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范文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篇1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05年―2014年吉林省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批准号:GH14374。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11-01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05年-2014年吉林省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申报于2014年5月,于2014年7月18日,经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立项。课题的研究背景建立国家教育部在2004年12年下达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及2006年11月下达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两个重要的教学改革指导文件基础之上。自上述两个文件下达之后,吉林省高校音乐学专业积极响应改革,并根据自身办学基础与办学条件,调整课程体系。在近十年间,各所高校通过不断的调整课程体系,实现了各具特色的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国家宏观教学改革方案,对近十年来在国家“方案”下达后,吉林省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前期的文献梳理: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论文层出不穷。仅从知网中获取相关论文,包括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以及硕士与博士毕业论文有就243篇(从2005年-2014年)。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提出不同的建议。对此类论文进行筛除,最后精选了其中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述评。
1.从宏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这一类的文章直接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通过较为详细的数据支撑其结论。代表性的文章如王丽燕的硕士论文《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等。
2.以某一专业方向作为切入点,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通常以“声乐”、“器乐”、“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基础理论”等专业方向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的整体中取其研究的部分进行专门研究。代表性的文章如龚迅的文章《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框架与教学流程》[J].(《音乐探索》,2012,04:124-126.)等。
3.以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为中心,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从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之间的统一性出发,以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向作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调整的依据,对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代表性文章如张海彬的硕士论文《基础课程改革视野中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等。
4.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中心,对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从社会人才需求、各类技能大赛中反映出的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对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展开研究。代表性的文章如李艳红,刘雪松的论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与改革策略》[J].(《大舞台》,2013,10:178-179.)等。
综上,近十年里,有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以服务于吉林省音乐教育事业为研究目的,将吉林省省属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对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的音乐教育专业近十年来的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
在过去的一年多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中,我们先后走访了长春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音乐学院、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等六家高校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在各兄弟院校音乐学院教学院长与教学秘书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搜集到了各校近十年来人才培养方案共计11个版本。这些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本课题的研究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另外,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还对于课程的实际开设情况作出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交流各校教学改革思路,这些工作中,课题组成员无论是从教学研究的视角与视野,还是从教学改革的构思与课题调研实践,各方面均有所收获。
本篇文章所综述的内容仅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的研究目前仍在进行,课题的下一步工作将把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对比研究之中,通过上述内容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高师音乐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丽燕.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
[2]龚迅.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框架与教学流程[J].音乐探索,2012,04:124-126.
[3]张海彬.基础课程改革视野中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李艳红,刘雪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与改革策略[J].大舞台,2013,10:178-179.
作者简介: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篇2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他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重担。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随着国际上对于各国音乐类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而提出,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所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教育专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音乐教育专业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一 、音乐教育专业具有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责任
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 。有关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师资的音乐教育专业是否在自身的教育体系当中反映了本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并且能否承担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责任,还需要进行研究。基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音乐教育专业中传承时,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责任,本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发展的方向,只有确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据此采取具体的措施以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音乐教育专业从始创阶段就以“中学及师范音乐师资”的培养为目标。早在1952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对全国高等师范的办学方向做了统一规定,规定以培养中等学校的音乐师资为主。
1987年5月,国家教委在天津召开“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审订会”。会议对原有的22个基本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高师音乐专业”改名为“音乐教育专业” 。这次会议使得音乐教育专业这一名称以首次确立,也对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这一方向规定了它从课程设置到日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都必须确保培养既掌握与时俱进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又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音乐学科教学法的毕业生。这是音乐教育专业有别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标志。
2004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在该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总之,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的音乐教育师资。
2、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要求方面,要求: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专业课程为1900—2100学时,按110—115学分安排。其中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
就如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所表达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之外,突出的强调了“地方和学校课程”。可见教育部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必修课程学科化,选修课程类型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特色化。 各校可参照《课程方案》中建议的科目开设选修课,也可根据各自的资源和特长开设相应类别的选修课,以充分发挥本校优势和地域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见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说明)。
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需要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参与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保护与传承是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多方的合作和参与,高等院校担负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深信,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生成背景及音乐构造特征的不同,也决定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有所不同。我国的各个省份都有本地区的师范院校,这些院校一般都开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在研究本地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是他们培养本地区音乐教育师资的使命。
在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我们注意到,口传心授是一直是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普遍的一种传承方式。在这个高速信息化、物质化的社会当中,许多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仍然继续按照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无异于自己画地为牢,故步自封。音乐教育专业在中国各个省份普遍开设,其本身固有的文化教育优势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传承提供了教育的平台。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篇3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作为跨文化对话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便逐渐成为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主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互相尊重和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了解和挖掘本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宝藏。音乐文化的存在形态决定了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一定表现形式,而音乐教育作为一定的音乐文化形式则反作用于一定的音乐文化本体,使音乐教育自身呈现深刻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不同的音乐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音乐应当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研究、传承,不能脱离音乐本来的音乐文化语境。只有将音乐教育的研究、实施置于音乐文化大背景中,音乐教育才有生命力。诚如美国音乐教育学家戴维・埃里奥特所说:“如果人类音乐是多元文化组成的,那么,音乐本质上就是多元文化的。如果人类音乐本身是多元文化的,那么,音乐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也应该是多元文化的。”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界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逐渐成为音乐教师、专家学者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共识。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均指出:“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围绕这一标准,教育部在其2005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将“地方与学校课程”列为三类专业课程中的一个类别,要求各相关高校及专业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并规定必须完成10个学分(约180学时)。这为当下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是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及区域文化、彰显学校特色的一项重要举措。
岭南地区是我国古越人的发源地和聚集地之一,祖先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创造出了富有活力和鲜明特色的岭南文化,它同楚文化、燕文化、吴越文化等地域文化都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而作为岭南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的广州,自然葆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多元的音乐文化生态在这里滋长。从古代的铜鼓乐、青铜乐,再到后来的岭南古琴、木鱼歌、龙舟歌、南音、粤讴、民间锣鼓吹打乐,直至近代以来并称岭南文化三大民族民间表演艺术瑰宝的粤剧、粤曲、粤乐(广东音乐),再加上民歌、佛教与道教等宗教音乐,还有相邻地域的客家音乐、潮州音乐等,可谓琳琅满目,民族音乐文化底蕴深厚。
面对如此丰厚的文化宝藏,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较早地开始关注国内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在音乐学本科专业开办之初便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安排了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如《中国传统音乐》、《世界民族民间音乐》、《通俗音乐概论》、《音乐人类学》、《当代音乐》、《音乐传播学》、《音乐社会学》等课程,均已开出),并于2005年开始设置了具有岭南特色和校本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板块,包括《岭南音乐的历史与文化》、《冼星海与马思聪》(已开出)、《广东音乐及其演奏》(已开出)、《民间音乐采风》、《粤曲及其演唱》、《客家山歌》(已开出)、《〈艺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民族音乐教学研究》、《港澳音乐的历史与现状》(已开出)、《流行音乐在广东》等课程,其中有些课程在广东省目前尚属独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2008年广州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工作中,我们又对原有的“地方和学校课程”板块进行了适度的调整,在分类与归属上改显性为隐性,保留了原板块内特色显著、应用性突出的课程,同时也对一些课程进行了更名,以使课程的实施变得更为科学、灵活。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我们向学生明确指出:“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学习中要不断拓展自己的音乐文化视野和人文科学视野,全面理解人类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专业类课程与通识类课程的学习并促进两者的相互融合,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具备创新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进入高校专业学习之初便建立相关学习意识,及早树立多元音乐文化观。
将本土传统音乐文化课程作为“地方和学校课程”的核心内容,一方面取材便捷、特色彰显,另一方面也是对过去我国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单向性的一个补充,同时也是对音乐教师教育形式与内容结合的一个实践性体验。它不仅对原本固有的专业教学内容有所突破,亦通过对本土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加以考察、研究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专业教学内容的缺失,体现了所谓“民间性文化关怀”的立场。地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让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在当下不断得以传承,我们以学生为主体设置具有地域特点的传统音乐文化课程,意义就在于此。在课程板块中,我们把本土音乐文化的相关历史、语言、生活体验、价值观念、审美追求和社会功能等内容,统统纳入到专业教育活动中,使我们的音乐教师教育构建于坚实而又富于特色的本土传统音乐文化基础之上。
然而,“地方与学校课程”板块如果仅仅只有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容无疑是有缺失的,我们还应关注现代、关注当下。因此,既植根于传统也植根于现代便成为我们设计这一板块课程体系的指向。现课程板块体系中如《港澳音乐的历史与现状》、《流行音乐在广东》、《当代音乐》、《通俗音乐概论》(《流行音乐概论》)等就是以当代音乐文化观照为主的课程,同时也不忽略它们的传统根基;而对于以立足于传统为主的课程如《广东音乐及其演奏》、《客家山歌》、《粤曲及其演唱》、《岭南音乐的历史与文化》等涉及的传统音乐文化,同样也重视对其当代生存状态进行观照。这样,我们的相关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既多元丰满又厚重鲜活,符合现代音乐教育思想和理念。
在相关课程板块构建并付诸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调动了在目前条件下一切可以调动的教学资源,以富有经验和心得的教师为先导,并特别对具有较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委以重任,共同对相关课程进行研讨、开发。围绕相关教学任务的开展,我们依据专业教学的主客观条件,对所选用的教学活动程序、教学行为规范、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材料组织等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安排,力图改变旧有的枯燥而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我们要求授课者要重视和吸纳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在相关文化语境中全方位地介绍音乐,从“历时的”和“共时的”角度,把一种文化的音乐和它的文化语境(如地理、历史、宗教、家庭、组织、社会和政治背景等)相紧密联系,通过生动的、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并结合教师示范、学生体验及大量的聆听、观赏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更便捷、更充分地理解被介绍的音乐文化事象。另外,我们还通过师生评教和学生的相关才艺展示推动课程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主动了解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制定出合乎实情的教学目标,在感悟中寻探索,在实践中求完善,不断提高授课质量,努力以高品位和高质量的课程吸引学生,使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价值在成功的课程教学案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为此,学院积极组织,成功申报了旨在“以跨文化的多元音乐教育教学观指导本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突破和拓展现有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探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新视野、新思路、新途径、新模式和新方法;结合岭南地域音乐文化,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体系和相关课程”的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与课程建设》,力图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不断有所突破,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
“地方和学校课程”是提高音乐专业学生整体音乐文化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观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特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潜能的重要措施,是使特定音乐文化的传承得以持续的重要手段。这一板块课程的教学和管理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管理、教学资源、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学生修课等方方面面。在其教学质量管理上,我们同样应该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出发点,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课程的范围、内容。只要提高认识,投入精力,并不断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就能使“地方和学校课程”的教学和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打造和建立更为科学、全面、客观的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为培养适应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型音乐文化人才而做出较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姝:《本土音乐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http://www.省略
2. 管建华:《 21世纪主潮・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篇4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 高师音乐教育 课程体系
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深入开展,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的改革热情高涨,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新课程理解、参与、支持,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坚实的支撑力量。同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使我们对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增强了紧迫感。《音乐课程标准》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信息。然而,对于高师音乐教育来讲,如何真正做到人才的培养与新的教学理念和学校课程体系的要求相一致,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是值得深思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主要是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目前,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着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排他性,缺乏弹性、开放性;课程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模式。“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①追求各自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专业的纵深发展,把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其知识结构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只强调了本学科某一领域纵深性,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高师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化教育,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强化师范特色。特别是在《音乐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的今天,培养具有综合艺术教学能力的师资,对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尤为重要。
(二)课程设置具有排他性,缺乏弹性、开放性。
在课程的设置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与培养目标或实现培养目标已设置的课程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课程基本上都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强化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
“从课程设置来看,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的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选修课,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课程的余地很小”。②
(三)课程内容陈旧、脱离实际。
“课程内容繁、难、多、旧、偏重书本知识,脱离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①有些内容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更无法进行学科之间的交融和渗透,还有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观念上的落伍,内容上的陈旧,严重制约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脱离了高师的自身特点,脱离了培养目标,致使高师音乐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教师的职业,甚至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以至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二、对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针对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过去注重学科的教学转向全面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业务、身心等各项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保持并突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提出本人的改革建议。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合理的调整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性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专业课程的结构原则应当是: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音乐创作、音乐文化为两翼,音乐教育为基础,形成各有侧重、相互关联、相互贯穿的课程体系”。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应体现出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即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③
1.师范性,就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的主要区别。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标。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音乐表演艺术、音乐理论、音乐创作等专门技能、技巧、理论知识的修养不能以“专、精、深”为追求,那是对专业音乐人才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所需要的是“全、正、质”。“全”,需要全面发展,“正”,需要方法正,路子正。不仅为自身的深造打下基础,而且为将来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质”,不以数量为追求目标,而是求其根本的质量,求其精华。另一方面,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必须把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今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2.专业性,使学生具备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需要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素养。这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性要求,区别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转变学生重视音乐专业课,忽视教育教法课;重视技能训练,忽视理论学习的不正确观念。要在肯定学生重视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会“教”作为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标准。
3.基础性,指的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阶段。该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外,还应当为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的基础,不仅指具备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基础,更重要是的学会“学习”,学会“传授”,具备终身学习音乐、传授音乐的基础。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1.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因此,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的专业基础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音乐课程中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倾向,改变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把它放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同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结合,并看重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方法与过程。把审美教育与音乐知识的学习巧妙地结合起来。”④
2.增强优化课程设置。把握《音乐课程标准》的主导精神,确立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师资。对现有的课程作出相应的调整,减少不必要的课程,课时增减要得当,基础技能课和基础理论课要有切合实际的标准,重视教育理论课以及实践类课程。
3.强调学科间的融合。《音乐课程标准》提倡学科间的综合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在课程改革中还应当合并一些课程,保证音乐学习的延续性和整体性,加强学科间的综合性。教学中既要强调各学科的个性,又要强调各学科的共性,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渗透,扩展音乐学习的范围。如:声乐与表演、合唱与指挥、乐理与视唱练耳、音乐史与欣赏、和声与即兴伴奏,钢琴与弹唱等等。把专业理论应用到专业技能上,把专业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使教学更加丰富,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还能紧密结合培养目标,体现音乐课程贯彻综合的原则。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更新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多、旧、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⑤
1.组织编写适应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需要的教材。音乐教材是进行音乐教学最基本的媒体和资源,也是实施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所以,它对于音乐教学效果的优劣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国家对音乐教材的建设非常重视,不仅在公布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两份《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教材编写的原则及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而且通过教材编审委员会对编写的教材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从而保证了出版课本的质量。
2.把《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作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从中获取新信息,形成新观念,把握新方法。认真学习《标准》,认真理解义务教育关于音乐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⑥和基本理念的深刻的社会含义,从而制定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模式,使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相统一,不至于出现脱节的现象,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改革需要,实实在在的为基础音乐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突出音乐教育类课程的设置。“这类课程包括: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学、中外音乐教育理论体系、音乐教育电化技术、音乐教育教材教法与教案写作、教育见习、实习”。⑦把课程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活动的顺序可采用学习――见习――学习――实习――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到教育第一线去感知、对照、研究和总结。
4.扩充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在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各种专题讲座。请专家来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以扩充教学内容,提供实践条件和机会,定期举行各种音乐会、专业比赛及各种演出活动,组织学生合唱团、舞蹈团、乐队,组织他们定期到中小学见习等,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及师范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的能力。
三、结语
在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实行重大举措的时候,高师音乐教育也必须根据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对其课程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音乐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只有立足于《音乐课程标准》,积极探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的问题,真正达到音乐课程标准与高师音乐教育的统一,才能适应现代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期,第一章第3页。
②姚莉莉,王晓平.《宏观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③⑦王耀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第2期。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期。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期,序言第2页。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期,第1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3]姚莉莉,王晓平.宏观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3.
[4]王耀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3.2.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篇5
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都缺少变革。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师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培养目标未得到有效贯彻、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学手段创新不足三大问题,进而提出了用课程改革为主要手段,达到培养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人才的目的,同时对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教学现状;课程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断飞速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专业设置以及院系数量上都有了跨越式的进步,培养出了大批量的基层音乐教育者,使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学历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与此同时,由于发展的速度过快,导致大量高等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上,简单复制艺术专业高校,定位出现偏差,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师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未得到有效贯彻
某种意义上说,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才素质是一个国家国民教育水平的决定因素。教育部在2004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了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1]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出的人才,首先应该是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高师音乐教育应紧跟其步伐进行变革,但培养目标始终应该是清晰明确的。艺术院校培养的是专业音乐演奏人才,而师范院校培养的是合格的音乐教学执行者,非某个音乐门类优秀的表演者。而目前高师音乐教育过于重视单一的专业技能,主要是以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演奏或演唱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师范教育的特殊性,对全面的音乐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只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忽视了教学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狭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都较差[2]。这种模式的高师音乐教育,不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取得理想的成果还有较大差距。
(二)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现在的课程设置里,课程的有效衔接性不够,同时缺少课程的交叉,以及学科的交叉,忽视了专业和学科的相互渗透。课程设置单一性强,相对独立,综合性弱。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新时期音乐学科的发展要相适应,这样才能构建出科学的高师音乐课程结构框架。要在高师音乐课程中充分体现音乐的多元化,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为目标,把专业课程、综合教育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作为主要学习模块,核心为培养音乐素质全面的教育人才。
(三)教学手段创新不足
目前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手段还是缺乏创新。很多专业技能课如钢琴课、声乐课等还是教师示范演奏,讲解为主,学生模仿、再练习。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先进的教学软件都可以用在音乐教育中。高等师范院校应该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教育教学原则,对各类专业课程的授课形式,教学手段作出明确规定,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的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例如钢琴集体课,不可能每位同学都有一台钢琴,可以用电钢琴来代替钢琴教学。还可以在计算机机房完成教学,运用钢琴弹奏软件,如果音弹得不对,电脑会提示,还会纠正错误,学生很有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二、改革的必要性及目标
现阶段,传统的高师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于全面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用发展的观点来充实教学内容,最首要的应当是必须深入进行高师音乐课程的改革,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课程改革的目标应该为:第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将音乐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有效融合;第二,要培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今后承担教育科研活动打下坚实基础;第三,要有一定的创新性,才能适应培养高质量教育人才的目标。
三、合理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
(一)增设教学法课程,提高音乐教学能力
教学中只知道不停地灌输教育理论,只知道教会学生,而不是“教给”,这不是一个好的老师。好的老师会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目前师范院校开设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中,对于专业知识的教育课程设置很多,但是关于教师教学法的课程较少。高师音乐教育的所谓师范性,就体现在了对任何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掌握,最终都要致用于基础音乐教育上来。我们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都将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仅仅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那么都应该在牢固掌握其知识的同时,还要很好地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更应该掌握该门课程内容的教学法[4]。因此,应该把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学习放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核心位置,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毕业生从事音乐教学的能力,提升我国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学质量。
(二)增设艺术实践课程,将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在新课标中,对音乐教育理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注重学生的音乐审美。在这个要求下,艺术实践课成为高师音乐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延伸,是教学实践的平台[5]。作为一名今后的中小学教师,只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或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要真正地成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具体实践中得到巩固。艺术实践课程包括专业实践课程和课外实践课程。音乐专业实践课程指的是可以定期举办艺术实践活动,将在专业课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舞台,这样既检验了平时的学习效果,又增强了学生的舞台演出经验,锻炼了表演能力。在这一块,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就做得很好。每年都有两周艺术实践周,提供给本科生很多排练、演出、实践的机会。还可以不定期邀请专家来学校举办各种音乐会、学术讲座、大师班,既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又能学习交流到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前沿动态。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既锻炼了表演者心理素质,又增强了专业综合素质。课外实践课程指的是教育实习。要将学校课程的学习与校外教育实习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实习制度。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参与教学管理工作,亲身体验教师的职业职责,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获得教育教学能力和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并能够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研究等工作。因此,要格外重视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增设教育技术类课程,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育技术类课程可分为两类,其一是“电脑音乐制作”、“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与课件制作”等课程,随着当前信息化设备在学校和课堂的推广和普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已成为当今教师应该必须掌握的技能。这些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其二则包括“乐器的保养和维护”、“电钢琴的使用方法”等,以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技术问题为目的。这些教育技术类课程能让学生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胜任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
四、结束语
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应该紧跟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实需要。课程设置既要符合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整体规划,又要追寻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既要扎根于基础音乐教育的实际,又要在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手段和引领学科发展上有所引导。希望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与研究,开拓出高师音乐改革的新思路,努力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
作者:许凤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Z].2004,12.
[2]付莉.浅谈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J].大众文艺,2015,(11):215-216.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王瑜.基于钢琴课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发展的探讨[J].文教资料,2009,(15):77-78.
[5]吴美华,王瑞年.高师音乐教育本科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J].音教园地,2014,2(35):28-30.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篇6
这本书出版之后,被很多人奉为“新音乐教师的入职宝典”。但是,仅仅只是这样吗?诚然,新音乐教师是这本书的最直接受益者,他们能感同身受地从张晓敏的经历中获得问题的答案。感性的语言背后,渗透着对音乐教师职业认知与职业道德、音乐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方法、音乐教学研究的途径与方式等方面的理性思考。更深层次地看,还包含着对我国音乐教师教育、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音乐教师素质结构等问题的深入探究。所以,在实践层面上,这本书对新音乐教师和在读师范生具有指导意义,也能使在职音乐教师有所启发。在理论上,则能引发音乐教育研究者及肩负培养音乐教师任务的高校教师的深深思索。
目前,市面上的音乐教育论著林林总总,而这本兼具人文色彩与理性思考的对话集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这是一本入职读本,是一种理论的解读,也是一幅微型的图景,更是一次沉重的反思。
一、音乐教师的入职指南
这本书对于新音乐教师的入职指南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与一般的音乐教育著作不同,这是一本对话录,语言真实质朴,没有因为是“专家”与“新手”的对话而充满虚假的奉承与刻意的说教。郭教授平易近人的解答,也使晓敏老师由胆怯的提问到大方的讲述,他们的交流,也从答疑变成了彼此经验的分享。这样的方式可以让音乐教师减少阅读专业文献带来的技术障碍,由于书中所述贴近生活,他们能最迅速、最高效地获取信息。书中并未频现艰深的专业术语,也没有假大空的口号,只是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新音乐教师答疑解惑、出谋划策,一起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教师角色,分享他们的喜悦,分担他们的忧愁。
“对于新老师来说,怎么样才能把第一堂课上好呢?第一堂课应该上些什么内容呢?”①“您觉得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把教材内容更‘活’地传递给学生呢?”②晓敏老师的这些疑问,是每一位初上讲台的音乐教师都会遇到的。郭教授逐一将问题解答,并且常常会发散开来,由此及彼。让晓敏老师不仅得到问题的答案,还触类旁通地打开新的思路。在这十二封信中,他们分别就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教材使用、师生关系、职业认知、教学内容、课堂氛围、课程评价、欣赏教学、唱歌教学、职业道德、教学形式等问题展开讨论。可以说,几乎囊括了新音乐教师入职时会遇到的方方面面,虽然这不是条分缕析的步骤式行动指南,但这种轻松的表达方式及蕴含的巨大信息量,会更使他们受益匪浅。
这本从新音乐教师入职真实经历出发的小书,可以成为他们探寻未知世界的引路者。绕开难懂的理论说教、避开机械的模仿与重复,循着郭教授与张晓敏的对话,他们就能拨开迷雾,逐渐清晰。
二、音乐教育理论的轻松解读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③可是,提到“理论”两个字,许多音乐教师便条件反射地皱起眉头,认为“理论”是晦涩难懂且“没有用”的。有些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突出,但平时很少看书动笔,缺乏理论知识储备和思维方法,无法科学理性地看待与分析音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文化底蕴不深,理论修养浅薄成为音乐教师群体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这样一种形势下,“理论”该以何种方式走入音乐教师的视野中呢?恐怕不顾基础,强迫教师们手捧理论书籍去使劲研读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一种更轻松的方式,让音乐教师在心理上解除对于理论学习的畏惧感,初尝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指导的积极作用,找到突破口之后,再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地逐步完善自身的理论结构。那么,一幅全新的思维图景就会展现在音乐教师[前,让他们超越日常经验,能全方位地审视与反思教学,主动进行教学研究和自主发展,树立现代教学理念,走向专业化道路。
《音乐教育书简》正是这样一本轻松解读音乐教育理论的书籍,它行走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线上,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阐释与音乐教学息息相关的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的阐述,都是基于晓敏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遇见的困惑而展开的,并非毫无根据的理论说教。这样,音乐教师在阅读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也促使他们对自身教学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思考。
例如,晓敏老师在第一封信中就提出来如何上好第一堂课的问题。她由于害怕自己是新教师而权威不够,所以第一堂课就给学生提出了诸多要求,但结果却发现“没有人愿意与我交流”④。看看郭教授深入浅出的解答吧:“教师的威信,主要是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职业道德、学识修养、教学水平与效果,以及与学生的亲密关系等因素慢慢建立起来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⑤这样的话语平实易懂,却蕴含深刻的道理,不仅能直接指导音乐教师处理问题,还能激发他们的思维,促使进一步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理论的轻松解读并不等于淡化理论,或把理论知识浅薄化。而是在音乐教师理论修养普遍偏低的现实下,用相对通俗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引领他们逐步走入理论学习的园地,成为兼具实践和研究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音乐教育现状的微型图景
随着晓敏老师支教工作的不断深入,她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虽然充满随机性,却也是实际的音乐教学情境下遇到的真实情况,其中一些还是广受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甚至颇有争议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一幅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微型图景。
例如,在第五封信中,晓敏老师问郭教授如何处理好流行音乐与高雅音乐之间的关系。郭教授提出,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教育的目标,一个是音乐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指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受教育者自由、充分、和谐、快乐地成长;音乐的目标是通过音乐教育传承和创新音乐文化。那么,那些利于受教育者成长,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音乐,就是学校音乐教育适合的音乐。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而言,没有好和不好的音乐,也没有高雅和低劣的音乐,只有适合和不适合的音乐。通过这样的深层分析,读者都能对这个问题有更多理性认识,虽然得到的不是具体的做法,但却能内化成自己的理念与观点,切切实实地指导教学。
再如,在第九封信中,晓敏老师与郭教授深入探讨了歌唱教学的问题。还有第五封信中的新教师的人际交往、合唱团的建设;第七封信中的音乐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第八封信中的“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等问题,无不从各种角度反映着音乐教育的现状。
所以,说这本书是一本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书籍也不为过。只不过这些问题是产生于晓敏老师的真实经历中,其分析也是渗透在事件的描述中。晓敏老师与接龙中学的学生,只是音乐教育实践中的一隅,我们不能说这就代表了所有的教师与学生,但也能一叶知秋,见微知著。读者能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背后,读出我国当前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隐患,能够从这幅缩略图中看到音乐教育的全景。
四、音乐教师教育现状的沉重反思
晓敏老师与郭教授的对话不仅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给予新音乐教师以指引,其背后的深意更是值得进一步探索。书中并未直指音乐教师教育的沉疴,但这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却时刻浮现在字里行间。
很多人拿到这本书后纷纷感慨:“我刚参加工作时要是有这本书就好了!”晓敏老师也在第一封信中描述了她第一次上课时忐忑不安、漏洞百出的情形。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新音乐教师即将走向岗位时手足无措的情景。冷静反思,这与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培养质量有关。下面的几点反思并不完全根据晓敏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来阐述,而是从整体的角度加以总结得出来的。
反思一:音乐教师职前教育目标定位是正确的吗?
晓敏老师是层层选拔出来的支教志愿者,可见是优秀大学生。即使是这样,她也有着很多困惑的问题要求助郭教授。她在接受了合唱团排练的任务后,“脑子一片空白”,很不自信。并且开始后悔在大学里对指挥课重视不够,高难度的民歌也让她非常胆怯。这些“被培养”的音乐教师,在培养之初是否就准确“被定位”了呢?
郭教授说,中小学音乐课堂需要的是全才而非专才,只有某方面特长的人,在面对教学工作时会无所适从,束手无策。他把音乐教师比喻成策划、制片、导]、指挥,而不是“]员”,如果音乐教室是一个大舞台的话,那么,这个舞台的主角是学生。音乐教师,应该是个全能型的音乐人。
然而,“尽管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押‘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但是我们在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并不明了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特性。”⑥在人才培养时,过度重视音乐专业技能,忽视教育专业素养,音乐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发展极不平衡。虽然形式上开设了相关教育专业课程,实际上却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反思二: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合理的吗?
晓敏老师曾提到,她对于90后的高中生几乎一点都不了解,对于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得当地使用教学方法、如何用活教材,她都难以准确把握。可见,教育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对于未来的音乐教师是何等重要。
目前,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构成。在课程设置的比例上,普遍存在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的现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是培养音乐教师专业内涵的主干课程,最能体现音乐教师专业特点,是音乐教师教育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重要标志。而教育实践课程则是准音乐教师们在走上岗位之前的练兵与模拟,对今后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类课程比例偏小,与其他课程的结构失衡,势必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失调。如果说把教育类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比作胜任音乐教师的两翼,那么,最能体现学生作为“教师”的那一翼则先天营养不良了。
十二封信笺,承载了太多内容。不同的人,能从书中读出不同的内涵,各取所需,耐人寻味。书本的装帧设计也别出心裁,宛如一封信件,寄往每一个热爱音乐教育的人的手中。
①郭声健、张晓敏《音乐教育书简――中小学音乐教师入职读本》,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②同①,第24页。
③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马列著作选读》(哲学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④同①,第5页。
⑤同①,第12页。
⑥杨青松《我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编制模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篇7
自2005年秋季开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开始实施全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有关民族音乐的课程如作为必修课的中国民族音乐和外国民族音乐以及作为任选课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中国民族音乐和地方音乐的学习更是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的关注。
2009年4月份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学校研讨会在安徽芜湖召开,民族音乐与地方音乐课程的教育改革得到各高校领导及教师代表们的积极反思,本文结合自身的认识,对课程教学改革中民族音乐(特指中国民族音乐)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提出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课程地位的提高
一直以来,民族音乐课程在我国各地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中处于不受重视的局面,有幸能在学科专业课程中有一席之地的院校,其课程的教学也是未能尽善。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各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都越来越重视民族音乐的教学和研究。
根据《指导方案》的规定,音乐学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必修课中设有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专业选修课中的任选课里有民族音乐学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这些音乐学理论类课程选项,在地方和学校课程这类专业课程更是加大了民族音乐的研究,其中包括“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区域音乐历史与文化”、“少数民族乐器”、“民间音乐采风”、“民族音乐教学研究”及“民族语言的音乐教育实践”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无不说明民族音乐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日渐上升的地位。
二、特色课程的增设
在《指导方案》关于课程设置的说明中要求“各校可参照《指导方案》中建议的科目开设选修课,也可根据各自的资源和特长开设相应类别的选修课,以充分发挥本校优势和地域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
据了解,很多高校都成功地开设了地方性课程。例如安庆师范学院根据学校资源和优势开设了《黄梅戏欣赏和演唱》等黄梅戏选修课程,河南大学也增设了河南地方戏和豫北传统音乐欣赏课程,江苏常熟理工学院开设了“吴越民俗音乐”选修课,江南民歌、戏曲和江南丝竹等等区域音乐文化课,诸如此类的地方特色课程,就是在以地方院校为腹地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民族音乐,热爱自己的民族音乐,以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为荣,并最终主动地去学习地方音乐。因此,在特色音乐课程和民族音乐专业必修课中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得以通过教学传给学生,再由学生继续学习并进行传承教育,如此不断循环必将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永远流传下去。
三、教材的多样统一
全国各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中一直都存在着教材使用不统一的情况。很多时候,很多学校都存在选用本校老师亦或是校所在地区里权威学者所编著的教材。在原本就未能得到诸如声乐、器乐、中、西音乐史等专业课程同样重视的民族音乐课程更是如此。因此,教材编写成为民族音乐课程改革十分重要的步骤。
1、统一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在已经出版的众多相关教材中,大部分以民族音乐的体裁划分章节,有些高校因课时不够的原因就会选择性地教一些内容,未能涉及到一些诸如戏曲,少数民族音乐等内容。由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耀华教授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材《中国民族音乐》,以《指导方案》的要求为宗旨,以地理环境为依据划分音乐文化区,将56个民族的音乐融入其中,并且为了引导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教材中编写了思考题和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说这本教材是“全面性与典型性”、“音乐性与文化性”、“理论性与学术性”、“基础性与发展性”、“趣味性与欣赏性”、“创新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教材,必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使用。
2、多样性教材的补充。教师在使用上文中《中国民族音乐》这本统一教材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编写补充性的具有地方性、区域性的特殊教材。“地方和学校课程特色化”是实现《指导方案》中增加学校课程设置自由度这个特点的基本思路之一。这种多样性教材的补充能够发挥地理优势,办出教学特色,更是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宝库添砖加瓦,注入更多丰富的文献资料。
四、实践教法的重视
《指导方案》中规定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现今已有很多高校的民族音乐课老师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不定期地田野采风,让学生实地感受民俗文化,了解音乐所处在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音乐的内涵。这一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搜集到一些真实的音乐文化资料。但除此之外还应对不断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实践。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对于我国的民族音乐知识不仅要熟知各个地区音乐的代表性乐种和经典曲目,更要能说会唱。学生必须能够演唱一些代表性的地方民歌,声情并茂地学唱重要曲种的名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范文
本文2023-10-23 17:56:35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