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要矛盾心得(精选14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自身在某个领域或某个任务上的得失、成功与失败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请看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它们对于我们写作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领域也都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朝着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迅猛发展.其中图书管理这个行业也随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文章具体通过对原来落后的图书管理方式和现今的科学管理进行对比分析,更好的阐述图书管理这个行业所发生的变化.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网络财富英文刊名:intemetfortune年,卷(期):“”(12)分类号:g25关键词:图书馆管理新时代
抓主要矛盾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我们在不断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时代变革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抓主要矛盾”对于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抓住主要矛盾能够更准确地定位问题,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是事业成功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我的日常工作与学习中,我对抓主要矛盾的方式和方法有了更多的感悟和体会。
主要矛盾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中,起决定和主导作用的矛盾,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矛盾。具体来说,主要矛盾既是当前问题的症结所在,又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准确把握主要矛盾,才能顺应时代变革的潮流,有效地推进事业发展。
要抓主要矛盾,需要细致分析当前社会和事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要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找出主要矛盾的演变过程,分析其中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其次,要以矛盾的重要性和严重程度为依据,决定哪一个矛盾是主要的,哪一个矛盾是次要的,不能把次要矛盾放到更高的重要性地位,这样只会浪费资源,降低效率。最后,要根据主要矛盾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抓住主要矛盾能够更准确地定位问题,避免盲目拓展工作方向,节约资源和时间。同时,抓住主要矛盾能够集中力量,精力有限的人们不必“左右逢源”,把大量时间和物力投入到不太重要的次要矛盾上。抓住主要矛盾,还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加快进展速度,即满足了现阶段的需要,也可以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段五:结尾。
总之,抓住主要矛盾,是我们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效率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在把把准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准确抓住问题,而且需要广博的思维,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历经不断实践之际,抓主要矛盾这种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如今,大家不仅认可它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在尽最大的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发掘创造性的方法和技术,创新发展的途径。
主要矛盾转变案例心得体会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逐渐从物质供给不足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得到深刻验证。以下是我在学习主要矛盾转变案例时的心得体会。
首先,主要矛盾转变需要全面把握。打破矛盾的束缚和推动转变,需要我们从全面把握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理解主要矛盾转变的内涵和发展规律。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矛盾的转变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必须根据时代要求,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找准施策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例如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满足倾斜。因此,在制定政策和推进发展时,我们就应该将更多的元素引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保障。
其次,主要矛盾转变需要统筹兼顾。转变社会主要矛盾,既要把握好宏观战略,又要注重细节推进,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兼顾主要矛盾转变的原则。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农民收入的提升,还需要关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发展,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再次,主要矛盾转变需要积极作为。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和创新推进手段,积极主动地破解各种社会矛盾,推动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以扶贫工作为例,充分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我们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实施有力的政策,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多种手段,使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逐步脱贫致富。这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解决主要矛盾转变问题的积极与主动性,也进一步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最后,主要矛盾转变需要持续努力。主要矛盾的转变既是一场长期斗争,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始终保持对改革的韧劲和力度,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勇于担当,推动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创新。当前,我国仍存在许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们要以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勇气,持续努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总而言之,主要矛盾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应该深入研究和落实的主题。只有全面把握、统筹兼顾、积极作为以及持续努力,我们才能有效地解决和推动主要矛盾的转变,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更高的水平。
抓主要矛盾
“抓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主要矛盾”是指在一个历史阶段内,制约或限制社会发展的矛盾中最为突出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那个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就能够更加明确地把握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挑战,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分享自己近期抓主要矛盾的心得和体会。
最近一段时间,我所在的单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各方要求也很多。但是,通过分析和思考,我认识到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在这个时代,人才是关键,只有具有强大的人才实力才能适应和引领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集中力量,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
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开始着手在自己的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我贯彻“矛盾导向,问题导向”的思想,把主要矛盾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在考评绩效目标的制定中,我将专家引进和人才培养作为首要目标,使所有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重点工作方向。同时,我还加强了与高校和院所的合作,进行设备共享和科技攻关,提高了整个单位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四段: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加速解决主要矛盾。
在整个解决人才不足问题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仅仅分析和找出主要矛盾是不够的,只有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加速解决问题,才能够真正解决主要矛盾。因此,我将优化工作流程作为推动解决人才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流程优化,我们加强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配套机制,减少了误判和瑕疵,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利用的效益。
第五段:总结与反思。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我体会到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认识到抓住主要矛盾是推动整个事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同时,我也发现在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流程优化和实际操作同样重要。最终,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工作流程,加速解决问题,才能切实解决主要矛盾,推动事业发展进步。
抓主要矛盾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有些问题看似很复杂,但不能因此而被轻易的放弃和忽略。因为问题的本质和解决的主要矛盾非常重要,抓住主要矛盾,就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开展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我工作生活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
第二段:主体。
抓住主要矛盾,一方面是要看矛盾的本质所在,另一方面就是看哪一个方面对问题的影响更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工作中如果出现了流程不畅等问题,我们通过分析发现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够。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中的主要矛盾即是部门间协调不够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加强协调会议的力度,增加沟通机会等等,而不是将全部的精力花在不那么主要的问题上。
抓住主要矛盾,也要考虑矛盾解决带来的收益和代价。收益大、代价小的解决方案,要比收益小、代价大的更有优势,因此也需要全方面而科学地评估矛盾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比如在个人生活中,如果你要一次性把一个较大的买车价款分期付款,抓主要矛盾就意味着要考虑分期付款带来的负担和利息,对于收入较低的人来说,购车这个矛盾最终可能需要使用其他的解决方案。
第三段:主要矛盾需要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不同的矛盾需要特定的解决方案。抓住主要矛盾,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例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抓住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和生态的矛盾。因而我们需要采取的解决方案就是发展生产和环保两不误的技术,并与优秀的管理方法相结合,切实使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比以往更为有效。
第四段:要抓住主要矛盾也要发挥团队的力量。
当出现矛盾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需要多方的参考和集体的智慧。因此,要在团队中不断寻找问题解决思路,协同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实现问题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团队合作可以共同解决问题,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团队的中寻找并提炼出最优解决方案。
第五段:总结。
抓住矛盾的本质及其重要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找出问题的根本矛盾,就能更快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最低代价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地明确问题的本质及主要矛盾,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计划。同时,也应该与团队合作,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更加高效的目标。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解决
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由于人治社会制度下的长期腐败,大量社会矛盾不但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且被人为的掩盖、压制。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指导下,这些矛盾经过长期的演化、积聚,已演变为不可调和的社会对立和对抗。
在送旧迎新之际,人们不得不去注意在2004年充分暴露出来的目前中国社会所存在着的两大互相矛盾的大趋势。第一大趋势可以领袖外交所取得的外交成果为标志,中国已经在国际社会迅速崛起。第二大趋势可以频繁发生的社会抗议运动为标志,中国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一触就要爆发的阶段。
这两大趋势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导着中国的发展,如果这对矛盾处理得不好,社会政治的稳定就会成问题。
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是很显然的。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迅速把中国推向国际政治舞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加入了所有重要的国际组织,而且在近年开始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和平崛起之路,多边主义、经济外交和睦邻政策等等构成了初生的和平崛起理论的主要内容。如果中国的内部发展是可持续的,中国的崛起只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情,这点是很少有人会怀疑的。
中国社会没有能够像很多人所期望的,成为一个多元社会,而是迅速向高度分化的方向发展。各社会阶层之间没有利益协调机制,互相缺少信任感。而政府调节社会矛盾的功能也在迅速下降。结果就是不同规模的社会抗议运动的兴起。
为什么这两大趋势能够平衡发展?这就涉及到外部改革与内部改革之间的关系问题。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构成了中国过去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主题。但是,总体上看,对外开放远远走在对内改革的前面。或者说,内部改革远远落后于外部开放。
这种情况与中国的改革模式有关。这个模式的特点就是先基本上不去触动既得利益,而是努力在既得利益的外围发展出新的利益。很显然,内部改革要触动巨大的既得利益,相比之下外部改革就比较容易。就是说,产生新利益比改革即得利益要容易。
外部改革进展迅速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外部的压力比内部压力要大得多。外部压力呈现为高度的组织化,可以说是外部众多主权国家对一个主权国家(中国)的压力。这有其表现在中国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方面。
所以,中国已经加入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在内的所有的重要国际组织。中国在投资、贸易体制的改革和开放方面远远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即使在法制改革方面,一般认为比较困难,因为它涉及到内部利益,但在与外部开放有关的法律改革方面,中国显然也是走在前列的。外部改革的成功客观上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为国家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来吸引外资,促进贸易。相比之下,内部改革方面相当不尽人意。在法制方面,尽管有各种法律的出台,但国家并没有成为一个法治国家,党政干部的腐败仍旧严重。政府在推进市场化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政府本身的社会调节功能不足,不能控制社会的高度分化。
内部改革的不足本来就已经产生诸多消极的结果。外部改革的领先更是既存的问题雪上加霜。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无论在哪个国家,外部改革的好处往往流向很少一部分人。今天的全球化尤其如此,因为全球化的主动力乃是国际大公司和各国政府。
第二,全球化倾向于破坏原来存在的社会保护机制和网络,对原来受这些网络保护的社会成员构成了威胁。这是西方各国强大的反全球化的两个主要原因。
在中国,这两方面的情况更为严重。多数社会阶层特别是社会底层在全球化和市场开放决策过程中没有任何发言权。政府具有高度的决策自主权,和国际接轨。
但全球化的所有负面效应都是要整个社会来承担的。例如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策过程中农民并没有任何发言权,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农业的影响必须由农民来承担和消化。更为严重的是,很多社会成员本来就不受社会保障体系的保护,现在他们更赤裸裸地暴露在外部的威胁下了。
人们本来希望外部改革产生新的利益,而这些新利益能够继续推动改革,克服传统利益的改革阻力。但事情并非如此。新生利益马上成为了既得利益,反而成了继续改革的巨大阻力。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新利益往往和各级政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能够通过各种管道来影响政府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简直就是这些新利益的代理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内部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令人怀疑了。外部开放已经没有回头的可能性。唯一的途径就是加速内部改革,从而达到内外部改革的协调发展。如果内部改革持续滞后,外部开放只能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如果内部发展不能持续,外部开放也立即会成为空中楼阁可能被点燃,社会矛盾随之爆发。
主要矛盾转变案例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主要矛盾也不断发生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及时捕捉主要矛盾的变化,更需要全面而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从如何捕捉主要矛盾的转变、案例分析实践、合理运用资源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明确问题的实质,捕捉到主要矛盾的转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他们更关注的是能否拥有更多的精神文化享受、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等。因此,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必须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二、案例分析实践是必由之路。
只有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含义正是告诉我们,必须将理论从实践中去检验、充实和完善。在捕捉主要矛盾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摸清根源,找准病因,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在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找到那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加大环保力度,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等。
三、合理运用资源是关键。
资源的合理运用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当前,我国在解决主要矛盾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善用各种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善于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例如,要解决老龄化问题,就需要充分发挥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和社会安全资源的作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创新思维对问题解决至关重要。
创新思维是解决主要矛盾转变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必须要用新的眼光去解决问题,用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在不断转变的经济社会环境中,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案无疑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突破难题。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去解决主要矛盾转变的问题,发现新的角度和方法。
五、加强协作合作,形成合力。
要解决主要矛盾转变的问题,单靠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需要各方力量的合作与协同。只有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方可顺利解决问题。例如,在加大环保力度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协同合作才能取得实效。
总之,主要矛盾转变案例的分析和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捕捉主要矛盾的变化,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善用各种资源,发挥各方力量的作用,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变化,实现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考研政治经济学热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比较典型地反映在收入分配不平等、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之间差距拉大,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1长期发展方式有待充分转变。
一是世界工厂型的外需拉动方式仍未充分扭转。中国相当多的产能是在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期面向外需所形成的,更为严重的是,企业采取透支型生产,依赖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要素的投入而不是技术创新,注重数量而不是质量。
二是二元化发展方式仍未充分转变。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政府扶持部门与市场部门、城市与农村、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等二元结构,这些二元结构在不同程度导致了市场的分割,资源、要素的流动过程中存在壁垒,市场竞争不够充分、垄断现象尚未根本改善,二元结构导致多重问题相互叠加,进一步形成结构性矛盾的演变和不断积累。
2体制机制改革有待充分推进。
一是市场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环保收费机制尚未建立;市场主体质量不高,尤其是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市场准入开放度有待提高,部分领域仍存在准入的隐性壁垒,部分准入要求已不适应发展新趋势;现代市场体系发育不够充分,各类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不充分,区域合作及市场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市场监管的有效性亟需提高,社会诚信环境亟待完善。
二是财税制度有待进一步推进。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还不够清晰,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金融危机冲击下地方政府身负保增长的重任,地方政府债务进一步增长;宏观税负总体较重,间接税占比偏高、直接税占比过低,消费税、营业税、农业税等重点领域税制设计还需要加快完善,一些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税收收入和财政预算收入等。
三是金融体制机制有待推进。金融机构体系有待健全,融资机制问题突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衡,绝大部分长期资金需求是通过商业银行以间接融资渠道解决的,导致短存长贷引发的流动性问题,也推动金融体系风险向银行集中;证券业业务结构雷同且业务种类单一,资本扩张和市场融资能力有限,仍有大量资金沉淀在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未有效转化为生产性资金。
3调控有度的政策体系有待充分完善。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指明了政策调控的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实现需求侧政策与供给侧政策的有效配合至关重要。如前期基于需求的刺激政策虽然取得了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显著效应,但也相应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产业政策的过度使用,加剧了产能过剩矛盾,且产能过剩矛盾从传统产业蔓延到一些新兴产业,从产能相对过剩演变为绝对过剩。区域扶持政策的过度使用。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和扶持政策,但在部分地区政府催化下,大量资本流向了落后产能、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和低生产率的部门,反而抑制了长期经济增长能力。
十九大之后在经济领域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就是着力提升资源要素效率,主要措施包括:
(4)改善土地资源要素的有效供给。“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建议后续探索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完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退出机制,推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党的八大报告解读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们如果把政府设想成一个政治企业,它抽取和花费的税收,就是社会成本,而它提供的公共品,就是社会收益,那么从社会角度看,供养一个政府,也应当有一个成本和收益的核算。这种核算,未必一定需要科学的数学模型,它往往是由“人心一杆秤”来核算的,这种核算天天在百姓心里进行着,如果不满意的人愈来愈多,那就说明这政治企业的亏损在加大。
这是因为公共品需求的急剧攀升,而现行的供给体制已严重不适应。传统的农耕社会,大量的社会纠纷由家族自行调整了,需要政府提供公共品的结构、数量、专业性和变化性都极其有限。但是,当社会从传统的农耕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转变,需要政府统一解决的公共需求急剧增加,专业性和变化性急速提升,对政府的及时回应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亚当·斯密在分析企业效率的根源时,找到了“分工”这个原因。市场的规模决定着分工的范围,分工的范围决定着效率的高低。工商业时代的来临,带来了公共领域的“大分工”,传统的封建王权体制,被效率和“分工”的要求撕裂了。
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离,是一种“分工”,目的首先是为了提高各自的效率;政教分离和司法独立,也是“分工”,也是出于效率的压力;联邦制的出现和相当一部分立法权的地方化,也是为了效率,便于更迅速地回应地方的公共品需求;近年来各种ngo的出现,使许多公共服务从传统的政府系统中分离了出来,这也是公共品供给领域进行“分工”的结果。从这样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有一个全新的视角: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是工商业社会到来造成的公共品供求关系调整带来的变化,结果就是公共品供求领域横向纵向的“大分工”。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认为,今天中国公共品的短缺现象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中国社会工商业的进程所带来的,它开始集中表现在公共品投入产出的关系上,集中表现在公共品的供求关系上,集中表现在要求公共领域的“大分工”的压力上。面对工商社会的复杂多变、专业性极强、数量庞大的公共品需求,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制的供给体制完全不能适应。权力集中起来,但却承担不了责任,以至于演化成现实中的“推责揽权”,使权力与责任严重不平衡,使公众急剧增加的公共品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便是中国今天的主要矛盾。正是这个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如果这样的判断有一定道理,那么我们就会明白,面对今天中国的主要矛盾,不是那种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说教所能解决的,不是那种随机调整一下政策方向所能解决的,也不是那种简单调整一下政府部门的职能所能解决的。它需要的,是公共品供给领域的“大分工”,而有限有效政府的确立,便是这种“大分工”的结果。(杨鹏中国体改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它们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相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成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对抗性的矛盾通常通过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来解决,非对抗性的矛盾通常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
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但从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上说,这些矛盾主要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应当而且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我完善发展即改革来解决。为此,我们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使中国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三、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
要准确回答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否发生改变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有一个很好的认识。综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个人认知,目前民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矛盾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高昂的生活成本。
很多学者在研究中,指出目前高昂的生活成本已经成为民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社会矛盾表现形式。这个问题又集中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高企的房价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负担。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商品房的价格与居民人均收入的比值已经超过了4:1,这个比例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2倍多。很多城市居民为了一套住房,省吃俭用一辈子,这显然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其次,较高的教育成本。根据世界水平,一国财政投入在教育领域中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这个比例在发达国家则高达7%。但是我国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政府公关财政投入在教育领域的比值不到4%,不仅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是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由于公关财政在教育领域投入较少,导致居民承担了很多教育成本,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义务教育领域加大了投入,但是由于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优质教育总数较少,很多居民为了孩子的未来,需要为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支付更多费用。第三,高昂的医疗费用。目前医疗价格过高已经成为民众普遍反应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很多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因病致贫”、“有病不敢医”的现象较为突出,也成为目前我国社会矛盾中的一个突出表现。第四,就是不断上涨的物价。我国物价尤其是今年以来,上升势头虽然得到了很好的遏制,但是依然在5%以上的高位运行,而且,前几年还出现了“糖高宗”、“蒜你狠”的个别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现象,也引起民众的不满。
(二)腐败。
纵观世界,即使是美英日法等世界先进国家,腐败也是这些国家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由于过去法制的不完善,目前我国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些腐败分子,而且也发生了一些严重的腐败案件,比如前药监局局长不顾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贪污受贿。这类行为显然严重影响了领导干部的形象,同时由于这部分群体代表了我党和政府的形象,这类行为还将严重影响我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形象,有可能引发潜在的矛盾。
(三)服务政府理念还没有形成。
服务政府理念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进入新世纪以后,也加强了服务政府的建设力度,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封建残留思想的制约,在很多地方,服务理念还没有形成,比如民主观念丧失,在各项决策中不能很好的接受民意、咨询民意,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在很多地方强制拆迁引发了很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此外,服务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强,对于人民群众的各项服务需求,比如信息公开、行政审批等等,很多部门在信息公开上以各种借口躲避信息公开,而且行政效率低下,也成为目前我国社会的矛盾表现之一。
四、我国当前主要社会矛盾依然没有改变。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对我国当前社会几种社会矛盾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没有变,我党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的判断并没有过时。
原因有这样几点:第一,对于任何社会,如何促进生产力始终是这个社会发展的核心思想。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要将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事业的核心任务,不断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
第二,我国虽然从经济总量上看,在就已经达到了39万亿人民币,成为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从人均来看,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依然拍在世界百名之外。此外,我国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这类差距不仅表现在具体的城乡居民收入上,而且关于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城乡之间的差距更大。正是基于我国这样的现状,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在这样的国情下,强化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依然是我党执政最迫切的任务。
第三,高昂的生活成本,无论是房价还是医疗成本和教育成本,从根本来看,都是相关物资攻击不够导致的一个后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唯有增加供给,这也证实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存在矛盾。
第四,腐败以及服务理念不强,属于政治文明的建设。无论是民众反映强烈的拆迁问题,还是政府部门信息公开意识不强等等,都属于政治文明这一个范畴,而在这我国主要矛盾的概述中,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也要满足文化需求,很好的概括了民众对政治文明的诉求。从以上几个原因来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社会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至少在现在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五、促进我国社会矛盾解决的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类社会矛盾突出,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最主要的矛盾。根据目前这类矛盾的表现形式,提出如下对策。
(一)努力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物价始终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居民对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高价格普遍存有一种批评态度。为了稳定社会发展,切实降低这些领域的价格,未来,有关部门第一要加强供给和投入,比如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向教育领域和医疗领域投入更多的公共财政,从而增加供给,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这些领域的需求。第二,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为民服务的观念。这也是我党获得发展的根本原因。在降低物价方面,必须强化人本理念,真正关心人民群众的福祉,始终坚持人民利益之上。第三,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行为。就房地产行业而言,要加大捂盘行为和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以及干扰市场正常运行的各类行为的查处力度。就教育领域而言,要加大查处力度,重点查处违规收费的行为。在医疗领域,则要加强对医生从业行为的监管,避免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
(二)强化法律建设,有效避免腐败行为。
腐败是世界任何国家都重点打击的行为。为了有效打击腐败,增进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第一,要加强法律建设,通过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构筑一个防腐法律墙。第二,完善监督。既要发挥传统的纪委、人大等监督,同时还要发挥新闻媒体等被誉为“第四方监督”力量的监督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监督的不断发展,民众监督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有必要进一步发挥这类监督作用,有效防止腐败。第三,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
(三)树立服务意识,推动服务政府建设。
服务政府是21世纪政府的发展趋势。要推动服务政府的建设,第一,要树立服务意识,这是推进服务政府建设的关键。如果没有一个服务意识,显然是难以实现服务政府的建设目标的。第二,加强考核力度。要制定严格的但与实际相符合的各类考核体系和指标,推动服务政府建设的积极性。第三,还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等不同监管主体的监督作用,通过强化监督,以推进服务政府的建设。第四,还要积极借鉴世界先进经验,推进服务政府的建设力度。
(四)加快经济发展是关键。
事实上,要解决我国的主要矛盾,最关键的还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第一,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化发展模式转变。第二,要强化科学发展的执行力度。通过不断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第三,重视创新,强化自主创新,以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的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促进矛盾的逐步解决,在未来我国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切实有效的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加大服务政府的建设力度,同时加大对腐败的惩处力度。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转化依据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一变化既是基于党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判断,又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两者的矛盾运动是判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理论依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党的长远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变,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矛盾非主要方面之间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相互影响,在条件允许下双方还会相互转化。正是根据这一理论及我国实际情况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會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正确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状况并及时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丰富,又为党和国家确定未来工作任务指出了明确方向。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出精准分析,既是国家领导人在把握国情后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作出的实事求是的准确判断,也是国家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当时我国社会存在的多种矛盾及其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不同阶段作出了不同的主要矛盾的判断。在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大众同封建地主与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抗日战争时期,主要矛盾表现为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解放战争时期,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统治之间的矛盾。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拉开序幕。同年9月15日,党的八大胜利召开,刘少奇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但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过程中,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任何经验,思想准备不充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偏离了党的八大的正确决议,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错误地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阶级矛盾,并由此发动了“*****”。“*****”结束之后,邓小平主持中央事务,首先是把大家的思想从“两个凡是”中解放出来,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的十三大召开之前,邓小平就我国社会主义实际情况作了实事求是的论述:“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3〕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被归纳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为了化解这一矛盾,当时的中国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为只有生产力提高了,人民在物质与文化方面的需求才能得到解决。在当时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我国工作的重心,以发展作为我国工作的第一要务,在短短的40年内,中国经济不仅得到了快速发展,党和国家更是规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在改革开放刚起步时,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的基本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党和国家最急切的任务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满足人民对物质与文化在量和质上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不仅如此,党在其他各项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得到满足。随着物质与精神需求的不断满足,新的需求也就产生了。人民不仅要求吃饱,还要求吃出健康;不仅要求穿暖,还要求穿出时尚。在各方面,人民不仅对量有要求,还更加注重质的满足,在吃穿住用行方面,无不表现出对质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众多领域里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方面成就斐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除了在物质与文化上有需求外,更在安全、民主、和谐、生态等方面也有所要求,这些要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阻碍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条件是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等因素,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我国在实现民主、富强、和谐、美丽、公平、正义、法治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既是基于实际情况变化作出的实事求是的现实判断,又是对我国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准确定位。
“历史充分说明,党和国家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同我们能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能否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战略策略,紧紧联系在一起”〔4〕66。在不同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同,对时代的准确判断是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前提,一旦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我国时代认识不清,得出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必然有所偏差。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的提出是依据“新时代”历史方位作出的准确判断。
“新时代”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对近几年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发展情况准确判断下所作的我国目前历史方位的最新定位,它是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代依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及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其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都是为人民谋幸福。新时代的中国处于承前启后、继续谱写社会主义华丽篇章的时代。“新时代”作为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依据是基于我国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新时代开创了中国新局面。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个国家纷纷抓紧机遇期,不断提升各自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仅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加强合作,更突出表现为科技创新方面的竞争。科技的突飞猛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重大影响。为了加强与国际的接轨,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围绕时代主题,深化对内改革,加强对外开放,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新成就,特别是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不断丰富着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政治上民主的发展与众多大型民生工程的建设,使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我国社会越来越和谐。总之,随着整个社会思想的解放、生产力的提高,在人民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刺激着新的更多的需求的出现。
第二,新时代确立了中国发展的新征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起,我们党始终把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执政的目标与归宿。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不理想,物质上的匮乏决定了人民的精神生活也相当贫瘠。于是,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此,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成为党的根本工作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并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全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对外开放也不断扩大,搭上了这趟世界经济特快列车,在党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总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的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每一次重大历史时刻都是新征程的开始。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随着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总书记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和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128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未来的建设中,党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压力将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实现后面的目标,***总书记将任务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分解,也就是说,从现在起,既是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又开启了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中国发展的历史是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新时代的发展将使中国人民强起来。所以,新时代是让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新起点、新征程,这也便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依据。然而,新时代没有改变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也没有改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事实,所以,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需求”仍然是人民的追求,只不过是更高的需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三大作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同点或者说本质都是需求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同的是十三大所提出的主要矛盾是基本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则是更全面的需求与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需求与发展在程度上有所差别,也就是说人民在需求上的不同层次的追求源于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的差别。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依然是发展,任务是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矛盾都包含至少两个方面,其中起决定、支配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只有使发展平衡、充分,才能真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不平衡不充分。在我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相比之下,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远不及经济发展速度。二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东西部之间、内陆与沿海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表现出极大的差距。我国一线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已经可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比肩,甚至说整体经济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可是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经济却相对较落后,而那些深度贫困地区更成为重点扶贫对象。
除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外,人民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一是人民需求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仍处于物质匮乏的时代,不管是物质上还是文化上的需求都较为单一。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需求表现出多元性,不仅体现在物质与文化的需求方面,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医疗、教育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人民需求从量到质的转化。在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基本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成为人民追求的首要目标。但在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的新时代,人民在基本的物质与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后,向往更美好的生活。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依据。“辩证法的规律是從自然界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5〕,正是在科学的历史观与辩证法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党才得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结论。
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是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双方,使矛盾双方稳定地处于统一体中,这样社会才会处于和谐状态,这是从古至今哲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无论是西方的“理想国”“乌托邦”,还是中国的“大同世界”,都诠释了人们对完美世界的向往,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的不满。马克思认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6〕400。自阶级、私有制产生以来,社会便进入人剥削人的状态,阶级矛盾愈演愈烈,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达到顶峰。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所以,“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422。马克思用“联合体”代替“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唯有此,资产阶级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有才可能化解。
即使在同一社会形态下,条件的变化依然会引起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因此,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解应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实际情况的变化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在国内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以及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在推翻“三座大山”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主要矛盾便转化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民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导致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分析主要是从现实的人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矛盾运动出发的,并以此分析历史发展趋势,从而得出科学的正确的唯物史观。在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时,也应秉承这一唯物史观原理,从我国实际情况变化出发,进而分析矛盾双方的变化。
(二)需求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需求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需求与发展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的矛盾运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需求和供给是一对矛盾,两者的平衡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供给要满足需求,也就是要求发展本国的生产力,需求的满足反过来刺激供给,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首先,人民的需求是历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的体现。其一,马克思认为,历史产生于人的需求,这是一切人类生存的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时每日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6〕158。其二,马克思认为,历史发展是对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过程,他说:“已经得到的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6〕159其三,马克思认为,在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满足人们需求的物质,还生产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或生产关系。“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种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6〕159。
马克思指出,人们需求的提高又反过来刺激生产力的提高。需求通过人们的消费来表现,消费需求的提高又必将刺激生产力的提高。根据社会分工理论,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与消费两大部类,只有两大部类平衡,社会经济才会稳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的需求必将通过市场的供给状况反映出来,刺激着生产者主动进行生产,以满足对市场的供给,满足人民的需求。一句话,生产力与人民需求间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最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依然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基本依据。***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新时代”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我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说,虽然我国生产力较之前已有较大的发展,但并没有突破质的飞跃。在新时代,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同公有制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虽然新时代生产力水平较之以往提高了不少,但并未发展到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的各项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8〕3所以,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但只是量的变化,我国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但却不足以使我国超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任务依然以发展为主,只有各方面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满足,因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才是制约我国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要达到质的飞跃,就必须突破这一制约,让生产力充分发挥出来。因为,“单纯的量的变化到一定点时就转变为质的区别”〔8〕197。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并不是主观随意的结果,而是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党的长远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自我完善,所以,在马克思看来需要通过革命手段变革的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内却可以通过改革不断地完善。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归根结底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所引起的,在整个矛盾运动中,生产力作为比较积极的因素,不断得到解放与发展,这样势必要引起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党在这时提出中国历史阶段的新变化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对国际国内局势的审时度势,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意味着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新的变化,与改革开放之初制定的政策相比,我国的发展也处在新的转折点。***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改革开放之初,为了促进经济建设,我们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以发挥带头作用,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共同富裕。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虽然很多地方已经发展成为富裕地区,很多人也富裕起来,但社会生产、消费、地域的贫富差距也表现出来,这些差距汇总起来便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样,社会主义建设接下来的工作便是要力求消除这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党制定长远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的执政党,应始终把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解决百姓的民生问题作为自己的使命。只有这样,人民才会拥护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概念,目的是放缓脚步,提高发展质量。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发展难题,厚植发展優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
社会主要矛盾心得(精选14篇)
本文2024-02-16 21:49:09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2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