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研究综述(优秀14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4-02-07 12:17:10浏览:726

论文研究综述(优秀14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有用的学习工具,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请大家注意,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修改。

对证施教的理论研究综述论文

20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解释力。随着改革开放,人力资本理论逐渐被介绍到国内,并渐渐被接受,其影响力不断增加,运用范围不断拓展。本文把国内 1995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个较全面的理论综述,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的概念、产权,中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和形式,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关系等几个方面。

大部分学者都接受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定义,即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但有的学者对这个概念作了更深入的探讨。一是认为人力资本分初级和高级两个层次。前者是指健康人的体力、经验、生产知识和技能。后者是指人的天赋、才能和资源被发掘出来的潜能的集中体现――智慧(周坤,)。二是认为人力资本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形态,提出了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的概念。前者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后者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牛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丁栋虹,)。三是从个人和群体角度来对其下定义,前者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后者指存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每一个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及健康等质量因素之整和 (李建民,1999)。

二、人力资本的产权及其特性。

人力资本的产权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忽视产权的研究。一批中国学者从企业理论的角度对人力资本的产权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三种人力资本产权的定义。1.把人力资本产权理解为人力资本所有权,认为人力资本产权是存在于人体之内、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乃至健康水平等的所有权(李建民,1997)。2.从企业产权角度来理解,认为人力资本产权决定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否拥有企业所有权,即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张维迎)。3.从产权的可交易性和合约性来理解,认为人力资本产权是市场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是制约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规则,本质上是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黄乾,)。

关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周其仁教授的论述有代表性。一方面人力资本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所有权,它天然归属个人,它的所有权限于体现它的人(周其仁, )。但有学者认为它的所有权可以是多元化的,但其“承载所有者”才是个人,人力资本“承载所有者”与其所有者是不同的,他们之间充满矛盾(李建民,1997)。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产权的完备性和关闭功能。它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当人力资本产权中的一部分被限制或删除时,产权的主人可以将相应的人力资产“关闭”起来,以至于这种资产似乎从来就不存在(周其仁,1996)。

三、中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和投资问题。

1.关于人力资本现状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中国的人口数量虽然多,但真正高质量的人口却严重不足; (2)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特别是中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的人力资本严重匮乏;(3)人力资本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重大差距 (张凤林等);(4)我国的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下(张凤林,1999);(5)中国的人力资本结构是一种“小托大式”结构:高智能、高技术劳动力所占比重极小(刘迎秋,1997)。

[1] [2] [3] [4]。

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留守儿童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热点现象,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身体心理各方面发展成长的关键时期,关心留守儿童以及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主题。本文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原因;策略。

留守儿童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热点现象,特别是其心理方面的问题。他们长期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内心孤独寂寞,长此以往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内心封闭、自卑懦弱、缺乏交流的主动性等,以上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稳定。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卑心理普遍。

所谓自卑,即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其他人,是一种异常消极的情绪体现。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开后经常看到同龄小朋友对爸妈撒娇,而自己却没有依靠,他们就会生出自己不受父母喜爱、处处不如人的念头,自卑心理就会悄然生出并逐渐增强。他们不敢尝试新事物、面对挑战停滞不前,不敢与同学老师交流。这种心理无形之中给自己设定了一系列不该存在的障碍,本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自卑的孩子看不到人生的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

2、自我封闭。

自我封闭是一种随所处境遇自然产生的对环境的心理防御机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吐露心声的对象,但是他们在孩子年幼时就外出长期分开,孩子缺少亲情的滋润,从而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孤独寂寞成为他们的心声。他们没有感情依靠,性格内向,久而久之就把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除了必要的生活和学习,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或一个人独处,不和他人来往封闭自己的内心。长期的寡言、焦虑和紧张,使儿童在人际沟通时会显得不知所措,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3、逆反心理。

祖辈过度溺爱致使孩子养成一系列不良习性,把家长话语当耳旁风,滋生逆反心理。他们常常不按常理做事,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对思想教育会抵制蔑视对抗。他们攻击性很强,顶撞老师和家长,与人交流时也会产生强烈的敌意。长时间下来,他们会结交一些不良人群,慢慢地走上弯路,对自己和社会都会造成危害。

4、认知偏差。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引导。但是父母外出打工,这些儿童无法得到父母思想认识及人生价值观上的引导与帮助,导致认知偏差。这种偏差主要表现在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上,自信心不足和享乐功利思想严重。同时受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留守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正确方向,不能很好的分辨真假、美丑与善恶,学习缺乏兴趣没有目标,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情感冷漠。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单是一个由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常年离家所引起的情感缺失和心态异常的`问题,而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等交互作用的结果。

1、家庭教育缺乏,亲子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教育的缺乏,亲情关爱的缺失,是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1)父母的教育方式留守儿童的父母认为孩子在家只要有吃有喝就行了,给与孩子一切物质上的满足;个别父母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学校,对家庭和学校教育职责认识不清。他们由于长期不能和孩子在一起而存在“补偿心理”,通过金钱来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作为补偿,使孩子养成了浪费的习惯。他们不明白孩子需要的是精神心灵上的而非物质。2)监护人的教育方式祖辈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陈旧、自身健康有限能力不足,所以他们对儿童采用溺爱的方式,过分的宽容放任孩子。而亲朋好友以及老师等对不是自己的孩子会有很大顾虑,不会过分的管教,慢慢地使儿童缺乏自我约束力,养成刁蛮任性的不良行为习惯。

2、学校教育缺失。

家庭生活的不完善需要学校更多的帮助与关心来弥补。由于农村经济薄弱、教育观念陈旧及教师专业素质低下使学校无法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1)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基础建设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学校没有一定的教学辅助设备,如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等,无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其次,学校也无大型图书馆,让学生不能从书中认识世界。最后,学校还没有足够的体育设施让学生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好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2)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以至于孩子在遇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老师有时会对学生进行微弱的辅导,但起不到解决问题的效果。资金、人员配备限制不能组织一些大规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能及时的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辅导。3)教师缺乏职业素养农村学校老师学历整体偏低、专业化程度低下、甚至缺少职业道德。老师只会关心学习好听话的学生,根本就不会关心差生。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条件比同龄儿童差很多,老师也就不能给与他们所需要的关爱。所以他们会逐渐性格孤僻,产生心理问题。很多老师缺乏个人素养,认为孩子是别人的自己没必要特别关心他们,只要保证学生在校不出事故就行,由此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3、社会的不良环境。

1)社会上各种不健康信息腐蚀留守儿童心灵社会上存在大量不良青年整天坑蒙拐骗、打架斗殴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无人管教引导,同时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易受不良分子的引诱,最终误入歧途;其次,各种信息化水平提高,出现众多不良场所比如网吧;祖辈过分溺爱导致其经常逃学去上网。2)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农村基层组织监管不力,没有对色情暴力文化市场进行整治。并且农村个人对留守儿童发展认识淡薄,意识不到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制定一些措施。社会各界也无专门的机构来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的教育,使其心理出现偏差。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家庭教育层面。

家庭是留守儿童的精神支持和动力源泉,为了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我们就要从家庭角度出发,加强家庭教育。1)外出务工父母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外出父母应尽自身最大努力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打电话、写信、甚至网络视频等多种方式经常性的与子女交流,多向孩子表达对其关爱思念之情;多了解一下现代的流行趋势,增加与孩子的共同语言;父母还应经常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向监护人了解其生活状况及心理情况,以便及时予以正确的指导和帮助。2)留守监护人要多关注留守儿童动态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经常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细心的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必要的正确教育和指导;也可以在家中建立一种自由、民主的和谐家庭氛围,让孩子能够轻松自由的生活。最重要的是,监护人要随时向留守儿童的父母反馈其情况,和学校三方面共同合作,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人文关怀,让留守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2、学校教育层面。

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应有针对性地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广泛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1)创建留守儿童与其外出务工父母档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关系重大,学校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学校要与有关部门密切联系,清楚了解本校留守儿童数量并适时登记建立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学校应详细调查当地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父母的具体情况,详细记录其情况,及时把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思想表现等告知其父母抑或监护人。如留守儿童发生异常情况,学校也可联系家长,双方共同协商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发展。2)引进专业人才,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定期的对老师及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由心理老师专门讲授或班主任偶尔辅导;定期请具有影响力的心理咨询师来校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最后,学校应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测试,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从中进行分析研究,促进心理健康发展。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教师的素质培训,使老师能够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留守儿童享有与其他同龄儿童同等的待遇。教师本身就是行胜于言,要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榜样,进而成为孩子心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社会环境层面。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事关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不仅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及老师的相互合作,同时还应该有社会的参与。1)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正面教育近些年新闻侧重于宣传“问题儿童”,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因此媒介应调整报道角度,反映问题的同时大力宣扬其中自强不息的优秀典型,激发他们的自信;对社会各界关爱留守儿童给予积极报道并呼吁更多力量加入到关爱行列中来,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净化网络及媒体上不良信息的充斥,为儿童创设一个文明美好的社会,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2)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开展大型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让人们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利用每年的“5.25”心理健康宣传日,大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联合各大媒体进行宣传,还可以墙绘一些心理方面的漫画,进行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请知名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讲座,电视上增添心理方面的节目。

参考文献:。

[1]胡美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04期。

[2]吴威雄.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究,04期。

[3]刑一.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发展成因[j].滚动快讯,期。

李贽音乐思想研究综述论文

崔海正先生于1997年初发表的《近十年姜夔词研究述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2月)对1987年至1996年近十年的姜词研究作了详尽和精辟的论述。本文对1997年至1999年世纪末三年的姜词研究作一简单回顾。

近三年关于姜夔的研究论文多达30篇。相比1987年至1996年这十年的20余篇,可谓多矣!这表明姜夔正日益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姜词题序的研究。

姜词现存约84篇,除3篇外,其他皆有题序。其中长序31篇,短序包括词题50篇。20世纪末期的几年时间里,关于姜词题序的研究论文达4篇之多,约占总数的1/9。其中论述新颖的是陈洁的《论姜夔词与题序之关系》(《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陈文指出姜夔词的题序创作之所以典型,不仅在它数量多,更因为词人对这一文体所倾注的浓厚兴趣和真挚的感情。特别指出81篇题序只有一些词题和短序在作词之前完成,而长序则多作在词作完成之后,甚或是后来补作而成。作者还运用统计的方法,发现在姜词中,长序与慢词、自制曲、短序和小令形成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即慢词、自制曲多用长序,令词多用短序。姜夔制作题序的目的,已超出了单纯记录创作经过、缘起的藩篱,而把自我情感的酝酿过程置于重要地位。题序与词的关系,由外而内,呈现出一种感情上的关联。陈文接着指出作者对制词的缘起、思路的提示和情感基调的铺垫,使题序成为一条深入理解词作相对可靠的捷径。其同时也指出了词序的弊端,认为两者互相重合,令人生倦;同时有少数词的情调与题序也不完全一致。最后作者认为,当读者跟着序文的线索读完全词之后,便会觉得不过如此,失去了在神秘状态中探求未知数的成就感。词的多义性和隐喻性才是具有魅力的源泉。因此,当词与题序产生矛盾时,研究者应回到原文。姚大勇的《姜夔词小序研究》(《新疆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认为姜词小序内容不拘一格,文笔轻灵活泼,多富自然之趣。姜夔拓展小序的领域,是对传统小序概念的突破,体现了词人新的词学观。并认为姜对词小序创作的重视,实是当时推尊词体思潮的一种反映。

姜夔对音乐具有相当的造诣,其词作无形之中会受影响。这四年来,从音乐角度研究姜词的论文也有4篇。其中以赵曼初《姜夔词调声辞配合关系浅说》(《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一文最有特色。赵曼初首先认为姜夔词调可能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声辞配合观念;其词调正处于宋词格律由平仄规律演化为四声规律的`重要转折阶段;认为姜词调具有长期的典范意义,在词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然后作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姜夔《白石道人歌曲》进行了研究。运用统计学研究方法,从音阶、音高、音长、音程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姜词语音四声与乐音的联系形式,探求了姜夔词调的声辞配合规律,认为词的格律形式已由平仄规律发展为四声规律,并且是宏观守平仄规律、局部守四声规律,其中体现了宋词格律的基本原则和完美标准。该文所提供的研究结果与方法,有助于揭示汉语歌曲声辞配合的一般规律,并可为词谱学研究开辟一个联系实际歌唱的新境界。姜夔词调的声辞配合方式,代表着宋词歌唱的成熟的格律形式,是继周邦彦词之后本色当行的一代典范,其引商刻羽的协律技巧为元曲的格律形式精密化开了先河。

三、对单一词作的解读。

对于姜词精神底蕴和美学魅力的开掘是近年来姜词研究中的重点,但能推陈出新的论文不多。杨海明先生的《无枝可依:姜夔的飘零之感和恋家之情》(《齐鲁学刊》1999年第4期)指出,作为一名“江湖词人”,姜夔虽以其出众的文才而广受当时达官贵人的赏爱,但终究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他仍是一位没有独立政治地位、旅食于豪门的清客文人。这样的“角色定位”便决定了其词作中始终潜隐着一个“无枝可依”的寒士所特有的身世飘零之感。而对温馨的家庭生活和男女情爱的眷恋与缅怀,又使其词中透出一股热切和带有艳情气息的恋家之情。二者相反相成地共同构成了白石词作为一名“江湖词人”之词的重要人生意蕴。

李康化的《从清旷到清空——苏轼、姜夔词学审美理想的历史考察》(《文学评论》1997年第6期),为我们勾画了从苏轼到姜夔之间的词学演进轨迹,抽绎出二者之间相关联的美学意旨。通过比较,作者认为并非稼轩承苏轼遗风,实姜夔承东坡衣钵。长期以来,论词者认定辛弃疾是东坡的最佳继承者,作者并不否认词史中“苏辛”并称的理由。认为在对词的观念和功能的看法以及题材的扩大和深化上,特别是使词脱离音乐的束缚进而发展成为一种以抒情为主的长短句格律诗,他们之间有着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他们之间的相似点仅限于这些文本形式外在方面。一旦超越这个范围,尤其是在具体的人生态度、审美趣味等深层精神风蕴方面,则罕有相同点。作者指出,从深层次的词学审美心理和人格精神建构的维度看,白石较之稼轩更得东坡词学审美理想的神髓。因为他们之间的精神品格惊人地相似,对词的抒情功能的认识亦相同。因此与东坡精神相似的白石在词学审美理想上自然会呈现趋同苏轼的迹象,在柳永、辛弃疾之外别树一帜。苏、辛、姜三人都有气格,但辛只有气格,只能属豪放。苏、姜二人在有气格的前提下,出之以高淡,调遣清疏的文藻。但东坡表现为“清旷”、姜夔表现为“清空”,这体现在“清空”较之“清旷”更多来自运笔的讲究与语辞的雕饰。东坡乃天然标格,白石注重字句锤炼。

孙维城先生的《“晋宋人物”与姜夔其人其词——兼论封建后期士大夫的文化人格》(《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指出姜夔钦羡晋宋风韵,希望自我价值被发现被肯定,能得到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但由于社会的现实,对自由生活与独立精神的追求往往是幻想,造成了姜夔狷洁简傲的性格特点。而姜词把对山水的深诣与对爱情的执着融为一体,在宋词中更是绝无仅有的。再加上狷洁的个性与瘦硬清冷的章法语言,使我们透过他的词作,能够聆听到封建后期士大夫的文化人格,表达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和艺术态度。姜词的意义已经溢出了词学领域,而体现出士大夫构建理想文化人格的愿望。

杨柳的《论姜夔艺术化人生的悲剧性》(《陕西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一文则认为“理想执着追求和这种理想在现实条件下不可能实现,就会产生悲剧意识。理想失落而失落者对理想又有着永远的怀念和执着,也会产生悲剧意识。”悲剧意识一经产生,其人生无疑具有不可避免的悲剧性。作者指出白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态度都透露出,他所追求的理想人生,是一种追求精神自由解放的艺术化人生。但他所设计的理想自我与真实的自我,存在一个永远的距离。因此给他的艺术化人生抹上了一层悲剧色彩。作者最后指出,白石的生命价值也正是在这种困惑与超越的不懈追求当中。其艺术化人生别具一种悲剧美。

纵观世纪末几年姜词研究,我们发现,对姜词进行总体研究因为很难出新,已不多见,对姜夔词史地位进行评价的专门文章也未出现。因为没有新资料,对姜夔生平的考订也没有进展。而对单一作品的解读,从新角度对姜词进行研究则已形成一种趋势。姜夔乃才子,除词外,对诗、文、音乐无所不通。因此展望21世纪,对姜夔的研究不能仅限于词,对其诗、文、乐等也应进行同步研究。或许,当我们在对姜夔诗、文、乐的研究有所进步时,蓦然回首,姜词的研究可能早已另上层楼了。

藏纸造纸工艺研究综述论文

从前人的综述性研究看,一是数量极少,仅《四川德格县和西藏尼木县藏纸手工造纸调查》和《西南民族地区手工造纸研究综述》进行了文献综述;二是内容浅显,都仅停留在对前人研究的简单概括上,缺乏对造纸工艺各环节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植物学特征描述远多于根的成分分析。几乎所有研究都提到瑞香狼毒的外部特征,包括种属、花叶形态、植株特点,开花期和生长环境。涉及根的纤维组成或化学成分的描述仅有“根部含纤维18.5%”[1]438和“根含甾醇、酚性成分、氨基酸、三萜类及有毒的高分子有机酸”[2]42。(2)原料与造纸质量间关系的研究少且说法不一。一是根的最佳采挖时间。观点从6月到9月,说法不一。本人认为,从表象上看,最佳采挖时间因地理环境而异,非讨论重点,但深层次依据是何时根的毒性最强。有关这一层面的研究普遍认为其毒性在开花期最强,但也有人认为是在开花期后。二是根的粗细与造纸质量间关系。以《四川德格县和西藏尼木县藏纸手工造纸调查》为例,文章在介绍德格县造纸原料时说“狼毒草的根须越粗壮,造出纸质量越好。”[3]157在介绍尼木县造纸原料时说“对于造纸而言,狼毒草的根粗和根细都是一样的。”[3]159本人认为,根的粗细与造纸质量间关系不应受外部因素影响。可见,目前有关造纸原料的研究仅停留在外观描述上,深入的科学探索很少,研究成果缺乏说服力,如只说其毒性给纸张带来的优良特性却未深究其“纸寿千年”的化学机理。关乎造纸质量的关键因素也不明确。

由于两大藏区的造纸流程分别以德格印经院和雪拉村最具代表性,这里分别对两处造纸流程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在比较中发现两者的差异。

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综述的论文

女性主义有许多张面孔,为公众所熟悉的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席卷欧美的女性主义,因此人们往往会将女性主义与诸如“个人的是政治的”、“姐妹情是强有力的”等激进口号联系在一起,并常常由女性主义联想到离婚、堕胎、性革命等词汇。然而女性主义并不仅仅反映了一种政治或者意识形态取向,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文化和学术思潮。通过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中的性别不对称现象进行重新追问,女性主义意识到性别所蕴含的权力关系与知识的构成基础之间的内在关联。于是学院派女性主义第一次将性别视角的批判意识引入了学术圈,他们主张性别的文化建构性和知识的社会建构性,并且相信借助于女性主义方法论可以完成对主流性别意识形态和主流知识框架的双重挑战。因此从更广阔的背景上说,女性主义是作为西方反主流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出现的,它渗透在整个文化领域并以其独特的方法论意义开启了知识界前所未有的性别革命。

方法论的女性主义首先是女性主义的,因此其标志性的特征是强调性别的核心作用,相信社会制度、组织和文化的构成中都具有无法回避的性别倾向,甚至知识的构成和功用也是性别化的。想要了解社会运行的方式、人际关系以及知识的内涵,都必须分析性别在其中发挥的潜在作用。因此运用基于社会性别范畴的性别分析方法,是女性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或工具。女性主义对这个性别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批判了主流文化和常识中流行的有关性别的生物决定论观点,强调了社会文化在建构性别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一具有社会制度、文化和个体身份含义的性别从此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进而成为女性主义知识批判和建构的概念基础。

对性别的强调还基于这样的判断,即在已有的文化和知识体系中,性别因素被消隐在众多主导性的官方议题当中,尤其是女性和相关议题被长期贬为边缘或无形化,或者强制性地以男性中心主义的假设和偏见推而广之形成解释,因而造成女性经验和主题的忽略以及结论的扭曲。女性主义试图通过对性别的强调,让那些隐藏的议题重新浮出地表,恢复其本来面目。从这个新的视点出发,女性主义试图构造一个不同于往日图景的新的知识版画。这种知识目标应该与女性主义运动的政治目标相一致,也就是知识的变革应该有利于改进女性自身的命运。因此女性主义方法论的另一个特征是带有很明显的伦理价值取向,公开宣称以建立民主、平等的研究模式和非等级制的、解放的社会为目标。

女性主义在文化领域是以批判的面目出现的,因此其方法论的突出特色之一也是批判性——对传统性别理念的批判、对已有社会理论的批判、对正统知识修辞和方法论原则的批判。这种批判的特色不仅来自他们的政治立场,也来自他们所依据的后实证主义学术传统。库恩以后作为科学公认观点的实证主义知识模式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以追求价值中立的客观性原则为基础、主客体两分的认知模式为依据的普遍主义知识目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疑和批判。观察负载着理论,理论负载着范式,范式负载着文化,文化负载着性别——依据这条线索,女性主义关于知识的性别化构成的假说显得顺理成章。主流知识框架和方法论模式中对价值、文化和性别的'盲视实际上导致了在普遍性旗帜下男性权威和统治的盛行。因此通过文化建构这一媒介,女性主义方法论很自然地将性别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知识正统的批判结合起来。

批判当然不是最终的目标,对反身性和知识的情境化的强调构成了方法论的女性主义最有建树性的一部分。女性主义认定官方的所谓普遍知识其实是代表男性霸权和利益的知识,他们倡导从女性自身的日常生活经验入手,从女性作为社会和文化中的“他者”所特有的立场和情境出发,来建构这个世界的知识,应该更少偏见、更加有效。这种被称为”立场论”的女性主义知识模式摒弃了抽象的主体和僵化的两分法模式,研究者被还原为具有情感意志和历史文化感的具体的人,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在共同文化背景下相互支持、互助合作的关系。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女性主义方法论强调对知识主体本身不断进行反身性思考,强调研究者尽量避免将自己的意志和观念强加在被研究者身上,避免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出现等级制的控制关系,营造平等、和谐的气氛,让被研究者更好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为保证这种民主、平等的知识模式的实现,女性主义尝试过许多研究方法和技术。比如一些女性主义者强调“让女人来研究女人”,这种模式可以打破主流社会中女性经常被迫保持沉默或女性的声音经常不被重视的现状,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背景而容易得到沟通和相互尊重。也有人尝试用女性主义运动中“意识觉醒小组”的方法来研究,通过女性之间的诉苦、沟通和交流,把握被主流研究所忽视的女性经验和切身感受。更多的女性主义者对社会研究中占统治地位的量化研究方法进行了不懈的批评,认为这种方法集中反映了实证主义的方法论追求,容易与性别主义形成结盟。因此他们更加倡导质性的研究方法,认为这种方法容易克服等级制和权力控制特征,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形成平等的参与关系。然而众多争论的结果是,女性主义方法论应该是一种研究的视角,是多元化的、情境化的、开放的、诉诸平等与解放的,因此不能局限于某些方法的运用或排斥,而应该根据具体问题情境来决定运用某种或多种方法,因而方法论的女性主义虽然是批判的,同时也是宽容的。

批判性和宽容性可视为方法论的女性主义的精神实质,事实上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得以存在的意义和理由。这种精神气质上的内在联系使得女性主义虽然始终没有放弃启蒙运动的最初理想,同时却也很乐意接受来自后现代主义的批评,并在这种批评中不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方法论取向。保持批判性并非象传统知识论那样,试图通过论证在理论上捍卫方法论的权威、并在实践中坚持方法论的纯洁,而是首先从根本上承认人性的弱点、人的情感意志的不可超越性,去除一切诸如中立、透明、纯粹、客观的假设,永远保持一种反身的姿态,在情境化中寻觅来自日常世界的、普通人的经验感受。因此对于女性主义自身原则的不断挑战也构成了批判性的重要部分,包括对诸如统一的女性和性别身份、统一的女性立场和经验的质疑,对于方法论的女性主义中“性别万能”倾向的批判,等等。因此保持宽容性和多元化成为批判得以持续的活力来源之一,没有抽象的、大一统的所谓女性和性别,只有来自不同阶级、种族和利益群体的多样化的女性和女性立场,性别的核心作用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才发生作用,并且永远与文化中诸如阶级、种族、权力等其他因素纠缠在一起并交叉起作用。这样,女性主义从女性的代言人逐步延伸到所有追求民主平等的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女性主义方法论从一种性别分析方法取向扩展到基于性别的、反映弱者声音的、消除了等级制和权威的平等研究模式。因此方法论的女性主义在这个意义上也不只代表着一种声音,而是一种开放的选择。

国内大学生创业观研究综述论文

海登·怀特(haydenwhite)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历史析学家、文艺批评家,其历史诗学理论倡导历史的诗性建构特质,打通了历史与文学的学科界限,追求历史解释的多元化与增殖性,备受历史学界、析学界、文学批评界的关注,怀特也因此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梳理国内学界对怀特的研究状况有助于推进目前的海登·怀特研究。国内对海登·怀特论著的翻译方而,土逢振、盛宁、李自修编选的《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首先选取了怀特的一篇论文《新历史主义:一则评论》。张京媛主编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人学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翻译与收录了海登·怀特的四篇论文《评新历史主义》、《解码猫柯、地卜笔记》、《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木文》、《历史主义、历史与修辞想象》,将怀特作为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引介给国内学界,使得国内关于怀特的研究至此展开。

一、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理论的述评、研究。

在研究性的期刊论文方而,徐责《海登·怀特的历史喻说理论》一文对怀特的历史比喻理论进行了全而的评述。作者介绍了喻说理论,分析了怀特历史叙述的情节效果、解释范型、道德形态以及互相关联的四重结构,认为怀特的历史喻说理论包括了对西方多种四重式理论的修改、运用和解释。,这是国内第一篇基于外文资料对于怀特历史比喻理论的系统述评陈永国、朴玉明《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转义、话语、叙事》阐述了怀特关于历史修撰的几个概念:编年史、故事、情节编排模式、论证模式、意识形态含义模式,分析了怀特理论中的隐喻、换喻、提喻和反讽四种转义。

林庆新《历史叙事与修辞—论海登·怀特的话语转义学》通过分析怀特的话语转义学,探讨他关于叙事和客观真实之间的复杂关系的看法。3陈新《诗性预构与理性阐释—海登·怀特和他的元史学》分析了怀特在《元史学》中呈现的研究目的、思路、结论与逻辑,论述了怀特的情节化模式、论证模式和意识形态模式三种解释模式与比喻理论。碑赵志义通过对文学性的分析、怀特《元史学》中对文学性的强调与“历史诗学”概念的引入,指出历史话语也具有文学性,文学性问题是一个跨学科问题。5郭剑敏:《文学与叙事之维的历史存在—论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阐述了怀特的历史叙事理论。作者指出,怀特的历史叙事首先是一种对历史进行文木化的理解与阐释活动.而这种理解与阐释又受到叙述者的主观立场及时代话语、意识形态的制约。这样,怀特的历史存在完全被转化成为一种文木化的叙事活动。

此外,杨杰《海登·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与文学观念》、翟恒兴《走向历史诗学—海登·怀特的故事解释与话语转义理论研究》等博士学位论文,对怀特的学术渊源、理论观点、其理论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与评价。上述研究者为国内认识和推进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理论研究,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一些学者对于怀特研究中的一些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追问,比如怀特的理论创新性何在、怀特是否由于主张历史的诗性建构特质而彻底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将历史真实等同于文学虚构、怀特与二十世纪历史诗学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法,也使我们在实际运用叙事方法书写时能够更加自觉。9综上所述,研究者认为怀特的理论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而:其一,怀特建构了完整的历史诗学理论体系;其二,研究对象的创新性;其三,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其四,研究内容的创新性。

二、海登·怀特理论的创新性问题。

土岳川《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一文将海登·怀特的理论放在新历史主义的人语境中加以评介。作者介绍了怀特“元历史”的理论特征,即历史文木的语言结构性质,而这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阐释理解理论”是相似的,由此提出,怀特理论的新意何在?作者认为,怀特的新意不在于他所强调的历史深层结构的诗意,充满虚构想象,历史与文学都可获得真实的叙述,因为亚里士多德己经说过,诗比历史更真实,怀特的实力与影响力在于他整个体系的完整性,他提出了历史话语的三种解释策略,}h}节论证、形式论证、意识形态论证。莫立民、周宜生《海登·怀特历史诗学再思辨》一文分析了怀特历史诗学所包含的几个核心问题,认为怀特有自己独到的话语解释体系,怀特的创新性体现在第一,研究对象上,怀特的历史诗学是一种历史文木的研究;第二,研究方法上,怀特将历史与语言研究两个领域联系起来,进行了一种历史、语言、文学、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第三,怀特在史学理论方而有新创,重点指出了历史的文学性。作者认为,怀特的理论除了上述创新,还有其言点,比如怀特过于强调历史与文学的相似性,却回避它们的相异性。“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就其学术品格而言,是一个有着诸多创意的解构性与建构性并存的学说,在它解构正统史学而又力图建构自己独特的学术范式的时侯,一些新创与妙解令其理论构筑意趣盎然,但也难免出现逻辑的疏漏与学理的缺失。

黄芸的'《真实·虚构·意义—海登·怀特的历史叙事理论评析》认为,怀特的创新和贡献在于,他的理论既是历史领域的语言自觉,也对历史“真实性”、“再现”、“意义”等观念都提出了挑战,从而打开了历史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另外,怀特提出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析方法,即以语言的转义模式为基础划分出三人类对应的阐释模式.这给我们分析历史和文学叙事文木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海登·怀特理论中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

海登·怀特认为从事件到故事存在情节编织、形式论证、意识形态论证等主观建构,由此认为同一件事件可以有不同的阐释方式、得出不同的意义,其阐释与意义并非是固定的。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怀特由于主张历史的诗性彻底否认了历史真实性、客观性,将历史等同于文学虚构,是语言决定论者盛宁的著作《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在《历史纪实还是文学虚构:对于海登·怀特的反思》一部分中分析了怀特的历史观,即历史是一种叙事文木,历史文木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以及《元史学》中的情节设置、形式论证和意识形态暗示三种解释策略。作者认为,怀特的《话语转喻论》进一步“断然将历史与文学等量齐观”if.(i'igd“具有最终所指的‘历史’无论如何也应有纪实的成分,不论如何也不能等同于文学虚构,这就是我们对怀特的一个最简单的回答。

韩震、董立河的著作《历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析学研究》在《海登·怀特:历史是一种文学想象性的解释》一节中,阐述了怀特的《元史学》及论文《历史的重负》、《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木》中的主要观点,并由此得出结论:“海登·怀特鼓励历史学家们摆脱所谓的历史重负,不过是说历史可以随意、主观地进行构造,从而彻底消解历史的客观性问题。海登·怀特最终以其不可知论瓦解了确定历史客观真理的基础”,张燕辉(“新”的历史与文学性的衍生—评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一文认为,怀特所主张的新历史主义是一种旨在通过把历史建构为一种虚构的文木去实现对历史意义的阐释,目的在于瓦解传统的客观科学的历史观。作者指出怀特过分强调历史虚构的文木,甚至强调历史虚构的文学文木,从而使他坠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中。

然而,一些研究者对于上述问题持有不同论点。林同奇的著作《人文寻求录:当代中美著名学者思想辨析》(新星出版社,版)介绍了怀特《元史学》的深层结构,从“资料”到“解释”,从事件、编年史到故事、解释的三种策略(情节设置、形式论证、意识形态),阐述了怀特的转喻理论和文木主义思想。作者认为,怀特的文木主义强调史学家主要以文木的形式来再现过去的历史,文木的语言不是中立、透明、消极地记录历史真实,语言是自足的符号系统,但是,怀特的文木主义并不否认有独立于我们的外在真实世界。

陈新《历史·比喻·想象—海登·怀特历史析学述评》一文认为,怀特没有太多地纠缠于史实的真实性,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在意历史学家辛勤考证而寻求的具体历史细节的真实性,或者内容的真实性无关紧要,而是因为他认为传统认识论的真理观能够恰当地说明史实的真实性问题,因此无须过多重复;相反,作为整体的历史文木的真实性却被人们忽略己久。此时,对历史真实的思考无疑应当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单一事件的真实,二是诸事件之间关系组构成的真实。也就是说,怀特并没有彻底否认历史的真实性彭刚认为,怀特并不否认历史事件的客观性、历史事实的实在性,他质疑的是将诸多事件系列连贯成的历史故事中所存在的主观创造性因素。土霞《在诗与历史之间—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理论辨析》指出,怀特承认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没有彻底取消历史与文学的学科界限,历史与文学的根木区别在于两者内容的差异,同时,“历史编纂学及历史学家的历史研究所呈现的诗性色彩与文学家的文学创作相比,存在量的差异和程度的区别。”

笔者认为,怀特的理论观点和立场针对的是一种以真理性与真实性主导的一元论式的历史阐释,他解构的不是历史真实性,而是关于历史学者所从事的历史阐释的所谓“真实性”与“客观性”,由此解构其权威性,目的在于提倡一种多元化、多样性、异质性、弥散性的历史阐释和学术研究态度。在此视域审视之卜,怀特的理论最终的目的仍眷注于探寻历史的真实与客观,只不过这个探寻的活动永远处于一种过程当中,绝对的历史真实与客观,是一个理想,历史学家永远处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之上。

四、海登·怀特与二一世纪历史诗学的关系。

怀特历史诗学理论提出的学术背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及现代西方学术语境中的“语言学转向”,成为国内学界研究和定性怀特思想时的重要参考坐标在史学研究领域,土晴佳、占伟赢的著作《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山东人学出版社,20版)将怀特置于后现代的视域卜考察,认为怀特是后现代主义进入史学的始作俑者。在谈到后现代对历史写作的影响时,作者认为怀特的《元史学》是运用后现代的文木理论写作的作品,企图取消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界限、过去与现在的界限以及真实与虚构界限的典型。黄进兴《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三联书店,版)一书对怀特的论述较为全而和深入,将怀特置于西方历史发展的语境背景中,概述了自兰克以来西方对历史与科学、文学关系的观点的发展、演变,认为怀特的《元史学》是叙事转向的里程碑,阐述了怀特语艺论,包括《元史学》的主要观点及“历史若文学”思想,分析了怀特的思想在史学史上的继承、发展和创见,最后归纳了怀特思想的学术意义及其学术定位、缺点。

韩震主编的《历史观念人学读木》一书(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版)在《叙述主义历史析学》一章中阐述了怀特的代表性思想,诸如《元史学》的历史解释模式、《话语的转义:文化批评论文集》中的历史转义理论、《形式的内容》的叙事理论等。韩炯的博士学位论文《历史思考的新途径:海登·怀特历史析学研究》论述、分析了怀特叙事主义历史析学的形成背景、思想渊源、理论内涵、价值立场等问题,认为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是影响怀特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学术背景。此外,田兴斌《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编纂学》、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与解释》、董立河《历史与想象一对西方后现代历史析学的研究与回应》等博士学位论文,在对西方历史析学、后现代历史析学的学术语境中探讨了怀特的理论。

在文学研究领域,土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复旦人学出版社,年版)一书在第十章中梳理了新历史主义文论,将怀特作为新历史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主要介绍了他《元史学》一书的理论特征。盛宁的著作《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版),在对整个后现代主义思潮作总体关照时对怀特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和评论。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版)一书,以新历史主义为宏观的学术背景,论述了怀特对传统文史边界的超越,还提出了历史诗学的根木问题就是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相关涉和表述的问题。黄芸《论海登·怀特的后现代主义叙事学对新历史主义小说批评的意义》一文,分析了怀特理论中历史与虚构的关系、历史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等问题,认为“怀特的理论对评析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真实性问题有多方而的启示”。土霞《最后一位现代主义者?—海登·怀特与后现代史学的纠葛》一文指出,怀特作为后现代史学的领军人物却没有完全摒弃现代主义史学的基木观念,怀特的历史诗学理论并没有彻底否认历史的客观性,他的思想中同时存在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双重特质。作者分析了怀特的问题意识,认为怀特的理论“通过解构传统的历史与文学、客观与虚构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并进而重建历史学的尊严。”

上述研究者将怀特置于整个学术语境中考察,为了解怀特思想的背景及其观点的继承发展理清了方向,同时,土晴佳、黄进兴等学者的著作,梳理、引入了西方学界对怀特的一些批评观点,有利于深入研究怀特思想。

五、对海登·怀特的比较研究。

一些学者将海登·怀特与詹姆逊、猫柯、章学诚等进行了比较研究。梅启波《历史诗学的叙事与意识形态分析—从海登·怀特到詹姆逊》(胡亚敏编《文学批评与文化批判》,华中师范人学出版社,版)一文,分析了怀特与詹姆逊对叙事认识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作者认为,从怀特到詹姆逊,历史诗学进一步丰富,首先,怀特以文学、诗学理论为基础的历史诗学理论代表了历史研究领域的“语言转向”。按照詹姆逊的说法,这种形式主义是怀特理论最受垢病的地方,但在怀特那里,形式是作为内容而存在的,而且他将叙事性作为内容来研究时,目的不是将历史作为一种虚构,而是对作为文木的历史的一种“祛魅”,暴露历史文木在形成过程中如何受到语言深层模式、历史环境、认识条件以及学术体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此外,历史诗学的概念为跨学科研究、文化研究和各学科的自我反思扫清了道路,这为詹姆逊奠定了批评的基础。詹姆逊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作为文化阐释的方式,以其对马克思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兼容性使“历史诗学”突破了形式主义的纯文木分析,将文学批评泛化成文化研究和历史语境研究。

林庆新《历史叙事与修辞—论海登·怀特的话语转义学》一文分析了怀特的历史叙事学与猫柯话语理论的关联,认为两者都区分了话语世界与经验世界,都在反抗单一的霸权话语,但怀特对历史的诗性的强调不等于否认历史的现实认知功能。3董馨《历史修辞的形式主义方法—米歇尔·猫柯对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的影响》一文,认为怀特受到了猫柯的深刻影响,..柯后结构主义的‘考占’式的历史研究启发怀特采用形式主义的方法将历史归结为一种历史修辞”。is作者从三个方而分析了猫柯对怀特的影响:猫柯关注历史的断裂性启发了怀特将历史视为一种诗意预构;猫柯的四种认识型启发了怀特关于历史编纂的四种喻体模式;怀特借鉴猫柯的话语分析对历史进行阐释。除了对怀特与西方的文艺批评家进行比较研究,还有研究者将怀特与中国的学者进行比较研究。秦兰裙《章学诚与海登·怀特历史叙事观之比较》一文,对章学诚和怀特的历史叙事观进行了分析,章学诚将文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文学的方法运用到历史编纂中,怀特将历史看作是史学家的一种想象性的诗性建构,打破了历史与文学之间森严的学科壁皇。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对海登·怀特作品的翻译及其历史诗学思想的研究,确实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研究资料方而,怀特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如《元史学》、《形式的内容》、《话语转义学》己被翻译过来,他的重要著作中的人部分论文也被翻译并编入《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一书中。研究内容方而,有一些深入的评论性文章,一些介绍西方文论、历史析学的教材或著作也将怀特作为某一章节单独讨论。但是和怀特思想的复杂性及他在国内外学界特别是国外学界所产生的巨人影响相比,国内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在研究资料上,怀特的一些重要英文论文没有被关注与翻译,同时,怀特的有些论文集没有按照最初发表的时间选编,研究者如果没有注意到其作品的时间顺序,将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容易忽视怀特思想的发展脉络,无法解释怀特在不同时期的思想矛盾之处。

此外,目前国内学界对国外关于怀特的研究资料和成果的重视度有所欠缺。事实上,怀特的思想在国外史学界及文学批评界都曾引起]、一泛的反响和论争。怀特的许多思想也正是为了回应别人对他的批评而做的反驳或者修正,这也造成了他思想的一些矛盾或者发展,因而对怀特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

对证施教的理论研究综述论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冲破了以“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综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渊源、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和基本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以人为本、国内外现状。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不是因为教师的传授,而是学生特定的社会文化下,收集知识信息,借助他人帮助,来建构知识的意义,获得新知识。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含了: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情境、有关资料方面的协作、与教师及其他帮助者的会话和事物本身相互联系的意义建构这四个要素。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意义的建构过程,这种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大脑中长期存在的形式就是“图式”,“图式”是指学习者个体对事物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因此,学习者建构新知识意义的能力决定了学习知识的多少。

如何进行有效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但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是教师,意义建构的信息加工主体是学生。学习者想要成为主动地意义建构者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学习者要用创造性思维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者要主动收集有建构意义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并假设再论证。最后学习者要把学习内容与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找出建构的意义,这个过程中要懂得互相“协作”。教师作为意义的建构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动机,要创建学习情境和提示连接线索,要组织协作学习和展开讨论。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可以从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和学生观,师生角色和学习环境五个方面来体现。建构主义知识观: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假说,可以随着人们认知的深入不断地改写和升华;知识不能提供问题的解决途径,只有对具体问题的原有认知结构再加工和创造才能解决问题;学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过称中,基于自己的经验来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需要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处理外部信息,在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意义。建构主义学生观:学习者在进入学习情境前会基于已有的经验和凭借个体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和假设;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在原有的知识上生长新知识,处理和转化新知识;建构主义鼓励学生这个共同体相互交流和质疑,注重个体的认知结构的自我发展;学生要主动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联系和思考已有经验,协作互动。师生角色的定位:教师应该是学生建构意义的支持者和指导者,应该多激励学生自我控制,从多角度来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关心其情感态度;教师应当组织和引导协作互动学习,帮助其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理想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下通过建构意义获得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

在国外,、rg、erg、和vogotsgy对建构主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也是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是由瑞士有名的心理学家piaget提出来的。他提倡“发生认识论”,她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他的基本观点是儿童通过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来完善自身认识结构,构建外部新信息。并提出其中存在“同化”与“顺应”两个认知过程。他确信知识是在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这也是一个双向的建构过程。在“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kernberg在piaget对认知结构的性质和发展前景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究;sternberg和katz认为在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个体的主动性起关键作用。vogotsgy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个体应该在有利于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下学习。“最近发展区”就存在于这两个水平之间。“最近发展区”强调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在于激发潜在的心理机制。这些都使得建构主义运用到教学中的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建构主义流派众多,理论内容也极其丰富,但都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体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

在国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小学教学中被实践得并不多。构件主义符合新世纪教育体制改革后强调素质教育的,建构主义在我国起步比较晚。1993年,王德春教授发表《论建构语言学》,之后陆续出现了有关建构主义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文章。这些研究者对该理论在外语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建构主义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原则。但在他们的论述中,部分的方法和原则有些模糊,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地方。

四、结语。

本文旨在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和教学思想的全面介绍,阐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工作中的学生观、学习观、知识观、教师角色和学习环境等五个方面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外语教学增添了新的视角,也是英语教学改革获得成功的关键,掌握这些思想和理论就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catherinetwomeyuctivism:theory,perspectives,andpractice[m].teacherscollegepress,.

[2]ellis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研究综述范文

关于写作和思维的关系问题,美国著名写作理论家、写作教育家唐纳德・奎得曾这样说:“过去大家认为,思维是一种内部的语言活动,而写作是外在的语言表达,这是自然不错的。但事实上,我们在考虑问题时,总要有一定的语言形式。这就涉及思维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的问题。在整个写作中,写作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现当代写作学也十分关注写作思维的理论研究,把思维研究列为写作学整个理论研究体系的关键。有人曾说,抓住写作思维的规律就相当于抓住了拴牛的绳子。演讲稿写作也是一种写作行为,所以,抓住思维研究就抓住了演讲稿写作的关键。

当然,演讲稿写作的思维研究应该遵循现代写作学中的写作思维规律。“从广义上讲,写作思维是指一般的思维规律及其在写作中的体现。从狭义上讲,写作思维就是写作活动、写作行为的思维及其规律。”这两个层面思维规律的结合才适用于真正的写作(包括演讲稿写作)。而从狭义写作思维角度来讲,写作思维研究的是具体的真实的写作行为中的规律,马正平在《高等写作学引论》中称这个阶段的写作思维是“创构思维”,其实就是行文思维;高楠在《写作思维立题》中称之为“表述思维”。这种行文思维的具体化被称之为赋形思维。赋形思维是指文章主题立意的意思、感觉的强化。它在具体文体中有着不同的体现:“在说明性文章中形成强烈的清晰性、透明性、明白性感觉;在文学性文章中形成强烈的抒情感觉、性格感觉、哲理感觉;在理论性文章中形成强烈的说服性空间、证据性空间、理由性空间。”演讲稿的写作与理论性文体的写作要求比较接近。那么,广义的写作思维即一般的思维及其规律在写作中的表现就是把赋形思维实践化、途径化、路径化。我们称之为路径思维。路径思维就是赋形思维的途径、路径、角度,即写作赋形思维的路径思维。路径思维是具体的实践思维,所以,在演讲稿写作中是最为实际的操作部分,也是理论的实践化。同时,演讲稿所要求的感染力(赋形思维)、说服力(路径思维)、得体性(写作策略思维)在写作思维概念内都得到了最好的交叉式证明。

写作思维是演讲稿写作研究的中观层面,所有的实际写作的展开都是在思维的“导演”下真正的展开。这个视点的介入是演讲稿写作研究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住演讲稿写作中的最为关键的部分――思维。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

研究综述的范文

演讲是说话者在特定时境中,借助有声语言(为主)和态势语言(为辅)的艺术手段,面对广大听众发表意见、抒发感情,从而达到感召听众并促使其行动的一种现实的信息交流活动。演讲稿是演讲者在演讲之前,根据口头表达的需要写出的文稿,是演讲的依据。无论中外,人们普遍认为演讲稿对于演讲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演讲稿是对选材和提纲进行的实践检验,能进一步完善演讲内容;避免临场斟酌词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演讲者可以通过演讲稿保证思路畅通,消除怯场心理;演讲者还可以根据演讲稿来调整演讲时速,避免时间把握失当;演讲稿可以帮助研究演讲的规律所在。写好演讲稿是演讲最为可靠的准备,最为充足的前提条件。近现代学者对于演讲稿的研究日益深入,对于演讲的关注逐渐向演讲稿写作转移。目前,顺应适应社会、教育的需要,演讲稿写作的研究热潮已然形成。为了更好地对演讲稿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对以往的演讲稿写作研究状况作了综合性梳理。

综观中外演讲的历史,对于演讲稿写作的研究在近代达到了高潮。特别是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演讲稿的写作倾向于结构化和逻辑化

论文研究综述(优秀14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有用的学习工具,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请大家注意,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修改。对证施教的理论研究综述论文20世纪60、70年代在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