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直接融资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09 17:30:17浏览:274

小企业直接融资

小企业直接融资篇1

关键词:融资;直接融资;中小企业

一、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现状与特点

据调查,吕梁辖区交城县现有中小企业460余户,近年来,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交城县政府在推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1.货币市场渠道。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通过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融资工具进行低成本融资,缓解资金压力。从2009年起人民银行就积极向政府、企业宣传动员开展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2010年5月,选择出60户中小企业申请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决定把山西古冶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4 户企业列为发行集合票据企业,票据发行金额4.64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今年该项工作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

2.依托理财渠道。交城县一些中小企业、个人通过北京等地的投资公司采取设备回购、融资租赁和信托等方式,直接融资规模5亿元。

3.商品劳务渠道。大宗商品原材料企业通过预收货款的方式筹集资金。

4.民间资金渠道。鼓励和允许企业通过吸收内部职工或特定范围人员的节余资金发展生产。

从交城县中小企业直接融现状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比较困难,而从一般的商务合作伙伴、民间个人直接融资比较容易。呈现出投资主体越低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越容易。投资主体越高级,中小企业融资越困难的特点。

二、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面临的问题

1.投资主体高度集权垄断对企业直接融资影响的主要表现。一方面,高度垄断集权的投资体系,容易扭曲国家政策意图,不利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高度集权垄断的投资主体,窒息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活力,使投资主体失去了竞争动力与发展潜能。另外,在高度集权垄断的投资体系和与之配套的法律制度下,国家对民间资本流动基本处于不信任的状态,民间资本的流动长期处于地下状态。由于没有明确可行的疏导、管理制度,民间资本流动经常游走在合法与非法之间。从中央到地方对待民间借贷活动经常表现出明显的两面作风:出现风险时,称其为“非法金融”;支持弱势经济有效时称其为“必要补充”。民间资本缺少阳光的流动渠道,投资方向不容掌控,使用效率难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也经常受到冲击。

2.中小企业素质影响了直接融资渠道获取资金的能力。在整个企业主体生态体系中,中小企业处于企业初生阶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低级阶段,一方面抵抗风险能力弱,另一方面受规模、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客观限制,使其不能在组织体系、经营管理等方面复制大中型企业管理运行规则和抑制风险的能力。因此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不能达到直接融资规定标准的。

3.社会信用现状没有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必要的保障。社会信用状况是经济行为主体在统一社会道德或法律制度激励约束下的具体反映,而社会道德、法律制度的建设实施情况对经济主体信用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社会各界普遍把中小企业信用意识不足看成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这是只看现象而不看本质。借款不还、偷逃税款、做假账等问题表现在企业,根子在于政府缺少一个界限明确、规范完备、贯彻到位的信用激励约束制度,守信企业得不到肯定,违规企业受不到惩罚,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就不会得到根本改善。从这个意义讲,我国的社会信用制度现状还不能够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必要的保障支持。

三、促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建议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表明: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问题,要更多地从改革直接融资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着手,政府所能做的,就是让投资机构能够如同鞋厂做鞋一样,根据中小企业“脚”大小,创造并提供满足不同层次规模企业需要的直接融资产品,而不是由法律政策部门提出。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政策引导,打破投资主体的高度集权垄断。要通过法律制度的调整完善,放宽政策,创造条件,引导国有资本、民间资本积极投入实体经济。经济管理及金融管理部门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调整投资体系运行制度,批准设立投资机构,监管分析投资机构融资工具质量、风险上。要通过建立多层次的直接投资主体,生产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直接融资产品。

2.依靠市场,大力推进民间资本流动阳光化。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巨大。解决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必须依靠市场力量,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因此,必须正面全民借贷的社会现实,及早通过法律制度规范,明确民间融资、民间投资的合法性。明确非法集资、非法金融的具体界限。这样利于促进社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水平,也利于社会融资总量的掌握,引导民间资金理性投资。

小企业直接融资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融资风险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已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中仅仅依靠企业的自有资本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要,而通过资本经营,利用财务杠杆,在短期内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就成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但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窄,除少数大型知名企业,一般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十分有限。总的来说,企业所获资金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源融资;二是企业外源融资。其现实状况是:

(一)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内部资金比率”(内部资金/外部资金)普遍偏高

大量资金都来源于企业的自我积累,不易获得外部投资,造成企业只能转向内部挖掘潜力。

(二)我国中小企业通过间接融资方式所获资金数量非常有限

根据近两年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量仅占全部贷款的4.65%,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约占1/3的比重形成强烈反差。中小企业之所以难以取得贷款,与其对贷款需求“急、频、少、高”的基本特性相联系。同时由于各大国有商业银行沿袭传统,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沦为“二等公民”。另外中小企业建立时间相对较短、规模较小、资信等级比较低,使得银行不愿为其贷款。

(三)从直接融资来看,中小企业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获取资金的寥寥无几

种种现象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以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难度很大、比例极低。主要原因:一是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规模有限;二是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信用基础不稳定,风险集中;三是多数中小企业不是国家支柱产业,国家“抓大放小”的政策使中小企业在僧多粥少的环境中难以占领一席之地。

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尚未建立外部市场融资机制,基本上是内部融资、自我滚雪球式的发展,致使企业很难形成规模生产。这种状况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满足不了中小企业规模扩张过程中的融资要求。

二、企业直接融资风险的涵义

风险一般泛指遭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风险是在特定环境下和特定时期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风险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某一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财务的角度来说,风险就是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融资风险的大小主要通过风险成本来反映。企业融资的风险成本主要包括破产成本和财务困境成本。

财务困境成本的内涵要比破产成本宽泛。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未得到偿付的债权人有权利以合同被违反为理由要求企业在正式向法庭申请破产前,通过一系列非常行动,主要包括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使企业免于破产,维持企业继续经营的能力。财务困境成本包括三部分:一是法律、管理和咨询费用;二是间接成本,包括因财务困境影响企业经营能力的降低,至少是对企业产品需求的减少;三是管理层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直接融资风险是指企业直接融资活动所带来的收益和损失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因而经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资本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性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我国融资体制由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逐渐向直接融资的转变,直接融资将成为各类企业融资的迫切要求。通过直接融资,企业可以获得比银行信贷更广阔的渠道,从而可以根据自己经营能力和金融环境变化,来决定自己的融资结构,改变单一依赖银行信贷的状况,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但与此同时,企业将会经受更加严峻的考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

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资信劣势和社会在所有制问题上的偏见等原因,而只能筹集到短期的资金。短期资金虽然成本较低,但由于它只能满足短期的、临时性的资金需要,使得中小企业经常面临发展和偿还的两难境地,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短期资金的再筹集,则将直接导致企业停产甚至倒闭。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将会面临更多更大的风险。

三、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风险的类型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股票债券融资、租赁融资、兼并融资、引进外资融资和民间融资等。与此相对应,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股票债券融资风险

股票债券融资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利用发行股票债券方式筹集资金时,由于发行数量不当,筹资成本过高,时机选择欠佳等原因所造成的经营成果损失的可能性。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很不完善,只有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才有资格发行股票和债券,中小企业的比例非常低,所以这种风险在我国中小企业中表现还不突出。

(二)租赁融资风险

在租赁融资过程中,由于租期太长、租金过高、租期内市场利率变化较大等原因也会给中小企业带来诸多风险,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决策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租赁融资决策时,由于决策失误而产生的风险。中小企业在决定采取租赁融资前,必须考虑何种设备,租期多长,选择哪家租赁公司等具体问题,如果考虑不周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它是租赁融资时的主要风险之一。

2.技术风险。是指在租赁期内中小企业租赁的技术和设备由于科技进步而发生严重的无形损耗以至不得不淘汰所租赁的设备和技术,由此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

3.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化直接或间接造成中小企业租赁融资成本增加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中小企业在租赁融资时要充分考虑利率因素,因为在租赁期内不能中途解约,当利率变化时,而租金却不能变化。一旦利率下调,企业所付的租金就会超过其利用借款方式购买设备时所支付的本息,这样就会造成中小企业的机会损失。

4.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出租人或供货商不能按照合同规定如期提供租赁设备和维修服务等给中小企业所造成的风险。

5.财务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通过租赁方式取得设备时,不能按期支付租金的风险。

(三)兼并融资风险

在兼并融资过程中,如果对融资环境与时机把握不好或对兼并的目标企业选择不当和对兼并双方资产评估有误等,就会产生一系列风险。按其成因可具体分为:

1.目标风险。是指兼并企业由于被兼并的目标企业选择不当而引起的风险。

2.过程风险。是指在实施兼并过程中,原股东股权结构的变化导致每股收益变化而引起的风险。

3.管理风险。是指兼并完成以后由于兼并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所导致的风险。

(四)引进外资融资风险

所谓引进外资融资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引资融资过程中,由于外商欺诈故意使投资资金不到位或不讲信誉将投资设备以旧顶新、以次充好甚至虚报高价等给我方中小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五)民间(或私人)融资风险

民间融资具有快捷、简便、直观等优点,但是也具有利息高、信誉低,来源不稳定等缺点。再加上向私人融资时链条单一,缺乏法律公正等。一旦对方不守信用,就会给企业造成损失。这就是民间融资风险。

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风险管理的对策

直接融资风险固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在风险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并采取一定方法和措施,风险还是能够防范和化解的。直接融资风险是动态型风险,其技术操作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由于各个企业情况各不相同,故就一般情况,总结出基本的风险防范办法和化解对策。(一)清偿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策

1.积极还债。企业要注意维持自身的信誉,要废除赖债、废债思想,积极偿还债务。

2.适度负债。不能不考虑偿还能力,一味地负债经营。如果负债利率高于资产利润率,企业必然不能正常支付利息,从而到期也难以还本。因此,在资产利润率下降时,要降低负债比重,减少财务杠杆系数;资产利润率上升时,可调高负债比重,从而提高财务杠杆系数,提高资本利润率。

3.按需负债。企业应按实际需要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债务资金。股本收入和长期负债所筹集的资金可以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和形成其他长期性资产占用,短期借款只能满足临时性的流动资产的需要。

4.债务重组。通过与债权人协商,实施债务重组计划,包括将部分债务转化为股票,申请减免部分债务,降低利率,延期还款等,以使企业在新的资本结构基础上“起死回生”。

5.提高偿债能力。借助社会保障制度减轻企业社会负担,减少资金流失,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利率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策

1.降低融资利率。如尽量争取发行利率较低的债券。企业还应当尽量争取贷款期限长、利率低的软贷款。

2.采用浮动利率。如发行浮动利率债券、浮动利率票据(浮息票据)等。

3.加强利率预测。在固定利率融资中,当利率趋于上升时,长借有利;当未来利率将下降时,短借有利。如果预测市场利率将下降,应尽可能将融资时间推迟。相反,预测市场利率上升,可适当提前融资。

4.运用金融工具。远期利率协议、利率合约、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可有效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

(三)汇率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策

1.重视货币选择。在不能以人民币计值的情况下,一要争取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二要对资产、债权及其他收汇,争取用硬货币;对负债、债务及其他付汇,争取用软货币。企业作为债务人如能争取用软货币计值对外融资,则可减轻其债务负担。

2.进行外汇保值。可用远期外汇交易、调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等进行外汇保值。

3.订立保值条款。在贷款协议中订立保值条款,总的原则是使贷款额和偿还额相等(不包括利息因素)。常用的保值方法有黄金保值法、“一揽子”货币保值法、国际货币单位保值法等。

4.进行配对管理。外汇暴露是指将承受汇率风险的那部分外币。外币的配对管理是将外币债权与外币债务、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收汇与付汇配对,这是减少外汇暴露,降低外汇风险的一种方法。

(四)其他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策

对政策风险,企业要了解现行政策,同时对政策变化要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充分利用有利于直接融资和有助于降低直接融资成本的政策。

对发行股票融资的收购风险,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好,股票价格相应较高,收购成本必然增大。同时,企业必须密切注意本企业股票的交易情况,如遇有收购情形时,可采取适当的反收购措施。

(五)直接融资风险防范对策中保险机制的选用

保险是一种风险分散机制。保险机制引入企业融资中,可稳定资金结构,缓解资金紧张、风险恶化局势。在选用保险机制时,注意考虑风险补偿基金的来源、保险责任界点的制定以及保险理赔的要求等。

直接融资风险分析是企业直接融资资本结构的选择和优化研究中的关键环节,直接融资风险分析必须综合考虑直接融资成本、直接融资收益才有意义。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模糊评判方法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风险分析模型,能有效地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为直接融资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只要中小企业充分认识直接融资风险的重要性,按照本文提出的若干应对措施去做,便可有效降低直接融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静怡,裘永铭.航运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J].造船技术,2000,(1):4-6.

[2]张云贵.财产保险公司风险大小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19—22.

[3]陆正飞.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陈浪南.西方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1.

[5]贾康,王晓光,马晓玲.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中的债务重组问题[J].管理世界,1998,(4).

小企业直接融资篇3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重重。由于对债券发行条件和规模的严格控制,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直接融资,另一方面,国家规定企业债券利息征收所得税,这样更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再加上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风险大等自身特点,结果是中小企业仅有的发行额度也很难完成。所以对于成长中的高风险的中小企业来说,债券融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股权融资方面,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有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实际表现为主板市场对中小企业的高门槛。“二板市场”是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一个有效选择,但由于各种原因,国内二板市场尚未推出。许多的中小企业只能去香港和国外的创业板上市以解决资金融资的问题,而更多的企业只能靠创业者自己和亲友的资金投入及企业内部的积累,且直接融资规模很小。

在发达国家,风险投资也是中小企业的重要直接融资方式。风险投资是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剂。风险投资通过设立中小企业产业投资基金或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进行。风险投资中风险资本家的管理参与分阶段投资的性质形成厂对中小企业的严格激励机制,同时也给子了中小企业在管理、技术上的支撑,这是传统融资方式难以实现的,因此,风险投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同时,也为其弥补了管理等“稀缺要素”,这一点对中小企业尤为重要。

我国的风险投资始于2()世纪80年代,一直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在已经有1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规模也有上百亿。然而由于缺乏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和民间资本的介入,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和运作也不成熟,我国的风险投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无法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需求。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成因分析

长期以来一些部门对中小企业特别足民营中小企业采取歧视性政策。虽然“十五大”已经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方针的贯彻还有待于不断深入。在融资方面表现为: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较大企业往往要严格得多,一些个体私营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甚至没有资格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从金融政策上看,还未形成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我国目的的经济、金融政策,主要还是依据所有制类型、规模大小和行业特征而制定的,因此,社会大多数资源都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流向了大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今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作用还需要一个过程。银行的大部分贷款也是贷给大企业。这几年来,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虽然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致使中小企业的融资和贷款仍然受到了束缚和影响。

从金融机构的设置来看,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是与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匹配。随着改单的深人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如今,迫切需要有与中小企业相配套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此外,从社会中介的担保功能发挥情况来看,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首先是扣保机构本身的运作机制不仅制约了资金的扩充,又使担保机构这一市场化的产物在行政管理的方式下运行不畅。其次是缺乏应对担保风险和损失的措施。再次是由于目前财政、经贸委、银行三方面的协调配合还不够,使一些具体操作性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影响了担保功能的正常发挥。

最后,在税收政策、土地政策、行业准入、融资渠道、政府介入等多方面,中小企业尤其是个私企业受到多重限制,这些都是导致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的原因。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法律对策及建议

一、构建信用担保制度

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构建其信用担保制度, 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的构建,主要有一下几点:

第一、我国在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立法中或者沿用中小企业基本法中的规定,或者在单行法中对其进行单独规定。中国在《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并无对信用担保基本问题做出相应的规定,故应该在《条例》中予以明确。

第二、信用担保机构组织法;即规范信用担保经营主体主要是信用担保机构以及相关机构的成立、机构设置、运作方式、经营范围、行业监管、法律责任等问题。

第三、信用担保行为法即规范信用担保机构行为的法律,主要包括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制度,即担保资金的构成、来源、使用、管理,政府资金的支持,风险补偿、优惠税收政策等内容;业务规则,即担保业务的范围、种类,担保业务程序,提供担保的条件,对中小企业的要求,协作银行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风险控制制度,即担保资本金放大比例限制、与贷款银行的风险责任分担、贷款担保最高额限制、项目评审、资信调查、反担保制度、事后追偿等内容。

第四、信用担保监管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管体制。根据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的两个规范性文件,中国当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机关,省级监督机关不健全。综合国际立法,世界上信用担保机构都有完善的监管体制。如美国的监管机构是由联邦政府的机构――小企业管理局执行的。它是根据美国《中小企业法》设立的。美国《中小企业法》于1953年通过,2001年12月21日最新修订。该法规定了小企业的政策目标,设立小企业管理局的架构、职责、运作程序等。中国可借鉴美国的作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管体制,在中央单独设立或者在一个中央部门内部设立一个主管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行政管理机构,主管全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监管工作。通过法律的形式对该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范围、监管程序等做出具体规定。做到职责专一,任务明确,同时配合财政部门的单项财务监督,逐步建立和健全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体制。

此外,为了鼓励设立信用担保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宜规定:信用担保机构可以依法享有部分税收优惠。在立法时,考虑到立法的便捷,该优惠措施则既可以在信用担保法律制度单行法中规定,也可以在专门的税收法律法规中规定。

二、创建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

我国的证券市场长期以来被作为国有企业改制的工具。从沪深两市目前的上市公司结构看,大型国有企业上市比例占到了98%的比重,而民营的中小企业上市数量微乎其微。只是在近两年,民营企业上市才略有增加。

另外,从法律法规上看,也人为地限定了只有国有企业才能发行股票债券上市融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来看,股份公司的设立最低注册资本要1000万元,而上市的股份公司,其最低注册资本则要5000万元。这样高的“资本门槛”,一般的中小企业是很难承受的。因此,客观上将中小企业上市的路予以封杀(国外大多对中小企业上市提供有专门的所谓“二板市场”,其对上市公司的股本、盈利状况、主营业务记录均不作要求,只是要求公司具有高成长潜力,以及相应的尽职披露义务)。

从《公司法》和《证券法》规定的债权发行条件来看,同样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排除在外。公司债券发行的主体只能是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两个或两个以上国有企业控股的有限公司以及股份公司。因此,彻底改变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大事。

三、风险投资法律构建

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尽管起步很晚,但近几年发展速度相当快,而目前我国调整风险投资业的法律依据仅有《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以及《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因此急需制定一部专门调整风险投资的法律来对风险投资业进行规范发展。

风险投资作为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基本政策,国家应把发展风险投资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给予风险投资基金优于其他基金的优惠税收政策,向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发展。

政府应该给风险投资公司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政府在税收方面要给予优惠政策,实行减免所得税办法;在增值税方面,应允许将纳税期内购置的固定资产所含税金全部进行扣除,作为过渡措施可允许对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新产品试制费等可比照免税农产品按l0%计算进项税进行抵扣,对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转让,按其实际所含的营业税予以扣除。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金匮乏的问题。其实,国外很多中小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为此,西方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普遍采取多种手段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不但有专门的立法,还有专门的机构,而且保护的内容也很广泛,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我国政府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法律保障。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制约,几乎都存在着同样的弱点,即融资能力相对较弱。针对这一状况,我国立法机关要相应的制定一系列专门的法律和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法律确立中小企业的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是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重要内容。

其次,在当前中国应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按照上交所与深交所适当分工的原则,及早地明确深交所作为“中小企业股票交易所”的地位。选择总股本5000万股以上、流通股5000万股以下的中小企业在深交所上市,以推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相关规定。对新上市的这部分中小企业,实行单独运行、单独监管,待积累一定经验后,再根据创业板市场建设情况,逐步降低门槛,适当调整上市规模和盈利要求。降低中小企业板块的准入条件,使更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有可能通过中小企业板块进行直接融资。

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讨研究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中的直接融资中的法律机构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完善的法律设施的构建能够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对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的提供法律依据,这样才能使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小企业直接融资篇4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资金扶持体系;中小银行;场外交易市场

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解决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探索出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化路径。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作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多成果,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这些观点及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的扶持力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都有一套对中小企业资金的扶持体系。各国所采取的措施各有特点。笔者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美国为代表,一是以日本为代表。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在建立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系统时,应采用美国方式,侧重以市场为主导。原因如下:

1.我国正在进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经济成份正在作战略性调整;政府职能也正在实行转换,逐步从具体经济事务的管理退出,而着重于从法律完善、战略制定、宏观引导。如果我们以日本为学习标准,政府管理具体经济事务的职能必将加强,这与我国制定的体制改革路径是相逆的。

2.我国正处在体制改革的攻关阶段,面临着社会保险、医疗保险、金融改革、教育投入、农村投入及大量国企改革顺利进行等各方面的资金压力,财政负担很重,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以构建一个政府主导的中小企业资金扶持体系。而目前我国民间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截至2003年12月,我国居民存款达到11万亿元,如果按照“80%的人持有20%的资金,20%的人持有80%的资金”这个惯例推算,可动用的资金近90,000亿。建立类似美国的以市场为主导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鼓励、扶持和督促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融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3.市场主导的效率一般而言要高于政府主导的效率,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日本信用保证协会2000年的坏账率约10%,这一比例高于民间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融资的坏账率。

二、寄希望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现行体制、观念及信贷流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很多学者都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一般认为银行贷款是我国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这一分析结果应该是较为现实的。但由此得出“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必须加大对全国性大银行的商业性改革”这一命题,便存在错配之可能。尤其是当大量的矛头直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时,错配便显得尤甚。

根据美国学者berger的阐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信息成本,二是决策成本。所谓信息成本,是指收集中小企业信息及对其作信用评估的成本。而信息成本又存在标准和非标准之分。所谓标准信息成本,是指获取企业标准化财务报表信息的成本。而非标准信息成本,则是指从企业经销渠道、所在地区、主要客户、差旅费规模、主要业主等非标准途径获取信息的成本。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规范透明的财务信息,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主要表现在非标准信息成本上。而非标准信息成本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金融机构与企业直接接触的便利程度。由于本地中小金融机构与本地中小企业之间具有信息对称的优势,融资的信息成本较低。

另一个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因素是所谓决策成本,即金融机构内部组织结构的差异,可能影响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比如在一定的区域市场内,存在两家当地金融机构,一家属于大银行的分支机构,另一家属于独立的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贷款时,决策成本显然会不同。对大银行在当地的分支机构而言,由于其决策权的有限性,因而需要在银行内部的不同层级之间传递关于中小企业的"非标准信息"。由于"非标准信息"的非标准特性,因此其传递成本较高,这就产生了较高的决策成本。相反,对一家独立的当地金融机构而言,则不存在决策成本。因此,从理论上说,由本地独立的中小金融机构向本地中小企业融资,具有节约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决策成本)的优势。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寄希望于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通过改革体制、观念及信贷流程等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是极不现实的。尽管类似的改革(或改进)也许会起到一些作用,但决不是广大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的最佳选择,也决非四大国有独资银行经营策略的最优抉择。

因而,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最优选择应是:(1)加大对现有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重组、规范和改革,使其定位于本地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机构。截至2001年,我国共有109家城市商业银行,1049家城市信用社,38057家农村信用社。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中小银行体系,只是现有的机构没能很好地承担起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任务。(2)尽快放开金融业对民营资本的禁入,发展独立的以民营资本为主的中小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典当行等县域金融机构。则不仅可以撬动巨大的民间闲置资金,从而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而且可以把制度外金融(或非正规金融)纳入到正规金融之中。至于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所导致的风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使其控制在我们所能容忍的程度之内。(3)对于即将进行的邮政储蓄改革,笔者认为,应该将改革后的所谓邮政储蓄银行定位于社区银行,地方性银行,或农村银行。如此,则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将是个极大利好。三、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尽早推出二板(或创业板)

该观点(或政策措施)确实有助于中小企业打通直接融资渠道,但很明显,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问题。试想,对于全国上千万家中小企业而言,二板(创业板)的容量显得是那么的杯水车薪,能从二板市场退出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以及能从二板市场上融到资金的中小企业都将极为有限。

就整个资本市场来说,二板(创业板)是仅次于主板的次高层次,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次高阶段。了解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我国资本市场目前最缺乏的也是最需要培育的却是资本市场的最低层次——场外交易市场(或柜台交易市场),而这正是广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根本所在。

我们以美国资本市场为范例,全国性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区域性市场:太平洋交易所,中西交易所,波士顿交易所,费城交易所;未经注册的交易所:由美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豁免办理注册的小型的地方证券交易所(otc),主要交易地方性中小企业证券。至于nas-daq,说起来则比较复杂。首先它是全国性的,其次它是场外交易的产物。nasdaq是“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的英文缩写。全美证券商协会成立于1939年,代表当时场外交易市场上的4000名证券交易商,而自动报价系统正式应用于1971年。所以,nasdaq本质上说是为场外交易的股票进行报价服务的。它使分布全美的6000个办事处的证券商有了直接联系。其起点是2500种场外股票。1975年,nasdaq规定了上市标准,使nasdaq证券与其他场外交易证券分离开来,自此有了nasdaq上市公司这一高级市场。1982年,nasdaq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按照更高的上市标准组成全美市场体系,其余的公司则组成小市场体系。于是公开交易市场分出两个层次。1990年,为便于交易并加强场外市场的透明度,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责成全美证券商协会于场外交易设立电子公告板,向投资者提供未上市公司的股票信息,这就是场外公告板市场即otcbb,而更低层次的场外交易市场则被称为粉红单市场。所以,完整含义的“nasdaq”是包含有四个层次的多层次股票市场。四个层次都在全美证券商协会管理之下,都采用自动报价系统,当然都是“nasdaq”。整个演进过程是从小到大,但并没有因大弃小。

小企业直接融资篇5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大族激光;融资途径;直接融资

1.企业概况

成立于1996年的深圳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文中简称“大族激光”)是国内最大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厂商,科技研发实力雄厚,有多项核心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单位和国家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重点示范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大族激光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典型代表已经步入成熟期,2011年大族激光共实现营业收入36.28亿元,利润总额达7.16亿元。

2.大族激光成长中的直接融资历程分析

2.1 创立期融资分析

1996年大族激光的创始人科技人员高云峰成立了注册资金仅100万元的大族实业有限公司,开始进入激光打标机产业。以技术起家的高云峰首先遇到的就是严重的资金困境,当时我国的激光打标机完全依赖进口,价格在10万美元以上,大族激光的产品技术成熟又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收到了不少订单,但大族激光却严重缺乏流动资金,无奈之下大族激光只得采取预收客户货款的方式来维持企业的运转,客户支付预付款之后要等几个月才能提货,这种依靠预付款的融资方式成为了大族激光创立期主要的融资途径。同时,高云峰卖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投入到公司的运营之中,创业者的资金成为了大族激光创立期的又一重要资金来源。

2.2 成长期融资分析

时间进入到1998年,资金极度匮乏的大族激光依然处于小批量作坊式生产状态,企业生产难于上规模。苦于缺乏资金支持的高云峰想到了寻找风险投资,并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文中简称“高新投”)进行了接洽。高新投经过充分的调研后认为,大族激光的主要产品的市场前景较好,并且企业拥有产品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创业团队务实、团结、奋进,适宜对其进行风险投资。但高新投也提出条件:以净资产作为作价的依据,同时高新投必须控股。高云峰对于失去控股权一时难以接受,那将意味着大族激光不再在他的掌握之下,但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融资的时效性是影响企业能否抓住发展机遇的重要因素,渴求资金的高云峰不得不对控股权做出让步。在经历了长达9个月的艰苦谈判之后,1999年3月高云峰与高新投共同成立了大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高新投出资438.6万元获得51%的控股权,高云峰本人拥有20%的股权,高云峰的大族实业拥有29%的股权,高新投的这笔资金为大族激光带来了新的活力,2000年大族激光销售了249台激光打标机,收入达5000多万元。在设立合资公司的协议中,高云峰为今后重新拿回控股权与高新投做了约定:如果大族激光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净资产增加到2000万元,高云峰就有权以净资产价格回购控股权。到了2000年9月,大族激光的净资产已经可以满足高云峰的回购条件,他以2400万元买回了高新投手中的企业46%的股权,其在大族激光的持股量增至66%,高新投则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获得了6倍以上的丰厚回报。

高云峰虽然重新实现了对大族激光的控股,但高新投的大部分资金也退出了大族激光,企业的快速发展依然需要外源性融资的支持,大族激光不得不考虑进行第二轮的直接融资。2001年9月,红塔创新投资、华菱科技、深圳东盛创业投资、大连市正源企业与大族激光签署投资协议,大族激光同时进行股份制改造,此时的大族激光注册资本扩大到了5000万元,紧接着在2003年2月,大族激光再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扩大到8000万元。在第二轮直接融资中,大族激光融入资金1920万元,并且出资协议规定新的出资方不参与大族激光的具体经营管理,而是采用出资方出任企业董事并定期审核企业财务的运作模式,这为大族激光不受干扰的沿着高云峰规划好的发展宏图继续前进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和制度保障,2003年大族激光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净利润达3676万元。

2.3 成熟期融资分析

2004年6月25日对于大族激光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大族激光作为中小企业板首批上市的8支新股之一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大族激光此次以9.2元每股的价格公开发行了2700万股新股,募集的2.4亿资金主要用于激光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公司的设备投入。大族激光的成功上市,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使得企业的行业领先地位得到巩固,并且成为上市公司的大族激光信息公开透明,现代企业制度日益完善。2008年7月大族激光又成功进行了公开增发,融资9.559亿元,募集的资金被用于激光焊接和激光标记设备的产能扩大以及配套机加生产基地的建设,企业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大族激光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后,通过生产项目的建设转化为企业的固定资产,使得大族激光可向银行抵押申请贷款的固定资产增多,还起到了促进企业从银行贷款融资的作用。

3.对新融资结构理论的验证

根据控制权理论,企业采取内源性融资方式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者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但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治理结构的优化,而外源性融资方式的利弊则正好相反,企业正是通过两种利弊的平衡来确定企业的融资结构的,高云峰在引入高新投的风险投资时对于失去控股权的一时难以接受,但最终做出让步并对今后重新拿回控股权做出约定就正好体现了控制权理论的这一论断。融资契约理论指出如果将企业的控制权掌握到企业经理的手中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最有利的,那么企业就应该以发行无投票权的股票进行融资,高云峰在大族激光的第二轮直接融资中的融资策略就是对融资契约理论很好的验证,在第二轮直接融资中,出资协议规定新的出资方不参与大族激光的具体经营管理,而是采用出资方出任企业董事并定期审核企业财务的运作模式。大族激光的直接融资历程同样充分验证了企业金融生命周期理论,在创立期,大族激光主要依靠的是创业者高云峰的自筹资金;进入成长期后,高新投作为风险投资的资金注入对大族(下转第40页)(上接第38页)激光的早期成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高新投成功退出之后,红塔创新投资等新的社会资本的进入继续推动者大族激光高速成长,为其今后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进入成熟期后,通过IPO和公开增发,大族激光从资本市场上获取了较为充足的资金供给,企业获得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同时,大族激光每一次直接融资转化为企业实际资产也为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途径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4.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启示

科技革命的风起云涌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正是工业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激光产品创造出了新的强大的市场需求,巨大的商业机会吸引了科技人员高云峰去构建自己的企业战略。科技革命创造出的市场机会使大族激光具备了高速成长的潜力,但如果没有风险投资、社会资本、证券市场资金的陆续注入和接力而仅仅依靠企业的内源性融资的话,大族激光就极可能与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失之交臂,我们就会失去一家极其优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资金的注入为大族激光的科技研发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并使大族激光迸发出令人赞叹的活力,大族激光2007年的科技研发投入为8,125.55万元,2011年增长到了18,770.52万元,4年时间增长了131%;大族激光的主营业务收入更是从上市首年2004年时的4.085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时的36.2796亿元,7年间增长了800.76%,可见大族激光以直接融资渠道为主的外源性资金支持成为了企业高速成长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我们需要积极鼓励一大批像高云峰一样有眼光、敢创业的科技人员将自己的最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为他们创造便捷合理的包括直接融资在内的融资体系,通过市场化的融资机制筛选出像大族激光这样真正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其与直接融资资金的适时对接,助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大族激光:2011年年度报告[DB/OL].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m/search0425.jsp.

[2]木子.深圳奇迹之资本篇—大族激光:风投助飞[J].深圳特区科技,2012(Z1).

[3]尹生.大族激光的“资本推手”[J].CO.公司,2004(07).

小企业直接融资篇6

多渠道融资“输血”地方经济

成立之初,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就确定了“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努力打造现代化精品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恒丰银行青岛分行以后发展迅速,目前辖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东海路支行、福州路支行、南京路支行、城阳支行、山东路支行、燕儿岛路支行等8家分支机构,网点布局基本上覆盖了青岛市各市区主要热点经济圈。同时恒丰银行青岛分行积极创新业务模式,为青岛当地企业提供了多种直接融资渠道。

2011年,恒丰银行青岛分行累计发债 33.5亿元,完成信托项目 25.8亿元,其中,作为主承销商成功为青岛某建筑集团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2.5亿元,实现了山东省内建筑行业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零的突破。为加强对青岛外向型经济的支持,该行还通过整合进出口押汇、进口代付、出口商业发票融资、各类国际保函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国际业务,对港口贸易融资类企业提供了优质的金融服务。2011年,该行累计对青岛地区客户授信达到100亿元以上,本地信贷规模占全行信贷总额的近70%,有效支持了青岛当地经济建设。

服务小微企业助力蓝色经济

“做最好的中小企业银行”是恒丰银行青岛分行立行之初就明确的定位,该行通过进一步细分青岛金融市场,充分发挥自身机制灵活、高效的特点,多方位为发展中小微企业助力。在市场开拓方面,该行以支行为阵地,进一步提高网点和业务的辐射范围,充分挖掘青岛周边县市区丰富的民营经济资源,积极向县域经济渗透。同时该行在中小企业产品方面做了不少新的探索,成功尝试了五户联保、林权质押、国开行联合贷款等新业务品种。为了着重做好中小企业信贷配套工作,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在去年又成立了中小企业授信审查中心和中小企业信贷审查委员会,配备了专职审批人员,整合了中小企业的授信审批流程,从机制和流程上保证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2011年全年累计完成各类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审查324笔、金额71亿元,有力的促进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

小企业直接融资篇7

【关键词】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融资风险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已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中仅仅依靠企业的自有资本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要,而通过资本经营,利用财务杠杆,在短期内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就成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但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窄,除少数大型知名企业,一般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十分有限。总的来说,企业所获资金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源融资;二是企业外源融资。其现实状况是:

(一)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内部资金比率”(内部资金/外部资金)普遍偏高

大量资金都来源于企业的自我积累,不易获得外部投资,造成企业只能转向内部挖掘潜力。

(二)我国中小企业通过间接融资方式所获资金数量非常有限

根据近两年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量仅占全部贷款的4.65%,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约占1/3的比重形成强烈反差。中小企业之所以难以取得贷款,与其对贷款需求“急、频、少、高”的基本特性相联系。同时由于各大国有商业银行沿袭传统,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沦为“二等公民”。另外中小企业建立时间相对较短、规模较小、资信等级比较低,使得银行不愿为其贷款。

(三)从直接融资来看,中小企业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获取资金的寥寥无几

种种现象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以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难度很大、比例极低。主要原因:一是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规模有限;二是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信用基础不稳定,风险集中;三是多数中小企业不是国家支柱产业,国家“抓大放小”的政策使中小企业在僧多粥少的环境中难以占领一席之地。

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尚未建立外部市场融资机制,基本上是内部融资、自我滚雪球式的发展,致使企业很难形成规模生产。这种状况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满足不了中小企业规模扩张过程中的融资要求。

二、企业直接融资风险的涵义

风险一般泛指遭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风险是在特定环境下和特定时期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风险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某一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财务的角度来说,风险就是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融资风险的大小主要通过风险成本来反映。企业融资的风险成本主要包括破产成本和财务困境成本。

财务困境成本的内涵要比破产成本宽泛。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未得到偿付的债权人有权利以合同被违反为理由要求企业在正式向法庭申请破产前,通过一系列非常行动,主要包括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使企业免于破产,维持企业继续经营的能力。财务困境成本包括三部分:一是法律、管理和咨询费用;二是间接成本,包括因财务困境影响企业经营能力的降低,至少是对企业产品需求的减少;三是管理层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直接融资风险是指企业直接融资活动所带来的收益和损失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因而经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资本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性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我国融资体制由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逐渐向直接融资的转变,直接融资将成为各类企业融资的迫切要求。通过直接融资,企业可以获得比银行信贷更广阔的渠道,从而可以根据自己经营能力和金融环境变化,来决定自己的融资结构,改变单一依赖银行信贷的状况,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但与此同时,企业将会经受更加严峻的考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

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资信劣势和社会在所有制问题上的偏见等原因,而只能筹集到短期的资金。短期资金虽然成本较低,但由于它只能满足短期的、临时性的资金需要,使得中小企业经常面临发展和偿还的两难境地,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短期资金的再筹集,则将直接导致企业停产甚至倒闭。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将会面临更多更大的风险。

三、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风险的类型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股票债券融资、租赁融资、兼并融资、引进外资融资和民间融资等。与此相对应,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股票债券融资风险

股票债券融资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利用发行股票债券方式筹集资金时,由于发行数量不当,筹资成本过高,时机选择欠佳等原因所造成的经营成果损失的可能性。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很不完善,只有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才有资格发行股票和债券,中小企业的比例非常低,所以这种风险在我国中小企业中表现还不突出。

(二)租赁融资风险

在租赁融资过程中,由于租期太长、租金过高、租期内市场利率变化较大等原因也会给中小企业带来诸多风险,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决策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租赁融资决策时,由于决策失误而产生的风险。中小企业在决定采取租赁融资前,必须考虑何种设备,租期多长,选择哪家租赁公司等具体问题,如果考虑不周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它是租赁融资时的主要风险之一。

2. 技术风险。是指在租赁期内中小企业租赁的技术和设备由于科技进步而发生严重的无形损耗以至不得不淘汰所租赁的设备和技术,由此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

3.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化直接或间接造成中小企业租赁融资成本增加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中小企业在租赁融资时要充分考虑利率因素,因为在租赁期内不能中途解约,当利率变化时,而租金却不能变化。一旦利率下调,企业所付的租金就会超过其利用借款方式购买设备时所支付的本息,这样就会造成中小企业的机会损失。

4.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出租人或供货商不能按照合同规定如期提供租赁设备和维修服务等给中小企业所造成的风险。

5. 财务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通过租赁方式取得设备时,不能按期支付租金的风险。

(三)兼并融资风险

在兼并融资过程中,如果对融资环境与时机把握不好或对兼并的目标企业选择不当和对兼并双方资产评估有误等,就会产生一系列风险。按其成因可具体分为:

1. 目标风险。是指兼并企业由于被兼并的目标企业选择不当而引起的风险。

2. 过程风险。是指在实施兼并过程中,原股东股权结构的变化导致每股收益变化而引起的风险。

3. 管理风险。是指兼并完成以后由于兼并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所导致的风险。

(四)引进外资融资风险

所谓引进外资融资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引资融资过程中,由于外商欺诈故意使投资资金不到位或不讲信誉将投资设备以旧顶新、以次充好甚至虚报高价等给我方中小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五)民间(或私人)融资风险

民间融资具有快捷、简便、直观等优点,但是也具有利息高、信誉低,来源不稳定等缺点。再加上向私人融资时链条单一,缺乏法律公正等。一旦对方不守信用,就会给企业造成损失。这就是民间融资风险。

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风险管理的对策

直接融资风险固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在风险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并采取一定方法和措施,风险还是能够防范和化解的。直接融资风险是动态型风险,其技术操作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由于各个企业情况各不相同,故就一般情况,总结出基本的风险防范办法和化解对策。

(一)清偿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策

1. 积极还债。企业要注意维持自身的信誉,要废除赖债、废债思想,积极偿还债务。

2. 适度负债。不能不考虑偿还能力,一味地负债经营。如果负债利率高于资产利润率,企业必然不能正常支付利息,从而到期也难以还本。因此,在资产利润率下降时,要降低负债比重,减少财务杠杆系数;资产利润率上升时,可调高负债比重,从而提高财务杠杆系数,提高资本利润率。

3. 按需负债。企业应按实际需要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债务资金。股本收入和长期负债所筹集的资金可以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和形成其他长期性资产占用,短期借款只能满足临时性的流动资产的需要。

4. 债务重组。通过与债权人协商,实施债务重组计划,包括将部分债务转化为股票,申请减免部分债务,降低利率,延期还款等,以使企业在新的资本结构基础上“起死回生”。

5. 提高偿债能力。借助社会保障制度减轻企业社会负担,减少资金流失,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利率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策

1. 降低融资利率。如尽量争取发行利率较低的债券。企业还应当尽量争取贷款期限长、利率低的软贷款。

2. 采用浮动利率。如发行浮动利率债券、浮动利率票据(浮息票据)等。

3. 加强利率预测。在固定利率融资中,当利率趋于上升时,长借有利;当未来利率将下降时,短借有利。如果预测市场利率将下降,应尽可能将融资时间推迟。相反,预测市场利率上升,可适当提前融资。

4. 运用金融工具。远期利率协议、利率合约、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可有效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

(三)汇率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策

1. 重视货币选择。在不能以人民币计值的情况下,一要争取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二要对资产、债权及其他收汇,争取用硬货币;对负债、债务及其他付汇,争取用软货币。企业作为债务人如能争取用软货币计值对外融资,则可减轻其债务负担。

2. 进行外汇保值。可用远期外汇交易、调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等进行外汇保值。

3. 订立保值条款。在贷款协议中订立保值条款,总的原则是使贷款额和偿还额相等(不包括利息因素)。常用的保值方法有黄金保值法、“一揽子”货币保值法、国际货币单位保值法等。

4. 进行配对管理。外汇暴露是指将承受汇率风险的那部分外币。外币的配对管理是将外币债权与外币债务、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收汇与付汇配对,这是减少外汇暴露,降低外汇风险的一种方法。

(四)其他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策

对政策风险,企业要了解现行政策,同时对政策变化要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充分利用有利于直接融资和有助于降低直接融资成本的政策。

对发行股票融资的收购风险,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好,股票价格相应较高,收购成本必然增大。同时,企业必须密切注意本企业股票的交易情况,如遇有收购情形时,可采取适当的反收购措施。

(五) 直接融资风险防

小企业直接融资范文

小企业直接融资篇1关键词:融资;直接融资;中小企业一、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现状与特点据调查,吕梁辖区交城县现有中小企业460余户,近年来,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