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基本理论范文
课程改革基本理论篇1
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经典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以教育经典为视点,从教育经典中的教育基本理论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教育经典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教育经典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作用等方面具体论述教育经典在教育改革中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教育经典;教育改革;现实价值
教育基本理论来源于教育经典,更来源于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总结与理性思考,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是教育家开拓创新的前景设想。因此,教育经典起着桥梁作用,其承接古今中外,连接理想与现实。然而,教育改革一直注重国外先进理论的学习与应用,对教育经典的现实价值缺乏深入思考。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回归教育经典,思考经典的现实价值。
一、教育经典中的教育基本理论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教育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基本理论,有些可指导教育改革向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有些却值得深入探讨。例如,对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命题,部分学者并没有拘泥于权威,而是从多学科视角进行探讨,为教育思想注入新鲜活力[1]。因此,对教育经典中的教育基本理论要辩证看待,存批判精神,不要被权威禁锢了思维。真理与谬误之间往往隐藏着许多深层问题,我们应发挥正向功能,抵制悖论。
二、教育经典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
以《学会生存》为代表,其引起国际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影响当代世界进程的重要文献”“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学会生存》探讨了教育与人类的命运、民主和科学、就业、学习化社会、技术、国际合作等不同方面之间的密切关系[2]。它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教育与各个领域之间、教育自身特点等组成的综合报告,有完备的研究,有不同背景的人们批判性思考的结晶,站在独立客观的角度对变化中的教育展开讨论,对主要问题寻求总的答复。而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蒙学教材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教导我们做人道理、处事之道和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最终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要学习国外教育经典,更要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另外,要遵循人的客观发展规律,顺应天性的成长轨迹,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使课程改革真正适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培养他们成人成才。
三、教育经典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作用
21世纪科技、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教育也随之发生改变,科技与教育将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21世纪教育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教育结构将呈现出新特征,教育内容将焕然一新,教育手段将更加完善[3]。我们应将教育经典中的优秀教育思想充分融入课程改革,做好立德树人的根本工作。首先,利用教育经典的优秀思想加强课程建设。教师要通过学习教育经典,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教育的科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利用教育经典,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再单纯地说教,而要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增加师生互动,做到教学相长,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学习,勤于思考。再次,运用教育经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社会对人才更加具有选择性和挑剔性,学校必须摆脱过去单纯注重学生智育发展的理念,加强对教育经典的学习和运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学习的培养,以及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培养身心健全、具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运用教育经典,做好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人生规划指导。教师应借鉴国外优秀的教育经典,更不要忘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具有崇高的家国情怀、高尚的道德风范、博大的仁爱之心和勤勉的乐学思想,关心国家,关爱社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同时,教育学生做好人生规划,脚踏实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要学会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四、结语
教育经典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关系非比寻常,对我国课程改革的价值更是不容忽视。我们要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过程中,逐步完善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克服前进中的挑战与困惑,为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机制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发挥独特优势。面对教育经典,我们也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课程改革的现实相适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4]。
作者:陈晓霞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冯文全.教育沉思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80-81.
[2]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夏雪梅.以创造情怀走创新之路[J].教育科学论坛,2015(2):68-69.
课程改革基本理论篇2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三个面向;认识论
新课程的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正是如此,从而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的新课程改革,这将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对新课程的认识
(一)新课程改革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具体目标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改革方面主要有: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二)新旧课程的比校
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目标从单维向多维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旧分科课程的特点是: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旧课程的缺点是: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学科间人为分割,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旧课程的优点是: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学生可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的特点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即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新课程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重要时刻,我们党科学地总结了当代国内外有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也为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教育研究与新课程教材编写及教学奠定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原因主要有:
第一,从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是邓小平理论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又反映了时展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推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的推进。所以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二,从新课程内容来看。由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到教学过程再到教学评价,无不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及科学发展观在其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认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哲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是我们所依赖的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所以根本上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这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四、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马克思主理论的正确认识及运用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基础,以促进学生科学全面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和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不排斥对其他理论的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些思潮从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角度,都可以给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很多的启发和帮助。
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不是所谓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而是历史选择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一样,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产生的土壤均是在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国民的知识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比较高。植物的移植尚且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气温、土壤条件,理论更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现实条件才能进行“移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广大人民的整体文化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都还急需提高,离开这些现实条件妄论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只不过是理论研究者的自娱自乐。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脱离传统和现实的推倒式革命,会给教育带来严重的后果。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从我国的教育传统出发,吸收我国教育传统中的精华,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发展。在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谨慎处理好继承与超越的关系,完全脱离传统的超越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因为改革不是革命,革命是推倒重来,推翻原来的基础和传统,我国当代教育史上有两次“教育革命”,即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革命”,这两次革命就是脱离了传统和当时现实情况的推倒式的革命,历史已经证明,这两次革命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革新。
课程改革基本理论篇3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课题组在教育部艺教委的组织指导下,编制了本门课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根据纲要组织专家编写了这门课的推荐教材。
“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介
“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设定为: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音乐教育事业,树立从事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为人师表,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进行音乐教学。
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阅读资料文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音乐教学研究的能力。
通过学习,明确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要求;掌握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一般规律,熟悉学校音乐教学的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掌握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能独立进行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设计。
进一步了解学校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沿革与发展;了解国内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了解国内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拓展教学与研究视野。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改革和发展、音乐教材分析、音乐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掌握、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等方面。
其中,“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涉及学校音乐教育基本原理、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内涵及关系等内容。
“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改革和发展”涉及学校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史、音乐教学研究的发展历史、音乐教育学科发展展望以及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内容。
“音乐教材分析”涉及音乐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实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所用教材的选编原则,编写理念、编写内容、课例及校本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理解学校音乐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标准等内容。
“音乐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掌握”包括学校音乐教学原则、模式、音乐心理发展分析和普通学校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特征及音乐学习心理的研究;学习现当代著名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音乐课堂教学的备课、教案编写和上课等环节。
“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包括学习评价的理念、过程、方法;掌握音乐教师评价、教学评价和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基本方式;通过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的学习与探讨,评价教师的教学组织、备课、上课和学生的学绩、学力的考核指标、命题设计及评定标准。
“辅导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策划、组织、辅导课外学生乐队、合唱队等音乐社团及音乐主题活动,以及策划、组织、辅导社区的群众性、社团性的音乐活动等内容。
三、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方面,“纲要”要求:1 重视培养学生对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正确价值观和积极态度。在关注学生学习和掌握音乐教育理论知识及音乐教学技能的同时,激发音乐学习热情,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充分认识音乐审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的教学要与音乐教育教学实际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既要掌握教育教学原理,也要坚持联系教学实践。在有目的地了解学校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加强见习、调查、试讲、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鉴于目前大多数学生没有课堂教学经历,建议在此课程学习之前,有教育见习作为预修课程,使学生从教学现象和问题思考入手,进行音乐教育理论的学习。3 音乐教学技能掌握与创造性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力求在关注音乐教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结合音乐教学改革实际,引导学生发现、调研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在发现问题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培养创造性教学思维能力,为学生音乐教研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学条件
在教学条件方面,“纲要”分别从教师和教学设备两方面作了要求:1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最好具有学校音乐教学经历。2 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微格教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应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音响资料,图书、期刊(含纸质和电子等),小学、中学和高中音乐教学使用的音乐教材、教师用书、教学课件及网络资源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音乐课堂教学用乐器,如:竖笛、口风琴、奥尔夫乐器等。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方面,“纲要”要求: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采用课堂问答、讨论,学习调查问卷、单元作业、读书笔记、阅读卡片、课堂教学设计、模拟试讲、课程论文、笔试等方式反馈学习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既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又关注学生学习目标完成的质量和程度,以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作出整体性的学习评价。2 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在分环节试讲、分专题试讲、小组试讲以及模拟课堂试讲中,对学生的备课、说课、讲课及教学反思进行自评、互评、他评。3 评价指标。包括学习态度和教学创新能力、音乐课堂教学基本操作能力、学科基础理论掌握水平、教材分析能力的质性和量化评价。建议平时成绩占30%―40%,考试成绩占60%―70%。4 一本课程总学时为108学时。学生修习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6学分。建议第三学年开设本课程。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的特点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这门必修课的教学,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作为这门课程教学的推荐教材。这部教材以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为编写背景,将为基础教育改革服务作为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遵循原理与操作相联系、改革与实践相结合的编写原则,其内容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一、明确课程性质,定位培养目标,强化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化要求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这门课程,属于学科教育学的范畴,具有音乐教育基本理论与音乐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特点。
其课程总目标体现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意识;指导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的指导工作,为教育实习及教师资质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选编教学内容体现了原理性、学术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兼容的特点,体现三个结合的原则
1 学科内容体系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的原则
这部教材的编写内容既体现了音乐教学论的基本框架,也关注了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和前沿、热点问题;既有传统教育理论的介绍,也有现当代教育思潮的阐述,使学生能及时追踪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较快地衔接和适应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实际,为学生教育实习和继续发展打下基础。其内容体系包括学校音乐教育导论和音乐教材教法两部分,既涉及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也包括了音乐学科教学法的学习。
2 国家课程指导与校本课程研究和校外音乐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这部教材内容体系不仅考虑了《指导纲要》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体现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同时又联系学校教学资源和学生实际,将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纳入教学中,强调充分利用和整合当地学校及社区的音乐教育教学资源。
3 音乐教学实践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这部教材的编写体系以音乐教学实践为引导进行教学理论学习,并侧重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实际的分析。避免孤立陈述基本概念和具体教法,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具体分析中,将音乐教学的概念、定义及原理适时、适量地穿插其中,体现了学科理论的基础性、教学改革的前沿性及实践活动的操作性。
三、教材结构便于学习和阅读,具有可操作性
教材体系和结构从历史到当代,从原理到实践,从课堂到活动,从教学到评价,具有内容的跨度和张力。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以“学习目标”为引导,以“相关链接”扩展知识视野,以“思考题”促进教学反思,以“扩展阅读”提供自主学习资源。不仅能为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研究生和继续进修的音乐教师们提供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和支持,并通过阅读和学习,促进他们以新的视点和角度来面对和探讨新世纪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新问题。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的课程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历史事件的线性呈示,而是要立体地将学科基本理论与学科实践有机整合,真正做到学科内容体系与课程改革互动,音乐教学实践与教育原理分析互补,特别是要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能动地反映学科发展动态和较新研究成果;同时,与其他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以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相互联系,配套整合,构架合理完善的音乐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如此,才能进一步深化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学校音乐教育需要的优秀音乐教师。
课程改革基本理论篇4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教师;素质教育
目前,音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知识和实践理论的匮乏,使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方面还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当前素质教育实施存在的很大问题。需要我们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要求,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1目前新课程标准下我国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
1.1应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在当代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的走进中小学课堂,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象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将音乐欣赏教学素材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和动画等手段结合多媒体技术,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音乐课件,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对音乐欣赏的认识。在乐理、视唱等课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有关制作音乐软件制作视唱曲谱例与M ID I电脑音乐的视唱练习曲,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很方便地领着学生视唱,还可以通过音乐软件改变音调、速度和音色适应教学,增加一些新奇因素,来提高中小学生视唱学习的兴趣。使用电脑音乐软件参与的多媒体音乐教学,可以使音乐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与生动化,让枯燥教学变为兴趣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2应具备必要音乐教学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基础,切实把好质量关,才能使音乐教师素质达到高水准,使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音乐教学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作。
2扎实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能力
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心是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将音乐的各种构成要素和音乐的内容、形式传授给学生,使他们真正热爱音乐,理解音乐。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基本理论是音乐技能的基础,弹琴、唱歌、跳舞、编创等音乐技能也都是以基本理论为基石,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学习技能的先导。如果没有过硬的音乐基本理论,教师的教学就会困难重重,教学受到严重的影响。
2.1音乐教师必备的歌唱技能
歌唱技能是音乐教师的首要技能。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通过美好的歌声把歌曲的感情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歌唱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歌曲的能力,帮助并引导学生自信、大方、自然、富有表现力地歌唱,有效的提高学生歌唱水平。
2.2音乐教师的乐器演奏技能
乐器演奏技能也是音乐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之一。这其中,钢琴是音乐教学的首选乐器,音乐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弹奏能力,能够根据歌曲旋律、曲式风格等要求,正确选择和编配伴奏,不断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为创造性的音乐教学活动服务。
2.3音乐教师要具备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
音乐教师活动组织能力的构成,既然作为课程形态的音乐活动课程是原来音乐课外活动的一种超越和提升,那么毋庸置疑,它自然也对音乐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下面几个方面是音乐教师组织活动课程的必备条件:全面、综合的专业修养,包括对音乐活动中各种技能和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对音乐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安排的构思;能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组织活动;会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活动的管理和评价;了解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善于沟通和交流;能创造性地研究解决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3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
3.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新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克服忽视应试教育的错误观念,从培养人才的理念出发,去加强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不断开拓新的科研和教学领域,打破现行教师的管理体制,努力使音乐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2提高教师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是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提高的主要途径,应做:一是日常音乐教学活动,这不仅限于日常中的唱歌、跳舞等,还应包括课堂与课外的音乐活动,不仅要健全制度,更要加强教学观摩,加强教学评价,分别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素质。二是音乐教育科研,这在目前是个薄弱环节,要建立音乐教育研究机构,开展多种形式,不同规模的专题性的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不仅研究音乐教育教学自身,还拓宽研究音乐教育在整个素质作用。让音乐教师参与到这些研究之中,通过教育教学研究去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教育理论和业务素质。
3.3加强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
加强中小学的继续教育,其中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加强教师的在职进修,这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主要渠道,教师在职进修的内容除了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外,还应有课外活动的组织训练等,具体培训的步骤,建议先抓新教师的在职培训,因为这些教师迫切需要提升业务素质,以往在这方面,做得是相当不够的。加强在职进修,首先要广开进修渠道,要有脱产进修,但更多更重要的是不脱产进修等等。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可以逐步提高的,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事业心,热爱教育工作。因各地的继续教育是发展不平衡的,所以需要教师能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以起到推进的作用,使音乐教育不落后于其他学科,所以我们必须抓紧师资队伍的培训建设,对今后的的音乐师资培养和学历达标有启示和充实的作用。
因此,广大音乐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更多的机会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和生动的生活形式,以丰富社会生活的积累。同时,要不断汲取、不断超越自我,勇于创新与创造,锲而不舍地追求新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施教,开阔视野,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逐步完善自我,提高素质,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声建.艺术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39.
课程改革基本理论篇5
[关键词]能力培养;模块化课程;改革
为了适应新常态下教育发展的需要,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模块化课程建设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尝试。教育部推行和倡导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模块化的课程改革,在安徽合肥学院试行的模块化课程改革已初现成效,我校教务处也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根据这些指导思想和改革目标,药学院在制药工程专业(校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药学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药物制剂专业(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进行了模块化改革的探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认真优化整合,积极推进模块化课程群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基础实验化学课程模块化整合成效显著
2008年,药学院开始基础化学的实验课模块化整合改革,将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剥离,打破四大化学实验各自为政的壁垒,构建独立的基础实验化学课程体系。从2008级本科生教学中实施到现在,基础实验化学的模块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经验,为推进药学院模块化课程改革开创了良好的开端,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1构建完整独立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药学院将四大化学实验整合为基础实验化学,是药学、制药工程和药物制剂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为主,强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课程本身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出发,结合专业特点和医药领域发展需要,对陈旧、重复内容进行删改和重组,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根据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应用、从传授知识到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原则,建立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实验有机结合的新体系。该课程总学时数为120,其中包含81学时基础性实验,39学时综合性实验和2周综合设计性实验技能训练。
1.2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基础实验化学课程的原考核方式为根据平时出勤率、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等综合评分,其中实验报告成绩占总评分的比例较高。由于考核方式较笼统,部分学生实验操作马虎,部分实验报告还有相互抄袭的现象;指导老师对部分学生的评分不够客观真实,忽略了实验技能操作,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达不到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目的。改革考核方式后,首先明确考核项目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并大幅度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在总评分中所占比重。把原来的平时出勤率、平时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综合评分组成平时成绩,增加了期末综合考核(卷面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试的形式),对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以口试方式进行考核,对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过程的操作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现场重点考核,保证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占总评50%以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3推进基础实验化学教学研究与改革
药学院将基础实验化学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内容改革物化在教材中,成功编写了配套适用的教材《药用基础实验化学》,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把传统的四大基础化学实验按照知识体系与教学顺序整合为一体,充分满足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素质,从2008年使用至今教学效果良好,并且很多兄弟院校都在使用。在取得一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药学院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定期组织课程组骨干教师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交流课程教学心得,总结教学经验,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改革,申报各级教学研究项目、课程建设项目,以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2精准专业定位,明确专业核心课程
在基础实验化学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药学院根据学校进一步推进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若干意见,在三个本科专业的基础课和核心课中全面推进模块化课程群建设,初步形成了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药学类专业理论课程模块群和“一站五区”的实践教学模块群。结合专业定位和专业核心知识能力要求,重新梳理专业核心课程与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药学类各专业特色凝练和各专业区分度等问题,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明确的专业定位和专业核心能力,组成体现专业特点的核心课程体系。药学专业定位为培养能在药物研究所、医院药房、社会药店、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研发、质量分析、营销管理、合理应用和生产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和药事管理法规。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制药工程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产品质量意识,能在医药、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工业药剂学、药物合成技术、制药工艺学和GMP车间与制药设备。药物制剂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药、化工(化妆品)等行业从事生产技术改进、质量控制、工艺设计、新剂型开发研究、新制剂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与制药辅料、药物分析和GMP车间与制药设备。
3药学类专业理论课程模块群打造
根据药学类各专业不同定位和核心能力培养特点,将专业核心课程和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优化整合,以必要的、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前期铺垫,构建核心能力知识体系,形成药学类专业理论课程模块群,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以原料药为主线的制药模块,包括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技术、制药工艺学等课程。模块内容包涵了从有机化合物到化学合成单元反应,从药物构效关系到药物合成的关键技术,从制药小试工艺研究到中试放大工艺等整个制药研发生产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
(2)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的制药模块,包括物理化学、药用高分子与制药辅料、药剂学、工业药剂学和GMP车间与制药设备等课程。内容涵盖了药物剂型的处方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质量控制和新剂型开发等基本知识能力。
(3)以药品质量控制为中心的课程模块,包括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波谱分析和药物分析等课程,涉及药物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仪器设备等内容。
(4)以药物营销管理为中心的课程模块,包括药事管理学、医药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药物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等课程。每个课程模块的组成模仿中医药组方配制的基本原则。按照“君臣佐使”基本理论,“君”和“臣”为该模块专业核心课程,“佐”和“使”为重要的基础课,将课程进行有机的组合,以满足该模块的基本知识能力要求。
4药学类专业“一站五区”实践教学模块化课程改革
2011年,药学院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为契机,提出了“一站五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由制药工程专业推广到药学院各专业,展开实验教学体系模块化改革。“一站五区”是以培养卓越制药工程师为目的,设置卓越制药工程师培养站,分五区展开学生实践能力的系统、连续的培养,从基础到综合,从小试试验到中试放大,依次为基础实验实训区、综合实验实训区、中试实验实训区、设计与开发实验实训区和生产实习实训区。根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一站五区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组织各专业教师召开实践教学专题研讨会,邀请企业、研究所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共建一站五区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每个区设计开发出切合实际生产和实践需要的实验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验组成基础实验实训区、综合实验实训区、中试实验实训区的实验项目。基础实验实训区包括80个基础性实验项目,综合实验实训区包括10个综合性实验,中试实验实训区包括原料药中试实验和药物制剂中试实验2个项目。把课程实验对应某一区,分区进行有机整合,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考核要求,固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共同编写配套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指导书。充分利用与企业共建共享的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办药物研究所,同时结合大学科技创新活动、挑战杯比赛、药学类实验技能大赛和产学研项目等开展设计与开发实验实训区建设,并将本科第六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第七学期的毕业实习组成生产实习实训区,使本科生从进校到毕业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以连续、渐进、系统地方式铺开。在第一学期到第五学期完成第1~3区的学习和训练;在第六学期到第八学期,展开第4~5区的学习和训练。其中第六学期有9周时间集中进行生产实习,保证实践实习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满足药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行业需求。改变“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做法,建立学院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针对五个区不同的实践内容和特点,建立相适应的评估方式,以项目报告、设计评估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作出考评。一旦学生有一个实验实训区考评未通过,将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5结语
模块化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深化课程改革之路任重道远。首先应根据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应用性强”的应用型人才特点和对各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不同要求,将模块化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出来;其次要通过修订课程大纲,使各模块内的课程内容衔接具有连贯性和阶梯性,有效发挥模块化课程在学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最后要指定理论课程模块群和实验教学模块群中每个模块的建设负责人,建立各模块教学目标和培养标准,细化每门课程的改革计划和建设方案,提出配套的应用型教材编制计划,逐步落实好模块化课程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蔡敬民.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8-11.
[2]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7-60.
[3]蒋乃平.模块化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1(28):16-19.
课程改革基本理论篇6
1.突出基本理论的总体性
从课程内容调整来看,此次改革突出的一点在于:突出加强了总体性的维度,即立足整体和全局设计课改方案。由此,在内容上进行了整合,由7门变为4门,以减轻条块分割、支离破碎和内容交叉重复现象。关于内容的总体性的强调表现为多个方面:例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合三为一,进而从总体上拥有了一个马克思中国化的完整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整体性――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合三为一,从而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要求;将思想品德课和法律基础课合二为一,更能体现出立足总体的改革思路。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区别于专业课的主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而非进行哲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方面的深层理论研究。由此而言,此次课程改革注重内容整合,从整体性出发,调整合并课程门数的改革方案是有其合理性的。
2.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于一个半世纪之前,而现实生活是时时刻刻在发展变化着的。理论的生命力在于现实生活,或者说,有生命力的理论是思想中的现实。那么,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感?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相结合?答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自然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追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涵,此次课程改革突出了这个环节的理论初衷应该在此。
3.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精化理论本身,加强实践环节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又一特点。理论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游离于实践活动之外的理论难以体现其社会价值。尤其作为公共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必追求理论层次的高深,而应追求以基本立场和观点指导实践与生活。所以,在此次新课程方案中,各门课程都加大了实践课的学时和要求,是课程改革的合理设计。
课程改革对任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1.掌握基础理论广度的加大
面对新课程方案,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其中蕴涵着对于任课教师的总体性理论结构的要求,即要求任课教师要有整体性的理论结构。“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把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可以不是专家,但是要有相对应的完整的理论储备。当然,在教学实践操作中,可以变通地解决该问题――多人一课。从形式上看,这样似乎是把问题解决了,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理由是,作为公共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的要求,主要教学任务是基础理论。多人一课并没有使任课教师把握完整的一门课程,因而,在教学重点、难点和要点的把握上各行其是,难成一体,实际教学效果依然等同于旧课程方案,相当于没有进行此次课程改革。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内容的讲授同样具有这种要求。作为任课教师,必须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完整内容,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需要。否则很难说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发展和演进的整体脉络。由此看来,此次课程改革,对于任课教师而言,是要求提高了、标准提升了。对此,我们任课教师唯有提高自我要求,以适应新课程教学工作。
2.理论联系生活能力的加强
此次课程改革还体现出一个变化,即加强实践课的教学力度。此项举措的出发点在于培养一种理论联系生活能力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不是要大学生仅仅能够背诵原理条文,而是能够进一步在实际生活中贯彻和体现这些道理。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要求。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所传播的思想和宣传的道理,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这是保证思想理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关键因素。
应对新课程方案主要策略
1.思想上的自我意识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素质的思考,人们惯于关注教师的“为人”和“为学”两个硬件方面的素质,往往忽略教师的自我意识等软件方面的素质。本文认为,任课教师的自我意识并非无足轻重,反而十分重要。因为教学工作不过硬并不一定源于知识储备和授课技能的限制,而是在于思想意识不过关。因此,任课教师思想上的自我意识,是教学效果的前提保障,其中,有几个关键性的维度不可或缺。
(1)对于工作性质的定位
顾名思义,思想政治教育内蕴思想性与政治性两个方面内容。因此说,这类课程既要有思想性、理论性,又要反映社会政治要求、受政治制度制约和为政治制度服务。现实生活当中,有一种简单化的理解:将两个方面看成是一件事情。在这种观点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简单的说教,既没专业也没深度,因此,任课教师也就没水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要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好上精、得到学生认可,难度是相当大的。所以,任课教师应该抛开各种干扰因素,心中有目标有未来,把思想性和政治性兼而有之作为努力的方向。
(2)对于教学任务的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并非讲解统编教材而已,而是以教材为中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而言,根据大学生的多种具体角色来说――作为个体的人,对其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作为社会公民,对其进行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对其进行专业教育和思想理论水平的教育等等。教材只是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而需要使用的工具。因此,讲清教材不是最终目标,真正目标是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3)对于自身角色的定位
从职业角度而言,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承担者,是教育者。但是,教育者一定首先受教育,教师也和学生一样,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这是任课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理念。由此,可以避免过度的自命不凡、以单纯的教育者角色来定位自己,进而不再以单纯的灌输和说教来面对工作。
学生同样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对话、讨论、探讨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澄清认识,与学生一道共同进步。校园当中,学生和老师从角色分工来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但仅有这种认识远远不够,教育者一定还要受教育,一定还要自我提升,这是任课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性观念。
(4)对于所持立场的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简而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这就客观上向任课教师提出了要求――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立场,对此没有选择的余地和空间。理由很简单:一个在思想意识当中排斥马克思主义的人,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表现出与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主观态度,结果可想而知――轻者授课效果大打折扣,重者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在讲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和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之间,只能二者择其一。
2.业务素质上的必要储备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首要前提是任课教师自己要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相关基础理论。
(1)优化知识结构,全面把握基础理论
本文认为,任课教师的合理知识储备应该是点与面的结合。一方面,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无论具体讲授哪一门课程,都需要以此为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尽可能研读一些经典原著文献资料,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功底。以上两个方面的有效结合,就能够使授课深入浅出、脉络清晰、有理有据,从而收到较好效果。
(2)全面了解中国史,与时俱进理解经典理论
广博的知识素养除了上面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还包括对传统经典理论的与时把握。对此,本着史与论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的基础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发展。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尽管二者面对的是不同的时代课题,解决的是不同的时代任务,但是,它们却蕴涵着许多相同思想因素于其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内涵并非局限于所在的生成时代,其内蕴的人本理念绝非游离于当今的时代生活。因此,作为基本原理概论课任课教师必须从单纯、空洞的说教中走出来,避免理论与现实距离太远。
(3)消化已有理论,提高联系实际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内容,虽说是传授基本理论,但是,授课教师必须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为,仅仅进行单纯的文字讲解并不能使授课收到实效,对于脱离实际、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的空洞说教,学生是不感兴趣的。在学生反馈的意见当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在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最有必要开设的是《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此种说法正确与否姑且不论,我们却可以明显从中感觉到一点――大学生对于单纯理论说教的排斥和对于时事的关注及了解的渴望。对此,我们有理由反思单纯理论灌输式教学,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水平。
课程改革基本理论篇7
关键词:师范; 数据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6-5940-02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开展,一般中小学人员编制紧张的现实决定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老师不仅承担信息课的教学还往往负责学校信息系统开发维护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工作,所有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数据库技术的坚实基础。因而中小学校对从事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老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往大学本科计算机师范专业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充分反映教师的职业特征,导致师范生进入中小学后无法迅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师范专业学生为了能够在将来实际工作中具体实施的数据库相关教学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就应当站在更高一个层次对如何将事物与事物的联系抽象为具体数据模型的思维有所领悟。因此就必须在加强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和系统理论教育的同时,在教学内容中充分引入学校教育相关特征,培养师范生具有一定的教育和教学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能力。
1 课程改革目标与内容
数据库课程内容繁多、涉及数据库理论、数据库设计、编程、数据库管理等知识点。 培养出的学生既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又需要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
1.1 课程改革目标
计算机师范专业培养的主要是面向中小学校的信息课老师,而信息技术老师的专业能力往往是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因而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至少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的系统需求进行数据库的分析、设计与应用。课程改革目标是培养和帮助学生以扎实的数据库理论基础,具备常用DBMS的日常管理能力,并具备实际项目中数据库设计的灵活应用能力,推动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1.2 课程改革内容
1.2.1 培养计算机专业师范生本门课程的专业素养
数据库是目前信息系统的基础支撑软件,随着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推广深入,不仅教学需要,在信息化管理上也需要学生掌握数据库的操作、安全、设计与维护技术,信息化系统的升级扩展也需要数据库管理人员的介入。不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流程不同,个性化需求不同,实际工作中需求矛盾的客观存在,系统运作中各类问题的暴露,各个零散系统地整合工作,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解决的关键是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这就需要在课程建设中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学习的基础上,加入数据库操作、设计与维护方面的知识。专业素养知识深厚的学生在工作中能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在课程建设中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
1.2.2 增强师范生的专业课知识和实际中小学应用的关联度
目前中学信息科技课程中有一个教学模块就是数据库技术,中学需要大学师范课程中加大本门课程的教学力度。另外以往教学中没有针对特定需求进行数据库设计的实际应用指导与实践,导致学生缺乏实际项目应用的感性认识,理性思考,导致进入中小学后无法学生迷茫困惑无从下手。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授课的同时,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课时,组织学生参观中小学的信息系统及了解中小学对数据库教学的要求,了解校园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的制定,数据库模型的建立实践,以增强师范生的专业课知识和实际学校应用的关联度。因此师范专业的数据库课程要打好基本理论功底,结合基础教育的切实信息化需求,注重实际数据库应用能力的培养,做好和中小学需求的良好对接。
1.2.3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数据库是专业基础学科,是软件开发的基础。本质是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为根基,掌握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基本操作,具备实际系统中针对特定业务流需求的数据库分析与设计与运维能力。因此,在上好基础课同时注意实验操作的有效性,强化操作训练。实验操作主要从数据库安装、数据库使用、操作、安全、维护、编程方面着手,结合中小学校实际应用选择教学内容,各个实验内容要连贯、完整,实验要有计划、有目的,通过实验报告的填写,将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通过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并加大数据库设计指导的力度,针对中小学特定的业务流需求,详细剖析数据需求,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项目应用能力,为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
2 实现要点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整合课程内容,教学中着重抽取与实践设计环节切实相关的内容重点剖析;侧重实践性,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采用实际案例分析的方法,针对中小学信息化的业务流实际需求,培养学生针对实际业务流程要求,分析数据需求,设计和维护数据库的实用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会数据库设计的方法,注重教学的高效率和实用性,紧密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的设计中。
3 结束语
将学生置于真实情境中实施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可提高知识和技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经验的效率,以基础教育领域中真实的业务流程作为组织教学内容的线索的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育类软件的后台数据库系统进行考察并通过实践性的扩充、修改以及设计简单的数据交互程序的过程来体验数据库的设计思路、积累数据库管理经验。这样可使毕业的师范生既具备相关的信息科技教育能力,又具备一定的数据管理能力,顺应当前中小学信息化工作推进大环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法玉,肖迎元,张颖.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9) .
[2] 杨鑫华,邓武,赵慧敏,等.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8(3).
课程改革基本理论篇8
关键词:果蔬保鲜与加工 课程改革 教
课程改革基本理论范文
本文2023-11-15 11:26:43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