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范文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1
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了基础性理论知识、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相配套的模型建立,而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为了国家能制定出良好的经济政策做指导的,因此本文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将从三个方面展开。
1.宏观经济主要衡量指标分析
要想了解宏观经济,就需要知道哪些指标是可以衡量宏观经济的。首先是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被全球很多国家所采用,主要是由于他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需要核算消费总数、个人投资额度、政府的支出额以及国家的净出口额四个方面,并将这四个方面相加,得出的结果,其结果如果为正数,表示目前国家的经济状况是处于发展的,这个方面包括人们的收入、消费能力都在增加,如果为负数,则表示目前的经济状况不太理想,由此国家需要采用相关政策来加强重视。其次消费物价指数,通过这个指数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各个不同地区的价格情况,物价水平的高低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购买能力的大小又影响了商品的生产商、经销商以及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国家需要了解这一指标的数据,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是失业率,失业率与物价和经济发展状况是存在一定关联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失业率较高,则意味着通货膨胀率低,从而说明了物价水平低,反之,如果失业率高,则表示经济不景气。
2.宏观经济的主要分析方法
(1)通过数据收集并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一般而言是收集衡量指标的数据,在收集和统计完数据后可以采取三种方式进行分析,一是以物价水平的变化为依据,进行前后数据结果的年度、季度和月度对比;二是通过经济增长速度快慢来进行年度、季度以及月度的分析;三是各个因素的权重进行对比,看哪个因子能占据影响数据结果的重要比例,从而研究数据结果的结构变化。(2)通过经济预测的方式进行分析。经济预测一般是在理论基础上,依靠众多专家的讨论和调查进行预测;通过数据收集进行先后时间对比分析,并剔除其中的客观因素,从而能减少一定的误差;另外就是采取建立模型的方式进行预测,这种方式进行预测的结果较为客观和准确。
3.宏观经济的主要宏观政策分析
国家根据宏观经济的主要衡量指标,收集相关数据后进行数据分析,最后根据结果来制定改善经济现状的政策,其主要是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国家的需求和供给。国家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或是减少购买和支出能力,调整个人、企业或个体等方面的纳税比例来制定财政政策,调整政策状况。比如当经济不景气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支付,政府就要出面购买,反之,在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时候,政府就要减少购买力度。对于支付能力同样是在经济不景气时,通过对丧失劳动能力或是退伍军人发放补助,或是对特定的农产品给予一定的补助,来增加政府的支出,反之则减少补助比例或是延长补助时间。货币政策是为了实现国家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服务的,通过调节利率、发行货币的总量等措施来进行控制和调节市场经济,比如出现通货膨胀现象时,可以采用制定货币的发行量来调节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当需求不足时就可以增加货币的发行量来平衡经济。由于货币政策中含有更改利率的部分,因此也能通过利率来保证物价的稳定。此外还能吸引人们合理地将多余的资金用来投资或是储蓄,从而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结语
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不仅可以为国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而且也能对将来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预测。本文对其原理的研究,以期能为国家制定良好地经济政策提供一定的指导性。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首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们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指南和方法。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实践,尤其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非但不能退役,而且任重道远。在2016年1月18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主要问题在于供给侧。而马克思是个彻底的供给派经济学家,他曾强调,生产在供给经济学占主导地位。马克思认为,与需求、消费、交换等其他经济因素相比,生产才是最重要的经济因素。“生产起决定性作用,它既支配着生产本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认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是经济的供给方面而非需求方面,供给而非需求方面的经济政策更为重要,这些经济原理对于各级领导干部适应经济新常态,深化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内在矛盾的思想武器和工具。2008年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很多西方学者和理论家纷纷主张“回到马克思”,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给予高度重视,他们不得不承认,要了解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经济运动,仍要学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所作的批判,他的很多理论原则、观点及方法,在我们今天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过程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仍然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既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我们该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呢?首先,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着发展结构调整、速度换挡、动力转换等新情况,面临着诸如如何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如何在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时推动国企改革等新问题,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解答只能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汲取智慧。只有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的经济主张,从而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如何学习?最重要的是要研读《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但是由于《资本论》这部巨著博大精深,很多领导干部在它面前望而却步,这是可以理解的。对于不是专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人可以选读一些马克思经典著作和严谨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又要分清哪些是马克思的原意、哪些是后人的附加,同时还要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对今天有用的科学预见。只有这样,才能被认为是科学地学习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次,应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些新境界。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学说,我们要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研究和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理论内容。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可以说,新中国建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取得的,我们的不足或者失误,都是因为没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来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没有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所造成的。所以我们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既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著作中的某些不符合历史发展特征的论断,更不能教条式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是要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创造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科学理论。只有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才能更好地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遇到的经济难题,才能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3
关键词:教学研究 案例教学 经济思想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47-02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现状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界称之为现代经济学或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经济学以理论抽象、模型复杂、术语深奥、逻辑性强、假设条件多、流派多、相互冲突甚至矛盾的观点多等特点成为理解和讲授的重大障碍。目前国内研究型高校的经济学讲授偏重模型和逻辑性的公式推理,而以教学型为主的国内高校的经济学讲授偏重模型和经济学基本原理。经济学教学向来有初级、中级、高级之分,笔者认为模型和逻辑性的分析应该放在中级和高级经济学来学习,而对于大专及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来说学习重点应该放在经济学原理和经济思想方面。
目前国内对于微观经济学教学研究成果颇多:周怀峰(2009)的《普通本科案例教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当中强调案例对于枯燥的理论进行过渡,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博昭(2008)的《关于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思考》当中额外强调采用小论文的方式加强学生主动式学习。陈晓芳(2007)的《经济学教学的几种操作模式》详细介绍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具体步骤。以上学者大都围绕案例教学谈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没有意识到经济思想对于经济学初学者来说的重要性,现在大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容易照搬经济思想,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正是与此,应该注重经济学基本原理及经济思想发展规律这二个部分的教学。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新尝试
笔者从事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三年多以来发现目前本科大多学生对于抽象的经济学原理不易理解,如再添加晦涩模型数据便更难以接受,于是有必要调整初级经济学的学习重点,由原先重视模型化到向经济学原理及思想方面转变,透过经济史讲解经济原理及其思想。这即是本文提出的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新教学模式。
1.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基本教学模式。目前来看,本科学生已经适应“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教学模式。具体是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原理的讲述,结合原理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以及经济学发展思想变迁,引出东西方经济思想的差异性,再结合基础模型总结经济学内在规律。
现在就按照“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顺序具体讲解这种教学思维。初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工作应该是系统性、完整的一个整体。学习微观经济学应该从原理入手,把握西方经济发展脉络和思想变更以及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先原理意思就是注重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诠释。首先原理要精炼,围绕作为“理性人”从事经济活动作出的经济行为探讨交替关系、机会成本、边际量以及对激励作出反应;然后探讨“理性人”之间如何进行交易,比如贸易可以改善生活、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最后探讨宏观经济如何运行,包括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率、物价与货币发行存在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存在短期交替关系。
以上几大原理指导着经济学方方面面的具体研究方向。学生学习经济学应该从最基本的原理入手,掌握其内在实质和基本定义,比如像理性人、机会成本、边际量这些最基本的经济学定义。
再思想就是通过学习经济思想掌握基本原理。经济学发展速度最快的近三百年中,经济学发生了几次革命,经济学的革命对于我们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和正确把握适应中国的经济学路线有很大帮助,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曾经担心国内高校重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转而放弃了或者是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站在一个高度看待主流经济学流派之间的矛盾与观点的区别,介绍各流派观点形成原因。
这个部分的教学其实是有一定的难度,很多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大部分高校却没有重视这部分教学,只是作为选修课来设置;另外担心学生能否吸收这部分内容。笔者个人认为这个部分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如果采用图表归纳相关基本知识,相信学生可以接受。
后模型是指通过原理的讲解和经济思想的理顺再利用最简单而又有效的模型来解读经济学原理。模型这个部分的讲解尤为重要,它是进入中级经济学和高级经济学学习必须使用到的一种分析工具,对于初学者来说必须掌握基本分析工具,如生产可能性边界、预算线等。像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还有市场理论等等都可以利用模型来解决问题。
在初级经济学的学习中,以上三个部分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原理和思想的教学时间,这对于初学者而言,是必要的。模型的学习也非常重要,它是将原理和经济学思想归于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这种过渡为更高一级经济学学习打下基础。
2.探索新教学模式的原因分析。鉴于目前刚进门的大学生无法很好掌握经济学知识,入门无道的现实,作为教员来说,当从经济学基本原理入手,提纲挈领,总领经济学基本原理下的基本概念,以及背后默认的基本假设;然后在简单回顾西方经济学上千年的发展的同时着重讲述三百年来经济学快速发展过程。主要讲述各个阶段的经济思想,揭露经济学思想背后的利益链条。作为学生应该掌握近代以来各主要经济学流派经济思想;作为教员应该负责任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制度选择,并非盲目崇拜西方经济理论。选择这种模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学习目标可以更加明确。自引入国外教材后很多学经济学的学生无法解释最基本的问题,学习不能致用。这主要是西方功利主义经济学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不相容性导致的,我国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在2005年7月15日发表题为《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告戒青年学子必须学会取西方经济学之精华,去西方经济学之糟粕。故而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主流西方经济学的功利性,学习经济思想史可以加深对经济学的认识,更能够开拓经济学视野,在比较过程中学习和研究,进一步促进适应自身的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制定的预期目标有三个:首先必须熟练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能够举例说明原理和概念。然后针对思想能够简单说明历史当中重要的几次经济学革命内容以及观点。最后能够根据模型说出经济学意义,并能够简单作图。从实施效果来看发现很多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对于经济思想对抗很感兴趣,喜欢经济学流派之间的不同观点。
第三,案例教学的使用更能够突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案例教学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效果。国内学者在这个方面有很多很好的见解。作为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教学模式来说,案例教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三个部分当中原理和模型都需要案例教学的辅助,学生才能够正确理解经济学概念和原理,以及对模型的正确的理解。
消费者理论具备典型特征:通过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生产可能性边界和预算线比较讲解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的区别。首先是边际效用的定义;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定义;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定义;这些定义都可以用模型来讲解,而且可以举例进一步讲解这些曲线推导出替代率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还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这些规律都不易理解,但采取举例说明,就可以很好解决。
三、总结
通过经济思想史角度下的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我们发现,初级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原理、思想、模型三个典型部分。在原有基础上注重第二个部分即思想部分的教学,达到学生有“思想”地去鉴别西方经济学的能力,同时应用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吸收原理和模型,以巩固整个知识整体。
参考文献:
1.雁.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8(1)
2.周怀峰.普通本科案例教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1)
3.博昭.关于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22)
4.陈晓芳.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种操作模式[J].高教高职研究,2007(22)
5.赵红梅.关于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教学体会[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1)
6.张淑云.经济学――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7.王洋,苏兴强.学习技术还是学习思想――西方经济学中的难点评析[J].税务与经济,2006
8.扈立家,唐雪漫.经济学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5)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执政党的一个重要理论。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开展了积极的宣传和研究,并且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从经济学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作的经济学研究来看,目前还是初步的,既不充分,也不够深入。具体表现在:第一,主要停留在“要不要”、“为什么”运用“三个代表”理论进行经济学创新方面,对“三个代表”的经济学理解比较肤浅和表面,缺少认真的解读。第二、对“如何”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结合起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缺少必要和充分的论证。比如,有的文章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变化着的马克思主义,但是并没有讲清楚源于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发展变化着的马克思主义”又是什么?有的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永恒价值,却并没有讲清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哪些具体的基本原理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有的则在一般的方法论上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缺少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的分析。有的甚至没有突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对“三个代表”所体现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思想不够解放、创新特色不明显。比如,对新时期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抓不住事物的本质,仍然停留于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解上;对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共产党组织的问题、私有财产的保护问题、新的财产观的认识、传统的“剥削”理论的理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囿于教条主义的束缚,解释牵强附会,说服力不强。第三,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未有引起充分的重视。从当前中国经济学的研究现状考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基础,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基本矛盾和问题,并探求解决之道比较少见。我们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依据基本原理,紧密结合变化的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前在经济学研究上,必须要形成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新理论成果的经济学学科,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必须大力推进经济学理论创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深化中国经济学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提出的新课题,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上,人们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有的强调马克思研究的方法,有的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表现在马克思批判的精神,还有的干脆把马克思认为理论的发展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这些说法并未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特征。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认为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理论观点。主要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观点,既不是全部言论也不是个别结论。第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所在,本质作为社会科学的最高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精髓所在,这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而区别于其他理论学说的根本标志。第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也是一定时代和环境条件的产物,但它是在很高层次上揭示社会本质和发展的规律,因此其时间跨度比较长,空间跨度比较大。
认真解决如何将生产力发展落实到“人”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产力的问题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生产力的理解言不及人,较多的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其实,在生产力中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不是简单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而是人(主要是作为劳动者的人)是生产力的主体要素,也是第一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是通过劳动者这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联系的关键环节来实现的。小平同志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际上不仅强调了科技对生产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突出了科技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科技是以人为主导的,是劳动者劳动能力的表现。现在我们讲先进生产力,不是一般的科学文化,而是劳动者的素质,包括体力、智力以及精神的因素。所谓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核心是要培养和塑造一大批新型的具有先进科学文化和思想理念的劳动者新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之上。
在人际关系和精神层面上促进社会的进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理解,这里既有文化科学的要求,更有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社会的文明进步,确实需要较多的文化科技知识,但不能简单讲某人的文化知识多、科技知识多,就是有较多的先进文化。不然,在很多方面我们可能都难以自圆其说。说受过高等教育的就是先进的文化,反之则不是,这种认识可能过于庸俗和片面。在今天的社会,先进文化的内涵应更多地具有社会和精神的因素,比如人们的道德素质、行为规范、精神境界等。它在一定程度上要解决如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的问题。它应该包含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既尊重客观存在的个人利益,又坚决反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极端个人主义;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应遵循平等、互利、自愿的原则,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受到侵犯的特殊场合,要能挺身而出,勇于牺牲个人利益;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有先进的理想信念追求;要勇于实践,勇于创造,以自己的努力满足利益需求,同时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人们应注重自身的形象,遵守公共道德,维护社会形象;等等。在一定文化科学基础上所产生的先进性,将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力量,并引领前进的正确方向。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到为人民服务方面来。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到底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至于人民的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规定,但是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密切的关系,凡不是有意违背社会发展,不是有意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这样的主体都应该纳入人民的范畴。人民作为社会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基础。执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否则,执政党就丧失了存在的理由和条件。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不是由谁来作为“上帝”和“救世主”,向人民作施舍和慈善,而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人民群众看作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作为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关键是创造一种环境氛围,通过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以高效、廉洁、平等、民主、自由及和谐来切实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5
全面、准确地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编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研究和把握《资本论》及其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这里有三种情况需要注意:一是对于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要准确理解、坚决坚持,不能随意解释、随意篡改;二是对于有些论点,既要看结论,也要看得出这一结论的背景和条件,不能采取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态度;三是对于过去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一些不正确或不准确的解释要予以澄清和纠正。
深入探索,严密求证,正确认识和揭示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主要表现为能否正确地认识和揭示一定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特别是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规律。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其他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既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经济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等,也深刻地揭示了一般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资本循环规律以及社会再生产规律等。编写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不但要继续研究资本主义和一般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而且要花大力气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研究和揭示规律,不能靠主观想象,而必须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大量的材料积累、全面的情况分析和严密的科学论证。不但要有质的分析,而且要有量的分析。
研究新情况,把握新趋势,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新矛盾、新问题,我国改革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新任务、新情况、新课题。要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的编写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不但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要研究新情况,把握新趋势,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当前,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也应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这种创新,既要以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为基础,又要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性;既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要使这种中国化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和逻辑统一性。
放宽眼界,开阔思路,大胆借鉴国外的文明成果。当年,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时,曾批判地吸收了亚当•斯密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今天,我们编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同样应放宽眼界,大胆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一切优秀成果。目前,西方经济学已是著作浩瀚、学派林立。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当然不是照抄他们的一些具体词句,也不能轻信某一学派的观点,而是要深入研究、综合分析,主要借鉴他们研究具体问题的某些角度和方法。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的知识性和科学性,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开阔思路、转变观念。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6
经济学的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是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况,实际上可以称为市场经济学。它揭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机理和规律,并总结各个微观主体之间以及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一套很完善精密的理论架构和分析方法。由于经济学是建立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和众多经济学家的智慧结晶,因而可以用来解释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微观经济现象,可以为进行经济管理方式提供思路,可以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1]中国,对源自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实现了由排斥到选择性接受,再到越来越推崇的态度改变,这个过程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经济学目前基本上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受到重视,成为财经类各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之一。无论是课程的教学量还是被开设的广泛程度来看,都超过了以往必开的政治经济学,在事实上成为我国高校财经类基础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些年来经济学课程的广泛普及,对于我国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推广和提高,对于改变学生的经济学知识结构,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学认识水准,推动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经济研究内容的扩展,都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所引进的新思想和新理论,作为一种完全舶来的事物,经济学没有中国土生土长的土壤和环境,在中国的高校进行课程教学和理论传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尤其是如何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并以相应合理恰当的过程和方式去实现显得非常重要。
二、经济学教学过程要教会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
(一)经济学教学目标的设立要避免两个极端
作为一门在高校广泛开设的财经类基础课程,开始课程之初要明确和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经济学思想体系产生的大环境来考虑。传统中国社会重农抑商思想影响极为深远,没有产生经济学思想和理论的土壤,目前我们讲授的经济学理论完全来自于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其数百年的市场经济政策和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理论总结和理性分析,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欧美意识形态、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学分析研究方法的综合体。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设定呢?是将来自欧美的经济学意识形态、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这样的综合体系不加分析鉴别和盘托出?还是有所取舍,择优录用呢?我认为应该注意避免两种极端。作为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高校开设来自欧美的经济学综合思想体系,我们毫无疑问应该充分意识到经济学思想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在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高校都曾经开设有一些不多的经济学课程,但是当时讲授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这是一种为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合理性进行辩护的思想体系,被认为是充满辩护性的庸俗的学科,也正是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成了深刻认识经济学本质,避免被西方腐朽思想侵蚀和演变的批判课,教学过程也变成了对于经济学思想的多角度的批判过程。[3]这种极端156做法显然是应该否定并被摈弃的。如果把经济学仅仅是看成只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研究方法的纯粹的科学,忽视其包含的意识形态色彩,显然又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有些人认为经济学中的很多微观和宏观理论,描述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主体行为总体特点和经济现象的内在一般规律,这些理论就如同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和数学规律,是没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纯粹的科学理论,没有国家界限,没有社会制度界限,虽然产生于欧美,但是在中国一样的有效的。经济学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教给学生一整套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基本理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去批判其不合理的方面和有别于中国实际的情况。过多的对于经济学基本观点和理解的批判会困扰学生的学习,使其对于经济学学习的目的产生怀疑和迷惑。相比较现代宏观经济学而言,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基本原理还是没有太多意识形态色彩,对于所研究对象的分析也是比较客观比较科学。
(二)经济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为目标
经济学教学的目标设定需要避免过多受意识形态干扰,同时也不能完全忽视中西方经济环境的不同,因此经济学教学目标不在于具体的经济学概念、观点、理论、结论的识记和背诵,而在于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和能力的掌握,教会学生以经济学思维方式去思考社会经济现象和个体经济行为。经济学如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学科语言和思考方式。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社会经济现象和个体经济行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需要用经济学的视角去观察和体验经济社会,按照科学的分析方法抽象出理论,然后运用这些理论去对经济现实进行验证和考察。第二,运用之前从经济社会现实中抽象出来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对于经济社会中的现象提出建议,通过相应渠道影响政府的经济政策,用经济学的原理和理论服务于社会。第三,立足于经济原理和理论,明晰不同经济学派别之间存在分歧的原因。不同经济学派对于相同经济现象会产生有差别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理解,并提出可能会相反的经济政策,这些都是完全正常的。教会学生用经济学思维方式去思考社会经济现象,能够使学生知道如何去看待经济现实,知道立足经济现象按照什么逻辑得出结论,知道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和产生原因,也促使学生敢于对经济政策提出不同看法,使得学生能够应用经济原理和经济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具体经济问题,避免教条式的理解和运用经济理论。[4]教会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学以致用,也有利于经济学思维方式在全社会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全社会经济学素质的提高。
三、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教学过程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目前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重视具体教学内容轻视对于内容的分析的现象,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多,联系具体实践少,尤其是联系具体经济实际情况的中国要素更少,大多数案例都是来自于欧美国家。有些教师照本宣科,就教材论教材,甚至完全不做具体分析,纯粹抽象讲解经济学理论,脱离中国经济实际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学生没有经济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切身体会,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钻研经济学原理及对其实际运用。
(一)结合中国实际添加中国要素的重要性
抛开中西方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经济学也是根据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现实总结提炼而成的,其产生和成熟的大背景是欧美国家的经济条件和发展轨迹。而现阶段的中国和西方在很多经济条件方面有所不同。第一,中国属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初级阶段,这与欧美发达国家在社会基本制度和发展水平上就有着巨大的差异。第二,中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轨的过程中,原有的经济制度中的元素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并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在某些领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新旧不同经济体制的矛盾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继续存在着。第三,中国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起点较低。[5]这就意味着在较长时期内,人口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都将会持续不断影响着中国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有鉴于此我们不能原封不动将产生于欧美的经济学照搬到中国,而必须将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使之更好运用于中国。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点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否则经济学教学极有可能成为脱离中国实际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经济学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可以直接采用,而有些内容因为与中国经济现实出入较大,需要经过改造或者放弃暂时不用。对于利率形成机制的不同造成的影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经济学中常常将利率设定为一个市场决定的经济变量,由资本市场的卖方和买方根据市场供求共同决定,而中国目前的利率是由央行高度管制的,民间借贷形成的市场利率虽然也有,但是还没有到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地步。由于利率形成机制的不同,建立在利率市场化基础上的一些理论就不能用于解释说明中国的现实经济。[6]
(二)结合中国实际添加中国要素的方法和思路
经济学中的一些经典案例广为流传,比如蜜蜂的寓言、囚徒困境、价值悖论等,它们深刻形象反映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不同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由于这些都是以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为背景,而中国的经济实际与欧美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搬,要适当添加中国要素,在中国的经济学课堂上应该有更多的反映中国经济实际情况的本土化案例。多用中国化的案例,有利于学生更好通过案例理解经济学原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学原理就在我们身边,并非是遥不可及的抽象理论。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产品的价格关系到千家万户,可以用谷贱伤农的案例来解释商品需求对于价格的不同弹性。这些年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很多城市的房价一涨再涨,这些现实中与百姓密切相关的中国要素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中国房地产的价格与居民收入的关系来说明房地产的价格,讨论“中国和美国房价哪个更高”的话题,会让学生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对于经济原理有更加深刻的认同感。[7]要切实做到让经济学教学过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适当添加中国要素,还有两点需要做到。第一,经济学教材在保持与国际主流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充分体现中国实际情况,基本内容要与中国经济实际相吻合,并做到及时更新,照搬照抄国外教材不加以适当调整,不利于学生更好理解和运用经济学原理。第二,作为教学主体的经济学教师要更新和不断充实自己的经济学素养,要切实掌握和深刻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分析方法,全面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大致脉络,唯有自己的广闻博览,对于本地经济现象有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理解,才能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启迪。经济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不仅要能够了解和识记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还要灵活运用这些分析理解中国的现实经济,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看待这个五彩斑斓的经济社会。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7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经济学;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69 — 02
公共经济学作为公共管理类本科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其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学科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的教学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与关注公共管理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维模式。〔1〕然而,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将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公共经济学教学问题作出基础性框架分析,可望对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产生一些有益启示。
一、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对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再认识
公共经济学脱胎于财政学,在与政治学交叉后又分支出了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与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也有着交叉、渗透和关联。
根据最一般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对经济效率、分配和政府经济政策的研究。这一学科包含的主题相当分散,如应对外部性存在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逃税的动机分析,以及对官僚决策的解释。为了涉及所有这些方面,公共经济学已经从原先仅仅注重研究政府征税和支出,演变为现在关注政府与经济互动的每一个方面。公共经济学试图同时理解政府如何以及应该做出什么决策。〔2〕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经济、效率、科学和理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的价值取向,凸显管理技术和专业管理在公共部门与公共领域的运用,认为公共部门应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3〕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行为往往使得公共产品提供者抬高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过权力寻租以谋取部门和私人经济利益,加上政府经济活动的成本软约束带来公共部门高昂的运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门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呼吁必须革新与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学与经济学开始强强融合,相互渗透。〔4〕基于这样的背景,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的教学中也因此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5〕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公共管理类公共基础课的公共经济学学科有其特定的属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义:第一,它是一门经济学,但却不同于传统财政学仅着重制度描述,而注重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活动,不包括政府使用经济杠杆引导资源配置的间接调控行为;第三,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活动的决策机制,突显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第四,活动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也包括公共企业和其他公共部门。
二、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公共经济学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主要经济效应及其与社会管理目标的关系,研究体系以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两大理论作为支柱,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收支、预算管理、公债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作为主要内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存在问题较多,如教学目标比较模糊、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衔接不够、缺乏专门针对公共管理类的本科教材、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知识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不过最突出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从学生层面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公共管理类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文科出身较多,他们对公共经济学中出现的模型公式以及数理推导理解上存在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政府经济行为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正确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学们对公共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公共经济学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经济学多是在一个学期讲完,而经济类本科生往往用两个学期来讲授,因此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和熏陶方面不如经济类本科生那样规范和熟练,加上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庞大,综合性较强,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育工作者层面来讲,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尚属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教师对其教学目标还不是很清晰,对教学内容体系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够清晰准确,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科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阻碍了该学科合理的理性发展。这就要求公共经济学的教育工作者对以上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拷问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建构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适用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建议
笔者在高校从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公共经济学一线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切身体会,认为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动:
首先,应根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就业取向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例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中介组织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相关管理工作者居多,当然也有诸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我们可以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扎实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方面的职能及其原理,学会分析政府现行的公共政策目标和原理,着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组织协调能力与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当然也有不少选择继续深造的。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职能、相关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税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长组织协调、规划及人际交流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政府机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与管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也不少。因此,我们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职能与原理,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税收、预算、公债、国家管制等基本原理与制度,着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分析能力、良好的社会沟通与实践能力。当然,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还应体现多维度,使学生对公共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会观察公共经济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公共部门运转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其次,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应灵活设置,体现不同的教学重点。依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教学目标,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税收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政府间财政关系等内容;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财政政策等内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收入理论、预算管理、公债理论等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公共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经济活动思维与公共管理问题结合起来。对于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学会应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公共管理问题。一般公共管理类的本科生都已经学过初级的西方经济学,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但是并未真正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公共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惯性。
第四,必须合理区分公共经济学和公共财政学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的不同。我国的财政学教学往往以制度描述为主,教学的重点多是放在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财政现象上。而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要凸显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学科外延上要着重分析如何建立廉洁高效同时又兼有地方与中央两个积极性的政府公共部门,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材编写与选用时审慎选择。与此同时,也应在公共经济学的考试方式方法与考察重点上有所侧重。
〔参 考 文 献〕
〔1〕刘晓玲,张蕾,等.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7,(03).
〔2〕〔英〕基恩·希瑞克斯,〔比〕加雷思·D.迈尔斯.中级公共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汪冲.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J〕.重庆与世界,2011, 28,(06).
〔4〕钱理群,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篇8
一、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对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再认识
公共经济学脱胎于财政学,在与政治学交叉后又分支出了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与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也有着交叉、渗透和关联。
根据最一般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对经济效率、分配和政府经济政策的研究。这一学科包含的主题相当分散,如应对外部性存在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逃税的动机分析,以及对官僚决策的解释。为了涉及所有这些方面,公共经济学已经从原先仅仅注重研究政府征税和支出,演变为现在关注政府与经济互动的每一个方面。公共经济学试图同时理解政府如何以及应该做出什么决策。〔2〕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经济、效率、科学和理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的价值取向,凸显管理技术和专业管理在公共部门与公共领域的运用,认为公共部门应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3〕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行为往往使得公共产品提供者抬高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过权力寻租以谋取部门和私人经济利益,加上政府经济活动的成本软约束带来公共部门高昂的运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门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呼吁必须革新与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学与经济学开始强强融合,相互渗透。〔4〕基于这样的背景,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的教学中也因此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5〕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公共管理类公共基础课的公共经济学学科有其特定的属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义:第一,它是一门经济学,但却不同于传统财政学仅着重制度描述,而注重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活动,不包括政府使用经济杠杆引导资源配置的间接调控行为;第三,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活动的决策机制,突显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第四,活动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也包括公共企业和其他公共部门。
二、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公共经济学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主要经济效应及其与社会管理目标的关系,研究体系以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两大理论作为支柱,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收支、预算管理、公债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作为主要内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存在问题较多,如教学目标比较模糊、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衔接不够、缺乏专门针对公共管理类的本科教材、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知识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不过最突出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从学生层面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公共管理类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文科出身较多,他们对公共经济学中出现的模型公式以及数理推导理解上存在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政府经济行为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正确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学们对公共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公共经济学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经济学多是在一个学期讲完,而经济类本科生往往用两个学期来讲授,因此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和熏陶方面不如经济类本科生那样规范和熟练,加上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庞大,综合性较强,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育工作者层面来讲,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尚属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教师对其教学目标还不是很清晰,对教学内容体系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够清晰准确,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科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阻碍了该学科合理的理性发展。这就要求公共经济学的教育工作者对以上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拷问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建构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适用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建议
笔者在高校从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公共经济学一线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切身体会,认为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动:
首先,应根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就业取向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例如,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中介组织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相关管理工作者居多,当然也有诸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我们可以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扎实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方面的职能及其原理,学会分析政府现行的公共政策目标和原理,着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组织协调能力与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当然也有不少选择继续深造的。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职能、相关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税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长组织协调、规划及人际交流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政府机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与管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也不少。因此,我们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职能与原理,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税收、预算、公债、国家管制等基本原理与制度,着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分析能力、良好的社会沟通与实践能力。当然,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还应体现多维度,使学生对公共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会观察公共经济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公共部门运转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其次,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应灵活设置,体现不同的教学重点。依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教学目标,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税收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政府间财政关系等内容;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财政政策等内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收入理论、预算管理、公债理论等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公共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经济活动思维与公共管理问题结合起来。对于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学会应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公共管理问题。一般公共管理类的本科生都已经学过初级的西方经济学,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但是并未真正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公共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惯性。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范文
本文2023-11-09 11:29:21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