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概念范文
知识经济的概念篇1
【关键词】数字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
一、信息经济的内涵
“信息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和波拉特对于知识生产的有关研究。马克卢普1962年在《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中建立了一套关于信息产业的核算体系,奠定了研究“信息经济”概念的基础。1977年,波拉特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分类的四次产业划分方法,获得广泛认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保尔・霍肯在《未来的经济》中明确提出信息经济概念,并描述信息经济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整个社会活动的新型经济形式,其根本特征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质成分占主导地位,以及信息要素对经济的贡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拉开了讨论“信息经济”概念及理论体系的序幕。目前,比较成熟的研究观点认为信息经济可以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理解。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主要研究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系统中的运作规律。这种观点同知识经济相通,属于同一个范畴;而从微观经济角度看,信息经济所涉及到的重点研究内容是分析信息产业和信息产品的特征、以及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度。这种观点强调信息经济是信息产业部门经济。由于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微观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因而相当多的专家学者更倾向认为信息经济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指信息产业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内涵
“网络经济”概念的提出同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因特网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网络经济又被称为因特网经济,是指基于因特网进行资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主的新形式的经济活动。在网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伴随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大量新兴行业不断涌现,资源配置得以进一步优化,构成网络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带来虚拟网络交易模式,传统交易活动演变成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网络交易活动,构成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数字经济相比,网络经济这一术语的区别在于它突出了因特网,并将基于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看视作网络经济的核心内容。
三、知识经济的内涵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全球知识生产、流通速度不断提高,分配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在此背景之下,相当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知识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知识经济的概念逐渐形成。例如,美国丹尼尔・贝尔和日本屋太一等学者分别从“后工业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的角度论述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这些论述虽然还没有提出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但却已经涉及到了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知识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因而“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为基础要素和增长驱动器的经济模式。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应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明显,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正如美国学者美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所言:信息科技强化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换言之,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识的创造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重大幅度地增加了。
四、比较及总结
通过上述各概念分析,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之间的确存在差异。知识经济强调知识作为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经济强调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网络经济强调因特网进行资源分配、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则突出表现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数字化。但正是存在差异,才产生必然联系性。虽然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早已提出,但是“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并受到重视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知识经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并最终孕育了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诞生。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更加促进人类知识的积累,并加速人类向数字时代的过渡。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这些概念在同一个时代提出并不是相互矛盾或重复,而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当前正处于变化中的世界。“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基础内容――催化中介――结果形式”。知识的不断积累是当今世界变化的基础;信息产业、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催化剂;数字经济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因而这几个概念相辅相成,一脉相传。
图1 数字经济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
[1]乌家培,肖静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吴季松.知识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乌家培.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
[4]纪玉山.网络经济学引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5]刘列励.信息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6]洪银兴.新经济的经济学分析[J].江海学刊,2001,(1).
知识经济的概念篇2
【摘要】本文对知识经济的概念、内容和特征加以确认,并分析了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的影响。认为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外延上,也体现在内涵之中。基于此,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过于狭窄,计量过于谨慎的做法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
知识经济是个新名词,1997年后越来越多地被国人所熟悉和引用。21世纪的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正在或将要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
自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出版物《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中对知识经济作了明确的阐述之后,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了有关知识经济的讨论。目前对于知识经济的定义,表述不尽相同,国内国际流行的是经合组织在1996年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但也有学者认为,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的经济都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这是一切时代经济的共同特征,而不是现代知识经济特有的个性特征。以此作为知识经济的定义就区别不出现代的知识经济与以往时代的经济有何不同,也没有揭示出作为“新型经济”的知识经济到底“新”在哪里。因此,知识经济应该定义为:“知识经济,是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新型经济。”对此,笔者较认同,即知识经济是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技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创新和使用的一种经济。
(二)知识经济的内容
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在关于知识经济的具体指标和构成上不尽统一和明确。比较统一的认识是知识经济包括四个层次的产业内容:
1.以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科技的产业化形成的“高技术产业”。
2.以现代高科技为手段的文化娱乐业,如影视、音乐、文化旅游和电子游戏等方面的产业,不仅包括高科技的产业化,也包括文化知识的产业化。
3.新教育产业,是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武装起来的、以传播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文化为中心任务的产业。
4.企业策划、广告创意、规划、咨询活动组成的“脑业产业”,以各类社会科学为知识基础,对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各种规划设计等活动。
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知识经济正在给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带来更好的机遇。
二、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而知识的生产、学习和创新则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
知识经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在于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知识经济是知识化经济或者说是智能化经济。主要表现在软件知识产业的勃起,这是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初具框架的标志。知识不仅成为生产材料、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而且成为生产产品,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知识的传播、运用、销售和转让在知识经济时代不能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知识已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中以知识为第一要素。
(二)从本质上讲,知识经济是一种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要求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信息资源,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技术是知识经济中最强劲、最活跃的因素。经济行为、国家的管理行为、社会的交往行为都将高技术化。同时,高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增加了产业的技术含量,带动了产业的技术升级,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着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知识经济时代,牵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将不再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制造业,而是以信息、文化、科技为主体的“软资源”,这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知识经济以知识、智力、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投入为主,而基于高速信息网络的生产与市场组织,通过高效率、高效益地发挥传统生产资源的价值,突破资源瓶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知识与智慧资本具有可再生性,其无限的复制扩散能力与进化能力,为经济进步与人类发展提供无限动力。
(三)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
任何经济形态都离不开物和人这两个主体。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是以物为本的,人在物的面前变成了俯首贴耳的附庸,人们给自己规定了许许多多的法规,按照这些由物支配人的法规,人们便失去了作为人的特征而把人变成“物”中的配件。而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成为第一要素,以掌握知识的人为本。以人为本即将人的因素放到第一位,人真正成为物的主人;成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人;成为自己所在组织的主人。社会由于追逐知识而回归到人的本身,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人的脑力、心力、智力为核心。
(四)知识经济是无形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在传统经济形态中,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对社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对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将是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等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大提高,无形资产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如领导者能力、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产品或服务的经销网络等。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它将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收益及市场价值的资产。
(五)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使生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知识经济要求通过科学管理出效益。不仅在人财物的管理上更新观念,而且要重视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以网络化为载体的管理信息系统将使生产组织的管理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知识管理还要求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使知识获取、知识评估、知识分配乃至领导决策更加科学化。
(六)知识经济是全球性的,而一国知识经济的成长需要其适宜的发展环境
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知识化和知识的社会化使小小地球村中的居民变得相互依存。遍布全球的信息网络使得跨国界的生产、管理、营销和技术交流日益频繁,知识的传播与应用进一步促进着统一的国际大市场的形成,使经济要素的流动不再有国界,那些在知识创造、采集加工、传输应用方面占优势的国家将在新的经济增长浪潮中占据优势,而缺乏知识积累、缺乏生产、接受和利用知识能力者,将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所特有的不对称性和非线性也为一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的影响
通过对知识经济的认识不难发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投资取向。在新的资本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产品创新、人才素质、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无形资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无形资产如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层出不穷,现有准则和制度对于它们的确认缺乏规定。此外,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创新能力成为资本,知识产品化和商品化,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起着最主要的作用。因此知识经济中,人力资产作为新的无形资产也应予以确认。
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的影响体现在:
(一)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概念(内涵)的影响
我国目前对无形资产的界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无形资产是特定主体或单位拥有和控制的、不具备实物形态的、能够为主体的生产经营和服务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无形资产概念包含“权”“密”“名”“誉”四部分。具有无形性、长期性、非货币性、独占性、超额收益性、不确定性和可转让性等特征。而实际上,过去我们对无形资产的界定更多的还是基于对资产形态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带来经济效益”的肯定。知识经济的繁荣将直接取决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与利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更应该强调其效益性,即具有一定使用价值,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非货币性资源。
(二)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外延的影响
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我国实务中运用单项评估和整体评估的无形资产仅有12项,在现行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范围确定一般只有7项―8项,商誉只认同产权变动的商誉,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经济学中涉及的无形资产却有近30项,美国评估公司涉及的无形资产达23项,不仅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还包括品牌、智力资源和域名等。
(三)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传统会计暴露出一些无形资产核算方面的缺陷,如确认范围过于狭窄,很多符合无形资产概念的项目游离于会计核算体系之外;无形资产的计价出于谨慎性考虑,采用历史成本原则,无法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如只有十几名员工的Netscape公司没有任何传统意义的固定资产与生产基础,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创造了20亿美元的市值。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本着稳健性原则,对无形资产不予确认或仅以不超过初始成本额确认,无疑会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企业发展中获取无形资产的费用无法资本化;会计报告无法充分披露关于无形资产的信息。为充分体现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必要的改革,重新界定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采用更为合理的计量标准加以计量,尽可能地在会计报告中披露相关信息。
知识经济的概念篇3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创新
知识经济,是指以对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基本要素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基础之上的新型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密集型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反映经济发展的会计体系,也将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知识经济是发展趋势,对会计的挑战是严峻的,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经济结构,彻底改变了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的形式,但同时给会计提供了发展创新的机遇。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的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职能、会计核算内容以及会计报告等方面产生了冲击和影响。我们要与时俱进,应在财务观念、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核算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变革,这是发挥会计对知识经济的监督功能、创新会计业务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笔者拟就知识经济的特点及会计的创新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
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6年经合组织明确地将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对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基本要素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基础之上的新型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密集型的经济。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所有成员国的科研经费的近2/3投向高新技术,该组织主要成员国的5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完成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事实表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二)知识经济的特点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1.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产生在多种自然资源几近耗绝、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其将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科学全新的认识。2.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放为主的经济:传统工业经济需要大量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起决定作用,而知识经济则主要依靠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起决定作用。3.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知识经济依靠无形资产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依靠世界经济一体化。4.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呈日渐增强的趋势。
(三)知识经济影响下的会计新环境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反映经济发展的会计体系,也将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会计要素的概念被赋予新的内容;会计职能由核算为主向预测管理决策为主转化;会计模式将得到改进;会计研究对象范围拓宽,向综合化、边缘化方向发展;财务报告体系更趋完善;会计核算日趋规范化、国际化、法制化;会计人员应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又是一个财务信息的处理系统,其依存于一定的客观环境又受一定时期特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会计必须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服务。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必须重新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模式,这样会计才能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变革与创新
(一)会计核算观念创新
1.确立新的财务资源观念。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必须确立新的资源财务观念,并以此拓宽理财的范围。既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传统的财务资源等能被企业利用的有形资源,又要确立和利用以智力为基础的或无形的资源,包括知识资源和时间资源等。
2.确立“融智”或“融知”比融资更重要观念。知识经济的主体是知识型企业,其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已不再是自然资源和有形资源,而是知识资源和时间资源。企业从事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员工、技术、市场等,均以员工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由此而决定了“融知”或“融智”的重要性。企业在理财时应确立知识和时问资源第一的观念,并通过合理的资金运作,培育和扩张知识和时间资源,以此优化企业资源结构,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3.人本财务观念。人本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其要求将人作为社会人或文化人而不是经济人看待,要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会计核算内容创新
1.改革无形资产的相关内容。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正在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因素。从这个意义出发,可以将基于价值创造的无形资产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由企业创新活动、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实践所形成的非物质形态的价值创造来源。鉴于无形资产在企业盈利过程中的作用,继续采用历史成本原则核算无形资产,特别是将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进行费用化而不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上进行反映,就不能准确地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关信息,甚至有可能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因此,对于无形资产特别是自创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需要进行改进。
2.建立管理核算型会计模式。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活动、经营活动、研究开发活动、采购活动等都要运用高科技进行管理,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就要求会计管理发挥核算过去、控制现在、参与决策、预测未来等职能作用,用会计特有的方法了解和分析市场,评估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有利的和不利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因素和风险,以便采取对策防范和化解风险,达到预期经营目标。
(三)改进以交易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体系现行以交易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的信息,大多数是一些有产权交换关系的法律意义上的实物交易,如销货购货、利息支付和资本支出等。这种以交易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体系的优点在于其可靠性,依据某一项具体交易活动或业务发生的实际金额,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确认销售收入、存货、应付利息的减少或资本的增加。然而在无形资产占主导地位的新经济环境下,创新能力成为资本,智力资本产品化、商业化了,这种方法不能够及时反映无形资产增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会降低决策的效率。因为无形资产可能在瞬间取得,也可能在瞬间消失,再加上网络技术的高速传递,任何影响公司价值的事项可能在瞬间传遍全球。而以交易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体系,只有在取得可靠计量的数据时(即交易发生时),才会对该事件进行确认和计量,这显然落后于事项的发生及企业价值的相应变动,事项和交易的不一致是投资者和管理者决策相关性低下的主要原因。
(四)探索风险会计体系和评价体系
现代企业的理财中,人们已普遍意识到筹资有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投资也有风险,但对知识经济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决策风险、存货风险、开发风险、货币风险、投资风险及怎样去衡量和防范风险却意识淡薄。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追市场经济的机制客观上使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与可能,而这种可能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会更大。
知识经济的概念篇4
【关键词】知识经济;概述;对策;原则
一、概述
“知识经济”(The Knowledge Economy)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初源于对技术和知识在经济增长中所贡献的巨大作用的理解,这种经济形式能够将技术、科学等知识与经济增长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所谓的知识经济指的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创新和变革为灵魂,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这样一种经济形式。知识经济的形成是科技发展、人类生产力以及市场激烈竞争的一个必然产物。现如今,科学技术的生产(开发和研究)以及传播(培训,教育等)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
二、关于发展知识经济应注意的几项原则
1.抓住机遇的原则
21世纪,在国际经济发展中无疑知识经济会占据一种主导性的地位。对发达国家来说,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结果,而对于那些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在迎接挑战的同时珍惜和抓住机遇,这也是实现我国发展历史重任的一项必然之举。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必须能够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利用知识经济的优势发展自身。
2.人力资本的原则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竞争,所以,人力资本或者人才是知识经济体系发展中的重要的第一资源,同时更是发展经济的关键因素和根本性的动力。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人力资源的数量以及质量,我国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有必要将人的优势转化为人才的优势,将人力资源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知识和人才,争取在激烈竞争的知识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3.国际竞争的原则
经济的全球化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各国在经济之间的竞争必然相当的激、广泛和持久。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各国之间实力的较量不仅是残酷的,更是全方位的、全球性的,“胜者存,败者亡”已成为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变的定则。知识经济发展的进程应该和国际竞争的观念相匹配,没有这种观念就没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同样也没有知识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增强全球意识,树立国际竞争的新观念。
4.主体性原则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带来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影响,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其所带来的竞争危机、社会危机以及人的异化问题也不断的凸显出来。此时,我们必须以人的价值和尊严为基础与核心,在发展知识经济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组织形式,从而帮助捍卫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
三、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两点对策
1.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一直很快,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两个很大的缺点阻碍着知识经济的知识传递和转化,一是存在着产业结构严重扭曲的现象。尤其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发展对知识及时的传递和获取;一是国产能力不能很好的纳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之中。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至少从三个方面着手加以解决:(1)促进政府信息的公开化。(2)在电讯业鼓励竞争,并尽量将通讯费用水平降到国际标准以下。(3)给予政策支持。充分利用信息产业的知识传递优势,促进知识经济的更好发展。
2.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公共政策的应有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变化的速度更加明显,为了适应各种社会需求,政府在执政过程中有必要及时转变职能以适应当前经济形态的发展。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发展的各种挑战,我国政府缺位和越位的现象仍然很突出,然而现阶段政府职能的正确发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为了保障和促进以及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要做到以下几点:(1)树立全球一体化的概念,即使是在投资审批、项目布局等方面,也应该要考虑到全球生产力的供求能力;即使是在高校的专业和学科设置上,也应该要考虑到全球的人才闲置以及结构性问题。另外,在大的方面,如贸易、投资体制、金融等,不仅要从知识经济体系的特点出发,同时还要注意到互联网发展对经济的客观需求;(2)将信息公开化以及信息等作为政府一个重要的公共职能;(3)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为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四、结语
知识经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在给社会生产力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原则,在转变政府职能等的过程中,跟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勇.谈谈对知识经济的几点认识[J].现代情报,2003.08:4-5+8
[2]周恩超.关于知识经济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356
[3]陈道武.关于知识经济促进人的发展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1:24-25
[4]赵子昂.对知识经济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7:130-131
【作者简介】
王沐之,男,湖南长沙人,长沙市一中高三一班,文科。
知识经济的概念篇5
【关键词】财务会计理论;发展趋势;现代化;财经理论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被知识经济取代,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了重大的变化,主要是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方面。在此背景下,财务会计理论也要符合市场需求,主要变化是在会计理论和准则上,这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活力和动力。因此,为了促进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充分探索现阶段的变化,并且掌握其本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研究。
二、财务会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1.会计主体
在新的世纪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计算机和互联网变得越来越流行,并且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也进一步加强。在当今时代下,会计理论能够打破国界的制约,开展国际联盟和分组。这将提高会计科目的变化,会计主体认证的难度增加,所以会计核算的范围是很难定义的范围。
2.会计基本前提
根据现代经济,会计的基本前提是指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会计主体,在会计各个组成部分方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都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
3.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包括提供信息的对象、原因以及主要内容等。在传统模式中,会计信息用户通常被看作一个整体,它提供了一般的会计报表。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可以及时通过网络在会计信息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交流,决策模型在信息提供者研究后,考虑其金融需求,并提供详细的财务报告,因此,在当今时代,会计目标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型提供特殊的财务报告。
4.会计分期
为了提供会计信息及时按照企业的决策和要求是会计分期的目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取得了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会计操作的及时性和监管。企业网站相关信息需求可以及时了解相关的财务信息,因此,在现代经济中,会计分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5.持续经营
在知识经济的前提下,企业通过项目的内部需要和特点,利用互联网来辅助完成项目,项目完成后,合作企业就会自动解散。在当今经济时代中,这种临时的企业联盟已经很常见,因此,连续操作模式将逐步退出会计概念。
6.会计要素
传统会计要素主要包括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创新作为新经济的核心,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生存的根本,会计要素最重要的逐渐变为知识。
7.货币量
网络的应用,促进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变得模糊,在这种情况,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市场波动逐渐增加,这将增加货币计量上的困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扩散,将会产生一种通用的全球货币计量单位,因此,会使国际金融和贸易更方便。
8.会计权益理论
以往的会计平衡公式主要反映财务资本所有者的切身利益,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利不能够反映,然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创新能力,知识,信息将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企业的金融系统不仅包含非人力资本,同时应该体现人力资本。因此,有必要更新最新的会计权益。
三、现代财务会计的状况
1.持续经营的概念转变
可持续管理的企业可预见未来情况,可以继续进行运营,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企业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在发展过程中,都可以像以前那样继续运行,在持续运营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现代财务会计理论,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变化,业务时间是不可预测的,在此状况下,为了符合全球经济的发展,可持续管理的概念将会改变,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将同样进行相应地改变。
2.会计分期的概念转变
会计分期的概念主要是指企业可以通过会计信息的及时使用做出相应决定,在知识经济在新形势下,通过现代技术掌握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具体的信息来源,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最新的信息的分享。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信息,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并且进行使用。新知识经济冲击下,会计信息也受到影响,也将会提供越来越多的渠道,会计变更与月度会计期间假设生成,会计分期这一概念也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3.货币计量的概念转变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新时代,货币计量和货币的价值将会在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中发生变化,货币价值以往是恒定不变的,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货币的价值也将会改变,它早以不能满足财务会计理论的要求,经济体制也将影响货币计量,所以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及时应对全球一体化。
四、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上所述,我们发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使得财务会计理论元素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意义概念和实现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探索会计理论快速发展的趋势,把握它的发展方向。一般来说,其包括以下发展趋势:
1.会计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
会计人员是使用者和学习者,他们要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创新,扩大他们的知识,增强综合素质,使自己的成长为专业的新会计人员。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从业人员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必须多样化进行发展。
2.会计基表假设得以创新
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基本表面临着新挑战。在现代经济中,企业的边界变得模糊,这让会计主体的特征发生变化。可持续管理的意义也更新为“经济一体化从形成到业务目标实现的时间”。在最初定义的基础上,会计分期有了越来越多的灵活性和包容性。针对一些暂时联合的企业来说,是可以拖延实现分期假设的,并且把报告期安排在事务期。货币计量在原始的测量范围外,还存在非货币计量。
3.理财观念得以强化
会计管理的概念坚持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重要载体就是人类,知识取决于人类创造、发现并且进行发展,因此,人类是知识经济的主体部分。相比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源有更高的增值。因此,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责任相结合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会计专业人士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调动会计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以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理论。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因素影响着会计理论,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也增加了。在此背景下,财务管理人员系统必须更新及时并且加强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的概念,在会计理论内部规律的基础上,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实行合理预测,加强风险意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信息采集速度和数量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更新信息管理的概念,相关网络技术进行熟练把握,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
4.网络会计得到普及
随着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会计随之产生。网络运行环境也就是网络会计所面对的一是指国际贸易中国际发展的企业信息;二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信息交流共享的加强。在当今发展经济中,企业的运营管理涉及到生产、财务以及销售部门,这几个部门都要在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网络会计使每个企业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会计信息,使企业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网络了解及时更新的财务信息。
五、结束语
总之,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财务会计理论带来了机遇,同时,随之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各种财务会计理论元素组成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应对新问题对现代经济领域的影响,会计、财务会计理论必须确定发展方向并且及时进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立志,关于财务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论的科学基拙分析思考[J].商,2013(18).
[2]王玉明,论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J].商场现代化,2011(20).
知识经济的概念篇6
知识经济的正式提出还只是近几年的事,但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最早是1962年美国学者马克鲁普出版的《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提出了“知识产业”概念,后来在美国一学者的研究和发展下,提出了“后工业经济”的说法和“信息经济”的概念,到了1985年一位日本学者提出了“知识价值社会”的说法,1986年英国的福莱斯特在《高技术社会》一书中提出了“高技术经济”的概念,直到1990年联合国的研究机构初步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出版局出版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第一次提出了划分信息与知识的标准,提出了这种新型经济的观念、范围和指标体系,从而标志着知识经济概念的正式形成。
知识经济已作为一种事实出现,同时又处于起步或量变阶段,这是许多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的共识。尽管我国目前正处在知识经济的萌芽阶段,但必须从现在起实施面向知识经济的发展战略。我国只要制定正确的知识经济战略,就可以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
知识经济影响全社会的各行各业,必然也影响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知识经济,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两方面来开展:一方面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职能来看,要为发展知识经济服务;另一方面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身发展来看,要主动接受知识经济的,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和新方法,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本人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知识化,也就是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要有为政治经济服务的本领,本文就如何在知识经济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知识化,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键也在人。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思想政治工作将承受巨大的挑战。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稳定性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有着特殊的要求,不仅要求工作能力强,而且要求有坚定的信念,有丰富的经验。从人才成长规律来说,培养一个成熟的优秀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至少要在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工作10~15年。这样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长期从事这一工作,积累经验,经受磨炼,培养职业观念,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总体上要保持稳定。
从实际情况来看,保持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稳定是非常困难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组织上的原因,对政工队伍建设不重视,认为政工干部是万京油式的干耍嘴皮的,因此,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着“10年经营成富翁,10年业务路路通,10年政工一场空”的说法,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稳定。那么,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则要受到社会流动、市场机制、自选职业等社会与体制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就更难以稳定了。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受到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挑战。截止目前,全处在思想政治工作岗位上共有59人(包括工会人员),具备政工职称仅有25人,其中高级政工师1人,政工师8人,助理政工师及政工员16人。现有学历情况(包括后取得的学历)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24人,中专高中及其以下学历33人。从59人的职称及学历情况来看,这种现状不能适应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求运用多种科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一方面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训练,另一方面应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和较宽的其他知识面。从我处的实际情况看,有学历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大多数毕业于理工科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其尽快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受到先进技术的挑战。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先进技术群及其网络化发挥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以不可阻挡的成功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发挥技术的作用。与某些领域相比,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不仅装备落后,而且应用先进技术的意识淡,应用能力很弱。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除上述以外,还有思想观念、心理状态、适应新环境能力、建设方略、管理体制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同当前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思想理论水平不适应;二是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不适应;三是科学文化沃吵适应;四是年龄结构不适应。这些说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有的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人才。对此,许多学者从各方面作了阐述。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指出,一个人要想在未来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通行证”:
一是学术性通行证。它体现教育的传统作用,强调谈写和运算能力,强调要获得能使自己在社会上起有意义的、满足自我作用的知识。
二是职业性能通行证。它指的是集中进行的在一个技术快速变化的世界进行劳动所需要的教育。
三是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通行证。它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机会,而不视为问题。这三张通行证,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有重要意义。从知识经济背景来说,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知识化。
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应有的素质有两类:一类是以原有素质要素为基础,要求达到更高的水平,人们称这一类为“高素质”;另一类是知识经济时代特需的新的素质,要求学习和掌握,人们称这一类为“新素质”。
“高素质”要求,简单的说就是要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水准”。就拿学历来讲,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在所有的学历基础上提高一个档次。比如,目前国家制定的对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计划,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我国政府已制定规划,小学由中师提高到大专,初中由大专提高到本科,高中由本科提高到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有较高的学历和学位,具有深厚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有很高的政治理论与政策水平,系统专业技能训练,很强的社会交往与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学习,并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变化。
“新素质”要求是指知识经济时代对思想 作者提出的新素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具有关于知识经济的知识、观念和价值观,应当具有技能,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方法,应当具有思想政治工作所需要的新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等,这就要在社会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今天,善于学习,不断做到知识更新。
不管是“高素质”或是“新素质”,就是要求全面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增加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知识含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战斗力。
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化的措施
第一、要明确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基本任务和素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在建设过程中,还要根据知识经济社会的变化,进一步具体化,并作必要的修正,使之满足时代的需要。
第二、要建立正常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流动制度。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流动要形成制度,把一学历高,专业相对对口,有志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人才引进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同时允许一些学历低、年龄偏大的人员流向其他行业或岗位,使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既保持相对稳定又能进行流动。
第三、要抓好思想政治工队伍的培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必须加强培养。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要从制度上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制度化。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采取脱产进修,在职培训,组织研究班等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提高学历,更新知识,提高科研能力。
第四、要完善思想工作队伍的考核体系。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考核是重要的环节,有了考核,还要对考核结果进行品评和处理,长期坚持可形成激励机制。要把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先进手段应用到考核中,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逐步实现规范化。
知识经济的概念篇7
中图分类号: C962 文献标识码: A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知识经济的带动下,美国近来表现出“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 ”的良好发展态势,令世界瞩目。而作为知识经济的子学科“知识管理”则是一个更新的概念。虽然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深人研究。但它在当今的行政管理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主要工具和管理模式。
一、知识经济的定义
知识经济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概念,它的缘起大约与新经济增长理论有关。在世界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把知识积累看作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的独立因素,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重点地投射到人力资本上。他认为,特殊的、专业化的、表现为劳动者技能的人力资本者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二、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管理模式的不同
在农业时代,主要依赖劳力、牲畜及土地等有形资源进行经济生产,其知识应用方式主要是重复使用,具体表现在经验知识的代代相传,而有形资源之使用报酬率则具有“递减”的特质,例如土地愈用愈贫脊;在成本效益方面,则呈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对价关系”;而主要的生产者代表为农民,代表性组织为农村。在工业时代,依旧仰赖资本、厂房、机器等有形资源,其资源使用报酬率依然是递减关系,在知识应用方面,主要是工作手册、标准作业程序,其成本效率主要在追求达成经济规模,主要的生产者为工人,代表性的组织为工厂。
到了当今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于经济活动、组织生产与管理则有了革命性的改变,首先,经济生产的资源转移成无形(无重量)的资产——“知识”;在知识的应用方面,则是依赖不断创发的知识,而非代代沿用的知识与一成不变的作业规范,且由于知识具有不耗损性、共享性,以及全球化市场的保障,所以知识的使用报酬率具有“递增”的效果,例如生物科技业者对产品之特定成本的投资,待其制造成功后,其收益将有数倍的惊人效果。一般而言,会计师、律师、程序设计师、大学教授,都是知识工作者的典型代表;且一旦知识工作者充斥组织后,组织形态之发展极致,将可能形成如大学、医院之类的组织,即员工多为高度依赖知识以完成工作之专业人士,此时,领导者多只能扮演协调、沟通、支持及促进的角色,知识工作者将获得较高的工作独立性。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行政管理将被转移为以知识工作者为核心的管理,而这将冲击企业整体行政管理政策。
三、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行政管理的发展
(一)求才方面:知识经济时代,较具竞争优势的高科技产业或其他知识密集产业,将面临所雇用员工的专业素质日益提高的挑战。传统所偏重的员工特质,例如忠诚、稳定、奉命行事、擅于背诵,遵守僵化作业流程等,在知识经济时代,恐反而成为负面素质,所以应积极雇用具想象力、敢突破传统、挑战极威,懂得随机应变、擅于创造特质的人才。
(二)用才方面:就内部管理而言,在员工考绩制度上可加重对其知识应用或研究发展的表现;另可提供多元参与管道,使员工可以在重大决策及人事制度上发挥影响,并加强推动“提案制度”,在不刻意强调所提建议的功效性前提下,对任何成员创意均给予正面支持。 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
(三)育才方面:人力资源相较于其他组织资源有较高之维护成本,站在“知识折旧”的观点,如果不加以维护,知识创造力势必降低,主要的维护机制来自训练与教育,训练可以维持基本工作能力于不坠,教育才能真正厚实知识创造能力,二者不可偏废,并且不可混淆二者功能。
(四)留才方面:以前企业用以留住人才之最主要制度在于健全的退休及福利制度,以及优厚的入股及分红制度。如今如何透过工作设计、工作丰富化等增加工作内在报酬的方式,来重新调整员工工作内容及界定新角色,恐怕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此外,站在知识经济与行政管理的角度,任何一个成员都是知识的载体,尤其是关键或资深员工所具备的组织经验、知识与见解,都是其他员工作无法比拟,所以如何避免关键或资深员工流失,或透过管理以减少人才流失所造成之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许多企业对于离职人员,大多是举行感性的送别茶会了事,并未对其过去工作信息作系统性的探究与保留,而这将不利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工作的进行。
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经营特色,主要表现于知识将取代有形资产,成为竞争的主力,善于管理知识者就能取得竞争优势。因此,以优质行政管理策略推动企业经营的思维,必须重视企业的人才管理运作历程,透过参与、整合与落实的系统思考原则,建立一套融合知识经济时代特色的人才管理策略,发挥集思广益的力量建立具有共同愿景,讲求主动、效率、适用、创新的精神团队,将企业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综合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优质行政管理策略来推动企业经营,必须做好企业内优秀人才的管理,同时我们必须深刻再次认识到建构推动企业发展的方案是企业行政管理的永久性投资,除了关系着企业兴盛未来的发展,也肩负着企业员工在工作、管理中不断发展、进步的任务,是企业发展扎根的百年大计,必须积极周详的运用企业的行政管理策略,创建一个具有优质的文化氛围的企业,经营优质企业。
参 考 文 献
[1] 黄海霞.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始深化[J]. 瞭望 , 2002,
知识经济的概念篇8
知识经济,众所周知,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状况,这里所指的知识就是指人类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获得的改变社会和创造劳动价值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多,并且知识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知识经济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1]。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技术知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则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兴起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结构和产业模式,投资方式和增长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还要使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知识经济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成为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繁荣的巨大推动力。知识经济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首先,知识经济的产生导致了资源利用的智力化水平,因为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对人才知识的开发和对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基础的,同时知识经济中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主要是靠人来完成的,这样就需要高标准的人的智力水平和人的综合素质。这些都为人类智力的开发和提高准备了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所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加深,无形的资产在经济的投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在日益提高,在企业发展投资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有时甚至超过了企业总投资产的一半以上,在企业投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再次,知识经济的发展重在可持续性,从知识经济的组成部分就能看出大多都是可持续性的资源,具有可再生性,因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较少,注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相互结合,追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对此,知识经济的发展特点是可持续性发展[2],从长远的利益来看,这一点有利于企业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2.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挑战
第一,会计自身综合素质无法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推行人力资源会计计划,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它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懂得信息技术、网络互连技术以及一定程度的操作技术等一系列的新技术知识。这点要求与传统的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不相当,会计人员知识社会发展的一个经济层面,他附属于客观的经济社会环境,并为经济的发展服务。第二,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的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的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的竞争日益激烈,使人们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价值不断关注,因此,企业在起初投资的过程中就要将无形的资产纳入投资的决策之中,注重无形资产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使企业不断了解无形资产的投资结构和投资环境,高度重视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最后,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财务会计行业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会计的服务对象和处理对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换,以知识、信息、资源等为基础的无形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对各种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的处理不断增多,以服务性行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将会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和新起点[3]。同时,会计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也日益充斥着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财务会计行业,从一定程度上讲,会计行业的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还能节省更多的宝贵时间,做好对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调整。
3.财务会计对知识经济的应对策略
3.1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工作主要就是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能够正确的反应企业的经济信息,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企业经济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负有重大的责任,会计不得因任何外在因素随意更改企业的经济信息,因此,企业会计要想客观真实的反应经济的信息,就要不断了解主体程序和生产规律,这就要求财务会计在掌握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网络软件操作有一个科学的了解和适当的掌握,从而使财务会计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有相应的科技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3.2不断更新财务会计的概念
现阶段,知识经济和传统经济相比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经济构成要素和生产要素的不同,以及传统的经济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世界经济所提出的要求,知识经济下无形的资产又成为了经济投资必然要考虑的方面[4]。
3.3更新财务报表手段和方法
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之中,可以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科技水平建立一个经济信息发展的平台,通过电子邮件的收发以及信息中心的传递,加快信息的扩散和传播,同时还能为企业做出决策和提出战略性措施准备条件,会计的计量方法和手段也要不断的创新,对不同的财务会计信息要选择不同的财务会计计量手段,让会计计量手段不断多样化和丰富化,为财务会计的不断发展提供知识技能方面的支持。
4.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给财务会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财务会计在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时要不断寻找应对的策略,采取积极地方法面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其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知识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知识经济的概念范文
本文2023-10-22 10:11:44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