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改革范文
计算机课程改革篇1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1
一、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意义
高校专业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2000年开始就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预计用20年时间,使毕业生能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企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的需求与学校培养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之间存在的差距仍然较大,主要是因为学校在进行教学定位、课程安排和明确教学目的时没有通过社会调研,无法与社会市场接轨。对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进行综合实际调研,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进行教学,共同培育出合适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是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出路。
因此,本文通过对目前学校计算机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学生掌握的具体专业知识等相关问题,从中探索出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创新方法。
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技术需要分析
1.我国经济发展概况
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就业及技术需求情况,京津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带动这 两个地区的就业需求,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就成为一种亟须的专业技术。
该地区计算机技术人才的位置分布决定了该经济增长圈的发展规模及形成模式。京津地区已形成以进京的公路和铁路为中心的经济高速发展快圈。特别是一些滨海新区成立之后,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圈发展的核心技术,它在工业、医疗、生活等各种领域成为重要的连接因素。
2.基于企业计算机技术需求的调查
(1)调查问卷设计。在进行企业计算机技术需求的调查问卷设计中,主要包含高校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中掌握的专业技术能力、学校计算机课程设置、学生在进行计算机课程学习过程中最喜爱的和最感兴趣的方面。
该调查问卷共设计了九项内容,对专业技术问题安排了六个内容,对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共设计了三个内容。希望企业用人单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技术进行提问,同时也将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安排到计算机课程改革之中。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可以了解目前企业及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某项技术的需求情况、计算机人才竞争重点、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感兴趣的方面和知识点,进而对教学、实用性、学生兴趣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2)调查问卷的选取。本文提供的调查问卷及调查对象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京津等重要经济发展地区的企业用人单位,另一部分为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三年级学生。
用人单位包含了软件开发单位、计算机游戏设计单位、金融投资单位、大型钢铁冶炼单位、网络销售单位等共33家企业,共有职工837人参数调查,1000人以上大型企业2家,100人以上企业8家,50人以上企业15家,50人以下企业8家。
(3)调查问卷统计。在综合所有调查问卷结果与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意见后,采用Office 2013版的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3.统计结果的分析
本文的调研结果分析代表了用人单位和学生两个方面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的需求情况,较为全面和客观。
对企业调查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问卷中可以看出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第一,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越大型的企业和单位对专业计算机人才需求越走向于高、尖,中、小型企业和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操作性技术人才较为需求。
第二,从对学生的调查分析结果可以发现,49%的学生都认为现阶段学校计算机课程设置没有兴趣且脱离今后的实际工作需要。这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三、计算机专业课改革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1.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目前计算机课程改革必须以服务用人单位为宗旨,以学生毕业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更新教育和就业观念。
课程改革就是指对目前课程的意见和看法,必须坚持以学生的根本为课程改革根本,改革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素质。课程改革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更要能够通过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素质,适应用人单位发展要求。
课程改革必须要引入多元化理念, 针对学生因材施教。
2.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原则
(1)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基础。在对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让就业和学习结合发展,综合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的需求为基础,以学生自身能力为根本,提升学生在校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机素质。
(2)计算机课程改革必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高校的计算机改革必须面向用人单位,面向企业需求,面向中国科技发展的未来。我们的课程改革必须要解决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求才难之间的矛盾,力求对学生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步,科学制订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
目前,高校的计算机老师很少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不知道用人单位常用的计算机技术,没有最新的技术需求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将用人单位的需求加入到教学之中,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高校教学必须要产与学相结合,以满足用人单位用工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毕业后实际的就业工作为背景,为用人单位和企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使教学目的更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3)课程改革与技能创新相结合。创新是课程改革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学生只有不断更新技术,提升技术水平,才能担当起不断创新的使命。
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工作中必须要有创新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具有创新能力,是更加宝贵的课题。因此必须重视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了解学生性格,注重个性创新。创新是学生的个人素质,在学校中要注重对该能力的培养,了解学生个性的心理状态、掌握的知识层面、兴趣爱好等。
实践证明,了解了学生的性格,才能对学生的素质、知识及能力进行综合培养,让学生协调发展,提高学生对该项技术的学习兴趣。
第二,深化计算机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教学多使用全国统一配发的教材,不能因地、因人施教,现在的社会用人单位和企业越来越讲究实用技术与应用能力,学生再按教材统一学习与考试,就要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必须要舍弃20世纪80年代教学时应用的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等不切实际的理论专业课程,加入一些比较流行、应用广泛、学生兴趣大的动画制作、平面制作、多媒体等更加实用且操作性强的计算机课程,这样学生既对课程有兴趣,又能在毕业后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第三,创新教学方法。旧的教学方法老套古板,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创造力。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将看、动、听结合起来,教师还能边教学边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让学生主动学习,更有兴趣,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达到综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结论
计算机专业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够零距离上岗,否则就不具备足够的就业竞争力。所以,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尽力达到这一要求。
从当前计算机专业所设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案例中的实践经验来看,课程改革核心的步骤有两个:一是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市场中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基本素质的要求是什么;二是如何培养这些素质,采用何种课程模式、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目前的问题不是寻找一种万能的课程模式,而是探索一套改革的程序,可以引导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参考各种成功模式,探索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计算机网络方向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还存在教师专业知识更新慢、缺乏实践经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存在不足等问题。为使中职计算机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高校应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将实证与理论更好地融合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培训与教育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2]杨 闯,曾毅军,李秀疆,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指导[J].交通职业教育,1999,(5).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计算相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5,(5).
计算机课程改革篇2
关键词:教学实践;学习实训;顶岗实习
现在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提升能力为基础、以职业实践为目的、以基本课程为主体的三位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很多中职学院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教学实践研究,使得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被社会和人们所接受。但是,中等职业教学在培养专业层次方面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中职课程体系设置是否满足目前社会的需要。所以,中职学校一定要重视计算机课程的设置,针对目前社会相关的需要进行课程改革,从而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化人才。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开设情况
计算机专业是中等职业院校开设比较早的专业课程之一,一般都是中职学校的特色专业和长线专业。计算机专业课程的主要方向是计算机的网络技术、软件应用技术、广告设计技术等。从老师教学方面和学生实习就业方面的情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给学生设置的课程和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标准是非常不合理的。就是在这种情况的约束和限制下,引发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
老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在课程上有太多理论性的知识,造成学生缺乏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无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那么在课程学习中,就会感觉课堂比较单调、枯燥无味,甚至使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
中职学校的部分老师安于现状,没有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也没有接触新鲜的事物,创新意识比较淡薄,这些情况对计算机课程改革和课堂实施进度都有严重的影响。
二、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在计算机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学生可以顺利升学和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只是让学生加大对相关题目的练习,从而使学生顺利考上大学或者考取更高等级的证书。这种教学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后的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宗旨,所以,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
1.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开设计算机课程
在计算机行业中比较适合中职学生的企业岗位有:企业办公软件操作人员、计算机维修管理人员、广告公司设计安装人员、电脑销售人员、专业化影视处理人员、拍照处理人员、网站建立和维护人员、网络配置人员等,这些职位主要体现的是电脑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水平,非常适合中职学生学习。
2.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
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制订不同的培养目标。对于部分学习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培养目标的重点放在企业办公软件操作方面和电脑推销方面,主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办公的常用软件、办公设施的使用情况和电脑零件的认知、安装等。对于那些绘画设计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培养目标的重点要放在广告公司设计、电影数字化及自动化处理、拍照处理等方面,主要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现代化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使用,还要培养他们具有相应的艺术鉴赏能力。对于那些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培养目标的重点应该放在计算机维修、网络配置、网站建立和维护人员等方面,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网络设备设施的特点,按照网络用户的要求进行设置和维护网络。
3.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中,主要分为三个教学模块:课堂教学、计算机实践、顶岗实习,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后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之后,到机房去实践,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机房实践真正连贯起来,从而导致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丧失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此外,机房实践和真正的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学生直接进入公司实习,就会使学生感到非常不适应。但是,如果运用教学实践、学校实训、顶岗实习这三个模块相结合,就会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不仅让学生学到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工作状态,不断提高他们的岗位市场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创设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氛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志梅.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建议[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5).
[2]崔继华.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大江周刊:论坛,2013(3).
[3]李建兵.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2(7).
[4]陈春容.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几点想法[J].科学咨询:下旬,2012(19).
[5]苏鹏.浅议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9).
计算机课程改革篇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2015年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转型首要是课程改革,本文针对医学院校的计算机课程进行了现状和问题分析,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估和实验实训建设等多方面探讨高校转型过程中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内容,对新形势下计算机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校转型;教育改革;计算机教育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中的问题和矛盾更加突出:教育同质化倾向严重,本科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生产一线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资源短缺,教育与需求脱节等。大力推进高校转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转型发展改革的高度重视,为“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地方性医学院校将完成由医学学历教育型向应用技术型和医学职业类型的转变,根据所服务的的区域和医疗行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改革的具体步骤,实现医学技能教育服务于社会需求的回归。其转型涉及高校的管理体系、专业体系、课程设计以及教师结构等,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医学本科计算机课程就是其转型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内容,本文重点关注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的现状和转型改革的内容及策略。
1医学本科计算机课程现状及问题
医学本科计算机课程是医学院校的基础性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医学院校的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以计算机为载体的辅助性应用等。目前,根据国家教育大纲的要求,医学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主要包括3个大的方面: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础知识;以办公自动化应用为主的计算机应用教育和以计算机数据存储与管理为主的计算机数据库应用教育。其教学对象以大一、大二低年级学生为主,还包括部分研究生教育。其教学形式为传统课堂和实验的集中教学。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医学本科计算机课程教育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也不断出现不足和问题,尤其是在医学院校转型改革的过程中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主要包括:计算机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学大纲内容为主,没有体现医学院校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需求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赶不上计算机发展的速度,很多医学院校在讲WindowsXP操作系统的时候Windows10已经推出;课程内容单一,所有专业内容一样,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的不同需求。医学影像专业需要较多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知识,健康管理专业需要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容;大部分学生以考试和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为目标,不关心所学内容与自己专业的结合度和自己专业的未来需求。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计算机课程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基础性课程,计算机技能也是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基础性技能,更是更好的学习、实施医学技能的辅助,医学院校要实现转型改革,计算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高校转型改革过程中医学本科计算机课程改革
高校转型工作在全国试点型的实施,医学院校转型也在逐步展开。鉴于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现状,其转型过程中的课程改革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改革、以未来计算机技能需求为指导的教学内容多样化改革、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建立新形式下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加强实验实训与未来应用的衔接。
2.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革高校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医学院校由学历教育向应用型教育转型,其转型改革也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改革转型的实现以未来实际医学工作中的技能需求为培养目标,实现针对性教学。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以国家教学大纲内容为主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更多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为主导、以学生未来技能需求为内容改革组织课程。课程改革理念的转变具有主导性是改革的基础。
2.2教学内容多样化改革医学生未来工作中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包括基础性技能(如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和办公自动化内容)和多样化的应用(如医学影象专业学生需要计算机图像处理技能,医学管理专业需要地信息系统技能以及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个性化技能需求)。高校转型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势必要求计算机教学改革实现内容的多样化。多样化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广泛的计算机基础技能培养和专业性的、小范围的定制教学上。朱婷婷在“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中指出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内容的办公模块,医院信息系统模块和应用模块的多样性组成。
2.3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其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教育理念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不断出现。高校转型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技能性教育成为主导,而传统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导忽视学生的差别,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计算机应用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讲授式教学难以适用。实现多样化教学是高校转型过程中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之路。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在线学习、虚拟网络学习共同体等新型教学形式的出现,也使计算机多样化教学成为可能。
2.4建立新形势下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教学效果评价和分析是教学改革实施的验证和辅助。教学效果评估可以指出计算机相关课程的目标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合理、过程是否严密和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是计算机教学的一面镜子。高校转型下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得到了扩充,教学形式实现多样化,这也给计算机教学效果评价带来了挑战。适用计算机教学转型就要建立新型式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包括:传统的卷面考核,技能应用实践验收考核,学生学习氛围调查分析、自主学习跟踪考核等。要设置具体、全面的考核量化指标实现教学效果评价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5加强实验实训高校转型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教育成为主导,计算机技能培训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计算机课程的实践环节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加强实验实训被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3结语
高校转型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是解决高等教育存在问题的必然之路。计算机课程是医学院校的公共基础型课程,也是现代社会人人都需具备的基本技能。人人都离不开计算机,作为未来的医务相关工作者更应该结合自身需要了解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能。高校转型的过程中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如何才能实现由学历教育到应用型教育的转变成为计算机教学研究的新问题,本文分析目前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高校转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估等多方面探讨计算机改革的内容,其研究对高校转型过程中计算机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粤文.新常态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应用技术类高校论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6).
[2]袁占花,李祥生.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的研究与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5).
[3]杨勇等.高校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J].陕西教育,2011(11).
[4]朱婷婷.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2(5).
[5]钮靖,郭琼.基于提升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1).
计算机课程改革篇4
在计算机课程改革研究中,目标定位是最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课程结构、专业口径、人才培养目标乃至教学方法实施等问题。在课程改革目标选择上,不仅要有助于学生树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素质,同时还不能浪费教育资源。因此,计算机课程改革在目标定位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坚持“宽基础、多方向、厚基础、强技能”的原则。
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倾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2.注重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3.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多证书”制度。
4.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5.研究课程设置的方法。由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走“订单式”培养之路。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课程结构要努力实现模块化,把教学改革与教学方式改革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知识教育和比较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变“对口观念”为“适应观念”,变专业对口教育为增强适应性教育,使学生的“能力本位”达到用人单位的使用标准。
1.能力本位”。新课程体系要结合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能力本位”主要体现在:
(1)以企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增减课程内容。
(2)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
(3)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新课程体系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
(4)依据企业生产的实际和特点,建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旧课程结构不仅因门类多而加剧教学学时的膨胀而挤占实践教学的时间,还割断了学科的联系,难以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将相关学科适当综合化,既发挥学科课程的特长,又克服了原有单科分段的弊端。课程模块化可实现课程结构的柔性化,构建应用性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养更多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也适应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1)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精简专业课,加强和拓宽专业基础课。开设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加强知识经济教育,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保证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三年不断线,使学生有较宽知识面,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课程设置采用两种结构:一是模块结构。专业设置一个共同的教学计划,学生通过选修某一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
(3)课程设置要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企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一方面,课程能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课程能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4)强化实践课程体系。保证理论和实践课教学学时之比约为1∶1。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实习强调工作岗位的真实性要求我们的实验室有真实的工作环境模拟,如按岗位接业务流程模拟实验,诸如网页制作、网络组建与管理、办公自动化等。
(5)课程设置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例如,课程设置要切实保证“双证书”制度,学生不仅要完成理论学习,至少还要取得一门职业技能工种资格证,社会实践活动也要纳入考核范围,使学生具备创造、创新能力。
三、计算机课程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防止“放羊式”教学。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但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既不能重教轻学,也不能重学轻教,两者没有孰重孰轻的问题。
2.健全教师工作量核算及奖惩制度。由于课程体系形式多样,教师工作量的核算也要有相应的标准.否则,教师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教师的教学成果突出要有相应的奖励。
3.学生最终的学习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挂钩。完善对学生的考核办法,要将学习评价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学习评价应在每个教学单元中,不仅对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做出评价,对学生的意志、态度、思考、判断、表现、理解等因素都要做出客观的评价,增加成绩的条目。这样对学生最终评价就会比过去准确、公正、合理。
计算机课程改革篇5
关键词:民办院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36-02
民办院校的教育要体现国家教育方针,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结合各个民办院校的办学宗旨,使得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人才质量规格。因此,大多数民办院校要按照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进行教学,朝着培养目标的指向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民办院校公共计算机课程也面临着同样的改革要求,只有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好的适应民办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民办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本人在一所民办学院担任公共计算机的教学任务,通过亲身的教学经历得出民办学院公共计算机课程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计算机水平层次不齐。由于民办学院学费高,最初民办学院的学生生源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而现在民办学院中有一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地区。这样条件比较好的、来自城市的学生接触计算机较多,很多是以上网和打游戏为主,接受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上手容易,但不屑于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条件不好的学生接触计算机很少,学习计算机基础这种操作性强的课程就有很大困难。
2.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传统化。民办高校采用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育模式。课堂上只是先使用多媒体进行集体理论教学,然后再在机房进行实践练习,这样势必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在课堂上,教师也多是照“本”宣科,过分依赖电子课件,毫无生趣的讲给学生,授课方法单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教学效果不佳。
3.计算机课程考核方法不科学、不合理。目前,公共计算机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只单纯采用笔试加机试的考试方式。②考试试题的质量非常低下。③考试评分不够客观,没有信息反馈。因此导致期末考试很多得高分的同学,也未必能通过一级专业考试。甚至有些同学笔试考试得了高分,可上机操作在半个小时内竟未能完成100个左右汉字的输入任务,连建一个“记事文档”都不能完成,由此可见,这是非常明显的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
二、民办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改革途径
民办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不同于专门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它面向的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它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方法等,以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本专业领域存在问题的能力。因此,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准确认识这一点,是我们下一步搞好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的基点。
1.要分类别、分层地规划与实施计算机基础教学。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在不同高校、不同的专业上对学生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在一些专业上,对计算机专业的知识要求非常深入,而对于另外一些专业上,则只是把它当作一种专业使用工具。对于这样的专业,我们完全可以降低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时数,针对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非常必要。在此,既不要搞一刀切,也不必过细分工,要尽量符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规律。
2.要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更好地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因此,在课程设置和建设方面,要充分体现训练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尤其是通过教学案例和教学实践,让学生充分领悟和体验利用计算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进一步强化理解有关概念和掌握相关技能。
3.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有别于专门计算机专业教学。既然同属一个学科,那么计算机专业的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一定存在相通的方面,但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讲授的深度以及课程的组织等方面,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有其自身的标准和要求,而不能照本宣科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有一批爱岗敬业的教师积极投身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实践中。
4.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抓住基础课教学的特征。民办高校设置计算机基础课是为了在学生头脑中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点在大学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很强的实用性,但仍需要讲授一些基础性的、相对稳定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内容。所以,在讲授基础课,特别是核心基础课时,要特别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讲解,使我们的基础课程能够“授人以鱼”,更能“授人以渔”,这一点对学生的主动应用计算机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从以上四点出发,为了更好的促进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的进程,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我们从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上做了如下改变。(1)转变教学模式,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室+上机”模式,采用“多媒体实验室教学+自主学习”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学与实验分离,由于计算机重应用、重操作的特点,课堂教学必需与实验紧密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计算机机房学习计算机课程是较好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即加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给学生提供上机时间、同时布置相应任务的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转换,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按照1+X思路改变课程体系结构。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它已成为民办高校好多专业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高校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提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就此我们提出“1+X”的课程改革思路改变课程体系结构,其中的1指《大学计算机基础》,X指一组结合专业情况,各二级学院可开设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整个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需要可选择以下课程:课程归类。课程名称。总学时,开课学期全体学生必修。大学计算机基础。文科类各二级学院可选其中一门作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
计算机课程改革篇6
近年来,专业认证逐渐成为国内普通高等学校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毕业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的高校专业参与到专业认证的准备工作之中。除专业课程外,不少通识课程也将承担指标点的达成要求。其中,公共计算机作为各专业重要的通识必修课程,承载着将不同专业学生培养成为熟练掌握基本信息技术,并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任务。本文提出公共计算机应该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真正融入到专业认证体系中,改革教学计划,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终身学习等能力纳入到课程培养目标的新观点。
关键词:
公共计算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改革
一、概述
作为高等教育大国,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规模已稳居世界首位,不少高校优势学科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享誉世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工程教育目前普遍存在着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还没有完全摆脱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能力的现状,除少数优秀学生外,大部分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培养效果很难被用人单位认可。正因如此,不少地方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上出现了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不到合适的工程技术专业人员,而另一方面则有大量工科毕业学生无法找到满意工作的奇怪现象。为了解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产生脱节的问题,2006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1]。申请认证的专业通过制定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及可判断的达成性[2]使所有用人单位能够以统一、客观的标准衡量该专业学生培养效果。通过专业认证的方式,迫使工科专业制订更为明确、合格、可达成、可评估的专业培养目标,将以前重点培养少数优秀学生的精英培养方式转变成实现教学资质是否“全体”学生都能受益,培养目标是否“全体”学生都能达成的培养方式。近年来,专业认证逐渐成为国内普通高等学校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毕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的高校专业参与到专业认证的准备工作之中。
二、公共计算机课程现状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目前大多数理工类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作为公共计算机课程。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结构主要通过比较全面、概括性地讲述计算机学科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培养学生具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结构、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与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不仅拓展了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视野,而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知识准备,使学生能够在各自专业中借助计算机科学的技术、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程序设计》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需要选择不同的编程语言,其知识结构主要通过讲授一门具体的编程语言,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等基本软件开发技能。《程序设计》课程的开设,不仅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更深入地解程序运行机制,而且充分地训练了学生思维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这些能力的训练为其在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专业复杂性问题时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自上世纪80年代高等学校开设公共计算机课程以来,在近40年时间里,公共计算机课程为不同专业培养了大量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理论和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工具的具有一定信息素养适应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强调了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个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基本信息素养,缺少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问题求解,以及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专业认证视域中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思路
人才培养效果与广大企事业单位预期产生差距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面临的难题之一。不少高校希望借助专业认证这一契机完善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系统地改革,确保培养的毕业生在专业意识、知识、能力与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3]。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认证所涉及到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调整都是十分巨大的,这就需要将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合理地分散到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计算机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通识必修类课程,在大多数专业课程体系中缺乏明确的后继课程,导致不少师生认为公共计算机课程只是普及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的非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承担的教学目标有限。其实,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早已成为各行各业解决诸如计算、通信、数据处理、信息获取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基本工具,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工科非计算机专业公共计算机课程都能够承载更多专业认证指标点的教学任务。公共计算机课程依托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其课程教学内容大多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只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授时在知识的宽度和广度上做了相应的删减,特别是课程很多教学内容十分适合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进行培养,只要在现有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适当改革,完全可以使其承载专业认证中更多指标点的任务。具体分析如下:
(一)团队合作精神
在应试教育为主导的基础教育环境下,我国大学生新生普遍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基本工程素养,公共计算机课程作为大学新生必修通识课程其开设时间早于绝大多数专业课程,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课程教学内容完成对大学新生团队合作精神、工程基本认知等能力的培养,必然能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程序设计》是我国高等学校大多数工科非计算机专业都会开设的一门公共计算机课程,该课以一种编程语言为主讲授程序设计方法和简单的数据结构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的计算思维,却在教学内容和实际授课环节中缺乏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训练。其实,随着当前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代码规模越来越庞大,软件开发难度变得越来越艰巨,单凭个人很难完成软件的开发、调试和维护,因此软件开发项目通常是由一个少则3-5人,多则数百人的开发团队共同完成。正因如此,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历来非常重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划分3-5人的小组以团队合作形式完成实验、实习和作业,这种学习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而且适合布置难度更大、挑战性更强的综合性作业。公共计算机课程如果在教学形式上引入这种做法,无疑对培养工科各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将有极大助益。
(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复杂工程问题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非常重视和强调的能力之一。在2015修订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什么是复杂工程问题做了七个明确的要求[4]。其中,有多条要求与公共计算机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需求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标准”等。公共计算机课程所讲授的信息技术知识无疑为不同专业之间知识的融合、交流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途径,特别是信息获取技术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利用网络寻求解决方案或灵感。另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就是训练学生掌握将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后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此可见,公共计算机课程完全可以胜任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终身学习
工科专业学生不仅仅面临着艰苦的知识学习任务,而且,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不断创新,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正逐年加速。研究表明,知识更新速度已经从19世纪60年代每50年翻一番,加快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3至5年翻一番。在这种知识更新速度下,不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是必会被淘汰。要实现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途径。我们知识,当前信息时代网络不仅仅承担着通信、社交、娱乐等功能,网络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载体,各种教学视频、文档、资料、书籍遍布网络世界,还有涉及到各种专业的交流论坛、期刊论文、专利资料等等。任何一名学生只要掌握了网络学习方法,完全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接受教育。可以说掌握了网络就等于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公共计算机课程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终身学习的方法。
四、结束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无论是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还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目前,在开展认证工作的专业中对专业课程如何改进以通过专业认证需求的研究较多,而公共通识必修课程相关研究工作尚待开展,本文借探讨专业认证视域中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同行展开相关研究。
作者:陈萌 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道蓄.通过计算机专业认证推动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8,18:24-25.
[2]李玲玲,赵学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81-184.
[3]罗卫兰,骆健,王海艳.基于专业认证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4,30:54-55.
计算机课程改革篇7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 职业能力 实用性
在今天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计算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各个领域,计算机专业也成为中职院校发展新的增长点。21世纪,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同时,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往那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需要把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加入到课程体系中。为此,我们需要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思考
1.我们学计算机是为了什么
我们应该明确学是为了“用”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就不可能是系统的(相对于学科知识来说是不系统的,但相对于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来说又是系统的),也不可能是单科为主的知识,而一定是综合学科的知识,因为要完成一项具体工作所需要的是多个学科的知识。
2.我们从哪里学计算机
我们应该明确在“做”中学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学习的主要内容源于企业的生产领域,学习知识的总和基本涵盖生产领域的全部内容。学生在做中学,然后在学中做,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
3.我们应该怎么样学习计算机课程
学习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应当以行为为导向,主要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这一教学法以职业行为为导向,以学生活动为主,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行为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行为,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逐步培养所需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的设置方向
1.课程编排上应该以实用性为主
现行的课程编排多数是按学科体系内容编排的,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者认知的规律,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但课程内容却是根据学科顺序编排的。对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体系虽然是完整的,但对即将从事职业的要求来说,却是不完整的。这就导致我们很多职校生毕业到企业岗位后,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职业行为能力却较差,企业不得不重新进行上岗培训,使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应该把课程编排成为一种行动体系课程,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学生认知的规律是循序渐进的,因此,这一行动体系课程对每一门学科可能是不完整的,但对每一个职业行为来说却是完整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2.应该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
很多中等职业院校把课程设置得大而全,初衷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生的基础,为学生多渠道就业创造条件,使学生成为多面手。实际却可能使学生失去方向,不知到底该干什么,甚至使学生什么也没学精,什么也没学专,反而什么也干不好。这点应该引起中职院校的高度注意。笔者认为,应该在一年级时夯实基础,在二年级时进行学科的细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不盲从。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有了好的课程体系,还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师思想的改革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教师思想的改革,是所有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尺度和方法。在对教师的思想进行改革时,可以利用专题研讨、专题讲座、师生座谈、优课评比、示范课观摩等形式从正面引导。
2.学生教育的改革
由于中职学生在行为习惯、纪律、自我约束力等方面较差,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注重穿插在这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做人要比做学问重要。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中,“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3.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的改革
在教学计划方面,要舍弃那些实际教学达不到目标的课程,舍弃现在或是将来不会直接用到的内容,努力与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需求保持同步,不断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引入主流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删除原教学计划中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等专业理论性强又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关系不大的课程,而增加了网站建设、文字录入、flash动画等应用型课程。
四、结语
只要我们认清形势,用对方法,对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和改革多提意见、多思考、多参与,广大同仁群策群力,相信计算机教育将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们的职业院校也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计算机课程改革篇8
关键词: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教学体系
一、改革的动因
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大学普遍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以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与调整,教学理论和教学目标也在经历着不断深入的发展与变化。其中有两次重大的改革[1]:
第一次改革是在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了《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即155号文件),确立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3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同时规划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5门课程及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学手段、方法改革要求,建立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归口领导的教学组织并加强了教学条件建设。这次改革确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地位,并对课程体系作了规范化整合。
第二次改革起始于2004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若干建议,确立了“4领域×3层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总体构架,构建了“1+X”的课程设置方案,并将“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第一门课程。此项改革促进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不断向科学、规范、成熟的方向发展。
在这两次改革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定位和开设目标的与时俱进。从早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技能培养的目标,逐步过渡到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即从狭义的“技能”培养逐步演化为对于“能力”的培养,这种认识的提高是伴随着计算机在人类社会中日益重要的影响和渗透而不断深化的。
最近十年以来,国际上开始对于计算思维产生了强烈的关注,多篇文章以及一些报告从不同角度提到了计算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对于未来社会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投入巨资设立了相关的研究项目。由此催发了一系列的关于计算思维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经过多次组织会议研究讨论,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一轮改革的思路和内容,这就是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这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第三次重大改革。
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其主要内容表现为[2]:
(1)从理论层面研究计算思维的内涵、表达形式以及对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2)从系统层面科学规划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3)从操作层面将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成为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之一的计算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建设一批适用的教学资源;
(4)从实践层面推动一批高校按照不同层次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应用需求开展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改革探索。
这样的内容设计是基于计算思维在人才培养和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而确定的,试图通过全方位的改革举措,实现大学计算机课程一次新的跨越和提升。其要点表现为[2]:明确大学计算机课程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地位;科学设计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反映计算思维特征的科学的知识体系、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探索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深入体现两化(专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注重多学科渗透等,使大学计算机课程成为大学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对于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改革?为什么这次改革的“切入点”是计算思维?大体上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国学生在计算和计算机理解方面的不足。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遍及全社会,现代社会对于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已经不仅仅限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是全社会成员都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所有的大学生都必须具有对于计算机技术深度运用的能力。而恰恰在这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仅仅掌握几项具体的应用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于计算以及计算机科学的思维形式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接受对于计算思维的严格培养,才能使得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具有很好的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成为当下这个信息社会、大数据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是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要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当前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计算机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具体技巧,而是如何把问题转化成能够用计算机解决的形式,这正好是计算思维培养所强调的内容。学会使用计算思维的基本方法解决问题比起学会具体解决问题的技术,显然前者更加重要和基础。
三是本世纪以来,信息科学继续在迅猛发展,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取得一系列革命性的突破,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计算和计算机的认识。计算机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工具,它的深刻知识内涵正在被当今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揭示。学生接受计算机课程的培养已经不仅为了学会应用计算机,而是由此学会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从事任何事业都是终身受益的。因此作为一门课程的改革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超前设计,科学谋划,缩短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改革任务。
对于我国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思维素质方面的调查显示,从一般意义上讲,当前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技术方面的培养问题不是很大,学生在掌握具体的计算机技术方面有着很好的表现。但是对于影响计算机技术发展背后的思想和理论的了解相对比较匮乏。这造成当前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创新不足,在很多领域跟着国外的技术发展路线走,缺少原创性成果,更加缺乏引领技术发展潮流的能力。其原因还是在于计算思维方面的培养滞后,使得学生在面临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时,擅长于用现成的技术手段而不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导致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习惯于沿用已有方法,缺乏具有革命性的突破。而以思维意识、思维方法培养为目标的改革,则是着眼于培养学生从实质上和全局上来建立对于问题的解决思路,从而达到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的目的。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一些表面上看来不大可能用计算机来解决的问题,通过深刻的剖析,仍然可以实现通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所取得的成果都是突破性和开创性的,这更加说明了计算无处不在这样一个社会真理。至于这种思维的名称是否叫做计算思维倒不重要,现在类似的观点也提出了其他的一些名称,例如构造思维、算法思维、程序思维、演化思维、网络思维等等,这些名词的内涵大同小异,区别不是很大。关键是这些思维培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另一方面计算思维这个名称已经在国内外被广泛认同,其内涵也已经有了相对清晰的陈述,是表达这种体现计算机科学基本思维形式的被研究的最深入的概念。因此如无其他原因,计算思维这个名称应该是概括当前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恰当的名称。
二、改革的基础
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概念的提出是计算机学科发展的自然产物。第一次明确使用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教授。她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计算思维最根本的内容,即其本质(Essence)是抽象(Abstraction)和自动化(Automation)。
计算思维是人类科学思维活动固有的组成部分。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了三种基本的思维特征:以实验和验证为特征的实证思维(以物理学科为代表)、以推理和演绎为特征的逻辑思维(以数学学科为代表)、以设计和构造为特征的计算思维(以计算机学科为代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更进一步强化了计算思维的意义和作用。
计算思维概念的提出不仅反映了计算以及计算机科学在当前社会中重要作用的新认识,也反映了计算机学科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核心的方法。是对于计算机学科的三个不同领域(理论、设计、实现)的概括和提炼。
计算思维从基本层面探讨计算与计算机科学的一些核心的概念与内容,这在当前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对于一门科学,如果要保持对于技术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不至于被技术绑架而失去方向,那么在概念上和理论上的创新是必须的。在我们广泛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并且享受计算机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进步与便利时,也需要经常的返本开新,不断关注计算机科学的原始宗旨和发展的方向,而计算思维正是这样一种理性思维的产物。例如下面一些问题就是计算思维的关注点:什么是计算?计算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抽象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如何揭示一些看起来不同的对象背后共同的计算性质?如何实现计算全过程
计算机课程改革范文
本文2023-11-15 18:03:48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