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与项目融资范文
工程经济与项目融资篇1
关键词:项目融资 传统公司融资 BOT
进入“十二五”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加大,加之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庞大的投资金额,使得政府财政预算捉襟见肘,而众多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又迫在眉睫。因此有必要发挥项目融资的优势,探索适合具体的工程项目的融资模式进行融资,改善原本政府融资单一的情况,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来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基建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单一
我国工程项目由中央或省市一级政府行使决定权和项目审批权,政府财政预算拨款和银行贷款是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保障工程项目运行。
政府财务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仍然是我国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和渠道,据统计,二者占到工程项目投资总额的80%以上。我国的政府预算通常分为两个部分,政府投资的部分来源即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经常预算收入来源主要是税收,经常性支出侧重于公共产品和服务;资本预算收入来源主要是债务收入,支出是政府投资,其中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虽然国家出台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能向银行贷款,但为弥补资金需求的不足,地方政府成立投资公司,以此向银行贷款。在该情况下,政府部门为该投资公司做担保并承诺还款,此时还款主体并没有改变依然是政府。
政府在债务依赖性融资模式下,面临巨大的筹资压力和还款压力。由于基础设施项目经营项目的性质和现有城市财政能力有限,还款面临很大的挑战。虽然政府信用为项目做担保,但银行考虑到以往政府该类项目还款率低,对该类项目做出调低资信度的举措,如此提高了政府信贷再融资的成本,控制不好就会出现恶性循环的国家债务危机。
(二)融资风险较高,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融资分担合同尚缺乏完善、统一的实施规范,以及具有相应规模和专业化的咨询机构,实施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大。风险分担合同是用以规范各方在项目过程中的权力和责任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风险分担合同不完善,必然会导致各方在实施过程中采取随意性的行为,过分规避自身承担的风险,扭曲风险溢价,降低融资项目的总体收益,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
法律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环境,对经济的顺利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降低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民间资本、商业资本和外国投资者参与项目融资,主要关心的是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证,它直接影响到项目投资者对工程项目融资的可行性评价。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项目融资的法律体系。政策对项目融资涉及到的行业限制、项目条件与审批程序、指导原则、项目收益分配原则、政府担保范围与界限等问题还没有相应的权威规范, 缺乏政府统一有效的管理,这就大大降低了项目融资的成功率。
二、项目融资的概念
(一)项目融资的概念
项目融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融资的融资方式,项目融资的融资主体是项目公司;项目融资的融资基础是项目资产和预期收益;融资项目的风险由项目参与者共同承担;贷款人对项目发起人只有有限的追索权。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的《关于境外进行项目融资管理暂行办法》对项目融资有这样的解释:“项目融资是境内建设项目在境外筹集资金,而以项目资产和预期收益为债务责任担保的融资方式”。国内外对项目融资的定义大致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定义认为项目融资是一种没有追索权或只有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方式;广义定义把一切为新项目建设而进行的项目收购、债务重组等金融活动都划为项目融资的范畴。
三、项目融资的特点
(一)项目导向性
工程项目融资的主体是工程项目本身,其融资计划主要取决于现金流及资产实力,而绝少依赖于工程项目发起人或主体的信用。工程项目投资者在投资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融资项目贷款期内能够产生的现金流、贷款数量、融资成本和融资结构等。
(二)有限追索权,
区分工程项目融资与传统公司融资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贷款人对借款人是否有完全的追索权。工程项目融资的优先追索权指的是贷款人只能在某些阶段或范围内对融资项目借款人进行追索,例如项目建设阶段、试生产阶段或资金量和资金形式的限制。除了这些阶段或范围外,不管工程项目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贷款人都不能对借款人任何形式的财产进行追索,除了融资项目的资产、现金流和贷款人在工程项目中所承担的责任。贷款人能否收回贷款完全取决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经营的成败。工程项目的发起人可以向项目公司注入股本,但是并不以自身资产来担保清偿贷款。
(三)债务比例较高
在工程项目融资中,发起人可以投入较少的股本,来承担高比例的负债,这是其他融资方式所没有的。贷款人可以承受的债务比例受所在的国家,工程项目的经济强度,融资规模以及其他的当事人是否投入股本等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工程项目发起人的负债比例在75%—80%之间,在一些规划严谨的项目中,发起人的负债比例可以达到90%—100%。这种融资和负债模式极大地吸引了资金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
(四)风险隔离和风险分散
工程经济与项目融资篇2
1项目融资风险评估方式
在大型建设项目发展过程中,对项目金融风险进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环节。找到最佳的金融风险评估方式更是刻不容缓。
1)大型建设项目金融综合评估式。所谓综合评估式就是对大型建设项目各类金融风险,进行综合处理,将全部的金融风险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量化统一选对。对处理后的金融风险采用阙值归一算法,相互比对,相互运算,在整体风险中进行综合归纳。在进行风险评估运算法则中,最简洁、最方便的运算方法就是概化综合评估式。概化综合评估式最适用于大型建设项目中的复杂金融风险领域,风险结构越复杂,评估的风险指数就越趋向于精准。但是,大型建设项目金融风险防范工作,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由于施工中突发状况多频,未知因素根式不确定,导致概化综合评估式在运用过程中受到约束。
2)大型建设项目金融贝叶斯方法。考虑到其他方式的利弊各异,特别是针对于在大型建设项目金融风险评估时,风险评估领域必定会掌握有相当程度的经验与数据资料档案。但是,处在大量不确定因素的金融市场环境中,手握再多的评估资料,也不足以评判与断定多变的建设工程金融风险现状,只是在评估风险过程中把经验中的体会集中表现整理出来,为评估后人做方向上的指引工作。在已知的各类金融风险领域中,提取具有代表性制的风险因素,整理聚合,为接下来的金融风险评估工作做引导工作,整个过程是: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后处理,也称贝叶斯金融风险评估方法(如图1所示)。特别是在大型建设工程发展中,项目融资的加入为工程顺利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经济保障。项目融资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一项新型融资模式,它的产生为全国各大项目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用。项目融资在传统融资意义,增加了改善功能,大幅度提高了项目自身的资本拥有量,同时扩展了项目对资本贷款、债务解决能力,在根本上解决了项目本身的资金困难,并在此基础上为项目发展、项目收益都作出了杰出贡献。项目融资的顽强生命力,扶持了全世界各大型建设项目工程的发展,尤其是对处在发展中的中国,其发挥的经济价值体现更是淋漓尽致。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虽然名列世界前茅,但是由于发展历史时间相对尚短,管理体系还未做到足够的成熟,大型建设项目的自有资本能力更是不足,所以说:项目融资模式的应用结合,在根本上,为中国大型建设项目提供了经济发展保障,推动了大型建设项目的稳固发展,保证了项目顺利的进行。
但是,项目融资为大型建设项目带来诸多贡献意义的同时,也相对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金融风险。了解到项目融资对建设工程的重要性,以及项目融资本身非常复杂、要求技术水平更是极高的活动。项目融资活动在经历漫长的建设周期、未知因素大量存在的金融环境里,给项目融资带来了非常大的风险挑战。综合以上观点,研究项目中的金融风险,制定合理科学的建设方案,做好缜密的金融风险防范工作,为了后续整项大型建设项目顺畅发展,创造了一个无风险、无阻碍的平稳发展空间。
2大型建设项目融资风险应对措施
大型建设项目工程,建在当下、利在千秋。当面对各大型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时,积极主动采取一切可以应对和管理的措施,是大型建设项目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保障工作。本文针对当下在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融资中产生的各种风险,提出了以下几点应对防范建议:
1)防范金融风险,规避风险爆发。在工程建立之前,为金融政治风险设保投保。联合中国各大保险公司,例如中国保险、平安保险等国有保险,以及外汇信贷机构和各类保险机构,为中国大型建设项目金融提供风险保障。二者之间相互监督,有利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
2)结合政府部门,利用拥有财政、管理及调控多功能于一身的政府部门,为大型建设项目提供信誉保障。由此一来,大型建设项目中可能爆发的政治风险、金融汇率变更等,在政府的支持辅助下,可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工作,不至于对突如其来的金融风险而手忙脚乱。
3)做到建设项目金融国际化。与世界项目金融接轨,与时俱进,掌握更多的国际一手信息、拥有更多实战能力,结合国外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应用于我国大型建设项目工程中。
3结语
大型建设中的项目融资,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可以称得上是一把“双刃刀”,结合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可以为大型假设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又产生了严重的金融财务风险问题。面对这种形势,中国各研究管理者应该清楚的看到,在利用项目融资进行资本获益的同时,要看到项目融资产生的潜在风险问题,并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严格做到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应该将项目融资风险管理工作,应用于工程发展的全过程中,实时对项目融资进行监督防范工作。与此同时,积极的、主动的做出风险防范解决对策。在大型建设项目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到:结合项目金融新模式,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密切关注、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应对解决金融风险问题,最终实现大型建设项目更快、更稳的发展愿景。
工程经济与项目融资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融资;风险
前言:任何行业都是以追求总体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如何更好去满足项目单位自身的发展,合理地规避项目的融资风险,让项目的利益实现最大化是建筑工程项目在融资时所需考虑的要点。对于建筑行业来讲,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同时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环境利益和社会利益),不仅要注重工程项目所带来的效益,还要做好项目成本的控制,尤其不能忽略对融资所带来的风险的识别。在建筑工程项目控制融资风险的实际操作中,加大科学化管理,优化决策机制,注重方法,规范决策行为,才会有利于项目成本的降低,才会更好地实现项目总体利益的最大化。
一、建筑工程项目融资现状
在目前竞争多变的大环境下,建筑工程项目融资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规模的增长,项目资金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单靠业主自筹,采用自有资金开展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难。为解决工程项目所需的巨额资金,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采用了融资的方式,且融资的方式日益多元化。随着融资的方式日益多元化,新的融资风险亦初见端倪,各融资主体所关注的风险因素亦日渐趋多,对建筑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的探讨和研究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 常见建筑工程项目融资风险
无论是较为“传统”的BT(建设-移交)项目,还是较为“时髦”的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项目,都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融资风险。
1. 建设风险
建设风险主要体现在征地拆迁风险、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投资风险和不按期完工风险三个方面。现在,强调人权的平等,强调对个体利益的尊重,已然成为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在项目征拆阶段,一旦遇到因某个(甚至是某些)个体过分强调其个体利益,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推进时,工程项目就不得不重新调整方案或大幅增加投资。方案设计深度不够,投资估算编制不严谨,施工现场条件发生变化等均为产生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投资风险的因素。而任何原因导致的不按期完工,都会通过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动,间接影响到企业的实际效益。
2. 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主要体现在项目资金成本风险、税费风险和信用风险三个方面。
资金成本风险包括利息风险、承诺费风险、汇率风险等。一般而言,对于建设期较长的建筑工程项目,授信主体会偏向采用浮动利率的授信方式,基于基准利率的不确定性,采用浮动利率授信方式的工程项目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利息风险。一些利息本金化的融资项目往往只向项目融资主体收取已提取使用部分资金的利息;但会就已授信,但未提取使用的部分,向项目融资主体按比例(远低于利率)收取承诺费。因此,承诺费风险也是建筑工程项目融资所考虑的内容。另外,一些外商融资,或使用外方银行贷款的外币融资项目还需面临汇率风险的考验。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所涉及的税费主要是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附加。而建筑工程项目的税费风险体现在税种(费用)的变更,及征收率(征收额)的调整上。在项目融资(尤其是大型建筑工程项目融资)时,授信主体往往会要求融资方提供担保。而如何有效地甄选到合格(甚至是优质)的担保人,缩短授信获取时间,合理降低融资成本,就是信用风险对建筑工程项目融资的考验。
3.环境制约风险
由环境制约带来的融资风险主要体现在法律政策环境不完善,缺失专业队伍、缺乏人才资源,信息渠道不畅三个方面。目前建筑工程项目融资主要涉及《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证券法》等行政法规,相关融资方式的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和部门规范性文件。但在日常操作中偶尔会遇到不同部门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标准不一,为工作的推进带来阻力。缺失专业队伍、缺乏人才资源,某些咨询机构投机骗取入库资格,使得建筑工程项目融资风险重重。另外,信息渠道的不通畅对建筑工程项目融资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 常见建筑工程项目融资风险防范
为合理降低项目成本,更好地实现项目总体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的防范。针对前文所提风险,本文提出以下几点防范方式。
1.建设风险的防范
针对征地拆迁风险,建议通过招拍挂的形式获取熟地来规避。若无法规避,则应做好项目的移民监测,及时调整方案,以便将征地拆迁风险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投资风险可通过做细做好前期工作,完善施工管理来控制。另外,可采取要求施工方出具履约保函或缴纳履约保证金的方式来分散和转移不按期完工风险。
2.资金风险的防范
建筑工程目融资的资金成本风险主要通过购买和使用一些相关的金融工具来进行防控。税费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防控相对较难,但通过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项目融资风险识别防范机制,依据实际情况做好分析、评估和预测,做好事前判断、事中控制和事后总结,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3.合理利用环境因素
在当下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建筑工程项目形势瞬息万变。我们只有把握主动权,合理利用环境因素,才能化风险为机遇,才能牢牢地控制融资风险,才能创造出更大的整体利益。例如,在遇到不同部门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要求不一致时,我们可选择较易实施者执行,从而取得该部门的认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合理降低项目成本,更好地实现项目总体利益的最大化,应通过周密细致地分析、评估、预测,有针对性地采取回避、控制、分隔、分散、转移等各种手段化解风险,力求达到风险最小化。
参考文献:
[1]王宇. 建筑工程项目融资研究[J]. 职业技术,2015,(06):117-118.
[2]李家伟. BT项目融资风险及其防范[J]. 交通财会,2010,(12):21-26.
[3]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大岳基础研究院. 中国PPP示范项目报道.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5.
[4]杨会云. 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 (02):21-23.
工程经济与项目融资篇4
【关键词】项目融资;团队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日益推进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各行各业在对技术创新形成庞大的迫切需求的同时,对融资活动创新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国家也越来越需要培养大批适应时代背景与实践需求的融资、投资高级专门人才。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确定了工程管理等相关的专业,而项目融资课程作为必修课之一,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作为一门新兴的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项目融资课程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的特征而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创新需求。
一、《项目融资》课程的特征
项目融资(project financing),顾名思义,不同于传统形式的融资(尽管二者有一定关联),它是以项目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或预期收益作为偿债的主要来源而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特殊形式的融资。也有学者从广义意义上指出,项目融资是融资、财务模型、设计、经济、环境和法律等多学科的有趣交融。这就决定了项目融资课程肯定具备了跨学科性、综合性、实践性与创新性等特征。
(一)跨学科性与综合性
仅从名称和定义上看,《项目融资》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它的内容涉及到投资学、工程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相应学科的理论知识基础,而且要求学生要把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更加充分的结合,从而对学生与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有限追索是项目融资的重要特点之一,这对于本科学生来讲,可能是非常难于想象的一个概念。因为所谓追索,是指在借款人未能按约定期限偿还债务时,贷款人要求借款人以抵押资产之外的其他资产偿还债务的一种权力。这不同于契约经济学中所讲的传统契约理论。在经典经济学的契约理论中,借款方与贷款方是一一对应的,且契约标的是在契约中有明确界定的指向对象。可是,如果学生不具备较好的经济学知识基础,可能无法通过对比理解追索的具体涵义。从某种程度上讲,贷款人对项目借款人的追索形式和程度恰恰是我们区分一种融资活动到底应该属于项目融资还是传统形式融资的重要标志。所以,这种跨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对学生在修这门课程时的先修课程与知识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我们可以把为了某个特定目的的活动统称为项目,那么项目运转就需要合适的融资形式和途径。在融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资金、信息等资源的调节与配置,还涉及到项目所依托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该企业的治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具备支持的条件。因此,学习项目融资,不仅仅要研究资金如何调配,还要研究企业的组织架构、制度设计等基础理论问题,这就需要学生从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学科中汲取基础知识。
(二)实践性与创新性
项目融资是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的活动之一,但它与其它相关课程的最大的差异之处就是其鲜明的实践特征。可以这样说,不同的项目,可能需要不同的融资模式,不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项目的融资模式。因为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所有者、借款人、贷款人等相关方肯定是不同的,这就需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学生只有亲自参与到项目融资实践活动中去,才有可能体会到其中的差异与奥妙。但是,这对在校大学生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学习精力以及可供选择的实践机会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实践导向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可以相对真切地进行体验。
项目融资不同于一般融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断创新,这主要体现为投资结构的创新、融资结构的创新、资金结构的创新以及信用结构的创新。针对每一类甚至每一个项目,都需要融资方案设计者为该项目量身打造一套融资模式或方案。在项目融资过程中,资金的需求方不一定是“穷困者”或“贫苦者”,而资金的供给方也不一定是“富裕者”,双方之间的关系不一定、也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余缺调配”,而应该是一种切合项目自身需要、资金方投资方向需要的“优势互补”的整合活动。因此,这就需要从业人员或学生在投资结构、融资结构、资金结构和信用结构方面进行匠心独到的创新和设计。所以,项目融资创新绝非凭空想象,而是应该学习基础知识或理论,争取结合具体项目,出新思想、新成果,小心求证,大胆创新。
二、《项目融资》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笔者这些年来讲授《项目融资》课程,深刻地感受到《项目融资》课程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不断在探索、在改进、在创新,也屡有收获,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在课堂上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教材、教学方法、案例选用等方面。
(一)教材单一化问题
由于《项目融资》是一门近年来新兴起的课程,并且依赖于一国的项目融资实践水平与前沿需要,所以在我国项目融资实践及相关宏观经济制度的制约下,教材的本土化程度是比较落后的。虽然经济建设水平对教材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的教材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比如教材内容大都以文字叙述为主,可读性不强。从国外引进的教材虽然注重可读性,但其知识点较零散,并不适合中国学生的学习偏好与习惯。另外,相对于项目融资实践的飞速发展,教材的更新速度是非常滞后的,这使得教材上的部分内容可能在上个世纪适用,但在当前的现实中,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二)案例资料欠缺
目前国内有的教材虽然理论知识体系比较充实,但所配备的案例材料非常不详细,缺少非常合适的案例。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过基础材料后,想进一步深究案例项目的具体做法或经验时,却找不到合适的具体内容,只能靠想象或推理来解决问题。这显然制约了学生的兴趣。国外引进的教材虽然注重案例配套,但其案例做法更适合该项目所在的国家环境,一些法律、制度条件在我国当前时期并不具备,这也给学生带来不少困惑,从而削减了学生对课程的注意力和投入程度。
(三)学生的参与问题
如果按照传统的课程授课方式,由于《项目融资》课程的自身综合性特征,学生是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此外,一般的观点认为,项目融资是国际金融的重要分支之一,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将其视为经济类或金融类课程,与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相关性不大,而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则认为项目融资是投融资类课程,更多地侧重于技术问题,甚至片面地认为项目融资只是适合大型工程项目,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未来的工作性质。并且,项目融资类课程对先修课程要求比较高,而大部分学生对此又不太了解,因此,学起来相对困难就大一些。这些因素,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这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创新与对策思考
上述诸多问题,在笔者最初几年的授课过程中经常碰到,这也激发了笔者在这些方面的思考与探索。通过近些年的试验和改进,笔者与同事在日常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渐找到了一些方法,可能会提高授课效果,现将其归纳如下。
(一)设置合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迪克—凯瑞的模式中,通过事前评估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其后两个关键环节就是教学分析与分析学习者与背景。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应该清楚地界定,通过教授《项目融资》课程,让学生学过本课程后应该得到什么、能够做到什么。笔者认为,对于大学本科生而言,通过系统学习《项目融资》课程,应该能够理解基本的理论模式,并能够动手设计一个小的项目融资方案。
在教学分析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客观地评估学生对本课程的准备状态和先修知识存量,也就是说,要确定学生来学习《项目融资》课程时的知识起点如何,这是实施教学的基础前提。只有这样做了,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一步地延伸教学分析,就涉及到了针对性地分析学习者与背景。
学生的潜能是无法限量的,只要激励得当,学生总可以发挥出意料之外的表现,在课堂上会显示出来更好的理解能力、更好地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项目融资》课程的最初动机、过程中的驱动力和态度、情绪等进行及时的分析,这将为教师调整学生的学习背景因素提供必要的信号。只要信号“捕捉”正确,那么学生的潜能激发点总是可以被找到的。
(二)团队案例教学法
结合《项目融资》课程的实践导向与项目导向特征,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但是,要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案例教学法进行适当的改造。案例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如何把知识转换为能力、如何独立思考、如何进行沟通。但对项目融资课程而言,笔者认为每一个融资方案的设计都是一个项目,都需要一个设计团队来负责运作。因此,笔者在每一学期的授课过程中,都尽量结合当时经济建设实践中某行业内企业面临的典型问题,将其项目化,把学生按一定规则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们以团队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为某一项目制定一个项目融资方案或融资模式。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通过身边或最新发生的企业事件,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二是学生在寻找资料时,既锻炼了资料查找能力,又积累了对经济实践的直观认识;三是新近发生的事件,总是代表着实践工作的前沿需求,学生在解决类似问题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学习过程;四是通过小组参与一个项目融资方案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方法在持续推广过程中,获得了学生们的普遍喜爱,更好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是课堂教学氛围的关键影响变量,因此理应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团队案例教学方法中每个团队都进行了案例设计,所以要给学生专门的机会,让每一支团队都能够正式地陈述和表达他们的团队工作成果,来展示他们比其它团队的特别之处。笔者还发现,小组作为一个团队在进行案例演讲时,其他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讨论过程更为激烈,这大大促进了知识的交流与转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而且会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工程经济与项目融资篇5
[关键词] 项目融资 风险识别 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具有改善和提高项目经济强度及项目债务承受能力、减少项目投资者的自有资金投入、提高项目投资收益率等诸多优势,故自出现以来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目前,项目融资已逐步成为我国大型工程项目筹措资金的一种新方式,但由于采用项目融资的项目所需资金额巨大,时间跨度长、涉及方面多,因此带来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如何分析和管理项目融资的风险便成了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项目融资及其在国内的发展
1.项目融资的内涵。迄今为止,项目融资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综观现已出版的中外书籍,对项目融资定义的表述有多种。美国财会标准手册中的定义是:“项目融资是指对需要大规模资金的项目而采取的金融活动。借款人原则上将项目本身拥有的资金及其收益作为还款资金来源,而且将其项目资产作为抵押条件来处理。”中国国家计委与外汇管理局共同的《境外进行项目融资管理办法》中的定义是:“项目融资是指以境内建设项目的名义在境外筹措外汇资金,并仅以项目自身预期收入和资产对外承担债务偿还责任的融资方式。”上述两种定义虽然它们的表述不同,但都可归纳成以下两点基本内容:一是项目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安排的融资,项目的导向决定了项目融资最基本方法;二是项目融资中的贷款偿还来源仅限于融资项目本身,即项目能否获得贷款完全取决于项目未来可用偿还贷款的净现金流量或项目本身的资产价值。
2.项目融资的特征。
(1)项目导向。项目融资主要是依赖项目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而不是以项目的投资者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
(2)有限追索。贷款人可以在贷款的某个特定阶段(如项目的建设阶段和试生产阶段)或在规定的范围内(包括金额和形式的限制)对项目贷款人实行追索,除此之外,无论项目出现任何问题,贷款人均不能追索到项目借款人除该项目资产、现金流量以及所承担的义务之外的任何形式的财产。
(3)风险分担。为了实现项目融资的有限追索,对于与项目相关的各种风险要素,需要以某种形式在项目投资者(借款人)、与项目开发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其他参与者和贷款人之间进行分担。
(4)信用结构多样化。为减少风险,可以将贷款的信用支持分配到与项目有关的各个关键方面,因此项目融资中贷款的信用支持是灵活多样的。如在项目建设方面,可以要求工程承包公司提供固定价格、固定工程的合同等。
(5)单独反映资产负债情况。项目融资通常不将债务反映在借款人原有的资产负债表上,而经常以某种说明的形式反映在该资 产负债表的附注中。
(6)成本较高。项目融资涉及面广,结构复杂,需要做好有关风险分担、税收结构、资产抵押等一系列技术性强的工作,筹资文件比一般公司融资要多出几倍,这使得融资花费的时间长、费用较高。
3.项目融资在国内的发展。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项目融资,20世纪90年代后在大型工程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的筹资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项目融资的出现,对有效利用外资,调动民间资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尽快改善我国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目前,项目融资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相当大的空间。新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机会的出现,为项目融资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巨大投资,完全依靠政府的公共财政是不可能解决的,在这方面项目融资将大有可为,因此项目融资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
然而,由于项目融资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其规范发展所需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尚不完备,加之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项目融资的实际操作并不完善,风险管理水平落后。缺乏系统的风险意识和管理手段,将会成为项目融资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最终导致其难以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建设的需要。因此,如何分析和管理项目融资的风险便成了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项目融资的风险分析
项目融资有两类风险,一类是与市场客观环境有关,超出了项目自身范围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另一类是可由项目实体自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即非系统风险。在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换言之,有时系统风险可以消减,而非系统风险却不一定能回避。
1.系统风险的分析。系统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和金融风险。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主要由于各种政治因素如战争、国际形势变幻、政权更替、政策变化而导致项目资产的收益受到损害的风险。政治风险的大小与该项目所在国政府的稳定性和政策的稳定性有关。政治因素的变化往往是难以预料的, 其造成的风险也是难于避免的。
(2)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东道国的法律变动或不健全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不尽相同, 经济体制也各有特色, 项目融资可能因不同的法律而引发争议,如有些国家没有独立的司法制度;还有些国家缺乏公平贸易和竞争的法律等以及对东道国法律的不熟悉都会带来风险。
(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计划维持产品质量与产量,以及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有价格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这三种风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4)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在项目融资中,项目发起人与贷款人必须对自身难于控制的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变化加以认真分析和预测,如汇率波动、利率上涨,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等,这些因素都会给项目带来风险。
2.非系统风险的分析。
(1)完工风险。完工风险是指项目无法完工、延期完工或完工后无法达到预期运行标准的风险。它是项目融资的主要核心风险之一,完工风险对项目公司而言意味着利息支出的增加、贷款偿还期限的延长和市场机会的错过。
(2)生产风险。生产风险是指在项目生产阶段和生产运行阶段存在的技术、资源储量、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经营和劳动力状况等风险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技术风险、资源风险、生产供应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
(3)环保风险。环保风险是指项目公司为满足环保法规的要求而增加的新资产投入或项目被迫停产的风险。近年来, 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有关环境保护立法在各国变得越来越严格。这意味着项目的成本上升, 甚至被迫停产, 因此, 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信用风险。项目融资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指项目有关参与方不能履行协定责任和义务而出现的风险。像提供贷款资金的银行一样,项目发起人也非常关心各参与方的可靠性、专业能力和信用。
(5)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主要表现为融资工作质量差、效率低,缺乏融资战略和技巧,致使融资工作难以完成带来的风险。从项目的开发到运营,每一环节都需执行机构有较高的整体驾驭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它包括极高的组织指挥能力、重点问题的判断能力、关键时刻的决策能力、交往中的外交能力和内部关系的协调能力等方面的管理水平。
三、项目融资的风险控制手段
项目融资的风险控制是通过各种经济、技术手段将风险化小、分散和转嫁的过程。风险控制是项目风险识别和估计的最终目的,其基本手段有:一是风险回避,指事先预料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程度,判断导致其实现的条件和因素,以便在项目投资中尽可能地避免投资或改变投资方向;二是风险抑制,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风险实现的概率及经济损失的程度;三是风险集合,指在发生大量同类风险的环境下,投资者联合行动以分散风险损失,从而降低防范风险发生的成本;四是风险转嫁,指某风险承担者通过若干技术和经济手段将风险转嫁他人承担,主要是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或者信托投资公司、承包商或担保银行等;五是风险自留,指对于一些无法回避和转移的风险采取现实的态度,在不影响国际投资者根本利益或大局利益的前提下,将其承担下来。
四、企业加强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对策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项目融资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并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项目活动全过程涉及的风险加以分析研究,并采取主动行动,创造条件,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风险事件所造成的项目实际效益与预期效益的偏离,顺利实现融资项目的预期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企业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融资的成败,因此加强项目融资风险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1.做好项目评估和风险分析工作。项目的评估和风险分析是项目融资的重要基础工作。项目公司在介入项目融资之前,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和项目评估工作,包括当地的投资环境、政府信用、当地在建或拟建项目的运作及规划情况,探索风险事件的来源所在,分析发生的可能性,判断后果的严重程度。项目公司还应成立专门的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信息网络、当地商等途径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
2.注重风险分担。在传统的公司融资方式中,如果项目失败,项目投资者自己承担全部损失并负责偿还银行贷款直至公司破产。而在项目融资中,项目风险的承担主体与传统公司不同,风险并不集中在某一方。因此,项目融资的风险规避的措施之一就是将风险分担到项目的各有关方面,避免集中在项目投资者或贷款人一方,这就是风险分担的体现。风险分担不是将所有的风险平均分给参与各方,而是采用“将某类风险的全部都分给最适合承担它一方”的原则。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各种合同的信用担保协议,将项目风险在参与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3.确保项目融资法律结构严谨无误。项目参与者在融资结构中的地位以及他们所拥有的权利、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文件确定下来的。法律文件是否准确地反映出项目个个参与方在融资结构中的地位和要求,各个法律文件之间的结构关系是否严谨,是影响项目融资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
4.注重风险监控。风险监控就是通过对风险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它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5.加强对项目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企业要培养一批熟悉金融知识、具备融资经验和技巧、掌握先进风险管理手段的专业人员;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建立融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系统、风险对策系统,使项目融资风险管理工作逐步趋于规范化、科学化,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6.注重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和评价。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和评价是风险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自然不必说。方案实施后的评价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不仅是风险处理效果的直接反映,而且通过对项目的后评价可以达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屈哲:项目融资风险评估[J].辽宁师范大学报,2003,(3)
[3]薛桦:项目融资的风险及其规避和控制[J].湖南大学学报,2001,12
工程经济与项目融资篇6
2011年2月15日,江西省发改委下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产业及生态工程招商项目册》,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建设产业项目699个,总投资额达到8137.36亿元。699个招商项目囊括了重大基础设施、光电产业、新能源、精深铜加工产业、汽车制造及其零配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16个重大产业及有关生态工程,它们的大力实施将极大的推动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项目的融资来源较少、融资渠道较窄。以2009年为例,鄱阳湖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193.3161亿元,其资金来源依次为六个方面:国家预算内资金5.7%、国内贷款9.63%、利用外资2.57%、自筹资金69.03%、资本市场0.5%和其他资金12.56%。可以看出,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将愈发以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为主。
绝大多数项目采用的方式以独资、合资的合作方式进行融资,而这种融资方式仍然是以大型国企资本为主。例如,万安核电项目的建设资金来自中核集团出资51%,赣能股份和赣粤高速共同出资49%。另一方面,在699个规划项目中,采用项目融资方式的仅仅只有7个,包括2个道路建设和改造项目、2个航空城配套项目、3个污水处理厂,采用的项目融资模式为BOT、BT、TOT。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是巨大的,但是其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其融资供给方面看,其融资资金的成分是以国有资本为主,民间资本所占份额很少。作为一种新颖的更有效的融资方式,项目融资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中却运用的很少。项目融资具有减小政府财政压力、转移项目风险等优点,我们应该广泛的积极的运用这种融资方式。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项目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世界范围内,项目融资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然而,项目融资在我国的运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并且由于不同地区具有的政策、环境、经济基础和条件的不同,各个地区的项目融资具体问题又因地而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立在经济相对较为薄弱的江西省,他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项目融资的体制问题
江西省乃至全国的项目融资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尤以体制问题最为根本。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法制建设尚不规范。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依据,全国地区的项目融资法律建设还比较滞后、不够完善。我国的项目融资的法律保障仍然停留在宏观层面,专门针对项目融资的法律文件至今没有出台;(2)信用制度尚未建立。江西乃至全国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制度,也没有统一规范的信用评估标准和体系。缺乏统一的评级标准和评估模型,项目发起者资信状况以及第三方对项目效益的评估结论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项目融资难以有效进行;(3)管理体制不完善。全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机构来统一管理项目融资,这使得投资管理工作不够规范,许多项目进展缓慢。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导,无法充分引入市场机制,致使许多项目的运营效率十分低下。
(二)项目融资的主体作用问题
项目融资主体包括投资主体、政府、金融机构、项目服务机构等。这些项目融资主体的职能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将决定项目融资的成败。首先,投资主体结构的缺陷。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项目融资可以看出,投资主体仍然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他们大多是以中央直属企业为主进行直接投资和运营,然而广大的民间资本却很难进入;其次,政府职能定位的偏差。有的项目适合于政府投资,有的项目却不适合政府投资但需要政府的参与及提供担保。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和定位,在产权界定和保护、合同实施和适当监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最后,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不够。大型国有商行由于资本金不足,不良资产包袱较重,并且项目融资周期较长,而商业银行的投资目光主要集中在中短期信贷上,这些都导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项目融资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三)项目融资的风险问题
项目融资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泛,其潜在风险是很大的。项目融资中的风险分为两种: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非系统风险包括完工风险、经营和维护风险和环保风险。综合来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个项目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有信用风险、建设风险和市场风险。第一,信用风险。项目融资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融资行为,各方以项目实体为基础,相互之间达成附有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如果某些项目参与方不能履行协定的责任和义务,则会使项目执行陷入困境。第二,建设风险。主要表现为:项目建设延期;项目建设成本超支;由于种种原因,项目达不到“设计”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甚至由于技术或其他方面的原因,项目完全停工放弃等。第三,市场风险。他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计划维持产品质量与产量,以及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在靠收费作为项目收入来源的交通行业中显得非常重要。
三、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项目融资主要问题的措施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项目融资将在江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中运用得更为广泛。因此,我们必须克服目前项目融资中的主要问题,使这种较为新颖的融资方式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项目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一)建立规范的项目融资体制
首先,需要加强项目融资的法律体系建设。我国需要在现有的立法基础之上,借鉴国际上项目融资的立法经验,多种法律多层次的构建项目融资法律体系。完善的项目融资法律体系需要对项目各个参与方的责任和义务给予严格清晰的确定,使项目融资在具体操作中做到有章可循。包括江西省在内的各地方政府也应该建立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项目融资法律法规,促进地方项目融资的健康发展。
其次,需要建立统一的项目融资管理机构。鉴于项目融资将在我国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中央政府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项目融资管理机构,制定明确的审批程序,设置专门的机构(比如地方项目融资管理机构)来协调和管理,对项目融资的规划以及主办人、贷款人的资格等进行严格规范的审核,确保项目实体成立后能够按要求进行和完工。
再次,信用体系的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是成熟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对江西乃至全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尽快建立以行业体系为基础的,服务全社会的社会信用体系,各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由各地各部门先行试点,逐步快速推进。建立以企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为主的社会信用体系,将对我国经济的投融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规范引入民间资本。国家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渠道,用于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到项目融资活动中。国家应该鼓励民营企业以及个人以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于有效益、回报比较稳定的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这样不仅可以让民间资本也可以分享到经济建设的利益,也可以缓解我国正规金融体系外的民间金融带来的压力。
(二)加强项目融资的主体作用
项目融资中的项目实体能否按质按量按要求的完成,关键在于各个项目融资主体的作用是否完全发挥,它们的责任和义务是否完全落实。这里主要涉及到当地政府、项目主办人、项目贷款人。
(1)明确政府在项目融资中的定位。政府在项目融资过程中应作为主要的促进者而不是投资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项目融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为融资提供担保帮助,可以是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此外,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的税收政策、外汇政策等为项目融资提供优惠待遇。
(2)加强项目主办人职能作用。项目主办人是项目融资中重要的参与者,是负责筹措项目资金、负责项目实施的项目开发商,他们对项目起到促进、开发和管理的作用。由于项目主办人的多重角色,项目主办人通常不直接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3)使项目贷款人多元化。在我国,项目贷款人主要是指商业金融机构。我国应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同时调整金融体系的结构趋于合理化,确保资金融通的多方式、多渠道和融资的合理性。对于江西省政府而言,应该利用大举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契机,要给予金融机构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提高资金融通的效率。
(三)完善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
项目融资的风险种类繁多,因此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由于项目的一次性,他的风险一旦形成则没有改进和补偿的机会,所以项目风险管理的要求通常要比日常运营管理中的要求高许多,而且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更注重项目前期阶段的风险管理和预防工作,因为这一时期项目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项目风险高于后续阶段。
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项目融资的三大主要风险,他们的风险管理需要做到有的放矢。(1)信用风险,它指的是借款人不能支付贷款人债务的风险,为了准确评估风险,对项目收入来源相关的风险进行评估是必要的。降低信用风险的措施是:项目发起人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是自己在风险分担安排中具有优势。(2)建设风险。建设风险主要是指完工风险,完工风险也是项目发起人面对的最重要的风险。降低完工风险的措施包括:要求承包商、供应商和分包商提供履约保函或者第三方担保;购买足够的商业保险;通过谈判确定一个因延误或执行出现问题时必须赔偿的金额。(3)市场风险。降低市场风险的措施是:通过谈判确定一个针对收费公路的影子收费协议或最低缺口保证。针对其它的项目,如果没有合同安排,需要通过一些其它的发起人支付方式来满足银行贷款的要求。
四、结论
近些年,项目融资逐渐成为一些大型项目融资的主要方式。2007年,在世界范围内通过项目融资方式投资的大型项目就达3000亿美元。尽管项目融资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在我国进行成熟、高效运用的条件还有所欠缺,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项目融资的优越性,着力解决当前的困难和问题,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社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项目融资所反映的问题,也是项目融资广泛应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以鄱阳湖项目融资现实问题为基础,对项目融资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深入探讨,这对今后我国各种大型项目进行资金融通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J].江西日报,2010-02.
[2] 刘林.项目投融资管理与决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7.
[3] 蒋先玲.项目融资[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0.
[4] 叶苏东.项目融资:理论、实物与案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5] 麻智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实证研究[J].鄱阳湖学刊,2011.
[6] 岑雪婷.内蒙古地区项目融资问题研究[硕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0-03.
工程经济与项目融资篇7
摘要:围绕我国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这一关系到国际民生的项目建设主题,简述了我国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公共环境建设项目常用的几种融资模式,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模式ABS融资模式政府贷款
1.我国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公共环境建设项目如:市政基础设施、农林水利建设、垃圾污水处理、高速公路、电力电信设施建设项目等也与日俱增。这必然要求我国加快公共环境项目建设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需要,而资金短缺往往成为加快公共环境项目建设的瓶颈。因此很有必要就我国的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模式进行研究。
公共环境项目建设投资带动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收益,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人居环境,然而公共环境建设项目却与一般的建设项目具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公共环境建设项目投资巨大,回收期长。如公路建设、污水处理厂、电力管网、电信设施等都至少需上千万或上亿的建设资金。资金回收期则长达十几年或几十年。
(2)公共环境建设项目中高速公路、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项目有稳定的投资回报率。在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愈来愈小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的稳定性对投资者有很大吸引力。
(3)公共环境建设项目涉及面极为广泛。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完工往往要涉及到研究院、设计院、项目上级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承包单位、监理部门、银行、保险、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等。项目建成后公众参与率也极高。
(4)公共环境建设项目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公众对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新立项的项目中新技术新工艺的比重越来越高。
(5)公共环境建设项目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很强。如高速公路收费办法、城市排污收费等政策的制定和变更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可行性。“十五”期间,国家把建设重点投向公共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省、市也纷纷以兴建公共环境项目来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为公共环境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6)公共环境建第三章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的特点及融资渠道设项目巨额资金融通难度较大,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7)公共环境建设项目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相对于经济效益而言更重视其社会效益的发挥。
2.我国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的必要性
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方式的功能特点决定了私营机构和公营机构对它都有兴趣。可以说,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不失为政府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和私营机构为大量资本求得长期稳定收益的一个好方法。因此不管是对政府、投资人,还是对项目公司来说,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都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利用资金
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严重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需要政府加以改善,而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需要巨额的资金,但政府都无能力拿出,采用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的多元化方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其基础设施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的矛盾。因而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方式是减轻政府及公共部门承担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方式。
2.2风险转移
由于工程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营运具有长期性和不定性等特点,在项目的整个建设营运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风险,采用公共环境工程项目多元化融资方式后,风险转移给项目承建者和营运者,对于政府来讲,无疑可以避免因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2.3减轻责任
由于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的全部责任转移到项目发起人或项目承建者,不需要仅仅由政府对有关项目借款、担保、保险负连带责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使政府不必为偿还债务而苦恼。因此,公共环境工程项目多元化融资方式是降低政府债务特别是外债责任的一种良好形式。
2.4成本控制
无论在什么国家,在任何时期,国有工程项目完成建设都特别容易超支,工程结算总是需要调整概算,采用公共环境工程项目多元化融资方式通过承包人的投资收益与他们发行的合同的情况相联系,以防超支,有利于承包人通过有效的设计,严格控制预算,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2.5满足要求
采用公共环境工程项目多元化融资方式,可以使本来急需建设而政府目前又无力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因其他资金的进入,在政府有能力建设前,提前建成并发挥作用,这就可以提前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同时,一旦项目进入实施阶段,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营运效率都比较高,这就使项目承办者或营运者以更好的服务或更低的价格使社会和公众受益。
3.我国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的常用融资模式
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的融资模式,是指客观存在的筹措资金的来源方向与通道的融资模式。我国目前公共环境项目的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ABS融资模式
AssetBackedSecurmeation的英文缩写即为ABS,是一种证券化融资方式,他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支撑。它是以项目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
ABS融资模式的特点主要有:
(1)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是ABS不同于其他项目融资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无论是产品支付、融资租赁、还是BOT融资,都不是通过证券化进行融资的,而证券化融资代表着项目融资的未来发展方向。
(2)负债不反映在原始权益人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上,避免了原始权益人资产质量的限制。
(3)利用成熟的项目融资改组技巧,将项目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包装成高质量的证券投资对象,充分显示了金融创新的优势。
(4)由于证券投资者的还本付息资金来源于项目资产的未来收入,因此,证券投资风险取决于可预测的现金收入,而不是项目原始收益人自身的信用状况,并且不受原始权益人破产等风险的牵连。
(5)由于债券在证券市场上由众多投资者购买,从而使投资风险得到分散。
(6)债券的信用风险得到信用担保,是高档投资级证券并第四章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的融资方式比较研究且还能在二级证券市场进行转让,变现能力强,投资风险小,因而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易于债券
工程经济与项目融资范文
本文2023-11-07 11:39:16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