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范文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1
今天我们召开第四届**职工科技节总结表彰会,目的是总结、交流职工科技节活动经验,表彰职工科技节优秀组织者单位,贯彻落实2011年**市职工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推进本市职工科技创新工作。刚才,44家区县局(产业)单位在会上受到了表彰,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以这届职工科技节为起点,进一步深化群众性科技创新工作。
“**职工科技节”作为“**科技活动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深化职工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由市总工会等八家单位于今年5月15日至26日联合举办的第四届**职工科技节,是历届职工科技节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影响最广泛的一届职工科技节。刚才李卫军部长已对第四届**职工科技节情况作了小结。我认为,这届**职工科技节活动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线,围绕“立足岗位创新,推动转型发展”的职工科技节主题,深入推进“当好科学发展主力军、打好创新转型攻坚战”主题实践活动,聚焦职工创新行动,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努力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贡献。
二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各级工会领导对这届职工科技节予以了高度关心和支持。全总领导专程到沪出席开幕式并做了重要讲话;市总主席办公会专门听取有关情况的汇报。许多区县局(产业)工会都在科技节前专题讨论、研究职工科技节工作,提出科技节具体工作打算和要求,并落实分管主席负责,深入基层,广泛发动开展职工科技节活动。
三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级工会紧密结合实际,精心设计职工科技节活动载体,在市级层面和区县局(产业)层面共安排了175项活动项目,活动形式有近40种。基层企业层面的职工创新活动也是丰富多彩,活动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活动形式也具有较大的感召力。
四是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市总工会注重加强工会内、外部各种职工创新力量的整合,集聚资源,在市级层面组织开展了8项职工科技节活动。在市级层面活动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下,有83家区县局(产业)工会联合有关方面,在本级层面上分别组织开展了职工创新活动,如宝钢集团工会举办了以“切磋创新技艺,共谋企业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宝钢“员工创新活动日”等活动;上汽集团工会举办了上汽工程师“节能减排”创新论坛;纺织工会举办了**纺织职工“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及知识竞赛”活动;浦东新区总工会举办了新区职工科技节,组织开展了职工创新成果展、职工科技创新成果评选、职工创新工作研讨、职工环保知识培训、职工创新成才讲座等职工科技创新活动;闵行区各级工会先后举行职工创新座谈会、创新论坛、研讨会、报告会、有关科技创新专题讲座、征文、演讲、合理化建议活动以及职业技能竞赛等多项活动;嘉定区总工会开展“我为节能减排献一计”、科普知识版面巡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航天局工会举行了职工专利知识讲座和由千名班组长参加的职工科技创新工作推进大会;电力建设工会举行了**电建优秀施工工法、科技论文征集展示和“五小”成果征集、活动;城投总公司工会开展了2011年“建功‘十二五’,创新促发展”金点子征集评选活动;市医务工会组织开展了2008-2010年度**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标兵、能手评选活动;市金融工会举办了“科技创新,助银行卡服务更精彩”论坛,等等,各个单位的活动都很有特色,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此外,这次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展的举办更是突显了市、区县局(产业)和基层上下联动的特点,有31家区县局(产业)参展,设立了产业展区、联合展区和地区独立展区,集中展示了460多名职工创新先进典型人物和520多项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吸引了10万市民参观,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五是分类指导,注重推进。在本届职工科技节上既注重营造职工创新氛围,更注重对职工创新实践活动的推动,如举办非公企业职工创新工作座谈会、合理化建议工作研讨会等,通过交流经验,研讨做法,探索方式,进一步明确推进非公企业职工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和途径;明确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时代性、科学性、广泛性、多样性和实效性要求。
六是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大力宣传宝钢职工创新现象、上汽合理化建议工作机制、亚尔光源公司先进操作法工作做法,并推出了工人发明家、职工科技创新英才、劳模创新工作室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借助**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知名栏目——《头脑风暴》和“东方网”,分别举办了《蓝领创新——咱们工人有力量》讨论节目和“第四届李斌技师网上论坛”,探讨蓝领职工创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讨论发挥农民工高技能人才作用的问题,引导社会关注职工岗位创新,支持农民工岗位成才。《蓝领创新——咱们工人有力量》节目受到了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督查组的高度评价,并上报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工人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近20家新闻媒体和42家网站报道了120多条职工科技节活动消息,宣传声势超过前几届,职工科技节和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大。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各级工会的精心组织和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下,为期12天的第四届**职工科技节获得了圆满成功,它对于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热情,营造工创新氛围,深化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职工科技节已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和好评的一个职工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和载体。
刚才,浦东新区总工会、建工集团工会、电信公司工会和市一医院工会分别交流了开展职工科技节活动的做法和经验。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各级工会学习。下一步,我们要借本届职工科技节之势,进一步深入贯彻九届市委十四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八委办《关于推进本市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意见》,按照市总工会关于深入推进“当好科学发展主力军、打好创新转型攻坚战”主题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推进全市职工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一、健全工作体系,加强职工创新工作领导
一要着力搭建三个平台。各级工会要建立和完善职工创新工作的推进机制,建立多层面的职工创新活动平台、职工创新服务平台和职工创新激励平台等三大平台,指导和推进职工科技创新,激发职工的首创精神。目前,市总工会已在市级层面建立了这三大平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这些市级层面工作平台,参与各项活动。同时要整合资源,会同政府及企业有关部门,着力搭建本级层面的职工创新工作平台,建立职工创新工作体系,进一步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各方推进、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群众性科技创新工作格局。
二要着力学习推广宝钢经验。近年来,宝钢工会积极推动职工创新,取得了很好成绩。我们要研究宝钢现象:宝钢现在每天产生专利4件,48%由一线职工创造;企业技术秘密年均2000余件,40%由一线职工完成;2006年开始全国有10名一线工人被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有4个,而宝钢占了3个;宝钢先后有1100余项的职工创新项目在国际、国内发明展中参赛获奖;宝钢还拥有11名“**市工人发明家”。宝钢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宝钢建立了一套推进、保障机制,这套机制包括有先进的创新文化、完善的创新体系、开放的创新载体和有效的激励措施,形成了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持续改进的职工创新实践之路。宝钢的经验具有很好的示范推广价值,值得各单位学习借鉴。
三要着力三个深化。一是职工科技创新活动要从个人创新向团队创新深化;二是职工科技创新活动要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深化;三是职工科技创新活动要从国有企业向非公企业深化,进一步扩大职工创新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特别是非公经济领域,这是开展职工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目前,非公经济发展很快,非公企业职工人数越来越多,非公经济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目前非公企业的职工科技创新工作在总体上仍比较薄弱,企业覆盖率和职工参与率都不高,与非公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所发挥的作用还不相适应。对此,我们要在继续抓好国有企业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同时,认真研究探索在非公企业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加强对非公企业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推动职工科技创新活动在非公企业实现新的突破。
二、围绕创新主题,推动职工创新行动
要坚持以“岗位学习、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岗位奉献”为主题,立足岗位,面向企业,激发职工创新活力,推动转型发展。
一要推动职工创新实践。要加强职工创新载体建设,以需求、问题和项目为导向,积极组织、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广泛开展“五小”、科技攻关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创新创造热情,推动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
下半年,市总将加强合理化建议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工作;同时加强同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重新修订、推出《**市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实施办法(修订稿)》,以进一步规范本市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奖励标准和奖励办法,推动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
二要推动形成一批创新人才。要围绕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十二五”规划》,继续积极配合企业行政,建立健全“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的职工技能发展机制,激发职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同时,要大力推进实施首席技师、首席员工制度,充分运用首席技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工作载体,做好职工技能、创新领军人物的培育工作,发挥高技能劳模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创新实践中充分发挥高技能创新人才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下半年,市总将会同有关部门命名20个**市首席技师工作室;市职工技术创新基金将对每个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给予一万元的启动资金支持,并要求有关单位按不少于1∶1比例配比。
三要推动形成一批创新成果。要全力推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积极组织参加合理化建议、先进操作法、优秀发明选拔赛、创新创意大赛等活动,参加各种发明展和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推动一大批职工岗位创新成果的涌现。
下半年,要认真组织开展第二十四届**市优秀发明选拔赛活动;组织优秀职工创新成果参加8月份在山东威海举办的第二十届全国发明展览会;积极参与**市职工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和**市职工先进操作法优秀成果征集、命名活动,今天有关通知已发给大家,希望按照通知精神,积极做好征集、申报工作;还要积极推荐职工科技创新优秀成果参加**市科技进步奖的评选。
三、加强技协工作,深化职工创新成果转化
职工技协工作是工会组织职工参与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总工会、市科委等七家单位联合制定的《关于推动本市职工技协组织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的若干政策意见》,大力推进基层技协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职工技协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要加强技协基层组织和会员发展。要按照全国总工会和市总工会关于“凡是有工会的单位,有条件的都要建立技协组织、开展技协活动”的要求,以贯彻七委局《若干政策意见》为契机,加强基层技协组建,着力把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技协组织建立或恢复起来,进一步提高技协组织建制率,扩大技协工作的覆盖面。同时,要大力发展个人会员,吸收高技能人才、科技人才、创新人才和专业人才,以及积极参加合理化建议等创新活动的职工成为职工技协会员,扩大会员队伍,为发挥技协作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要加强职工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各级职工技协要坚持“创新、协作、服务”技协工作方针,一手抓好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技协会员要成为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干力量,职工技协组织要成为“职工创新之家”;一手要抓好科技服务活动,坚持立足企业,服务社会,用好、用活、用足职工技协开展科技服务活动的财税政策,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协作和技术交流。要加强区域性经济技术协作与交流,做好援疆工作。
三要加强对基层技协工作的指导、服务和管理。要抓紧建立市和区县局(产业)的“职工科技服务工作站”,并发挥其在集聚人才、服务基层、服务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协会与工作站同步开展科技服务活动的局面。在工作支撑上,要建立职工成果信息库和人才资源库,推动技协活动的信息交流、需求匹配、项目对接、人才服务和市场运作;要建立和完善为基层职工技协服务、管理的运行保障机制,加强工作协调,认真研究解决基层技协工作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帮助基层技协解决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问题;要加强管理,督促基层技协规范运作,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促进职工技协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2
文章分析了烟草企业群众科技创新工作现状,提出要重视加强群众性创新工作的思路:增强对群众性创新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明确群众性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向;丰富群众性创新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建立健全群众性创新的长效工作机制。
【关键词】
烟草;群众性创新;思路;机制
新时期,科技创新是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劲动力。国家局指出,科技创新工作要坚持抓好两种人员、两个方法,实现两个突破,即依靠科技人员,落实项目带动,努力实现产品和服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突破;依靠广大员工群众性的小发明、小改革、小创造,实现产品和服务更完美更优雅方面的突破。这为烟草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主体对象、切入途径和实施方向,表明科技创新不仅要抓科技人员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攻关,也要抓基础性、普遍性的群众性创新工作。
一、群众性创新工作开展现状
近年来,烟草企业围绕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心工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管理和服务支撑。但是,认真分析当前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科研项目攻关、轻群众性创新工作的倾向,致使群众性创新工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不够,作用和成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着系统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制约着创新型现代烟草企业建设的步伐。
1、认识不足
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上对创新工作存在高深感甚至神秘感认识,片面认为创新是专家、精英才具有的能力,职工的小改小革价值不大,合理化建议也大多是一些生活福利方面的内容或牢骚话,在群众性创新工作上作为不够。既使在做,也仅仅是把群众性创新看作是职工参与企业建设和民主管理、发挥主人翁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一项政治任务,而没有作为增强职工创新能力、培养企业创新人才的重点工作,作为谋求创新成效、提高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加强创新型企业建设、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导致群众性创新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能深入有效开展。
2、方向不明
在创新主体上“唯专家论”,轻视甚至忽视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需求和创造潜力;在创新目标上“唯技术观”,把创新狭隘地理解和定位于技术创新;在创新实施上“唯高精尖”,束缚了干部职工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中大胆创新的手脚。
3、方法不多
群众性创新缺乏有效载体和平台,仅限于年度组织一两次合理化建议,开展一些阶段性劳动竞赛活动,并且劳动竞赛主要以提振精神、提高效率为主题,缺少创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对国家局推出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学习一门新技术,开发一项新成果,改革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记录,转化一项新成果”的“六个一” 群众性创新方式坚持不够、落实不力。
4、机制不健全
群众性创新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处于自发随机的状态,其组织领导、目标激励、督查考评、活动评审、考核奖惩和教育培训等机制没有建立健全,或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制度体系,致使群众性创新工作缺乏有效的规范来管理推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积极开展群众性创新的建议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促进群众性创新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其推动对“卷烟上水平”和实现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增强对群众性创新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群众性创新是从创新主体方面对创新划定的范畴,与科研机构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研发对应和互补,两者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对烟草企业来说,科研机构数量少,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力量有限,同时还要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主要精力要着眼于对企业竞争力整体提升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急需取得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科研立项攻关,而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具体实践中的改进革新和水平提升,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造条件进行。新时期,烟草企业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需要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全力突破转方式、上水平的关键技术瓶颈,更要发动和依靠一线广大干部职工及时查找和发现实际工作中影响和制约“卷烟上水平”的具体问题,在推动烟叶生产、市场营销、市场管理、基础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层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上水平等方面开动脑筋,创造性开展工作,通过观念、技术、结构、管理、制度、产品、服务、经营过程和企业文化等全方位的创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动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传统企业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确保“卷烟上水平”各项任务的落实和总体目标的实现。
2、明确群众性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向
加强群众性创新工作,在工作思路和方向上必须做到“四破四立”:一是在创新主体上破除“唯专家论”,树立“创新并不神秘,人人都能创造”的观念。认识到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关键是人,每一个员工都是科技创新的主人。科技创新需要专家、需要学者,但专家学者不能穷尽所有问题,科技创新很大的力量蕴藏于广大干部职工当中,蕴藏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者当中。二是在创新目标的确定上破除“唯技术观”,树立全方位、全要素创新的观念。把工作中的各个方面的创新都看成是创新工作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和实际工作,以管理创新为主线,以营销创新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文化创新为铺垫,把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作为群众性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不断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品牌培育能力、市场控制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等方面下功夫,谋求新突破,创造新成果。三是在创新实施上破除“唯高精尖”,树立“创新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观念。把创新工作从“神秘”中解脱出来,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思路,把能够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和提高行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创造性工作和技术推广应用工作,都纳入创新的范畴,真正达到事事能创新、处处有创新、人人会创新。四是在对待群众性创新的定位上,坚决破除群众性创新是临时性活动的短视眼光和短期行为,树立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抓创新的观念。正确认识烟草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特点,准确把握群众性创新和科研项目研究攻关的联系,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规范化抓群众性创新的目标确定、活动开展、机制建设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工作,提高全员创新能力,增强群众性创新成效,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3、丰富群众性创新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烟草企业群众性创新要紧紧围绕行业以提高中式卷烟品牌质量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以“电话订货、网上配送、电子结算、现代物流”为流程的营销创新、以“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创新等四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搭建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具有推动性和对广大干部职工具有吸引力的群众性创新活动载体,并不断充实活动内容,健全完善活动机制,实现活动的经常性、有效性和制度化、规范化。国家局组织实施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学习一门新技术,开发一项新成果,改革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记录,转化一项新成果”“六个一”活动,为行业群众性创新活动搭建了具体完善的模式和平台,烟草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重点予以落实。“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可以点子大赛等形式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可长期设立员工意见建议箱征集员工意见建议,及时登记整理,定期汇总评审,积极采纳实施,并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学习一门新技术”应针对员工业务技能和能力素质差异,“一人一策”制定学习方案,统一规划,分类施教,逐人明确业务技能、能力素质提升和新技术学习目标和计划予以落实;可采取老带新、好帮差的“传帮带”方式,加强团队学习,增强学习成效。“开发一项新成果”,应针对本单位、本部门生产经营管理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持续组织开展“小改小革、小发明小创造和技术攻关活动”,推动群众性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改革一项新工艺”应以“节约烟草”为切入点,积极组织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活动,优化流程,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刷新一项新记录”应充分挖掘本单位、本部门的发展潜力和员工的素质优势,确立记录目标,通过组织劳动竞赛、实施重点攻关,确保目标的实现。对“转化一项新成果”活动,烟草企业要及时总结并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管理方法和创新亮点,组织重点推广活动,努力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
4、建立健全群众性创新的长效工作机制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3
关键词:学习型企业 实践 探索
杭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老国有企业,从60年代建厂到80年展,从90年代转制到集团公司,在跌宕起伏中前进。1996年至2011年间,产值、利税年年创历史记录,职工收入年年上升。回顾历程,靠市场站稳脚跟,靠创新促进发展,学习型企业的实践和探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有三点,即实质、关键和根本要求。实质就是要在组织内确立一种理念,营造一种氛围,形成一种机制;关键就是把职工教育作为组织管理的先进形式贯穿于企业改革、生产、经营、发展的各时期、各环节、各方面;根本要求是使企业各级领导、各类职工逐步实现全员、全面、全程的学习培训,使企业及企业内部的各个层级、各类单位逐步成为学习培训、交流沟通、共享知识、密切协作的最佳组织形式。
1990年彼得?圣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学习型组织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即“创造”、“持续创造”、“创新创造”。创新创造的源泉就是“学习”、“持续学习”。学习型企业的效果最终反映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益、综合竞争的实力与全面发展的后劲上。
二、学习型企业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企业提出了持续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并努力实践之。
1.在领导认识方面
公司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职业教育法》、《劳动法》、《浙江省职工教育条例》、《杭州市职工教育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组织实施职工教育的法定职责,并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职工培训暂行规定》、《技术工人培训暂行规定》、《职工外出培训规定》、《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实施办法》、《职工职业发展管理办法》、《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等规定。公司二级管理层领导能够带头学习,争做学习型的企业领导。
2.在发展目标方面
公司有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和鲜明的企业文化标示。公司制订了“十一五”“十二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以提高人才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才凝聚力。为实现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齿轮传动装置先进制造基地、“十二五”再造一个杭齿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公司的企业文化标示是“忠诚、奉献、团结、第一”。公司每年都有适应公司和职工实际需要的职工教育规划,并且全部列入公司总的发展规划、计划之中。上述中的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文化标识和职工教育规划、计划都是经过职工代表讨论,共同形成的。
3.在运行机制方面
(1)建立健全实施职工教育、组织职工学习的领导机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公司人力资源部是职工教育培训的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的教育培训对象和内容,实行分工负责的职工教育培训实施方法。党委工作部主办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人力资源部主办技术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知识、技术业务培训;质量部、综保部主办安全、质量等方面内容的培训;科协、工会、团委各群众组织配合完成职工教育培训;各分厂、部门承担并实施职工的各项培训。
(2)建立健全有利于职工持续学习及团队学习的组织形式和学习系统。党政工高层领导每周半天集中学习,中层领导每月两个半天的分组集中学习,职工每周一小时的班组学习。并通过办学习班、专题讲座、技术比武、拜师学艺等方法,利用《今日杭齿报》、《杭齿工运》、闭路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宣传教育媒体等,使学习落到实处。
(3)建立健全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的激励约束制度和政策措施。一是企业新产品开发奖励机制。它由技术中心牵头,面对全公司科技开发人员,以开发新产品为主要方向,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对申报的新产品,经评审确定,并投入生产和营销之后,按产值或利润计奖。未投入生产和营销的按成果等级计奖。二是科技成果和双革四新成果奖励机制。它依托公司科学技术协会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由科协牵头,面对全公司管理和操作人员,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应用,达到工艺改进、质量改进、操作技能改进、老产品改进和装备技术改进为方向,每年对申报的项目进行专家评审,并按不同的评定等级给予奖励。三是合理化建议活动。依托公司工会的“合理化建议活动”,由工会牵头,面对全公司员工,以降成本、增效率、促发展为宗旨,以“短平快”为要求,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并对每个合理化建议进行分析、分类,落实到相关部门,反馈到建议人。对其中可以实施并出效益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合理化建议5103条,已经实施1376条,创造效益(包括节约成本)上千万元。四是公司每年开展中青年专业技术带头人和职业技能带头人评选活动,科协和工会分别牵头,人力资源部参与评选,评上人选享受500元/月津贴。每半年考核一次,如不符合带头人标准,立即解聘;每五年召开科技大会,表彰奖励科技创新奖,奖金总额每次高达500万元;每年设立岗位成才奖励,按不同的学习内容与结果,予以奖励和表扬;对具有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并受聘者,享受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薪点工资和聘用津贴;按月度和年度进行合格职工达标、经济责任制、班组验收、职工绩效评估等考核管理等等,从而逐步实现学习与工作相融合、学习成果与待遇相关联,育人与用人相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
4.在组织学习方面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4
摘 要:校企合作是一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对于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师范大学校企合作为实例,总结了该校校企合作实践的成功经验,分析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推进校企合作教育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师范院校;校企合作;创新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 校企合作,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 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专门人才, 又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技术转移理念,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新疆师范大学多年来积极贯彻“学校的大门就是企业的大门,企业的车间就是学校的教室”的技术转移创新理念,努力做到科技创新在学校、科技创业在企业,合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的发展,校企合作办学取得丰硕成果。
一、 校企合作现状
高校应发挥在教学、培训、科研和师资等方面的优势,给予企业以力所能及的支持,协助企业做好自身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人员培训等工作。根据企业提出的高新技术项目需求和企业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帮助企业进行质量攻关,做好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人员培训、技术咨询等工作。2013年新疆师范大学部分学院走出校门与相关企业先后签署校企合作协议13份,签约金额128.52万元。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该校先后与新疆唯一的鲜切花出口企业、自治区花卉生产龙头企业新疆龙腾天域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德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建立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新疆龙腾天域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110万合作项目。并建立“新疆师范大学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及“新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产学研基地”。两个基地的建立为企业人才培养、技术攻关、项目研究提供了保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 校企合作的路径
校企合作作为现代教育新型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凸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各高校应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确保校企合作工作的有序开展。目前,校企合作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毕业生社会实践。校企双方共同建立规范的合作平台,促进合作全面深入开展。由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高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条件,指派相关人员参与指导,并在进行技能实践指导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训。校企联合培养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将书本所学的知识与时间紧密结合,又为企业带来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管理理念,校企双方均获得1+1大于2的效果。
(二)人才交流与培养。高校积极发挥在教学、培训、科研和师资等方面的优势,给予企业以力所能及的支持,协助企业做好自身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工作,利用自身办学资源积极开拓渠道,根据企业人员需求对企业人员深造学习、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生委托培养教育等提供帮助。高校优秀大学生在自愿的前提下,以文化交流、勤工助学、教学实习等形式参与企业实习。
(三)科研创新。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科研实力和强大的人才优势在科学技术等方面与企业展开全面合作研究,合力解决技术创新问题。将企业产业园作为实训基地,及时向企业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和科研信息,企业根据发展需求和工作实际,在高校建立相关实验实训室,共同研发新技术。
(四)产学研联合。高校可与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博士生、研究生工作站,工作站设在企业,研究生团队在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开展技术研发及企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可选派年轻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为企业在技术发展、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提出意见。双方可通过多种形式促进进行交流,建立定期访谈机制,定期举行互访、会谈或专门会议,研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合作期间,双方指定相关部门或专人负责做好双方的沟通协调工作。企业聘任高校推荐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作为企业顾问团,参与各种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重大项目的论证、企业发展思路的探讨,积极为企业推荐提供新信息、新技术的科技咨询和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或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服务经济发展。高校可为企业的产业布局、经济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企业培育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适宜企业发展的项目可积极与企业进行联合论证,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由高校组建发展专家顾问团,为甲方地域经济发展、品牌提升、市场开发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增强建设项目的合理性。
三、校企合作的意义
高校要获得长远发展,需整合各方面创新资源积极加强与企业之间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以较低创新成本,获取较高的创新价值,不断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自身科研水平。校企合作拓展了高校的办学资源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转移和市场推广工作的发展。高校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促进资源共享,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支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增强和提升高校社会影响力,实现高校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注:本文为新疆师范大学管理服务工作科研资助项目(编号:XJNUGF20141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任双喜.加强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 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 8): 93- 94
[2] 闫焉服 刘淑英 文九巴等.校企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 33):212.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5
摘 要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既是油田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油田工会工作保持活力和生机的源泉。当前,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正在大庆油田蓬勃开展,但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过程中,也暴露出发展不平衡、参与不广泛、成效不明显的问题。
关键词 群众性经济技术 创新活动 思考
一、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油田发展的需要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意义。从政治上讲,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从经济上讲,是增强油田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百年油田创建的有效手段。
一是有利于提高员工技术素质。石油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创建百年油田、实现企业持续高效发展,就要不断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把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员工学习业务知识、钻研技术本领的热情,并在全体员工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科学、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氛围,从而提高员工队伍整体技术素质,使广大员工适应油田发展的需要。
二是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大庆油田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要实现创建百年油田的宏伟蓝图,就必须保持浓厚的创新意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就是要鼓励员工创新,从而推动油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大庆油田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
三是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如何使员工当家作主的权利落到实处,直接影响到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深入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就是要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精神,引导员工参与到企业民主管理中来,增强员工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有效地将油田生产管理与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形成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大庆油田蓬勃开展,这对于激发员工的首创精神,提高行业创新意识,推动油田经济技术进步,增强油田竞争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有些油田企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面临着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一是员工参与不广泛。经济技术创新的本质应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全员参与是经济技术创新的活力所在。但在实践中,往往把经济技术创新看成“精英”活动,而不是“群众”活动,只是少数单位、少数人员参加。开展的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等,除少数基层技术人员和部分部门的管理人员参加外,普通员工参与的人数较少。正是由于全员参与不够,致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缺少广度和深度。
二是激励机制不健全。首先,对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奖励偏低。一个获奖合理化建议无论成效大小,一般也只有几百元奖励;员工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比赛夺冠者的奖励仅两、三千元,员工创造发明的价值与奖励价值相差甚远。其次,分配机制不灵活。一个创新成果获奖,在奖励分配时却出现“数人分享”的怪现象,难以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第三,缺少成果推广机制。往往成果出来后,发一个表彰通报,就结束了,而成果的推广应用环节却无人过问,以至创新成果的价值不能得到真正体现,挫伤了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三是活动开展不经常。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本应是一种经常性、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有的单位实施起来却是时断时续,难以持之以恒。甚至一些单位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平时不组织、不发动、不布置,上级来工作检查和考核时才突击设计一个所谓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只见“活动”,不管成效,没有制度保证,没有健全机制。
四是成果评价不规范。目前,对员工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技术革新等成果的评价,没有建立客观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对成果评价人为的“主观”因素较多,往往使参与者觉得评价有失“公正”。如合理化建议评比,多是由各方面专业人员组成一个评价小组,共同为所有合理化建议打分,由于评价小组成员专业不一,对不属本专业内的合理化建议只能凭印象打分,造成评价不准确,从而挫伤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三、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建议
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应立足于“创”,着眼于“新”。工会组织要紧紧抓住油田生产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推动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目的,掀起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热潮,增强企业的经济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加强宣传,增强员工技术创新意识。要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宣传。要以当前开展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契机,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增强广大员工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适应新形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二是立足岗位,选准创新活动切入点。要把油田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作为群众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切入点,使群众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保证重点、突破难点、弥补薄弱点上发挥作用。在重点上保证,要抓住关系油田效益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按照确定的目标要求,发动和组织员工确保实现。在难点上突破,要针对油田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难题,组织员工开展以降本增效、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为内容的劳动竞赛,为油田排忧解难。在薄弱点上弥补,要发动员工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查漏洞、找不足,针对存在的薄弱方面,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完善油田生产管理。
三是运用载体,搭建技术创新活动平台。运用有效载体,搭建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多层面、全方位的创新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全员创新格局。在基础管理上,要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打造以劳动竞赛为载体的班组建设平台。在安全生产上,要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活动,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在员工队伍建设上,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和员工读书自学、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岗位成才等活动,把蕴藏在广大员工中的巨大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推动油田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四是完善机制,推进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一要建立引导机制。要加大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舆论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氛围。二要建立领导机制。要成立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大力支持,工会牵头协调、各方紧密配合、员工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三要建立管理机制。建立和健全各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网络,制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计划,明确创新的任务、目标,做到创新任务有领导抓,创新活动有部门管,创新工作有专人做,保证活动规范有序开展。四要建立培训机制。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形成培训网络化、制度化、长期化,使每个员工做到“一通、二会、三懂”,成为复合型、技能型、专家型人才。五要建立评价机制。制定各工种、各岗位的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评价标准,使得创新成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六要建立激励机制。要坚持以荣誉奖励为主的同时,还要制定物质奖励的办法,做到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动力机制。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6
他们始终把培养优秀青年人才,作为创新创效活动的工作重点,加大了青工技术培训力度,努力提高青工整体技术素质。培训中,坚持岗位技能、岗位文明、岗位效益共同提高的原则。通过建立多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库、开展“导师带徒”、“岗位练兵”、“青年科技创新成果鉴定会”、“技能培训月”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青工的技术水平。
在该厂的青工培训工作中,“青年职工导师带徒”是一项比较有特色的活动。至2005年,导师带徒活动在该厂已经开展了四届,可以说,每一届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侧重,并且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活动机制和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活动保障体系。并且工作中他们已经把“导师带徒”活动逐渐纳入到了企业行为。工厂劳资、人教、技术等相关部门均介入活动的管理与考核,并根据实际情况,他们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相应的《导师带徒活动考核标准》、《导师带徒活动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工厂、车间、团支部三级导师带徒活动考核制度》,做到每月检查、按季考核,定期评比,年度表彰。形成了科学的多元化管理的立体格局。工厂在严重亏损的情况下,依然拨出专项资金,每季给考核合格的师傅发放津贴。在每届活动结束后,他们对活动进行单独总结,并对评出的优秀师徒和活动最佳组织单位进行表彰。在第三届青工导师带徒活动中,他们总结了以往的活动经验,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改进。打破以往“一助一”的活动形式,按照经济学“二、八法则”的原理,采取“优优结合”的方法,以青年技术人员拜老工程学艺、一专多能多面手学艺和重要岗位一师一徒学艺三种形式,把技术基础好、上进心强、有培养价值的青工同掌握绝技绝活的老师傅或高级技术人员结成对子,努力用最短的时间为工厂培养最优秀的高、新、尖青年技术人才,以进一步满足工厂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人才竞争较为激烈的今天,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极大调动了老师傅“传、帮、带”和青年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缩短了工厂“高、新、尖”技术人才的培养进程。几年来,全厂参加“导师带徒”活动的青工已达200余名,他们现已大部分成长为各车间的生产骨干、技术能手,在各个关键岗位上挑起了技术大梁。有31名青年徒弟被评为省、市、厂级青年岗位能手,以点带面的促进了青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工厂的改革与发展积累了人才后劲,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他们每年定期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并把8月份定为“青工技能培训月”,每年参加岗位练兵的青工达2000多人次。通过这些活动来进一步检验技术培训效果。工作中,他们还把青工技术培训活动均纳入到了企业管理全过程,把活动中青工的表现及成绩与他们评职、进级挂钩。他们还采取了典型激励的方法,在五四期间开展了“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活动,为青工树立自己身边的榜样。并选树了一批以省级青年岗位能手于秋、王宏大、孙建华等为代表的青年典型,激励青工立足平凡岗位,早日建功成材。通过这种方法,对青工起到了较强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有效调动了青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促进了青工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通过各种创新活动,为企业青工提供广阔的创新舞台
在努力培养青工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他们积极开展各种创新活动,为青年人才提供实践中创新的机会和舞台。这样既在实践中检验了他们技术培训的成果,又锻炼了青工队伍,为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全面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他们以“青年科技协会”为载体,把重点放在新机修理、扩修复活、设备改造、新产品的开发等方面。今年以来,他们深入开展了“百岗百课题科技创新”活动,并把活动内容与工厂的重点科研项目、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等工作有机结合。每年举办“青年科技创新成果鉴定会”,有效调动了青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青年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解决了许多生产岗位上的急、难、新技术等问题。今年以来,在他们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各攻关小组共完成科技攻关项目32项,节约挖潜,扩修复活24项,这项活动有效增强了青工创新意识,提高了青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为工厂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工厂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科技兴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版权所有
深入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带领青工岗位建功。创新创效活动不仅提高了青工的技术水平,也提高了青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了青工的管理创新能力。在管理创新方面,他们力求通过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并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新管理思路。他们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围绕企业发展方向和如何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今年以来,针对工厂改革和加强内部管理,团员青年围绕献计献策,共计提合理化建议60余条,为工厂全面深化改革和各项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创新质量管理方法。今年年初他们以提高青年职工第一手产品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展了“青工质量百分达标”、“质量连锁承诺”等活动。活动中,他们采取每月打分、每季排名评比,前三名奖励,后三名罚款的方法,把青年职工的第一手产品质量与军品质量风险奖金挂钩,有效提高了青工的产品质量意识。在质量连锁活动中,青年班组飞机移交工段创造了产品交检合格率100%的佳绩。三是在节约挖潜上下功夫。他们围绕节约降耗,开展了以“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为主题的“节约挖潜主人翁立功竞赛”活动。通过深入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既增强了青工的主人翁意识,也为工厂节省了大量资金,为工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7
加强组织管理
是开展“讲、比”活动的基础
巨化科协在开展“讲、比”活动中,不断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结合巨化实际,积极探索广大科技工作者易于接受的方法和形式,改进组织体系,完善管理办法,明确工作流程。
一是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抓好活动立项。“讲理想、比贡献”,就是要善于把握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研攻关、技改革新活动,力争在“四新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新用途)的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上有所发明,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上有所创造,在制约产品升级换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攻关上有所突破。如:在年初即组织开展“金桥工程”项目比选和立项,并通过巨化科协的牵线搭桥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使之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良好载体。在每年的省重点“金桥工程”项目中,巨化均榜上有名。
二是加强和改善对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培育创新意识,鼓励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将“讲、比”活动纳入巨化科协年度工作计划中,做到有立项、有落实、有总结,并建立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做到既富有企业科协特色、又具备实际可操作性。如:巨化科协相继出台和修订了《巨化科协所属学(分)会工作考核评分表》、《巨化科协专业学会管理办法》等,明确了开展“讲、比”活动的工作要求和考核评分细则,使活动组织更加规范有序,绩效评价也更具可操作性,进一步激发了各学(分)会开展活动创先争优的积极性。
三是坚持联合协作的工作方式。加强科协与公司工会和人力资源部、生产运营部等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协同整体优势,共同营造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良好氛围。如:在开展“讲、比”活动中,十分注重与各部门、各单位的协同与配合,努力做到目标一致,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能力,并及时解决活动的场地、经费、人力、沟通联络等实际问题,使科技工作者借助这一载体有效实现自身的价值。
持续不断的创新
是“讲、比”活动蓬勃开展的动力
巨化科协紧紧围绕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安全水平、争创“浙江省政府质量奖”三大主题,结合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升装置生产能力、生态化循环经济示范区改造等实际工作,创新“讲、比”竞赛内容,开展比专业水平和技能、比创新思路和方法、比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实践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长效机制,使“讲、比”活动成为广大科技人员踊跃参与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
第一,充分发挥科协联系广泛、人才荟萃、学科跨度大的优势,精心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尤其关注具有前瞻性、全局性、重大性的课题研究,汇集各方智慧,探索建立“学术研究+科学论证+决策建议”的科学咨询模式,为企业发展重大事项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将专业视野聚焦于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前期工作方面,重点围绕产业方向、项目可行性、工作实施方案等开展调研分析与科学论证,着力提高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水平。如:化工学会提出“建立产学研新能源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研发联盟的设想”建议,获有关部门高度赞赏并予采纳;电机工程学会完成《巨化集团公司电网事故应急预案》、《延长框架断路器使用寿命的研究与实践》等多项课题研究,已付诸实际应用。
第二,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心任务,引导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研攻关、技改革新活动,营造人人为企业技术进步作贡献的良好氛围,并针对科研成果转化难、新技术应用难等现象,在公司内召开新成果会、组织技术推广和技术咨询活动,做好牵线搭桥工作,推动科研新成果、科技新方法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聚焦“安全环保、节能降耗、创效服务”大目标,推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三基”管理(基层、基础、基本功),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规范管理为主线,树立“技术为安全之本”的理念,在技术方案、图纸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建设、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的全过程中完善和加强技术服务与监管,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生产运营的本质安全水平。
第三,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建设发展中的技术和管理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举办各种科技论坛、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技术交流会等。据不完全统计,巨化科协及所属各学(分)会近两年来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技术交流活动70余场,如:“含氟表面活性剂合成与应用”、 “含氟聚合物品种及主要成型工艺简介”、“化工企业防爆安全技术”等,共有科技人员8000多人次参加,营造学术氛围,丰富学术内涵,提高学术水平。
第四,每年一度的优秀科技论文评选活动,不仅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总结技术工作成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而且也活跃了学术气氛,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近两年共收到各学(分)会初评后推荐的论文62篇,巨化科协严格按规定程序和办法组织评审,分别评出一等奖7篇、二等奖22篇、三等奖39篇。
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
增强了“讲、比”活动的魅力
巨化科协所属9个专业学(分)会,拥有会员2540名,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一支中坚力量。巨化科协在“讲、比”活动中尤其注重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围绕安全环保、清洁生产、新产品开发、技术工艺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等进行课题调研、立项攻关、技改革新等活动。
两年来,共有40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与了“讲、比”竞赛活动,申报专利25项,授权11项;科研立项200余项,其中重大技术项目24项,完成18项。如:电机工程学会与机械工程学会联合自主研发热电联产技术—利用汽轮机蒸汽在减压时释放的能量驱动机械以替代电能,运用此技术的6台风机和水泵每日节电72000千瓦时,效益显著,该项技术被评为“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技术进步二等奖”;化工学会针对离子膜烧碱装置的盐酸尾气吸收效果不好而严重影响环保排放的问题,组织会员进行技术会诊,提出工艺改进措施,彻底改善了盐酸尾气吸收效果,该项技改年可节约成本近5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合理化建议活动中,把“规范流程、提高质量、形成氛围”作为重点,开展了“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等专项活动,发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合众人之力、集群体之智,近两年累计收到9900余人次提交的合理化建议12633条,其中被采纳9538条,实现降本增效8537余万元,内容涉及到企业扭亏脱困、产权多元化改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氟化工竞争力、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环保和创新创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融入企业文化
丰富了“讲、比”活动的内涵
巨化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的愿景—成为受人尊重的企业。巨化科协把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看成是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技道德、提高敬业精神、建设企业创新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讲理想”,就是要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把发挥创造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比贡献”,就是要以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和发展壮大为目标,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创新中展示才能、体现价值、建功立业。
首先,通过“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发动广大科技人员“讲”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比”对本职业务的执着和追求,营造创先争优、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壮大了技术创新的群众基础,促进了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工艺技术改进和产品质量提高,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的原则,以“保持行业领先、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员工成长”为目标,推动出台“员工培训教育管理办法”、“依据员工实际绩效表现,职称上实行低职高聘”、“设立学术技术带头人津贴”等一系列具体制度和措施,有效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造就一支思想稳定、素质较高的科技队伍,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三,联合有关部门对科技工作者创新创效的劳动成果予以及时、公正的评价,并按照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给予科技人员应有的荣誉和奖励,如设立了“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劳动竞赛奖、优秀职工合理化建议奖等,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企业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工会;建家;思路及方法
一、前言
建家工作是近年来工会组织着重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服务经济和企业发展大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范文
本文2023-11-09 17:41:15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