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服务社会实践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0-24 18:01:41浏览:1201

文化艺术服务社会实践

文化艺术服务社会实践篇1

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是国家发展的要求,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此教育背景下,由王英教授和陈新亮副研究员研究的学术成果《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于2013年11月在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和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究》的课题阶段研究成果为基础,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提出既要培养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又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有机结合”(简称“双服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成果、新尝试、新探索。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在德育上是开拓精神、敢闯精神、求是精神、负责精神、追求精神和个性心理素质,好奇心、兴趣、爱好、创新情感、创新需要、创新动机、创新意志等构成了个性心理素质,体现在智育上是科学的知识结构、科学的智力结构、科学的能力结构,是知识、思维、能力的有机融合,即自学能力、逻辑思维力、形象思维力、创造思维力与思想力、道德力、个性心力、实践力的有机融合,体现在体育上是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体现在美育上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科学美与艺术美的统一、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心灵美与行为美的统一。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的竞争成为各国的发展战略,而创造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这就要求各类高等学校为个性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制,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精深广博的高度综合的知识结构,是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基础,是与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等必然相伴的构成要素。”

王英教授等所著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一书,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有机统一;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有机结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了“服务学生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新模式,通过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优势,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校园科技体育文化艺术节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大学生学术作品、创业计划“挑战杯”竞赛、高雅艺术进校园、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以推行《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拓展计划认证手册》为依托,以“完善组织、健全机构,优化内容、细化指标,明确责任、规范程序,数字认证、动态管理”等四个方面为推进方略,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会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它六大类项目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增强服务社会本领。

该著作有许多有价值的创新点,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 (作者单位系人民出版社)

文化艺术服务社会实践篇2

阿坝师专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核心聚居区,境内藏羌文化底蕴深厚,遗存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遵循教育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形成了“传承、创新、特色、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构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创新的有力支撑平台,培育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之沃土,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抗震救灾、异地复课及灾后重建的艰苦卓绝的办学条件下,阿坝师专始终紧密结合地处民族地区的实际,利用师生来源多样、民族广泛的优势,扎根藏羌民族文化艺术研究,紧紧围绕以创新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心,以构建民族大团结、大和谐为基本点,以传承创新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主线,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开展独具阿师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铸就了既富有时代气息,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气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上级的高度肯定。2010年度学校获得省教育厅、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三等奖。

创建校园文化建设支撑平台

震后灾后重建,学校从选址、规划设计到建筑施工,均考虑到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学校灾后重建的育人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现已拥有了省内领先的教学实训场所———水墨桃源大剧院,建有音乐厅2个及配套的公用舞厅、练功房数个,建有锅庄广场,配备一流的音响灯光设备。学校与汶川等县开展县校合作,积极参与“四川国际旅游文化节”、“中国乡村旅游节”等大型活动,充分利用水磨镇及周边城镇的旅游资源及配套娱乐设施,为民族文化艺术深入研究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开展搭建了良好的硬件平台。为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的文化研究底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夯实校园文化建设的软实力。学校搭建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大平台。一是学校依托藏羌民族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以及自身雄厚的民族文化研究实力,产学研有机结合,坚持传播、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不断增强校园文化的文化底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组建九寨神韵艺术团、熊猫合唱团、健美操队、啦啦操队、旅游工艺品设计团队等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传承创新活动,为师生施展才能条件,提供平台;三是邀请校内、校外专家传经送宝,切磋交流,为师生的教与学搭建了足够的展示、提升平台;四是学校民研所和四个科研团队主动与有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共建学术研究机构,联合举办高层次学术研讨会,打造学术交流的高层平台,加强与各学术研究团体的战略合作,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地域性、民族性、唯一性的特色科研成果和有较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为此,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为学校授牌———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发展中心。

着力推出特色精品成果

学校始终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将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建设相结合,推出了大型藏族音乐剧“格萨尔王”和大型羌族情景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等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其中,“云朵•萨朗姐”是学校倾力打造的一道民族文化艺术大餐,已于2012年6月在水墨桃园大剧院公演,目前已对外演出数十场。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行内专家的高度评价。该节目以羌族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瓦尔俄足”,即羌族民间“妇女节”为创作背景,以羌族的母亲文化即萨朗文化为主线,赋以诗画乐舞的演绎形式,再现古羌文化之神韵。“云朵•萨朗姐”等文化艺术精品的推出,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以及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但提高了学生评判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确立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使师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引者。

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学校开展了民族歌舞大赛、民族原生态歌舞展示、民族服装秀、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舞蹈大赛、健美操大赛、演讲比赛、技能大比拼等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这些活动是校园文化成果的集中展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的最高级别展示。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民族大团结、大和谐的集中体现。学校为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融合、交流和谐发展,把民族艺术文化如:国画、民族歌舞、藏族祥巴(版画)、羌族萨朗(歌舞)、羌绣、藏族唐卡等作为学生创作和展示的题材,形成了“人人创作、人人展示,天天展示、周周更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各民族师生间的交流、融合,使得广大学生了解了各民族的民族文化特性,消除认识的偏差,促进了多元民族文化在校内的共生共存、繁荣发展,构筑了和谐、团结的校园。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寓教于乐,产生了自豪感,提高了审美情趣和能力,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牛津、剑桥的学生说:“他们在学校不是被教出来的,而是被熏陶出来的。”这个“熏”字体现的就是文化的力量,这种力量使深入其中的学生们深刻受到大学精神的熏陶和洗礼,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育人效果,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了对其理想人格的塑造。笔者认为,一个学生在学校花费许多时间学到知识不可能全部运用或者渐渐被遗忘,而真正有效和持续的运用于一个人的,正是在学校体验到的那些“艺术和习惯”,这些“艺术和习惯”正是校园文化。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上下工夫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把文化与艺术、文化与美学深度结合,鼓励和倡导各民族师生在人文、风俗、礼仪、思想中进行交流、学习、提升和传承,使全校师生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及相互之间的交流,传承创新了优秀民族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涌现出艺术精品,在各种比赛中获得荣誉。十一五以来,学校学生已在国际比赛中获得1项金奖和1项第2名,在部级比赛中获奖101项(其中14项一等奖),在省级比赛中获奖296项(其中59项一等奖)。学校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成功申报了6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其中《羌族释比经典》荣获国家政府奖提名奖图书奖。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文章有味、大学亦有味。味各不同,皆从历史沿袭风气所造成,浸润熏陶其中者,逐染其中气味。”#p#分页标题#e#

拓宽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坚持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生锻炼的舞台,老师创作的平台,学校展示的窗口”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展示技能,为学生的素质提升拓展提供了舞台。如大型羌族情景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的创作过程中,舞美、灯光、音乐均是由音乐舞蹈系师生设计,台词、编剧由民研所和中文系师生编写,演员由各系的学生组成。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了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在民族文化和才艺方面更有一技之长,为服务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始终坚持将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服务社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归宿。校园文化精品走出校门,到旅游景区、到革命老区、到羌山藏寨、到田间地头;到沿海城市,甚至多次到北京巡回演出。既扎根民族地区、立足校园,又不断向社会送去精神文化食粮。学校充分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服务社会相结合,走出校门,使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服务社会,惠及人民群众。如,实习的学生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将藏羌民族文化带到实习学校,丰富了课余文娱活动,深受师生欢迎。毕业后的阿师学子将在学校习得的藏羌锅庄、民族舞蹈、等传统文化等带到工作单位,带到家乡,带到祖国大江南北,成为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使者,丰富了当地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文化发展繁荣,成为了民族大团结、大和谐的桥梁和纽带,发挥了文化示范和引导作用。

积极开展走出去工程,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十一五以来,学校已经与美国北密歇根大学、鲍尔州立大学、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等数所美国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已经在国外开展了近10次文化艺术展览和演出,已经在校内开展了10余次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将学校传承创新的文化艺术精品,如藏族祥巴(版画)、羌族纳啵艺术品、羌族萨朗(歌舞)、羌绣、藏族唐卡等带出国门,展示给世界。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结语

文化艺术服务社会实践篇3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文化活动体系;活动文化;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241-0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一精辟论述给我们的启迪是:大学即文化,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氛围,就是通过营造高品位的文化素质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氛围中接受熏陶和感染,学会思考、感悟和体验,进而健全素质,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实现“做事”与“做人”的和谐统一。通过对H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总结、思考和凝练,我们得到启示: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建设活动文化,营造以“文”化“人”的素质教育环境,不失为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效的实践路径选择。

一、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营造以“文”化“人”的素质教育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氛围,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直接环境,是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一种内在动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不仅是现代大学增强办学实力、激发学校活力、彰显文明魅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格健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客观需求。

遵循这一教育理念,H职业技术学院在育人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做事”与“做人”相统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素质拓展为总揽,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着力打造富有特色与活力的高品位校园活动文化,努力为学生文化素质提升,建构平台,提供舞台,营造出以“文”化“人”的素质教育文化育人氛围。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校级活动届次化、院系活动项目化、日常活动社团化、重点活动精品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格局,并打造和培育了社会实践、非常对话、科技创新、志愿服务、文化讲堂等一批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和工作品牌。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社会实践、人文艺术、学术科技、心康娱乐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发挥了教育、导向和激励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心理人格、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塑造与养成,在学生中产生了积极、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二、构建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建设活动文化

(一)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培养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教育活动,既采取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方式,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紧密结合,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课堂、于活动。如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组织开展的“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组织观看《感动中国》等教育片,开展以“学感恩、知荣辱”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展“用心灵呼唤诚信”演讲及征文比赛;结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和图片展等活动,为青年学子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了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二)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责任奉献意识

1.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学校每年寒暑假期坚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开展“进社区”、“辅助执法”、“边远山区支教服务”等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在服务社区、辅助执法、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等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社会、企业、民情的了解,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公民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以及成才意识,对大学生受锻炼、长才干,强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运会”、“家博会”、“美食节”等志愿服务工作,每年有近5000人次志愿者活跃在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以及重要的展(会)场。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一个品牌,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为大学生搭建了广阔的社会实践舞台,而且也为他们用实际行动实现“服务社会,传播文明,提升自我”_辟了有效的途径。

(三)以人文艺术活动为载体,培养文化艺术素养

1.文化艺术活动,育才展艺。艺术是以人类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不仅能满足人的多方面的审美需要,而且在人们的精神领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每年一届“艺术节”的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戏剧小品团体大赛、“展现音乐魅力,激扬青春旋律”之民谣吉他大赛等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展现艺术才华、提高人文艺术素养,提供了舞台。

2.文化讲堂活动,崇文尚德。为营造校园浓厚的人文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塑造,引导学生崇文尚德,学校推出“文化素质大讲堂”系列专题讲座。几年来,共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人文、风俗、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讲座50多场,参加学生已达30000人次,在全校形成了一股“向名师学习,尚文化品位”的热潮。“文化素质大讲堂”已经成为学校能够实现雅俗共享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对塑造学生的思想和品格,影响深刻。

3.高雅艺术活动,提升品位。丰富多彩的高雅文化艺术活动能对受教育者起着情感感染、综合强化、舆论导向和人格塑造的作用。学校高度重视并大力度、高投入地抓好抓实高雅文化艺术进校园工作。高雅艺术的熏陶,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了人文艺术修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

(四)以学术科技活动为载体,打造科技创新品质

1.科技文化活动,培养技能。科技文化活动建设,以每年一届的“科技节”这一闪耀着科技精神与人文思想光芒的活动为主线,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项专业技能大赛等,带动校园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蓬勃开展,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养成,从而形成浓厚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氛围。在创新文化熏陶下,学生的创新品质得到培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各项科技竞赛捷报频传。截至目前,仅学生获得的国家专利就达40余项,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大赛金、银、铜奖50余项。

2.非常对话活动,助推创业。学校与区域青年企I家协会携手合作,请成功的青年企业家与青年学子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和探讨,通过互动与对话,切身感受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和企业家的精神魅力,从而促进同学们更加了解社会,认识自己。青年企业家与学子面对面对话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育的延伸,有利于同学们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并以此确立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走向社会、走向成功做好准备,为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以心康娱乐活动为载体,培育健康和谐身心

1.社团活动怡心益智。学生社团活动作为一个重要载体,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学术科技、文化娱乐、体育竞技、文学创作以及公益服务等学生社团活动精彩纷呈。每月举办“创业一条街活动”,各学生社团通过竞标的方式,和公司合作,开展买卖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拓宽求知领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巩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展现音乐魅力,激扬青春旋律”、“民谣之夜吉他大赛”、“财经论坛”等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大学生培养兴趣,拓展素质,发展成长的有效平台。

2.健康教育明亮心田。涵盖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和心理问题研究的心理健康教育“七项心育工程”为青年学生明亮心田,撑起一片晴朗的成长天空。心理学必修课的开设和大学生心理协会开展的系列活动,推进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在学生中形成了正确面对并主动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氛围。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图片展、“5.25我爱我”万人签名、“心心相连”N人N1足球大比拼等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三、创新工作实践,寓“三个渗透”于文化素质教育

(一)课堂学习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1.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紧扣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特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不断深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2.课程建设突出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作用。课程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包括必修、限选、任选三个模块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如《哲学基础》课的教育教学,旨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支持,使学生不仅在知识和技能上成人,更在精神和心灵上成人。一方面,引导他们去探究超越现实功利的人生意义,树立理想,坚定信仰,净化心灵,形成求真、向善、爱美的健康人格和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见识,避免在喧嚣的俗世中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并使之能够知人论世,德技双馨。

3.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为促进专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学校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专业教育的精神陶冶功能,同时把人文艺术融和在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学校重视专业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联动机制建设,在各院系组织的学生专业实训实习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确立了以专业实习带队老师为主,院(系)党总支部书记、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机制,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列入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中,在组织实施专业实习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程参与。

(二)生活体验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生活体验是指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接受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体验人生价值,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建立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思想。

1.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健全实践教学协作机制。学校以“明确目标、工学结合、强化技能、注重素质”为指导思想,积极推进高技能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积极拓建校外实训基地,注重实训基地的“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一个科学、技术、人文相融合的实验实训环境。教务部门组织的“工学结合”专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学工部门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与暑期活动做到组织实施一体化,形成协作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三全”育人的功能。

2.丰富生活体验,提升人格素养。(1)培育良好的习惯,提升道德素养。学生通过排队候车、文明就餐、尊老爱幼等生活体验,秉承优良的道德传统,培育良好的习惯。(2)明确历史使命,强化责任意识。通过系列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促进学生对民情、对企业、对社会的了解,培养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公民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以及成才意识,使大学生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应有的责任担当。(3)端正就业态度,培养创业精神。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为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搭设良好的平台,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专业和职业的理解,体验了工作的艰辛,了解了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端正了就业态度,培养了创业精神。

(三)环境熏陶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W校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的构建,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高品位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既能胜任具体工作,又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可持续发展型人才,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以景观文化建设浸润学生心灵为例,学校以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显人文美,追求精神美为建设校园景观文化的理念,体现出整个校园建设现代、纯净、优雅、舒适的特色。校园景观文化以优美高雅、寓意丰富的景观环境,“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每一位学子,目的是为了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求真向善,滋养人才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骆正林:教育景观的构建与教育舆论的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14,(8):8-16.

[2]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163-186.

[3]韩冬梅.浅谈个性化教育的基本理念[J].当代教育论坛,2008,(08):38-39.

[4]龚克.素质教育知与行[J].中国高教研究,2015,(5):8-13.

[5]佘双好.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院校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6):34-39.

Abstract:The to Marx's theory about the human and the environment as a guide,from university is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with H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ampus culture activities begin,summarizing and refining a by creating a platform for campus culture activities,efforts to build a campus cultural activity system,innovate educational methods,broadening the ways of education,create a cultural environment for quality education,efforts to promote the concept of students'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文化艺术服务社会实践篇4

建立“一系一品一人一艺”文化艺术“三全”育人理念

提出“一系一品一人一艺”文化艺术育人的顶层设计理念,目的是转化优势资源,打造强势品牌,培养双艺人才,活跃校园文化。通过践行理实一体,工学结合,德艺双修的高职育人理念达到系系有品牌,人人有才艺,以艺促学,以艺育德的目标。“一系一品”指每个院系都打造自己的“文化艺术品牌”,“一人一艺”指每个学生以个人兴趣、爱好、潜质为基础,进行“美育”审美与文化艺术训练,从而掌握一项“才艺”,即一项非职业性文化艺术才能。文化艺术进头脑实现全员育人通过专题研讨、技能培训、宣传强化,统一和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明晰“一系一品一人一艺”在教学改革工作中的地位与关键作用,明确每位教职工在落实“一系一品一人一艺”综合育人工程中的职责。并以建设一支专业教学能力强、技能指导能力强、创新创造能力强的“三强”师资队伍为目标,组建专业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团队、文化艺术演出策划导演团队、“一操两队”教练团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达到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目的。文化艺术进课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基于文化艺术育人视域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开发,重构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专业合格标准。系统开发四个板块课程,对学生开展1-4学期集中学习,并将品德修养与艺术实践列入5-6学期的学生实训、实习评价体系,使文化艺术育人全程融汇贯通。文化艺术进校园实现全境育人建设“三馆、五基地”。通过校园文化展示体验馆、文体活动展演馆、艺术作品展览馆和民族民间舞基地、剪纸大师工作室、中小学实践基地、社科普及基地、学生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构筑多元学习环境。培育“六室文化”。在教室、寝室、餐厅、实训室、体育场馆、图书阅览室等公共场所创建各具特点的文化艺术环境,形成“如居芝兰之室”的内隐式、浸润式环境育人体系。同时,将艺术专业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相结合、将传统艺术进校园与民族文化出校园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社团与创新创业大赛相结合,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承人与受益人。

构建“一课、两翼、四平台”文化艺术育人体系

“一课”是以公共文化艺术体育课程作为文化艺术教育的主渠道面向全院一二年级开设四个学期文化艺术选修课程,进行文化艺术基础培养。各年级学生应打破专业界限,每个学期根据个人兴趣和潜质基础选择文化类、艺术类、体育类课程。学院根据选课情况进行重新编班,安排时间地点和任课教师上课,并在每学期期末对学生的课程进行考核,通过两年的课程培养,使每一名学生所选择的文化技艺能够得到提升。“两翼”是以校内外文化艺术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支撑来拓展课堂教学成果每学期举办庆祝晚会、文艺社团展演、教学成果汇演、文化艺术和体育节、传统艺术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并选拔优秀学生、选取优秀作品参加校外各级各类比赛活动。指导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指导,提高节目质量和竞技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技能水平。将文化艺术教育融入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中,组织文化艺术课成绩优异的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区、服务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艺术实践水平、同时也展示了高校服务社会的积极形象和当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四平台”是将社团、艺术团、文化艺术体育节、“一操两队”作为文化艺术教育第二课堂载体平台一是组建学生社团,提升艺术技能;平台二是成立大学生艺术团,打造艺术精品。挑选文化艺术精英进入大学生艺术团,承担学院的文化艺术活动,参加各级各类文化艺术比赛和展演,对外进行文化艺术交流,为各系和各学院的文化艺术活动树立样板;平台三是举办体育文化节和文化艺术节,践行以艺育德;平台四是创建“一操两队”,丰富艺术实践形式,“一操”是指各院系创编一套适合本系学生特点、全系学生参与的健身操,并能在每届学生中形成传承和创新。“两队”是指组建至少一支体育队和至少一支艺术队,通过参加各类文体比赛,培养优秀文化艺术体育人才,赋能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四个平台相辅相成,有助于文化艺术教育课上教学与课后拓展相结合,技能练习与理论引领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社会服务相结合,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多渠道、多载体地实施文化艺术教育。构建“三阶、两级”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三阶培养、渐进成才按照循序渐进、逐年提升的原则,进行人文艺术三阶培养:第一年达到才艺入门。通过文化艺术基础教育,使零基础的学生了解文化艺术活动的基本知识、艺术特点、文化价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第二年达到兴趣养成。通过“一课两翼四平台”,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艺术学科的技巧,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才艺,养成自学习惯,并培养为终身兴趣;第三年达到品行熏陶。将职场礼仪、职场文化、人文修养、艺术实践作为社会实践、教学实践、顶岗实习的评价指标,使学生逐步成长为心理健康、专业过硬、品行端正的职场人。两级打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长基础和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普及”和“拔高”的两级文化艺术教育。通过全院性学生集体演出和比赛,以及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对全体学生开展文化艺术知识的普及教育;另一方面,通过院系两级文化艺术社团、大学生艺术团、艺术、体育队的规范建设、系统活动、精心指导,培育出高素质拔尖艺体人才。

建立文化艺术教育“博约”课程体系、开发多元教育途径

建成文化艺术教育“博约”课程体系。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深入开展,学院在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中明确形成了系统的“博约”课程体系。“博约”课程围绕人文素质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庭教育、艺术与特色体育教育,开发“人文”“家庭”“艺术”“运动”四大系列特色品牌课程包。每门课程根据课程特点有讲座、线上课程、线下教学三种存在形式,满足不同学者的需求。线上课程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爱课程、学院课程平台等线上教学平台,面向校内外学习者免费开放。“博约”课程的建设符合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文化艺术的教学实际,课程030CULTURE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内容兼具知识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欣赏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立院系两级社团,固定活动时间、活动场地、选派指导教师、上报活动日志,以此充分发挥学生提升艺术技能的自觉主动性。通过艺术化、规范化、规模化的社团活动,使学生从“零才艺”到“有才艺”再到“精才艺”,从“学一点”到“会一点”再到“创新点”。以艺术节、各类晚会、教学展演、体育比赛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如体育文化节包括校运会、七人制足球联赛、篮球联赛、排球联赛、兵乓球赛、队列会操比赛、一系一操展示等活动形式,既可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全面发展,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成就感、集体荣誉感以及竞争意识、责任意识等。校园文化艺术节包括艺术表演节目、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艺术作品、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院系社团活动成果汇报五大类活动项目,既营造高雅艺术氛围,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又能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还可举办系列讲座、研讨会等文化活动,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民乐进校园”“管乐进校园”等文艺普及活动。凭借“一系一操两队”建设,各院系创编适合本系特点的幼儿操、太极操、健美操、礼仪操等健身操,成立合唱团、乐团、舞蹈队、篮球队、排球队等艺术、体育团队,参加各级大学生艺术展演、文体比赛,实现技能提升。

完善学生、教师双规评价机制

在学生层面,建立文化艺术教育课程的“三加一免”多元评价机制,保障学生学习确有成效。文化艺术课成绩由“课程学习+社团活动+成果展示”三部分成绩综合构成,即课程学习成绩(70%):包括平时课堂学习态度与行为表现,闭卷考试或公开考试成绩;社团活动成绩(10%):由学生每学期参加社团的次数和表现构成;成果展示成绩(20%):学生参加由院、系举办的各类文艺比赛、社团成果展示活动等成绩;学生代表学院参加各级各类文化艺术赛事和活动并取得荣誉的学生,参赛学期免考且成绩评为优秀。将文化艺术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文化艺术学习贯穿学业始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文化艺术选修课成绩与专业课成绩一样要作为学生毕业条件,将社团活动、文艺活动、文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作为德育量化项,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作为评奖、助学金、三好学生的必要条件,从而能够解决在教学中学生不愿学、学不好的问题。在教师层面,建立考评与激励相结合的促进机制,保障教师愿教、善教。通过学生评教、教研室评价、教学委员会评议的方式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将社团活动指导、文化艺术体育比赛指导作为学院职称评审加分条件;将组织、参加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取得文化艺术科研成果作为奖励绩效工资发放的加分指标。

创建“五方联动”质量管理保障机制

为有效落实文化艺术教育的各项工作,组建专门机构或团队负责文化艺术教育体系的规划、建设与监督;各教学院系将文化艺术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负责具体组织与落实;教务处负责保障文化艺术课程的教学正常运行;学生处和团委负责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和社团的日常检查与数据收集;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教学督查和成果展示评比。通过“五方联动”机制,建立院、系、学生三级管理团队,文化艺术体育专业专兼职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文化中心、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督导委协作的监控团队,保障文化艺术教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综上,“一系一品一人一艺”文化艺术育人体系的建立是以“立德树人”的高职办学宗旨为落脚点,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有助于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有助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手段,有助于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有助于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使学院在特色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形成办学特色,打出学院文化名片;通过这一文化艺术育人体系的建立,使在校学生因掌握一定的才艺而更加自信、阳光,学习专业更加积极主动,综合素养得以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江阳.高职院校“1223”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5):1-3.

[2]夏英.高职院校文化艺术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究[J].山西青年,2018(21):51.

[3]徐园媛.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创新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期刊,2013(14):177-179.

[4]姚洪运.高职院校“三融三进三课堂”文化育人模式探索——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3):50-52.

[5]申佳.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大众文艺,2019(14):202-203.

文化艺术服务社会实践篇5

文章在对社区艺术教育的需求与供给,以及其现状与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艺术教育介入社区教育的路径:建立健全社区与高职艺术教育工作机制;整合资源,构建校社一体的社区艺术教育体系;建立适应社区各类艺术教育需求的经费保障机制;创新社区艺术教育合作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艺术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服务于社区教育的高职艺术教育质量。

关键词:

高职;艺术教育;社区教育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中各类人群共同生活聚集的社区建设也日臻完善。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学习型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社区群众对文化艺术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艺术教育由于其应用性显著等特点,较为契合社区群众的艺术需求。为此,笔者试图结合社区艺术教育需求与高职艺术教育供给,探索出高职艺术教育介入社区教育的路径。

一、社区艺术教育的需求分析

城市社区是指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由一定规模、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职业人群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接受社区教育的人群,可以按照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来分类,他们对社区教育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两个群体是社区艺术教育需求的主体,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的文化课教育,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非普及性定位,对未成年人的个性艺术发展较少顾及,因而课后在社区教育平台,未成年人对艺术教育的需求较为旺盛。对于在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由于不再受工作时间限制,从距离远近考虑,更乐于接受家门口社区层面的教育培训,通过在温馨的家庭式氛围里学习一些文娱技能,既能充实闲暇时间,也能怡情、怡性、怡心,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慰藉。对于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的人群,社区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也有所不同。从事管理工作等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对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复杂艺术形式的需求较多,而其他人群则对简便易学且普及性强的艺术技能需求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群,对艺术教育的期望则体现在艺术门类的系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上。

二、高职艺术教育的供给分析

艺术教育是高职公共通识教育。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基础的艺术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初具审美能力,使其成为具备较高艺术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难看出,培养高职学生艺术素养的教学目标定位,与社区艺术教育的初衷在诸多方面具有共识。比如,高职院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修养,而不是以此为谋生手段。因而学生选择的艺术门类是根据个人情趣自愿选修的,不受传统考核评价的束缚,随性而为。这和社区那些接受艺术教育的人群的初衷不谋而合,这是高职艺术教育能够服务于社区教育的介入基础。同时,高职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主要是教授学生艺术通识和基本的艺术技能,凸显其应用性和文娱性,这恰恰能够满足社区人群接受艺术教育的实用性需求,这是高职艺术教育能够服务于社区教育的介入内容载体。目前,高职院校除了面向学生办学,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职教艺术资源,加大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力度,既能统筹整合艺术教育资源,也能为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与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这是高职艺术教育能够服务于社区教育的介入物质保障。

三、社区艺术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社区教育是指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近年来,社区着重在维稳、安全、医疗等方面开展了相关教育活动,对社区的安全稳定、日常生活秩序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这仅仅是社区基础层面的教育,未能及时跟进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而恰恰是在群众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加强引导群众参加适宜的艺术教育活动,无论是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还是营造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氛围,其效果都不容小觑。

(二)社区艺术教育的工作体制欠缺

爱好艺术的群众大多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选择社区的某个区域开展自娱自乐的活动,这种情况显然属于“五无”状态,即无组织者、无固定场所、无必要经费、无授课教师、无稳定的时间安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闲散自得,但按照社区建设的规范化标准要求,难免显得有些凌乱且无政府主义。究其原因,主要是社区管理机构对此类教育活动缺少工作体制与制度安排。

(三)社区艺术教育呈现零散化、碎片化

社区是个大家庭,聚居在一起的各类人群人才济济。但出于各种原因,自发自愿形成的小圈子阻碍了小区内教育资源的统筹安排。可能是同样的艺术门类、受众人群和艺术水准,由于未能在社区这一平台下统一开展艺术教育活动,难免会出现时间冲突、地点冲突、人员冲突等情况,显得社区内部零散化、碎片化,也不利于营造社区整体的文化艺术氛围。

四、高职艺术教育介入社区教育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社区与高职艺术教育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要依托社区管理委员会这一平台,指定专人担任社区教育管理协调员,对内征集社区群众的艺术需求信息,建立学员相关的教育学习档案,安排教育活动日程,对外联络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团队,在高职院校内部由继续教育培训部牵头,制定社区艺术教育的培训规划、课程、师资及其他资源配置方案。通过社区管理人员总牵头,统筹协调财政、教育、文化等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将人员、经费、场所等教育资源信息汇总、归类、梳理,分类安排实施社区艺术教育活动,形成高效的高职艺术教育与社区教育互动工作机制。

(二)整合资源,构建校社一体的社区艺术教育体系

教育场所资源可以由社区管委会牵头摸排所辖各个小区的活动场所,以及辖区内幼儿园、学校等校园场所,通过与小区物业公司、学校的协商,将分散的活动场所统筹安排使用;师资教学资源,可以以高职院校的艺术教师为主体,遴选社会上的高水平艺术人才,以及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办学机构等师资,搭建社区艺术教育人才库;经费及教育需求信息资源,可以由社区内部形成群众自治的文艺社团来管理使用并公示,并加强同职教中心、老年大学、文化馆、博物馆、技能培训机构的联系,互通有无,实现校社艺术教育的无障碍衔接。

(三)建立适应社区各类艺术教育需求的经费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要健全政府投入、社会捐助、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种渠道的经费投入机制。对于有广泛需求的基础性艺术教育门类,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协调文化部门向高职院校定向定点招标购买,由高职院校结合艺术需求以项目管理的模式,组织学校艺术教育资源提供艺术供给服务,让社区群众免费接受教育。高职院校可以以加强服务社会能力为契机,主动选派艺术教师到社区开展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客观上扩大学校的影响力。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由企业赞助出资或设立社区教育基金的方式,高职院校针对企业、社区群众双方需求,开展公益性与效益性兼具的艺术教育活动。针对社区群众个体的差异化需求,还可以由学习者适度交费来实施精准艺术教育,来满足其个性化的艺术口味。

(四)创新社区艺术教育合作形式

对于青少年社区艺术教育,要着力实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力促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走出校园,走入社区,全方位、全时段持续发挥团学组织的艺术教育引领作用。对于需要提升艺术职业技能的受教育者,要着力结合再就业、扶贫的工作安排,由政府购买艺术教育产品,提高弱势群体的生存技能。对于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社会实践,要着力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还能锻炼教师艺术实践技能的活动,达到群众喜欢、教师锻炼的双赢效果。高职院校还可以运用商业化的合作模式,以各种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为载体,既让群众获得了艺术享受,也扩大了资助企业的知名度。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艺术教育活动

艺术教育以情感为纽带,是知、情、意等因素的和谐统一。因此,社区艺术教育要围绕孝、善、美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开展适度得体的教育形式。要通过艺术教育活动,扩大社区艺术教育的影响力,艺术教育活动以群众的艺术才华而出彩,群众以参加了品牌艺术活动而荣耀。高职院校要以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社会性实践活动和综合性艺术比赛等为载体,组织社区文艺社团常态开展诸如参观游学、话剧、摄影、美术、文学、辩论、演讲、诗歌朗诵、主持人大赛、歌舞、、篆刻、集邮、戏曲、书画、花鸟、垂钓、收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以文会友,以艺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居民的美学修养。还要根据群众个体差异和群体特征进行分类艺术教育规划。针对老年人的艺术教育,应以艺术沙龙、读书会等形式,开展居家装饰美化、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文化项目及亲子艺术活动等,丰富其审美体验,提高其艺术技能;针对中青年人的艺术教育,应以工艺制作教学、展览、参观等形式,开展布艺、绣花、编织等工艺制作,健身操、瑜伽等体验式学习,达到休闲娱乐放松的目的。

(六)不断提高服务于社区教育的高职艺术教育质量

高职院校要以常态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为目标打造高职艺术教育。常态化就是要经常在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有牵头组织机构,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有适宜的场所和硬件器械。规范化就是要使各种艺术教育活动有组织、有规章、有监管、有评价,流程合理,管理有序。专业化就是要努力使艺术教育活动的层次、水准达到一定专业水平,提高其科技含量,摒弃低层次、庸俗、平淡的格调趣味。只有提升高职自身艺术教育水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教育。同时,要注重加强社区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运用信息化传媒手段,创设一些形式灵活、易于传播、乐于接受的优质艺术网络教学资源,使高职精品艺术课程在线上线下、社区内外广泛融入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使社区群众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社区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

总之,在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高职艺术教育与社区教育互动合作,既是沟通、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拓展办学空间、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有力抓手。高职院校只有主动作为,瞄准社区教育的空档与短板,做到艺术教育的精准服务供给,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高职办学潜力契合职业教育的初衷。

作者:叶秋美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敏,刘华富.老年人社区教育培训潜在需求与对策研究:基于北京的实证研究[J].成人教育,2016(8):41-43.

[2]张群,杜佩莲.试论高职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J].教育与职业,2007(8):28-30.

[3]邢泽宇,郎益夫.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模式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55-58.

[4]刘芳.高校促进社区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21):16-19.

文化艺术服务社会实践篇6

1.高校文化艺术人才可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离不开基层业余文化队伍、民间艺人,更离不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是整个基层文化建设体系的基础。高校作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场所,聚集了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培育出了大量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他们熟悉所在基层的文化建设进程,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趋向,清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他们能够利用自身先进的思想文化发掘民间文化资源,传承先进文化,进行文化创新。他们可作为中坚力量,推动基层文化建设的进程。

2.高校文化艺术人才是基层文化建设的动力来源。

目前关于高校第四大职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研究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原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曾指出:“大学从其诞生以来,聚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以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高校文化艺术人才植根于地方经济、科技、文化之中,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他们能够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层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文化活动,满足人们群众的文化需求,他们是基层文化建设不竭的动力来源。

3.高校文化艺术人才可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大幅的提高。但在目前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面对多种价值取向和社会多元化的冲击,基层文化市场中仍存在愚昧消极、封建迷信、奢侈腐化、低级趣味等现象,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如何大力弘扬、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高校的责任。高校拥有相对雄厚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所培养的文化艺术人才可以与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中去,利用专业知识传承、创新先进的思想文化,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基层文化研发基地,有效带动群众转变落后观念,摒弃不良习俗,引领群众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他们可以作为地域文化挖掘、研究的核心力量,为基层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提供有利保障。

二、河北省高校文化艺术人才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河北省各高校通过“三下乡”、网络传播、实践基地等形式和开展文艺辅导、演出等活动,加大了服务力度,拓宽了社会舞台,把很多优秀的文化产品送到基层,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基层文化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从总体上看,还远远不能满足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在目前的基层文化建设中,省内大部分高校融入基层、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即使开展了一些文化活动,如利用假期社会实践开展的“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大多流于形式,且持久性不强。另外,为基层输送的文化艺术人才,由于工作环境、物质待遇、发展空间等多种因素制约,不能持久地工作在基层,跳槽现象十分普遍,这对基层文化建设可谓雪上加霜。

1.服务基层文化建设的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除了要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头羊”作用,更要认识到高校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长期以来,省内部分高校在服务基层文化建设的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种种偏差,首先表现在服务基层文化发展的意识不强,许多高校仍沿用原有的办学模式和套路,在学科建设方面追求大而全,在人才培养方面片面追求规模、层次,在教学科研方面不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缺乏实践经验和具体工作能力,不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有效地应用于基层。其次,各高校不注重对学生基层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吃苦意识、耐挫折能力差,求职观念又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误导,期望值过高,不愿下基层。

2.服务基层文化建设的机制建立不够完善。

目前,河北省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水平、文化程度较低,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部分基层文化干部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任务不明确,兼职工作过多,无法保证充足的时间从事文化工作。首先,各级政府对基层文化干部的跟踪管理不够完善、服务不够到位。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选人、用人渠道过于单一,范围欠广,制约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人才使用制度方面不够灵活,没有从根本上打破终身制,导致人才流动不畅,制约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在考核评价制度方面不够均衡,制约了基层文化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其次,各高校在参与基层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职能确定不够清晰,社会文化服务组织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评价机制,对是否服务基层、如何服务基层等问题导向模糊。

3.服务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

高校文化艺术人才服务基层文化建设,须具备必要的设备、资金支持。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办学条件普遍不足,缺乏必要资金和设备的供给,在实践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基层调研等方面投入更为薄弱,这成为制约高校开展基层文化服务的基础性障碍,从而制约了高校文化艺术人才作用的发挥。如大部分高校都设有文艺团体,也有大量成熟、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但在节目排练、送文化下乡的过程中,需要资金支持,而地方政府每年财政预算中文化专项经费较少,尤其是用于扶持高校文化艺术人才的项目经费更是寥寥无几,且高校在基层文化建设的组织方面缺少权威、缺乏财力,因而也勉为其难。

三、河北省高校文化艺术人才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高校文化艺术人才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才能发挥其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的特色优势。因而只有创新服务基层文化建设机制,协调政府、高校、基层之间的关系,整合优势资源,提高文化艺术人才服务基层的认识和能力,最终才能使高校文化艺术人才有效地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中去。

1.强化服务意识,实现重心下移。

高校文化艺术人才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智囊团,要发挥“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首先要解决观念认识问题,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明确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所担负的责任,树立主动融入基层、服务基层的反哺意识。要转变观念,走出“象牙塔”,坚持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个层面汇集民意,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和文化鉴别能力,量身打造真正符合群

文化艺术服务社会实践范文

文化艺术服务社会实践篇1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是国家发展的要求,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