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1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法;学校社会工作
目前,我国高校已初步建立了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依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频发的大学生个体恶性事件在媒体上的持续发酵折射出社会对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的担忧,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任重而道远。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既是现代大学强化育人功能的应有之义,也是回应社会大众吁请的情势所需。反观现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我们发现,其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防护技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在预防、干预和处置个体心理危机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效用和价值遭遇实践困境。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及其实践困境
从全国高校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发挥作用的。2000年,国家教育部党组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此为起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普及并不断向纵深发展。[1]《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2]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3]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文件中首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同列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手段。[4]在国家相关部门指导下,我国各级各类高校立足各自实际,构建起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并逐渐完善,民族院校和全国其他高校并无二致。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一般模式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有两大模块:心理健康教育(即心理健康通识教育)和心理咨询(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笔者检索分析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等10所民族院校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发现,现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格局和工作模式基本一致,主要包含内容:
1.组织管理。以学校党委(行政)名义出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方案、规定或指导意见,从制度层面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组建专项任务领导小组或心理健康工作管理(指导)委员会指导相关工作及检查、督查工作活动落实情况。
2.结构设置。学校设立专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名称各不相同,职能基本一致),一般挂靠于学生工作部(处)、思政教育部门或设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医学类等专业的二级院系。学校按照“校级有教育和咨询中心、二级学院有心理辅导员、班级有心理委员”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组建专兼职工作队伍。
3.活动内容。主要活动包括:为入学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问卷等形式进行心理测评;开设心理健康通识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专兼职人员在工作日开展坐班式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开通专门网站提供网络匿名咨询服务;学校党群系统学工部、宣传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及相关大学生社团(如心理学社、社会工作专业社团)等联合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团体心理咨询游戏和“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等各类活动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的实践困境
从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整体运作来看,其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生心理健康测试评估、学生心理调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实践来看,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工作主导价值理念的先天缺陷在面对复杂“社会情境”[6]时自然暴露出来,导致其实践功效未能达到制度设计的预想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主动性。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普遍采取‘被动等待’的工作形式,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然而,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看,独立性和闭锁性是青年大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由于闭锁性心理特征的存在及对心理咨询的认识的偏差,许多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心理困惑和烦恼,往往选择向朋友倾诉而不愿意到心理咨询部门寻求老师的帮助”。[7](p74)一些学生在遇到诸如两性、家庭矛盾等私密性问题的心理困惑时,很少主动向本校“坐班式”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一部分高校开展的网络咨询可缓解此矛盾,但是一旦学生选择沉默,网络咨询模式同样形同虚设。
2.重咨询而轻介入。各高校咨询服务中,一般由专业或兼职咨询人员采取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方式,通过聆听、引导和启发的方式,结合来访者心理特点同其交流,促使其摆脱不良心理、情绪等。一般来说,此种方式是为寻求咨询学生提供有效服务的不二之选,但是各高校咨询人员轮流排班的工作模式使得此项工作预期成效大打折扣。咨询教师只负责其值班日的咨询任务,对一些轻度心理不适的学生来可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但此种模式面对对一些心理重度和极度不适的个案时收效甚微。
1.缺乏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构建完备的学生心理健康和咨询机制,实现对在校学生的全覆盖服务,需搭建统一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现有模式下,“班主任、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队伍”三支队伍分别承担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部分职能,班主任、辅导员负责对单位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的动态观察监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兼职人员利用专业知识为求助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以化解心理危机。但实际上,各民族高校尚未建立起统一的信息沟通平台,彼此无法共享各自掌握的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预警性、动态性信息,因此导致无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一些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而出现心理健康状况恶化(重度抑郁症、精神错乱等精神类疾病)的情况,甚者出现自杀、自残、伤害他人等恶性事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以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以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摆脱消极心理情绪为主要目的,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对心理不适学生的辅导治疗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天然缺乏“介入性和干预性”的价值取向,有加其呆板的科层化运作方式,致使其功能有效性衰减。学校社会工作独有的理念和价值恰能弥补传统心理教育咨询工作的上述缺陷。
二、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亲和性和差别
“学校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性的服务,协助学校改善学习环境,解决教育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完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正常成长;帮助学生发掘潜在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和挖掘潜能”。[8](p195)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具体操作手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有所不同,但两者之间的亲和性和互补性为其合作提供了基础。
(一)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亲和性
1.两者理论基础的一致性。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该学科从产生之初就确立了为人类心理健康为目标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同时心理学的发展为社会科学和心理咨询、治疗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尤为重要的是,“认知发展、学习理论等心理学知识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心理学的发展(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工作技术。心理学是微观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发展心理学、变异心理学、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理论都指导了社会工作实务”。 [9](p228) 同样,心理学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性理论来源。
2.两者功能目标一致。学校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建设者和可靠社会主义接班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其旨为学生养成健康心理意志品质和良好个性行为提供专业支持。学校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致力于改善学校学习环境和条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以克服其成长中的困难,实现个人社会化和学校教育的目标。[10]二者均着眼于服务学校育人工作,功能目标取向总体一致。
(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的差别
1.问题归因取向不同。学校社会工作将学生心理不适或心理问题归因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结构性压力来源),“坚持社会学取向的科学家认为,在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中,外界环境张的压力源起到了重要的致病作用。也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相关的种种问题,经常使人处于压力状态下,这些压力源极可能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11] “与心理学主要采用疾病和医疗视角不同,社会工作认为是人与环境的互动导致了困境”,[12](p35)社会工作认为,常见压力源有: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人际关系的冲突)、社会压力源(生活环境变化较大)、文化性压力源(语言、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改变造成的刺激或情境)等,[13](p261)上述压力源往往交叉叠加作用,而非单一化呈现。“社会学取向强调外在的要求和压力源,心理学强调个体如何评价外在要求”。[14](p59)。
2.作用模式不同。社会工作主张在消除个体面临的结构性压力源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学校、社区及社会资源力量帮助案主形成正确认知,帮助案主提高获取用于自我发展的社会资源的能力,激发发展潜能。“心理学家一般是以个人为工作对象,将与工作对象有相当深入的关系,有时变成了心理治疗员”,[15](p147)其倾向于从主体层面单一着力,强调主体性的自我恢复能力,通过与案主沟通促使心理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而较少触及其面临客观困境。
学校社会工作强调“人在环境”理念和“助人自助”理念,以“自助”能力提升为核心目的,激发学生个体自身发展的潜能和其运用资源的能力。“社会工作者特别感兴趣的是当事人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关系,是运用社会资源化解当事人的个人和社会问题”。学校社会工作强调把社会工作的原则、方法与技术运用到学校环境中,促成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协调合作,协助学校形成“教”与“学”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寻求个别化和生活化的教育,建立社会化人格,习得适应现在与未来的能力。[16](p75)
学校社会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问题归因和作用路径不同,但其各自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二者可相辅相成,合力发挥作用。张大均教授在分析了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和联系后提出的一个新的专业名词: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即将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全面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思路推进二者结合不无启示意义。
三、民族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合力作用模式
在探讨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未来前景时,必须正视的现实是:社会工作尚处在发展阶段,学科体系构建虽已具雏形但其社会影响力有限,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还未能被学术界和决策者所普遍认可和接纳。所以,有学者设想将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嵌入”大学生工作体系中,以改造学校学生管理教育生态的尝试尚缺乏实践基础。笔者认为,若要推动学校社会工作融入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必须坚持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主导地位,以此为基点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方法和学校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融合模式。
(一)初级模式——将社会工作理念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一要将社会工作理念引入高校学生工作制度的上层设计中,“可以利用社会工作的独特理念原则和方法弥补传统管理模式中理念和职能的缺失”。[17] 学校社会工作的“人在环境”理念强调,无论是对学生心理问题根源分析还是对其介入手段的选择均以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作为切入点,可有效克服传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方法的单一性取向。二要将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内容充实进“大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额 工干部”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中,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嵌入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不仅能够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健全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还可以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和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手段”。[18]从一定意义上讲,辅导员“谈心”工作就是在做个案社会工作,在谈话的过程中,辅导员除了坚持一贯的真诚、尊重原则之外,如若将社会工作中的“接纳、案主(学生)自决、个别化、保密”等交流沟通技巧融入其中,更有助于其工作开展。[19]学校社会工作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格局中,可有效弥补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和方法的缺位,这同时也必然要求学生工作者进行角色重塑和高校学生工作功能拓展和延伸。[20]
(二)融合模式——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并行交叉。
沈黎提出,对于学生问题日趋复杂多元、学校原有心理辅导体系功能的有限性,学校社工与心理辅导老师相互配合可发挥巨大功效,学校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预防功能的发挥。[21]学校社会工作要真正发挥作用,需从制度层面确立社会工作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的明确地位。笔者认为,需进一步理清学生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和心理咨询机构之间的关系和工作职责。在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民族院校引入社会工作模块,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中心)”,充分调动教师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学生力量常态开展社工服务。高校需构建起以学校为中心,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心理咨询和社会工作”三大功能模块作为构建基本支撑的创新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全面监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预警机制,对心理不适学生提供分层次教育咨询服务和社工干预。
1.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强调其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功能,通过通识教育传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位学生掌握心理学常识和心理保健、心理调试的基本方法技能
2.心理咨询模块。此模块强调对心理不适学生的心理疏导功能,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定期为求助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咨询服务,并与各教学单位建立动态联系机制。在咨询服务过程中做好咨询日志撰写和建档工作,为分层次咨询服务提供依据,并与社会工作站(中心)建立全天候合作关系,可将已接受心理咨询但收效不佳的重点学生转送至社会工作站。
3.社会工作模块。此模块强调其在个体“问题”解决中的独特功能,特别是对一些出现心理极度不适的学生提供系统支持,根据差别化原则,采取“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方法提供介入服务,争取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尽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压力源,助其自助。
本文从分析相关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现状为切入点,提出将社会工作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体系,并提出了以“三大功能模块”为构件的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这仅是初步设想,对此模式的具体运作机制还须深入思考,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以注[2]、[3]及以下等文件为标志,《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党〔2000〕21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
[3]《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
[4] 同[2].
[5] 此资料从各高校网站提供信息整理而来,机构具体名称和实际可能有差异.
[6] 社会学术语,主要指复杂社会文化因素对制度的反向约制作用,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7]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D],2007(74).
[8] 卢谋华. 中国社会工作[M]. 中国图书出版社, 1991(195).
[9] 顾东辉主编.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28).
[10] 文军.学校社会工作论略[J].社会,2003(1).
[11] 伍麟、车文博、郭增花.应激的多视角解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3).
[12] 顾东辉主编.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5).
[13] 李虹.健康心理学[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61).
[14] 伍麟、车文博、郭增花.应激的多视角解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3).
[15] [美]O·威廉姆·法利等著.隋玉杰译.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6] 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7] 林梅,程毅.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重塑与功能构建[J].学理论,2009(24).
[18] 谢一帆.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缺失的思考[J].社会工作,2009(5).
[19] 马林等.浅议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社会工作,2011(9).
[20] 程毅.嵌入、建构、增能: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拓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0(2).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家庭心理健康;桂西南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需求的大幅度满足,精神层次,心理需要的满足成为当前社会重要的缺口。大批“心灵鸡汤”的出现,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心理健康作为一门课程,开始走进学校,社区和社会生活中。而今,在任何一宗案件的发生中,很多人都会去思考,相关人员心理的健康状况;甚至是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在职工的培训中也都会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培训内容;更为之重要的是在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等事件后,人们同样关心的也是灾区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重要的社会保障要素。
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家庭心理
家庭心理,首先是建立在家庭这一载体之上的。作为家庭,它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整体类属概念。因而家庭心理,应当具备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即是家庭成员的心理,主要体现在家庭个体成员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另一个是家庭成员组成的团体心理,主要表现在家庭团体心理、群体心理。
(二)家庭心理健康
由以上分析可以明确的是家庭心理健康同样应该包含家庭个体成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该包含整个集体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但是二者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影响因素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二者又相互影响,互为纽带。
(三)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则是由教育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两部分载体构成的行为过程。对于包含有家庭成员个体心理和家庭成员组成的群体心理的家庭心理而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则显的较为复杂。首先,第一个成分是家庭成员间,父母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家庭教育的关系角度出发,家长、长者往往充当了教育的主体,而子女、晚辈则往往成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部分。其次,家庭心理健康的另=一个心理载体,就是家庭成员组成的家庭群体心理,同样面临教育的问题。那么家庭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其面对的教育主体是谁呢?
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思考
叶一舵教授就曾在其“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概论”一文中明确提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主要有帮助家长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增强对孩子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家长认清角色,强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帮助家长系统了解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原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依旧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一)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行动跟不上思想,且思想比较浅很多的家长都在关心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能为了孩子考试期间不存在压力感,完全可以为孩子撑起全部生活空间;为了表达自己对孩子心理健康的维护,可以到处去学习、看书,从自我角度出发,以为一切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都是对的;别人的说教胜过孩子自己内心的倾诉,理想的环境胜过孩子真实的需要和想法。因而,往往得到的结果却是,换来了孩子更多的不理解,不体谅和抱怨与指责。这一切的根源源自我们的观念里一直认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是主体,孩子是被改造的、被教育的客体。
(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落实跟不上政策,配套资源跟不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一部分,主体责任不明确,是要放在社区进行?还是由政府承担?还是由家庭自己来完成?既没有责任负责划分,也没有具体的保障措施,更没有监控测评的过程和结果反馈。政策的落实,缺少相应的资源配置。不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样,既有课程,又有具体的教育工作场所,还有监控监管流程。
(三)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术抵不上孩子本身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力开展,学生在学校接受了更多的心理辅导、心理测量和心理知识培训,心理自我调节技能训练。而作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家长,却因为工作为问题、经济条件问题、知识背景问题,反而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缺乏者。科学的心理教育在很多家长那里成了通俗的非专业化的“心灵鸡汤”式。
(四)过于侧重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忽视家庭整体的心理健康环境当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强调的是家长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维护,而为了开展这一工作,家长心理水平技能的提升也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但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单指长辈对晚辈的教育问题,也并非指家庭中某一成员的教育问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应当是在一个健康家庭心理氛围环境下进行的,家庭整体心理氛围的不健康,恰恰说明家庭成员个体或者家庭成员之间是存在不良心理问题的。需要家庭之外的团队才可以解决,依靠家庭内部来解决,此时是不合理的。
(五)民族地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更多问题作为边境、少数民族、偏远山区的地方来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行动上和资源配置上,都显得苍白无力,更需要关注和健全。偏远边境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由于历史文化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另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部分冲突,也是影响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三、桂西南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状况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立足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对作为整体的家庭进行心理环境的考察对象一、同时又将传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作为教育主体的家长和长者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考察对象二;最后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被教育者作为考察的对象三。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的自编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百色地区各区县共202人的中学生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按照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渠道,主要包括政府类、社会公益类、学校开展类三个层次,分别针对家庭成员中的不同人群进行调查了解,用以验证本次研究中施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否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低于被教育者。第二部分,主要是了解当前被调查者所处的家庭环境下,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在不健康心理水平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援助情况,如援助者主要是由谁完成,援助者的文化水平,援助效果等。第三部分为开放式问答题,主要调查心理健康教育的施行者的手段有哪些?主要用于了解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问题。
(二)研究结果
1.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主要为14-21岁的初高中学生,民族主要有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从调查的初步结果来看,总体男生比例高于女生比,初中阶段壮族、瑶族学生居多。主要涉及到了百色地区12个县和1个区,以及区外的城镇乡村。2.接受过相关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无论是全体家庭成员,还是父母或者是自己,政府类和社会公益类的心理健康教育援助比例均处于最高,其中所有成员未接受过政府类的和社会公益类援助分别都为91.6%,而父母在此两类的情况下,则是政府类未接受过的有84.7%,社会公益类未接受过89.1%,相比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被教育者而言,他们所占的比例却相对较少,但相比于接收过援助的比例也相当高。3.家庭环境对于被调查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按照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病程、会功能受损情况、痛苦程度,对被调查者进行初步筛选,了解家庭环境中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在被调查中发现有69.8%的人认为家庭环境影响了其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数据分析,由表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存在一般心理健康问题,具体病程在三个月以下的有91.6%,社会功能受损的有75.7%,痛苦程度91.6%;而其余被调查者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具体情况如表所示。4.家庭成员心理健康援助情况。在被调者中,75.7%的接受到了家庭成员的帮助,且多数帮助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从后期的第三部分分析情况来看,这种有效的帮助却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特点。
四、总结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边远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地区,开展情况不容乐观。作为政府机构应当投入更多的资源,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积极开展政府赞助的公益机构,如各区县的团市委,社会青少年公益帮扶平台,积极开展社区,乡村等公益讲座活动,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术;作为教育类学校机构,应当担任起重要的建设桥梁作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扶课程和辅导活动的建设,开展高校与中学对口心理健康教育帮扶工作。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心理健康公益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同时对于各类组织机构进行登记注册,进行管控。
参考文献:
[1]史永超.初中生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叶一舵.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概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23-128.
[3]余凤红.浅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育探索,2010,(9):137-138.
[4]戴新利.农村中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85-87.
[5]徐卫良,家庭心,应湘,李长虹,李鸥.城市中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8-64.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设;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76-03
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部门,我校敏锐地意识到这个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在2008年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设,努力把本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高、同类院校领先的品牌专业。
一、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1.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是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前提,是保证专业课程教学准确对接职业岗位的重要环节。
以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为具体参照,经过反复调研和具体论证,专业建设团队成员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岗位分布情况,将本专业人才培养职业目标定位于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三大职业岗位,具体对应七个典型职业岗位。通过各岗位工作任务与过程分析,我们得出相应岗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并以此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依据。
2.培养模式探索。专业建设团队成员依据上述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并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主导、校企结合、素能并举、多证融通”。
它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就是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第一学年由学校培养,主要学习公共领域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学年以心理专业的技能培养和教师素质的综合训练为主,以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体验式学习,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领域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入教学领域;第三学年是由社会培养,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顶岗实习。
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专业建设教学团队进行更科学的课程优化与设置,并逐步进行动态调整与完善。
1.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结合当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将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计划做进一步的修订,努力构建以“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等为模块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通识类课程以人文素质课和文化基础课为主,专业类课程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掌握心理基本理论、心理辅导技能为主,拓展类课程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学习专业技能。
2.核心课程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以心理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需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蒙台梭利职业资格考试等职业技能培训内容适当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本专业适时改进课程计划,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将部分课程即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理咨询与辅导、团体心理活动设计等列为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三、完善专业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解决心理困扰、优化心理品质的教学总体目标,广泛采纳其他多所高校的优点和长处,通过整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建设。
1.教材建设方面。专业团队成员在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以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为主线、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原则,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材改革做了大胆的尝试。具体说来,本专业选定的教材主要有三类:(1)自编教材。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教学团队教师经过多年积累,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干性教材。另外,本专业还采用几本由主讲教师主持或参与编写的高等教育系列教材《心理学》、《心理学学习指导》,配合课程的课堂教学,以保证教材既符合专业教学的特点又有比较全面的知识面。(2)辅助教材。第二类为辅助性教材。作为学生的课外辅助性读物,我们向学生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书籍10余本(如《舌尖上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图片20余张、心理测试问卷5套(如心理健康测试、记忆力测试)以及《星星的孩子》等十几部优秀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推荐教材。以我系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为依托,为课程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提供了良好条件。专业建设负责人组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编排习题手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方案、心理实验操作手册与实习指导讲义等资料,并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方面。专业教师紧扣社会脉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力求加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在实践中及时添加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探索教学结构的不断创新。(1)课标及其教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基础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写,并按照课标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方案。(2)教学课件习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最大限度达到资源的共享,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着手进行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现已初具规模。同时,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心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心理实验手册等多个方面相关材料的编制,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教材。
四、调整专业教学方法
为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学效果,围绕优化学生教师素质、提高心理健康能力这根主线,教师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对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整合,并在教学中进行灵活地选择运用。
1.团体心理训练。教师面向不同的心理特点或生活实际的学生群体,设计并有效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团体训练项目,如自信心训练、人际沟通训练、自我认识的感知训练等。教师设计的有针对性的专题组织团体心理训练,通常教师领导一个小组在特定的团体训练室作示范,其他小组在隔壁课室通过现场直播的视频采集系统观摩,然后分组进行体验,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活动心得。
2.小组合作讨论。小组讨论法是指以精心选择、合理编排的若干个论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为学生提供模拟的情景,让学生处于当事人位置,引导学生通过对专题的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从中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接着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教学方法。讨论专题一: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目的与要求:掌握观察方法,培养勤于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力;讨论专题二: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目的与要求:提高记忆效率,培养良好的记忆力。
3.心理技能训练。按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特点,教师在大一、大二阶段,除了完成基本理论和专业理论外,根据每门课程的需要安排具体的心理技能训练课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心理职业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如心理手语操、心理咨询方法和心理案例分析等。并且,我们设置实践成绩,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各种相关竞赛所取得的成果纳入教学管理,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替代部分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科目的考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省举办的试讲大赛、师范生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及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倪海珍.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2).
[2]柳友荣.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0,(2).
[3]杨贵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J].中国学校卫生,2008,(1).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体验式教育
教育部1999年13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方面,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加重要。
一、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开展学校心理教育的前提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好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如果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的。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二、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目前,不少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注意日常积累、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同时也会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联系生活实际,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笔者在教《小民笑了》这一课时,事先找一名男生扮演小民,一名女生扮演小民的妈妈,三名男生、三名女生分别扮演同学。通过台上同学的表演,让学生获得了足够的体验,同时使悲哀、惊恐这些负面情绪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同情、关爱的情绪得到发展。在这一活动的铺垫下,笔者又与正在发生的青海玉树地震联系了起来,围绕“同学遇到不幸,我们应该怎么办”进行延伸讨论,学生纷纷畅谈自己的看法,对“爱”的含义也理解得越来越深刻。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四、注重家长与社会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常言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孩子的发展历程中,家庭环境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或多或少地烙着家庭的印记。一个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所以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就要求父母对自己严格要求。首先,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父母要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此外父母还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甚至专制。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他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地开展,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薛喜民,薛雅芬.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1,(11).
[2]夏芙蓉,王小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黑河教育,2007,(06).
[3]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心理问题;原因;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初中生的成长还是以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升学就业等问题为主,而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我们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当前初中生问题日益增多,这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初中课程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浅谈几点看法。
一、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应试教育下的繁忙学业、激烈竞争。
在中考的指挥棒之下,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殷切期待下,人们看重的仍然是升学,还是把成绩放在首要位置。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尤其是在考试时,总是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学生的嘲笑,老师、家长的责备。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当在考试中真的失败时,立刻会心情沮丧,情绪低落,在短时期内学生不能恢复,造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影响学生的成长。
(2)初中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不足。
中学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来源于成绩的不理想,在中考的形势之下,父母和老师对学生都有着较高的期望,这就导致他们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对学生的消极评价较多,给予学生的积极性评价和鼓励较少。因此,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甚至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总是抱怨自己,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平时就很少得到教师的关注,家长对他们也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对他们都是采取“放羊”式的教育方式。因此,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感到渺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3)初中生比较敏感,脆弱、孤独,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而他们的父母因忙于事业,大多无暇顾及他们。而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在与人相处的过程当中总是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友善。因此,很多初中生不愿意与太多的人交往,导致他们形成了自闭的心态,总有一种孤独感。这种脆弱封闭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事就会惊惶失措,甚至精神崩溃。
(4)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比较严重。
“逆反心理”时期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尤为突出。顶撞老师,忤逆父母的事件屡屡出现,有时候甚至还有失控越轨的事件发生,造成极大的伤害。
二、造成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学校、甚至社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在现今的教育中,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是一个现实问题。虽然随着国家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人们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还是缺乏必要的措施,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被专门设置为一项课程。
(2)教师任是没能真正意义上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虽然新课改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也开始设置心理咨询室,但是有些教师仍然受着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仍然是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对于一些学困生有看法。初中阶段属于一个极为敏感的时期,因此此类学生受到教师的批评和挖苦时,就丧失了自尊心,出现了心理障碍。
(3)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现在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在现代家庭教育当中,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保护,对孩子不是过分干预,就是放任自流。家长关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以及衣食住行等等。对于孩子的思想行为及心理发展基本上从不在意,家长和子女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导致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代沟,孩子内心封闭,甚至有些孩子走向坠落的深渊。此外,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学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三、进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学校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学校是学生进行生活、学习、交往最密集的场所,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灵活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各种力量,全面渗透、全方位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进展。校领导和各科任教师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学校教育工作的日程上来。在学校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咨询服室等;德育教学、课外活动等各项管理都应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的环境建设及文化氛围,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学校要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自身形象。组织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聘请相关心理教育专家为教师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具有为教育事业、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自己巨大贡献的师德师风。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重视和加强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通过多渠道、多样化的形式来进行教育宣传,只有对初中生进行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及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初中生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心理学探究》第1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
[2《]心理健康教育》黄希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3]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华夏出版社,2005-10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6
1.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是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前提,是保证专业课程教学准确对接职业岗位的重要环节。以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为具体参照,经过反复调研和具体论证,专业建设团队成员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岗位分布情况,将本专业人才培养职业目标定位于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三大职业岗位,具体对应七个典型职业岗位。通过各岗位工作任务与过程分析,我们得出相应岗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并以此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依据。2.培养模式探索。专业建设团队成员依据上述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并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主导、校企结合、素能并举、多证融通”。它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就是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第一学年由学校培养,主要学习公共领域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学年以心理专业的技能培养和教师素质的综合训练为主,以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体验式学习,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领域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入教学领域;第三学年是由社会培养,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顶岗实习。
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专业建设教学团队进行更科学的课程优化与设置,并逐步进行动态调整与完善。1.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结合当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将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计划做进一步的修订,努力构建以“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等为模块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通识类课程以人文素质课和文化基础课为主,专业类课程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掌握心理基本理论、心理辅导技能为主,拓展类课程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学习专业技能。2.核心课程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以心理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需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蒙台梭利职业资格考试等职业技能培训内容适当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本专业适时改进课程计划,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将部分课程即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理咨询与辅导、团体心理活动设计等列为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三、完善专业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解决心理困扰、优化心理品质的教学总体目标,广泛采纳其他多所高校的优点和长处,通过整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建设。1.教材建设方面。专业团队成员在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以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为主线、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原则,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材改革做了大胆的尝试。具体说来,本专业选定的教材主要有三类:(1)自编教材。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教学团队教师经过多年积累,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干性教材。另外,本专业还采用几本由主讲教师主持或参与编写的高等教育系列教材《心理学》、《心理学学习指导》,配合课程的课堂教学,以保证教材既符合专业教学的特点又有比较全面的知识面。(2)辅助教材。第二类为辅助性教材。作为学生的课外辅助性读物,我们向学生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书籍10余本(如《舌尖上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图片20余张、心理测试问卷5套(如心理健康测试、记忆力测试)以及《星星的孩子》等十几部优秀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推荐教材。以我系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为依托,为课程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提供了良好条件。专业建设负责人组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编排习题手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方案、心理实验操作手册与实习指导讲义等资料,并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方面。专业教师紧扣社会脉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力求加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在实践中及时添加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探索教学结构的不断创新。(1)课标及其教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基础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写,并按照课标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方案。(2)教学课件习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最大限度达到资源的共享,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着手进行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现已初具规模。同时,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心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心理实验手册等多个方面相关材料的编制,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教材。
四、调整专业教学方法
为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学效果,围绕优化学生教师素质、提高心理健康能力这根主线,教师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对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整合,并在教学中进行灵活地选择运用。1.团体心理训练。教师面向不同的心理特点或生活实际的学生群体,设计并有效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团体训练项目,如自信心训练、人际沟通训练、自我认识的感知训练等。教师设计的有针对性的专题组织团体心理训练,通常教师领导一个小组在特定的团体训练室作示范,其他小组在隔壁课室通过现场直播的视频采集系统观摩,然后分组进行体验,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活动心得。2.小组合作讨论。小组讨论法是指以精心选择、合理编排的若干个论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为学生提供模拟的情景,让学生处于当事人位置,引导学生通过对专题的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从中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接着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教学方法。讨论专题一: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目的与要求:掌握观察方法,培养勤于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力;讨论专题二: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目的与要求:提高记忆效率,培养良好的记忆力。3.心理技能训练。按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特点,教师在大一、大二阶段,除了完成基本理论和专业理论外,根据每门课程的需要安排具体的心理技能训练课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心理职业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如心理手语操、心理咨询方法和心理案例分析等。并且,我们设置实践成绩,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各种相关竞赛所取得的成果纳入教学管理,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替代部分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科目的考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省举办的试讲大赛、师范生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及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7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人类在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且也应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25%,近年来又有上升趋势。成长中的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在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大学扩招、收费、就业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心理测量与健康服务中心,这是我国最早的在高等学校成立的心理测量与咨询专业机构。迄今为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回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笔者认为,目前有关教育部门和教育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偏差,这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定位的偏差——重诊治,轻预防
长期以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治疗心理疾病的层面上,仅以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为己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尽管现在许多院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重诊治而轻预防”的倾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者要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二、认识的偏差——把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有两种倾向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学生中存在的大量思想观念、人生价值甚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看作是心理问题;另一种是把学生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这两种倾向都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究其原因,是由于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性以及它和德育的关系认识不清。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授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使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它是以实现心理学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为目标、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德育则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信念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理论,德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两者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是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其任务是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德育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和范畴,其任务主要是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以此来指导人们的行动。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一定的联系,共同之处都是对人格进行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范文
本文2023-11-09 17:40:52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2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