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的理财险范文
商业保险的理财险篇1
无社保老人,商业险作补充
社保是政府给予每个职工的基础保障体系,对于那些没有社保的老人,子女要为父母寻找其他的保障作为补充。
新华保险的高级保险规划师张玉涛表示,目前政府的保障体系是职工可以走社保;若是非职工城镇居民,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如北京的“一老一小”;若是非职工农民,则可以参加新农合。
很多人都是在外打工或做生意,很多都无城镇医保,故只有走合作医疗之路现实。但这要在户籍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能在居住地参加,很不方便。这时候,适当的商业保险可作为有力的补充。
先给自己买份保单
对父母而言,子女是天,子女的健康安全便是父母最大的保障。所以,给父母做保险规划的第一步,不是给父母买商业保险,而是给自己买保险,让父母做受益人。
“表达孝心的年轻人,先给自己做好保险规划,便是对父母最大的保障。”张玉涛告诉《投资与理财》记者,其实,社保的本质不是保险,而是福利,所以它是没有身故赔偿责任的。
老人首选意外险
张玉涛表示,老年人投保意外险很重要。因为老年人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年龄段,所以,老年人应将意外伤害保险作为投保的首选品种。意外伤害保险具有保费低、保障高的特点,而且老年人在6 5岁之前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费不需多缴,保障却一样不少。
人保寿险北京分公司的个险部副主任刘骊珠告诉记者,60岁以上的老人可投保专门的老年人意外险。如北京首款专门老年人意外险就不设年龄上限,每份保费仅15元,限买4份,最高保额达到20万元,在京生活的300万老年人均可受益,无户籍限制。
50岁能上健康险尽量上
作为子女的我们,最先考虑的大概就是老人的寿险,但由于老年人自身面临的风险较大,目前市面上,可供老年人选择的保险产品少之又少。更有甚者,老年人买健康险的费率高,可能出现保费与保额“倒挂”现象。
刘骊珠表示,50岁的老人能上健康险的可以尽量上。如果在经济上有一定的实力,而且不在乎投资回报,确实可以投保寿险。不过,对于那些经济实力一般,却想给父母尽一份孝心的子女,就不太合适了。
理财型分红险,期限别太长
父母步入退休阶段以后,经济收入锐减,投保一份合适的老人理财险,不仅可以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还可以让父母过上高品质的老年生活。市面上适合老人的理财险有两种:
分红险和万能险。分红险比较适合短期内没有大宗消费计划且拥有一定积蓄的老人选购,所得分红收益用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刘骊珠表示,理财型分红险,期限别太长,一般5年左右即可。
投连险不适合老年人
为老年人选择保险时,尤其要注意市场上属投资型产品的保险,如投连险。对于老年人群整体而言,投连险不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产品,它可能更适合中青年阶层、白领阶层。
北京首款专门老年人意外险
北京首款专门老年人意外险已于2013年12月16日正式开卖,不设年龄上限,它填补了商业保险针对高龄老年人的意外险空白。据悉,北京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由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龄办和中国人寿北京分公司共同推出。
商业保险的理财险篇2
关键词:家庭保险;问题;误区;建议
课题项目:中华女子学院2015年度北京市大学生创新课题:“我国家庭保险规划现状及投保策略研究――基于北京、重庆和亳州的实证分析”(编号:110004991137)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0日
国务院颁布的新“国十条”明确把商业保险定位为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保险在家庭医疗、养老等风险防范方面成为社会保险的有益补充。本研究以家庭投保策略为研究对象,旨在解析家庭保险的重要性,投保商业保险的基本原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家庭保险的功能
(一)保险的分散风险功能。日常生活中,自然灾害和一系列意外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损失范围也是不确定的。而风险管理是一种主动行为,选择保险就是一种选择主动管理风险的方式。保险把集中在某一单位或个人身上的因偶发的灾害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通过收取保险费的方法分摊给所有被保险人,起到了转嫁风险的作用,即投资界的理论――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
保险机制产生的真谛,是针对风险产生的不确定性损失,无论是人生的疾病、意外还是死亡风险,还是财产的损失、责任风险,保险都能通过相应的产品给予保障。所以说,保险是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将人生风险转嫁给商业保险,仍然是现代人“最划算”、“最安全”的一大途径。
(二)保险为家庭人身财产提供保障。对于一个家庭,如果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健康平安地成长、生活,那么这个家庭就会持续稳定地存在下去。一个家庭或个人一生辛苦劳作用来支付庞大的生活支出、子女的教育费、婚嫁费、医疗费,都想赚钱过上理想的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敢说一辈子不遇到点什么难事。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无事时风平浪静,有事时危机四伏。尤其是家庭支柱受到风险,若一个家庭的家庭支柱不幸病故,主要经济来源就会缺失从而导致家庭破裂。因此,进行家庭保险规划是解决后顾之忧的最佳选择,对发生人身危险的人及其家庭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按不超过家庭收入的20%比例购买保险,编制合理的家庭保险规划,为家庭构筑起安全的心理防线。
(三)保障不同生命周期的风险。一个家庭是由多个成员构成的,又因年龄段的不同、家庭责任的不同,每个人需要的保障是不同的。30岁以前,处于求学、就业、结婚的阶段,意外发生率较高。可以选择保费低廉的纯消费型定期寿险。30~50岁,孩子的增加加大了家庭生活开销,教育经费、房屋贷款使责任更加重大。作为家庭的重要经济支柱,应当为自己提供充分的保障。中年人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压力和责任,要考虑家庭、家人健康的双重保障,根据家庭状况选择适当的寿险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需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意外险,再配合住院险和津贴型保险,万一发生意外,可使孩子和家庭得到经济保障。
(四)分红保险兼具理财防通胀的功能。由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可知,2012~2014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呈逐年增加趋势,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显著提升。把钱存入银行是一种储蓄方式,但存取方便的优点并不利于储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际进程日渐加快的背景下,家庭对资产保值、增值有了更强烈的需求。有效的家庭保险规划就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分红保险或投资连结保险,投保人除了可以得到传统保单所规定的保险责任外,还可以分享到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取得超额收益。从长期看,分红险具有较稳定的收益性,可以帮助投保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有效抵御通货膨胀对家庭资产的不利影响。
(五)保险隐含巨大的市场潜力。根据保监会和各省区政府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保险密度为1,766.49元/人(271.77美元/人),同比增长19.44%;保险深度3.59%,同比增长0.41个百分点,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这两个指标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态势较好。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从我国保险市场无论是保险深度还是保险密度的指标看,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家庭财富不断增加,百姓的理财观念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保险业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机遇,无论从金融业稳定,还是增加社会就业,都是巨大的潜在市场。
二、家庭保险发展现状及问题
家庭保险分为家庭财产保险和家庭人寿保险。家庭是整个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推动力,也是保险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和服务社会的主要着力点。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我国当前家庭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现在由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二是家庭收入差距明显。收入最多的20%的家庭和收入最少的20%的家庭相差19倍左右;三是家庭养老需求和医养结合的需求比较强烈。
家庭小型化使家庭作为传统的风险自保和抗风险能力下降,促进风险保障的社会化,需要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合力,形成风险转移和保障。除此之外,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调查显示:我国计划生育家庭约占全部家庭的七成,从统计来看,计划生育家庭一旦“失独”,将面临生计、生活和精神上的困境。我国已有100多万“失独”家庭,每年的新增数据高达7.6万,60岁以上“失独”老人的规模日益庞大。由此可见,家庭保险在我国居民生活中发挥的规避风险、降低损失的作用日益凸显,家庭保险的市场需求上升,发展空间巨大。
尽管国家密集出台“新国十条”并加大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我国家庭保险的发展前景看好,但是由于历史和行业原因,中国商业保险的推行之难依然如履薄冰。保险市场发展还存在制度障碍和体制机制的问题。
(一)保险运行欠规范,保险理赔能力有限
1、我国居民保险意识滞后、薄弱。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继而带动了消费者现有财富的增长和风险总量的提高,使消费者对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加。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承担风险的主体逐渐从政府转移到了企业和个人。实践证明,保险是应对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中国不少居民存在着侥幸的心理,认为风险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严重缺乏风险意识,不愿意参保。因此,我国人民的风险意识相对滞后,保险观念单薄,这是我国保险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长期并且重要的问题。
2、早期保险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对保险业形象影响深远。在长期的保险业经营中,形成了经营粗放,再加上保险人员误导客户的时间偶尔出现,从公众的角度,保险被误认为有“欺诈性”。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北京、重庆、亳州三地的样本中对保险业务员表示不满意的样本比例达到了20%。另外,据调查,一些保险业务员由于缺乏职业道德,缺少相关知识,致使在推销保险产品时出现误导陈述、保费回扣、恶意招揽等违规、甚至违法现象,极其严重地损毁了中国保险业的声誉。在家庭财产保险的宣传推广中,保险业务员侧重说明其投资的收益率,从而淡化了保险的保障功能,对消费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导。因而从总体来看,在保险业形象不好、信誉遭受质疑的情况下,整个保险业形象的不佳对家庭保险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财产保险的普及率不高,保障范围狭窄
1、居民对财产保险知识了解的比较少。在保险经营机构高度集中、保险推广十分频繁的“北上广”也存在这种现象,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其他地区的居民就更不了解家庭财产保险了。
2、家庭财产保险投保面小,家财险业务面临的风险高度集中。如此一来,保险公司不愿意拓宽保险责任范围、增加险种、提高保险金额,造成的结果就是小的表面覆盖的形成,家财险赔偿条件苛刻,高风险集中。加上人们对家庭财产保险缺乏了解,家庭财产保险的投保率较低。
3、家财险险种偏少,险种设计不合理。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产权结构,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如家庭年收入、家庭财产的数量、流向结构等。因此,人们对家财险的需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目前家财险险种偏少,没有很好地去适应各类家庭的投保需求,从而也就限制了人们的投保意愿。并且现已初具规模的险种还在费率、保险责任等内容方面存在着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对居民投保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人寿保险遭遇诚信危机,产品同质化,人才短缺
1、家庭人寿保险市场诚信缺失严重。我国家庭人寿保险市场诚信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为降低保险费用、谋求最低消费、更高保障等个人利益的考虑,会对自身的家族遗传病、既往病史以及当前的健康状况进行虚报隐瞒,甚至是捏造事实欺压保险人,造成保单质量与预期质量不符,在后续的赔付上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2)在保险产品的宣传和销售过程中,有部分保险销售人员和保险人为了追求保险公司规定的销售目标,夸大保障性产品的保障功能和范围,吹嘘投资类产品的保值功能和盈利水平,误导消费者做出决定,在后续履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经济纠纷。
2、产品同质化,创新动力不足。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上升,居民储蓄余额也不断上升,加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即将到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其中对保险保障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是,我国的寿险产品在销售市场上却出现了“供给不足”的问题,主要的不足在于已有产品的种类与人们的需求类型存在着差异。纵观我国寿险公司的险种,各家保险公司产品严重同质化,根本无法满足消费者因自身和家庭情况不同所提出的具有一定差异化的保障需求。
三、保险业发展分析
(一)投保人提高保险意识,避免投保误区
1、提高保险意识,倡导全民风险意识。我们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家庭保险相关知识,倡导全民风险意识,正确对待风险,消除侥幸心理、从众心理和投机心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保险行业,虽然保险行业曾经存在很多问题,但它是一个朝阳行业,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期待。
2、保险误区的避免。家庭投保的`区主要有以下方面:(1)买保险不为保障为投资。保险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保障;(2)保费越多越好。保费不是越多越好,总的保险支出额度应严格控制在其年收入的10%以内才合适;(3)先保小孩,再保大人。大人是家里的收入支柱,应先保大人;(4)有社保就不买商业保险。社保是最低保障,商业保险应作为社保的补充。
(二)从保险公司角度来讲
1、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设计多样化、个性化产品。各保险公司应重视目前在经营方式和产品设计上面的同质化现象,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从而创新、优化自我的保险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保险产品。根据市场需求,设立具有特色的家庭保险产品,扩大业务范围、拓宽销售渠道、增加责任力度、调整产品结构,才能有效地发展家庭保险业务。
2、为投保人提供专业的后续服务。保险公司应该把服务质量摆在第一位,不管是保单营销过程中还是后期售后服务中,都应将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保险公司应该建立健全驾驭培训体系,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素质。
(三)从政府角度来讲
1、增强保险宣传,提高社会保险意识。首先,要改变社会对保险业的传统认识,提高社会对保险业的正确认识。保险监管部门、保险业以及社会各界都要加强对保险知识的正确宣传,充分灌输保险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改正传统对保险业“坑蒙拐骗”的错误认识,提高保险业的社会诚信度;其次,要使居民了解保险知识,提高居民的保险意向,同时要通过让居民认识家财险的特殊保障功能、改革政府救灾方式来促进居民参保意向的提高,以此促进居民家财险需求的增长。
2、加强保险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保险监管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影响我国保险体系的有序进行。完善保险监管体系,首先要职能分工明确;其次完善保险监管工具;再次加强保险体系中法律法规的建设。
四、对家庭理性投保的建议
(一)谨慎选择保险公司。应了解保险公司的历史情r;了解保险公司的诚信度;了解公司的规模;了解保险公司的发展前景。
(二)因人而异配置投保产品。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家庭结构、风险状况、收入的实际情况做出理性规划,既要能负担得起,又能得到较好的保障。总体而言,保险主要是为了应付意外状况,不是储蓄更不是投资,不需要投入过多,一般而言保费应该占据家庭年收入的10%。
(三)合理搭配险种。在选择保险品种时,应该先选择终身寿险或定期寿险。通常而言,一个城市的三口之家,保额大约在50万元比较合适。在寿险之外,家庭要考虑意外、健康、医疗等险种,通常健康大病保额在10万~20万元之间。大病保额在实际中建议30万元起步,最好是5~10倍的年收入。总体而言,寿险及意外的保额以5年的生活费加上负债为较合适。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再买一点储蓄理财类保险,如子女教育,或养老、分红类保险。
投保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保险产品的组合,如购买一个主险附加意外伤害重大疾病险,以得到全面保障。但是要注意综合考虑,避免重复投保,使资金得到最大化利用。
不同生命周期的保险规划,如表1所示。(表1)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家庭保险在家庭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家庭保险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储蓄的余额也不断攀升,加上我国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例如政府“国十条”政策的颁布使得保险公司服务不断改善和每个家庭投保观念的改变,家庭保险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定富.保险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李丞北.保险理论与实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7.
[3]孙大维.怎样做好家庭保险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詹朝学.保险理财重规划[J].晚晴,2010.9.
[5]陈天翔.我国家庭保险需求行为研究[N].第一财经日报,2012.10.
商业保险的理财险篇3
《卓越理财》:保险在人生财产安全保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买保险?
陈援非:人生会有很多意外,如车祸、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对于弱小的个体,多数人是很难抵抗这种意外的,要不因为意外事故或疾病而导致贫困,要不因为自然灾害如火灾等而导致家庭或个人财产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如汶川地震就造成了具体的财产损失,而多数人并没有对应的保险化解已经发生的不幸。
《卓越理财》:国民现在的财产保险意识是怎样的?
陈援非:中国民众现今的保险防范财产损失风险的意识还是很薄弱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收入水平的差异、传统思维惯性和对保险知识的不了解和不信任。中国人做事情喜欢什么都自己下手,对保险知识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可能在自己DIY购买保险产品时虽花了不少钱,但却没有用到刀刃上,可能买了一个没用的险种,财产损失时不能得到赔付,进而对保险产生偏见。
《卓越理财》:如何配置系统的保险降低人生风险?
陈援非:保险从配置层次方面可分为基本社保、单位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三个层次。基本社保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这是最基本的保障,但主要是保障人身方面,如医疗、工伤、失业、养老,而没有涉及家庭财产如房产、珠宝和汽车等的保险。第二层次单位补充保险是单位的一种福利,而不是单位的义务,有的单位会根据本单位员工实际情况购买团体意外险、重大疾病险等。第三个层次商业保险是是一种商品化的保险,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购买,购买多少和具体种类比较复杂专业,一般需要专业人士的配置帮助。
《卓越理财》:针对不同的人群如工薪阶层、中产阶级和企业高管、企业主等三个层次有什么保险的个性特点?
陈援非:工薪阶层是社会的主流,是平凡的大多数,这类人一般收入水平低、家庭负担重,家庭剩余财产不多。针对此特点,可配置意外险和重大疾病险,若这类普通家庭顶梁柱得了大病而没有保险,就可能导致一个家庭经济危机。对于中产阶级,他们一般是公司的中层或小企业主,有一定的个人财产,如汽车、珠宝、字画和房产。这类人经济负担轻,乐于享受生活,喜欢旅游。可配置终身寿险、车险、第三者责任险和家财险,另旅游外出可购买短期意外险。对于社会的精英如企业家、公司高管、政府要员,因他们有大量的财产,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强,他们往往对子女的未来不放心,因此可购买家财险、受益人为孩子的储蓄险。
《卓越理财》:配置保险应该把握什么样的尺度?足够而不多余?
商业保险的理财险篇4
经济顶梁柱零保险
王先生和太太都在私企打工,王先生是家庭经济的顶梁柱。夫妇二人没有为自己投保商业保险,却为1岁的宝宝购买了3份不同险种的保险。
点评:“先为孩子买足保障”是不少家庭买保险时存在的误区。不少家庭里,孩子的保障十分完备,但作为家庭经济顶梁柱的父母却无险傍身。正确的投保观念应该是:先保大人、再保孩子。子女成长可能面临的风险取决于父母所面临的风险,只有家庭经济支柱获得足够的保障,子女的风险才可能降到最低。
误区2:
为孩子投保重疾险
林先生的保障意识较强,孩子1岁时,他花费3000多元为孩子购买了保额30万元的重疾险。保险规定,一旦被保险人发生合同规定的重大疾病或身故,保险公司按保额赔付。
点评:很多人认为少儿险价格低,保险公司会多买多赔。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为防止投保人骗保,即使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了以儿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少儿险,各公司给付的总额均不能超过10万元。因此,保险公司不会因投保人多次投保而重复理赔。
误区3:
仅购买教育金保险
刘女士的宝宝出世后,教育金保险成为她为孩子购买的第一张保单。刘女士每年在这份保险上投入5000元。按照保险计划,到孩子上学时,刘女士每年可以领取一笔钱,作为孩子的教育金。除了这份保险,刘女士没有为孩子购买其他保险。
点评:教育金保险是家庭理财规划的一个有力工具,但不应作为孩子的第一份保险。但积累教育金是10年甚至20年的一个长期过程,为孩子买保险,首先应规避的是目前可能出现的风险,即意外、疾病等。成长过程中,孩子逐渐会经历最容易发生意外的学前时期,适当选择一些意外保险,能使孩子的成长更有保障。另外,健康保险或住院医疗保险也是为儿童投保不错的选择。
误区4:
过分深谋远虑
许太太为孩子购买了某公司的终身寿险。按照保险计划,孩子60岁可领取退休养老金5万元,100岁时可领取期满贺岁金5万元。
点评:对大多数家庭来说,为孩子的养老做打算而购买终身寿险,实在是一件过于深谋远虑的事,尤其是在家长自身的养老金尚未储备充足的情况下。为孩子投保,保险期限应以到其大学毕业的年龄为宜,之后就应由孩子本人自食其力。考虑通胀等因素,现时的投入在数十年后才能获得收益,未来对孩子的养老是否起到作用也是一大疑问。
误区5:
找熟人购买保险
周小姐在某事业单位工作,两年前,她碍于情面,购买了同学推荐的某款健康医疗险,年交保费5000多元。2014年5月,周小姐因病住院,医疗费用共计1万元。当周小姐找保险公司理赔时才发现,自己购买的是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她在单位报销了8000多元医药费后,保险公司只赔付了余下的不到2000元。
点评:找熟悉的人买保险的做法并非不可,但前提是要跨过人情这道坎。在保险公司的培训课程中,向熟人推销保险的方式被升华为“缘故法”。但也有投保人陷入误区,因为对陌生来访的保险人不信任,因此宁愿找熟人买保险。不过,买这样的人情保险要注意了解产品是否真正适合自己。一般来说,保险公司每个阶段都会推出重点销售的险种,以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任务依次分解到每个营销员头上。这种情况下,熟人推荐的险种有可能并不合适自己。
误区6:
有医保不必购买商业险
唐女士所在单位为其购买了医疗保险。考虑到已有险傍身,唐女士没再购买商业保险。2014年,唐女士住院花费1.5万多元,通过医保只报销了1万元左右。唐女士使用的进口药、特效药均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她只好自己买单。
点评:新医改实施后,商业保险的作用并没有削弱。医保的基本设计原理是低水平、广覆盖,超出部分由商业保险解决。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疗费用在10万~20万元,社保最高支付限额显然与这个水平有一定差距,个人需根据情况补充商业保险。某些药品以及一些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都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商业保险可对此部分进行补充。
误区7:
购买意外险“兆头不好”
李先生始终认为买保险兆头不好,所以他从不购买保险。某次李先生在和同事一起出差的过程中,不幸遭遇车祸,李先生和同事均轻微受伤,被送往医院救治。出院后,李先生的同事由于购买了意外险,保险公司为其报销了医疗费用,而李先生却只能自掏腰包。
点评:因“保险兆头不好”而不买意外险是很多人存在的误区。和保险公司其他险种相比,意外险堪称人人必备的护身险种。这一险种的保费普遍不高,支出几十元至几百元即可享受一年的保障。但在购买意外险时要格外注意其保障范围,不同人群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险种。
误区8:
寿险是唯一保单
姚太太在保险公司人强力推荐下,购买了20年交费期的某款寿险产品。这份保险类似强制储蓄,姚太太每年向保险公司交纳3000多元,55岁退休时,每月可从保险公司领回一笔钱。这张寿险保单是姚太太唯一一张保单。某日,姚太太生病住院,想到保险公司或可理赔,这时才发现,自己的这张寿险保单除了提供养老和身故保障外,并无其他保障功能。
点评:通过购买保险作为养老规划是不错的选择,但将寿险作为唯一保单却不可取。保险专家指出,从风险的迫切性上看,意外和疾病的风险是每个人最需要化解的风险。从保障的先后顺序来看,意外险和重疾险应当成为个人购买保险的首要选择。
误区9:
豪宅不用上保险
2006年,何先生在父母的资助下购买了一套180平方米的四居室房产,如今的房价已经攀升到近500万元。相对房价的上涨,在国企单位工作的何先生夫妇的工资未见增长,每月的家庭收入保持在1.4万元左右。何先生一家存款总额在30万元,房产成为小两口的主要资产。夫妇二人均为自己购买了商业保险,但房子没有上任何保险。
商业保险的理财险篇5
宝宝快出生了,身边有朋友建议我们给宝宝买商业保险。听到这么一个说法:孩子越小,买保险越合适。现在我们很犹豫,也很茫然,给宝宝买什么样的保险最好呢?
(西瓜和草莓)
小宝宝易生病,医疗保险不能少
张留念(郑州宝宝花)
宝宝没满月我们就给买了保险。我家宝宝3岁前很爱生病,加上我们没有理财观念,所以有了宝宝之后觉得要改一改观念,就当先给宝宝存个零花钱吧!我们买了保险后,宝宝身体一直很好。就在附加险快到期的最后两个月,正在犹豫要不要第二年降低附加险时,宝宝生病了,患肺炎。去医院,花费一千多元,新农合报销了一部分以后,剩下的费用保险公司基本上都给报销了。
理财顾问:养儿不易,尤其是当宝宝年龄小的时候,一旦生大病,可能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开销。因此,在0~3岁这个年龄段,有必要优先考虑意外和住院医疗保险。
入园后保险作用大
雯鑫妈(滨州妈妈网)
若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最好给宝宝买份商业保险。商业保险的种类比较多,一般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也会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的承受力来推销适合的保险组合方式,您最好根据需要来选择。
对于宝宝来说,没上幼儿园之前几乎很少生病,偶尔感冒发烧也正常。可是入园后,环境的变化令宝宝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容易出现身体不适。适应性和身体免疫力差的孩子是要令人头痛些,加之小朋友们聚在一起,又容易交叉传染,生病住院就成了家常便饭。这时候,保险就发挥出它的强大功能!当然,这只是保险众多保障中很小的一个方面。
对于保险行业的认知,很多人还存在误区,现在国家提倡发展保险行业,保险公司的产品也多种多样,您将它作为投资的一种方式未尝不可。对于分红型的保险来讲,宝宝越小购买,收益就越早。
理财顾问: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宝宝购买合理、合身的保险十分必要。
两类保险最要买
幸福的小破孩(少儿英才网)
在私人理财中,购买保险的顺序应该是优先考虑家庭收入来源的稳定性,购买的险种也应该以意外、健康等保障型商品为主。对于宝宝,有两类保险最应该买:一是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时的平安保险,这种保险价格便宜、保障性大;二是购买子女教育保险,主要是购买大学教育金、研究生教育金。当然,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如果给宝宝买保险,一定要找大公司买,更有保障。
理财顾问:以上两点也可以归结为购买儿童保险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多一份教育险,多一份保障
晴昕(青岛妈妈网)
我给宝宝买的是上学教育险,算是理财的一种吧!每年交1400元左右,一共交17年。因为是在宝宝周岁之前买的,所以保险公司说可以少交一年。
对于给宝宝买保险的事情,我个人认为应该买,最起码能对他将来有所帮助。比如,我给宝宝买了上学教育险,在孩子大学毕业后还有创业金,对他的未来发展或许会有一定的帮助。如今无论是吃、穿,还是读书,都要花不少钱,如果不买个保险或理财的话,以后还不清楚能不能帮上孩子多少忙呢。不如现在就给宝贝多一份保障,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理财顾问:购买保险时要注意两点:购买教育险前,首先考虑宝宝的意外和健康险;其次,教育险缴费期限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年内为宜。
不推荐购买教育险
Blueandsky(好太太网)
我家除了北京的一老一小社保,什么保险也没有给宝宝上。所谓“孩子越小买保险越合适”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从保险公司给出的费率来看,貌似越早买保险越合适,其实大家忽略了各种疾病及意外发生的概率,以及金钱的时间价值。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可以给宝宝上一份保额高、费率低的纯保险(大病和意外),给宝宝买个平安。至于其他形式的保险,我不推荐。现在很多家长热衷的所谓教育基金、创业基金形式的保险,想想十年前、二十年前大家每月挣的工资,您就知道这种保险有多亏了。
理财顾问:对于教育险,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给宝宝购买一份。教育险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强制储蓄,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安全稳妥,切实保障资金保值与资金使用安全;灵活取现,多种选择,按需使用;专款专用,减少使用期资金压力。
不买保险更划算
默默妈咪(郑州宝宝花)
我没有给宝宝买保险,宝爸也不愿意买,算来算去,都觉得不太划算,有这些钱还不如做点生意。而且钱越来越贬值,买保险跟存钱差不多。我们这一代人没买保险不照样过来了么,也没觉得少了什么啊!前段时间说有熊孩子险,很多人买熊孩子险,我觉得不太妥当,这只会让孩子没责任感,更加肆无忌惮地搞破坏。哎,可能当父母的也会这么想吧!?
理财顾问: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类似的观点,认为买保险不划算、不值得买。但是,保险的作用首先是保障,其次才是理财。理财首先是保值,其次才是增值。保险从中长期的角度是保值储蓄,它是按月复利计息,可以有效抵御通货膨胀。
你会给宝宝买哪些保险?
撰文/朱 佳(理财顾问)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意外和风险,如何为宝宝选择一份合适的保险,是许多父母需要面对的一件事。
购买保险有原因
大体讲,商业保险有三大部分:意外伤害保险、健康险(包括住院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险)、理财险(主要包括教育金、创业金、婚嫁金、养老金等)。其中,每种保险都有适合宝宝的成分,也有很多专门针对宝宝设计的产品。总之,给宝宝购买保险主要有三个原因:
1.宝宝体质较弱,容易受疾病侵袭。无论是生病的概率还是病发的程度,都要高于成人。保险中的健康保险,可以在经济上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2.生性好动的宝宝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都较差,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较高,保险中意外伤害保险则是相关问题的经济保障。
3.未来的教育投入和步入社会时的基本创业金,甚至于未来的养老,都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当前经济状况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为宝宝提前做些准备,相对能减少未来的生活风险与压力。
家庭购买保险的6个原则
从家庭理财的角度而言,幼儿保险是家庭保险的一部分,而保险是家庭理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原则1.家庭购买保险从数量上应遵循“两个10 ”原则——所购保险的保障额度为家庭年收入的10倍,年缴保费支出为家庭年收入的10%。这是最为适宜的保险投资比例。
对于高收入家庭而言,年缴保费的支出比例可以相应提升,但最高不要超过20% 。其中,为宝宝购买保险最好不要超过投保人年收入的10%。
2.最大限度保证家庭所有成员均有保险。其中,社会保险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有余力,商业保险可作为补充支出。
3.家庭的经济支柱(父母)应优先购买保险。父母本身就是宝宝最大的“保险”,因此,直接给宝宝购买商业保险的重要性要次于成人。
4.优先购买具有保障意义的意外险和健康险(包括住院医疗及大病),其次才是理财险,如教育金、婚嫁金、创业金、养老金等。
请牢记:购买保险,保障第一,收益第二;收益中,保值第一,增值第二。
5.原则上选择缴费期不过长、保障期相对较长的保险产品。一方面降低成本压力,另一方面相对增加保障的价值。
6.有豁免附加险的产品一定要选择购买豁免。保费豁免功能如雪中送炭,相当于为保单再加一份保险。
为宝宝购买保险遵循4个原则
为0~3岁的宝宝购买保险,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收入条件一般的家庭,为宝宝购买保险时考虑意外和住院医疗即可。
收入条件稍好的家庭,可以在上面的基础上购买大病保险。
收入条件较高的家庭,可以在保障基础上考虑教育金。
高收入家庭甚至可以考虑宝宝的理财与养老金。
TIP:购买保险的注意事项
·仔细阅读保险条款,选择真正适合自家宝宝的保险。
·购买保险时一定要理性、谨慎,明确保险功能和自身的能力与需求。不要受保险推销员迷惑,购买不合身的保险。买错了保险,就是损失。
·保存好相关的保险凭证,出险时以条款为依据,以单据为准绳。
·每年为孩子缴纳的保费不宜超过家长的保费,以大人为主。
商业保险的理财险篇6
宋先生人到中年48岁,民营工厂企业和服装专卖店两个商机,正处在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他准备提前养老。从年轻时打拼,数十年经营下来,除去企业日常开支,为他赚下了1390万元家产,其中定期80万元,活期存款1300万元,现金10万元。
宋先生拥有两套房产,一套位于市区,是一次性付款购得120万元,另一套则是去年刚购置的郊区带花园住房160万元,其中贷款130万元,贷款期限10年,目前月还款约1.3万元,贷款本金余额还有约110万元。两处住房总价280万元。宋先生与太太育有一儿一女。儿子今年22岁,正在上大四。儿子现在每年的学费与生活费支出总共为3 万元,儿子准备留学加拿大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 每年花费大概为26万元。17岁的女儿正上高三,年花费约为2万元。准备明年女儿高三毕业后也直接送加拿大留学。估算女儿的年消费大概为 19万元。日常家庭生活支出方面,宋先生家目前的消费平均为每月1.8万元,另外需要给双方父母各支付3500元赡养费,总共7000元。由于是民营企业,宋先生夫妻仅做了简单三险,宋先生两个即将成人孩子都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全家人一直也没有购买任何的商业保险,宋先生为此比较忧心怕出现意外。
一双儿女即将留学加拿大准备好四年,每年总共45万元的留学费用必须留足。宋先生的儿子留学后将回国发展,并且需要组建家庭。宋先生决定两年后为儿子购买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给儿子准备婚房,包括装修家具等开销所需资金大概为320万元。另外,宋先生准备今年底换一辆骑车,价格约为80万元。
宋先生感觉经商比较劳累,现在从实体经济投资转入到资本市场投资,关于资产配置方面,宋先生希望在不影响未来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换车、子女留学、购房 “三不误”。宋先生如何配置所拥有的资产,请理财师给出好的建议。
理财案例规划人
王丽莎 CFP 国际金融理财师 寿险管理师
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分行红桥北马路支行 理财经理
宋先生一家人幸福人生
人生旅途财富积累鼎盛时期要数中年,宋先生从事多年实体投资收入颇丰,目前资产1200万元。宋先生准备从实体经济投资转入到资本市场投资,关于宋先生家庭资产配置方面,宋先生希望在不影响未来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早日实现子女留学、购房、换车“三不误”。
宋先生今年家庭支出细项如下:
家庭生活消费年支出=2万*12=24万元
儿子今年学费年支出=3万元
女儿今年学费年支出=2万元
住房每年还贷本息=1.3*12=15.6万元
每年双方赡养费用=0.7*12=8.4万元
今年宋先生家庭年总支出=53万元
宋先生家庭财务状况分析:
上述为宋先生今年家庭财务状况,未来需要考虑子女教育费用、赡养费用、添置房产320万元,购买汽车80万元,都需要精心筹划。看似宋先生资产很丰厚,因从实体经营转入资本市场投资,收入稳定性存在很多风险因素,一家四口人均无商业保险保障,添置320万元住房也是千万资产三分之一,两孩子加拿大留学教育费用共180万元。供养两位老人预计十年共需84万元,从现在48岁算起至85岁,夫妻未来的养老生活预计生存37年,按照现在生活水平未来夫妻每月支出1.8万元,大致需要资金近800万元。千万元资金在几项必须的生活支付分割之后显现出资金匮乏,因此,宋先生需要仔细想好未来如何去安排好资金投资,一旦资金链断裂生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出现资金短缺,而无法正常生活。
静态分析宋先生未来十年生活支出现金流状况
第一年:生活年总支出53+儿女学费45+购买汽车80=178万元
第二年:生活费用24+儿女学费45+房贷15.6+赡养费8.4=93万元
第三年:生活费用24+儿女学费45+房贷15.6+赡养费8.4=93万元
第四年:生活费用24+儿女学费45+房贷15.6+赡养费8.4=93万元
第五年:生活费用24+购买住房320+房贷15.6+赡养费8.4=368万元
第六年:生活费用24+房贷15.6+赡养费8.4=48万元
第七年:生活费用24+房贷15.6+赡养费8.4=48万元
第八年:生活费用24+房贷15.6+赡养费8.4=48万元
第九年:生活费用24+房贷15.6+赡养费8.4=48万元
第十年:生活费用24+房贷15.6+赡养费8.4=48万元
上述现金流分析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学费缴纳在当年初时候提前准备到位,所以第二年去留学的费用,在第一年已备好。宋先生的家庭十年支出总额为1065万元。此刻时点宋先生已58岁,假设夫妻同龄人到85岁,还继续生存27年,需有648万元生活费用。从现在到85岁终点静态资金合计为1713万元。依据目前宋先生家庭资产总计1670万元,未来几十年存款,总会产生一些利息收入,如果大致能达到43万元,在这样情况几乎正好收支抵消而无剩余资金。因此,未能做好一家四口人保险保障,一旦成员中出现重大疾病和意外时候,家庭便会感到资金紧缺而不能保证现在正常生活质量。
宋先生实现三个理财目标具体运作方法:
换车:宋先生准备今年底换一辆汽车价格为80万元。
宋先生为了出行方便体面选择购买高档汽车,一次性付清资金无负担,可以轻松购买。需要注意购买汽车因一次性付清车款,要货比三家问询同样车质价格优惠折扣,代为赠送车险还有汽车内部美容等细项服务比较,选择最好的后续服务最优的专销汽车行购买该辆汽车,这样多方面考量之后消费后患会减少很多,花费同样资金达到最佳效应,这就是久经商界精明宋先生需要做的购车步骤实施的计划。
一双儿女留学资金如何安排:
宋先生与太太育有一儿一女,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有人之才是夫妻共同心愿。因此,儿女教育费用为刚性支出,即使闲置期的教育资金投资必须选择保本稳获收益的理财方式。
第一年资金无需考虑投资,可以在资金未使用时候,存入货币基金一旦儿女需要交纳学费,再从货币基金提取,这样总比存入活期账户收入的利息多一些。
未来三年子女需要每年45万元留学费用。先考虑第三年使用的45万元,稳妥方式存入三年国债,到期提取缴纳国外留学费用。第二年使用的45万元可以采取定期存款一年转一年,到第二年使用资金时候提取。第一年所需45万元可以存入货币基金等待使用提取。
建议宋先生夫妻各自一对一为子女办理工商银行多币种白金信用主副卡,宋先生与儿子、宋太太与女儿,家长使用主卡、子女使用副卡,孩子在加拿大留学生活费用和日常开销可从信用卡刷卡时,宋先生夫妻通过网上银行账单和手机短信及时掌控资金流向动态,避免孩子在国外消费无人监督而浪费资金。使用主副信用卡好处在于对子女生活消费管理到位,信用卡还具备无费用换汇优势,三年下来节省不少手续费开支。
建议宋先生每年从45万元学费中拿出30万元做为换汇资金,国内外经济市场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人民币与加元换汇价格较低合适时点,进行购汇换汇同样资金可以效用最大化。这样理财方式所获得的换汇差额利益要比投资基金获得收益更为实惠。
宋先生为儿子购买婚房:
宋先生购买住房价值320万元资金也属于刚性支出,此款项不能投资风险亏本理财。首先稳妥是320万元资金购买国债,但目前一次性购买这样大数额国债,有时一个银行网点未必能全部满足,需要多处银行购买才能做到,这样奔波比较辛苦。
目前银行财产保险中,有三年期财产保险。风险是规定三年期限内,如果提前解约亏损本金,因此,320万房款购买财险之后,必须等待满期支取本利。财险优势在于未来三年如果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其购买财险保费对应的原利率也随之分段计算上浮,原利率为国家央行规定同期存款利率多加0.5%。例如,目前三年央行规定存款利率为4%加上多给0.5%变成财险年利率4.5%,假设未来央行规定三年存款利率为4.3%加0.5%变成4.8%,这样即稳妥又多获取存款收益,也不用担心未来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同时家庭还会享受30万元意外火灾和爆炸理赔金。
宋先生如何做好剩余资金投资配置
第一:保险是家庭财富根基,宋先生一家都没有购买社保,也没有购买任何的商业保险,这一直让他们比较忧心。宋先生需要为一家四口投保。宋先生夫妻需要购买意外险和重疾险,意外险以百万为宜,重疾险以50万元保额为基本,每年夫妻共缴纳10万元期缴十年,两人均获得50万元保额,并且这种重疾险可以理赔三次不同种重大疾病50万元保额。如果宋先生夫妻身体安康,满期保费归还保费百万和分红收益。
一双儿女投保定期险,国外医疗险、意外险和国内养老险,毕竟儿女回国不会享受国外养老待遇,趁着孩子年龄还小投保费用相对合适,选择期缴十年,每年缴纳保费20万元,十年为儿女共投保费用200万元。
第二:宋先生从实体转入市场投资,需要对市场行情风险分析透彻。
无论市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存在获利空间和机会,只是能否看透抓住机会。所以,这样理财投资方式风险很大,收益空间也很高。不能把大笔资金投入,也不能把购房款、养老金、保命医疗钱投入进去。
宋先生家庭资产中现金10万元作为家庭紧急准备金使用,1300万元活期存中需要扣除为儿子购买住房320万元、儿女学费180万元、购买汽车80万元、扣除十年四口人保费300万元,加上定期存款80元,宋先生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为500万元。
1.家庭医疗费用存款:宋先生夫妻很快要加入老年人队伍,因病去医院是生活中难免会发生,加之医疗费用不菲,建议存入此项就医费用。
拿出30万元存入货币基金,一旦需要就医治疗,有资金方便使用。
2.拿出70万元投资黄金,近期会有价格回落,但未来黄金市场会因开采资源稀缺性依然出现升值空间,毕竟黄金为国内外硬通货。
3.拿出200万元投资,这部分资金投资必须为稳定收益。50万元购买财险即有收益又有家庭财产保障。50万元存入定期存款,一旦30万元货币基金使用尽的时候,有定期存款来补充。50万元保本债券基金和50万元五年期国债,这样五年一个循环周期,达到资金稳健投资获取稳定收益。
4.剩余200万元投资证券股市,无论行情多好切忌满仓操作,分成四份投资,一定手中留有50万元补差救驾资金。建议操作心态以中长期为宜,一夜暴富不可取。一般一年抓住一两次行情可以获取利润5%―10%甚至更多,这部分资金因属于闲置,无论亏盈都无所谓心态面对证券市场风云变幻。
5.宋先生夫妻住房有一处为一次性缴清价值120万元,未来会升值百万元以上,等待好的时机出售换回资金作为养老金储备使用。
商业保险的理财险篇7
[关键词] 家财险 营销 保险创新
一、我国家庭财产保险现状
相对于车险、企财险的持续快速发展而言,我国家财险的发展存在险种老化、有效性不强、投保率低、市场规模小、业务比重小、发展缓慢且呈下滑趋势等问题,就是所谓的“市场大,业务少”的现象。统计数据表明,保险业较发达国家的家财险普及率均在70%以上,美国甚至达到95%,而我国直到2002年,在投资型家财险的推动下,城市居民家财险的投保率也仅有17%。从2003年开始,我国家财险连续三年出现了大幅负增长,家财险保费收入占非寿险总保费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与非寿险业整体持续快速增长的宏观趋势形成了极不相称的尴尬局面。
二、现状的成因分析
1.居民保险知识缺乏,保险意识淡漠。据调查,城市居民中有近46%的人对保险缺乏应有的了解,甚至有部分居民将商业保险公司看作是政府的福利职能部门。在广大的农村,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对保险的认识尚存在许多误区。
2.保险公司营销机制不健全,售后服务不到位。各产险公司在坚持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的同时,加大了个人营销的力度,但总体上比较滞后,产险个人营销的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还存在许多问题。同时,家财险的售后服务不到位,出险时不能主动、及时地核损理赔,无中增加了保户的投保成本,也导致了保户投保的积极性下降,也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形象。
3.保险公司险种单一、雷同,创新能力差。如在产险中占半数以上份额的车险,各家保险公司现行的条款和费率如果剔除货币变动因素,同20年前使用的条款和费率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家财险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险种雷同,往往一个保险公司推出一个新保险产品,其它保险公司马上复制跟进,各保险公司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保险创新。
4.赔付率较低,降低了投保吸引力。目前我国的赔付比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保险资金要通过投资获利而增值,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偏低,投资收益率大大低于西方国家8%~12%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1975~1992)。低收益率引发人为降低保险的赔付率,而低赔付率使得部分保户的保险利益不能够得到实现,动摇了这部分保户的投保信心,甚至产生“保险就是骗钱”观点,这极不利于保险市场的开拓。
三、改变现状的对策分析
要解决我国家财险市场“潜在需求巨大”和实际业务连年下滑的矛盾,使家财险的发展迈上新台阶,需要保险公司在产品宣传、销售方式、险种创新、提高赔付率等方面下大工夫。
1.加大保险宣传力度,彻底扫“险盲”。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保险公司特别是产险公司,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险知识,宣传保险在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而现代通讯、网络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提供了有利条件。热线咨询、在线问答等保户与保险公司直接交流的形式对提高宣传效果也有着宣传广告所达不到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营销的过程也是推广保险知识的过程,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营销人才,利用推销的时机宣传保险、纠正人们一些认识误区。同时,也要注意与政府的协调。
2.开拓营销渠道,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建立多层次的“立体”营销模式。产险公司应改变营销资源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法人业务过多倾斜的现状,优化保险资源的配置,在保持原有直销的基础上,重点通过银行、邮局兼业家财险业务,适时将个人、网络营销、电话营销、邮件营销等方式引入到家财险的销售中来,拓宽家财险的销售渠道,为促进家财险的发展搭桥铺路。
3.提高创新能力,缩短开发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突出个性化。具体地说,就是在原有家财险险种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两类险种:一类是家财综合险。借鉴美国比较流行的屋主保险HO系列保单,在家财险保单中将财产损失保险和责任保险合二为一。另一类是长期投资型家财险,积极开发具有储蓄、投资、分红功能的长期型家财险。发展投资型家财险既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家庭投资理财的需要,迎合我国居民重储蓄、轻消费的心理,发挥非寿险产品兼具保障、投资的双重功能,也有利于产险公司聚集一部分社会闲置资金,提高巨灾年度的偿付能力;同时长期型家财险也有利于克服传统家财险因业务分散、单户保费低造成的展业成本过高的缺点。
商业保险的理财险篇8
由于保险消费者经验和认知有限,人们常常会在选购保险的过程中“误入歧途”,以下就列举一些购买人身保险中常见的一些错误行为和意识,给大家提个醒。
误区一:
只给孩子保不给大人保
[典型事例]:初为人父不久的小王兴冲冲地为儿子办了两份保险,一份是健康医疗险,一份是教育储蓄险,一年共需交保费4000多元钱。小王在事业单位上班,一个月收入不到两千元,妻子在一家私企上班,怀孕后不久就把工作辞了,因此这笔保费对夫妻两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小王说,我挣得不多,我和妻子都没办保险,但日子再苦不能委屈了孩子,所以先给孩子把保险买上。
[记者点评]:孩子当然重要,但小王的做法并不科学,这实际上是个误区。现在每家就一个宝贝,很怕委屈了孩子,所以孩子刚一出生,就急着给孩子办这个保险那个保险。给孩子办保险当然是好事,但据了解,因为经济条件或观念原因,现在很多家长自己都没有保险,心里却想着先给孩子办好保险,这就走进误区了。
我们知道,每个家庭的支柱是父母,一旦他们因意外、疾病等丧失工作能力或失去收入的时候,家庭就将陷入困境。因此,家庭保险有个原则就是:先大人后孩子,先经济支柱后其他成员。
如果是先给孩子上保险,那么万一家长发生不幸,孩子的保费就无人缴纳了,孩子的保单到时候很可能就只能自然失效了,还谈何保障?所以,只有作为经济支柱的家长平安健康,才能给家庭和孩子一份保障,父母才是孩子的最大保障来源。
误区二:
买保险不如储蓄和投资
[典型事例]:“我的原则就是年轻时拼命赚钱存钱,到老那就是我的‘保险’。”吴先生是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经理,年薪20多万元,还房贷、养车、养孩子 月支出近万元。妻子是全职太太。据吴先生说,他现在有点存款,都用来投资了,他、妻子、孩子都没办保险:“我主要是觉得保险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纯消费型的,出事的几率毕竟很小,应该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养老的、教育的,觉得就类似储蓄,又没多大意思。”
[记者点评]:吴先生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但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错误认识。其实,保险最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功能,对于经济不很宽裕的人来说,保险解决万一发生不幸,收入突然中断时的经济来源问题;而对于有钱的人,保险的作用主要是保全其已拥有的财产。假如一次重病花掉你10万元,就算你的财力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投保了重疾险,可能只需花费几千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特别是一些纯保障的险中,如意外险和定期寿险等,都是“花小钱,办大事”,每年几百或是千元左右的保费投入,就能换来几十万元的保障额度。
而且,现在不少储蓄型的险种,都设有保费豁免条款,也就是说,当投保人因意外伤害事故身故或全残时,可以不再继续缴纳保费,仍可享受保障,如各保险公司的少儿教育保险等,一旦投保的父母发生意外事故,无力缴纳保费,但孩子的那份保险可以继续有效,这就体现了保险独一无二的保障作用,其他的教育储蓄、基金投资都无法达到这样一种功能。
记住一点,相对储蓄而言,保险能以较小的费用换取较大的保障,一旦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可提供的保障,是远超过你的保费投入的。
误区三:
买保险不为保障为投资
[典型事例]:“我刚买了一份保险,可划算了,交20年,一年交8040元,每三年就返款9000元……”吴女士很喜欢向朋友们介绍自己的理财经验,这回她在向朋友推荐自己刚买的保险。吴女士说,她以前也没买过什么保险,但现在条件好了,手里有余钱了,就也想买点保险,就当投资了。
[记者点评]:暂且不论这个保险产品的好坏,昊女士的这种观念是不对的。虽然,目前很多保险产品具有储蓄和保障双重功能,但更重要的、最独特的还是保障功能。百姓投保也应更重视保障方面的作用。如果只注重保险的投资功能,必然偏重于储蓄投资类险种,而忽略人身意外险、健康险等的投入,这是保险市场不成熟的表现。
但很多人都像昊女士一样,不愿意投保消费型的纯保障类保险,更愿意投保一些返还型的产品。其实消费型保险一般保费都不高,但保障作用却很强,当然由于保险事故只是可能发生而不是肯定发生,因此让许多人认为是白搭,不愿意投保。但要知道,保险预防的就是意外,一旦发生保险事故,保险才真正发挥保障、救急和弥补损失的作用。在安排家庭保险时,一定要先安排基础保障类的保险,然后考虑投资理财型的保险。
误区四:
买得多就一定会赔得多
[典型事例]:商女士最近意外摔倒,导致骨折,花去4000多元医疗费用。虽然行动不便,但她想到自己曾经投保过三份住院医疗费用保险,额度都在5000元左右,心中颇有几分“窃喜”之意,心想通过保险理赔报销医疗费用,这次意外事故反而可以令自己“赚笔小钱”,倒也是个意外的收获。
[记者点评]:不过,商女士这“如意算盘”未免打得过早了。面对三家保险公司都要求她出具医疗费用凭证原件时,商女士傻眼了。
其实,这里的根源在于商女士没有了解清楚各类保险的理赔原则是有差异的。如果发生意外残疾或死亡,如果有多份相应的保险,保险理赔上是不会冲突的。但医疗费用保险作为一种补偿型保险,适用补偿原则,即在保险金额的限度内,保险公司按被保险人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给付保险金。换而言之,不论你在多少家保险公司投保了多少份医疗费用保险,最终的保险金总额不能超过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用。
但投保者总是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如果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医疗费用保险,出险后,各家保险公司均应在其保险额度内给付保险金。
若果真如此,势必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被保险人因为拥有多家保险而更热衷于过度治疗,其住院时间愈长,医疗费花费愈多,意味着获利将愈多。事实上,也的确存在这种道德风险。因此,在各家保险公司条款中,均明确要求提供医疗费原始凭证作为获取医疗费赔偿的先决条件,复印件或其他收费凭证均不被受理。
同时,像家财险投保也是如此,保额并非越大越好,因为真正理赔时,保险公司是按财产的实际价值和损失程度确定赔偿金额。所以在投保时,如果超过财产实际价值确定保险金额,只是浪费保费。
误区五:有了社保
就不要商业保险
[典型事倒]:“我们单位已经给我交了‘四险一金’,保障很全面的,我自己就不用再掏钱买商业保险了。”冯小姐是一位典型的年轻白领,收入不错,公司提供的福利也不错,生活看起来很有保障了。
[记者点评]:冯小姐其实踏入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商业保险与各类国家强制的社会保险功能是不一样的,商业保险可以作为国家社保的一
商业保险的理财险范文
本文2023-11-14 11:21:09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