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范文
医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医学专业英语课程;调查;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242-01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医学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医药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越来越强调医学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英语课程学习后,应进入应用提高阶段,结合各自专业进行专业英语学习。近年来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是,医学专业英语教学还存在多种不足,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它的需求。因此,我们对本科阶段医学专业英语教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法
设计了一份内容包括师资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效果等方面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本校2011级26名本科阶段学习过医学专业英语的医学硕士研究生,来自省内外不同医学院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问卷回收率为100%。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
三、调查结果
(一)教学师资
本科阶段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由外语专业教师(11人,42.3%)和医学专业教师(14人,53.8%)承担,极少学校由英语专业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合作承担(1人,3.8%)。
(二)授课语言
授课教师的授课语言,文章讲解以英语为主,专业知识以汉语为主(20人,76.9%),以汉语为主(3人,11.5%)和英语为主(3人,11.5%)的情形较少。
(三)授课重点
课程授课重点为医学专业词汇拓展(9人,34.6%)和医学文本理解和翻译(15人,57.7%)为主,较少强调实用医学专业英语写作(1人,3.8%)和听说(1人,3.8%)。
(四)开课时间和跨度
绝大部分研究生认为本科阶段比较合适的医学英语课程开课时间为大二第一学期(8人,30.8%)或大三第一学期(12人,46.2%);整个课程时间跨度应为一年(12人,46.2%)或两年(13人,50%)。
(五)学习收获
通过学习医学专业英语,主要收获为“学到了一些医学专业词汇”(15人,57.7%)和“可以阅读医学专业文章并了解相关专业知识”(9人,34.6%),很少有人“掌握了一些医用翻译与写作方法”(2人,7.7%),没有人“提高了自己医学英语的听说能力”。
(六)教学评价
大部分研究生认为在本科阶段学习医学专业英语还是有收获的(18人,68.2%),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是费时低效(7人,26.9%),甚至是浪费时间(1人,3.8%)。
四、分析讨论
(一)加强师资建设
一方面,各医学院校为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创造条件, 鼓励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如开办医学基础培训班,或攻读医学专业的第二学位等。另一方面, 对医学专业教师,鼓励他们到英语国家深造, 或到外语学院参加英语语言培训,提高英语应用水平。这样基本上就能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二)优化课程设置
医学英语课程主管部门应对教学对象、教学时数、教学内容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如,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与医学专业教学相衔接,把常见的一个学期的教学扩展为一个学年或两个学年,课时数应从现在常见的的36课时增加到72课时或更多。只有这样,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才能循序渐进,科学开展,尽量满足广大医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丰富课程种类和授课方式
医学专业英语应丰富课型,不仅开设医学专业英语综合教程,还应开设医学专业英语术语学、论文阅读、论文翻译与写作等课程。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变为“学生分组主讲、老师课前辅导、课上点评补充”的模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培养了自学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而且锻炼了公共场合的演讲发言能力。
总之,医学专业院校只有通过加强师资建设、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种类和授课方式等方法来努力提高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和学生学习需求,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端医学人才。
基金项目:2011年河北省高等院校英语教改项目(HB11Y0055)。
参考文献:
医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行业英语;医学专业知识
中图分类号:H 31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随着社会发展和岗位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公共英语的基础上,要求学习行业英语。根据调查研究,由于医学生各科学习任务繁重和课程设置要求,四川省大部分的卫生类高职院校在第一学年开设大学英语课(其他院校英语课程安排为1-2年)。而根据岗位需求以及学生需要参与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要求,我校现行两学期的课程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作为高职院校英语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认识到高职院校医学英语课程教学和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现状。在本文中将结合我校护理专业的行业英语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护理专业学生的学情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1.求知欲强,学习自律性好。根据近六年的一线工作经历,我认识到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护理专业学生大部分由女生构成,课堂纪律尤为良好。大部分同学能够很自觉地跟随老师的进度学习,课堂参与度高。对于布置的课后任务完成情况也较好。并且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和课后会就不懂的知识点向老师请教,也会和老师讨论如何能更好地学好行业英语。
2.学习气氛活跃,团队合作意识强。大部分学生有较好的独立学习习惯,并且团队合作意识强,这一点在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规定任务的环节中尤为突出。组员间乐于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3.医学专业知识缺乏,对医学相关定义和概念理解不清。行业英语教学主要涉及到护理人员与病患及其家属,和其他医务工作者沟通的相关表达的教学以及医用文书的写法等。在这其中会涉及到医学相关定义和概念。而因为学生为大一新生,此时学习的医学专业知识较少,对对话、短文和写作部分出现的医学相关定义和概念理解上存在困难。而学生英语能力有限,要通过英文去理解和记忆就更困难了。所以这就加大了学习的难度。根据工作经历,我认识到,造成学生学习行业英语吃力的因素有多个,但是在对比我校初中起点五年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会看到就算排除各种其他相关因素,医学专业知识对学习行业英语非常重要。比如,我校初中起点五年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英语课程安排在前三年,其中最后一年开设行业英语课。由于在前两年的时间内,学生积累了很多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在第三年学习行业英语时,对于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定义有清晰认识和理解。虽然初中起点学生和高中起点高职学生相比,英语基础知识掌握度、学习习惯和心理成熟度等不如后者,但是根据学生反馈以及考试结果分析,学习效果并不比后者差,有一部分学生甚至有更好表现。初中起点五年高职学生也反映除去医学专业词汇记忆难度较大,其他方面并不具有太大难度。
4.记忆医学专业词汇很困难。这是所有医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医学专业词汇复杂,且很多单词由多个字母组成。在老师引入构词法教学后,减小了医学专业词汇的记忆难度,但是也是因为学生医学专业知识的缺乏,对医学专业词汇的理解不够清楚,这也会影响记忆的牢固程度。
针对以上的教学情况,我总结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英语老师专业能力建设。可通过学校引进英语专业(医学英语方向)的老师、英语专业老师和护理专业老师跨学科集体备课以及英语老师参与护理专业相关知识学习,英语老师外出进修行业英语等,以此来促进英语老师专业能力的增强,弥补英语老师由于自身对概念不够清晰、专业知识缺乏,而不能对教学内容扩展和生动讲解行业英语的局限。
2.在课前给学生铺陈背景知识。老师在每次课学习之前,以视频、音频或者文字的方式让学生对本次课所学内容有所了解,主要是其中涉及到的医学专业相关知识,最好用中英双语的方式给出,方便学生理解。实践证明,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
3.建议在第二学年开设行业英语课程。从初中起点五年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很明显认识到医学专业知识对高职护理学生行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由于高中起点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且各学科学习内容繁多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将英语教学时间增长,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将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的教学分离开,在第二学年启动行业英语课程教学。并建议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全国医护英语等级考试,以此来促进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行业英语必定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实现公共英语向行业英语教学的顺利过渡和提高行业英语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个高职英语老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顾永惠.高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2.
[2]王朝晖.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探究――以成都纺织高专为例.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06.
[3]朱蓝辉.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探索.科技信息,2009,01.
医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医学英语;现状;前景
引言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增加,英语作为国际间交流通用的语言,其作用也越发重要。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中尤其受欢迎的是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近些年,我国医学事业迅速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医学院校开设医学英语课的目标就是培养既具有医学专业知识,又具备熟练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我国医学英语教学起步较晚,再加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医学英语教材有限;师资队伍不强;医学英语教学水平不高;医学英语教学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本文将对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医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医学英语教学将来的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2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了解,很多毕业于国内医学院校的医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英语书刊文摘的水平,但是用英语撰写医学论文和文摘的能力较差,用英语进行沟通交际的能力也普遍较低。在目前国际间学术交流和学习以及互访逐渐增多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医生在出国前需要进行专业的英语培训。另外,很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普遍感觉自己英语水平不能满足专业和工作的需要。在此,有必要了解一下目前国内的医学英语教学。
2.1医学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存在定位偏差
目前,在大多数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医学英语的总课程在医学英语专业的总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非常有限,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对医学英语学习的需要,同时也限制了医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空间,影响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医学英语专业为学生未来就业的定位与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也存在着巨大偏差。若按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定位,医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医学英语教育、医学翻译、医学杂志编辑等与医学相关的工作,但就笔者调查来看,医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部分都与其所学专业脱钩,而社会对此专业的认知度与认可度也不高。
2.2医学英语教材缺乏统一的规范且缺乏实用性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各类医学英语书籍的数量不多,内容也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所选文章很多是从一些国外原版教材修改或截取的,缺乏实用性,且大部分文章比较突出专业内容,生词太多,句子结构复杂且冗长,对于英语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的医学院校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对课文望而生畏,因而很难提起学习兴趣。
2.3医学英语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目前,在医学院校,大部分医学英语课程都是由大学英语的教师或曾经是大学英语教师转而去教医学英语的老师来承担的。这些教师普遍缺乏专业的医学基础知识,也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他们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学教材中的一些医学内容,通过自己钻研医学知识然后再传授给学生的,因而在教学中难免会存在表述不准确的地方,老师们也不能像教授大学英语那样在课堂上自由发挥。毕竟,医学是一门很复杂的科学,医学英语课程属于特殊用途英语,具有其特有的词汇及结构,这门课程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医学背景知识,所以让没有医学背景知识的英语教师来上课,教学效果也难尽如人意。虽然有的医学英语课程是由医学专业的教师教授的,这些教师有着扎实的医学功底,但他们的口语水平和语言及文化方面的知识却相对比较欠缺,在教学方面很难做到游刃有余,因而也会影响医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3医学英语教学前景的探讨
纵观目前国内的情况,我国医学事业正迅速发展,国内医学界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深入,要推动我国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吸收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医学技术,从而更好地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具备能够阅读一定水平的医学英文文献,听懂医学方面的学术报告,能够用英语进行医学方面的基本交流和讨论,在临床上能书写英文病例,并能撰写英文的医学论文等能力,就要求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英语知识。因此,医学院校在医学英语教学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
3.1强调医学英语的重要性,重视医学英语的教学
现在,很多医学院校对于医学英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医学英语教学来说,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行政人员应充分重视医学英语教学,学校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不管是在学习时间的安排还是师资的配备方面,都应加强对医学英语的投入,并让大家都相信,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也是获取、交流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必要工具和手段。另外,由于医学英语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考试进行考核,很多医学院校的学生对这门课也不太重视,抱着一种只要考试及格的心态,学生们的学习非常缺乏主动性,所以,如果医学英语也能设一个专业英语考试,必将引起医学院校及其学生对医学英语的重视,从而进一步促进医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3.2选编合适的医学英语教材,开设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医学英语课程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因此,选择一套高质量的医学英语教材对于医学英语教学来说非常重要。近些年,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成果与日俱增,因而,医学英语的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医学专业英语的词汇和基本知识,还应引导学生们了解医学发展的前景。所以,医学英语的教材必须融知识和实用性于一体,在内容上要更多地体现医学英语的特色。
另外,医学英语课程也应形式多样,如开设医学文献阅读、医学翻译、医学英语视听、医学英语口语等内容丰富的医学英语课程。总之,在医学英语的教学中,还应多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加信息量输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3培养优秀的医学英语师资队伍,加强教师职业培训
发展医学英语教学需要一支既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又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因此,应该在教师之间进行跨学科合作,即医学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合作教学。这样,英语教师在医学英语的视听、医学口语等方面为学生开设课程,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而医学专业课老师则可以在医学专业知识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讲解和引导。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可以让医学专业的教师和英语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双方在医学知识和英语能力上都能得到更好的提高,而学校也应为双方教师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另外,各高等医学院校也应该为英语教师创造更多的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使外语教师能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医学专业知识。
4总结
总之,医学英语教学是一门跨学科的教学,它的发展首先需要高等医学院校充分认识到医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并为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在教学上鼓励并支持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合作的模式,同时,在基本建设上,要努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医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医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为我国医学事业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桦,李爱华.医学英语教学中几个重要因素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基础医学教育,2002(3):187-188.
[2]赵庆红.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初探[J].医学与社会,2005(6):64-65.
[3]张晓波,陈超,黄国英等.医学双语教学的发展、模式及策略[J].医学教育探索,2004(4):42-44.
医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 医学英语;教学;现状;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5(a)-0117-04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for clinicians and reform strategy
KANG Hong-jun ZHOU Fei-hu ZHAO Yan SONG Qing
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853,China
[Abstract] Medical English teaching has ear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course of medical students ′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linical doctors in China,but in the current English teaching model,there are still a series of urgent problems such as the poor professional,lack of teachers and textbooks,neglecting cultural and applications capacity-building as well as non-standardized assessme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s and so on.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English teaching,and puts forward the reasonable medic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strategy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medical career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our medical workers in the practical use of language.
[Key words] Medical English;Teaching;Current situation;Reform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的交流愈来愈多, 同时,我国医学界国际医院逐年增加。医疗人才的培养不仅限于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前沿知识的更新, 面临全球一体化的医学知识发展趋势,迫切需要提高医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医学专业英语的使用范围和重要性在医疗工作中逐步体现,合理地提高临床医生的医学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临床工作中灵活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进行流畅的口语及文字书面沟通与交流,更重要的是重视提高自主医学专业知识掌握的能力,有助于临床医生尽快适应目前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满足国际医学界日益密切的学术交流需求,因此,英语教学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目前我国医学生在其专业领域的英语实践、运用等能力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 合理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是现在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
广大医务工作者要立身学科前沿,了解最新的医学发展趋势与前景,参与国际的学术会议交流,熟练掌握英语这一沟通与交流工具极其重要。英语水平的层次高低不仅体现了人们在信息获取与处理方面的的综合文化素质,同时也是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与社会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熟练的英语实用技能是社会逐步发展、时代日益进步对我国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
1 临床医生医学英语教学现状
1.1 临床医生英语水平现状与问题
目前,大多数中国医生虽具备一定的医学英文文献阅读能力,但其听说能力仍然较弱,无法听懂全英文的学术讲座内容,不能在参加国际会议时直接用英语与外国同行交流,无法在诊疗的过程中直接使用英语与国外患者沟通(如询问病史),无法独立完成1篇高质量的英语文章等,这些来自语言上的障碍严重制约了我国医务人员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阻碍了医学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发展。国内有研究表明,大部分临床医生英语水平停留在英语四、六级水平,但不能适应学术交流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停留在“哑巴英语”水平,因此,应从基础阶段提前奠定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1]。
1.2 医学院校专业英语师资缺乏
医学院校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生在工作中英语的应用能力,因此,要提高医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医学院校目前局限性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专业英语师资水平是直接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条件。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专业英语师资人员储备明显不足直接影响医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据统计,在部分医学院校中,具备一定医学英语专业的教师与单纯的英语教师的平均比为1∶25,这种鲜明的对比足以表明在我国各大医学院校中普遍存在缺乏既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同时又擅长英语语言教学的合格的医学英语教学人才[2]。在我国,医学院校的医学英语教学大多由公共英语教师承担,由于医学背景知识欠缺,很难掌握专业英语中蕴含的深刻的医学内容,加之授课形式呆板,使医学英语学习变得枯燥而缺乏实际应用价值,久而久之,必然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3]。
1.3 医学专业英语教材匮乏、专业性差
当今医学界,我国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学英语专业教材使用情况仍然处在一个不系统的无连贯性的状态下。其教材选择多为自选模式,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注重逐步提高阶层的医学英语教材使用培养模式。不可否认,近年来国内医学英语教材不断涌现,也大多涵盖了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综合教学内容,但完整的、高水平的、内容全面又能分层教学且及时更新医学知识新观点的优秀教材却很难找到,造成目前各校甚至各位教师使用的教材高度不统一,理论内容无法正确衔接,不利于学生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学习。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公共教材的使用频率较高,忽视了专业英语教材的重要性,不能做好两者间的有效结合,不能有效地提高医学英语教学水平[4]。
1.4 临床医生缺乏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的载体是社会实践,文化则成为语言教学的核心。文化意识能使语言更加熟练,语言的形成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如果不能真正了解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就无法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个语言工具。医学英语也不例外,专业术语繁多使其区别于生活英语,从词源学来看,医学英语词汇大部分来源于拉丁语和希腊语,词汇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本来就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传统中医与西医之间仍然不乏文化差别,所以跨文化意识培养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5]。然而,我国医学院校对跨文化意识进行英语教学方面的的重要性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一直以来传统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着重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单纯地把英语作为一个简单的依附于或纯属于医学专业的普通工具之一,简单的英语词汇及语法教学和单纯的应试技能训练成为教学的主体,文化意识的特征则被逐步弱化甚至忽视。
1.5 考核及激励机制缺失
在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体系中,公共英语作为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内容,占据了绝对的地位,而且考核机制极其严格,直接与毕业及日后的就业密切相关,但医学英语却往往只作为其中的一门选修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医学英语所占课时较少,同期学校开设的医学专业领域课程,如内、外、妇、儿科等专业课程吸引了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6-7],因此,在医学生的观念中,医学英语缺失了其应有的地位;另外,在医学生的英语教学及培养过程中,医学英语的实践应用严重不足,医学英语作为必备工具的使用价值没有被充分认识;医学英语与公共英语的教学之间没有做到很好的衔接与过渡,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目前我国大多数医疗单位单纯把四、六级证书作为人才接受的必备条件之一,迫使医学院校只偏重传统的应试模式的公共英语教学,忽视了医学英语专业教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及其在医学生培养教育上的地位,进一步导致了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方向性偏差,忽视了公共英语与医学英语教学之间合理衔接的重要性,不能顺应医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医学英语在教学及毕业考核中缺乏严格的机制及科学的形式。
2 建议与对策
2.1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临床医生对医学英语学习的兴趣
医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以英语为手段获取专业信息与流畅地完成国际间信息交流,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应用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全面促进听、说、读、写、译等实际技能的发展。随着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模式的不断应用与更新,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医学生及广大的医务人员进行英语教学的模式应替代传统的、枯燥的无交流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有传统教学方式望尘莫及的优越性且可行性较高。教师可以灵活、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知识信息传递的效率,充实学生短时间内获取的信息。利用多媒体模拟英语情景[8],构建一个纯英语环境下的教学查房、病例分享、体检问诊、国际会议专业论坛、论文答辩等。充分利用因特网的在线翻译及阅读软件,辅助阅读与理解专业英文资料内容,同时更正错误的发音方式,促使临床医生主动自学与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知识水平[8]。另外,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提倡“干中学”,采用每日英语交班、英语查房、英语病例演讲比赛、英文综述撰写以及设立英语角等形式,使英语作为一种工作环境而存在,激发临床医生的求知欲及学习热情,提高临床医生对医学英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识,促进英语学习持续有效地开展;最后,创造更多对外交流的机会,使广大的临床医生能真正使用这一工具,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去体会、去进步[9]。
2.2 培养优秀的医学英语教师队伍,英语教师应不断更新临床知识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专业英语原则上由专业教师承担,外语系(部、教研室)可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和协助[10]。医学英语教师应掌握部分临床医学知识,并不断更新相关知识内容,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教师如果只追求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注重教学实质内容,就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国医学院校目前的医学英语师资水平现状是处于一个整体相对较低的水平,难以满足目前医学领域的需求。合理改善与提高医学英语教学,不仅需要高水平的英语语言基础,还要有专业的临床知识。为此,对于没有医学专业知识的教师,我们应给以创造医学相关知识层面的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全面提高其医学专业知识,对于具备一定相关医学专业知识的教师来说,应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提高其英语水平。医学院校应构建一个横向的交流平台,可以帮助英语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双方在医学知识和英语能力上都得到提高,最终从整体上提高医学英语教学的师资水平。同时医学专业英语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把握学术前沿,同时鼓励英语教师走出课堂,到临床一线对临床医生进行医学英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在医学上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鼓励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专业交流,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语言工具。
2.3 英语教材的选择应突出实用性,增加应用能力培养时间
英语教材的正确选择与合理安排必须立足于临床的实际需求以及医学本身的发展趋势,做到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掌握两方面的协调统一。随着医学领域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新鲜词汇不断更新,新技术与日俱增,这就要求医学生的英语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的医学英语知识与技能外,还应着眼于目前医学发展趋势及学术领域热点的正确引导,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在专业英语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同时遵循英语学习规律和普通教学原则, 体现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充分贴合“以人为本,贴近时代”以交流为目的,追求真实的发展趋势[11]。医学院校可组建由各领域专家带领的跨科室、跨专业的英语教学组,根据各相关专业的特点统编专业水平较高的英语教材,定期更新内容、完善教学形式,使之具有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实用性、完整性,做到合理及时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语言素材必须具有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教材可选取医生与患者的交流、医生与护士的对话、疾病的简介、论文、综述、摘要、药品及器械说明书等,以方便学生的专业学习,增加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也可选取国外原版的教材进行医学英语词汇学习、医学英语泛读、医学英语听说、医学英语写作等专业性更强的教材,还可通过查询英语文献资料,提升专业知识。在某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可进行双语教学。已经参加临床工作的医生,可以选择本专业的有代表性的英文论著进行学习,组织讨论,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2.4 积极培养医生的跨文化意识
医学英语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内容,传统中医与西医文化差距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正确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深度地积累相关社会文化习俗、社会关系及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知识。熟悉了解不同国家的医疗文化形成背景及相关医疗体系模式等;可在对比学习不同英语国家医疗文化的不同中提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更加深刻地掌握其医药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同时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音、录像、电影、国际远程、模拟医学环境背景,让学生对医药文化背景知识有一个更加直接、深刻的感观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 充分认识外教对医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设置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直接沟通与交流,提升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我们应当在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医生的跨文化意识[12]。
2.5 增强院校医学英语的考核力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医学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使之成为必修课程,同时适当增加课时数,及时更新与丰富教学内容,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交流和书写等英语技能。医学英语考核形式本着严格、全面、体现实用性的原则,全面衡量学生医学英语的应用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专业课同等的奖励。对于临床医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医院应定期进行专业英语培训与考核,并作为出国留学及交流选拔的重要参考条件,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医学英语不是书本上的语言知识点,而是医疗中需要用到的重要的语言工具,是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及灵活应用的专业技能[13]”。
综上所述,在交流日益全面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所有学科的发展或多或少与世界的发展有一定的关联。我国医药技术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就要紧密贴合本专业前沿动态的发展趋势,因此医学英语这个平台媒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学英语的学习要持之以恒,反复理解和记忆,摒弃长期以来功利性、短视性、机械性的学习态度,同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重视和加强对医学生医学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育,对一成不变的医学英语传统化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变革与改进是目前专业化医学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起到真正提高医学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作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向冰,林登萍.医学研究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13,(41):87-88.
[2]刘利梅,栗兴超.临床大夫转型为医学英语教师的可行性分析――临床大夫对医学英语教学的看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5):213-214.
[3]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王晓珊.公共英语与医学专业英语优化整合学习策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7(29):50-51.
[5]温宏丽,冯晨.医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构建[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4(34):133-134.
[6]刘伟荣,王俊林,常蕾.非智力因素对医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和对策[J].医学综述,2008,14(17):2719-2721.
[7]楼璐铮,孟笑芳.医学专科学校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76-77.
[8]Chen X,Liao R,Chen M.In-career medical English training for doctors in China[J].Med Educ,2012,46(11):1125-1126.
[9]杨琳,秀静,王丽群.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医学英语教学[J].医学综述,2009,15(6):957-959.
[10]刘伟荣,王俊林,杨丹.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探索[J].医学综述,2008,14(16):2552-2554.
[11]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6.
[12]Jordan R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22.
[13]彭学,彭欢.运用网络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新校园(中旬版),2013,(3):22.
(收稿日期:2014-02-12本文编辑:许俊琴)
[基金项目] 解放军总医院苗圃基金重点项目(11KM204)
医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篇5
根据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为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临床诊疗水平、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口腔医学专业实用型人才,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对临床医学课程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很多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认为从事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与预防工作,只需掌握口腔医学专业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内、外、妇、儿等学科知识缺乏重视,致使学习效果不佳,这将对学生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临床工作非常不利,为此,克服学生的轻视思想,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学习临床医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使之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兼顾局部和全身,是非常重要的。
1.1 临床医学与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关系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重要的专业课程,是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学好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对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体系的掌握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手术,与其他外科手术一样,能造成局部软硬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会引起局部及全身反应,也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口腔颌面外科医师不仅要掌握拔牙技术,更应了解各种全身疾病可能产生的影响、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处理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牙拔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拔牙后出血,除局部因素外,还常有可能是出血性疾病所引起,这就要求我们的医师具有相关内科学知识。
口腔颌面部损伤发病率较高,同时容易伴发其他部位的损伤,并且有危及生命的可能,例如颌骨骨折伤员容易并发颅脑损伤,重要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脏器或肢体严重损伤,这就需要医师有相关临床医学知识,根据疾病特征迅速做出正确判断,首先抢救病患的生命,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行颌面部处置,若对相应临床疾病缺乏认识与判断,未分清轻重缓急,将治疗的先后步骤弄错,贻误治疗时间,则易酿成大错,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另外,学好口腔颌面外科学更是要求必须掌握一般外科基础:外科基本操作、水与电解质平衡、麻醉知识等。
因此,要想学好口腔颌面外科学,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颌面外科医师,除了必须掌握的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还要学好临床医学中的普通外科学,麻醉学,内科学等等。
1.2 临床医学与口腔内科学的关系
口腔内科学也是口腔医学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口腔内科学与临床医学中的很多重要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龋病是口腔内科学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龋病及其病灶可能会引起身体其他病变——心内膜炎、风湿性关节炎。
口腔医学另一个患病率较高的疾病是牙周病,牙周病的病因复杂,近来有学者研究发现有些牙周组织疾病是全身疾病的表征或受全身健康的影响,例如有人提出将牙周炎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因此,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学好牙周病学,就需要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相当的认识和掌握。
另外,许多口腔黏膜病是全身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征,如血液病、维生素缺乏症、克罗恩病,这些疾病的早期损害就体现在口腔内,患者首先到口腔科就诊。这就要求口腔医师特别警惕,做好鉴别诊断,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除了加强局部处置,还需要重视全身的综合治疗,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hiv感染者在发展为艾滋病前并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多数在早期很有可能出现口腔病损,所以艾滋病的防治是口腔医生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他们具备相关知识,以便对疾病进行控制,提高治疗效果。
2 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灵活掌握
2.1 有针对性选择教学内容
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内容丰富,但对于口腔专业的学生不必一一掌握,应该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内科学、外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重点课程,重点课程中又有重点讲述内容,例如外科学中重点讲授外科基本操作、水与电解质平衡、休克、创伤、肿瘤、颅脑损伤、麻醉知识等。内科学中重点讲授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病与免疫缺陷疾病等。总之,本着重点讲授与口腔疾病相关的临床疾病的原则进行口腔医学专业的临床医学教学。
2.2 改进教学方法,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指导思想,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同时配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授糖尿病、艾滋病等与口腔疾病密切相关的疾病时,应用多媒体,在重点讲述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点时不忘突出口腔特征,使学生对该疾病产生浓厚兴趣,能积极主动学习,为日后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
3 加强相关教研室间的交流合作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不断学习,扩充知识储备。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各教研室间应加强合作,定期开展研讨活动,进行业务学习,也可有针对性的听课,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更全面的了解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哪些知识,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之,在口腔医学专业的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口腔医学生或口腔医师,除了掌握口腔医学的专业知识外,拥有丰富而扎实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对于本专业的提高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口腔医学生应把目光放远,要有全身观念,把口腔看成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临床工作中应兼顾局部与全身。(2)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口腔疾病可能是全身疾病的表征,应认真探寻疾病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作为高校教师应根据口腔医学专业的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选好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知识的合格的口腔医师。
医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ESP;医学英语;医学英语教师;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31-02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它不但涉及语言和语言学知识、教育学知识,还涉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随着我国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进行学术交流的需要,语言学界的专家一致认为大学英语在完成基础英语教学后,主要方向是ESP。“以后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刘润清,1996),“从长远来看,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主流应该是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秦秀白,2003)。医学英语作为ESP的一个分支,是医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担着促使学生从学习英语阶段到使用英语阶段过渡的任务,其重要性日益被医学院校所认可。然而,医学英语教学的推进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需要更多具备英语知识和医学知识的医学英语教师。但现实并不乐观,全国开设医学英语专业的院校寥寥无几,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的师资严重匮乏,医学英语教师与大学英语教师的平均比为l∶25(张燕,2006)。目前的医学英语教学大多由大学英语教师、医学专业教师担任。医学专业教师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但没有经过严格的师范教育培训,缺乏语言教学经验,在课堂上很少涉及语言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往往偏重医学知识的讲解,医学英语变成了英语医学。同样,语言学、文学、翻译学专业毕业的大学英语教师由于缺乏丰富的医学知识,在知识上达不到自由拓展,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感到比较被动和无奈。这些状况均制约了医学英语教学的大幅度进展,是影响医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瓶颈”。(蔡基刚,2010;刘彦娟,2012)国内外的研究者注意到ESP教师的师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李正华(2002)建议给大学英语教师举办师资培训班;蔡基刚(2004)也提出鼓励年轻的具有硕士学位的英语教师攻读其他专业的博士学位,加强和双语课程的专业课教师的业务合作等。
这些理论层面的建议,为医学英语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大方向。但如何培养的具体细节却无处可以借鉴,也没有具体的效果比对。因此本研究选定现有医学英语师资的两个主要来源:大学英语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过一年的知识培训、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大学英语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在培训前后教学中表现出的差异和变化,以证明医学英语教师培养的可行性,并为医学英语教师培养提供可操作的建议和策略。
一、培训对象
对本校大学英语教师和医学专业老师讲解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过程和实施细节,从中选取对医学英语感兴趣、并愿意参与本课题的大学英语教师四名、英语基础较好的医学专业教师两名。将基础医学英语的一篇文章The Circulatory System提供给六名教师,经过一周的备课准备,将六名教师的授课过程制成教学录像。
二、培训内容
根据ESP课程的特点并结合医学英语的特色,将培训内容确定如下:①英语语言学知识。医学英语教学归根到底还是英语教学(丁年青,2002),较好的英语语言基础是讲授医学英语必备的条件。②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解剖、生理、诊断等医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大学英语教师更好地理解医学英语。③教学法知识。医学英语课堂要受到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原理的制约,同时教学内容要以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④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
三、培训策略
为了最大程度提高培训效果,本研究结合了三种培训模式:①培训模式:四名大学英语教师采取进入课堂和医学生一起听课、听取专家讲座、外出参加医学英语培训、到兄弟院校学习交流等方式,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确定一名美国籍外教为两名医学专业教师的口语辅导教师,保证与外教的交流数量和频率,并走入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观摩教学。培训模式可以使教师系统地学习和扩展知识。②自我发展模式: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留意并参与各大网站推出的公开课学习,同时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医学参考书目,为医学专业教师提供英语教学法、英语课堂活动组织等教材,供教师自己阅览学习。自我发展模式便于发挥教师的内在潜力,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③合作模式:四名大学英语教师和两名医学专业教师每三周进行一次交流,汇报学习内容并交流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并进行集体备课,对教材所涉及的语言知识和医学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合作模式可以取长补短,大学英语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共同进步,更好地完善医学英语课程。
四、培训结果
培训一年后,六名教师进行第二次医学英语授课录像,将二次教学录像进行比对,差异和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第一次进行医学英语录像课时,医学专业教师将90%的教学时间放在了医学知识讲解上。除了文章课文涉及的医学知识,还对循环系统的解刨知识、生理知识、功能以及常见疾病进行了扩展。医学英语课变成了用英语来传授医学知识,与双语教学没有区别。而大学英语教师的医学英语课上,90%的内容为语言操练,所涉及的医学知识为课本上的内容,没有扩展,个别医学知识点讲解不到位,而且有术语翻译不地道的现象。大学英语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的授课内容上截然不同。一年后在第二次录像时,医学专业背景的老师只是对部分医学知识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医学知识不再是课堂的重点,重点放到医学英语的语言上,如医学英语术语、两栖词汇、医学英语常用句型、翻译技巧等。大学英语教师在第二次录像时,除了延续原有的语言教学为重点的原则,对于医学知识的讲解已经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了。
2.课堂语言。第一次授课时,医学专业背景的老师在医学英语课上,除了课堂用语,大部分授课内容很难用英语熟练表达,各别单词的发音有待纠正和提高,汉式英语表达习惯严重。大学英语教师在医学英语课上,主要以英语为主,医学知识讲解借助于汉语。一年后医学专业背景的老师在医学英语课上,语音语调有明显提高,语言流畅,语言使用较地道。大学英语教师依然可以熟练地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
3.自信心和肢体语言。无论是医学专业教师师还是大学英语教师,在第一次医学英语录像上,均表现为紧张、自信心不足,肢体语言僵硬。
经过一年的培训,六名教师在第二次录像上,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精神抖擞,信心十足,肢体语言运用自如,恰到好处。
4.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医学专业教师第一次授课时,基本以翻译法为主,读一句话,翻译一个句子,课堂活动单一,教学手段凭借黑板和PPT,教学内容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呈现。大学英语教师在授课时,教学方法种类多一些,但课堂活动的设计有待商榷。一年后,六名教师在授课时,除了传统的翻译教学法,还根据医学英语的特点,采取了问题解决法(PBL)和案例教学法(CBL),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角色扮演、学术展示等课堂活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利用了网络资源、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源,呈现出多模态的教学模式。
5.课堂气氛。第一次医学英语授课,无论是医学专业教师还是大学英语教师,授课时课堂气氛都略显沉闷,基本是教师一人堂,学生参与很少。第二次授课时,学生在各种真实任务的驱动下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在研究讨论的过程中用英语互相交流学习,发言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五、结论
医学英语是医学院校英语发展的必然趋势,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师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教师成长的过程,需要教师的高度认同,本研究证明了大学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在克服畏惧和为难情绪后,通过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培训、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完全可以胜任医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可以成功实现职业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1-8.
[2]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9-83.
[3]张燕,吴新炜,张顺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29―30.
[4]蔡基刚.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J].外语教学,2010(6):47-50.
[5]刘彦娟.医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2(6):1220-1223.
[6]李正华,谢红月,李月梅.二十一世纪我国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医学教育,2002(3):11.
[7]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医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 高校;医学生;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必要性;路径
经济全球化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医学界对人们健康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而所面临的挑战中更涵括了医生们的医德素质。高校作为医生的培育摇篮,更应该采取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具备良好医德的医学生,因此研究当前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的课题。
一、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如何培养人,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长期任务。高校医学专业乃至高等医学校就应该培养出具备精湛医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相协调统一的医学生,这项任务离不开医学专业知识,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医学专业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能纠正医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认识与思想偏差,能以独特的思想转化与调节功能让医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更加专注,在今后参与工作中规避道德风险。
就医学生而言,也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根据医学专业特点对学生思想政治进行设计,才能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出用于奉献、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学生。也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在医学专业知识中突出思想性,才能在思想教育中体现科学性,最终才能共同增强医学生专业教育时效性,提高思想针对性,进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医德、情操全面发展。
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
当前在高校医学专业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待加强
虽然当前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点进步,但是一些导师及政工人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上还是没有进行更加深入且全面的实践,在认识上也仅仅很狭隘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学习秩序及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能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提高,因而在教育中更多注重医学生的行为控制与管理。
2、医学专业教师与学生辅导员管理缺位
部分医学专业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很片面,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学校党委教育部及学生工作处的负责范围,他们仅仅是只负责学生医学知识与技能的事;而学生辅导员也很片面地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处理学生情感及生活问题,对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则认为是专业教师的事。这样一来,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未与辅导员协商,而辅导员也很少向专业教师了解情况,二者的分开教育促使问题很少有真正的解决。
3、高校医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有待改进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与办学条件的影响制约,医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较为单一,没有跟上新形势的步伐,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尤其是在教学课堂上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忽视了医学生不仅仅需要医学知识与技能,还因为学生的多样性与差异性需要对学生思想及利益需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这样的教育难以发挥功效。
4、缺乏有针对性及特色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由于医学院校办学仍以医学为主,其他诸如科研、思想政治教育都处于劣势地位,导致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缺乏针对性与特色性,难以对学生提出或出现的问题得到比较满意的答复与处理,难以让学生在思想活动中真正认识到应该如何去想、如何去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影响力有限。
三、医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途径
1、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政治思想教育
虽然医学专业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的医学知识与临床技能,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将医学课程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以达到在专业课教学中也能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如列举我国古代医学成就《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对人类的作用,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展示建国后医学新技术发展及对新病症的有效防治,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介绍当前农村医疗制度及新医改,可让学生理解国家卫生方针。通过这些方式,都能对学生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不仅增强了专业知识教学的灵活性,也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医的兴趣。
2、加强医学专业教师及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教师不仅有解惑的职责,更有育人的职责。就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不仅仅关于德育干部、学生干事处、辅导员,还关系着医学专业教师,只有课堂内外的教师相结合,才能形成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专业教师在医学生学习中与学生接触最多,是最能发现学生思想问题的直接人,专业教师如能及时引导,加以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就能起到指点迷津的效果。专业教师的德行是对学生树立的一面旗帜,所以专业教师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在思想上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的良医,不仅要全面了解学生、关怀学生,更要在学生的思想上、生活上做到引导作用,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的感召力。也只有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相互结合,才能做到课堂内外都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才真正做到了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
3、把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医学专业教育始终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与人的生命攸关的职业,医学生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一个有效结合点就是医德医风教育。医学生应具有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高尚医德,把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医学专业教育始终,要通过大量生动、翔实的医疗实践事例教育引导医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用实例教育强化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
4、开展具有医学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着重医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如模拟汶川大地震,开办“温情课堂”等方式传递爱心,为伤员做心理辅导、无偿献血、全程陪护等,可有效促进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疗理念。还可组织参观石门峰遗体捐献志愿者纪念碑,并敬献鲜花、举行入党宣誓仪式,使医学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了遗体捐献,在学习医学知识过程中尊重标本,同时让大家自觉主动地加入到遗体捐献中来,推动医学事业更好发展。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化,构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全方位的运行机制,改进和探索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对于加强和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搞好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吕春,王建英.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4).
[2] 冯蕾,李敏.“90后”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及教育对策探[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01).
[3] 谭会恒.我院医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探析与思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03).
[4] 甘生龙,李杰,张发斌,吴萍,周宜,张广梅.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0).
医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预防医学;实践;技能;培养模式
现代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传染病和突发性疾病爆发的几率越来越高。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大量运行,人们对抵抗病菌的抵抗能力明显下降。这造成社会对复合型、实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面对这一情况,各个高等医学院校加大了对预防医学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忽略了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导致当前很多高校预防专业人才理论知识由于而实践能力不足,严重阻
医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范文
本文2023-11-14 17:59:10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