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原理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13 11:23:28浏览:565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原理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原理篇1

目前,国内尚无对民族文化传播的确切定义,相关的理论探讨也鲜见。郝朴宁的《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可视为较系统性地从理论上对此问题进行探索的代表性成果。该著作运用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传播主体、符号和内容、传播介质等几个主要方面,对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进行了历史性考察,揭示了传播在民族文化产生和演进过程中的作用与力量,并尝试性地提出了民族文化传播的基本原理和构建民族文化传播学的主要内容。他认为,在民族文化的传播中,有几个方面的影响机制在发挥作用,即文化的维模功能、文化适应、文化的圈层性、文化融合、文化增殖、文化积淀、文化分层。他将民族文化传播学的基点建构于民族文化的延存、传播、传承之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七个层次的建构要求。同时,作者应用传播学的方法与框架,将民族文化传播放在中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大视野下,提出了民族文化传播学的现代建构内容。这些思路和观点,尽管尚未达到建构起民族文化传播学的层次,但对于民族文化传播的理论研究,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播学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传统大众传媒的民族文化传播效力

传统大众媒体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和平台,也是覆盖面和渗透力最为广泛的媒介形式。配合国家的政策,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宣传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大量涉及民族内容的节目和栏目、专刊等被制作并广泛传播。对于大众传媒在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方面的功能优势,基本没有异议。然而,对于实践中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在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实际效力,学界存有不同的观点和评判。张燕认为,尽管大众传媒在传播原生态民族文化方面具有某种积极作用,但其实际存有的功利性,导致传播初衷与实际的议程设置效果之间产生了偏差,造成大众传媒在传播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的某种异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民族文化原本的文化品质。同时,在表现方式上也丧失了民族文化最真实的面貌。故而她强调,大众传媒应充分尊重和维持民族文化的本真状态,从整体和细节上做到真实展现,才能真正发挥大众传媒传播民族文化的效力。刘祥平在对贵州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指出,大众传媒在当地的民族文化传播和旅游形象宣传中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仅仅依靠传统大众媒体是很难完成传播地区民族文化,促进当地旅游形象建设的任务。唯有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与新媒体形式,同时配合外部优势媒体的传播力量,才能更好地发挥民族文化传播的作用,提升传播效果。另有学者从个案出发,探讨了少数民族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传播民族文化中的作用,从电视节目的主体元素角度探讨了大众传媒如何提升民族文化传播效力的问题。

三、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民族文化传播

民族文化传播的研究中,有关网络、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的相关探讨数量最多,这是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而做出的积极回应。庄晓东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为背景,探讨了网络媒介与当地民族文化的互动,以及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认同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实证考察,作者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和网络环境下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了考察,提出了当地网络媒介建构民族文化的新模式,尤其强调并分析了民族意识建构的相关情况。陈峻俊认为,网络以其传播优势极大地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面貌,不仅扩展了民族文化传播的视野,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模式,更深刻地影响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观念。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可极大地开发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潜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对于网络保护抑或是破坏了传统文化的争议,正是由于网络媒体的低门槛、互动性、自媒体特征,使得族群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不但不会导致某个民族文化的退化,反而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和谐,更好地平衡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阎敏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与具体的策略性措施,建议通过联合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地打造文化传播精品内容;同时根据民族文化的特色,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形式,细分传播内容,加强民族文化传播的集中性与针对性;提倡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体验式民族文化传播,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文化的特色。孔钰钦以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所面临的困境为基础,分析了利用新媒体进行民族文化传播的可行性,提出从“建立新媒体动态生态少数民族博物馆”、“建设少数民族新媒体书店”、“开发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新媒体产业链”几个方面入手,开辟新媒体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新渠道。相比前两类微观层面的策略性探讨,张竞月和王金磊从宏观上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提出了“民族文化消费畸形”、“对外传播受限”、“文化符号机械复制”等问题,并给出“构建国家共同文化”、“进行民族分层化传播”、“民族文化大数据传播”等建议,同其他学者一样,他们也主张建立民族文化传播的产业链,加强民族文化传播的市场化运作,从而在吸引更多关注者的同时,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学者针对“微时代”的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如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小说等各种建立在数字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传播方式,都将成为新时期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和途径。有学者认为,应建立信息化平台,制定出符合具体民族文化内涵的微信息传播方式与路径,从而有效地拓展民族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提升传播力度。此外,自2008年开始举办的“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论坛”已成为此领域研究的重要平台,会议每隔一年举办一次,积极探讨了有关新媒体的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播、少数民族新闻教育等方面的最新最前沿的问题。

四、民族文化与跨文化传播

民族文化的跨文化传播问题,是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另一大成果集结领域。在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不断与他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借鉴、部分交融的动态过程。因此,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与传承必然绕不开它同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处理情况,而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已是不可避免。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种现实,如何处理好其中的利与弊、得与失,让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在同族外文化的互动中得到传扬与承续,是民族文化传播研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杨芳芳从宏观视角探讨了跨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强调民族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的跨文化传播特性。且随着跨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使得各族文化之间在相互适应与融合的同时,也造成了具体民族文化的异化与原有文化传统的消解。因此,她从全球传播和文化霸权的角度出发,认为民族文化只有平衡好汲取外族文化的文明成果与保持自身鲜明特色和文化主旨的关系,增强文化传播力方能得到更好地弘扬和发展。李娜用传播学的框架,对藏族、门巴族、珞巴族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方式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爬梳了三个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形态与途径,并从文化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上对传播效果进行了评价,以此为基础,提出少数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传播的三个主要特质,即“生产生活的需要”、“娱乐化”、“地缘特质”,这三个方面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广度与深度具有重要影响。另有学者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对民族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旅游中的跨文化良性传播与互动对于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还有不少研究者针对民族文化的表层结构,如民族服饰、舞蹈、音乐、习俗、体育等的跨文化传播价值与策略进行了专项研究,个别学者运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影视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符号的跨文化传播价值和效果给予考察,倡导通过这些可以跨越民族间差异的方式,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以促进本族文化的外部认知与传扬,从而完成保护和延续本民族文化的任务。此外,针对少数民族禁忌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问题,有学者进行了系统地考察。以少数民族禁忌在传播中的特殊性为基础,运用传播学的框架,从传播者、传播系统和受众三个层面分析了民族禁忌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情况与机制,为更好地控制跨文化传播中的这种负面因素,提高传播效果提供了重要思路。

五、文化传播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

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它与人类文明的创造历程相始终。这是广义上的文化传播所必然得出的结论。就此意义而言,文化传播伴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诞生、发展的全过程。这一过程既包含着具体民族文化的自身变化发展逻辑,也是一个不断同外部环境和外族文化博弈、汲取、交融、再生的过程。因此,讨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需明确具体民族的文化衍生逻辑与路径、文化的实质性内涵,以及它所面临的现实环境与条件等基础性信息。通过考察一个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可间接性地窥见该民族的文化变迁轨迹,进而为有的放矢地提出有效的民族文化保护措施提供依据。从目前已有的成果来看,对于文化传播与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相关研究,主要以具体的某个民族或民族地区为例而展开,研究视角多集中在现代化、全球化、新媒体环境等外部变化对少数民族文化变迁所产生的影响上,通过揭示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文化传播的策略,进而为该民族或民族地区的文化与传承保护服务。王海飞以裕固族为对象,探讨了外来文化对裕固族文化变迁的影响,并将这一影响途径概括为媒介传播、教育传播和社会文化传播三种模式,对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所引发的民族文化生活方式与文化心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所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后果的产生过程中,文化传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与作用。通过揭示裕固族文化变迁下的民族文化心理,以及文化变迁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播生态建构和重构的可能性与过程张春辉通过对三少民族文化传播的现状描述,对三少民族文化传播的方式、内容、受众、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少民族文化的现代装型与文化传播策略。葛艳玲以石河子地区的汉族移民为对象,研究了其文化传播与变迁的历史,她以考察石河子地区的汉族移民的历史来源与迁移原因为基础,通过实地访谈与调研,提出了当地汉族移民的文化传播与变迁机制。相比较同类的研究,葛艳玲在考察所研究民族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变迁时,对其文化形成的历史与原因进行了分析。但遗憾的是,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缺乏对民族文化历史变迁过程的文化传播机制的考察,研究多集中于现代的语境,从而割裂了文化传播在民族文化形成与历史发展中演进的逻辑脉络。这就使得在探讨民族文化保护的文化传播策略时,缺少纵向层面的关照和动态地、历史地眼光,一些措施与方案的提出也因此而显得根基不牢。未来的研究在加强民族文化传播基础理论与基本问题探讨的同时,应着重于开拓对各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专门性研究领域,或可探讨分区域、分类别地实施民族文化保护战略与措施,将微观的研究更加细化、具体化,使之更具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原理篇2

上期写到“下跌第一目标位2300点已到,第二目标位为2212点,第三目标位为2124点附近。这里空头占据优势,然而多头并未丧失阵地,只要守住2132点,多头还有反攻的机会。”本周只有2个交易日,盘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暂时维持2132为关键点的判断。今天笔者就结合个人经验与书本谈谈交易的心得体会。

最近看的几本书均为顶级交易员所写,一本是长阳读书俱乐部出版的《克罗谈期货交易策略》,这本书为内部印刷,估计看过的朋友不多;另外两本是亚历山大・埃尔德的《以交易为生》与史密斯的《我如何以交易为生》,这些作者地位还未受到重视,这主要是跨文化传播的原因。

交易的真相是生存法则而不是预测与分析。人类社会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弱肉强食的,至于人道主义关怀只在和平年代才被统治者居高临下的提及;至于自然界就更加没有什么好争议的了,进化论告诉我们那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地方。而交易者同样生活在一个充满血腥和杀戮的战场,要么生存,要么毁灭,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在竞争残酷的期货市场,成功交易员都有过痛彻心扉的交易经验,只有体会过死亡的人才会懂得生存法则才是重中之重。交易有一条客观的基本原理:亏损比获利容易得多。假如你有1万元,一旦亏损了50%,那么你用剩下的5千元要获利100%才能回本,而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再次发生亏损,你将永远处在亏损与预期回本的怪圈中!而你去问任何一个交易大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无非是顺势而为、减少操作频率、看准了再下手等等。事实上所有成功者的背后都蕴藏着另外一条客观的基本原理:大赚小亏。大赚小亏的关键就在于生存法则大于资金管理;资金管理大于跟势交易;跟势交易大于技术分析。很多人盲目崇拜技术分析,以为将错综复杂的k线走势划分为清晰明了的形态与趋势结合体就是掌握资本市场的钥匙,以为预测到市场的高点低点就是高手。其实这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交易是一门综合的学科,需要思想与行动的完美结合;需要科学与艺术的相互渗透。

为什么说技术分析的作用比资金管理与生存法则都小,那是因为价格走势并非总是沿着趋势的方向运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价格走势往往呈现随机走势。每当这个时候,那些学术界随机漫步理论的支持者就会开始兴奋,而趋势交易者此时陷入低潮,海龟交易法的创始人理查德・丹尼斯交易生涯的晚期也不幸碰到了这个。克罗用自己的交易经验告诉我们,大部分时间要么休息,要么适当逆势交易,小部分时间做趋势交易,但是任何情况下都要以生存法则为交易的真相,一旦不妙立即止损。做的最好的是《华尔街幽灵》,“幽灵”大部分时间不是等到亏损才平仓,而是发现有丝毫不对,哪怕还没有被证明此次交易是错误的都会果断平仓。至于资金管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拉瑞的《短线交易秘诀》,看看他是如何在一年内从1万到210万,又回到110万的。

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匈牙利人伊姆雷的作品《无法选择的命运》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论断“人永远无法开始新的生活,只能继续现在的生活。”无论交易还是人生都是如此,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没有突如其来的趋势,也没有突如其来的反转!关上我们的耳朵,闭上我们的眼睛,我们就会发现一切仿佛都是水到渠成,都是顺其自然的。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原理篇3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创新教育的四个目标,在课程结构构建、改革教学和考试方法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播学专业课程结构要适应媒介技术发展对传播人才的要求不断完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打好基础。传播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可以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考试方法可以从建立课程题库、将课程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注重阶段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

关键词:

创新教育;传播学专业;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考试方法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1]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四个目标,在教学方式与考试方法方面双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应对媒介技术发展优化课程结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打好基础

传播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由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和新闻传播实务三大类课程构成,其中前两者主要属于理论类课程,新闻传播实务类课程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可分为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和计算机技术类课程。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在课程建构中不能仅强调大众传播类课程,需要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等课程根据本科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规划在课程体系当中,课程性质可分为必修和选修。计算机技术类课程是媒介融合时代传播学专业课程构成的一个新要素,掌握计算机技术是学生从事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应适当提高此类课程在传播学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机会学习和掌握传媒技术,提高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的整体构成变化不大,主要应该在教学内容方面不断更新和调整,增加一些适应媒介发展变化的新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体会到技术创新的影响,特别要指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闻传播实践,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锻炼,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

二、根据课程性质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传播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探索主要从理论类课程、业务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三大类课程入手,根据课程性质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在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中将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主要包括传播理论、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史、网络传播、人际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等,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就是理论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较多地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基本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为使基本理论教学深入浅出、简明易懂,教师要选用大量的教学案例进行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基本理论的内涵。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在媒介变化的新形势下对新闻传播理论进行反思和置疑,这就可以适当抛给学生一些当前有争论的观点、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争论的过程中使真理越辩越明,并且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学会思考,学会理据充分地阐述个人观点。将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活跃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气氛,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敢于置疑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中选用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新闻采访、写作、评论、编辑、舆论调查原理与方法、公共危机传播管理等课程属于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这类课程理论与实务联系密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楚基本原理与方法,更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课内外实训机会,锻炼他们的新闻业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新闻采、写、编、评、舆论调查、公共危机处理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些案例的优缺点,向业界前辈学习实务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采用情境式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些虚拟或真实的大众传播现场情境,利用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中获取的相关知识,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策划新闻报道、舆论调查、危机处理,并鼓励学生超越案例的局限,大胆思考与众不同但又合理有效的报道、调查与处理方式,使学生不仅仅能够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更能够超越条框限制,运用新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3.在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不能只在“纸上”谈兵,还必须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Premiere、Dreamweaver、Flash等多种计算机软件技术来适应电子媒介时代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教学需要讲练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是对基本的操作技术进行示范,之后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反复操作和训练提高他们的熟练程度。但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还未达到教学目标,能运用基本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并结合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进行平面、影视、网络媒体的编辑与制作才能达到学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选取优秀的行业作品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布置阶段性和综合性作业的方式,指导学生在作品鉴赏的基础之上完成自己的、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根据课程特点选择灵活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

教育对象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创新个性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勇敢、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以及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1]为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需要改革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成果,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进而将创新意识不断内化在自己的人格当中。

1.建立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题库,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从创新教育的内涵可见,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任何创意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原型启发”,这些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就是诱发学生产生创意的“原型”,因此对于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核不仅不能放松,反而需要不断提高考核内容的深度和考核范围的广度,全面、综合考察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此类课程,可以通过建立考试题库的方式,使学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内容进行全面复习,教师通过勾画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系统图示指导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但在题型设计方面可以多样化,通过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方式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观点述评等方法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情况。

2.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将课程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需要教师在讲授清楚基本理论之后,根据章节特点适当进行实训。学生的实训作品质量反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此类课程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给学生布置实训作业,采用个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协作的方式提交课程作业。教师在习题课中,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给予点评、或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在作品评价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水平,并将课程作业的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学生总评成绩中,提高学生对实训作业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在独立和协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独立分析与处理新闻实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另外,这类课程的理论知识也不容忽视,期末考试也是必要的环节,通过综合性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适当采用应用性的题目来考核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应对问题的能力。

3.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注重阶段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肯定学生的创新成果。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结合最为密切的一类课程,此类课程不能只以期末考试为主,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适时给学生布置阶段性作业来考察学生对基本软件技术的掌握情况。因此,此类课程适合采用阶段性作业与期末综合性作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阶段性作业重点考察学生对软件技术中的某个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情况,期末综合性作品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中大部分软件技术的整体把握与应用情况,并在综合性作业中将学生的创意水平作为评价标准之一,肯定他们的创新成果,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创新情感体验。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10.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原理篇4

关键词:创新教育;传播学专业;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考试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110-0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1]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四个目标,在教学方式与考试方法方面双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应对媒介技术发展优化课程结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打好基础

传播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由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和新闻传播实务三大类课程构成,其中前两者主要属于理论类课程,新闻传播实务类课程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可分为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和计算机技术类课程。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在课程建构中不能仅强调大众传播类课程,需要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等课程根据本科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规划在课程体系当中,课程性质可分为必修和选修。计算机技术类课程是媒介融合时代传播学专业课程构成的一个新要素,掌握计算机技术是学生从事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应适当提高此类课程在传播学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机会学习和掌握传媒技术,提高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的整体构成变化不大,主要应该在教学内容方面不断更新和调整,增加一些适应媒介发展变化的新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体会到技术创新的影响,特别要指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闻传播实践,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锻炼,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

二、根据课程性质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传播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探索主要从理论类课程、业务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三大类课程入手,根据课程性质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在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中将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主要包括传播理论、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史、网络传播、人际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等,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就是理论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较多地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基本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为使基本理论教学深入浅出、简明易懂,教师要选用大量的教学案例进行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基本理论的内涵。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在媒介变化的新形势下对新闻传播理论进行反思和置疑,这就可以适当抛给学生一些当前有争论的观点、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争论的过程中使真理越辩越明,并且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学会思考,学会理据充分地阐述个人观点。将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活跃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气氛,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敢于置疑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中选用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新闻采访、写作、评论、编辑、舆论调查原理与方法、公共危机传播管理等课程属于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这类课程理论与实务联系密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楚基本原理与方法,更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课内外实训机会,锻炼他们的新闻业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新闻采、写、编、评、舆论调查、公共危机处理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些案例的优缺点,向业界前辈学习实务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采用情境式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些虚拟或真实的大众传播现场情境,利用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中获取的相关知识,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策划新闻报道、舆论调查、危机处理,并鼓励学生超越案例的局限,大胆思考与众不同但又合理有效的报道、调查与处理方式,使学生不仅仅能够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更能够超越条框限制,运用新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3.在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不能只在“纸上”谈兵,还必须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Premiere、Dreamweaver、Flash等多种计算机软件技术来适应电子媒介时代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教学需要讲练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是对基本的操作技术进行示范,之后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反复操作和训练提高他们的熟练程度。但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还未达到教学目标,能运用基本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并结合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进行平面、影视、网络媒体的编辑与制作才能达到学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选取优秀的行业作品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布置阶段性和综合性作业的方式,指导学生在作品鉴赏的基础之上完成自己的、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根据课程特点选择灵活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

教育对象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创新个性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勇敢、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以及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1]为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需要改革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成果,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进而将创新意识不断内化在自己的人格当中。

1.建立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题库,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从创新教育的内涵可见,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任何创意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原型启发”,这些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就是诱发学生产生创意的“原型”,因此对于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核不仅不能放松,反而需要不断提高考核内容的深度和考核范围的广度,全面、综合考察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此类课程,可以通过建立考试题库的方式,使学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内容进行全面复习,教师通过勾画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系统图示指导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但在题型设计方面可以多样化,通过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方式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观点述评等方法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情况。

2.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将课程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需要教师在讲授清楚基本理论之后,根据章节特点适当进行实训。学生的实训作品质量反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此类课程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给学生布置实训作业,采用个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协作的方式提交课程作业。教师在习题课中,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给予点评、或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在作品评价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水平,并将课程作业的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学生总评成绩中,提高学生对实训作业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在独立和协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独立分析与处理新闻实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另外,这类课程的理论知识也不容忽视,期末考试也是必要的环节,通过综合性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适当采用应用性的题目来考核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应对问题的能力。

3.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注重阶段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肯定学生的创新成果。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结合最为密切的一类课程,此类课程不能只以期末考试为主,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适时给学生布置阶段性作业来考察学生对基本软件技术的掌握情况。因此,此类课程适合采用阶段性作业与期末综合性作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阶段性作业重点考察学生对软件技术中的某个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情况,期末综合性作品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中大部分软件技术的整体把握与应用情况,并在综合性作业中将学生的创意水平作为评价标准之一,肯定他们的创新成果,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创新情感体验。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原理篇5

关键词:日本动漫 日语专业学生 跨文化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121-02

近年来,在日本动漫外交的影响下,日本的动漫、日剧在我国获得了空前的人气。它不仅反映了日本文化,还体现了日本的社会现状、主流价值观等,从某种程度上看对日语学习者的作用和影响很大。路亚瑾和卢飒对宁波五所本科高校300名学生就选择日语专业的动机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其中25%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日本动漫画才选择的日语专业。由此可见利用日本动漫画作品在日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一、高校日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

(―)认为语言知识等同语言能力,日语交际中不能学以致用

由于日语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零起点,学习时间紧,任务繁重,还要面对专业语言能力考试。为了过级合格率,教师和学生都把重点放在词汇和语法上,忽视了交际能力的培养。因为缺乏实践训练,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交际策略,最终影响了语言交际的顺利展开。

(二)日语功能知识欠缺,产生交际障碍

功能知识指语言所体现的场景交际作用。交际需要以功能知识为基础,通过语言能力才能实现,单纯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不能进行交际。长期以来,功能知识在教学中被忽略,学生往往缺少必要的功能意念概念,语言交流中不分人物关系、社会地位,不注意场合,在交际中闹出笑话,或者引发误会的事情比比皆是。

(三)应变能力差,交际策略缺乏

一部分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语言能力,甚至是功能知识,但在日语交际中依然会碰壁。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不会运用各种交际技巧策略,缺乏临场应变能力,一旦交际出现问题,要么沉默,要么放弃,最终导致交际失败。

大学生利用手机为主了解外国文化的方式,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由于跨文化交际方法有限,缺乏对目标国家文化知识背景的了解,没有掌握目标国家的民族风情、社会文化、行为方式等。又加之对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特定训练,即使大多数专业学生能够通过一级或二级考试,但是在实际使用日语的过程中,还是不能充分展开自主交际,产生交际障碍。

二、动漫画对日语专业学生的正负迁移影响

(一)题材种类多,充满日语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日本动漫画作品国内外取材广泛,贯通古今,主题类型多样且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动漫画作品。在欣赏日本动漫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现代科学词汇和外来语都会穿插在动漫画人物的会话中,学生很容易在观看日本动漫画的同时了解日本文化,体会各国的异域风情,感受到和本国文化的差异性,提高了日语语言能力,增长了跨文化交际知识。

(二)提升学习者的会话能力和学习兴趣

场景对白是日本动漫画创作的重要特点之一,每场人物对白都是根据人物特点和故事创作精心设计,有上下级、长幼辈份间、朋友同学间的对话情景,也有各种情感交织的场景对话,还有各种推理、叙说、演讲、幽默、辩论等独白旁白。如:敬体语言是在对待前辈、上级的时候用,简体语言是在对待朋友和同学时候用,严谨语言是在正式场合的时候用,简单口语是在对待下级和后辈的时候用,而在平常很轻松的环境时,则使用更为简略的口语表达。同时,可通过对同一个人物的多种称呼来判断人物间的各种关系,由此,可以掌握日本人特有的说话方式特点和敬体、简体的使用。

(三)动漫画作品加深学习者对日本文化的了解

日本动漫画在面向全民创作的同时,在内容、题材和风格创作上致力于平民化、多样化、通俗化,突显大众文化的特色。语言大师季羡林老先生说过:“离开了文化内容,离开了语言的内涵,根本谈不上语言。不涉及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风气等等,语言是学不好的,这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原理。凡是学习外国语言者,都必须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

(四)动漫画容易产生“お宅”蜗居族,局限学习者的进步空间

现在网络发达,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络上观看日本动漫,部分缺少自制力的日语学生很容易就沉溺在动漫画世界中,美其名曰是学日语,其实是每天旷课,宅在家里或者寝室里,这对培养现实的日语口语交际能力是十分不利的。在一定程度上只靠日本动漫画来学习日语会局限学习者的上行空间,因此,在日语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主要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在专业的日语课本上。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日语学习水平,提高日语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进步空间。

(五)影响学习者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日本的许多动漫画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个民族的道德价值取向、社会思想观念等等,但由于两国之间价值取向的差异,所以会对学生产生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上的误导。日本动漫画中还存在着较多的格斗、暴力等场景,以及歪曲历史,为其历史罪责翻案的现象,因此,教师对于选材要严格把握尺度。

三、对策

笔者认为,教学总结对动漫的导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目的教学,选择适合的题材;(2)引导学生多学习模仿动漫作品中人物的表情,肢体语言,神态,开展小话剧表演;(3)不能过度夸大动漫对学习的正面作用。

四、结语

在进行日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应时刻注重对学生日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日语实际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了解动漫画作品当中的日本文化提高自身语言使用能力与综合素质,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增强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武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动漫文化传播及其竞争力研究[J].中国出版,2010,04.

[2]朱英双.浅谈日本动漫对中国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J].学理论,2011,11:5.

[3]李丹蕊.试论动漫爱好与日语学习动力的转化措施――以“动漫日语”的创新实践为线索 [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87-92.

[4]路亚瑾,卢飒.日本动漫文化对选择日语专业产生的影响[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2,09.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原理篇6

[关键词] 商标跨学科翻译文化

一、引言

商标翻译的学术研究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涌现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尤其是国外商标的汉译更是成就喜人。研究的视野逐渐拓宽,已经不再局限于就商标翻译论商标翻译,而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商标翻译的问题,从而把商标翻译研究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而商标翻译研究的进展又促进了商标实践,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的持续、健康地高速发展。因此,本文拟从跨学科视野的角度探讨我国商标翻译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希望以此引起学界和产业界对商标翻译的高度重视。

二、商标翻译的跨学科视野

商标翻译实际上指商标词的翻译。从表面看,商标翻译是应用一定的翻译策略实现商标词的语言转换,而实质却是文化的传播,因为商标词的选择和使用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商标翻译还是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涉及到语言学、翻译学、心理语言学、经济学、营销学、品牌理论、广告传播学、消费心理学和审美学、跨文化交际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多种学科和领域。如果商标翻译仅停留在语言层面或局限于翻译层面,就会作茧自缚,限制学术研究视野,影响商标翻译质量。只有引入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才能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研究驰名商标英译的特点、本质和规律,提高商标翻译质量。

1.文化与商标翻译

商标,特别是驰名商标,从命名到翻译的各个环节都与文化有密切关系。人们在商标上倾注了满腔的心血,寄托了无数美好的愿望。众所周知,在中华文化里非常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商标命名与翻译与其说是经济活动,倒不如说是文化活动。因此,商标翻译决不是简单的文字之间的转化,更是文化之间的交融。商标翻译必须从单纯的文字翻译提升到文化翻译,实现文字翻译与文化翻译的完美结合。为此我们首先要重视的就是对两种异质文化的研究(朱耀先,2003),力争使翻译出的商标词成功实现文化再现,既再现源语的文字美,又再现源语的文化美,在促进商品销售的同时促进跨文化交际。

(1)跨文化交际与商标翻译。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或者说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商标词是一定文化的产物,商标词的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商标翻译要求译者挖掘其负载的深层文化, 以准确有效传达商标所蕴含的丰富信息。

但文化又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意象、思维模式、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来自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到其所在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总是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对方和判断对方,这就可能造成交际障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率和结果。产生交际障碍的根本原因是交际双方没有取得文化认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相互之间实现文化认同才能超越文化交流的重重障碍。商标翻译时忽视或无视两种文化的差异,轻者造成交际障碍,导致销路下降甚至失去市场,重者导致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世界观、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心理因素、行为规范(包括法律法规)、社会地位、角色关系和交际场合等方面的冲突。如果不重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就很容易造成文化失语现象,这在汉语商标英译中尤为普遍。因此商标翻译必须认真重视、研究和解决文化之间的差异,充分考虑译入语民族文化的可接受性、禁忌、民俗风情、习惯等,在兼顾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基础上得体、准确地传达原商标的商品信息、文化信息和审美信息,消除文化失语现象,尽力避免文化冲突,防止语用翻译失误(蒋磊,2002),在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异质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

(2)消费文化与商标翻译。传统消费理念正在发生变化,消费的目的不仅仅是(有的时候甚至根本不是)为生存而进行的物品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是从物品消费发展到符号消费即文化消费――以物品消费为载体的心理和文化需求的满足,是一种社会行为和文化形态,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孔明安,2002)。在西方世界,尤其在美国,消费文化热正在兴起,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变得注重欲望、张扬和享乐。消费文化来势凶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影响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蒋道超,2004)。国内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普遍而深刻的变化,已经开始从物品消费发展到欲望消费、符号消费、品牌消费和偶像消费为基本特征的文化消费,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消费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地位符号”,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进行认真研究,探讨对策(郭景萍,2004)。

2.美学与商标翻译

美学中的翻译问题和翻译中的美学问题的统一构成翻译美学。它运用美学和语言学、文化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翻译中的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看,接受者的地位和作用是译者主要考虑的问题,以便确定其从原文到译文的转换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可能采取的对策,使译文具备与原文同等的审美效果,实现译文与原著、读者之间的和谐统一(毛荣贵,2005)。译者必须充分运用多种创意手段以吸引消费者,所译出的商标词应做到通俗精炼、新颖独特、形神兼备和富有文化蕴涵,译语消费者与源语消费者获得相同或近似的审美感受。

3.功能对等或等效翻译理论与商标翻译

按照等效原则, 商标翻译强调译文的效果。商标的译名应同原名一样在语言功能、营销功能和文化功能上等效,目的是使译文读者(外国消费者)产生与原文读者(本国消费者)相同的感受,进而产生购买的强烈冲动,并将购买冲动迅速转化为购买行动。

4.翻译目的论与商标翻译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首先要考虑的是译文的预期目的。就商标翻译而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吸引国外消费者的注意并产生强烈兴趣,能达到商品销售目的,实现商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只要有助于这些价值的实现,译者完全可以别出心裁,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商标翻译具有开放性,商标翻译的过程也是译者重新定义、阐释和命名的过程。因此,商标翻译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译者不必拘泥于刻板的翻译标准,采取大胆创新的翻译策略(刘法公,2002)。要成功实现商标汉英翻译的再创作,既需要译者的语言、文化、艺术的综合能力,更需要译者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刘法公,2003)。

5.语言学与商标翻译

(1)符号学与商标翻译。符号学的翻译原则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依照该原则,商标翻译不但涉及指称意义的对应转换,而且还包括联想意义的转换,以便译名商标与原名商标具有同等效力(李淑琴、马会娟,2004)。

(2)词汇学与商标翻译。词汇的联想是词汇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有语音联想、形式联想和意象联想。相当多的词汇与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词汇本身就是文化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语义貌似相同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联想意义可能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造成事与愿违。由于译者对异质语言文化掌握的局限性,在商标名称翻译中非常有必要加强对词汇联想意义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文化词汇的文化内涵的研究。

词汇的理据是词汇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分析商标词的寓意心理、听觉心理和形象心理。

(3)词源学与商标翻译。很多商标词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不少直接取名于圣经、经典文学作品、神话故事、寓言、传说、童话等,如果不清楚其来历,就难以从文化角度去把握商标词的精髓,达不到商标翻译的目的,甚至还有可能闹出大笑话。我们应注意研究商标词的来源和历史背景,研究在不同语境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商标翻译做到有的放矢。

6.接受理论与商标词翻译

商标译词的读者同时也是潜在的消费者。译者可以借鉴接受理论,从不同层面探讨商标的翻译问题。

7.心理学与商标翻译

在国内外贸易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同一种商标的商品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饱受青睐,而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倍受冷落。更有甚者,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文化水平、甚至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对同一种商标的商品也大相径庭。其原因在于同一名称在不同的语言中由于文化差异导致民族心理差异,即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文化水平乃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消费者的心理差异和认知差异。要做好商标翻译,就必须重视民族心理以及不同民族的心理差异方面的研究。

8.命名学与商标翻译

商标设计者在命名商标时除了从本国语言和本国文化角度考虑外,还应将命名学引入商标翻译,结合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充分考虑译出的商标词的语言特点、会意功能、消费心理、跨文化传播和美学原则以及不同地域目标市场消费群体的文化差异,如价值观念、语言环境、民族习俗与民族性格、宗教禁忌、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政治历史传统等,兼顾中西语言和文化的特点,使商标译名中西合璧(孔令翠,2005)。为了搞好商标在国内外的定名(翻译)工作,有必要参照国际上的做法,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就有专门的商标命名机构,为企业提供包括商标命名和商标翻译在内的多种服务,成立专业的商标命名与翻译机构,走国际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9.法律和语言规范与商标翻译

译名要成功在别国取得注册商标资格,就必须符合该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语言规范的要求。

10.思维科学与商标翻译

思维与语言和文化都有密切关系。在商标翻译中,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起很大作用。可以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多种翻译方法可以转达原商标的形象美,发挥灵感思维的作用转达原商标的意境美。

三、跨学科视野下的商标翻译方法

随着经济和文化活动的日趋全球化,商标翻译要重视两种异质文化的研究和理解,既要突出本土文化,又要兼顾异质文化。要妥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应该在注意不同文化的差异的基础上采取“异化”与“归法”的翻译方法,做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异结合,相得益彰,中西合璧,珠联璧合。

为了实现中西合璧、珠联璧合的目标,译者主要采取单纯音译法、单纯意译法、音译附加词缀法、寓义音译法、寓义半音译法、谐音双关法、文化补偿或超额译法、缩略词法、杜撰词法、谐音附义法、创意法、约定俗成法、仿词法、移译法、改译法、转译法、重新命名法等。

但是译无定法。不管哪种翻译方法,译者都应该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总之,凡是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促进文化沟通的译法就是好的译法。

四、跨学科视野下的中国驰名商标英译研究:一个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

经过搜索有关的论文数据库和查找相关资料,笔者发现讨论商标翻译的成果非常丰硕。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少有专门讨论商标英译的论文,而专门讨论中国驰名商标英译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很显然,对商标英译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驰名商标英译的研究已经远远落在商标的汉译研究的后面,成了被人遗忘或忽视的角落。这与我国GDP已经跃居世界第四名、进出口总值居世界第三名的地位很不相称。与学术界的“不作为”似乎早有“默契”,产业界不少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也非常不重视商标的英译问题。很多企业采取拼音翻译,有的企业连拼音翻译都没有,还有部分企业甚至连网站都不能连接,更谈不上建立英文或(和)其他外文网站。驰名商标翻译中的问题随处可见,触目惊心。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商品的出口和国际形象(作者将专文讨论)。

笔者认为,应高度重视中国驰名商标英译研究,改变该研究领域的落后状况,促使商标的汉英互译协调发展。驰名商标英译研究仍然应该在跨学科的视野下进行,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研究驰名商标英译的特点、本质和规律,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并将成功的经验提炼为驰名商标英译理论,以指导我国的商标翻译,为知名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驰名商标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为非驰名商标的英译闯出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我们向全世界输出 “中国造”商标的同时又输出中国文化,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五、跨学科视野下的商标翻译研究:任重而道远

尽管我们在商标翻译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理论上缺乏创新、在研究内容上比较狭窄、研究方法上无重大突破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商标翻译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还非常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广大翻译理论工作者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需要商标翻译工作者在商标理论的指导下从事创造性的翻译实践活动;更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政府和实业界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共同将商标翻译研究引向全面和深入。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原理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 公共关系学 组织实施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75

如何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提高授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公关实践能力,是高校公共关系学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由于案例教学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教学目的的应用性与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在公共关系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得到越来越多高校教师的重视。但在实践层面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分析这些误区与产生原因,探析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提高公共关系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 公共关系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1.1 课前准备

收集典型的公共关系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什么是公共关系案例?目前尚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对某一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状态和公共关系话动的客观描述”[1]。笔者认为,公共关系案例是指在公共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各种情况、矛盾及其解决过程的描述。事实上,公共关系案例的外延应涵盖中外公关实践中的公共工作。为使学生在现代背景下感受古今中外不同的公关工作,更好地了解历史、了解社会,善用这些资源,并在现代背景上予以诠释、转换及传播,是案例教学准备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教师,课前应选择并认真研究案例,掌握好案例讨论涉及的知识,同时可以提前把公关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预作思考与准备。

1.2 组织讨论

第一步,展示案例,提出问题。设计好开场白,明确学习重点,点明讨论问题。第二步,组织讨论,适时引导。可以预先指定几名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发言,活跃课堂气氛。当学生讨论出现冷场时,要及时引导,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发言。当学生讨论出现明显观点对立时,要打好圆场,控制好课堂气氛。当学生发言出现观点错误时,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当场纠正学生的错误与偏差。

1.3 总结反思

一方面,要做好讨论总结。讨论过后,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总结,然后再结合教学内容与个人的准备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讲解,梳理思维过程,归纳概括规律性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认知体系。另一方面,课后要进行反思。看案例选择有无思辨性,学生讨论是否热烈,案例分析是否深刻,以利于下步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公共关系案例教学组织实施中的常见误区

2.1 误区之一:教学主体转换,教学准备可以放松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案例的设计者、讨论的主持者、学生思路的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认为自己不需要认真进行教学准备,只要选好案例,把课堂交给学生即可。事实上,这种教学主体的转换,不是教学准备任务的减轻,而是教学准备的性质和重心发生了变化,这对教学准备的要求更高了。要认真进行理论准备。不仅要吃透本课所讲授的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对公共关系学能够融汇贯通,运用自如。特别是许多教师并没有直接的公关经验,如不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论准备,就有纸上谈兵之嫌。要详细了解案例理解的各方观点。对于学生讨论中可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原理范文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原理篇1目前,国内尚无对民族文化传播的确切定义,相关的理论探讨也鲜见。郝朴宁的《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可视为较系统性地从理论上对此问题进行探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