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意义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0-24 11:17:29浏览:808

科学小实验意义

科学小实验意义篇1

关键词:初中科学;家庭小实验;交流;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132-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082

家庭小实验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去发现,让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将家庭实验与科学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将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家庭实验中,学生更能体会到学习的价值。本文中笔者基于网络环境,通过QQ、微课视频进行了初中生科学“家庭小实验”活动实践。文章分析了学生对科学家庭小实验活动的态度及影响因素,通过案例阐述了活动实施的过程。研究认为导致学生对科学家庭小实验缺乏积极性的诱因主要包括“教师指导和监督的欠缺,使实验任务虚化”“现有考评机制影响家长对家庭实验的认识”和“学生的升学压力束缚了课外小实验的开展”。通过现代信息交流工具进行监督和指导,将家庭实验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科学家庭小实验的作用。

一、科学家庭小实验中学生积极性缺失的诱因

我通过调查发现,真正动手做科学家庭小实验的学生并不多,笔者所在学校有科学教师18人,但真正布置此类作业的教师只有两人,其他学校情况也类似。学生大都不会自己主动去做此类实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指导和监督的欠缺,使实验任务虚化

虽然教师普遍都能认识到科学小实验对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大的作用,然而教师的教学时间有限,工作量大,所以对家庭小实验不够重视,几乎很少有教师去布置家庭实验。另外,教师布置的家庭小实验是否真正开展,教师很难进行评价和指导,以致最后使实验任务虚化。

(二)现有考评机制影响家长对家庭实验的认识

虽然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也指出科学探究的教学仅凭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应将其延伸到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去,并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园及校外的科学教育资源。但受现在考评机制的影响,做家庭小实验似乎与考试没有直接关系,有些家长认为是浪费时间,并不支持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三)学生的升学压力束缚了课外小实验的开展

首先,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课业负担重,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家庭实验上。其次,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科学实验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实验时缺乏指导,只是抱着玩的心态,最后感觉收获不大。再次,学生做了家庭小实验之后没有进行有效交流和评价,没有获得继续进行实验的动力,因此,学习任务重的情况下就放弃了家庭小实验。

二、初中科学家庭小实验活动实施与分析

以下是我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时对一些家庭小实验的实施过程,由于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基本只有在周末的时间才能回家。所以学生每周进行一次家庭小实验,周末在家时间较长,实验时间充足。据调查,2个班级85位学生,每家都有3G手机,学生都有QQ,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因此,笔者主要通过QQ或微信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开展指导。

(一)家庭实验作业设计与布置

笔者布置的家庭小实验作业是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或作为新课预习用,或作为课后应用实践性的实验,使学生和家长更容易认识到家庭小实验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笔者一般在学新课前布置的是体验式的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体验式实验主要是学生做过这样的实验之后,对新学的东西有更深的感觉,有利于新课的教学,而且在教学设计时可以用学生自己的实验照片或视频,一来学生有亲切感,二来被选用的同学还有成就感,既能积极调动学生家庭实验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如在学习《水的浮力》之前,我布置如下实验:(1)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观察水面的变化,体验浮力,感受浮力的方向。(2)将乒乓球放入底端剪掉的空矿泉水瓶中倒过来瓶口朝下,往瓶内倒水,乒乓球不会浮起来,用手堵住瓶口,观察发生了什么。(3)让鸡蛋在水中上浮的实验。

这些实验在家里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实验器材也很容易获得,现象明显,学生的感受深刻,特别是实验(2)学生会很好奇:为什么一开始乒乓球不浮起来?为什么用手堵住下端乒乓球就很快跳上来了? 通过这样的家庭小实验,学生在课前不仅对浮力有了感性的认识,而且有了学习浮力的兴趣和动力,促进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再如,笔者在学习《大气的压强》之前布置了三个实验:(1)“覆杯实验 ”;(2)将矿泉水瓶倒入热水后再倒掉盖紧瓶盖,观察记录现象;(3)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倒立再后慢慢提起,观察并记录看到的现象。

这些小实验可以为学生学习气压提供很好的感性认识。 覆杯实验以前都是教师演示,现在改成家庭小实验之后,不仅节约了上课的时间,每位学生自己都做过,而且很容易成功,在课堂上分析实验原因的时候学生明显变得更积极了。实验(3)以前没布置这类实验时,学生关于这样的练习经常出错,自己做过了,再做到这样的练习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新课结束后布置的是应用实践性的家庭小实验,将实验原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以致用,体验创新价值。如学习了浮力的应用之后布置密度计的制作实验,让学生在实践的探索和尝试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有用,进一步激发他们实验的兴趣。

(二)家庭小实验作业上交方式

一般家庭小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都及时用家长的手机拍照或录像进行记录,实验的过程主要以照片的形式通过QQ发给我,一方面便于我监督和评价,另一方面学生的实验照片和录像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如食盐晶体的结晶,覆杯实验。有些制作类实验主要交实际作品,如自制密度计;但有的实验是注重记录和分析的,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那就不仅交实验时的照片,还要交记录结果。像“比较食盐和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这样的探究性比较强的实验,除了上交实验照片之外,还要有实验的设计过程,实验现象及结论。探究性实验就必须要求学生及时并实事求是地书写家庭实验小报告单,内容主要为:实验成员、实验日期、实验探究的问题、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记录表、实验结论及体会收获等。

(三)指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

教师通过适宜的指导会帮助学生提高在家庭里完成实验的科学性和成功率,能提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积极性。教师指导包括:(1)指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2)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利用实验材料;(3)指导学生观察记录表的设计;(4)指导学生书写家庭实验报告等。科学家庭小实验一般选择一些有趣又容易实现的实验进行,基本是学生自己在家独立完成,有问题和困惑可以通过QQ与同学和老师在线交流,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一些资料和实验方法。如浮沉子的制作,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但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小瓶中装水的量,如果不知道这一点,学生很难成功,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指导。有一些实验单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去实施和完成有一定困难,这样的实验如果缺乏有效指导,不仅起不到家庭小实验应有的作用,还会事与愿违。

有一次,笔者布置了一个食盐晶体的结晶,希望学生能够观察到较大的食盐晶体,认识到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这个实验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周末回家做,但从学生交上来的照片看,有好多同学是网上下载的照片,也有的同学发了一些实验失败的照片给我,说做不成功,据调查每班做成功的也只有三四个,而且效果不是很理想。这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思考:如何让家庭实验更精彩?在一次区教研活动中有人提出了利用微课视频来引导学生做家庭实验的想法,并演示了一些简单又很新鲜的实验,使我感觉到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利用一些有趣的家庭实验的微课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和灵感,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家庭实验的开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家庭实验评价与交流方式

通过学生评价和交流可以改进自己的实验,也会激发出他们更多创新的灵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课堂评价与交流

在课堂上进行家庭实验的评价,同时将科学家庭实验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资源。在学习《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之前教师布置了实验:将食盐、味精、胡椒粉、色拉油、酱油、面粉分散到水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汇报该家庭实验观察的结果,学生对物质在水中分散时所呈现的现象就很容易理解,很快就能根据这些特点将其分成三类,同时很好地理解溶液的特点,轻松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在学习《物质的溶解》时安排学生进行的家庭小实验是:比较食盐和白糖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这节课的重点就是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了该实验的铺垫,学生在建立假设和猜想时,很快就能想到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由此还提出了新的问题:物质的溶解性是否还与溶剂的性质有关?这样的家庭实验为课堂内容的顺利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在学习《大气的压强》之前我让学生在家完成覆杯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尝试分析其原因。这是一个注重学生体验的实验,操作简单,学生在家里容易完成,但如果放在课堂上一般只会作为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只是观察,而缺少体验。作为一个家庭实验,学生在完成该实验后,尝试解释这个现象的时候自然会去了解相关大气压的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作业上交的形式是照片加原因分析,教师上课时将书本的照片换成学生自己上传的照片,这也可以作为上课的教学资源,当自己的照片出现在课堂上,学生会有成就感和亲切感,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度。

制作类实验的评比,如自制密度计实验学习浮力应用这一节课后,教师布置了一个自制液体密度计的家庭小实验。因为学生在上课时已经学习了密度计原理,制作密度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其原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从上交的作品看,学生在选择材料上也十分有创意,有的用吸管和橡皮泥,有的用铅笔和橡皮,有的用塑料瓶和沙子,有的用钓鱼用的浮子,有的用筷子和铁丝……这类小实验可以让学生直接带到学校进行交流讨论,比一比谁选择的材料更合理,试一试谁的密度计实用性更强,引导学生制作工具时应该考虑其准确性。

2.网络评价与交流

学生通过QQ上交作品的时候,教师通过QQ聊天的形式给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和建议,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实验照片放在QQ空间里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学生上传自己完成的实验作品照片,视频及实验报告单,让同学和教师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实验报告单存入学生个人电子档案中,便于对自我的实验评价。有些实验时间很长,如向光性实验,学生要学会选取合适的幼苗进行实验,并在实际的操作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实验时间漫长,学生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做观察记录,如果将这样的一些照片放在一起,就更容易见证其变化过程。

3.家长评价与交流

有许多实验现象是十分有趣的,如乒乓球和饮料瓶做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覆杯实验,用一根吸管斜插入水中,另一根吸管对着它上端吹气,水会从吸管上端飞出来,该实验可让家长共同参与,并进行拍照、指导,最后进行评价。有了家长的参与,学生体会到了被家长认可的快乐,激发了其进行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家长的参与可以使他们认识到家庭实验的意义,进而使家长能够支持孩子进行实验,使家庭实验得以有效展开。

三、初中科学家庭小实验活动研究的几点感悟

(一)科学家庭小实验与课堂教学二者间相辅相成

科学家庭小实验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很好的教学素材,科学课堂教学的开展为学生进行科学家庭小实验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教学仅凭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应延伸到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去,并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园内外的各种资源。只有让科学家庭实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学生和家长也更容易理解实验的作用和意义,进而使家庭实验有效展开。通过家庭小实验活动的有效实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二)科学家庭小实验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家里做实验,学生是实验活动的主人,不像在学校实验室做实验,实验器材基本不需要选择,步骤基本是按部就班,在家里,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各种实验材料,独立制定实验方案,自由地进行探究,充分体验实验带来的种种乐趣。特别是在选择实验材料时,学生不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选择不同的材料,实验的设计就可能不同,学生更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思路和方法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真正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有更多想象和创造的时间和机会,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作动机,让他们尽情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验证、去探索、去发现,这样的环境更容易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三)网络技术有利于科学家庭小实验的功能提升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环境和通信工具,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实验指导和监督,这有利于学生家庭实验的真正开展;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最直接、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家庭实验,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作为教师,除了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之外,应尽可能地安排一些家庭小实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参与中体验过程、在发现中得到收获、在思考中凝聚智慧,在行动中得到创新。

科学小实验意义篇2

实验设计

(1)在弹簧秤下悬挂了一个重物,秤的读数为重物的重力,即弹簧受到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再将盛水的烧杯放在台秤上称量计数.

(2)接着将弹簧秤悬挂着的重物全部浸入装了水的烧杯中,学生可以看到弹簧秤的读数明显“减小”,可知水对重物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两次弹簧秤的读数差值求出.

(3)教师提出问题:重物对水有作用力吗?怎么知道呢?有多大?等学生思考后,再将烧杯放置于台秤上,重复第2步骤.可以看出浸入物体前后,台秤的示数明显“增大”,如图1所示.

(4)实验分析,水对重物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弹簧秤的读数变小,同时重物也对水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台秤的读数变大,计算表明两个数的变化量相等.

实验评价

实验的教育意义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理论指出,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应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结构里提取出最易于与新知识联系的旧知识,在头脑中“同化”、“重组”,帮助学生理理解接受新的知识,从而产生有意义的学习.重物受到水的浮力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大胆给出结论,但重物是否给水“压力”,学生就不敢轻易下结论了.倘若是固体间的相互作用,学生依据经验仍可给出答案,面对固、液关系,学生陷入了沉思.不过,学生生活中经历过的游泳、划船等鲜活的经验,为该实验中“重物对水是否也有作用力”这个问题的思考搭建了桥梁,而本实验也立即解答了学生的疑难.用已知促进对未知的学习,并能立即给予验证,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实验的借鉴意义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DIS技术有着先天的优势但并非万能.笔者在两个不同班级分别通过应用DIS传感器和上述传统实验做过对比教学,前者在图形化显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一结论上具有优势,而后者让学生亲眼看到“重物对水有压力”这一现象所引发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从科学探究以及引发学生思考的角度来看,后者更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毕竟实验的目的在于探究而非演示,这也是传统实验设计的价值所在.

实验的美学意义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常常使用一条重要的准则――对称,这也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而又奇妙有趣的规则.对称蕴寄美感,呼应衍生瑰丽,不仅许多动植物有独特的对称形式,物理世界中也有许多典型的对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正电与负电、振动与波、吸引和排斥等,物理学家们已经把对称性作为科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甚至把它作为一种标杆,一个不可或缺的准星.本实验也体现了这一主题,弹簧秤与台秤的示数始终保持一增一减,且增加量与减少量总相等,正是自然规律在具体实践中的显现,强调这一点,可以丰富实验的教育功能,引领学生对物理美、自然美的体验.

实验的哲学意义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对矛盾彼此相关产生联系,核心在于互相作用在“对方”身上,而不仅是方向相反与大小相等,而这也常常引发学生对力与物质关系的深入思考并涉及到对物质本源的思考.相互作用力的对立性统一性则体现在它们虽然作用于两个物体上,却必然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这一情景在实验中有十分具体的显现.

科学小实验意义篇3

伴随着十一国庆节的到来,我们迎来了充满灵感与创造的科技节。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科技素质,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我们班以家园合作为主线,开展了“实验家家做”活动。

一、家长参与让我们的活动“活”起来

开展做小实验的初期,本意是结合我们的科学课,让孩子做几个简单又有意义的小实验。并把这几个小实验在成果展的时候,向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进行展示。为了收集更多的小实验,周五我们留了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分享。没想到周一的时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小实验,有文字形式的,还有的家长把孩子做实验的过程拍了照片。好多孩子都能头头是道的把自己带来的小实验,展示给大家。家长热情让我们很感动,孩子们的努力更让我们信息满满。我们认识到,家长和孩子们对科学小实验都很感兴趣,我们原定的活动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所以我们把做实验的活动从班级发展到家庭,开展了“实验家家做”活动。让爸爸妈妈给孩子提供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并和孩子一起做实验,把做实验的过程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分享。我们利用晨间谈话和放学前整理的时间,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小实验,并从孩子们带来的试验中挑选易于操作又有科学意义的小实验,推荐给全班小朋友,并让他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小朋友推荐的实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集体的智慧是巨大的,孩子们每周甚至每天都有可以体验新实验,在体验实验乐趣的同时,增近了亲子感情。

二、充分利用科学区让我们的活动火起来

随着“实验活动家家做”的开展,孩子们对小实验也越来越感兴趣了。每天早晨接待孩子的时候,都会收到孩子们带来的新的小实验,还有的孩子会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实验过程告诉老师。许多家长也很关心我的孩子今天展示自己的小实验了吗、敢说吗、能把自己的实验说清楚吗?盟盟带来的小实验,前两天有小朋友做过了,所以当天展示的时候好的小朋友都表示不感兴趣了。放学的时候,萌萌妈妈很关心孩子是不是展示了自己的实验,我们就把展示的情况告诉了她。第二天,萌萌带来了和妈妈一起做的新的小实验,萌萌妈妈还叮嘱老师一定要让孩子展示一下。为了给孩子充分的展示机会我们把孩子们感兴趣的实验粘贴在科学区。其中包括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原理等。这些也都是孩子们自己实验真实过程的记录,所以孩子们很感兴趣。同时我们把实验所需的材料投放的科学区,孩子们随时可以体验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同时,这也是一种激励措施,好多孩子看到同伴的小实验被老师粘贴在科学区了,都很羡慕,希望自己的小实验也能获此殊荣,所以孩子们带来的小实验更多了。每天最热闹的就是科学区,每天孩子们最兴奋的就是放学前的实验展示活动。

三、科学小实验让孩子说起来

做实验目的是为了在成果展的时候能向中班和小班的弟弟妹妹展示实验,所以说也很重要。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但要熟练的操作还有会介绍自己的实验名称、材料、过程和原理。开始我们没有给孩子规定怎么说,所以孩子们大多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在孩子们说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比如有的孩子介绍实验之前向大家问好了,有的孩子做自己我介绍了、有的孩子介绍完后说谢谢了……我们把这些信息都收集起来,让孩子们作为参考。渐渐地孩子们说的越来越有板有眼了,不但能有条理的介绍自己的实验还能注意到礼貌用语和表情。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因为天天练习做练习说班里有几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也活跃起来,争着说自己的小实验。

科学小实验意义篇4

关键词:七年级;物理兴趣课;课外活动;小实验

作者简介:王文鹏(1988-),男,安徽阜阳人,大学本科学历,中教二级教师,2010年至今在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担任初中物理教师,获2014年市级优质课评比二等奖,2016年省级微课评比二等奖.七年级物理科学兴趣课是中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安排有关的科学教育活动,是物理教学课程的重要补充,能更加有效的体现中学物理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对七年级物理科学兴趣课的认识以及具体的实施建议.

1七年级物理科学兴趣课的课程特点

(1)课程内容丰富多样

七年级物理科学兴趣课的活动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可以研究浅显的声、光、热、力、电等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也可以把物理学在日常生活、科技发展和社会生产中的有关应用作为内容,还可以以物理学发展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为主线,进行有关的实验探究活动.

(2)活动形式灵活多变

七年级物理科学兴趣课的活动形式也很多样,如果从活动地点上看可分为室外活动课和室内兴趣课.室外活动课又包括集体参观类活动、科技类比赛和室外实验探究类活动.室内课的类型也很多,如趣味制作类、发明创造类、实验探究类和科普宣传类等等.

(3)自由度大、趣味性强

物理兴趣课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定的活动内容和合适的活动方式.而且这种课没有繁重的作业任务,也没有严格的考试评价,而是以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自觉参与.因此,自由自愿、趣味性也是物理科学兴趣活动课的一个主要特点.

2七年级物理科学兴趣课的开设意义

(1)由于八、九年级每周的物理课课时安排较少,又要面临中考的升学压力,难以保证学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课本实验探究和课外实验拓展,更多的是枯燥的知识性传授和满堂灌,继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很难达到《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的目标.反观物理科学兴趣课所具有的课程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恰能弥补八、九年级物理教学的缺憾.并且学生在七年级时学习任务较轻,时间又较为宽裕,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科学》中的一些浅显的物理知识,有一定基础,因此在七年级开设物理科学兴趣课再合适不过.

(2)在七年级开设物理科学兴趣课,会使学生提前感知物理,ξ锢聿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也会使学生对八、九年级的物理课产生极大的期待感,这对于学生能够很快地形成积极主动的、正确的学习态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物理科学兴趣课中包含许多简单的物理概念和科学探究类实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前掌握了部分物理知识和科学的实验探究方法,继而为后两年的物理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很多丰富的感性素材能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了解物理学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由此可转化为他们内在的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3七年级物理科学兴趣课的课时安排

针对现今的班级管理制教学,开设物理兴趣课,可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以现有班级为单位,在每周的课程表中直接增加一至两节固定的物理兴趣课,由本校物理教师分班级承担教学任务.这一种方式是面向班级全体学生,较容易实施,各班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开设,课时数也可自定.另一种是全校统筹开设,为了提倡全面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可同时开设化学、国学、书法等其他学科兴趣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各自选班,重新编班,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内同时上课,结束后再各回各自班级.这种开课方式只能使每次的物理兴趣课面向部分学生.以上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每个学校可选择适合自身的开课方式.

4七年级物理科学兴趣课的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

41室外活动课程

室外活动课通过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引导学生发现在生活中和自然界中奇妙的物理现象和隐含的物理知识,了解物理和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尝试利用简单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以此为目标,教师可设计一些参观类活动,例如参观当地的科技馆.很多科技馆都是以基础科学为主题设计的,共包含声、光、力、热、电磁、生命科学等多方面的科普展品,通过生动有趣的表现手法,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明白科学原理,比如在超重、失重体验馆体验人在太空中的感觉,在4D影院中了解投影技术原理,触摸静电球感受毛发直立的奇妙,还有磁悬浮、智能机器人等许多展品都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师要在参观、互动、体验的过程中,深入浅出的给孩子们介绍这些奇妙现象背后所包含的科学知识.

也可参观学校的天文台,通过望远镜观察月球,并且可以以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历史为主线,介绍地心说,日心说的发展,伽利略的望远镜的发明,第谷和开普勒的长期观测总结,直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以及近代关于宇宙膨胀和起源理论的研究和人类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感受宇宙的浩瀚与魅力,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体会历代科学家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另外,也可参观附近高校中的物理实验室或科学实验室等,每次参观后要注意做好总结.

除了参观类活动外,学校也可组织一些室外科技比赛,比如“鸡蛋撞地球”比赛,可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比赛规则:要求每组学生从身边取材,自行设计对鸡蛋的保护措施,比赛时将每组的作品从同一高度(如教学楼六楼)丢下,鸡蛋完好为合格,最后还可根据作品的质量大小、创新程度进行一二三等奖的评选.类似的比赛还有自制轮船比赛.条件允许还可组织航模制作比赛,机器人大赛等等.设计此类比赛时要注意可行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还有一类室外探究实验活动也比较重要,例如:大气压支撑水柱实验,做一个较大的透明玻璃水槽,在水槽中装入适量染成红色的水.再取一长约15米左右的透明塑料软管,密封软管的一端,从另一端灌入染色水后用橡胶塞封住管口.将装满水的塑料管拿到教学楼的五楼(若软管长12米左右,拿到四楼也可),把塑料管的一段从楼上放下拉直固定在教学楼的墙面上.再将塑料管的下端放入水槽中染色水的液面以下,在水下拔掉塑料管下端的橡胶塞,会发现塑料管中水柱的高度会下降一段距离然后停下来,最后,标记水柱上下端的位置,实验完毕再测量.可引导学生讨论误差的来源以及如何测量更加精确.还可以模拟比萨斜塔的实验,从教学楼的阳台上同时丢下两个不同的物体,同学们会发现并非所有物体都会同时落地,并且会发现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物体也有这种差异,而且楼层越高,体积相差越大,这种差异就越明显,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最后可以通过牛顿管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猜想.依据实验安全方便,准确的原则组织这类课外实验探究活动要特别注意安全.

42室内兴趣课

教师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和W校实验室中的有关器材带领学生做一些趣味小实验,小制作以及小实验探究.

教师选择的趣味小实验一定要能唤起学生的直觉兴趣,新奇的实验现象往往要出乎他们的意料,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望,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找出这些奇妙实验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物理知识,同时还应当注意同一节课所有实验中物理知识的相关性要密切,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发现规律,理解新的知识.例如用玻璃瓶、橡胶塞、水笔芯、红色水制作的“热喷泉”和“简易温度计”可以用来讲解物体的热胀冷缩规律;浸透水的手套再倒上酒精点燃会看到“烧不着的手套”与小实验“纸锅烧水”可以用来讲解汽化吸热的知识.

教师在设计课堂小制作和探究性小实验时要注意尽可能从身边选材,一节课内能完成且原理要简单,现象要明显.例如:用手机、废旧耳机的耳机插头、磁铁、纸杯、漆包线等器材制作的“简易扩音器”,讲解简单的电磁知识.用针管、橡胶管、小石子、胶卷盒和塑料板即可制成“潜水艇模型”,再结合鸡蛋在盐水中的沉浮来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类似以上的小实验和小制作有许许多多,举例如下:

(1)热学小实验:水面下燃烧的蜡烛,铜棒上点不着的纸,吸进瓶中的气球等有关热传递,热胀冷缩的现象.

(2)声学小实验:自制小乐器,针管里的小闹铃,土电话等;有关知识:声音的传播,音调的变化等.

(3)光学小实验:小孔成像,自制投影机,魔术箱,喷雾显彩虹等;有关知识:光的传播,折射,反射,色散等.

(4)力学小实验:覆杯实验,漏斗下吹不掉的乒乓球,涡旋气流吹蜡烛,水面浮针等;有关知识:大气压,液体的表面张力等.

(5)电磁学小实验:自制手电筒,自制电动机,简易扩音器,电磁起重机模型制作等;有关知识:电流电路,电流磁效应等.

除此以外,随着多媒体电教设备的普及,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科普类视频和电视节目,例如《王亚平太空课堂》视频,《我爱发明》、《这是真的吗?》、《加油向未来》等.

七年级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学生在物理科学兴趣课所学到的,体验到的是八、九年级物理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观察和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得到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七年级物理科学兴趣课程会逐渐被人们重视而推广.

参考文献:

科学小实验意义篇5

【关键词】意义;目的;类型;名称;活动实例

一、开展DIY实验的意义

(1)促进重视DIY实验

通过研究与实践,建构DIY实验具体的教学模式,使DIY实验既富有趣味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健全DIY实验的评价体系,突出其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促使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多地关注DIY实验。

(2)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借助课题研究平台,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包括实验室、学生家庭、社区甚至大自然等课程资源,可以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并能充分利用身边费用低廉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时间活动。

(3)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赢”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而教师同样能够真正转变工作理念,特别是教学方法和评价理念的改变,实现教学相长。

(4)有利于生物DIY实验的普及推广

实验的设计应该多样化,可以采用比较规范的实验仪器来设计实验,也可以设计低成本实验。通过本课题的活动过程实录,努力构建让有条件和没有有实验条件的学校均能够开展DIY实验的不同实践模式。

二、开展DIY实验的目的

(1)帮助教师对苏科版教材中DIY实验的设计的目的和作用有充分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对新课标新教材有更充分地理解和体会,从而更好地利用好教材,把课堂延伸至课外。

(2)帮助学生在DIY实验的实践中“做中学”,全面提升生物 学科学素养,特别是科学探究技能的提高。

(3)通过师生参与DIY实验的设计、开发和实践,努力形成一种课外探究和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4)通过社团引领,努力探索出初中生物DIY实验教学的不同模式。

三、DIY实验类型和名称的开发

生物知识对抗赛

四、活动实例:艾滋病讲座

活动目标:1.说出艾滋病的概念;

2.说明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3.交流防治艾滋病青少年应该如何做,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地点:阶梯教室一

活动准备:向各个班级发出活动邀请;

绘制宣传海报、印刷艾滋病知识手册及调查小问卷。

活动过程:1.课前学生整齐有序的到达指定地点,阅读知识手册;

2.聆听讲座;

3.交流讨论,发言提问;

4.完成调查小问卷。

活动总结:

本次讲座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大家对艾滋病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同学们在会后还纷纷表示今后要多向周围的亲朋好友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争做一名称职的防艾宣传员。

科学小实验意义篇6

(2)知道利用电流的效应的大小判断电流的强弱.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对比水流的大小来学习电流的大小,学生养成物理分析能力.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电流大小的计算.

情感目标

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对比水流的大小出发,利用水流大小的说明类比得出了电流的大小判断方法,提出电流的大小如何知道,由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各种效应,所以可以用效果的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利用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热效应判断电流大小的.

对于实验教材分析了用两节干电池产生的效应大,电流也大,得出了电流的定义,和定义式,电流的单位是纪念物理学家安培,规定电流的单位是安培,并说明了1安的大小.电流的其他单位和安培的换算,并举了简单的实例进行电流的计算.

最后,教材列举实例展示了一些用电器的电流的大小,使学生对实际的电流的大小有初步认识.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是学习电学的基础,教法多种多样,有对比学习、实验教学、概念教学、数学分析、联系实际学习.针对不同的教学单元可以选择恰当的教法.

课程引入可以采用对比判断水流大小的方法知道电流大小的判断方法.在如何知道电流大小中,可以用实验方法,观察灯的亮度来知道电流热效应的强弱,从而判断电流的大小.在电流的定义中可以用概念教学,学生深入理解电流的定义,并知道电流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在电流的单位形成观念上,可以用联系实际的资料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电流的概念是本节的重难点,电流在电路分析中应用广泛,又是电路计算的基础.本节注意建立关于电流的物理图景,使学生真正明白电流的物理意义.

【教学设计过程】

一.电流大小的表示

方法1、类比水流大小的表示方法来学习电流大小的表示方法,教师可以用一些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想像电流也存在着大小.结合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分析出可以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并列出课题如:探究电流的大小.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方案;提出问题制订实施计划;进行实验和论证等.

二.电流的概念

方法1、教师分析电流的物理意义和概念,得出定义式和单位.注意得出的方法可以由类比得出.分析1安培的物理意义.本处内容可以用讲解法授课.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提示学生从物理量的定义中得出公式和单位,以及单位换算的方法.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信息学习,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养成从信息中学习的习惯.

三.应用知识

方法1、教师习题教学,进行有关电流的计算,提供一些用电器电流大小的资料,形成学生关于电流大小的观念,可以联系实际给出例题,例如可以学生查阅资料找到台灯的电流,计算2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学生要主要的问题有:查阅资料、电流单位的换算、公式变形、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建立电学物理量的图景.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向学生提供资料,有用电器电流大小的资料、电流单位的扩展资料、电流发现的历史资料.学生设计关于电流的计算的例题;自主学习电流的单位、建立电流大小的观念;自主学习电流的一些知识.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电流

一.电流的大小

1.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2.电流的大小可以用电流的效应大小来判断.

二.电流的概念

1.定义: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公式:

3.单位:

4.单位换算:1A=1000mA

1mA=1000μA

三.应用

计算2min内电流通过台灯的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已知:

求:

解:根据公式,得到

=

答:通过台灯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

探究活动

【课题】科学家安培的生平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查阅物理学史资料

浏览有关网站,查阅、记录

小组讨论

【评价】

所查资料的丰富性

资料的来源

科学小实验意义篇7

[关键词] 电子喉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2(b)-0074-04

上颌窦囊肿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以黏膜囊肿居多,如有头痛、面部压迫感、牙痛、鼻腔流液等临床症状者应立即行手术摘除。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传统Caldwell-Luc手术基本被鼻内镜手术替代[1]。但由于囊肿位置的不同,鼻内镜手术存在一些盲区[2],有时要双径路切除,增加了手术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对52例上颌窦囊肿患者分别在电子喉镜和鼻内镜下摘除囊肿,探讨电子喉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便捷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2月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单纯上颌窦囊肿患者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主诉头昏25例,鼻、面部胀痛11例,牙痛9例,鼻腔流液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鼻窦CT扫描定位,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上颌窦黏膜囊肿。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6~67岁,平均(36.5±6.4)岁;病程9个月~10年,平均(3.6±1.5)年;其中囊肿位于底壁10例,外上壁8例,内壁7例,后壁4例,前壁1例。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7~64岁,平均(34.0±7.5)岁;病程7个月~9年,平均(4.5±2.3)年;位于底壁8例,外上壁6例,内壁5例,后壁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电子喉镜下手术。直径4.5 mm上颌窦穿刺器在下鼻道外侧壁距下鼻甲前端约1 cm处穿刺钻孔(下鼻道狭窄者先将下鼻甲前端向内上骨折),置入电子喉镜(Olympus系统),调节弯曲度,导入条线状低温等离子射频头将囊肿壁切破,吸除囊液,置入喉镜活检钳分次取出囊壁。下鼻道填塞明胶海绵。对照组:鼻内镜下手术。根据囊肿位置选择径路:①上颌窦口径路:囊肿位于外上壁,近窦口者,切除钩突,扩大上颌窦口至约1 cm×2 cm大小,鼻内镜下囊肿钳取出囊肿。中鼻道填塞凡士林纱。②下鼻道开窗径路:囊肿位于底壁、后外壁者,先将下鼻甲前端向内上骨折,上颌窦穿刺器在下鼻道外侧壁穿刺钻孔,咬骨钳扩大窗孔至约1 cm×1.5 cm大小,鼻内镜下囊肿钳取出囊肿。复位下鼻甲,下鼻道填塞凡士林纱。③上颌窦前壁开窗径路:囊肿位于内壁、后壁者,或巨大囊肿者,尖牙窝下方近唇龈沟做长约2 cm的横切口,剥离子向上剥离,暴露尖牙窝,上颌窦穿刺器于尖牙窝钻孔,咬骨钳扩大至约1.2 cm×1.2 cm大小,鼻内镜下囊肿钳取出囊肿。缝合切口,四头绷带压迫面颊部。④部位特殊者选择双径路。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手术,术后应用抗生素7 d。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治愈:症状消失,出院时鼻窦CT复查囊肿消失,上颌窦内黏膜光滑,窦内无异物及囊液,一年后复查上颌窦囊肿消失,黏膜光滑。②显效:症状消失,出院时鼻窦CT复查囊肿消失,上颌窦内黏膜光滑,略肥厚。③有效:症状减轻,出院时CT检查囊肿消失,上颌窦黏膜局限肥厚,窦内少量分泌物,半年后复查,上颌窦黏膜局限性肥厚,囊肿复发较小。④无效:症状无改善,半年后CT复查上颌窦囊肿与术前相比变化不大[3],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术中出血量少50 mL为出血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实验组30例有效,有效率为100%,其中26例治愈,治愈率为86.67%;对照组22例有效,有效率为100%,其中16例治愈,治愈率为72.73%,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1例患者发生下鼻道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0.5 h内完成手术者占3.33%,而对照组占4.5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7,P < 0.05);实验组1 h内完成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4.5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8.51,P < 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

实验组中,出血量少者占60.00%,与对照组(18.18%)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 =9.09,P < 0.01)实验组出血多者(0.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 <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例)

3 讨论

治疗上颌窦囊肿的经典术式为Caldwell-Luc手术,是由Caldwell 1893年于美国纽约和Luc 1897年于法国巴黎各自报道。但手术需要做唇龈沟切口,分离面部皮下组织,凿开上颌窦前壁,周围组织损伤大,出血多,术后面部肿胀、疼痛明显,恢复时间长,还可能出现面、唇、齿麻木、牙龈瘘管、骨髓炎等并发症。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目前鼻内镜下手术已基本取代Caldwell-Luc手术[1,4-5]。国内关于鼻内镜下摘除上颌窦囊肿的报道较多,总结起来有3种径路:经上颌窦自然口、经下鼻道开窗、经上颌窦前壁开窗[2,6-7]。对于部位特殊的囊肿,也有选择双径路手术的报道,但该手术时间较长,损伤较大,易发生并发症[8]。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选择电子喉镜代替鼻内镜,基于下列考虑:①都是内窥镜,具有鼻内镜直视操作、术野清晰、微创等优点[9];②电子喉镜前端可随意弯曲,灵活调节视角深度[10],可吸引分泌物、清洁镜头,射频切割、钳子导入喉镜后可随之同步活动,简单进出即可完成手术,避免了各种不同角度鼻内镜、囊肿钳、吸引器频繁进出及其损伤造成日后的粘连;③切口小,能置入喉镜头即可,而经鼻内镜手术切口大,需同时置入鼻内镜和囊肿钳,且有足够空间供其调节角度以摘除囊肿。而选择经下鼻道径路,则基于下列考虑:①不弯曲的状态下,喉镜经下鼻道进入窦腔后,近中心位置,这样在小角度弯曲的状态下即可视及窦内各个位置,比经上颌窦口大角度弯曲更易于操作;②下鼻道离前鼻孔近,且多较宽敞,又有专用穿刺器,便于开窗;③术后窦内分泌物及积血易于引流、排出;④无需做黏膜切口及缝合,无需分离深层组织;⑤不经过血管神经密集区、敏感区(如上颌窦口),不近眼眶;⑥下鼻甲为独立骨质,人为骨折不会造成鼻泪管损伤和眶壁骨折。两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均为100%,实验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治疗上颌窦囊肿,疗效无差别。术中两种内镜均有视野清晰、直视操作、切除准确及损伤小等优势,能够在上颌窦病变切除完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黏膜,有利于其功能的恢复。两组并发症比较,实验组仅有1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而对照组共有6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经电子喉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较鼻内镜下手术更安全。对照组中,3例发生上颌窦炎,考虑与切除钩突和扩大上颌窦口有关。许庚[11]的研究证实,钩突切除后其屏障作用消失,气流中夹带各种污染物可直接进入上颌窦腔。Kennedy[12]认为污染物通过激活感觉神经末梢而启动炎性变化,如血管扩张、水肿和白细胞浸润等。化学物质的刺激是神经源性炎症的加速器,大量的化学物质造成鼻窦黏膜纤毛清除功能损害,导致分泌物潴留并继发感染。Kirihene等[13]研究表明,大于5 mm2的上颌窦口,窦腔和鼻腔内NO浓度显著降低。而NO在正常鼻腔及鼻窦中保持较高的浓度并组成鼻黏膜抵御病原菌的第一道防线,其免疫功能主要是抗菌、抗病毒及增强鼻窦黏膜纤毛运动活性[14]。姜鸿彦等[15]研究发现,鼻内镜术后上颌窦自然口近钩突尾端附着处损伤甚至瘢痕形成,可导致上颌窦的异常引流,黏膜炎症。瘢痕形成后,部分纤毛细胞可转化为鳞状上皮,纤毛输送系统功能严重受损,自发的鼻窦排空功能消失。而且切除后囟后,额窦和前组筛窦的分泌物流入上颌窦,而纤毛功能下降排出困难,导致上颌窦感染[16]。1例中鼻道粘连考虑术中各角度鼻内镜、吸引器、囊肿钳频繁经中鼻道进出损伤所致。牙齿酸痛和面部肿胀各有1例,考虑与做唇龈沟切口、分离、牵拉皮下组织及上颌窦开窗有关。而实验组的切口小,径路固定,有效避免了各种径路下鼻内镜手术的并发症。1例发生鼻腔粘连,考虑与患者未按时换药有关,故术后仍应强调定期随访的重要性。另外,尽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鼻泪管损伤,但由于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外侧壁前部近下鼻甲附着缘处,所以下鼻道钻孔位置不宜过高或过前,以免损伤鼻泪管[17]。

本研究中两组手术时间的比较,实验组的0.5 h及1 h内完成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尤其是1 h内完成率(P < 0.01),考虑与实验组直接下鼻道开窗、快捷、出血少有关。电子喉镜简单进出,适当调节角度即可完成观察、切开、清洁镜头、吸引囊液、摘除等步骤,无盲区。而对照组手术步骤较多,做切口、窦壁开窗、不同角度内镜、吸引头、囊肿钳频繁进出,部分存在盲区者还要双径路操作,出血多也延长了手术时间。两组出血量比较,实验组的出血量多在20 mL以下,而对照组则多超过20 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考虑与实验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损伤少有关,而对照组有5例出血量超过50 mL,发生率较实验组高(P < 0.01),其中1例在扩大下鼻道窗孔时过于向后损伤了鼻后外侧动脉,3例为联合入路,手术时间较长,1例为巨大囊肿。

综上所述,经电子喉镜和鼻内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均为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有效方法,但前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手术更快捷,出血量更少,更符合微创原则。但电子喉镜下手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需要双人操作、摘除较大囊肿因钳小而多次钳取[18]、对设备和技巧要求高等,而单纯上颌窦囊肿者多无症状,不主张手术,故病例选择面较窄,接下来仍需积累更多病例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Caldwell-Luc手术的现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7(2):65-67.

[2] 王茂鑫,甄泽年.鼻内镜下经上颌窦前壁上颌窦囊肿摘除术[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6):614-615.

[3] 王刚,李芳,刘柳,等.鼻内镜下YAG激光上颌窦黏膜下囊肿切除术[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39(1):7.

[4] Lane AP,Bolger WE.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inverted papilloma [J]. 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2006,14(1):14-18.

[5] Minovi A,Kollert M,Draf W, et al. Inverted papilloma:feasibility of endonasal surgery and long-term results of 87 cases [J]. Rhinology,2006,44(3):205-210.

[6] 周兵,韩德民,崔顺九,等.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上颌窦手术[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10):743-748.

[7] 赵晓.经鼻内镜上颌窦囊肿手术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2):1264.

[8] 马庆华.尖牙窝下鼻道联合径路摘除上颌窦黏膜囊肿30例[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7):953-955.

[9] 刘杰彪.上颌窦囊肿鼻内镜下的手术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5):52-53.

[10] 郑玉明.纤维喉镜与鼻内镜联合应用治疗上颌窦囊肿48例之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3):156-157.

[11] 许庚.保留或重塑钩突的内镜鼻窦手术[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1):3-6.

[12] Kennedy BZ.鼻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17.

[13] Kirihene RK,Rees G,Wormald PJ. The influence of the size of the maxillary sinus ostium Oil the nasal sinus nitric oxide levels [J]. Am J Rhino,2002,16(5):261-264.

[14] 董震,王荣光.鼻科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60,170.

[15] 姜鸿彦,许庚,肖继前,等.鼻内镜术后上颌窦异常引流与黏膜炎症状态[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1):14-18.

[16] 韩德民,张罗.内镜鼻窦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5-36.

[17] 夏贵华,苏益渡,朱宽龙.经上颌窦钻孔上颌窦囊肿摘除术[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13(9):652.

[18] 杨海刚.鼻内镜联合喉镜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试验[J].当代医学,2011,17(31):10-11.

科学小实验意义篇8

【关键词】物理;实验;学生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实验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1 物理实验课的导入

所谓“实验导入”指的是运用实验导入新课。它是课堂实验教学的开端,与一切有目的的行为一样,良好的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导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具有课题意识,明确学习目的,动员必要的已有经验和认识,运用学会的学习方法。例如大气压强-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导入。我是这样教学的:这儿有两个橡皮半球,用力将它们挤压而合在一起,请两个力气大的同学上来,看他们能不能把两个半球拉开?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拉开,这是为什么?其实,早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德国马德堡市长、科学家格里克就当众做了一个精彩的实验。他所用的黄铜半球直径约20厘米,抽气以后两边共用了十六匹马才把两个半球拉开。这就是轰动世界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刚才的实验,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拉开(演示)。谁知道我是怎样把它拉开的?――放气(学生笑了)。为什么抽气以后就拉不开呢?(板画)。球的周围有什么?空气。显然是空气对球施加了压力。这些实验生动地告诉我们,大气存在压强。又如:阿基米德原理-复习浮力实验导入。我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是怎样证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取出实验装置,回忆实验过程)。当我们把重物从空气中像电视慢动作一样地逐步放入水中,想一想,物体受到的浮力是怎样变化的?由此猜想一下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演示、观察、回答: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加)。按照你们的说法,也就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是吗?请再看一遍演示。当物体浸没水中后,浮力就不再改变,显然不能认为浮力与深度有关。那么,在上述的实验中,除了深度改变外,还有什么因素在改变呢?物体浸入水下的部分在改变。未浸入时浮力为零,随着浸入的部分变大,浮力也就变大;完全浸没以后,浸入的部分不再改变,浮力的大小也就不变。二千多年前,阿基米德为完成皇帝交给他的任务――辨别皇冠的真伪苦苦思索,当他洗澡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浴缸的水被溢出时,猛然想起了身体入水部分的体积跟排开的水的体积相等,他欣喜若狂地喊到:“我想出了,我想出了!”从这里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吗?――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或者说,与排水量有关。

2 给学生多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及“+”、“一”接线柱的接法,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而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就能自主的探究其它电学实验。例如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规律等,这样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估计大米的密度”一题,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估计大米的密度大约是多大?接着让学生想出几种测大米密度的方法,然后实际做一做,最后做出评价,哪一种方法既简便易行而且误差又小。又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这样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3 探究性教学在实验中的应用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物理教育将科学探究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其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提出了要研究的问题,用何种方法去探究,去揭示,正是训练学生科学创新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让学生相信自己,敢想、善于想。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学生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手段,不断变化教学形式,如将课堂实验改为课外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指导学生作课后的小实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小组讨论,进行科技辅导,搞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积极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和兴趣。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

科学小实验意义范文

科学小实验意义篇1关键词:初中科学;家庭小实验;交流;指导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132-03DOI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