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08 17:58:09浏览:332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篇1

“归化与异化是折磨翻译者的两难选择”。所谓的归化,就是指电影翻译中如何更加妥帖地转化为本民族语言,转化为符合本民族认识习惯的形式。但是在电影翻译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电影翻译中由于过度追求翻译“归化”,结果导致形式和内容脱节,让人们读起来觉得不伦不类。譬如看到一些抗日电影片,当看到有些日本军人说着极其流利的汉语时,总让人觉得不舒服。而反之如果翻译的不恰当,中国观众又会觉得演员的语言听起来太生硬、不自然。因此如何掌握电影翻译的度,做到既忠实于作品原来的文化精神,又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能够领略到一部影片的艺术特色,就成为电影翻译中的难题。在翻译实践中,翻译人常常遇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给电影翻译带来的巨大挑战

文化的多元性也同时决定了人们在审美价值取向上的多元性特征,翻译者必须懂得在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中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解读艺术作品的基本倾向才能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生命文化,生命与生活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底蕴,因为美总是来自于一种善的价值取向;而西方主流文化则认为美学独立于生活之上,和生活有着清晰的界限。这种基于文化价值取向方面的根本差异,作用电影作品中就形成了不同文化情趣的电影作品。如何理解这两种审美取向之间的转换关系,对于翻译者来说,首先需要具备很高的哲学和文学修养,仅仅掌握专门的翻译技巧,是不足以准确实现这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忠实转换的。其二,思维差异性是电影翻译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对于电影翻译来说,基于文化性格的差异性导致的思维的差异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于翻译人而言,自身必然因为接受教育的背景不同而存在着思维方面的差异性,其在翻译中需要自觉地克服这种差异性,以达到在语境用意上最佳的揭示电影作品的核心精神。

2.表现为对于观众的影响方面

由于观众在欣赏电影时会带着强烈的主观性,他们对于一部电影作品的认知和评价会因为其审美取向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电影翻译中一定要考虑到观众的心理感受,否则就会导致电影翻译的失败。翻译家傅雷曾说:“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龙千红,2007)。东西方文化中思维差异的根本不同,导致人们在对评价电影作品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如何调和这种认识,是电影翻译人应该注意克服的问题。

二、策略

东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根本差异,客观的形成决定了电影翻译中应给注意的基本原则。

其一,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以正确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在强调文化互补中解决这一问题。任何文化的形成过程都包含着核心价值观思想的形成与积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与价值多元性特征日益彰显,电影翻译者面对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巨大差异,要学会将文化背景寓于电影翻译之中,在翻译中能够有机地将不同文化精神融入具体的语言语境之中,它是观众更恰当地体会和更深刻准确地理解电影的辅助手段。在电影翻译中文化背景和电影翻译共同服务于同一个观赏目的,即真正发挥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之功能,提高观众跨文化欣赏电影的能力。

其二,增进文化交流、提高翻译水平是对于翻译者:完成自身使命的必由之路。不同的文化形态既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电影翻译人要善于区分不同文化的利与弊属性,以中西互补、兼收并蓄的态度审视不同文化的文化价值功能,才能真正做到双方文化的相互借鉴、相互交融。在电影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电影翻译人需要深刻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设身处地灵活变换翻译规范,以实现不同话语之间的转换。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篇2

我国学术界对于“东方文学”的研究从五四时期开端,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但其真正勃兴是源于2000年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的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兴起之后,更多的东方裔的诺贝尔文学奖和布克奖获奖者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之中,这一研究视角恰好与20世纪80年代开始席卷全球的后殖民文化理论重合,殖民问题、民族问题、历史视角和文化冲突都是东方文学中的敏感话题,进而把整个东方文学的研究方向带入到国际视野中。齐园博士、刘静教授、贾华副教授的新著《东方文学创作研究》(受到河北省社会科学资金项目资助,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把这样的文化背景和东方文学结合在一起并进行梳理和解读,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

首先,该著作按时间顺序对上古至当代的东方文学进行梳理,用大量的作品和详尽的文本分析建构文学史线索。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相比,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历史悠久但发展缓慢,从文艺复兴开始落后于西方文学,现有我国高校中文专业东方文学史教材和课程的侧重点大多是古代文学。 然而从历史事实看,东方各个民族在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纵然经受了痛苦的蜕变过程,但是其文学创作也在西方文明强大的冲击力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展现了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在课程内容上,近现代时期的文学成就讲得不充分就不能完整地体现出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从而对东方文学的整体评价缺乏公允。因此,该著作有其作为高校东方文学史教材的实用性。

其次,该著作从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入手论述其悠久性、民族特色、发展历程,挖掘出东方文学不同于西方文学的宇宙观、内倾化思维和伦理关系基础。东方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都颇为类似,古代源起于大河文明,近代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现代化过程中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困难和挫折,《东方文学创作研究》把基于共同经济、政治、历史背景下而形成的东方文化特征总结为东方文学的“文化潜质”,并由此引申出东方文学的美学根源:生态美、灵性美、情境美与宗教、世俗的矛盾统一。该书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可资借鉴的学术意义。

再次,《东方文学创作研究》在部分章节中有意识地以后殖民主义视角切入进行作品梳理和文本分析,不仅关注东方各民族的民族意识以及从中衍生出的传统诗学,而且关注各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以何种方式处理西方文化的侵袭,最终以什么样的形态与本民族文化互溶。20世纪之后的东方文学在当今的东方文学研究领域中还有大量的空白和缺失,尤其是东方裔的英语创作,无论从创作语言、文化身份和阶段性流变方面都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从已有成就来看也是把东方文学推向国际文坛的最佳途径。该著作对于这方面内容的重视是对东方文学领域的补充性研究,具有创新价值。

总之,《东方文学创作研究》跨越历史、社会、哲学、语言等相关学科,涉及到流散写作、民族主义等热点话题,用理论解释文本,以具体的创作梳理为文学史的阶段性变化提供依据,并总结规律性特点,始终以东、西方文化交流作为宗旨,在阐述东方文学的同时以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学作为潜在参照系,一方面认清东方文化和东方文学的历史边缘性,一方面探讨冲击西方中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东方文学和东方文化的研究而言不失为有益探索。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篇3

从科学的定义来说,颜色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一定光波所引起的视觉现象,是人眼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在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往往比较直接,一般是用客观事物的具体颜色来象征某些抽象的文化含义,所以更易追溯其语义理据和逻辑理据。而中国文化中的颜色内涵和象征意义也十分丰富,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是多元的。下面我们就中西文化中颜色的不同象征意义进行具体描述:

1.红色

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喜”字,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形容繁华;它也象征顺利、成功,如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红极一时”。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则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redrevenge血腥复仇,它又象征激进、暴力革命,如aredrevolution赤色革命,它还象征着放荡、淫秽,如aredlightdistrict花街柳巷(红灯区)。

2.白色

在中国文化中,白色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是刑天杀神,主萧杀之秋,所以白色象征死亡、凶兆。如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办“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它也象征失败、愚蠢、无利可得,如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表示投降,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它还象征奸邪、阴险,如“唱白脸”、“白脸”奸雄。西方文化中的白色象征意义主要着眼于其本身色彩,如新下的雪、新鲜牛奶及百合花的颜色。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象征着纯真无邪,如(1)awhitesoul纯洁的心灵,(2)whitewedding新娘穿白礼服的婚礼;它又象征正直、诚实,如(1)awhitespirit正直的精神,(2)white中国论文联盟整理hand廉洁、诚实。

3.黑色

古代黑色为天玄,原来在中国文化里只有沉重的神秘之感,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它的象征意义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显得较为复杂。一方面它象征严肃、正义,如民间传说中的“黑脸”包公,传统京剧中的张飞、李逵等人的黑色脸谱;另一方面它又由于其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觉。它象征邪恶、反动,如指阴险狠毒的人是“黑心肠”,不可告人的丑恶内情是“黑幕”,反动集团的成员是“黑帮”、“黑手”,称杀人劫货、干不法勾当的客店叫做“黑店”等。黑色(black)是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它象征死亡、凶兆、灾难,如(1)BlackMass安灵弥撒,(2)ablackletterday凶日;它象征邪恶、犯罪,如(1)BlackMan邪恶的恶魔,(2)blackguard恶棍、流氓;它也象征耻辱、不光彩,如(1)blacksheep败家子,(2)ablackeye丢脸、坏名声。

4.其他颜色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如旧时人们把宜于办大事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但是它更代表权势、威严,象征中央政权、所以黄色便为历代封建帝王所专有,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黄钺”是天子的仪仗,“黄榜”是天子的诏书,至于现在流行的与“性”有关的“黄色”观念,有一种说法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一种现象。据说美国纽约的《世界报》用黄色油墨印刷低级趣味的漫画以争取销路,人们便称这一类不健康的刊物为“黄色刊物”,所以黄色带有不好的象征意义,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

粉红色(pink)是红色的一种变异,可以将其视为红色的一种应合或复归。唐代诗人崔护写下“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以桃花与女人相比,故粉红色可以象征女性,称男女之间不正当的性关系为“桃色事件”。在西方文化中,粉红色象征精华,极致,如thepinkofperfection十全十美的东西或人。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篇4

【关 键 词】新儒家 新儒学 中国文化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希望看到中国的文化可以在世界学术舞台上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了以“新儒家”为代表的一支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单纯从“新儒家”的字面上很容易给人一种误解,就是在参与中国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因为找不出自己文化的核心力量,不得不去故纸堆里把我们已经批判得体无完肤的孔孟之道又给搬了出来的感觉。这是一部分不做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不涉及文化建设层面的中国人所误解的地方。因此,对当代新儒家有一个恰当的、合理的认识和理解是本文论述的目的所在。

一、当代新儒家的基本特征

当代新儒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又一方向,它融汇了中西思想。它是以人类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的建设为根本宗旨,用现代的意识和视角来看待传统的儒学和现代文明的需求,从不同的方面对中国当代的文化建设奉献一份力量的思想流派。当代中国新儒家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我的。如果说最初当代新儒家是以自觉继承儒家的“道统”,以儒家价值为终极皈依,以儒家为中国文化的本位,在儒家文化本位和主位性的基础上探求回应西方、重建儒学的话,那么现在作为一个文化越来越多元,越来越需要世界对于中国文化有所回应的时代,新儒家的思想也开始有所转变。新儒家们开始更多地以文化的忧患意识和世界的文化观,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西方文化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以全局的意识来积极地传播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有益因素。

二、“新儒学”和“新儒家”的区别

正确理解当代新儒家,就有必要对“新儒学”和“新儒家”做概念性的区分。“‘新儒学’与‘新儒家’相比,前者以批判的理性为方法来裁决真实性与现实性,而后者则以内在体验来裁决真实性与现实性。前者力求在客体性的基础上建立知识,而后者则力求在主体体验的基础上印证价值;前者力求在知识研讨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也以知识为条件重建逻辑或价值,后者则仅先行肯定价值判断,是否再寻求知识的手段或工具以实现价值理想或目标则因人而异。”可以看出,“新儒学”和“新儒家”虽然在概念的外延上有一定的一致性,但是实质内涵还是有根本性的区别。现代新儒家是可以有不同的学术立场、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方法的不同流派学者的统称,是以人的实践性和价值体验为依据的一群人,也是对当代中国新儒家文化和中国文化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的肯定称谓。而新儒学则是以儒家的知识体系为依据来认识当代文化、挖掘当代文化的价值,其更侧重于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理解。

三、当代新儒家的发展历程

当代新儒家思想变化的发展历程是对新儒家概念的最好诠释,通过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分析,可以看出当代新儒家的形成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儒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可以看出当代新儒家的精神内涵所在。

1.以文化救亡为己任的第一代新儒家

在中国文化被禁锢、思想被奴役、民族被侵略的年代,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的两面旗帜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思想解放打开了一扇大门。作为新儒家的开山鼻祖——梁漱溟先生,以民族的文化建设为己任,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哲学为中所用,确立了第一代新儒家的精神特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时,换位思考本土的儒家文化,从而找出儒家文化的特质,来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同时,现代新儒家也会理性地借鉴西方文化融合中国文化。他们也会用西方的学术思潮来解释传统的儒学,宣扬传统儒学的现代意义,关注现实生活。梁漱溟先生在发展自己的儒学思想时,借鉴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中对当时西方理性主义思潮批判的思想。虽然两者的哲学都主张从生命的视角解释世界,但是梁漱溟先生更多地是在用柏格森的观点印证、诠释儒学。此时,儒学是“体”,而柏格森的哲学不过是“用”。同时,他也断言“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有似于希腊文化在近世的复兴那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本位精神和中国文化尊严的“维护”之情。

2.以“返本开新”为目的的第二代新儒家

牟宗三作为第二代新儒家的代表,超越了上一代新儒家仅对西方哲学的借鉴意义,更本质地认识到了中国的哲学发展、文化建设的进程已经无法绕开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这一特征。不过面对西方哲学的冲击,继续坚持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性甚至“主位性”,是现代新儒家从未改变的崇高使命和基本信念。牟宗三继承了熊十力的心性哲学理念,并且借用了康德的哲学体系来融会贯通儒道佛的思想,建立了两层存有论,形成了一个新型的道德形上学体系。牟宗三致力于本体论意义上来建构儒家思想,希望能够形成一个打通中与西、内与外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他运用西方的哲学体系,为中国文化的根源性和本体性作了充分的论证,为中国哲学向西方的传播,以及与西方文化建立对话的路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牟宗三也坚持中国文化的“一本性”立场,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化多元体系下的一脉相承。中国文化坚持“一本性”,就预示着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借鉴,必须依心性之学内在的“道德主体”加以吸收融会。牟宗三运用“良知自我坎陷”的学说指出知性的形成,必须有良知的坎陷为前提,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解释道德理性的作用,从而达到他的“道德的形上学”本体论表述。其中在解释中国没有科学和民主的时候,他认为中国的现状是“超过”的不能,而不是“不及”的不能。由此可见,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圣外王的自信。牟宗三作为这个时期的新儒家的代表,体现了一种浓重的本位文化的信念,不管是对西学的借鉴还是对儒学的肯定,都是一种“返本开新”的意识体现。

3.面向世界的、多元的第三代新儒家

如今现代新儒家的发展基本上是以海外新儒家为主,以成中英、杜维明为代表的新儒家更多开始从世界的、多元的、面向客观世界的立场出发,来思考和重建儒学,更多地符合了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了儒学回应现代生活的特性。第三代新儒家把儒学传统从极端的传统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中摆脱出来,面向客观现实,面向生活实体。

成中英把新儒学从主体世界带向了整体世界,更客观、更理性地对待了传统的儒家文化,不仅使新儒家有更强的生命力,也使新儒家更接近客观的现实生活,也更有利于新儒家思想的传播。他的本体学是整体本体、过程本体,严格的说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的过程本体。“所谓本体,是整体的一个函数,所谓方法论,是另外一种函数。……我提的本体是一个整体化得观点。……因为人就是一个整体,人就是一个本体。也可以说宇宙就是个本体。因为他是一个完整的存在。”他用西方诠释学的观点来构建自己的本体论。他对现代新儒家重建儒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首先,儒学的重建必须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必把儒学定为至高无尚的地位;其次,新儒家要正面面现代生活中个体的人性需要这些问题,而不能只关注内心;最后,新儒家不能脱离现代社会生活这个实体,不能脱离现实的结构和文明状态来讲儒学,要肩负起解决社会的、精神的现实文化问题的责任。

杜维明作为另外一个代表人物,他的观点更接近于创立一个文明对话的平台,让儒学可以有机会接触世界,被世界了解。杜维明从人学的立场出发,虽然也关注个人的心性问题,但与前人区别的是他不再强调儒家心性学的本位性和本体性,而是提供一种人文关怀的视角来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通过强调人的立场来突出儒学的精神性价值,这也带给儒学一个新的启示。这一代的海外新儒家的特点是本身对传统儒学的了解深入透彻,海外的经历又使得他们对西方的哲学观点也有深层的理解,这样就使得他们可以立足于一种世界文化的视野来对待思考传统儒学的复兴问题。

通过对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新儒家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价值。他们更多的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根基来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文化。无论他们的观点、表述,甚至本体论等等有多么的不一致,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想要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都想要确立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因此,对于儒家“道统”文化的自觉继承,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回应和儒学重建目标的一致性是新儒家共同的本质特征。

四、当代新儒家的积极意义

通过对新儒家本质特征的了解,我们也可以意识到新儒家对于中国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首先,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其次,现代新儒家的忧患意识和清醒的批判精神,带给中国和世界的警示作用都凸显了儒学的人本优势。最后,新儒家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对现代自我意识丧失和道德沦丧的时代,带来了文化的新指向,也带来了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总之,对于当代新儒家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不仅对于新儒家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也对于中国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陈鹏.现代新儒学研究[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宋志明.现代新儒学的走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篇5

关键词:西方文化 教学法 文化素养

1 背景

1.1 新课程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国际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纵观新教材,很容易发现西方文化始终以各种形式展现给学生。初中教材中对节日的介绍,高中教材中对建筑的描述以及诗歌的欣赏,都渗透着浓浓的西方文化气息。很明显,西方文化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2 大学生学习现状。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比较重视教学法的学习,而忽视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文化。事实上,只要理解了新课程的任务和要求,就会明白在实际教学中,西方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外,对西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对将来从事中学英语教育的学生,有必要明确在大学学习阶段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能得心应手。本文将从西方文化对教学内容的影响,西方文化对教学法的要求以及对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该专业的大学生加强对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

2 西方文化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2.1 在课文教学中。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还是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直接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课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基本文化背景及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外,还要对英语语篇模式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语言学家RobertB.Kaplan认为英语段落的思维模式是直线的,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展开阐述论证。而东方语言段落思维模式是围绕主题的转圈子,不直接从主题入手展开讨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通过对中英文语篇模式差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犯文化概念不清的错误。

2.2 在听力训练中。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只重视听力本身的训练而忽略了影响英语听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文化因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有很大影响,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就必须扫除文化知识障碍,多接触英美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大量地反映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在许多听力材料中可以获得相应的文化差异的内容。听力能力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辨音能力、理解语句的能力和大量的词汇外,还必须对语言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否则,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甚至感到莫名其妙。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听力材料并不是很复杂,生词、偏词也不多,语言结构也很简单,但学生仍然听不明白,即使听“懂了”,也只是获得字面意义,而不能理解其中深层次的含义。出现这样的状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所以在选择英语听力教材和辅助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选择那些包含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2.3 在口语训练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照搬自己的文化习惯,因此在进行日常的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理解和信任上的障碍。文化是指人们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社会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科学技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美国语言学家E.Sapir说得好:“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他还说:“文化是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语言是思想的具体形成。”柏默(L.RPalmer)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人类各民族的语言无不反映并受到其文化内容的影响,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都会受到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团体(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英国诗人有句诗:“Eastiseast,andWestiswest.”就是指中西方在伦理、道理、生活方式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一位留学生因为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

3 西方文化对教学法的要求

3.1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文化对比。英语教学中在处理语言和文化关系时,应该通过对文化的研究来传授语言。在通过文化传授英语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注意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尤其是讲英语的国家)的文化差异。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但存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差异,还有交际规则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会犯一些“文化错误”。学英语的学生要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交际规则、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才能更好地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达到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英语的目的。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篇6

摘 要 印度是人类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印度的文化中,体现其核心价值的又是宗教文化。甚至可以说是印度文化就是各宗教文化的综合体。如果进一步区分,印度文化中至少又可以区分出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锡克教文化、部落文化及基督教文化等。印度社会的文化特点,也就是印度教的特点,作为国教的印度教的教旨,就成为印度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其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其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宗教 文化 体育事业

印度是人类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印度的文化中,体现其核心价值的又是宗教文化。甚至可以说是印度文化就是各宗教文化的综合体。如果进一步区分,印度文化中至少又可以区分出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锡克教文化、部落文化及基督教文化等。这些各大宗教及其文化在印度长期并存,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成为印度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并在文学、哲学、天文学、造型艺术等方面共同熔铸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陶晓辉 西藏名族学院学报 2004年9月]。印度是一个宗教之国,97%以上的人口都信奉宗教,而其中的91%,信奉的是从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因而也可以说,印度社会的文化特点,也就是印度教的特点,作为国教的印度教的教旨,就成为印度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印度最古老的经典――《吠陀》、《奥义书》、《薄伽梵歌》,堪称为印度教的三大圣典[ 《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陶晓辉 西藏名族学院学报 2004年9月]。

在印度,宗教不仅仅是信仰,而是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由于婆罗门教的教义是教育人们不是追求平等,而追求的是差别和对差别的容忍。虽然婆罗门教演变为至今的印度教,印度教虽然抛弃了婆罗门教的血腥的祭祀,却继承了婆罗门教最核心的教义,就是对差别的容忍。这种对差别的合理性认识和容忍,致使印度在整体性发展和进步上缺乏必要的冲动。

与印度文化相适应的印度体育的发展则打上了非常深的烙印。其发展呈现出了其自有的特色。其传统体育与目前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发展境遇。

提及印度的体育,人们头脑中那个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瑜伽。瑜伽是印度传统体育的代表。瑜伽在印度语中的意思译为“一致”、“和谐”和“结合”。瑜伽在印度的发展有着长久的历史。

从瑜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瑜伽的盛行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首先,瑜伽是宗教的产物。瑜伽不单单是体育项目,更多的是一种宗教的教义的解读。这样一来符合印度的以宗教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其次,瑜伽的修行轻物质,重精神。强调调养生息,以达到内心的祥和与安宁。这与印度文化中的重精神轻物质的传统思想相一致。最后,印度人民对于其宗教与文化的认可也给予了瑜伽发展最肥沃的土壤。从瑜伽在印度的发展也可折射出印度的文化,印度的社会在贫富差距极大的现状之下仍然较为稳定,反映出印度的容忍文化的内涵。而瑜伽正是符合了这样的文化内涵。瑜伽的修行并不是在于与他人的比较与超越,而是在于自身的宁静。这也是对印度文化最好的解读。

相对于印度传统体育的以奥运会为载体的竞技体育,印度则发展的较为落后。

纵观历届奥运会印度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迄今为止,只获得2块金牌。印度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精神,轻物质”的思想。并且印度的容忍、稳定的传统思想与西方强调竞争的竞技体育有着非常大的隔阂。

印度在竞技体育方面发展缓慢有其深刻的文化原因。蔡元培先生说过:“一个民族不能吸收他族之文化,犹如一人之身不能吸收外界之空气及饮食”。如果一种文化特质与西方文化相背离并且呈现保守状态,那么在该国竞技体育发展缓慢甚至倒退就成为必然。首先,由于印度的宗教信仰与宗教在印度中的地位导致其他文化进入有严重的壁垒。固有的思想与西方的体育思想有很大的冲突。印度的传统文化思想是重精神轻物质,并且重集体轻个人,重和谐轻竞争。而西方文化的重要特质就是开拓、冒险、竞争和敢于同自然搏斗。这就导致两者在意识形态上有很大的不同。其次,印度对本土文化的优越感也是造就这样发展局面的原因。《印度教徒报》引用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在全世界47个国家所做的调查,得出结论:“世界上,印度人最自恋。”调查显示,93%的印度人认为本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另有63%的印度人认为印度在任何方面都比别的国家好[ 《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赖云华 崔国文 《体育文化周刊》 2009年05期

]。印度对本土文化固守一份心理宁静而对外来文化的不屑与轻视,必然导致新的文化在印度发展的不顺。本土文化在印度人民心中的地位与对外来文化的排斥,这也是中国与印度同属东方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中国的竞技体育与印度竞技体育发展千差万别的原因。

综上所述,任何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紧密联系的,是特定历史文化的必然产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所创造的文化和历史必然酝酿出不同的体育思想[ 《影响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根源分析》 孙鸿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3月]。印度的传统文化充满着宗教色彩,并且在印度国内印度人民对于其宗教文化的认可与顶礼膜拜是印度的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不同发展境遇的根本原因。由印度的体育发展历程也可以得出:当保守的异种文化与竞技体育发展发生冲突时,各种文化交融的不适会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任何文化的发展都需要吐故纳新,与异种文化相互交融。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就是多样化的融合,只有与世界文化相融合,才能为本土文化补充新鲜血液,才能让本土文化立于世界之林。

注释:

①陶晓辉.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西藏名族学院学报.2004.9.

②陶晓辉.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西藏名族学院学报.2004.9.

③赖云华,崔国文.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J].体育文化周刊.2009(05).

④孙鸿.影响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根源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3.

参考文献:

[1] 陶晓辉.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西藏名族学院学报.2004.9.

[2] 赖云华,崔国文.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J].体育文化周刊.2009(05).

[3] 孙鸿.影响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根源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3.

[4] 熊忠厚.中国与印度传统文化比较分析[J].鄂州大学学报.2000.7.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篇7

关键词:俄罗斯;文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40(2009)11―0071―02

近几年来,中国学者在俄罗斯文化的研究中,有创见地提出了俄罗斯文化的五次“转型”问题。俄罗斯文化的五次“转型分别是:A.接受拜占庭文化;B.鞑靼文化的楔入;C.彼得大帝向西方学习;D.马克思主义传入或列宁主义兴起;E.当代俄罗斯文化的重新定位。中国学者们认为,基辅罗斯接受基督教,是俄罗斯文化第一次面向西方的转型;蒙古统治及鞑靼文化的楔入是第一次面向东方的转型;彼得一世学习西方的改革,是俄罗斯文化第二次面向西方的转型;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是第二次面向东方的转型[1]。中国学者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俄罗斯像一只巨大的钟摆,不停地在东西方两个强大的文化磁场间摆动。”[2] 并进一步论证了俄罗斯文化的五次转向,正是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一种有规律的摆动。

由于限于篇幅,本文重点剖析第一、二次俄罗斯文化转型问题。

一、接受基督教,就是面向西方的文化转型吗

基辅罗斯于公元988年接受基督教(即所谓“罗斯受洗”),是俄罗斯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接受基督教之后(接受拜占庭基督教),开始间接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使野蛮原始的基辅罗斯文明产生了飞跃,直接接触到欧洲文明最发达的部分,使俄罗斯从此与欧洲文明建立了最直接的联系[3]。因此,接受基督教是俄罗斯文化第一次转向西方,也是俄罗斯进入“文明”的开端[4]。其实,上述观点是值得质疑的。

1.罗斯接受的基督教,是拜占庭基督教。在基督教正式分裂之前,拜占庭基督教称为基督教东部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基督教东、西两部教会从一开始就分属两个不同的文化区域和不同的文化传统。西部教会属拉丁文化传统,东部教会则属于希腊和希腊文化传统。公元1054年东西教会正式分裂,西部教会(中国称天主教),东部称正教。两者更加分道扬镳。东正教在宗教斗争中,坚持自己继承了基督教正统,因此称正教。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大旗被俄罗斯教会扛起,俄罗斯自称“第3罗马”,意即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之后基督教文化的正统接班人。今天的俄罗斯文化,是拜占庭文化的发展,而拜占庭文化在西方人看来,是欧洲的东方边缘文化与来自亚洲的东方文化混杂的结果,显示出很大的东方特征,它与西欧文化从本质上看并无共同之处。因此,说基辅罗斯接受拜占庭基督教就是面向西方的文化转向,是不准确的。应该加以澄清。

2.西方文化与拜占庭――东正教文化不仅在发展中走着不同的道路,其文化内涵也有本质区别。所谓西方文化,是由下列各种因素构成:希腊罗马文化基础;“蛮族”大迁徙占领西欧腹地;宗教改革和新教文化的逐步创立;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自由商业贸易;人本哲学和实证科学;工业革命;民主政治;个人主义价值观等等因素的结合,才是今天西方文化的科学涵义。以上内容有人把它简化为“以科学、人本主义和海上贸易为实质的西欧文化”[5],这只不过是上述内容的概要提法而已。但与它同出一源的拜占庭――东正教文化,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拜占庭文化是由拜占庭国家境内的希腊人和希腊文化的其他民族创造的,是在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础上,大量吸收古代东方文化和东方基督教文化综合而成的,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6]。拜占庭帝国灭亡后,拜占庭文化被以俄罗斯人为主的斯拉夫人所继承,并发扬光大。拜占庭文化虽然处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具有东西方两种文化特征,但从文化本质上看,更多的是它的东方文化特征,尤其是国家的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具有突出的东方特征,俄罗斯人继承拜占庭文化以后,更多地是加强了这些东方特征。经过蒙古人两个多世纪的统治之后,俄罗斯所具有的东方文化特征显然已经完善得自成体系了。因此,俄罗斯文化从本质上看,是“基辅和莫斯科的本土根源,拜占庭的强大影响和蒙古长期统治的产物,这些影响造成一种社会和文化,它们与在极大不同的力量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西欧社会和文化几乎没有共同之处。”[7] 因此,当代著名文化学者塞・亨廷顿认为,“西方文明八个特征中的七个:宗教、语言、政教分离、法制、社会多元化、代议制机构、个人主义――几乎完全与俄罗斯的经历无缘。”[8] 因此,不能把接受拜占庭文化看成是俄罗斯文化面向西方的转型。

二 、蒙古文化强行楔入就是转向了东方文化吗

众所周知,在俄罗斯的历史中,约有两个半世纪(1240―1480年)是在蒙古人的强行占领和野蛮统治中度过的。因此不能不对俄罗斯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蒙古人强制式的统治,意味着蒙古――鞑靼文化的强行楔入。蒙古文化对俄罗斯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这种深刻影响是:

1.促进了俄罗斯国家的统一。俄罗斯国家是围绕莫斯科建立起来的。莫斯科公国的壮大,俄罗斯最后以莫斯科为核心的统一,应该说是蒙古统治的“功劳”。俄罗斯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波克罗夫斯基认为,“罗斯围绕着莫斯科的统一,至少有一半是鞑靼人的功劳。”[9] 在俄罗斯学者中,对蒙古统治持“功劳说”,反对“破坏说”的当属流亡国外的“欧亚主义者”。“欧亚主义者”从政治需要出发,对蒙古统治和统治的后果大加赞赏。他们感叹:“俄罗斯万幸的是,当它由于内乱而理应衰亡之时,它落到了鞑靼人而不是其他民族手里。”他们的结论是:“俄罗斯国家的缔造者不是基辅大公,而是成为蒙古汗王继承人的莫斯科沙皇。因此,莫斯科王朝是以新的躯壳复活的金帐汗国。”“若没有鞑靼人的统治,就不会有俄罗斯。”[10] “欧亚主义者”在观点上虽然比较极端,但可以说没有鞑靼人的统治,便没有莫斯科的强大,没有莫斯科的强大,便没有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国家的统一。

2.强化了俄罗斯统一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意识或民族思想。俄罗斯民族的专制国家意识最初是从拜占庭获得的。俄罗斯人之所以接受拜占庭基督教,除了在文化上与拜占庭有共同的东西外,主要是看上了拜占庭皇帝对宗教和世俗国家的绝对权威和豪华的生活。在建立国家制度方面,俄罗斯统治者最初是吸收了拜占庭的专制集权型的政治制度,但在基辅罗斯时期这些制度还很不完善。莫斯科大公从金帐汗国的绝对权威中,进一步获得了绝对专制权力的概念,从而大大加强了军事统治和军事制度(八思哈制)的概念。此后,俄罗斯总是按蒙古方式来发展军事、土地和政治制度,并逐渐形成了以农奴制为基础、以军事化编制为体制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它还发展了拜占庭的宗教服从国家,而国家忠实于东正教信仰的政治关系,把宗教完全置于国家管理监督之下。这样,从拜占庭到蒙古统治,实际上并不是俄罗斯文化从面向西方荡到面向东方的摆动,而是蒙古文化的楔入大大加强了从拜占庭文化中汲取的东方文化的特征。

3.加强了俄罗斯民族核心文化的形成。蒙古文化240年军事封建统治,不可避免地给俄罗斯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蒙古文化不仅影响了俄罗斯人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还影响了它的民族心理、社会组织和国家制度。蒙古文化的楔入,改变了俄罗斯文化的构成,初步形成俄罗斯式的文化模式。从表层文化看,包括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影响都非常明显。在现在俄罗斯俄语中,还大量夹杂着蒙古词汇。如钱、鞭子、马、关税等词。俄罗斯人的长袍、圆帽、筒靴都来自蒙古服装。在建筑风格上,俄罗斯东正教堂那些洋葱头式的圆顶,就是哥特式建筑与蒙古特征的艺术结合[11]。但蒙古文化的渗透更多的是在深层文化中,例如,经过蒙古统治之后的俄罗斯,历代上层统治者,总是极为重视国家军事的强大,特别重视对领土的扩张,把它看成第一位的、最重要的国策。在国家管理上,他们习惯于粗放型生产方式,习惯于重视数量而轻视质量,产品习惯于粗大而缺少精密,在思维上则喜欢急攻近利和好大喜功等等。这种文化渗透直到现在仍影响俄罗斯人的现代化进程。难怪西方人开玩笑说,打死一个俄国佬,走近一看,原来是个鞑靼人[12]。1989年立陶宛人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扒了俄罗斯人的皮,你会发现他们的骨头是鞑靼人的。”[13] 这些流传反映一个问题,即蒙古――鞑靼文化对俄罗斯人影响的深刻程度,可能直到现在人们对这一点认识得仍然不够[14]。

三 、结论

1.俄罗斯接受东正教,与其说是文化“转型”,不如说是文化“寻根”。因为在接受东正教之前,俄罗斯文化还没有成熟,即形成一种有自己民族特征的固定文化类型或文化模式。

2.俄罗斯接受拜占庭基督教,虽然间接地与西方文化的根源――希腊罗马文化发生了关系,但俄罗斯并未与罗马基督教(天主教)文化发生直接的关系。拜占庭基督教或东正教文化,就其基本特征来说,是以希腊东正教和希腊文化为特征的,此种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的混合特点。俄罗斯接受的都是皇权神授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与这种制度相适应的君主至上和臣民绝对服从君主的意识。这些都是东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当蒙古文化楔入大大加强了东方文化特征后,就不能说俄罗斯文化是由面向西方向面向东方的“转向”了。

3.蒙古――鞑靼文化,虽然从类型上说属于亚洲式的东方文化类型,但应该看到,鞑靼文化并不是东方文化的主型。东方文化的主型或核心类型是儒――佛教文化。而蒙古――鞑靼文化则是东方文化中比较原始落后的并不能真正代表东方的落后的草原边缘文化。

4.如果说俄罗斯文化是一种介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并在东西方文化之间“不停地”摆动的话,那么,俄罗斯文化头两次的摆动,向西只摆到了拜占庭(并未摆到真正的西方),向东只摆到了亚洲北部的蒙古,也未接触到东方文化的核心。俄罗斯从彼得一世以后开始真正接触了西方,但彼得一世所学的,只是西方的皮毛,西方本质的东西,俄罗斯并未学到,也不可能学到。

参考文献:

[1]季志业,冯玉军.一波三折俄罗斯人[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98.

[2]刘文飞.读别尔嘉耶夫的“俄罗斯的命运”[G]//见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中译文本序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5.

[3]杨冠达.外来文化与俄罗斯社会政治的发展变革[J].东北亚论坛,2001,(1).

[4][5]陈志强.独特的拜占庭文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4.

[6][7]塞・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47.

[8][9][10]陈训明.俄罗斯的欧亚主义[J].东欧中亚研究,2000,(3).

[11]曹维安.俄国史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8;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6.

[12]曹维安.俄国史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8.

[13]吴楚克.民族主义幽灵与苏联裂变[M].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2:49.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语用原则;差异;对比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130-03

一、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渊源,与西方文化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这导致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具有非常不同的心理习惯,对于看似相同的语言表达,中西方民族也许有着颇为不同的理解和判断。这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往往也起着对语言使用的制约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交际双方的言语误解甚至交流失败。

二、中西方语用原则文化差异的根源性

事实上,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发展,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变得日益频繁,英语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主要的通用语言,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学习英语的大潮之中来。但是,在我国,由于英语往往是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的,很多人对于英语的学习往往更多的停留在英语的基本表达上,即使已经说出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但是,由于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对英语的语用原则掌握不多,导致了人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够真正了解或者融入不到西方文化当中去,从而容易使得交流双方产生误解或者交流不畅的情况。因而,文化之于交流来说,显得如此重要,它就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对于人的思维和行动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必须按照一定的文化原则来思维和行动,否则就会寸步难行。

中西方文化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但是,它们的文化精神渊源却大大不同,从而使得双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1],而西方文化却主张“天人相分”的观点,这是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思想根源所在。此外,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族本位”的核心观念,而西方文化却宣扬的是“个体为本”的中心思想。但是,无论是东方的群体取向,还是西方的个人主义取向,都会通过交际双方的言语交际行为表现出来,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气质和文化背景。应该来说,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其实质就是两种文化进行相互斗争、融合与发展的一个过程[2]。

三、中西方语用原则的文化差异对比分析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语用学属于一种跨学科的语言实用学范畴,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在特定场景中进行交际的时候,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情况。换句话说,语用学研究的主要是超越了语句字面含义的意义,亦即话语意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要普遍遵守的两个基本准则就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这两个言语交际中最为基本重要的原则中的合作原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著名的语言学家Grice提出的。根据他的观点,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为了使得交际能够顺利进行,交际双方都会自觉遵守合作原则。一般来说,合作原则包含了四个最为基本的准则,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但是,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人们也会出现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这样,英国语言学家Leech就提出了另外一个原则,即礼貌原则[3]。这种原则往往是在人们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情况之下产生的原则,即人们之间的交流需要通过礼貌原则来进行补救。由此可见,人们交际所要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之间是相互联系、交叉使用的。我们要尤其重视这种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使用规则和原则,对它们进行仔细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尽量避免语用原则使用不当造成的交际失败。

一般来说,语用原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探讨的主要涉及的是广义的语用原则,它指的就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具有指导性作用的原则,其涵盖面广,涉及的理论众多,它不仅包括了语言学原则,还包括了与实际语言运用紧密相关的修辞学、言语交际学、应用语言学等方面的原则和准则。应该来说,语用原则涉及的分支学科非常多,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交际双方必须掌握好中西方语用原则,才能够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事实上,语用学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学科理论和体系等都不太完善。但是,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却非常需要了解语用学的相关知识。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即语用学提出了一定的指导性原则;明确语用原则是掌握语用学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语用原则是语用学这门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研究语用学原则,是我们探讨语用规律的必由之路;研究语用学原则,也是了解语用学这门学科基本特征的突破口。无论语用原则具有多少的指导性、交叉性、层次性和独特性,我们都应该明确地分析其文化差异所在。

(1)中西方合作原则的文化差异

作为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要遵循的“合作原则”,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的语言哲学家Grice提出来的。根据他的理论,人们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为了使得交际顺利完成,交际双方都在遵循着某些会话准则,这就是“合作原则”[4]。一般来说,合作原则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准则,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以及方式准则。前三条准则主要关乎“说什么”,第四条则关乎人们“怎么说”这个问题。应该来说,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会自觉遵守会话的“合作原则”,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尤其是自然、无准备的言语环境中,人们并不严格遵守合作原则。这并不是说人们故意违反该原则,而是为了要产生某种较为特殊的会话含义而不得已为之。这主要是因为影响人们交际行为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合作原则产生于英语文化背景之下,因而,其放到中国文化背景下来,不具有普遍性和可用性。那么,我们就需要牺牲合作原则而使用更加符合我们文化习惯的交际规则来进行言语的交际。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认为中国人往往说话言不由衷,常常不得不违背合作原则。究其根源来看,中国人是为了保全礼貌而牺牲真实性,但西方人宁愿保全真实性也不要合乎礼貌性。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遵循了合作原则的,只是遵循的具体方式和手段不一致而已,这是因为交际双方的文化存在差异性。我们可以从语言交际的方面和非语言交际的方面来具体探讨中西方语用原则的文化差异。就语言交际方面而言,交际双方的初衷都是要遵循合作原则并努力配合的,但是,由于受到文化背景知识的影响或者出于某种现实的目的,比如说礼貌,交际双方常常会不惜牺牲合作原则来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尤其对于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中西方文化来说,各自背景下的人们必然对如何使用合作原则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行动。比如说中国人崇尚谦虚和内敛,而这有时在会话中却不得不违反合作原则。西方人更重视个性化发展,基本上能够遵循合作原则,但有时却让中国人感到难以接受。就非语言交际方面而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会话准则的取舍往往表现得颇为不一样。比如说中国人对于时间的概念并不那么严格,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往往却奉行严格的时间观。虽说这些并不是什么道德准则,但却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想要顺利进行交际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否则,将会导致交际的失败[5]。

(2)中西方礼貌原则的文化差异

由于人们在进行会话交际的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从而产生了会话隐含的意义。著名的语言学家Leech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来使得交际顺利进行,这就是著名的“礼貌原则”,它主要是出于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为了显示出尊重对方或者其他人而表明的自我形象和态度。一般来说,礼貌原则包含有六个方面的准则,即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求同准则以及同情准则[6]。应该来说,礼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人们之间的相处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现象。

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尽相同,人们对于礼貌原则的侧重和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虽然说礼貌原则的产生和生长的土壤是英语文化环境,但是,它或多或少的也适用于其他各种文化,只是它的适应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西方这种礼貌原则的基础上,我国著名学者顾曰国也提出了专门针对汉语的礼貌原则,即与汉语文化有关的、带有中国特色的一套礼貌原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以及德、言、行准则五条基本准则。无论是西方的礼貌原则还是我国特有的礼貌原则,它们都是对各自文化背景的强烈反映。比如说,中国人在进行交际的时候,更为常用的是“贬己尊人”准则,因而,他们在进行祝贺与表扬、恭敬与谦虚的时候,往往表现得非常谦虚。而在西方人看来,他们往往是高兴地接受别人的赞扬之辞,然后表示感谢。他们认为中国人实则谦虚的否定行为却让他们感到不高兴,认为中国人不讲礼貌。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祝贺和褒奖的对象也不一样,中国人很少表扬自己的家庭成员,而西方人只要需要,他们却会赞扬自己的家人。在称谓方面,中西方语用原则也存在差异性。在中国语言中,有很多称谓形式本身就具有礼貌性质,但是,到了西方语言当中,却没有礼貌的含义了。比如说,中国人喜欢用“小+姓”的模式来表达对对方的亲切,但是到了西方文化中,却是不礼貌的行为,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在中国,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之一,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老却并不意味着尊敬老人,而是表示无用。在西方社会中,人们不能随意地去帮助一个老人,因为这会引起老人的愤怒,而非高兴和感激。[7]还有,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为了求同和面子,有时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来讲“面子”。但是,到了西方文化中,其所说的“面子”并不完全跟我们所说的面子一致。在西方文化中,面子包含了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所谓的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与喜爱,而消极面子指的是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即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约束和影响。比如在西方文化中某些“邀请”是不礼貌的,但在中国文化中,基本上没有把“邀请”这种行为列入不礼貌的行为之说[8](P624、333)。

[参考文献][1]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M].in Grice, H. P.(1989), or in Cole, P. and Morgan, J. (eds. )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2]Hall,E.T. Beyond Culture. Garden City,N.Y.:Anchor Press,1976.

[3]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London: Longman,1983.

[4]Levinson,S.C. Pragma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5]高灵丽.汉英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冲突[J].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1, (4).

[6]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李珍.从格莱斯“合作原则”的违反探寻汉语交际会话的特点[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篇1“归化与异化是折磨翻译者的两难选择”。所谓的归化,就是指电影翻译中如何更加妥帖地转化为本民族语言,转化为符合本民族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