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艺术研究范文
民俗艺术研究篇1
【关键词】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J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4-0124-4
一、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 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是指情景中的传播过程”,“所有远距离的传播都包含某种媒介或某种形式的技术,他们给讯息以形式”。也就是说只要有传播活动,必定有媒介或者说技术的参与。传播生态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传播生态有时也被称为媒介生态。
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传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就在每个人的身边。特别是在与外来艺术文化的交流、对话与碰撞中,民俗艺术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民俗艺术自身的力量及其影响力,以及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民俗艺术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其保护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其传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俗艺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播,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永葆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力不仅在于保护层面,更应让其广为流传。
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民间艺术,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民俗艺术学“愈来愈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艺术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中和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实践中,民俗艺术学理论的构建已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以传播生态视域切人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可拓展民俗艺术理论研究的视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把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其次,民俗艺术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要立足于对民俗艺术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的思考,将传播生态理论运用到民俗艺术的题材、主题、特征、性质、价值、功能、传承、变迁等方面的分析中去,研究传播与民俗艺术间的共生、互动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与魅力;通过传播生态这个研究视域,考察民俗艺术传播中媒介表述、干预和构筑民俗艺术及生活之关系,进而探询审美、气象、文化、科技、受众诸生态因子对民俗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有其价值所在:其一,传播生态关注民俗艺术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二,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艺术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其三,民俗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当今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均处于“媒介环境”中,传媒日益成为民俗艺术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艺术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艺术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民俗艺术研究自我国上世纪40年代便已开始,最早是从对民俗学的研究开始的,后逐渐从中剥离出来并自成体系。解放前关于民俗艺术的研究主要是“从艺术史研究出发,较集中在民俗艺术文物的调查与研究方面,而较少涉及民俗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
建国后,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相关著作也陆续出版发表。其中与民俗、艺术、传播和生态等关键词相关的研究著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向度。一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如包鹏程、孔正毅的《艺术传播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研究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之关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论述了民俗生成的生态性本原、剖析了生产民俗、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以及对生活民俗、社会民俗的生态蕴涵阐发;唐家路的《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依据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尤其是文化生态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民间艺术及其文化生态进行综合、整体、系统的研究;仲富兰的《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构建了民俗传播学研究体系,从对象、语言、结构等方面深入阐发,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民俗传播特点以及民俗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论阐发深入且观照视野全面;曾耀农主编的《艺术与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陈鸣的《艺术传播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书主要从艺术与传播关系的历史考察入手,分析了艺术传播的信息、形态、受众、方法、效果和管理等;陈立生、潘继海、韩亚辉编著的《艺术与传播》(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其中一章节从艺术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关系方面略谈到艺术传播生态问题,但较为笼统;另外略有相关的著作有谭华孚的《文艺传播论一二当代传媒技术革命中的艺术生态》(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郝朴宁等的《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上述研究成果出现时间较新,基本为近十年内的著述。这些著作对民俗与传播、与生态,艺术与传播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系统理论的论述,体现了其研究的时代性特点。虽然并未有专门针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方面的研究著述,但这些著作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引导、拓宽了研究视野、启发了研究路径,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启发。
二是专题性研究。此类研究中论及民俗艺术与传播和生态及与此相关内容的著作较为有限,有:熊术新、苗民、孙燕的《中国云南两个少数民族村落影像民俗志:民俗文化在传播中的意义蜕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路善全的《在盛衰的背后:明代建阳书坊传播生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泽洪的《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朱慧珍的《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民族出版社,2005年)等。这些研究对民俗艺术的某些类型或品种进行深入的具体研究,以实证为基础,或从传播意义角度、或从生态文化角度着重于对其艺术特色的个案分析。这可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提供鲜活的个案资料,并启发本研究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的思路,以个案材料的分析探究支撑研究的宏观理论观点。
期刊资料与民俗艺术传播或生态有关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约有几十余篇,在这些论文中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传承的基础理论研究,如王汝澜《试论民俗的传承、传播与新民俗》(《民间文学论坛》,1983第3期),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民俗研究》,1998第3期),黄静华《民俗艺术传承人的界说》(《民俗研究》,2010第1期);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文化生态的专题研究,如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人民音乐》,1996第1期),孙信茹《甘庄的民俗生活及民俗艺术:传媒视野下的个案分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刘祯《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文化遗产》,2008第4期),艾亚玮、刘爱华、张成玉《文化生态的迁变与瓷板画艺术发展路径探究:以南昌瓷板画为例》(《装饰》,2010第6期)。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传播生态理论,以此为理论启发点,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综合研究,相关的传播生态理论著述主要有:徐国源、谷鹏的《当代传媒生态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支庭荣的《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苏炜的《大众传播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大卫·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年)等。
纵观上述文献,基础理论性研究的相关著述多集中于民俗学研究视野,或集中在大艺术传播研究;专题性研究的著述多集中于民俗艺术的文化传播形式与文化生态环境研究上。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对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专门的、深入地研究的专著、论文,但是相关书籍、论文资料是本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将对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个案启发,启迪本研究以整体性的融合的眼光、以深入的理论阐发与规律概括、以加深理论整合度与纵深感为宗旨展开。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将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和确认传播生态研究的学术基础,进而对民俗艺术传播的主客体关系、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维度、传播内涵与生态形式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对民俗艺术的现代传播生态进行深透地阐释,致力于以整体而科学的艺术学视角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作不同层面与视角的意义呈现。
三、研究方法与视点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交叉研究法、历史比较法等方法展开。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几种方法可互相渗透、互为参考,以此打开民俗艺术传播生态论的方法论路径。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民俗艺术传播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在此基础上发掘本论题现存在的研究空白点、以进一步探讨并深挖其研究意义。
分析归纳法是通过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专题性个案研究。本研究需要从个性到共性,发现一些共同的艺术传播规律或传播生态特征,做到个案剖析和理论总结相结合、田野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使论文达到理论研究高度,这要有赖于归纳法的采用。
交叉研究法是运用艺术学、传播学、生态学、社会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本论题进行综合研究,这些学科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以艺术学学科理论为先导,交叉研究法可拓展本论文研究视野、开拓思路。
历史比较法是本论题的研究需从总体上寻找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形式观念与人的精神需要之间的关系,当民俗艺术被放在时间坐标中审视时,需要把握时间的生命精神与民俗艺术传播变化、生态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历史纵向比较时间坐标中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变迁,可挖掘其表象中蕴藏的规律。
研究视点首先是,采用多维视角。本研究系民俗艺术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以艺术学观照为主,结合采用传播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和资料来作分析整合研究,力求以新颖全面多方位视角呈现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的整体特色。
第二,把民俗艺术的研究和传播生态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崭新的视点。以往相关的一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民俗学学科体系内的民俗传播与生态民俗研究、艺术学学科体系内的艺术与传播关系研究、以及生态文化角度的民俗艺术专题性研究,而把传播生态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纳入民俗艺术学研究视野的专门性理论研究尚属艺术学学科中有待涉及的新的研究尝试。
第三,重视规律概括与综合性表述。本研究虽为基础理论研究,但研究中也必须借助诸多鲜活且各具特色的个案资料,从具体的个案分析层面出发,进行民俗艺术与传播生态的相关性研究,从中探析抽取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特征与规律,并对其进行综合性表述与概括,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层面。
四、可行性分析
把传播生态理论纳人民俗艺术研究视野,具有可行性。其可行性分析主要抽绎了民俗艺术与传播生态二者之间的共性特征,并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它的内外部规律,试图从崭新的视角考察“民俗”与“传播生态”的交叉与共融。
其一,媒介生态学从生态想象介入传播研究,在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媒介和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以期望达到生态平衡,具有批判的意义和反思的力量。而“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研究民俗艺术的特征,也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与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可开辟在结构和互动关系中考察民俗艺术的视野,是一种动态的研究方式。
其二,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摒弃了单纯的传播生态理论研究因缺乏对本土特殊因素的考虑、科技话语过多而掩盖了对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分析、使理论出现失衡等弊病,更注重结合对本土特殊因素的考虑,对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分析。
其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媒介生态理论与社会文化发展、生态危机与科技危机的反思有直接的联系,并且呈现着媒介发展的真实问题;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问题结合起来,并呈现着当下民俗艺术发展的真实问题。
民俗艺术研究篇2
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古老而纯朴的陕南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南剪纸在表现内容上,继承传统,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生活。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陕南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陕南剪纸形成多样,造型抽象,体现了象征性的地域特征。
1、内容丰富多样陕南剪纸抒发着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审美气息,在浩瀚丰富的剪纸艺术中,陕南剪纸种类多样性表现在其题材的丰富性上。陕南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单色、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当地人物,故事描述,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各方面的选题,是剪纸的主要内容。这些剪纸题材综合了观赏性和实用性,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居室生活中,剪纸题材的鸟兽、花草、多用于窗花门笺等。
2、造型大胆夸张陕南民间剪纸在造型上大胆夸张,却又不失逼真,随性而不失优美,随意剪刻,但又注重意念,体现了陕南的地域特色和陕南剪纸造型的抽象性。在构图上,单纯、优美、丰实饱满、寓意严谨、构图祥和、视觉丰富、表现殷实、呈现出求圆满的心理诉求和视觉审美。在色彩上,大多以单色为主,造型简洁、洒脱、精致、注重夸张变形。色彩运用上,随使用场合而定。白纸、红纸、黄纸、都可应用。内容多以传统的花鸟和动物为主,虚实相生,色彩分明,表现出其构思的丰富,洋溢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和装饰性。
3、寓意丰富唯美陕南剪纸较为纯真、浑厚、古朴、反映了人民的质朴和敦厚。在农家妇女手中,以生活感受和感情的影响下所感知,想象在创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她们把自己的想法剪在纸上,认为怎么美就怎么去表现,但这种最真的感情释放中却充分流露出浓浓的原始趣味和稚拙之美,让人感到质朴、清新、纯真。陕南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的题材多为实际生活中的题材,有的以吉庆寓意的,有的以物寄情的,一般是借助某一物象产生联想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如蟠桃象征长寿;松树象征常青不老;花瓶中插如意象征平安如意;同时还有谐音寓意,如莲花和鲤鱼寓意连年有余,象征着富裕和好运道。剪纸也用于春节时屋门贴福字,门神,窗户上贴窗花,有象征团圆幸福之意。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让家家户户生活呈现出艺术气息。
二、陕南地区挑花艺术的艺术特色
陕南挑花艺术,也被称作“絮花”或“十字绣花”。陕南挑花丰富多彩、技艺高超,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民俗艺术之一。反映了劳动妇女们淳朴的精神面貌。在陕南农村中,绣品是姑娘出嫁时嫁妆中必备的物品之一,它体现姑娘们多才多艺、心灵手巧,也显示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忠贞爱情的憧憬。陕南挑花艺术历来颇具盛名,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培养着陕南当地人的审美能力。陕南挑花的艺术体现在手法多样,色彩鲜亮,构思巧妙上。
1、挑花手法的多样性陕南挑花绣品用于服饰和生活用品,既经济实惠,又富于民族艺术特色。它可组织出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花草虫鱼,人物山水,飞禽走兽,等各种图案。陕南挑花的手法很多,有单面挑,双面挑,有彩色丝线挑花,也有单一的素色挑花,也有在同一手工艺品上有挑有绣。挑花的图案有花鸟虫鱼,经巧妇们千针万线的描绘,使窗帘,手帕,桌布,挎包,衣服,鞋垫,虎头鞋,钱包等用品上增添了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装饰,令人爱不释手。
2、图案构思的巧妙性陕南挑花图案构思大胆而巧妙,构图饱满而均匀,取材丰富多彩。陕南挑花具有明显的图案特色,图案组成千姿百态,图案选型多样,情趣盎然。陕南挑花绣在画样的基础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陕南挑花绣是在画样的基础上的一种民间艺术。以小十字花构成纹样,组织出千变万化,复杂多样的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或花鸟虫鱼等多种图案。陕南挑花绣多以土布、麻布或者毛青布作底布,以蓝色棉线或者彩色丝线作绣线。图案构思大胆且巧妙,构图饱满且匀称,取材多样。堪称陕南传统手工艺中的一颗璀璨绚丽的明珠,是我国的名绣之一。
3、色彩搭配较为明快鲜亮陕南挑花具有显明的图案特色,其选型多样,情趣盎然,色彩显明沉着,饱和谐调,单纯朴素。陕南挑花绣多以土布、麻布或毛青布作底布,以蓝色棉线或彩色丝线作绣线,以白色坯布上挑秀红花绿叶,色彩鲜亮美丽,饱和协调,鲜明沉着,单纯朴素,一般比较注重色彩对比的效果。图样典雅,多以红花绿叶,福字,吉字等为主,以表示绣者向往喜庆祥和幸福的生活。
三、结语
民俗艺术来源于具体的生活中,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并服务于大众的艺术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陕南民间艺术生动有趣,质朴刚健、色彩鲜艳、自然奔放、寓意吉祥、雅俗共赏、深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民间艺术可以陶冶情操、激发我们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喜爱之情,发扬祖国传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艺术来源于生活,民俗艺术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更是一种有形的,实体的文化。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及其内涵,不仅具有作为艺术所具有的一般功能,更具有传递民俗文化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作用,陕南民间美术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区域性特色,绽放它固有的魅力,感染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民俗艺术研究篇3
1998年由教育部主持更改学科和教学专业目录,以“艺术设计”取代用了近50年的“工艺美术”专业名称。以管窥豹,中国的现代设计教学在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切断了文化的根脉,在发展中怠慢甚至忘却了民俗化等源远流长的本土化精髓。具体来说,缺失本土化内涵的现代艺术教学有以下突出的特点:第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长期以来,从事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和实践创作的业内人士重实践、轻理论的歪风一直存在,其深层原因在于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轻视和不了解;第二,漠视本土文化的精品,对民俗文化、历史渊源等一知半解,这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悲哀,也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悲哀;第三,缺失有特色的本土教材,使现代艺术教学脱离了自我的独有视角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多少年来,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真正能体现民族色彩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专著很少,我们在理论上缺乏传承和创新,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盲区”。不难想象,没有高水平的本土专著为引领,很难在教学中形成一个浓厚的研讨氛围,教学实践会因此束缚手脚,这样就无法探究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规律性的问题;第四,文化精神的失落——我们在对外来文化赞不绝口的同时,恰恰是失落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失落了民俗化的精华成分,惨痛的教训给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敲响了一个警钟:不能漠视传统的民俗化这个瑰宝;第五,缺失和谐的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的教学环境,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团队、精品课程、课题建设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强势的框架体系。尽管现在一些专业院校已经在一些方面进行了打造和创建,但仍然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文化品位不高、缺乏特色等问题。总之,上述特点决定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在本土文化、多民族特色以及风格迥异的独特民俗等方面或多或少地缺失了本土化的内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长足发展的内力。
二、民俗化艺术是丰富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的重要内容
(一)民俗化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源泉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源远流长的5000年的文化积淀夯实了民俗化的深厚底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56个民族风格迥异的民俗传统和民俗习惯、民俗工艺等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翔实的素材。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对传统的民俗文化瑰宝浅尝辄止,在教学和创作中忽视了对民俗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探究。面对现代艺术设计新的浪潮,探究如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民俗化的丰厚营养,进一步发展、创新和提升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综合实力才是根本。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一些高等院校的知名学者非常重视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包括对民俗美术作品的总结与学习、研究、挖掘和积累,有的院校相继开办了民间美术系。譬如研究敦煌石窟艺术的段文杰先生堪称研究民俗化的集大成者。段先生对敦煌石窟艺术的挖掘与执著追求应该成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人员学习的典范,在他的研究与教学的影响下,甘肃省敦煌研究院和西北师范大学的敦煌艺术学院相继成立,这说明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艺术是有生命力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光有题材还不行,目前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要善于开辟、发现与拓展民俗化的形式,结合时代来丰富民俗的深远内涵。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当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不是缺乏民俗化的题材,而是缺乏发现的眼光和探究的勇气。
(二)厚实民俗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式
既然民俗化是中国现代设计教学的重要元素之一,那么就应探究风格迥异的民俗艺术形式,从中汲取营养以寻求发展的新路子,这是厚实民俗化底蕴的最终目的。目前,有的高等院校选取某一地方的特有民俗进行教学和科研攻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中走出了一条路子,其方法是可取的。譬如新疆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选取著名的龟兹壁画艺术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研究,将传统的龟兹菱格画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平面设计中,形成了感人至深的、强烈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因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形式进行研究,是厚实民俗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独特模式之一。另外,我们要加大独特的民俗化教材编纂的力度,在教学中业内人士深深感到现代设计教学目前最缺乏的是系统的、权威的民俗化设计的专业教材。专业教材的匮乏是制约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研究的瓶颈,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应该专门组织一部分专家、学者来撰写专业教材,这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民俗化教学研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再者,还要规划现代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与民俗化教学研究的和谐教学环境,制定发展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教学研究的总体框架,组建专业群体和学者构建独具特色的民俗化教学平台。
(三)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化形式,进行专题化、民族化的个案研究
纵观我国的特色民俗,其代表形式有贵州民间刺绣、西藏的民间唐卡、黑龙江的鱼皮服饰、徽州的民间图案和客家的民间图案艺术等。譬如黑龙江的鱼皮服饰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下游的三江平原上和同江、抚远、饶河等沿江地带,主要从事捕鱼和狩猎,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这种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赫哲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取向,食鱼肉、穿鱼皮并用鱼皮加工制作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成为他们亘古不变的风俗习惯,这些也为人们留下了研究赫哲族民俗文化的广阔空间。如剪纸艺术家傅清泉把娴熟的剪纸技艺和鱼皮工艺结合起来,通过对赫哲族图案及鱼皮衣服、鱼皮制品、鱼皮装饰物等生活用品的研究和创作,为保留赫哲族民族图案、吸收汉民族艺术精华、发展北方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开拓了思路。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好的民俗题材,还没有系统化地纳入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民族化的范畴,这个领域的空白必须要填补。还有,如客家民间图案和徽州民间图案艺术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区域特征。但是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还没有将系统的民间图形艺术研究纳入了课程计划,相关教学还没有跟上。从上述不胜枚举的传统民俗化形式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中国在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教学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理论化的氛围尚未形成,民族化的色彩还不够浓厚等。另外,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民俗的研究还不够重视。有资料可以为证:在亚洲日本的民俗研究最早,韩国其次,而中国的民俗研究起步最迟。从总量上分析,日本民俗研究已达总量的百分之七十,而中国的民俗研究仅占百分之三十。鉴于以上因素,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需要加大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化形式的力度,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上进行专题化、民族化、理论化的实例研究,这样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与民俗化的教学研究就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四)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俗化合二为一
2007年,一场由张艺谋导演的世界音乐盛宴在天安门城楼下拉开帷幕:世界四大男高音歌王与京剧名家同台演唱,其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让全世界叹为观止,这就是国粹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艺术完美融合后产生的效果。这种完美结合给予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启示是:把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俗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两者互补有无,其结果必定是双赢的——民俗化和本土化会重新勃发异彩,而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也会真正实现本土化、民俗化。1.民俗化、本土化的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相融合,这要求在教学中要探究民俗化、本土化的深刻内涵,探寻民俗形式背后的“意”。从一定程度上把颇具民俗内涵的“意”延伸出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比较得力的方法。大家都知道,联通公司过去采用的是蓝色的“中国结”标志设计,但是蓝色的设计不容易凸显吉祥、沟通、团聚的主旨。后来联通公司决定重新设计公司标识。相关设计专业人士根据中国过年的传统风俗,在查阅了大量史料和经过大量的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红色最能凸显吉祥、沟通、团聚的氛围,于是将标识改用红色。这样就使联通公司的标识更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意味,充满着吉祥而现代的气息。2.保持和追求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使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在本土化、民族化和国际化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教学中灌输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深厚的民族化与本土化内涵,同时也可以规避学生对西方现代文化的盲目崇拜。只有如此坚持下去,才能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族化合二为一,真正实现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本土化和民俗化。
三、结语
现在看来,喜忧参半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让我们充满了期待:因为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沃土,因为中国有56个民族的丰富的民俗形式,因为中国有还有百分之七十的民俗文化成分还未开发,这些都是中国现代艺术教学可以努力赶超西方的优势。同时,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应该扎根于本土化与民俗化的土壤里,否则就会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而成为无本之末。倡导民俗化与本土化,就是要在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倡导传统文化的积极运用。总之,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应该在夯实和深究本土化与民俗化的基础上,让独具特色的文化气韵和民族文化大国的风范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要在教学与创作中不断拓展民俗化、本土化的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互通、互融的艺术空间。
民俗艺术研究篇4
本文从开发地区民俗文化资源出发,提出教育科研与民艺生产互动,在体验式教育实践中传承和发扬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民俗教育基地建设,构建一个开放的统一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关键词:
吴文化群;民俗艺术;教育基地
一、无锡地区“吴文化群”民俗艺术的分布和价值
1.吴文化群的概念。吴文化孕育于重视群体、敬仰道德、讲究和谐、崇尚中庸之道的中华文化母胎,是一种才智艺术型地方文化。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成就了吴地吴人千百年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持久不衰的繁荣昌盛,同时具有比其他地方文化更强的开放性、吸收性与融汇性的特点,因而也是一种经济型的文化。分布于无锡及周边地区的民俗艺术资源联结整合,便形成一个“吴文化群”民俗艺术网络分布,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地点的民艺形态彼此之间是具有共性和互利关系的。
2.无锡地区吴文化民俗艺术概况。地处吴文化区域,无锡民俗艺术形式多样,积淀深厚,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发展。目前向社会正式公布的96项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有9项列入部级保护名录,分别是无锡道教音乐、无锡留青竹刻、锡剧、惠山泥人、吴歌、无锡精微绣、梁祝传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和江阴致和堂膏滋药制作工艺;省级项目有14项为江南丝竹、凤羽龙、男欢女嬉、茶花担舞、渔篮虾鼓舞、段龙舞、无锡纸马、泰伯庙会等。可见,无锡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量巨大。民俗艺术正需要通过与教育资源、旅游资源的合作促进民俗艺术产业化的进程。
3.研究民俗艺术的意义。当今时代,民俗艺术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结晶,已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新领域和新资源,并成为显现国家或地区人文风采和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侧面。民俗文化艺术除了需要传承和保护,更具有成为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巨大潜力,它固有的经济生活内容和地域性流通市场,也成为相关产业继续扩大和推进的基础。一旦形成民俗艺术产业化,必将带动关联行业的整体发展,涉及如创意设计、选料加工、生产制造、存贮运输、包装服务、餐饮商卖等众多行业,还有在产业链运转中所需要的技能培训、资金信贷、信息资源等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以保障技术或人才支持,形成一条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链,最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二、建立无锡地区民俗艺术教育基地
1.系统性的教育基地网络。构建一个开放的统一的教育基地共享平台,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1)整理民俗艺术教育资源。(2)建立教育基地开发体系结构,实现资源共享。(3)提高教育资源开发的精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已有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实现有效的共享。
2.互动性的教育基地建设。民俗文化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其文化内涵就是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寓教育于生活,寓教育于民艺,民艺与教育的互动整合,有助于创造一个教育为民,教育为用,艺术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服务的大环境,保持优秀民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1)以民艺助教育。学习和教育始终是民艺活动的内在需求,民艺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学习形式,更加贴近生活,贴近需求,千百年来民俗民艺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生活所需和精神所需,不仅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更是担负了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所须的知识、文明、精神的传承教育的职能。民俗文化艺术本身就是活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教育素材和内容,包括了技艺训练的过程和文化内化的过程,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例如师徒制、手工劳作方式等等。学习的过程既是民族文化的代代相传,也是个体知识技能成长的历程。(2)以教育促民艺。教育是为了传承优秀民艺,并且为民艺发展培养人才。民艺的传承与发展,首先需要适应时展要求的理念、思想、方法作为指导,避免消极的负面的因素干扰。通过教育投入,可以提升民艺创作的内涵,新一代的民艺产品开发和创新需要知识的供给,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修养为民艺发展提供智能支持,教育的最大功能是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时代所需要的有知识涵养、有专业技能、有创新思想、有民族情怀的优秀传承人。
3.体验性的教育基地活动。(1)教育体验,(2)审美体验,(3)休闲体验,(4)娱乐体验。
4.教育基地建设目标。(1)、基地教学示范作用。通过与科研部门协作加强专业技术意识教育,进行校外课程开发研究,提高基地的教育示范作用。(2)、建设专业教师队伍,提高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教育基地为专业教师创造教学实践的机会,使其实践能力更加适应学校专业课程的发展需要,同时用已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开发和完善专业课程,充实基地开发。(3)、提高基地育人功能,社会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充分发挥基地的育人作用培养更多的适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4)、进行创新研究和开发。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大胆试验,不断尝试市场开发,真正为民艺发展做出努力。(5)、加强对教育共享资源的管理。在已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资源的共享,进一步建立完善评价标准体系,对已有资源和新开发资源进行评价,以评促建形成良好的共享机制,保证教育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在资源整合中建设教育基地。教育基地的建设必须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重视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教育基地的发展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投资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整合组建民俗文化产业集团。不仅是产业内部的整合,还可以进行跨行业的整合,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形成较完整的民艺文化产业链。同时,重视分散资源的整合加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整体效能,以教育基地为纽带,以文化主题的发掘和提炼为切入点,将主题性较强、地方特色明显的文化资源串联整合起来,构建有文化特色有文化内涵的品牌项目。教育基地的建立使民俗艺术和艺术教育在互动中彼此促进。传统文化通过辐射效应与渗透效应,提升了教育内容的品味和精神文化内涵,赋予艺术教育差异性,较高的审美体验使其变得丰富多彩。教育的参与为基地注入新的活力,对民艺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推动了其自身优化升级,进而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挖掘和优化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和规模化,促进当地文化“保护—开发—再保护”的良性循环,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保存。教育与民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最终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利益的“双赢”。
作者:顾丽 廖春苗 单位:无锡太湖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吴文化与江南社会研究》,群言出版社,2005年4月.
[2]周欣,《江苏地域文化源流探析》,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3]潘鲁生,《民艺调查》,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9月.
[4]潘鲁生《手艺创意:潘鲁生主持手艺农村调研成果》,海天出版社,2011年5月.
[5]盐野米松,《留住手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6]柳宗悦(日),《工艺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7]徐国保,《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8]柳宗悦(日),《民艺四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9]柳宗悦(日),《日本手工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0]鲁道夫霍梅尔(RudolfP.Hommel),《手艺中国》(ChinaatWork),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基金项目:
民俗艺术研究篇5
一、邕宁壮族八音等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
所谓“八音”,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将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D、铙)、石(磬)、丝(琴、瑟)、竹(箫、})、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恰)八类,即八音。邕宁壮族八音主要由大唢呐、小唢呐、五孔笛、锣、鼓、钹、壮族乐鼓等乐器组成,曾受“广州八音”文化影响,后又吸收了邕剧、壮师剧和壮族民间音乐的元素,逐步演变成今日以唢呐演奏为主,打击乐为辅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民间有“八音一响,喜事连连”一说,可见该艺术形式在当年的流行盛况。1983年,邕宁县文化局组织文艺专干深入农村开展文艺辅导活动,对壮族八音这一民间音乐进行挖掘、整理、加工,组建起以农民为主的百人“邕宁农民八音队”,形成了更具浓郁民族气息和独特艺术表演风格的综合性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在原以唢呐为主的吹打乐器基础上,增添了四人齐擂的大鼓、师公“岳”鼓、壮家姑娘喜爱吹奏的无孔笛,另外加入壮族人民喜欢唱的壮族山歌“嘹”调、彩调、采茶调等,在单纯吹打表演的基础上配以“抬花轿”、背新娘、师公舞、“岳”鼓舞、舞春牛等民族风情表演,并在演奏内容上创作了一批热烈欢快的新曲目。此后,邕宁农民八音队每年都出现在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上,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旅客和当地百姓,还应邀参加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迎宾和表演活动,在中外嘉宾心目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如今,邕宁壮族八音已经成为邕宁的“文化品牌”。
尽管邕宁壮族八音等本土民间艺术形式在政府层面受到了格外的保护,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这些民间艺术与当代的年轻人和孩子都有相当的距离。
二、在艺术教育领域融入民间民俗文化的实践探索
(一)广泛搜集邕宁民间文化中的艺术素材
为了把邕宁本土优秀的民间艺术融入我们的园本课程,我们两个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集、民间采风等方式,收集到大量民间民俗音乐的音像及文字资料,包括一些邕宁原生态的山歌、歌谣、舞蹈等。我们组织教师走访邕宁区文体局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向他们了解邕宁各地特有音乐形式的传承情况;走访邕宁区花婆节研究会,了解花婆节节庆活动内容;前往邕宁区最负盛名的“八音之乡”――蒲庙镇那路村,在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壮乡八音传承培训基地那路小学调研、学习,并走访了壮族八音第六代传人黄才定老人;到“嘹山歌之乡”新江镇那蒙村,在那蒙完小向素有乡村百灵鸟之称的潘碧清老师了解、学习嘹山歌的知识和唱法;等等。
每年一届的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更是我们学习采风的良机,每次我们都会派老师去现场观摩、拍照、记录。
(二)选择适合的素材,融入艺术领域园本课程
保育院的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综合性、活动性、趣味性,寓教育于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和游戏活动中。本土的民间艺术虽然来源于本土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本土艺术都是适合幼儿的,关键在于幼儿对它们是否熟悉和感兴趣。如果艺术形象鲜明、生动,便容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唤起幼儿欣赏和表演的兴趣。
1.音乐领域的园本课程选材。我们首先挑选那些幼儿感兴趣的、浅显易懂的素材,直接应用于我们的园本课程。如白话歌曲《大西瓜》《花婆送福》,嘹山歌《星星》,白话童谣《团团转》《点虫虫》,舞蹈《鲤鱼与白鹤》《蚂y舞》等。这些音乐作品,内容生动,艺术形象特点鲜明。如:嘹山歌《星星》是用方言演唱的,歌词诙谐有趣,歌曲旋律中透着民间艺术的特有魅力;舞蹈《鲤鱼与白鹤》有角色、有情节,艺术形象鲜明,表演者的表情诙谐有趣,舞美造型独特、新颖。其次是筛选、整理、改编一些成年人所参与的、稍显陈旧或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的艺术活动素材,使之更具时代感,更易于被幼儿接受。如:民间流行的《花婆送福》歌曲原来的歌词较长,幼儿不易理解和记忆,旋律也不够美,我们从中截选了一段幼儿易于理解和演唱的词、曲,稍加改编,使之有说有唱,非常适合幼儿演唱,深受幼儿喜爱;大班舞蹈《鲤鱼与白鹤》是根据邕宁区百济乡一带的一个传说故事改编的,原来是成人舞曲,音乐旋律多变,舞蹈动作难度较大,我们先从舞曲中截选了一段快慢分明、生动有趣的音乐并稍加编辑,再简化原来的舞蹈动作,配上鲤鱼和白鹤的动作,改编成了幼儿喜欢和易于接受的幼儿舞蹈。这样的舞蹈编排工作,对专业的要求较高,但我们依靠集体的智慧,总算小有收获。
2.美术领域的园本课程选材。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征,选编了那些幼儿易于接受、有助于提升他们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课程内容。如大班综合艺术活动《春牛》,引导幼儿用莲藕、杨桃等材料给春牛设计花纹,不但可以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提高幼儿对美的理解,还可以让幼儿在自由创作之后,把自己制作好的春牛舞起来,合作活动的氛围非常热烈。
(三)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
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隐性课程,创设环境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为了营造民间艺术教育的氛围,我们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了整体设计与规划。
1.在特定区域创设兼具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双重功能的互动式环境。我们巧妙利用楼梯、走廊、墙面、门窗和房梁等空间位置,布置了大量含有邕宁民间元素的手工艺术作品,有春牛五谷庆丰收图、竹匾花婆脸谱、农家小竹楼图、布艺画、蓝印花布、泥塑、创意草帽、创意蒲扇等,为幼儿营造一种民间艺术的氛围,丰富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感受。此外,我们还在幼儿园的创意空间提供了竹筒、稻草、五谷、布艺、竹匾、蒲扇、灯笼、草帽、藤艺、石子、种子、树叶、瓶子、纸筒等材料,让幼儿与环境中的材料充分互动,鼓励幼儿利用这些材料通过自主绘画、剪贴、拓印、编、捏等方式“创作”艺术作品,丰富自己的艺术体验和艺术表现力。我班乐乐一直对美术活动不感兴趣,不愿动手,说自己不会画画,但是在这个丰富的创意环境中,他主动选择喜欢的石头进行涂鸦,涂得很专注,作品完成后还很兴奋地拿给其他小朋友欣赏,并慢慢爱上了美术活动。还有一些小朋友,在教室里画画时喜欢模仿别人,在创意坊欣赏了别人的艺术作品后,竟脑洞大开,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了。
2.在开放式区域为幼儿的艺术创作体验创设良好的环境。我们把民俗音乐室创设成开放式的活动区。每个星期、每个班级都会有一至两次的区域活动时间,幼儿可以在里面选择喜欢的活动区角,自由地舞动、吹打、唱跳,分享快乐,提高自信。我们的“民俗音乐室”以“邕宁八音文化”为主线,通过图片、墙饰等把邕宁民俗文化如《水上婚礼》《壮乡歌舞乐》《抢花炮》《龙狮庆丰年》等展现出来,让幼儿进到音乐室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在民俗音乐室,我们还创设了“小小音乐室”“妆扮区”“龙狮庆丰年”“壮乡歌舞乐”“表演区”等几个区角,每个区角都有丰富的活动材料,如“妆扮区”有各种民族服饰、现代服饰、环保自制服饰和化妆品,“龙狮庆丰年”区有大鼓、竹筒鼓、锣、镲、唢呐等乐器以及我院老师自制的竹龙、纸龙、狮子、春牛等音乐活动材料。
3.在幼儿一日生活和活动中,营造艺术教育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本土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如:将本土音乐融入各年龄段的早操,配合体育老师创编《簸箕操》《铜鼓操》等;利用晨间、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播放民间民俗歌谣、乐曲等;亲子运动会上运用自制的“纸龙”“布龙”“竹龙”“牛头”“狮子”等道具开展《龙戏珠》《舞春牛》《狮王争霸》等游戏活动。
最后,引导幼儿直接参与到本土的特色民俗活动中,让幼儿直接感受到本土民俗文化的精髓。如一年一度的“花婆节”活动极富地方特色,我们会告诉家长带上幼儿,让幼儿实地欣赏独特的民间表演和民间趣味竞技活动以加深认识,再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去再现“花婆节”的热闹景象。
(四)开发适合的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
《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遵从这些基本原则,我们以邕宁民间艺术为切入点,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兴趣,发展幼儿人格。
1.音乐教育要用音乐打动和陶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将本土文化有效地融入幼儿的音乐教育活动当中,让幼儿得到美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传承本土的音乐文化。表1为我院大班“舞蹈《鲤鱼白鹤》”的活动教学案例。
2.美术教育可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如:结合邕宁八音文化艺术节我们设计了“我的小铜鼓”手工装饰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铜鼓,知道铜鼓是八音艺术节的主要乐器;农历三月十二是邕宁传统的花婆节,我们组织幼儿开展“漂亮的花婆脸谱”绘画活动,初步激发幼儿对花婆文化的兴趣,将花婆“乐施好善,济贫扶困”的精神植入幼儿的心里;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上有个花灯会,我们便设计了一个亲子“创意花灯”手工活动,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传播环保理念;结合壮族三月三歌圩节,我们设计了“五色糯米饭”手工撕贴活动;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庆期间,我们设计了“创意龙”“春牛”“我的小花炮”等多样化的艺术活动,便于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表2为我院美术教研组开发的系列民俗文化美术课程。
三、反思及展望
民俗艺术研究篇6
关键词:民俗艺术;传播;恩施土家女儿城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171-02
艺术的目的在于传播,只有在传播的过程中,艺术才能完成从文本生产到实现其真正价值的全部过程。可见,艺术传播是联结其生产与消费的中介环节,具体是指“艺术作品的信息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在社会上传递、接收和反馈的过程。[1]”因此,艺术传播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往复的、复杂的艺术信息传递过程,其中所包含的主要因素有艺术的信息、艺术传播的媒介、艺术的接收者和艺术的信息反馈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艺术传播的整个过程,是其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近些年来,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作为不同群落集体记忆的保存者――民俗艺术逐渐成为大众与学者关注的焦点。此外,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致使大众先前对于物质层面的需求在得以满足的情况下,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期待与要求,于是各级政府部门逐渐将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突出工作重心,以建设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象为抓手,着重强调文化传播对于大众社会生活所起到的e极作用。
一、现代语境下的城市文化发展理念
反观我国近30多年来的社会发展历程,城市的“现代化”可谓是其最为突出的重要特征,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相关工作的开展俨然已全面进入“深水期”阶段。重新审视当下的城市建设便不难发现,如今的城市发展由先前的盲目追求规模转向为理性追求等级,即城市通过建设大量具有较高文化水准的配套设施来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底蕴,以此打造城市宣传名片。“关于城市发展的速度、水平和效果尽管有无数指标体系可供测量,但最终都要聚合成可以普遍传达和把握的整体特征。这种整体特征聚合了形态、意义、想象和评价态度的文化形象,即城市意象。[2]”故此,城市意象的建设成为了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是现代语境下当代中国文化现象的突出表征。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曾指出:“旅游业是带有很强的文化性质的经济事业,也是带有很强经济性的文化事业。[3]”当下各省市纷纷注意到旅游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消费特征明显的社会时代已经到来,对于大众而言,所消费的对象不再单单局限于以物质形态所存在的真实客观之物,精神层面的东西也一样可以被大众用来生产和消费。因此,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景区摆脱原有的发展模式,以“自然景观+文化内涵”的复合式发展模式作为其发展驱动力,以文化作为支撑,在维护自身生存、巩固自身发展的同时,以景区为平台,积极宣扬本土特色文化。
因此,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充分肯定文化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与价值的同时,也意识到该种模式的发展对于本地文化无疑是一种良好的传播方式,对于恩施州“六城同创”工作的开展与深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顺应大众文化语境的艺术信息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大众在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逐渐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革新。相较之从前,人们摒弃了先前对于艺术品顶礼膜拜的态度,而是将其作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兼具审美与实用的高度统一体。因此,作为现代语境下的民俗艺术与过去以往最大的不同便是生存环境的变化,也正是由于这种因经济、社会、政治、观念等因素所引起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民俗艺术因为文化语境的更迭而不得不“与时俱进”,以自身的调适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即所谓的涵化过程。也正是在这种自我改变的过程中,民俗艺术所要传达的信息逐渐与现代化大体趋同,以从原文化生态系统中所抽离出的民俗艺术为根基,在对其“经验封存”后使得不适宜传达的信息被科学化的解释所隐去,从而使其在“通过时空分离、抽离化机制和反思[4]”后具有现代化的特性。
作为兼具当代和传统双重属性的恩施土家女儿城,在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一方面积极整合当地民族特色鲜明的民俗艺术,另一方面通过创造性的改编与串联,使得逐渐趋于大众视野边缘的民俗艺术重新焕发生机,从而构建起城市意象这一当代都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核心环节。
三、符合传统民俗艺术的传播媒介
民俗艺术的传播媒介是指保证其信息传递顺畅所依托的手段或工具,如声音、动作、文字等,在传播的过程中承担介质或中介的功用,是民俗艺术得以呈现的基础,也是其存在样态与展现形式。
由于恩施州蕴含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土家女儿城在整合艺术资源的过程中对其予以一定的特殊关照,通过合理编排使得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艺术成为吸引大众了解本地区文化的重要方式与途径。综合而言,目前景区内的民俗艺术传播媒介主要分为实物媒介和身体媒介两种,前者是以具体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可触艺术品为存在样态,而后者则是以声音、动作等为展现形式,以此起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民俗艺术研究篇7
近年来,幼儿园教学与课程的研究已从学科(领域)教学走向多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进而趋向以园为本,发展特色课程的构建,从而推动幼儿园课程内容向综合化、多元化、现代化、个性化方向的发展。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地园本教研活动持续深入的开展,幼教界提出有能力的幼儿园应建立自己的“园本课程”的建议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幼儿园已经开始了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尝试构建凸显本园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主要是结合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人文历史等资源,进行了一些零散的不系统的尝试活动。目前我市的大部分幼儿园选择使用的是外地课程(教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依样画葫芦,还不能真正消化外来教材的内容,不善于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本地、本园情况进行选择、改造;大部分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对近在身边的丰富的传统民间地方民俗文化教育资源缺乏应有的敏感性,不善于去抓住身边的民间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开发出具有本地区特色、适合本地区幼儿的园本课程做好带头引领示范作用。
二、研究的意义
(一)对于促进幼儿健康个}生发展的意义。适合幼儿心理特点,为幼儿能接受的地方优秀民俗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幼儿艺术教育,建构富有特色的幼儿园课程体系。
(二)对于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意义。通过学前教育专家团队与幼儿园教师的合作,积极探索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研究,开发适合本地区、本园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
(三)对于进一步彰显本园特色,促进本园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未来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唯有具有特色的幼儿园才有可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民间民俗文化相关研究。民间民俗文化包括民俗戏曲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工艺文化和民俗饮食文化等,认为幼儿园应根据本园幼儿发展的兴趣与需要以及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创造性的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多方面深入接触、了解、认识和熟悉民俗文化的环境,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进其对家乡与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关于园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我国对园本课程的研究是在逐步的深入,从开始的讨论园本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到寻找园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再到某些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幼儿园慢慢认识到园本课程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性,从无意识地盲目跟风的设置园本课程到根据自己本园的实际情况,运用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到园本课程中,意味着园本课程已经开始逐步的发展成熟。
四、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本研究探讨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有效方略,试图从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丰富园本特色课程开发的理论。
(二)实践价值。首先,在把民俗文化渗透幼儿艺术活动过程,不但可以让幼儿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萌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其次,本研究也可以为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五、本研究的技术线路
(一)文献研究法:了解本地相关民俗的背景来源,学习与幼儿美术教育相关的理论,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研究与实施,便于更好地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活动。
(二)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分别对教师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的困惑进行调查、研究,寻找依据与方向。
(三)观察法:对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班级主题活动环境创设进行了仔细观察与记录,并对幼儿园教师组织开展民间美术教学活动的环节、具体教学活动目标执行的情况以及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四)经验总结法:定期进行阶段小结,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比较零碎的经验进行汇总。
六、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以通过对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研究为契机,从整体上推动本园教师的能力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继续发展,真正发挥示范性幼儿园应有的示范效应,为地方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示范作用。
从宏观上来看,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为导向,纵深推进大冶风华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提高大冶风华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办园水平,加快风华幼儿园的发展进程,开创风华幼
民俗艺术研究范文
本文2023-10-25 17:51:43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