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技术分析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09 11:29:40浏览:613

工程经济技术分析

工程经济技术分析篇1

关键词: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 现状及原因 创新工程体系 对策

非公有制企业历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四川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越发壮大,其产值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例越来越重。2004年,民营企业增加值达到43.68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近1/4。为了在激烈的竞争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非公有制企业必须积极寻求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即经济技术创新。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内涵

经济技术创新概念,起源于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提出的 “创新理论”,其基本含义是指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经济技术创新指企业将新的知识与技术用于生产经营之中,以创造和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和企业利润为目标的活动。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引入新的产品、 采用和推行新的技术、开拓原材料的新供应源、开辟新的市场、采用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

对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本文认为,是通过教育培训,积极构建企业文化,全面提升员工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让员工全面参与到生产、管理、经营的全过程,并在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全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运用、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对生产经营管理流程中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创造新产品,实现企业运作机制的最佳状态。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内容包括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方面。

攀枝花市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现状及原因

尽管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总量迅速增加的同时,经济技术创新能力逐渐增强。但是,与国内外、省内外发达城市先进水平相比,经济技术创新在涉及领域、数量、质量以及竞争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明显不足,职工参与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热情不高,且创新水平较低。

总括起来,制约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认识不足。许多企业满足于现状,他们认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不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创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攀枝花市是以资源开发为主的重工业产业城市,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依附于大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不愁销售,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改进上没有充分的认识。半数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属家族式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对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持可有可无的态度。

资金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仍是阻碍企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2004年攀枝花市国民生产总值163.82亿元,但整体攀枝花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仅有8978万,其中非公有制企业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小于1%以下的企业占2/3以上。

人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效果如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然而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现状令人堪忧,这是由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决定,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由于规模小、发展前景差、福利待遇差等多方面因素,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

技术创新机制缺乏。机制不健全是阻碍非公有制企业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在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领导组织机制、运作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尚处于“初始、本源”状态。因此,针对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在活动的总体方略上采取需求拉动模式,即市场需求或生产需要销售信息反馈研究与开发技术改造创新的市场检验。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渐进性创新,能够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完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使之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就要构建及完善其绩效评价体系。

指标体系基本内容

根据技术创新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结合本地创新资源和企业状况,指标体系基本结构设置为三个指标类A、B、C和15个指标项。具体设置为技术创新投入(资源) A(包括RD资金投入强度A1、RD人员投入强度A2、技术改造投入强度A3、RD经费占年销售之比A4、网络建设情况A5、RD经费年增长率A6);技术创新产出(效率) B(包括主导产品更新周期B1、RD成果B2、企业开发成功率及转化率B3、技术引进消化能力B4);技术创新实现(效益) C(包括企业新产品市场占有率C1、企业新产品收益率C2、企业新产品销售率C3、企业劳动生产率C4)。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设定之后,采用“线性加权和法”进行量化评价,其程序如下:

确定权重值,结合各项指标在体系中的作用程度,进行综合权衡确定,其各项指标权重αij值(A1=0.2,A2=0.2,A3=0.15,A4=0.15,A5=0.15,A6=0.15;B1=0.20,B2=0.30,B3=0.30,B4=0.27;C1=0.18,C2=0.21,C3=0.22,C4=0.18, C5=0.21)和各类指标权重Wi值(A=0.3,B=0.3,C=0.4)。

用Yij=50(Xij-minXij)/(maxXij-minXij)+50对每项指标统计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变为标准值。

指标项和指标类的评价值计算,指标项评价值Kij=αijYij,指标类的评价值Ki=∑nj=1WiKij。

评价分析,根据评价总值和各层次的评价值,对企业进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分析,也可对其中部分进行单项对比分析。按标准把经济技术创新划分为几个层次,这样可分辨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评价分析可弄清创新企业的创新特点、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便于有针对性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进行管理,引导创新工作向纵深发展。

根据评价结果,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四个层次,即评价值达到90分以上者为第一层次,达到80分至89分者为第二层次,达到70分至79分者为第三层次,达到70分至79分者为第四层次,60分以下者为第五层次。通过对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创新能力层次的分析,发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相差较大,低级水平的企业较多,第一、二层次的企业所占比太小,说明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较弱。从评价总分排列上,最高分为90.63分,而最低在45.64分,两者分数相差很大。可见,企业创新工作开展很不平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采用该指标体系对非公有制企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基本反映出活动的实际状况。该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必将在非公有制企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对策

政府行为对策

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是促使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技术创新,走上良性循环的保障。各级政府应考虑各种经济实体的协调发展,把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纳入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主体,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科技力量积极参与的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企业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的经济技术创新机制,为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广泛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创造条件。

制定优惠政策,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提供资金保障。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要给予非公有制企业更大的扶植和支持,以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更好地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攀枝花市建立和完善“财政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形式多层次经济技术创新投入机制。

加快服务体系、网络的建设。国家应该加快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指导和培训。国家应逐步建立完善为中小企业实施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各种专门机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善区域性、全国性信息网,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和金融投资、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服务。

企业行为对策

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攀枝花市许多企业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有的企业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非公有制企业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难以开展。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行为观念,提高认识,提升文化知识水平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企业要认识到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非公有制企业求生存图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以职工为主体,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企业必须坚持经济技术创新与企业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分类指导、综合推进,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载体、职工为主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科技发展要求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人才机制、激励机制。

共同入股成立担保公司,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广筹资金 在攀枝花市最为有效的方式是非公有制企业共同入股成立“会员制、封闭型”的担保公司,将企业的融资需求、政府信誉和银行赢利愿望连成一条融资回路,为企业谋求发展。

加强技术管理,强化消化吸收和创新 加强技术管理,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缩短与国有企业和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调整技术引进的结构,引进对象从以“产品导向”技术为主逐步向产业基础技术、主要技术和高新技术转变。加强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防止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引进以后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管理,并加大投入强度,为企业创造效益。

此外,建立以产学研联合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结合当前科研院所转变的契机,大力推进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结合,使科研院所成为企业的重要技术源。

市场主导对策

充分发挥市场在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导作用,这是市场积极体制与市场积极规律的客观要求。只有市场主体合格了,企业才会对市场信号有灵敏的反应,才会有技术创新的潜在利润,以及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感才会成为技术创新的动力。

应递减一些行业进入壁垒,使金融业、通信业等有步骤地对非公有制企业开放。赋予非公有制企业的平等竞争地位,使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平等竞争、优胜劣汰、重组整合,其结果必然是善于技术创新的企业。

参考文献:

1.林汉川.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3

工程经济技术分析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重要思想,遵循现代林业经营思想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推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改革开放,为板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总体要求

以企业为主体,以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把产品创名牌、服务创一流、岗位创能手、企业创效益作为主攻方向。在目标上,要以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领域上,要与企业的产品、质量、工艺、经营、流通、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在内容上,要突出创新,注重生产经营中实用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在形式上,要以职工欢迎、企业需要、效果明显为标准,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的经济技术活动。

三、参加活动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范围:在全公司员工队伍中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

主要内容:

(一)引导教育广大员工转变观念,树立经济技术创新意识。充分认识知识是资本,人才是财富,科技是生命的观念;充分认识竞争的焦点就是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竞争。培养职工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实现板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员工科学技术素质,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职工群众是经济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实施这一工程必须立足于提高职工的科学技术素质,引导教育职工钻研本职业务,提高岗位技能,改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型劳动者。

(三)各单位要坚持岗位练兵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相结合,技术比赛同技术攻关相结合,技术培训同推广先进操作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解决技术难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骨干作用。

(四)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在员工中广泛开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学一门新技术,创一项新成果,改革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纪录”活动,使技术创新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五)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创造发明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

(六)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无事故及安全生产岗位标兵竞赛活动。以“消除隐患、确定安全、保障稳定、促进发展”为目标。切实把“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考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四、组织领导

“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加强对这一活动的领导,公司成立了员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单位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本单位活动的开展。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工会生产部,负责活动的日常工作。

五、组织实施

各单位在生产实践中,根据生产需要,若需对生产工艺、设备进行创新(改造),应遵循以下程序:

1、本单位创新领导小组应先对该创新(改造)项目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反复论证,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起草《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建议书》。

《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建议书》应包括:技术改造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技术改造工艺技术方案;技术改造内容;经济效益分析;需增材料及设备;实施进度;技术力量状况,技术改造分工等。

2、《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建议书》需报请公司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审批,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应对该项目技术方案、技术内容、需增材料及设备、验收标准、经济效益分析等,进行充分论证,并签属意见。

3、由公司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暨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审核委员会根据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的签属意见,对该项目的《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建议书》进行全面最终审核签属意见,并备案。

4、如创新(改造)项目资金投入需十万元以上的,应报请公司重大项目投入审查委员会审批,该委员会应对此项目的资金投入、回收期、回报章进行审查并签属意见。

5、在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质量监督监测委员会应对该项目的实施、进度质量进行监督,确保改造后达到预期效果。

6、技术创新(改造)完成后,应由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按项目验收标准对其进行技术鉴定审核,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权有。

7、技术创新(改造)项目投入使用后六个月,由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和重大项目投入审查委员会对该项目追踪考核鉴定,确定其科学性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公司经济创新工程领导小组暨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审核委员会以此为依据,进行经济技术创新工和的评比、奖励。

六、申报条件

1、经济技术创新先进单位(含部室、车间、班组)申报条件:

(1)建立单位领导机构,有具体的创新目标和工作计划,加强决策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和基础工作;

(2)在本行业新增产值中,技术进步所占比重和新产品产值率有明显提高;

(3)经济效益好,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并超额完成指标。

(4)有计划地组织本单位员工参加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并有总结评比、表彰奖励。

(5)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国家法令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和技术业务能力。

(6)安全生产无重大责任事故;

(7)实行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引导员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争作贡献。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8)其它条件

2、创新标兵或岗位能手申报条件:

(1)发明一次以上国家专利;

(2)实现一项同行业技术创新或产品创新;

(3)改进一项同行业先进操作(工作)法;

(4)提出并由所在单位采纳实施一项以上优秀合理化建议(具有较大经济或社会效益);

(5)应用一次同行业新技术、新工艺;

(6)创一项同行业新纪录;

(7)自治区以上同工种、同业务技术比赛中前五名获得者,林区同工种、同业务技术比赛中前三名获得者,公司同工种、同业务技术比赛中第一名获得者;

(8)其它条件。

3、重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申报条件:

各单位员工、攻关小组独立完成或与有关单位和人员合作完成的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属下列之一者,均可参加重大效益(或社会效益)创新成果评选。同时,经“创新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可推荐上报林区以上进行参评。

(1)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并在公司或林管局同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创造项目;

(2)解决公司生产经营中科研难题的技术成果;

(3)成功引进和消化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成果;

(4)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品牌、树立新形象,开辟和占领市场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果的技术项目;

(5)改造、改进技术设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年创节约价值10万元以上的技术项目;

(6)其它条件。

七、评比考核、表彰奖励

(一)评比考核

建立公司活动成果申报制度,并纳入林区活动成果申报制度范围内,即:各单位的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对本单位成果确认后,向公司“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申报,经“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定后,将其中重大经济效益年创效益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创新成果随时向林区职工“创新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同时由公司“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对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及经济技术创新所增加的经济效益进行定期界定,并严格按照公开、公正、严肃、严格的原则进行审核,并以此作为评比奖励的重要依据。进行评比和考核要以经济技术成果和数据为依据,不搞照顾和平衡。

(二)表彰奖励

表彰奖励采用荣誉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以企业增效益、职工增收入、国家增财富,为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创新成果按公司《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奖励办法》进行奖励。

八、活动的具体要求:

(一)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是团结和组织公司员工投身西部大开发,推进公司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要求各单位必须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

(二)各单位要加强调查研究,搞好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抓好典型。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好经验和做法,研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公司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工程经济技术分析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重要思想,遵循现代林业经营思想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推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改革开放,为板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总体要求

以企业为主体,以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把产品创名牌、服务创一流、岗位创能手、企业创效益作为主攻方向。在目标上,要以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领域上,要与企业的产品、质量、工艺、经营、流通、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在内容上,要突出创新,注重生产经营中实用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在形式上,要以职工欢迎、企业需要、效果明显为标准,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的经济技术活动。

三、参加活动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范围:在全公司员工队伍中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

主要内容:

(一)引导教育广大员工转变观念,树立经济技术创新意识。充分认识知识是资本,人才是财富,科技是生命的观念;充分认识竞争的焦点就是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竞争。培养职工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实现板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员工科学技术素质,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职工群众是经济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实施这一工程必须立足于提高职工的科学技术素质,引导教育职工钻研本职业务,提高岗位技能,改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型劳动者。

(三)各单位要坚持岗位练兵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相结合,技术比赛同技术攻关相结合,技术培训同推广先进操作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解决技术难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骨干作用。

(四)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在员工中广泛开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学一门新技术,创一项新成果,改革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纪录”活动,使技术创新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五)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创造发明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

(六)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无事故及安全生产岗位标兵竞赛活动。以“消除隐患、确定安全、保障稳定、促进发展”为目标。切实把“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考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四、组织领导

“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加强对这一活动的领导,公司成立了员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单位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本单位活动的开展。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工会生产部,负责活动的日常工作。

五、组织实施

各单位在生产实践中,根据生产需要,若需对生产工艺、设备进行创新(改造),应遵循以下程序:

1、本单位创新领导小组应先对该创新(改造)项目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反复论证,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起草《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建议书》。

《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建议书》应包括:技术改造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技术改造工艺技术方案;技术改造内容;经济效益分析;需增材料及设备;实施进度;技术力量状况,技术改造分工等。

2、《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建议书》需报请公司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审批,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应对该项目技术方案、技术内容、需增材料及设备、验收标准、经济效益分析等,进行充分论证,并签属意见。

3、由公司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暨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审核委员会根据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的签属意见,对该项目的《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建议书》进行全面最终审核签属意见,并备案。

4、如创新(改造)项目资金投入需十万元以上的,应报请公司重大项目投入审查委员会审批,该委员会应对此项目的资金投入、回收期、回报章进行审查并签属意见。

5、在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质量监督监测委员会应对该项目的实施、进度质量进行监督,确保改造后达到预期效果。

6、技术创新(改造)完成后,应由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按项目验收标准对其进行技术鉴定审核,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权有。

7、技术创新(改造)项目投入使用后六个月,由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和重大项目投入审查委员会对该项目追踪考核鉴定,确定其科学性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公司经济创新工程领导小组暨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审核委员会以此为依据,进行经济技术创新工和的评比、奖励。

六、申报条件

1、经济技术创新先进单位(含部室、车间、班组)申报条件:

(1)建立单位领导机构,有具体的创新目标和工作计划,加强决策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和基础工作;

(2)在本行业新增产值中,技术进步所占比重和新产品产值率有明显提高;

(3)经济效益好,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并超额完成指标。

(4)有计划地组织本单位员工参加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并有总结评比、表彰奖励。

(5)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国家法令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和技术业务能力。

(6)安全生产无重大责任事故;

(7)实行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引导员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争作贡献。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8)其它条件

2、创新标兵或岗位能手申报条件:

(1)发明一次以上国家专利;

(2)实现一项同行业技术创新或产品创新;

(3)改进一项同行业先进操作(工作)法;

(4)提出并由所在单位采纳实施一项以上优秀合理化建议(具有较大经济或社会效益);

(5)应用一次同行业新技术、新工艺;

(6)创一项同行业新纪录;版权所有

(7)自治区以上同工种、同业务技术比赛中前五名获得者,林区同工种、同业务技术比赛中前三名获得者,公司同工种、同业务技术比赛中第一名获得者;

(8)其它条件。

3、重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申报条件:

各单位员工、攻关小组独立完成或与有关单位和人员合作完成的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属下列之一者,均可参加重大效益(或社会效益)创新成果评选。同时,经“创新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可推荐上报林区以上进行参评。

(1)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并在公司或林管局同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创造项目;

(2)解决公司生产经营中科研难题的技术成果;

(3)成功引进和消化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成果;

(4)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品牌、树立新形象,开辟和占领市场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果的技术项目;

(5)改造、改进技术设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年创节约价值10万元以上的技术项目;

(6)其它条件。

七、评比考核、表彰奖励

(一)评比考核

建立公司活动成果申报制度,并纳入林区活动成果申报制度范围内,即:各单位的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对本单位成果确认后,向公司“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申报,经“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定后,将其中重大经济效益年创效益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创新成果随时向林区职工“创新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同时由公司“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对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及经济技术创新所增加的经济效益进行定期界定,并严格按照公开、公正、严肃、严格的原则进行审核,并以此作为评比奖励的重要依据。进行评比和考核要以经济技术成果和数据为依据,不搞照顾和平衡。版权所有

(二)表彰奖励

表彰奖励采用荣誉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以企业增效益、职工增收入、国家增财富,为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创新成果按公司《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奖励办法》进行奖励。

八、活动的具体要求:

(一)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是团结和组织公司员工投身西部大开发,推进公司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要求各单位必须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

(二)各单位要加强调查研究,搞好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抓好典型。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好经验和做法,研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公司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工程经济技术分析篇4

关键词;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地勘单位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新的问题日益凸现,诸如资源衰竭、生态环境问题、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预测预防都需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取得突破,谁在技术上创新领先,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也就能创造较好的效益。

在地勘单位事业体制向企业化转轨的过程中,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更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能推动地勘单位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经济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和技术相结合,首先是一个经济的概念然后才是一个技术的概念,不是某一单项的技术或工艺的发现,是指将各种生产要素(如生产数据、劳动力等)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并把新的组合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以获取新的价值和利益。如开拓新的市场,形成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技术本身的创新,组织管理的创新和企业文化观念的创新。地勘单位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如队伍大经营性资产少、债务沉重。非地勘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经济运行质量低、下岗职工多、再就业难等,仍制约着地勘经济的发展。要解决地勘单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改革,在创新。队伍结构调整要改革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要改革创新,投资结构调整也要改革创新。同时加大推进技术进步和推动技术创新的力度,努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原有的传统产业,以提高地勘单位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勘单位能不能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增强发展的后劲,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抓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这个关键。

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工人阶级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就必须大力推进知识化进程,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在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突出创新、创先、创优、创最佳水平,把实施“创新工程”的过程作为提高职工素质的过程。通过职业技能、新技术、新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总结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推广和挖掘职工中的绝招、 绝技、 绝活, 搞好传帮带;通过技术难题会诊,关键课题分析,提高职工的创新应变能力和攻坚能力。同时,工会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规章制度,严格劳动纪律,提高工作质量,还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向管理要效率、要质量、要效益,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作出贡献,为地勘单位的改革和脱困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实现地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创新过程中,要以地勘企业职工为主体,以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领域上,要与地勘单位的科技、经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在内容上,突出技术创新,注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形式上,以发动广大职工参与并为职工群众所欢迎为标准,要不断创新群众性的经济技术活动,不断把活动推向新水平。

2、注重实效,立足基层。我们要坚持从地勘单位矿产开发、工程建设市场和多种经营的实际出发把增强单位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抗御风险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解决单位发展的难点,实现扭亏增盈等问题作为重点,组织基层职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活动;紧紧围绕创新技术、加强管理、增加产品、改善质量、降低成本、搞好服务、增进效益等内容,鼓励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多作贡献,为推动地勘经济的发展建功立业。

3、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要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做到组织落实、责任目标落实、措施落实;加强宣传,形成声势,要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工会的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开展 经济技术创新的意义,宣传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主动配合行政研究和制定 技术创新的奖励办法,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对在经济技术创新中取得优秀成果的职工,要促使单位除按其创造的效益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要与职工的晋级、评定职称挂钩, 并为他们学习深造创造条件。保护职工的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推动国家有关奖励条例和办法的贯彻会影响,进一步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4、制定创新活动措施。地勘单位职工是经济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广泛发动和组织广大职工群众参与,要与职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一专多能等需求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要进一步增加活动的科技含量,通过技术练兵、技能竞赛、技术革新、技术协作等活动形式,鼓励和支持技术人员主动进行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不断用知识武装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用到工作上,为单位发展出力。促进地勘单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5、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职工队伍,要充分发挥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充分利用工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开展信息交流,大力推广先进工作方法和先进技术。要做好 技术创新成果的统计上报工作和技术成果的评审工作,运用职工技术协会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手段,适时地将技术成果转让并开发应用,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实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不断丰富职工技术创新的内涵,推动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向多层次多领域发展,要从观念的创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创新、材料的创新、工艺的创新、营销方式的创新延伸到机制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创新。

工程经济技术分析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连接方法;经济技术;应用范围

为了保持建筑工程建设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其施工质量,应选择有效的钢筋连接方法,并加强不同连接方法的经济技术分析,从而为其连接质量提高提供保障,保持钢筋实践应用中良好的功能特性。因此,应根据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概况,将经济技术良好的钢筋连接方法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保持其良好连接效果的同时提升工程实践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1绑扎搭接及不同的焊接方式

1.1绑扎焊接

作为钢筋接头的重要连接方法,绑扎搭接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满足了建筑领域的实际要求。这种连接方式使用中操作较为简单,基本不受施工环境影响。但是,建筑工程建设中所需的钢筋直径较大时,若采用绑扎焊接方式,加大了钢筋搭接难度,可能会产生裂缝问题。因此,在对钢筋直径小、受力性能要求低的工程施工中,可考虑使用钢筋绑扎焊接方式,保持其实践应用中良好的功能特性。

1.2不同的焊接方式

(1)有效的人工焊接方式。这种方式在钢筋接头连接中有着一定的应用,相比绑扎焊接方式,人工焊接方式作用下的钢筋质量提高。但是,由于其焊接中可能会受到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不同因素影响,给钢筋焊接质量带来了潜在威胁,影响着其连接效果。实践过程中人工焊接方式的成本较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焊接方法的推广使用将会受到限制。

(2)可靠的闪光对焊方式。在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焊接的过程中,对于闪光对焊方式依赖性强。其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为:在对焊机的支持下,会使需要焊接的钢筋接头两端相互接,并在低电压强电流的作用下,会使钢筋软化,进而通过加压举措的实施得到质量可靠的对焊接头。像包含闪光阶段及顶锻阶段的连续闪光对焊、预热闪光对焊方式,隶属于闪光对焊组成部分范畴。实践过程中应根据钢筋直径的不同,评估该焊接技术经济性,从而为我国钢筋连接技术水平提升提供保障。

(3)高效的电渣压力焊方式。当前这种焊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其成本相对较低,为钢筋接头连接质量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在14mm竖向钢筋焊接中,可采用电渣压力焊方式。其工艺原理为:在对钢筋端头进行焊接时,会伴有电弧产生,在高温条件下会出现炉渣,促使钢筋端头被熔化,进而依托外力挤压作用,能够确保钢筋焊接接头质量可靠性。钢筋接头连接中若采用电闸压力焊方法时,应分析其优点及缺点。其中,该方法的优点为:提高了钢筋材料利用效率,成本经济性良好;该焊接方式与其它工序之间的独立性良好,且经济效益显著;焊接质量较为可靠。该方法的缺点为:耗电量大,对作业区域的电压要求高;电压降幅过大时会造成起弧困难现象的出现,会降低钢筋焊接质量;焊接中对斜向与水平钢筋的角度有着一定要求,且雨雪天气难以开展施工作业。

2钢筋机械连接工艺分析

2.1实践中的冷挤压连接接头分析

实践过程中若采用冷挤压方式实现钢筋连接时,为了发挥这种连接方式的技术优势,应了解其基本原理。具体表现在:在性能可靠的光面套筒作用下,对待连接的螺纹钢筋进行针对性处理,并通过外力作用对套筒进行挤压,使得内置的钢筋肋能够在套筒收缩过程中达到指定位置,最终实现钢筋连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基于冷挤压作用下的钢筋连接,器连接接头可在生产区域内完成,但另一端的处理应在现场完成,间接地降低了项目施工效率,限制了其推广使用。但是,冷挤压连接接头方式相比手工焊接方式,前者的成本仅为后者的1/3,且焊接效率提高。

2.2实践中的螺纹连接分析

作为一种重要的连接工艺,钢筋螺纹连接方式实践应用中实现了完全工厂化。其基本原理为:在预先设置好的刚接结构镦粗部位用螺纹丝扣进行处理,并在螺纹长筒的作用下实现钢筋连接。当前钢筋螺纹连接方式的优势在于:提高了钢筋作业现场施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经过冷镦处理后的钢筋,且钢材强度增加;在螺纹丝扣及螺纹长筒的配合作用下,提高了上实际的作业效率,促使该连接方式在成本方面的优势显著。

3不同钢筋接头连接成本对比分析及所要考虑的功能指标

通过对表1内容的分析,可知钢筋连接中若采用螺纹连接及冷挤压连接方式时,其成本会下降。其中,不同直径的钢筋采用手工焊接方式时,成本最高;采用螺纹连接方式时,成本最低。因此,实践过程中应注重螺纹连接方式使用,提高钢筋接头连接质量的同时确保其成本经济性良好。与此同时,钢筋连接方式选择及使用中也需要考虑各方式的功能指标。这些指标包括:钢材能耗、单向拉伸性能、施工作业时间长短及接头成本。实践经验表明,采用机械连接方式中的钢筋镦粗螺纹连接方式时,能够保持其良好的连接效果,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钢筋连接工艺。因此,钢筋连接过程中应重视该连接工艺使用,降低连接成本的同时确保接头连接质量可靠性。

4结束语

当前形势下不同经济技术的钢筋连接方法实践作用效果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选择出最佳的钢筋连接方法,保持工程建设成本的良好经济性,促使建筑工程建设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未来工程建设中应重视钢筋连接方法的合理运用,扩大经济技术良好的钢筋连接方法应用范围,给予工程经济效益可靠保障,发挥这种连接方法实践应用中的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1]丁伟,赵鑫,李静.钢筋连接方式的选择[J].山西建筑,2014(10).

[2]李本富.钢结构施工中钢筋连接方式[J].江西建材,2012(01).

[3]喻帆,夏晓仁.建筑工程中钢筋连接方式及其设计中的合理选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8).

[4]张可江.钢筋连接方式的比较分析[J].科技信息,2011(01).

工程经济技术分析篇6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15-03

一、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一)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总体情况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地区的组成部分。在开放城市划定的一块较小的区域,集中力量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创建符合国际水准的投资环境。通过吸收利用外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结构,成为所在城市及周围地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重点区域。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沿海规模最大的经济区,上海市、江苏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八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六市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土地总面积99 687.5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分布最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长江三角洲开发区投资的基础设施环境和社会软环境都很好,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开发区已经成为了其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新的制造业基地,高科技发展基地,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的集聚地。

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上海的有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江苏的有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的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长三角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的特点

1.长江三角洲是对外开放最早地区之一。全国最早建立的14个部级经济开发区有5个分布在长江三角洲。最早建立的27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中,有3个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合作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开创了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开发区的先例。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分布密集,是中国各种开发区的功能最为全面的地区。

2.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规模宏大。一些部级开发区的建设同依托母城扩展相结合,建设目标定位为城市新区,建设规模也大大增加。例如,杭州经济开发区定位是杭州城市的副中心,将逐步建成工业园区、高教园区、中心商务区、居民住宅区等功能区块,成为具有一流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新城区,规划建设面积也达27km2。总的来说,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规模起点高,基础设施投资强度大。

3.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通过外引内联,形成了外来投资的热点。据统计,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最多的城市。由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江苏省成为了仅次于广东省的引进外资最多的省份。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对内开放也成绩显著。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外国大公司、大财团投资踊跃。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在长江三角洲的各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投资。

(三)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部级开发区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设立之初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须认清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找准部级开发区在全球经济竞争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定位,找准发展的引擎,努力实现开发区的二次创业。从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及国家发展战略看,开发区拥有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过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中国在吸引跨国转移中取得有利地位,已经成为对跨国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国度。外资的不断进入,使在华的产业链从早期的主要从事低端的劳动密集环节,向上游的研发、零部件生产制造和下游的物流、金融等服务环节延伸。

2.随着跨国公司大量对华转移其生产活动,与生产活动直接关联和针对中国市场的应用性研发活动也相应开始对华扩散。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选址时趋向于制造活动密集、人才与信息密集、环境优良的城市与地区。

3.大量外向型制造活动在开发区的集聚,客观上要求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物流、进出口采购服务、产品检验服务、工程咨询、设备租赁、标准认证以及金融、保险、会计等服务业将会追随着制造活动而得到相应的发展。

4.中国加入WTO后,按照WTO要求和国际惯例加大了开放力度,完善了涉外经济法律与制度,使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对国际投资者吸引力大大增加。更加自由、便利与规范的贸易与投资环境,更大的市场空间,无疑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对国际投资者的吸收力。

二、应用聚类分析法评价中国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状况

评价了中国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整体科技进步情况后,为了把握各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特点,总结各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共性和规律,本文选取聚类分析法来对中国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的实质是一种建立分类的方法,它能够将一批样本数据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分类,使同一类中的样本具有高度同质性,不同类之间具有高度异质性。

2.评价对象。本文使用聚类分析评价的对象是国务院批准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位于长三角地区的1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的有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江苏的有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的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3.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指标体系的确定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基础,但要建立一套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开发区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工程,本文在系统分析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因此我们根据《中国开发区年鉴2009》,国家确定的标准统计指标,针对目前统计指标体系设计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以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出口总额、进口总额、本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开发投资、新批准设立企业数、外商投资企业数、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历年累计已开发土地面积、已建工业项目用地面积和年末全区从业人员为指标对12个长三角地区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聚类分析。由于数据搜集工作的困难,没有找到足够的科技指标数据,所以本文的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

为了克服原始数据由于计量单位的不同对聚类分析结果产生不合理的影响。在聚类分析过程中,首先应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变换处理。此处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Z分数(Z score)转化,其变换公式为:x■′=■其中x■为原始数据,x为数据均值,s为标准差,s为标准化后的数据值。

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笔者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树形图(见下图)。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将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苏州工业园区,占开发区总数的8.33%;第二类是昆山和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占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数的12.50%;第三类是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开发区总数的8.33%;第四类为余下的8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是上海的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江苏的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排在第一类的苏州工业园区的综合实力表现最为突出。区内各项指标远高于其他三类高新区。除了各项经济指标,苏州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也得天独厚。苏州工业园位于苏州古城东郊金鸡湖畔,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与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距上海仅80公里。有着便捷的空港、海港、铁路和公路交通。建区以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核心的新兴支柱产业,尤其是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第二类的昆山和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1985年,1991年1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开发区,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部级开发区。1998年以来,昆山开发区先后创办了出口加工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国际商务区,正在规划建设微电子工业园、欧美工业园、日本工业园,努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昆山出口加工区是中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目前园区内的主要产业大致可以分为信息技术、精密机械、服务贸易、生物科技、民生用品、农产品深加工六个方面。

第三类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0月经中国政府批准成立,总面积29.6平方公里,是中国建区最早、面积最大的部级开发区之一,已成为浙江省及宁波市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宁波地处城市密集、市场体系完善、产业门类齐全、消费水平高、市场容量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毗邻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开发区位于宁波市东北部,地处国内最大的深水港北仑港后方,距离市中心约27公里。众多国际著名企业已在此投巨资兴办企业,已形成现代化临港大工业体系:电力、化工、不锈钢、修造船、汽车、现代纸业、机电、轻纺、粮油食品、塑胶、建材等产业群。

第四类的为处于上海腹地的上海的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江苏的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整体上规模,创新能力、经济实力、社会贡献、区位条件、开放程度均与前三类开发区还存在一些距离,但已能基本实现当地经济建设提供动力、为苏州上海地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三、结论

本文从中国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特点,总结各开发区发展的共性和机遇,用聚类分析法对12个长江三角洲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分析评价,聚类分析的结果将1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分成了四大类。其中苏州工业园区综合实力表现最为突出,在各项指标上都领先于其他开发区,位于第一类;昆山和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实力接近苏州工业园区,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龙头;其余各开发区大多有自己的特点。总的来说中国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趋势还面临着以下一些变化和挑战。

首先,受各区经济基础、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投资来源影响,长江三角洲各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条件和格局在总体上相近似。其产业结构以现代工业为主,大多以化工、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纺织等工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各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重视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产业重点集中在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及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与此同时,各开发区纷纷把招商引资重点从一般加工型生产企业转向引进以知识经济为特征、高新技术为主导的跨国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和产品销售中心,以及服务业。

经过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部级开发区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的成功经验被其他特殊经济区和城市所模仿和学习,也使开发区在未来招商引资上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就要求中国的部级开发区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和低廉的要素成本,转向更多地依靠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配套、高效的管理、稳定透明的政策等在内的良好综合投资环境,来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开发区经济发展也将从以粗放型为主转向以集约型为主,从以速度为主转向以效益为主,从以总量为主转向以结构为主,从以量的扩张为主转向以质的提高为主。

开发区建立初期,是功能简单的外向型工业园区,因此,管委会模式为代表的精练高效的管理体制成为可能,但是,随着诸多开发区空间范围的扩大,开发区功能日益城市化,常住人口大量增加。被征地农民的安置、社区建社与管理、环境保护、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成为开发区在今后进行经济功能开发的同时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总之,为了实现各开发区的长久的持续的发展,必须强调“二次创业”,使得各开发区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通过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等来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开发区年鉴[K],2009.

[2]段学军,王合生.长江经济带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1999,(19).

[3]赵锐,戴锦芳.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扩展、开发区设置遥感解绎[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3).

[4]刘卫东,彭俊.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5).

[5]熊军,胡涛.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全球化视角――对长江三角洲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

[6]谢守红,周向红.长江三角洲开发区产业结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3,(5).

工程经济技术分析篇7

一、以人为本,发挥职工首创精神,引导职工自觉参与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指在企业内部,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原则,以提高经济技术指标、生产效率、提高职工劳动技能或操作水平为目标,以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技术改进为切入点,着重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能降耗、工艺技术等方面的改进和革新。

(一)动员职工广泛参与,创新活动才有基础

职工参与的广度、深度是衡量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工会组织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特别是生产一线的普通职工引导和组织到创新活动中来,鼓励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开动脑筋,围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安全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等内容动脑筋、提点子,发挥职工首创精神,并为项目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对有成效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要全面推广并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生产力,以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促进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紧密结合

工会组织广泛开展的岗位练兵、技能大赛、“导师带徒”活动,是企业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广大职工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工会组织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融入各类技能比武中,能在广大职工中形成爱岗敬业,自觉钻研业务技术、学绝技、练绝活,人人争当技术能手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与劳动竞赛紧密结合

工会组织要坚持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主线,围绕生产经营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积极开展各类劳动竞赛活动,使劳动竞赛成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通过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和科技与智力含量,为劳动竞赛注入新的活力,使劳动竞赛真正成为职工喜爱,党政欢迎,企业受益,富有活力的群众性活动。

二、全面推进,找准切入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职工的理解、参与和支持,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各项创新活动能否落到实处。工会组织要深刻领会其内涵,找准切入点,把握好指导思想,力争创新活动取得成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工程经济技术分析范文

工程经济技术分析篇1关键词: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 现状及原因 创新工程体系 对策非公有制企业历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四川攀枝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