怎么看待这组数据?首先,许多研究报告表明,在扎扎实实推进新课程的地区和学校,教师、校长对新课程的认同程度、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满意度要远远好过这组调查数据,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实践层面,人们接受并真正把握新理念往往需要经历探索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规律、不断调整和再实践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重要的是,实践新课程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数十年的传统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都根深蒂固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即使人们在理念上接受并认同新课程的追求,但是在具体的现实情境和行动中难免仍然沿用原有的质量观、教学观指导新课程的实践;何况,在不少实施新课程的地区,日常的教育管理政策、教育评价制度、教学研究的重心和教师的培训方式仍然沿用老一套的做法,严重伤害了教师们实施新课程的热情和主动性:更由于十年来课程改革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历程,实践层面地方的差异性、多样性与复杂性,必然产生不同的实施效果:至于全国范围内应试教育的环境不仅没有减缓甚至在日益加剧,分数至上、名校情结,严重限制了新课程的生存空间;加上我们现有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班级规模,以及舆论环境和家长期望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解甚至阻碍新课程有效实施和可能效果的显现。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这组数据值得我们珍视和尊重。就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组织的一次大型“新教育·新课程·新课堂”研讨会上,我发言提到,“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上千年文化传统、差异巨大、发展极不平衡的土地上,推动这样一个充满理想追求和人文主义情怀的课程改革蓝图走向实践,挑战可想而知。现在,一个民间的独立第三方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历经各种责难与批评,甚至被上百位数学家、科学家联名上书国务院要求‘立即停止实验’的新课程,居然今天还有75%的教师认同、有1/4—1/3的教师对实施效果表示很满意,这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要知道1/4意味着什么?这个数字的背后意味着近10万所中小学校、近300万中小学教师、近5000万中小学生!
《今日教育》:创新精神、质疑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一直的追求。然而,当下中国基础教育在这两方面却备受诟病。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刘坚:把中国基础教育放在国际背景下考察,我们最缺乏的是好奇心和求知欲、质疑与批判性思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基本的公民素养。2010年10月,我们邀请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一行到北京围绕“杰出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展开了一次对话。当中方校长轮番要求美国同行回答怎样鉴别杰出学生这一问题时,对方给出的答案是:千里马不是靠伯乐物色的,而是学校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选修不同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千里马自己会走出来。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补充道,如果美国的教育有什么传统和独特性的话,那一定是选择性。
课程改革的方向篇2
包括作文教学改革指明了
方向。
宋道晔老师和她的团队成员按照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着眼于语文课程层面对小学习作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实验。“‘主题式’小学生习作教学实践研究”的关键词是“主题式”,从主题入手,关注学生心理特点、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并针对小学生不会写的问题提出了“三・三・九”习作教学实施策略,从而使学生学会写作、乐于写作。“小学习作教学文体序列与主题设计”的关键词是“文体序列”,按照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习作文体构建了新的习作教学体系。两项实验前一项偏重于习作教学的理论研究,后一项偏重于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其研究成果都为语文课程改革特别是习作教学改革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新思路。这些研究与实验,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构建单元主题
目前通行的语文课本大多是以人文主题构建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人文主题选择若干篇课文,因此人文教育目标非常明确,但各单元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究竟要教学什么,往往显得模糊、零散,一个单元各篇课文之间很难形成整体的教学目标。“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然而以人文主题构建单元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是很难吻合的。这两项实验遵循语文课程的性质,从文体特征出发,梳理出小学阶段各年级应该掌握的各种文体,细化出各类文体写作的教学内容,并以此作为单元主题重新整合单元课文,形成1~6年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单元教学序列。围绕问题序列为主题构建单元学习目标,扣准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可以让教师非常明确地把握住各单元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这样就容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来构建单元主题,确定学习目标和内容,应该成为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二、 按习作文体构建小学习作教学序列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以记叙文为重点展开,“小学以写记叙文为重点”多次被写进语文教学大纲。尽管2001年以后颁发的两部课程标准改变了“记叙文为重点”的提法,然而习作教学中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并没有因课标的改变而改变。现行语文教材提供的作文题目,记叙文体写作还是占了主导,对学生今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常用文体的写作练习不很重视。这两项实验在设计习作教学序列时强化了文体分类意识,结合小学阶段课程目标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确定了儿童诗、童话、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戏剧)7类文体,构建了小学习作文体教学序列。在序列构建中,设计者十分强调应用文体的写作,将学生生活中用途广泛的常见应用文体如日记、书信、便条、通知、读书笔记、演讲稿、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有计划地编入教材,应用文体占比提高到19.4%,强化了应用文体的阅读与写作训练。此外,还将儿童喜闻乐见的儿童诗、小说、戏剧以及小学阶段一直回避的议论文等文体的写作纳入习作课程。低年级以儿童诗和童话为主,中年级开始接触说明文和应用文,而到高年级则开始涉及议论文及戏剧等。这样构建习作序列从根本上改变了“以记叙文为主”的小学习作教学序列,有利于发挥作文的社会交际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各类常见文体有比较完整的认识,也为广大的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习作指导的方法系统,这对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无疑是极有价值的。
三、 按文体学习主题重新整合课文
通行的语文教材是围绕人文主题来选择课文并组织单元的。比如四年级一个单元四篇课文《古诗二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后面三篇课文都围绕对自然界“观察发现”这一主题选文,从单元教育主题看是非常合理的,但是从文体角度审视,一篇是状物记叙文,一篇是科学小品,一篇是写人记叙文,显然不属一种文体。这样的单元课文组合很容易将语文教学导向偏重于人文主题思想内容的分析,而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方面往往会造成各自为政碎片化教学,同一单元课文很难形成相互联系的教学重点。“小学习作教学文体序列与主题设计”研究从三年级开始对教材中的课文重新加以整合,每个单元都围绕一种文体的某一训练点选编课文,包含经典诵读、典型例文、拓展阅读、生活实践四项内容。典型例文中会选择一至两篇比较有代表性的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拓展阅读的范围不仅有文本资源,还有电影、演示文稿等影像资源。“生活实践”则从活动组织到素材搜集对学生如何结合生活进行作文提供了具体的指导。这样,每单元所呈现的学习内容由阅读到实践,由课内到课外,教学中便于师生在阅读中介入写作,从写作的视角切入阅读,以促进阅读理解,综合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学生写作时使用的语言就会是鲜活的、具体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来自生活实践的语言。
四、 按板块组织教学过程,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传统语文教学是以讲读课文思想内容和分析课文表达特点为主要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和师生问答的方式展开,很难体现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其实,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无论是阅读能力还是表达能力,都不是通过教师单纯地“讲”获得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阅读和表达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小学习作教学文体序列与主题设计”改变了传统语文课逐篇讲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将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整体阅读、例文教读、拓展阅读、习作评改、交流展示五大板块,整体阅读、例文教读、拓展阅读的文章大都是供学生学习文体写作的例文,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了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之后,教师再通过“习作评改、交流展示”两个板块,引导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写作方式及时迁移到他们的写作中。传统语文教学对写作方法的教学往往停留在“理解”“体会”,其实学习写作方法的最终目的应该落实在运用,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的写作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掌握这些写作方法。五个板块的教学组织,为学生的表达实践留出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课型设计上改变了语文课以教师讲读课文为主的低效的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尽可能还给学生,从而保证了语文课程实践性的落实。
五、制订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评价指标
这两项实验重点在习作领域的改革,为此实验者分两部分精心研制了“各年级段语用能力评价标准序列”。一部分是学生语用能力序列标准,包括学生的“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检查修改”“观察思维”五个方面,各年级分别作出要求。另一部分是学生小学阶段各类习作内容的习作训练点分解标准,涵盖了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撰写的纪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的应用文。这些评价指标为各个年级教师有效进行作文教学提供了依据。但是,语文教学也要警惕从阅读本位走向写作本位,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小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语文课程应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为此,实验设计者在制订单元评价指标时,既要制订写作能力评价指标,也要制订阅读能力评价指标。采用整体学习、分项达标,在阅读中介入写作,以写作来促进阅读理解,阅读与写作双线并行,实现学生各项语文技能的综合发展。
宋道晔老师和她的团队在探索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特别是习作教学体系构建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期待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交出更加完美的答卷,为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作出更大的贡献。
课程改革的方向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自主学习
一、以前及现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课程改革的成效
在2000年之前,我国基本保持着老师讲、学生听的基本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创痛思想观念的影响,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得太大,学生缺乏了展现自身想法的勇气。另一方面,老师和家长从小就给学生灌输了数学死板这样的观念,导致了学生对数学这个学科产生了错误的认识。2004年,可能由于申奥成功的关系,使国人对国外的文化有了更深的接触,教育部门先后展开了各式各样的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文,勇敢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来很多人以为这个好的开端会带给我国教育体制天翻地覆的变化,可实际上在绝大多数学校,这次课程改革刚刚开始就偃旗息鼓,使得这次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变得“雷声大,雨点小”。对于数学这个在大家眼里本来就比较死板的学科,本次课程改革的成效微乎其微。在近几年中,教育部门在之前课程改革的的基础上又推行了一次次的课程改革,在不断的努力之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数学的教育模式上并未取得太大的改变,为“考试而学习”的观念深入任性,在不断增加的竞争压力下,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补课班、奥数班、特长班等课外补课方式逐渐盛行起来,警官教育部门尽量劝阻,却无法阻止其日渐扩大的趋势。这样的高强度学习环境,使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了提高,但实际效果与学生付出的努力却不成正比,甚至部分学生还出现了成绩下滑,讨厌数学等负面效果,使得学生对数学这个学科的兴趣直线下降。这个学科真的就这么死板、无趣、难学吗?数学教育难道就真的没有出路吗?
二、未来数学教育的改革方向及其可行性
要改变高中数学教育的难题,首先得改变学生及老师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观念,应先从教科书开始,多融入现代生活中的元素,把当代高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用到例题中,例如几何中常常引用到的泳池和水可以换成硬盘及其中的流动数据,各种动物换成机器人和各种现代机械,或者将一些重大新闻中的数据引用进去。教科书的改变工作量较大却也收效甚微,但这“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确实改变数学教育现状不可或缺的一步。在改变教科书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结合现代思想观念做出划时代的改变。在近几年的课程改革中,很多学校鼓励学生自学并由学生讲课,期间其他学生发言之处不足和错误并适当补充,老师再做最后的总结,这样的学习方法是非常值得鼓励和推广的。可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毕竟多数人觉得数学难也不可能是无的放矢,随意在推行这种学习方法时也需要做出适当的变通。可以在学生讲课前,组织学生对预讲课程进行讨论,老师做出简要的补充,然后再有学生讲课,这样不但能减少学生讲课中存在的错误和遗漏,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课堂时间的浪费。所以讲课前的讨论总结是极其有必要的。由于教科书更新难度较大,所以学生能接触到的习题中也会很少出现令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在每个学习阶段可以组织学生出题,由老师汇总整理,去其糟粕,取其精髓,这些试题可用于阶段考试或学生的课余练习,再组织学生对老师挑选的例题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对教师因常期教学养成的思维定势进行补充,其中也必定会有一定的经典例题出现,弥补教科书不便于更新的不足。虽然部分学校部分学校推行了学生上台讲课的方法,但绝大多数老师只是让个别本学科的尖子生进行讲课,这其中有降低出错率的考虑,但对于推行学生上台讲课的学习方法来说是不可取的,首先,上文说到的讲课前由学生进行讨论,本就减少了学生讲课的出错率,并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作出了补充。另外只有个别学生上台讲课,对于一直没有体验亲自上台的同学来说与听老师讲课其实并无区别,长此以往并没有起到提高学期兴趣的作用。所以推行全员上台讲课才能达到这种教育方法的真正目的。由于高考体制及一些其他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大多数老师只注重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有老师或学校按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情况,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除了教学更重要的是育人,让学生在学校就戴上有色眼镜看人,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古圣贤也曾说过有教无类,所以老师要起到带头作用,让学生知道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以致用,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扬长补短,同时全员参与下也能为学生在解题中提供更多的思路。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且永无止尽的道路,而数学的课程改革也是改革中的一大难点。我国众多的人口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意味着高考体制还要延续很长的一段时间,高考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关乎一生的选择。在这个经济大增长,科技快速发展的年代,理工科的学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而数学是理工科的基础,所以数学课程改革关乎着每一个学生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高中数学教育会随着时间渐渐完善,最终形成拥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杨志文,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数学通报.2001(11)
[2]夏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讨,数学教育学报,2001(03)
[3]黄炎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08)
[4]吴娟,对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思考,基础教育研究,2001(06)
课程改革的方向篇4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政治教学;专业学习;师生关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096-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的方向也在发生调整和变化,更加注重利用政治理论、政治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的政治知识去看待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面对新的教学方向的发展,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浓厚兴趣,如何将素质教育与应对高考实现和谐统一,成为摆在政治教师面前的一道道课题,也成为教师不断突破、实现跨越式提升的动力。现在,笔者就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尝试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与各位同仁共勉。
1 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和生活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常识、社会科学常识,培养学生利用正确的政治理论和观点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政治教师既要有丰富的政治专业知识,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在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上,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党中央的政策方向保持一致。涉及到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政治问题时,必须有鲜明的观点和态度,不能敷衍塞责、含糊其辞,更不能受网络和各种非主渠道各种消息和思想的影响,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因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怀疑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面对如今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对学生思想的冲击,教师要站在讲政治、维护国家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立场上,通过讲事实、摆道理,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繁荣昌盛。从某种意义上讲,政治教师不仅是在传授知识,还是在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来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学生提升政治素养。
政治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由教师的政治素质、政治觉悟、教学基本功决定。因此,教师必须确立与新课程改革一致的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推手,以学科知识为武器,武装学生的思想。同时,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的变化和调整,研究教材的政治理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政治知识对学生生活的指导意义;认真研究影响教学效果的各要素,包括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将专业知识与教学理论密切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与水平,将政治教学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努力做到既教书育人又实现快乐学习,实现素质教育与选拔教育的完美结合。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课堂的师生关系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教师高高在上,讲台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阵地,很少见教师主动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与服从的地位,学什么、怎么学全由教师决定,只能接受教师的讲解,基本没有质疑的机会。新课程理念提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间的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与教师关系融洽,愿意主动亲近教师、与教师进行交流合作,才能对教师所担任的科目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放下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主动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让学生从内容切实感受到教师不仅是自己人生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的合作者、协助者。高中生有了一定的学科知识的积累和课外获取知识的能力,对教师的内涵和气质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想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就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良品质,以自己的魅力吸引学生,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建立和谐课堂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的时候,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的生活现象来印证政治原理,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物价变化来领悟影响价格的几个主要因素。学生会觉得政治知识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学习政治能帮助学生认识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理财和安排生活,能让生活更美好。这样,学生会对政治课堂充满探究的兴趣,会更主动地与教师交流,会将自己的疑惑和质疑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师要经常设计一些精致的小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应多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色彩、动画、音效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加深直观印象,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成功的课堂教学每个教学环节都在落实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每一种教学方法的目的都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或提出质疑,很多教师也习惯于学生的“规矩”和沉默,自己将课前准备好的教学内容滔滔不绝地讲述给学生,至于学生的接受状况无从知道。这种陈旧的课堂模式过分突出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师唱独角戏的单调、枯燥的课堂模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新课程理念提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善于打破这种封闭、单向、机械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教学。比如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在学习经济生活的时候,结合近几年的菜贱伤农、房地产绑架国民经济等现象,谈谈市场的杠杆作用、价值规律等问题;在学习政治生活时,通过社会现象谈谈政府职能如何提供公共服务、如何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等问题;在学习文化生活时,通过如今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探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感受文化对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等问题;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出现的矛盾与问题、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的困难与挫折等。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善于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丰富学习,将课外的报纸杂志、网络资料引进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丰富课堂学习,从而激发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
4 结语
课程改革的方向篇5
关键词:安全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65-02
研究生课程设置在研究生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直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从起步之初,课程设置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公安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当然,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课程教学内容层次区分度不明显,课程学习存在一定的“本科化”现象,内容未能完全体现研究生教育特征;课程设置僵硬,对学生个体化学习关注不够,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数量不少,但尚未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缺乏核心课程设计,课程显得多而杂,缺乏个性与特色;所学课程理论多,实践少等。教育部在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增进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强化全面质量观,把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国家和省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培养单位应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改革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因素,探索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有助于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随着研究生教育深入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新形势下公安大学承担着为社会(尤其是各级公安机关)输送“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责任。研究生课程必须体现高层次,注重前沿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
(二)有助于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更好实现
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符合“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转型期的社会既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社会,也是一个矛盾错综复杂、问题层出不穷的社会。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关系的重组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必然打破原来相对静止、相对封闭、相对有序的社会生活状态,转向变动、开放和相对无序,这样无疑会产生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社会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三)有助于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必须承担起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责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指出:要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全面素质和培养质量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及相应的运行机制;要使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加强课程学习、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是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实不足的弥补,是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为此,改革现有的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尤其关键。
二、以先进科学的理念为指导改革课程体系
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本科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构应当突出公安工作特色,以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研究生课程之间应该是密切联系、互相衔接的,它们统一于研究生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是完整、统一、协调的系统体系。课程体系构建包括课程在系统中的定位、课程知识结构、课时分配结构、课程目标评价、课程内容动态调整等多方面的工作。构建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必须摒弃以往课程设置中的“学科本位”和“导师本位”思想,树立“能力本位”和“专业本位”的观念。
2.开放性原则。任何课程体系都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结构,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通过开放性的课程设置,及时传授给学生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让学生关注、了解当前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拓展思维空间。
3.创新性原则。创新性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加强课程开发,创新课程内容,有助于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对现有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和体系进行融合和改造,大胆创新,形成更适应时展和公安工作要求的课程知识体系,力求能够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综合运用能力、学以致用能力、实践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途径
1.更新课程内容,设置灵活的课程体系。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应着重体现以下思路:第一,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着力提高研究生的认知能力。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应强调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关注学科的前沿问题和发展动态,及时纳入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内容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成果,突出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时代性。第二,提高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应将练习、见习、实习、参观、调查、实训等纳入到教学范畴,突出实践教学所占课时的比重,围绕安全管理工作重点开设更多实训科目,将实践教学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并与理论教学体系良好衔接和配合,内容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第三,实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尤其注重选修课程的多样化。鼓励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制定符合自己需要的个人课程学习计划,灵活选课。第四,增设跨学科课程,拓展研究生的理论知识,而且为研究生展开科研活动储备了丰富的知识,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此外,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必须遵循一定的课程编制方法,应注重“课程审议”思想的引入施行,真正确立“专业本位”的研究生课程开发机制[1]。
2.重视教学方法多样化,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综合、灵活运用适合课程的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应克服满堂灌的讲授方式,科学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讲座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和实训教学等多种方法,并建设以学生参与课程管理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同时,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研讨会、论坛等学术活动,带领学生到其他学校旁听课程,使研究生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研究最新进展及研究动态,培养研究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3.强化教材建设,提高研究生教材质量。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工作应充分结合,做好规划,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在新形势下,为了能够在课程设置中充分体现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变化,教材内容应作相应调整,突出时代特色,做到理论性和实用性、体系性和规范性、成熟性和新颖性相结合。在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不少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如工作场所暴力问题、信息安全问题、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问题等,教材必须关注新热点和新问题,以保证理论性和前瞻性。此外,应把研究生教材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结合在一起。
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要完成日益繁重艰巨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教育训练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的公安队伍。这也决定了新时期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总要求和总目标培养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知识面较宽、专业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专门人才。具体到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更新教学理念,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并突出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将传授知识和学生业务能力的训练与基本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努力实现由知识本位培养向能力本位培养的转变。
参考文献:
课程改革的方向篇6
1.坚持健康第一。“健康第一”体现着高校体育的本质要求。 高校体育教学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使其掌握锻炼身体的技能。因此,必须把健康作为体育课程要达到的主要目标,违背这一原则,就失去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
2.坚持素质教育。素质是指以大脑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和谐、主动发展的综合水平。就体育课程的素质教育来说,它一方面使广大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运动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发展各种活动和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基本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运动参与目标);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身心健康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培养体育道德和协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具有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社会适应目标)。另一方面,通过体育活动这一教育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体会到,运动场上的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社会的缩影,作为社会的人必须懂得自己对社会(运动环境)、对他人(运动中的人际关系)的责任,并以此(体育道德和规则)为准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自己的公正态度,提高竞争与协作能力。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3.坚持终身体育的思想。在一个人的终身体育中,高校体育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它不单是着眼于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更是看重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能否使其终身受益的问题。终身体育的核心应在于使体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所以,坚持终身体育思想,应强调从终身的视角看待学生体质的增强,构建起终身体育锻炼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基本身体素质及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4.坚持个性化的教育。人的个性是受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坚持个性化的教育,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究教育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未来高校的体育课程必须坚持个性化的教育思想。
二、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1.要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水平,使学生掌握两项以上的实用性技术和锻炼身体的方法,促进学生各项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2.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要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原则,使学生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尤其要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精神,构建起终身体育锻炼和个性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基本身体素质。
3.体育课程的改革体现了整体优化原则,处理好课程的各环节要素之间的关系, 明确课程结构中各环节的教学目的,丰富教学内容、方法和途径;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运动训练及校外活动的关系。通过设立教学模块和建立教学平台,优化课程结构,为学生在自主的练习过程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4.应根据体育课程教学的特点,主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确定具有统一性的教学平台和模块,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志趣、个性和特长创造条件,促使其个性发展与身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5.体育课程教材要反映当代体育特点和体育科技发展的水平,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开辟新的纲要体系,为学生的素质教育、终身体育锻炼提供可借鉴的样板。
6.考试方式、评价方法要注重体育能力的培养,强健体魄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培养。
总之,体育课程改革要以强身育人为目标,力求使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更贴近学生未来的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课程改革的方向篇7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应用文写作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2
目前,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建设也愈来愈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应用文写作以其自身具有的综合性与实用性,决定了这门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然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如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模式老化、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理论为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途径。下面,该文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出发,就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方向及策略谈点浅见。
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理念符合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1)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民跨入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主导与推动的作用。
2)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按照“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3)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去,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人才。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越发重视实现工学结合,在课程改革上尤其重视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倡导“旨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在专门构建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职业从业资格的传授,以使学生有能力从容应对那些对职业、对生计以及对社会有意义的行动情境”的教学理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主张突破原有学科体系的框架,把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建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模式,这一崭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1.2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理念符合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应用文写作是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应用范围广、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课,更是一门人文素质课。其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应用写作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常用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写作技能,培养学生更好地与社会融合、更科学地处理好公私事务的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科研中的写作需要。它为实用而作、以用为本,其自身所具有的综合性与实用性,决定了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现代办公的基本写作技能,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文的写作技能,如何结合学生专业及未来职业生涯进行写作技能训练,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及企业对实用性技术人才的需求,成为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系统化的工作环境和过程为其搭建平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理论,突破传统学科知识体系课程模式,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以生产出产品或提供服务为目的的课程模式,给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1.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理念符合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学习规律
课程改革的方向篇8
【关键词】新理念;高职;体育课程改革
近几年来,教育部明确了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要求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但体育课程因为课程目标不清、课程设置指导思想混乱等原因,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到底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应从哪方面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近几年课程改革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提出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层次较低
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岗位教育相对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但职业教育发展非常快,课程改革的速度与之不协调。尤其高职课程教育部还没有关于高职课程的标准,还是与本科院校课程标准一致,尤其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不多,层次也低,现在高职的体育课程改革必须以专业的需求为依托,体现为专业的服务意识,进行深入的课程理论研究,但主要体现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更深层次的为企业需求服务,为提高全民体育参与进行理论依据。
(二)高职体育课程理论依据混乱
任何课程的设置都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课程的目标一定要明确,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服务。但我国高职院校多数学校体育课程开设都是以老师能上啥课,进行设置,都进行选修,往往学生喜欢的课程选不上,为了学分只有选择自己不是很喜欢的课程,因此开设课程理论依据不是很强。我国现在高职开设体育课程主要依据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理论、以学科为中心的理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现在教育部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因此各个学校自己说的算,没有一个行业统一标准,培养学生的层次高低不同,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育课程质量,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社会需求的体育类型人才,为专业发展服务[1]。
二、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
通过调查与分析即使理念存在不同与差异,也首先要认同高职体育课程理念改革要在学校体育理念改革之内进行,即在“健康第一”,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的课程理念下开展讨论,脱离了这一理念,高职课程改革就失去了改革的根基和改革的意义。“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应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坚守的信条,高职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也遵循这个规律,以提高全民大健康,体育人人参与。
(二)围绕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
学校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课程改革如果背离了提高人的素质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高职体育课程更是如此。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要把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必备条件,通过体育课程改革要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2]。现在的高职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课程改革进行素质教育为目标尤其重要,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首先要提高其学习态度与兴趣问题,只要学生想学,这是学好的前提。其次是课程的设置,体现职业能力,是学生能学习好的保障。其次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是教育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个基础工程。
三、高职体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制定高职特色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改革的多元化是改革的方向,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建立自己特色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把“健康第一”与“职业能力”结合起来,课程改革不但要满足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也要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二)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与本科院校相比,在课程改革与科研能力上还明显处于劣势。各个体育学术机构要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搭建平台,举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论坛等。
(三)提高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学科中的地位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被边缘化趋势明显,要改变这一趋势,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学科建设中给予体育课程同等的待遇,在科研经费、课题申请、人才培养等方面适当给予倾斜。高职教育一般都是2+1的教学模式,体育课的边缘化非常明显,对体育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体育教师必须在有限的学时下,更好的开设好体育课程,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帮助,培养处社会需要的实用性高级人才[3]。
(四)体育课程改革要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不能只局限于本学科的改革,要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之下,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设各个专业个性化的体育课程内容。
总 结
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趋势,使得课程改革不偏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围绕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制定统一的高职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人才的培养;提高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学科中的地位;课程改革要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强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3).
[2]张平波.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4(12).
课程改革的方向范文
本文2023-11-16 17:15:35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