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的基础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08 11:29:48浏览:637

文化传承的基础

文化传承的基础篇1

〔关键词〕美术基础教育民间文化艺术传承

一、前言

在文化多元化与经济一体化共同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种类繁多、发展迅速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各种知识、信息、思想、观念迅速地与传统旧观念进行猛烈的撞击,特别是对于现在未成年人的思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从而使得这些青少年们对我国民间传统的艺术文化有着陌生感、冷淡感,有的甚至出现了遗弃,让我国很多珍贵的民间艺术遭到了失传或走向衰亡的沉重打击。所以,我们就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去探讨如何保护这些即将要流失的民族艺术文化,如何提高保护民族艺术文化的实效性,发现民族艺术文化的优势,并使美术基础教育能与民间艺术文化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让青少年们加深对民族艺术文化的印象,珍爱拥有自己本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达到自觉传承并且喜爱的目的,以至于不会走向衰亡。

二、任务与目的

基础教育指的是向每一个公民人为提供一切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经验、知识、观点、社会理念的教育。教育指的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要求对其身心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基础教育,它决定着每一个公民发展的好与坏。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都是应试教育,分数则是教育者与学生家长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并且把学到知识作为孩子的唯一目标,紧紧围绕在学子身边的都是升学与考试,只存在片面的教授知识,并没有看到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能力是怎样的,忽视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不把教育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重视起来。这样一来,基础教育的某些重要作用也就渐渐被人们遗忘,特别是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这就要求着国民的素质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能力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也就是说未来的教育不仅仅重视与灌输知识理念,还在于重视人的培养与完善。在1993年里,教育部曾出台过这样一份文件―――《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里面提到“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这就明确指出了整个基础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升学培养的教育方法,这既是目标也是责任。缺乏基本的技能教育和知识也就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

在艺术教育里,美术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门教育门类,在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美术基础教育从效仿日本到照搬美国再到学习苏联这一阶段里,一直都处于探索学习的过程,进入了新世纪后,我国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了教学在内容上要展现出我国具有的民族特色,发扬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提升青少年对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在美术课程的新标准里,就建议在教学中,普通高中里开设的美术课程要让学生多接触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拓宽视野,放眼全球,提升判断能力,增加人文内涵,拒绝不良的文化侵蚀。特别是要指引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我国民族所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知识和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美术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艺术门类,它关注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发展,关注人类灵魂所表达的情感。在如今追求科技文明的社会步伐中,基础教育迎来了巨大的挑战,继承和传扬丰富的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知识也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当下社会的美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认识并吸收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精华,以健康的带有民族性的优秀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充实现代学校课程,陶冶未来接班人的情操,弘扬爱国精神。

三、生存与发展

从广义上来说,民间艺术主要指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工艺美术等形式,从狭义上来说,民间艺术民间造型艺术,它包含有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两种。美术作品的选题以及内容大部分反映了民间大众的需求和审美标准,色彩鲜明,内容粗犷,既美观又实用,还有吉祥避害的精神功能。人们常常把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改造生活方式使生活变得美好的精神寄托通过美术表达出来。这些表现形式从各个角度展现出民间艺术的特点,但是在保护这些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资源时却有很多困难。一是经营出现难题,由于经费不足的问题,有些艺术部门已经出现绝迹的情况,这就造成了门类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二是在保护民族艺术资源的问题上投入的力量不够,无法好好保护及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三是民间艺术的传承没有接班人,一直处于尴尬的状态;四是艺术队伍的整体素质没有提高。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且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怎样去保护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也就成为了我们目前要解决的新课程。教育部2004年颁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里提到在小学教育全过程中要把培养民族精神贯穿在各个方面。既然要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那么就要把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知识在学生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深入进去,发现新的艺术感悟,欣赏民族传统艺术在艺术文化上的优点,深刻学习民间艺术的发展进程以及审美演化过程,让学生们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以及认同感。

在现代美术基础教育中,要把传递着优秀古老文明的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和其自身所拥有的深厚历史底蕴融合起来,并将民间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实用性更好地在现代美术基础教育里发扬起来,与现代基础教育挂钩,在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更好的创新,让未来的接班人通过基础美术教育能对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并且保存和发展,这是责无旁贷的,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里也有提及,传承及保护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可以为我国经济还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动力,这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把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语言与现代教育实现互补、互动、互通,拓宽两者合作的空间。

四、传承和重任

在出台的新的课程标准里指出学科的主要价值是在于传承文明,并且使学生掌握在历史长河中累积下来的文化遗产。这就是要求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要融入现代美术基础教育里,推动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这样就为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通过把现代美术基础教育与民间文化艺术结合在一起,那么这样既可以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教学模式又可以达到了保护民族传统艺术文化遗产的作用,提高了各民族对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认知,也使艺术教育拥有了不一样的教育特色。将美术基础教育和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教育相融合,提取民间艺术的精髓,将其融入到新一代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里,从而成为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热爱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知识,传承优秀民间艺术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在他们为本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知识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能提高各民族在这发展多元化的社会里拥有与人交往所必须拥有的社会能力,使得各民族的团结意识也不断增强,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和谐发展。形成有民族气节的魄力和与时俱进的完美人格。也为承担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振兴担当一份责任,为社会出一份力做出一份贡献,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一代。在新课改里还要求在学校课程里加入校本课程,这个做法对于传承优秀民间艺术文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各个学校要把这个任务重视起来,担负起来,把这一要求贯彻落实在现代美术基础教育事业中,使其成为当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民间艺术具有自己的特色,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民族观念下,自身的艺术观念、审美情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差异,那么在融合之后所产生的艺术形式、艺术特性也都有自身独有的特质,学生学习到属于自身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时就会容易上手,反之,如果舍弃了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美术基础的融合,就得不偿失了。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还拥有自然的一面,在现代美术基础教学中将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融入,不仅让学生能更近距离与自然接触,感受自然所带来的独有魅力,还能激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民族崇拜的自豪感。学校是具备传承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最好条件,也是传承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最佳场所,教师就是传授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最佳人群,学生就是学习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最佳主体,各地政府部门要积极与学校以及教育部门探讨如何把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与现代美术基础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保护好原有的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精髓。

结语

要想能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使其与现代美术教育更好地融合,就要培养新一代青少年热爱属于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进一步热爱各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学会发现,保护并学习,教师要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可实施的教育教学方法,转换不该拥有的教育教学艺术观念,负起培养将来接班人和传承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重大责任。这不仅仅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国家的扶持,政府的帮助,还有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群体的鼎力相助才能使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美术基础教育更好地融合。(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田中娟.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与当地民间艺术资源开发的互动机制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04):89-92

[2]毛翔.浅谈民间艺术对美术教育的影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7):73-74

[3]刘昂.文化产业视域下的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研究[J].民俗研究,2012,(03):113-119

文化传承的基础篇2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人文教育;创新;文化传承

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一直以写实主义美术为主流。写实主义在中国艺术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反映我们的生活。从民国时期到现当代,中国主流美术潮流就是各种类型或题材的写实主义。我国美术界对写实主义的推崇由各种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和民众文化素质造成。但随着国际美术交流的日渐增多,也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逐渐强大,美术作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显现出了诸多问题。首先表现为中国的美术与世界美术发展的脱轨现象。虽然,美术不像科技可以用明确的指标去进行比较,但在文化主导方面,中国一直处于被引导的角色。中国的绝大多数优秀艺术家都有海外留学和进修的经历。相反,能够成为有影响力的美术工作者单纯依靠中国本土美术教育体系的培养是行不通的。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国文化和艺术环境发展的限制,另外一方面则不得不追究中国美术教育的问题。

在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扩招以及艺考生高考文化课分数的低录取使得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已经出现了人才培养过剩的现象。平庸美术人才过剩与高级美术人才的缺失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发展状态。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不仅面对来自国外艺术文化交流与日俱增的压力,还要面对来自国内的一届届美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适时地去发现问题和改变现状是中国高等美术不得不进行的计划。

1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专业与模仿

1.1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中国的绝大多数艺术院校的本科课程中专业技法课程占70%左右,相关的艺术理论类课程占30%左右。专业技法课明显成为了美术高等教育的重点课程内容。专业技法课重视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艺术理论课重视的是学生艺术修养、艺术理解力的培养。许多美术学院的毕业生有非常好的绘画技巧,但在阐释自己画作和思想时却是局促紧张的。

高等美术教育并非职业培训,这种职业性培训应该是专科或职业类学校的工作,高等美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思想、有文化引导力的美术大师,而不是美术工匠。

另外在国内的各类关于美术优劣评价的比赛和考试中,绝大多数人习惯于用画得像不像、画得好不好等标准却衡量美术作品,导致了高等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也沿着画得准不准去努力。艺术院校的教师也用这种标准去评价和考核学生,很多有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考力的学生不被重视和鼓励,在专业发展中逐渐失去信心而选择了其他的发展出路。

1.2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对美术的“狭隘”理解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把绘画、雕塑等美术专业理解为一种职业,并且在等级制社会中把美术定位为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但我们回顾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会发现,美术可以成就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汇聚了各国艺术大师、19至20世纪的法国巴黎吸引了众多的现代派艺术先锋、如今的美国纽约成为时尚与艺术之都。这些国家和城市的强大无不印证了艺术扮演着文化发展中最强有力的角色。

如果单纯地把美术理解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职业或一个没有意义、不需要更多理念的技术劳动,这种美术教育也不太可能培养出影响国际文化的艺术大师。只有扭转对美术基础作用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并找到正确的美术教育发展方向。

1.3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特定历史历程与对模仿的重视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起源于公益学堂这种职业性教育,美术人才的培养以解决功利性的需求为主。在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影响下,中国美术教育出现了“全盘苏化”的局面。长期因循契斯恰可夫的教学方法,注重摹写,淡化创造力和想象力。建国以来美术教育的目的基本上是为政治服务,并由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美术学院的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的培养方式主要是为了适应政治宣传的需要。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只能产生一种美术创作的风格即革命现实主义。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从历史发展到艺术服务功能定位,都决定了美术教育对模仿的重视。中国的美术院校多数是侧重于技术创作型的学院,像是培养技术的技工学校而非真正的美术大学。

2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在高等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2.1 创新能力培养是美术新时代的需要

当代社会,多媒体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等新的具有更多科技含量和形式化因素的美术创作形式出现,原有的传统媒介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方式在逐u退出主流艺术领域。画家的想法与创意具有更多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才具有更多的社会效应和国际影响力。时代在向前发展,文化和艺术领域不可能停滞不前,文化发展不可能固守传统。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需要艺术工作者不仅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更需要有强大的创新勇气。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就要顺应时展的趋势,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

现代艺术鼓励艺术家的个性表现,正是这种五花八门的个性化表现构成了现代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艺术作品的可识别性越来越成为绘画市场上的重要元素,现代艺术家们也在竭力的塑造这种个人特色,赖利的视幻艺术、沃霍尔的商业气息以及波洛克的随意洒脱、培根的沉闷窒息等都让人印象深刻,所有之后的艺术模仿都难以引起更多的回响。

2.2 创新能力培养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

美术多以可视的艺术形象或形式来反映艺术家的思想及情感,艺术的每一次创作过程都是一次创新过程。成熟的艺术创造依赖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观察,经过艺术家内心的体验,通过复杂的联想、辅助以视觉加工、转化等多种过程得以成形。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创新能力的结晶,艺术家的创新能力是其艺术创作的源泉。

美术创作成为了所有美术教育环节的最终目标,创作能力的培养与教育除了训练和提高学生艺术造型技巧与审美能力外, 对于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追求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任何一种教育都不如学生因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努力更有效,所以,创作环节就是让学生去尝试完整的艺术加工过程,从而明确今后的学习内容。

3 注重文化传承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作用

3.1 注重文化传承是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体现

高校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上被多次讨论,并在近现代一直是欧洲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尤为重视的话题。关于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孰重孰轻,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在西方的各类高等教育学府中普遍的做法是:在人文科类教育中普及理工类教育,而在理工类教育中加入人文科目的教育。大学教育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道德风尚的人,高等教育不仅是专业的教育,更是全面的教育。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重在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坚持。高等美术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不能通过具体的考试或模式来进行,它往往要通过更多地日积月累的不断努力,通过学生对深邃文化内涵的一种执着精神去坚持。这种学习和探索将是人一生的学习,也是比学会任何一种技能和任何一类专门知识更重要的学习。

注重文化传承体现在美术教育领域,反应为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美术技能,还包括对精神、价值问题的追问,对自然与美的思考。以文化传承为导向的美术教育、美术研习活动,往往强调灵感与顿悟的重要性;往往追问美术作品中所隐含的信仰与启示,而非简单的视觉形象的塑造。正因如此,美术教育应像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在文化传承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

3.2 注重文化传承是拓宽学生知识面与就业面的途径

高等美术教育经过的多年的扩招之后,美术专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但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导致了美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了牵扯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大问题。拓宽高等美术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也是高等美术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拓宽高等美g毕业上的就业面就必须扩宽高等美术教育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就业时能选择与美术相关的其他行业,如艺术品收藏、艺术品鉴赏、艺术品买卖、青少年艺术教育、大众文化艺术事业、文化传媒行业等。与纯美术就业难相对应的是美术相关的其他行业及新兴行业的人才紧缺。大学教育是培养全面的人。注重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加强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包含了宽泛的内容,使受教育者的知识体系得以全面发展。

拓宽高等美术教育的知识面,也是改变单纯的以专业技术为核心的教育形式。艺术不等同于技术,技术教育仅仅是艺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艺术的核心知识除了技能技法之外,还包括艺术修养、文化思想。艺术修养的高下,决定个体成为“匠”与“师”的重要因素。文化思想的深度,决定了个体成为“师”与“家”的重要因素。

4 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4.1 美术家的文化素养是创新的灵感和源泉

技术进步、文化发展与新艺术形式的萌芽总是如影随形,而这些高科技产物的美的价值和意义总是差强人意。原因在于其背后缺少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认同感。脱离了文化传承的艺术创新显然是走不远的。

艺术创新往往被认为是困难重重的,困难的关键在于对前人的艺术作品的广泛了解和在此基础上的破旧立新。所以,没有深厚的艺术理论就无法进行基于历史与传统的创新。其次,文化素养为艺术人才提供了宽实的知识结构,宽实的文化知识是拥有灵感多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4.2 文化传承是一种学习,创新是另一种学习

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形式的学习,创新是一种突破形式的自我审视。创新要依托于文化传承,艺术创新不是奇形怪状,艺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引人向上、给人警戒、给人启示。文化传承的终极目标是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总结出能反映本时代精神和文化的新颖艺术表现形式及内容。

以创新为目的的文化传承不是单纯的复古,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新也不是另类的搞怪。在此消彼长的交替学习中,才是培养未来高级美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跃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艺术教育[J].高教探索,2006(5).

[2] 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 罗伯特・基尔.社会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的流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 刘同之.面对21世纪的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文化传承的基础篇3

关键词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传承危机 传承策略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简单来说,指的就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积累并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文化形式。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近些年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却出现了传承上的危机,呈现出了日渐衰微之势,并因此影响到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发展和我国民族文化基因的顺利承续。由此可知,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确保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与传承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借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

首先是传承基础和传承环境的消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孕育出了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然而,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更多的是在娱乐表演的层面,再加上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使得具有耐力和毅力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人急剧减少,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状况。除此之外,现代生活方式和物质消费方式以及生活和生活观念的改变,也使得很多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活的环境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很多民族的文化在无形中就逐渐出现了消亡和流变的问题,而在这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较为严重的一种。

其次是外来竞技体育文化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外来竞技体育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日常生活中篮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等运动广泛流行,而太极拳、武术散打、舞龙舞狮等运动却十分少见,年轻人的体育活动内容几乎被全部西方体育运动项目所占满,外来竞技体育文化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已经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这样的情况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更是举步维艰。

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策略

首先,要注意构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新模式。在以往的发展进程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模式是以家庭为主的,然而,随着现代社会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基础和传承环境的消逝,这种以家庭为主的传承模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甚至出现了传承终端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确保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顺利传承,其中最为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传承机制和传承方式,建立起一个新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模式。而要确保新的传承模式的科学构建,一方面要注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现代社会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尽可能的激发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和传承热情;另一方面,在构建新的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模式时,要注意大胆尝试现代化的理论和技术,以实现对原有传承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其次,要注意推进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完善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例如:要注意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城乡地区有针对性的建设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场地和场馆,并通过配备专业指导员的方式,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最后,重视学校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不但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要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应注意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在加大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挖掘和研究力度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和优化符合学校体育教学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方式,让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逐渐进入学校体育教学之中,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青少年学生中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牛芳,卢玉,陈小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徽州民俗体育的传承――以徽州嬉鱼灯活动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05.

文化传承的基础篇4

关键词:江西音乐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17-01

一、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特殊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易逝、不可再生性的特点,然而其他种类的非物质文化可以借助一定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特色,音乐类文化则不同,它无法借助外界物质来存在或者传承,在音乐被听到的那一时刻,音乐也同时消失了。纵然有一些音乐通过乐普传承下来,但是乐谱区别于音乐,更无法记录下演奏者在演奏音乐时所融入的感情或者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民间音乐更是如此,其表演的曲目和技巧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承,这种传承形式更增加了音乐传承的难度。再比如其他类型的非物质文化可以通过年轻人的学习传承下去,而音乐则需要学习者具备多方面的基础和条件,比如嗓音、演奏基础、记忆等等,这更加大了传承者选择和培养的难度。因此,非物质音乐文化的传承不能仅仅依靠少数的表演者,还需要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二、传承和发展江西音乐的意义

近些年来,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逐步失去其原有的地位。如果一个民族不能够充分的重视自己的音乐,不能够做好充分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那么这种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必将消失在音乐文化之林中。

各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共同构成了音乐艺术。各个民族的音乐都来源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劳动,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和升华。这些音乐形式凝聚着劳动人民最朴实的情感和智慧,是江西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该做好江西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积极促进江西音乐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三、传承和发展江西音乐文化的方法和措施

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创新则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对于传统的江西音乐文化形式,不应该在封闭的小圈子内谋求发展,而是要创新,才能使江西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一)高校在江西非物质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高校在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责任是重大的,但是通过什么方式在音乐教育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传承,这个问题值得思考。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做好本土音乐的整理工作,使得音乐文化教育的资源更加丰富和充实。搜集发现,整理保护濒临灭绝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是我们传承和发展江西非物质音乐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的基础。很多江西地方音乐形式曾经风靡了当地一时,也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但是现在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都面临消亡的命运,观众以及演员急速较少。

第二,音乐工作者要加快编写江西音乐文化教材。教育的前提是需要有教材,地方音乐教育教材的缺乏也是制约其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发现、收集、整理的同时,编者也要融入本土音乐的特色,从而编写出适合江西音乐教育的高质量教材,从而能很好的将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下去,进而将非物质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变成我们的实际行动。

第三,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加强江西传统音乐课程的建设。高校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自己的教材,从而凸显各地区的音乐特色。

第四,可以聘请传统音乐文化的专辑或者继承人到高校进行讲座,同时举办相应的活动。著名的音乐文化传承者或者民间艺术家可以通过演出和讲座更加直观、形象的给学生传达音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形成了较为牢固的感性认识,并且通过教师的授课以及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非物质音乐文化进行系统的学习。

(二)政府在江西非物质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

江西省政府在传承和发展本土音乐文化方面具有强烈的在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做好音乐文化的宣传和创新工作,引导广大专业人员和音乐爱好者积极投身到音乐文化的宣传中,同时江西省文化部门积极开展讲座,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到进行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大众将传承工作落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这也为江西省非物质音乐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传承和发展江西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任务还很重,我们只有真正意识到传承非物质音乐遗产的重要性,并将这种意识变为世家的行动,从点点滴滴做起,从基本的传承做起。相信这点点滴滴的行动能够将江西民族音乐发扬光大,最终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范凌云,高鹏.论江西民歌的发掘与保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3).

文化传承的基础篇5

(一)高校是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机构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需要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相结合,需要找到一个切入口,向学生传递正确的音乐文化知识。民间文化组织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如果只是单纯的依赖民间文化组织来弘扬、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是不够的,而高校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所以说高校是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十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高校教育的基础

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依托,起到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站在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学来看,大部分高校都将音乐设置成基础性的教学课程,而使用的音乐教材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这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同时,全球化已经涉及到更多的领域,要在国际大舞台上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充分展现出我国的音乐文化特色。由此可以看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基础,与其进行完美的融合显得十分重要。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完美融合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就必须打破一贯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音乐教学与文化传承进行完美的结合。首先,就音乐技术层面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选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熟悉了解该作品所使用的演绎技巧,加强学生的音乐体验;其次,教师可以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分类,让学生认识到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更好的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最后,在进行音乐历史的教学时,教师应当借助专门的音乐作品进行授课,借助互动性提问的教学模式,采取情境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民族音乐展现在教学课堂中,将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有机的融合,帮助学生认识到音乐文化的发展规律。

(二)树立正确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并不是死守旧的一套,而不进行任何改变。事实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将先进的内容保留下来,将落后的文化剔除。因而在开展高校民族音乐的教学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精心挑选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开放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传承的过程就等同于在吸收其他的先进文化,并以此作为基础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得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提高教学水平,构建有力教学队伍

一批高水平的高校音乐教师队伍,对音乐教学课堂质量的保障,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从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课堂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教师作为课堂的领导者,在教学课堂发挥指引作用,能够解答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因此,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相结合,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对此,高校应担定期对教师团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的教学素养,构建出有力的教学队伍,更好的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文化凝聚着中华五千年音乐文化的精髓,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集中和体现,全面诠释出中华音乐的实质性内涵,对我国音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联系十分密切,高校是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则是开展高校教育的基础,因此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显得很有必要。对此,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了,采取先进性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这样的路径才能让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文化传承的基础篇6

和平解放后,西藏现代教育从无到有,并取得巨大发展。不过细微观察西藏现行基础教育体制,基本上还是贯穿着内地汉族地区的教育方式,虽然这其中不乏带有部分的西藏特色。在高考指挥棒的主导下,西藏现行基础教育制度也与内地大部分教育制度一样,以考试为中心,而忽视了西藏学校教育传承藏族传统文化的使命。

(一)西藏基础教育中缺乏专门的藏族文化课程教材西藏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双语教学乃至多语教学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而且还根据学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及意愿,开设有汉族班、内地班等形式,对部分藏族学生熟练掌握现代文化起到了巨大作用。不过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其目的还是为了考试,围绕考试而编写的教材,也许会接近汉语体系下的实际生活,但其大部分却与藏族社会文化背景和实际生活需要相脱离。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由于语言的关系,这些教材无法满足藏族学生带有地域性、民族性的发展需要。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真正的兴趣,容易使其从心理上对教材中的内容产生排斥性。

(二)西藏基础教育缺乏相应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中缺乏相应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是藏族文化教育传承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广大农牧区对在基础教育领域传承藏族文化显得不够重视,使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存在脱节现象。在基础教育中,目前占有主体地位的评价标准还是升学率,为了提高升学率,大部分学校的通常做法是砍掉其它所谓的“副科”,然后将所有精力放到“语数外”主科上,从而不仅没有专门的藏族文化传承课程,而且在繁重的升学压力下,也很加进传统藏族文化的教学内容。这种教育体制下,基础教育阶段培养的部分是“考试高手”,部分因为藏汉语交流上的障碍,成为了似懂非懂的“半成品”,从而更相信他(她)在眼前听到或看到的一切,而对“科学知识”毫无兴趣。其次,西藏基础教育中师资力量构成也有不尽合理的地方。现阶段虽然培养了大批藏族基层教师,可其它民族且不会藏语的教师仍占很大比例,尤其是在中学阶段。当然,这些教师专业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可要将这些专业知识与藏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教授给大部分汉语基础不是很好的藏族学生,其结果可想而知。第三,在广大农牧区,因上学路途遥远,出于学生学习时间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大部分实行寄宿制管理,与家里的传统环境相隔离,由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藏汉语交流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原因,部分学生出现了家长总结的“上完学后,学没学到啥,却连羊也不会放了。”的现象,这是对现行基础教育体制的一种不满。

(三)在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基础教育缺乏互动性现今而言,西藏的基础教育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固定的教学场所,而且随着援助力度的不断加大,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也正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由于藏民族本身在传承民族文化时的传统教育形式与正式的学校教育途径不同,大多具有非正式性,如民族史诗和诗歌故事的口耳相传等,虽然风格生动、自然,较为贴近少数民族的生活实际,比较容易接受,但与正规的基础教育体系相比,不具有系统性、普及性,况且现今市场经济导向下,以经济利益为价值取向,更不利于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在基础教育中传承优秀藏族传统文化的相应对策

(一)提高教师地位,加大民族师资培训力度以前,大家都说教师是“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现在教师是什么样的地位呢?地域不同,情况不一而论。不过普遍性的看法是,教师社会地位正急剧下降,很多人是不愿从事这一职业的。很多地方因为招生压力,不去思考怎样提高教学质量,而只是一味将学生地位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尽力贬低教师价值,这无疑也是对人们的从教积极性的严重损害。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教育是很重要的因素。教育的发展,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激励更多优秀人才投入教育行业,是西藏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加大对已有基础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要在教师与学生密切配合下取得,而因为教师不了解藏民族风俗习惯、不懂藏语,要取得高质量的教育,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这里所谓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培训所有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其所教授课程的含金量。二是加大对基础教育中非藏族教师关于藏族传统文化和藏语方面的培训力度,并要求其加以适当地运用,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为取得好的教育、为在课程中将教授专业知识与传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

(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现今社会趋势下,要想骤然改变基础教育的教育格局是不可能的。不过教学方法却是多样的。对于基础教育所应担负的传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是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的方式加以适当的解决的。很多时候,为让藏族学生更好地理解所教授的内容,我们经常会用到作比喻、打比方。这就是将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所教课程密切结合的最佳时机。举一些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例子,既可以强化藏族学生对所讲问题的理解,又可以在无形中传授传统文化,不过这对教师的素质与能力都是一个更高的要求。西藏基础教育在教书育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引导藏族学生克服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与地域主义,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祖国观、宗教观、价值观,培养其包容性的心理与积极奋斗的品行。

(三)树立“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念,促进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就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为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平等的“文化教育”。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作为一种理念进行课程构建,“意味着在教育目标中将‘多元共存,平等发展’的观念”作为培养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形成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为此,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尊重藏族学生的文化风俗。通过藏语和藏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藏族民族优秀的文化,形成藏族学生的民族归属感,提升民族自尊。当然,在注重传承藏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念的教育,加强汉藏文化间的交流与整合,从而使藏族学生跨越文化障碍获得在社会上的更大发展。

(四)适当有效转化藏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课堂西藏地域辽阔,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但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不一定等同于基础教育中学校民族文化课程资源,需要转化并注重转化的有效性。首先是要充分挖掘藏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社区或国家有益性;其次要充分挖掘藏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文化体验的促进性;最后在选取藏族传统文化资料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并使其最恰当。具体需要考虑以下方面:1、分析所引用的传统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价值取向、起源、演变、传说、神话、发展及其与生活生产、民俗活动的关系。2、分析其教育功能与价值。主要包括:是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是否能够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五)营造浓厚的校园民族文化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根本。在物质建设方面要进一步从学校建筑、校园装饰和教室布置等方面体现民族风格,营造富有时代性、民族性、艺术性的校园环境,做到环境育人,让学生在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在制度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使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更加正规化、科学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热情,努力营造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校风和人人学文化,人人树新风的良好学习氛围。

(六)让藏族传统文化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中传承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一个人成长的主要环境,也是藏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只有充分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阶段藏族学生对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对全面掌握。除了充分发挥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传承藏族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作用外,家庭和社会教育也是学校教育最有力的补充。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和态度、家长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家庭的民族文化氛围等等,对学生的影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社会教育方面,特别是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广泛,新闻媒体和各种网络扩展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和视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又多了一条便捷的途径。所以如何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形成凝聚力,使三者教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传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则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

三、结语

藏族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对藏族人民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藏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以及对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都曾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传承并发展藏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围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性,包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各民族文化都能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传承的基础篇7

一、从政府层面,加强引导,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一)《非遗法》出台,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011年国家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政策上升到了国家意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上升到了法律制度,各级政府部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上升到了法律责任,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长期、高效运行的坚实保障。从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依法保护的新阶段。

(二)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非遗保护中长期规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是保护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各项工作切实推进的有效保障和客观依据。苍南县非遗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以融入现代生活为导向,强力推进非遗生态保护体系、传承发展体系、宣传展示体系和保护制度体系的建设,继续搭建各种传承和展示平台,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努力扩大社会参与,扩大传承人群,不断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促进苍南非遗保护事业的转型升级和深化提升。

(三)多种保护措施并举,非遗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决定了保护方式和保护措施的多样性。在保护工作中,我们逐渐探索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种方式:非遗以项目为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在保护工作前期,以建立项目名录、保护项目为主要抓手;非遗主要依靠传承人口传心授进行传承,因此把传承人的保护放在关键地位;非遗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尽可能运用生产性保护等积极保护的方式。非遗的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我们把抢救性保护放在第一位;非遗特有的项目特点和传承规律,要求我们区别对待,分类制定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为我县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非遗保护传承体系进一步完善,保护传承新格局逐步形成

首先,普查是非遗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08年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县共收集7万多条线索,精心制作了6000多个项目调查表。并在2012年进行信息化录入,上传到省非遗数据平台进行保护。为做好普查成果的整理利用工作,我县成立了非遗保护工作小组和非遗专家库,不断挖掘、整理我县的非遗资源,并录入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基地的资料,建立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其次,项目保护体系建设、传承人保护和基地建设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县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基地的申报,进一步完善了非遗保护体系,壮大了队伍。我们在保护非遗本真性的前提下,对濒危项目开展了抢救性工作,全面记录、整理和保存了相关资料。截止2016年11月,我县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3项、省级24项、市级99项;部级传承人1人、省级18人、市级76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7个、市级13个;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民俗文化村2个。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体系基本形成。

(五)非遗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多彩,非遗保护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传承者。民众保护意识的提高,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近年来,我县利用各种文化场馆、广场举办了大量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文化礼堂和“文化遗产日”期间的非遗系列活动已形成品牌。近几年,集中展示的非遗精品和运用非遗元素开发的各种衍生品,更让民众们更真切地体验到非遗的魅力,也展现了非遗传承的空间和潜力。非遗走亲,以“非遗”为载体,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互访,加深了不同地域间文化内涵的了解,非遗“互访”构建起了“相熟、相融、相亲”的非遗工作交流格局。

(六)推进硬件设施建设,打造非遗宣传主阵地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展示中心和传承基地,组织经典非遗名录的展示展演,开展特色传承活动,宣传非遗阵地的作用不容小觑。“历史与人文并重,民族与民间同在,传统与现代交融”,这是我县非遗馆的明确定位。苍南县非遗展示馆,历时四年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展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使用面积1700平方米,分序厅、古韵、遗风、巧技和尾厅五部分,共展出了我县的国家、省、市、县各级项目60余项。是一个了集展示展演、收集收藏、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传承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2015年初开馆后,接待过一大批各地领导、专家和学者,累计参观人数达几十万人次,群众好评如潮。“十二五”期间,我县还建设了乡镇非遗馆和民间艺术馆十余个,这些展馆每年均不同程度开展展示、展演活动,是县非遗馆的有力补充。

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内容既丰富又复杂,这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落实保护措施,挖掘现实价值,扎实有效地推进非遗保护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用发展的眼光,理顺思路,处理好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一)保o与利用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在社会中的传统文化,它具有不可再生性,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使之世代传承,是当前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重要特质,再深入发掘非遗的多重价值,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中,才能获得生机和活力。所以,在利用开发的过程中,要牢记“保护重于利用”,保护是利用的保证、基础和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民众、融入生活,为当代人服务。

(二)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我们今天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认可、尊重和弘扬。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发展、衍变的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承。要全面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借鉴、W习其他地区在保护非遗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手段,充分吸收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三)保护与旅游的关系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要发挥与旅游的优势互补作用,又要注意处理好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的关系,处理好非遗表现形式与文化创意产品、旅游产品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基础上,组织非遗项目进入旅游景区,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千秋万代的事情。非遗保护工作的长远性,决定了我们要采取稳健扎实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结合的发展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传承、传播,主要依靠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担负着“传”与“承”双重任务,作为传承人,传承不仅是权利,更是义务。因为,在传承人身上承载的不仅是一门技艺或知识,更是本地区历史、文件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三、从传承人角度。明确职责,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一)鼓励传承人积极开展传习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传承人的保护与传习是促进非遗活态传承的关键。目前,我县共有部级传承人1位,省级18位,市级92位,县级163位。另外,还有市级非遗传承团体2个,市级非遗传承群体5个,建立了较为健全的非遗传承人梯队。为确保传承培育有所作为,有效地促进活态传承,我县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力度,推行师徒传承协议制、传承基地责任制,鼓励老一辈传承人积极带徒授艺,对成功收授一位新徒弟的老艺人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并帮助学艺成功的新传承人,添置道具工具等。希望我们的传承人自觉承担传承义务,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另外,如何将传承人的概念拓展至传承人群,意在让传承成为人群的传承,而不仅是单个传承人的传承,这将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鼓励传承人积极参与非遗公益性活动,确保传承常态化

县内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方面,积极为部级、省、市、县级和其它民间艺人开展传承、演艺活动提供各种支持,并经常性开展非遗下基层、进社区、进校园、进文化礼堂,参加文化下乡巡回演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为各种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确保非遗传承有序开展。县外非遗宣传、交流活动方面,历年来,组织过优秀的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系列展演、年味温州等省、市举办的一系列非遗交流活动,组织过新编单档布袋戏剧目到周边各县、市演出等。非遗媒体传播方面,传承人们积极参与各级电视台非遗专题栏目、非遗数字电影《夹缬之恋》、县电视台《文化苍南》“走进非遗”等节目的拍摄,通过媒体渠道进入了公众视野。电影、电视、互联网为非遗传承助力,使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活力。

(三)鼓励传承人不断创新非遗保护方式,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只有民众认可非遗的魅力,才能给非遗传承提供更广的空间和潜力。因此,我们要推进创新,努力使非遗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传统戏剧、曲艺类“非遗”项目,比如单档布袋戏、提线木偶戏、渔鼓、温州鼓词等,可以通过新编、改编剧本,融入现代元素,大胆尝试设计新动作,加入特技,结合现代的灯光、舞美等方式,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观效果。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比如夹缬、夹苎漆器、矾塑、钩绣等,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与转化,将开发的创意作品和衍生品,变为生活用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比如道教音乐、畲族民歌、布龙舞、马灯舞等,可以通过电视节目、演出的制作,结合网络宣传,汇聚更多受众的目光。总之,只有不断创新非遗保护的方式,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才能真正与人们的经济、生活紧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望真正活起来。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参加今天会议的传承人都是各个非遗项目的突出代表,你们担负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作为传承人,除了享有各项权利之处,还应当履行四项义务:一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二要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三要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四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当然,我们会一如既往,将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和核心加以重视,通过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确立非遗传承人谱系,创造条件,让传承人在各自的项目环境中传承和发扬,让鱼在水里游。

文化传承的基础篇8

【关键词】泉州傀儡戏;传统音乐;表现分析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54-01

泉州傀儡戏作为一种传统性的音乐表演形式,在艺术传承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其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一些戏曲剧将傀儡调作为基本的声腔,通过这种艺术的传承,可以充分展现它的基础价值。傀儡调以泉州方言作为基础,具有较为浓厚的音乐价值和个性化特点。所以,在傀儡调旋律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充分掌握傀儡调的基本特点,从而实现传统音乐艺术的有效提升。

一、傀儡戏的曲调特点

泉州傀儡戏发展至今,在某种程度上使泉州傀儡文化得到了丰富性积累。傀儡戏在演奏的过程中,其演绎文化包括了“压脚鼓”、“钲锣”,并通过演绎技术的配套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文化。对于傀儡调而言,在曲目演唱的过程中具有两种最基本的特点,一种是开嘴管,主要是在曲目演奏的过程中,不运用乐器,只是演师靠口定管,进行音高的确定。另一种属于干唱,这种形式主要是通过锣鼓进行曲目的演奏,没有管弦乐器伴奏,从而实现曲目演奏的最终目的。例如,在泉州音乐傀儡戏《戏文概论》曲目演奏的过程中,所指出的引子属于干唱,可以不运用笛和,所以曲目的演奏也就不拘宫调。可以发现,傀儡调演奏中,所使用的开嘴管及干唱原则,都充分展现了引子及过曲的艺术价值。与此同时,在傀儡戏曲调分析的过程中,大量曲牌存在着不同调式及序头,从而充分展现出傀儡戏艺术传承的核心目的[1]。

二、泉州傀儡戏传统音乐的价值分析

(一)傀儡戏的独特性及价值取向

首先,独特的剧种唱腔。在泉州傀儡戏艺术分析的过程中,其中的木偶戏是独特性的艺术形式,在文化传承的同时具有数百部传统的剧目及曲牌,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独特的傀儡唱腔。对于闽南地区而言,由于语言聚集艺术的特色,其艺术的独特性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在现阶段的闽南地区,布袋木偶戏逐渐采用了傀儡调的打击形式,使原本曲目唱腔中的戏剧以及曲艺形式得到了有效传承。其次,泉州傀儡戏价值取向的分析。第一,傀儡戏大师在曲目演奏的过程中,会一直运用娴熟的演奏技巧,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对傀儡文化的综合分析,进

文化传承的基础范文

文化传承的基础篇1〔关键词〕美术基础教育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一、前言在文化多元化与经济一体化共同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种类繁多、发展迅速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各种知识、信息、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