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化学课本(优质14篇)
范文范本是学习写作的重要教材,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吸收优秀作品的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借鉴范文范本的优点和特点,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高一化学必修二教学反思
寒假开学已有一个月,在此月中学生学习了化学必修二的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一章是本学期的重点,是会考和高考的重点。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化学的重要工具,对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对化学元素的学习。以事实为依据,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我先让学生从感性上来认识元素周期表,看元素周期表的实物图,让学生亲自数元素周期表的行和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就是通过一些熟悉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出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和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这样是知识更有系统性,。增加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以认识元素周期律变化的根本原因,增加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的递变规律,从纵横两个方面理解元素周期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化学键的学习时,以知识内容为载体,注重化学原理的应用和化学用语的书写,落实基础。在学习离子键和共价键时,电子式的书写也是学生不好处理的,而教材中电子式是以资料卡片的形式给出的。我从元素符号出发先让学生掌握原子的电子式的书写,然后过渡到离子的电子式,进而到简单的离子化合物、供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进而到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注重完整性和连贯性。在学习用电子式形成过程时,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出发,活泼金属容易失电子,活泼非金属容易得电子,然后离子键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共价键以氯化氢的形成为例,通过介绍他们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的形式表达出来,引出离子键和共价键,具有代表性,学生容易明白,对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容易接受。
三五五教学模式在我校发展的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小组集体观念很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要想上好一堂课,我总结有以下两点心得体会:
一堂课能否上好,关键在于教师的准备是否充分,也就是备课是否充分。教师只有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才能较好的`组织课堂教学。就备课而言,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新课程标准、化学课本等。仔细钻研新课程标准让我更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所在,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层次分明。认真钻研课本则能更清晰的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好所学的内容。
2、做好听课总结。
三人行,必有我师。针对这一点,我尽可能去听课,课后认真总结别人上课的优点和不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半学期以来,发现听课后认真总结,对自己的备课、上课有很大的帮助。
3、深入了解学生。
只有了解学生,教学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了解学生包括很多方面,如学生对原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例如,讲到《元素周期律》时,我发现学生连前18号元素原子有几个电子都不知道,原以为是学生对电子数和核电荷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掌握得不好;经过了解,才知道初中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元素的原子序数。这就能够做到及时补缺、补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将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
4、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特别是在高中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设备,该学生更多的“事实”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为了说明原电池工作原理,我在课堂上演示这个实验,让他们发现确实有电流产生,从而得出结论,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当我轮值晚自习时,我不是简单地在教室闲逛,而是充分利用师生短暂的共处时间,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难。在辅导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某个问题被集中地提出,我就会马上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有哪个知识点教授得不够清晰,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改进后的讲解。实践证明,这样很好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课前和课后的互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滴定时选用的指示剂一般用酚酞和甲基橙,石蕊因为变色不明显,在滴定时不宜使用。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要灵敏,变色范围最好接近恰好完全反应的终点(化学计量点)。强酸和强碱在中和滴定时,可选用酚酞或甲基橙;强酸和弱碱的中和滴定时,可选用甲基橙(生成的盐发生水解呈酸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在酸性范围内);弱酸和强碱的中和滴定时,可选用酚酞(生成的盐水解呈碱性,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10,在碱性范围内)。因为在滴定终点时浅色变成深色更便于观察,因此,碱滴定酸更适宜用酚酞作指示剂,酸滴定碱时更适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需要指出的是滴定所用指示剂的用量一般为2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因为酸碱指示剂属于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指示剂也参与反应,在变色过程中消耗标准溶液,若指示剂用量太多,则消耗掉的.标准溶液也有所增多,会导致误差;若指示剂用量太少,其颜色变化不明显,致使终点提前或延时,使实验误差增大。
滴定管: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所盛装的溶液润洗2~3次,在使用前需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移液管:先用水洗净,再用待测溶液润洗2~3次。
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净,不能用待测溶液润洗。
滴定管: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并除去尖嘴部分的气泡,然后调整液面至“0”刻度(这样便于计数)。
移液管:放完待测液后,不能把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因为移液管在制作时已经考虑到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不包括在标有刻度的体积之内。
待测液的移取:既可以用移液管,也可以用滴定管注入锥形瓶内。
标准溶液的量取:只能用滴定管不能用移液管。
左手控制滴定管中液体的流量,右手摇动锥形瓶,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左旋右晃、眼观瓶)临近终点时滴液速度要慢,至指示剂不立即褪去或变为原色即为终点,避免过量(如过量应进行回滴,并记录滴入的体积)。整个操作要领可总结为“四先四后”:先把滴定管洗净后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活塞旋转是否灵活:滴定管、移液管先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所盛装的溶液润洗;取液时,一般是先将标准溶液注入滴定管,后再将待测液放入锥形瓶;滴定的速率一般是先快后慢。
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与量筒相反),读数时,视线平视,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记录数据要精确到四位数(如12.53ml)。要求将同一待测液滴定两次到三次,取测定数据的平均值计算结果。
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
教材分析: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构成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要想了解物质世界,了解化学,就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金属元素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化学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元素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和铝与氧气的反应。
(2)知道铝的氧化膜对内部金属的保护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金属钠常温下能否与氧气反应和铝能否在空气中燃烧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所作的假设设计实验,并加以验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金属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2)通过对金属钠、铝性质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3)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钠的氧化反应。
(2)铝的氧化膜的验证和铝的氧化膜对内部起着保护作用。
教学难点: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分析。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准备:钠块、小刀、镊子、滤纸、表面皿、自制装置、铝片、火柴、酒精灯、三角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美丽的焰火往往可以烘托节日的气氛,五颜六色的焰火犹如空中绽开的花朵。那么,同学们在欣赏这美丽的焰火之余,有没有想过焰火的五颜六色从何而来呢?原来呀,就是往烟花里面加入了含有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学物质,比如发出黄色火焰的就是加入了含有钠元素的化学物质,发出紫色火焰的就是加含有钾元素的化学物质,发出绿色火焰的就是加入含有铜元素的化学物质,而我们所说的钠、钾、铜都属于金属元素,其实人类对金属的研究从古代就开始了,东汉的马踏飞燕体现了青铜器与工艺的完美结合,再远到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近到中国发射的神七,都体现了人类对金属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今天我们就沿着前人的脚步也进行金属相关性质的一些研究。
推进新课:
引入:多媒体课件展示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的比例图。
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课件,初步了解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
设问:地壳中排在前四位的元素分别是哪些?
学生活动:观察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的比例图回答问题。
设问: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电子,因而化学性质活泼。
设问:结合初中知识,回忆金属可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学生活动:回忆、讨论、作答。
思考交流:观看课本第45页图3-2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归纳:(1)金属与氧气反应:如:fe、al、cu等绝大多数的金属都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
(2)金属与酸反应:金属活泼性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越活泼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3)金属与一些盐溶液反应:活泼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金属。
板书:2al+3cuso4=al2(so4)3+3cu。
2mg+o2=2mgo。
cu+2agno3=cu(no3)2+2ag。
mg+2hcl=mgcl2+h2。
过渡:金属的这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将是我们今后研究某一金属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讲述:其实初中我们就已经学过了一些金属跟氧气的反应,今天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先来研究活泼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展示:向学生展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外皮。
引导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金属钠的颜色、光泽,感受钠的硬度。
注意事项:1、凡是接触钠的用具都必须是干燥的。
2、取用钠后剩余的钠应放回原瓶,残余的钠的碎屑不能随意丢弃。
设问: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新切开的钠表面在空气中发生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与预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学生活动:通过实验现象简单描述出钠的'物理性质。
板书:1、钠的物理性质。
色、态银白色光泽、固体硬度较小。
密度比水小熔、沸点较低。
导热、导电性良好。
设问:新切开的钠表面颜色为什么会变暗?请同学们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交流结果。
小结:钠非常活泼,在空气中会发生变化,因此要保存到石蜡油或者煤油中,以隔绝空气。钠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设计意图与预期目标)。
使学生开始接触“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板书:2、钠与氧气的反应。
4na+o2=2na2o。
学生活动:分析上述反应的化合价变化以及电子转移情况,并用双线桥法表示。
实验探究: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改进的实验装置中,加热,指导学生观察现象。
板书:2na+o2=na2o2。
设问:通过na与o2反应的不同产物,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反应物相同时,如果反应条件不同,则生成物有可能不同。
设问:刚才我们是把活泼金属钠进行加热,如果换成活泼金属铝会怎样呢?
实验演示:铝粉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强光。
实验探究: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课本第48页“科学探究”实验,并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板书:3、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2al2o3。
合作探究:铝片没有发生燃烧的原因。
小结:活泼金属容易与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锈;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镁、铝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49页“资料卡片:铝的氧化膜”。
讲述: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易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氧化膜,像镁、铝这样的金属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设计意图与预期目标)。
通过自学课本内容,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其产生对化学知识的亲近感。
练习反馈:(投影)。
1、在地壳中含量最大的金属元素是()。
a、铝b、铁c、铜d、金。
2、金属钠应该怎样保存?
3、na2o2与na2o谁更稳定?
(设计意图与预期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完知识后,及时进行巩固,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钠、铝与氧气的反应,知道了铝的氧化膜对内部金属的保护作用。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我们会掌握更多的知识,进一步的开拓视野。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布置作业:课本习题1、2、3、4。
板书设计: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钠的物理性质。
色、态银白色光泽、固体硬度较小。
密度比水小熔、沸点较低。
导热、导电性良好。
2、钠与氧气的反应。
4na+o2=2na2o2na+o2=na2o2。
3、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2al2o3。
高一化学必修一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主要对电解质,酸,碱,盐的电离本质做了详细的讲解。本课时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整个第二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为以后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并且,要求学生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1.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学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关键。
的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1.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习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3、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顺利导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互换反应的发生条件,并对离子方程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3、说学法。
3.1学情分析。
由于此节课时面对的16,17岁的高中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在这一阶段还是暂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以直观形象实验教学为主,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认清事物的本质。
3.2学法指导。
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4、说教学程序。
1、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及书写步骤的教学:本节课,我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进行分组,做na2so4与kcl,bacl2的实验,要求同学们在做这个实验的同时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让同学们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实质是so4和ba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步骤。
2、中和反应的实质:通过实验:naoh,hcl的中和反应,和几组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从而加深对离子反应本质的认识。
3、最后有选择性的通过实验cuso4和naoh,na2co3和hcl的复分解反应,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这也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高一化学必修一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b、引导学生能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c、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中所起反应的实质。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和动画模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理解电解质,电离的定义,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从电离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2)难点: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对酸,碱,盐本质的理解。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即以问题为切入口,追踪变化的本质,解释疑惑。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意在渗透探究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限于新高一学生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以启发性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1、学情分析。
学生正处在16、17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的诸多特点。
2、学法指导。
充分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增加实验可见度,加强感性认识;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
1、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演示溶液导电性实验,观察分析,同时展示多媒体教学软件,从微观领域明确溶液导电的本质———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溶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的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转入到对离子反应的讨论。
3、巩固练习,理解内化。
能够很快地辨别出那些物质是电解质,能够正确地书写电离方程式,能够运用定义辨别出酸,碱,盐。
4、布置作业,应用迁移。
结合本节知识,课后讨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必修模块要求选修模块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1、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2、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对教材和教师给出的合金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信息加工。
(3)体验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互相影响的过程。
(4)通过完成小论文,体验科学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并通过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动,增进感情,培养合作的精神。
(2)通过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材料发展的历史从生产力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使,鉴于金属材料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本节主要学习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等。此外金属材料自身还在不断发展,传统的钢铁工业在冶炼、浇铸、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不断出现新工艺。新型的金属材料如高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储氢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态合金等相继问世,大大扩展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所以介绍金属材料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重点为:
(1)生活中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为本节的知识重点;
(2)培养学生的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3)解决怎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是教学重点。
难点为: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金属种类选了“钠、铝、铁、铜”,具有代表性:除钠外,其他三种金属都是常见金属,学生有感性的认识,能与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相结合。鉴于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编写一节金属材料的内容,以体现教科书内容的时代性,反应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是金属知识的应用,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实物、图片、录象等展示,让学生对金属材料形成一个初步概念再学习。
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
第二部分:再通过金属材料及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
合金以及金属材料的内容学生在初三已有一定知识基础,课标要求也仅为“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故不应过多介绍各种合金材料组成、性质、用途,以致过多使用课堂资源。应该着力开展实践活动(小论文要延伸至课外,做好动员和指导即可),组织好关于选用材料的讨论。这些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理应获得相应的重视和教学资源。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利用大量的图片信息和视频材料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中,可展示常见铁和铜金属材料的实物,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展示多种金属材料的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合金等金属材料的认识。
(二)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三)可充分利用相关网站。
五、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
这节课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不高,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落实“过程与方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灵活地应用多种学习方式,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1.独立思考。
2.交流讨论。
3.展示交流。
4.学生小结。
六、教学资源建议。
(一)上网查阅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史。
(二)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就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交流讨论。
(三)任选你感兴趣的关于合金的课题进行调查,完成一篇关于合金的小论文。
七、课堂评价建议。
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活动表现评价表的方式进行。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评价的内容评价细目结果备注。
abc。
主题选择1、为什么选择此设计思路?
2、对能否完成好此设计思路是否进行论证?
活动过程评价1、学生的参与意识。
2、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
3、收集资料对所学知识的学习、理解是否有恰当的帮助?
资料收集与整理1、小组成员能否分工?通过多种手段收集相关资料?
2、能否对收集资料进行有序的分类整理?
3、收集的资料是否充分并能围绕设计思路?
交流与表达1、能否对所选设计思路作准确、有条理的表达?
2、能否对他人观点做准确、恰当的补充?
3、能否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合理的质疑并能正确回答他人质疑?
整体评价1、参与意识。
2、合作意识。
3、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交流表达能力。
5、查阅和整理资料能力。
6、处理现场提问的应变能力。
整体表现评价结果。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有关元素性质和物质结构题解题的窍门归纳:
(1)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2)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化合生成盐,该元素是氮。
(3)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4)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溴,金属单质是汞。
(5)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是氟。
(6)三种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反应,则必定含有ai元素。
有关元素性质和物质结构题解题的窍门归纳:
(7)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元素是钠,焰色反应呈紫色的元素是钾。(8)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氯。
(9)单质的硬度最大的元素是碳。
(10)化学式为a2b2形的化合物,则只可能为na2o2、h2o2、c2h2。
三招攻克化学推断题:
1.猜测出题者的意图。化学这一门的知识点比较多,而高考试卷又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涵盖,所以出题者要考查的也就是那些重点的内容,即一些经常碰面的元素,比如氮、硫、碳,重要的基本的化合物二氧化硫、氧化铁、硫铁矿等,以及和我们的生活比较相关的,比如氧气、氯气、铁之类等。因此在做推断题时大体的思考范围就要有个界限,不能漫无目的乱想。
2.找突破口。题干越长,给的分支越多,往往题目就越简单。因为题干越长,分支越多,也就是给的信息越多,越容易找到突破口。一般的突破口就是一些元素的特性,比如能腐蚀玻璃的单质,自然就知道是氟了;还原性最强的离子,就是硫离子了等等。找到一两个突破口,题就很容易解开了。
3.如果实在找不到突破口,在大致范围确定的情况下,大可猜上一把。因为大致的范围确定了,就可以根据题目给的条件猜出几个可能的、常见的、常用的元素或是化合物,再用排除法找到答案。
元素推断题技巧:(物质之最)。
1.氢化物沸点最高的的非金属元素是0。
2.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1。
3.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
6.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有石墨和晶体硅。
7.能与碱溶液作用的单质有ai、cl2、si、s。
元素推断题技巧:(物质之最)。
9.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p。
10.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e。
高一化学必修2教案
2.初步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原子、离子和离子化合物。
1.通过分析化学物质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
2.在分析、交流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几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离子键、化学键。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启发。
ppt等。
问题:食盐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食盐晶体能否导电?为什么?
什么情况下可以导电?为。
什么?
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发言。
多媒体展示图片(食盐的晶体模型示意图及熔融氯化钠和溶液导电图)。
解释:食盐晶体是由大量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我们知道阴阳离子定向移动。
才能形成电流,食盐晶体不能导电,说明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问题:为什么食盐晶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呢?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
阐述:这些事实揭示了一个秘密: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而且很强烈。
问题:这种强。
烈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形成的呢?
要回答上述问题,请大家思考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思考、交流、发言。
板演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因为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叫离子键。键即相互作用。氯化钠的形成是由于离子键将钠离子与氯离子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板书: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归纳: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有吸引力(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也有排斥力(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电子与电子之间),所以阴阳离子之间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它们只能在这两种作用力的平衡点震动。
如果氯化钠晶体受热,吸收了足够的能量,阴阳离子的震动加剧,最终克服离子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此刻导电也成为可能。
引申:自然界中是否存在独立的钠原子和氯原子?为什么?
说明:原子存在着一种“矛盾情绪”,即想保持电中性,又想保持。
发展的原动力”。问题:还有哪些元素的原子能以离子键的方式结合呢?
这种结合方式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cao、mgcl2、na2o等。
活动探究:分析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我们把通过离子键的结合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即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板书:离子化合物:许多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naf、cao、mgcl2、na2o、k2s。
列举两个,其余由学生练习。
问题:氯气、水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是不是它们的组成微粒间也存在着作用力呢?
学生思考、交流、发言。
说明:两个氯原子之间一定是通过强烈的相互作用结合成氯气分子的,水中的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一定也存在着很强烈的相互作用。而且这些强烈的相互作用力与离子键有些不一样。我们将这种相互作用叫共价键。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学习。
我们将物质中这些直接相邻原子或离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统称为化学键。
板书:化学键:物质中直接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总结:世界上物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我们目前知道的元素却只有100多种,从组成上看正是100多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千千万万种物质。才有了我们这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而这些原子形成物质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由不稳定趋向于稳定。这是自然规律。
课后思考题:
1.认识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试分析氯化氢、氧气的形成。
2.结合本课知识,查阅资料阐述物质多样性的原因。
二、共价键。
1.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微粒:一般为非金属原子。
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与不活泼的某些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分析:成键原因:当成键的原子结合成分子时,成键原子双方相互吸引对方的原子,使自己成为相对稳定结构,结构组成了共用电子对,成键原子的原子核共同吸引共用电子对,而使成键原子之间出现强烈的相互作用,各原子也达到了稳定结构。
板书:3.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
讲解: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讨论和学习中,看到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内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而前一种相互作用比较强烈,破坏它要消耗比较大的能量,是使原子互相联结形成分子的主要因素。这种相邻的原子直接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板书:三、化学键。
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讨论: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教师小结: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作业:
板书设计:
二、共价键。
略
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
我说课题目是《物质的分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是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内容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更是伴随新课程而生的一个内容。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承前启后意味着学生通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而所谓提纲挈领则是与新课程内容设置的方式改变密切相关。大家知道,新课程打破了以往教材中“族”的概念,而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作为知识编排的主线,就在这样一种新的教材内容编排体系下,掌握这种分类的方法,以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掌握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两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分类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尝试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分类在,生产社会中的作用,领悟分类在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中的意义,体会科学探究的价值。
3、教学重点:交叉分类法。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课时安排:1课时。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三、教法、学法分析。
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没什么兴趣,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教之无味。而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是学习的主角。所以本节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采用的活动探究式教学中每一个活动以问题作为情境,采取多种小组活动,通过学生组内的合作与交流,不同小组间的交流与共享,问题得以解决,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流程。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设计为三个模块,即分类的含义、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意义。
模块1:生活中的化学——分类的含义(思维的发散阶段、分类方法形成的感知阶段)。
【问题情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地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行分类。比如垃圾的分类。
【提出学习任务】在2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你所知道的应用分类法的例子。讨论分类的意义。
【学生学习活动】1、1观看垃圾分类广告,尝试对垃圾进行分类;
1、2感受广告内容,认识分类及分类标准的重要性;
1、3举出生活中分类的实例,讨论生活分类的意义。
设计意图:以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形成思维的发散,感受生活中的分类所带来的便捷,并且通过对大量对分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分类标准的理性认识,为更好的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们做好了铺垫。
模块2:从生活到化学——分类的方法。
【问题情境】拉瓦锡对元素是如何分类的?
【提出学习任务】任务1:对拉瓦锡元素表中已学过的元素进行重新分类;
任务2:对一组化学物质的探究分类。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分组汇报,学生的分类形式会有多种。体会到了分类的含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合作学习,得出分类的概念。我让同学对一组化学物质的探究分类活动是想要学生明白,其实分类它本身并不是重点,而是我们如何根据分类对象的特点去寻找分类方法才是关键。
模块3:分类的意义。
问题情境:分类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提出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类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体会和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设计意图:本板块教学内容简单,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同时能训练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对于两种方法的特点,要求学生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独立完成,教师可通过师生交流,帮助学生概括。
五、板书设计。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对同样的事物按照不同标准进行重复分类。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物质进行分类。
六、教学评价方式。
本节课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纸笔评价: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分类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2、活动表现评价:小组活动记录单是一种形式。我还设计课后活动记录档案袋。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书中的一些知识很多都是基础,很多的精华都在练习册里面还有一些辅导教材里面重要的就是先把一些基础的知识都搞清楚,包括书中的一些备注,还有实验器材,还有实验的方法,还有一些互动之类的.一定都要先搞清楚.孩子学习的成绩提不上去,还是因为他们这些基础就没有学好。就造成了他做题的时候就不会。哪怕他上课都听懂了,但是让他做题他还是不会,高中化学辅导老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基础。
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是很重要的。学习分为两种外部学习和自己的记忆。外部学习就是我们平时的做题习惯,还有出去玩的时候看到一些东西,想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记忆就是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自己的解题方法。但是这种思维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会悟出这种方法。
三、多问自己不会的题目。
上课带着问题听课和没有一点东西的听课效率一定是不一样的.孩子只要在上课之前看了上课的内容就一定知道老师下一步要讲什么。最起码他心里知道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都是什么?学习的主动特性,还能帮助到学生在他学习的步骤当中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
四、多帮助学生,也就是你巩固知识。
可能因为你学习比较好,所以学生会让你给她讲一些题,你们知道吗?给学生讲题,其实也就是你自己在巩固知识。学生,请你给她讲题,你也不要不好意思,也就是把老师上课讲过的知识,给他讲明白。让自己也当一次小老师。多给学生讲一下题,你自己的知识也就记得比较扎实,你下次在遇到这种问题,你就会跟随着你的理解,跟随着你的想法一步一步的往下解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约15~20分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认识到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
2、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过程与方法:
1.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讲解今天的内容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请问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啊?
学生答: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
嗯,是这样的!物质就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那么这些粒子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答: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
对!它们都很小!
我们知道,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但是这些微粒都太小,显然我们是不能一个一个将它们取出来进行反应吧!
那大家告诉我,在实验室里我们是怎样取用物质来进行化学反应的啊?
学生答:天平称固体的质量,量筒量液体的体积。
嗯,虽然我们说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微利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是称取一定质量(g)或者量取一定体积(ml)的化学物质来进行我们需要的化学反应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微观粒子的数目和物质宏观的质量或者体积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
板书课题:物质的量。
学生答:买一盒、买一箱、、、、、
看来同学们都很留心生活啊!如果我们用盒子把粉笔装起来,那就方便多了。
其实早就有人想到这个“盒子”了!国际科学界是用“物质的量”来“装”这些微粒的。
物质的量它是一个物理量,就像同为物理量的质量一样,它也是有符号和单位的。
回忆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紧跟思路,渐渐进入课题。
紧跟课堂节奏,思考老师的问题,兴趣提升。
意识到微观粒子时需要集团概念的。
通过对物质组成,分子等微观粒子共性的回顾,让学生懂的在研究微观粒子时“集团意识”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分组达到了使问题简化的目的。
过渡到物质的量的概念。
板书: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
(5)注意:
“物质的量”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不能把它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
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这一单位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等),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问]能否说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
[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1摩尔氧。
(b)1.5摩尔o2。
(d)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e)0.5摩大米。
那这个“盒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个微观粒子呢?
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个。
并且也给这个数值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阿伏伽德罗常数。
板书:2、阿伏伽德罗常数。
跟进老师的节奏,结合预习开始学习物质的量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知识;。
正式过渡,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课题;。
请问你们是怎样得到2molfe中铁原子的个数的呢?
很好!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了:
n=n×na即:n=n/na。
板书:二、基本公式。
n=n×nan=n/n。
高一化学必修教学反思
上学期我们顺利地完成了高中化学必修一的模块教学,下面我讲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必修模块的教学。
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识,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
在本模块的教学之初,由于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不是很深刻,只是凭主观上的认识对传统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作了简单的对比,在实际教学中过分注重了知识目标的实现,忽略了其他目标的实现,所以感觉新课标教材很不好用。
然而,当我通过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及课程标准的研究之后,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才有了深刻的认识,正是这种新的认识,促进了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使得我在后续的教学中明确了方向,有了理论指导。
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课程目标是: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提供的自主创造空间。
1、改变师生关系,转变工作方式。传统教学的实施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即课堂教学的重心更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自主的学。然而,新课程提倡的却是教师的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又离不开教师的教的引导,二者之间属于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关系。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和老师是处于平等的地位,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可能学得自由,学得有创新,有成就感,有动力。
在模块一的教学里,我努力朝上述方向努力,可能是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师生关系的完善在本学期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在必修二的模块里,我将采取有效的方式更进一步地实现师生课堂地位平等化。
2、运用多样化、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以教法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化学中的教学方法很多,那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这个问题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任何方法都有它实现最佳效果的界定条件,都不是万能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所涉及的知识板块、知识结构各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就要寻找能够在这特定的条件下能起到最优效果的方法。也就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选择最优教学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几种方法可同时并用,以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方法的特殊性及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心理认知特点,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教法的改革来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在实践中,我认为学案导学的方法可以十分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非常有利于学生从被动的听课向主动听课的转变。
新课程赋予了我们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因此,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3、积极寻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又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发展。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全面发展的标准又是什么?要寻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首先要弄明白上述问题。对此,我深感困惑,因为现在的高考还是最主要的指挥棒,对于理科生来说,必修模块的学习是他们进行选修模块学习的基础。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必修课的定位是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所以在实施中不能只抓知识传授和训练。在教学目标上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必须要关注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现实;在教学方式上,必须坚持以探究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处理好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实验探究,第二环节就是知识目标的完成。在不同的知识板块上,我们要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实现这个中心来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以上是我在必修一模块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为我将要进行的必修二模块教学奠定了基础。
一、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探究和交流活动,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应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和教师引导总结得来,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尽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中去,充分利用高中生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和自然界真实问题。
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苏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专题二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学生对“电”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提出疑问:这些电池是如何产生电流的?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积极性。再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整个中学化学体系中,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的重要知识点。因此,原电池原理教学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在本章教学中,原电池原理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因为原电池原理教学是对前三节有关金属性质和用途等教学的丰富和延伸,同时,通过对原电池原理教学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从本质上认清金属腐蚀中最主要的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为后续金属腐蚀的原因分析及寻找金属防护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从实验入手,通过观察实验,而后分析讨论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揭示出原电池原理,最后再将此原理放到实际中去应用,这样的编排,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学情分析:
原电池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该内容比较抽象,教学难度大,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引入新课时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电流的原因,再通过锌、铜与硫酸的简单组合,实验探究体验电流的产生,引出原电池的概念。再利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同时从电子转移的方向确定原电池正极、负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写出电极反应式、电池总反应。认识到可以利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设计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所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电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和构成条件,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技能目标]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并能设计较简单的原电池。
[思维目标]通过探索实验、现象比较、设疑诱导、知识讲授和巩固练习,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实验的探索,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并且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通过多媒体画面,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各种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使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生活、关注环境,增强主人翁意识。
五、重点难点:
原电池的原理和构成条件。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情景设计、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物质的组成包括元素和微粒,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分类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
2.化学计量:化学计量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
3.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4.原子结构:原子结构包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电子云、原子轨道等,以及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5.分子结构:分子结构包括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以及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等。
6.化学键: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以及键能、键长、键角等。
7.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包括周期和族,元素周期律包括原子半径、离子半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
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等,化学平衡包括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等。
9.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包括酸碱盐溶液、电离平衡、离子方程式等,以及电解质的强弱、电离度等。
10.电化学:电化学包括原电池、电解池、电极电势等,以及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1.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以及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反应类型等。
12.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实验操作包括药品的取用、加热和冷却、分离和提纯等,数据处理包括误差分析、图表绘制和计算。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2)同一主族的元素
高一必修二化学课本(优质14篇)
本文2024-02-10 13:25:11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2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