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的步骤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15 18:02:40浏览:451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篇1

【关键词】情境,探究,交流,实践,评价。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知识。我在教学中运用的基本模式是: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评价总结。

一、创设情境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对学习者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引人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直观材料和生活实例,诱发思维,引导思路,增强探究的内驱力。如教学“分一分”,教师引导学生从整理文具与学具入手提出问题:“那些东西放在学具盒里?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这样设计比较符合低年级刚入学学生的好奇心,他们愿意动手摆弄进行分类。再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让学生说出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教师马上准确无误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老师连看也没有看到我的这个三角形,怎么就知道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心中充满好奇和疑问,都想知道老师有什么“法宝”,这样就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

二、自主探究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课堂上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去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如教学“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时,教师让学生用尺子去量一支铅笔的长度,要求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零刻度对齐,另一端指到几,这支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时一个学生问:“老师,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一定要把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吗?”这时的教师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对这名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给予表扬鼓励,然后说:“如果你们手中的尺子是一把折断的没有零刻度的尺子,你们分组研究看看,能否量出铅笔的长度?”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非常高,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通过讨论他们发现这把断了的没有零刻度的尺子同样也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这个问题的解决,相信一定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三、合作交流

合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交流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之目的。如学习了乘法以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题: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7+7+7+7+4 ,学生思考后列出了三种不同算式:①7×4+4 ②7×5-3 ③8×4 , 然后,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三种情况分小组进行讨论、比较、交流,使学生明白前两种算式含有加减运算,不能算为一个乘法算式,只能算为一个简便算式,只有第三种算式才符合要求。这一过程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合作探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四、实践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探究性学习也注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这里的实践运用不是练习题的技能操练,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仍然是一个探究过程。教师设计练习时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学生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掌握知识,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例如:学生在自主探索圆面积S=πr 这一公式后,教师让学生计算学校的圆形花坛,圆形钟表面的面积……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没有圆心标示,直径、半径又不能现成地获得,怎么办?学生再次经历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想出“用线绕钟面一周量出周长,再计算出直径或半径……等好多办法。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总结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篇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探究式教学逐渐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一地讲授,学生也不再是简单机械地接受,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获取知识,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驱动力。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更需要学生的兴趣。因为当学生对探究的课题产生兴趣时,会积极思考与所要探索课题相关的问题,这样,探究教学就能有效推进。因此,教师要想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此,一方面,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另一方面,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用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学习动量定理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可在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提出问题:“假如一个生鸡蛋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至地面,结果鸡蛋会怎样?”“鸡蛋肯定会摔碎”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接着继续追问:“如果在地面上铺上一层厚厚的棉被或者海绵,鸡蛋还会碎吗?”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不会碎”,而当追问其中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又都语塞了。由于这几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了起来,这时候,他们会不自觉地投入到探究思考活动中来,从而为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注意避免探究过程中的形式化

一般来说,在探究式教学中,往往有几个固定的步骤,即提出问题、进行猜想、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得出结论。这些步骤的确立是为了使探究活动更加严密科学。然而,很多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一味地强调探究活动的几个环节,无论需不需要都要把这些步骤逐一过一遍。很多时候,一些完全没有必要的步骤,也在教师固定的思维下生硬地开展。这样不但无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也让整个探究过程显得生硬别扭,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必要过分地形式化。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动都一定要把这几个步骤做足,应当根据具体的探究活动,进行适当的舍取。例如,在探究“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就没有必要再进行猜想和假设了,可以把猜想和假设环节省略,而让学生直接带着问题进行实验,然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

三、教师要适当引导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容易得到体现,从最初的提出问题、进行猜想、提出假设,再到后来的验证、得出结论,探究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说,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另一方面,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即使是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也不容忽视。在探究过程中,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探究课题,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例如,在探究“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羽毛和石头或者是纸片和纸张的下落情况,轻松地得出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空气阻力等有关的结论。然而,当学生遇到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探究活动时,则需要教师从旁引导。例如,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时,如果没有教师的从旁指导,很少有学生会猜到弹簧的劲度系数,这样,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无法继续下去。因此,像这种具有一定难度的探究课题,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在评价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 探究式教学 意义 步骤 设计

高中地理是一门具备科学性、综合性、地域性、复杂性特点的学科。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地理环境,地球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还包括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分布、发展规律,地理要素之间的各种联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使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言论,通过实践来消化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力,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地理学科探索发现的要求。

一、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要求

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高中地理教师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要教会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地理原理、规律来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通过思考、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探究式教学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地理知识有的比较抽象,如果教师讲课枯燥,学生很容易走神,无法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课堂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则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自己只需要把控好全局即可;学生对地理知识更加感兴趣,学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探究式教学能够将教材、课堂、教师、学生有机融合起来,使四者之间相互作用,构建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打造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探究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究式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教师引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去自主发现探索,提出问题,在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获得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判别,然后对信息进行加工,评价提取信息,整理归纳信息,再通过师生对话、小组讨论等探究方式将自己整理的信息表达、分享出来,最终将问题解决。这一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加工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三、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探究式教学的基础步骤是创设情境。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况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所创设的情境可以是一种有趣的地理现象,也可以是一种奇妙的地理景观。情境的设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关注度。要使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顺利导入课题,教师就需要对情境进行精心设计。

(二)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后,教师就要设计一系列问题来解决课题。可以是课本中固有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还可以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提出的问题,这些都是探究式教学要分析的对象。

(三)分析探究讨论

根据提出的问题制定探究的方式。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在正式讲课前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分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探究讨论;对于内容复杂、相对较难的问题,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前进行分析探究,然后在课堂上讨论,给学生留充足的思考空间,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思考能力。

(四)得出结论

在探究讨论过后,师生共同归纳讨论结果,总结问题答案,总结学习成果。

(五)迁移拓展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美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设计

以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

(一)导入课题

太阳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外界放射着能量,那么我们地球上不同地区获得的辐射能量是相同的吗?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气候类型?南北半球为什么会有差异很大的植物类型?这和太阳辐射有关系吗?

(二)提出问题

读《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提出问题一:看图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设计意图:学会读坐标图。

读《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提出问题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问题三:问题一和问题二有什么联系?设计意图:学会读景观图和统计图。问题四:描述这两个地区自然景观差异。设计意图:由生物量差异进一步拓展到动物、气候等要素的差异。

(三)分析讨论

学生各自提取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做出评价。

(四)归纳总结

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一般说来,太阳辐射量大的地区,其相应的生物量也大。

(五)迁移拓展

热带雨林的动植物数量、种类十分丰富,是生物的乐园。你们能解释一下热带雨林为什么如此生机勃勃吗?

五、结语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篇4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55-01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初中语文课堂表现出更多的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与语文教学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进行培养的要求相符合的。

一、探究式教学法概述

1、探究式教学法的原理

探究式教学法是建构主义教学原理和让你本主义教学原理结合而产生的新颖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地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问题,使学生在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理解教学内容,并形成对知识的内化。

2、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步骤

要应用探究式教学法,首先需要使教学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这就意味着,教学内容本身应该具有争议性,与学生的知识基础产生“冲突”,这样学生才能够发现问题,因此,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第一个步骤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以符合探究式教学的需要;教学内容所体现出的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来解决,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发挥作用的关键,也是实现此教学方法的第二个步骤;最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巩固,形成知识的内化。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实践

1、使教学目标和教学材料符合探究式教学的需要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首先需要语文教师在上课前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并对内容进行精心重组,将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学,将剩下的内容和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因此,语文教师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材料进行再一次的整理和加工,使其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上,符合探究式教学的需要。例如,在《孔乙己》这篇文章的学习之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中的语词理解内容,将教学目标从简单的“理解语词所表达的人物性格特征和情感”加工成为“根据文章思考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探讨语词应用在人物性格特征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妙用”。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提问,有目标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并对教学材料形成深刻的理解。

2、在课堂上实现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针对教学材料进行探究式学习,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探究式学习也是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的重点,但是,探究式学习的实现有不用的方法,需要根据教学材料的特征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很多教师倾向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实现探究式学习,但是小组讨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用比较有限,教师还可以采用更加活泼的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欢乐和挑战的课堂环境中实现探究式学习。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一课时,在课堂开始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自学,并搜集资料了解文章创造背景,认真阅读课文,然后创设教学情境。由学生自由组合来表演文章中不同人物,让其他学生观察最后总体进行探究讨论范进为何“喜极而疯”。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来进行人物表演,这对于部分比较外向的学生是一个表现的机会,但是其如果想要表现好人物,必须要加倍认真揣摩人物心理,这样他们就会更加认真地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对于不参与表演的学生,也会存在一种“挑刺”的心态,针对表演学生的状态去认真研究课文内容。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够认真积极地去研究文章内容。

3、对探究式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

探究式学习固然能够使学生对教学材料进行主动、积极的探索,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在探究式教学中得到一致的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对探究式教学进行科学的总结在于,教学总结除了对知识的内容进行总结之外,还需要对学习方法以及问题解决模式进行总结,这是语文教学能够赋予学生更强的学习能力的体现;对探究式教学进行合理的总结在于,教学总结是有层次的,并不是对知识的概括性的综合,而是对知识深浅、难易程度不同的有结构的梳理,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例如,在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春》一文的教学之后,教师对文章语段学习内容的总结应该包括语词应用、句法应用、文章意义三个层面。

三、对探究式教学法应用的总结

探究式教学法的优势在于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展开教学材料,实现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且根据这些观察结构进一步改善教学,相较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实际上实现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双向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展现出新的教学面貌,能够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发展实现双赢。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是值得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进行实践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 黎薇薇.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模式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08):115-117.

[2] 赵 强.谈有效提高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实现方式――以初中语文《谈生命》一课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2):110-112.

[3] 陈 英.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方法浅谈[J].考试周刊,2014(10):111-112.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篇5

关键词:生物实验课;探究式教学;实践思考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要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质疑创新,在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认识大多是从实验中得来的,实验是发展学生探索知识的理想途径。传统的实验只是验证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关注的是实验结果,而对实验的理论背景和实验设计的方法不做深入的思考,这种做法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如果将学生的实验操作和主动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如何面对疑难情况,学会收集和加工信息,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怎样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呢?笔者在实践探索中获得以下的思考。

一、明确生物实验课探究式教学要达成的目标

实验课的探究式教学应当成为让学生怎样发现、怎样分析、怎样解决问题的课程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探究过程,获取新知,达到“探索─发现─归纳─迁移”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训练和发展创新思维。

二、可以实现生物实验课探究式教学的过程结构

一节具有探究性的生物实验课教学过程,不仅要有教师精心的组织和引导,更要有学生经历探究、生成问题和互动交流等诸多构成要素,以及对某些问题的拓展和一系列的后续思考。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这个过程概括成以下五个步骤。

1.设问质疑,激发探究欲望

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本节实验教学的目的和内容设置问题,以激发探究欲望。

2.作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

让学生针对教师设置的问题,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最终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即作出假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或分小组拟定合理的探究计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器具、材料、信息资源,选择恰当的实验方法,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3.进行实验,经历探究过程

这是核心步骤,教师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或必要的资料,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验设计,通过实验、观察、查阅相关的资料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这个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单独完成。

4.分析结果,生成探究结论

学生经过探究过程,让他们把实验结果结合查阅的资料进行总结梳理,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

5.讨论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要求学生把自己或小组的实验探究结果呈现给全体同学,由集体讨论,对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看法,使不准确的地方得到纠正或完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知识缺陷给予矫正,也要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思路、方法、步骤、结果处理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着重肯定长处,指出不足。

三、生物实验课实施探究性教学中教师的策略

1.精心创设实验探索的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探究活动中,问题是关键,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问题的创设决定着探究的方向,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效。教师要紧扣教材和教学目标设置好问题情境,要确保所设问题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引起积极思维。

2.引导设计多种可行的探究方案,激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验探究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发散思维,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得到活化和发展。例如,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节的实验课教学中,我在实验课前一天给学生分组,要求每一小组学生自行设一个实验方案,并鼓励设计与教材不同的实验方案。学生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中进行深入思考,创新思维得到了激活与发展。

3.及时组织参与讨论,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

当学生经历了实验探究后,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四、实验课中有效实施探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应重视实验探究过程,而不是重视得出实验结论

教材中供给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实验,其结论多是科学上已有定论的。之所以还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目的是让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其过程富含教学意义。

2.提供自主探究的时空和自由度,使实验探究有效开展

一节富有探究性的实验课,教师心目中追求的不是教材中的实验结果,而是学生多向的探究思考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空和自由度。如果只注重问题创设,没有留时空给学生思考、探究,这样的探究只能是流于形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空和自由度,是有着深刻的激发探究、鼓励发现的价值导引的,学生在以宽松的时空环境里,自由地开展研究,自主地经历了探究过程,才会有不同的体验与感受,才会有不同的发现与表达。

3.教师要做好实验探究教学活动中的调控与角色定位

实验课的探究活动需要在宽松、自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但自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一节课的时间是很短暂的,但要完成预定的终极教学目标。作为一个组织者,要积极组织学生实验、讨论;作为一个参与者,要主动参与学生实验,使之更加积极、更加专注地参与到实验探究活动中。

总之,实验在生物学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可以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课题,有效地组织探究教学活动,能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作为生物课的教师,我们应不断实践、推进探究式教学。

参考文献:

[1]杨九俊.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54-56,59.

[2]陈美玲.生物实验探究与创新实践[J].中学生物教学,2001(3):6.

[3]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4]朱平.以实验为载体,以问题为向导,提高学生思维能力[J].中学生物教学,2010(7):30-32.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篇6

1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1提出实验探究主题

在开展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时候,首要任务便是提出实验探究的主题,并要对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技巧、目的、方法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效率.另外在提出实验探究主题的时候,还要对问题进行设计,对情景信息设计,要全面考虑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由于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所以需要加强情景设计,以提高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意义为主.

1.2重视实验探究过程

实验探究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化学物品的认识与了解,帮助与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设计与操作.引导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同时及时进行记录.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实验探究中对化学知识加以了解,并且通过实践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3对实验探究进行归纳与总结

在完成实验之后需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且还要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并且还会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化学知识网络体系.

1.4对实验探究进行思考

对化学实验探究进行思考是最后一个步骤,同样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在这一步骤之中学生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反思与分析,并且能根据实验结果做出实验报告,对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2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构建步骤之后要及时地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之中,这是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也是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关键所在.比如在对二氧化硫制法与性质检验的时候,教师需要设置情景,并且要结合相关的情况,可以通过案例讲解二氧化硫对社会及人类的重要性及危害性,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能有效防止二氧化硫的危害,这样一来不仅导入课题,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紧接着,可将全班同学分为4个小组,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1)探究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提供pH试纸、石蕊试剂、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2)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进行探究,所需要的化学药品包括溴水、氯水、碘水.3)对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加以探究,所提供的试剂包括硫化氢溶液、硫化钠溶液、淀粉碘化钾试纸.4)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进行探究.很多学生认为可以利用溴水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因为布条发生褪色现象.这时教师可提问学生: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导致布条褪色还是漂白性?该装置的第1步是硫酸溶液与亚硫酸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气体经过品红试剂的时候会出现褪色现象,再经过实验加热后溶液会恢复原先的颜色,由此可以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在实验中如果颜色没有恢复,那么可以说明之所以形成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还原性造成的.该实验装置中设置了尾气收集装置,主要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由此可以得知这一装置比较环保,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总结,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采取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篇7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理论基础 实施步骤 因素 对策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条途径是设置新的课程,强化探究式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给学生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另一条途径是在学科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

在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科学探究纳入内容标准,改变了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本文旨在帮助广大中学政治教师走进新课程,认识科学探究式教学,并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落到实处。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一)探究式教学释义。

什么是探究式教学呢?按照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可以对它下个定义,即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地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各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1]

(二)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对探究式教学的特征的界定,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探究式教学区别于常规教学的一些特质。综观国内外学者的探讨,可以发现探究式教学具有如下被普遍认可的基本特征:

1.自主性。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要唤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它不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助者,整个探究过程都离不开学生自主自愿的参与。

2.开放性。开放性是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征。探究式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强调个性发展,其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都具有开放性;探究式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指导形式不受传统的原则与方法的束缚,其实施方式具有开放性;探究式教学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3.合作性。探究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其中的合作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组间合作等等,实质是教与学的合作、学与学的合作,教中有学,学中有教,彼此交合。

4.探究式。“探究式”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的,它能够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和实践的机会,这种方式对于改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填鸭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意义。[2]

二、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科学探究式教学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重大改革,我们要研究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就必须对它的理论基础加以分析。当前能够对探究式教学起指导作用的理论有很多,中学政治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学习环境”理论、“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古宁汉(D.J.Cunningham,1991)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学生应该孤立地学习。学习者会从陈述自己观点、反驳别人观点的机会中受益匪浅,而且通过这样的过程重构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自身观点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共同合作,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中相互交流。建构主义理论还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老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和传递者,而是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就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3]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学做出的许多新的解释,是学习和教学皮亚杰和布鲁纳等的思想基础上的又一次大综合和发展,是为改革传统教学而进行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并为我们当前的教学向探究教学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总之,心理学和教育学中的许多思想都为科学探究式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向探究教学发展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就必须先设计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弄清科学探究式教学可采取的步骤。《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要求,结合高中政治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将科学探究分为六个要素,并对每一要素提出了探究能力的要求。

(一)提出问题。

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从教材或生产、生活实践中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从政治学的角度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继而设计一些富有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去调查、研究、探索。

(二)搜集有关资料和事实。

学生根据探究计划,利用课本、图书馆、网络媒体等渠道,搜集资料,比较、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留下与问题相关的、有利于证明结论的资料。

(三)提出猜想和假设。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后,引起学生的好奇、怀疑、困惑和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形成探究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实际经验,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做出猜想和假设,并对结果进行预测。

(四)对假设进行验证和推理。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确立明确的目标后,教师鼓励学生用搜集的资料验证之前的假设。

(五)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各种资料和已被论证的假设,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共同之处,进而找出相关知识之间的规律。

(六)交流与合作。

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究成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探究报告、尊重他人的探究成果,允许别人对自己的探究方案和成果提出不同的意见,充分交流和讨论各种想法和观点,深刻理解探究过程中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

运用探究式教学时要控制教师活动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而学生的活动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只是提供基本程序,并非固定不变,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互相渗透,组合创新。

四、影响科学探究式教学的一些因素

探究式教学这种具有全新理念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许多的不同之处,给教学造成了种种困难。主观的困难如由于教师和学生自身造成的困难,客观的困难如教学时间、材料以及评价方面的困难等。

(一)教师本身的主观因素。

1.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不愿意开展探究式教学。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教师担心会影响教学进度,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是教师觉得太麻烦,尤其是课前准备太费事。

2.教师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也影响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从目前状况看,政治教师尤其是农村的政治教师对各种科学教学方法无法掌握,因此自然也就难以开展探究式教学了。

(二)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

1.学生的探究能力不高,影响探究式教学的开展。由于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很少有机会发展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往往缺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影响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

2.学生本身不愿意开展探究式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生不愿意进行探究式学习,认为只要多做习题,考出好的分数就可以了,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

另外,教学时间不够、教材难度、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制度等客观因素也同样制约着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开展。[4]

五、落实探究式教学的对策

(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高中政治课实施探究式教学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绝对权威者,而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我国中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方式长期以记、背概念和原理为主,对社会实际问题至多是注解性的解释,而缺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问题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第二类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在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4]

(三)教师必须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且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大课堂的容量,延展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快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有积极作用。

面对新课程理念,教育工作者对探究式教学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忽略探究式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而应该使探究式教学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模式,准确定位,恰到好处地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实现探究式教学与思想政治课程真正有机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M].

[2]程宿虹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辩证思考[DB/OL].http: / / www. cersp. net / userlog2/57788 / archives / 2008 / 968569. shtml,2008.07.26.

[3]佚名.简介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其教学方法[DB/OL].http:/ /www.省略 / jiaoyu / 573 / jiaoyu_171225. html,2007. 4.13.

[4]高会丽.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探究式教学实践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10.10.

[5]殷玉琴.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的科学探究式教学[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08.08.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 7.27,第2版.

[7]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篇8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设计实施

高中化学实验和化学课堂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教学模式。化学实验课是对教学活动中已知的定律或者概念进行验证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高中化学课要求突出对化学实验的探究,在化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参与。因此,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就显得意义重大。根据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仍然以在课堂上灌输知识的教学为主,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高中生要面临升学的巨大压力而不得不放弃对化学实验课的探究。因此,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条件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迎合新课改教学理念

新课改中的核心理念就是呼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以往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将知识尽可能地传授给学生,往往在一节课上会讲满45分钟,留给学生自我反思和练习的时间很少,而有时候化学实验课会被占用进行自习。这时,教师需要放下自己的课堂主导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在化学实验课上利用实验来进行解释说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2.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教学

如果在化学课上教师不和学生进行互动,会导致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且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来自教师的引导。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从而形成一个和谐向上的化学课堂。

二、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方案

1.提出探究实验主题

在化学实验课上,首先需要明确实验主题。教师一般的教学步骤包括提出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讲解―操作提示―实验安全须知这几个步骤。之后学生自主按照实验课的标准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有可能会发现问题,这时教师再讲解,就会使学生豁然开朗。比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时,教师在课堂上会给学生氧化还原反应公式:还原剂+氧化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其中的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的是还原反应;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根据这个公式和原理,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元素之间的化合价对比进行组合。在铁和铜的置换反应中,发生的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还可据此得到一系列的置换反应,只要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

2.实验探究过程

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根据自己所观察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过程发生的变化,进行相关的练习和拓展,另外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知识概念。比如在进行“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实验原理为以下反应公式:

在这个公式中,由酸和醇生成乙酸乙酯,其中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如果加入过量的乙醇,在反应中会不断蒸出生成的产物和水,促进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为了能使乙醇生发减少,在实验中可以利用分馏柱进行分馏。在这个实验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加入不同配比的酸和乙醇来观察可逆反应的进行方向。在生活中,人们之所以会将醋和酒放在一起调味,这也是因为应用了在炒菜过程中两者发生反应会生成具有清香味的乙酸乙酯。

3.归纳总结

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需要就实验现象、过程步骤和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和归纳总结,也就是学生对化学实验课程结果的一个直观体现。在总结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觉得吃力,因为其对知识整体的认知和把握能力不足,此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阐述,之后再进行概括,便可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整体。

化学是基于实验的学科,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袁小朋.高中化W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新课程(中学),2013(5).

[2]刘振峰.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创新式人才[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7(11).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范文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篇1【关键词】情境,探究,交流,实践,评价。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地去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