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深度思考的方法范文
培养深度思考的方法篇1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孔子说过的固化正是验证了以上观点。当前,初等数学的教育之中,笔者认为最理想的时间段也最能够影响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养成的时期就是初中阶段,因为初中是学生们的思维与生理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部分学生的智力发展达到一个最活跃的时期,同时,学生学习的课程也恰好是一些初等的逻辑思维的问题,如何能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使学生满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打好基础与提升其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逻辑能力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数学思维的养成就是学生学习数学与逻辑思维养成的基础性问题。
1.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多方面下手
笔者认为,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育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的意愿与习惯、品质与思维的逻辑合理性才是初中数学教育中成功的关键。上述的的数学思维性质包主要包括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思维的发散性、思维的灵活变通性、与学生思维的逻辑和理性并且最好带有一定创造性。以上的思维质量与其发散程度都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数学思维的特征,所以,在初中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以上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应用不同的培养手段。
(1)数学思维的深度
初中学生思维的深度指的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遇到困难之时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不要遇到困难立刻停止问题的解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如果学生养成了遇到困难就后退的习惯,那么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培养是很难,没有深度的思考,就不会有思维的发散与逻辑性的存在。数学思维的深度的品质差异另一方面又集中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能力。数学问题终究是思考的问题,深度的思考,擅于思考是数学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影响学生们基础的关键。
(2)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在保证运算正确的前提下,运算的时间与解题方法效率。根据以上所诉,再生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的过程中,运算的准确性,运算的速度与解题的方法都是应当考虑的方面。首先,数学运算的准确性是由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相关的理论、公式、例子做决定的,只有熟练掌握相关公式理论才能够在解决问题之时准确地找出解题方法进行解题,当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愈加成熟时,解题游刃有余,并且会运用捷径解题、多方法解题,这是数学思维基础扎实的表现。其次,学生对于问题的运算速度也是跟数学思维相关的,而不仅仅在于解题步骤的运算上,具有较成熟的思维方式与深度的思维可以减少运算的误差并且简化解题步骤,这也是数学思维提升运算速度的作用。因而,在初中课堂教学的实践之中,应当增加对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锻炼,这包括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联想能力,教师不应限定学生思考的范围,定死命题的范围,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泛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当着重在学生数学公式教学中适当增加对于相关公式的发散思维,例如用语言叙述公式的内容,表达自己对于公式的看法,解题过程中运用多方法解题等方式进行教学,这些是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的。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实质上是在对于本学科知识有较稳定的了解之后,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现并且创造新的问题,创造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以取得荣誉或奖项为目的的,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爱好,因此它也是一种数学思维成熟的表现。创造性的培养实在教学中则可以体现为问题的提出,某些时候也是错误的发生,出现错误,总结错误并且改正错误,发现新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对于自身的新问题,循序渐进,渐渐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数学教学实践中应当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自我鉴别。
3.教学中应当加强数学思维的培养
加强思维的关键就是基础的扎实程度与熟练运用的能力与教师的适当引导。
“如下图,已知ABDB,CDDB,AB=6,CD=4,BD=14。在DB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C、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B、A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如果存在,求出DP的长;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如上题所所述,此题是初中7年级的几个题,所运用到的知识为相似三角形判断,即直角三角形边角边的成比例相似问题,对于此题目的讲解之时,现实中往往简单题将答题的步骤讲解出,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例如,两三角形何为相似,如果点P在DB或者BD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数据相应改变,那么问题是否成立的问题应当被提出给予学生解答思考,扩展思考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会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并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进行表达。并且,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没培养他们的兴趣。(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邬玫,周莹,黄国稳.初中生数学课堂环境感知的结构与特点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06)
培养深度思考的方法篇2
如何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学会深度思考?本文通过一些教学案例剖析,希望对同仁们有所启迪.
1 “问题引领、深度思考”教学模式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1 【压力】
师:压力大小就是物体重力大小吗?
生:不是.
师:什么时候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生: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教师画图配合学生分析,如图1所示)
师:为什么?
生:因为此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而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也相等.所以此时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
师: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若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或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但物体仍静止于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还等于其受到的重力大小吗?
生:不相等,因为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支持力总的等效力才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即支持力小于重力,而压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压力大小也小于其所受到的重力大小.
师:很好,请归纳一下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生:压力是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两者是根本不同的.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上(不论静止还是运动)且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时,压力的大小才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点评 计算压强时,许多学生对压力大小的认识往往理解不深,因为一般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力大小刚好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故造成许多学生不加思考便认为压力大小就是物体重力大小的误区,导致解题混乱.本案例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领,层层深入,促使学生深度思考,把存在于学生头脑中压力的模糊认识,通过二力平衡及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分析,从理论上分清了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学生对压力大小的认识是深刻的.通过这种问题引领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只会死记硬背重复做习题式的浅层学习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需要多引导学生思考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引入该概念?该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该概念的含义是什么?该概念的数学公式和图像意义?怎样测量?有没有易混淆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等等.对概念的理解,应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和概念之间的辨析,深入思考,才能达到深刻理解.
2 “问题引领、深度思考”教学模式在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2 【电磁感应】
师:如图2甲所示,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导体怎样运动才能使导体中产生电流?为什么呢?
生:闭合开关,导体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运动.因为此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师:很好.导体一定要水平运动才能产生感应电流吗?
生:不一定,导体斜向上或斜向下运动也切割了磁感线,导体中也会产生感应电流.
师:不错.若导体不动,还能产生感应电流吗?
生:能,导体不动时,把马蹄形磁铁水平向左或向右运动.
师:很好.若导体和马蹄形磁铁同时运动,还能产生感应电流吗?
生:能,当导体和马蹄形磁铁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时,导体中也会产生感应电流.
师:很棒.你能归纳一下如何判断导体中是否会产生感应电流吗?
生:先把磁体磁感线画出来,若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相对运动,导体中便会产生感应电流.
师:聪明.如图2乙所示,当条形磁铁插入闭合线圈时或从闭合线圈中拔出时,电路中能产生感应电流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老师演示实验验证,加以说明.
点评 本案例通过问题引领,层层递进,拓展提高,有效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促使学生思考不断深入,从而让学生对电磁感应产生的关键条件――导体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解.通过创设“问题引领”,让学生学会深度思考,学生的思考习惯可以得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形成.
对基本规律的理解,需要多引导学生思考几个“如何”:该规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如何确定该规律成立的条件或适用范围?如何进行规律的表述?如何应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等等.基本规律要熟悉,对规律的理解,也应抓住规律的本质特征,注意条件,打破思维定势,多角度深入思考,才能深刻理解并灵活应用规律.
3 “问题引领、深度思考”教学模式的应用
案例3 【液化】
师: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汗水”,这是什么样的物态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生:这是水蒸汽遇冷变成小水珠的液化现象.
师:对.那么,“汗水”发生在玻璃的里面还是外面呢? 为什么?
生:发生在玻璃的里面.因为室内的温度高,室内温度高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降温便液化成小水珠形成了汗水.
师:真棒.那么在夏天空调车里,有时汽车玻璃窗上也会起“汗水”,此时“汗水”发生在汽车玻璃的里面还是外面呢?为什么?
生:此时“汗水”发生在玻璃的外面,因为外面温度高,车内温度较低,外面温度高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降温便液化成小水珠形成了汗水.
师:好,思路非常清晰.“汗水”到底出现在玻璃的哪一面?你能从液化产生的条件加以说明吗?
生:液化产生的条件:其一是降低温度;其二是压缩体积.若降低温度,温度高的水蒸汽遇到冷的物体如玻璃,水蒸汽才会液化成汗水,故“汗水”应出现在温度高的一侧.
点评 本案例通过问题引领,举一反三,诱导学生紧扣从液化产生的条件进行分析,探究玻璃上“汗水”形成的原因,达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通过深入思考,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不动脑子”的机械学习方法的弊端.
物理知识从生活实际到高科技前沿,其应用十分广泛.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物理知识与社会实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利用“问题引领”,使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开动脑筋,提炼出物理模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自觉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在应用中可以纠正对概念的错误理解,逐步达到掌握物理知识的本质特征,让物理知识充分地为我们服务,同时提高我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效提高物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4 “问题引领、深度思考”教学模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案例四 【测量花生油的密度】
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烧杯一个(无刻度)、弹簧测力计一个、实心物块(密度大于水)一个、细线、足量的水和花生油.请你写出测量花生油密度的实验步骤及ρ油表达式.
师:题目中需要测量花生油的密度,需要用到什么知识?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
生:因为没有天平和量筒,故不能直接测量.而题目提供了弹簧测力计,故需要用到浮力知识.根据ρ油=F浮油/gV排油,需要知道物块浸没在花生油中所受的F浮油和物块排开花生油的体积V排油,也即物块的体积V物.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把学生思维分析过程板画
出来)
师:思路正确.那么如何求出物块浸没在花生油中所受的F浮油?
生:利用称重法,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G,再把物块浸没在花生油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1,则F浮油=G-F拉1.
师:对.如何求出物体的体积V物?
生:把物块再浸没在水中,物体的体积V物转化为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
师:巧妙.那如何求出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
生:利用浮力知识,V排水=F浮水/ρ水g, ρ水已知,故只需要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水.
师:真棒.那如何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水?
生:利用称重法,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G,再把物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2,则F浮水=G-F拉2.
教师充分肯定后,引导学生观察完整分析的思维导图(图3),“悟”出测量的解题方法,进而按分析思路的反过程(逆向思维法),写出ρ油表达式.
点评 本题条件分散、隐蔽,若从已知直接求出结果是非常困难的.本案例解题时利用逆向思维的方法,结合思维导图,老师利用问题引领,从所求结果倒过来分析,一直推至已知,结果过程豁然开朗.解题时只要从后一直往前写出各步骤即可,条理清晰,思维严谨,学生的思维达到深度优化.
对于综合题,部分学生总感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是缺乏深度思考的表现.良好的解题习惯养成,首先要仔细审题,挖掘隐含条件,弄清题中叙述的物理过程,明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要重视做题时的分析思考习惯,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分析,学会分析解题方法,才能找到最佳解题方案,同时有效锻炼了思维,这才是物理学习的关键.
深度思考追求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只有教师的深度思考,才会有对学生的有效引领.故教师在促进深度思考上要先作好表率,提高自己这些方面的科学素养:发现问题的眼光、设计问题的程序、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引导、归纳问题的深刻、反思问题的习惯、捕捉问题的敏感、生成问题的智慧.
推进深度思考,首先要培养问题意识,能够根据平时教学,及时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让问题成为思维探究的对象,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欲望,从而把问题意识转化成一种学习探究的驱动力.深度思考的重要方法是批判性思维,故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特点是强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同时拒绝思维定势,追求创新成果.深度思考的价值,不是以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想,而是给予一个学习的机会,提供一个论证的机会,捕捉一个发展的机会,创设一个感悟的机会.
教学中只有优化的问题引领,才能真正诱发学生深度思考,故教师教学中问题的优化设计是关键.问题设计要满足下面要求:(1)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根据平时教学观察,善于发现教学问题,问题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2)问题设计方向决定着学生思考的方向,设计的问题能为下一部分作好准备,要有梯度,体现层次,由浅入深;(3)知识的内化需要宁静的思考,深度思考需要足够时间,故问题要预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4)设计的问题要具有生成性,要注意适时的生成新的有价值的问题;(5)要注意问题的相关情境的设置,要求学生通过批判性或创造性思考解决问题,把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课外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提问为学生打开驰骋远思的空间.
培养深度思考的方法篇3
关键词:选修课 深度思维力 深度想象力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其中在“科学精神”这一素养中指出:“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明确强调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高中阶段是高中生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思维特点是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这一时期如果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力和深度想象力,学生的思维力发展会受到制约,甚至会影响其终身全面发展,那么,怎样在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度思维力和想象力,我以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同一主题的课程整合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众多,教师一定要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这样才能把握整体,发挥个体的最大功能。整体把握高中三年选修教材的内容,搞清楚选修与必修、篇与篇、专题与专题、此选修教材与彼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进行同一主题的课程整合,让学生对教材进行再创作,非常利于培养学生深度思维力和想象力。这种整合可以是单篇,也可以是与其他学科。
《湘夫人》出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这篇诗时,可以让学生以“爱情”为主题搜集中国古诗中的爱情诗,然后放在一起比较这些爱情诗在表达方式、写作风格、内容侧重点等方面的异同。学生通过查资料,会找到《孔雀东南飞》《蒹葭》《锦瑟》《上邪》《静女》《行行重行行》等许多中国古典爱情诗并分析出它们表达爱情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再如学习《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时,可以将之和必修教材中的《兰亭集序》《赤壁赋》《滕王阁序》进行整合,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聚的背后,分别蕴含着做着怎样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要想将整合后的问题回答得圆满,学生需要做充分准备,而这个准备过程,包括查资料、找证据、归纳概括形成自己的观点等,反映的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举三反一,才能得出想要的结论。
培养学生思维力和想象力也可以在语文选修课和其他学科整合中进行,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可以和历史学科整合,比如学习《六国论》,就让学生理出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以及各自经济、军事的优劣势;学习《伶官传序》,可以让学生了解五代时期风云变幻的政治格局。可以和地理学科整合,比如在“保护环境”的主题之下,学生可以进行环保意识调查并写成报告。不管和哪门学科整合,教师都要重视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利用资源发现问题并得到答案,获得较重要的观点和思想。
二.作为中介的活动支撑
培养学生深度思维力和想象力,要抓住思维过程发展的中介,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便是必不可少的中介。开设诗歌朗诵会、读书会、影视欣赏、课本剧、书法课等,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力、组织管理思维力、执行思维力都会得到由浅入深的锻炼。例如《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选读》选修接近尾声的时候,就可以组织诗歌朗诵会,事先讲明朗诵要求:朗诵内容应是自己最喜欢的;朗诵感情要饱满;有适当的朗诵技巧;有配乐。等第一场朗诵会拉开了帷幕,带给听众的却是失望:随便挑选的明显不适合自己的诗篇,干瘪呆板的感情,不够规范的技巧,很不协调的配乐――很显然,学生们并没有为这场演唱会做足准备,这时候教师要进行示范朗诵,并强调思考在朗诵中的重要性,选择一首适合自己朗诵的诗和相得益彰的配乐,只是呈现了浅层次思维,而朗诵感情的饱满与否直接体现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即深度思维能力。学生们有所触樱开始很认真地选择诗篇和配乐,第二场朗诵会质量明显提升。然而要想让学生的朗诵接近完美,还需让学生聆听公众号《为你读诗》的朗诵作品,那些非专业人士的非常饱满的朗诵,对学生的触动会很大,再给学生讲断句的技巧,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揣摩怎样断句才更能将诗歌的感情表现得更充分,更能零距离贴近诗歌,“技巧可以复制,感觉无法替代”,学生极其认真地分析所选诗歌的内容,讨论着朗诵技巧,第三场朗诵会,部分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令坐在台下,带着挑剔眼光和审视耳朵欣赏的老师都为之动容。三场朗诵会,三次思维训练,学生获益很多。
三.目标明确的写作训练
乌申斯基说“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的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的发展起来;所以,谁想要发展学生的语言,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的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通过写文章把所思所想展示出来,用写文章来整理思路,也是培养学生深度思维力和想象力的极好方法。
《影视名作欣赏》是特别受高中生欢迎的选修课,赏析电影可以让学生对人生、社会、自然有很多认识,但由于电影是直观的艺术,学生获得肤浅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感受容易,要把握影片的深层含义和艺术真谛,进入比较自觉的深层思维状态和想象力状态则非易事。这时候老师的引领组织就很重要,首先要精选影片,那些能带给观众思考、回味无穷、常看常新的影片,诸如《天国王朝》《返老还童》《霸王别姬》等内容和艺术均让人赞叹不已的影片,应该重点推荐给学生观看,其次观影后,老师要趁热打铁组织讨论课,学生讨论时各种认识激烈碰撞,这种碰撞又会让他们对影片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解读来佐证自己的认识。最后才是让学生写影评,由于前期挑选影片、开讨论会等工作已经铺垫得很扎实,写影评对于学生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老师可以将影评写作的范围放宽,可以就影片主题、情节结构、拍摄手法、演员演技、导演风格等方面展开,但一定要写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想要表达的。学生刚开始写会有不知该从哪个角度切入、思路不够清晰、语言不能很好表达自己情感的困惑,但是写着写着,思路就会慢慢打开,平素积攒的零散的文化知识被影片的某种催化剂点燃,写作就会越来越顺畅。
写影评是深度思考的^程,这个过程中,观点的提出、论据的引用、结论的不可置疑,没有深度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参与,是不可能写出一篇好影评的,过程会很煎熬,但唯其煎熬,方显深度思考之艰难!而这种训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考场作文的训练过程也是深度思维力和想象力的训练过程。审题准确、立意独特、选材时代性与经典性兼具、结构浑然一体、语言较有风格:形成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作文,没有思维的深度、广度、力度是不行的。
四.多维辨析的热点事件
当今社会,社交媒体越来越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发表自己看法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但是人们的情绪似乎更容易受到某种舆论导向的影响走向极端,越来越多的舆论场上的撕裂其实反映着背后群体的思维撕裂,相比于理性判断一件事情的是非,人们更容易人身攻击、贴标签、站队,这反映出公民素养的缺失,而现行的教育体制,以学习知识、适应考试为主要内容,很少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怎样让高中生具有理性思维能力,成为未来合格的社会公民?开设评论课,对热点事件进行多维辨析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学生对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远超过对语文教材的关注程度,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事件入手,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对于培养学生深度思维力和想象力意义重大。
微信圈里曾经流传着两份名单,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棠、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第二份名单:曹雪芹、胡雪岩、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第一份名单全是清朝科举状元,第二份名单全是当时落第秀才。那么问题产生了:哪一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由此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学生针对这一热点事件进行多维思考,可以从以下角度确立论点:一是成绩优秀只能说明他会考试,一个阶段优秀,并不能由此认定他的一生都优秀,只有不懈地提高实力,才能让自己的人生精彩且青史留名。二是辉煌与失意,从来都是历史评说的,当年辉煌显赫的科举状元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之中,而当年科考失利的无名学子却至今被后人铭记,成败从来没有定准,历史总是无情而公平,只有经得住时间磨洗,才能永远在后世闪光。三是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能青史留名的毕竟只是极少数人,不能因为这极少数人,就误导大众不走正常的进取之路。四是成功的标准应该是多样的,不能单纯以青史留名衡量,因为第一份名单上的人也有饱读诗书之辈,他的人生也算是成功的。
论点一旦确立,接下来便是用论据证明,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知识经验,也可以查找资料,或者讨论,尽可能找出足够多的论据证明自己观点,论据可以涉及哲学层面、历史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而且最好是新鲜的、老师不知道的论据,这样经过比较系统的分析,最后才是公开陈述观点或者写作成文。这样一套完整的深度思维分析训练方法,其实平常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在使用,只是训练过程的扎实与否,就大不一样了,
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里把思维分为三种:凡是脑子能想到的;我们对于自己未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想法;人们根据某种证据得出自己的信念。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的是第三种思维。语文选修课只是让学生根据某种证据得出自己信念的一种凭借,运用好这种凭借,加大学生的思维频次,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就会越来越深刻。
此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度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实践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6〕GHBZ036)研究成果之一。
培养深度思考的方法篇4
关键词:提问;思维能力;深度;求变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9—0034—03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数学课堂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还能够提出什么问题?”这种泛泛而问的问题可以看出老师在课堂里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提出问题而提问,并没有让学生在提问题的过程中加入数学思维的成分,学生在问题提出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仍然停留于原有的层面。怎样引导学生有效提问,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做法。
一、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求同
求同就是从不同的事物现象找到其背后发生这种数学现象的相同原因。数学中的结论就是从一类具有不同现象但是具有相同属性之中抽象出来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具有相同属性但是现象不同的数学事实,让学生在观察不同现象的时候,引起自己的数学思考:这些不同的现象背后有没有相同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让学生学会抽象概括。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页第3题时,首先让学生根据前面的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算理进行计算,算出结果是60、600、6000,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并思考:“观察并比较这些算式,你们想到了什么?”通过这句话的引导,给学生指明了操作的方法:首先去观察算式;还指明了随后的思维方法——在观察算式后还要去比一比。再加上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又对又快的意识。在这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下,老师又给予提问前的方法准备,学生自然能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能够很快计算这些算式?问题的提出也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要寻找一个简化的计算方法。
上述过程中,给了学生方法上的铺垫后,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运用对比的方法,去思考不同数学的现象背后有没有相同的规律,并且提出了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求同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引导学生在知识拓展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一般化的能力
一般化,是指如何能对所获得的结果作出推广,以获得更为一般化的结果,形成对一类数学知识的系统认识。数学中的许多知识是横向拓展开来的,如:一位数的加法到两位数的加法,到三位数的加法等;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到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等。一个知识体系就是在这样不断横向拓展,一般化的过程中逐渐丰满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这种知识横向拓展过程的契机,让学生在横向拓展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一般化思维。
如一位老师在教完了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第6题,学生初步理解了除法的性质后,进行了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一第4题。
出示图3的3组题,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仔细观察这三组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生:每组题的被除数相同,上面一题两个除数相乘的积与第二题的除数相同。
师:由这样的现象,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上学期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我们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只不过现在被除数由两位数变成了三位数,所以我想每组题两道算式的得数是不是也相等?
师:被除数是三位数时,也有“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这样的规律吗?
生:可能有这样的规律。
师: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板书:猜测),猜测是否正确,还需要去验证(板书:验证)。
……
学生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中知道了除法的运算性质后,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通过对算式的观察,发现算式中的相同地方,并联系原有被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经验,提出了问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除法的性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还有除法的性质吗?学生在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中,进行原有除法性质运用范围的拓展,逐步完成了对知识体系的建构,学生一般化的思维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引导学生在延伸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向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指能够透过现象到问题的本质,能够从一个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问题,想到其他的具有类似的知识结构中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在思考问题时呈现出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思维比较广阔。数学知识也就是不断把一个新的结论运用于其他具有类似的情境中,并且检验其是否正确,然后向前推进和发展的过程,后续学习的许多知识都是前面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一个延伸的起点,让学生借助于已有的数学结论去思考,并且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
如:在执教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学习快结束的时候,一位老师抛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师:加法有交换律,我们除了学习了加法还学习了什么?
生:还学习了乘法、除法、减法。
生:我想:加法有交换律,除法有没有交换律呢?乘法有没有交换律?减法有没有交换律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有价值,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其余的三种计算有没有交换律。
……
上述学习过程中,老师的一句“我们除了学习了加法还学习了什么?”这一句话,为学生的思维延伸指明了方向,从加法想到了除法、乘法和减法,并且根据这样的延伸通过类比提出了问题:交换律对于其他的运算是否也适用?通过让学生学会在知识延伸的过程去提问题,学生学会了联系已有知识结构去思考,在一个知识结构内存在的数学结论在其他的数学结构里还存在吗?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逐步形成深度思考的能力。
四、让学生在否定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变能力
求变思维也就是把知识变得更难一些,显然也可以看成是加深知识的发展与深化对知识认识的重要途径。一个新的数学结论的发现,一种新的数学方法的诞生就是需要不断对过去的方法给予否定,不断发展新的认识,或者对于原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是需要通过这种对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的否定中,让学生在不断否定中提出新的问题,找到新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求变思维。
如一位教师正在进行“十几减9”这一内容的教学,在课将要结束时,老师归纳了一下“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在这样的情境下,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几种方法,让学生想一想:从黑板上的几种方法,你还想到了什么?一定要这样算吗?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十几减几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其他的学生受到了启示,另一个学生问:“老师,13—9,3—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3得6,再用10减6得4,因此13—9=4,这样做可以吗?”这位教师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时组织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这种做法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有很强的独创性。仔细分析,他的算理是这样的:13—9=10+3—9=10—9+3=10—(9—3)=10—6=4,其别出心裁的计算方法,不但给出了一个新的解题思路,同时也体现出了创新的精神。
在课的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方法是对已经学习方法的一个梳理,梳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形成了对“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系统认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一定要这样算吗?学生在这样的启发下,提出问题:除了这样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通过对原来计算方法的梳理和否定,让学生提出问题,从中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求变思维。
培养深度思考的方法篇5
摘要:数学的学习就是学生在不停地摸索规律和发现事物实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作为一个引导者,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思考,使其主动地学习,让课堂丰富生动,变得有趣味,使学生感觉上课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事。本文以几个案例入手,从众多角度来探讨实现具有深度更有温度的计算教学方法。
关键词:计算教学;深度;温度
大多数对数学缺少兴趣的学生都会说数学是枯燥无味的课堂,他们对数学缺少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去探索数学了。这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更和教师的上课风格有关,好的教师在上课时会比较主动地想方设法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一种积极、快乐的学习氛围。数学的教学不能仅仅流于表象,只教会学生基本的算法,还要注意深度,引导学生思考。
一、计算教学如何有深度1探明算理,培养思维
计算不是依葫芦画瓢就能够做到的,需要学生积极地思考,只有明白了其中的计算原理,才会灵活地应对各种问题。小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教师往往先让学生记住乘法口诀,然后再慢慢解释其中的原理。教师解释乘法原理一般都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又可以增加学生的印象,由本来死记口诀变为理解性地记忆口诀,减轻记忆的负担。比如3乘以2,教师可以解释为3个2相加,即2+2+2,把小棒摆好,两个小棒在一起,数一下总共有六个小棒,所以3乘以2是6,然后多做训练。10以内的算法比较简单,其实在学习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或者是更加困难的算法时,也可以使用小棒,一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最终目的就是明确算法的原理,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养成良好的思考方式,不让数学学习变得浅薄,使其更有深度。
2注重联系实际
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许多地方都可以应用到数学知识。教师应该培养小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使他们明确数学的作用。联系生活实际,需要在课堂上建立生活情境。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乘法时,联系着生活提出问题:妈妈在超市里买了3箱牛奶,一箱牛奶里面有20瓶,总共有多少瓶牛奶?这个问题是学生们在生活中从来没有思考过的,在家里,小学生都是数一数一个箱子里面有多少,然后全部加起来,现在学习过一位数乘两位数,可以用新方法来解决,这是他们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很新奇。学生了解到数学的用处,不会觉得数学的学习毫无意义。
二、计算教学如何有温度1营造积极快乐的课堂氛围
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兴趣,拉进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课堂氛围的提高可以采取很多种方法,巧计算大赛、趣题妙解等。比如,在计算中有一个巧计算的凑十法,问题:超市里面有二十个放着苹果的大箱子,其中的十九个大箱子里面有五十个苹果,剩下的箱子里面有四十个苹果,所有的箱子里面总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一般的做法是用19乘以50,再加上40,教师先不说,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最后再讲述凑十法的计算是用20乘以50,再减去10,这样算很快,这样的计算方法会使学生眼前一亮,“原来可以这样算啊”,以吸引学生参加到这样的思考中去,减少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也可以缓解学生空虚的情绪,带动了课堂的氛围。
2关注学生的情绪
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很大的成分决定于他们自己的情绪,有时候学生对听不懂的地方会产生烦躁、急功近利的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作业老是粗心大意,上课老是有小动作等。针对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法来应对。比如在每次作业的最后都要求学生做好验算,培养他们的耐心;要求学生整理好课桌,防止掉落的书或者笔等物品,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与家长的沟通,保证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环境,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安静的氛围思考。
总而言之,计算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占很大一部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从多方面来使教学更有深度和温度。
参考文献:
杨红梅.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分析.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
培养深度思考的方法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注重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深度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建立起旧有认知与新学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顺利进行课内向课外的有效迁移,从而高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现状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最主要的资源,在教学中部分教师的课堂以讲解理论知识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并未注意适当延伸和拓展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联结各类知识点的能力,从而严重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造成学生在知识片段联结、知识模块拼接方面的能力欠缺,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过于表面,学习模式也片段化。小学数学的知识点较多,学习内容比较复杂,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对数学知识和技能仅停留在表面记忆的层面上,缺乏正确认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只会简单模仿教师的解题方式,“脆弱知识”现象较为普遍,学生整体缺乏创新精神与数学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开展深度学习的意义
深度学习是一种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为核心,教师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投入和参与活动,学生在信息整合中获得新知识,并在建构思路和沟通协作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以及可以把知识和技能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最终面向问题解决的过程。[1]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契合新课程标准的旨归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科目,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标的落实和基础教育课改的深化,对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与数学新课标的教学目标相契合[2]。因此在小学课堂中开展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重要用途;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消除“脆弱知识”的消极影响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和内化吸收所学知识,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是通过重复训练、简单记述等方式,显得消极、被动,这直接造成学生的“脆弱知识”现象,对于数学问题中的说理问题稍微变化后便无从下手。通过深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形成知识的整体结构,最终消除学生因浅层学习造成的“脆弱知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探论
(一)开展动手操作教学
深度学习的表现之一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内容上,并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深入思考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必须加强操作和实践的联系,将二者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搭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一课时,笔者课前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测量并准确记录家中圆柱体水杯的相关数据,并自行准备课上所需要用的圆柱体水杯和洗干净的小石块。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在一张空白纸上画出圆柱体水杯的杯底在纸上所占据的面积;二是引导学生将水杯平放,滚动两圈,思考茶杯在滚动过程中与课桌桌面的接触面积。在这两个环节中,笔者以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复习计算圆柱体的底面积和侧面积的相关知识点。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后,笔者再让学生思考水杯内盛满水后水的体积,引入新课教学。最后,笔者要求学生思考如何用水杯来计算小石块的体积大小,引导学生将小石块投入水杯中,水杯内水位上升的体积便为小石块的体积。在笔者的引导下,不少学生顺利完成相关动手实践,准确算出小石块的体积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树立了学习自信。以动手操作开展教学,从圆柱体的底面积、侧面积到体积,再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环环相扣,一方面教会学生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另一方面又做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有效延伸,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合理设置教学问题
有效问题的设置可以说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线索。因此,教师要在备课之时充分考虑教情和分析学生学情,结合教学目标合理、科学地设置能涵盖教学重难点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接受的范围内实现深度学习,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特别是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将情境与提问有机结合,围绕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进入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笔者使用追问式提问法,在教学中遵循“怎么做—是什么—还能解决什么问题”的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在教学“卫星运行的时间”一课时,为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笔者设置问题:“如何计算21×14?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方法是什么?两位数的相乘方法能解决其他什么问题?”[4]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还设置“去书店购买书籍该付多少钱”的情境,将二者结合,由点到面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另一方面,笔者使用反问式提问法,遵循“是什么—这样可以吗—为什么”的步骤,让学生在逆向思考中加强思维的严密性。如在教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课时,笔者设置“小数点搬家”的故事,并设置相关问题:“小数点移动从0.1移动到0.01会引起数的大小变化,变化多少?小数点向前或向后移动两位,小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的变化为什么关系是10倍乃至100倍、1000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参与推理和论证,逐步养成遇到问题时深入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总而言之,教与学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紧密相联的两个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深入挖掘教材,并转变角色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多维思维、互动的思考模式,从而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素琴.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茜,蒋洪,熊应龙,等.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高段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1(04):42-45.
[4]谭晓航,任旭.小学数学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初探[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2):75-80.
培养深度思考的方法篇7
一、析题型、觅特点,提纲挈领
对比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我们不难发现,新材料作文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特征。具体来说,新材料作文具备以下优点:
其一,新材料作文使应试作文呈现多样性和鲜明的个性化色彩。题目本身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同时“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就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思考和立意的空间,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面和世界观选择切入点。随着学生对材料不同程度和角度的理解,应试作品也会呈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写作局面,打破了以往习作在立意和审题方面的局限,便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施展自己的才华。
其二,新材料作文拒绝随意和套作。它在立意审题方面给了学生自由和方便,但它是建立在以材料话题为基础上的,材料话题很大程度上在提示学生构思的范围和立意的方向。新材料作文需要学生针对材料作深度的思考,才能理出正确的写作方向。
其三,新材料作文以立意取胜。角度多了,写作的方式也会有很多。学生可以接着讲述故事而展现自己的叙述和创造能力,也可以发表见解来展示自己对人生世事的看法,更或者形神俱备地施展自己的散文技巧。那么,以什么尺度来衡量应试作品的优劣呢?显然,无论哪种形式的作品,最能体现思想深度的就是学生作文的立意,这一点也是高考选拔人才的使命所决定的。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但自由是建立在最基本的规则的基础上的,这或许是对新材料作文一个切实的写照和总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分析材料,梳理材料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纵向深度思维,让学生能够从诸多写作角度中获得最佳立意着手写作,真正体现自己的个性化思维和理解分析能力。
二、重发散、拓视野,运筹帷幄
针对上述特点,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是思维由单一向丰富,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学会从材料当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同时也对学生的思考习惯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别人准备止步时,我们多往前走一点”。发散思维可以通过横向的联想和纵向的深入思考两种途径来完成。横向的联想,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角度,有材料可选;纵向的深度思考,让学生的思虑有了深度,以便选择最佳切入点。
比如,2012年高考江苏作文“爱与忧”,虽是命题作文,但是也为学生提供了三个材料,可归属为新材料作文。以此题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材料分析时,我们必须让学生能够放开思路把题目中的立意和角度研究透彻,再进行选题立意。那么怎样发散呢?笔者以“‘爱’指什么,‘忧’指什么”这个问题为核心,让学生阅读材料进行解析。显然,三个材料各有提示:于家庭,“慈母手中线”是爱,“意恐迟迟归”是忧;于国家,“爱”是泪水,“忧”也是泪水;于人性,“忧患”与“大爱”共生。在分解材料所指的时候,学生豁然明白,原来三个材料之间联系于“爱与忧”,又在爱的意义和范围之间不断放大。于是,选择的目标逐渐明确,同时根据自己对每一个主题掌握的素材和敏感度再具体选定主题进行写作,成功率就高了不少。
三、深思维、慎立意,决胜千里
有人把新材料作文叫做“立意作文”,言下之意就是这种作文立意是取胜的关键。作文立意能够直接反映学生思想水平和深度,因而对考场作文的评价立意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志存高远,意趣雅致,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以2013年北京卷作文“科学家与文学家对手机的不同看法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与思考”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分析的角度。学生梳理了“手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手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这样两个角度。如果不做深入思考,仅停留在这两个角度的浅层选其一进行写作,那么立意显然就偏于肤浅了。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利弊两个方面分别深入思考,学生又更深一层地明确,不管是科技方面的作用,还是交流方式的改变,都是利弊并存的,立意不停留在表面的单方面的“正面思考”。
培养深度思考的方法篇8
一、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幼儿在面临数学问题时思维转换的灵活程度,通俗地说就是“脑子活”。思维灵活性强的幼儿通常都较其他幼儿更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所获得的答案也较别人多,因此也更容易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自信。
例如,幼儿在活动室中悬挂吊饰,怎样才能让吊饰之间的距离一样大小呢?一个幼儿用一块长板积木作为吊饰间间隔的依据,每隔一块饫板积木就挂一个吊饰,于是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思维灵活的表现。从此例中可以看到,当幼儿遇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能不能另辟蹊径是他们能否成功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就要经常把幼儿推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去,通过引导其“换个角度思考”来促进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另外,还可以提供幼儿做正排序、逆排序等需要逆向思维的活动机会,来打破幼儿的思维定式。
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在数学学习中,幼儿的思维深刻性受以下煞矫娴闹圃迹阂环矫媸芪侍饨饩瞿芰Φ闹圃迹即对数学问题的领悟能力;另一方面受联系此问题的背景经验的制约,即幼儿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无足够的相关背景经验,以及幼儿能否有效地调用这些经验,经重组后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来,这是他们化解问题的核心。如果联系问题的背景经验不充分,必将影响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而这种背景经验往往在问题解决中发挥着隐性的作用。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就要引导幼儿不满足于个别的、特殊的结论,而要注意探索其一般的规律。引导幼儿从特殊到一般进行联想,是培养其思维深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和幼儿讨论5棵小树可以用几表示?5只大象可以用几表示?5座铁塔可以用几来表示?……(要不厌其烦地、尽可能多地列举)最后再问一问:这些物体在哪些方面是相同的呢?那么,它们都可以用几来表示呢?这样,幼儿对“5”的认识就是建立在一般规律上的认识,也是最接近其本质的认识。
三、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对幼儿学习数学来说,思维的逻辑性就是指幼儿思维具有的合理性和条理性。幼儿的逻辑思维虽然剐刚萌芽,但是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沿着一条思路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有根有据地回答问题,并养成注重逻辑的习惯,对幼儿学习数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可以借助数学本身包含的“类”、“序”、“对应”等数学思维的主要元素,让幼儿在领会和掌握这些内容的过程中,经历各种思维过程,从而获得逻辑性的思维品质。例如在学习数的组成时,让幼儿穷尽“把5个物体分成两份”的各种方法以后,引导幼儿比较并总结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从中找出有序分解的方法,再引导幼儿将这样的方法推及到其他数的组成学习中去。在这样的认识过程中,幼儿能有效地获得组成式的排列、比较、概括、迁移等各种能力,从而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四、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1.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
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来打破幼儿的思维定式。
2.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在数学学习中,幼儿的思维深刻性受以下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受问题解决能力的制约,即对数学问题的领悟能力;另一方面受联系此问题的背景经验的制约,即幼儿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无足够的相关背景经验,以及幼儿能否有效地调用这些经验,经重组后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来,这是他们化解问题的核心。如果联系问题的背景经验不充分,必将影响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而这种背景经验往往在问题解决中发挥着隐性的作用。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就要引导幼儿不满足于个别的、特殊的结论,而要注意探索其一般的规律。引导幼儿从特殊到一般进行联想,是培养其思维深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和幼儿讨论5棵小树可以用几表示?5只大象可以用几表示?5座铁塔可以用几来表示?……(要不厌其烦地、尽可能多地列举)最后再问一问:这些物体在哪些方面是相同的呢?那么,它们都可以用几来表示呢?这样,幼儿对“5”的认识就是建立在一般规律上的认识,也是最接近其本质的认识。
五、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对幼儿学习数学来说,思维的逻辑性就是指幼儿思维具有的合理性和条理性。幼儿的逻辑思维虽然剐刚萌芽,但是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沿着一条思路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有根有据地回答问题,并养成注重逻辑的习惯,对幼儿学习数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培养深度思考的方法范文
本文2023-11-08 17:56:38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2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