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范文
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篇1
一、科学传播视野下的大学科学教育基本内容
与传统科普观影响的大学科学教育不同的是,科学传播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科学教育不再是只传播科学技术基本知识,而是拓宽到二阶的科学传播内容,即科学技术事务元层级内容,如科学本质、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的社会运作等,其中科学本质、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又是二阶科学传播的核心内容.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所述,大学科学教育内容也要满足“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要求。科学本质内容的了解应使学生明了科学不再只是静态的科学知识,而是个动态的认识过程。它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内容。一阶科学传播主要以科学知识为主,二阶科学传播内容则包括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内容。
二、科学传播视野下的大学科学教育结构
基于此,科学传播理论影响下的大学科学教育的主体也是多元的,不仅有代表国家出现的学校,也有代表科学共同体的教师群体,还有作为公众的学生,以及学生中相应的社团组织和媒体。这几个主体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学校在大学教育中可以制定相应的科学教育教学方案、设计相应教学课程同时也可以对学校制定的相关措施表示出相关的质疑,并可以向学校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对教学方案和课程进行修改。而教师在这其中则要一方面参与学校科学教育相关措施的制定,同时做好向学生传播科学教育内容的作用;一方面也要针对其他主体(主要是学生和学校)的要求对自己的教授方式进行调整和修改。
三、基于科学传播背景的大学科学教育应用模型
科学传播的模型主要有欠缺模型、民主模型、自省模型三种,其中欠缺模型由于容易表现出科学技术是好的、公众是无知的、传播只能自上而下等缺点遭到了众多批评,也因此很少被采用。而民主模型将公众提升为一个和科学共同体平等的利益群体,体现出现代社会民主性的特点;内省模型将“内省性”引入科学传播,为科学与公众的交流迈出建设性的一步,有利于消除公众对科学的不信任。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一方面还要积极发挥内省性的特点,面对学校传播的科学内容,不轻信不盲从,多质疑多反思,学会掌握应用真正的科学方法去判断科学知识的准确性,并以自身实践验证学校制定科学教育方案和设置课程的正确性,对学校制定科学教育方案和设置课程提出相关修改建议。
四、科学传播视野下的大学科学教育实践
(一)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校园科学文化氛围
首先,在全社会创造一种科学氛围。大学生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社会对他们的成长的影响是极为深刻和长远的。加强大学科学教育作为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是很需要社会和学校等多方努力的。社会环境是加强大学科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外在条件。建设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国家政府首先要抓好对科普工作的组织、管理工作,并积极予以支持。各级政府要把科普工作提上议事日程,通过政府引导、增加投入,改善科普基础设施等措施,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科普工作的领导。
(二)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践
积极鼓励引导大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首要的是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内在需要。科学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这是教育的第一步,是获取知识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人们对某事产生了真正热爱之情,才能产生动力,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大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兴趣,一要提高他们对科学及其价值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自身发展的认识理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及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意识;二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大学生思考,教会他们掌握新知识的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更有效果。
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篇2
论文摘要:加强各个学科教学的实践性,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课程,不必拘泥于各个领域划分所带来的条条框框,而应该以课程思想为核心,最大限度地体现其设置的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课改的创新,也是课改的难点。目前我市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分成了课时和教学内容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仅对应课改纲要中的研究性学习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下文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也仅指这些内容)。其中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在课改前就已经设置,有现成的教材和比较明确的教学内容。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从2002年唐山市原新区作为课程改革试验区以来,到唐山市整个地区已经全面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仍然是个令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头疼的问题。这里面固然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中考科目对其他科目的挤出效应、传统教学思维的转变不到位等等,但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具体实施来看,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系统性和可考查性不够。
作为一个单独的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教学目标笼统而抽象,具体教学过程中很难确立系统性的教学体系。只片面强调类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宽泛的教学目标,脱离我们现有的教学实际和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无法具体衡量教学的进度、难易度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不同的教师、学校和地区之间无法就教学效果达成比较一致的标准,从而使得准确的考查无法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实施。
课程的系统性和可考查性是课程存在的基础,这两点缺乏的后果就是教师感到课程实施无从下手,教学过程茫然无序。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主义严重。
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基本是研究性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和认知的方式,但是因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内容没有系统性,也不具备考查性,从而使得一种学习的方式在我们的课程实施中连续地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如果说学生在课程的起始阶段需要了解这种学习方式以便更好地实施课程,这还能让人理解,可是如果课程教学一贯如此,那就是形式主义了,是为了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从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学校和教师仅仅是在应付视察、评估的时候才开展,因为他们觉得来回重复这种形式实在是没有必要,而我们的教学实际也根本不可能允许和无视这种浪费的发生。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问题的实质是课程内容。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都是一种方式,他们要经由具体应用,才能显示价值,而且其价值的大小也仍然依赖于具体应用,课程内容指的就是这些具体应用。不解决好这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无论如何是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并且其目标也应该包括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这样的体系,而我们现在恰恰就是忽视了这重要的一点,没有与学生的主体课程紧密联系,从而也就脱离了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的重要课程的学习。当然,我们的本意可能是想将学生从繁重的重点学科的学习中脱离开,专注于诸如创新精神的培养。可是,我们真能够离开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这样的学科知识去谈创新,去谈素质吗?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必须将现有的学科知识体系适当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来,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周围世界相联系的桥梁,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与现有课程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只有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有希望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
笔者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以下三条主线来安排:
1.科学实践。科学实践可以理解为“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即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周围世界相联系,甚至通过周围的世界来学习科学知识,这将会使得平时看上去枯燥无味的科学世界变得生动许多,使得学习也变得轻松而有趣。
科学实践的基本内容是利用诸如风筝、气球、指南针、望远镜、食盐等生活物品或者工具进行的成系列的展示科学原理的科技活动。在了解科学原理之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物品分类、测量和观察、周密思考、准确记录以及正确处理数据等等普遍需要的科学技能。这些科技活动应该是令人愉快的,有趣的和引人深思的,目的在于介绍科学概念和学习方法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家里、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学校,获取知识可以从身边开始。
近些年,国内引进的的国外科学实验教材大多数都生活气息浓重,深入浅出,重视培养兴趣,十分符合科学实践的要求,此类教材也为数不少,完全可以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为我所用。这些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大多数都可以对应我们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的教学实际,相辅相成,既适合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也促进了各个学科的教学。
2.艺术实践。艺术实践的形式着重指情景化的戏剧表演、诗歌朗诵和演讲评论等。艺术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客观事实。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来加强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分析能力。不用说,这些艺术实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也有很大的益处。
艺术本身就是创造力的集合体,即使是同一内容在同一种艺术形式下,也可以得到不同表现。不同的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可以担当不同的分工,这既可以是内容角色上的分工,也可以是不同工作的分工(比如导演、舞蹈、演奏、服装、布景等),但都可以表现其对艺术的理解,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展示学生的才能。
在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学科中包含大量的可以用作艺术实践的素材和线索。没有什么比亲身体验更能让学生提高对这些内容的兴趣和理解了,何况这些学科在本身教学中就存在有诸如表演、对话等等具体实践了。
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的勇气和信心也是艺术实践的重要目标,这将为学生在其他领域实践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就是将学生从课堂上拉到课堂外,学校外,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获得体验与发展。如果科学实践和艺术实践都能很好的开展,那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就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包括,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待社会生活的事实能够具有批判和分析的能力,以不同形式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分工组织和团结合作的能力等等。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应该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后对社会的一次全新视角的接触,这既是学生知识技能综合应用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认识社会,自身正确定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为社会服务的好机会。
在课程指导纲要中,对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领域目标、内容主题的维度和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应该按照要求分阶段、分内容、有重点地逐步实施,而不应该随意安排。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不仅仅是实践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只有教学过程安排有序、内容前后联系,才能使得这种学习变得有章可循。这里并不是反对整合,但是,整合的前提是学生对需要整合的各个部分自身都已清晰明了,否则就会欲速不达。
加强各个学科教学的实践性,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的目标,也是重要的基础。纵观专家或者相关文献提到的国外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基本上都没有专门的课程,而是建立在原有课程基础之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科内的综合活动。我们之所以建立专门的课程,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学科教学没有这样的传统,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直接开展是有困难的,毕竟事物的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在学科安排了综合课的基础上,又专门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原有课程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探索和准备。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和促进学科综合活动的开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在要求和基础。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即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的开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如果素质教育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能够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就将完成它的使命。
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海量在线开放课程(MOOCs)和开源社区及群体软件的普及,为我国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战略机遇。文章提出一个快速、全面提高计算机高等教育质量的思路:由教指委以MOOCs形式制作9门核心基础课的课件,推荐为全国计算机类硕士考试必读课程,通过全国硕士统考或大学联盟统考调控本科教育质量,并以社区和社群活动方式提高本科生科学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MOOCs;开源社区;群体软件
2010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在高等教育、产品研发和社会组织方面,有两大新生事物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是“海量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nline Open Courses,以下简称MOOCs)的出现,二是开源社区(Open Source Society)和群体软件(Crowd-sourcing Based Software)的普及。这两大新生事物为快速、全面提高我国计算机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 MOOCs提供的机遇
MOOCs中的“海量在线”是指允许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学生同时在因特网或移动互联网上实时在线观看和聆听一流教授或教学名师上课;“开放”则是指如果只为学习知识,学生可以免费下载、学习这些课程,并参加习题课和讨论课。一般而言,一个MOOC课程包括:
(1)主讲教师的讲课材料(PowerPoint讲稿或教授讲课时的板书)。
(2)老师上课全过程的实时录像录音。
(3)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又分为练习、基本习题和高难度习题。
(4)小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例如,2011年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学院AndrewNg在该校教授“机器学习”时,将这门课程在因特网上开放,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万学生注册,他们在网上免费听课,参加讨论并做作业。10万人的课,如果用传统的教室授课法,Andrew说自己要上250年。MOOCs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世界高等教育由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之下,一流教授、教学名师,甚至大科学家等宝贵教育资源从此便可实时地为全人类所共享。
MOOCs的出现使世界上无论多么偏远、师资多么匮乏的学校,只要是网络所到之处,在校学生均可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学生一样聆听课程,做同样的习题,参加同一个课堂讨论,做同样的课外作业,参加同一场考试。对我国而言,这意味着它将使我国省市属2000多所高校的本科基础课教学质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大幅度提高,使他们与北大、清华等名校,甚至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大大缩小。
当前制约创新人才成长的主要问题是对优秀生和错位生(即入学时未选对专业的学生)的培养均不到位。一所大学的学生基本上由优秀生、常规生和错位生构成,优秀生和错位生各占10%左右。MOOCs的推广可使每所大学的优秀学生在网上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课程,找到志趣相同或相近的老师和同学,深入切磋,产生创新点,使“钱学森之问”迎刃而解。它还将为每所大学10%左右的错位学生提供重新寻找专业的机会。这些对所学专业始终不能入门、学习成绩差、处于被动状态的学生,可通过MOOCs找到他们感兴趣并能理解的课程和专业,进而摆脱被动局面,进入常规生甚至优秀生的行列。总之,MOOCs的推广和应用将使每个大学生都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目标跨进一大步。
2 开源社区和群体软件创造了丰富的实践资源
众所周知,对软件产业而言,具有高度抽象和概括能力的构架师、高质量且高产的程序员以及经验丰富的软件测试人员都是软件产业的稀缺资源,由此决定了软件公司生产方式的3个特点:
(1)参与软件设计与研制的骨干大多是精英型人才,即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受过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系统专业教育的优等生;
(2)软件开发在严密的计划控制下进行,这包括自顶向下的市场分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初型设计等和自底向上的程序编写、测试、组装等;
(3)整个开发过程是在封闭的环境下完成的。
软件公司的典型产品如微软的WindowsVista,它由6万个功能模块组成,源程序代码6千万行,参研人员9千余名,耗时5年。
自2008年开始,事情发生了变化。Apple和Google公司分别开放了他们的手机应用软件库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以后者为例,Google公司向所有为Android手机提供应用软件的社群和个人开放Android的源程序,并提供各类指导、帮助和服务。任何通过基本考核要求的人都可以为Android手机开发应用软件。一旦这些软件研制成功,即由开发者定价并在Android Market上销售。每卖出一份,开发者获得收入的70%。同样是5年的时间,AndroidMarket推出了67.5万个应用。
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出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展示了软件产业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新生产方式的第一个特点是软件开发从封闭转向开放。Android Market向开发人员开放源代码和定价权。据Google公司2011年I/O全球开发者大会介绍,全球Android开发人员数量超过45万人,是其公司从事开发工作员工总数的13倍。第二个特点是开发人员从精英向大众化转变。给Android Market提供应用软件的人员中15-30岁之间的人群占总数的81.6%,其中多数人并未受过名牌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系统教育。第三个特点是开发组织从工厂走向社区和社群。
我们可以把软件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称作群体软件开发。尽管它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给Android Market和App Store开发的绝大多数产品都是规模较小的应用程序,但它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与高校本科的实验课和科学实践具有天然的相似性:“社群”与大学中的科学兴趣小组或参加各种大赛的团队组织在形式上十分接近,而高校中由一个学院的师生组成的各种专业兴趣小组和参加竞赛的团队又与一个“社区”非常接近。
为群体软件服务的“社群”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研制的软件通过市场直接转化为商品,构成软件行业的生产力;另一类是活跃在各种开源社区里的社群,他们研制基础软件,从事科技创新。所以,高校不仅要引进“社群”和“社区”这种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要引进他们的工作内容。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本科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使高等教育的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3 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教育质量的设想
基于MOOCs和社区及群体软件的普及,笔者对全面、快速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本科教育产生一个设想,基本内容如下。
(1)基本目标。又快又好地提高计算机类专业本科教育质量。
(2)基本状况。目前我国设置计算机类专业的高校共有946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级博士点60个,一级硕士点224个,计算机本科在校人数67万,硕士在校人数7.2万,博士1.7万。
(3)基本内容。利用本科生的课余时间,采取自愿原则,在不干扰、不影响各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基本安排的前提下,向全国计算机学院(系)全体本科生推荐9门核心基础课的MOOCs课程作为免费学习课程。
(4)工作重心。把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重心放在学习成绩居前10%15%的本科优秀生(10万人左右)上面。这些优秀生的特点是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强,有更多的自学和研究问题的时间。他们是我国高校研究生的主要生源。这批学生质量的提高,代表着我国计算机本科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也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5)课程制作。由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负责在一年之内编写经教指委讨论并同意的9门核心基础MOOCs课程为:C程序设计、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工程以及群体软件与开源社区(数字化科学实践课程)。课程使用语言为中文。课程要达到国外Coursera和edX的课程标准(也就是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课程标准),要提供授课全过程的音视频录像、全部PowerPoint和教师课堂板书,提供在线和离线习题课和答疑,提供小测验、期中考试和课程结业考试。课程内容一方面应与北大、清华和南大等高校处于同一水平,基础理论方面比美国课程内容略深;另一方面,要学习Coursera和edX课程之所长,在课程中引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实际应用、尚未解决的问题等内容。
(6)质量控制。通过教指委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将这9门课程推荐为我国946个计算机类专业必读参考课程,规定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内容将以这些课程内容为标准;坚持实行全国硕士研究生计算机类专业统考或以大学联盟为整体进行统一考试。通过统考把946所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前10%-15%的优秀学生接受的本科教育质量提高到教育部推荐的9门课程的水平,这是一个不低于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
(7)国际课程。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率先开创了高质量MOOCs的先河,我们应无保留地支持和鼓励中国学生,作为个人行为,学习和使用这些课程,并要求他们遵守知识产权法和各个课程公司或大学的相关规定。
(8)科学实践。计算机类专业硕士和直博考生要向投考大学提供本人在本科4年中社群活动的主要记录。例如,编写过哪些程序和软件,其工作量、投入时间和使用情况,发明过何种新技术,担任过何种职务,做过何种社会公益服务等。通过填写社群社区正式记录,了解考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并提高高校及考生本人对这些能力的重视。
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篇4
关键词:知行统一观;现代中医;中医院发展;启示
毛泽东于1937年7月撰文的《实践论》,是认识论的哲学论著,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和实践统一的理论总结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它以认识与实践关系――“知行”关系为基本线索,在实践基础上剖析“认识论”。几千年来,随着科技经济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医学活动不仅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还在这一体系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进入新模式,中医医院建设也已在各省、市、县全面铺开。然而,目前我国中医医院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限制或阻碍了中医,乃至医疗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地进步,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人们的需求。笔者经过党校培训学习后,对毛泽东《实践论》感悟颇深,现结合自身多年中医医院管理经验,从毛泽东知行统一观科学理论视角入手,分析探索现代中医及中医医院发展问题、思路。
一、“临床服从需求,科研服从临床”,中医医院建设成为现代中医事业发展的关键
病理学教育家孙绍谦指出:《实践论》开辟了学术界革命的思想道路,也开辟了中国医学界思想革命的道路[1]。现代中医学经过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研究,已成为从日积月累的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理论。然而,自西医传入我国,由于西医理论体系科学、完善,逻辑性强且西医院管理体系和模式更加完善等因素,中、西医学的发展出现了竞争性的矛盾,甚至曾出现“取缔中医”的言论。因此,如何在当今医疗环境下,实现中医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医院建设。
“脱离实践的医学是不存在的,脱离社会实践的医院建设不会拥有未来”。医院是收容和治疗病人的专门机构,“一切以病患为中心,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医院发展的宗旨。认识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通过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因此,确立“临床服从需求,科研服从临床”的原则来指导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临床服从需求,科研服从临床”,即临床服从各社会阶级人们的需求、各种病种患者的需求;而任何医学科学研究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服务于临床,服务于医疗事业。如何实现临床服从需求,这就需要从目前医疗卫生行业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入手,如:提高医院整体诊疗能力,实现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规范医院药房管理,打击“只用贵药、只进贵药”的恶劣现象。另一方面,任何医学科研项目都是为了从不断反复的科学实践中得出真理,探索可能的、可行的科学理论,最终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证据支持。但目前我国存在的“强制性”搞科研现象,已严重危害了科学实践活动的自然变革。规范科学研究,严惩科学造假已势在必行。我们应肃清一切阻力,为建立一个不败于西医医院,为现代人们所接受,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能够促进中医事业进步的中医院而奋斗努力。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实现“软硬件”综合发展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当前,中医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资料显示,中医已陷入传承危机,我国著名中医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000余人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人[2]。尽管全国院校中医专业不断扩招,学术继承人、中青年临床学术骨干培养力度不断加大,但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1.中医院校相对落后,照搬西医教学模式,大多数院校毕业生不能完成从中医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转变;2.中医人才出路没有保障,就业形势严峻,与同级西医院收入差距较大;3.人才培养成为一种形式,多数继承人难以担当振兴中医的重任。
黑格尔曾说“存在即合理”,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其客观规律性,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承载了不可泯灭的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健康保障。但在当下的医疗体制改革中,如何从“人”入手,做好队伍建设,完善传承机制,减小与西医院校的差距,改善上述突出问题,重塑中医。这就需要国家重视中医事业,加大政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实现中医的综合发展。
三、中医欲发展必先自强,加强中西医完美结合,打造中医院品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医学发展、医院建设已远远落后于美、俄、日等诸国。究其原因,与我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密不可分。中医学具有稳定性、强制性的特点,其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学说基本内容,自《内经》起一脉相承,虽形成了基本理论体系,但受尊经、卫道复古主义思想影响相当严重,对中医的强权控制已达僵化状态[3]。这使中医理论缺乏对新理论、新知识的追求,甚至出现“保国粹、理国故”,使中西医长期对立。但同时,中医在许多问题上又陷入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中医理论缺乏清晰性,学生常难以理解运用,老师难以言传身教,使中医实践活动陷入瓶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将古代医家经验理论与当代医学实践相结合,克服中医学自身制约条件,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近现代医学泰斗张锡纯认为“参西是时势所需”,要振兴中医,不与时俱进是行不通的。中医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科学研究常常陷入片面成为必然。只有通过不断的反复科学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实现质的突破。“科学无国界”,中西医结合是大势所趋!中医院建设更是离不开西医基础的支撑。我们应该中西医结合,将品牌意识作为一种策略导入中医院管理中,形成有中医特色的医院理念、标志、医疗技术、中医专家、环境、设施等?[4]。从而提高中医院医疗质量和水平,以适应患者不断增长的医疗。
相信在各级党政领导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将中医及中医院建设发展与毛泽东知行统一观原理相结合,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其客观规律,中医事业发展一定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 孙绍谦.从实践论看医学和病理学[J].科学通报,2(5):458-460.
[2] 李佃贵.中医院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42-51.
[3] 陈希哲.中国医学为什么落后了[J].医学与哲学,1986,(3):38-41.
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篇5
关键词: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义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让学生直接体验的课程。研究探索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生活、社会、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根据有关文件的精神,开设综合实践课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客观上要求学生在独立完成指定任务的前提下,提倡多思维、多方法、集思广益。这在某种程度上,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例如互联网平台的电子期刊、学校的电子图书馆等,这样就迫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的技能,会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信息高速公路。通过丰富途径,帮助他们全面培养能力,让他们全面发展。这为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了基础。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课堂、在生活、在社会、在团队中锻炼自己,体验成功与失败。同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是课堂知识的应用和再现,由此鼓舞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把被动、强迫的学习变成了积极、主动的寻求,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阵地。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足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丰富,方式多样,这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大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提高。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了学生对各学科课程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对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有着促进和带动的作用。首先,各学科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其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最后,在某一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互相渗透。
所以说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对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全面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的合格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篇6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
一、提纲的中心内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论述的中心内容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就是科学的实践观,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实践观的内涵,运用科学实践观揭示了唯物史观一系列的基本观点。这些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彻底决裂,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建立起了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框架。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释的实践观
第一,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他指出“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在此,马克思明确的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不到实践对人的认识的作用,必然对事物的认识只是直观的、相似的反映,而不能把事物看作是被人们改造过的对象,没有看到实践在认识事物,检验理论上的作用。因而,它不能说明理论的本质。马克思将实践引入认识论,并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理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证明、区别真伪。因此马克思的结论是:“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第二,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注意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然对社会的认识,只是一种纯客观的、经验的直观,而未把人类社会看作是实践活动的过程,没有看到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而,它不能认识社会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社会生活领域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既生产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首先,社会的起源,基础是物质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社会,没有物质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其次,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实践,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它制约着人类的其他活动,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科学、艺术都是这样。再次,社会规律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自然规律、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各有特点,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参与既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人的实践。
第三,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无。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人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人的本质的作用。必然对人的人是只是一种抽象的生物学的理解,而未把人看作是实践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物,没有看到实践对人的本质的作用,因而不能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人的问题,表明了这样的一个基本观点: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生存、发展,才能证明、实现其本质。首先,人的实践活动,是对象化的社会活动。人要生存,就必须时时刻刻从事实践活动,人作为主体,是能动的社会存在物。社会活动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必然表现为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与他人形成的各种关系。因此,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只能从其对象化的社会活动,也就是实践中寻求。其次,人是实践内容,是多样化的社会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活动一集一切生活活动等。这样多样性活动的总体结果,表现为个人与他人的各种关系,既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外化了的人的本质的全部内容。最后,对人的本质及其人性的考察,必须置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
第四,实践是历史的本质。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人类历史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人类历史的作用,总是用抽象的人性论、人到注意去说明社会历史,因而不能说明人类历史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历史表明了,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历史,没有物质生产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马克思划时代的贡献就在于他跳出了抽象人性论的理论陷阱,从历史的实践出发,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两者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达到了辩证的统一。正是实践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实现了由低到高的发展,从而构成了人类历史。
总之,《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行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决裂,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建立了起来。
三、马克思实践观确立的意义
综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可以看出,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贯穿全文,从实践角度说明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人,也就是说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运用与认识论、自然观和社会生活,第一次全面地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本主义,简要地阐发了新世界观包括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和核心观点,奠定了新世界的理论基础。同时,马克思还说明了哲学的性质和功能,初步赋予新世界观以实践性特征。让我们更加去了解了实践的含义,更好的去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金钥匙,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和手段。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意义。如果不从主体实践活动的视野出发,不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就不能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社会规律和人的本质,所以把握实践的内涵不但是我们不断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同事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从现实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马克思实践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关注的是“改造”而不是“解释”,所以社会注意国家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我们每个人立足人类现实生活,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亲身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队伍中去。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中央编译局,2000.
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篇7
目前学术界对“科学素质”尚无公认的确切的定义,但有关科学素质的论述却有许多。科学素质(Science Literacy)一词源自英文( Literacy) 。Literacy的原始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指有学识, 有学养, 跟学者有关; 二是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 对象是一般的普通大众。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素质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地发生了变化和得到了发展。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与人文等已发展成为科学素质的重要内涵。如1996年出版的美国科学教育国家标准提出:科学素质是指个人选择和决策,参与社会、文化事业和经济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对科学概念和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也包括一些特殊类型的能力。同时美国在国家理科“内容标准”中对培养“科学素质”列出了八项内容:统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作为探究的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 地球和空间科学; 科学和技术; 个人和社会前途中的科学;科学的历史和本质。
在我国,人们对科学素质也进行过探究, 但都是把科学素质的内涵概括为几个范畴,或把科学素质的内涵划分为几个方面或几个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①三因素说。一是有人认为科学素质包括三个层面, 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科学方法与思维、科学精神与价值。二是有人认为科学素质指的是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和接受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的基本品质和能力。这种观点认为科学素质涵盖科学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科学品质(科学道德、科学情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意识、科学习惯) 、科学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归纳能力、表述能力、创新能力) 等三个方面。三是中国科普研究所袁正光老师把科学素质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三个方面来论述。②四因素说。一是有人认为科学素质至少应包括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知识、对科学过程的理解(主要是科学思维、方法和技能) 和活动能力等四个方面。二是有人认为科学素质是现代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一个人的科学认知水平、科学认知能力、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综合体现。三是有人认为科学素质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科学素质是由科学知识(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方法(自然科学一般方法、学科科学方法、学科学习方法)、科学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 、科学精神( 科学观、科学品质)构成。③五因素说。一是有人认为科学素质的内涵是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因素构成。二是有人认为科学素质包括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作风等五个方面。三是2002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考化学测量研究与实践》一书指出:科学素质主要指自然科学素质,是指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 经过教育和实践发展起来的人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内在品质。基本科学素质包含科学知识与技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科学方法(自然科学方法、学科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认知能力、科学实践能力、科学创造能力)、科学观( 辩证唯物主义观、科学价值观、科学自然观) 、科学品德(科学兴趣、科学情感、科学意志、科学态度) 等五个方面。④六因素说。有人认为科学素质是指在接受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适应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基本品质和能力, 诸如科学情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实践意识、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六个方面。
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学素质内涵的论述,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科学素质的时代要求,具体表现在四个维度: 科学探究( 过程、方法与能力) , 科学知识与技能,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综合对三个领域的理解:科学的三个层次:知识、方法、观念, 观念是最高境界; 文化的三个层次:符号、规范、价值观, 价值观是最高境界; 教育的三个层次:知识与技巧、方法与态度、感悟与价值,感悟与价值是最高境界。我们认为科学素质是一种视野、是一种方法、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观念,它是学生在认识自然和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在品质和能力。科学素质主要由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
在科学素质的五个构成要素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它是一个德育和智育相互兼顾,知识、观点、能力协同培养,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考虑的系统工程。科学知识和技能是构成和发展科学素质的基础要素,科学素质的形成必须以科学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要素, 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是科学素质的翅膀, 科学品德是科学素质的灵魂。科学品德严重影响着智力因素的水平, 是整个科学素质结构中的动力条件; 科学思想是导向; 而智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其中能力是科学素质的发展方向。在科学教育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探究, 能逐渐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形成良好的科学品德, 同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思想。
二、中学化学教育中科学素质的基本内容
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培养是以形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从而形成科学能力为根本目的, 以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科学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基础理科教育的共性之一。下文按照科学素质的内涵定义,分别论述化学学科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
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也是中学化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既能提高学生对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科学观的形成。化学知识总量大,增长快, 在化学教育中只能选择那些对学生认识世界、面向未来及自身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中学化学中的科学素质知识主要有: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知识、有机知识和化学计算知识六大块知识体系。
其具体体现在:①初中阶段要学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初步知识,氧气、氢气、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酸、碱、盐的性质及无机物之间的相互反应规律的知识和有关溶液的基本知识; 学会使用化学用语的技能、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进行基本化学计算; 初步学会学习化学的方法。②高中阶段要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物质的量、氧化- 还原反应、化学反应的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和电化学胶体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卤素、碱金属、氧、硫、氮、磷、碳、硅、镁、铁等主要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有机化学知识;进一步学会使用化学用语的技能、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计算技能; 学会学习化学的方法。③对化学学科的一般了解,包括化学与社会、化学科学新进展、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化学学科知识与生活、自然、生产联系十分紧密,现行的课标和教材只是为学生提供化学知识的一个信息源, 大量的信息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及自身, 在教材的知识点外, 大量使用的是潜在的化学知识点。
2.突出化学学科特征, 教给学生化学科学方法
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篇8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拓展思维 课程资源 思维能力 行为能力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释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与其他课程有明显不同,它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培养为课程基本任务,以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为整体认识和体验,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总目标的非学科性课程。它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学校特有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的渗透;二是课程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学习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应设计出新颖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综合实践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与新课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纵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全课程可知,它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不同思维发展能力,设计了由“学生观察能力”―“学生查找资料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学生理性思考能力”组成的学习实践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每单元的学习中都为学生构建了明确的实践活动设计思路、活动实践目标、活动实践过程建议、参考资料及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与随笔。全程贯穿“理论(实践活动理念)”―“实践(实践活动)”―“理论(反思、随笔)”的实践学习方法。
三、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分析及见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新事物,所谓“新”,就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需要人们去探索、实践,用实践得来的理论撰写它的本质。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不等同于其他学科课程,但它与其他学科课程具有等价性和互补性。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课程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它的性质决定了它没有具体的参照标准,每个地方的特色不同,决定了综合实践课程只能根据地方的特色特点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认真处理好“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学生本身是课程内容的核心,而其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关系就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传统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的课程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其评价主要重视评价的客观性、标准性、科学性,而作为主体的学生在传统课程的评价中通常会被忽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就是要克服传统课程评价的缺点,重视评价对象所具有的能动性、独立性与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整体性评价,确定了具体的教育目标,学习评价同时就围绕着教育目标开始了。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及活动产品等作为衡量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不要只把评价看做是对学生单方面的评价,而要看做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机会,通过评价的反馈信息,改进课程,并实践于教学。
四、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主体思维拓展
(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影响甚至决定行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遵循规律、立足发展,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前置于首要、基础的地位,从激发思维兴趣、引导思维导向、学习思维方法等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敢想、会想、乐于想,在思维的广度、深度、难度、精度等方面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思维能力、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强,提高活动质量。如:三年级综合实践课程第一课――“安全教育”课:
1.我让学生在“观察方面”做:观察上下课学校楼道、课后休息十分钟操场、上学放学时过马路、体育运动课等时间段存在的安全问题,请同学们留心观察并记录下来。
2.在“课堂交流”上:同学们将各自观察到的“安全隐患”讲述出来,有的学生讲:在楼道嬉戏玩耍不小心会滚落楼道;有的学生讲:课后操场同学们互相拉挤会摔伤、碰伤;有学生会讲:放学过马路,摩托车、卡车会开很快撞伤人,等等,学生踊跃发表、各抒己见讲述自己所观察到的安全问题。
3.在“讨论分析”阶段:我让学生就自己所见所闻先讲述自己解决安全问题的办法,而后就学生所讲的解决办法加以引导,纠正不当解决安全问题的办法,并辅之以实例分析、模拟演习。
4.在“总结”阶段:师生一起反思并随笔记录,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发挥想象力,做到如何防磕碰、防滑、防摔、防烫伤、防火灾、防触电、防意外伤害等生活安全伤害问题。
(二)学生行为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及保障活动效果都极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活动过程的关注,在活动中采取知行并举、内外兼修、教养同施等方式,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稳定的行为习惯。如: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粮食知多少”课:
首先,让学生注意观察我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的粮食(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等)。
其次,查找资料,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各种粮食作物的种植、加工及制作过程。
再次,实践过程,让学生放学回家或双休日到农田参与农事活动,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农民的劳作辛苦。
最后,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延伸,反思并引发节约粮食的话题讨论,教导学生认知、感悟: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应杜绝浪费粮食现象,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以此,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程资源的应用。课程资源不是学科教材,它只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素材性、指导性学习材料,供师生开展活动时选择和参考:一是资源包提供的主题供学生选择和拓展;二是资源包提供的活动过程和活动方法供学生参考和借鉴。我们一定要结合当地和学校的实际,合理取舍资源包中的活动内容,调整各项活动的顺序,并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和特点自行设计和添加新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创造性地使用资源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反思与随笔。综合实践活动的反思:实践活动过程及结果是否达到了预先设计的三维目标,哪点更为突出,活动方案及过程有哪些成功之处,有何创新之处,组织和设计上有哪些地方还需努力,等等,都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反思的内容。师生共同拓展思维反思,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就能更上一层楼。
综合实践活动的随笔撰写:随笔记录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情感、情节及结果,使学生能真正做到“理论”―“实践”―“理论”思维的提升。
综上所述,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因学习方式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目标不同,要求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程序和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强调活动的可开放性,结合地方特色,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充分拓展学生思维能力,以实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的综合实践活动总目标。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范文
本文2023-11-15 17:11:50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