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识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识篇1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能被很好地开发、锻炼,其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解,没有独立思考时间,灵感的产生仅仅是一瞬间。可是,学生在课堂上还要听老师讲解,在这一过程中,灵感磨灭了。此外,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只是讲解书本上的文学常识,让学生对这些文学常识进行记录,学生只是了解作家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却没有对这些作品进行细细品读,在考试阶段,老师也是让学生将书本上的文学常识背诵下来,并没有涉及到阅读鉴赏之类的考试内容。这样,学生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就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而对文学作品却没有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不能良好的沟通,老师只是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只是忙碌地做笔记,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够在沟通中学习。
二、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
(一)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应该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
在原有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滔滔不绝,总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但是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生在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时,不能接受那么多的知识,很多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得到消化和吸收,而且,师生之间也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老师与学生在课下也没有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沟通,老师下课就不会与学生沟通了。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只是记忆,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也不能畅所欲言,时间长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就会比较倦怠,不会在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而是盲目地接受。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通过在课堂上发现,充分开发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思维能够得到发散性的发展。
(二)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在课堂上应该形成良性的自主探究模式,增强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老师间的沟通。
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会将大量的文学常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记忆,在考试中也重点考查这些文学常识,这些基础知识在课堂上占用了很多时间,学生在记忆这些文学常识的时候,没有以具体的课文为依托,导致了他们在记忆这些文学常识的时候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这种学习方式在考试中能够获得好的效果,可是考试一过,学生就把所学的知识都遗忘了。有的学生甚至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产生了逆反心理,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当作负担,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文学常识可以不做为课堂的重点来讲授,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学常识,而在课堂上,主要是以课本的探究为主,老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文学作品的看法,从而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在听取他人的发言后,也可以获取很多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将被动地传输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究,使课堂更加有活力。
三、结语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体系本来就是博大精深的,而且,现在我国的文化已经与世界文化实现了融合,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在汉语言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就更多了,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果还是采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将知识系统地讲述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就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新时期,老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效性提高。
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识篇2
关键字 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人才 培养建议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聪颖.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 2009,27(11).
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识篇3
关键字 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人才 培养建议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聪颖.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 2009,27(11).
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识篇4
[关键词]职业技术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039-01
1.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1.1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再是以往的热门
在精英教育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政府机关、新闻传播文化、学校等单位工作,并以优越的工作条件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尊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大众化教育时代,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导致了异常激烈的就业竞争,尤其是语言文学专业这样的人文类毕业生,就业渠道愈发狭窄,就业也就十分的困难。再加之,职业院校的学生及其家长,普遍认为学一门看得见、用得着的实用技能,要比学习汉语言文学好找工作,凭技术能吃上饭、吃好饭,导致学生不愿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使该专业生源不断萎缩,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1.2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不适应
目前,职业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教育理念已经落伍。该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在传统的专业与学科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他们的学科本位意识很强烈,也很固执,死死地固守着传统的专业思想,而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甚了解,或是不想去了解,所教授的知识与社会需求、与职教学生的职业要求严重脱节,导致学生所学的课程很大一部分没有实际价值,学生走上岗位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3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不能适应
当前的社会环境从外部环境而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形态表现出利益驱动性,而在“急功近利”的时代,汉语言文学这种人文学科的社会价值往往是不被认可,社会普遍对人文学科的专业人才不重视。反之,人才市场对理工类、技能型人才却青睐有加,致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甚至出现生存危机也就在所难免了。
2.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重新定位
2.1立足汉语言文学专业但又要超越专业
在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对人的修养的培养必不可少。而使人的灵魂变得优美、高尚、博大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能起到其独有的作用。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也要主动适应各行各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对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进行主动积极的调整,从而实现对专业自身局限性的超越,重新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功和较高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应用能力。
2.2将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与专业学科的本质属性有机结合
对于职业技术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自然也不例外,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培养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又不能不忙不地迎合市场而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科学性于不顾,相反要根据市场需要,彻底把一些陈旧过时的内容予以调整剔除,增加新的课程内容,以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的时代特色。
2.3在着眼现实性、前瞻性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日趋复杂,各行业、领域、部门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单一性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被提上日程。这就要求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具体说就是,一方面要适应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对专业方向予以分流,构建培养模式注意基础和特色并重;另一方面又要兼顾人才培养教育的前瞻性,不仅能够紧跟时代要求,而且还必须引领市场方向,而不被社会所淘汰。
3.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3.1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而言,强化对口头表达、书面写作、鉴赏等能力培养,更能符合他们将来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也能能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也就是说,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广博专业知识,而且还应熟练掌握写作、评论和鉴赏等适用技能。而且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学生从事工作必备的职业素质。当然,文学创作、评论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书面写作能力的唯一,还要训练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并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2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性课程教学
教师进行创新性课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决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创新。对于职业技术院校而言,要积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搭建各种平台,鼓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本专业内部通过各种科研项目鼓励教师以科研来支持教学创新。同时,通过不定期或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对于表现突出者且成绩显着的教师予以各种奖励,还可在职称评定时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
3.3在教学计划列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建立学生就业指导机制,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指导学生科学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具体做法可以包括:在各个学期开办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对就业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从而引导学生在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的基础上,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4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识篇5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育观念;创新思维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都受到众多学生的广泛青睐。在当前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对汉语文文学专业的发展前途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性及文学才能为主,但在从当前汉语文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从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多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编辑、文秘及行政等项工作,这些工作对于写作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也需要汉语文文学专业需要对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改进,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全面、综合型的专业人才,使其能够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更好的适应。
一、汉语言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滞后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理念较为传统,在这种理念影响下,该专业的学生思维具有较强的定势性,心理模式和行为模式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中,普遍满足于教材自身现成的名篇赏析,学生知识内面狭窄,学习被动,教学质量普遍不高。而且汉语言文学专业结构和知识体系体系也与社会的发展存在脱节的情况,没有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存在知识老化、陈旧等问题,从而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二)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由于课程考核机制不完善,存在着一些缺陷和漏洞,从而导致一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自身研究深度不够,但却能够顺利通过考核成并毕业。特别是很大一部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在每个学年的期末考试时中,往往更重视对汉语言文学相关概念和文学常识的考核,对不重视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不重视,这也导致学生往往更为关注最后的考核结果,而自己文学素质却得不到提高。
(三)学生认同感不高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很多时候采取的还是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一些知识点只能被动的接受,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厌学逃课的情况。由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缺乏认同感,从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快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调整汉语言课程结构
汉语文文学专业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紧跟时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好文学审美能力、文学写作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因此,需要加快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的转变,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时,不断丰富对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确保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的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优势突出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一直趋于主导地位,整个课堂上就只能听着老师在讲台前面进行滔滔不绝的演讲,授课老师沉浸在那一段古代、现代的文学作品中,可是但却没有对学生造成任何影响。所以想要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需要改进对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对于文学作品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讲解,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教师通过对学生提问一让学生分析一让学生自主讨论一让学生回答这一教学课堂模式,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还能会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染能力。
(三)对调整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现在汉语言的传播速度很广,学习汉语言的人也越来越多,想要汉语真正走向世界,应用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调整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要运用新的历史知识、价值观进行文学解读。调整后的教学内容,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涉及到的文学、写作以及语言等相关课程在相互联系中更有主要的侧重点。对于当代人员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地对其进行专业的培养,这样可以保证新时期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
(四)改变教育观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想要形成办学特色就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我们都明白事物的实用价值是决定它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学生对汉语言专业的概念都较为模糊,主要原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观念不强、专业混乱。所以为了保证汉语言专业在社会上的立足点,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去转变,通过对学生的能力教育,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加强对学生兴趣方面的教育培养,使汉语言专业人才更符合能力型人才的要求。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涵盖知识面较广的专业,有较强的文化特征,这就要求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创新,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在授课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学生习惯思考、喜欢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抛砖引玉,激励学生发现探究意识,让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言论,在专业课上真正拥有自信,更有学习的动力。
(六)充分利用网络在线资源
当前我国处于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成为我们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互联肉网不仅拥有海量的资源,而且承载着最新的资讯和动态。通过互联网能够查询到汉语言专业的全新信息。因此,在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中,可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资源,使其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某些人具,从而改变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在互联网模式下进行阅读,这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能够通过阅读获得成熟的技巧和博大的精神文化,并进而一步形成一种最科学的思维方式,采用积极的方式来对感悟生活,品味艺术的审美情趣,从而更好的地提高学生的文学涵养,培养其良好的文学才情。
三、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识篇6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就业教育;创新
实践中,随着高校大学生扩招人数的增加,社会人才需求计划的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企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大量的汉语言文学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在传统的就业教育模式基础上创新就业教育方式与理念,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因此,本文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为出发点展开了相应的研究与讨论。
一、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1、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强,高校扩招人数也不断的增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文秘类、师范类、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企业更多的需求应用型、技术性的专业人才以及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从而给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挑战。[1]
2、知识结构更新速度不适应市场需求
一是课程的设置方面。如今大部分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沿用传统的单一模式,未将丰富的汉语言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单纯的汉语言知识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制约了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二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不足。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较强的文字功底与公文写作能力,敏捷的思辨能力,良好的与人沟通与表达的能力。然而,实践中所培养出的大学生只重视文学常识的记忆,理论知识的掌握,工作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汉语言文学有必要完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优化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2]
3、缺乏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系统的职业生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尽早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与能力的目标,从而可以将长期的目标转化为短期的阶段性目标与动力。在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就应该引导、鼓励其明确大学期间的任务与目标,在学业上努力实现优秀的同时,增强各方面的素养与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而努力。例如,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而言,有想从事公务员职业的同学,可以在充分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与组织沟通能力;参加辩论赛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等。只有明确的奋斗的目标,才能有目的的努力与锻炼自己。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范与教育体系,部分大学生往往处于迷惘的状态中,从高中走进轻松的大学校园里,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歧途。[3]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本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仍不能准确定位,很多高校仍以传统的专业知识为主,没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也没能和市场就业需要相联系,导致毕业生和社会需求存在很大差距。[4]
2、教学方式滞后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放在了课本知识的与体系上,但是在新时期的今天,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应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方面进行创新,从而达到增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吸引力,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在熟悉课本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与人文故事,将其应用衔接于课本知识中,从而既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又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将其与课本中的知识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3、评价标准单一
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党员录取、优秀学生评选以及奖学金的评定等都是依据学习成绩,而对于交际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三、创新汉语言文学就业教育模式的策略
1、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育理念
实践教育的内涵界定目前,关于“实践教育”的概念界定,有的学者是针对理论教学而提出的,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社会调查等。”有的学者侧重学生实践能力,认为实践教学是“一种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生产技能或工作能力的教学活动”。其实,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我们发现“实践教育”的教育主旨都是使学生变为实践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2、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创新汉语言文学大学生就业教育是提升其就业能力与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帮助的学生尽早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与目标,在日常的学习中就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具体而言,汉语言文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在新生入学教育、党员发展过程中就要鼓励、引导汉语言文学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明确大学期间奋斗的目标与计划。同时,可以邀请已经毕业的优秀学子返校进行就业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将自己工作、就业过程中的体会与刚入学的新生们分享,使其尽早的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实践。另外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就业QQ群与微信群,辅导员技术提供最新、高质量的就业信息,为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模式,有利于提升汉语言文学大学生就业的能力,实现其应有的人生与社会价值。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与挑战,首先自己要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抓住一切锻炼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对汉语言文学的大学生进行积极、有实效性的引导与教育。
【参考文献】
[1]乌尼日、胡玮.全球经济转型视野下西部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2]杜刚.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3]武玉鹏,秦凤珍.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关于我校语文教师教育面临的形势和应对策略的调查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识篇7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校汉语言人才专业培养类型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研究性人才,主要在综合类研究性大学,这类学校师资与科研能力雄厚,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博士生教育及更深层次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从事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学术科研。第二类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将所学的知识与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完善理论,理实一体化,主要在以教学为主的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高校。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属于人文应用型人才,在校主要学习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新闻、文秘及艺术等人文学科,与研究性人才相对应,以培养能胜任某一领域工作的通用人才。第三类是高等职业技术类专科学校培养的以对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技能型、岗位性人才。这类人才单纯的培养某一项技能的掌握,而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知识的积累。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当下之思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在学界由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汉语言文学作为文史哲的一项综合性与基础性极强的学科,不能简单理解其“应用型”,即“教一招就能用一招”的技能,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类专业体现的是一种对人的精神关怀,对社会、对生活、对人体悟的最直接的载体,是一门区别于医学、建筑类具有硬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的软性类学科。这类人才要求具有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能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态度化解生活工作中的难题和阻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汉语言文学开主干内容是中外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一个知识系统,更是一个价值谱系,“汉语言”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学”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华与体现,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而且肩负着传承灿烂悠久历史文化的重任。他们能从其中的学习得到感悟与熏陶,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在与人谈吐之间展露优雅的气质与非凡的学识,有一定高度的思想境界。另一种观点认为,就国内学者在其母语环境下学中文,学习者的专业能力从小就开始培养和形成,在类群中与学建筑、医学、信息管理、会计等专业性强的专业相比,其专业性不能明显体现出来,如有些学医学的非中文专业人才如果从小涉猎我国古典文学,其语言文字功底深厚,也具有中文系学生较强的文本阅读与创作能力,而学中文的同学就无法去知晓医学领域的就剖、影像等专业知识,除非接受专业的学习。所以很多人认为汉语言文学培养的人才和科研状况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犹如一块鸡肋,应该被边缘化。
三、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文应用型人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应用型的基本体现
人文应用型人才是人文与应用兼备的人才,并且是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人才,这类人才在工作中自觉将自身的人文知识与素养外化为工作技能中。随着社会对复合式人才的需求愈高,新的人才评价体系标准的变化,汉语言文学的学科体系也应作相应调整。从就业角度,结合其专业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思考,汉语言文学犹如一棵大树,孕育出了许多新兴专业,如旅游管理、文秘、广告设计、新闻、哲学等,学生不仅是做学术研究和按照师范专业的语文教师培养来定位,他们一方面掌握系统深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打破人为的专业限定,发展自己的爱好与专长,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以利于拓展将来的就业渠道,提高竞争力,这些爱好与专长就犹如汉语言文学这棵大树生长的枝叶,根深才能叶茂,避免“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养”,因此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要作长期大量的阅读与训练,提高综合素质。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核心竞争力就是他们的“读”、“说”、“写”的能力,体现为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各种文体的阅读理解能力、诗文名篇背诵能力、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与书法能力、即兴演说与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贴近职业的说课能力、信息收集与调研能力、自我发展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同时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重要,怎样科学合理设置学科课程也是摆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的一个十分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应合理取舍,科学整合,形成经济实用的课程体系,舍弃重复的课程设置,突出文学课程,而文学课程在教学环节应以“软性”的文本阅读与鉴赏为主,让学生亲自感受文学作品的独特的文字魅力,在阅读的基础上再去研究其理论,而不是“硬性”的一味的以历史的方法抽象地讲解各种文学思潮与作家,枯燥的记忆文学常识,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彩萍.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3).
[2]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3]周兴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的当下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
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识篇8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
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识范文
本文2023-10-22 10:11:47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195.html