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乘法教案人教版(汇总15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语言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以便于教师的参考和学生的理解。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教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借助画图的方式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3、利用几何直观,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难点是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发现,归纳总结。
(一)借助图形,感知模型。
1、引导:想象一下,如果用一幅图来表示题目的意思,这幅图会是什么样的呢?
请把想象的图画出来。交流学生作品后,课件出示。
60米 30米。
2、你会独立解决吗?(学生尝试解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评价:刚才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色地解决了同一个问题。现在请观察一下:(60+30)×20=1800,60×20+30×20=1800,你有什么发现?师相机板书等号。
(二)借助图形,抽象模型。
1、出示几何图形: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60米 ( )米。
原面积 增加的部分 。
2、交流:你想增加几米?怎样算?结论是什么?
师相机板书。
引导:孩子们,现在黑板上有那么多算式,你是否能结合图2来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先同桌互说。再集体交流。
3、出示图3,要求:先把自己猜测的数据填入下面的面积模型中,然后对自己的猜测进行计算、验证、自主完成任务单项2。
( )米 ( )米。
原面积 增加的部分。
4、交流:你是怎么猜测和验证的?结论是什么?
讨论:这个规律在数学上叫——?(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三)借助图形,逆用模型。
1、出示计算题:
(50+6)×25、8×(25+125)、102×45学生独立计算,汇报反馈交流。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看着这些算式,结合刚才长方形的面积模型,你想到了什么?
2、46×25+54×25、98×20+98×80。
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过程,教师大屏幕演示。
(四)借助图形,拓展模型。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着算一算。
反馈交流:说说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我们可以把所求问题想象成是两个长方形,沿着宽重合,然后求出多余的部分就可以了。大屏幕演示。
谁能用字母来表示这个新规律呢?
师板书:(a-b)×c=a×c-b×c。
三、科学练习:
略
董笑。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1、培养学生利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1和0的乘法。
掌握1和0的乘法
多媒体课件
1、出示课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3、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
1+1+1=()(只)()×()=()(只)
现在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
0+0+0=()(只)()×()=()(只)
1、第9页自主练习1
()+()+()+()=()(棵)
()×()=()(棵)
()+()+()+()+()=()(个)
()×()=()(个)
2、自主练习2
(1)吊椅上现在坐了多少人?
()+()+()+()+()+()=()(人)
()×()=()(人)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小组交流。
3、数苹果
每盘有()个苹果,有()盘,一共有()个。
()×()=()(个)
1、课件展示情景图。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解答上述问题。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善于观察但不善于归纳,总结1和0的乘法规律时有困难。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备课稿
小数除法单元备课。
(主备人:区实小邓云峰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第2章)。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二)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内容,教材在编排时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展示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首先在小数除以整数中,教材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除以整数进行探究,呈现了把千米数改写成米数,将小数除以整数转化为整数除法来计算的方法,通过与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的对比,使学生看到两种方法的联系。其次组织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在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时,被除数位数不够怎么办?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第三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都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2)计算内容紧密结合现实情景。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计算内容更是如此,因此教材注意从现实情景中引出计算内容,在计算练习中,也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比如购物、乘车、计算用水量等,让学生体会计算的现实意义,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适时引入计算器。
小数除法计算的步骤比较多,适宜使用计算器。教材把握时机,不仅在新授内容和练习中让学生适时使用计算器,而且还专门安排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培养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
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含义。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安排11课时进行教学。
(六)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我的例子提醒(注意)。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83.2÷26=78÷65=。
39.6÷48=1、小数点怎么办?
2、被除数的末尾仍然有余数怎么办?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51.3÷2.7=。
91.2÷0.57=1、小数点怎么移动?
2、商的小数点应该与移动后的还是与移动前的对齐?
商的近似数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数)。
0.3333……≈13.67373……≈。
循环小数举例子、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循环节。
※1.5÷7的商是循环小数,记作0.2142857142857……,这个循环小数的小数点后第40位上的数是()。
2、循环小数和无限小数怎么读?
3、小数的分类中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1、一般的三步应用题。
2、审题(划关键词语)。
3、画线段图帮助分析。
4、写思路或者数量关系。
小数除以整数(一)。
(主备人:区实小邓云峰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第2章第1节)。
一、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二、重点难点:正确计算小数除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三、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
四、课前准备:视频展示台。
五、教学内容:
一、复习准备。
出示224÷4,让学生明确,每次除的被除数和商是多少个百,多少个十。或多少个一。(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反馈。)。
二、导入新课:
2、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1、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2、指名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学生思考: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4、分小组讨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34.5÷15。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
七、板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一)。
22.4÷4=5.6(千米)。
答:王鹏平均每周应跑5.6千米。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备课教案版一表内乘法1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数学自如化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学习方式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5班共有48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语”;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和减法(二),角的认识,表内乘法(一),观察物体(一),表内乘法(二),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
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
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
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我班后进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学习习惯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们不能把握学习语言课程的要点,常常不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怕苦畏难,不肯去做认真理解的细致工作,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锐接受新授知识的能力丧失了,他们不差也变得差了.要转变他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应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使后进生畅所欲言、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3、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学科,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4、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难易适中,。
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从起点开始,耐心地给予辅导,让他们一点一滴逐步提高.
培养优等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备课教案版一表内乘法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交流反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
3、教师抽查。
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六九()()四十二……。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发展练习。
1、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102页的第3题。
2、交流反馈。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107页第13题然后校对。
[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实际应用。
1、独立完成107页第12题。
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2、109页地16题:设计游乐计划。
(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计划。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6—57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十十二的第1~3题。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创新思维。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红一家通过了趣味桥,来到了游乐园。
1、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
师: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呢?(如果给你一次玩的机会,你会玩什么呢?)小红想和爸爸妈妈玩一次碰碰车,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把这问题说完整。
(1)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如: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2)读题审题,知道什么?求什么?
(3)怎么列式呢?20×3=60(元)。
(4)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生:每人20元,3人就需要3个20元,所以用乘法计算。
(5)这个60是怎么得到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20×3是怎样算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写一写。
(1)合作学习。
(2)汇报:
a、用小棒摆:3个两捆是6捆,是60。
b、20+20+20=60。
c、2个十乘3是6个十,是60。
d、先算2乘3得6,再在6的后面添上一个0。
师:同学们真能行,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3)现在学会了20×3=60,你会不会算200×3呢?2000×3呢?
(4)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一个乘数是一位数,另一个乘数是整十、整百、整千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揭题。
3、小结。
师:在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要想算的快又准,那种方法呢?先想一想再跟同桌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有了这个窍门,我们算起来一定会更快。咋们来试试吧!
1、打气球。
2、套圈游戏。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生已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中,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经历了根据游乐园里的实际问题列出乘法算式,由乘法算式编写成乘法口诀,并能对乘法口诀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9页。
1-4的乘法口诀是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将对以后的乘法口诀学习产生积极地影响。教学过程中,以童话故事呈现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教学2和3的乘法口诀时,写出乘法算式,再按照乘法算式编写出乘法口诀,让学生把乘法口诀和乘法的意义联系起来,并掌握口诀的结构。在4的'乘法口诀教学时,先画一张表算一算,再对应数学问题写出几个相加,列出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利用已有的方法和经验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
能理解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
让学生在老师的帮组下,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境图,题卡,表格图。
今天是小象的生日,他和妈妈邀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来参加他的生日宴会。宴会上象妈妈为小动物们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出示宴会的场景图)。
生1:4个4个地数,4、8、12、16,有16个。
生2:4+4+4+4=16个老师:其实老师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你们想学吗?揭示课题:1—4的乘法口诀。(板书)。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活泼、自然,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
1、谈话:生日宴会结束后,小象它们来到游乐园玩,小动物们都跑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去玩了。
2、学习2的乘法口诀。
(2)想一想:2x1=□,你用那一句口诀算?
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句乘法口诀可以正确计算两道相关的乘法算式。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学的很棒,老师想考考你们!(出示题卡)1x2=□口诀:一二得()2x1=□口诀:()2x2=□口诀:二二得()。
3、学习3的乘法口诀。
(1)例题,谈话:这边小猴子们得高兴,那边小熊们也玩的不亦乐乎。看!他们在荡秋千呢!(出示场景图)提问:每个秋千上有几只小熊?是几个几?怎么列乘法算式?两个秋千呢?3个秋千呢?小组讨论,指生汇报:一个秋千上有几3小熊,是1个3,乘法算式是:1x3=3;两个秋千是2个3,乘法算式是:2x3=6;3个秋千是3个3。乘法算式是:3x3=9。提问:你用什么好的方法很快算出这三道算式的结果的?引导学生编出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老师板书乘法算式及口诀。
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机会,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编写2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写3的乘法口诀,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有效迁移。
(2)想一想:谈话: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这三句口诀是3的乘法口诀。想一想:3x1=□,3x2=□,用什么口诀算的?指生答。小朋友能用刚刚学习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老师读题,明确题目要求:看算式摆小棒;把算式填写完整;把口诀填写完整。学生独立作业,师巡视检查摆小棒和填写的情况。
安排练习及时巩固新学的知识,有利于新知识内化。练习由直观的摆小棒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成乘法口诀。使学生经历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思。
4、学习4的乘法口诀。
指出:积是十几时中间的“得”就可以去掉了。
(2)练习谈话:学习了4的乘法口诀,请小朋友们来解决这两道题。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生板演汇报。1x1=□,口诀:()让学生自己填写,并编出口诀。
1、想想做做第3题。老师以“开火车”的形式示范,生口答,然后同桌一人出卡片,一人说出得数和口诀。
2、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用线连一连,再通过交流,引导他们体会:一般情况下,用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相关的乘法试题。
1—4的乘法口诀。
小猴玩跷跷板图。
小熊荡秋千图。
小火车图表格。
1x2=2;1x2=2一二得二。
1x3=3;3x1=3一三得三。
1x4=4;4x1=4四得四。
2x2=4二二得四。
2x3=6;3x2=6二三得六。
2x4=84x2=8二四得八。
3x3=9三三得九。
3x4=124x3=12三四十二。
4x4=16四四十。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在图示、现实生活中发现重复行为和类似的情景。能用语言对重复的行为和类似的情景进行准确地描述。
2、能够用“几个几”来描述重复的行为和类似的情节。知道可以用同数连加来计算几个几的和。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表述数学问题的能力。
4、初步体验数学简洁美。
重点难点:
能够用“几个几”来描述重复的行为和类似的情景。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今天小胖他们来到了游乐场,游乐场真热闹呀!小伙伴们都在玩什么呢?
生回答。
师:选择一项活动,数一数它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汽车一辆汽车坐2人有这样的6辆。
划船一条船上坐3人有这样的6条。
转杯车一只转杯车乘4人有这样的5只。
气球每个小朋友拿5个有这样的4个小朋友。
生:我发现了,游乐项目里,参加的人数都是一份份的,每份的数量都一样。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1、师:小胖他们玩累了,来到了餐厅休息一下。看,餐厅里摆满了椅子。这些椅子是4个一叠,这里看到了一叠,是:1个4。
师:你能像老师一样说一说你看到的吗?
(点击出示椅子图片)。
(1)生:这里有2叠椅子,每一叠有4只,是:2个4。
师:嗯,说得很清楚,那你知道2个4是多少吗?
生:2个4是8,4+4=8。
(2)生:这里有3叠椅子,每叠有4只,是:3个4。
3个4就是:4+4+4=12。
(3)生:……。
师:每一叠有4把椅子,有几叠就是几个4。
并且,我们可以用4个4个连加的方法来求出一共有多少椅子。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几个几相加。(板书)。
探究二。
生:香肠有六盘,每盘有四根。
6个4=()+()+()+()+()+()=()。
2、师:你发现的真快,看来你也喜欢吃香肠是不是呀?
一转眼,小胖把香肠都吃完了。这时候,我们该怎么用算式来表示呢?
生:6个0=()+()+()+()+()+()=(。
3、师:香肠吃光了没关系,餐厅里还有很多好吃的。看,要答对问题才能吃哦。给你们商量一下。
学生看图讨论,计算。
生:3个5表示为5+5+5=15。
4个6表示为6+6+6+6=24。
师:真厉害!看得仔细而且也算对了。
我们说,当遇到几个几,可以用同数连加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师:那么这个相同的加数是指哪一个“几”呢?
生:是看后面一个数是几,就用几来加;看前面一个几,就是相加的次数。
2、练习与巩固。
师:生活中几个几的例子也很多,你们能说一些吗?
生回答。
三、小结。
每一份有几个,有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个几表示。
几个几可以用同数连加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课后习题。
四、课后作业。
练习册第5页。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1、通过观察,在图示、现实生活中发现重复行为和类似的情景。能用语言对重复的行为和类似的情景进行准确地描述。
2、能够用“几个几”来描述重复的行为和类似的情节。知道可以用同数连加来计算几个几的和。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表述数学问题的能力。
4、初步体验数学简洁美。
能够用“几个几”来描述重复的行为和类似的情景。
教学课件。
一、新授引入。
师:今天小胖他们来到了游乐场,游乐场真热闹呀!小伙伴们都在玩什么呢?
生回答。
师:选择一项活动,数一数它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汽车一辆汽车坐2人有这样的6辆。
划船一条船上坐3人有这样的6条。
转杯车一只转杯车乘4人有这样的5只。
气球每个小朋友拿5个有这样的4个小朋友。
生:我发现了,游乐项目里,参加的人数都是一份份的,每份的数量都一样。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1、师:小胖他们玩累了,来到了餐厅休息一下。看,餐厅里摆满了椅子。这些椅子是4个一叠,这里看到了一叠,是:1个4。
师:你能像老师一样说一说你看到的'吗?
(点击出示椅子图片)。
(1)生:这里有2叠椅子,每一叠有4只,是:2个4。
师:嗯,说得很清楚,那你知道2个4是多少吗?
生:2个4是8,4+4=8。
(2)生:这里有3叠椅子,每叠有4只,是:3个4。
3个4就是:4+4+4=12。
(3)生:……。
师:每一叠有4把椅子,有几叠就是几个4。
并且,我们可以用4个4个连加的方法来求出一共有多少椅子。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几个几相加。(板书)。
探究二。
生:香肠有六盘,每盘有四根。
6个4=()+()+()+()+()+()=()。
2、师:你发现的真快,看来你也喜欢吃香肠是不是呀?
一转眼,小胖把香肠都吃完了。这时候,我们该怎么用算式来表示呢?
生:6个0=()+()+()+()+()+()=(。
3、师:香肠吃光了没关系,餐厅里还有很多好吃的。看,要答对问题才能吃哦。给你们商量一下。
学生看图讨论,计算。
生:3个5表示为5+5+5=15。
4个6表示为6+6+6+6=24。
师:真厉害!看得仔细而且也算对了。
我们说,当遇到几个几,可以用同数连加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师:那么这个相同的加数是指哪一个“几”呢?
生:是看后面一个数是几,就用几来加;看前面一个几,就是相加的次数。
2、练习与巩固。
师:生活中几个几的例子也很多,你们能说一些吗?
生回答。
三、小结。
每一份有几个,有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个几表示。
几个几可以用同数连加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课后习题。
四、课后作业。
练习册第5页。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字
(二)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
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第二组。
7+83+3。
6+4+35+5+5。
7+2+6+14+4+4+4。
1+3+4+5+22+2+2+2+2。
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
.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
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学生说出5个2.。
(二)学习新课。
1.启发性谈话。
2.出示例1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
(1)教师是怎样摆的?
(教师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摆了几个2,(3个2)教师板书:3个2.。
(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用加法算:2+2+2=6。
(3)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2连加.。
教师叙述: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乘法初步认识)。
介绍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
因此算式是23=6读作2乘以3等于6.。
3.由学生摆正方形。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拿出3个正方形,摆成一竖行,这是1个3;第二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三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四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4个3)。
教师启发提问:
(1)求4个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3+3+3+3=12)。
(2)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34=12)。
(3)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4.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要求:
(1)每堆摆4个圆片,摆5堆,这是几个几?
归纳小结:
(1)上面这几道题用加法算的时候,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法算?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3+332;5+5+553;4+4+4+444;2+2+2+2+225。
2.游戏。
(1)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游戏.老师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题用线连起来).。
7+7+76+6+6。
6315。
1+1+1+1+19+9+9+9+9。
957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乘法初步认识(参考教案二。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字
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从以往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往往忽视在列竖式计算前进行估算,因此,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更要加强对学生估算技巧的指导,提倡“算法多样化”。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把估算放在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又便于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教材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在前面学生已基本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和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在三年级中,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能熟练掌握,小部分学生口算速度比较慢,个别学生口诀还不太熟练,需个别辅导。问题的是估算,在做计算题目的时候,很多学生往往很少进行估算,部分学生觉得列竖式计算还进行估算很烦,没有样成估算的习惯,我想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让学生在进行计算前先进行估算,让他们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很多题目学生口算就算出来了,学生根本不需要估算,后面一些例题中,很多题目也无需估算,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人为地要求让学生估算,然后笔算,久而久之,学生似乎对估算有一种腻烦心理。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关注的。所以教师应创设一些需要估计的生活情景让他们有所感受,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经过长期的体验,才能培养起他们的估计意识。
根据教材特点我准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过渡语:如何把教材的内容以生动活泼、清楚明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是重中之重。这涉及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数一数等活动感知乘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乘法的意义。
2、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3、能根据具体情景列出简单的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重难点、关键:
1、重点: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
2、难点:通过直观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
3、关键: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时划分。
共5课时。
1、数一数。课本第二页至第三页的内容一课时。
2、儿童乐园。课本第四页至第五页的内容一课时。
3、有几块积木。课本第六页至第七页的内容一课时。
4、动物聚会。课本第八页至第九页的内容一课时。
5、整理和复习。复习本单元学过的有关乘法初步认识的知识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密切相关,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同数求和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起。
3、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看图列式计算。
2、数数。
(1)2个2个地数,数到20。
(2)3个3个地数,数到18。
(3)5个5个地数,数到25。
(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熊猫玩具图”。
(2)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汇报,随汇报电脑控制熊猫玩具闪动。
老师听汇报板书算式。
2、电脑出示“圆片图”。
(1)请学生独立填空。
横着看,每排()个,有()排。
竖着看,每列()个,有()列。
(2)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圆片,该怎样列式计算,写在纸上。
(3)汇报。老师听汇报板书:
6+6+6+6=24(个)4+4+4+4+4+4=24(个)。
老师看算式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横着看,每排6个,有6排,就是4个6相加。竖着看,每列有4个,有6列,就是6个4相加)。
3、数方格。
出示方格图。
(1)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格,该怎样数,怎样列式,为什么?各小组交流方法。
(2)派代表汇报。
4、数苹果。
听学生汇报板书:3+3+3+3+3=15(个)。
看算式问:为什么3+3+3+3+3呢?(因为1盘3个,有5盘,所以这样列式)随着学生回答,苹果闪动。
小学乘法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出7的乘法口诀,并掌握和熟练运用。
2、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7的乘法口诀卡片、转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直接写得数。
26=44=3365=11=64=54=46=44=51=22=14=。
2、准备题。
每次加7,把得数说出来.
(1)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练习。
(2)集体评析。
提问:1个7是多少?2个7是多少呢?21是怎样得到的呢?几个7相加得28?
3、揭示课题:
师:1到6的乘法口诀大家学得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相信同学们能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并能用这些口诀进行计算。
板书:7的乘法口诀。
二、新课。
1、猜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七()。
师:七的前面是哪些数?七的后面是什么?
2、生试编。
3、汇报。
学生口述。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准备题检查编的口诀是否正确,并理解口诀意义。
学生齐读七的乘法口诀。
5、交流。
6、记忆。
按顺序齐背口诀。
教师指着准备题中的得数,学生说出口决。
学生阅读课本,填写例题中的算式与口诀。
7、应用.完成想一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
2、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小结。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例题,第70~7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二、教学目标:
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的积。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动物王国的天气可好啦!我们一起去瞧一瞧。你们看:太阳暖暖地照着,白云在天空自由地飘呀飘,绿油油的草地像地毯一样,许多小动物都来到了草地上。谁来告诉大家,草地上来了哪些小动物?(出示课件,老师有感情地讲述)。
二、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1.观察例1,初步感知“几个几”
(1)师:看着这些可爱的小兔子,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求兔子一共有多少只用什么方法计算?谁会列算式呢?(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2=6)。
那么小鸡一共有多少只你能列出算式吗?(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3+3=12)。
(2)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加数都相同)。
在2+2+2=6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呢?
在3+3+3+3=12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呢?
2.操作感受“几个几”
(1)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现在请大家来摆一摆,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摆得又对又快。拿出雪花片。
第一排摆5个,第二排摆5个,第三排也摆5个。
(2)多媒体出事例题图,师生校对。你能列算式求出一共有多少个雪花片吗?小组合作,看有几种列法。
(3)全班交流,强调3个5和5个3相加的结果一样。
3.小组讨论,归纳发现共同特征——“几个几相加”
(1)比较这四道算式,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在小组里说一说。
(2)分别提问每道算式是几个几相加。
三、认识乘法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小朋友们学得真好!现在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下学校的电脑房。(出示课件)瞧!我们电脑房里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讨论。
2.汇报。一共有8台电脑就是几个几相加?
3.像这样求4个2相加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乘法。
4.4个2相加可以表示成42或24。
在这里42或24都表示几个2相加?
2和4是从哪里来的?4个2相加得几?板书:=8。
5.指名读乘法算式,全班读。
6.介绍乘号、乘数和积等名称。
7.同桌说一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8.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5+5+52+2+2+26+6+6+63+3+4。
四、在抽象概括中认识乘法的意义。
1.“试一试”
有一些小朋友和大家一样学得很认真,下课了,他们开开心心地在操场上跳绳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看看他们有几组?每组几个人?
(2)求一共有多少人是几个几相加?(4个5相加)。
(3)你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乘法算式吗?自己列一列。集体订正。
(4)观察比较:求4个5相加的和,哪种方法比较简单?(乘法)。
四、在实际应用中,巩固乘法的意义。
大家都学得不错,现在这儿还有两道题考考大家。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任选一题做。
(2)校对订正。
3.开放性问题。
请小朋友拿出12个雪花片,每堆分一样多,可以分成几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在说出乘法算式。
小组合作分,尽量分得不一样。
集体交流。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学会了什么新知识呢?
小学数学《口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有关“积的变化规律”。
1、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让学生感悟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为后面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埋下伏笔。
3、在估算过程中,学会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4、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通过习题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图、口算卡片、小黑板。
一、基础练习。
(1)教科书47页的第4题。
1、教师以口算卡的形式出示算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正确应用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运算的正确性和速度。
2、练习时人人参与,独立口算。
3、个别答和小组开火车相结合,然后在教科书上填写结果。
(2)教科书48页的第5题。
1、小黑板出示算题。
2、口算得数,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请认真观察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讨论。)。
结合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教师可利用板书进行简要的`说明。)。
二、估算练习。
教科书48页的第6题。
1、小黑板呈现题目,学生读题。
2、学生独立思考,口算结果。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三、创新思维练习。
教科书48页的第7题。
1、板书题目。
2、读题,理解题意。“买3棵送1棵”是什么意思?(付3棵的钱,得到4棵小树)。
3、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独立思考,交流讨论。
4、反馈讨论结果,教师进行小结。引导学生认真体会,鼓励创新思维。
5、课堂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人教版(汇总15篇)
本文2024-02-15 04:56:05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30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