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笔记范文
遗传学笔记篇1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遗传学;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87-03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臻完善,已广泛应用于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由于其图文并茂、声音和动画兼备,使得复杂、抽象的遗传学知识的讲解更加形象、生动。我校农学类遗传学课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到目前为止已有7年的时间,本人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遗传学主讲教师,认为多媒体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遗传学知识涉及面广,比较抽象,被大多数学生认为是生物科学领域最难掌握的一门学科。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比较直观的展示一些抽象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如易位杂合体的十字形联会现象、臂内倒位杂合体减数分裂的后期Ⅰ桥结构、利用两点或三点测验进行基因定位等。为了进一步提高遗传学的教学质量,加快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多媒体的使用效果,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遗传学多媒体教学的意见,为多媒体教学的改进和提高奠定基础。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对象。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专业2008级、2009级和2010级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三个年级共有学生107人,全部参与问卷调查。
2.方法。自行设计了多媒体在遗传学教学中的问卷调查表,调查的对象为作者近三年遗传学授课对象。遗传学课件为作者自行设计,以浙江大学朱军教授主编的遗传学(第三版)教材为主要授课内容。问卷收回后对10道题目的选项进行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三个年级共发出调查问卷107份,收回107份,所有问卷全部有效。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对于遗传学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还是比较认可的。被调查者中,有68.4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喜欢或喜欢多媒体授课方式,57.89%的学生认为遗传学适合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对现在使用课件满意度的调查上,75.68%的学生选择了满意这一选项。这是对教师劳动成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劳动积极性,鞭策其不断完善课件内容,不辜负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期望;从教学效果上看,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认为多媒体教学效果好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45.65%,只有18.92%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差,说明多媒体教学效果还是优于传统板书教学;同时,多媒体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有帮助的,被调查者有54.77%的人认为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必将提高。当然,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也能看出多媒体教学的一些弊端。例如,由于教学过程中,幻灯片放映速度过快(45.94%的人选择放映过快),造成学生笔记记录有困难(67.57%的学生选择多媒体教学不利于记笔记)。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适当辅之以板书的学生比例达到了91.19%,也说明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板书教学。在问卷调查中,还设计了2道多选题目。分别是“你认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哪些”和“你认为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有哪些”。优势选项中选择“图、文、声并茂,多感观的刺激作用,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选项的占81.08%;选择“信息量大,可以讲授更多知识”选项的占70.27%;选择“有利于优秀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选项的占51.35%;选择“有助于理解某些难懂的问题,能够加深知识点的记忆”选项的占43.24%;选择“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集中注意力”选项的占32.43%。不足选项中选择“学生有时只关注课件而忽视了老师所讲的内容”选项的占59.46%;选择“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不利”选项的占32.43%;选择“冲淡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选项的占29.73%;选择“过分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忽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选项的占24.32%。多项选择调查结果说明,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图、文、声并茂,多感观的刺激作用,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最大不足在于“学生有时只关注课件而忽视了老师所讲的内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尽量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图表和动画的设计上多下功夫。同时摒弃多媒体教学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三、讨论
多媒体教学现在已广泛进入课堂,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于这种教学方式。这也是多媒体教学被许多人怀疑其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遗传学作为农业院校生物类专业的骨干基础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便于讲解记忆的良好效果。由于有些遗传理论和遗传现象抽象而复杂,常规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多媒体的教学效果。所以,绝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的遗传学教学都已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而且大部分学生对遗传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是持肯定态度的,这和赵红梅等的研究结果相似。虽然绝大多数人持肯定态度,但毕竟还有反对的声音,如本文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5.26%特别讨厌遗传学的多媒体教学;有7.04%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对他们的学习起到了反面作用,使学习兴趣下降。深入分析这种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多媒体的使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第一,多媒体硬件设施不健全,投影不十分清晰,造成教室后排座位的学生看不清楚屏幕字迹或造成视觉疲劳,从而对多媒体产生厌恶的心理,极大地影响了学习兴趣。该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是学校要加强多媒体设备的维修与更换(我校已有部分多媒体设备进行了更换,效果非常好);二是课件的设计制作一定要遵照“浅色背景,深色文字,字体粗大,行间稀疏”的原则。笔者正按该要求对部分章节的课件进行修改,以便为下一轮的多媒体教学提供最清晰的课件资源。第二,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内容较多和学时有限始终是一对矛盾。今年我校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遗传学大纲精简了一些内容,突出了重点。明年的遗传学教学幻灯片放映过快的问题会得到解决。第三,部分课件章节文字较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抓住重点,影响了学生听课的效率和听课的积极性。解决办法是在课件重新修改的过程中,用特殊的颜色对重点部分进行了标记,便于学生课堂笔记的记录。第四,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有一定量的板书,但调查结果有91.19%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辅之以板书。说明板书量还不够,或者有些章节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避免使用多媒体教学。
总之,今后遗传学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长处,将图像、动画及色彩等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特征展示给同学们。同时对于文字为主的教学内容换之以传统的板书教学。这样既能为遗传学教学提供丰富、直观的感性材料,又能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穿插于整个教学实践中。如果真正做到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我院遗传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必将有新的起色。
参考文献:
[1]郭玉华,曹敏建,曹秀云.农业高校遗传课印证性实践教学的新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3,(6):73-75.
[2]郭玉华,曹秀云,于翠梅,等.遗传学习题全解[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3]郭玉华,于翠梅,程海涛,等.农业高校遗传学多媒体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12):64-66.
[4]赵红梅,王慧阳,杨艳君.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遗传学教学中的比较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102-103.
基金项目:内蒙古民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NMD1003)。
遗传学笔记篇2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遗传学;传统教学
遗传学是探索生命本质的前沿学科,也是大学生命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遗传学的知识抽象、逻辑性强,很多内容需要依靠严密的推理和细致的思考才能掌握,因此遗传学也是一门较难学习和掌握的课程[1]。同时,随着学科发展,遗传学的教学内容也在增加,但学校的课时数反而减少,造成学时数少与教学内容丰富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有效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一位任课教师所思考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即多媒体教学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发展而形成的教学手段,以其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界面友好、交互性强等优势已被教育界人士认可、接受和使用,在遗传学教学中多媒体也被广泛采用[2-4]。但是多媒体的应用,对于不同专业体系,不同知识结构,不同领域是不同的。我们在实践中针对遗传学课程的特点,探索出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到传统遗传学教学中。
1 多媒体教学在遗传学教学中的优势
1.1 将微观的内容形象化
多媒体教学能把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信息媒体结合起来表达教学内容,形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界面。尤其是在肉眼无法看见的微观世界展示和生命活动动态的展现上,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通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的转录以及翻译过程的动画演示,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学生容易理解[5,6],其效果是传统图片结合讲解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的。
1.2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功能
图画和声音比数字和文字更容易让人记住,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拥有了生动的画面、动听的声音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从认知的角度看,更容易做到在教学中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感知,从而增强感知的相互作用,提高感知效应,利于学生记忆。例如通过图片展示二倍体与多倍体在细胞大小、果实大小的差异,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容易让学生感知并产生深刻印象。
1.3 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随着学科发展,遗传学的教学内容也明显增多,课时数少与教学内容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教学方式的板书会占用一些课堂时间,尤其是在绘制图表时,而应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把一些要讲解的图表组织在PPT图片上。例如讲解采用三点测验进行基因定位时,先将杂交试验结果组织在PPT上可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课时数少与内容多的矛盾[7]。
2 多媒体教学在遗传学教学中的不足
2.1 易导致教学速度偏快,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减少了板书时间,讲解的时间增多,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容易导致教学速度偏快,如图1中对数量性状遗传特征的讲解,如果不放慢速度,学生很难记全笔记,同时学生思考和消化的时间也减少,不利于理解和记忆[8]。有的教师在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没有设置顺序放映,这样幻灯片上的所有内容将同时呈现,如图1所示,当教师讲上部分内容的时候,有的学生会去看下部分的内容,影响了听讲的效果。
图1 未设置放映顺序的幻灯片
2.2 易导致教师对多媒体的依赖,减少与学生的交流
笔者发现有的教师将自己要讲的所有内容都写在PPT上(如图2所示),上课时对着多媒体讲解,以减轻课前准备的压力。这样做容易导致“念”的成分增加,“讲”的效果降低,也会减少与学生的交流。有的学生在看和听之间不能很好地兼顾,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反映长时间看PPT,容易疲劳和走神。
图2 容易引起学生疲劳的幻灯片
2.3 遗传学中的很多内容不适于使用PPT讲解
遗传学中很多内容逻辑性比较强,如链孢霉的连锁分析、遗传率的估算等,如果在PPT上讲解,不利于进行推导和启发学生,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因为一张幻灯片上能够容纳的内容有限,大部分知识往往需要在几张幻灯片上讲解,在幻灯片的切换过程中,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前后内容的互相照应。而且有的内容放在幻灯片上讲解,不如在黑板上边画边讲效果好。图3是笔者下载的PPT涉及的内容,笔者认为在幻灯片上讲解,不如在黑板上边画边讲清楚、明白。图3a中的内容如果一次性呈现在学生面前,容易使他们迷惑,影响理解。对于杂交试验过程,笔者的体会是如果设置了播放顺序,可以利用幻灯片讲解,如果没有设置,则用板书的方式讲解效果更好,可以随时启发学生进行推导。同时现阶段遗传学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有的没有合适的动画,有的图片制作不理想,在PPT上讲解,没有传统的教学方式好。
a b
图3 多媒体教学不如传统教学效果的幻灯片
3 在遗传学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的尝试
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各有利弊。笔者在实践中曾对两种教学方式进行实验,学生普遍反映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好。可见对于遗传学这门逻辑性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其优势,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尝试对多媒体教学扬长避短,针对遗传学的课程特点,采用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方式,既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又避免其不足,将其有机结合到传统教学方式中,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首先,笔者将教学内容的提纲和主线写在多媒体上,以节约板书时间,而具体的讲解和推导则大多在黑板上进行。对于需要严密推理的内容,如遗传规律的验证、基因定位分析、遗传率的计算等,通过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推导全过程,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学生容易理解。对于形态结构、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等内容,如染色体的超微结构、细菌的结合过程、DNA的转录及翻译过程等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和动画来展示微观世界和事物发展的动态,直观、形象,学生容易掌握,并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转页)
(上接页)
对教学内容的主线和一些需要使用图片、动画及表格说明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其他内容主要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因此总体讲是以传统教学为主,多媒体为辅。
图4是笔者制作的几张幻灯片,a只写出了教学内容的主线(每一项内容都设置了放映顺序),具体的讲解则是在黑板上边画边讲或口头陈述。这样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学生更容易理解,也便于学生做笔记。有的内容需要用图,如细菌的杂交试验就结合有图的幻灯片b讲解。有的需要用表,如ABO血型的凝集反应,就结合有表的幻灯片c讲解。可以放动画的,就结合动画讲解,展示学生难以想象的动态过程,如DNA的转录及翻译过程、DNA的点突变等。
a b c
图4 教学用幻灯片
通过以上处理,在遗传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了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各自的优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有效掌握抽象、艰深的知识,教学效果较好。这门较难的课程也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肯定,绝大部分学生能较好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有些学生说遗传学是他们用心学并学得好的几门课程之一,有些学生把遗传学作为他们的考研学科,这说明以上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武军,杜丽丽,邓传良,卢龙斗.遗传学精品课程改革与建设[J].生物学通报,2011,46(4):36-38.
[2] 石春海,马秋兰,吴建国.建设遗传学课件体系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J].遗传,2006,28(8):984-988.
[3] 谢佳燕.遗传学课程多媒体教学初探[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4):157-158.
[4] 张红梅,陈静,陈晶,李明,赵杰.多媒体技术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6):896-897.
[5] 舒安利.医学遗传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4):316-317.
[6] 梁旭方,彭婧,周天鸿.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因组学创新教学模式[J].遗传,2007,29(4):508-512.
[7] 王爱云,徐刚标,吴若炎,刘志祥.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137-139.
遗传学笔记篇3
遗传学这一学科,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同时也是师范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生物科学的范畴中,它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大学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其重要性已经越来越突出,和基因的诊断、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优生优育、人类的身体健康、动物和植物的育种等方面联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遗传学这一课程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是其能够真正“进入”生命科学这一领域的首要课程,也能够密切联系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因为研究的内容和范畴呈现大幅度的增加趋势,教学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所以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会有一定的时数限制。
与此同时,遗传学也格外重视研究性以及直观性。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时的数量和内容的选择这两者之间有着比较严重的矛盾,因此既拥有较大教学信息量,又能保证不增加学时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又有助于具备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1]。两年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引进多媒体课件这一教学模式,使得遗传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能够完成有效的整合,经过教学实践得以证明,取得很好的效果。
1 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医学遗传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多种遗传疾病的基础理论,还包含了临床实践这一环节,其理论内容既复杂又丰富。以前的挂图加上板书这一传统教学形式,已经不再适应如今学科迅速发展的要求,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解大量的理论内容。教师为了追赶进度往往会表现得力不从心,而学生则因为需要及时地记大量笔记而十分劳累,课堂上思考提问和交流互动的机会明显不多。课后,学生则更加需要运用大量的时间去整理课堂上的笔记并对其加以消化,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在实行了多媒体教学之后,首先,因为课件都是经过反复的推敲、仔细的准备以及参考大量的资料等过程而制作成的,这样一来,有效地避免了板书由于字迹潦草或者过小等不好的效果。同时,展现给学生的是字迹清楚、文字简练且重点突出的内容,而且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提供最大化的知识信息量。其次,因为板书减少的缘故,教师的负担有所减轻,因而能够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理论知识的介绍与讲解中,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在以前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因为学时的数量比较少,板书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进行较为深入仔细的讲解过程中,时间恐怕会不多,学生在课后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消化理解,但是结果却不是十分理想。但是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时间充足,教师能够较为详细地把事先经过精心准备的不同类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进而有助于计算方面的疑难问题的解决。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灵活多变,根据其需要,可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补充和更新,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运用文字讲稿修改的弊端,进而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2 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多媒体教学虽然具有比较多的优点,但是,在遗传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2]。
1)不易把握课堂节奏。在利用多媒体课件后,教师不需要更多的板书,从而使得有效的教学时间得以大大增加,课程的讲解进程加快,讲课的节奏加快。有的时候,教师把一张幻灯片的内容讲完之后,学生还没完全理解或者并未记完笔记,如果等着学生记笔记,就会对课堂气氛造成一定的破坏,导致讲课内容的不连贯。
2)多媒体教学很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够清晰,而幻灯片之间的不同的层次不能够很好地突出出来。如果教师不对这些幻灯片进行有机的结合,很容易导致学生接收的知识比较零散,而不是形成一个层次较为清楚的比较系统的知识。
3)多媒体容易导致讲课方式单调,其操作需要计算机,再加上鼠标线和话筒的问题,可能导致教师站在电脑前面的时候对屏幕上的文字进行宣读,很少采用动作语言讲解和动态的教学方法,课堂的教学方法比较呆滞,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一定影响,使得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与课本知识的自学相近,多媒体课件将会变成一本“笔记式的课本”。
这些缺点抑制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能得以很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
3 多媒体教学的改进
3.1 确定教学目标,恰当选择课件素材
制作多媒体课件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简单地把课件制作归结于文字和图片的罗列,使得教学内容条例不清晰,重点不突出,影响学生听课的效率和听课的积极性[3]。多媒体教学课件优美的意境依赖于所选的课件素材。选取时应依授课内容而决定,选择的声音应该是比较真实并能与演示内容相关的声音,如在讲解猫叫综合症患者时,课件中可加入真实的猫叫综合症患者的哭声;选择的图片尽可能是自然真实的图片,如果有多张图都适合的话,选择其中更具有代表性的,切忌出现多张图片的罗列。
3.2 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
近几年来,医学遗传学的知识结构不停地进行更新,教学的内容通常不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翻阅与本学科相关的资料,通过互联网等不同的技术,随时掌握国内外有关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从而有助于对讲授的内容加以更新和补充,促进其不断地完善。这样能够给学生更好地展示有关学科发展的研究动态和成果,从而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加及时地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
3.3 做好课堂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和接受情况,在讲解完每一堂课以后,需要及时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帮助教师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有效地判断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对其成功方面加以强化,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得课堂讲解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要求,有效促进师生互动,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在今后的使用更加广泛,它能够把文字、画面以及声音展示得淋漓尽致,也能够把宏观的和微观的世界展现出来,有效地模拟实验现象,打破学生以往的认知世界,使用各种感官对信息进行感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学生的思维习惯,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改革,这也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陆一鸣,王凯慧,颜宏利,等.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4):491-493.
[2]高德富,张小莉.中医院校医学遗传学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13):254.
[3]金洁,龚爱华,邵根宝,等.医学遗传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0(18):2868-2869.
遗传学笔记篇4
【关键词】遗传学 网络 课程
【基金项目】《遗传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重点项目)和遗传学研究性教学(南京师范大学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1-01
1. 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1)遗传学教学的重要性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一门学科,是生物科学中一门体系十分完整、发展十分迅速的理论科学,对探索生命的本质,推动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学科,对动物、植物、微生物育种以及遗传疾病防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遗传学网络课程的必要性
从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至今,遗传学已从个体水平向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和基因层次纵深发展,衍生出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目前生命科学发展迅速,人类和水稻等基因图谱相继问世,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遗传学的研究范畴大幅度拓宽,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尽管传统遗传学教材为了适应其发展,也作出了相应的内容扩充,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时数的安排上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光靠书本教材组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遗传学应该按照其自身的发展和固有的内容体系进行组织,应体现遗传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这样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及时地更新其内容,然而传统教材很难满足如此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在专家学者的努力下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网络课程逐渐成为高校遗传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建设遗传学网络课程有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轻松呈现教学内容,同时还具有容量大,可供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又为协作化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遗传学网络课程的作用与特点
随着遗传学科的快速发展,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建设遗传学网络课程在遗传学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改善教学质量
借助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和交互性,可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学时被压缩、内容相对局限、师生交流少等缺陷。例如:教师将授课讲稿要点放到网上,供学生在线浏览,解决了学生不能同时兼顾听课与记笔记的难题;教师也可将一些参考资料、补充习题或辅导材料放在网上供学生自学,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邮件或网上论坛,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并获得解答,有利于师生的交流和互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个人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加上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已使学生具备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条件。而且,网络教学形象生动、图文并茂、色彩鲜艳、信息量大、视听一体,比较符合新一代大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是他们乐于接受的一种知识获取方式。因此,开展网络教学将网络引入课程的教学体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3)有效补充教学资源
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的阅览室、图书馆、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在不断改善,但是这种改善与招生人数快速增加相比,显然是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遗传学网络课程是解决遗传学教学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既能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也适合在学校内开展网络选修课程,使更多的学生能选修到遗传学这门课程,学到更多遗传学的课程知识,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遗传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是提高遗传学教学水平和适应教学发展的一种手段。
(4)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网络课程的建设,不仅方便了本校学生的学习、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能通过网络课程开展远程教学,交流教学和学习的经验和体会,分享用于教学的各种资料,而且使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也能够分享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把优秀的教学资源和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同行进行交流,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3.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建立了遗传学的网络课程,但是我们在比较、调研和分析之后发现,这些网络课程在促进和推动遗传学教学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网络课程、网络课件、网络教材的混淆
在已经建设的遗传学网络课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错误地将网络课程与网络课件的界定混淆,有时被认为是同一个概念;更有人把网络课程理解成教学内容的简单罗列,未能根据遗传学的需要,及时地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2)缺乏互动性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网络课程不仅是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更是能方便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然而目前的一些网络课程仍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教学形式单一,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不够完善,互动平台上很少有人发问,回答问题的老师就更少了,讨论版块也没有讨论的话题,没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表现形式单一
教学内容的呈现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电子书本,二是PowerPoint课件,三是主讲教师的讲课录像及讲稿。就是这么一些简单的资源,打开时还需要密码,或者只能打开其中的一部分。既没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没有实现资源共享。
4.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基于上面的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在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方面应该突出如下重点:
(1)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帮助教师改变观念
遗传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如情境设立、学习策略的选择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因此要建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首先要解决的是转变教师对新信息技术的态度问题,让教师了解新信息技术,了解网络教学,并积极参与网络教学。如果教师不能接受新的技术、新的事物,很难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也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高质量的网上教学。
(2)及时更新,加强管理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固然重要,但之后的更新更为重要。学校在开发网络课程后,需要安排专门的团队对此课程做定期的维护,各任课老师也应该定期上网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答,最大化地利用网络资源。
(3)表现形式多样化
遗传学笔记篇5
关键词: 遗传与优生学基础 综合素质 培养方法
遗传与优生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助产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工作的中等医学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后主要面向城镇社区医疗机构、农村各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计生站、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临床助产、妇产科护理或妇幼保健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助产工作所必需的遗传学和优生学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等,并对相应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笔者在遗传与优生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使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研究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到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史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医学遗传学的实验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2年项维、吴旻等首先报告了中国人的染色体组型,标志着我国人类细胞遗传学的开始。杜传书(1963)发表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研究,标志着我国生化遗传学的开始。哈尔滨医科大学有关PTC尝味能力的调查标志着我国群体遗传学的萌芽。80年代后期,我国处于前沿的细胞遗传学,引进了先进的高分辨显带技术、显微切割及微克隆技术,大步地跨入了分子遗传学行列。在分子代谢病的突变性质、产前基因诊断、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以至基因治疗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果。1999年9月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2003年4月15日美、英、日、法、德、中联合发表声明,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图已绘制成功。通过这些事例,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教育家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不管知识更新周期如何缩短,社会发展的速度如何迅速,他都会通过自学赶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书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1转变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首先都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协助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地参与学习。
2.2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中职卫校的大部分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都比较差,在初中阶段基本上都属于后进生,受到的批评比较多,自信心不足,对前途感到迷茫。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前助产专业的就业前景,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而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
2.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习惯:①课前预习、利用图书馆及网络查找资料的习惯;②上课认真听课、记笔记、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③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④课后复习、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2.4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针对中职卫校学生的特点,刚开始时我们给学生设计了一些“提问单”,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提问单”主要包括学习活动前的计划、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以及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修正和调控等方面。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后,由学生“自我提问”,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3.加强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
遗传学笔记篇6
农林科学家、教育家乐天宇的故居就在九嶷山下的湖南宁远县官桥乡麻池矿村。
今年清明时节,我去湘南祭祖,拜谒舜陵,访问乐天宇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和他的故居。跟随乐天宇在九嶷山办学的乐桂生(他的侄子)一直陪同,接受我的访问,在他家喝茶叙谈。他还送了我几本关于九嶷山、乐天宇的书,使我对乐天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崇敬之情更为浓烈。
1984年7月初,乐天宇发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电告湖南省委,派高级医疗专家前去救治。7月15日,乐天宇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不懈追求的事业。悲痛的人们发现,他身上穿的是一件缝补过的旧衬衫,系的是一根三截布条结成的裤带。然而,他没有死、他为国为民创建的业绩,他的崇高精神与世长存。
青年投身革命为国为人民
1916年,乐天宇15岁,考入长沙市立第一中学,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参加毛泽东领导的“驱汤”(汤芗铭)“驱张”(张敬尧)和五四运动。1921年秋考入北京农业专科学校(1923年改为北京农业大学),时值李大钊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在北京开展,乐天宇通过同窗好友结识了李大钊、杨昌济门下的邓中夏、何孟雄等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成为李大钊的追随者。邓中夏为了在农校开展党的工作同杨开智、乐天宇联系,传达李大钊的指示精神,要求他们在学校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春,学校团支部成立,乐天宇任团支部书记。他们组织附近村民办夜校,宣传反压迫,求平等的革命道理,同时在学校成立学生会。乐天宇任秘书长。他利用多种身份在学校、农村开展革命工作,开始走上与工人运动相合的道路。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大罢工,农校团支部,按照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的指示精神,在广大师生和农民中开展募捐资金活动,支援“二・七”大罢工。1924年,北京农业大学团支部和全体团员经批准转为中共党支部和党员。乐天宇任党支部书记。1925年5月,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乐天宇组织学生成立外交后援会,宣传反帝反封建,推翻黑暗统治等革命道理。
1925年秋,乐天宇农大毕业,到安徽省立六安农校任教,次年初,李大钊调他回北京任中共北京西郊区委书记,“三―一八”惨案后,任中共张家口地委农委书记、国民党察哈尔党部青年部长、西北督办署实业厅林业技术员。他以实业厅官员的公开身份从事农民运动,组织农会,发展会员600多人。1926年秋,农运受挫,他携妻儿回六安农校任教,1927年元月,乐天宇受组织的派遣回到家乡宁远开展农运。当时正值春荒,组织农民协会阻禁当地大地主运输谷米出境,逼迫他们以平价卖给农民,开他们的粮仓,将粮食分给断炊的农民;组织农民与土豪劣绅斗争。
1927年4月初,召开全县农民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乐天宇被选为宁远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他发动全县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打击反革命活动,打击土豪劣绅,没收他们的财产,给他们戴高帽子游村,或送县城关押,对罪大恶极的处以死刑。农民运动迅速发展。全县建立地区的农会一百多个,农协会员达五万多人。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右派支持土豪劣绅、反动势力,卷土重来,捣毁县农会,收缴农民自卫军的枪支,捕杀农协会骨干,切断了与党组织的联系。乐天宇秘密召集农协会负责人开会,决定“化整为零”,外出避难,以保存实力。乐天宇重回六安农校,一面观察动态,一面寻找党组织。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叛变革命后,国共两党合作破裂,革命形势更为险恶。乐天宇到六安农校的第三天,被国民党逮捕后,押解到长沙。以“共党县农协委员长率暴捣乱”的罪名,对他进行种种酷刑逼供,打得皮开肉绽。他始终严守党的机密,敌人要判他死刑,经多方营救,被判十年徒刑。
1930年7月,红军攻打长沙,乐天宇与难友冲出监狱,左脚受伤,未能跟上红军长征的队伍,辗转到衡阳县甘泉乡村岳父家养伤。伤愈后,先后到河南、湖北、甘肃、衡阳船山农校任职或教书,寻找机会。
发现烂泥洼开发南泥湾
1939年冬,乐天宇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前往延安,回到党的怀抱。他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工作。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经济困难。党中央号召边区军民开展生产运动,粉碎敌人的封锁和进攻。乐天宇建议开展调查,开发边区经济资源,得到了中央的重视和中央财政经济部长李富春的支持。1940年6月16日,乐天宇带领考察团一行6人,沿着桥山山脉和横山山脉,在甘泉、志丹、固临等15个县,考察其土壤、气候、林木等状况,掌握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和自然资源,并发现了一处方圆80平方公里,水源充足,土质肥沃的烂泥洼。7月30日返回延安,向中央写出考察报告,并提出开发烂泥洼的建议。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分别听取了乐天宇的汇报。乐天宇陪同朱总司令三上烂泥洼考察。最后决定开发烂泥洼,将其改名南泥湾。下令一二。师的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一面开荒种粮,一面训练。中央青委和延安一些机关也陆续到了南泥湾开荒生产。边区政府建设厅在这里建立垦殖办事处。
1941年春,延安自然科学院成立生物系(后改为农业系),乐天宇任生物系主任,兼陕甘宁边区林务局局长,他仍致力于南泥湾开发。为凝聚科技人员和社会力量,在他的倡议下成立了中国农学会,他任主任。对开垦南泥湾,发放耕牛农具贷款,提倡种棉、发展养蚕,改良品种,扑灭牛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了边区农牧业生产和军民大生产运动。
1942年至1943年,乐天宇三次率领师生考察边区植物资源,搜集了白杨、水柳、板栗、银杏等数百种植物标本,与夫人徐纬英一起撰写了《陕甘宁盆地植物志》全面总结自然环境,植物资源和森林的演变过程。
1942年乐天宇就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教育组织、教学方法、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们应该把理论应用到实际”,“实施实事求是法”。在教学中,坚持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即重视基础理论、又重视应用科学,经常带学生实地考察,自力更生建立农场。
1946年,乐天宇奉命到晋察鲁豫边区负责筹建北方大学农学院,并担任院长。1948年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吴玉章任校长,乐天宇任该校农学院院长。当时师生待遇均为供给制,他们以南泥湾精神,把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为战争服务,为边区建设服务,自制教具,没有书桌,学生用一块木板放在自己的腿上当书桌,用旧书翻过来做笔记本。他既当领导又当教员。当时缺食糖、缺兽医。学校办起了糖业专修科,学生分到各地,办起了糖业工作站、22个小糖厂,熬制食糖数万斤;办起了兽医专修科,兽医院,带领学生上山采药。
1949年8月,华北大学农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和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乐天宇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党总支书记,仍坚持南泥湾精神办学和科学研究。
1949年9月21日-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乐天宇以“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成员身份同李四光、茅以升、严济慈等一起参加了会议。
不忘政治干预学术犯下的错误
乐天宇担任北京农业大学领导职务之后,学校出了一场风波。即以乐天宇为代表的米丘林学派,与李景均为代表的孟德尔一摩尔根学派之间,发生了根本对立的分歧。原华北大学农学院的遗传学和有关学科的教师属米丘林学派。原北京大学农学院和清华大学农学院的遗传学和有关学科的教师属孟德尔一摩尔根学派。乐天宇一派以简单的甚至是粗暴的方法和态度,批评摩尔根遗传学,说它是“唯心的”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停开了摩尔根遗传学课程,取消了田间设计、生物统计等课程。摩尔根学派的一些教师被改教别的学科。李景均对这种做法极为反感,难以忍受。于是借故请假,离开了学校,经香港到了美国,受聘于匹兹堡大学,后来成了遗传学界的“一代宗师”,世界级的数理遗传学家,担任过“美国遗传学会(ASHG)主席”。孟德尔一摩尔根获诺贝尔生理性或医学奖。
李景均到了香港后,给美国朋友写信,说明出走的原因。美国《遗传学》杂志,以《遗传学在中国死亡》为题,摘登了这封信。摩尔根学说在中国受到打压的消息传向世界,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引起了中央的关注。
1950年7月16日,毛泽东作了两个批示:一是1950年6月2日乐天宇写给刘少奇的《由米丘林、摩尔根学说到团结问题的报告》。刘少奇将此报告转给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及、教育部的领导人。毛主席在报告上批示:“这个报告里所表现的作风是不健全的,乐天宇思想中似有很大的毛病”。另一个是北京农大一位助教写的,反映乐天宇工作中问题的信。毛泽东批示:“必须彻底查农大领导,并作适当处理。”之后,教育部派出工作组去北农大调查,作出处理。1951年3月,解除了乐天宇北京农大领导的职务,调到中科院当研究员。1951年6月13日,乐天宇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馆长。1952年4、5月间,中科院再批乐天宇,免去了他的馆长职务,党内留党察看一年。
乐天宇犯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术原因。他接受米丘林学说较早。1941年任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主任时,科学研究,编写教材,都接触米丘林学说。
米丘林是苏联的果树栽培育种专家,1925年后,先后获得过红旗勋章、列宁勋章,被授予苏联科学技术劳动英雄称号。
乐天宇敬重这位科学家,他想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解剖和总结米丘林学说,成立了“米丘林学会”,开展了对米丘林学说的研究,先后撰写了《米丘林生物科学的哲学基础》、《新遗传学讲义》、《新生活力与品种保纯》、《自然规律遗传法则》等科学论著,开始形成以米丘林学说为中心的学用结合体系。过去在北京农大接受的摩尔根学术观点,在他的脑子里开始动摇。
另一个是政治原因。苏联从上个世纪30年代起,就以意识形态和权力干预学术,迫害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开展了对诸如相对论、量子理论、宇宙论等学说的批判,横扫一切所谓“资产阶级”的“伪科学理论”。其中摩尔根遗传学,被诬称为,“旧遗传学”、“反动遗传学”,遭受严重打击。米丘林被树为新遗传学乃至新生物学偶像。新中国成立后,视苏联为“老大哥”,“一边倒”地学习,在社会科学领域剿灭被称为“反马克思主义”的一切学说,在自然科学中最突出地打压摩尔根遗传学。乐天宇深受其影响。
1952年4月至6月,政务院的文化教育委员会计划局科学卫生处,会同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就“农大风波”一事,在北京连续召开三次生物科学工作座谈会。会议的结论,以《为坚持生物科学的米丘林方向而斗争》为题,全文发表在6月29日《人民日报》上,既批评乐天宇的治学态度和学阀作风,又按当时苏联的口径,强调在中国要坚持执行生物科学的米丘林方向。
这就是“农大风波”的结论,也是当时中央对遗传学的指导思想。
乐天宇对自己的错误非常痛心,深深自责,他认为自己不能再担任任何领导工作,服从组织调配到南方,潜心投入到华南热带林业橡胶树的研究培育中。
遗传学笔记篇7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说课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向同行和专家叙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1]。它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理论及实践水平,成为推动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2],另外对于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式的发展,教育理论的理解、把握和运用,教学过程的研究和反思,无疑都是一种可取、积极有效的途径[3]。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资源、学情分析、课程考核、课程特色及质量评价这七个方面对《医学遗传学》的整个教学活动进行规划。
1 课程设置
1.1 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是遗传学知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它与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有广泛联系,还与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临床医学密切相关,既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又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在医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遗传病,主要研究人类遗传病发生机制、传递方式,为遗传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预后及后代再发风险的估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医治手段,从而控制遗传病在家庭中的发生,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深入了解遗传病的发生机理,探讨国内外医学遗传学进展现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本课程是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共32学时,其中理论26学时,实验6学时,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
1.2 课程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认真分析本课程特点,经多次讨论,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能够记住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知道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发病的原因、诊断、防治方法;了解遗传咨询的基本方法。(2)能力培养目标:具有分析临床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发病的原因、诊断、防治方法的能力;具有分析与处理临床常见遗传病的遗传咨询的能力。(3)素质教育目标: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创业,并具有辨证思维的能力;具有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素质。
1.3 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根据课程性质,紧扣临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秉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具体实施是以学校教学大纲为导向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进行设计,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基本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灵活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透彻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教学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来提高实验技能,使学生具备人类正常染色体核型分析、处理临床常见遗传病的遗传咨询的能力。
2 教学内容与体系
2.1 教学内容 本课程核心目标是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整门课程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遗传病的基础):医学遗传学概论、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三大基本定律、实验一 人类正常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二细胞分裂的形态观察。共10学时。
第二部分(遗传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共12学时。
第三部分(遗传病的诊断与防治):遗传病的诊断与防治、遗传咨询、实验三 遗传咨询。共8学时。
第四部分(结业考试):共2学时。
2.2 教学设计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形成以“提出任务启发讲授学生参与归纳总结教师点评”良性循环的教学体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能够进行人类正常男性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分裂的形态观察及遗传咨询,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重点为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遗传咨询。难点为学生对典型遗传病的辨别及再发风险估计的培养。解决方法:(1)结合教学大纲、学校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制订本课程实施方案。(2)整合教学内容,更好地为专业服务。(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学生能力发展。(4)改革评价与考核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3 教学方法及手段
3.1 教学方法 医学遗传学涉及的知识面广,逻辑推理性很强,在教学中,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拓其思路和思维方式,增强其创新意识;通过课堂讨论形式,开展“互动式”教学,加深学生对遗传学中的一些热点话题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疑惑;选用大量的图片、动画和视频材料开展“形象化”教学,将一些复杂的和动态的遗传过程以一种直观的、形象的和生动的形式表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选取合适角色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最大程度的模拟临床实际,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和影响因素,树立爱患观念,增强职业责任感,同时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典型、有趣的遗传病病例开展“病例”教学,力求使理论通俗化、具体化,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2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PPT课件把图文并茂的网络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生动,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及应用知识能力增强,优化教学效果。
4 教学资源
4.1 师资情况 本门课程共有四名专职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从年龄结构上看(平均年龄37岁),基本上形成梯队建设,具有中长期建设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均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该队伍的师资配置合理,保证了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4.2 实验条件 拥有实验室两间,准备室一间,每间实验室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和设备使用记录,并有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4.3 教材及教学资源 选用张丽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和相应学习指导及习题集。教学资源丰富,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参考文献、授课录像、实训指导、练习册、典型案例等, 所有资料资源共享。
5 学情分析
5.1 学情分析 我校临床专业的学生都是高考后录取的学生, 年龄在19岁左右,身心发育已相对成熟, 有较强的理解和自学能力, 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已经具备了学习本门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 因此具备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条件。
5.2 学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这就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理清知识脉络,把握要点;联系相关基础知识;课后及时进行归纳总结;熟练实训技能操作。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课前预习并写出预习笔记,课后做适当的练习,这样有助于对知识的巩固。
6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体现在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实验实训报告,占课程总成绩的30%,其中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占10%,实验实训报告占20%。终结性考核体现在理论考试上,占课程总成绩的70%。
7 课程特色及质量评价
7.1 课程特色 本课程以学生学习能力为基础选择教学方法,采用做中学,练中学的教学模式;编写在内容及形式上均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的模块化教材;以核心理念为基础,形成完善的教法、学法和评估体系。
7.2 课程质量评价 主要采取校内督导老师随机听课评价、系部领导听课评价、学生评价,互学互助,达到“双赢”效果。
总之,“说课”能够集思广益,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也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肖国刚. “说课”的理论与操作研究.教学与管理, 2009,6:58.
[2] 左利利.对高职“说课”活动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22-123.
[3] 杨龙海.高职说课的核心是教学策略.卫生职业教育,2008,26 (8):15-18.
遗传学笔记篇8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医学遗传学 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彭艳华(1976- ),女,河北廊坊人,廊坊卫生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生物教育。(河北 廊坊 065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153-02
PBL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ning,简称PBL)是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把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最初该方式主要用于医学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教学方法。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开始试行,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意义
医学遗传学是临床遗传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主,基础教学与临床训练相互脱节,医学遗传学与生物化学、解剖组织学等基础学科之间存在着内容的交叉重复。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没有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往往是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内容重复,浪费课时,内容又讲不透彻。而PBL教学模式的特点则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育思想;重能力培养代替知识传授,有利于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自学,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培养了知识整合的能力。教师把实际生活中的医学遗传学问题作为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从而最终解决问题。
二、医学遗传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策略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是PBL教学的典型模式。按照该教学模式的原则和方法,结合医学遗传学的特点,以医学遗传学中“遗传咨询”这一章内容为例,具体探讨应用PBL教学模式的策略。这一章的教学内容包括:遗传咨询的问题、步骤,遗传病再发风险率的估计,遗传病的治疗。
1.课前教学准备。授课班级是三年制大专医学营养专业的10名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他们高中毕业,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进行PBL教学模式教学之前,先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培训,使其对这种教学模式有初步了解,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该怎么做,这样才能保证课上很好地实施PBL。
2.课堂创设情境。PBL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问题情境必须要具备延展性、复杂性、激发性的特点。延展性是指提出的问题要能引出所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复杂性是指所提出的问题能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内容,并且能联系实际。激发性是指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探究动机,努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遗传咨询中选取了如下病例:一对夫妇因生育了一个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MR)的患儿前来就诊,咨询能否治疗?如再生育是否会出现同样情况?学生根据以上病例,提出如下问题:这个智力低下的患儿所患疾病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遗传病?如何做出诊断?针
遗传学笔记范文
本文2023-11-13 11:23:28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